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4 16:55: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

第1篇

一、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育资源开发,可以将较为抽象的初中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化繁为简,很好地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记忆初中历史知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初中学生减轻历史学习的压力,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初中历史知识涉及范围非常广,它涵盖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中国与西方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因此,初中历史知识是较为复杂的。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理解较为困难的初中历史知识点,这些历史知识难点会花费初中学生大量的时间,降低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而网络环境下开发的初中历史教育资源可以直观地将初中历史知识展现给初中学生,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实和知识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苏教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下册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历史知识点的教学为例,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生、发展地都集中在西方国家,而初中学生由于历史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历史知识点的积累量相对不足,对于西方各国旧时期的经济发展的学习和了解较少,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历史知识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理解和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资源的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强大资源库系统有效地开发网络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一历史知识点完美、直观地展现给初中学生,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科学开发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它对于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和水平有着非常强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地开发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科学利用开发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来帮助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第一,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第二,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社会资源。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很多都是有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资源。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社会资源,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量和对社会的认识、学习。第三,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自然资源。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历史的发展需要自然的承载,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初中历史教育资源中的自然资源的开发。

三、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正成为初中教学中十分严峻的内容,也是对初中教学改革的考验。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系统内所进行的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正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关系着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培养全面人才的一个要求。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中教育中还存在着对历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由于学校、教师对这一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很多初中生与家长甚至对历史课程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从现有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历史课程存在抵触情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中历史课程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应当积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课堂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扩展性的探索。而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如何有效地开展历史课堂的讨论等,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及其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探索。

二、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路径

1.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其对各类新鲜的事物特别好奇,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如何提高初中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等教学模式。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每堂初中历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因为初中生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的,所以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对这些相应知识点的收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自学能力,由于要在课堂中对已收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各类现代化的技术引入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求。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多媒w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的技术逐步走进了课堂,比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使初中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知识点的内涵,从而增进初中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掌握。

3.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要逐步培养学生将理论使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整合学校内与学校外的各类历史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各类资源的功能发挥最大作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各类活动,以有效地巩固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到各类历史古迹或是各类历史教育基地中,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不再是课堂上空洞的知识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收集、分析、解决能力。

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与方法,正成为初中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关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相关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品.论初中历史中的概念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找准有效教学的原动力,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不必要的知识灌输和强制记忆,让学生在认知目标上实现从不懂到真懂、从学会到会学的积极转变,这样的初中历史教学才会更加实用和高效。笔者认为,“生本”、“激趣”与“情感”是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中最关键的原动力。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有的历史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大量灌输理论知识,缺少同学生之间必要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过于单调,灌输性的历史教学更是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持和维护。同时,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记忆负担非常重,如果教师单纯督促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记忆,虽然短时内会有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学生往往也是学得快、忘得快,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当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将学生看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1]。

例如,在初中历史关于“”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背诵式的记忆,那么历史课程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显然很难让学生满意,学生也容易对这种被动式的学习进行抵触,所以历史教师可以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反思和总结中国的起因、背景、经过、损失、胜利意义等知识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记忆。同时,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现实中的抗战题材的影视资料,或学生身边的抗战遗址,或抗战故事,以此来打破教材的限制,让初中学生也可以近距离感受“抗战元素”,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心理距离,开拓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生动而有力。

二、创设趣味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快乐体验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但是学习成绩却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会被历史课程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记忆的兴趣却非常低,加上很多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代生活相差巨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多是经过 “知道”―“记忆”的过程,在中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体验,这样会削弱历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历史课程中的隐性教学资源,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适当拓展,创设更多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快乐体验[2]。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虽然很多知识点距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但是古人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确是与现代人一脉相承的,古人的很多精神和行为值得当代中学生进行学习和效仿,更是初中历史教师借助历史教学开展快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如在讲到越王勾践时,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学生并不陌生,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一些勾践的生平故事,帮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并引导学生对越王勾践那种不怕失败、不屈不饶的优秀精神进行体验和学习,这样的历史教学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显然也更有效率和意义。

