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学的好处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6 17:36: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的好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学的好处

第1篇

从短期经济运行看。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再次,产业结构也正面临艰苦的调整。将粗放经济转化为集约经济,将低端产品转化为高端品牌,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排污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短线拉长,将长线压短,这些均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当前在传统产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些借助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2篇

关键词:年龄处境;地位处境;家庭处境

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复杂而多面的,班主任到底应该把握学生什么特点、怎样把握学生的特点,就是一个比较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了。在这里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处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都是15到18岁的孩子,但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背井离家、独自一人到远离父母的地方来学习。他们从进入学校的一瞬间,就意味着失去了父母绝大部分的庇佑,要独自经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和承担后果的考验。同时,他们两年到三年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出路也是直面社会。也就是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上的考验,更要应对已经到来的学校的半社会化生活的考验和既将到来的真正的社会的考验。这对这些以前从没有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来说,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个适应、转变和成长的过程。在学校他们能够依靠和信任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做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正是取得学生的认同和信任。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重其教”。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就应该了解并认同学生们的处境,能够设身处地的给学生们以指导,指导他们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各种挑战。

那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哪些处境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一、学生的年龄处境。

关注学生的年龄处境,这在许多班主任和教育学家那里早已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最需要把握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后期,也就是对自己的叛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经历着由享受呵护的孩子向独自承担责任的成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渴望自己早日成熟起来,又不真正知道什么是成熟,怎样成熟。他们处在一种自我认识与再认识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并且渴望着有人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在这里能做的事情首先是给孩子们一个判断正误的标准,也就是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种指导靠的不仅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己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二是,班主任可以通过处理班级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和不能做。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就事论事并且能够奖罚分明的话,学生其实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班主任应该能在做人做事的方法上引导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只是批评和责备是没有用的,应该先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问题、探究犯错误的思想根源,并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一是班主任要态度真诚、平等地沟通,二是表达要直截了当,明确清晰,不能隐晦不清。孩子们毕竟不够成熟,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这时班主任再含糊其词,学生往往会错误理解甚至曲解了老师的真实意思。

再次,班主任要做好“屡教屡犯,教了还犯”的准备。孩子们年龄还小,不能完全拿成人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只要他们在进步,教师就应该看到希望,并且要经常对学生的进步加以表扬,以强化他们进步的意识。但一味没有区别的表扬同样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对待学生一定要赏罚分明,有错就一定要追究,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犯错就一定要承担后果。

二、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处境。

职业学校学生最开始最难适应的就是要独自一人生活在学校和班级的大家庭中。以前,在家里,父母则把他们宝贝般呵护着。他们与同学的相处也只是每天短暂的上学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又大部分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像现在这样离开父母,全天候的要与同学平等相处,谁也不会惯着谁,这对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说,适应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明确自己在学校的处境,确立自己在寝室、在班级、甚至在学校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事情,特别对男生而言,则是头等大事。

在职业学校里,男生之间爱打架,这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男生打架的原因,似乎也不外乎是谁瞅了谁一眼,谁骂了谁一句,谁碰了谁一下,面子上过不去了。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一眼、一句、一下的“面子”问题实质上反映的就是他在别人心中地位的问题,也就是他本人在学校的处境的问题。许多孩子当发现别人对他有不尊敬的地方的时候,就会选择用武力证明自己的实力,以达到明确关系、保护自己的目的。

因此,特别对于只有男生班的班主任来说,就要理解学生的处境,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把握好分寸,解决问题时要想得长远一些,更要考虑到处理后果对其他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引导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及时发现和理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在教育学生时,要先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加以理解,然后针对问题的原因、后果设身处地的给他们分析,孩子们会很容易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备加珍惜和感动。许多孩子打架,其实是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体现,如果他们通过正规渠道得到不到保护,那么诉诸武力就是必然的选择。许多孩子一直以来负面的情绪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帮助,遇到问题就只能靠自己,那么用武力保护自己就成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学生之间的矛盾不一定都会引发冲突,有时候老师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不仅能防患于未然,还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信任,并且得到学生的支持。

