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干部培养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1 15:44: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干部培养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干部培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团学干部培养体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5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24[本刊网址]http//

引言

高校团学组织是一类不同于党政机关和企业,也不完全与事业单位相同的比较特殊的组织形式,该组织一方面强调功能性,便于完成对学校工作大局和学生的服务任务,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培育人才,促进团学干部在组织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我国高校团学干部的类型包括:一是团组织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在校团委、院分团委、班级团支部(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任职的干部;二是学生会干部,主要包括在校学生总会、院学生分会任职的干部。后者在大学生群体中人数最多,也最具影响力。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团学干部在培养过程中以及团学干部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团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滋生自由懒散的思想;团学干部选拔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影响评价效力;团学干部对团学组织不够重视,导致团学组织活动流于形式;团学干部的流动性太大,影响团学组织工作的延续性等等。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团学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探索高校团学干部培养体系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校团学干部培养体系除了思想观念的改变之外,还要重视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以及考核评价的改变。

一、以生为本的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模式

当前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党建为核心的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新模式;二是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三是分类管理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其中,以党建为核心的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新模式注重体现学生党建的核心位置,做到“学生党建”这一核心渗透到团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学生党建与团学干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突出学生党建工作在团学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实现对团学工作的全面带动。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则强调从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借鉴,从高校团学干部培养存在问题人手,引入文化建设理念,深入剖析高校团学工作干部培养现状,对高校院系层面的团委、学生会这一团学组织开展文化建设。分类管理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则涵盖团学干部分类管理的制度建设、分类管理的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分类管理的激励策略和分类管理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本文主张以生为本的高校团学干部培养模式,倡导“成长导向型”而非“任务导向型”的高校团学组织核心价值观。所谓的“任务导向型”的组织价值观,团学工作注重“效率”挂钩,重点是完成工作任务,将团学干部视为完成任务的工具,而团学干部本身的利益述求、人文关怀、情感需要等常被忽略;而“成长导向型”的组织价值观,主张将组织目标设定为团学干部的成长进步,将任务明确为“培养人”,在实现团组织工作目标时,时刻关注对团学干部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维系。因此,以生为本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将是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的理想模式。

二、扩展团学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和任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以致于团学干部在管理和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关于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的研究,有学者指出高校团学培养途径主要是坚持三点:一是改进选拔机制;二是重视培训,差别培养;三是严格监督,奖惩有度。也有学者建议:“新形势下高校团学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涉及四方面:其一,加强对基层党团干部的培养工作;其二,完善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其三,创新实践中党团工作方式方法;其四,积极拓展‘党建带团建’工作平台。”可见,团学干部培养途径主要是涉及选拔、差别培养和平台搭建等方面。

(一)高校团学干部的选拔,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要坚持以下原则和标准:(1)坚持组织推荐和民主选举相结合,使学生干部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2)坚持理论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相互补充,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3)坚持学生干部的成绩要求,优秀的学生干部首先要求成绩过硬;(4)坚持放手使用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努力使学生干部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换言之,高校团学干部的选拔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既要考虑其能力或技能,又要考虑其学习成绩和群众基础,将大学生群里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团学干部的队伍中来。

(二)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要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

其一,高校在对团学干部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按照不同人的特点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使团学干部能够在其最为专长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团学干部的成长;其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团学干部开展培养,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和业务能力培养,还要定期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工作培训、工作交接培训等,做好团学干部流动过程中的相关培训工作,做好接力棒的传承工作;其三,加强高校不同类型团学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日常有效的工作方法的探讨,促进大家共同进步,例如组织团学干部间的交流会、新老团学干部经验交流会等等。

(三)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高校团学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首先,组织团学干部参与三下乡、社会调查、援助西部和援助欠发达地区的两项计划、志愿者服务活动、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团学干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秉承“服务意识”,脚踏实地,服务社会,摒弃一味地追求功利,一心只是为了评奖评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倾向;其二,高校团学干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和先锋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在同学们群体中的感召力,改变过去团学干部“摆架子”、“好面子”,在同学面前颐指气使,导致在同学中威信较低的面貌。总之,高校团学干部的培养,要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高校团学干部的奉献、责任和服务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团学干部考核和评价机制

