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经济统计学的理解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1 14:42: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经济统计学的理解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经济统计学的理解

第1篇

台 湾 在 战 後 能 开 出 傲 人 经 济 成 就 的 根 本 原 因 , 是 它 在 1950 年 代 後 期 到 1960 年 代 初 期 曾 放 宽 外 汇 管 制 、 采 行 出 口 扩 张 的 经 济 发 展 路 线 。 这 十 年 中 , 民 间 企 业 家 释 放 出 来 的 企 业 家 精 神 重 新 调 整 台 湾 资 源 的 配 置 , 使 出 口 增 加 率 由 5.8% 提 升 至 24.5% , 经 济 成 长 率 平 均 值 高 达 10% 。 诚 如 蒋 硕 杰 所 说 , 在 当 时 经 济 学 界 大 都 沈 迷 於 凯 因 斯 学 派 或 世 界 体 系 理 论 的 大 环 境 下 , 台 湾 竟 然 采 行 了 与 流 行 学 术 思 潮 相 逆 的 经 济 发 展 路 线 , 可 算 是 极 大 的 幸 运 和 奇 迹 。 然 而 , 在 这 奇 迹 背 後 , 则 是 一 批 以 蒋 硕 杰 为 首 的 自 由 经 济 学 者 的 远 见 和 坚 持 。 今 日 , 开 发 中 国 家 已 纷 纷 采 行 开 放 性 的 经 济 发 展 策 略 , 蒋 硕 杰 的 自 由 经 济 思 想 终 获 得 全 球 性 的 肯 定 。

但 在 三 十 年 前 , 当 众 人 皆 酣 醉 时 , 何 以 蒋 硕 杰 能 独 醒 ? 我 们 所 接 触 到 的 文 献 大 都 归 因 於 他 敢 挑 战 权 威 的 独 特 风 格 。 我 们 曾 指 出 : 蒋 硕 杰 长 期 地 接 受 与 使 用 奥 地 利 经 济 学 派 的 「 时 间 维 度 概 念 , 他 一 生 坚 持 反 对 政 府 介 入 货 币 和 信 用 创 造 过 程 的 主 张 甚 至 可 说 是 推 导 自 此 概 念 。 毫 无 疑 问 地 , 蒋 硕 杰 的 经 济 思 想 及 自 由 经 济 信 念 深 受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影 响 , 但 是 影 响 到 何 种 程 度 ? 众 所 周 知 , 奥 地 利 学 派 几 乎 全 面 性 且 毫 不 妥 协 地 反 对 政 府 介 入 经 济 活 动 。 於 是 , 我 们 想 问 : 蒋 硕 杰 对 自 由 经 济 的 坚 持 是 否 也 是 毫 不 妥 协 与 全 面 性 的 ? 或 只 是 选 择 性 地 反 对 政 府 某 一 方 面 的 过 度 介 入 ? 如 果 答 案 是 後 者 , 而 且 我 们 也 相 信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逻 辑 推 理 并 无 重 大 缺 陷 , 那 么 蒋 硕 杰 是 如 何 对 自 己 的 选 择 自 圆 其 说 ? 他 早 期 的 选 择 是 否 会 随 著 他 的 研 究 发 现 而 逐 渐 失 去 说 服 力 ? 而 这 些 转 变 又 是 如 何 发 生 的 ? 转 变 後 的 选 择 是 更 接 近 奥 地 利 学 派 , 还 是 更 远 离 ? 对 於 这 些 问 题 , 本 文 尝 试 从 已 经 披 露 出 来 的 相 关 资 料 去 探 索 。

在 文 章 结 构 方 面 , 除 了 第 一 节 的 前 言 外 , 本 文 把 蒋 硕 杰 的 学 术 生 涯 分 成 三 段 时 期 , 分 别 於 第 二 节 到 第 四 节 讨 论 。 第 二 节 讨 论 的 是 他 自 伦 敦 政 经 学 院 毕 业 後 的 十 年 。 我 们 认 为 他 在 这 十 年 间 抱 持 一 种 类 似 於 米 德 (james e. meade) 之 中 间 路 线 的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 并 不 完 全 反 对 经 济 计 画 。 第 三 节 将 讨 论 他 从 1950 年 代 後 期 到 1970 年 代 後 期 的 二 十 年 。 在 这 段 期 间 , 他 从 反 对 瓦 拉 氏 法 则 ( walras' law ) 的 误 用 , 逐 渐 了 解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错 误 。 然 而 , 由 於 未 能 找 到 信 服 的 替 代 性 的 理 论 , 他 在 此 时 期 仍 未 完 全 抛 弃 社 会 主 义 。 第 四 节 讨 论 他 回 到 中 华 经 济 研 究 院 以 後 的 时 期 。 在 这 段 期 间 , 他 从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经 验 的 研 究 中 , 深 刻 认 识 到 自 由 经 济 的 本 质 在 於 企 业 家 的 创 新 及 自 由 竞 争 的 发 现 过 程 。 由 於 这 两 项 本 质 分 别 是 奥 地 利 学 派 (austrian school) 的 米 塞 斯 (l. mises) 与 海 耶 克 (f. a. hayek) 在 「 社 会 主 义 之 计 算 的 大 辩 论 中 所 坚 持 的 观 点 , 後 期 的 蒋 硕 杰 找 到 了 可 以 让 他 完 全 抛 弃 社 会 主 义 的 替 代 性 学 说 学 说 。 在 最 後 一 节 的 结 论 中 , 我 们 略 述 他 在 重 新 肯 定 奥 地 利 经 济 学 说 之 後 , 对 於 民 主 过 度 膨 胀 以 致 伤 害 到 自 由 经 济 的 担 忧 。

第二节 接受「中间条路的时期

根 据 自 述 , 蒋 硕 杰 於 1941 年 任 职 利 物 浦 领 事 馆 时 便 体 认 到 「 五 鬼 搬 运 法 的 不 道 德 和 窃 盗 行 为 , 也 於 1945 年 担 任 「 东 北 经 济 委 员 会 调 查 研 究 处 处 长 时 深 刻 了 解 物 价 管 制 的 荒 谬 。 这 些 自 述 明 显 地 道 出 他 在 1940 年 代 末 期 是 反 对 政 府 过 度 干 预 经 济 事 务 。 这 时 他 刚 从 伦 敦 政 经 学 院 毕 业 , 对 於 海 耶 克 及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经 济 思 想 应 相 当 熟 悉 。 因 此 , 他 反 对 政 府 过 度 干 预 经 济 事 务 的 态 度 并 不 出 人 意 表 。 相 反 地 , 倒 是 他 对 於 自 由 经 济 的 支 持 程 度 叫 人 好 奇 。 在 1948 年 的 〈 经 济 制 度 之 选 择 〉 一 文 中 , 他 曾 提 到 两 点 他 不 能 完 全 同 意 自 由 经 济 理 念 的 观 点 :

1.最 理 想 的 自 由 企 业 在 提 高 生 产 一 点 也 可 能 有 一 严 重 的 缺 陷 , 即 自 由 价 格 机 构 可 能 无 力 使 社 会 之 储 蓄 倾 向 与 投 资 保 持 一 种 必 需 的 关 系 , 以 不 断 的 产 出 足 够 的 有 效 需 要 , 来 维 持 各 种 生 产 因 素 的 充 分 利 用 。 因 此 常 易 发 生 失 业 的 现 象 。 … 只 要 政 府 能 随 时 以 不 与 私 人 企 业 冲 突 的 公 共 投 资 来 弥 补 私 人 投 资 的 不 足 , 自 由 主 义 社 会 中 的 失 业 不 是 无 法 消 弭 的 。

2.我 们 应 该 探 讨 的 途 径 , 是 如 何 使 社 会 主 义 兼 而 有 理 想 中 的 自 由 主 义 的 优 点 。 … 其 实 集 体 计 画 经 济 并 非 社 会 主 义 必 要 的 附 随 条 件 。 … 社 会 主 义 的 经 济 , 尽 可 采 用 一 种 分 权 的 经 济 制 度 , 而 使 之 兼 有 完 全 竞 争 的 自 由 主 义 之 长 处 。

第 一 段 话 是 不 折 不 扣 的 凯 因 斯 式 口 吻 , 认 定 自 由 企 业 的 社 会 本 质 上 存 在 有 效 需 求 不 足 的 问 题 , 不 过 政 府 有 能 力 利 用 公 共 投 资 加 以 消 弭 。 第 二 段 话 属 於 修 正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基 调 , 一 方 面 相 信 市 场 机 制 本 质 上 是 失 灵 的 , 另 一 方 面 承 认 集 体 式 社 会 主 义 运 作 上 缺 欠 效 率 。 从 这 两 段 话 , 我 们 提 出 的 臆 说 是 : 此 时 蒋 硕 杰 虽 反 对 集 权 式 社 会 主 义 , 却 保 留 很 大 的 空 间 允 许 政 府 介 入 经 济 事 务 。 传 统 的 自 由 经 济 信 念 要 求 政 府 完 全 地 撤 离 经 济 与 社 会 领 域 , 仅 保 留 外 交 、 国 防 与 警 政 方 面 的 机 能 ; 相 对 地 , 集 体 式 社 会 主 义 则 要 求 政 府 全 面 接 管 所 有 的 人 的 所 有 活 动 。 此 时 他 在 这 两 极 之 间 选 择 了 他 称 之 为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中 间 路 线 。

根 据 他 的 说 法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是 「 容 许 自 由 竞 争 的 私 人 企 业 , 与 遵 照 完 全 竞 争 的 生 产 原 则 的 国 营 企 业 并 存 的 经 济 制 度 。 他 允 许 自 由 竞 争 存 在 的 理 由 , 并 不 是 为 了 模 拟 国 营 事 业 所 需 遵 照 的 「 完 全 竞 争 的 生 产 原 则 。 国 营 事 业 是 指 向 「 容 易 造 成 独 占 或 寡 占 的 形 式 的 工 业 , 势 必 要 与 自 由 竞 争 的 工 业 在 产 业 别 方 面 截 然 分 开 。 一 但 截 然 分 开 , 采 取 国 营 企 业 的 产 业 就 不 再 存 在 完 全 竞 争 的 市 场 , 也 不 存 在 完 全 竞 争 的 产 品 价 格 , 该 产 业 也 就 无 从 计 算 出 所 谓 的 「 完 全 竞 争 的 生 产 原 则 。 明 显 地 , 蒋 硕 杰 当 时 并 未 注 意 到 此 问 题 。 他 主 张 保 留 部 份 私 人 企 业 的 理 由 , 主 要 是 为 了 「 保 障 民 主 政 治 的 存 续 。 他 说 到 :

现 在 国 内 颇 流 行 一 种 看 法 , 即 经 济 的 平 等 重 於 政 治 的 民 主 , … 这 种 看 法 是 非 常 危 险 的 。 我 们 不 能 有 了 社 会 主 义 的 经 济 制 度 就 放 弃 民 主 的 政 治 制 度 。 相 反 地 , 我 们 如 果 采 取 了 社 会 主 义 之 後 , 将 更 需 要 有 个 可 靠 的 民 主 政 体 。 因 为 在 社 会 主 义 的 经 济 制 度 ( 尤 其 集 体 计 画 式 的 ) 之 下 , 政 府 对 人 民 之 统 治 权 利 深 入 人 民 生 活 之 各 方 面 。

换 言 之 ,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类 似 於 英 国 费 边 社 (fabian society) 的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 与 集 体 ( 计 画 的 ) 社 会 主 义 的 差 别 在 於 民 主 。 两 种 社 会 主 义 的 另 一 项 争 议 在 於 对 凯 因 斯 (j. m. keynes) 经 济 管 理 政 策 的 态 度 。 当 自 由 经 济 被 认 为 无 法 克 服 垄 断 与 外 部 性 等 导 致 市 场 失 灵 的 因 素 後 ,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者 较 集 体 社 会 主 义 者 容 易 接 纳 市 场 机 能 带 来 的 效 率 , 只 要 求 将 市 场 活 动 限 制 在 政 府 的 监 督 与 控 制 之 内 。

接 著 , 我 们 以 两 个 例 子 说 明 蒋 硕 杰 当 时 对 於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的 信 仰 :

1.1949 年 , 他 采 用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时 间 延 续 性 , 推 论 出 经 济 落 後 国 家 应 该 「 先 办 轻 工 业 、 再 办 重 工 业 的 发 展 策 略 。

说 明 : 当 时 经 济 落 後 国 家 多 采 行 命 令 式 经 济 计 画 , 主 张 应 先 发 展 重 工 业 , 等 重 工 业 有 了 成 果 後 再 发 展 轻 工 业 。 蒋 硕 杰 反 对 这 种 「 重 重 轻 轻 的 策 略 , 认 为 轻 工 业 的 投 资 可 以 很 快 地 取 得 回 报 , 提 升 所 得 , 从 而 扩 张 有 效 需 求 。 如 果 再 配 合 政 府 正 确 的 储 蓄 政 策 和 利 率 政 策 , 人 民 的 储 蓄 也 会 和 有 效 需 求 同 步 成 长 。 等 储 蓄 提 高 、 投 资 资 金 来 源 稳 定 之 後 , 新 的 投 资 便 会 转 向 资 本 密 集 度 较 高 的 产 业 。 如 此 循 环 下 去 , 重 工 业 也 会 逐 步 发 展 起 来 。 在 这 文 章 中 , 他 以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时 间 持 续 性 为 分 析 工 具 , 以 凯 因 斯 的 有 效 需 求 为 政 策 的 追 求 目 标 , 思 考 著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计 画 的 进 行 路 线 。

