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6 17:3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当代文学一体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本辑三篇文章,一是对于“文学经典化”的学术理念、研究路径的阐释,一是对于写作中心学术活动的学术论评,一是2012年11月喻家山文学论坛“故事与经典”学术讨论会纪要。(本专辑主持人 李俊国)
重提“当代文学(主要指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我们自知,仍然冒着一定的学术风险。因为,十年前国内有少数学者刚刚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典化”话题,当即遭到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乃至当代文学学科本身的质疑;而后,又有德国学者顾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说”的学术观点而且影响颇盛;还有,传统的文学阅读,已经被当下阅读的功利性和全媒体自媒体阅读的性所遗弃;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文学处在极度的“边缘化”的时代,我们仍然坚持“当代文学经典化”,似乎文不对题,或者,逆势而为。
即便如此,我们觉得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应该而且必须得以正视和重新申论。
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事实依据何在?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是“经典”?如何判断?标准是什么?
二、当代文学研究,为什么应该以“经典化”研究作为必要的研究思路和学理参照系?
三、如何从事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换一种表达,如何寻找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路径和方式?
四、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一
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能够形成并可能产生文学经典的文学时代。
从社会文化层面考量,新时期三十多年,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而且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的变革与转型时期。近代以来,大凡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往往会在诸如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民族与民生、文化与文学的多层面,纠集聚合了太多的复杂的多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内容和要素。有如百年前的“五四”时期,更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如恩格斯论断: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因为从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代而言,文学经典往往生成于繁杂而且多元的社会文化转型期。因为转型期社会具有非常态的社会文化性质。非常态,蕴含着方生方死,混沌不清,模糊不定,是非莫辩,已知与未知,新生和老旧等一切的复杂状态――这类状态恰恰正是文学得以生存、赖以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地带。因为,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表述,文学的本体意义在于“发现”:对于人与人性的发现;对于人的“存在”――人与现实,人与历史的网状“存在”的发现;以至于文学的话语形式,表达方式的“发现”。所以,当代中国的转型期社会,更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异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土壤,为作家提供更为丰富的时代感觉,历史视野,生命经验和话语形式。
从文学发展状态考察,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是中国文学逐渐回归文学本体性的时期――文学本体性回归,应该是文学经典的原创性、超越性等属性得以形成并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可是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文化的事功性传统,也因为中国社会历史的有关社会、民族、阶级、民生、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杂多而且沉重,我们的文学不得不被附加了相当的内容和功能。 从“文章,经国之大业”,诗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近代启蒙者“欲新一国之民,必欲先新其小说”;再到“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人民服务”;以及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再度成为社会启蒙的轰动性载体;文学一直游离了它的本体,而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中心载体”和事功性工具。
80年代中前期的三种文学现象值得深究和铭记。一是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论从理论上澄清并确立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方式与载体的文学,它的“主体性”(精神主题,价值主体)功能,地位与作用。刘再复在理论上的登高立论,从此召唤着长期被放逐于文学之外的主体性的回归。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与回归,对于一直游离于文学本体之上的当代中国文学来说,有着为文学“招魂”的意义。二是韩少功等人的“文学寻根”。寻根文学的初衷与逻辑,虽然沿袭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紧贴现实问题的传统理路:从民族远古文化之根寻找现实之病原,但是,它却客观上使中国当代文学挣脱了现实“问题”的羁绊与绑缚,放飞于亘古蛮荒诡谲奇异的文化资源视域,超验在“现实”范畴板块以外的更为丰腴开阔的文化的想象的空间。三是马原、洪峰、孙甘露、残雪等一批先锋作家们的“文学先锋实验”。先锋实验者们吸吮者“异域”文化精神的乳汁,生命哲学的存在性感知和现代派文学的实验性技法,是他们乐在其中的文学先锋实验。即便实验短命,先锋已死,但他们立足在人与文学的本体性操演,其文学意义不能低估而且影响超远。如今活跃的莫言、韩少功、贾平凹、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方方等人文学创作的底子里,依然涌动者先锋的精血,便是明证。
