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1 14:42: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交通运输工程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交通运输工程规划

第1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规划特点;规划步骤

引 言:交通问题日益成为关系我们日常生活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做好对交通运输业的规划,使交通运输能够满足人们日常对交通业的需求,是交通运输部门应该着力做好的项目。本文就对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特点和在规划时的步骤,以期能够为交通运输业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1 交通量的概述

交通量是交通运输的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了交通量这个概念对于交通工程的规划就有了科学的变量进行操作,所以这里要讲一下交通量。交通量一般可以分为,正常趋势的交通量,转移的交通量和诱增的交通量。正常趋势的交通量就是在包括低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上,交通量按照固有的发展的规律,自然的增长的一种自然增长的状态。转移交通量就是在新的道路或路线的投入使用后,对交通量会造成的影响,即向新道路或新路线转移的交通量的数额,就是转移的交通量。诱增的交通量则是在原有道路或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道路或设施得到改善,速度增快,很多就向这些道路和路线转移,这一部分就是诱增的交通量。后面两种诱增的交通量和转移的交通量十分相似,容易混淆,一个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改进,而另一个则是进行新道路的修建,两者的区别就在这。

2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特点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的方面广,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交通运输工程,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对交通运输工程进行严密而周详的规划。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是建设交通运输工程的第一步,通过规划能够合理经济的将交通运输容量进行扩充,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交通承载力,也就是增加交通量,并且能够不断的改善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

2.1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是有组织的,系统的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需要对相关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各种信息和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归纳和分析。这之中包括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的系统和交通运输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分析系统和设施的性能状况和维护情况等等,同时还要分析现代和未来短期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于交通运输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要求是什么。搞清楚了系统和设施的现状和社会经济对交通发展的要求,就可以结合这两者来进行接下来的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

2.2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进行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不能够仅仅考虑交通运输方面的信息,还需要考虑到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以及环境等等方面的影响,要考虑到进行这项交通运输工程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什么好处,能不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要考虑到这项交通运输工程会对文化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破坏原来的文化氛围,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都是进行一项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所以说,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2.3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又是一项带有政治色彩的工作

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不单单是一项经济活动,它还带有政治色彩,因为交通运输的建设会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利益,需要考虑部门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公众的意见,只是依靠经济和技术来进行规划是行不通的。毕竟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人员只是进行规划和提出意见,真正进行工程决策的并不是他们。所以在规划之中也有必要综合考虑和多方征求意见,将这些都汇总给工程的决策者,有决策者来进行最后的规划方案的决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个规划员应该做的工作。

3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步骤

综合上面总结的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特点,笔者对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步骤进行了一下探讨,认为规划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3.1收集整理数据

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这里的数据包括对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和设施的现状的分析数据,以及对现在的交通运输现状的分析数据等等,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起来以备后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因此这第一步的收集整理工作就是整个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工作的原点和重点,是为后面整个规划工作的一步步展开做基础的。

3.2分析数据确定目标

在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之后,就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诊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分析统计工具得出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出来的现在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来确定这个要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解决的现在的交通运输的问题是什么。

3.3分析工程的可行性

分析工程的可行性主要是要结合目前规划人员手里所掌握的建设交通运输工程的资料来进行,要结合这个工程的资金多少和规模大小,以及这个工程建成后所能提供的服务性能和水平是怎样的。这个工作是要综合来考虑的要平衡工程建设前的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和工程建成后的效益水平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3.4分析社会和经济要求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使建设工程尽量能够满足现在以及短期未来内的社会和经济对于交通的要求。

3.5制定、评价方案

最后就是在上面几步进行完之后,综合性的提出详尽的规划方案。并且对于提出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实验,最终得到最佳的规划方案。

4 结束语

科学对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工程进行规划,对提高我国交通事业的质量和解决交通事业中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送更加快捷通畅,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生活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所以说交通运输工程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是亟待交通运输部门的人员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将交通运输的工程规划好,才能促进整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永伟. 通道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2).

