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18 14:45: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生态消费观

引言

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宝贵人力资源,大学生素质如何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价值观念,研究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健康、合理消费行为的形成,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引导大学生消除不良消费,最终形成生态消费观,是弘扬中华民族节俭优良传统的需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需要,是我国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也就构建当代大学生合理、健康消费行为的策略展开探讨。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消费误区

总体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符合自身社会角色和社会发展需求,属于理性消费范畴,合理消费和健康消费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但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消费误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节俭意识

很多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存在消费奢侈浪费现象,追求在消费方面胜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奢侈消费、攀比消费、浪费消费和人情消费严重,高校宴请之风盛行,浪费了很多资源,甚至使校园风气污浊不堪。

2.缺少理财意识

当代大学生中,有多数人不具备理财意识和理财习惯,甚至不顾及家庭条件及自身消费水平,普遍存在提前消费与盲目消费现象,这是引发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存在攀比心理

很多90后学生年轻好胜,有着较强的虚荣心,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赶时尚、比时髦、比名牌和比吃穿的现象,体现出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使得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普遍存在。

4.注重物质享受

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金钱更多地用于物质消费,主要用于休闲娱乐、服装饰品与数码设备等方面,但用于考取资格证、报考辅导班和购买参考资料等精神领域的消费较少,大学生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5.沉迷网络消费

网络消费应时展而生,因为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网络消费成为广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一种消费形式,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生活态度,面对网上形形的商品与服务,很多学生显得无从选择,特别是女大学生,易于陷入网络购物的泥潭。

二、致使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的原因

相关调研资料表明,致使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要概述如下: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良价值观影响、网络消费市场影响及市场化进程影响三个方面,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不良引导;二是高校教育因素的影响,除经济类专业有所涉及外,其他专业极少涉及到消费教育,教育形式偏重于观念教育,较少有消费行为及消费方式教育,教育内容未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都有深刻影响;四是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个性心理及消费认知偏差的存在,都使得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综上所述,很多因素都能导致当代大学生陷入消费误区,应根据具体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引导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策略

能否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意义深远,甚至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任。可以从如下几项策略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行为:

1.注重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为此,应重视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四点内容:一是对于身处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既不能全面保护,也不能弃之不管,而是营造健康合理的社会消费氛围,激发大学生做出自主选择;二是消费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延伸,需要改善高校周边的消费环境;三是积极发挥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四是面对网络消费异军突起的局面,相关部门需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消费市场,使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和完善。

2.加强高校的引导规范作用

高校是培育人力资源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基地,为了促使学生形成生态消费观,应发挥高校的对大学生的引导规范作用,关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从理性高度引导大学生,消除大学生群体中的炫耀消费、攀比消费和挥霍消费,使其具有正确的消费态度,逐渐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二是将消费教育加入公共选修课程的范畴,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消费行为对大学生实施消费教育,打破经济学专业开展消费教育的局限性;三是增强社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开展各种消费教育活动,宣传消费知识,提供助教岗位、增加勤工助学机会,使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健康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四是将消费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

3.发挥家庭的教育表率作用

大学生消费所用资金主要来自家庭,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所决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或多或少受自身家庭所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构建,不能缺少家庭的教育指导作用。可从如下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了解孩子消费情况,协助孩子做消费预算,合理控制孩子消费总额;二是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及时消除自身不良消费行为,有效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三是家长不但给予孩子物质帮助,还应引导孩子养成节俭朴素、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4.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否健康,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从如下三点做出努力:一是多研读经典文献和著作,从中汲取精华与营养,提高自身价值判断力,抵制不良消费观的影响;二是自主学习消费知识,调整消费结构,制定消费计划,从而规范自身消费行为;三是大学生通过他人评价、比较他人消费情况及总结自身近期消费情况三个途径来展开自我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其消费观念与消费心理的影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消费教育,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深远影响,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消除不良消费行为,养成生态消费观,形成合理、健康的消费行为,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谦.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2012(13):140-141

第3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消费习惯 学生管理

当代大学生是不断享受着改革开放卓越成果的一代人,享受着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同时形成了这一群体特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状况。大学生消费与社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一直广受外界关注。只有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习惯,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型。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现阶段大学生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成熟与冲动同在,热情与冷静兼有,人情消费渐增,攀比心理显著,同时受到朴素消费观、超前消费观和享受消费观的影响,分别形成了以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入的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状况,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总体说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消费差异逐渐扩大

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个体间消费差异日益显著。整体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直接体现了家庭收入的贫富差距。而不同个体间,又存在由于所在年级、地区、性别等的不同,形成个体间消费差异[2]。

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的调查结果的比较中显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正在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消费水平普遍较高,相比较而言,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则普遍偏低。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的影响、成长的背景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种反映在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不会消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3]。

在探究大学生群体差异的同时,个体间的差异同样引人注意。在大学校园中,男生的生活消费和总消费显著高于女生,这主要是由男生的伙食和通讯交通费用多于女生造成的。但在装饰品方面,则有95%的消费来自女性群体[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不一样的消费,这主要取决于群体所面临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5]。大四学生主要面临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在学习和交际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大一学生。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校园,面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娱乐、恋爱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更多。

