时间:2024-02-04 16:55: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药市场动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落难”的新锐被实力雄厚的惠普“搭救”。
2月10日,惠普在旧金山一口气推出了基于WebOS系统的三款新产品,其中包括平板电脑TouchPad以及智能手机Veer和Pre 3。并对外公布了其最新版本的WebOS 2.1操作系统。惠普公司表示,Veer手机将在今年春天上市,TouchPad平板电脑WiFi版以及Pre 3手机则将于今年夏天上市。不过,三款新品的价格及具体上市日期、合作的运营商并未公布。
惠普执行副总裁托德・布拉德利,前Palm CEO、惠普WebOS团队负责人约翰・鲁宾斯坦,以及惠普产品管理总监Sachin Kansal共同出席了会。约翰・鲁宾斯坦在会上透露,平板电脑TouchPad除WiFi版以外,随后还将有3G和4G版陆续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新品会中,惠普不再使用Palm的商标,而是采用新的智能手机商标。业内人士就此认为,Palm已成往事,WebOS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0年4月,惠普斥资12亿美元收购Palm公司。当时后者的用户正严重流失,亏损日益加重。尽管如此,摇摇欲坠的Palm并不是毫无价值。该公司重金打造的WebOS曾被业界称为手机操作系统的新锐,其同时操作多个任务的特征,是苹果等手机操作系统无法实现的优点。
分析人士曾指出,惠普所具备的全球品牌效应及其资金优势与Palm WebOS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结合,将会提升惠普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力。Palm WebOS系统将有利于惠普发展手机多重任务管理及应用程序信息分享等功能。
而在收购完成后,惠普承诺公司将于2011年初推出WebOS系统的设备。现今,公司如期推出新的产品。但正如惠普的副总裁、前Palm CEO约翰・鲁宾斯坦所言:我们已经落后了一个行业周期。
有利可图的市场
2010年,IT界兴起“一站式”的浪潮,各科技公司纷纷效仿IBM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网络设备的一揽子服务。惠普也不例外,发力网络业务,并将其整合进原有业务中。业界分析师甚至认为,惠普应该剥除利润率低的PC部门,专注于企业业务。
但惠普并不认为电子消费品是无利可图的。惠普的执行副总裁托德・布拉德利预测,移动设备市场增长迅速,未来它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美元。惠普新任CEO李艾科更是将电子消费品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近日,李艾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能够说“惠普太酷”了,而不是说“苹果真酷”。
然而,到目前为止,惠普在移动设备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业绩。惠普公司曾在2006年表示要进入智能手机行业,但在推出几款手机后就再无声息。而在最近几年中,从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获得最大收益的是苹果和谷歌,它们也将成为惠普进军这一市场的劲敌。
今年2月10日,Gartner了2010年移动设备销售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移动设备的销量为16亿部,同比增长了31.8%。其中,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额比2009年上涨了72.1%,占移动通信设备总量的19%。
报告还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占移动设备总销量的22.2%。在智能手机销售不断飙升的带动下,苹果和RIM在全球移动设备制造商中的排名也有所提高,二者分列第5位和第4位,取代了之前的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
在Gartner另外一份关于平板电脑的调查中, 2010年,受苹果iPad的推动,平板电脑的全球销量达到1950万台;2011年,它可增长181%至5480万台;到2014年可超过2.08亿台。
受iPhone、iPad强劲销售的影响,苹果公司在2010年第四季度录得iPhone销量为1600万台,iPad的销量也增加了将近一倍。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分析师们去年普遍低估了iPhone和iPad的销量。自从该财报以来,至少有5家公司将苹果在未来12个月内的平均目标股价提高了32%,提高至467美元。
对于谷歌而言,其推出的免费操作系统Android被众多生产厂家采用,成为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0年,Android的增长速度达到888.8%,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达到22.7%。与此相应,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操作系统仍为全球份额最大的系统,但市场比例从2009年的46.9%下降至37.6%。
此外,Gartner的分析师还指出,PC市场增长将受到下一代平板电脑和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冲击,从长远来看,到2014年,平板电脑将代替PC10%的销量。这使得传统的PC业务正面临更多挑战。
目前,惠普是全球PC出货量最大的公司,但业界人士仍指出,随着PC市场的成熟,以及价格不断下降,惠普应该增加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以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以WebOS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移动设备市场对惠普并不陌生。
2005年,惠普前CEO马克・赫德上任后制定了长期增长战略,其中便涉及移动业务的增长。同年,惠普将手持设备业务与笔记本电脑业务进行分离。惠普此次重组的目的是希望借助“智能手机”的强劲增长势头进一步提振整体业绩。
当时,惠普公司主管移动电脑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克拉克表示,智能手机的年增幅可以达到50%,绝对是一个突飞猛进的行业。惠普还计划通过零售商及电脑运营商商店来销售其手机产品。
但是,马克・赫德在业界以吝于研发著称,他当政时期的惠普在移动设备市场没有实现猛增。美国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表示,新近推出一系列的WebOS产品,惠普这才在移动设备市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惠普执行副总裁托德・布拉德利还表示,WebOS不仅将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将应用于PC、打印机等设备,预计未来每年将生产1亿部WebOS设备,以赢得软件开发者。
