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1 14:42: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理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学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艺术,提升教学成效。新课程改革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是重要的切入点。教师应当强化教学语言锤炼,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灵活处置突发事件,并整合资源开展课外活动,在这些过程中,都要注重提高艺术性,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艺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应当从以下五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一、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与载体,平淡的语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富有启发性、感染力情感性的语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语言的研究,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练,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是准确无误的,不能拖泥带水,本文由收集整理不能出现语病。要保证每一句话都是准确无误的,并且删除不必要的内容,保持教学语言的精练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拖沓,甚至出现语病,整个教学成效必然受到影响。其次,教师的语气应当温和,教学中要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中所使用语言要保持温和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能够放下紧张的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初中生对于教师的语言和态度敏感性更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另外,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和激励性,在学生学习遇到难点的时候,教师应当使用一两句启发性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方向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茅塞顿开,进一步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教师的语言还要注重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初中生心理更加敏感,心思更为细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成功之处,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设计理念要具有艺术性
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开展深入研究。提高教学设计理念的艺术性,是保障整个教学设计科学高效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兼顾学生群体,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兼顾学生群体的主要方式就是开展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分层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分层原则,在教学提问内容以及考试考核环节,同样要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此实现学生整体学习成效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充分融合进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将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打造形象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信息手段的运用中,教师应当在补充教学信息、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活跃教学氛围等方面将信息化手段的功能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应当把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变到学生为主上来,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三、教学过程组织要具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精髓,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注重创新,摆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模式制约,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载体,将学生建立起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习思考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汇报交流。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作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参与的空间,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自主探究题的设计中,都专门设计兼顾学困生群体的低难度内容,这些内容专门为他们设计和使用,有助于
转贴于
引导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投入和参与,提高整体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组织中,教师还要注重师生角色定位,教师在学生学习遇到难点的时候,应当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深入进行,提高自主学习成效。
四、教学机智处理要具有艺术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突发事件必不可免,有些教师在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时束手无策,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整个课堂呈现一片杂乱,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提高课堂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也是语文教学艺术性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其次要快速思考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尽快掌握主动,扭转局面,化被动为主动能够引导整个教学活动回归正常的轨道。曾经有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课堂上的每一点意外就像一朵误入课堂的野花,进行恰当的处理,能够绽放出迷人的清香”,因此,广大语文教师要在平时注重积累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置经验,并学习其他教师以及教学刊物中介绍的各种处理方式,在实践中总结,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应急处置能力。
五、课外活动拓展要具有艺术性
一、创新教学设计理念,提高教学方案针对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案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关联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摈弃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模式,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出发,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备课时,要重点抓好教材、学生、教法三个方面的设计:首先,深入研究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研究他们的思维与心理特点,使教学活动能够紧贴学生思想与身心发展的实际,防止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一单元、一册教材的角度,较好地把握教材设计意图,突出教学重点环节,使整个教学活动重点突出、旗帜鲜明;再次,强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相结合,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载体,给予他们合作学习的线索,让他们在相互探究中提高语文知识掌握水平,拓展思维宽广度,逐步实现教学从应试模式向素质化模式的转变。
二、创新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信息手段生动性