第2篇

1.1机动车数量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目前,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交通工具舒适、便捷的要求,导致城市私家车数量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所使用的能源也大量的增加,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定的压力。

1.2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较落后

由于交通运输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城市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相关单位做好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工作。目前,对于交通管理单位,相关的节能法对其要求的责任及义务较少,国家还需对交通运输业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体系,交通管理还需要提高公路的运输效率,这样就才会减少公路资源的浪费。

2低碳交通所具有的特征

1)系统性。低碳交通是一个整合系统,这就要求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就交通方式而言,任何的一种交通方式都不能取代其他的交通方式。

2)双向性。低碳交通具有供给、需求两方面的内容。就供给而言,为其提供一个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不仅是基础,还是硬件。就需求而言,则需要一种公众更新传统的观念,其出行方式需要理性选择,不仅是补充,还是软件。所以,做好系统内供需的平衡,才可以提高城市化交通的低碳化理念。

3低碳理念的城市综合交通工程规划设计

3.1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就是将各种方式基础设施、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更好地运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以及通道资源,这样可以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低能耗、低污染及低排放。

1)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地理条件,对江河、水网发达地区的内河水运进行主要的开发,对水运通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2)要利用轨道交通的优点,做好城市密集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建设,还要做好城市中心区和周边卫星城两者之间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建设。

3)对于主要综合运输通道公路、铁路、内河及航空等做好统筹规划、标准选择及建设的时间等,要利用好各线路之间的关系。

4)对交通和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考虑,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设应该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另外,还要对城市密集地区铁路、城际轨道及高速公路线位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

3.2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应该对规划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场、集疏运网络的建设进行充分的研究,这样就可以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高效能以及高效益。

1)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站场是以中心城市为中心进行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以建设民航、公路及铁路等各种方式集约布置,以及立体化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为主要的考虑目标,这样就可以推进地铁、公共汽车等城市交通的发展,为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站的立体化布局提供了依据,还可以实现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零距离换乘的目的。

2)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就货运而言,需要对主要港口的疏港铁路及内河集疏运通道进行重点建设,这样可以对疏港公路具有良好的辅助。此外,还要对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及干线路网衔接的城市道路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4城市低碳理念规划的策略

4.1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于城市来说,需要建立科学合理、有序及稳定的高效空间结构,这样可以避免城市交通拥挤及空气污染等现象的产生,为城市运行的效率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减少城市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我国城市所存在的现状,要对城市“摊大饼式”的现象进行有效的制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针对城市区域人口密集及城市过度集中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疏散,对城市空间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这样就能够避免城市膨胀现象的产生以及减少城市的污染,为降低城市交通能源的消耗提供有效的依据。

4.2对城市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于城市低碳理念来说,城市产业结构是关键性的因素,就需要对高碳产业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能够强化经济结构,还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业的转型。另外,还需要相关管理部分进行有力的监督,对排放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的转型奠定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产业集聚,还对城市产业的规模发展具有一定的保证。

5结语

第3篇

一是推进市区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一期建设里程67公里,今年均已开工。启动了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规划编制和报批等工作。加快城市高架快速路建设,先后建成三环东路、三环西路、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即将开工建设三环南路、城东大道、迎宾大道等城市高架项目。实施了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改造工程。

二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市到县、县到县全部实现一级公路短直连接,并推进实施中心城市到县级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快速通道建设,已建成徐州至贾汪快速通道,正在实施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以及徐沛、徐淮等快速通道。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133公里,均为一、二级公路,一级公路占比超过75%。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1000公里、危桥1100余座。

三是推进网络结构优化,加快铁路和水运建设。大力推进铁路建设,随着京沪高铁、郑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徐州已成为传统干线铁路与现代化高铁并行交汇的“双十字”铁路枢纽。实施了京杭运河湖西航道“六改二”工程。推进内河“亿吨大港”建设,解决港城矛盾,建成了新的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作业区。同时,依托港口建设形成徐州保税物流园区。

第4篇

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与海洋研究相关的一级学科有: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交通运输类、水利工程类、水产类以及公共管理类。

要出海首先我们得了解海,海洋科学类专业研究对象就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其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相关专业有: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管理、海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了解了海洋我们就可以改造使用海洋资源了,海洋工程类专业正是为此而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把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专业归入了海洋工程类。前两个专业主要涉及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及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知识,解决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后两个专业则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主,包括海洋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底采矿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化学、药物资源开发技术等。