分析人士由此认为,惠普是希望以WebOS为基础,构造一个融合各种设备的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在赢得电子消费品市场的过程中,惠普将强调软件的作用。
苹果的成功已经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一款优秀的产品需要综合考虑软件和硬件因素,并建立相关的生态系统。苹果之所以比硅谷的其他公司成功,就在于它能够将软件放在优先位置。
移动设备领域的“系统论”已经为业界接受。在近日曝光的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写给员工的备忘录中提到:手机产品的争夺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战争,其中生态系统不仅包括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还包括开发者、电子商务、广告、搜索、社交应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全方位通信以及其他很多东西。他指出:“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通过设备抢占我们的市场份额,而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
惠普高级副总裁史蒂文・麦克阿瑟坦承,公司的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互联设备“网络”,实际上,没有其他的公司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惠普目前在全球170多个国家设有8.8万个销售点,用户人数达到10亿。
搅动移动市场
推出自有操作系统的设备,必然会对此前的合作伙伴产生影响。2010年9月,在收购Palm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惠普便对外表示公司放弃生产Android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推出WebOS产品的当天,惠普公司还表示未来将在PC等设备中使用这款系统。
作为惠普PC操作系统的传统供应商,微软的高层没有回应惠普的这一举动,微软发言人表示,微软和惠普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双方在一些新产品上紧密合作,为共同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
业界分析师却认为,目前惠普不会全部地取代微软的系统,不过,这或将置微软的业务于危险境地。
2010年底,微软推出Windows Phone 7,希望挽救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地位。根据comScore的数据,到2010年12月,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下降到8.4%。2011年1月,微软对外表示,目前生产商卖给零售商的Windows Phone 7手机达到200万部,但有多少被消费者购买,这一数据并未公布。
同时,微软在平板电脑市场中的地位也不尽如人意。2010年10月,惠普推出使用Windows Phone 7的平板电脑,有媒体预计这款平板电脑的发行量仅为5000台。在今年的全球电子消费品展(CES)上,微软展示了少量的Windows平板电脑。微软公司CEO史蒂芬・鲍尔默甚至有意地回避公司在平板电脑上的境况,而是强调Windows笔记本电脑中的触摸功能。此外,戴尔等公司相继采用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
据悉,惠普在推出WebOS新设备时,还将投放大量的资金用于宣传,届时也会对谷歌的Android形成一定的压力。
不过,惠普在移动设备市场中的地位不会一下子就确立起来。对于移动设备而言,应用程序至关重要。人们会根据能够运行何种游戏及其他程序,去选购不同设备。IDC分析师苏珊・科沃尔基安称,如果惠普希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需要重新获得开发者的关注”。
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驻我国,我国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外资企业凭借其优秀的产品与先进的营销技术,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因为他们把握了营销本质就是创造有竞争力的价值。故他们在我国不仅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获得很高的利润。在快速消费品与IT领域,我国的营销水平再也不是停留在销售驱动型层面,而是进入了市场驱动型层面。2006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医药市场领域的反商业贿赂,因为“看病难,看病贵”成了我国人们新三座大山之一,销售驱动型的医药营销遇到了“冬天”。2007年各大药企都在思索出路何在?我在外资企业从事医药营销已经13年了,我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医药营销的出路在于市场驱动而非销售驱动。
所谓的销售驱动,就是以强调产品与卖方利益的销售导向的营销管理模式。主要特征是公司首先生产产品,然后计划如何销售,他们在现有产品与当今市场的两个前提下作短期项目策划。一般来说销售部在公司处于非常重要的位子,他们主张渠道为王,控制药品流通渠道;主张用情感关系与销售技能推动销售的提升。靠简单的钱与人际关系网去开发市场,维护市场。大家拼拜访量,拼勤奋度,拼医药代表人数,拼销售资金等。他们仅仅提供药物,但是变尽所有法子满足医生的各种需求;他们仅仅组织医生各种社交活动,医院学术会议,区域产品宣讲会议,借助会议营销给予医生交通费和旅游费。他们独立自主地执行市场部策划的活动。而这些在以前让很多药企获得了成功,我所在的公司也是通过销售驱动而成长的,2005年医院处方市场中名列外资企业第19位。但是在2006年的市场变革中,却遇到了极大的反商业贿赂的外部挑战,以及公司的营销模式转型的挑战。
所谓的市场驱动,就是用专业的市场营销与营销管理技能,用客户(医生与患者)的语言与客户沟通,不断地创造与激发客户对产品品牌与公司品牌的欲望。市场运作就是不断地创造客户的情感诉求,从而走进客户的心灵。它是强调客户需求与买方利益的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主要特征是公司首先确定客户需求,然后计划如何通过设计针对性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考虑新产品与未来市场以及市场增长趋势的前提下作长远策划。一般来说公司的整个部门都有市场导向的观念,市场部与销售部同样重要。他们不仅仅专注于客户的独特的临床需求,而且专注于目标客户的选择;不仅仅专注于全国市场动态,还要专注区域市场动态;把区域市场与客户不断地细分。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市场运作不仅仅依靠总部市场部(中央市场部),而且通过区域市场部,调节与改善市场部与销售部的合作有效性以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两个部门一起协同作战,从而取得胜利,实现营业目标与利润。各个区域市场部积极创造区域性竞争优势而非仅仅按总部指示办事。区域市场部不断地思索如何利用营销管理技能,提高各项目的效果力,效率以及关键绩效指标。市场驱动要求产品管理者不断地分析关键问题和挑战,从而找到战略与战术,拉动客户,由客户的购买欲望拉动整个公司的运作!
