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营资产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17 11:38: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营资产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营资产价值

第1篇

张先治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心主任

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今天,研究企业价值创造的途径是关键。实际上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与价值创造相关:生产经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价值;商品经营通过市场营销创造价值;资产经营通过资产配置与使用创造价值;资本经营通过资本运营创造价值。我国企业经营方式从总体上经历了由产品经营向商品经营的转变,再由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转变。然而,在企业经营方式转变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企业的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协调一致或融为一体,从而严重影响企业价值创造。企业经营方式之间的不协调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偏重商品经营,在产品成本、价格上做文章;另一种是偏重资本经营,在企业资本扩张,并购重组企业上做文章。这两种倾向从某种程度上都忽视了企业资产经营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资产的价值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商品经营的价值创造只有体现资产价值增长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试想,如果一个企业一方面产品成本降低、价格增长,另一方面资产闲置、浪费严重,其结果必然影响企业价值创造。同样,资本经营只有通过资产经营的价值创造才能真正实现资本的增值。因此,提升企业资产经营理念,重视资产经营是当前企业经营和价值创造的关键。企业通过资产经营进行价值创造主要可运用资产存量经营、资产增量经营和资产配置经营几种方式。

资产存量经营是企业资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存量是指企业现存的全部资产资源,包括各项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资产存量经营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使现有资产创造更大企业价值。在企业存量资产中,有使用中的资产,也有未使用或闲置资产;在使用资产中,有使用效率高的资产,也有使用效率低的资产;在资产使用效率一定情况下,由于资产投向不同,有资本增值率高的资产,也有资本增值率低的资产。因此,进行资产存量经营,从广义上说包括:第一,盘活资产存量,使闲置资产充分发挥作用;第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效率低的资产提高利用率;第三,重组或重新配置存量资产,使低增值率资产向高增值率转移。

第2篇

(一)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必要性 主要表现在:

(1)对高校非经营资产加强宏观监管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始,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财教[2009]495号)等监管法规,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国家对高校拨款和宏观指导缺乏绩效支撑。因此,导入绩效评价机制,将高校非经营资产置于国家宏观指导和监督之下成为国家宏观监管的必然选择。

(2)提升高校非经营资产使用效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非经营资产配置和使用的粗放管理使大批资产闲置。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高校非经营资产利用效率就是增强高校自身竞争力;同时,高校资产的公共产权特征决定了只能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行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权,从而失去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约束。因而,构建准确可靠的指标体系对高校非经营资产进行评价成为调动产权所有者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率的内在要求。

(3)满足投资主体多元化需求、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高校资金来源形成由政府、个人、社会和金融机构多元投资格局。多元投资主体必然要求高校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所需信息;同时,高校的产业特性决定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营利为手段,而建立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高校以盈利为手段,通过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二)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

(1)绩效评价四特性:评价主体多样。评价主体既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外部评价,又涉及上级主管部门和专职机构的内部评价;评价导向多角度。即多视角、多层次绩效指标才能综合评价高校非经营资产真实绩效水平;评价内容系统。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应整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全面客观反映其社会、经济贡献;评价方法综合。指标体系应同时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以满足各级指标、各性质指标的相互比较。

(2)绩效评价四难点:资产可计量性和效益。高校非经营资产本质上是一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但对其非货币性收益(效益)评估比较困难;收付实现制和绩效评价真实性。高校现行收付实现制易导致资产账面价与真实价值不相符,对这些不相符资产的价值计量一直是绩效评价难点;构成复杂与评价指标统一。高校非经营资产来源渠道复杂多样、种类用途各异无疑给构建统一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带来困难;与高效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比较,现有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相当匮乏。

二、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主要包括:(1)凸显资产、预算、财务管理三结合。高效非经营资产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指标设计应凸显资产、预算、财务管理三结合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2)系统全面中突出主导性。在系统设计多层次评价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高校非经营资产不同绩效基础上,所设计指标应能对高校资产使用起到一定主导作用;(3)定量定性指标相整合。指标设计应以考核资产价值指标为主,同时对非价值指标进行辅助考核;(4)激励约束。在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指标来激发管理者工作潜能的同时应将绩效评价约束在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5)易操作。指标设计应定义明确、分类界限清楚便于评价人员理解和填报。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在上述构建原则引导下,可从资产管理绩效、预算管理绩效、财务管理绩效、社会贡献绩效四维度设计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高校非经营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一)效度、信度检验和指标无量纲化 主要包括:

(1)指标效度、信度检验。指标效度可通过计算“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CVR)”来衡量。CVR=+1,表示所有评价者认为指标项目准确性较好。计算公式为:CVR=。指标信度可通过计算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衡量。一般而言,当指标相互独立、内部结构良好、关系一致时具备较高可靠性。计算公式为:rα=k/k-1|1-∑S2i/S2|。