如果你想与大海有个亲密接触的话,那么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则是你的不二之选。前者培养的是具备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人才。后者则是培养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简单来说,这两个专业就是培养海员的。需要注意的是航海类专业毕业后如果要上船工作,需要通过《交通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具体内容可查阅交通部网站。

要是你喜欢海,但却不敢下水的话,你可以考虑学习水利工程类专业,这类专业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这两个专业是与土木建筑类专业相交叉的学科,主要以江河治理、防洪工程和流域规划管理为重点,兼顾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培养的是具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当然如果你和香吉士(路飞船上的厨师)一样喜欢大海的美食的话,你的选择面又增加了水产类专业。这类专业中的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教育、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都是与海产品息息相关的。就业方向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第5篇

关键词:港口;规划建设;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路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港口工程是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和枢纽,是区域发展难以替代的战略资源,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港口工程规划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一、当前港口的应用功能分析

(1)信息功能。过去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缺乏与港口项目建设相配套的运营体系,导致传统海运交通模式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问题。例如,远距离水上运输无法及时接收到陆地信号,水路与陆路交通之间相互脱轨,会中断交通信息的正常收发,误导控制中心的宏观调控。而现代化港口不仅具备了交通运输条件,在信息传递与互换方面也发挥了功能作用,配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交通、物流等双向信息。

(2)商业功能。任何一个地域或一个时期,交通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所具备的商业功能优势极为突出。目前,港口实际应用具备了明显的商业功能优势,所收益的行业类别复杂多样。例如,物流业在港口工程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物资调控体系;外贸业借助水运交通的廉价优势,在降低物流运输作业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港口运输方案的经济收益,辅助商业城市在未来时期创造更高的收益。

(3)物流功能。近几年,物流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内部地区的发展及与国外交流合作项目的建立。港口作为水路联运的基础设施,所体现出来的物流服务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国内来讲,港口是大部分物资存储的基本设施,方便了汽车、飞机等各路交通的货物输送;对于国外来讲,选择海运方式可以加快水上交通体系的建立,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物流配送模式。

(4)产业功能。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而言,现有的产业结构模式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经济结构正趋于完善。建立现代化港口设施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逐渐形成了与经济产业链相互融合的水路运输枢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已经是国内外市场相互融通的接轨点,由早期的物流模式转变为人员与货物流通的配送体系,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二、港口规划建设期间应遵循的原则

交通事业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保持内外交通运输的畅通,能加快不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合现有的其他运输条件,建立现代化运输体系决定着各国经济的走向。在港口工程建设中,要顾及到其先进性作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某一区域港口设施建设及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项目规划及实施的具体要求,并且遵循以下4条基本原则。

(1)实用性。根据不同的应用功能,港口可划分为商用、军用、渔用等多种类别,实际规划期间要考虑各种类别的详细要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建设管理方案。由于军用、渔用不属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因此,在考虑对商用港口进行规划建设时,其实用性原则要求港口建设应符合商业城市发展的要求,能协调现有物资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促进区域经济收益水平的持续增长。

(2)安全性。港口规划建设安全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一是水工建筑的安全性,尤其是防波堤、码头、造修船等建筑物,应保证其在使用期间不会出现坍落、沉降、塌陷等质量病害,要通过多方面的质量控制方法,防止由此造成的意外事故;二是调控设备的安全性,信息化是港口工程改造的必然趋势,其所连接的各种调控设备也要维持良好的安全状态,检修人员应及时处理各种设备故障,避免对整个调度系统造成破坏。

(3)持久性。港口规划建设的持久性原则,要求提供的方案要具有长期耐用的特点,即某一港口竣工后能符合特定年限的周期,在规定期间内应控制相关质量病害的发生。例如,水工建筑物规划阶段需保证内外部结构的使用功能与港口分配运输人员或物资的要求相一致,实现港口调度体系的可持续运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港口存在的弊端,建造先进的港口设施。

(4)经济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城市的港区规划经验日趋成熟。首先,建造阶段需控制项目成本,在保证项目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创造预期的收益;其次,强化港口与水运交通的规划管理,协调港区建设规划任务的逐步完成;最后,围绕已建成的港口设施,设定相关的经济优惠政策,以维持正常的营利状态。

