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子媒体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4 15:17: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子媒体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电子媒体技术

第1篇

图像记录设备的发展

在第二回中,我们回顾了图像采集设备的发展,电子图像产生后,还需要相关装置将其记录下来,以便进行编辑、复制、重放或存档。在一千多世纪的时间内,人们先后寻找到不同的记录介质与记录手段。

Phonovision与蜡盘

众所周知,机械电视的先驱人物――英国的Baird利用Nipkow圆盘机械扫描原理与相应的换能元件发明了最早的光电图像采集装置与电光图像还原装置。其实,Baird还发明了一种能记录图像的装置――Phonovision。该装置类似一台电唱机,一张由蜡制成的盘片以每秒78转的速度旋转,Baird图像采集装置输出的30行图像经放大后,由刻针同步记录在蜡盘上当时的装置每秒只能记录4帧图像,与Baird的其它发明不同,phonovision似乎没有公开展示过,仅留下了一些蜡盘。

现仍保存完好的最早的Phonovision盘记录的是Baird做试验用的人造头像,此盘制成于1927年9月20日;1928年1月10日,Wally Fowlkes的面部成为了最早被记录下的人类的面部;同年3月28日,一盘叫做Miss Pounsford的盘制作成果,这也是效果最好的试验蜡盘。

尽管存在诸多技术问题Phonovision仍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记录电子图像的工具。后来相继出现了其它类似的盘片记录系统如欧洲的TelDec系统、RCA的基于电容的SelectaVision系统以及JVC开发的VHD等等。

磁带与VTR

1935年,德国AEG与IG Farben两家公司展示了第一台实用化的磁带录音机K1。从那时候起利用磁带记录影像使成为了人类的下一个梦想。

1952年,BBC(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开发了一种磁带记录装置,取名VERA(Vision Electronic Recording Apparatus),开创了磁带在电视领域应用的先河。由于视频信号含有高频成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磁带与磁头间需要达到很高的相对速率,才能记录视频信号,在VERA系统中,BBC使用了52厘米的开盘式磁带以5.08米/秒的速度通过固定的磁头每盘磁带可记录15分钟405行黑白电视信号。由于同步信号的记录不够准确,图像看起来并不稳定。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BCE(Bing Crosby Enterprises)与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竞相展示了他们各自开发的录像机的原型机,但同样由于上述的高走带速度,这些产品都没有成功。1952年开发的VERA,直到1958年才趋于成熟,而此时,美国Ampex公司的Quadruplex电视录像机已悄然登场,

1951年,Armour Research的Marvin Camras向美国Ampex公司提议,采用旋转磁头与较低的走带速度,来解决带速高的问题。同年12月,以Charlie Ginsburg为首的工程师开始了这一项目。1952年10月,Ampex展示了一台使用3磁头弧形扫描与调幅方式相结合的录像机。不久,采用4磁头的Mark原型录像机诞生,1954年9月,Ampex的管理层看了Mark Ⅰ的演示后,决定加快这一项目的进度。同年12月,大家决定放弃弧形扫描与调幅方式,改用横向扫描与调频方式,并于1955年3月向Ampex的决策层做了演示,公司当即决定在1年之内使之成为产品,此时的原型机被称为Mark Ⅱ。经过一系列信号处理,可用带宽,信噪比与伺服系统方面的改进,Mark Ⅲ诞生,但该机采用木制外壳,外观极不雅观。在公司决策层的建议下,工程师们开始将Mark Ⅲ的部件整齐划一,安装于一个带控制台的金属外壳中,这便是Mark Ⅳ,1956年2月,原型机在公司内进行了小规模演示,结果出人意料得好,大家掌声雷动,欢呼雀跃,随后,Ampex又邀请了一些知名的电视工程师前来参观,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该项目小组决心继续完成Mark Ⅳ,并携该机参加当年的NARTB(国际无线电和广播电视协会,即现在的NAB)。1956年4月14日,Ampex在于芝加哥举办的NARTB期间展出了Mark Ⅳ,经过进一步的调整,并配合3M公司最好的磁带,Mark IV的展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日,Ampex还在位于Redwood City的总部同时召开了会,现场展出了一台经修饰的Mark Ⅲ会也获得了不小的反响。随后,订单蜂拥而至,Ampex采用手工方式生产了16台型号为VRX-1000的试制机,一些原有的技术问题相继被排除,但当时的Ampex不得不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寻找适合记录视频信号的磁带,二是保质保量地生产出可靠的磁头,后来,正式的产品被命名为VR-1000。由于磁鼓上安装有4个磁头,所以VR-1000使用的录像格式又称为Quadruplex。

Quadruplex使用2英寸磁带,调制方式为调频,磁头与磁带间的相对运动速率为2500英寸/秒,扫描轨迹(磁迹)与走带方向相互垂直,磁鼓转速为14.400转/分(NTSC)或15.000转/分(PAL),走带速度为7.5/15英寸/秒(NTSC)或15.625英寸/秒(PAL)。对于60场/秒的NTSC制式信号来说,每一场需要16条磁迹去表示,音频、控制与提示磁迹皆为线性记录,提示磁迹即可记录第二路音频,也可记录提示音或时间码,在15英寸/秒的走带速度下,一盘长4800英尺的2英寸磁带可记录大约1小时的节目。

1967年,第二代2英寸录像机VR-2000诞生,20世纪70年代,Ampex相继推出了AVR系列录像机,其中,AVR-2是最小的四磁头录像机,可使用120V单相市电,而VRX-1000需要220V三相供电。1957年,RCA也推出了与VR-1000兼容的2英寸录像机TRT-1A,稍后推出了基于晶体管的TR-22、TR-600等型号。