当前高校团学组织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大多缺乏完备的竞争机制和考核制度,相关的考核指标也不够精细和客观,多是主观式的判断,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另外也缺乏对选拔上来的团学干部的后续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不利于团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挥,也不利于鞭策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团学干部。因此,一是必须先建立健全团学干部考核制度,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增加量化的考核,考核方式结合白评和他平,使考核更加全面客观;二是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考核结束后要对优秀的团学干部进行一定的表彰和激励,对工作不称职的团学干部实行一定的惩罚和批评。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团学干部的考核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每一学年对全体团学干部进行相关的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道德品质、考勤、工作能力、学习成绩等;考核的方式包括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等。考核可引入退出机制,即对团学干部的工作、学习等方面要求进行量化,比如对团学干部的学习成绩作出明确的要求,任职期间一次不及格提出警告,两次不及格可暂停其担任的岗位工作,三次及其以上则要劝其退出组织。当然,退出机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合理的退出机制有助于对团学干部的工作和学习产生鞭策。最后,在学年末评出“优秀团学干部”、“优秀之星”、“最佳创意干部”等等,在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同时对不称职的团学干部,尤其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的团学干部进行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屡教不改者应给予辞退,让能者代替,真正做到奖惩分明,使团学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同学威信、管理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肯定,为提高社团学生干部素质提供必要的保障。另外,对团学干部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将考核结果放入个人档案袋,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团学干部本人。

第2篇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唯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贵用心。学而不思则罔。只埋头读书而不进行思考,就会产生迷惘,最终徒劳无益。学习应当坚持学思结合,做到静心、专心、用心和精心。静心,就是排除干扰、抵挡诱惑,能够沉住气、坐得住;专心,就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能够学得进、有所得;用心,就是舍得下力气、花功夫,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精心,就是深入细致、精益求精,防止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学习贵得法。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须讲究方法。虽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也有规律可循。比如,应重记忆、多反复。任何人要学习知识、获得本领,都不能单纯依靠电脑储存和抄录记载,而必须通过大脑记忆,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重记忆,就要多反复。再如,应重交流、多研讨。通过沟通交流和研讨磋商,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达到知识共享、同步提高的目的。又如,应重运用、多实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坚持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把满足现实需要作为重要指向和强大动力,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效果。

学习贵创新。知识经济催生出学习型社会。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学习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这就需要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相伴终生的习惯与兴趣,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人的学习融入团队的学习之中,推动大家都来学习,通过学习形成团队共同的知识价值系统。同时,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强国富民的根本方略,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但任务繁重、公务繁忙,又使领导干部很难有大量时间用于学习。怎么办呢?只能想办法挤时间学。在这个问题上,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倡导利用“三上”的时间,即把“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用于学习和思考。这种精神值得提倡。领导干部应大力弘扬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尽可能地减少应酬、克服惰性,争取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去读书学习。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定会受益无穷。

第3篇

【关键词】 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胚龄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分离出来的能在体外长久培养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种系嵌合能力的细胞系。ES细胞的用途很广,涉及医学和生物工程的许多领域。

1981年,EVANS[1]和MARTIN[2]首次成功分离得到小鼠ES细胞。目前实验中常用的小鼠ES细胞系绝大多数来自129品系,但129品系小鼠易感染多种疾病,具高频自发畸胎瘤,因此该品系小鼠不宜用于免疫学和细胞、组织移植等研究[3]。

昆明小鼠是一种国产远交系小鼠,其基因型与人类近似,建立昆明小鼠的ES细胞系有利于其转基因动物的获得,能够更好服务于我国的科研工作。目前虽有关于昆明小鼠ES细胞的一些研究,但对于何时收集胚胎尚未有明确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胚龄对分离培养昆明小鼠ES细胞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8周龄昆明品系雄性小鼠21只;周龄为7~8周、体重为30g的雌性小鼠20只,用于分离培养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MEF);周龄为4周、体重为24~26g的雌性小鼠55只,用于分离培养ES细胞。实验动物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SYXK(辽)20030011]。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LDMEM培养基(Gibco公司,批号1459071);HDMEM培养基(Sigma公司,批号055k8311);胎牛血清(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AB3101C091);丝裂霉素C(浙江海正,批号050912);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Sigma公司,批号064K1083);NBTBCIP染色试剂盒(华美公司,批号NBS206006);CO2培养箱(美国SIM公司,E191TC);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CKX41)。

1.3 实验方法

1.3.1 MEF的分离培养及饲养层的制备 雌雄鼠合笼,每天早上观察阴道栓,见栓当天上午定为怀孕的第0.5天(days post coitum, dpc);取孕12.5~14.5d母鼠,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胎鼠,去除头部、尾部、内脏和四肢,用无菌眼科剪将躯干部剪成1mm3以下的碎块,用滤网过滤细胞法[4]分离培养MEF,并制备MEF饲养单层。

1.3.2 胚胎的收集与培养 分别取孕3.5、4.5d母鼠,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子宫;用1mL无菌注射器吸入冲胚液,从子宫角端进针,保证针头进入子宫腔内,将冲胚液快速推入子宫腔;每侧子宫注入冲胚液0.2~0.5mL,冲胚液会将胚胎冲出;将盛有胚胎和冲胚液的平皿置于40~100倍的倒置显微镜下;用移液器(上海大龙公司,0.2~10μL,YR23777)收集胚胎;以文献[5]所示方法进行培养。