(2)班级内部矛盾与班级间矛盾的处理方式要有所区别。班级内部矛盾的实质是学生确立自己与班级同学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里,班主任应以友爱、团结、互助、感情为主线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班级内部的团结的重要性。班级间的矛盾,班主任则一定要以有利于学校安定的大局来处理,要公正、客观。过于偏坦会使学生骄纵而更加无视校规校纪,但无动于衷又会使学生没有依靠而涣散。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按照规矩办事的方法。出现问题要及时了解事情的真实原因,告诉学生怎样照章办事,并且让学生得到照章办事的甜头以及破坏规矩的恶劣后果,让他们自觉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

(3)批评学生要留面子、留余地。要坚持不在气头上批评学生,坚持先调查后批评、坚持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要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职业学校的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受够了冷落与责备,他们渴望被认可和理解,渴望被尊重和保护。班主任至少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学生在家庭中的处境。

第3篇

一、树立全新的作业观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新课程下的作业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与传统作业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思想品德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

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完成方法,减少机械性的单纯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作业分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单位时间的练习效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

2.联系生活的原则

将社会生活充实到学生作业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作业注入新的内涵,学生可独立地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与自己生活环境贴近的作业。比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珍爱生命》时引导学生关注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热点问题,像苏丹红等食品卫生安全的事例,进一步指导学生用书本理论知识去分析新问题。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3.合作探究原则

即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要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

4.综合性原则

要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交往的个性。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实现课堂的高效

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来源是灵活的、开放的、广泛的,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它可以是口头作业,也可以是观察性作业;可以是思考性作业,也可以是实践操作性作业;可以是书面的文字作业,也可以是图像的、音像的作业等等。我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设计了一些较具体的作业形式。

1.分层作业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完成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秀生免受“饥饿”之苦。

2.自主型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作业,供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外,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少了让老师逼着做作业的不情愿,多了一份主动和热情,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

3.实践型作业

学生优良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形成,必须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实践才能形成。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作业设计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信号处理 移动通信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6-02

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信号处理课程群一般包括“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都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其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等后续课程所必备的基础。信号处理的概念广泛地涉及很多科学技术领域,例如在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领域,4G LTE/LTE-a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G中的关键技术,涉及到大量信号处理的知识,包括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等,这些概念都来自信号处理课程群。随着时代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该课程群的作用日益彰显,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信号处理课程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对数学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内容涉及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论与随机过程”和“复变函数”课程的内容,课本上的通篇公式和概念,易令学生感觉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缺乏对实际系统的感性认识,教师直接按课本授课会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总结起来,在传统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课程乏味,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传统理论教学重视对课程内容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由于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讲解式教学”和“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理论课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理论学习理解为习诵、模仿和做题。加之课程理论性强,课程内容涉及复杂抽象的数学关系,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从而造成相当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进而造成学生思维模式的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弱化。

在我校,由于对信号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课程学时的不断削减,及课堂形式的制约,没有时间详细讲述信号处理理论与移动通信系统等实际系统的联系和应用,造成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都是旧知识,跟目前的新技术没有关系,从而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信号处理理论的兴趣。

2.理论学习及实训环节与技术发展现状脱节

课程群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开设了少量验证性实验和实训内容,但其内容与实际工程中如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物理概念和工程术语没有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学校有移动通信方面的专业实践平台,这种实验箱通常要么用于学生的认识实习,要么进行简单的调制解调信号分析,或者搭建简易的系统模型进行原理性描述,学生很难通过这样的实验实训,把所学信号处理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因此,如何克服传统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建立起信号处理理论与移动通信原理等相关内容的联系,将课程知识点跟实际系统融会贯通,进而改进教学模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的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从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及考核大纲、新实训实验开发及课程内容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将移动通信4G/5G系统关键技术与信号处理相关概念结合起来,摈弃传统的随课实验教学模式,为探讨开放式体系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面向全校开放的极具特色和水准的专业实践平台作铺垫。

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依托信号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以教师科研开发为手段,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实训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改变目前以课程带实验的孤立实验教学模式和脱离实际系统的实训模式,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有关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实践体验。