美国CBS是第一个使用Quadruplex的用户,并于1956年11月30日进行了广播。Quadruplex重现的图像清晰度可达400线,满足了电视广播的需要,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是电视广播的行业标准与事实标准。Ampex的VR-1000是第一种实用化的磁带录像机,但其昂贵的价格、庞大的体积、复杂的操作与频繁的维护使其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61年,VR-8000诞生,这款由Ampex开发的单磁头产品是第一台使用螺旋扫描方式的录像机,走带方式为Ω型,由于诸多技术问题,实际上该机并未投产,虽有4台交付用户,但后来被调换为更新的VR1100。1963年,使用双磁头的螺旋扫描黑白录像机VR-1500诞生,仍使用2英寸磁带,视频信号带宽为3 MHz,信噪比为38 dB,这款机器是Ampex Signature V家庭娱乐中心系统的一部分,内置的时钟使该机支持定时录像功能,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包括一台黑白电视摄像机、一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一个立体声广播调谐器与一台录音机,因此,许多人将其看作是第一款消费用录像机。

第2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媒体管理;工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

高新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做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与以往所说的生产力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例如电子技术具有创新性和战略性、电子技术也具有超强的辐射性与高智能性。这些特性都是高新技术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使世界面貌产生根本改变的内在因素。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力地推动了电视媒体的高速发展。本文将浅论电子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以及电子技术对电视媒体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电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技术是物理逻辑学与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从1946年,在美国产生第一台计算机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60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按逻辑电子元器件分类,分为五类。分别是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其电子器件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其功能也不断加大。现阶段的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向纳米级方向发展,而电子元器件的运行速度已达到纳秒以下。微电子技术的研发水平对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现在,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二、电子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发展是电视媒体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视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多丰富多彩,而且形式新颖,加强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电视应用中,首先是用卫星传播电视信号,改善地面覆盖技术。这样使电子媒体得到推广普有,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多种媒体之间互相竞争,进一步带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研究增加了动力。第二、电子技术的应用推动有线电视的发展。原来的有线电视的传输价质多使用电缆。因电缆的物理特性,造成电视信号传输损失严重,信号质量不好。电子技术的发展,光缆得以问世,其光缆以基优良的传输性能。在有线电视的传输介质中光缆已逐渐取代电缆。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由光缆组与,同时卫星电视广播系统与有线电视的结合,使电子技术在电视网络中应用更加广泛,有线电视也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电视,卫星信号,有线电视也成为当前的电视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有线电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视节目频道多,内容丰富。因为电视媒体采用无线网络、卫星信号传输。所有电视的频道数不受业务影响。目前电视系统设计大部分能传送80——120套电视节目。随着电子技术与卫星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达到500套。2.采用光缆传输电视节目信号不易受外部信号的影响,节目质量高。3.采用光缆传输可进行信号的双向传输。可以使电视与网络直连接,增加电视媒体的功能与应用领域【1】。第三、电子技术应用于图文电视与电视数据传输。它利用电子器件的基带间隙在传输常规图像的同时也可以传送数据。同时也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的数据覆盖广的特点。将电视网成为数据传输的介质。利用电视网络可以对公众与专业网户进行服务。对于公众用户可以利用图文电视进行电视的接看对于专业用户可以专业的电子接收卡接收数据信息。

三、电子技术在电视媒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电子技术的展提高了媒体创作与媒体接收设备质量

在当前,电视媒体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各个环节整体运作,都朝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电子技术研发能力越强,也越能促进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当前电视媒体技术已实现了五个转变:1.电视摄像器材由摄像管向CCD的转变。2.电视录像器材同3/4模拟分量向1/2模拟分量转变;3.ENG由分体式向一体化转变;4.播出方式从计算机控制人工上带的半自动化播出向计算机控制机械手上带的全自动播出方式转变;5.从模拟播出系统向数字播出系统转变。新技术还不断丰富着新闻媒介的报道手法,开拓着新闻媒介的业务领域。如利用先进的传送设备进行现场报道【2】。

(二)电子技术拓展电视媒体功能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自然功能与技术功能都得到改进和技术上的拓展。例如功能更完善的网络电视机、智能化电视机;采用先进技术实现不同电视制式之间的相互兼容;采用模拟分量技术或数字技术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输等。采用具有先进电子技术的新型电子信息媒体媒介。如电视网络第统。电子技术也使电视节目形式多彩多样,这些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信息的质量也得到提高。

由于电子计算机在电视节目制作的广泛应用,改进了以往的工作方式、电视节目的组织结构产生了变化。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电视业的主要活动也走向平民化,实行了专业化分工和大规模协作。电视系统改就了原有的传统行业经营模式。单一的传播形变为多种传播形式相结合【3】。

(三)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影响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有效地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也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电视新闻传播能够及时有效传播到五湖四海,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随着电子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中都可以将现场的情况真实有效及时的传送到电视观众面前。另一方面,电子技术的以展改进了图像符号。使图像更清晰,音质更保真,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同时在字幕制作特效方面,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图像,音效与特效三者结合,极大了发挥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时,录像机,摄像机的发明和使用,也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的,提高了工作效率。【4】。

参考文献:

[1]顾涛.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媒体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孙彬.消费电子技术发展对广播影视新媒体的影响[J].消费电子.