1.4 主要观察指标

1.4.1 生物学特性观察 每日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胚胎的生长情况(包括形态、贴壁情况、ICM形成情况等)。

1.4.2 碱性磷酸酶(AKP)检测 胚胎经40g/L多聚甲醛固定0.5~2h;PBS洗涤3次;用TSMⅠ(0.1mol/L Tris, 0.1mol/L NaCl, 0.01mol/L MgCl2, pH 8.0)平衡,重复3次;再用TSMⅡ(0.1mol/L Tris, 0.1mol/L NaCl, 0.05mol/L MgCl2, pH 9.5)平衡,重复3次;加入NBT(350μg/mL)/BCIP(180μg/mL),37℃避光反应30min;三蒸水洗涤3次,显微镜下观察。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1.5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2.1 不同胚龄胚胎的生物学特征 本实验共收集3.5dpc昆明小鼠胚胎91枚,4.5dpc昆明小鼠胚胎69枚,3.5dpc昆明小鼠胚胎多为桑椹胚(图1),周围有透明带包绕;4.5dpc昆明小鼠胚胎多为囊胚(图2),囊腔明显,滋养层被囊腔推到一侧,有些形成ICM。胚胎AKP检测强阳性(图3)。培养的 ES细胞克隆,克隆内细胞界限不清楚,边缘清楚(图4)。

2.2 不同胚龄胚胎体外培养情况的比较 囊胚胚胎的贴壁率、ICM形成率、ES细胞克隆率(P1)形成率和ES细胞亚克隆率(P2)形成率明显高于桑葚胚,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小鼠ES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恰当的时间来收集胚胎以分离胚胎细胞,对以后ES细胞的分离培养是一个极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小鼠ES细胞研究中,胚龄至关重要。为了进行ES细胞的培养,收集胚胎的时间必须在胚胎着床以前,同时也需要胚胎在体内有一定的发育,以使胚胎更好适应体外培养环境,实验中多选孕3.5~4.5d来收集胚胎。EISTTER[6]采用培养小鼠桑椹胚单个卵裂球建成ES细胞系,其成功率比用囊胚要高的多,可能由于桑椹胚处于比囊胚更早的发育阶段,有更多的细胞保持发育的全能性,而且他采用的是桑椹胚单个卵裂球,去除了滋养层的分化诱导作用,因此ES细胞建系成功率高。WELLS[7]用小鼠延迟囊胚建成ES细胞系,其建系成功率达47.7%,但建成的干细胞系是否容易分化,却未报道。

对于昆明小鼠来说,由于其种属特异性,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并传代的ES细胞成功率一直比较低。本实验中培养的昆明小鼠胚胎,3.5dpc胚胎75%为桑椹胚,4.5dpc胚胎100%为囊胚,与李卫东[8]的实验近似。胚胎贴壁率4.5dpc胚胎显著高于3.5dpc胚胎(P

参考文献

[1]EVANS MJ, KAUFMAN MH. Establishment in culture of pluripotential cells from mouse embryos [J]. Nature, 1981, 292(9):154156.

[2]MARTIN GR. Isolation of a pluripotent cell line from early mouse embryos cultured in medium conditioned by teratocarcinoma stem cell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1, 78(12):76347638.

[3]RUTH K, Lana RS著,陈英等译. 干细胞研究进展与未来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23356.

[4]张海锋,单伟,秦书俭. 不同分离方法对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的比较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11):20012004.

[5]KURSAD T. Embryonic Stem Cell Protocols (Vol 2) 2nd ed [M]. Totowa, New Jersey: Humana Press Inc, 2006(15):149159.

[6]EISTETTER HR. Pluriotent embryonal stem cell lines can be established from disaggregated mouse morulae [J]. Dev Growth Differ, 1988, 31(3):275282.

[7]WELLS D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solation of murine embryo stem cells [J]. Theriogenology, 1991, 35(1):293296.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培养 问题对策

一、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干部的选拔

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学校应当认真考虑到这一点,并切实做出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但是,由于在刚进入大学之时,各个学生相互之间并没有很好的了解,能力强弱也就无法真正地表现出来,班主任教师或者辅导员教师则只能通过暂时委派一部分学生担任班级职务,以便顺利开展班级或者学校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班级学生干部的担任工作往往还是由这一部分人来完成。还有一种情况是,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生之间的了解逐步加深,辅导员教师也会对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但是,由于在这期间一些学生为了自己继续担任该项工作,特意向教师表明态度,而教师会因为自己主观情感的判断,对该类学生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照顾”,可是这会使其他具有更强能力的学生无法担任较为合理的工作,也就造成了人才的安排不当。因为学生干部是以学生工作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的整体发展走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如果学生干部的带头工作开展不好,也就会给班级或者学校各项任务的开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时也会导致一些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发生。