课程改革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演示课件的开发及在理论课堂上的引入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4G中LTE-a上/下行链路系统、以及5G中的热门技术FBMC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掌握信号处理相关原理和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方法和作用,开发相关多媒体模块化演示课件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在理论课堂上对相关多媒体演示课件的观看和学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留下一个深刻系统的印象,由此对随后所做的实训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整合以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开发面向4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新MATLAB实训实验,演示及仿真真实移动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过程,针对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概念设计比较详细的模块演示和学生训练环节。并将现有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实训相关实验加以整合,既要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同时也注意实验开展先后的衔接顺序,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并充分挖掘软硬件设备的潜力,为面向新技术开发新的实验内容作铺垫。

通过以上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训设计,锻炼学生拥有对系统的整体概念以及信号处理的系列概念,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改革的实施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上述内容完善了信号处理课程群实验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用Flash软件开发出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包括LTE-a上/下行链路系统、FBMC系统的信号模块化处理流程的演示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上随堂播放,并利用校园网络,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和演示这些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工程案例教学法和基于溯源科学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法,增长学生学习信号处理和通信其他专业课程的兴趣。

其次,开发出信号处理课程群新实训实验3个,对DFT/FFT,信号上采样下采样,多速率等重要概念给学生以直观体验和训练,同时整合移动通信新技术相关实验内容,制定出开放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于这几个实训实验是4G的LTE-a及5G移动通信的热点关键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实验中学生获得了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相联系的较直观体验,对相关重要概念得到深入和形象的理解。

四、结语

当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商用规模不断扩大,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持续推进,在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法,向社会提供适应需求的通信技术人才,是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联系的基础上,夯实了信号处理课程群的理论基础,为构建有效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工程伦理的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并且通过在实训课程中设计相关实验,改进了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本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新的课程改革提高了信号处理课程群任课教师的工程教育素质,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工程教育。对完善教师教学案例库,创新理论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祥宇,周涛,翟艳磊.《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优化教学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8).

[2]朱明旱,伍宗富,侯清莲.浅谈“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2).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 手段 教学效果

《经济学基础》是一些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利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

一、要做到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现在的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几乎没有教师能够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但是虽不能做到针对每个人的因材施教,却要能照顾到大部分的同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学科,但是该专业在我校被设置在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的整个学科大环境是偏工科的,总学时为32学时,学生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三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同学们的数学功底不是太好,很多同学都不爱听大段的数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所以在与教学目标不冲突的情况下,笔者尽量不讲或少讲数学知识,尽可能用文字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另外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将经济学基础中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全部讲全讲透,所以在课时分配上面,应尽可能地拓展每个章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继而引导学生在课后学习感兴趣的知识。

二、修炼内功,拓展知识面

(一)要吃透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做到不仅宏观上掌握好整体脉络体系,同时微观上熟知每一个知识要点,才能在授课时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也才能让易于学生接受。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搞好课堂教学。

(一)要完善知识结构,加深理论功底

要学习与该课程相关的学科,“ 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专业精深、学识广博,在教学中才能居高临下,得心应手。

(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经济学的知识涉及面非常的宽泛,小到生活的点滴,肉价菜价的涨跌,大到宏观经济、世界风云,大量的知识需要任课教师信手拈来,合理的分析与思考,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又能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业余多关注经济热点话题和新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多种手段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促进教学效果

在本科教育中,大多数的经济学教师普遍感觉到这门课上的越深,教学效果反而越差,甚至有人戏言,经济学教师的优劣,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成反比,与课堂教学的沉闷程度成正比。教师们怎样让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

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教学,使得课堂教学非常的枯燥,经济学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值得应用,这些案例的应用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组织好相关案例,课间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课后要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另外,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能够融入讨论过程中,并且很多的见解都很独特,给教师也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考核,让一些优秀的、有思想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经济热点话题的研讨

当今时代,经济热点频发。教师要能够多关注社会中的经济热点,把这些热点话题带到课程中来,引导学生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些热点话题。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第二可以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力。但同时要求教师对话题的研讨要有控制,做到“形散神不散”,不能漫无边际的随意发挥。