2.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网络信息的快速普及,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正在不经意间慢慢转变。在饮食消费、学习消费和娱乐消费的基础上,逐渐兴起的数码消费、通讯消费、旅游消费、人情消费等慢慢占据了一席之地。以前的大学生消费领域主要是饮食和服装,属于生活消费,在学习方面主要是教材和考级消费,但现在休闲娱乐型消费所占开支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学习型消费。这部分消费主要用于旅游、KTV、听演唱会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较高中时期显著增多,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流行趋势。娱乐型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注重生活享受的特点。

人际交往消费支出偏高是消费结构中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在经济支出方面的一笔不小的支出,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巨大冲击。部分学生为加强人际交往,扩大人际圈,在总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之下,减少自己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消费。以请客吃饭发展关系,交友模式越来越依赖于人情关系[6]。这样的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及,人情消费变成一种不可缺少的消费。样本显示,近八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高于自我发展消费[2]。一些本不该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消费,或不该占据如此大比重的消费,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领域越来越明显。

3.消费规划不完善

消费规划的欠缺具体表现在自我发展消费不足和金钱支配缺乏独立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侧重于当前需求,往往与自己的人生规划无关,在对自身的发展及职业规划方面的消费意识极为欠缺。即使大学生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群体,但仍缺乏对于消费的控制和计划。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学生在月初过着很舒适的日子,但到了月末则极为拮据,更有学生形成了“没钱―借钱―还钱”的恶性循环。即使学生有闲置资金,也不知道如何处置,更倾向于存在卡上,以备不时之需。这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消费的不确定。当代大学生消费规划的欠缺,是造成“月光族”消费群体存在的重要原因[7]。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虽然消费差异一直存在,但当代大学生仍普遍具有以下三种消费习惯。

1.注重生活享受

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早已不仅仅是满足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追求感官上的享受。在吃穿不愁的当今社会,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成为当代大学生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外出旅游是大学生选择较多的放松方式之一,即使是短短的三天假期也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学之间的娱乐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增多,同学聚餐,再相约KTV,就算不出去逛街,也会一起逛淘宝,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更趋向于享受型消费。

2.品牌倾向

“品牌”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就是保障的和炫耀的代名词,从生活必需品到休闲娱乐用品,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品牌产品。大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渐趋成熟,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媒体信息的普及使得他们开始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崇尚个性,注重社交活动。更倾向于品牌的消费习惯是当代大学生鲜明的消费特点,大到衣服鞋子,小到袜子,无不要刻上品牌的标签。这些品牌无论从感官设计,还是销售方案,以及所选择的代言人,都彰显着青春与朝气,这也是广受大学生群体喜爱的原因之一[3]。

3.攀比心理严重

攀比心理是消费观不正导致的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个人消费,反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便拥有父母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旦进入大学,发现别人有的更好,将会造成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更有的大学生为追求品牌效应,完全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最终导致自己消费支出的不平衡。当代大学生将花费与贫穷挂钩,进行攀比消费以证明自己并非穷人。攀比心理的存在使得当代大学生存在高消费的奇怪现象。

三、结语

通过以上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概括、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规律,能够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大学生的主体和客观环境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主观方面有来自自身家庭、生源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家庭经济条件对主题的意识形态影响等方面;在客观方面有来自家庭的教育理念、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新一代青年群体,乐于接受潮流,追求个性独立与张扬。这一类特殊群体的消费习惯、形成规律分析、成因剖析对于做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罗超良.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3):304-306.

[2]李林娟.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商场现代化,2015(14):29.

[3]杨春红,吴楚明.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84-87.

[4]荣梅生,明丽娟,马文静,纪小平,熊韵波.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4(5):44-49.

[5]郝占辉,周洲.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7):54.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现状和结构;理性消费;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不可逾越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社会消费群体之一,而且走在未来消费时尚和潮流的前沿。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大学学校生活了三年,我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他们刚刚摆脱高中生的稚气,内心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消费便成为他们力求改变和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但是又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自身消费能力的不足,所以在消费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不理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的收集得到了许多真实的信息,本文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特点,问题以及对策,并努力摸清其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对社会,高等教育者和家庭为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向并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高校毕业生每年以惊人的数量增加,他们渐渐走向社会潮流的最前线。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现状以及消费动机,指出消费误区,原因和不足,并提出了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为大学生的消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也为家庭,社会的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更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先确定论文方向,然后在各网站和报刊等寻找相关资料和数据,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结构、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及特征、高校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整体的思路上将理论与实际调查相结合,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动态分析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二、高校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结构特征

(一)消费现状。据统计,中国大约75%的大学生其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剩下的25%靠自己兼职,或是奖学金,助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根据调查问卷得到如下一些数据: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得知:在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500―1000元之间,最小的在500元以下,

91.4%的学生消费集中在500-2000元之间。一方面,消费水平较低的同学,可能会出现资金比较紧张,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现状;另一方面,消费水平较高的同学由于可支配的资金比较多,可能会导致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出现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个体消费水平差距大。