第3篇

【关键词】电子电工;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引言

在高职院校的电子相关的专业当中,电子电工专业是其核心专业之一。它是一门集实践性、创新性、广泛性于一身的拓展性课程。而就目前来看,大多院校在教授课程方面都配备了具有先进科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电子电工这门抽象的课程中,仅仅靠教师讲解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电子电工课程部分知识点是具有抽象性的,学生难以理解。而如借助于多媒体,它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立体化,配备了相关图片和动态分析图,这就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有关研究发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

一、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设备进行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老套,无新意传统的电子电工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体,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都被教师讲解专业知识所占用,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在电子电工的课本上大都标记了需要实验操作的详细实施过程,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的去实验室按照每一步的步骤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就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只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毫无创新能力,思维木讷,很难被社会认可,教师也只知道一味的去灌输知识,未能意识到这样会适得其反。2.教学实验操作内容太过单一在传统的电子电工的实验课上,教师们讲究多练少讲的思想,而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步骤在书本上详细的写出,这就使得学生能做出实验却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是什么,而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书本的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不能把实验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方法过于死板,所学知识过于陈旧,思想过于呆板。而目前电子行业要求的人才是集专业知识与创新思想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而使用陈旧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只会被社会所淘汰。3.教学设备较为陈旧在21世纪的新时代,各个邻域都在飞速发展。而对于电子行业来说,现如今都是需要能够操作智能电子设备及仪器的综合型人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产量,很多企业都采取智能设备机器来进行工作,而这就对人员的选择提出了要求。在原来,电子电工教课所用的教学设备都太过于笨拙和陈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也感觉到繁琐。而目前部分的高职院校电子电工专业使用的授课仪器还是过于老旧,这会使学生接触不到新型的电子仪器,而走出社会后就会面临就业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使用多媒体的益处

1.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把抽象化知识点实际化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设框架太多,而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教师也无法用语言形象的描述出来。与之相比,多媒体教学设备则可以把信息技术转化为动画或是数字了,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专业知识。它能将数字、音频、图片等结合起来,以动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为教师传授知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只需在课下做好相关课件,就可以直接进行讲课,也改变了传统的板书式讲课的形式,这对电子电工专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2.多媒体的使用能激发起学生对电子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电子电工来说,一般的专业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化。再加上教师的灌输知识的讲解法,很多学生都在课堂上三心二意,更是觉得课程枯燥乏味,从而就对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大大的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现代电子电工的教学大部分都依赖于实验,实验的确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而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的电子电工实验设备建设情况以及仪器设备却是不容乐观,有些实验室是悬空摆设,起不到任何的实际性作用。而在这种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寻其他的解决方法。而多媒体的出现就成了实验室的替代品,出色的胜任了电子实验室这个角色。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直观的了解到各个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结构。与此同时,多媒体还配有音频设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点,这样能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多媒体能够培养电子电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传递方式,他所涵盖的信息含量远远的大于了教师讲述以及课本上的知识点。正是因为这点,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且刺激他们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往往能省去板书时间,能把大把的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例如说PPT的放映,动画的间隔时间,都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去思考相关专业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创作电工仪器工作场景和电器设备的模拟工作状态,这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关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工作原理,这对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非常有用。4.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来说,教师要提前备好第二天要上的课程。而由于电子电工的课程备案往往需要绘制有关电子仪器设备的相关电路图或是电子仪器的原理图,而在课上也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课程负担,而教学效果也往往是与预期效果大相径庭。相对而言,多媒体的使用更方便了教师,教师只需操作电脑制做动画以及讲课PPT,次日就呈献给学生,在上课途中也不用过多使用板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不用在备课上花过多的时间,以便于教师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三、坚持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基本应用原则

近年来,多媒体在教育行业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而在教师使用方便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1.坚决不能忽视在课堂上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现代教学的课堂上,无论怎么改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备,老师占主导,学生占主体的原则坚决不能变。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的职责就是搞清楚教师的讲解内容,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多媒体的使用,方便了教师,培养了学生,而在这同时,也要坚持相关的原则,进行适当方式的教学。2.不能让多媒体完全代替了教师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教学效率。可在课堂上,主要专业内容讲解还需教师来传授。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并不是教师教学的替代品。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教师一定要作为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要避免出现机为主体,师为辅助的现象,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设备,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专业授课。3.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度多媒体的使用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与此同时,课件的制作数量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味的依赖于多媒体的使用,而忽略了自身的知识授课。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注意力都在多媒体放出的音频、动画上,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课件使用的多少以及使用次数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在电子电工专业课上颇有成效,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应用电子电工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封百涛,胡承忠.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5).

[2]刘久凯.论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4):97.

[3]刘德璋.浅论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3,(21).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课件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广泛推广和运用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趋势。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过程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自制多媒体课件和应用网络下载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就利用多媒体辅助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上的几点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使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更加直观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特别是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的组成有理科、文科及对口升学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这就造就了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就畏难发愁。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直观地解释一些电工电子技术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实现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例如学生在电子部分的晶体管学习中,对晶体管的内部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就很难理解和掌握,较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晶体管的内容,用计算机制作演示出来,也可以用图片动画展示出不可见的微观现象,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如果再配上声效,学生就能从动画、声音、图像全方位地感受,如置身于其景,也就能直观、形象、轻松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2、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实现动静的相互转化。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有很多电工电子技术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该过程就已经结束了,学生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给教学带来困难。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RC电路的暂态分析及震荡电路的物理过程,利用计算机演示运动过程的慢镜头和某一时刻的静止画面来观察其特点,教学中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3、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实现把微观知识转化为宏观现象。

由于条件限制,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有些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演示,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像电子技术这部分内容,现实中看不到电子内部的变化,学生理解不深刻,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应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动态地模拟演示,问题就解决了,其内容自然记忆深刻。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电工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显示文本的功能,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于学生眼前。由于使用多媒体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这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便于师生间双向交流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电工电子技术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答疑也更快捷、更明了。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四、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的缺憾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助于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给我们的教学顺利转轨提供了一种模式。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还有不少缺陷。目前来看,课件仅仅局限于看和听,且基本上由教师操纵;多媒体课件本身的普遍应用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例如对教师相关的知识要求高,设备的投入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多媒体的使用不当还会引起学生对科学的怀疑(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所有想象得到的它都可以实现)等。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要合理,制作过程要科学,要经得起理论的考验。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利用网络的优势,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多做一些共享的课件。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如果把多媒体课件应用得当,就会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电路与电工技术》 陆国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申凤琴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5篇