(三)多媒体教学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现代的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主流,正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它能够图文并茂,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知识;它能够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能够做到重复使用,知识共享;它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教学里面,由于要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案例、热点话题,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否则一些案例及知识点的呈现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不易记牢,靠纸质材料,又不环保。

(2)多媒体视频的应用

数字化资源是信息化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视频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资源形式,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已被广为认可,然而,视频资源在课堂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使用出发点看,视频资源作为一种单纯的辅的资源加以应用,表现单一;另外部分高校对视频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反对意见,普通教师对视频教学的应用非常的谨慎,因而,视频资源本身的教育能量没有实现最大化。在《经济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合理的使用一些视频资源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考。

四、结束语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它的时代性体现的特别明显,在这个经济热点频出的时代,学习好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数学方法 经济研究

197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学者,前苏联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和美籍经济学家库普曼,以表彰他们为建立和发展线性规划并把它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一事实诱导人们不断探求数学与经济学的共生现象,数学做为工具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宏观、微观的数量关系,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

一、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从经济学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名单中得到证实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奖,上世纪末共颁奖32届,获奖者达46人。从32届颁奖的学者以及颁奖的内容来看,贯穿着一条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研究的巧妙结合。几乎所有的(除了获1974年诺贝尔奖的哈耶克)获奖成果都用到了数学工具,有一半以上获奖者都是有深厚数学功底的经济学家,还有少数获奖者本身就是著名的数学家,特别像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获1983年诺贝尔奖的法籍美国数学家德布洛,获1994年诺贝尔奖的美国数学家纳什。

二、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分析基础》中文版序言曾经说,不使用数理经济学方法,是“不能使人超越经济科学的幼儿园的。”现代经济理论工作者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仅靠过去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所讨论问题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就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这就极不利于经济学科知识准确地、低成本地积累、交流和传播。而数学方法则能使经济学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使相应的经济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促进经济科学不断发展。自从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分析经济现象、并确定经济发展存在着客观规律性以后的三百多年来,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现正在使用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均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控制模型、博奕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数学使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清晰、精确,逻辑推理更加严密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会清楚地发现,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数学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思想。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内在规律:价格调节会自发地实现均衡。但这一经济思想最终是由迪布鲁运用拓扑论、集合论等现代数学工具给出了最完备的证明。在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折中,微积分被应用于经济学引发了经济学的“边际革命”,这就奠定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必然数学向随机数学的转折,促使人们以概率论的观念取代了传统的定数论的观念,于是经济计量学就应运而生,从而沟通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经济学进一步实用化,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行为中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是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运用了博弈论之后对不确定行为的分析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数学在不断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在经济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具有了定量特性。这就是说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因为使用数学语言比较简练,表述概念比较精确。而且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严谨、无歧义,并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可以说科学史上的许多争论,都源于未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局面。解决这些争论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争吵,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我们看到,经济管理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济管理已离不开数学这个支柱,而且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学的作用显然会向更多方面拓展。依据数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一般说来,数学并不能直接处理经济领域的客观情况。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数学起源于实践,数学与实践的联系是通过数学建模来实现的,为了能用数学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数学建模。因此在高校的数学课程中加开和重视数学建模课。

参考文献:

第7篇

从去年8月份不屑于回应的“集体失语”到9月份陆续回应,再到10月份的集体回应,主流经济学“走强”的背后深含被动的尴尬。在多学科、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交锋中,主流经济学(家)不仅受到挺郎的左派经济学家的猛烈攻击,其观点建议同时激起大众反感情绪,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主流经济学倒颇显“另类”。时至暮秋,争论随之降温,但一般民众对主流经济学的失望似乎尚无以挽回。对于主流经济学而言,这无疑是个多事之秋。此情此景,发人深省。

主流经济学的“傲慢”

然而,在这次跨越学界和阶层的争论中,这种主流经济学却在一般民众中失宠,甚至引发强烈的抵触情绪,形同支流。网上的民意显示,支持主流经济学家观点的网民不到5%,而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近乎激起民愤,声誉降到历史低谷。主流的界限似乎仅仅限于其在大学和期刊中的支配地位。