医药市场与消费品市场的关键差异有:医药市场的客户有医生和患者,医生是终端渠道商,患者是药品的使用者,也是药品费用支付者之一,而医生在药品流通中却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也不直接使用药品。处方药品的促销渠道非常受限,只能专业杂志与媒体传播,只能通过医药代表面对面地传播,只能通过专业团体组织推广活动。目标听众是知识专业且丰富的医生。药品是理性的救命治病的商品,因此其决定过程更多地靠理性拉动。在价格上受到国家政府的管制,报销也受到保险公司与国家医保政策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医药市场运作更需要依靠理性的市场营销技术以及营销内容的学术性。故医药市场的市场运作的最大挑战就是拥有集医药专业与营销专业于一身的营销人才。一旦我国医药市场进入了市场运作轨道,我国医药市场就健康和谐地蓬勃发展。
而医药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医药企业,适度机变的营销调整与创新则是在新一年当中如何“蜕变成蝶”关键。而营销永远是动态的,不同的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绩效体系、销售团队都都会造就不同的成功,成功不可复制,只有借鉴!
终端为王 涉足零售
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同,以往制药企业打开医院市场大门的“带金销售”已经难以行得通,随着医药市场的日益规范,不少制药企业已经成为进行营销战略的转变,以及目标市场的转移的主力军,而针对更加纷繁的医药市场环境变化,在新一年有所突破必要拿手新的“必杀技”。
从行业现状来看,由于药品流通领域的控制,之间前通过商层层向下分销的营销手段无法再进行运作。而只有紧紧抓住终端市场,始终以“终端为王”的营销模式与手段仍然不失为药企业实现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不少企业着手建立自己的营销推广团队或商业公司,虽然这对制药企业自身的实力要求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打造,但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市场和城市社区市场的倾斜利好,制药企业的目光也由过去高端的医院市场转向基层医药市场。对于多数制药企业而言,不断的尝试涉足药品零售市场,通过自办和抄底连锁药店的方式,把终端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成为增长点较高的利好方式。
产品规划 适应营销
营销没有对与错只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新一年来讲,对于绝大多数的制药企业要想取得业绩突破,规避营销模式单一的弊端,就要对现有产品按市场成长性、市场竞争力、市场潜力进行分类。集中推广重点产品;将产品分为四大类进行差异化推广,分为主导产品,打造成国内一线知名产品,带动企业品牌;以渠道推广为主线推广重点产品,以商业分网络为基础进行渠道深度分销和终端新品推广;对于个别产品高毛利和高成长的可采取地区总经销制度,品种采取精细化招商策略,一定保持政策相对的稳定性,用上市新品和新的目标任务来有效调控政策等。
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如同研发与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一样,“适应营销”则成为新一年当中药企业选择的营销的重要思考方式。适销对路的产品需要配备“适销对路”的营销模式,不论是传统营销、专业推广,还是全面开花、重点收获,亦或是关注终端市场,适应的营销方式就是好的模式。
渠道下沉 自建团队
渠道下沉则是非2010年制药企业的另一个趋势,随着国家8500亿的医疗投入,农村基层医疗市场扩容在即,市场蛋糕将越来越大。对于制药企业而言,要想分食蛋糕,就必须下沉到终端。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布局和运作农村医疗市场同,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随着一些企业承包的成功,其模式可能会被同行企业借鉴和模仿,新一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农村,整个农村医疗市场必然出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此外,对于没有自建营销推广团队的企业应该在析形势下逐步完成这种最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的医药推形式。制药企业自己建立营销推广团队,通过市场的运作,不仅可以把终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便于管理,还能解决产品销售本质问题。
而对于已有自建营销团的药企业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对政策的把握和政府公共关系则也是适应国家更多的是把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熟悉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都是在地方增补空间的重要要求,要成为药企业需要重视的方面之一。
终端深挖 扎根一线
由于过去“展会+广告+电话营销”的模式已经不适用,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必须进行全新的营销模式探索,而终端深挖就是基中之一。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作为终端市场需要进一步的深挖。此类市场由于是政府主导的,以目录主导品种的市场,药企业在满足于低端市场需求的主旨下,资源配置向中低端倾斜并有着药价偏低的特点,这使的终端将成为市场的蓝海和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传统的招商企业一定要改变以往不问终端的销售模式,从只在办公室里接打电话、邮寄资料的被动市场开发模式逐步过度到业务人员扎根市场一线,详细把握当地市场动态和行情,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掘一线资源,通过整合提升产品在渠道的竞争力。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公司的销售人员一定要积极主动地走进市场一线,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需要重点渠道把握、重点市场运作和重点客户合作。
深挖农村和社区医疗市场,扎根到终端一线市场,是当前医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由于销售范围的重叠性,此类市场是可以用第一终端的队伍去覆盖,而诊所也可以由OTC队伍去覆盖。如果成立独立的终端队伍,必然会和现有队伍造成重叠和摩擦,因此,没有形成新的组织架构,企业也可以杀入该市场。
团队建设 合作共赢
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思想。网络课件的研制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课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是要服务于教学的,即使它处于辅助的地位,也依然要体现教学的特性,要服务于课程的总教学目标———以理解为目标。理解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学的终点,理解的含义不仅仅是“明白、懂”的意思,更是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中药商品学网络课件在内容安排、结构布局、教学管理、交互等方面要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提供知识应用的机会。其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与多媒体软件的强大功能,将中药商品学知识与实践及检测相结合,并与各大药市专业网站链接,实现药材市场商品价格及产销行情的实时更新,反映最新市场动态;文字视频图片形式灵活多样,生动形象有趣,呈现出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并且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充分展现教学的效用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可分为数据收集、网页设计与制作、测试和3大环节(如图1所示),在内容设计上可分为学科知识体系和资源扩展体系2个部分。