(2)定性指标定量化。可借助凯勒(Kelly)个人结构理论中格栅获取法量化非经营资产定性指标变量。

(3)定量指标无量纲化。可借助标准变换法将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中性指标(指标值越趋向于某一数值越好)无量纲化,统一变换到[0,1]范围内。具体而言:正向指标可通过公式:(Xi-Xmin)/(Xmax-Xmin)无量纲化;逆向指标可通过公式:(Xmax-Xi)/(Xmax-Xmin)无量纲化;中性

(二)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权重的测定 具体为:

(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表1中,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四目标分别用Al,A2,A3,A4表示;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十三层面,分别用Bl,B2,……B13表示;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用Cijt表示(i,j,t=1,2,……6)。以aij表示Bi与Bj对目标层影响比,A―B表示准则层B对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可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B:

A-B={aij}n×n,其中:aij>0,aij=1/aij(i≠j)aii=1(i,j=1,2,3,4,5,6)

求解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及对应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可得B中相应元素相对于A的重要性排序指标权重。

(2)按照判断矩阵A―B构造方法,同理可分别构造B-C判断矩阵,进而求出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特征向量,最终求得各指标权重。

(3)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A-B、B-C,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然后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若CR<0.10,则判断矩阵A-B、B-C满足一致性检验。

(三)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已确定。因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思想,当Xki表示第k年、第i个指标实际评价值时,第k年该部门的综合评价值为Vk=(XkiWi);当Xsi表示第s个部门、第i个指标实际评价值时,第s个部门的综合评价值为Vk

第3篇

   近来,外商到我省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等地投资经营房地产不断增加,这对加快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住房条件起了积极作用。为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就加强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要实行政策引导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是指外商独资或与我方房地产开发公司合资、合作,按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按照规划开发建设房地产,出租、出售商品房和转让土地。对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实行积极引进、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原则。目前,外商进入我省境内投资经营房地产,应限于与省内房地产开发公司就某个项目合资、合作经营,经营期满后,合作公司随之撤销。合资、合作的中方至少应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外商到山区市县、新建城镇、珠海市西区和横琴岛、惠州市大亚湾、汕头市南澳县、阳江市海陵岛、江门市上下川岛、湛江市东海岛、番禺市南沙,以及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经济开发试验区投资经营房地产,在地价上可适当给予优惠(具体由市政府确定),建成后的商品房向境外销售,不受内外销比例限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特区、以及投资条件好的其它城镇,原则上只允许利用外资开发经营投资大、周期长、难度大的项目和旧城区改造项目,严格限制从事一般商品住宅楼、住宅区、别墅式住宅区的开发建设。

二、加强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的审批管理合资、合作经营房地产项目,其立项按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计委会同经贸委、建委根据商品房的计划审批;其项目公司的章程、合同由经贸委审批;建委负责资质审查并发资质证书;凭有关批件及资质证书到工商管理、外汇管理、金融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和开户等手续。

三、加强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的行业管理全省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的行业管理归口省建委。利用外资开发经营房地产,应纳入各级建设部门行业管理轨道。合资合作房地产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商住楼、住宅区、工业区等项目的规划,必须经当地建委或规划部门审议,并按规定报批后方可实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省制定的有关规划、设计、施工和房地产开发管理等规定。

四、加强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的销售管理对利用外资建设的商品住宅以及境内房地产开发公司用内资建设的商品住宅在境外销售,实行以市区、县为单位的总量控制。其中,外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境外销售面积,其总量一般不超过本地当年全社会竣工商品住宅面积的20%;省内房地产开发公司用内资建成的商品住宅在境外销售,其总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地当年全社会竣工商品住宅面积的10%.要防止别墅式住宅外销的失控,外销商品住宅面积,应在立项审批时一并确定。预售商品房,必须完成房屋总投资的20%以上或完成项目的基础工程。转让土地和预售的商品房,必须到当地房地产交易所和国土部门办理有关转让手续。省内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利用外资开发经营房地产项目的中方要向当地外汇管理部门登记申报境外销售商品房的收入,其收入要及时调回公司所在地银行结汇,并按省政府规定的比例计算留成。

向境外销售商品房,其价格由企业自行确定,销售利润超过政府规定标准的部分,由房地产管理部门按规定收取房地产增值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增值费,应按财政隶属关系全额纳入财政管理,并按规定的比例上缴省财政,上缴房地产增值费的比例,另行确定。

五、加强利用外资经营房地产的土地和地价管理利用外资合资合作经营房地产,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一般应采取招标或拍卖的形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实行连片开发的,要适当控制土地开发规模,不宜一次性出让过多土地。要在合同内明确开发的时间和完成的期限,对超过合同规定时间仍未开发的土地,由国土部门无偿收回。