正因如此,不少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产权讨论被不适当地扩大出了学术界,并坚持认为在学术界,基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对错不在人数多寡。或许,如果网民只限于经济学专业人士,对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支持率不会小得如此可怜。但我们仍不禁疑问: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会远离大众?精英团体为何背离大众情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就主流经济学而言,其本身就是假定现实中的人是经济人,他们在现实的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或利润,而现实改革路径的选择正是这些相关经济人博弈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结果却不能为大多数当事人接受呢?笔者的如下思考或许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想象空间。

主流经济学家首先忽视了与大众沟通的方式,不应盲目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知道,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引以为豪的有像萨缪尔森、弗里德曼这样能同一般民众交流的大家。而从这次民众对主流经济学的态度看来,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要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老百姓听到诸如“腐败能够增进效率”、“看到城市交通拥挤时,我就感到欣慰了”之类的言语,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其中的“思想”的。

其次,主流经济学忽视了公平。当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风趣地说“经济学节约了爱”时,我想她指向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但其隐含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清晰的,即以效率为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而在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自由竞争是达到最高效率的保障,因此,主流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崇尚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对效率的无限推崇使得主流经济学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忽视了公平。在大众看来,主流经济学体现了一种嫌贫爱富的逻辑,似乎总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的。

再次,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另一原因源于经济学研究的层次更加具现实性。在这次讨论中,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更多地走向了主流经济学的对立面,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由各个学科研究的层次不同而造成的。经济学之所以是一门显学,原因之一是经济学是更加务实的学科,更多地着眼于当前条件下的现实问题,反对做远离现实的批判。这在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属于较低的层次。在其他学科在较高层次上对现实提出各种批评时,主流经济学家要说的是,现阶段只能达到这种次优状态,理想状态只能渐进地实现。

最后,主流经济学引起大众不满有其客观的一面。中国改革前20年基本上可以用增量改革来描述,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体制内的人不受损,体制外的人福利增加,从而使改革较少有失利者,几近于经济学中没有受损者的“帕累托改进”。此时,改革较为顺利,反对主流经济学也缺乏现实的理由和群众基础,从而使主流经济学理论得以大量深入地传播。而进入90年代后期,改革深化到了存量调整阶段,这样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受损者,在没有得到应得的、起码的补偿的情况下,他们放大了发自主流经济学的声音。

总之,主流经济学失去大众的尴尬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注意到这些原因对于争论各方和一般大众都是有所裨益的。

主流经济学再次遭遇挑战了吗?

与去年不同,由于有了眼下“顾雏军倒下”这个确凿证据,针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由质疑再次“失语”和当初信口开河,很快转向了更深入的谴责:颇具企业家才能的顾雏军们之所以走到今天,主流经济学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难责其咎;正是因为主流经济学所营造的暧昧环境,为顾雏军们提供了违规操作激励的制度环境。各家报刊评论一起发动对主流经济学家良知的考问,认为主流经济家代表了转轨时期的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屁股决定了脑袋”。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事论事地看,主流经济学家所力推的民营化显然并不是导致此类严重问题普遍发生的充分条件,因而,我们不能将顾雏军的被捕和格林科尔系的坍塌随意推而广之,得出所有民营化企业都存在类似问题的结论。单凭个案不能否定整个民营化之路,也不能轻率指责主流经济学家别有用心地将国有经济引入歧途。

其次,此次事件固然验证了郎咸平此前的判断,但这并不代表主流经济学的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一个结论是,主流经济学家并不否认朗咸平所指出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的存在,对此,主流经济学家也早有关注;但他们不能同意郎所开出的处方,即没有条件地认定国有比民营更有效率,进而应该终止现行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之路。这才是争论的焦点。

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是,在像家电这样以营利性为唯一目标的竞争性领域中,效率是唯一的维度,而民营产权和国有产权相比具有监督和激励的效率“比较优势”,因而民营化必然是一个增加社会总财富的一种福利改进。