(二)消费结构。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生活消费支出;(2)网络和通讯设备支出;(3)学习性支出;(4)人情消费支出;(5)其他消费支出。其中,生活基本支出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大约为56%;而随着IT行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和电脑似乎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而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生活消费品。通讯和网络支出包括手机,电脑,mp3,ipad等娱乐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约占21%,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重要性将带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技术开发商根据学生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品位的产品,致力于开拓一个全新的消费市场,其正是看中了大学生这一潜力股。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学习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习性消费占11%,与学习有关的消费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大学生除了平时的学习和期末考试以外,还会考许多的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面临着考研的压力,在考研方面会买许多的书籍或是报各种学习班,所以会花去不少的费用。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广,其人情支出也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上涨趋势。有的人情支出是必须的,而有的则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方,于是,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便在校园里蔓延开来。

三、高校学生消费观念

在21世纪的高校消费人群中,时尚与潮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的代名词。他们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手机,电脑,服装,饰品等生活必需品体现了消费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此外,大学生消费中考虑得最多的因素是实惠,即是否买的值。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来源比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消费能力不足,所以,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又希望价格合理。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80%的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仍然是讲求实际与理性消费,追求物美价廉,“买的值,买的放心”,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境比较富裕,出现了追求名牌,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念。

四、高校学生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背景。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他们是有求必应;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孩子,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于是,乱花钱便成了他们想证明自己和排遣孤独的一种手段。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子女往往都会继承父母的性格特点,时刻为家人着想,省吃俭用。

(二)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是物质充斥的社会。其消费观给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消费观,即超前消费,许多人为了追求活在当下的精神,秉承着花明天的钱来完成当下事的的信念。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传统消费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渐趋成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易受社会环境和大众化消费的影响,不正确的消费观也在大学群体中蔓延开来。智能手机,电脑等看似奢侈品如今却成为了每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品。当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时,就会产生羡慕和自卑的心理,有的人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要跟别人看齐,因为这样才会显得自己不比别人差。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学生时代与社会接轨的阶段,其性格特点,是非判断能力,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完全定型,不能够完全独立思考问题,但是他们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坚强和果敢,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关注,得到别人肯定的评价,于是,虚荣心理会让他们把这种落差转移到不正确的消费观上,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达,又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消费的步伐。

五、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和家庭要进行动态引导和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勤俭节约也一直为我们所传承。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不应该摒弃这种美德,而是应该把它传承和发扬下去。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在大学生的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实行动态教育。传统的理念已经不适应大学生的思维了,我们要与时俱进,紧密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消费观念,对他们进行如消费结构,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消费品常识,消费生态意识的教育。但是,一味地课堂理论教授难免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会高,所以提倡实地调研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家庭是提供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学校是大学生未真正踏入社会消费的最后一站,父母要时刻引导着孩子,给他们树立榜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校园教育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主张适度消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花钱,把钱花到最有价值的地方,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应在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之内。其次,要树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健康的消费模式即倡导文明消费,勤俭节约,选择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商品”,合理选择消费的结构和层次。第三,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生存的地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具备独立的理财规划能力。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独立的理论概念,也需要把这些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独立思考和处事的能力。养成花多少钱,记多少钱的记账习惯,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培养自己的储蓄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风气。

(三)要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引

导教育。大众传媒和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它们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应力,所以应发挥其多样性和快捷性的优势,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对消费热点的调查研究,加强消费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抵制奢侈之风。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大学生适当进行发展性消费。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即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接受各种培训,各种教育等,以知识力量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一种消费。发展性消费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促尽全面发展。

总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他们有其独特性和固定性,我们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根据现实情况,对于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应该大力倡导和发扬,对于不合理的消费,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他们的态度和消费习惯。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也与家庭,社会和国家息息相关。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共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和正确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1、毕业论文(设计)来源:

( )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 )学生科研课题;

( √ )指导教师提供;( )自拟;( )其它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类型:

( √ )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毕业实践环节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综合国力成为国家立足于残酷竞争现实的主要武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内为外广泛的关注。消费是生产和在生产的目的和条件,刺激消费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社会的“准劳动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更是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这一群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处于半封闭的生活状态,尽管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还是避免不了与社会的脱节,表现出难以适应当经济生活的种种迹象:

1)缺乏日常生活的消费经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消费模式,致使他们无法体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造成其消费经验的缺乏。

2)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消费方面享乐主义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预购”“分期付款”此类超前消费方式成为他们主要的消费形式。

3)缺乏消费的实践;尽管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结构复杂,形成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在日常消费中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明码标价”伸手就拿的方式,毫无讨价还价的观念,并不能将消费当成是一种再生产的过程。

2.选题目的

对于大学生消费的优点和弊端,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都着手研究和应用,试图经过调查经过调研、论述的方式揭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内在因素,但是由于经费、人力、还有调研对象客观存在的问题,致使调研的范围产生局限性,数据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重复性的种种问题,选此课题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归因。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大学生、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的概述

1、大学生消费的现象

2、大学生消费的弊端阐述

3、大学生消费数据的分析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丰富对大学生消费生活的调研内容,了解大学生消费的主模式,指导自己、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自己今后踏入社会生活打好夯实的基础。为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调研现状与应用

1、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2、国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3、总结分析国内外专家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数据,找出调研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大学生消费弊端的根本归因

四、拟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1)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相关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文献检索法:通过论文、期刊等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3)研究的步骤:根据文献和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什么问题?