文学主体性的回归与确立;文学与现实的硬性关系的松动,以及题材空间视野空间想象空间的洞开;现代性的人性意识,文本意识的操演与实验;80年代的三种文学事件,为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回归确立了实在的基础。当代中国文学,不再是此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学、文化学、新闻学、社会学等“他者”的附属物;文学,就是文学本身,它已经区别于“科学的”“宗教的”认识反映世界的方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回归文学自身,回归文学本体,才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可能形成并产生文学经典的时代,也是我们重提“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前提逻辑,是经典化研究得以成立的文学史事实支撑。因为,文学经典应该具备的自由意识,原创特征,超越品质,丰富内涵,恒久影响等经典型特征,必须以回归文学本体为生成前提。而80年代已降的当代中国文学,已经形成并具备了这样的文学经典的生成前提。文学史事实也在证明,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虽然存在着为数很多的,单薄、粗糙、庸俗等近乎顾彬先生所说的“垃圾”的文学;但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像莫言、贾平凹、韩少功、张炜、王安忆、迟子建、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等一批优秀作家。在他们各具探索、各有风采的文学创作中,显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时代,正在或已经到来。
“垃圾”与“经典”共生并存,或许,就是当代中国的文学事实。
二
正是基于上述文学判断,我们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宗旨。
2011年10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决定联手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研究中心”。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任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文学教授李俊国、文艺学教授蒋济永、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任副主任。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10余位教师组成。 经过反复论证,中国当作中心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活动目标与学术宗旨。
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分为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这两大系列,体现在文学活动方面,是以“文学春讲”、“文学秋讲”为题的立体性的文学活动计划。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每年春秋两季各聘请一位著名文学家和一位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为驻校作家,进驻华科,为期半月。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讲授最前沿性的文学专题;与中文系研究生、中心老师座谈,聚焦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症结性课题;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基地”、武汉大学的“珞珈讲堂”、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讲堂”、武汉市图书馆的“市民大讲堂”和我们读书会作文学专题讲演。让著名作家和文学经典“进驻华科,影响高校,汇入武汉”,是中心的文学经典化活动的目标话语和形式概括。
当代文学经典化,体现在研究中心的学术层面,是以“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工作。
如何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学术工作。
首先,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时评式”、“随感式”的文学批评。即时性阅读感兴文字、把玩式的文学印象、碎片式的文学体悟,这类赏析性文字当然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但它太轻太飘,不是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方式。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需要大视野、长视距、多学理、厚知识。
其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纯“技术性”、“标签式”的文学批评。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生命性消解、思想价值性退隐、人文理性夭折。代之而起的是技术主义盛行。理论术语、文本分析技术,当然能为文学批评进入文本提供必要的方便,但是,难以进入文学经典化的堂奥。因为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都难以穿透“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何况术语的简单标签、技法的照搬套用,更难以阐释当代中国文学经典。
再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任何西方的、“他者”的理论套用式的文学批评。这绝不是对“他者”的理论排斥,实在是因为“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的生成机制、语义成分和显现方式太复杂太纠结。其实,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实质上是文学研究对于“中国话语”的寻找、探索与建构;本质上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学体认,对“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土壤、成长机制、作家创作与文本内涵等诸多问题的深度体认、重新抉发和再度阐释。
三
有鉴于此,我们的学术工作重点,放在“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上。
喻家山文学论坛,是文学春讲、文学秋讲的重头戏。为了唱好这台重头戏,我们花大力气做好喻家山文学论坛的主题策划工作。每期一个主题,要求主题明确而且独到,既能够涵盖中心邀请嘉宾的创作实际,又能体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问题症结。这是论坛主题策划的第一层要求。在更深层次,我们是把论坛主题的策划和提炼,作为“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的路径寻找、方法探索、和实施体现。