数据收集网络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如教学内容与电子书的相关资料、教学的动态视频、中药商品认知真伪与教学实践的相关图片及药材的动态价格等。因此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分类整理,作为备用。2.2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课件每个单元的设计都需要教学设计人员、主讲教师与媒体制作人员、技术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其基本框架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及考核方式等。网络课件导航设计包括教学资源、教学电子书、实践教学、药材价格、商品认知及在线交流等部分。学科知识体系在网络课件制作中,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项目,好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整门课程的浓缩与精华。在本网络课件学科知识体系模块,教学内容主体部分可分为总论、各论(中药材商品)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着重介绍中药商品学的概念;中药商品的包装与贮藏;中药商品的经营与管理;中药商业机构;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等。中药材商品部分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中药资源与道地药材;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中药材的炮制及各论(植物药与动物药及矿物类药材)。该部分重点掌握药材52种,熟悉药材24种;其重点药材品种为广药(八角茴香、罗汉果、龙眼肉、莪术、肉桂、巴戟天、蛤蚧、钩藤、沉香、南板蓝根、珍珠、金钱白花蛇等)、关药(人参、西洋参、高丽参、鹿茸、蛤蟆油等)、北药(大黄、黄芪、当归、金银花、阿胶、板蓝根、党参、枸杞子、桔梗等)、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怀牛膝等)、浙药(白芍、白芷、白术、麦冬等)、川药(川贝母、乌头、附子、黄连、川芎、黄柏、丹参等)、云药(茯苓、三七、石斛等)、贵药(天麻、厚朴、杜仲等)、西药(甘草、秦艽、赤芍、牛黄等)、藏药(冬虫夏草、西红花等)等。尤其在各论部分,为突出特色、大宗药材,设计了商品药材精选模块,运用精炼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及视频,既突出展现具体药材知识信息的全面性,又充分体现学习的重点、难点。为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设计有学生自我测试模块。习题库板块,学生通过在线做题,实时对照参考答案,查看掌握知识点的程度;药材连连看板块,通过药材图片和药材名的连线对接,考察学生对中药商品的认知程度;药材真伪鉴别板块,通过对药材正品和伪品的判断,考察学生对药材商品的掌握程度。以上设计涵盖了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这些学科知识体系模块,就能完整了解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及教学重点难点,实现自主学习。资源拓展体系课外知识拓展是对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网络课件资源扩展体系模块包括实践教学、药材价格、商品认知及在线交流等部分。实践教学主要考察内容包括:调查市场经营的中药材的商品种类、道地产地、规格等级、真伪质量、价格波动、商品供求等市场行情。见习场所主要在几个地点:全国十大中药材专业市场———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历史悠久的靖西端午药市以及桂玉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见习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使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在见习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药材价格部分建立了安徽亳州药市、河北安国药市、广西玉林药市、成都荷花池药市等全国19个大药市药材市场价格的专业网站链接,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可以即时查询药材的市场动态。商品认知部分包括了中药材集锦、药材加工程序及个别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介绍,以让学生对中药商品特性进行深入了解。在线交流部分主要针对学习或日常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在线提问与答疑交流等,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测试和网络课件建立起来后,要对其进行试用和调试,进而,在试运行阶段考察其是否稳定,人机交互是否良好,相关网站数据链接是否畅通、快速等,这是衡量一个课程网站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本课程网站,经过两年的运行,表明技术参数稳定,人机交互良好,各方面指标正常,能保证师生的学习和交流使用。
当大集团、大公司的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能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全面整合各种现有资源,为产品的销售创造良性循环而培养忠诚顾客群的职业经理人——产品经理。他通常应该是该公司/企业产品管理体系中的中心环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所领导的团队的职能作用,将会大大改善处于经营困境中的产品品牌形象,或迅速提高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
作为“产品灵魂的设计师”,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以下五种综合能力:计划、组织、沟通、激励和控制等。但是,这五种能力通常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需要在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磨砺,经过公司有意识的培养和市场锻炼后打造而成的优秀的中级管理人才。他们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医药背景知识(医、药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直接的市场销售或管理经验(医、药或保健品市场营销经验)、具有亲和力的沟通能力(良好的销售业绩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和敏锐的市场意识(通晓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关注市场动态的习惯和搜集相关信息的畅通渠道)。
二、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
产品经理,应该是一个运行状况良好的公司中,实行先进的产品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产品管理体系:即指将公司各个产品线作为相对独立的事业,交由专人全面负责和经营的一种产品管理形式,也是目前在国内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或在行业品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外企和合资企业所广泛采用的高效的产品经营管理模式]。作为企业内产品管理体系中对产品全面负责的专人,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本部门的学术专员/产品专员搜集行业动态信息,整理产品基础资料,制作具有特色(包含企业形象识别信息)的宣传资料,对受众(准顾客、专家队伍)提供明确的指导使用的作用;