三、影响港口规划建设的因素及对策

港口对水路、陆路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伴随着国内外贸易体系的改革创新,港口工程的交通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因此,要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及改造,建立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工程设施。从工程的实际勘测结果判断,无论是对内或对外,港口在建设期间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港区内基础设施失去了应有的交通价值。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水路交通的主管机构,应分析影响港口规划的具体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地理因素。不同地域的交通运输对港口工程的质量要求不尽相同,遵循实用性原则是所有港口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港口项目必须与其所处区域的使用功能要求相一致,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过度浪费。自然环境对港区建设的影响甚大,如果地理条件恶劣,可能会中断工程项目的有序实施。解决地理因素对港口规划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港口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步骤。

港口经济腹地范围、交通状况、工农业生产、矿藏资源、货种、货流和货运量情况,是确定港址的重要依据,建设前期应对地理位置进行综合性勘察。自然条件是决定港址的技术基础,因此,对有条件建港的地区,应进行港口工程测量、滨海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并辅以必要的科学实验,进而对港址进行比较选择,力求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2)资金因素。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是影响港口规划建设方案顺利执行的关键点,也是决定整个项目能否如期竣工的物质保证。以国有投资港口工程建设为例,国家将资金运用于现代化港口建设的本质就是资金的周转运作,它可以分为规划过程、施工过程、改造过程3个阶段。防止资金因素对港口规划的影响,应遵循在港口规划初期坚持资金合理应用的原则,设计科学的资金调度体系,为后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保证组织规划、现场施工、港区改造活动的有序进行。

(3)技术因素。港口工程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成本投资较大,且各种水工建筑物建造的周期相对较长,如果港口建设阶段出现质量问题,会使整个工程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水工构筑技术不仅关系着港口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其对未来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先进技术对港口规划的重要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应尽可能选择装配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工程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防止滑坡或其他形式的破坏。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或对风暴的生成机理和破坏性认识不足、措施不力,造成施工期间建筑物破坏的案例很多,应引以为鉴。其中,水工建筑所引入技术的科技含量最高,这样才能保证港口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4)建设因素。创造经济收益是国家投资港口工程改造的最终目的,如果投入巨大资金而难以获得收益则意味着项目规划的失败。港口建设牵涉面广,关系到临近的铁路、公路和城市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工业布局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我国投资港口建设须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分期建设的原则来实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规划。港口规划应与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另外,还需考虑外在环境对港口产生的影响,把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适当配置临海、临江的公园和临海疗养设施,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港口区域朝着预期的方向升级改造。

(5)管理因素。水路运输是人员及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凭借其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运输等特点,逐渐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如何科学地管理、运作港口是相关部门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管理体制的缺乏会造成港口规划建设方案失效,使原先安排的建设方案失去应有的交通应用价值。因此,逐渐完善港口规划建设管理策略,也是当前港口规划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要贯彻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港口资源。在制定规划之前,要做好港口腹地的社会经济调查,弄清建港的自然条件,选好港址,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总体规划。

结语

做好港口规划是一个港口能否顺利地建设、营运、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关键。进行港口规划应当有全局观念,从港口的宏观功能出发,考虑影响港口规划建设的相关因素,对港口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近期的和远景的评估,以取得最优的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优质民生工程为理念,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把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作为今明两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职能部门牵头、乡镇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参与的方式,整合各类有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务求一年完成既定目标,两年全面完成街巷硬化全覆盖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六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两年内圆满完成全县尚未实现街巷硬化的237个行政村以及86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未完成的街巷硬化建设,坚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全覆盖。工程涉及主街道455公里,巷道445.4公里,通户道51.4公里,共计951.8公里。2011年完成247个行政村,314.248公里主街道,339.438公里巷道,40.087公里通户道,共计693.773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包括2011年新农村重点推进村22个,覆盖面达到72.9%2012年完成76个行政村,140.752公里主街道,105.962公里巷道,11.313公里通户道,共计258.027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实现全覆盖。

三、建设标准

以2011年4月下旬填报的山西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数量统计表》和规划设计核实后的数据为建设依据,1各项目村街巷硬化的建设长度和宽度。超修多修部分不列入政府补助计划。