(二)学生干部的道德素质

大学教育应该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而且属于更为高等的社会教育,因此在各个方面都会比一般性的社会教育要求方面更加严格。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整体社会对人们道德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教育就更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大学教育是每位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段重要经历,对每位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塑造作用,所以高等院校应该明白自身在道德素质方面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这份具有非凡意义的责任当然还是应该由学生主体来承担,这时学生干部扮演的角色便尤为重要。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因而学生干部自身的道德水平必须提高。如果学生干部无法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到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反而比普通学生更加没有约束力,毫无纪律性可言,那么在其他学生的眼中,学生干部将失去管理学生的资格,以致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不能使一些活动顺利进行。

二、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

(一)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选拔监管机制

有关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必须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重中之重来抓。任何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沉淀,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校风。所以,若要了解一所大学的好坏,通过对校风的观察就会对该学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一所优质大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都不是由学校各个部门下发的文件达到的,而是通过学生干部的不断引导,并由该学校的全体学生共同实施来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干部在高校校风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而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必须做到位,落实到细节,这样才能够保障高等教育学校拥有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和成长氛围。

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通过周围学生的关系,对一部分具有担任学生干部能力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学校具有可以相对参考的对象,从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出任学生干部。

2.根据平时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班主任教师或者辅导员教师的观察,对一些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加以考验。如果该学生能够圆满完成教师所安排的工作,那么就可以考虑使其担任相关方面的职务,并且在不断的学习锻炼中,对该学生进行职务上的调整,使之可以担任比较合理的工作。

3.在每个学期定期召开班级或者其他组织会议,对有担任学生干部意向的学生加以提名,作为候选人。然后在学生集体中间进行选举,由学生推选出能够胜任班级或者其他组织工作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

4.学校方面也可以综合上述三种方法,在推选学生干部的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措施综合比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从而挑选出可以圆满完成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

(二)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良好的思想道德是每个人在社会集体中生活的根本,也是对一个人品格方面评判的依据。古往今来,只有那些具备优秀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取得一定的建树。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任务,没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不可能成就出伟大的事业。拥有良好社会道德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能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品格,使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点,为建设社会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途径。在学校生活中,每位学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互相依存的。学生干部担任着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的角色,因此,加强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对学生整体的间接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在学校举办重大活动的场合,学生干部的形象将会影响到学校里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言行举止,这对校风的形成自然也有着关键的作用。另外,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决定着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众所周知,用人单位和学校日常期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用人单位和学校相互之间对有关的毕业学生也会有所交流,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将决定其能否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以便顺利得到录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玲娜.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

[2]黄伟.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策研究[J].全科论文中心,2011.

第5篇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rhEPO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探讨rhEPO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5、50、500 U/mL)rhEPO干预从新生SD大鼠(出生24 h以内)取材来的神经干细胞,分别检测每组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在不同时间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计数。结果 添加rhEPO各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快最终神经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以50 U/mL rhEPO组作用显著;添加rhEPO各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曲线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50 U/mL rhEP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NSE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rhEPO;体外培养;增殖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which multiplies in vitro raise to the nerve stem cell of different density rhEPO, an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rhEPO, associated with nerve stem cell transplant, in curing spinal cord damage repair. Methods The present research firstly intervened the nerve stem cell, obtained from the newborn SD big mouse (born within 24h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rhEPO (5, 50, 500 U/mL). Then, a distinctive examination of the rate of clone formation in each groups nerve stem cells was conducted. Afterwards, MTT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ell reproducibility in different times and nerve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s immunocytochemistry dyeing and counting. Results The cell multiplic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s which had added the EPO was quicker and the quantity of final nerve balls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remarkable in 50 U/mLEPO group. The cell growth curve in experimental groups which had added the rhEPO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also remarkable in 50 U/mL EPO group. The NSE and GFAP immunocytochemistry dyeing and the coun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SE immunity masculine cells in the 50 U/mL EPO group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erve stem cell; rhEPO; in vitro raise; multiplication

神经干细胞(nerve stem cell,NSCs)是一种具有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研究中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不仅存在于 胚胎脑组织,而且已发育成熟的 内也存在神经干细胞[1]。正常情况下这些NSCs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在特定因素的作用下,例如损伤或刺激,其分裂、分化的潜能就被激活,从而出现增殖现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离体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效应,但其作用有限[2]。因此,如何更有效的促进NSCs的增殖是推动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本实验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bFGF联合应用促进NSCs的体外增殖效应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新生SD大鼠(出生24 h以内)、DMEM/F12培养基、无血清培养添加剂B27(美国Gibco)、bFGF(北京双鹭生物制品公司)、EGF(premega公司)、胰蛋白酶、谷氨酰胺(Sigma), MTT(噻唑兰)、DMSO(二甲基亚砜),及其他相关试剂。