2.1952 年 , 他 於 休 假 回 台 时 介 绍 尹 仲 容 阅 读 米 德 所 著 《 计 画 与 价 格 机 制 》 一 书 。

说 明 : 根 据 自 述 , 蒋 硕 杰 介 绍 该 书 的 推 荐 词 是 : 「 第 二 次 大 战 期 间 , 英 国 全 国 的 经 济 政 策 都 是 由 战 时 内 阁 制 定 , 他 (meade) 身 为 内 阁 的 经 济 处 副 处 长 , 到 战 後 升 成 正 处 长 , 管 的 事 情 很 多 , 经 验 很 丰 富 , 看 这 本 书 你 可 以 得 到 他 真 正 的 经 验 之 谈 。 蒋 硕 杰 对 此 「 他 真 正 的 经 验 之 谈 的 解 释 是 : 「 这 本 书 主 要 是 讲 价 格 机 能 的 功 能 在 什 么 地 方 , 可 以 如 何 少 掉 计 画 者 多 少 的 事 情 , 如 何 解 决 多 少 的 麻 烦 。 此 书 虽 道 出 「 价 格 机 能 对 经 济 的 重 要 性 , 但 不 宜 忽 略 地 , 米 德 毕 竟 是 一 位 典 型 的 「 自 由 社 会 主 义 者 。 他 在 〈 序 言 〉 中 清 清 楚 楚 地 说 该 书 旨 在 於 推 动 自 由 社 会 主 义 的 「 中 间 路 线 。 当 蒋 硕 杰 推 介 该 书 给 尹 仲 容 和 负 责 经 济 计 画 之 官 员 的 同 时 , 也 将 社 会 主 义 的 中 间 路 线 引 进 我 国 。

米 德 表 明 他 写 该 书 是 为 了 对 於 「 是 否 该 采 行 经 济 计 画 这 个 当 代 大 议 题 表 示 他 的 意 见 , 因 为 「 已 经 有 很 多 的 经 济 学 家 发 表 了 他 们 的 观 点 。 他 点 名 了 一 些 知 名 的 经 济 学 家 和 其 著 作 , 其 中 包 括 海 耶 克 的 《 到 奴 役 之 路 》 以 及 蒋 硕 杰 时 常 提 及 的 罗 伯 逊 (d. h. robertson) 的 演 讲 内 容 。 米 德 所 加 入 辩 论 的 「 大 议 题 , 其 实 是 自 1920 年 代 就 已 经 展 开 的 「 社 会 主 义 者 之 计 算 的 大 辩 论 (the socialist calculation debate) 的 延 伸 。 海 耶 克 在 1940 年 代 末 期 出 版 《 到 奴 役 之 路 》 之 後 就 不 再 发 表 经 济 学 方 面 的 著 作 , 因 为 他 和 米 塞 斯 的 论 点 在 此 辩 论 中 被 经 济 学 界 误 解 。 当 时 学 界 普 遍 认 为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者 和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者 联 手 击 败 了 奥 地 利 学 派 , 因 为 他 们 误 以 为 : 分 权 式 的 社 会 主 义 不 仅 能 达 成 自 由 经 济 体 系 的 生 产 效 率 , 亦 能 实 现 社 会 主 义 的 分 配 正 义 。 米 德 和 朗 其 (o. lange) 对 於 分 配 正 义 的 坚 持 度 略 有 不 同 , 但 是 都 主 张 以 分 权 式 经 济 计 画 作 为 集 体 社 会 主 义 的 修 正 路 线 。 蒋 硕 杰 这 时 也 同 样 地 接 受 这 个 错 误 的 判 定 。 在 〈 经 济 制 度 之 选 择 〉 文 中 , 他 便 说 到 :

武 断 的 集 体 计 画 既 然 代 替 了 消 费 者 自 由 的 选 择 来 决 定 一 切 的 生 产 , 则 消 费 者 之 主 权 不 啻 被 侵 犯 剥 夺 。 近 年 来 经 济 学 界 对 社 会 主 义 之 论 争 均 以 此 问 题 为 焦 点 , 但 是 今 日 我 国 之 侈 言 计 画 经 济 之 论 客 , 似 乎 仍 多 昧 於 此 义 , 所 以 我 们 需 要 特 别 加 以 强 调 。

此 处 的 「 经 济 学 界 对 社 会 主 义 之 论 争 即 是 「 社 会 主 义 者 之 计 算 的 大 辩 论 。 这 个 大 辩 论 的 当 时 「 结 论 让 蒋 硕 杰 除 了 了 解 集 权 社 会 主 义 的 种 种 荒 谬 之 外 , 同 时 也 引 导 他 进 入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世 界 。

第三节 转变时期

蒋 硕 杰 对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信 心 一 直 持 续 到 1978 年 , 虽 然 他 的 信 心 逐 渐 在 消 失 。 1978 年 , 他 与 邢 慕 寰 等 五 院 士 共 同 发 表 〈 经 济 计 画 与 资 源 之 有 效 利 用 〉 一 文 , 还 对 经 济 计 画 怀 抱 远 景 , 并 计 画 将 全 国 可 用 於 投 资 之 资 源 都 加 以 规 划 。 这 些 规 划 包 括 了 调 整 关 税 与 商 品 税 、 允 许 厂 商 对 其 投 资 自 由 折 旧 、 发 展 资 本 市 场 、 筹 建 大 汽 车 厂 、 扩 大 经 济 建 设 委 员 会 之 权 责 等 建 议 。 由 於 他 并 不 信 仰 集 体 社 会 主 义 , 因 此 该 文 的 结 论 强 烈 地 呼 吁 市 场 机 能 :

若 政 府 不 明 顺 应 之 道 , 强 加 干 涉 , 则 如 治 丝 愈 棼 , 欲 益 反 损 。 故 凡 市 场 机 能 灵 活 运 行 之 国 家 , 其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皆 超 前 ; 凡 是 市 场 机 能 滞 碍 不 畅 之 国 家 , 其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类 皆 落 後 。 史 实 昭 然 , 无 待 列 举 。 即 以 台 湾 而 论 , 倘 非 四 十 年 代 末 期 以 至 五 十 年 代 初 期 政 府 毅 然 取 消 一 连 串 之 管 制 措 施 , 并 将 复 式 汇 率 改 为 单 一 汇 率 , 则 经 济 发 展 决 不 可 能 到 达 现 今 之 阶 段 。

像 这 样 既 强 烈 主 张 计 画 经 济 又 极 力 呼 吁 市 场 机 能 的 文 章 , 除 了 令 人 怀 疑 五 位 院 士 对 经 济 制 度 的 观 点 南 辕 北 辙 外 , 另 外 可 能 的 解 释 便 是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容 易 接 受 模 糊 的 折 衷 主 张 。

该 文 也 以 相 同 角 度 去 解 释 台 湾 早 期 经 济 发 展 的 成 功 经 验 : 政 府 能 在 不 干 预 市 场 机 能 前 提 下 采 行 指 导 性 的 经 济 计 画 。 为 了 继 续 这 些 成 果 , 该 文 支 持 中 央 政 府 规 划 的 六 年 国 建 计 画 , 主 张 重 建 一 个 拥 有 实 权 的 「 中 央 计 画 局 ( 即 经 济 建 设 委 员 会 ) , 专 责 於 模 拟 市 场 的 运 作 机 能 , 寻 找 产 业 发 展 方 向 , 并 利 用 机 制 设 计 引 导 产 业 走 上 规 划 的 发 展 方 向 。 这 种 是 不 折 不 扣 的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 一 方 面 相 信 市 场 的 生 产 效 率 高 过 计 画 经 济 , 另 一 方 面 却 又 相 信 市 场 是 由 短 视 且 资 讯 不 足 的 自 私 者 组 成 。 因 此 , 只 要 中 央 计 画 局 拥 有 充 分 的 资 讯 和 无 私 的 官 员 , 便 能 正 确 地 规 划 出 国 家 的 经 济 结 构 和 长 远 发 展 方 向 。 他 们 相 信 中 央 计 画 局 的 能 力 , 也 相 信 政 府 在 远 景 、 资 讯 、 计 画 、 甚 至 道 德 方 面 都 优 於 个 人 。

然 而 , 蒋 硕 杰 在 主 持 中 华 经 济 研 究 院 时 期 , 对 政 府 计 画 与 指 导 的 能 力 就 不 再 具 有 如 此 信 心 。 他 说 :

政 府 帮 忙 找 寻 新 的 比 较 利 益 工 业 是 对 的 , 像 新 竹 的 工 业 科 技 研 究 院 做 得 很 好 。 但 是 , 光 靠 政 府 是 不 够 的 , 应 该 改 善 国 内 的 投 资 环 境 , 招 募 私 人 企 业 来 参 加 , 让 他 们 自 由 竞 争 、 发 展 。 而 且 完 全 由 政 府 工 业 政 策 领 导 也 不 好 , 因 为 政 府 可 能 有 错 , 而 把 全 国 的 资 源 用 到 错 的 方 向 去 , 不 是 个 好 现 象 。

这 段 话 说 得 很 委 婉 , 但 他 的 转 变 已 很 清 楚 。 毫 不 惊 讶 地 , 他 会 在 《 访 问 记 录 》 中 坦 白 道 :

我 的 中 文 著 作 中 有 一 篇 〈 经 济 计 画 与 资 源 之 有 效 利 用 〉 , 与 现 在 的 六 年 国 建 计 画 有 关 系 。 这 篇 是 我 与 邢 慕 寰 、 顾 应 昌 、 费 景 汉 、 邹 至 庄 等 院 士 合 写 , 於 民 国 六 十 七 年 提 出 来 的 。 那 时 候 眼 光 所 及 并 不 见 得 比 现 在 深 , 不 过 对 通 货 膨 胀 的 危 险 比 较 重 视 。 现 在 我 觉 得 国 建 六 年 计 画 中 , 政 府 要 支 配 这 么 大 比 例 的 国 家 资 源 , 不 太 好 ! 因 为 政 府 眼 光 看 得 到 的 不 一 定 都 是 对 的 , 还 是 把 它 分 散 一 点 , 由 许 多 的 私 人 企 业 家 共 同 分 摊 责 任 比 较 好 。

明 显 地 , 在 1978 年 到 1990 年 之 间 , 他 对 政 府 的 能 力 和 经 济 计 画 的 态 度 完 全 转 变 了 。

他 的 转 变 始 於 何 时 ? 如 何 开 始 的 ? 我 们 认 为 他 在 1960 年 初 期 可 能 就 已 经 开 始 怀 疑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在 经 济 理 论 上 的 正 确 性 , 但 由 於 未 能 找 到 另 一 套 令 他 信 服 的 替 代 理 论 而 未 完 全 抛 弃 。 我 们 认 为 : 引 导 他 开 始 怀 疑 社 会 主 义 的 是 他 在 1960 年 代 初 期 对 於 瓦 拉 氏 法 则 的 研 究 发 现 , 而 最 後 让 他 完 全 抛 弃 社 会 主 义 的 则 是 他 在 1980 年 代 初 期 对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研 究 发 现 。

瓦 拉 氏 法 则 不 仅 是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分 析 经 济 体 系 达 到 均 衡 的 核 心 假 设 , 也 是 凯 因 斯 学 派 发 展 货 币 理 论 的 基 本 假 设 。 蒋 硕 杰 是 从 柏 廷 肯 (d. patinkin, 1958) 的 一 篇 文 章 警 觉 到 瓦 拉 氏 法 则 被 普 遍 误 用 的 现 象 。 他 假 设 一 个 仅 包 括 一 个 ( 总 合 ) 商 品 与 一 个 债 券 的 货 币 经 济 , 而 各 经 济 单 位 在 各 期 期 末 的 预 算 限 制 式 加 总 起 来 可 写 成 : md + bd= m0 + bs + (cs-cd) , 其 中 cs 和 cd 表 示 各 经 济 单 位 在 这 期 间 内 对 商 品 的 总 供 给 与 总 需 要 , bs 和 m0 表 示 期 初 全 经 济 的 货 币 供 给 和 债 券 的 供 给 , 而 md 和 bd 表 示 各 单 位 在 期 末 对 货 币 和 债 券 的 总 持 有 量 。 假 设 期 末 时 债 券 市 场 与 商 品 市 场 同 时 达 到 均 衡 , 这 两 市 场 的 均 衡 式 可 写 成 cs=cd 和 bd=bs , 带 入 预 算 限 制 的 加 总 式 之 後 , 可 导 出 : md=m0 。

蒋 硕 杰 问 道 : 这 是 否 为 货 币 市 场 的 均 衡 式 ? 若 是 , 当 商 品 市 场 与 债 券 市 场 同 时 达 成 均 衡 时 , 货 币 市 场 便 会 自 动 达 到 均 衡 。 这 等 於 是 将 瓦 拉 氏 法 则 的 应 用 范 围 , 由 纯 粹 的 商 品 交 易 经 济 推 广 到 货 币 经 济 。 若 接 受 该 法 则 , 在 分 析 均 衡 状 态 时 , 我 们 便 可 丢 弃 其 中 任 一 个 市 场 。 这 个 「 被 丢 弃 的 市 场 可 以 是 商 品 市 场 , 或 是 债 券 市 场 , 也 可 以 是 货 币 市 场 。 然 而 , 蒋 硕 杰 却 指 出 : 利 用 预 算 限 制 式 加 总 出 来 的 md , 是 各 单 位 在 期 末 时 所 持 有 的 货 币 总 量 , 最 多 只 能 称 作 货 币 被 作 为 价 值 储 存 ( 到 下 一 期 ) 的 需 要 , 并 不 包 括 各 单 位 在 这 期 间 内 为 完 成 商 品 交 易 而 ( 预 先 ) 持 有 的 数 量 , 亦 即 货 币 作 为 交 易 媒 介 的 需 要 。 因 此 , 在 货 币 经 济 里 使 用 瓦 拉 氏 法 则 , 不 论 是 丢 弃 货 币 市 场 或 是 债 券 市 场 , 都 同 样 地 误 解 了 货 币 的 功 能 。 其 结 果 将 高 估 货 币 作 为 价 值 储 存 的 影 响 , 并 忽 略 货 币 作 为 交 易 媒 介 的 影 响 。 只 要 交 易 或 投 资 计 画 必 须 使 用 货 币 , 采 用 瓦 拉 氏 法 则 分 析 便 会 带 来 错 误 的 结 果 。