建成的路基必须稳定密实,2路基必须做到路槽处治的深度到位、辗压(夯实)位。弯沉值达到设计要求。

尽量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按照3.5米~5米设计,3农村街道硬化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两种结构型式。为便于施工和后期管理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6厘米;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4厘米(沥青路面的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

通户道硬化路面宽度不超过2米,4农村巷道硬化路面宽度为2米~3.5米。路面厚度不小于12厘米。农村巷道、通户道硬化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砌石等多种路面结构型式。

5对县乡公路过村路段等交通量大、重车多的街道厚度要适当加厚。

四、资金筹措

巷道、通户道按照每公里造价10万元测算,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要求:街道按照每公里造价20万元测算。全县两年总投资约1.4068亿元。除397万元巷道户道人工费用外(巷道户道人工费按每公里8000元测算,实际用于巷道户道的材料补助资金为每公里9.2万元)其余1.3671亿元建设资金按6:3:1比例,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解决。

五、实施要求

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在具体实施中要各司其职,本次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建设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项目行政村村委会。各负其责,做到七统一”

组织各村进行分村规划设计和以乡镇汇总。县交通运输局、县农委参与指导审批,1统一规划设计和立项程序。以乡镇为单位。县发改局依据乡镇上报的总体规划设计进行立项。

县交通、发改、财政、监察、审计、检察等部门派员组成工作机构,2统一街道硬化招投标和巷户道硬化实施办法。行政村街道硬化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含200万元)要按规定进行招标;行政村街道硬化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以乡镇为单位。以邀请招标、议标的形式确定施工队伍;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标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搅拌机拌和、机械振捣、机械切缝的基本条件,沥青路面施工招标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巷户道硬化以村为单位,以“一事一议”形式组织施工。

由交通运输局统一调配划拨。3对主要建筑材料统一集中采购。县财政局对农村街巷硬化主要材料水泥要进行政府集中采购。

实施工程监督;巷户道工程实行在群众代表中推选监理小组进行质量监督。4统一质量监理办法。街道硬化工程要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聘请专业监理人员。

由街巷硬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统一协调,5统一协调有关事项。对在街巷硬化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土地、电力、林木、安保等有关事宜。妥善解决。

交通、财政、发改、审计、乡镇五部门联合核定工程量,6统一审计结算程序。工程完工验收后。由乡镇提交县审计局进行决算审计,交通运输局依据审计报告进行补助资金的结算。

文书档案要统一格式,7统一资料建档标准。农村街巷硬化领导组办公室对各种报表要统一制作。所有资料要统一建档保管。

六、保障措施

扎实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要按照“一个加强、两个明确、三个严格”具体要求。

县长同志任组长,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领导组。常务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发改、财政、交通、农业、土地、审计、林业、检察、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参与工程招投标;农业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2明确责任分工。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做好工程总体规划、招投标、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发改委负责宏观指导并配合做好工程验收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筹措工作。配合做好工程建设指导服务工作;土地、审计、林业、检察、供电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配合做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相关事宜;监察部门负责对工作不力、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倒查追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2012年年底结束。2011年,3明确完工时限。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从2011年7月开始。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从7月22日至7月31日为动员部署阶段,本阶段各乡镇要召开动员会,完成规划、设计、立项的报批工作,完成招投标,施工单位人员设备进场到位;从8月1日至10月2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要利用有效工期,克服一切困难,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从10月21日至12月31日为总结验收阶段,由交通部门牵头,组织对各乡镇完成工程进行竣工初验,迎接省市检查验收,审计部门开展决算审计,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后及时结算。

加强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4严格工程监管。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坚决按照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路基做到稳定平整,排水顺畅;材料做到价格便宜、指标合格;施工做到操作规范、符合要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进度、降成本,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真正成为富民工程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程。

第7篇

关键词:公路;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措施

0引言

公路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保障,在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背景下,公路工程不断增加,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其中,促使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由于公路自身国有特性,在管理中经济管理所占据的地位十分突出,直接关乎到公路的建设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公路的经济管理,尽可能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成本,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公路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其研究,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公路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是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的关键所在,有助于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推动社会稳定进步和发展。这是由于公路自身的公益性和外部性特点决定的[1]。由于我国的公路时公共产品,不具有竞争性特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保证公路的国有化,主要是由于公路是政府和国家投资建设,所有国有性特点较为鲜明。无论属于哪种管理体制,为了推动公路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加强公路的经济管理,选择相配套的措施保障工作开展,促使公路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公路经济管理要点