三、加强情感引导,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各项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师很少会开展情感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就相对忽视。同时,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历史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容易抹杀学生的个人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情感引导,多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互动空间,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情感上的反思与体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文素质,完善初中生的性格品质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 “”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通过情感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理想、信念、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等,当发现学生的性格缺陷和人格缺陷时,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追求上进、反省自己,在不断反思中实现进步,最终实现学生性格品质和综合素质,加快初中生人文素质的系统培养,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初中历史教师树立生本教育理念,重视激趣教学和情感教育,找准有效教学的原动力,这样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初中历史教学的高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开卷考试;历史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8-02

初中历史科目在江西省的中考中采用开卷考试形式的几年中,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教学理念,考试要求明确、内容全面、试题规范,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然而,反思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个别教师甚至学校管理者在中考实行开卷考试的形势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有着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并影响了历史教学。为此,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一、从思想深处轻视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忽视其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学习的教学常规

现在有些师生在应试教育下都非常现实,你考什么我就学习什么,你多考我就多学,你少考我就少学,你不考我就不学。既然中考历史只有50分,那我只以50分的态度对待你。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持较普遍的轻视态度,有些同学抱着“副科”的错误认识,对于掌握初中历史知识的各个基本环节严重缺失。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课后练习很多同学直接抄答案,把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放在考场上,临时抱佛脚,严重影响了历史课教学工作地开展。

对策:把初中历史当作一门正常的课程来对待。学校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常规检查考核等方面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不歧视、不忽视;历史教师应该“自重”,搞好初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所谓“主科”教师,要尊重初中历史的教学时间,不挤占、不挪用;至于学生,应以学习知识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中考分数为现实利益诉求,搞好历史学习的各个环节,不放弃、不懈怠。

二、开卷考试时对课本或资料严重依赖

对于考试,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所有答案都在书上,缺少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开卷考试科目时,很多同学把大量资料带入考场,考试一开始,有些同学连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也要翻书,手忙脚乱,耗费大量考试时间。由于缺少平时积累,很多答案只是课本文字的拼凑。有些知识点似是而非,张冠李戴。

对策:教师应加强历史课堂教学的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力争把重要知识点让学生消化于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应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注重平时点滴知识的积累。要记住,各种资料在开卷考试中其实质作用只是参考,而不是抄袭!

三、轻视开卷考试的难度

好的开卷考试题目既能减少学生的记忆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考察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各项能力的提高情况。我省每年的中考历史试题难度基本固定,即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分值的比值约为5∶3∶2。可以看到其中难题也占了20%,加上中等难度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占到了一半。这些题目考察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较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的同学是做不好这些题目的。事实上每年中考历史分数在40分以上的优秀考生比例还是不算大的。在初中历史多年开卷考试之后,其命题思路有迎合高考之势,对学生能力考察要求逐步提高,相应的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策:在观念上走出轻视开卷考试难度误区的同时,结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历年中考真题为蓝本,做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知识的讲练测三结合,有复习,有模拟,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四、重“开”轻“闭”,忽视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意思是因为是开卷考试而在学习中人为的违背了学习知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只知道“开”眼翻书,不愿意“闭”眼“关”书,什么也不装入大脑,忽视重要知识点的记忆。“闭”上眼,“关”上书,茫然一无所知。开卷考试初衷是减少学生对死记硬背知识的依赖,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但有同学认为,反正考试可以翻书,所以什么也不用记。相反,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初中历史的很多知识点离不开记忆。否则考试时翻起一大堆书来犹如大海捞针,盲人摸象,毫无所获。

对策:首先,明确面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应记忆的知识点:(1)重要的历史时间、人名、地名,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常识性知识点;(2)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脉络、基本规律和阶段性特征;(3)历史演进中转折性的重要拐点;(4)课本上能反映历史知识学科特点的重要文字表述和观点;(5)教师讲课中提炼归纳出的带总结性的知识点;等等。其次,以点带线带面,通过以上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建立起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体系。

五、学习历史重“过去”而轻“时事”

这里的“过去”即历史课本知识,“时事”即当今的“家事、国事、天下事”。2012年江西中考历史命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时代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试题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相联系。这一原则给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应试要求,也是我们平时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观念和能力要求。