那 么 , 交 易 与 投 资 计 画 是 否 必 须 使 用 货 币 ? 这 是 「 社 会 主 义 者 之 计 算 的 大 辩 论 所 争 议 的 主 题 。 当 时 辩 论 的 两 方 分 别 是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米 塞 斯 与 海 耶 克 , 和 新 古 典 学 派 及 社 会 主 义 者 的 泰 勒 (f. m. taylor) 、 笛 肯 生 (h. d. dickinson) 、 朗 其 等 。 前 者 质 疑 社 会 主 义 之 集 体 计 画 的 可 行 性 , 而 後 者 辩 称 中 央 计 画 局 绝 对 有 能 力 解 决 问 题 。 米 塞 斯 认 为 货 币 不 仅 决 定 商 品 的 货 币 价 格 , 也 解 决 各 种 计 算 问 题 , 如 消 费 者 对 效 用 的 计 算 和 生 产 者 对 利 润 的 计 算 等 。 经 济 社 会 若 无 货 币 , 则 一 切 的 经 济 计 算 都 会 无 法 进 行 。 泰 勒 辩 称 : 当 代 数 理 理 论 和 计 算 技 术 的 发 展 已 经 解 决 了 大 型 方 程 式 组 的 解 值 问 题 , 因 此 经 济 计 算 并 不 需 要 再 借 用 货 币 和 货 币 价 格 。 笛 肯 生 也 接 著 呼 应 他 , 认 为 : 统 计 学 和 抽 样 技 术 的 发 展 , 也 已 经 解 决 了 商 品 的 需 要 函 数 和 生 产 函 数 的 估 测 问 题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新 古 典 学 派 学 者 是 以 瓦 拉 氏 的 一 般 均 衡 模 型 作 为 模 拟 市 场 机 能 的 工 具 , 并 以 商 品 的 相 对 价 格 去 回 应 米 塞 斯 所 提 出 的 货 币 价 格 。 至 於 米 塞 斯 所 提 出 的 利 润 计 算 和 企 业 家 精 神 的 问 题 , 则 在 社 会 主 义 者 的 鄙 视 下 被 故 意 漠 视 。

在 这 场 辩 论 中 , 米 塞 斯 坚 持 没 有 货 币 就 无 法 进 行 经 济 计 算 , 自 然 无 法 进 行 交 易 和 投 资 计 画 。 交 易 经 济 的 本 质 便 是 货 币 , 以 物 易 物 的 经 济 只 能 存 在 於 想 像 的 社 会 。 蒋 硕 杰 并 不 否 认 瓦 拉 氏 法 则 使 用 於 以 物 易 物 之 经 济 的 正 确 性 , 但 那 只 是 理 论 分 析 的 起 点 。 一 但 考 虑 真 实 世 界 , 交 易 和 投 资 计 画 都 必 须 仰 赖 货 币 来 进 行 , 而 此 时 瓦 拉 氏 法 则 却 是 不 能 使 用 的 。 然 而 , 社 会 主 义 的 经 济 计 算 却 必 须 仰 赖 瓦 拉 氏 法 则 。

蒋 硕 杰 对 於 投 资 计 画 必 须 使 用 货 币 的 理 由 是 : 「 每 个 支 出 单 位 至 少 会 为 了 短 期 ( 未 必 有 一 个 固 定 的 期 间 ) 的 计 画 性 支 出 , 而 合 理 地 持 有 足 够 的 现 金 , 以 避 免 在 此 期 间 内 必 须 去 面 对 不 规 则 又 无 法 预 测 的 现 金 收 受 情 况 。 这 一 点 , 当 海 耶 克 於 1933 年 加 入 辩 论 时 也 同 样 地 指 出 : 社 会 存 在 千 万 个 经 济 决 策 单 位 和 商 品 , 解 值 问 题 实 际 上 并 不 可 行 , 更 何 况 影 响 各 经 济 单 位 的 决 策 因 素 亦 随 时 在 变 。 然 而 , 朗 其 在 修 正 瓦 拉 氏 的 一 般 均 衡 模 型 後 提 出 他 的 解 决 办 法 : 生 产 工 具 在 中 央 计 画 局 的 指 导 下 交 由 国 家 工 厂 制 造 , 但 一 般 消 费 性 商 品 则 交 由 私 人 制 造 , 并 允 许 市 场 进 行 交 易 ; 在 计 画 之 初 , 中 央 计 画 局 先 估 算 一 组 各 种 商 品 的 初 设 价 格 (initial prices) , 私 人 根 据 这 组 价 格 决 定 供 给 与 需 要 , 中 央 计 画 局 再 根 据 市 场 出 现 的 超 额 供 给 或 超 额 需 求 去 调 整 各 种 商 品 的 价 格 。 朗 其 放 弃 了 集 权 式 的 经 济 计 画 , 把 中 央 计 画 局 重 新 定 位 为 瓦 拉 氏 理 论 中 的 「 拍 卖 者 , 并 让 「 试 误 过 程 去 决 定 各 种 商 品 的 价 格 。

海 耶 克 仍 不 同 意 朗 其 的 修 正 观 点 , 并 於 1937 年 的 〈 经 济 学 与 知 识 〉 一 文 指 出 : 资 源 的 利 用 决 定 於 个 人 拥 有 的 知 识 , 这 些 知 识 不 仅 决 定 个 人 的 生 产 与 需 要 数 量 , 更 决 定 商 品 的 种 类 和 生 产 的 方 式 。 之 後 , 他 又 於 1945 年 发 表 〈 散 在 社 会 的 知 识 之 利 用 〉 一 文 , 指 出 : 这 些 知 识 不 仅 零 碎 地 分 散 在 个 人 身 上 , 更 只 存 在 经 济 活 动 的 现 场 , 有 时 也 出 现 相 互 冲 突 的 情 景 。 中 央 计 画 局 绝 对 无 法 整 合 这 些 知 识 , 因 而 无 法 正 确 地 决 定 资 源 的 配 置 。 不 幸 地 , 他 的 观 点 在 当 时 被 经 济 学 界 解 释 成 奥 地 利 学 者 逃 向 认 识 论 的 宣 言 , 也 遭 遇 到 和 米 塞 斯 的 利 润 计 算 和 企 业 家 精 神 一 样 被 鄙 视 的 结 局

我 们 大 致 可 以 了 解 : 当 米 塞 斯 所 提 的 企 业 家 精 神 和 海 耶 克 所 提 的 知 识 的 利 用 被 忽 视 後 , 市 场 机 能 所 扮 演 的 资 源 配 置 都 能 由 中 央 计 画 局 顺 利 接 手 。 如 果 再 考 虑 第 一 福 利 经 济 学 定 理 , 中 央 计 画 局 的 成 就 不 仅 不 低 於 市 场 机 能 在 完 全 竞 争 下 的 表 现 , 更 可 补 救 不 完 全 竞 争 的 缺 点 。 换 言 之 , 除 非 重 新 正 视 企 业 家 精 神 和 知 识 之 利 用 的 问 题 , 否 则 我 们 难 以 看 出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的 错 误 。 故 当 蒋 硕 杰 在 批 评 瓦 拉 氏 法 则 的 误 用 时 曾 不 含 糊 地 将 其 罪 源 追 溯 到 朗 其 身 上 , 也 感 觉 到 隐 藏 在 瓦 拉 氏 法 则 背 後 的 社 会 主 义 倾 向 和 危 机 , 却 依 然 对 朗 其 所 发 展 的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有 所 期 盼 。

经 济 学 家 都 明 白 经 济 发 展 的 必 要 条 件 在 於 有 限 资 源 的 使 用 效 率 , 也 了 解 人 力 资 源 是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项 , 却 对 人 力 资 源 的 利 用 方 式 持 不 同 的 主 张 。 譬 如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就 认 为 科 学 研 究 人 员 以 外 的 人 员 , 包 括 经 济 计 画 局 的 官 员 和 工 厂 的 管 理 者 并 不 拥 有 创 造 能 力 , 因 此 人 力 资 源 也 就 如 其 他 资 源 一 样 也 存 在 资 质 ( , 包 括 天 资 、 能 力 、 技 术 与 学 问 等 ) 的 差 异 , 也 必 须 妥 善 安 排 与 计 画 。 安 排 原 则 是 把 资 质 较 佳 的 人 才 安 置 於 政 府 机 关 , 因 为 政 府 政 策 的 影 响 层 面 远 较 生 产 事 业 为 广 。 然 後 由 上 而 下 , 按 资 质 的 不 同 逐 层 安 置 。 在 未 完 全 抛 弃 社 会 主 义 之 前 , 蒋 硕 杰 也 持 此 态 度 。 譬 如 在 1977 年 的 〈 如 何 维 持 台 湾 经 济 快 速 成 长 的 问 题 〉 一 文 中 , 他 便 说 到 :

我 国 於 抗 战 期 间 , 工 业 人 才 大 率 荟 萃 於 经 济 部 及 资 源 委 员 会 ; 迁 台 初 期 , 亦 复 大 致 如 是 , 故 迁 台 初 期 一 切 民 营 企 业 之 投 资 计 画 , 需 先 经 政 府 官 员 之 审 核 , 或 颇 有 理 由 。 但 时 至 今 日 , 旧 时 资 委 会 之 工 业 专 家 多 已 老 去 , 或 因 待 遇 之 偏 低 , 而 逐 渐 离 散 , 而 民 营 企 业 经 此 二 十 余 年 之 蓬 勃 成 长 , 已 自 培 育 或 罗 致 若 干 新 人 才 。

当 政 府 无 法 罗 致 优 秀 人 才 之 後 , 人 才 自 然 「 散 处 民 间 , 故 他 主 张 「 此 时 应 鼓 励 企 业 家 自 己 出 国 考 察 国 外 市 场 , 以 发 现 新 外 销 产 品 , 同 时 应 注 意 到 「 企 业 家 所 发 现 之 新 外 销 产 品 未 必 即 为 政 府 认 为 应 接 受 奖 励 者 。 宜 注 意 的 是 : 这 些 人 才 如 果 还 留 在 政 府 , 政 府 就 可 以 进 行 经 济 计 画 。 同 样 的 观 点 亦 出 现 在 〈 经 济 计 画 与 资 源 之 有 效 利 用 〉 一 文 , 他 一 方 面 主 张 : 「 盖 有 利 之 投 资 方 向 , 须 待 众 多 之 企 业 家 , 分 别 自 各 方 面 发 掘 寻 找 。 其 所 选 择 之 投 资 方 向 , 未 必 属 於 政 府 所 限 定 之 类 目 。 另 一 方 面 则 认 为 : 「 晚 进 国 内 外 专 家 多 认 为 机 械 工 业 为 我 国 下 一 阶 段 工 业 发 展 之 最 好 方 向 , 则 此 时 正 可 大 胆 以 四 、 五 亿 美 元 之 投 资 , 促 其 建 立 。 换 言 之 , 此 时 期 他 仍 视 新 外 销 机 会 和 可 外 销 的 新 产 品 为 客 观 的 存 在 , 只 要 资 质 够 高 的 人 才 就 有 能 力 发 现 它 们 , 不 论 该 人 员 任 职 於 政 府 或 是 经 营 私 人 企 业 。 如 果 人 才 开 始 散 布 , 政 府 便 无 力 管 理 全 面 的 经 济 活 动 , 此 时 不 妨 专 责 於 「 防 止 严 重 的 失 业 及 不 景 气 的 发 生 , 而 将 开 拓 市 场 的 职 责 交 给 私 人 企 业 家 。 这 便 是 蒋 硕 杰 对 於 「 自 由 竞 争 之 社 会 主 义 的 解 释 , 也 是 朗 其 修 正 後 的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

第四节 接纳自由经济的时期

诚 如 上 节 的 讨 论 , 蒋 硕 杰 早 在 1960 年 代 初 期 便 警 觉 到 朗 其 使 用 瓦 拉 氏 法 则 的 不 当 , 到 了 1970 年 代 後 期 开 始 怀 疑 政 府 对 经 济 活 动 的 全 面 操 控 能 力 。 然 而 , 除 非 他 认 识 到 企 业 家 精 神 和 个 人 的 知 识 对 经 济 成 长 的 贡 献 , 否 则 逻 辑 上 就 难 以 完 全 抛 弃 朗 其 式 的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 一 旦 资 源 ( 包 括 人 力 ) 的 配 置 效 率 被 解 释 成 在 既 有 知 识 下 寻 找 柏 瑞 图 最 适 配 置 组 合 , 则 中 央 集 权 式 的 经 济 计 画 会 是 在 考 虑 知 识 的 搜 寻 与 汇 聚 下 成 本 最 低 的 配 置 机 制 , 而 朗 其 式 的 市 场 社 会 主 义 也 会 是 进 一 步 考 虑 到 代 理 人 问 题 与 诱 因 激 发 下 的 最 低 成 本 的 配 置 机 制 。 然 而 , 海 耶 克 却 指 出 : 自 由 竞 争 的 价 值 并 不 在 於 资 源 的 配 置 效 率 , 因 为 我 们 无 从 加 总 那 些 零 碎 地 分 散 在 个 人 身 上 、 只 存 在 经 济 活 动 的 现 场 、 有 时 也 出 现 相 互 冲 突 的 情 景 的 个 人 知 识 。 一 但 个 人 知 识 无 法 加 总 , 资 源 的 配 置 效 率 就 无 法 定 义 。 他 改 以 「 发 现 过 程 作 为 资 源 配 置 机 制 的 评 价 标 准 , 把 经 济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改 写 为 : 如 何 寻 找 出 能 以 最 低 成 本 提 供 个 人 评 价 最 高 之 商 品 的 供 应 者 ? 如 何 寻 找 出 愿 意 以 最 佳 条 件 交 换 个 人 生 产 之 产 品 的 消 费 者 ? 如 何 不 断 产 生 出 能 以 更 低 成 本 满 足 个 人 欲 望 的 新 商 品 ? 如 何 不 断 扩 大 现 有 的 交 易 机 会 ?