2、领会公司市场营销总监/营销副总经理对品牌经营管理的要求,设计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形象,完善产品培训知识手册,培训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和本部门学术专员/产品专员,保证他们能准确地向市场传达品牌建设的要求;
3、全面管理产品的营销策略制定、推广活动策划及组织实施等各项活动;
4、与市场管理部所辖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负责产品的销售目标、市场份额和利润指标的同步增长。
三、产品经理所需要的职业环境。
在西方跨国公司中行之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在国内医药市场环境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与我国医药市场的内、外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外部环境阻碍了产品经理的正常成长。
1、我国医药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较弱,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严重滞后的现象,以及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烙印的医疗市场,滋生了许多不规范的商业竞争行为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腐败风气,特别是以“带金销售”为典型的不规范竞争行为,也影响了产品经理正常发挥作用。致使一向注重销售业绩,忽视长远发展的国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出短视的市场管理政策,不能给产品经理在公司内合理定位,让他们感觉地位低下,意见不受重视而出现无所作为的恶性循环;
2、我国的医药市场还没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政府在现阶段出台的许多政策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如医药分家、集中招投标、国家定价、社保目录调整等。虽然总体上在不断完善,但客观上对企业冲击很大。这些医药产业与监管政策的不连续性和多变化性,都是不利于产品经理正常工作的,给产品管理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幼稚的市场环境导致我国目前还缺乏规范的医药市场信息的网络建设,不同渠道所获知的非权威的片面信息,影响了产品经理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也是误导产品经理决策的原因之一。
所有这些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大环境都极大地制约着我国产品经理的正常成长,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在能够创造良好市场管理机制的企业中寻找到合理的定位和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
(二)企业内部机制制约着产品经理发挥作用。
抛开外部环境对产品经理正常成长的客观因素,我国医药企业内部不完善的机制,也在制约着产品经理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企业产品线的正常运行,阻碍了企业长远发展,极大地损害了企业和品牌价值的远期利益。
1、由于产品管理体系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国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其所能发挥的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对于产品经理的职能定位、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协调、人才选拔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经验不足、管理混乱的现象,使其无从更好地发挥营销策划和品牌经营管理的效能;
2、由于公司建设的逐渐规范化,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也得到了分化,现阶段国内医药企业都非常关注销售业绩,受着“销量是硬指标”的考核压力的驱使和以销售导向为主的外部大环境,使得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往往赋予销售部门过大的特权和政策倾斜,导致他们不能有效配合产品经理的工作。产品经理所制定的关于产品策略和计划,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掌握着终端客户的销售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影响了客户和经销商,关系营销和感情营销的烙印始终挥之不去,使得品牌营销的先进方式无从立足;
3、“人治大于法治”的传统观念和害怕内部竞争的狭隘观念,使得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的产品经理无法与企业决策者或总经理等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不能获得足够的授权或被委以重任;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业绩不能与公司的销售业绩简单地挂钩,在短期内也是无从考评,因此,不能获得足够的激励,也影响了产品经理潜力的充分发挥。
四、如何充分发挥产品经理的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在任职期内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团队员工的潜能,将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让企业或公司内各部门经理和员工都能认识到产品线的变化:在制定了准确的产品定位后形成的优良品牌形象,为销售业绩所带来的质的提升。
外资或合资的大型医药公司的产品经理多是受过系统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MBA,他们不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掌握了丰富的工商管理知识,具有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成本核算、盈亏预测及分析、投入产出指标控制、内外部沟通等综合工作能力,容易获得充分的授权,因此,在短期内就能取得不俗的业绩,使公司的产品能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导品牌,如西安杨森的吗叮啉、息斯敏,中美史克的新康泰克,上海施贵宝的开搏通等。
而国内医药企业的产品经理大多是“半路出家”,从其它领域转行而来,很少有受过正规MBA教育者,他们或偏于销售,过于注重局部及短期的销售数据,落入传统市场销售部门职能的窠臼,体现不出自己的独特性;或偏于学术,过于注重医学专业却缺乏市场观念,制定的销售策略对市场销售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或偏于被动服务,只是跟在销售人员的后面,简单行使销售支持工作,缺乏客观指导作用,无法引起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等。
要想避免这些“先天不足”对自己能力的发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自己发挥应有的职能,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团队的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要认识到专业培训的机会是企业/公司能给予员工的最好的福利待遇,在争取不成功时,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不仅是医学专业知识和药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还要有MBA的工商管理知识,综合培养自己的个人工作能力;