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一手段的作用,就会导致课堂枯燥生涩,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教学活动中借助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为语文课堂补充大量生动的信息,使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趣味,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加深教材内容理解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凡尔赛宫》一文时,学生对这一世界著名建筑并不了解,教材中的插图也无法全面的展示这一宏伟建筑。对此,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播放了一段中央台驻外摄制组摄制的凡尔赛宫视频短片,富丽堂皇的宫殿,美奂绝伦的景色,一下子扣动了学生的心扉,凡尔赛宫活生生地展示在眼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漫步其中。这样的演示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否则仅仅依靠几幅插图,难以让学生形象感知,直接影响教学分析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在补充信息方面不仅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而且演示的方式为灵活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渗透力与震撼力。
三、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就像嗷嗷待哺的幼鸟,等待着老师的直接给予,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不再积极开动脑筋去探究问题,习惯于等待现成的答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制约。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巩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首先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了解文学常识、解决生字词等基础内容,找出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分小组进行质疑,并结合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进行研究。这样的组织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同时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聚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促进了学习成果的提高与完善。以这样的小组为载体,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合作,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步推进。另外,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尝试,例如,在有些文学常识记忆中,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最为恰当的记忆方式,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许多学生在形象记忆方面开动脑筋,有的利用谐音进行记忆,有的利用顺口溜进行记忆,也有的通过框架法进行记忆巩固,笔者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技巧方法进行点评与提炼,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四、创新教学拓展活动,提升语文教学立体性
初中语文教学是将课前、课堂与课后相结合的立体教学体系,但是我们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这两个环节,淡化甚至忽视课后拓展活动的作用。众所周知,45分钟的课堂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后进行有效拓展,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组织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例如,针对学生古文学习难度较大的状况,可以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牵头,组建古诗文研究小组,系统回顾在古文学习方面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古文学习能力。再比如,针对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状况,可以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搜集素材,在兴趣小组里强化记忆指导,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75-0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真正让初中语文教学摆脱拘泥于对文字的考证、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这种沉闷、低效的困境,是目前最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背景不断转变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对语文课教学来说弊端尤为明显。所以,做为初中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正确了解学生心理与兴趣的前提下,改革教学模式,努力创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学趣并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开放性的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任何教学方法也无法改变学生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所以,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设计的初衷都要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为目的。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对知识有更强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学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不单纯是课堂地点的开放,还包括教学思路的开放。在以往的教学思路中,教师是主动的,通过提问学生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在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下,要改变这种身份的限制,让学生提问教师。在学生的提问中,学生必然要总结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能提出问题,教师通过为学生解答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创设学习的民主,比如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考核的设计,包括作业批改、学习小组的互评等环节,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发现哪些方法能更加适合学习。
2.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教学设计由老师主观指令,并千方百计地在每一个事先规定的详尽的细节上迫使学生就范,形成了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独自主宰课堂的格局。课堂上,教师一怕"乱",二怕"错",追求严谨有序的教学氛围,这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语文课堂的开放奠定基础。如在识字课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主解决识字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出了不同的识字方法:用连词的方法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用想像的方法记……课堂生动而活泼,不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也得以很好地体现。
3.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与拓展
在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和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教师应该使用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并且不把讲课局限在课本上,应该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上还能学习到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实践,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都提出了更完善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实行照搬式教学模式,而是花更多心思在课文的讲解与开放式的教学上,使课堂更有新意,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与思维的发散。另一个方面,不仅仅使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4.加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也很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把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直观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但可以从语文知识的教学上来使学生领悟,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来解决难题,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更加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清楚认识到实践不但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参与的乐趣,加大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深奥问题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降低学习难度,而且还可以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从中受益。