省、市物价部门要会同国土、建设等部门制定基准地价,并根据不同地区、用途和容积率确定不同的地价标准。对建设商品住宅的土地地价,要高于建设工业厂房的土地地价;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后改变用途或容积率的,须经同级规划、国土部门批准;修改出让合同,并按规定调整地价,该补交地价的应补交。

第4篇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问题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因为其是国际会计准则中唯一一个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金融资产项目。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则公允价值由市场中的报价确定;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其公允价值参考自愿交易各方最近的市场交易价格;第三,上述两个条件均不具备,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国际上对于第二个层次是否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较大分歧,而大多数投资性房地产恰好处在这个层次上,既没有成熟而活跃的市场,又时常会发生交易。

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为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更好的反映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和市场价值,其工作中唯一的难点在于公允价值的确认上,实务操作中也有利用公允价值来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此处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外部评估机制确保公允价值的客观性。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给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其本身在实际中的应用也受到可靠性的制约,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日仍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在确定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才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则不再对其账面计提折旧,而是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来进行账面价值调整,并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此外,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旦确定便不能随意变更,特别是不可以从公允价值模式转回历史成本模式。

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关键点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不确定性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态势,传统按照账面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方式不能客观反映地产的真实价值,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成大势所趋,其虽然在短期内会放大地产业的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上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在资产负债表日满足相关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我国目前缺少与此政策配套的税收制度,企业处于多种因素考虑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相当谨慎。此外,一些房地产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掩盖公司真实情况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也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际应用推广带来困难。

2.确定公允价值关键是具有客观的评估机构

新会计准则中提到了引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评估,这种评估活动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能够使资产的价值数据更真实,但同时新会计准则也规定不认可企业自行完成的投资性房地产价值评估,评估活动应由独立的评估机构完成。这种评估工作需要评估机构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及职业素养,评估机构的优劣成为影响公允价值推广的关键因素。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1.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并缓解资金压力

房地产企业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国家相关信贷政策的出台使得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受阻,地产企业压力巨大。新准则下企业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使得房地产估价更符合其市场价值,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提高了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信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

2.在稳定中实现企业利润增长

根据规定,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应在在每个会计期末调整其账面价值,并将资产账面原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科目。如果房地产市场仍持续升温,那么损益科目的贷方将存在余额,最终会表现为企业利润的增长,特别是对一些拥有优质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来说,其利润增长幅度更大。长期来看,按新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每个会计期末的价值调整都要以上期的公允价值为基础,价值调整幅度呈现递减状态,利润也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此外,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虽然无需再计提折旧,但对资产评估时已经考虑了折旧因素,所以不会对企业期末净利润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5篇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全球无数的企业因为流动性不足,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而一些在财务政策上较为保守的企?I因为持有充裕的现金,得以度过危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更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界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动机、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存在较大的分歧,一些国外学者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认为现金持有对公司价值具有正向的影响,而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大多得到的结论是,我国企业持有大量的现金带来了负向的价值效应。关于现金持有对投资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企业持有大量现金引致了企业过度投资,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现金持有帮助企业更好地抓住投资机会,提高了投资效率。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趋紧,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增强,并且目前国内很多产业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行业产品竞争激烈,在此背景下,研究公司现金持有是否能提升公司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新兴+转轨”的制度背景,立足我国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为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分析

MM理论假设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成本没有差异,继MM理论之后,学者们基于信息不对称、融资优序等理论,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比内部融资成本高,这样公司就会优先考虑内源融资,以较低的成本抓住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最终提高公司价值(Opler et al.,1999;Haushalter et a1.2007)。最新的研究发现现金持有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既能够提高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又能够向竞争对手和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传出威慑信号,帮助公司提高市场份额,进而提升了公司价值(Schroth and Szalay,2010;Lyandres and Palazzo,2015)。结合我国国情,一些国内学者基于掠夺理论,发现高额的现金持有对我国公司亦具有显著的战略效应,能使公司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张会丽、吴有红,2012),提升公司市场业绩(孙进军等,2012),最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价值(陆正飞、韩非池,2013;杨兴全等,2014)。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本文提出:

假设1:公司现金持有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

(二)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价值效应

已有研究发现,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并且,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其现金持有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Duchin,2010)。Faulkender and Wang(2006)的研究证实了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相对较高,Acharya et al.(2007)和Gambaand Triantis(2008)等认为现金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特征,融资约束公司可以直接利用其持有的现金来进行持续投资,并且这些资金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公司因此提高了其竞争优势。Denis and Sibilkov(2010)将融资约束和融资非约束公司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出于自身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更大的考虑,若没有充裕的现金,其可能放弃一些NPV为正的投资项目,但是持有一定量的现金则使其得以抓住这些投资机会,并且对竞争对手释放威慑信号,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最终提高公司价值;而对于非融资约束的公司,管理者面临的经营压力和风险较小,持有大量现金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无益于提高甚至降低公司价值。由此,本文提出:

假设2:融资约束的存在能够强化公司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即相比非融资约束(或融资约束较弱)的公司,融资约束强的公司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更显著。

(三)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持有价值效应

现金持有具有公司战略意义和价值效应,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与否、竞争程度高低都会对公司的现金持有产生影响,因为它既影响公司在产品市场上面临的掠夺风险,而且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影响公司内部的问题,因而公司价值必然也受其影响。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公司普遍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和行业潜在进入者的掠夺风险,Haushalter et a1.(2007)研究发现,公司会通过加持现金量来应对产品市场上的掠夺风险,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Alimov(2014)发现,贸易自由化导致了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这对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对于面临更高程度的掠夺风险的公司来说,这种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越显著。另一方面,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之一的产品市场竞争,可以使管理者产生业绩压力而努力经营,抑制控股股东和管理者利用自由现金流来谋求私利的行为,降低一年现金持有而产生的成本和无效投资,进而提升了公司价值(Martin et al.,2008;Giroud and Mueller,2010)。据此,本文提出:

假设3: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强化公司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公司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越显著。

(四)产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

若公司处于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环境,同时受到融资约束时,持有充裕的现金,相当于能以更低的融资成本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抢占优势投资项目,应对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中的掠夺风险(Cossin and Hricko,2004),甚至给竞争对手传达威慑信息,提高竞争优势。此外,公司管理者面临的业绩压力和经营风险更大,能够更显著地降低公司的成本。此种情况下,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理应更为显著。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4: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能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影响,即,在融资约束下,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如下步骤的筛选:(1)剔除金融保险类(J)上市公司,剔除上市公司数目过少的教育行业(P)、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Q)及居民服务(O)这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得到2 874家上市公司样本;(2)剔 除119家ST、*ST的上市公司,得到 2 755家正常持续经营的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共18 722个样本。然后,将观察值中的缺失值剔除,得到2 755家上市公司在2007―2015年的10 608个观测值;由于模型中需要变量的滞后一期和下一期数据,故本文最终的样本区间为2008―2014年,变量滞后和下一期数据的处理缺失观测值 3 331,剔除观测值中变量的缺失值 2 241个,最终得到5 036个公司年度样本。此外,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各变量进行了 1%分位数以下、99%分位数以上的 Winsorize 缩尾处理。

(二)模型设计

本文运用公司价值来衡量现金持有价值,借鉴经典公司价值经典回归模型(Fama、French,1998)的修正模型(Dittmar、Mahrt-Smith,2007),参照国内学者杨兴全、张照南(2008)的做法,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Valuei,t=α0+α1Cashi,t+α2PMCi,t+α3PMCi,t×Cashi,t+α4CFi,t+α5dCFi,t+α6dCFi,t+1+α7dNcashi,t+α8dNcashi,t+1+α9Interesti,t + α10dInteresti,t + α11dInteresti,t+1 +α12Dividendi,t+ α13dDividendi,t+ α14dDividendi,t+1+ α15Capexi,t+ α16dCapexi,t+α17dCapexi,t+1+α18∑Industry+α19∑Year+εi,t

(三)变量定义

各变量的解释如下页表1所示,被解释变量(Value)为公司的市场价值。解释变量为:(1)现金持有量(Cash)。(2)融资约束(FC)。选用两个指标作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分别是公司规模、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规模小的公司可能成立的时间较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规模较小的公司较规模大的公司面临更高程度的融资约束(Fazzari et al.,1988;Tiole,2005;韩忠雪,2011)。第二个替代变量是现金-现金流敏感性(CCFS)。借鉴 Almeida et a1(2004)和李春霞等(2014)的做法,将CCFS大于零的公司划分为融资约束公司;CCFS小于零的为非融资约束(或融资约束较弱)的公司。(3)产品市场竞争(PMC)。出于对行业内外因素的影响的考虑,用赫芬达尔指数(HHI)来衡量行业间的竞争程度,用“价格-成本”边际(PCM)作为行业中公司市场势力(议价/定价能力)的反映指标。HHI越小,说明行业间的竞争越激烈,PCM越小,说明企业在行业中的势力越小,其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强,也就是说,HHI和PCM指标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负相关。借鉴已有研究对一些变量进行了控制,如下页表1所示。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对样本的现金持有和公司价值分行业进行描述性统计(由于篇幅限制,表格略)。样本数量最多的是C(制造业),为3 194,占样本总数5 036的63.42%。现金持有量平均值最高的是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价值均值最高的是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值为3.666,H(住宿和餐饮业)位列第二,为3.016。现金持有量均值的最大和最小值相差0.279,公司?r值均值的最大和最小值相差2.316,说明行业间的现金持有,特别是公司价值相差较大。对公司现金持有量和公司价值按照年度的描述性统计,发现现金持有和公司价值的年度变化趋势都体现出波动上升后下降的特征。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2)显示,公司规模的均值为22.02,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5.68和19.91,标准差为1.193,可见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差异。现金-现金流敏感性(CCFS)的均值为0.379,而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 902和 -581.1,标准差为44.67,说明在现金持有行为上,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差异大。行业集中度(HHI)均值为0.129,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0210和1,相差较大;价格-成本边际(PCM)的均值为0.132,比较低,说明行业间竞争程度大,公司间的平均议价能力较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其他控制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分别根据公司规模和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将公司区别为融资约束和非融资约束公司,并对两组样本差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样本的公司价值和现金持有量存在显著差异(均值T检验结果留存备索)。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持有(Cash)与公司价值(Value)的相关系数为0.331,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在1%水平下显著,符合本文的预期。产品市场竞争的衡量变量HHI与公司价值的相关系数为 -0.059,显著负相关,表示HHl越小,行业中公司的竞争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竞争促进了公司价值的提高。而价格-成本边际变量(PCM)与公司价值的相关系数为0.252,为正相关关系,不符合预期,有待进一步检验。关于融资约束的指标公司规模(Size)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公司规模越大,认为公司的融资约束越小,现金持有提升的公司价值也越小,符合预期。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在较小的范围内,说明自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结果分析