2012年的文学春讲,当作中心邀请山东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进驻华科。根据张炜长期创作体现的特质,我们为当期的喻家山文学论坛提炼策划了“百年中国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学原创”的论坛主题。因为,张炜创作的题材是在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近百年的时限之内,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作家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如何不要成为百年历史的“记录”、“回忆”,而要化为一种文学的“原创”?――这既是张炜创作的特色,也是张炜面临的“问题”。广而论之,“经验与原创”也是中国当代作家普遍感遇到的、也必须解决的创作问题,也是“当代文学何以成为经典”的创作理论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邀请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文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武汉市文联的文学作家、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等文学研究刊物的专家,齐聚喻家山,纵论“经验与原创”这一学术问题。集社会学术界、创作界的一流专家和文学研究家,共同探讨涉及当代文学创作症结的,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路径的学术问题,并结集出版40万字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之一的《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 张新颖卷》。
2012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韩少功和作家兼评论家格非。一位是文坛常青树、全能怪杰,一位是先锋文学实验高手。为此,第二期喻家山文学论坛主题,我们精心策划为“革命or游戏”。从这两位著名作家的创作实际考量,他们的确是“革命or游戏”的创作开创者和实践人;从中国百年文学历史发展而言,“革命与游戏”问题,可以视为继80年代李泽厚提出的“启蒙与救亡”命题之后的又一“中国文学问题”;而且,或许就是在这个悖论式的创作问题区间,形成并产生某种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因为,如此问题,西方全无,中国独有。
2013年的文学春讲,邀请嘉宾为著名作家苏童和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与此前的张炜、韩少功、格非比较,苏童创作那云雨朦胧的题材人物,那潮湿颓废气息,体现的写作路数内蕴气质更为别致。为此,我们把苏童创作的“病江南”,提炼为当代中国文学的“边缘与颓废”的论坛主题。缘此路径 ,我们发现,当代中国大凡引领文学创作的,皆处于“边缘性”(题材与人性的边缘性)与“颓废型”的文学――或许,这又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生成的又一路径或形态。
2013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及多项国际文学奖项获得者毕飞宇和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毕飞宇的创作,看似与先锋为伍,实际上表面不温不火但却内含理性的张力和唯美的诗性。更重要的是,毕飞宇默默地探索着如何把“故事”变为“审美”的文学问题。很显然,如何“从故事型叙为审美性叙事”,既是毕飞宇的创作特质,也是当代中国文学普遍忽视的“问题”。为此,“故事与经典”,成为这次文学论坛的主题。我们坚持认为,在技术化、资讯化、物质化时代,故事虽然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它不是文学本身。故事必须被审美性穿透(或者“揉碎”),才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必要前提。要不然,文学又等同于资讯,类似于新闻,或者历史文献和现实镜像的克隆品。而且,中国文学必须回到“文学审美”的本体层面,才是当代文学得以产生“经典”的美学前提。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中心成立两年来,已经举办4季“喻家山文学论坛”,出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4卷。它们依次为:《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张新颖卷》,《革命or游戏――2012文学秋讲・韩少功格非卷》,《边缘与颓废――2013文学春讲・苏童谢有顺卷》,《故事与经典――2013文学秋讲・毕飞宇吴义勤卷》。
四
不必讳言,从以往的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间来看,所谓文学经典,大多不是被当代所指认,往往形成于“后世”。“时间”,往往成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的检验系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时间”长度与过程的凝聚和沉淀,是“后世时间”的文学历史文本,此话当然不谬。
当然也有例外。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却因了当世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莫夫的富于当代性与前瞻性的文学批评,确立了普希金、果戈理、托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文学经典地位与意义。这也证明,文学经典的研究和确立,不能全靠“后世时间”,也不能完全依赖后人的研究。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在前述里强调的:在某一民族某一时段的社会文化急剧转型期,因其社会文化的繁杂混沌、多义纷呈,当代文学研究者恰恰最适合于文学经典的当下性阐释与前瞻性研究。因此,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不能缺少,相反更应依靠当代读者尤其当代文学研究者的主体参与。从文学研究使命而言,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可推卸和回避的研究姿态与学术使命。强调这一要义的另一理由还在于,当今世界,因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地化”,时间的高速性与时间同一性和平面性,成为人及其文学的当下生存的真实境况。在时间的高速性、平面感与同一性的当代世界,极容易“损耗”甚至“变异”文学的语义真实性和丰富性。那么,人与文学抵御这种境况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于当下文学经典的自我确认。所以,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不得不承认,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有着相当的学术难度。我们需要面临和克服的难度之一,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与运用。正如《后殖民写作》所揭示的,虽然后发展国家和地区,难免被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殖民”的宿命;也即,虽然我们承认并继续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但我们不能只是西方话语的简单挪移套用。西方理论及话语的同质性,不能解释“当代中国文学”的具像性与复杂性。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本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寻找与建构。难度之二是,对于“当代中国”与“当代中国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超时距独到性的分析与抉发,判断与阐释。显然,这是一项多学科交汇性的学术工作。一般用以拿来衡量文学经典的说法,诸如审美原创性、精神超越性、内涵的多义性、影响的恒久性等等,只能作为参照,不能用作标准。