当然,由国有向民营转变的现实中,国有资产流失屡禁不止,难以杜绝,这是事实。主流经济学家之所以置之不理,甚至讳莫如深,原因在于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很难找到一个最优途径完成这个过程。针对公众对民营化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指责,主流经济学家通常会反问道: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郎咸平说国有化,而这是与主流经济学的逻辑背道而驰的―――在国有产权制度安排下,被“内部人控制”的国有资产会像夏天里的冰棒一样融化消失,这难道不也是流失吗?结果是,对目的(效率)的执着追求足以让主流经济学家们忽略过程中的瑕疵(不公平)。

如果人们能够相信如上分析确是主流经济学的逻辑,那么,质疑主流经济学家良心何在,甚至指责其为自身利益而向顾雏军们大开方便之门就是有失偏颇的。你可以说一个人的逻辑推理有问题,但你不能根据他的结论对谁有好处就认为说话者得了某人的好处,代表了某种利益。

恋爱中的人爱问:月亮代表谁的心?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傻傻的,因为答案见仁见智。同样,你要问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了谁的利益,这也不是一个科学的提问。

笔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家曾经对顾雏军的支持符合其一贯逻辑,我们不能一方面呼吁学者要有独立的立场,而另一方面一旦他们得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扣上代表某某利益集团的帽子,如此做法不能以理服人,于事无益。

对于主流经济学家来说,顾雏军和格林科尔只是一个不争气的个案,在“郎顾之争”尚未完全消逝之际落下马来,真辜负了他们对其所给予的支持和厚爱。然而,期望主流经济学就此偃旗息鼓,远不切实际,而诉诸“良心”和“利益集团”之类的批判至多只能起到隔靴搔痒之功效。因为,只有观念能够打败观念!

第8篇

然而,经济学是不考虑负价值的。

这样讲的理由在于,经济学是以理性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是理性人的行为的集合。如果经济学不以理性人为对象,它就变成了研究非正常人的行为的精神病学,变为彻底不可把握的东西。

理性人的行为特点就是有理性,而有理性的标志之一,就是趋利避害,就是不会去主动追求负价值的获得。在心理学上,理性人的行为属于“操作行为”,操作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主动行为,就不可能是获取“负价值”的行为。当我们考察一个经济人的行为时,我们一定会认定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其自身有利的,即是获取正价值的,惟有这种认定才符合心理学对正常人的界定。

可以认为负价值并非不存在,但不是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因为经济学以理性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而理性人行为终止于效用最大,在负价值区域理性人没有行为,如果经济学研究负价值问题,就变成了动物学家研究人是如何飞翔的一样。

所以,讨论负价值问题,是在对理性人假设的认识上有偏差的表现。

效用理论在这方面也是有点认识的,比如效用曲线有一个最高点,即好处最大点。但是,效用理论发展到无差异分析之后,就基本上放弃或者说遗忘、回避了这个正确的观念,把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看作是可以无限可变的量了,而不是看作一个有限常量了。事实上,你在所有经济学书籍中所能看到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不符合效用曲线的形状,或者说都不是效用曲面的等高截形。只要坚持理性人假定,就知道理性人不会去获得负价值,即效用最大点之后就没有供经济学研究的行为存在了,就会得出需求量有限的结论。进而,我们也就知道,如果存在无差异曲线的话(不论是凸是凹是直),它一定是有边界(即有长度)的,而不是你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种无限向两边延伸的曲线。

Edgeworth's box是一个被主流广泛接受的分析工具,但是,这个工具中就完全无视理性人行为有一个终点这个基本前提了。无论禀赋的量是多少,它总是为两个需求者所接受,也就是盒子的边长总是等于商品的存有量。它所考虑的情况是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总是相等的,都等于商品的量。为何不论多少总是为需求者所正好需求呢?这种认识显然是滑稽可笑的,虽然没有出现考虑负价值的问题,但是却认为正价值量是无限的。(关于禀赋量超出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即最大效用点对应的数量)和少于需求量的各种情况的讨论,请参阅《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第七章。)

价值不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是人赋予事物的、外在于事物的东西。自然万物本无价值可言,价值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人对事物的关系的表现。人类认识的规律就表明,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逐步深化的,因此,价值是因人而异、随时而变的。这就是价值的主观特性,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是一个存量。

