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9 15:25: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产业管理优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战略新兴产业,被公认为是21 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正把文化产业作为增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适应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紧迫。
一、胜任力模型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引起人们对胜任力研究重视的是美国的心理学专家麦克莱兰。所谓胜任力模型又称胜任素质模型,是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岗位,依照其岗位职责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标准的集中体现。后来的研究者构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识、特质与动机几个要素,并把其分为冰山之上和冰山之下两部分,即外显特征与内隐特征。当前,胜任力理论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中的情况越来越广泛。
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逻辑起点,它也给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予以深刻启示。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培养具有合格胜任力的人才来体现的。从当前文献上来看,对于其他产业的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较多,并形成了完善的分析系统,但是在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仅刚刚开始,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更是不多。多数都是初步框架,缺乏严格的实证分析,还未形成一致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及评价标准,但也足以能够为评价和培养职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二、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适应性分析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认为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源远流长、类型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成为山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促进了具有鲜明齐鲁文化特点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山东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启动了文化产业工程与"创意山东"计划,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形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此外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省份,处于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文化产业圈的重要组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山东是经济强省,全省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总体来看,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是资源较厚重,发展快速,成绩非常突出。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向高校提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但是, 山东高校并未及时满足这一要求, 一个束缚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总量偏少、知识层次偏低、职业技能缺乏。为解决影响山东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瓶颈,2008年1月,《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07-2015)》强调要"加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增加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形成优势学科"。因此,高等院校应努力发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功能,科学设计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截至目前,我省高层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本科高校,而应用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例如广告、动漫、艺术设计大多分布在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例如山东动漫产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但由于这些院校成立不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效应尚未凸显。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有机培养模式构建
山东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域内高校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责任重大,必须根据全省的文化产业规划,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地方本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一)本模式由"一个逻辑点、两条方式线、三个操作面"三大部分构成:
(1)"一个逻辑点":以文化产业管理的胜任力模型为起点,提炼出基准型胜任素质与鉴别型胜任素质;继而确定有效的培养方式。
(2)"两条方式线":在学生方面,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认知式转为体验式;在教师方面,教学方式要从以前的传输式转为体验式。
(3)"三个操作面":
①流程层面,它是从实际运营的视角来论述人才培养的工作内容与程序。主要包括目标确认系统(不同文化产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具有差异性)、培养规划系统(课程设计等 )、实施操作系统 、评估反馈系统(过程评估、师资评估等)四大系统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上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培养的绩效。
②资源层面,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资源。例如课程、教材、师资、等。
③制度层面,主要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关制度。
(二)培养模式设计要点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确定位是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要根据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运用胜任力模型设计出此专业的胜任力培养模型。文化产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 经过调研我们把文化产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将艺术、技术、商业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型。但这样的培养目标只是总体上的一种把握,具体院校所在地域、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层次和性质等不同,每所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定位。
(2)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课程是实现教学计划的最基本单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而要整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就要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做为切入点,以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同来制定岗位的胜任力标准,逆向设计学生的胜任力需求。为更好地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应充分发挥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科特色,植根于所在区域固有的文化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非专业出身,很多是从其他相近专业中转过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因而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十分紧迫。首先努力建设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应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加大师资引进力度,鼓励现有教师学习深造。其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树立"大人才观"观念,积极构建校外流动师资队伍,参与教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不断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在充分了解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剑云: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保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D]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沈中禹 王 敏:基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D]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3]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 2009(30)
[4]姚争 项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F]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不同行业有其不同的竞争关注点,高新技术行业视技术为核心竞争力、金融行业视资本为核心竞争力,机器设备却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在石油石化生产型企业中,全厂生产经营的重心集中于几大核心化工产品,例如甲乙酮、己二酸、聚丙烯以及顺丁橡胶化工产品等,而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又全依托于各自车间和工段的设备运行情况。基于其生产经营中的集中度,这便求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重视设备,即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保证年度生产规模完成的基础上。