1.2 方法

1.2.1 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①新生SD大鼠经75%酒精消毒,无菌条件下将前脑完整取出,借助显微镜在视交叉平面和海马平面各做一道冠状切口,留取自视交叉至海马约2 mm厚的脑块。将留取的脑块冠状面朝上放置,然后在侧脑室外侧做两道矢状切口,并且在胼胝体上方做一水平切口,留取中间围绕侧脑室前角的脑块。此部位包含侧脑室前角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富含神经干细胞。②去除软脑膜和脉络丛组织。将脑组织转移到另一培养皿,用剪刀反复剪切至约1 mm3大小组织块,加入DMEM/F12基础培养基2~3 mL,用吸管反复吹打,制成细胞悬液。③将细胞悬液用200 目铜网过滤,去除残留未分散组织,将滤液移入无菌10 mL离心管。离心机将过滤的细胞悬液以1 000 r/min离心10 min,以便收集细胞。④吸管小心吸除上清液体,将沉淀的细胞重悬于2 mL含B27和20 ng/mL bFGF,20 ng/mL EGF的DMEM/F12培养基中,计数板计数后以2~5×105个细胞/mL接种于25 cm3 培养瓶。置37 oC,5%CO2培养箱内培养。⑤培养4~5 d后,将含细胞的培养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同样方法小心吸除上清液体,用相同培养液重悬细胞后,接种于更换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每5~7天换液1次。⑥培养2周左右时见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3~4 周见大量神经干细胞球。以后用机械法分散神经球方法进行传代培养。

1.2.2 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培养

将细胞移入无菌10 mL离心管,以1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吸除上清液体,向沉淀中加入3倍体积的0.25%胰蛋白酶/EDTA(1:1)消化液,37 ℃水浴5 min。用吸管轻轻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此步骤时间不超过5 min)。加入1/10体积的血清终止消化。以2~5×105个细胞/mL细胞浓度继续培养,培养基成分同上。

1.3 实验分组

取第3代神经干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含rhEPO 5、50、500 U/mL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同时设不含rhEP0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含bFGF浓度均为20 ng/mL。将各组神经干细胞悬液置于5%CO2、37 ℃培养箱内培养。每组均设复孔,实验重复3次。

1.4 检测指标

1.4.1 检测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率

将各组细胞作梯度倍数稀释接种于25 cm3培养皿中静置培养。细胞培养7 d时,取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培养皿放置在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上,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克隆数,计算公式如下:

克隆形成率(%)=单位面积克隆数/单位面积接种细胞数×100。

1.4.2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

将各组细胞以每孔大约1.0×105个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体积150 μL,每日检测OD值。

1.4.3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计数

将各组神经干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预先置有涂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每孔平均接种50 个神经球,加入有血清培养基3.0 mL,静置培养,每3天换液。10 d后收集贴有细胞的盖玻片,分别做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每个标本随机取20 个视野,普通光镜下观察并计数每个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取平均值。

1.5 统计分析

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法,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2 结 果

2.1 细胞的观察及克隆形成率检测结果

对照组形成的神经球数量无明显变化,神经球的细胞折光性较弱,边缘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有丝絮状物和较多细胞碎片。而添加rhEPO各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快,48 h可见较多的成对或3~5成群细胞出现,最终神经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以50 U/mL rhEPO组作用显著。

2.2 MTT检测结果

MTT结果显示,添加rhEPO各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曲线高于对照组,尤其是50 U/mL rhEP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2.3 细胞分化比例检测及显微测量结果

对照组神经球贴壁率低,可见许多细胞团漂浮在培养基中,最终漂浮的细胞团变为细胞碎片。添加rhEPO各实验组中,部分神经球贴壁困难,一旦神经球贴壁,随即有突起长出,胞体和突起生长较快,双突起和多突起细胞多于对照组,第2 d即可见部分细胞建立突触联系。3 d细胞多数可形成较密集网络,胞体较丰满,细胞突起生长快,可见多角形细胞。对照组细胞网络稀疏,细胞胞体较小,突起变短、变粗,有的胞体内可见空泡。显微测量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细胞突起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NSE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

3 讨 论

最近的研究证实,rhEPO在体内和体外的多种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中均有抗凋亡作用。在运动神经元培养中,rhEPO能抑制因血清缺乏或红藻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神经细胞rhEPO受体激活后,通过干扰JAK2和核转录因子可抑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和NO诱导的凋亡[3]。rhEPO还可以通过调节凋亡过程中不同基因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在自由基损伤模型中,rhEPO可调节神经膜外部分的磷脂酰丝氨酸(PS)残基,并通过调节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caspase8、caspase1和caspase3活化酶的活性,增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活性,促进凋亡的蛋白磷酸化而保持DNA的完整性[4]。rhEPO在神经系统内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在红细胞内的机制相同。

rhEPO对神经细胞的许多功能活动均具有调节作用,例如钙离子外流、膜的去极化、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凋亡等。rhEPO可能通过抑制或刺激神经递质的合成来参与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在PC12细胞中,rhEPO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和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诱导膜的去极化,增加一氧化氮(NO)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等)的释放[5]。在大鼠脊髓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rhEPO能通过对突触传递的直接作用而起到伤后即刻的神经保护作用。