有许多现象、规律在生产及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而学生是没有见过或虽然见过但对其构造、原理了解不详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进行动态地模拟演示,将其现象或过程具体的适时地加以描绘,使学生如见其物,如临其境,获得清晰的感知表象。把呆板的理论变成灵活的知识体系,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易于学生接受知识,其内容自然记忆深刻。例如,在晶体管学习中,对晶体管的内部结构和原理的学习就很难理解和掌握,也很难描绘清楚。应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晶体管的内部结构演示出来,也可以用动画展示出不可见的微观现象,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接受。如果再配上声效,学生就能从动画、声音、图像全方位地感受,如置身于其景,也就能直观、形象、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降低了他们学习电工电子知识的难度,也让他们感觉到有趣、新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课堂信息互动交流

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不便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真正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从而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对某个电工电子现象有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和交流,教师答疑也更快捷且可推波助澜。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又能获得深厚、多样化的情感,使学生心情愉快,畅所欲言,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也强化了课堂信息互动交流,课堂气氛也就显得活而不乱。

三、优化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多媒体技术用于电工电子演示实训,能产生其他手段无法取代的效果。以往教师在讲台上操作时,总有部分学生看不清楚,若采用录像教学,教师将演示过程拍成录像或直接播放教学带,可将演示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展示给每一位学生,一目了然,事半功倍。例如,讲授电工电子技能时,可先讲解电路原理,让学生懂得电动机如何实现正、反转控制,再通过录像演示如何安装、调试电路,最后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故障及排除方法。以往学生在实训时,教师来回指导难免顾此失彼,也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录像显示示范操作,并在操作前放映实训录像片。教师在放映时对重点、难点内容加以讲解,然后进行分组实习讨论。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明确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技能。再例如,在以前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工电子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造成财产损失。因此教师一般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连错电路会造成什么后果,强调必须按照正确的电路图来连接,剩下的实验操作学生只须按图索骥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缺失独立的思考,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坏了元件,只有无奈的份儿,更不可能自己分析错误原因。若采用多媒体技术后,就可在做实验前首先设计一个电路图,并将电路图中的实验仪器尚未连接上,让学生用鼠标连接,如果出现错误则会出现事先设计好的错误结果,如电源烧坏、电流表冒烟等,利用课件既知道错误的效果,又不会使元件损坏;然后再让学生做实物连接的实验,则犯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让学生尝试地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尝试中成功,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制作电工电子多媒体课件的小技巧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助于电工电子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特别是一个好的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制作电工电子课件的方法很重要,笔者谈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

1.课件导入方法(1)单刀直入:开始以几个关键字或短语鲜明地揭示主题,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向对知识的探索;(2)举例导入:通过对典型事例作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导入,(3)提问导入:以问号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导入主题。(4)逆向导入:有意用错误观点导入新课,让学员进行讨论。

2.课件形式“图文并茂”课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信息进行结合,做到“图文并茂”。在内容的展开上,并不是直线型的罗列,根据大脑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课件设计成文字逐句展示、内容层层展开、电路拆分、图形分解,外加动画演示等的表现形式效果会更好。

3.课件内容“熟”、“精”、“活”、“巧”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教学要求,课件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线索,环环相印,步步深入,才能显著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设计课件内容时必须在“熟”、“精”、“活”、“巧”四方面下工夫。“熟”是熟悉教材与学生,熟练地驾驭知识,挖掘出教材的智能结构与思想底蕴,其目的是为给学生“备餐吃好”。“精”是精通本门学科,精心培养能力。课件制作要能积极开启学生的智力,精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活”是活跃学生思维,灵活运用知识于生活实际,把知识的发展和加深过程纳入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自然就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活化起来。“巧”是巧设课件排版,巧布置教学步骤。根据教材特点,抓住重点内容,深入地揭开矛盾,恰当地选择突破口,巧妙而周密地布置教学步骤,引人入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课件巧妙结尾电工电子课件的结尾设计也和课件的导入一样重要,在教学中若能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巧妙地设计出行之有效又生动有趣的结尾,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1)总结结尾:总结就是对一堂课的内容,知识结构、技能技巧或用提纲,或画表格,或以图示等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强调要点,使学生对课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2)呼应结尾:呼应,就是在一堂课将结束时解决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前呼后应,使学生豁然开朗。(3)引伸结尾:引伸,就是根据所授内容,用各种方法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4)引趣结尾:引趣,就是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5)游戏结尾:游戏,就是在课堂结束时,安排一些与该课内容有关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6)伏笔结尾:伏笔,就是在讲完旧知识后,要留一个“尾巴”,使学生感到言而未尽以引起他们探讨“未尽”(新知识)的好奇心,为今后教学埋下一笔。