4)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分析并找出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5)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

五、总体安排与工作进度

1.2019年6月3日---7月29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19年8月1日--8月10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9年9月30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19年1月5日---1月10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19年3月3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19年4月9日、10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方正泉,崔荣国,姚剑英.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9

[2]李巍.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3]贺冬萌. 大学生高消费现象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

[4]李玲. 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 传承. 2019

[5] 张璞麟,高宏博. 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6]周春霞,彭光芒. 大学生消费观的大众传媒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7]周亚莉.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问题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

[8]杜红梅.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9

[9]李俊,蔡涛.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 中国商贸. 2019

[10]蒋琦玮,马灿.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 消费经济. 2019

[11]吴磊,刘建荣. 地方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12] 张永胜.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3] 周丽.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七、导师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提出意见

导师签名:

导师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八、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第6篇

关键词: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这一群体也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股中坚力量,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形成。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的是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当代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十分成熟正确。为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科学的消费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用支配

第一,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水平都是在500元以上,生活费用在500元到2000元之间的同学有79.53%,基本能满足在校的基本生活需求。第二,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水平都会有差异。总体来说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而越是来自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又高于来自小城市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第三,来自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的每月的生活费用水平要平均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越是来自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其月平均生活费用水平越高。这种现象与经济发达地区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差距有一定关系,而来自农村与小城市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分布则主要集中在一个区间。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

第一,食物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是最高的。生活费在500元-1000元之间的大学生其食物方面支出比例95.12%为最高,而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的食物支出比例仅有65%为最低。这也体现了恩格尔系数的规律,总收入水平越高。食物支出的高比例有在校大学生叫外卖的现象比较普遍和请客吃饭的人际交往需要的两个因素影响。在校大学生校内校外的食物消费选择多样化,除三餐之外的零食水果副食品支出也占了半壁江山。①

第二,人情消费和通讯费用的不合理。在校大学生人情消费超重。在人情消费频率中有60.04%的大学生偶尔参加聚会,次数达到每月2-3次,44.41%的大学生每次消费50―100元,人情消费也就占到了所有生活费的20%―30%,占到了生活费很大的一部分。在该方面,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对电子通讯产品过度依赖。在整个消费结构中,49.26%的大学生每月花费50―100元用于电子通讯产品。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的同时,由电子产品衍生出来的附加费也越来越多,当电子通讯产品成为必需品,且花费越来越多时,可能会占据大学生更多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也增加了大学生生活的负担。

第三,无计划消费导致生活费无结余甚至超支。大多数大学生在生活费方面能够达到每月略有盈余,其比重占到44.91%。但也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生活费水平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有45%的同学认为生活费不够花很拮据,而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生活费拮据的仅有16.67%。生活费每月在2000元以上的大学生,虽然有一

部分存在不计划,随意消费的现象但是能够做到剩余很多。但在不计划随意消

费的大学生中,有21.71%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费不够花,感觉很拮据。对生活费的不合理规划,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没有余额的消费习惯也难以使大学生应付生活中个别时刻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合理规划生活费,养成适当储蓄的消费模式对大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

二、低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低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

第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部分贫困生生活费水平极低,基本全部花费在饮食方面,在其他消费方面基本无消费,消费形式呈现单一状态。第二,部分低等消费水平的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依然存在追求高消费、炫耀消费、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等不合理消费的行为。②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已经初步显露出后现代性消费的特征,少部分大学生明显显示出后现代性消费特征,并且这种消费趋势还在不断蔓延。③

(二)针对低消费水平同学消费问题提出的引导措施

1.针对贫困学生,学校可以有计划的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完善学费绿色通道、助学贷款机制,设立奖助学金,甚至为特困学生减免学费。学校完善贫困生补助机制的同时也可以主动联系学校贫困生,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到学校的补助活动中来。例如我校院学工办的相关执勤及资料整理、校档案管理办公室的档案整理及清洁工作、领导办公楼的清洁工作,都是招聘我校贫困生作为兼职人员完成的,这不仅给了贫困生接触领导及老师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费问题。

2.建构大学生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教育、宣传、法律、政策等手段内化大学生的适度、和谐的可持续消费观念、科学的理财观以及发展消费的理念。通过开设消费教育课程、丰富校园消费生活、开辟自立消费通道等手段引导大学生习得理性、合理的消费行为。

3.充分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和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积极宣传过度消费的弊端和合理消费的消费理念,增强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⑤

三、高消费水平学生的消费问题及引导措施

(一)高消费水平同学的消费问题

大学生群体虽然由于经济来源的限制,在校阶段的现实消费方式是理性的、有计划性的,但在他们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种消费主义的消费方式,而一旦时机成熟,这种对高消费的诉求就将导致他们理性消费的颠覆。第一,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强了人与人的联系,社会交际在解决日常问题与生活时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拜金、享乐主义思想也不断感染着当代大学生,部分高消费水平的同学忽视家庭因素,花钱无度、在经济上毫无节制,在消费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金钱浪费。通过交叉分析表,我们发现高消费群体存在重生活饮食,轻学习的问题,这与他们学生的身份不符。