二、石油石化中生产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本文选择了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报告中制造业下属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所包含的181家上市公司,剔除了其别处理(ST)项目、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项目以及其他异常项目,最终对其中170家公司进行了比较。通过对170家同行业化工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进行计算和对比后,从数据上发现行业平均值为2.86和行业中值为2.17。比对170家企业所处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数量分步曲线(图1),直观的反映出石油石化行业的企业整体固定资产利用效率较低,超过66%的企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利用资产的效果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获利能力。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石油化工企业整体呈现生产经营规模扩张的状态,财产增的多减的少,高额的折旧费用占据了公司生产成本很大的比例。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分析到生产记录环节和财务处理环节的两条线并行的情况,企业中一项固定资产的流转环节中(涉及到期初的购买,期中使用的调动划拨到寿命终了的报废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帐实不符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致使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的不匹配。具体来讲,某一固定资产,在财务部门有其相对应的帐,生产管理部门有对应的卡片,而具体实物归使用部门管理。各公司均规定固定资产管理要满足帐、卡、物相符,但现实情况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未落实。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在企业安排总体的生产经营计划中是最为主要的考虑因素,企业管理有必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应该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石油石化生产型企业在短期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定期盘点制度。资产的定期实地盘点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帐中列示资产的真实性,并且通过资产放置地点、使用状况报告以及检查是否存在未纳帐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严密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条例,在一定程度可以减少甚至防止自然或人为因素遭受的损失,并通过附加的日常维护制度和定期检修制度,以期延长使用寿命。严格地讲,固定资产的保险未纳入企业内部控制范畴,但鉴于其会在在企业资产的更新、改造、以及良性循环中发挥的隐形作用,高层管理者应将其重点关注。
三、石油石化中生产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验收管理;二是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管理;三是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四是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对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妥善处置)。笔者认为,基于前面所提到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对于远低于市场平均值2.86和市场中值2.17的生产型企业,当前为了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提高其使用效率,应重点关注第三方面。
要想强化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维修、技改等后续管理,及时地消除一些不安全因素,保证固定资产能够正常地运行,或者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或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在目前的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中结合实物管理。
对此,建议从3个方面予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分别是搭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以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区分为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保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双轨道运行。包括山西三维、北化股份等在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中将注意力集中于价值管理,形成财务部门有固定资产帐,生产管理部门有固定资产卡片,实物由使用部门保管的三方关系,正是由于使用与财务分离,在固定资产购买、调拨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帐物不符的现象,从而导致资产与实物严重不符。
借鉴当前较为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建议石油石化生产型企业重新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下属于财务资产部,在保有财务资产部原有的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由各固定资产的生产使用部门按期上报固定资产的实物资料,实时安排重要资产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最大化使用价值,从而合理的减少每期需要分摊的固定费用。同时,资产管理问责制也是较为必要。在实物管理中,各个环节中参与者均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甚至到岗位,附以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向上报告实物管理以及后续维护支出等情况。是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基本保障。还应有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最大限度的缩短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影响对其带来的影响。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借助网络化管理体系。在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对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报废以及使用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具体在选择应用软件时,性价比、操作难易而且功能面是主要参考因素。除此之外,管理账及设备卡片,均可以加强管理的透明程度、基本效率和秩序程度,在过程中实现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共享,以达到相互监督,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后续培训。必要的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可以很大程度的通过其对资产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大幅度的缩减日后维修费用。在资产充分发挥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稳步提升。
毋庸置疑,固定资产的管理是涉及面极广、需要考虑因素较多、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企业制度着手,搭建一套全备并且符合生产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附以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技术的提升。以实现周转率上升的同时,强化固定资产在当期以及以后各期为石油化工生产类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青岛市市北区旅游局 山东·青岛)
摘要: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的现状,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依旧很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四点现存问题,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一、引言
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资产管理涉及的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这主要是指,可以用货币进行价值计量的通过国家法律认可的,由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并使用的资产;其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管理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并正确高效地使用资产,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防范措施,保障资产的安全,能够长久使用,增值保值。但从目前的现状分析,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本章将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量差距大。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实际拥有量的差距过大,这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首先,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于平均水平,需要国家重点支持和辅助,尤其是基础建设薄弱的偏远地区的单位。相反的,有些单位因技术创新等因素能够及时或者快速更新设备,存在较多闲置的设施。比较而言,两极分化过大,严重地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究其原因,一是存在平级单位间攀比之风,造成了大量浪费和过度开支;二是因为国家在拨款的时候没有统一的规章可以对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审核,放款审查宽松;三是没有对资产能否继续使用做出评估,是重新购买还是修缮,尚未有统一规定,这就导致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2)管理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并未起到相应作用。资产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实物资产安全和高效利用的方法。但实际执行中,大多数的管理条例只被当成“阅读文章”,没有切实落实。很多单位也只是在上级检查的时候按照条例办事,这种形式主义在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造成了资产管理的缺失。这与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国有资产充裕而且可以及时补充,不直接关系到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关,也与该单位综合管理的力度存在直接关系。