1.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公司价值回归结果。下页表4模型1为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公司现金持有的系数为1.224,在1%的水平下显著,结果与假设1预期现金持有带来正向的价值效应相符。另外,按融资约束两个替代变量分组,模型2、模型3按公司规模分组,公司现金持有的系数分别为1.1830、0.653,两个系数都在1%水平下显著,并且模型2的系数大于模型3的系数,这证明了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非融资约束的公司,说明了融资约束对于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起到了强化作用。模型4、模型5按照CCFS进行分组,公司现金持有的系数分别为1.181、1.130,同样在1%的水平下显著,也验证了融资约束对于现金持有的正向价值效应的强化作用。按照融资约束的两种衡量方式分组的检验结果均验证了假设2。

2.产品市场竞争、现金持有与公司价值回归结果。分别以HHI 和 PCM 作为度量产品市场竞争的指标,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模型1 至模型4 中,Cash的系数分别为1.222、1.092、1.612、0.014,前三个模型的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但模型4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价格-成本边际衡量的产品市场竞争的现金持有价值效应未得到验证,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模型1和模型2的HHI系数显著,说明了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与假设3预期一致,但是交互项HHI×Cash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可能是不同行业之间公司战略互动程度较低,产品市场的关联不强,因此其与现金持有量的交互作用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比较小。PCM和PCM×Cash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但系数方向与预期相反,即面临竞争程度弱的公司其现金持有价值越高,这可能是由于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势力越大,说明其在抢占市场份额上更具优势,更有利于实施掠夺战略,对其市场价值起了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影响不一致,需要作进一步证明。

3.融资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回归结果。对于面临不同的融资约束程度的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影响如何呢?本文作了进一步的检验。表6报告了分别按照Size和CCFS两个指标分组进行回归的结果,表格左边部分为按公司规模均值分组的结果,模型2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不显著,但是系数为正,符合预期,模型3、4的系数比模型1、2的系数大,且显著为正,证明了在融资约束条件下,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加强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在融资约束条件下,HHI及其与现金的交互项HHI×Cash 的系数分别为-1.083和-0.703,都在1%水平下显著,PCM及其与现金的交互项PCM×Cash的系数分别是-2.207和-0.016,分别在10%和5%水平下显著,说明对于融资约束公司,不管是从行业间的竞争还是从公司在市场中的相对势力来看,公司会加持现金以应对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且增持的现金量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而非融资约束公司,HHI的系数显著为负,但是HHI×Cash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CM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CM×Cash显著为正,反映了对非融资约束公司来说,市场竞争对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影响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表格右边部分为按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进行分组的结果。在模型1、4中,现金持有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的系数为1.290,大于非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的系数0.710,再次验证了融资约束加强了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的假设。现金持有的系数HHI和HHI×Cash的系数为负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产品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提高公司市场价值,验证了假设3和假设4。PCM和PCM×Cash的系数均在1%水平显著,但是符号为正,与预期相反,可能是因为公司的市场势力强大,形成的垄断优势带来了公司价值的提升,也可能是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给公司管理层更大的业绩压力,持有大量现金会促使其冒险进行NPV为负的高风险投资项目,即产生成本,进而抑制了公司价值的提升。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的模型运用现金的持有量以及现金与产品市场竞争两项指标的交乘项来验证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的现金持有价值效应。借鉴Faulkender and Wang(2006), Dittmar and S mith(2007),王彦超、林斌(2008)以及袁淳等(2010)的方法,用现金持有量的滞后一期作为Cash的替代表量,融资约束用公司规模来衡量,选取赫芬达尔指数(HHI)作为产品市场竞争的衡量变量,来验证原假设。稳健性检验中,由于数据只需要滞后,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2013年,共计7 277个观测值,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原假设基本一致。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6篇