2.1成本控制严格

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就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有参照的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其次,涉及的工程项目方案中,应该保证各项资金投入合理、明确,并给在施工中严格遵循成本控制要求落实,尤其是工程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直接关乎到工程整体建设效益[2]。究其根本,是由于公路工程材料用量较大,同时也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为了控制工程施工材料成本,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问题出现。工程项目施工中,人力资源消耗的费用应该更为灵活的控制,施工中运用的机械设备需要实现制定好计划,尽可能降低设备闲置时间,提升设备利用率,创造更大的效益;材料采购需要落实责任制,尽管签字确认后方可采购和使用;施工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确保各个岗位有人,能够认真负责岗位工作,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除此之外,在施工活动开展中,还要对工程项目及时跟进和考核,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落实,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选择合理措施予以解决,促使工程项目成本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2.2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在公路经济管理专用,为了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实处,健全和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时尤为关键的,直接关乎到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国当前公路工程建设现状来看,配套法律体制还不够完善,其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些漏洞都可能导致工程受到威胁。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使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开展,后续工作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3坚持人本管理理念

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落实,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很有必要,有助于管理工作更加精准和严谨,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管理方法中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已经变得不可调和,无法满足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所以,需要对现有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创新,朝着人为本管理方向发展,切实提升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成效。

3推动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把握时展趋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路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关键点在于顺应时展趋势,明确时展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制定完善的制度,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3]。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和经济规划,优化交通建设规划,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来控制交通建设规模和重点,推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此外,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实际,了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避免盲目超前影响到建设效益。了解轻重缓急,明确发展目标,以服务社会民生为主,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中,促使工程施工活动可以有序开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为了迎合时展需求,应该综合分析市场上的宏观形势,顺应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促使经济可以稳定增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率先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活跃区域经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大的利益。同时,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低碳环保,加强资金投入,努力研发节能环保的节能技术和节能装置,制定配套政策,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噪音扰民问题,在公路工程施工周边区域设置声障墙,以此来控制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3推动公路交通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应该着重加强高等级的主干公路建设,这样在提升工程建设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更为充分的发挥主干公路作用,促使后续的公路规划建设中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周边公路建设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工程建设应该充分立足于实际,避免盲目扩大公路规模,不然可能造成严重的资金和资源浪费,加剧人力消耗,最终的公路建设效果反而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基于此,国家需要宏观规划和建设,协调与国省干线公路之间的规划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带来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当前的交通情况,促使交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真正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公路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工程规划方案的优化,提升人员的设计水平,在整体规划同时,提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最终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后续工程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良好的公路建设环境的创造,提升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果公路废弃可以还田使用。同时,从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角度着手分析,优化工程建设方案,着重提高公路通过能力,改善路况差的问题,尽可能减少混合交通现象出现,提升工程建设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应该进一步强化公路的经济管理,尽可能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成本,通知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此来提升公路的通过能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公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岑忠奇,姚俊.浅谈公路经济管理的要点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12):1404.

第8篇

年我区城市重点道路建设工程包括站北路、南路、路升级改造及小街巷整治等项目。实施上述道路建设工程,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上述道路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临时设施和建筑物拆除

(一)广告牌匾、临时性建筑一律无偿拆除。

(二)影响工程建设的院墙、台阶由各产权单位自行拆除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三)永久性居住建筑物的拆除,由责任单位与被拆除建筑物所有人根据相关规定协商处理。

二、工程施工督促协调

区住建局负责道路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立面整治等协调督导工作,加强工程管理,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交通组织

(一)区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负责公交线路调整和城区交通组织调流工作,根据道路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城区交通组织。

(二)驻军医院、区医院、中和街小学等单位根据道路施工要求合理安排好交通出行。

四、责任分工

(一)管线设施

1、供电管线。由供电部负责对所需迁移的供电线路和杆位进行迁移,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根据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要求按时完成供电线路改造。

2、弱电管线。由国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弱电综合管沟,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根据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要求按时完成管沟建设,各弱电管线单位积极配合并将所属管线移入综合管沟。