(二)针对中等消费水平同学消费问题提出的引导措施

1.学校可以通过每个学院设立大学生理财互助中心。首先,该中心可以定期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对于有过度消费的同学和生活困难的同学分别进行沟通,建立校园小银行。希望自己克制消费的同学可以将自己认为的合理消费留下后,其余资金交由中心管理,中心将资金存于余额宝等理财工具,从而从实际上帮助想改变自己消费习惯但苦于自制力太差的同学。另一方面,该中心还可以通过提供勤工俭学的方式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学院设立大学生理财互助中心的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保障同学们的投入资金的安全。

2.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安排了与理财和消费相关的讲座,旨在提倡勤俭节约,减少浪费的优良传统美德,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3.对追求时髦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在学校给予重视的情况下,可设立班级消费劝导监督小组,根据具体详细情况,因人而异地去帮助同学。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大学生向有利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身心健康的方面进行投资。例如鼓励和支持学生会相关部门举办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视眼和常识的百科知识竞赛以及模拟炒股知识大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分散部分大学生追赶潮流和盲目消费的习惯。

四、针对大学生普遍消费问题的建议

(一)家庭应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

由于过分溺爱,有些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与任性,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赖他人。因此,家长要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针对那些消费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家长可缩短发放生活费的期限,每个月定期向孩子打固定的生活费(特殊情况除外)。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消费理念,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1)鼓励孩子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些兼职工作,让孩子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2)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减少玩网络游戏的行为。(3)加强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减少对孩子物质的帮助,不断提高孩子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等都有助于增强孩子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的生存能力,并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二)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普遍较低。合理的消费习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大学期间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好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以下问题:首先,作为成年人,虽然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但对于生活费完全依赖父母的大学生,应该树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生活费的思想。其次,生活费安排方面,许多大学生无法做到心理预期与实际相结合,导致大学生学习费用支出较少,将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人际消费和电子产品的支出。这一现象也使得大学生无法将资金合理的用于学习,过多的用于人际消费和电子消费不但分担了大学生学习时间,也给自身生活费的使用带来了许多困扰。

对此,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钱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第二,学会记账和计划支出。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计划消费的同时与记账相比较,发现自己消费过程中的问题。第三,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兼职。第四,针对部分大学生明知自己存在过度消费行为,却无法克制的行为。可通过学校的组织的财经讲座等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参与讲座后,可以对参与讲座的同学进行后续跟踪,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消费建议、把合理消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社会应引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

1.联合社会消费权益保障机构、学校、校内商家建立一个与在校大学生消费权益密切相关的消费保障机构。2.社会媒体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负担起正确引导消费的责任。3.社会有关部门和高校要联手下大力气治理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为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消费营造良好的氛围。

结论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是将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民族是希望与未来,树立大学生的合理消费观和培养科学的消费意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与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消费模式,一个健康的消费模式是正确的消费行为与合理的消费结构必备条件,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这一消费市场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以高校、家长、大学生自身、社会有关部门四位一体的模式来发挥力量与作用,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树立理性的消费生活观和科学的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慧.大学生消费状况与经济状况调查[J].办公室业务,2015(3):20-26.

[2]辛振,杨峰.我国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3]陈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后现代视角透析[D].福州大学,2006.

第7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追求高品位生活而产生的新的消费观念直接地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确立和提高大学生新的消费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 大学生消费的现状与特征

(一)消费现状

大学生的基本消费来源单一,73.8%来自于父母供给,剩余的少部分同学通过勤工助学及奖学金赚取额外的生活费用。调查发现,基本月花费在500元以下的及500-1000元的大约占8.3%及39.3%,这部分同学生活费刚好满足需求, 1000-1500元则占大多数比重为44%。在满足基本生活前提下略有剩余,1500元以上的占8.4%,生活费绰绰有余。其中,对于大学生而言,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开支,差不多47.66%的同学饮食支出占生活费的1/2,39.3%的同学为1/3 。与此同时,现阶段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达100%,有59%的学生,每月的通讯费用在500—200元之间。平均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的支出,在100-200元之间的占80%以上。

(二)消费特征分析

据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大学生消费生活大致可归为四个方面: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人际交往性消费和休闲娱乐性消费。

由上述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可见其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享受生活

在当代大学生中享受生活俨然已成为其全新的消费观念,并日益成为主流方式。许多学生认为,在当下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还未消退,因此,大学生发展消费文化既能扩大内需,为拉动经济增长作贡献,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2)追逐前卫和新潮

新一代大学生的消费已基本超越了温饱的水平。当代大学生通过消费上的前卫、时尚和新潮彰显青春与活力,这种消费心理应及时改正。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节约观念淡薄

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一学期的人均消费高达4819元,若按学年计算,就意味着大学生的人均年消费额将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元。同时,大学生中普遍缺乏节约的意识,浪费现象严重。