5.结合课本内容,充分向生活延伸
任何脱离生活的知识,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的知识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更是如此,日常的交流、信件来往、公文写作、学习都离不开语文,所以把语文知识在课堂基础上向生活中延伸,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朗诵、演讲等活动。并积极要学生走出教室,去一切可以学习语文、实践语文、感悟语文的地方,给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寻觅知识,体验生活,引导他们在开放的大课堂中阅读、观察和写作,从而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自我实践的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尤其学习写作的时候,这种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的方式,对于学生收集素材、组织语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6.丰富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真正让初中语文教学摆脱拘泥于对文字的考证、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这种沉闷、低效的困境,是目前最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背景不断转变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对语文课教学来说弊端尤为明显。所以,做为初中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正确了解学生心理与兴趣的前提下,改革教学模式,努力创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学趣并重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改变教学思路
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任何教学方法也无法改变学生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所以,无论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设计的初衷都要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为目的。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对知识有更强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学有效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不单纯是课堂地点的开放,还包括教学思路的开放。在以往的教学思路中,教师是主动的,通过提问学生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在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下,要改变这种身份的限制,让学生提问教师。在学生的提问中,学生必然要总结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能提出问题,教师通过为学生解答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疑惑,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创设学习的民主,比如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考核的设计,包括作业批改、学习小组的互评等环节,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发现哪些方法能更加适合学习。
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教学设计由老师主观指令,并千方百计地在每一个事先规定的详尽的细节上迫使学生就范,形成了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独自主宰课堂的格局。课堂上,教师一怕“乱”,二怕“错”,追求严谨有序的教学氛围,这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活动的整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语文课堂的开放奠定基础。如在识字课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主解决识字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出了不同的识字方法:用连词的方法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用想像的方法记……课堂生动而活泼,不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也得以很好地体现。
三、开放学习方式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合作探究虽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但要不要进行合作学习,都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定。为了提高合作探究效率,组间进行交流可通过竞赛方式展开。这样可以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组员寻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积极性,让课堂始终处在高效的状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寻找内容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
四、结合课本内容,充分向生活延伸
任何脱离生活的知识,或者在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的知识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更是如此,日常的交流、信件来往、公文写作、学习都离不开语文,所以把语文知识在课堂基础上向生活中延伸,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朗诵、演讲等活动。并积极要学生走出教室,去一切可以学习语文、实践语文、感悟语文的地方,给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寻觅知识,体验生活,引导他们在开放的大课堂中阅读、观察和写作,从而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自我实践的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尤其学习写作的时候,这种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的方式,对于学生收集素材、组织语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五、开放教学资源,吸取有用的教育信息
新教材从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引入教学内容,把语文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丰富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加深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的崇高美。把生活和其他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场所,让学生参加采访、调查等各种活动,然后对一些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现象等发表见解,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言文知识研读历史课上的史料,锻炼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教学资源的开放,使学生吸取更广的有用的教育信息,进一步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边缘性和纽带作用。
六、丰富教学模式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这一高屋建瓴的论述,正告我们语文教师应以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作有效的理念转型,即在教学理念、角色理念、教学模式理念这几方面实施有效的转型。
一、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型
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的神圣使命,要想实质性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必须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跳出“纯粹应试教育”的框架,在教学理念上作有效的转型。
为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我在教学工作中及时进行了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型。《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要求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身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并能用灵动有序的教学技能、技巧去激活学生“沉睡”的学习兴趣。
我确立学而终身、教而终善的思想理念。以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关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广泛深入地研读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著作,以拓展自身的知识宽度,形成三维知识架构。坚持不懈地研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书报杂志:如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周小山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陈旭远主编的《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论著。