对于本无价值可言的事物来说,如果我们判断它有价值,只是说明它的某些属性可以为我们所利用而已。我们有理由认为,事物中同样包含着对我们有害的、不能为我们所利用的东西。这就是说,事物的中性可以看作是有利和有害的对等。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是这样论述“负价值”问题的:

“中国的古老哲学告诉人们:利害相随,有一利则有一弊,有用性和有害性是相对而言的。”

“在价值判断过程中,人们只取对自己有用的一面。利用不了,就视为无用,如果妨碍自己对需求的满足,就视为有害。其实,自然物本来就无所谓有用无用,无为才叫做‘自然'。对人的有用或有害,都是物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差异仅仅在于人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

“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自然的中性,有用性我们用‘+1'表示,有害性对应地用‘-1'表示。用数学方式表示就是:0=(+1)+(-1)。对于自然物来说,如果我们一定赋予其价值判断的话,就相当于要从“0”中取出个‘+1'来,那么必然留下一个‘-1'。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要保持自身的‘自然'状态,必然会是这样。”

“所以,‘有害'的本质是失去了平衡,在平衡中每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不断地打破自然的平衡,从其中抽取“好处”,坏处也就是随之而来,有些是浅而易见的,有些是随时间的推移才渐渐显现出来,但是它肯定存在。”

“如果我们要设计一个变量来表示使用价值量的话,这个变量究竟应该反映物的哪种属性,是反映物的有用性还是有害性?还是全面表达?如果全面反映对象物,如前所述,这个变量的值注定是零,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客观的物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我们仅仅用这个变量表示在人的主观上认为有用的一面,那么显然,有用的东西总量越多越好,价值量就与总量有关了。”

“也就是说,在表示有用性的价值概念中,不应该有负值出现,价值只是多与少的问题。用数学语言讲就是价值变量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如果物在价值判断阶段被定性为“有害”,人就不会需求它,更不会去换取它,因为需求、交换都是主动行为,按照趋利避害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原理,主动行为对行为人来说不可能是有害的,也就没必要考虑其负价值与量的关系。被动获得有害物的问题,不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

“负价值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需求量是有上限的。家具的实用性是正价值,而它的体积占据室内空间,是负价值。因此,人们不会把家里摆满家具;食物可以充饥,但也占据胃的空间使人产生饱涨的感觉,所以人们不会一直吃下去;消费可以带来,但是也消耗着消费者的财富和另一种资源——时间。”

“传统经济学类似的观点是环境经济学中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近的“物质平衡原理”:丢弃到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近似地等于从环境中取出的用于货物的生产的资源。但是,这个原理仅局限于物质量的平衡,表述的思想远不如中国古典哲学全面和准确。”

“从有‘用'和有‘害'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用',其实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好处',对人无益,人就说它无用或有害。这就对经济学经常性的话题‘经济学不讲好和坏的问题'作出了回答:经济学其实恰恰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好和坏的判断之上的,价值判断就是好和坏的判断,价值大小就是‘好'的程度。”

“有用性是对人而言的,归根结底就是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结合我们前面的需求两分法,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延长人的生命的长度'的意义,而非必要需求品的有用性表现在‘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的意义。因此,将价值归结为‘命价'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当然,价值判断是一个主观个人的过程,这个好和坏是对判断者而言的,并不具有普遍的标准。反过来也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和公众伦理观念符合的价值判断,就说它对判断者也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经济学不讲好和坏即价值判断的说法是不符合经济学的现实的:经济学一直都在研究好和坏(有用无用)、好处(有用物品)的生产和积累、以及好处(利益)的分配等等问题。”

价值,本意就是好处的意思。如果说“负价值”,其实就像说“坏的好处”、“长的短棒”、“黑色的白布”一样,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术语,不如直言“有害性”、“害处”恰当。

理性人不会追求负价值的获取,这在深层次上就意味着用经济的指标来衡量一个社会是片面的,经济指标表明经济越是发达,只能说明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的自以为是“好处”的东西越多,打破的自然平衡也越多,同时产生的害处仅仅是我们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地视而无睹罢了。

第9篇

摘要: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但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经济学关注的重心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和亚当•斯密(Adam•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