2、大力挖掘团队工作成员的潜能。
充分发挥团队的工作效率,与团队员工多多交流个人感受,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不定期培训,不要将自己简单定位于市场营销系统的行政管理人员,而陷于一些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之中;
3、及时、有效地与企业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产品经理的巨大作用,为你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充分发挥产品管理体系的高效能。
建议公司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最好是争取到独立于市场管理部和销售部之外,直接隶属于市场营销总监或营销副总经理的管理结构中,通过高层管理者的协调作用和授权,让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更多地了解产品经理的作用和职责,树立中层管理者的威信,实施和监督公司各部门执行产品策略和计划;敦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销售的宏观指导和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按公司统一的策略和规划去推广和宣传产品,避免出现不规范的短期销售行为;要求公司为收集相对准确和系统的市场信息提供大力支持,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推广策略和推广重点;
1 药店管理
比较原始的手工记账管理,操作复杂,工作量大,需要的人员多,劳动重复,并且常常出错,给工作和决策带来诸多不便。药品零售企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为药品零售企业系统化、规范化、细致化的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快捷、准确、完整、可靠的保证。该软件一般包括药品管理、系统设置、系统维护三个模块。
1.1 药品管理
1.1.1 系统 包括修改密码、系统锁定F4、更换操作员F12、打印机设置、退出系统。这样操作员就可以在其中进行密码修改等一系列相应的操作。
1.1.2 日常业务 包括药品入库、出库、外销、调拨、报废、备份。备份是软件开发者为了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造成数据丢失而有意设置的,操作员可每天备份1次,以防万一。
1.1.3 药品账务 包括凭单作废、凭单审核、药品账务月结。
1.1.4 统计报表 包括凭单浏览、凭单细览、凭单汇总、药品入库统计、药品出库统计、药品外销统计、全店药品金额统计、药品明细库存、药品库存浏览。
1.1.5 库存管理 包括设置库存限额、药品在库期限、药品库存上下限报警、药品采购建议单,盘点表生成、打印、录入、增录、浏览,盘点盈亏表生成及处理、盘点金额统计、药品盘点明细、历史盘点数据浏览。
1.1.6 应用设置 设置药品产地、购地、药品标准名称字典、药品初始建账、历史建账数据浏览。
1.2 系统设置 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可以对每个员工、每个时间段、每个药品种类、仓库、柜台的类别进行一一设置,可以按不同的时间段考核每个柜台、每类药品、每个员工的销售情况,使管理细致化,同时,也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依据。
1.3 系统维护 顾名思义就是对该系统进行维护的系统。一般是软件开发者为了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转而设置的远程维修、或是升级等。
2 讨论
2.1 该管理系统的最低运行环境为Windows 98。
2.2 该管理系统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很适合药品零售企业使用,即便是没有计算机基础者也同样可以熟练操作。
2.3 计算机操作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入库、出库、调拨、外销、库存查询等日常操作。
2.4 盘点时的管理 药品零售企业一般是每2~3个月盘点1次。盘点时首先要进行盘点表的生成,使药品库存在即刻成为定值,然后进行盘点、增录,检查无误后进行盘点盈亏表生成及处理,这样,盘点后新的药品库存表就建立起来了,它会与旧的库存自动进行对比,而出现数量上的盈、亏,看起来一目了然。
医院代表(医药代表、代表、药代)作为医药营销结构(处方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医药营销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活动于营销终端、是营销策略的主要执行者,其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销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市场培育,决定了营销计划的实施效果。
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医院代表?应是每一个医药从业人员此刻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探讨如下。 一、 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这些都已很清楚,在此不在赘述,简单总结为以下四点:
1、 产业政策不利于医药产业的运营。
2、 虽然如此,但朝阳企业的诱惑,仍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促使竞争加剧。
3、 药品微利格局凸现。
4、 入世后的冲击。 二、 微观市场现状
1、 受多年来带金销售的影响,目标客户——医生仍对这种这种医药推广办法“感冒”,学术推广阻力很大,一些整合营销意识淡漠或资金短缺的小型企业趁此浑水摸鱼,恶性竞争,扰乱市场。
2、 新的《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和一些新的观念对目标客户的灌输、纯学术推广先行者(主要是一些早期转型的合资企业)的市场培育使一部分客户对策划缜密的学术推广仍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希望企业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摆脱一些带金销售的负面影响。
3、 医药营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医药院校及一些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育以及一些进取的非专业医院代表自身的市场磨练,使医院代表人力资源市场已经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医院代表。但同时也使各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营销结构中医院代表素质的高低已经较以往更强烈的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 严峻的宏观营销环境使微观市场营销面临新的挑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严峻的宏观营销环境已使微观市场营销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医药营销是微观市场营销的理想战场,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竞争的加剧,只有加强医院代表素质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人才的需求比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强烈。 四、 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1、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