我多次参加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更值一提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陈建伟教授主讲《初中语文教材钻研》,42学时的面授课,给我的教学理念转型注入了源头活水,增添了不竭的动力。我明白了在教学设计理念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期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每一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内化。通过整合、内化教学资源,以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完成其赋予的教学任务。研读名家论著,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我的教学方向更为明确,理念转型的指向渐为明晰。
实施了教学理念的转型,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不再仅仅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解惑,而是转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用新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总之一句话,运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理念,优质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
二、教学角色的有效转型
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只有有了正确的角色理念定位,教师才能实现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向平等融洽、知心朋友式角色的有效转型。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灵动多姿,生机盎然;学生们才能在语文学习园地里乐此不彼,欣而忘返,同学们的语文智慧才能在特定的“交往场”里绽放出绚烂的七彩之花。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可是,在目前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的角色理念非常模糊,这部分教师充当着课堂教学“主宰者”和文化知识“灌输者”的角色。首先,他们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副唱腔一张嘴”操控课堂,俨然诵经吟文的“传道士”。而学习的主体――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其次,这些教师同时又是作业的堆砌者和资料的传声筒,授完课后,慷慨有加地施以文山题海;以文山题海之术迎战应试教育的“紧箍咒”。这显然与“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时正告自己,教师学生之间必须是“平等式、知心朋友式”的角色定位,师生在这一平台上的人格尊严是处在同一水平面的。伟大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说的“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爱自己的学生,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独立人格及其独特的处事方式。世界的多元而丰富赋予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各具情态:内向,外向;反应敏捷,思考深刻;喜欢唱歌,爱好踢球……凡此种种,我都真诚尊重,宽怀接纳。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我特别注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与自,我不给学生命令式的条文条款,只作建议性的点拨开导。将学生与我置于“水平”位置,让学生深感自己尊严的存在,深感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学生们得到了尊重,保持了自身尊严,就具有了自信,就具有了正视学习,直面生活的胆识与勇气。换而言之,教师角色理念实施了有效的转型,师生都有了明确的角色定位,给予学生的就是强劲而不竭的学习动力,有了强劲不竭的学习动力,再繁重的学习任务同学们也乐于去完成,再困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教师角色理念进行了有效转型,课堂教学活动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师生的交心互动就真诚恳切,全心全意。角色理念的有效转型,还促使我得以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课余的广阔天地里,与同学们广泛地接触,平等地沟通,真诚地交流,做了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这为我们师生共同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的学习任务另辟了新“洞天”。凸现了教师角色理念的有效转型的重要性。
三、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型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语文教师亮出了更高的目标,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要实现目标,完成使命,就应在教学模式上作有效转型。将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到以“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为宗旨的模式上来。
目前,不少教师对于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完成新课标的使命没有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清晰思路。其表现为:将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视若珍宝,且美其名曰“中规矩而有章序”。仍花大量教学精力作满堂灌,仍把大量的教学精力与时间用在语言点的传授和单纯语言技巧的训练上。为迎合“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新潮”,但又由于缺乏教学主见,课堂教学过程没有“主心骨”作支撑,实则蜕变成了“合而无习,分而不究”的“过堂”式教学。这些教学模式抹杀了学习主体“自主探究,交往互动”的有效活动。始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灌输得多,启发得少;指责得多,褒赏得少。学生则是被动地听,呆板地记,机械地练,学习过程苦不堪言且收效甚微。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逼迫学生强记现有结论,而不是指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交往场”通过探究、交流获取并储存信息。他们重视老师教的严格统一,忽视学生学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我以“课标”为依据,作了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型。首先,我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精神内化教材,把教材内容内化为教与学必须完成的总任务,又将总任务有章有序地切割成若干小任务,再将小任务具体落实到课节中,使每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其次,灵活多变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每堂课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交往场”上充分地进行学习互动:如听与说的互动,读与写的互动,练与评的互动,思与辩的互动等等。
总结活动的收获,把在这一段时间的收获做整理,分析过程的好坏。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请笑纳!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1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
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2本学期,围绕学校提出的“聚焦课堂,关注质量;张扬个性,凸显特色;规范管理,促进发展”教学工作重点,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务任务,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力争以后取得更好成绩,现将学校教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与成绩:
1、规范课程设置,深化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坚持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在专职教师紧缺的现实条件限制下,本学期坚持按课程标准开足了课程。有能力的老师跨学科教学,同一学科由多位老师兼任。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坚决杜绝随意更换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常规检查工作。在以往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市“教学四项规范达标”要求,教导处在开学初制定了《教学常规检查方案》,就计划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以及教研活动等五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以量分形式在全体教师中进一步加强教学“五认真”检查,并把它作为我校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科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为着力点,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每次检查都认真组织,详细布置,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的书面检查情况表,以供教师有针对性地改正,作为今后“五认真”努力的方向。本学期经过三次检查,评选出语文组2位、数学组2位教学优秀教师,其他老师也在检查中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能认真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一如既往地利用每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周二下午语文,周三下午数学)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课、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新教师展示课,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活动做到有主题,有内容。同时,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教改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关心新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3.立足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搭建平台,展现教学风采。本学期我校与桥下一小学结对帮扶活动在本校举行,给年轻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教学新理念的平台,受到了老师们一致好评。5月份在市、县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组织下,我校与温州__小学、县岭头小学举行随班就读“课堂有效教学”联谊教学活动,陈__、柯__俩位教师积极展示我校课堂教学风采。青年教师在一次次上课、反思、研讨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教学业务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积极参赛,凸现教学实效。本学期我校新教师柯__积极参加新苗评比,她在此次活动中脱颖而出,3人次参加优秀论文评比,全获县级一、二等奖。
4.推崇务实求真,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本学期我们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核心学科的书面测试成绩,提升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开学初,结合本校教学规范管理相关要求,我要求每个班级建设后进生档案,针对后20%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帮扶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帮扶记录。学期中,教导处在对所有班级进行调研,及时汇总相关数据,肯定了一些进步的班级和学生,同时也指出了不足。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本人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我兼任两门主课,工作有时无法兼顾,一些工作不能及时完成,某种程度上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
2、教研活动形式几年来一成不变,没有创新,又缺少专家的引领,活动效果不明显。
3、随着教师的“老龄化”,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4、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开展,但落实不够到位。
总之,本学期,在校长的悉心领导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蛔恪N医ν急涓铮角逃乱底鞒龉毕?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3一学期以来,我校在乡中心校的直接领导下,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实验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课堂教学衔接”和“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上课题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课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15节,数学教研课13节,英语教研课5节。促进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年段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6节本学科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抓特长生培养,推进教研成效
学生的特长方面的发展,是展示教研成果的一个重要渠道。我校紧抓特长生培养,开设了“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数学思维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气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期,我校学生任壮、王珂在县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五年级学生王珂所写作文在现代家长杂志发表。特长生的培养,浓厚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进了学校的教研成效。
五、开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我校为骨干教师创设平台、定期开设教师论坛,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教育感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上是我校一学期以来的教研工作回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长处,改进不足,以教研为先导,继续努力让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4这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来。在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中,本人成长了不少,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学期来,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进行了理论的学习,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交流,进行专题问题的诊断,进行了专题材料的筛选活动,制定专题教学策略,进行课例的验证。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知识
新的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在学期初,我们在教务处的组织下进行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刊物,结合青阳教育办的校本教研理论或校本教研经验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自已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自已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自已更好的进行教学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学习校本实施方案和学科组教研专题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首先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极的关注课堂,及课堂教学法效率,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梳理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捕捉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 ,进行教学问题记录,利用教研时间或课余时间和老师进行及时探讨,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及时的将教学困惑上传至QQ上与老师分享,为学校教研专题提供较好的题材。
三、指导新教师的课堂公开教学
为了使新教师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学期初跟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学习,教案的设计,并进行跟班听班,结合课堂上出现的难点、重点问题与新教师进行探讨,给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意见与建议。
四、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本人积极的分阶段地实践校本教研中的专题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问题让学生自已提,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已的答。
课后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范文5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重新审视校本教研的现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教研活动问题意识缺位,没有形成专题研究。校本教研没有捕捉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一个个专题。缺失 “研究什么”这一前提。其次,教研活动呈平推式,缺失磨炼提升过程。我们常常发现,某些教研活动研究课上了,大家也认真评了课,执教者也很认同评课者的意见,并做了反思。活动经历了上课、说课、评课、教后反思一条龙,搞得有声有色。大家各自为政,你打你的锣,我敲我的鼓,教研没有深度,达不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缺少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了进一步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学校实践和探究“一二三”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即确定一个主题,推行一课二上,实行三个结合。