(3)资产登记不健全。资产登记核确定现有资产规模的有效方法,但现在普遍存在着账实不符的现象,表现在有实无账、有账无物、账实不对应。尤其在很多单位进行合并或者改制,涉及到关联合并时会发生较为复杂的财务账目事项,考虑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这部分资产的登记明显力度不足。在没有重新登记和归账的空隙时间,极容易发生资产的流失和不受监控的损坏;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验收、不登记就入账;报废、报损的资产没有及时销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要加大资产登记力度,规范登记方法和登记时间。另外,年检要针对登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账实审核。
(4)管理意识不强且方式不完善。资产处于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因此对于资产的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监控管理制度。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尚未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控体系,国有资产报告制作不严谨,部分内容存在着虚假成份;对资产变动的处理方法也不甚科学;很多单位仍然使用原始的手工记账核对的方式,这无疑加大了人为差错的发生,增加了管理成本,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没有推出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单位只关心如何采购新设备,忽略了对资产的后期管理。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优化的措施
(1)建立动态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当建立动态的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单位资产的变化,对买进新资产、报废旧资产有明确记录。动态管理系统能够对单位资产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动态的资产管理系统应当结合个人使用情况、单位拥有量综合构建,同时各单位之间也应当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和交流,使资产能够合理得当地在各级各部门间使用,也能够确保资产保管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动态管理系统能够解放人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避免人为的过失和错误,解决登记的滞后问题。
(2)提高资产管理意识。首先应当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要求责任到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重大,应当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宣传,确保各单位能够引起重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推行管理工作。资产管理意识主要包括:要有保护资产的方式,明确资产的来源与去向,资产的后续处理应得当,做好资产收支的账目核对工作等。这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核算能力,保障账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资产管理队伍的人员配备和建设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资产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单位在录用时应当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和引进制度,应按时按规定对员工进行配合和审核。
(3)提高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规范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能够提高使用效率,节省资本,使资产得到合理配置。依托动态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进行各单位或各级别单位之间的资产调配,利用基础设备更新换代快的部门闲置的尚能够使用的资产,调配到需要的单位中,这样不仅解决了闲置资产的处理问题,还可以极大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共享。资产共用的单位应当进行对接,例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可以多单位共用。建立临时使用资产的借调制度,一些部门暂时不用或者闲置的资产,可以满足其他单位的临时使用,就不必再购置新设备。
(4)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在创新管理方法的同时还应当对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明确。目前,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相应制度有《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以这两个规定为基础应当出台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资产管理办法,管理制度要全面涉及资产的形成、使用、处置、监督的每一个环节。另外,对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也不能流于形式,应当严格执行,对特殊事情进行报告做特殊处理。创新制度内容,应当鼓励单位对闲置资产的再利用,例如前面所提到的,闲置资产可以调配到需要的单位,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制度的落实。
(5)强化对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程序较为复杂,包括筹备、购买、使用和后续保管处置等,因此更需要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首先,在实际执行中,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把控各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购入,对超出预算的不合理资产、不必要资产等坚决不予购置;对奢靡浪费的现象从源头杜绝。其次,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借用、升级等要做到按规定办事,对提交的手续认真核查。应当结合单位事实,减少因盲目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资产利用率。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预算,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从而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10-02
文化事业单位是指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拥有的各种资产总和。
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现状分析
(一)国有资产规模
我国文化事业性资产规模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比重较小,上不到1%,但其绝对数量仍较大,而且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增幅稳步增长。2001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88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为26万亿元,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为1399亿元,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的053%。截至2008年底,全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522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约273倍,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比重也提高了034%。近10年,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年均3902%的速度增长。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在逐年上升,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背景下,今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将会不断提升。
(二)国有资产构成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文化事业单位60459个,其分类情况为:文化艺术服务类机构(指文艺创作与表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等)为54190个,艺术教育类机构158个,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3088个,文化文物执法机构2704个,其他有319个。如图2所示:
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有551373人,其中文化艺术服务类机构共计455161人,艺术教育类机构12796人,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51230人,文化文物执法机构21449人,其他有10737人。如图3所示:
从以上机构分类和从业人员情况可知,文化事业单位是以文化艺术服务类机构为主,文化和文物主管部门、文化文物执法机构也占一定比例。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以文化艺术服务类机构为管理重点。
二、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一直重资产轻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措施。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无偿拨付,所以文化事业单位作为资产实际使用者,缺乏对资产有效管理和有效使用的认识。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经济转轨期,完善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职能界定不清、权责划分不明等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对于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尚未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尽管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处置在原则上有相关规范,但是缺少具体规定。其次,管理职责界定不清。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出现职能及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责划分不清;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责划分不清等。