将微观市场营销(Micromarketing)的概念引入医院药品销售始于杨森斯匹仁诺的上市,从此揭开了医院药品销售史上新的一页。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就需要与之相配的医院代表,也就决定了其医院代表的价值和功能,个人认为,两者关系是互动的。
2、 医院代表价值解构和功能定位
在各企业大力推崇微观市场营销时,我认为:
其医院代表在微观市场营销体系中的价值为:
a、 对于企业,它于销售终端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状况,并且由于其直面目标受众,他的沟通方式、专业化水平、个人品质对产品及公司品牌也有很大的影响。
b、 对于我国医疗事业,医院代表专业化的工作,不仅促进了医生和药师对新药和医药学动态的了解,也有力推动了我国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推动了医务人员药物知识和疾病治疗方案的更新。
其医院代表的功能应定位于:
a、 访本区域内的客户:vip客户、药师、医师、经销商等,并使之接受本公司产品。
b、 完善医院和VIP客户档案
c、 配合本区域团体微观市场营销活动。
d、 树立、维护和提升公司及产品形象。
e、 独立在目标医院或科室开展产品讲座。
f、 分析微观市场动态,独立在分管区域计划、组织和开展其他促销活动。
g、 市场调研,主要为竞争品种的动态。
h、 解决客户在产品销售和使用上的疑难问题,确保其满意。
i、 为医师、药师提供先进、及时的医药学动态及治疗方案。
j、 为公司提供市场报表和阶段总结。
k、 不断培养并增加本区域的产品需求,保证公司其他及后续品种的进入。
l、 执行公司及办事处的销售政策。
m、 合理分配销售费用。
n、 完成或超额完成销售指标。 五、 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医院代表
从以上分析其实已经可以得出本篇论题的答案,做一名优秀的医院代表是微观市场开发和管理的需要,他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素质。
1、 具备微观市场分析(Micro-market Information)的能力。
微观市场分析是经过医院代表对目标市场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对最新的市场行情进行整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医药企业进行市场推广、企业战略调整的基础材料。医院代表工作在市场终端,如同杨森“鹰”的文化所倡导的,面对一个个有不同推广环境的医院,一个优秀的医院代表必须具备独立完成微观市场分析的能力,面对一个个医院和科室,要进行目标微观市场确定、目标微观市场细分、微观市场潜力分析(目标科室、目标客户、产品适应症等),完成这项工作除了需要医院代表有稳固、透彻的医药学知识、产品知识外,还需要有市场调研、统计、分析的知识。
2、 具备微观市场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进行微观市场的开发和管理是医院代表的主要工作内容,正确、流畅的处理开发和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医院代表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业务知识,还要有客户管理的经验,统筹的时间和财务安排,演讲技巧、微观市场销售技巧,更严格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区域品牌培育和管理知识,古人云:胸中有丘壑,对目标市场要有宏观调控的能力。打个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销量的提升,他需要代表要了解目标市场客户首选用药、二线用药和保守用药的理由,明确这些,才能进一步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目标客户进行产品的推广。其实了解这些同样需要代表的敏锐观察力,如何在关联拜访中发现客户需求、用药理由和一些重要市场信息,比如竞争品种。新形势下这种素质更是很重要,在整体学术推广中,如何满足个体需求仍不可偏废,一个人有许多需求,不错,在现今社会,金钱是大部分人主要需求,但不要忘了,人生需要的还有名望、知识、荣誉等,乃至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种种需求。 六、 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做一名优秀的医院代表还不止以上那些,这些只是基本要求,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我觉得还应补充以下几点:
1、 良好的道德观念。
友善、正直等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是别人真正尊重你的原因,也是长期合作的基础,一个道德观念淡漠的代表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丧失的是产品、企业、品牌的美誉度,不会获得长期的发展。
2、 积极进取的心态。
积极进取才能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才能展现企业的风貌,才能影响客户,完成自己的传播任务。
3、 信誉问题。
近年来在市场上听到和见到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信誉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让客户接受你的产品,势必影响到整体推广和品牌传播工作。诚实守信虽然老套,但是确是真理,正如一名企业家所言,一个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学识,而是他能否取得企业主的信任!医院代表和目标客户的关系我觉得也是这样,一些非专业出身的代表在市场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正是这个道理,君不见,一些代表和客户情同手足,而一些另一些非常“专业”的代表却产品滞销,本人没在客户心中留下任何印象。
4、 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只有认同自己服务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能更好的适应其营销策略和管理风格,作好自己的市场推广工作,传达正确的产品和品牌信息,完成自己的价值。
5、持之以恒的总结和反省来进行自我提升。 七、 结束语
关键词:医药物流;制约因素;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6432(2007)32-0040-02
Analysis of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suggestions of medic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Xie Ming Liang Xu Guan Baichu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explosion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the lagging of medical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the bottleneck of medical economy. It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at the medical industry pays. Adopting the compare-analysis and sum-up methods, this tex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th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its restricting factors, clarifies the reason why the medical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falls behind, finally puts forward pointed suggestions.