3、供水管线。由区自来水公司负责对所需迁移的自来水管线进行迁移,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根据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要求按时完成管线改造。

4、燃气、热力等其他管线。由各产权单位负责各自管线的迁移工作,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根据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要求按时完成管线改造。

5、废弃线杆、设备。由各产权单位收回处理。

(二)园林绿化苗木及设施

由区园林局负责对需迁移的行道树、绿化带、花池等进行迁移,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三)交通设施

由交警大队负责迁移护栏、监控、信号灯等设施,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四)公交站牌

由区交通运输局负责迁移公交站牌、候车亭,按设计要求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设置公交站牌、候车亭,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五)广告牌匾

由区城管执法局负责拆除影响工程建设的广告牌、灯箱、简易棚架等设施,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六)环卫设施

由区环卫局负责迁移各类环卫设施,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七)市政设施

由区市政公司负责迁移各类市政设施,积极配合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安排。

五、时间要求

站北路、南路、路升级改造工程拆除、迁移工作于年3月31日前完成。具体拆迁任务、完成时限见附件1和附件2。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负责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协调督导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工程建设协调第一责任人,并安排分管负责人靠上做好工作,按时完成承担的拆迁、协调任务。

(二)调查摸底,掌握底数。区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办公室要对需拆迁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性质、所有人、所在位置进行详细了解,摸清各类管线情况和具置,合理安排线位。

第9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建设管理;运营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庞大而复杂,它的构成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它由车辆牵引子系统、供电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信号子系统、给水与排水子系统、屏蔽门与安全门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该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设备内部结构错综复杂,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外部的联系也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无论系统中哪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隐患,都有可能对乘客造成严重伤害。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入了跨越性发展。2003年、2008年、2010年运营里程分别为202公里、770公里和1085年公里;截止2011年底,全国有25个城市的1500公里线路正在建设,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建成223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都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铁建设市场。

轨道交通涉及诸多行业、专业,由众多的设备系统构成,从建设到运营管理涉及诸多的环节,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安全隐患因素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建设安全管理方面一般都面临着较大的工期压力,项目建设周期短,如一些地方为了抢速度而倒排工期,设计、施工、调试时间不够充分,容易留下安全隐患;运营安全管理方面,一定条件,在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要素之间部分发生短板,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出现漏洞,同时应急处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容易导致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 城市轨道建设管理措施

近年来地铁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风险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中都需要进行工程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其中包括投资收益风险、设计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等,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减少人员伤亡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对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及运营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及管理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建立风险管理登记体系

建立内部风险管理委员会,并运用现有的风险管理理论,构建工程风险评估管理平台,通过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期间的各类风险进行辨识基础上,对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风险评价,评定风险等级,同时加强对工程风险的现场管理,进行有效的决策、控制和记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地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地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建设单位要做好工程总体协调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前期基础数据,及时、足额拨付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对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勘察设计单位要保证工程勘察的可靠性,在充分探明施工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施工单位要严格依照操作规程作业,统筹考虑安全、经济、工期等因素,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工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地下空洞等工程环境安全隐患的调查和处理,摸清周边燃气、供排水、通讯管线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情况,消除可能影响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的因素。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指导和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加强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的衔接

地铁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是龙头,规划设计对地铁的建设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前期的规划设计包含多个方面,因此要做好各阶段的文件审核工作,审核分5个阶段进行:工可研报告阶段、初步设计文件审核阶段、初步设计概算审核阶段、招标设计文件、技术规格书等审核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核阶段。规划设计是前期的蓝图,建设与运营就要建立在严谨的规划基础上,那么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审核工作就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只有确保了各种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才能确保施工的高品质完成,最终地铁的实际运营才能安全、高效。

确保试运营阶段各影响因素的质量

试运营是正式运营前必须经历的阶段,影响试运营效果的因素有多方面,最主要的是人员因素。因此,试运营阶段前必须对所有运营人员进行培训。在车站装修、设备安装、调试、总联调阶段要确保前期运营介入人员到岗,参与调试,熟悉设备,监督工程质量,以便开展工程预验收工作,;在试运行阶段,要确保运营人员基本到位完毕,开展试运行,进行人员培训;在试运营阶段,全体人员必须到位,以高标准开展试运营。为了确保安全运营,在试运营前需会同集团设计、建设、安质等部门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整改作出妥善安排。