2、攀比现象突出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 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与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消费过度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侧重于网络、社交类,如请客吃饭等,在此方面花费较大。

(二)原因分析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原有的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习惯已经受到较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蔓延。大学生的消费现象深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发生在学生消费中的问题更多地折射出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2、学校教育中缺乏消费教育的内容

“育人”是教育之本。许多大学教育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学生品格的要求,对学生“消费观”的教育远不到位。由此可见,学校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教育效果很不明显。

3、家长溺爱导致学生经济依赖

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家长普遍认为,在子女尚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时,所有的消费理应由父母承担。这就使得子女对家庭经济产生无意识地依赖。

三、 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

1、强化国情教育,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提出“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在社会范围内,要力求使节约成为每个公民的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重新回到人们的身边,营造出浓厚的节约资源的社会消费氛围,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消费环境。

2、学校重视开展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既要鼓励正当消费,又要提倡节俭。学校要重视学生全面的身心健康发展,应该为大学生开设生活指导课和理财训练课。在教学中,使消费意识教育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变理论教学空洞无物的说教为理论 教学联系实际。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带有趣味性的理性的消费评比活动,以强化学生正确消费的心态,扩大正确消费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财商观念。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 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也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增强大学生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

3、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培养独立自主精神

勤工助学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工作经验,锻炼大学生艰苦创业精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勤工俭学使大学生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使其对自己的消费现状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消费进行合理规划,促进合理的消费观念。

4、家长对子女形成必要的生活约束

家长应限制子女不合理的消费要求,注重子女品德作风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子女的勤俭朴素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需对孩子消费方面有所约束,使其能够量体裁衣,懂得节俭。帮助孩子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提倡节约理念,倡导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大学生们应结合自身客观理性的分析消费主义现象,使其引导自身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考文献:

[1]赵良 大学生消费 理财路上第一步[J] 21 世纪 2008 (4)

[2]丘铧 大学生消费理财全透视[J] 大学时代 2006(8)

[3]王绍玉.冯佰使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期刊论文]-中国青年研究 2002(05)

[4]乐锋 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2002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作为在物质丰富年代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们,其消费取向和行为受到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本次调查以南京某大学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为总体,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其中男生98名,女生90名,男女人数基本持平。

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通常,一个人可支配的金钱数目决定了其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对其消费取向又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大学生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钱数目、消费的大致情况及消费观念进行了了解。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月可支配金钱数目位于800―1000区间段的人有93人,占到了49.5%;在1000―1500区间内的也有53人,占到了28.2%,即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月可支配金额主要集中在800―1500的区间内。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是父母,尚未实现自立自主。研究发现,98.9%的大学生仍是依靠父母的资金供给,依靠自己能力兼职或依靠奖助学金的还在少数。

而相应的月末生活费剩余情况(见图1)则是16%的人有较多剩余,50%的人有较少剩余,24.5%的人恰好差不多用完,8%的人经常在月末出现经济危机。通常认为,当一个人可支配金额多的时候月末剩余通常也会比较多,而调查发现,月末生活费剩余情况与个人的可支配金额两者在95%的置信度下相关系数仅为0.154,是一种弱相关关系。

二、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为进一步细致地了解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具体情况,笔者对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结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是比较有集中趋势的,即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都处于同一水平上,在饮食、学习、通讯、休闲娱乐、电子产品、护肤品等方面的情况大致是趋同的。

1、饮食消费

每月基本的伙食费大致处于在350-500间的有41.5%,加上落在区间相邻的左右两端的达到了92.6%。但也存在个别的极低消费和极高消费,分别在250以下和60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答案的设计并未按照等距的原则来设置,而是结合具体情况做了不等距的划分,具体见表1。

2、学习消费

考量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时,由于考虑到可考量因素太过多元化,故采取了两个指标即询问参加培训班的意愿与最舍得花钱购买的书籍。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到最舍得花钱购买的书籍杂志时,选择专业书和用于考证或考试的各种辅导书的学生占到了总体比重的62.3%,说明大学生在消费书籍杂志时倾向于花更多的钱在学习方面。

而在被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上过各种培训班的人有39名,占总数的20.7%,虽然比重不是特别的大,但联系到培训班的费用往往是很高昂的,动辄上千,且样本数目相对于整个总体而言毕竟在少数,其中就有20.7%的人参加过培训班,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消费是很不吝啬的,准确说,是很大方的。

3、通讯消费

手机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机不离手,拇指经济在大学生的催动下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学生在通讯方面的消费自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统计结果表明,手机消费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学生的月手机消费甚至占其月生活费的八分之一。

除了手机,网络也是现代通讯的重要途径,当然,大学生上网的目的远远不局限于通讯。为了解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在网络上的金额,我们仅简单询问了一月网卡费用,发现大多数人的上网费用并不多,在35元以下的占有56.9%。

4、数码消费

上网需要电脑,我们发现,在被调查的188名大学生中,电脑的拥有率已经高达85.6%,同时,在被调查者中,大一的学生有75名占总人数的39.9%。这些数据说明电脑已经比较普及,而他们所拥有的电脑的价位最高的是在8000以上,有27.6%;而7000―8000的也占到了23.8%。两者合计51.4%,说明大学生的电脑价位普遍较高,具体见图2。