[关键词]保守治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子宫憩室

剖宫产后子宫憩室在临床并不少见,关于本病治疗的方式中保守治疗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研究均不少见,但是关于两类治疗方式的比较性研究十分少见,因此此方面的全面细致探讨价值较高。本文中我们就保守治疗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在剖宫产后子宫憩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剖宫产后子宫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27例和B组(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组)27例。A组的27例患者中,年龄21~39岁,平均(28.5±6.5)岁,剖宫产次数1~4次,平均(3±1)次,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7.0~15.5个月,平均(10.2±2.0)个月;严重程度:轻度13例,重度14例。B组的27例患者中,年龄22~39岁,平均(28.6±6.3)岁,剖宫产次数1~4次,平均(3±1)次,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6.0~16.0个月,平均(10.4±1.8)个月;严重程度:轻度13例,中度14例。A组与B组的上述基本资料数据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再者,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及经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A组进行保守治疗,主要以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以炔雌醇环丙孕酮l片口服,连续服用21d。B组则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麻醉后以膀胱截石位下接受治疗,常规建立气腹,并维持二氧化碳气腹压力为14~15mmHg,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在其辅助下对盆腔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探查,并将膀胱、子宫等处存在的粘连进行有效分离,以垂体后叶素进行子宫体部注射,然后将宫腔镜置入,并进行彭宫处理,并将压力维持在110mmHg,在两类器械辅助下进行病灶切除,缝合处理后再次以宫腔镜进行探查,并进行细致处理。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治疗总优良率、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经期时长、憩室宽度及憩室深度比较。

1.3评价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经期恢复正常,且B超检查结果正常为优秀,以患者治疗后经期明显改善,且B超检查结果明显改善为良好,以患者治疗后上述评估方面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较差。总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方面的处理采用软件SPSS15.0,计量和计数两类资料的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和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

B组中轻度、中度及整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均分别高于A组中轻度、中度及整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P均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经期时长、憩室宽度及憩室深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经期时长、憩室宽度及憩室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B组的经期时长均短于A组,憩室宽度均小于A组,而憩室深度均大于A组(P均

3讨论

临床中关于子宫憩室治疗的众多研究中,关于手术与保守治疗本病的研究均不少见,且对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肯定性研究均不少见,但是对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比较性研究却十分不足,因此对此方面的进一步细致探讨仍极为必要。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是在本病中应用率并不低的一类手术方式,临床对于本类手术的认可程度较高,但是对于其与保守治疗的对照性研究十分不足,因此对此方面的全面细致探讨价值较高。

第7篇

关键词:负债经营;企业价值;企业负债

适量负债能给企业带来利益是每个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都坚信的理念。因此,关于企业负债经营一直是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企业的负债经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为此,本文对负债经营与企业价值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企业价值及其具体构成

根据企业内部产权主体的不同,企业价值最终将主要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企业的税赋价值。国家利用其强制权力通过税收形式获得企业价值的一部分,它表现在企业上缴税收现金流量上。二是企业的借入资产价值,企业债权人根据相关法规取得的企业价值的一部分,它表现在企业支付债权人本息的现金流量上。三是企业的自有资产价值。企业价值扣除以上两部分后的余额,表现在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上。

企业的借入资产价值和企业的自有资产价值之和统称为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作为,一个产权整体参与市场交换所能获得的实际价值。不同的产权主体在做出决策时所依据的企业价值是不同的。企业所有者的决策依据是企业自有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债权人的决策依据是企业借入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二、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负债会降低企业价值

负债降低企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负债导致企业财务拮据,使企业支付财务拮据成本。企业使用的负债资本一般都规定了严格的还本付息方式及期限,当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能满足还款要求时,企业就被迫进行额外的筹资活动,这会使企业支付各种形式的财务拮据成本。二是负债会使企业支付成本。债券的各种保护性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企业的合法经营。另外,还必须对企业进行监督以保证遵守这些条款。效率降低、监督成本是企业因负债而必须支付的成本。三是负债会提高企业的交易费用。负债会降低企业同其交易伙伴的支付信誉,使得其交易成本上升。四是负债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负债可能影响企业投资者、经营伙伴等对企业的信心,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负债会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

由于债券利息在税前加以扣除,所以企业适量负债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总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会增加而企业的税赋价值会下降。