(三)国有资产操作与运营不规范
操作与运营不规范是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在资产的前期配置环节,采用基数法,单位编制预算互相攀比;资产使用环节,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且缺乏监督,例如使用者缺乏产权意识,对使用的设备不珍惜,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严重,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可使用时间和效率;资产处置环节,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不合理,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甚至低价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三、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1明确管理的目标。2坚持管理原则。3重视管理地位。通过三方面努力,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键是设置监管的主体。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的拨款单位,也是资产的出资人,掌握文化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所以设置财政部门监管主体最为合适,同时应构建“国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三)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
在资产配置环节上,应当做到资产的配置与文化事业单位相适应,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结构优化,勤俭节约;在资产使用环节上,应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资产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资产入库登记制度等;资产处置环节上,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对于处置资产取得的收入必须实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
[参考文献]
[1]徐传谌,俞晓敏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中的政府作为研究[J]中国财政,2008(10)
[2]刘莉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相关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4)
为了保障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1年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由个人一次性补足应缴费用后方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因企业破产而提前退休的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补缴费用时提前退休年限对应的企业缴费部分,由破产企业补缴。
三、为了减轻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按以下办法为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一)预提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以企业破产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为基数,按破产企业实有退休人员数以及全部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距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年限进行预提。企业预提的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区县按照规定时间上缴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纳入市社保财政专户管理。
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从企业破产财产变现收入或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预提。国有破产企业,预提资金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足。
(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不含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50%;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范围内(不含门诊1500元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60%.四、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在移交社会化管理前由单位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移交后由户口所在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汇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并到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结算手续等。
五、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待遇外,享受本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也可参照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补充医疗保险的标准预提费用并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后,对其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
六、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按市里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到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并从次月开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七、本文件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以往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文件规定为准。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出,泛指一切文化意义的创作与销售。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而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当代社会,文化实力已然成了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时刻紧跟国家政策的先进导向,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众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专业,并且因为这一新兴专业瞄准了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都愿意报考,此类专业还在不断扩大。艺术类高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由于招收的大多是艺术类的、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其在办学的方式、理念和目的上都具有特殊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也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旨在结合艺术学校的特色,培养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然而,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不具备可借鉴的办学经验,艺术类院校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如何建设和改革艺术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了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探究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全局性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分析
(一)在艺术方面特长的优势
文化产业囊括了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与艺术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文化产业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与艺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艺术学校在犒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产业时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艺术学校的学生往往从小就专修一门或者两门艺术类的课程,加上在学校内接触到的大量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艺术类课程的培训,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艺术方面的相关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为文化产业管理服务,这就使得艺术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了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劣势
由于所招收的生源不同,相较于普通高校,艺术类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要学好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由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从小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艺术课程的学习上,甚至还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文化课程不过关才走上艺术这一条路这些先决条件的存在使得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和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着文化理论知识不过关的问题,这就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三)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的机遇