5、娱乐消费

休闲娱乐方面,大学生消费的主要趋向是聚餐,其次是KTV,其他诸如郊游、影院、健身等则相对少了很多。毕竟聚餐是群体性的,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大多是AA制,比单独个人花费的要少,说明大学生消费时还是比较理性的。同时大学生旅行的频率并不高,大多是半年或三个月一次,与放假时间相对吻合。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休闲娱乐方面消费时仍是相对理性的。

三、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进行了调查,涉及恋爱消费、请客消费、超前消费、理想消费等方面。

1、恋爱消费观

人们常说,大学里的爱情是相对纯洁的,不会如踏入社会后的爱情那样世俗而现实,但也不乏有诸如“长期饭票”之说,也不少听见恋爱中的人抱怨着钱不够花,那么大学生对于恋爱消费到底是持有怎样的态度呢?调查发现,188名被调查者中有122名认为恋爱后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多消费一些,也有12名学生表示花再多也没有关系,36名学生认为花多花少无所谓,只有17人认为不应该有变化即不赞成在恋爱上多做花费(见图3)。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恋爱消费是可以接受并且是应该的,只是要量力而行。

2、应酬消费观

作为社会的小小缩影,大学里请客吃饭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究竟大学生是否会经常作请客消费?消费的是多或少呢?调查结果显示,基本上过生日或拿奖学金等时候,大学生倾向于做出请客消费,虽然有40.4%的人回答会视情况而定,但不排除可能性,只有10.6%的人回答不怎么请客,请客会花费很多的占到了15.4%。

3、超前消费观

随着思想和观念的多元化,超前消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信用卡的数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涨着,大学里随处可见某某银行推销某某信用卡的推销点,大学生的钱包里花花绿绿的信用卡耀眼夺目,刷卡消费已成为时尚,卡奴也从新兴名词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现象。大学生是时尚的追随者,其超前消费亦不甘于人后。针对大学生是否超前消费、是否理智地超前消费,我们设计了三个连环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3.2%的大学生拥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而使用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的并不多甚至很少,对于信用卡使用的基本知识,如还款期、到期还款利息、年费等知识完全了解的仅25%。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询问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态度问题,当问到已经身无分文但朋友邀请去游玩时会怎么做, 只有8%的人表示会当即找朋友借钱;问到发生经济危机时倾向于怎么做时,有78.7%的人表示会找父母要,只有1.6%的人表示会用信用卡预支。表明大学生在超前消费方面也是理性的。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调查了大学生们心目中理想的合理的消费状态,发现35.6%觉得应该按照计划消费,50%的人则希望每月都有盈余以供支出,事实上,有记账和计划消费习惯的人仅42.6%。见表2。

四、结语

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次、频率、内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现状和特点,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进行消费时主要的金钱来源仍然是父母,说明大学生还是比较依赖于父母,未能完全自立。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比较合理的,消费也比较理智,不简单地作出高消费、乱消费的判断,即大学生基本上具有理性消费、兼顾时尚前卫的消费心理。消费状况存在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表现出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等特点。与此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等因素,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依然存在。因此,开展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形成理性的消费方式必然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磊、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消费经济,2007(2).

第9篇

关键词 教育 大学生 消费观 调查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Students' Consumer Attitudes Survey

HUANG Chang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etc., for pre-school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consumer attitudes status quo,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jor problems and causes of its existence, and made countermeasures from six aspects shaping the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view of students' consump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nsumer attitude; survey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学前教育系是学校最大的系,其专业性质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如:全系3900余名学生中95%是女生,中招和高招两种学制并存管理,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考级和学历提升等需要学生为之付出很多时间和金钱,但也存在部分学生专业认识不够,学习目标不明确,生活中追逐名牌、盲目攀比消费等等,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方式需要存在特殊性,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也与一般专业不同。

对这一选题的研究,可以加强我们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消费误区,塑造大学生科学消费观,以便于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有利于她们自由全面发展,做合格的明日之幼儿教师。

2 调查方法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学前教育系学生消费观进行理性思考。在抽样问卷调查和座谈中,除五年制中招的一二年级外,共发放调查问卷560份,保证了各层次、年级、性别的学生都有相应的比例参与,最后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同时座谈会也让更多的师生代表参与到大学生消费观的探讨中,以便深入分析其现状、问题及对策。

3 调查统计分析

从总体来看,现在学前教育系女生占了95%以上;关于学生家庭所在地和家庭年收入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学前教育系学生只有14.55%来自城市,29.09%来自城镇,而56.36%来自农村;学生家庭年收入在2万以下的占59.09%,2-5万的占27.27%,5~10万的占11.82%,仅有1.82%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万以上。学生的消费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

(1)消费来源。调查显示,有66.36%的大学生每月的经济来源于家庭,有4.55%的大学生依靠兼职或勤工俭学来维持日常开销,只有0.19%是单纯依靠学校奖助学金的,有10.00%的大学生每月的经济来源是以上三者都有,18.18%的是以上三者中的两者。