5.课件制作小常识课件制作上的一些细节处理得当,会大大提高课件的演示效果。好幻灯片设计必需做到:一目了然举例;结构化思考,图表化表达;逻辑化和视觉化;标题反映观点,突出关键词;利用分类的方法组织好素材,别让幻灯片成为视觉垃圾。高速公路上哪些广告牌给你留下印象呢?观众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不是放的信息越多,观众就越容易记住,必须尽量让你设计的幻灯片看起来简洁。方法一:“少就是多”。一页PPT中不超过7个概念,不要换行,不要超过10-12行,只用一层缩进小标题,不用倾斜字体。方法二:突出关键。加大字号:中文字体至少要加大2-4级字。变色:颜色是最常用的突出方式。加粗:粗体是很好的强调方式。变化字体:例如把宋体换成黑体强调。方法三:化繁为多。如果幻灯片一页上的内容很纷繁复杂,那么把它们分散到几张幻灯片上去。方法四:保持一致。不要过度使用换页动画,统一设计PPT的设计模板;统一正文的项目编号大小、色彩和图案。方法五:推荐字体和字号。大标题至少用36号黑体或微软雅黑;一级标题32号,再加粗,很清楚;二级标题28号,再加粗,也很清楚;三级标题24号,再加粗,还算清楚;四级标题20号,再加粗,再小就看不到了。

第6篇

对于学生来说,电工电子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强化其思维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关键场所,不管是引入概念或是推理、判断、计算某一类客观现象,一系列镇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必不可少而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极为乏味和枯燥的。通过引入Flas将其视为教学内容载体,则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规避学生因容易滋生枯燥感而兴趣缺失的问题。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被Flas中的图像、文字、声音以及色彩所吸引,受到多样化的诱导与刺激,各种理论与现象的表达和描述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由此得到调动。例如笔者通过Flas将PN结形成过程动态化进而在课堂上将这一过程实时演示,学生由此对PN结的形成认识更为深刻。又如在三极管放大效果的讲解过程中其电流分配和放大效果是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晦涩难懂和枯燥的感觉,因而难以接受。但笔者通过Flas让学生观察三极管输入回路中模拟电流以微小的电流量流动而在输出回路中则形成了较强的电流量,电流流动方向以及电流量比例这两种明显的差异必然会深刻地启发学生此时再讲解电流的分配以及放大问题掌生就不会觉得晦涩难懂而无从下手了。

二、教学实践过程中仿真软件的应用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性较强,其中相当一部分原理与概念都需要实验进行辅助教学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但传统演示实验对于某些知识无法完美解决,导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受教学时数以及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影响,一些实验也并不一定要在实验室内方能完成。所以,对于实践教学难以完美诊释的教学内容以及一部分日常教学中验证性的、较为简单的试验都可以利用仿真实验来处理这对于一些存在于理论教学过程中的验证性试验来说尤为适用此类试验原理简单而课堂教学中又不方便进行演示,因而可利用仿真软件来进行演示,如Mulstiim、EDA软件等。以实验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仿真实验过程为例,笔者利用软件制备演示课件如图2。以测试电路为参考则获知开路电压:Uoe=6VJse=4mA。等效输出电阻R。值等于端口开路电压测量值与端口短路电流值二者之比:Ro=Uoc/Isc=1.skn。由此可以计算获知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如下:Uoe=6V双。=1.skn。通过仿真软件的应用进行仿真实验有利于实验效率的切实提高且实验资源也得以大量节约,同时对于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有很好的弥补效果。以三相三线制实验为例,若要实验其中一相短路,则必然会导致其他两相熔断器被损毁所以在实验室实际操作中不可能这样做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实验,学生则可对于灯泡损毁现象有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观察与认识从而对其进一步理解中线作用更为有利。

三、教学过程中网上自测系统的应用

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he multi-media computer is quickly used in teaching and various comprehensive instructional medias are realized, 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Simulating the voice, shape, portrait, text in class through multimedia attracts extremely the students.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ician and Electronics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y, age and profess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we should reasonably design and make coursewar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course, teaching progress, teaching difficulties, key teaching point,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use the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raise the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eaching process, and cultivate creative thinking. Breakthrough the key teaching point, difficult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using the regulation of attention and various principle.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思考

Key words: multimedia;teaching;consider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75-02

0引言

近几年来,随者学院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迅速使用于教学,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化,已成为学院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点是非常突出的,通过它提供的画面以其绚丽多彩、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把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特效深受广大教师的亲睐。其次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简便,给人以干净、优雅的工作、学习的环境,这点也是传统教学不能相比的。同时在课堂上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音、形状、图象、文本的变化给学生一个模拟仿真的环境对学生极有吸引力。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着积极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各教学科目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人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在教学心中的优点有者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就多媒体环境下《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起

在何克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学习环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大小和一于一体的功能,达到优化教学环境,为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作好铺垫。

1.1 在教学环境的设置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建构的,它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其认知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辐射四周,重点指向引起注意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课件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同时不要让学生过于产生疲劳;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合理余留空间给学生,让其进行思维发展,在进行演示教学时,有时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而突出某个环节需要慢放、定格或进行断点播放,在设计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考虑以上情况。使用课件具有灵活的操功能,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不能安排成直线型,要发挥教与学交互性优势,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起,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如在学习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这一内容时,运用FLASH动画教学,形象直观表现了相量表示与正弦波的内在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掌握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如图1)。

1.2 根据教学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关键在于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中有的内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学内容由于过于抽象和难度过大,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没有具体的事物可以感知和想象,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事物的结构、变化过程和形成的结果,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变静态为动态、由无声到有声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媒体综合为一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事件的变化过程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有较大帮助。如在进行三极管对信号放大过程这一知识难点进行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将信号的放大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理解三极管的信号放大过程有了感性认识。

2设计教学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全新的物质和产品。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三是改变。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在创造性思维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方向,既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的主要过程。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5个环节,既重视发散思维、重视直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辨证思维的培养。

2.1 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在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网上资源开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为学生收集知识的佐证;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为学生提出多种解决的方法;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资料,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石。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这样说只要想的到,在互联网上就查的到,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在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结果等,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利用网络上提供的工具软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如在进行半导体二极管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在学习PN结的形成过程中,应用FLASH工具软件制作PN结形成的动画过程,让学生理解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中各自的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移动过程。当PN结两端接上不同电极时,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中各自的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移动能力是不相同的(如图2)。