艺术类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关的从业人员远远不足,急需相关的人才进入社会。新世纪以来,为了迎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国内的第三产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文化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此之前高校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过此类的专业和课程,导致了社会上缺乏专业知识过硬的从业人员。为了保证文化产业能够运转,只能以次充好,将专业人员吸纳进这一产业。可是即便如此,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规模的扩大,是必须要更多的从业人员,这就为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艺术学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
要想有效建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首先就要明确这一专业的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艺术类学校在明确专业定位是切忌跟风普通高校,必须要注重结合自身艺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出专业的定位。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认清在艺术方面有特长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一学生的现实,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新兴专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因为专业的开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艺术学校要结合自身学生艺术方面又特长、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这一实际情况,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全社会招收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对校内已有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教学的针对性和先进性,要求能够巩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并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还要对学生加强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教师要认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在培养学生是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打造出更具有竞争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三、总结
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艺术类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明确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专业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河南;优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2-02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及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准确理解文化产业的含义。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的行业。它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浏览景区服务、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是文化产业的补充。
(二)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经济意义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按照工业生产标准,运用市场运作、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综合开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此外,发展文化产业还具有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带动创业等经济意义。
2.政治意义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也体现在“软实力”上。一个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即文化的积累、文化的创意和文化的传播,而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的传播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文化”要真正成为具有竞争性的“软实力”,必须通过“文化产业”这个载体。
3.文化意义
发展文化产业,走“以文养文”之路。对于河南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全靠财政拨款是不可能的,发展文化产业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上长期居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丰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和名人比比皆是。国家古都,河南省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数量居全国之首。全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如洛阳的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开封的、龙亭、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包公祠,登封的嵩山、少林寺等景点驰名中外。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三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处198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1处,历史文化名城8座,历史文化名镇(村)22个,历史文化名人5 384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还是是文物大省、戏曲大省,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资源和基础条件,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市场优势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已突破1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具有广阔的消费空间。且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体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五。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恩格尔系数城镇下降到32%,农村下降到46%;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已初步形成一个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文化市场。
(三)区位优势
河南省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素有“中州”、“中原”之称。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省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宁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铁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连霍、京港澳等9条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9条国道经过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4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大型工程都途经河南。在当前开发中西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地理优势不言而喻。
(四)劳动力优势
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有4 915万农村劳动力,且务工类别繁多,能做到根据需要可招之即来,来之能用。同时,河南省又属全国物价水平较低地区,劳动力低廉,在目前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及国外企业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河南成为富士康等众多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
(五)后发优势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沿海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分析,笔者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文化体制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根本性问题还没有解决。很多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停留在老观念上,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旅游,没有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加快发展。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按照职能清晰、产权清晰、责任清晰的原则,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
(二)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文化产品仍处在“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状态,且各地市各自为战,缺乏整合性。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并不等于是文化产业大省,要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走集群化发展之路。通过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集群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同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三)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重点行业,促进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问题,部分行业还非常落后,如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行业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提升河南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必须适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扶持重点行业,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积极发展高科技含量和高文化品位的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建立文化创意基地;最大限度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风采,使河南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人的生活连接起来,增强产业化效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会展业,充分展示河南省丰富的文化底蕴,宣传河南省。