海 耶 克 较 先 触 及 「 发 现 过 程 的 著 作 是 1960 年 的 《 自 由 的 宪 章 》 , 其 较 完 整 的 著 作 则 是 1968 年 的 〈 竞 争 作 为 发 现 过 程 〉 一 文 。 这 段 期 间 在 蒋 硕 杰 推 荐 米 德 的 中 间 路 线 之 後 , 自 然 不 会 影 响 到 他 对 社 会 主 义 的 信 念 。 但 是 , 这 段 期 间 则 在 他 和 其 他 院 士 共 同 提 出 〈 经 济 计 画 与 资 源 之 有 效 利 用 〉 一 文 之 前 , 为 何 它 没 影 响 到 蒋 硕 杰 ? 这 点 我 们 并 不 清 楚 , 只 能 猜 测 他 在 这 段 期 间 正 全 心 於 澄 清 瓦 拉 氏 法 则 之 误 用 。 然 而 , 到 了 1983 年 发 表 的 〈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启 示 〉 一 文 时 , 蒋 硕 杰 似 乎 完 全 掌 握 了 海 耶 克 对 「 发 现 过 程 的 精 髓 。

蒋 硕 杰 提 到 : 1950 年 代 的 台 湾 是 个 贫 困 而 落 後 的 社 会 。 当 时 八 百 万 的 人 口 在 接 收 日 本 人 带 不 走 的 糖 与 米 的 生 产 事 业 外 , 只 有 规 模 甚 小 的 炼 铝 工 业 , 以 及 移 转 自 大 陆 的 棉 毛 工 厂 。 当 时 每 年 的 国 外 贸 易 总 值 约 两 亿 美 元 , 其 中 贸 易 逆 差 为 三 千 万 美 元 , 出 口 值 的 百 分 之 八 十 都 来 自 糖 与 米 的 出 口 。 蔗 糖 出 口 由 国 际 协 定 所 决 定 , 每 年 由 参 与 国 际 蔗 糖 协 定 的 产 糖 国 家 共 同 决 定 市 场 分 摊 的 额 度 ; 稻 米 则 专 销 日 本 , 每 年 的 数 量 和 价 格 都 由 两 国 政 府 直 接 磋 商 决 定 。 因 此 , 这 两 种 主 要 出 口 品 的 弹 性 实 际 上 是 等 於 零 。 在 无 法 增 加 出 口 值 以 减 少 贸 易 逆 差 的 情 形 下 , 让 外 汇 汇 率 由 市 场 决 定 , 无 疑 地 会 造 成 台 币 的 贬 值 , 并 使 国 内 的 进 口 货 物 价 更 为 上 涨 。 但 蒋 硕 杰 当 时 依 然 坚 持 市 场 法 则 , 反 对 政 府 干 预 汇 市 。 他 回 忆 道 :

「 我 们 始 终 认 为 , 即 使 传 统 的 主 要 出 口 品 是 面 对 著 低 弹 性 的 国 外 需 要 , 但 是 必 定 仍 有 好 几 百 种 新 的 产 品 , 能 以 廉 价 的 劳 工 来 生 产 , 而 且 易 於 推 销 到 劳 动 稀 少 而 工 资 昂 贵 的 国 家 。 台 湾 拥 有 充 沛 而 廉 价 的 劳 动 , 实 在 不 应 由 人 为 的 高 估 了 的 币 值 将 之 遮 掩 起 来 。

幸 运 地 , 政 府 接 纳 了 贬 值 的 建 议 。 1950 年 代 初 期 占 出 口 大 宗 的 蔗 糖 与 米 , 其 实 只 是 战 前 日 本 有 意 兼 并 台 湾 而 采 行 之 「 工 业 日 本 、 农 业 台 湾 计 划 下 的 产 品 , 并 不 适 合 人 口 高 度 密 集 的 台 湾 。 但 是 , 具 有 比 较 利 益 的 产 业 是 哪 些 ? 值 得 作 为 新 的 出 口 产 业 又 是 哪 些 ? 要 如 何 去 发 现 它 们 ? 该 由 谁 去 发 现 ? 这 些 都 是 计 画 经 济 者 , 包 括 指 导 性 计 画 经 济 者 必 须 面 对 的 问 题 。 然 而 , 从 台 湾 的 经 济 发 展 经 验 中 , 蒋 硕 杰 找 到 了 答 案 : 台 湾 的 企 业 家 找 出 了 自 己 具 有 比 较 优 势 的 商 品 。 他 说 到 :

新 的 农 业 出 口 则 系 极 为 劳 动 密 集 而 使 用 较 少 土 地 者 : 先 是 洋 菇 、 芦 笋 , 接 著 是 鳗 鱼 ( 输 往 日 本 ) 和 食 用 蜗 牛 ( 输 往 法 国 ) 。

以 国 际 市 场 而 言 , 两 国 相 对 的 比 较 优 势 不 时 地 在 变 化 。 任 何 一 方 工 资 率 的 变 动 、 法 令 的 修 改 、 资 源 价 格 的 波 动 、 技 术 的 进 步 、 技 工 的 训 练 、 以 及 资 金 的 宽 紧 等 , 都 会 改 变 两 国 现 有 的 比 较 优 势 。 当 一 国 在 某 些 商 品 呈 现 出 比 较 优 势 时 , 就 是 所 谓 商 业 机 会 的 出 现 。 然 而 , 商 业 机 会 是 主 观 的 , 是 企 业 家 综 合 了 个 人 的 资 金 运 用 状 况 、 掌 握 员 工 合 作 的 能 力 、 对 该 国 法 令 的 了 解 与 运 用 能 力 、 以 及 和 其 他 协 力 厂 家 的 人 情 网 络 等 的 判 断 。 蒋 硕 杰 生 动 地 描 述 台 湾 企 业 家 对 国 际 间 商 业 机 会 的 掌 握 能 力 , 说 到 :

为 求 出 口 持 续 成 长 , 台 湾 只 有 不 断 的 设 法 开 发 新 产 品 和 寻 找 新 市 场 , 我 们 可 以 在 台 湾 的 农 业 和 制 造 业 出 口 品 中 找 到 许 多 例 子 来 说 明 。 正 如 上 面 提 过 的 , 台 湾 的 人 口 密 度 快 速 增 加 , 使 得 生 产 稻 米 变 为 无 利 可 图 , 於 是 台 湾 开 始 生 产 只 要 很 少 量 的 土 地 , 而 可 在 小 棚 中 一 层 一 层 的 稻 草 堆 中 种 植 的 香 菇 作 为 新 的 出 口 作 物 , 此 种 作 物 很 快 地 扩 张 成 新 的 主 要 出 口 物 , 一 年 出 口 值 超 过 一 亿 元 。 然 而 , 美 国 很 快 地 便 对 台 湾 的 洋 菇 出 口 设 限 , 台 湾 只 好 另 外 找 到 欧 洲 共 同 市 场 作 为 洋 菇 的 新 生 路 , 同 时 又 开 发 芦 笋 作 为 新 的 出 口 作 物 。 但 是 , 同 样 的 故 事 也 发 生 在 芦 笋 , 美 国 及 欧 洲 共 同 市 场 也 很 快 地 对 台 湾 芦 笋 出 口 量 设 限 。 因 此 , 台 湾 就 得 不 断 的 开 发 新 的 出 口 品 和 寻 找 新 市 场 , 如 销 往 日 本 的 鳗 鱼 和 洋 葱 , 以 及 销 往 法 国 的 食 用 蜗 牛 等 等 。 制 造 品 的 扩 张 也 遵 循 相 同 的 路 线 : 纺 织 品 、 鞋 子 、 洋 伞 、 黑 白 和 彩 色 电 视 机 、 机 械 和 电 动 玩 具 等 等 都 曾 次 第 遭 受 美 国 和 西 欧 国 家 的 设 限 。 台 湾 出 口 成 长 之 所 以 能 够 如 此 辉 煌 , 完 全 是 由 於 台 湾 的 企 业 家 能 不 断 的 发 展 新 出 口 商 品 和 不 断 的 开 发 新 市 场 。

至 此 , 他 改 变 了 与 五 院 士 联 合 建 言 时 对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解 释 , 不 再 将 台 湾 的 成 功 归 因 於 政 府 的 计 画 与 指 导 , 而 归 功 於 政 府 放 宽 外 汇 管 制 和 台 湾 的 企 业 家 。 松 绑 管 制 之 後 , 商 品 价 格 与 汇 率 会 回 归 市 场 , 而 这 些 不 被 扭 曲 的 价 格 结 构 提 供 企 业 家 做 正 确 的 利 润 计 算 , 投 资 於 具 有 比 较 利 益 的 产 品 和 生 产 方 式 。 之 後 , 毫 不 惊 讶 地 , 蒋 硕 杰 以 更 清 楚 的 自 由 经 济 去 定 义 被 误 解 的 「 出 口 导 向 发 展 策 略 :

真 正 意 义 是 以 自 由 贸 易 、 自 由 竞 争 方 式 找 出 本 国 在 国 际 间 最 有 优 势 的 生 产 事 业 , 给 以 自 由 扩 充 的 竞 争 环 境 , 使 之 至 海 外 市 场 尽 可 能 的 去 发 展 , 然 後 以 其 所 赚 得 之 外 汇 购 进 国 内 无 生 产 优 势 而 有 劣 势 之 产 品 。 … 这 是 我 们 在 经 济 成 长 起 步 之 时 , 首 先 极 力 提 倡 以 开 发 对 外 贸 易 易 为 推 进 经 济 起 飞 的 动 力 的 主 因 。 此 中 道 理 , 往 往 不 为 一 般 人 所 了 解 , 而 被 扭 曲 为 『 出 口 至 上 、 『 一 切 为 出 口 的 政 策 了 。

第五节 结论

没 有 人 会 怀 疑 台 湾 在 1950 年 代 後 期 到 1960 年 代 初 期 采 行 自 由 经 济 路 线 的 成 果 。 在 这 段 期 间 , 台 湾 幸 运 地 出 现 过 几 位 提 倡 自 由 经 济 的 学 者 , 蒋 硕 杰 是 较 具 代 表 性 的 人 物 。 他 对 自 由 经 济 的 认 识 与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之 间 的 互 动 关 系 , 值 得 经 济 学 者 铭 记 於 心 : 在 1950 年 代 , 蒋 硕 杰 对 自 由 经 济 的 认 识 只 是 反 对 政 府 的 货 币 政 策 和 物 价 管 制 , 却 帮 助 台 湾 坚 守 这 少 许 的 自 由 经 济 而 开 出 经 济 奇 迹 ; 到 了 1980 年 代 ,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成 功 经 验 反 过 来 提 升 他 对 自 由 经 济 的 体 认 , 使 他 转 而 强 调 民 间 企 业 家 在 自 由 市 场 内 所 能 发 挥 的 创 造 力 。

在 深 入 了 解 自 由 经 济 的 意 义 後 , 蒋 硕 杰 开 始 提 出 民 主 风 潮 会 伤 害 自 由 经 济 的 警 语 。 1987 年 , 他 说 到 : 「 令 人 担 忧 的 是 , 尤 其 在 民 主 国 家 , 揠 苗 助 长 性 的 经 济 政 策 更 具 有 令 人 难 以 抗 拒 的 政 治 压 力 。 1988 年 , 他 说 到 : 「 贸 易 自 由 化 过 程 中 最 大 的 阻 碍 是 , 处 於 新 进 的 民 主 化 社 会 中 , 我 国 政 府 基 於 政 治 上 的 考 虑 , … 使 得 政 府 推 动 进 口 自 由 化 的 工 作 难 以 进 行 。 他 这 时 对 於 民 主 的 态 度 已 经 完 全 异 於 他 接 纳 「 自 由 竞 争 的 社 会 主 义 的 时 期 。 转 变 之 前 , 他 为 了 保 护 民 主 而 主 张 保 有 部 份 的 私 人 企 业 : 转 变 之 後 , 他 为 了 保 护 自 由 而 担 忧 民 主 势 力 的 过 度 膨 胀 。 参考文献:

邢 慕 寰 , 1993 , 《 台 湾 经 济 策 论 》 , 台 北 : 三 民 书 局 。

— — — , 1995 , 〈 一 本 书 改 造 了 尹 仲 容 先 生 -- 追 怀 蒋 硕 杰 先 生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悼 念 集 》 。

吴 惠 林 ( 编 ) , 1995 , 《 蒋 硕 杰 先 生 悼 念 录 》 , 台 北 : 远 流 出 版 公 司 。

陈 慈 玉 、 莫 寄 屏 , 1992 , 《 蒋 硕 杰 先 生 访 问 记 录 》 , 台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近 代 史 研 究 所 。

张 忠 栋 , 1998 , 《 自 由 主 义 人 物 》 , 台 北 : 允 晨 出 版 社 。

黄 春 兴 、 干 学 平 , 1996-97 , 〈 强 制 的 健 康 保 险 制 度 — 是 海 耶 克 一 贯 的 主 张 , 还 是 矛 盾 ? 〉 , 《 经 济 前 瞻 》 , 分 三 部 份 刊 於 一 九 九 六 年 九 月 、 一 九 九 六 年 十 二 月 、 一 九 九 七 年 一 月 。

— — — , 1999 , 〈 蒋 硕 杰 的 自 由 经 济 思 想 与 奥 地 利 学 派 的 关 连 〉 , 《 经 济 思 想 史 与 方 法 论 研 讨 会 论 文 集 》 , 台 中 : 逢 甲 大 学 。

费 景 汉 , 1995 , 〈 蒋 硕 杰 先 生 生 平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悼 念 录 》 。

蒋 硕 杰 , 1948 , 〈 经 济 制 度 之 选 择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集 》 。

— — — , 1977 , 〈 如 何 维 持 台 湾 经 济 快 速 成 长 的 问 题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集 》 。

— — — , 1978 , 〈 经 济 计 画 与 资 源 之 有 效 利 用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集 》 。

— — — , 1983 , 〈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启 示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学 术 论 文 集 》 。

— — — , 1984a , 〈 亚 洲 四 条 龙 的 经 济 起 飞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学 术 论 文 集 》 。

— — — , 1984b , 〈 现 代 货 币 理 论 中 的 『 存 量 分 析 和 『 流 量 分 析 之 比 较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学 术 论 文 集 》 , 台 北 : 远 流 出 版 公 司 。

— — — , 1985 , 〈 自 序 〉 , 《 台 湾 经 济 发 展 的 启 示 -- 稳 定 中 的 成 长 》 , 台 北 : 经 济 与 生 活 出 版 公 司 。

— — — , 1987 , 〈 「 揠 苗 助 长 的 经 济 政 策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时 论 集 》 。

— — — , 1988 , 〈 贸 易 失 衡 的 症 结 与 解 决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时 论 集 》 。

— — — , 1990 , 〈 当 前 台 湾 经 济 问 题 及 政 策 方 向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集 》 。

— — — , 1991 , 〈 台 湾 「 出 口 导 向 发 展 策 略 的 再 检 讨 〉 , 收 於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集 》 。

— — — , 1995a , 《 蒋 硕 杰 先 生 学 术 论 文 集 》 , 台 北 : 远 流 出 版 公 司 。

— — — , 1995b , 《 蒋 硕 杰 先 生 建 言 录 》 , 台 北 : 远 流 出 版 公 司 。

caldwell, bruce. 1997. "hayek and soci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5. 1856-1890.

coase, ronald. 1937. "the nature of firm," economica n. s. 386-405.

lavoie, don. 1985. rivalry and central plan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yek, f. a.. 1936.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reprinted in hayek (1948).