(三)负债对企业自有资产价值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负债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自有资产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资本的息税前收益率大于债券利率时,适量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自有资本投资收益率,从而增加单位自有资产价值。这时,企业可获得负债的财务杠杆利益。二是负债的减税功能也会增加企业的自有资产价值。另一方面,负债也可能会减少企业的自有资产价值。当资本的息税前收益率小于债券的利率时,企业负债会使企业自有资产价值下降。

(四)单位自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负债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8篇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价值;无形资产;管理核算

国有企业系关国计民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和支柱。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国有资产核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促进国有经济壮大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国有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这一视角下,认为国有资产管理、核算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核算应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为落脚点

国有企业整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又分为外购无形资产和自创无形资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仅对有形资产和外购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考核,而对在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自创无形资产价值却关注不够,主要是因为:

1.自创无形资产没有具体形态,难以明确管理及货币计量;

2.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

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无形资产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国有企业的自创无形资产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换而言之,现行国有企业资产核算没有真实反映国有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因此,现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其提供的相关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失真。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类型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企业主要制造业为主,以生产、销售商品为经营方式赚取利润,资产形式主要是有形资产;而知识类企业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获得利益,一般不进行生产、制造,其资产形式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表现在:品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人力资源等,以微软、思科、搜狐、网易等信息技术为代表企业,其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类企业呈迅猛发展态势,代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因此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日趋重要,如按传统财务核算这类企业资产价值则大打折扣,从而使国有企业整体价值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我们认为,国有资产核算与管理必然以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为落脚点,并将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纳入企业常态化管理当中,确保国有企业整体资产保值与增值。

二、国有资产管理应明确计量、核算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价值

自创无形资产(商誉)作为国有企业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其价值外部表现形式为企业收购价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内在因素是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结果,来源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方式、销售渠道、品牌、激励机制、壳资源等综合因素。自创无形资产价值分为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市场价格,现行财务理论认为,企业在收购时商誉价值=企业收购价格-净资产公允价值,事情上,商誉贯穿企业经营始终,并不是在企业收购时表现出来,实践中商誉之所以没有计量,是因为商誉没有明确价格,无法进行计量,因此,从理论上讲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商誉价值也应该得到反映,为此,我们认为:

1.对于商誉计量与核算应该与商誉的价值属性保持一致

商誉价值属性决定于商誉计量方法,不同的商誉计量方法体现商誉不同价值属性,不同的商誉价值属性体现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因此,在商誉价值计量方法使用应根据反映会计主体的价值属性进行确定。如若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商誉应该采用总体评价法计量商誉的交换价值,而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因为二者计量方法体现的价值属性不同,不同的价值属性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表现在价值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同样,如若反映企业资产的在用价值,那么就应该用现值计量,而不能用公允价值代替现值,表现计量方法使用上,商誉计量应该采用收益现值法而不是总体评价法;

2.收益资本化法计量、核算商誉价值缺乏理论基础

(1)该方法无法体现商誉的价值属性。计量方法与价值属性之间存在一致性、相关性,计量方法是外在的,而属性是本质的,计量方法应该体现价值属性。采用收益资本化法计量商誉价值是何种价值属性,收益资本化理论未给以明确解释;

(2)收益资本化理论依据在于,收益是有资本产生的,因此收益与资本价值之间必然存在正向关系,因此当商誉作为资产时,必然表现为是一种超额收益价值,如果收益与资本价值发生不对称时或者未发生正向变化时,收益资本化理论缺乏依据,换而言之,企业如果没有超额收益价值则没有商誉的观点,与客观情况不符;

(3)企业的预期收益不是固态的,商誉价值也随企业经营发生变化,那末计量商誉价值时人为规定贴现率,不断不够准确、缺乏可验性,甚至其计量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价值信息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因此在计量商誉价值时,不宜采用收益资本化方法。

3.企业存续期间商誉市价的计量

现行会计理论将商誉价值=收购企业投资成本-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事情上,商誉并不是在企业收购时发生,商誉贯穿企业经营始终,那么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商誉也应该明确计量、核算,由于企业在持续经营情况下由于并不存在商誉收购价值,因此应将企业现时的股权价值作为收购价格予以考虑。特别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上市后,已经变成金融产品,股票交易价格形成了上市公司股权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股票交易背后实际上反映上市公司在持续经营情况下近视的收购价格,因此,在持续经营情况下,笔者认为,商誉市价=股权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国有资产在持续期间存在资产减值与升值,并不存在折旧或者摊销的问题