一、确定一个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专题化。首先征集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根据问题的价值性(具有现实价值,通过专题研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共性(大多教师或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可操作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教研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最后确定教研专题。如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朗读有效方法,等语文组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拓展自主式教学”,数学组的“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英语组的“小学低段英语趣味性教学”等等。各学科组或几个学科组一起围绕自己的教研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由模糊变清晰,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推行一课二上”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课堂实践层面上说。一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调整;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取其所长,补已所短,促进进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点应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使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整个过程,采取“一课二上”策略,我们称之为“初磨课”和“再磨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课:初磨课一般在学科组进行,经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执教初磨课”三个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习理论,既为执教教师和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也为观察、研究、分析课例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根据。理论学习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各位老师各自去收集和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负责人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执教老师或全组教师,供大家参考学习,并组织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形成共识。
集体备课阶段。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阶段主要开展“三研”活动,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学法的过程。研究教材,要求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采取三种的方式进行,即问题导读法、合作交流法、自我解读法。研究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学案,研究学习起点,针对个别差异和不同学情组织教学。研究学法,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根据班级学生具体实际,鼓励指导教师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布障设疑学习法的模式(布障设疑——激发兴趣——探索学法)和提出要求学习法的模式(提出要求——自学探索——渗透学法)。不断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流程是:独立备课——导师指导——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执教“初磨课”阶段:学科组任教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和备课过程,初次进行上课,组内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课后进行说课和评课,然后调整学案,准备上“再磨课”。
再磨课。听课者主要是针对学科大组成员,年级组成员均有分工任务,要求大组全体教师参与互动,主要开展“三讲”活动。组内一人讲磨课过程,一人讲观点报告,大家讲课后感想。
1.讲磨课过程。
可讲在备课前的学习准备,讲对教材的理解,讲磨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讲如何对学法的指导,讲磨课的学案的前后调整等等。
2.讲观点报告。
年级组内一位老师要针对组内的主题,结合组内磨课过程与经历,做一个观点报告。
3.讲课后感想。
组织全体听课进行讨论,听课老师根据课堂展示和观点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邀请专家名师加以指导,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三、实行三个结合
为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准,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一次性消费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不断拓展和延伸,活动实行三个结合。
1.课内和课外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拓展教师交流反思的时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思想互动。我们通过QQ群,教师博客等形式,让教师撰写随笔、反思等进行继续交流,使“再磨课”后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动和专家引领进一步深化。
2.教学和科研结合。
教师根据滚动式的教研活动,针对执教老师的课例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拟写案例或论文,开展基于课例的课题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清晰教学实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对策,使其成为下一轮主题研究的起点,并使校本教研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拟写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3.校内和校外结合。
我们以汇报课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主要采取教学观摩会、送教下乡、帮扶结对等形式,由上课的老师来展示,这既产生辐射的作用,又为教师再提供一个再实践提高的过程和机会。
我们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听课,努力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手段,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
语文学科4月份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关键刚做课《陶校长的演讲》,并做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讲座,5月份又邀请浙派名师陈传敏来上课《牧场之国》,独特的课堂模式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邀请名师走进我们的课堂,聆听名师的声音,检验学生的水平,启迪老师的思维,思考自己的教学,构建语用性以生为本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为了初小,邀请了城西中学的教坛中坚金亦珍老师做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新视野》、《生活化作文序列的构建与实践》两个讲座,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向金老师提出了很多困惑的问题,金老师一一做了解答。在互动中,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金老师也从老师们的提问与交流中明白小学语文教学部分目标要求。
为了幼小衔接,承接了县幼小衔接的教学研讨会任务,一年级的胡志莲老师和金玉燕上了同机关二幼的老师一起上课研讨,课后教研员、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的话题。
数学教师怎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呢?本学期数学组仍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为重点,努力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努力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特邀请温州教育学院王炜老师来校指导,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金玉燕、王云莲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相互讨论学习,开展五次专题研究,共上了13节公开课。其中潘晓燕、任若群在学区教研活动中分别上了《抢数游戏》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金玉燕合杨启北分别上了县级公开课《解决问题》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潘晓燕和谢志富老师在上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之后,延续上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钻研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