-------------.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reprinted in hayek (1948).

-------------. 1948.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1968. "competition as discovery process," reprinted in hayek (1978).

-------------. 1978. 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sing, mo-huan. 1995. "professor s. c. tsiang's views on economic policies in taiwan," in s. c. tsiang: hi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theory, tzong-shian yu and joseph s. lee, eds. taipei: chier.

kresge, stephen and leif wenar, eds. 1994. hayek on hayek: an autobiographical dialogue. london: routledge.

meade, james e.. planning and the price mechanism. london: puckering & chatto limited.

patinkin, d.. 1958. "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loanable funds: stock and flow analysis," economica, 300-318.

tsiang, s. c.. 1949. "rehabilitation of time dimension of investment in macrodynamic analysis," economica, 204-217.

-------------. 1951. "accelerator, theory of the firm and the business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25-599.

-------------. 1966. "walras' law, say's law and liquidity preference in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7(3). reprinted in tsiang (1989).

-------------. 1989. finance constraints and the theory of money: selected papers. meir kohn, eds. boston: academic press.

-------------. 1989. "introduction," in tsiang (1989).

yu, tzong-shian and joseph s. lee, eds. 1995. s. c. tsiang: hi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theory. taipei: chier.

注脚

1.本 文 采 用 这 段 期 间 的 理 由 有 二 。 第 一 , 在 这 段 期 间 , 「 我 们 看 到 外 汇 和 贸 易 管 制 大 幅 放 宽 , 外 汇 汇 率 的 差 逐 步 缩 小 以 致 於 完 全 消 灭 。 ( 邢 慕 寰 , 1993 : 242 ) 第 二 , 蒋 硕 杰 (1984a) 认 为 1963 年 是 台 湾 经 济 开 始 起 飞 的 年 代 。

2.蒋 硕 杰 (1983) : 63 。

3.除 了 蒋 硕 杰 及 中 研 院 的 经 济 学 五 院 士 外 , 周 德 伟 与 夏 道 平 等 经 济 学 者 也 积 极 为 文 阐 释 自 由 经 济 思 想 。

4.这 种 观 点 普 遍 地 出 现 在 吴 惠 林 (1995) 或 yu and lee(1995) 等 纪 念 蒋 硕 杰 的 论 文 集 中 。 蒋 硕 杰 在 学 生 时 期 就 开 始 发 表 学 术 论 文 、 与 大 师 争 议 , 因 此 , 这 类 观 点 很 容 易 被 接 受 的 。 然 而 , 不 论 是 「 唯 我 独 醒 亦 或 「 风 格 独 特 , 都 必 须 假 设 蒋 硕 杰 在 涉 入 政 策 之 际 其 思 想 已 趋 於 成 熟 。

5.黄 春 兴 、 干 学 平 (1999) 。

6.陈 慈 玉 和 莫 寄 屏 (1992) : 36 。

7.陈 慈 玉 和 莫 寄 屏 (1992) : 44 。

8.蒋 硕 杰 (1948) : 206 。

9.蒋 硕 杰 (1948) : 210 。

10.蒋 硕 杰 (1948) : 211 。

11.蒋 硕 杰 (1948) : 214 。

12.蒋 硕 杰 (1948) : 213 。

13.蒋 硕 杰 (1948) : 212 。 这 段 话 显 示 出 蒋 硕 杰 虽 然 也 接 纳 民 主 社 会 主 义 , 但 较 台 湾 早 期 的 其 他 自 由 主 义 者 , 如 殷 海 光 、 夏 道 平 等 学 者 , 约 早 了 十 年 认 识 到 「 经 济 平 等 背 後 隐 藏 的 政 府 集 权 。 请 参 阅 张 忠 栋 (1998) : 31-33 , 103-108 。

14.tsiang (1949) 。

15.陈 慈 玉 和 莫 寄 屏 (1992) : 80 。

16.邢 慕 寰 (1995) 认 为 : 「 蒋 硕 杰 所 没 有 说 的 , 还 有 可 使 生 产 资 源 的 利 用 效 率 提 高 , 因 而 使 战 时 物 资 供 应 较 为 充 裕 。 (55-56) 我 们 不 知 这 是 否 邢 慕 寰 私 下 得 到 的 资 讯 , 但 如 果 只 是 他 的 个 人 推 测 , 那 么 其 正 确 性 可 能 不 高 。 理 由 是 : 米 德 在 该 书 的 第 一 章 起 头 处 便 明 言 「 should we in peacetime continue a policy of economic planning? or should we restore the working of the price mechanism? 换 言 之 , 这 是 一 本 在 为 战 後 复 原 而 写 的 书 , 并 不 是 为 战 争 的 动 员 而 写 的 书 。

17.米 德 (1948) 指 出 的 其 他 学 者 包 括 : 罗 宾 斯 (robbins) 的 《 和 平 与 战 争 时 期 的 经 济 问 题 》 , 裘 凯 士 (jewkes) 的 《 计 画 的 折 磨 》 , 汉 德 生 (h. henderson) 的 《 经 济 计 画 的 利 用 与 滥 用 》 , 法 兰 克 (o. frank) 的 《 战 争 与 和 平 时 期 的 经 济 计 画 和 控 制 》 。

18.关 於 「 社 会 主 义 之 计 算 的 大 辩 论 , 请 参 阅 lavoie(1985) 或 caldwell(1997) 。

19.米 德 (1948) 称 他 的 自 由 社 会 主 义 为 「 中 间 路 线 , 并 给 了 明 确 的 定 义 。 他 说 到 : 「 the middle way, which--for reasons which will i hope become clear--i have called the liberal-socialist solution, must proceed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money and pricing systems, but so controlling those systems that thre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are fulfilled: first, that the total monetary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is neither too great nor too small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can be made available for purchase; secondly, that there is a tolerably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money income and property so that no individual can command more than his fair share of community's resources; and thirdly, that no private person or body of persons should be allowed to remain uncontrolled in a sufficiently powerful position to rig the market for his own selfish ends. (11)

20.蒋 硕 杰 (1948) : 209 。

21.该 文 提 到 : 「 经 济 计 画 之 要 义 , 在 於 规 划 全 国 可 用 於 投 资 之 资 源 , 如 何 加 以 分 配 利 用 , 以 达 成 最 高 度 之 人 民 福 利 , 或 最 速 之 经 济 成 长 。 ( 蒋 硕 杰 , 1978 : 77 )

22.蒋 硕 杰 (1978) : 98 。

23.蒋 硕 杰 (1990) : 275-276 。

24.陈 慈 玉 和 莫 寄 屏 (1992) : 119 。

25.蒋 硕 杰 认 为 : 「 用 walras' law 看 , loanable funds 与 liquidity preference 两 种 看 法 都 是 一 样 的 , 两 个 各 自 去 掉 一 个 equation 没 有 什 么 不 同 。 这 真 是 误 用 了 walras' law 。 ( 陈 慈 玉 和 莫 寄 屏 , 1992: 101 ) 。 蒋 硕 杰 认 为 这 是 对 瓦 拉 氏 法 则 之 「 误 用 , 因 为 「 walras 从 未 将 这 个 法 则 用 在 他 的 货 币 理 论 。 (tsiang , 1989: 9)

26.tsiang (1966): 136 。

27.关 於 蒋 硕 杰 对 於 瓦 拉 氏 法 则 被 广 泛 误 用 的 不 满 , 请 参 阅 黄 春 兴 、 干 学 平 (1999) 。

28.tsiang (1966): 137 。

29.他 说 到 : 「 奥 斯 卡 . 朗 其 是 第 一 位 给 瓦 拉 氏 法 则 命 名 的 人 。 (tsiang , 1989:173) 。

30.蒋 硕 杰 (1977) : 66 。

31.蒋 硕 杰 (1977) : 71 。

32.蒋 硕 杰 (1977) : 67 。

33.蒋 硕 杰 (1977) : 67 。

34.蒋 硕 杰 (1978) : 84 。

35.蒋 硕 杰 (1978) : 85 。

36.蒋 硕 杰 (1978) : 84 。

37.寇 斯 (r. coase, 1937) 也 从 单 一 厂 商 的 存 在 说 明 了 市 场 未 必 是 交 易 成 本 最 低 的 选 择 。 然 而 , 寇 斯 同 意 厂 商 可 能 取 代 市 场 的 推 论 是 以 普 遍 运 作 的 市 场 机 制 和 商 品 价 格 为 前 提 , 一 但 市 场 消 灭 , 也 就 无 从 了 解 厂 商 存 在 的 意 义 了 。 当 1920 年 代 俄 国 进 行 计 画 经 济 时 , 米 塞 斯 认 为 俄 国 仍 可 参 照 自 由 世 界 的 价 格 结 构 进 行 经 济 计 画 , 因 为 它 就 像 市 场 中 的 一 个 厂 商 。 但 如 果 全 世 界 都 进 行 计 画 经 济 , 则 经 济 计 算 便 无 从 下 手 。

38.关 於 海 耶 克 在 「 发 现 过 程 方 面 的 讨 论 , 请 参 阅 黄 春 兴 、 干 学 平 (1996-97) 。

39.蒋 硕 杰 (1983) : 61 。

40.蒋 硕 杰 (1983) : 64 。

41.蒋 硕 杰 (1983) : 66 。

42.蒋 硕 杰 (1991) : 277 。

第2篇

【摘要】 背景: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能明显改善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眼底出血情况,作为一种中医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显效率高,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减少无灌注区,建立有效侧枝循环有关。目的:观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所有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和肝阳上亢两种证型。将该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2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行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闭塞; 眼底荧光素造影术; 随机对照试验

Background: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eliminating water, activating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could inhibit fundus hemorrhage on experiment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and improve sympto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ction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ducing plasma viscosity and nonperfusion area, and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Sanxue Mingmu Tablet) on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of nonischem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Design, setting, participants and interventions: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RVO i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05 to April 2009 were includ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syndrome,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7 eyes of 17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Sanxue Mingmu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18 eyes of 17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Xueshuantong Table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two months.

Main outcome measures: Fundus colour photography, and fundus fluorescent angiograph were detected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anxue Mingmu Table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Xueshuantong Tablet.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reduce the nonperfusion area, decrease the forma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onclusion: Huoxue Tongmai Lishui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high obvious effective rate in reducing nonperfusion area and avoiding venous occlusion and form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Sanxue Mingmu Tablet; retinal vein occlusion; fundus fluorescence photograph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1],可分为缺血型与非缺血型[2]。一般认为药物治疗缺血型RVO基本无效,现有药物治疗RVO临床试验研究主要针对非缺血型RVO进行。

对于非缺血型RVO,已有的西医治疗方法仅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等等,还有人证明应用抗凝剂治疗不但不能提高视力,而且可能造成眼内进一步出血[35],手术治疗的时机、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和并发症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6]。因此,如何运用中医独特的优势,寻求一种防治RVO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中医学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观察基于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研制的散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RVO患者的疗效及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年龄在20~65岁,静脉阻塞时间在12 h以上的非缺血型RVO患者。共34例(35只眼),男17例(17只眼),女17例(18只眼)。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眼科学》[7]有关诊断标准。(1)视力轻中度下降;(2)眼底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但程度较轻;(3)无相对性传入瞳孔缺陷;(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或少量无灌注区;视野:周边正常,中心有或无相对暗点;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b波振幅正常,b/a值正常或轻度降低。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的有关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和肝阳上亢证。(1)气滞血瘀证:视力急降,眼胀头痛,胸胁胀闷,或情志抑郁,食少嗳气,或岔怒暴悖,烦躁失眠,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或涩。(2)肝阳上亢证:多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苔少,脉弦或弦细。

1.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RVO西医诊断标准和气滞血瘀、肝阳上亢证证候分型标准,年龄在20~65岁,静脉阻塞时间在12 h以上均被纳入观察。

1.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全身衰竭者,年龄≤18岁,或≥66岁,静脉阻塞时间≤12 h均不纳入观察。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合格的研究对象34例(35只眼)RV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散血明目片治疗组17例(17只眼)和血栓通片对照组17例(18只眼)。

1.2.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所采用的常规中西医基础治疗均相同,有全身其他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同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西医基础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瓶,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4025313)250 mL,静脉滴注,连用7 d后停药;同时配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片,德国拜尔公司,批准文号为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50059 ),每次100 mg,每天晨起时顿服1次,连用14 d后停药;口服维生素C(0.1 g/片,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0614),每次0.2 g,3次/d,连用14 d后停药。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证患者予以血府逐瘀汤(桃仁10 g,红花6 g,生地黄15 g,赤芍10 g,当归12 g,川芎10 g,柴胡10 g,枳壳10 g,牛膝15 g,桔梗10 g,甘草6 g),肝阳上亢证患者予以天麻钩藤饮(天麻10 g,钩藤10 g,石决明10 g,栀子10 g,黄芩10 g,川牛膝15 g,益母草15 g,杜仲10 g,桑寄生10 g,夜交藤10 g,茯神10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散血明目片治疗组口服散血明目片(三七、酒大黄、蒲黄、猪苓、防已、地龙、白茅根、泽泻、益母草等,按现代制剂制备工艺制成,0.3 g/片,每片相当于生药量4.5 g,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生产,生产批号为050208),8片/次,3次/d。血栓通片对照组口服血栓通片(主要成分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25 mg/片,湖南湘雅制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43020992),2片/次,3次/d。两组均于确诊后第1天开始给药,2个月为1个疗程。

1.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2.3.1 视力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有屈光不正者在自动计算机验光仪电脑验光基础上,结合人工检影插片,以获得最佳矫正视力。每周记录1次。

1.2.3.2 眼底 用直接眼底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出血及水肿吸收情况。每周记录1次。