在海马薄片培养中,rhEPO受体被激活后,通过激活JAK2抑制钙离子介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来实现对神经元缺血的保护。最近有报道显示,rhEPO能刺激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活性,人类成神经细胞瘤的膜片钳研究证实,有T型钙通道的表达。当把 rhEPO加入到培养基中,可以观察到钙通道的最大峰值电流增加。因此,rhEPO可以通过胞膜上的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增加钙离子流,进而影响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来产生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6]。

rhEPO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存,在细胞培养中也展示了其营养作用。rhEPO能启动细胞的分化,阻止细胞的死亡和增强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这些发现说明,rhEPO抑制神经元凋亡是其短暂的作用,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则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 Romero MI,Lin L,Lush ME,et al. Deletion of Nf1in neurons induces increased axon collateral branching after dorsal root injury[J]. Neurosci,2007,27(8):2124-2134.

[2] Karimi-Abdolrezaee S,Eftekharpour E,Wang J,et al. Delayed transplantation of adult neural precursor cells promotes remyelination and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Neurosci,2006,26(13):3377-3389.

[3] Yamanaka H,Obata K,Kobayashi K,et al. Alteration of th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 expression in a specific subset of primary afferent neurons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J].Fur J Neurosci,2007,25(4):1097-1111.

[4] Baharvand H,Mehrjardi NZ,Hatami M,et al. Neural differentiation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a defined adherent culture condition[J].Int J Dev Biol,2007,51(5):371-378.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培训体系 构建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专职学生工作人员配备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也是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一直都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但在学生干部的培训中尚缺少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体系,未能很好地发挥培训对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2006年8月30日,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印发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明确提出要加大学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层次等方面作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构建科学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力量。

一、构建高校学生千部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引进新思维、新理念和新管理方法,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在如下四方面:第一,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是有效培训的前提,只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干部培训的开展。第二,构建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使培训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对培训师资力量的发掘和培训师资队伍的形成,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第三,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干部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很多培训工作具有随意性,或者由于工作任务较多而耽搁了培训的开展,甚至取消培训的安排,另一方面可以克服目前培训工作出现的培训内容不连贯或者具有重复性的不足,更加注重了培训的针对性。第四,构建科学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有利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指引下开展的学生干部培训由于其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干部的工作实际,遵循学生干部的成长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处事能力。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一)建立学校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和网络平台,保障学生干部培训体系长效运行。

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立以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学生工作部、宣传部、思政部、校团委和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学生干部培训委员会,把培训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校团委。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软硬件和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创建学生干部培训的信息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干部参与到培训活动里去,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不受培训时间的限制。

(二)作好学生干部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又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成为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对学生干部进行需求分析就是要求我们要在培训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弄清楚要对哪些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为什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针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在培训之前很少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往往是培训组织者认为需要培训什么或者自己擅长在哪方面的培训就培训什么,培训内容也经常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培训内容往往以文件的解读、布置工作任务来代替,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培训内容,未能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干部的实际要求,走形式,敷衍了事,往往又会导致受训学生干部对培训不重视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而很多时候又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学生干部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因此,培训体系的构建应更加重视对培训需求的评估和分析,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干部队伍、工作任务、学生干部个人等层面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和修订。

(三)科学设计培训内容。

经过对学生干部的培训需求分析,我们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计是学生干部培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相符合的原则,依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训学生干部的具体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与培训层次相适应的原则。一方面培训内容因培训层次而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确保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特定培训层次受训学生干部的接受能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各培训层次的培训内容前后衔接,相互关联,确保培训内容的延续性和培训过程的完整性。三是培训内容与时俱进的原则,培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紧随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原则不变的情况,我们应着重把握培训内容的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对于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分析来选择。在设计培训内容过程中,可以尽量丰富培训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干部队伍的实际和学生干部的关注点。

(四)科学制定学生干部培训计划和方案。

在对培训需求及其任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完整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是顺利实施培训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步骤。培训计划和方案包括整体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学期培训计划及各次培训的实施方案。整体培训计划应根据学生干部的培养目标,系统地制定学生干部的培训培养计划,把学生干部的培训贯穿于学生干部四年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学生干部成长的规律,尝试实行“普遍培养――重点培养――精英培养”分层次培养模式。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应根据本阶段学生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和不同阶段 的学生干部的特点认真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年度和学期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类别、项目或课程名称、培训时间、简要大纲、受训对象、培训形式、课时、讲师、培训场地等安排情况,使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五)组织实施和管理学生干部的培训。