Key words:Medical logistics; Conditionality factor; Development
一.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现状
1.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们对药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医药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多的医药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开展了配套物流设施的建设。
2.我国医药物流企业的数量大、规模小、利润低――与美国比较
(1)医药物流的运作模式比较
美国医药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如图1)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全球一体化的采购模式、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目前的国内医药物流行业模式(如图2),从整体来讲还不够规范,而且医药的消费市场一直被医疗机构所垄断。随着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出现一些大型批发、连锁企业,以及医药“平价超市”,几十年来一贯制的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的三级分销售模式也将被打破。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医药批发零售企业的运作状况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费用率高,利润率低。
3.我国医药物流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态势
长期以来国内医药企业重生产轻物流,往往忽略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这大大增加了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入世后,我国医疗器械和药品平均关税率从2000年的14%下降到2003年的5.9%并将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医药服务的市场。外商可在我国从事医药商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医药流通市场开放给国内医药物流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2]
二.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流通体制不完善。我国医药市场缺乏宏观调控的引导和市场准人条件的限制,医药物流管理的体制尚未建立,对医药物流政策法规和管理还不完善,加上药政权与药事权的分离、地方保护政策等多种因素促使产生大量医药批发企业,从而导致我国医药批发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资金不足、流通秩序乱、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
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我国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整个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制药企业小、散、乱、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创新能力低下。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90%以上为小型企业, 全国医药企业前10强销售收入合计为553.69亿元,只占行业的23.07%,占重点企业的27.20%左右。最大的企业上海医药集团的年销售额接近290亿元,仅占国内医药市场的份额的9.5%。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了医药企业的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都很难产生规模效应。
我国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在美国,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相当发达,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而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运用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此外,在发达国家所有药品销售包装上都有统一的条形码,编码技术的使用,使物流中心数据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动态数据集合,这是物流配送标准化的关键。
我国医药物流企业管理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的医药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医药流通企业也逐步向大型化、实力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企业纷纷将大力发展医药物流网络作为面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战略,但是医药物流人才的紧缺却越来越成为了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对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往往需要的是那种既掌握药品经营管理知识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物流管理颇有研究的人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意味着医药物流人才紧缺的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
三.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对策
1.深化我国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在如下几方面努力:
(1)完善医药物流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传统医药物流企业转型。
(2)做好医药物流中心总体规划, 对医药物流中心建设进行合理布局。
(3)完善医药物流法律法规,规范医药流通体制。
(4)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5)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力度。
2.推进企业进一步重组联合,发展“一体化战略”经营。利用资产重组、管理重组、技术重组等各种方式联合,通过市场来形成一批大型医药商业集团公司。例如,2002年金陵药业和南京药业联合成立了南京医药产业公司,合并后其在医药流通市场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2005年中国医药商业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年销售额80亿元人民币。
3.加快医药物流标准的建设和应用,积极发展电子物流,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国家药品编码,从而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和应用。信息的传递在医药物流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电子物流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物流信息网络加强了用户与供货方、供货方与供货方之间的信息联系,它在为生产企业提品及客户服务需求信息的同时,也为医药商业企业及时反馈市场动态。
4.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医药企业都自有一套“大而全”、信息闭塞的物流系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浪费和设备闲置。随着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选择购买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务,将企业自有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有机合理地配置起来,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5.加快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目前已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达到l60所,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但既懂医药又掌握物流管理技能的人才却少之又少。为此,在高校开设医药物流专业势在必行。湖北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分别于2005年、2007年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医药物流方向,为医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红丹,李锦飞.试论我国医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商论,2006,6:50-51.
我国药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进入21世纪,全球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医药产业也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我国仅是一个医药大国,还不是医药强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层次人才。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药物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要满足社会对药学高层次人才的新需求,必须通过完善药学学位类型、逐步开展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实现[3]。我国中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中药学是我国传统瑰宝,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为中国药学的开端。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行业,但是由于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较低,削弱了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今国际中药市场的80%-90%的份额被欧美日国家占有。与此同时,伴随社会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快速增长,中药行业职业种类日渐增多和细化,行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走向复合,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中药学迫切需要培养出横跨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与拓展,让中药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市场,造福人类。此外,在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中药走向世界适逢大好机遇,同样需要大量的推广、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综上所述,设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不仅是与国际药学主流教育相衔接的客观需要,同时也适应国内外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有利于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这一高度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将有利于该学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了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张永泽等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药学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与可行性研究[4],为药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最终设置奠定了理论基础。北京大学药学院提出借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强调应重点培养学生临床用药实践技能,解决临床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5];江西中医学院开展校企联合设置专业学位理论课程,双导师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的培养模式[6],均为中药学专业学位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必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从首批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为突出,值得关注。1.起步较晚,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我国已确定了硕士生教育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战略,但由于中药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历史长于专业型人才,前者学生数量也远大于后者,因而社会对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要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校调研结果表明,20%的导师、管理干部不知道中药学专业学位;60%的导师、管理干部及学生不了解中药学专业学位的性质与内涵。座谈结果发现,部分导师和企业也表示了对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能否达到社会要求的忧虑;而学生中也存在因未被学术学位录取,不想放弃学习机会而调剂到专业学位的现象,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兴趣。2.缺乏特点,与学术学位区分度不高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由于有着不同的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导师指导等诸多环节上应有显著的差异。例如,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应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即使同一名称课程也因名同而实异,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技能的培养与实际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导师则应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但调查发现,多数高校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是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进行的,且还无专门的课程教材。此外,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与内容多数导师与学生还存在着疑虑,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药学专业学位的顺利开展。3.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有待不断完善由于多数院校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因而对于专业学位的设置标准、具体环节要求知之甚少,并且无成功经验借鉴,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模式的构建与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实践技能培养环节还未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与质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设与规范也是制约专业学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生产、流通等领域缺乏教学设施的建设与规范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