(2)消费水平。调查显示,有34.55%的大学生月均消费水平在500~800元,28.18%的大学生在801~1000元,20%的大学生在1001~1500元,1500元以上的占0.91%,但也有16.36%的大学生月均消费却不到500元。

(3)消费结构。调查显示,在饮食方面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占有94.55%的比重;而在学习方面的消费只占有34.45%;此外,购物、通讯费用的比重相对来说也较高(表1)。

其中,关于学习消费,参加了自考本科的同学有82.73%,参加了育婴师培训的同学有23.64%,参加了舞蹈等过级培训考试的有37.27%,参加了钢琴、声乐等特长小课的同学有20.91%。目前有7.27%的同学拥有台式电脑,有56.36%的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有88.18%的同学拥有手机。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依赖父母,自强自立的消费意识不够。9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于依赖父母,自强自立的消费意识不够,独立性较差。调查发现有66.36%的大学生每月经济来源于家庭,仅有4.55%的大学生依靠兼职或勤工俭学来维持日常开销,这与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价值观相违背。

(2)消费结构不够合理。生活、学习、交际、娱乐等是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主要方面,其中学习和生活费用占主导地位。但调查发现,现实中有些大学生却本末倒置,把本应占较大比例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转向了购物、交往娱乐等花费。

(3)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人有我亦应有”的从众心理和独辟蹊径的求异心理。调查显示有54.55%的同学认为和他人一起消费时比自己一个人消费高;认为自己理财能力较差,花钱没计划的有24.55%,一般的有58.18%。其实,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尚未真正成熟,缺乏明确的消费目标和指导,其消费的模仿从众趋向,一定程度上由消费的攀比产生,而攀比消费的结果又往往是相互模仿。

(4)存在一定的超前消费心理。当前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他们虽然还没毕业工作,但超前消费却已占据大学生消费的一定市场。调查显示有16.36%的学生赞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38.18%的学生则对此不太清楚,要看情况。

5 成因分析

5.1 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尚未真正成熟,缺乏理财经验,自控力不强,易受外界影响,盲目攀比和超前消费等时有发生,其消费目的大多是为了与同学保持一致。这些偏颇的消费心理导致大学生注重物质消费,最终使消费走入误区。

5.2 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不负责任或疏于教育和引导,经济上无计划、无节制地给予,不管家庭经济状况如何,父母都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借钱,对孩子的物质生活与要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满足。家长们的这种溺爱心理与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不健康消费和花钱无度的恶习。

5.3 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有些学生因此只看到西方社会高消费和社会鼓励消费的一面,而不知道其创业的艰苦和守业的辛勤,这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并未真正成熟,易受诱惑及社会影响,而社会现实中错误的消费观念及行为,明星示范和广告的诱导等,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和行为。当然,处于社会之中的我国高校,对学生消费观教育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成因之一。

6 对策

(1)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使大学生真正分清楚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超前消费、盲目攀比等,最终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改变那些不良消费行为习惯。

(2)加强苦奋斗精神教育。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为此,应鼓励和组织他们访贫问苦,深入艰苦、落后地区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关注和帮助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为其献爱心等,教育他们务必继续保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帮助大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

(3)加强消费道德教育。高校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消费道德教育时,要大力倡导“合理与适度”的消费,反对高消费和超前消费;强调理性消费,反对盲目攀比等非理性消费;强调朴素消费观,反对享乐主义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和智力发展性消费。同时,作为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起榜样示范作用,从而让大学生真正学会科学消费和理性消费。

(4)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财能力。当代大学生缺乏科学理财知识和经验,自己的钱财尚不能科学合理支配。为此,高校应加强理财教育,培养其科学理财能力。首先,要精心设计生动的教育教学形式,传授理财基本知识,使他们掌握个人理财方式等,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作用。其次才是鼓励大学生实践科学合理的支配金钱,培养大学生理财基本技能,使他们在理财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理财技能,从而学会科学合理消费。

(5)健全勤工助学机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消费还是由父母供给的,对此,高校要开展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建立健全勤工助学机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辛和努力亲身体验劳动所得的来之不易。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对自己的不良消费习惯及行为得以深刻反省,从而学会理财,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6)加强管理,努力营造大学生良好消费氛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对不合理消费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积极策划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定期宣传、召开《学会感恩》等主题班会、举行知识抢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教室寝室环境布置大比拼等等,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宣传引导,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提高工作时效性,扩大工作影响力,增强工作渗透力,努力营造大学生良好消费氛围,倡导健康、合理和文明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引导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消费。

当然,在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方面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以上主要是从学校层面分析的,那么在社会环境层面,要积极倡导和大力宣传和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消费氛围。对于家庭方面,父母要勤俭节约,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平时在子女的经济供给方面坚持适度,并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消费的需求、行为习惯等情况,把不良消费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大学生自身则要进行自我教育,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平时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坚持消费适度原则,不攀比、不盲目消费,并积极参加消费理财方面的知识讲座和投资理财方面的实践活动,从而养成理性消费心理。

基金项目:长沙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ZYB 20110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卢嘉瑞,吕志敏著.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