培训活动的现场组织与实施是给受训人员印象最深的部分,无论培训项目预期的组织如何充分,培训组织与实施的规范度、成熟度是直接影响培训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的外部印象会转化为人的内心感受并内化为人的态度和言行举止。因此,细致谋划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是做好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的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方式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的方式,采取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小组活动法、管理游戏法、角色定位演示法、团体心理等培训形式,增强学生干部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干部积极投入到学生干部培训的过程中来。

(六)制定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干部队伍包括了学院、系部、班级三个层次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既是学生,是学院的培养对象,又是学院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生、老师之间交流的纽带,是促进高校稳定与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担任着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的责任。

目前各高职院校已改变以往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做法,开始关注对学生干部的培训。但现有的培训过多地强调和使用理论培训,形式单一,缺少有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不能达到全面考查和提升学生干部综合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保证学生干部能充分胜任岗位职责,促进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培训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

一、高职院校“95后”学生干部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中“95后”已成为主力军,该群体的个性特征突出。他们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强,喜欢彰显个性,强调自我,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水平决定了学生干部的文化知识基础亦较为薄弱,致使其对个人的学习能力认可度低,甚至有自卑或畏惧心理。他们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个人政治素质较低,责任感淡薄,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较为复杂,往往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就业求职、评优评奖,动机功利性明显。同时比较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二、分析学生干部的培训需求

在组织学生干部培训之前,研究者通过观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院、系部、班级的学生干部进行了需求分析,弄清楚了为什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对哪些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什么内容等问题。

1.培训的内容设置

学生干部希望接受的培训包括三大类――基本技能类、团队管理类、工作素养类。基本技能类主要指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Office软件操作、活动策划、公文写作、海报设计、沟通与交流技法等。团队管理类培训内容是学习科学的团队管理方法,辅以素质拓展项目,加强成员间的了解,提升其对团队的认同感。工作素养类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干部责任、办公场所礼仪。40%的学生干部认为基本技能类培训最为重要,33%的学生干部认为团队管理类培训最为重要,27%的学生干部认为工作素养类培训最为重要。

2.培训的时间安排

学生干部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完成。60%的同学表示愿意用工作日的晚上进行培训,38%的同学表示愿意用休息日进行培训,仅有2%的同学表示用其他时间进行培训。对于一节课的培训时长,83%的同学认为应控制在1~1.5小时,5%的同学认为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12%的同学认为应大于1.5小时。

3.培训人选及方式的选择

对于授课人选,学生干部更青睐于有经验的前辈,认为更贴近工作实际。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果,经验交流、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团队游戏等均受到学生干部的推崇。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1.设立保障机制,保证学生干部培训长效性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设立由学院团委牵头的学生干部培训工作小组,对学生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实施,为培训提供软硬件支持和制度保障。

同时将学院学工处、院团委、二级学院(系部)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相关学生管理人员纳入培训师资库,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资源库增设学生干部培训内容,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2.科学设置课程,分层分阶段开展培训

学生干部队伍包括了院、系、班三级学生干部,其工作有共通性亦有每一岗位的特殊性。在构建培训体系时, 需要考虑这一现状,故而研究者在实践中采用了“分层分阶段”的培训模式。

所谓分层是指同一时间对院、系、班三级学生干部进行各自所需培训;分阶段则是针对同一学生干部,在不同年级担任不同职务时进行的培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则采用“必修+选修”的方式。必修为通识性课程或基本能力提升课程,如章程解读、团队管理等;选修课则主要与学生干部所处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为主。

3.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学生干部培训的效果

目前学生干部培训形式仍以讲座为主。此种形式的特点是培训投入低、覆盖学生多,但收效差。因此在备课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可参照互动性教学法授课,必要时亦可借鉴主题沙龙的形式开展讨论,进行分享。形式多样化在更深层次上的表现是整合校内外可用资源,组织校外的学生干部交流和校内新老学生 干部座谈,拓展学生干部的社交圈和 眼界。

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不再处于信息的单向接收方,而是信息交互者与参与者。这也是在培养学生干部人际交流能力,看似不是“培训”,实则是“培训”的深入,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

4.关注培养过程,推进学生干部培养常态化

学生干部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与其成长的阶段性相配合、与所在岗位要求的个性化相符合、与院系重点工作的推进相吻合,因此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培训课程的优化,而应该注重培养的常态化。

学生干部培养的常态化要求培养者重视过程性管理。主要的措施包括: 一是将学生干部培训课程的时间设置与学生干部的成长阶段相结合,持续关注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需求,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满足学生干部的诉求;二是建立工作总结与反思的机制,帮助学生干部养成定期回顾总结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工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干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建立畅通的培养反馈机制。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困难,这就要求培养者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如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增设意见箱等,让学生干部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与合理诉求。