此外网络上可以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实验,可辅助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2.2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体教学思路的安排,应本着:基本概念知识情景导入自主思考集体讨论反馈分析归纳总结的总原则。同样以半导体二极管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以学习PN结的形成过程中为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①基本概念知识的讲解;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导入知识变化过程;③自主思考,掌握知识。在了解知识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和积极性,主动围绕问题过程进行思考;④让学生围绕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PN结的形成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三种身份出现讨论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学生谈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使学生正确进行讨论;⑤在听起学生讨论后教师对问题进行评析最终形成结果。在围绕课堂主题,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提出见解,相互讨论,然后教师进行反馈评析,归纳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结合实际应进行全新评价和部分合理观点的认可,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3合理制作课件,提高学习效率

在设计和制作《电工与电子技术》多媒体时,必须考虑课件的注意规律和制作原则。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地将问题在课件中出现,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在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运用活动原则、指向原则、及时原则、对比原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的注意长时、高效地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3.1 课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规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实践证明只有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项活动时,才有可能在这项活动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也是如此。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对象给予充分的注意,才能较好地感知、认识、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学生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合理运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多媒体课件中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辅助教学,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媒体的出现应符合我们常规的生活的规律,这一规律应以引起学生学生的注意为主。但是在设计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应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要一味追求“多种媒体”的引入,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的效果,而造成“花哨”的结果。如在学习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只要体现电子的移动和孔穴的出现过程就可以了,这一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体现“动感”和变化“声音”就能达到目的,而不要过多追求“新颖”和“动画”等过程。同时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把教学目的和任务交待清楚,对于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应特别注意问题的及时提出。因为要回答问题,就必须有意识注意与之有关的事件和事物,因此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针对重点、难点,适当地将问题提出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2 制作课件应合理运用原则 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为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率,我们课件的活动原则、指向原则、及时原则、对比原则。活动原则是对象的运动变化情况,在比较稳定的背景中对象的合理、适当的变化活动容易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如晚上天空出现的流星、突然出现的声音、闪动光芒的物体等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根据这一原则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中,对显示的内容按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应尽可能合理地化静为动,使学生清楚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变化过程;指向原则是在课件中,将知觉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视觉中心”。所谓“画面的视觉中心”通常是指整个画面的主题位置,和重心位置,是依据整体内容安排而体现出来的,这个位置不一定出在画面的中心,而应根据整个画面和内容来确定;及时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注意、充分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多媒体课件中体现及时原则的方法就是问题及时提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对比原则是在具有一定画面内图形和背景的反差越大图形越突出,而学生能顺利感知和注意,反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则对象越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而很难察觉出来。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处理好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对象和背景的差别主要体现:颜色、形状、声音、动画过程等方面。如在进行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比较性教学时(确定静态工作点),我们要突出图形的重要和对比,因此图形在画面中应占有主要位置、图形与背景反差应较大(如图3)。

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专业特点,合理设计和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完善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运用注意规律和各项原则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第8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视;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115-03

互联网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媒体形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原先作为大范围的、单向的传播方式,并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的大众传媒。这一新兴的技术形式也深深地影响到传统电视的发展和变革。虽然,电视目前仍拥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如在我国国情背景下,电视还拥有着大量的具有高忠诚度的观众群,虽然互联网视频更加便于收看便于查找,但其内容几乎是对电视播出内容的复制转载。网络虽然具有新闻刊播权,但不具有采访权,网络上常常出现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假新闻,不具备电视已经具备的公信力。但是,传统电视地位受到互联网冲击的现实是不可改变的。变则通,不变则亡,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发展电视新业务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电视媒体的转型

传媒业从来都是信息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体,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新浪潮,电视媒体也从技术层面与内容层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开始迈向新媒体世界。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非线性传播,并且能够实现与观众交互互动活动,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传播方式与交互传播的组织机构。对于电视这种老牌的传统媒体而言,究竟进行了怎样的变化才能成为新媒体的一员呢?

电视的新媒体转型首先表现在功能的转型,它必须利用数字技术,使用数字语言。其次,电视必须向非线性传播转变。新媒体的播出流程是非线性、双向互动的,满足用户对媒体灵活和开放性的要求,实现了传播的双向性特质,作为信源的电视台通过观众的反馈来改进传播方式,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从人机关系上讲,电视媒体的各个终端必须向交互型转型。电视媒体必须能使电视台与观众这两个终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新传播模式,使用者透过手中的遥控器、电话和有线网络来进行节目的交互控制,最终观众可以得到自己所希望的资讯甚至以个人意愿来影响或改变正在播出的节目内容。

新媒体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电视节目固有的“时间围墙”、“空间围墙”,更具革命意义的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公众话语权的解放,突破了“身份围墙”使传统电视观众由看客转变为参与者,这对高端的人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当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最主要的电视新媒体发展方向有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IPTV。数字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受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的新一代电视;网络电视是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宽带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有偿服务的业务;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观看电视的业务,可以接收直播频道、点播、下载电视内容片段及影像推送。IPTV是将广播节目透过宽带上的网际协议向订户传递数码电视服务。由于需要使用互联网,IPTV服务供应商经常会一并提供连接互联网及IP电话等相关服务,也可称为“三重服务”或“三合一服务”。

二、电视新媒体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及问题

随着电视新媒体的不断成长,它们在展现自身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同时,这些电视新媒体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数字电视的优势及问题