对策: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注意把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当今的时事政治有意识的进行联系拓展,用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一些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根源和发展方向,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脉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相联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他们可能有的生活体验,把握历史知识讲解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学以致用。

六、重“知识”而轻“创造”

2012年中考命题还要求贯彻创造性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要求下,今年中考历史试题开放性问题达5分之多,占总分的10%。而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掌握,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做得不足,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显得力不从心,回答时要么无的放矢、漫无边际,要么头痛医脚,张冠李戴。显然,学生要解决开放性问题其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显得至为关键了。

对策: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5篇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性和逻辑性都非常强,知识点复杂零散。采用图示教学法可以将各方面的知识协调统一,以图形、表格或者是框架的方式展?F出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教学的质量。所以,将图示教学法运用到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是值得探索和深思的问题。

一、图示教学法概述

图示教学法主要是借助图形、表格或者框架结构的方式将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历史中零散的史实、抽象的逻辑和比较深刻的概念通过图表的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它是抽象知识形象化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手段。运用图示教学法引导学生,可以将课程的基本结构、本质概念清晰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内涵。

初中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维从运行阶段逐渐向形式阶段进行转化,从依靠实际事物理解知识转变成为通过事物内在逻辑理解知识,思维方式也开始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图示教学法的作用

图示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不可否认,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分析,不难发现,图示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全新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法是缓解学生死记硬背的枯燥感和无味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示教学法,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知识点,并建立图示。学生参与其中的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只要教师可以做到全面科学地引导学生,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中,其实教材目录就属于一种图示。目录中,把教材中重要的知识分成不同的单元或是板块,并将每一个零碎的事件、知识点和时间联系起来。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参照目录中的内容进行延伸,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学过的知识点,并分析其中的重点。通过有逻辑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学生学习起历史知识会变得非常简单。如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下分三课,学生根据课本小标题可以体会到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农耕文明的碰撞,分析本章内容紧紧围绕外国列强发动的四次和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这两条主线,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本章的重点,串联各知识点,掌握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3.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复习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按照教材目录的顺序学习,也不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反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事件的性质、事件发展的顺序、事件发生的条件、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等多方面的内容整理成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点的总结中。学生在结合教师的引导主动总结知识内容后,对知识的印象会非常深刻,记忆起来也会变得比较容易。

4.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而是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如果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只是强行让学生记忆知识点,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点梳理成图示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树,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继而消除学生学习的消极情绪。学生在与教师一同建立图示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思维的创造能力。

5.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重难点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往往是因为学生学习中弄不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涵和关联。在教学中融入图示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将比较难的知识化作简单的知识。如,在历史与科学教学中,涉及地理方位的知识点比较多。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各个国家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教师就可以结合图示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图。利用这种模式开展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图示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课前预习阶段,初步了解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初期,可以将每一节课程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罗列出来,并设计图示。通过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历史知识。

如,通过时间轴年代尺的方式,可以将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六个时期,并将各个时期的特点、时间分配为六个阶段:①战国时期;②秦汉时期;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④隋朝;⑤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⑥清朝以前。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各个时期发生的事情,以及各个时期的特征,让学生对历史时代有一个概括性的整体的认识。

2.创设课堂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

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知识相对枯燥。为了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意思,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示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思维,继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教学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讲解战国时期形势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图示教学法,将战国七雄的位置和名称形象地表现出来(如下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并配上一句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3.课后练习过程,轻松自如地运用知识

课后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后练习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示教学法讲解知识点,将复杂、繁琐的知识以简单的图示形式展现出来。在课上,当学生和教师一起将重点和难点找出来之后,再通过分析重难点,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轻松自如地运用历史知识。

在一些?x择题中常常会将几个相似的事件混在一个选项当中,只考查一个事件。为了帮助学生分清楚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都通过表格的方式作出比较,分清楚异同,做好特征和特点的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区分好知识的内容,降低题目的错误率。如:

四、注意事项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作用可想而知。但是,这并不说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都运用图示教学法,也不表明图示教学法就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图示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了解教学的大纲,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初中生理解的层面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阶段,教师要保证图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正确性,要确保图示教学法经得起推敲。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科学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46-01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能力评定的标准主要是看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课改对于初中教师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必须打造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学习来说,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阐释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高效的教学课堂就是就是具有相当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初中历史在中学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对于高效课堂的阐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般大多说人认为:优质高优质高效课堂应该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的教育教学任务,达到完整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1]。新课程的背景下,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堂。