现行的财务核算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的费用。因而,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先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体现,无论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计提折旧都是必需的!因此如果不计提折旧或不正确的计提折旧,都将对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产生错误的影响。同时,固定资产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其理论依据是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中有损耗,并且成本、费用发生流转到产品当中,实现收入、费用配比,对转移的到产品那部分损耗进行补偿。如果该固定资产不是用于生产产品,则不能发生转移,那又如何配比呢?如果该固定资产在存续期间未发生损耗,那来的成本、费用呢?如果该固定资产在存续期间,不但没有损耗且发生升值,还计提折旧的话。显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缺乏理论依据。因此,笔者认为,资产在后续计量只存在升值或者贬值,不存在折旧的问题。对资产的减升值应反映在价值变动科目或者商誉。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同样,对类似无形资产也一样存在升值或者贬值,不存在摊销情形,由于土地使用权未来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就更不应该出现摊销的问题。因此资产持续期间要么升值要么减值,不存在折旧或者摊销的问题。

四、国有资产减(升)值判断标准及依据

现行财务核算理论将资产减值定义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引入公允价值。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一般认为;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有三种:

1.永久性标准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

2.经济性标准即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

3.可能性标准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第9篇

一、市价计量企业整体资产的会计等式

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现行会计准则仅反映了部分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而对在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自创无形资产却未予反映,主要是因为:(1)自创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明确计量;(2)现行公允价值理论认为,资产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使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未能得到真实、充分的反映,从而低估了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因此企业的商誉必须予以反映。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即可能形成无形资产,也可能形成无形负债。商誉具有交换价值与在用价值,其交换价值表现企业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在用价值表现为企业超额利润或者损失的现值。采用市价计量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体现企业资产的交换价值,其商誉表现为企业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在持续经营条件下,由于不存在企业收购价值,因此将企业所有者权益市价作为企业收购价值,因此商誉价值=所有者权益市价-净资产市价。对上市公司而言,所有者权益市价就是股价,非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市价通过技术方法进行确定,它与现行市价计量最大不同之处,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作为商誉进行计量。下面对其等式进行推导: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资产价值变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净资产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变动,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资产价值变动=所有者权益市价-净资产市价,商誉=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资产价值变动,资产市价+商誉=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市价,总资产市价=资产市价+商誉,总资产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市价。因此采用市价计量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会计等式:总资产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市价,有形资产市价+无形资产市价=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市价。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形成的会计等式相比,三者虽然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内涵上却有本质区别:历史成本会计等式反映是账面价值即投入价值,提供会计信息是过去形成;公允价值理论上反映资产、负债交换价值,实际中计量资产、负债混合价值属性,所有者权益反映是该时点的清算价值,由于该时点不可能发生清算,则其提供的所有者权益会计信息基本无用。市价计量企业整体资产会计等式反映是企业在某一时点的整体资产市场价值,其提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相关性强。该等式好处是全面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缺陷是在没有市价情况下,要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市场价值,具有人为的不确定因素。

二、现值计量企业整体资产的会计等式

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的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因此,资产的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决定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因此根据资产属性性质计量模式就是现值,因为只有现值是反映企业未来的产出,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属性。其他的计量模式均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因此,采用现值计量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在用价值即内在价值。它与公允价值在计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1)理论依据不同。现值计量反映是企业整体价值为前提,公允价值反映资产价值是市场价值,因此不是高估就是低估;(2)资产核算范围不同。现值计量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自创无形资产却未予反映;(3)假设前提不同。采用现值计量的假设前提:企业未来必须持续经营为原则,因此企业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盈利水平;公允价值假设前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公平交易、持续经营、双方熟知,实际中公允价值的假设条件很难满足;(4)所有者权益价值观不同。现行公允价值理论认为,资产、负债的价值决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现值计量认为,企业所有者权益价值来源于未来的盈利能力;(5)价值量不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同一资产交换价值是相同的,而采用现值计量是资产在用价值时,由于同一资产在不同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其在用价值就有很大的差异;(6)价值决定因素不同。公允价值决定因素来自市场,即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现值认为资产价值取决于其未来创造的经济利益;(7)价值属性不同。公允价值从理论上反映的是资产的交换价值,现值计量反映是资产在用价值。采用现值计量好处在于:(1)公允地、客观地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资产价值;(2)既面向未来,又反映历史。现值计量认为,企业资产价值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现在或者过去成本,因此企业的资产价值会计计量也应反映“未来观”,同时企业的业绩考核,是基于过去的总结,因此,会计必须对过去实际发生的事项进行计量、确认、评价,在损益上应采取“历史观”;(3)反映的资产信息是有用的。用现值计量清晰地反映出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情况,相关性强。由此形成现值计量会计等式:总资产在用价值=负债在用价值+所有者权益在用价值。现值计量的致命缺陷:(1)是主观性强,影响了它的可靠性,资产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现金流量、流入时间、折现率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依靠主观判断,因此随意性较大;(2)由于现金流量事实上都是在未来期间均匀地发生,而计算现值时预计净现金流量有只能按照时点来描述,于是通常只能假设净现金流量发生在期末,从而导致现值偏小;(3)由于现值计量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借助复杂的数学模型,从而影响它的广泛使用。

三、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