数字电视的优势表现在操作十分简单、信号接收反应实时、画面清晰稳定,目前主要开通的业务类型有付费频道、准视频点播以及少量的互动电视节目等。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优势和特点表现在:首先,由于采用数字编码和数字传输,它的画面清晰度高,声音保真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其次,付费电视具有针对性的付费频道数量成倍增加,使观众拥有更多的收看选择;再次,数字电视使得电视的业务功能极大拓展,受众可以方便地看到近几日各个频道的节目内容预告,并可以进行预约播出,也可以分类查看节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后,数字电视打破了传统单一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形成了广告收入、收视费和其他服务收费的多元盈利点。

数字电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前广电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视费和付费电视来支撑,其中广告收入由电视台控制,其它部门由于资金收入的问题而并不热衷于数字付费电视的推广:数字付费电视标准体系制定滞后和没有标准,技术研发上不能形成明确的方向,电视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在经营上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人们对付费才能收看的数字电视内容期待值很高,但现阶段我国电视节目制作队伍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付费频道的内容普遍单一缺乏新意,制作粗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二)网络电视的优势及问题

网络电视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的优势集为一体,形成传播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其次,网络电视把各种来自不同层级和地域、形式各异、指向不一的传播内容凝聚在一个传播平台上,从而打通了原来有线电视传播渠道的层级和地域的限制,拆除了各电视台之间人为的渠道壁垒,让受众平等地接受和自由选择收看节目的频道和时间。

与任何新生技术一样,网络电视有着自己不够成熟和不尽完善的内在缺陷和问题:网络电视的播放会受网速的限制,网络电视的内容几乎是把传统电视的节目进行了简单的“复制”和“粘贴”;由于上网电视收费无法控制,媒体单位无法获得收益,所以网络电视内容极为缺乏,短时间内网络受众需求无法获得满足。

(三)移动电视的优势及问题

手机电视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它之所以如此热门是源于它独特的优势。首先,手机电视携带方便,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看电视、即时获取信息的需求;其次,手机电视的定向性强,它能利用手机和最终用户“绑定”的特点对用户进行较精确的锁定:再次,手机电视的用户能够很容易参与互动,广泛参与及良好互动的特性极大地促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另外,手机电视业务的发展还为电信、广电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共谋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向三网融合迈出了第一步;最后,手机电视可以让播出过的节目在手机网络中保留一定的时间,使对此节目感兴趣的观众可反复收看,从而提高节目的利用率;最后,手机电视具有很强的实时性,无论用户在哪里,都可以直接利用手机了解到最新的相关报道。

虽然手机电视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但手机电视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人们使用手机电视的时间往往是一些零散的时间段,手机电视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时长太短: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电视节目主要提供传统电视的直播节目、

点播节目和下载节目等,这些内容大多同质化比较严重,很难吸引用户;手机电视的技术标准不统一,资源浪费,市场割据,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技术上尚有缺憾。总之,目前手机电视还受制于各种技术、资费、终端等的局限,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媒介核心竞争力。

(四)IPTV的优势及问题

IPTV的出现将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巧妙的融合了二者的优势,成为了不仅仅是用来收看的电视业务,而且成为了能够面向信息社会,提供多种服务,满足更多需要的综合平台。它的优势除能够提供TV的视频直播外,还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包括可视电话、VOD视频点播、互动游戏、本地信息查询以及电视网络购物等多种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其次,1PTV增加了从受众方通往视频节目播出机构的返回通道,用户可查看、回放甚至是调整邮件的音量及播放速度等功能,这极大地方便了受众操控的便利性。  IPTV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也使其发展速度减缓,这表现在:首先是技术问题。IPTV业务的承载网络带宽低,而改造成本都比较高,即便能有效解决带宽问题,IPTV提供的视频节目与有线数字电视网传送的节目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运营的电信部门缺乏运营内容的经验;其次是管理层面的问题。在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技术、业务融合到来的前后,世界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监管机构的调整,将广播电视与通信业务的监管职能进行了合并,但在政策制定方而,由于电信企业的强势,多数国家采取了优先扶持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政策待有线电视网具备可与电信网进行一定程度抗衡的实力后,才让电信企业进入电视传播类业务。

三、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手段

目前,阻碍电视新媒体发展的因素既有来自技术经验不足等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利益划分不均等的主观因素,所以,我国电视新媒体的良性发展,还必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一)新媒体电视发展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运营方面,需要统一数字电视网络,应该统一规划,以数字电视网络整合为依托,重视强强联合,结成资源利用和投资利益共同体,推动数字电视网络整合尽早完成。在内容方面,电视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应注重质量;在管理方面,完善广电网络信息产业的政策、体制与机制,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加快制定和完善针对新媒体电视运营和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分割式管理,无论是广电、互联网、电信,甚至各地不同有线数字网络都是分割式管理的,这致使在利益面前主管双方互相限制和搏弈,解决管理体制上的约束是发展的前提。在技术方面要充分开发新技术为媒介革新增加助力。例如手机电视业务不管是基于移动通信的3G或未来的4G网络还是基于广电的CMMB网络都尚有缺憾,电信和广电两大主管部门应携手产业链上的运营商、科研机构等站在网络融合的角度,通力合作,形成芯片、关键元器件等完整的产业链。在营销方面,盈利是开展电视新媒体业务的目的之一,各种电视新媒体要不断地创新,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电视新媒体的内容与服务

网络电视的内容与服务:网络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台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型播出机构,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电视特色与网络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它应当具有国内领先的视听节目内容资源和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电视台应针对用户群体的喜好而进行节目设置提供用户希望获得的信息,并且方便用户参与节目。

手机电视的内容与服务:未来的手机能够帮人们实现“移动生活”的目标,通过接入互联网和绑定银行卡的业务提供更多的移动互联服务,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手机电视肯定不会停留在目前的只能单纯的收视收听电视广播节目上,而更应提供用户定制节目、视频点播、移动娱乐、影像推送及综合信息等双向交互业务,从而实现手机电视业务的多样化。