2.1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制定相关政策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业需要严格的规范制度来约束管理,这是由其自身的复杂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重视乘客安全的要求。在制定规范制度的工作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铁、轻轨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出现促进了城市人员的流动性,加快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出现故障或者伤及乘客安全的案例时有发生,政府在面对这一让人又爱又恨的交通工具时,应该本着稳定、安全、高效的要求,制定相关法规政策。2.2积极推进城市轨道建设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也要不断进行改进,去粗取精,实现科技的最优组合,推动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城市轨道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通过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我国城市轨道建设必定会不断完善,行业服务质量将更加符合人性需求。

2.3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

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资源和市场竞争,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日益依赖使得交通工具必须考虑与对手进行合作,只有各自发挥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实现“共赢”,从而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良性发展。应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应该着眼于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受到很多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安全因素的分析不容忽视,其对于降低城轨交通运营风险、保障交通工具安全和乘客人身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3.1事故统计分析

事故在城轨交通运营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再细小的原因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对交通工具本身的性能造成影响。这两种可能性可以同时并存也可能单独存在,但无论何种情况,只要有事故的发生都会造成损失。

因此,事故包括两方面,即非正常发生的事件和由此导致的后果。

对事故的管理也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事故管理就是从事故现象出发,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根据经验教训总结出预防对策和隐患转化规律。对于事故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日后对安全隐患和事故的管理,对提高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和控制事故隐患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事故原因分析

A火灾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火灾事故究其原因又可以分为电路引起的火灾,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人为纵火,易燃物引起的火灾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等五种类型。

B列车厢中事故

列车事故主要就是列车相撞的问题,引起相撞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出现故障,也可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导致相撞的原因有:列车脱轨、信号故障或错误、电路故障、机械问题等。

C停运事故

停运事故虽然不会对乘客和列车造成损伤,但是该事故直接造成的损失就是时间损失,时间的耽误很可能会造成乘客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列车停运不仅仅会降低市民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信任度,还会有损城市轨道交通的形象,这虽然不是直接损失,但是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到城轨交通行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停运事故主要由供电系统故障,列车故障和信号系统故障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

3.2事故伤亡分析

事故造成的伤害是评价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本文收集的案例数据,在伤害方面的数据并不完整,不足以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在此,只是对各大类的事故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火灾造成的伤亡数量最大,因此,可以认为火灾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最大威胁者,对于城轨交通安全运营的控制重点也就应该放在火灾的防范上。但是就单位造成的人员伤亡统计来讲拥挤踩踏事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类型,因此也必须改善运营条件,增强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力,以此来降低伤亡率。此外,爆炸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容忽视,其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3城市轨道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3.1目标及管理方案

安全管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目标过程中必须兼顾各部门的共性问题,也要突出不同部门的特殊问题,对于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对于会造成巨大损失的风险因素,要做到杜绝发生,将此类风险发生率降到0;目标制定避免泛泛而谈,要实行量化,具体到每个细节和每个数据;要考察方案的可行性,充分利用资源;目标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目标要将责任分配到相关部门,做到权责明确。

3.2管理方面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法律法规是国家大环境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要求,因此在管理中应该将法律法规内化,指定在管理细节中。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企业管理这必须及时获取法律信息,及时跟进信息,将法律法规传递到员工层中,促进员工对于法律法规的遵守,从而保障管理的有效进行。

培训意识和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最基础的就是具备安全管理能力。在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中,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任务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工作人员只需要管理搞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做好自己专业内工作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部门的安全知识,这有利于在关键时刻确保交通工具和乘客的安全。

(3)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的目的是对需要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将各部位的风险都降至最低,保证交通运行的最佳状态。对于运行控制,需要建立严格而流畅的程序化管理,程序化管理要尽量精细化,要让工作人员理解并熟练执行。对于运行标准的制定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应急准备与响应

应急系统就是在紧急事故发生之前或同时,对紧急情况作出提示和相应的系统,应急系统在交通运行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可以提前预报或及时报告事故,这样有利于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应急管理应当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方面。应急与响应能够有效控制损失,还有利于将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结语

总之,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和安全运营管理应该从影响因素着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做到各部门权责分明,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最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