参考文献:

[1]张洪冲,唐继红,刘红梅,等.“90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

第8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建设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骨干和先进分子。他们在学习之余,主动服务同学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认可,保证了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学生干部任职时间短,缺乏培训。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培养学生干部上的局限性。学生干部换届频繁,任职时间短,导致工作没有延续性,并且无法接受系统科学的培训。

(2)学生干部监督考核制度不健全。有些职业学校对学生干部组织没有有效的内部考核监督体系,考核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和笼统,考核方式不灵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监督的也主要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干部队伍内部的相关部门成员,这就使得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掺杂着主观性,缺乏威慑力。

(3)部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团队精神,不能吃苦耐劳。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都是“90后”,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比较注重个体,所以在学生干部中会有一部分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弱,忽视团队合作,不能相互配合,换位思考,甚至相互推诿,互相指责,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4)部分学生干部对自身身份出现认知偏差,存在功利思想。部分学生对学生干部的身份理解出现认知偏差,动机不纯。他们不是为了服务同学,配合老师开展工作,锻炼自身能力,而是利用学生干部身份满足自己“当官”的虚荣心、为自己牟私利。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1)完善创新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培养机制。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培训方式可以采取社会实践课、研讨会、课堂案例教学、报告会、业务交流会等形式;培训师资可以请校内外优秀的思想政治、心理学和学生管理岗位的教师,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干部介绍经验心得。

(2)建立完善有效的学生干部考核监督制度。必要的考核监督不仅是对学生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干部负责。对保障学生的权益、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考核内容应该全方位,包括思想品德、工作业绩、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考核方式可以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随机与定期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只有加强及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通过严格的考核监督,才能让每位学生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能发挥主动性又能自我约束。

(3)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要从思想品德、工作责任心、能力素质、服务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受同学欢迎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进行综合考察,并严格按照民主选拔程序来选拔干部。组织团队活动,树立团队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干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积极健康、团结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学生干部思想教育会议、小组专项讨论、老师单独谈话等形式,对学生干部宣讲思想政治,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对思想观念的重视,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第9篇

部队继续教育环节中,进行会团作用的发挥是必要的,从而保证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保证部队继续教育协会体系的健全,进行协会及其相关团体组织的积极利用,保证继续教育宣传活动的有效开展,保证交流模块、协作模块等的协调,从而实现继续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实践。保证不同学科之间的继续教育交流及其沟通。这也需要在部队有效条件下,进行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保证其整体性的突破。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体制的健全,抓好当下的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模块,进行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健全,进行教育渠道的不断拓宽,为部队的继续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

(1)在现阶段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工作中,进行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是必要的,从而针对其教育经费及其教育资源展开分析,进行教育普遍问题的解决,保证部队继续教育制度体系的健全。这也需要针对学员层次的不同需求展开分析,展开短期培训班体系的健全,保证研修班的积极建设,从而提升其综合运行效益。保证研究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适应岗位发展需要。这种方式能够集中学员的精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和掌握基本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有着简短与高效的特色,这种方式也必将是未来继续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对消防部队干部继续教育体系的健全,进行高层次人才的积极培养,保证研究课题的不断优化,保证导师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进行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比如进行访问学者自身教育素质的提升,按照学院的具体情况展开实践,保证有目的、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首先,要拓宽渠道,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继续教育,把选送访问学者的目标指向地方院校、科研院所甚至国外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其次,要从制度上稳定经费,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再次,要专门建立国内外访问学者信息网,以便及时输送技术骨干去培训,同时要加强对访问学者的管理,以保证其质量。

(2)通过对消防干部继续教育模块的优化,更有利于进行技术干部知识层次的优化,进行干部队伍知识结果的不断改善,保证干部队伍的不断稳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保证其有效科技人才的应用,保证其高层次的进修工作的开展。学习学位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并在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基础上深化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经答辩后获得学位。这样,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为部队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基础素质培训。为了适应新时代消防工作的需要,进行部队干部观念的不断更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干部科技素质的提升,进行高新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行继续教育内容的不断突出,保证干部高技术培训模块的开展。对干部进行高技术培训,是圆满完成各种条件下灭火作战、抢险救援、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干部必须不断跟踪技术更新的最新动向,学习最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

(3)在现阶段人才教育培训模块中,进行创造力开发训练模块的开展是必要的,从而有效锻炼相关人员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人才创造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教育培训的局限性,进行多项知识的更新,保证立体多维方向的不断发展,保证干部正确思维方法的训练,保证干部的智能结构的不断调整及其优化。部队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要认真分析各种条件下部队执行任务的特点和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人才的功能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调查。

3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