二、实现初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就如何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许多老师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一些教学策略。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融洽,那么教师的课堂气氛就特别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呈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关系的融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历史的高效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双方的爱引起共鸣,就会使班级更加的团结与和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以及探讨式教学等,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不能以有色眼镜看人,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同学,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拥戴老师,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进行备课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历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研读教材,查阅相关的资料,理清知识点的思路,并做好知识点的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各种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另外,初中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储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合理的导入所学的历史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者教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再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经常变换讲课的思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学生身边熟悉和了解的生活,让学生在在熟悉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知识。

4、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要注重作业的重要性,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历史作业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延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课堂内容,精心的进行作业题目的设置,要注重选择一些与所学的基本知识点联系比较大的题目,或者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把握,形成学历史、评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的最大化。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有效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就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来说,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科目之一。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2.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与此同时,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就一些较难的历史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对象。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之外,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月红;;"说书"--历史课堂的表达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第8篇

关键字:历史教学 历史故事 教学 初中

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如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新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知识点零散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是一项非常可行的策略。如果能够将这一策略落实到底,无疑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1、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在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很多中学校还不能摒弃传统老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效果,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单纯的历史知识点罗列,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大多数初中历史教材语言严谨,但是过于生硬难懂,学生很难理解;三,教学方法传统老旧,与学生互动少,课堂氛围低沉。例如,内蒙古某中学的历史课堂上,课程内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依次战胜韩、赵、魏、楚燕、齐。经过多年的战争,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国家诞生了。没有更多的故事导入,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罗列,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运用的重要性

2.1适和初中生的心理成长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走出充满童话故事的儿童阶段,依旧对故事充满兴趣,而历史故事将重要人物、重要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地点等巧妙的结合起来,可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初中生刚走出小学的“清闲时光”,面对内容丰富,知识点琐碎,信息量巨大的初中课程,必然有些吃不消,甚至会出现上课走神,学习积极性降低。如果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暂的放松,还能在欣赏故事之余,加深对历史的领悟。

2.2符合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阶段教育改革要求教育事业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往往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理解和思考,如果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入历史故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故事的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还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维。

3、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运用的相关方法

3.1讲述历史故事引出新课程

以往的历史课程都是在简单的回顾和提问后直奔主题,大部分学生还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样迅速进入正题,不仅不能节约多少时间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如果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加入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使思维自觉进入“历史范畴”,可以提高学生对之后课程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到秦始皇攻打燕国时,可以在开课之前讲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学生感叹荆轲英雄气概的同时,也会对秦国和燕国产生基本的印象,对于之后课程内容的讲解无疑有辅助作用。

3.2适当引入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把握疑难点

初中的历史教材大多是依照历史资料编写的,语言相对严谨,简练,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长此以往,不仅降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被迫的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如果能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用相关的历史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主动去思考,加强对疑难处的理解,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3组织编排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历史真谛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无聊,其原因之一就是历史课上大多数老师都是站在前面从头讲到尾,和学生的互动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如果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历史故事,或者组织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编排表演,如让学生在荆轲刺秦,鸿门宴等经典事件中亲自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激发思维。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科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希望各个中学校能够切实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进而达到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云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不怕远征难》课后说课[J].内蒙占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

[2]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2

[3]刘春华.巧用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对初中历史教师能力评定的标准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概述

高效的教学课堂就是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课堂,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对于高效课堂的阐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多数人认为,高效优质课堂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完成更多更优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在教学结果上强调教育教学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新课程背景下,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的初中历史课堂。

二、实现初中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关系融洽,那么课堂气氛就活跃,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使班级更加团结与和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等,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不能以有色眼镜看人,要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拥戴教师,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积极进行备课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以历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突出知识的重要性,认真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理清知识点的思路,并做好知识点的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各种新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初中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储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合理导入所学的历史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教学游戏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高涨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再者,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要经常变换讲课思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学生身边熟悉和了解的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4.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