1.2.3.3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造影剂为荧光素钠注射液0.2 g/mL,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5021477。记录视网膜循环时间、阻塞部位、出血面积、无灌注区面积,以及有无新生血管、有无侧枝循环建立和黄斑区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个月记录1次。

1.2.3.4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拟定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视力或矫正视力恢复至1.0以上,或恢复至发病前视力,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眼底血管造影静脉基本正常。显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2~2/3),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有明显改善,无并发症。有效:视力或矫正视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部分吸收(1/3~1/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有所改善。无效:视力无变化或减退,视网膜出血未吸收或增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静脉充盈时间无改善,或出现黄斑囊样变性、出血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双侧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由于总病例数较少,各组疗效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方差不齐者进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描述,先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若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主要计量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 治疗组17例(17只眼),男9例(9只眼),女8例(8只眼);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8.16±13.56)岁;平均病程(7.6±3.2)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10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7例(7只眼);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10例(10只眼),肝阳上亢证7例(7只眼);治疗前视力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7只眼);17例(17只眼)中伴有高血压12例(12只眼),伴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视盘玻璃疣1例(1只眼),伴有低血压1例(1只眼)。

对照组17例(18只眼),男8例(8只眼),女9例(10只眼);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9.31±14.39)岁;平均病程(8.2±3.3)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例(11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7例(7只眼);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10例(11只眼),肝阳上亢证7例(7只眼);治疗前视力在0.3以下者10例(10只眼),0.3以上者7例(8只眼);17例(18只眼)中伴有高血压7例(8只眼),伴有糖尿病7例(7只眼),伴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3只眼),伴有低血压1例(1只眼)。

两组性别、年龄组成、病程、阻塞部位、中医辨证分型、视力、发病危险因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中途退出和失访病例,受试者流程图见图1。

图1 受试者流程图(略)

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this randomized trial

2.2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4.1%(16/17),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为70.6%(12/17)。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3.3%(15/18),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为27.8%(5/18)。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 经秩和检验,治疗组17例(17只眼)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视力变化(略)

Table 1 Changes of visual acuity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2.4 治疗过程中的眼底血管造影

2.4.1 视网膜循环时间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平均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5.059±0.464)s和(3.765±0.473)s,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平均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4.961±0.271)s和(4.517±0.428)s。以治疗前视网膜循环时间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2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视力的关系 将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按照公式logMAR视力=log(1/小数视力)换算成logMAR视力,汇总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将70次眼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与70次logMAR视力结果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视网膜循环时间与logMAR视力之间存在显著直线相关关系(r=0.772,P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略)

Table 2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图2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LogMAR视力的关系(略)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and logMAR

2.4.3 视网膜血管 治疗组治疗前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9例(9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个视盘直径(papilla disc, PD)以下6例(6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7例(7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1例(1只眼)视力为0.6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减少,仍有无灌注区者7例(7只眼),无灌注范围均在10 PD以下,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1例(1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1例(1只眼)0.3以下外,其余6例(6只眼)均在0.3以上;治疗1个疗程后有新生血管形成者5例(5只眼)。

对照组治疗前有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10例(10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 PD以下7例(7只眼),10 PD以上3例(3只眼),其中合并小动脉闭塞者6例(6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2例(2只眼)0.5以外,其余8例(8只眼)均在0.3以下。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减少,仍有无灌注区者8例(8只眼),无灌注范围在10 PD以下4例(4只眼),10 PD以上4例(4只眼),其中合并有小动脉闭塞者6例(6只眼);追踪观察视力,除3例(3只眼)0.3以上外,其余均在0.3以下;治疗1个疗程后均有新生血管形成。

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11例(11只眼),其中AV间侧支4例(4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侧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间侧支3例(3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3例(3只眼)。治疗1个疗程后,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侧枝循环形成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 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RVO是眼科典型的血瘀证候,存在眼血液动力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聚集及全身微循环障碍等血瘀改变。本病的临床特征就是视网膜的分支或中央静脉阻塞后,使脉中血液运行受阻,溢于脉外,导致眼底出血。在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活血,即使在其出血初期亦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必要时配合少许凉血止血药,如白茅根、牡丹皮等[9]。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已成为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主要治则。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所述:“血积既久,其水乃成”;“水病而累及血,瘀血化水”。《审视瑶函》谓:“物秽当洗,脂膏之釜,不经涤洗,焉能洁净。”RVO患者在临床上除有出血表现外,由于血管阻塞,脉中津液和出血一起外渗,往往伴有视网膜的水肿、渗出,不少患者还伴有黄斑囊样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即可见到黄斑区强荧光。其病变过程中始终存在水血夹杂的病机,在病变的中后期又表现为水血互结,因而必须水血同治。因水与血在生理上同源,在病理上互累,因而治疗上主张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以活其血,利其水,散其瘀,组方散血明目片。

前期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活血药与利水药配合使用,可加快出血的吸收,从而促进病变的早日恢复。患者经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这可以看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初步疗效。同时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改善眼底的状况,改善全身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滞性和聚集性,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等,从而全面改善患者的血瘀状况,加速积血的清除,提高玻璃体积血患者的视功能[10, 11]。

3.2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3.2.1 视网膜循环时间 视网膜循环时间可以反映视网膜微循环结构(血管管径、血管完整性等因素)以及循环基础(血流动力、血液黏稠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发生循环阻滞或血管破裂现象时,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白建伟等[12]研究表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追踪观察视力的关系均呈显著负相关(P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结局指标,而视网膜循环时间又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主要参数。视网膜循环时间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现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视网膜循环时间作为主要指标,结果显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

3.2.2 视网膜血管变化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发现无灌注区、小动脉闭塞、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侧枝循环建立。如果出现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大面积闭塞,形成视网膜大片无灌注区,可引起视网膜发生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管壁结构不健全,因而产生血管壁的渗漏、出血以及伴随新生血管而来的纤维组织的增殖,因此产生视网膜水肿、出血以及玻璃体内的纤维增殖条带,以致进一步引起严重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引起病人完全失明,有时甚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3]。

视网膜血管闭塞和无灌注区形成对预后的预告价值早已被人们所关注,所以早期识别易产生新生血管的高危眼极为重要。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由9例(9只眼)下降至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由10例(10只眼)下降至8例(8只眼)。国外已有学者[14]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荧光血管造影片图像,将定量无灌注的范围作为视网膜缺血性指标。缺血视网膜相当于10 PD,被认为是产生新生血管的低限值,且无灌注区的百分比与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证明视网膜血管闭塞和无灌注区形成与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因果关系。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无灌注区面积均在10 PD之下,最终5例(5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对照组治疗后无灌注区形成的眼数虽然减少,但无灌注区面积均在10 PD之上者共4例(4只眼),最终8例(8只眼)有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小动脉闭塞是动脉灌注不足的一种表现,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视网膜缺血,是影响视功能的又一重要原因。本研究治疗组小动脉闭塞由7例(7只眼)下降至1例(1只眼),视力均在0.3以上;对照组小动脉闭塞治疗前后均为6例(6只眼),视力均在0.3以下。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可缩小无灌注区面积,减少小动脉闭塞,从而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治疗方法可使闭塞的小动脉再通,能显著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挽救视网膜神经,改善视功能。

多数学者认为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恢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功能有重要意义[15]。治疗组治疗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11例(11只眼),AV间侧支4例(4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5例(5只眼);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侧支形成者2例(2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者7例(7只眼)。对照组治疗后有侧支循环形成者6例(6只眼),其中AV间侧支3例(3只眼),VV间侧支与AV间侧支并存者3例(3只眼);黄斑与阻塞支之间有引流小静脉的患者有3例(3只眼),而恰恰黄斑与阻塞静脉之间有一支开放小静脉的患者,视力均在0.6以上,此点说明黄斑区血管回流的及时有效调整和保护,是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

视功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黄斑区的视功能,黄斑区功能的恢复仍是视功能恢复的主要方面。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显著提高患者有用视力的原因,可能与有效建立黄斑与阻塞静脉之间的侧枝循环有关。黄斑区侧枝循环建立后,黄斑区缺血缺氧情况得到代偿,保证了黄斑区所受损害降低,对视力的影响减小。

参考文献

1 Liu JQ, Li FM.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9: 464468. Chinese.

刘家琦, 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64468.

2 Zhang HR. Classification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hua Yan Ke Za Zhi. 1998; 34(3): 233234. Chinese.

张惠蓉. 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型探讨. 中华眼科杂志. 1998; 34(3): 233234.

3 Liao HP, Wang L. Advances in therapy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Guo Ji Yan Ke Za Zhi. 2005; 5(3): 53754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廖华萍, 王玲.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05; 5(3): 537542.

4 Gass JDM. Stereoscopic atlas of macular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th ed. St Louis, MO: Mosby. 1999.

5 Sanborn GE, Magargal L, Jaeger EA. Venous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retina.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 Inc. 1997.

6 Cheng HJ, Zhan YJ. A review on advance of research for treatment and mechanism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3; 13(4): 23323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程慧君, 詹宇坚.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及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 13(4): 233236.

7 Zhao KX, Yang BZ. Ophthalmology. 7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202204. Chinese.

赵堪兴, 杨倍增. 眼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2204.

8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cational criteria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8. Chinese.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08.

9 Peng QH.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Lishui method in treatment of retinal vein occlusion.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1994; 4(4): 206209. Chinese.

彭清华. 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4; 4(4): 206209.

10 Zhang L, Peng QH, Li JC.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in the treatment of rabbits with vitreous hemorrhage.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636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张琳, 彭清华,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治疗玻璃体积血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 12(2): 6366.

11 Peng QH, Li JC. Effects of Sanxuemingmupia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6 (IL6) in vitreous hemorrhage of rabbits. Zhongguo Zhong Yi Yan Ke Za Zhi. 2002; 12(2): 848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彭清华, 李建超. 散血明目片对兔玻璃体积血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 12(2): 8486.

12 Bai JW, Hui YN, Zhang P.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retinal vein occlusion. Di Si Jun Yi Da Xue Xue Bao. 2000; 21(4): 4951.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白建伟, 惠延年, 张鹏.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预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1(4): 4951.

13 Yan M. Retinal vein occlusion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Zhonghua Yan Di Bing Za Zhi. 2000; 16(3): 206. Chinese.

严密.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0; 16(3): 206.

14 Sanborn GE, Magargal 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mispheric retinal vein occlusion. Ophthalmology. 1984; 91(12): 16161621.

第3篇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独立院校;经济类

一、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特征

1.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基础

独立院校高考分数线普遍介于普通二本和大专录取线之间,学生的基础没有一本和普通二本的学生基础扎实,但是很多独立院校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偏科,偏科也是导致很多被独立院校录取的学生没能考上更好的大学的主要原因之一。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普遍存在理科学科基础薄弱、文科学科基础较好的特点,特别是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思维不理想、逻辑思维较差。

2.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理想,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大多数学生善于背诵,不善于理解逻辑较强的理论和较为抽象的公式。另外,不少学生养成了平时不认真听课、考前进行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独立院校的收费较高,选择独立院校的学生的家庭普遍较为富裕,所以不少学生没有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

二、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困难

1.应用统计学的特点

应用统计学主要运用概率论建立模型,收集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应用统计学分为描述性统计学和推断性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学主要是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得出数据的一些特征,推断性统计学主要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推断性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推断性统计学是统计学的重难点。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所以大多数高校都把应用统计学列为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应用统计学用到了很多的数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不少理论较为抽象,不少公式较为复杂,要想弄懂这些理论公式的来龙去脉有时是很困难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到了很多学科,应用统计学的学习也离不开计算机,应用统计学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软件例如EXCEL、SPSS等进行数据处理。

2.学生学习统计学的难处

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了独立院校经济类学生的特征以及应用统计学的特点,由此可以知道学生在学习应用统计学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畏惧心理:不少学生在学习应用统计学之前就对这门课抱有畏惧心理甚至“敌意”。(2)基础薄弱:首先不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较弱;其次,不少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并没有开设概率论这门课程,而应用统计学是建立在概率论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3)无用论:不少经济类的学生认为应用统计学主要是数学专业学生该学的课程,他们会觉得应用统计学这门课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帮助。(4)缺乏兴趣: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相对于大多数经济类课程来讲,会更加枯燥,再加上这门课较为抽象,所以不少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效率

1.虽然应用统计学这门课程存在理论抽象、公式复杂等特点,但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应用统计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来讲,能够对理论进行运用胜过对理论的理解。所以对于一些特别抽象的理论和特别复杂的公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先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可以要求学生先记住公式和定理的结论,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定理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畏惧心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兴趣。

2.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在讲授这些知识点之前给学生巩固或者补充一些较为基础的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理解较为复杂或者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大学的应用统计学教材在介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时候,大都是直接给出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定义,而这个定义对于大多数经济类的学生来讲会比较抽象,要想让学生比较轻松的理解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这个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先给学生复习高中数学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然后再给学生介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与频率分布折线图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会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比较轻松的掌握概率密度函数曲线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3.由于应用统计学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听的懂不会做的情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要讲练结合,讲完一定数量的例题之后要及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程中练习,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对知识的运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点在哪里,从而及时的给学生总结出难点和易错点。

4.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举一些运用应用统计学解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的例子,并告诉学生应用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

5.适当布置一些作业,由于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自律性普遍不高,所以很少学生会课后主动去复习,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迫使大部分学生去进行课后复习;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布置一些更加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比如要求学生亲自去做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应用统计学知识去处理自己收集的数据,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应用统计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觉得应用统计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作者:姚兴财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

 

经济统计学是以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数据的采集、生成和传输,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以及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目前,我国有近百所院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以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提出了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1 经济统计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2011年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这样,统计学就完全从数学和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级学科。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生物卫生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对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体现经济统计学的学科特色,协调经济统计学和其他统计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的人才,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大挑战。

 

1.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随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经济统计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对于数据分析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要求经济统计学生掌握更为复杂统计软件的编程和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学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2 当前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的经济统计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尽管如此,我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 经济统计学的核心课程有待完善

 

目前,各高校的经济统计学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二是经济管理的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三是统计学专业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市场调查、金融统计等。从实用的角度看,统计学专业课程并不完善,还应该包括企业统计、行业统计等实践性较强的统计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于统计学知识的认识,更有助于统计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2.2 课程内容落后,没有体现理论前沿

 