(四)注重策划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实施品牌化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效益,文化产业一定要注重策划和宣传,提高知名度,实施品牌化战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尽管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在全国以至全世界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要打造品牌,一定要重视策划和宣传;同时,还要善于学习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但又不能实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要注重对河南省文化资源中“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近年来,河南卫视利用自身特色制作的名牌节目“武林风”(武术文化)、“梨园春”(戏曲文化)、“知根知底”(姓氏文化)就是实施品牌化的一个特例。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高文化高度结合的领域,比传统生产领域更需要人才。河南省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归根到底是人才。河南省文化人才的缺乏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高层次依靠人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家、名家比较少;二是缺乏懂市场、懂经济、会管理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留住本地人才,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外地文化企业人才到河南发展。
(六)实施走出去策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河南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光靠国内市场还不够,一定要面对国际市场,要加强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深化与周边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水平,全面展示当代河南省现代化建设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惠琳.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5):178-180.
[2] 范书琴.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5-87.
[3] 王芳.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34.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规模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组织保障。
2、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区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绝大部份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档次不高,缺乏竞争力。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在全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5、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成为直接影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建议与对策
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资源,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既符合我区实际、又可操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3、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和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研发政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降低门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政策的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与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省市相比,广西文化领域的市场取向改革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如今,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积累期,近年来一系列新举措成为激活文化产业的“催化剂”,为广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文化产业测算数据看,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有所提升,从广西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来看,目前广西文化产业在全国处在中等水平,有一定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新兴文化产业逐步崛起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广西传统文化服务业的比重较大,新兴文化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但发展的势头好,潜力大。而文化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又辐射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预示着广西传统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文化用品类生产、出版发行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加值居前三位。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看,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目前广西文化市场主要处在销售文化硬件产品上。排在其次的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排第三位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前三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的比重为较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可以看出,广西文化产业仍然是以传统文化和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为主,其中又比较偏重文化硬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文化内容”的生产和消费等软件服务比重较低。从具体行业看,各主要文化产业类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积极搞活经营,并使其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另外,每一个单项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优势因素(Strength)
1.丰富的八桂历史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广西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与琦丽的青山秀水一样,勤劳勇敢的八桂儿女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八桂文明,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完整性,这不仅是广西各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的文化土壤十分厚实,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资源丰富的文化省区,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广西珍贵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的激活,巨大的资源优势将会转化为丰富的产业优势。2.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文化产业孕育了充足的营养和坚实的基础广西的文化事业单位门类比较齐全,人员队伍比较整齐,尤其是经过改革后,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进行了重组,无疑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项文化事业进展顺利,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己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增强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后劲。艺术创作成果显著,演出市场繁荣。推出了一批既有较高艺术水准、又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打响了如“南宁国际民歌节”、《印象•刘三姐》、《八桂大歌》等一批文化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监管力度加大,整治效果明显。通过建立长效稽查监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实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对全区文化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维护了文化市场良好的发展秩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发掘工作有序展开。弘扬了广西特色文化,为广西特色文化迈向全国、走向世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劣势因素(Weakness)