IPTV的内容与服务:由于当前IPTV和数字电视的业务高度重合,要避免与数字电视的正面冲突,提供差异化、错位互补的业务是IPTV应当选择的发展道路。我国的IPTV可以运用增值信息服务把“电视观众”变成"IPTV使用者”,将自身现有的视频通信、短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集成到IPTV的平台上,为用户提供独特的综合服务。

电视剧、栏目剧等是IPTV的主要内容。在电视剧的选择上,要考虑什么类型、多大长度的电视剧符合IPTV的特点。栏目剧是最近几年非常热的一个东西,因为它既有栏目又有剧的内容。成本很小,效果很好。IPTV的栏目剧节目来源是广大网民,来自各方面具有草根文化的东西,没有雕琢全是原创,所以要加强栏目剧的开发利用。

(三)走向融合的电视新媒体

电视新媒体的融合并不是将以上新媒体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集聚这几种新媒体的优势,发现、挖掘、整合媒体内部与各媒体之间的优势资源,通过内容资源、传播渠道和终端、以及受众的融合使得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合作性竞争,促进各方资源整合、产业共融,形成集约化、集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经过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未来电视产业的边界将逐渐消失。原有广播电视的数字电视、付费电视、IPTV、手机移动电视等业务,只是经营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传播模式的区别。融合后的电视新媒体的电视栏目能够将各类元素合并组合在创新的节目中,并在尽可能综合利用各种媒体提供信息元素、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调动观众多互动参与,使栏目生动有趣,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属于电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厌学现象较严重的中职电子信息类学生来说,其理论枯燥乏味,学习没有积极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能把教学内容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好多媒体教学活动是获得理想的讲课效果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关

《电子技术基础》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每一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这些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难点。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实验中也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用Flas模拟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中小灯泡的亮和不亮,分析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情况。利用视觉效果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试验环境,使学生能够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2.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是因为学时少,而内容涵盖量多,书中的有些概念、原理太抽象,较难理解和掌握,并且这门课涉及物理、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这样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真正掌握这门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为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等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可以通过软件的优势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现象加以形象描述,来调动学生的大脑神经运转,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3.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例如:在“555定时器应用”一节,结合教材上的例子,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把利用单稳态电路所制作的声、光控电子开关对楼道路灯进行控制的现象、情景等进行逼真地演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提出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设计线路,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带着一种好奇心,头脑中不时产生一连串的问号,这时,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边解答,把抽象的电理论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深深感受到学习有趣,学习有用。

4.突破课堂的局限性,把实验室搬进教室

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进EWB软件可以看到电路工作的实际效果,测量电路的有关参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整流电路一节的教学中(电路图如图2),直观地观察输入交流电的正弦波形和输出脉动直流电的波形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使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波形,而示波器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大量购买花费较大。学生使用不当很容易损坏,我们利用EWB软件中的双踪示波器就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观察到各种波形(输入输出波形如图3)。利用EWB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EWB软件的操作,在EWB软件的示波器上能够看到各测试点的波形,并可以读出波形的参数,这样学生既看到了动态的波形变化,增加了对交流电波形的理解,形象直观地理解了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从而收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技术基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件主宰课堂

在使用PPT时,单一的鼠标操作使得教师被限制在课件平台的工作区域内,相对的活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教师无法生动地表现原有的肢体语言和自由思维发挥带给学生扩展知识的机会。

2.信息超量,抑制学生思维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课前制作,投影方便,转换迅速的特点,容易造成内容偏多的倾向。如对于反馈类型判断部分的讲解,采用幻灯片进行分析,虽然可以省去教学中书写大量电路图的麻烦,但是可能造成学生目不暇接的情况,使其对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

三、解决多媒体教学问题的对策

1.根据课程要求制作运用课件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积极准备,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我们通过动画演示模块来形象阐述PN结的形成、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运动过程及电流分配关系等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既使学生易于理解,又缩短了讲授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信息控制合适

以学生知识接受的速度为依据,控制教师的课堂信息输入量,以避免学生对知识“食而不化”,变换教学形式,控制教学节奏,防止学生因过于疲劳而降低对知识的吸收效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意采用诸如课堂复习、课堂提问、小专题讨论、例题训练与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既有效控制了课堂信息输入量和教学节奏,又加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3.传统教学与媒体教学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语言加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克服了单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对于复杂公式和分析过程的推导,尽量使用板书形式,将板书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于语言教学部分,首先要建立在教师认真备课的前提下,对重点内容的精确把握,从而较好地控制多媒体放映的进度,对于重要概念,定义要反复地重复加深学生印象;PPT中展示的图例、表格、动画、视频等,教师应该带着学生一起看,边看边解释“为什么”;对于重点问题应该停留足够的时间,至少半分钟以上,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消化知识和跟上教师的授课进程;另外可以加入一定语言和板书教学的习题,通过对学生学习中遗留问题的解决,作为对前述教学过程的一个很好补充。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有机地融为一体,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将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就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EWB仿真软件与实际电路相结合

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进EWB软件可以看到电路工作的实际效果,但是实际电路中的工作和仿真软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经常使用仿真软件会使学生脱离实际。应该做完仿真后再用实际搭建的电路进行验证,把实际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存在误差的原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教学内容真正的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我们看到了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优势的同时,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地暴露出来,出现了问题就要解决,不是为了否定它的存在,而是为了不断地改进它、完善它。只要努力克服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明炜.“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中国电力教育,2009(8).

[2]冷芳.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探讨[B].辽宁高职学报,2007(10).

[3]英卫峰,霍雅琴.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误区与改进措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