目前,中国经济统计学的相关课程(如国民经济核算)在课程设置上大多较为固定,教材内容较为基础,没有很好的反映出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不利于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课程教学。

 

2.3 缺少实际应用,难以学以致用

 

当前很多经济统计学教材编写的侧重点还仅仅停留在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介绍,将大量的篇幅用在了简单、重复性地介绍经济统计知识上,这样显然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教材“教书育人”的作用仅仅停留在了“教书”方面。考虑到经济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特点,目前的教材编写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无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4 教材建设亟需规范

 

教材建设是事关经济统计学教学的根本问题,我国经济统计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核心教材(如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等)的质量参差不齐。尽管有些教材能系统的介绍经济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还是有为数众多的教材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如一些教材片面追求内容体系的完整,造成内容庞杂;一些教材过于理论化,与现实结合并不紧密;一些教材内容陈旧,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教材建设的落后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

 

3 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

 

为了满足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经济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定位应该基于以下几点。

 

3.1 强调经济统计学的学科特色

 

统计学是一门工具,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统计学。总体来看,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学科,它既属于统计学的分支,又属于经济学的分支。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经济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有别于其他的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强调经济统计学的科学特色,既要突出统计学的方法论特点,又要注重经济学的应用范畴和理论基础。

 

3.2 体现不同教学层次的差异性

 

目前,经济统计学的人才培养已经涵盖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经济统计学学士培养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利用统计软件;经济统计学硕士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经济统计学博士培养则注重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及应用。经济统计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充分体现不同教学层次的差异性。

 

3.3 兼顾课程设置的普适性和特色性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93所院校开设了经济统计学专业,这其中以财经类院校居多,同时兼有综合型大学和理工类大学。不同高校开设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总体相同,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有的院校注重更加注重经济学的理论学习,有的院校则更加注重数学和软件学习。经济统计学的课程设置需要有具有普适性的核心课程,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存在一定的特色性。

 

4 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4.1 扎实理论功底

 

尽管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强调应用的学科,但是其对基本理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功底。对于统计学基础理论,尤其注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等课程的教学,适时增加课时量;对于经济学的理论,要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建议在现有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引入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课程,培养学生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对于计算机理论,要强化学生对于计算机编程的学习,对于C语言、C++等基本编程语言要有系统的课程讲授。

 

4.2 重视教材建设

 

目前,经济统计学的教材建设尚存在明显不足,完善教材建设是经济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建议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的教授担任核心课程教材的主编,亲自动手编写。根据经济统计学专业的特点,努力贯彻“少而精”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既反映本门学科的先进水平,又要简明易懂和便于教学。同时,教材编写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推广普及,让不同高校的教学从中受益。最后,教材编写还应该重视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理解统计学知识。

 

4.3 注重实践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经济统计学的教学应该更加紧密的结合实践应用。注重统计学的实践应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堂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的方式,构建实践实习平台;课堂内,推广项目教学法,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课堂研讨、收集数据、构建模型、分析结果等过程完成;增加数据挖掘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使用专业统计软件(R/SAS/Python)进行数据挖掘、清洗、分析等;选定特点的社会经济现象及经济指标,让学生通过对经济现象和经济数字的解读,更好的理解统计学基本原理。

 

4.4 引进国外先进理论

 

近年来,国际上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较为迅速,无论是国际官方统计机构(如联合国、OECD、世界银行的统计部门)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学的理论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引入中国。经济统计学的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直接引入国外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成果,如联合国最新的核算体系SNA(2008)、投入产出核算领域的国际权威读本《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等;另一方面,可以将目前经济统计学领域的国际研究进展引入现有教材,如国际比较(ICP)的理论与方法进展、非市场服务核算等。

 

4.5 搭建精品课资源共享平台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都意义重大。尽管目前已有不同层次的统计学精品课资源,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有很大欠缺。通过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最大限度的实现不同地域、不同特色院校经济统计学的资源共享。其次,可以实现学生课下的高效学习。对于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精品课,重温课上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4.6 创新教学形式

 

大部分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占据被动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统计学来说并不合适。经济统计学的教学应该创新教学形式,在大一、大二学生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在大三、大四学生中则更多的采用小组研讨、案例演练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场调查大赛、统计建模大赛等课外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理论应用能力。

第5篇

【关键词】统计学 学科特点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52-03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数据的艺术和科学,凡需要用数字来分析的地方,就有统计存在。统计学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以社会经济统计为内容开设统计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一直以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有很多方面,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学者们大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讨,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将选取另外一个切入点作进一步探讨,即从统计学学科特点入手,着眼于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统计学学科特点

“统计”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拆分为“统”与“计”,“统”指的是把社会经济中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归集到一起,为“计”提供前提和依据;“计”指的是对总体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找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比较明显,即: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实用性。

二、学生学习瓶颈分析

(一)从数量性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首要特点。数量性特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相关关系等;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差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界限。可见,对数量性认识的关键就是需要学生理解数量的特征和涵义,即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并运用数学方法,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并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数量的界限问题。

学习瓶颈一:对统计指标认识不清,缺乏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是统计的语言。不管是统计初学者还是统计学家,都应该非常重视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然而统计指标从概念上来看似乎非常简单,即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例如,“2014年我国的GDP为63.64万亿元,同比增长7.4%”,这里有两个指标,前者是总量指标,后者是相对指标。对于初学者的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只是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两个数字,前者是个很大的数字,后者说明“多了些”。具体指标含义是什么?说明什么社会经济现象?怎么统计得到的?有何意义?学生对这一系列说明统计指标的涵义、特征及意义的问题,缺乏认知和理解,也就不会去思考和计算分析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了,更谈不上对指标的应用以及拓展了。

学习瓶颈二:对数学公式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只为考试记忆,不去理解其涵义。统计学研究的是数据,需要用到很多数学公式,而在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中,需要运用的公式是比较基础、相对简单的,比如,相对指标的计算、平均指标的计算、动态水平指标的计算等,计算公式通常只涉及基本的四则运算。但高职学生往往觉得这些公式抽象而复杂,不容易理解;通常只是简单的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其结果或者是记漏了公式中个别重要符号或数字,导致计算错误;或者完整把公式记住了,但不懂怎么把数据代入公式,究其原因是对公式的涵义不理解。因此,高职学生对于数学公式在计算上应该有足够信心,摒弃对数学公式这种天生的恐惧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公式涵义的理解上,以及拓展到现实案例的应用上,即做到从理解中应用公式,从应用中认识公式。

(二)从总体性分析

统计的研究对象不是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而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首先需要明确界定统计总体,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例如,研究某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该地区所有的物流企业构成的整体就是总体,而每一个物流企业就是总体单位。总体具有三个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从概念上来讲,总体和总体的数量特征是两个不同概念。

学习瓶颈三:容易混淆总体与总体的数量特征,造成对基本概念“总体”的理解混乱。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整体,即具体事物的集合;而总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这些事物的数量方面,即数据的集合;显而易见,统计研究的对象不是事物的集合,而是数据的集合。所以,总体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具体事物的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而不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例如,研究某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从概念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集合,而在统计上总体是该企业所有员工工资收入的数据集合。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有经验的统计人员来说没有区分的必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很容易造成对总体概念理解的混乱。

(三)从具体性分析

统计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量研究,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的数量表现。例如“数据显示,2015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25.8万辆,同比负增长17.1%”,就是很具体的。如若没有了具体性,那就只剩下数字了,失去了统计指标的意义。

学习瓶颈四:对统计信息职能重视不够,容易忽略数量的具体性。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统计信息,指的是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服务于经济社会。忽略数量的具体性,信息将毫无意义。高职学生面对一个数据往往容易只关注数量本身,而忽略了这个数据所处的具体时间、地点、条件,这对于一个现实数据来说是不充分的,而从中获取的信息也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

(四)从实用性分析

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常所说的社会统计学是介绍有关社会现象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统计方法,是人们认识经济社会有力的工具。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是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而发展起来的,为多个学科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比如,自然学科领域的农业、医学、地理、工程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精算、金融、管理、社会学等。统计学的多学科性及其通用性就需要初学者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常识,为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统计知识做好准备。

学习瓶颈五:缺乏社会经济常识,宏观理解能力不足。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通常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学生从高中刚进入大学,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还相对欠缺。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在同一个学期给大一新生和大二学生分别讲授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发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一新生相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对社会经济常识的积累和理解有明显欠缺,具体体现在:一是大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常识严重匮乏,比如一个班55人,听说过GDP的人数不多,听说过CPI的几乎没有;二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不是很感兴趣,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三是大一新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不足。

三、教学对策

(一)强化统计指标的理解与应用是认识数量性特点的最主要内容

统计指标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描述统计通过统计指标来描述总体的数量特征;推断统计需要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两者都会涉及到统计指标概念、类别、性质的理解和应用。然而,传统的高职教学对于统计指标侧重于理论概念和类别的讲解,通常是按照统计指标内容体系(见图1)逐一讲解、举例、分析、计算。试想,学生面对这么多指标概念和分类,忙于死记硬背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理解体会了,更不会把指标应用到实际当中。

因此,对统计指标的课堂讲解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综合指标和动态数列指标两大类,选取合适的热点论题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统计指标的同时,提高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首先课堂围绕合适的热点论题展开,比如学校评价问题、房价问题、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问题等。其次,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指标设计,与其他小组相互分享思路和结果。第三,教师参与讨论,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最后,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归纳总结统计指标,并就其概念、分类、作用及拓展进行分析。

(二)弱化数学公式讲解,注入统计思想分析

统计思想指的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的认识、理解或观念,也是人们关于统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计学中的数学公式,不同于数学上纯粹的、抽象的数学公式,它其中往往蕴含着具体现实问题的基本统计思想。例如,组中值的基本计算公式为“上限加下限除以二”,其统计思想是: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并不是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数,各组标志数的平均数在统计分组后很难计算出来,就常以组中值近似代替;使用组中值代表一组数据时有一个必要的假定条件,即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现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如果实际数据的分布不符合这一假定,用组中值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就会有一定的误差。认识了组中值的基本统计思想,组中值的计算公式就好理解了,进而,开口组组中值公式中“通过相邻组组距作为该组组距来计算”也就不难掌握了。

(三)强调教学案例的实际化、专业化,有助于总体性与具体性特点的理解

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系到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合适的案例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一个失败的案例反而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困惑。目前,高职案例教学有两个较明显趋势:一是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案例越来越通俗易懂。比如,班级人数统计案例、班级成绩统计案例、学生消费统计案例等;二是考虑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案例中的数据越来越简单、好算。诚然,这两个趋势的出发点都是为学生考虑,但这样的教学案例未免有些枯燥、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对总体性和具体性的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统计学教学案例的运用,应该把统计概念同经济实际联系起来,站在企业角度分析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应通过对经济过程和经济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统计知识去认识经济现象总体。

(四)引导学生对社会经济常识的课后阅读与思考,有助于实用性特点体会

社会经济常识是理解统计基础知识必备的前提,也是知识延伸、创新能力提高应具备的基础。比如涉及到经济热点的一些常见名词和概念:GDP、CPI、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常识的获取是要靠日常生活中的多留意、多阅读、多思考的,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有了社会经济常识的准备,学生才能对社会经济中的数量进行分析,可以透过数字看现象本质,能读懂经济数据资料,能写统计分析报告, 具备较强的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具备应用统计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经济或管理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

传统的统计教学课堂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主要靠的是外界的强加性输入,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下获取的知识,其输出效果是不佳的。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吸收和主动建构者,成为统计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统计调查实践将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学科特点体系,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拟定一些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有:选定调查主题或自拟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并可行的主题;拟定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PPT演示、分享。这些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首先,通过统计调查实践,学生能更有效的理解和拓展抽象的统计概念与指标。其次,学生能较系统的运用所学统计基础知识完成统计调查实践。第三,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兴趣的培养以及职场能力的提升。第四,学生构建了团队意识,强化了沟通交流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提高目标的要求下,高职的入学门槛整体在降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强日益凸显。为适应新的形势,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高职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不断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统计学原理课程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是学生感觉到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对统计学学科特点的剖析,归纳总结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在课程教学改革上,为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角度,也对别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力.《统计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统计教育,2005(12)

[2]李明,李钊.新编统计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邹宁.应用统计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周德民.社会统计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6]李金昌.统计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7]朱艳.高职统计学案例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第6篇

摘要:本文根据讲授统计学课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针对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统计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一、前言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统计学的定义是一门关于社会经济活动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是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的科学。它通过汇总的大量数据来探索规律,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统计学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夯实数学与经济学基础,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统计数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统计学应用相当广泛,以致于我们可以将统计学的范围扩展为能够用数据表示的现象。但是目前在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根据统计学课程在非统计学专业中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给《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议。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安排不合理

根据全国的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设计的调查中发现,某些高校,在课程安排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例如某些高校,《概率论》与《统计学》安排在统一学期,或者《统计学》安排在《概率论》之前,还有些高校将《西方经济学》安排在《统计学》之后。而《概率论》课程中的内容是学习《统计学》的基础内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内容是理解《统计学》课程的前提。

2.课程教学模式不合理,学生难以理解

《统计学》课程本身就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及数学公式,这些概念及公式是统计学知识的基础内容。但是,对于大多数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数学功底较差,学习统计学就有着很大难度。另外教师在讲授课程中,由于不注重教学方法,使得本身数学不好的同学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感。另外,尽管统计学的应用可以说贯穿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老师在课堂教学并没有让同学们感受到这一点,所举示例都远离学生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学生们自然对这个数学要求高、抽象思维强的课程毫无兴趣,结果就是不想学习,最终结局导致统计学课程没有学好,更谈不上分析实际问题。

三、针对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

根据各个学校的自身情况及《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合理安排与《统计学》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例如《概率论》安排在《统计学》之前,《西方经济学》安排在《统计学》之前等。

2.多媒体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根据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丰富性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58.0%的学生对本校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丰富性现状满意,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内容、形式、学习资源,整体效果的信息丰富性方面比较好,所以在《统计学》的教学中可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

3.开展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统计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学生们在学习了统计学中的很多理论之后,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理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样使用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开展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

统计学教师在传授统计学课程的过程当中,应当先注意将案例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唯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们对于统计学公式的理解能力,促进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统计学的案例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指导学生们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日常身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例如说:在学习指数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们可以在高校校园当中调查学校食堂内饭菜的价格,编制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指数;或者在学习市场调查中,可以对大学生的手机月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来得到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再或者讲授回归分析中,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班上同学父亲身高和同学的身高,来计算在班级上的同学父亲身高与子女身高的回归线等等。

从教学实际考虑,统计学实验教学可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统计软件包中的工具对统计学方法进行操作。通过这些训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将统计理论用到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目前在高校讲授的统计分析软件主要有SAS、spss、Eviews 和STATA等,但是这些都是相对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课程中是接触不到的。很多高校也不会为了《统计学》一门课程再重新开一门统计软件课程,所以实验教学中可以考虑使用EXCEL软件,这个被大家熟悉的且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EXCEL 操作比较简洁,功能实用,易学易懂,便于掌握,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非常合适,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统计分析的需要。在统计学的实验教学中就可以将实例教学中得到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得到分析结果。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统计学的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例如在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配合多媒体教学模式。现代社会“数据的增加呈指数型,数据分析的增加呈二次式”。当大量数据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如果不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加以整理分析,那数据只能是一种意识空间的浪费,更不用提以此来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了。因此,统计学教育工作者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法将枯燥、抽象的统计学理论更加让学生们接受、理解,培养学生们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唐志. 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 高教论坛,2011,11:17-19.