1.文化发展机制滞后形成发展“瓶颈”目前,文化管理机制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表现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行业和地区壁垒森严、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部门、行业垄断、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得现象较为明显,按事业框架办文化产业得思路没有根本性转变。文化产业的产权单一、投资渠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既不利于文化产业内部的合理竞争,又严重影响文化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落后的管理机制是的广西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过大,文化产业引入高新技术与先进装备十分有限,高素质人力资源非常缺乏,整体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力低下。文化管理机制严重滞后成为广西文化发展的“瓶颈”,极大地阻碍了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不够广西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都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但目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合还做得不够,优势未能很好发挥。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与民族资源的整合均显不够。这些文化至今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掘,标志性的文化概念没有完全形成,这就阻碍了文化优势的发挥。3.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平衡广西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尚未完成,目前主要在区直文化机构和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地展开,缺乏对广西区域的整体布局和对各地文化建设的推动。产业结构上发展不平衡,艺术表演业、群众文化业、文物业等传统文化产业又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成型的运作机制,文化节庆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很不充分。
(三)机遇(opportunity)
1.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6月22日,第三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南宁举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立进一步引导广西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2009年12月,自治区政府作出了“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千亿元产业”的重要指示,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写进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文件中,为加快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思路、创造了条件,全区兴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南博会”永久落户广西2010年1月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除包括传统意义上有关内涵外,将双方的经贸合作扩大到包括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等领域。这为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方面的双边合作提供了法律保证和发展空间。“南博会”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永久落户南宁。面临“南博会”机遇,广西将发挥在中国与东盟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己有的成就和经验,采取有力举措,构建文化产业巨舰,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3.经济全球化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国际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将会把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浪潮-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一一进入中国。作为这两股潮流的产物-文化产业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从而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其次,经济全球化会大大缓解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大量外资将随着经济全球化涌入中国,如果经过合理的引导和利用,吸引外资经入文化产业领域,将会给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本。
(四)威胁(Threats)
1.经济全球化冲击我国加入WTO后,宏观上政府对原来的各类产业的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文化产业将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进入全球化的竞争。首先,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拥有经济总量、资金、技术、人才、营销和推广等优势,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是一次重大挑战,对整体上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广西文化产业自然也将受到强烈的冲击。其次,西方文化借助经济优势在全球形成的文化霸权,将侵蚀广西的文化资源,削弱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国外跨国公司可能会对广西的文化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文化资源开发每次都是以文化资源本身为依托,对文化资源不断的开发,特别式一旦进行高层次开发后,将会使低层次开发的市场价值大大贬值,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发展空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企业开始在全球争夺文化资源,并以其资本和技术优势进行深度开发,这种开发加大了我国开发文化资源的难度,直接压缩了我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空间。2.文化体制改革的挑战与文化发达省、市和地区相比,广西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形成严重制约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文化管理体制僵化、管理部门过多过滥、投融资渠道单一、政企不分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市场发育滞后、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法规体系。由于文化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不适应,文化人才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压抑和伤害,文化人才一大量流失,文化原创能力降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受到削弱。面对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要想加快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否在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快速改革与创新,就成为广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挑战。3.其他省市和地区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威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省市和地区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等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许多省市和地区都已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经过发展,文化产业在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在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将在各个层面展开。广西邻近省市和地区基本上是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企业到这些地区进行创业和发展,这将使广西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三、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对策是发展战略最终实现的方法论保证。只有掌握并真正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才能真正完成。
(一)认清形势,避害趋利
加入WTO带给中国文化产业最实质的冲击是开放的竞争,要认清形势,避害趋利,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一是大胆引进境外高品位的资本资源,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相结合,成为新的文化产业优势。二是积极而稳妥地在文化产业中引进外资。三是引进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样式,可以大大激活我们自己的文化创造。四是加入WTO可以促进重点城市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五是加入WTO将会促进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在法制基础上的平等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危害,在相互的交流中,走向“双赢”的新局面。
(二)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从整体上说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广西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更低,有的还处于作坊式制作阶段。因此,一是要引导科技的参与,扶植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二是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其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三是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科技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三)提高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有效的机制引导广西高校有关机构积极开展有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广西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自身的优势,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广西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经济动力。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文化遗产资源以及迷人的民族风俗等民族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