[2]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11:3-10.

[3]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统计研究,2010,02:3-6.

[4]张朝晖.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莆田学院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10,12:109-112.

[5]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03:48-50.

[6]张永林,郑宝成,于建德. 论基于SPSS的统计学课程改革[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1:49-50.

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统计学;江村经济

[基金项目]财政部201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团队”(0003016188)

[作者简介]欧进锋(1989—),男,广东高州人,硕士,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59-03[收稿日期]2019-12-23

近年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新特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以慕课、微课、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法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方式现代化、网络化的特点,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层次。顺应“互联网+教育”时代潮流,教师通过网络渠道或智能教学工具,在智慧数字平台上精准教学,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教学覆盖率。但是,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创新,其核心目标仍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创新优化,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等目标。在此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统计学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1]。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复杂世界的重要工具,凡是有数据的地方,均有统计学的用武之地。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为多学科提供重要分析工具,在如何有效地甄别、提取有价值信息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在统计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同学先入为主地认为统计学难学、难懂,自己未来不从事数据统计工作,与其花大量时间学习统计学,不如学一门专业技能。深入研究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统计学产生畏惧心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讲授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与教师实现交流共鸣。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对统计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对于提高同学们综合能力、培养统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早年著作《江村经济》为例,重点剖析典型案例教学法内涵与优势,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实践结果评估与反思。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是统计学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统计学课程涉及较多数学知识,公式较多、难度较大,加之部分学生是文科生,数理基础较弱,这无疑也提高了统计学学习难度。尽管经管类专业学生都开设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但学生对数理统计知识掌握程度不高,难以理解相关统计公式,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部分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不强,既不预习又不温习,课堂上一次、两次听不懂后,就可能选择放弃了。

二是教学内容整体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目前,统计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整体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度不高、知识跳跃性较大,尤其体现在统计方法与统计方法理论的结合度不高,例如“最小二乘法”内容的讲授,教师仅是简单进行运算教学,但对于运算背后的原理介绍甚少,学生难以知其然,也难知其所以然。另外,统计学教学存在重基本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与专业契合度不高,由于缺乏具体专业领域的实践,学生更难掌握统计技能或锻炼统计思维。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案例式教学较少。统计学教学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主要是通过黑板或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是知识被动接收方,对知识理解仅停留于认知层次[2]。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缺乏情景性,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将所学内容迁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统计学涉及理论和公式较多,理解难度大,如果仅采用传统单向的讲授方式,学生很难掌握公式和理解其中经济含义。

四是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统计学为专业必修课,通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题型包括单项、多项、判断、计算,考核内容侧重统计学基本公式、原理等内容的测验。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研报告等应用能力的评价。相反地,在这种评价指导下,学生可能只需要期末考试周对知识点进行重点突击强化,就可以通过考试,甚至能考取较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这种考试文化会在不同年级间流传,影响下一届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性、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案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案例内容进行积极讨论,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教学案例源于具体社会实践,又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程度[3]。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探讨理论的来龙去脉,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知识体系的螺旋式交替上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是一個不断学习、不断打磨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组织方式、案例素材等内容进行总结,尤其是更新丰富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素材和案例库,将实践经验升华成为一般性教学理论,从而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学生是知识被动接收方,缺乏学习主动性,对知识理解仅停留于认知层次;而案例教学实践中,学生是案例探讨的主体,学生需要根据案例具体场景,针对具体问题独立主动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汇报。教学方法的转变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下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材料内容较多且有一定难度,基于不同的维度,对于同一个研究问题存在多样的解决方案,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权衡比较。案例教学要求,学生需要在熟悉案例材料的基础上,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对研究问题形成整体认识,组成学习小组对研究问题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总结讨论结果,设计最优解决方案并形成总结汇报材料。同时,案例教学法倡导不同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小组主动学习、集各成员的智慧成果,进一步提高案例研究质量。自然而言,在案例研究学习中,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统计学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实践

传统统计学课程教学侧重数学公式的推导,忽略对学生经济学直觉或经济现象感知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统计公式,不理解公式背后具体统计学意义。统计公式只是分析工具,影响研究成果质量的关键是数据,实地调研是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关键环节[4]。《江村经济》是先生根据自己20世纪30年代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做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资料而形成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践意义[5]。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农村实地考察写成,旨在说明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作者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大量原始数据,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文中数据丰富、研究内容详尽,向读者呈现了一幅农民社会生活的画像,是研究学习实地调研的重要文献。因此,本文以著作《江村经济》为案例,通过问题导向型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文献,深入了解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撰写调研论文,并以小组形式形成汇报材料开展课堂讨论。

(一)理解案例材料内容

这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在案例讨论之前了解案例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对研究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要清楚地表达为什么选择《江村经济》作为统计学课程精读的文献,更进一步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分享自己精读《江村经济》的读后感,并结合自身实地调查经验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分享社会调研中遇到的奇闻趣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需要提供相关参考书单,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书籍,尤其需要加强对《江村经济》时代背景的了解,利于学生加深对案例分析材料的理解。

(二)明确案例分析目标

教师要明确案例分析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案例教学安排时间进度表,学生要清楚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阅读文献是一件主动的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江村经济》内容分析是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例如作者是如何进入调查现场?如何制定调查方案?通过何种方法获取数据?如何进行数据整理?在数据分析阶段,作者是如何基于当时经济背景对农村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转变进行分析等等。其实,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一次统计理解能力的提高,都加深对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认识与理解。例如,社会调查首要任务是以合适的方法进入现场,否则会被认为是“入侵者”,即使在现场也无法收集到可信的数据。针对这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结合文献资料,可寻找中间人等。在实地调研中,“中间人”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纽带,影响调研收集数据的好坏。《江村经济》中,作者选择其姐姐为中间人,从而顺利进入现场,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实地访谈有序开展。

(三)小组讨论与实践

开展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此环节既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加强师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分析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可通过提供参考范本,与学生分享如何撰写调研方案、如何根据文献内容撰写汇报材料的经验,提高学生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效率与质量,保证研究成果汇报环节有序展开。在此阶段,小组成员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准备相关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各小组的研究进度,确保各教学环节有序进行。

(四)研究成果的汇报与点评

在案例讨论分析课堂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筹划者,组织小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内容进行汇报,引导各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多维度分析问题,不同观点、不同想法相互碰撞,从而实现对研究问题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重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剖析,力求展示出案例故事背后意义。最后,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不仅是课堂成果汇报展示,也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层面,通过此次的案例深度学习,学生是否掌握社会调查流程,培养逻辑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在实地调研中培养了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四、案例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第8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探索案例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研究的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①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规律来为未来的决策经营提供依据,统计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部也将“统计学”列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统计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存在严重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在推进地方性院校向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统计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成为许多统计学老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1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统计学中存在着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涉及到较多的公式和计算,和数学课程有点类似。有些内容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数理基础,例如讲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概率论基础,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什么叫置信水平,为什么在假设检验中会犯两类常见的错误,如果学生对置信水平,原假设,备择假设这些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那么就很难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这些统计工具进行灵活应用了。而讲到线性回归时,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来理解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同时,与其他经济学理论课程相比,统计学课程更强调逻辑性和推理性,缺乏趣味性,比较枯燥,部分学生不了解统计的用途和作用,认为自己和统计的距离比较遥远,因而认为学统计学没有用,因而不想学。

(2)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畏难情绪严重。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而且以文科生居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之前的微积分,概率论课程学得不太好,因此看到数字和公式较多的统计学,下意识地将其归类为一门数学课程,认为“这是一门数学课程,我肯定学不会”,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为自己不学统计学找到了借口。在笔者和学生的交流中,有的学生反映自己碰到数学类的课程必定挂科,所以统计学肯定是学不好的。再加上地方性院校学生一般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佳,②统计学学的学得不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3)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方法论的课程,其生命力在于应用。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的讲解和统计公式的推导,使用的语言过于过于专业化,④对统计指标背后的统计思想挖掘不够深入,学生不能理解统计指标背后的统计思想和经济含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死记硬背公式,不能对统计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进行解释,也就不能利用统计指标来分析经济问题了。这无形中也进一步加深了统计学就是一门数学课程的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在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同样的案例反复讲解于不同的专业,不能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最新经济管理类案例,做到与学生专业的紧密结合,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教材的选用存在一定难度。

虽然《统计学》的教材很多,但是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基本没有针对经管类学生的专门统计学教材。现行的统计学教材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强调公式与计算,内容深奥不够通俗,部分案例过于陈旧。贾俊平教授等编著的《统计学》教材教师认为较好,有excel和SPSS的操作步骤,单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该教材的推断性统计部分公式较多,案例过于陈旧,不具备良好的示范作用,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畏惧心理。

2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1)引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紧跟时事,精选一些最新与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案例或新闻,通过案例将统计学理论与经济时事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统计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如讲到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时,可以引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对比民众的吐槽来说明平均数的局限性,从而说明众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也可以通过经典的消费函数来解释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相关概念,深入浅出的解释线性回归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到统计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统计实践。

在讲解描述性统计学相关的知识时可以给予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设计经济学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出调查报告。在讲解推断性统计学时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当增加上机课时,要求学生能够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一个工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闭卷考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许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考前突击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并不能理解相关的概念和统计指标。而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类的学科,更应当注重的应该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当改革现有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考核的形式。综合考核应当包括知识体系的考核以及技能考核。知识体系的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和闭卷考试的表现。平时成绩的考核一方面从学生听课及回答问题的表现,另一方面通过Kahoot平台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技能考核则包括学生的调研报告和平时上机课的表现。调研报告通过分组调研,撰写调研包括的形式进行考核,上机课则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完成要求的作业,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力的体现,是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一要务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双师型”教师具备丰富的经济常识,综合素养较高,对行业前沿动态把握准确,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更能发挥作用,能够传授给学生行业中最新的应用性技能,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双师型”教师阅历较为丰富,能够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到与课本知识行业发展的及时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方法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设计问卷,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搜集数据。二是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搜集到的直接或者间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从中找到规律,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对分析出来的结论能够进行合理解释。对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探讨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过程以及最后的考核方式都要围绕着两个能力的培养来进行。当然,统计学教学中还有很多的问题与困难,统计学教学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兼具学识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2015年教改项目

注释

①贾俊平,何晓群,金进勇.统计学(第六版)[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

②刘金龙,张君霞,赵琳琳.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研究[J].科教文汇,2014.9.

③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研究,2007.

④张慧.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学教育,2014.10.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统计学;教学模式

统计学课程作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要求,改进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统计技能培养,以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目前高职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高职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不同于本科教育,其教育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不像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以系统的理论教学为主,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围绕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有效就业而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知识—能力—应用”,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有效就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的特点,教学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技术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开发与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育目的。

二、高职统计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统计学教学方案的设计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

高职院校在制订统计学教学方案时,由于受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对统计学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性不强。这就让教师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统计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只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烦锁的统计学计算,忽略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特别是经管、会计、金融类学生,数学知识有限,对公式、原理、数据推理计算的理解和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听不懂、学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也就不重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只求考试过关,不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高职统计学实践性教材缺乏

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在使用统计学教材时仍然是偏重理论部分,统计技能应用教材的开发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统计学教材是对本科院校统计学教材的压缩和缩减,教材内容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应用”。虽然内容有所减少,但整个知识结构还是摆脱不了本科院校统计学理论教学的特点,缺乏实践应用性,这就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产生矛盾。由于应用型统计学教材的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注重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和公式的推导计算,无法有效地通过经济统计指标案例分析、统计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以提高其实践技能。

(三)统计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授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授课教师处于主动地进行知识传授的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教学信息主要是单向传递,课堂上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虽说目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多,但很难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由于统计学教学资源的制约和课时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在进行统计学教学时,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以统计学理论为导向,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统计方法展开讲解,填充式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很好地贯彻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要求,即从统计学实践应用出发,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数据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一)围绕职业教育特点,加强统计学教学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始终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从实际问题入手,以项目为载体,在实训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统计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活动,应用典型经济活动案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统计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及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对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行动的引导,而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指导。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情境设计,以任务驱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二)围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和改革统计学教学形式和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及对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内容要丰富化,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双向互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以做和练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减少公式的推导和手工的运算过程。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他们的发散思维,变填充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在“做”和“练”中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大量的统计数据、统计表转换成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等形式,直观而简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经济活动统计指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景体验,以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借助实际经济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革教学内容,开发应用型的高职统计学教材

对于高职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本着实用性原则,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开发出适合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践性较强的统计学教材。在高职统计学教材中,加大案例分析和情境教学内容,把统计教学与实际经济分析结合起来,偏重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和统计信息实际的应用。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那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的章节做适当的合并和删减,去除统计学教学中抽象理论和原理的讲解、烦琐的公式和方法的推导过程,强化统计公式、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统计学有很强的应用性,其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紧密联系当前经济与管理最新动态,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统计方法及在相关领域有效应用统计结果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经济调查,培养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现行经济运行状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正确理解和判断目前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提高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源鸿.统计学的普及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1):292-292.

[2]任志远.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统计学[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2005,(1):1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