正因如此,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深度分析,特别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提炼、解读、阐释,成为我们从事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实际的具体的路径。像“经验与原创”(实际上,更接近于张炜一类创作的,应为“游荡与抵抗”)、“革命or游戏”;像“边缘与颓废”、“故事与审美”;当然,还有像王朔、刘震云一路的“日常与荒诞”等等,都是用以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特殊话语和有效路径。我们相信,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和“实际路径”的发现与寻找,或许是比较切实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理路。因为,这一类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既是文学创作的“问题”的揭示,也是文学审美和文化情态的概括,当然更是“当代的”、“中国的”、“文学经典”的多种形态和多种品性的形象指认和有效阐释。相信,假以时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中国当作中心的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会出现一系列的坚实的学术成果。当然,中心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我们一直期望国内外学术专家的共同参与,协同研究。
心灵的圣地——读《乡邦札记》
心灵的背景与乡邦的滋味——论《乡邦札记》中的日常生活
废墟上青草如歌——读丁宗皓散文集《乡邦札记》
散文集《乡邦札记》的创作观——与作家丁宗皓的对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批评
清代涉宋玉考据与宋玉传播
消极自由?积极自由?——20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梳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新探
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多梯度性分析
中美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
再探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无现金收付结算模式研究
餐饮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锦州市餐饮企业为例
论晚清社会小说的解构主义审美理想
伤痛与救赎——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究
家园的衰朽——巴金与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比较研究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指称和语用功能考察
汉语新词语与邻近词语集合的关系辨析
80年代的博弈
当代文学的写史问题——有关“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课题的一次漫谈
当代文学史的“另类”叙述——读李洁非的《典型文坛》
“本体”的进入与问题的重识——解读李洁非的延安文学研究
民族志视野与战时中国文学乡土叙事研究
诗与哲学之争的现代嬗变
中国当代文学自主性的建构
论席勒的自由观
鲁迅与库切小说中的他者化比较
《女巫》的恐怖美学与情感指向
《孙子兵法结构研究》序言
《孙子兵法》的话语文本和理论建构
孙子兵法研究的体系性突破——评付朝教授的《孙子兵法结构研究》
中亚的地缘战略博弈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
试论政治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背景因素
论20世纪初中国大众化
法社会学视角的“移风易俗”——聚焦A市殡葬改革
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逻辑线索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企业集群分析
一个人的文学史如何可能
建构散文与散文史研究的高地——丁晓原与范培松教授关于散文的一次交流
独具风采的散文史——读范培松《中国散文史》
与“生命”对话的史学叙述——读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
上帝死了,语言活着——谷川俊太郎诗集《minimal》论
认同与批判——乡村政治文化视域中的阎连科小说解析
论晚清政治小说作家
论间色法在《红楼梦》叙事中的运用——也谈曹雪芹原作中史湘云之结局
《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3期目录
奥赛罗悲剧的病态人格根源
《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解读
陈乾初《大学辨》研究
30年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新发展
试论解放思想在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引入风险的矩阵对策最优策略研究
当今时代,大众传播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身处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文学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趋向受其制约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并构成了当代“文学场”,在如此时空关系里,文学的生态环境和价值取向都具有其新的特点。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特点、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之中。
传播是“人类关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且通过空间传达它们和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1)就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而言,它是人们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那么,从文学传播的角度着眼,什么样的信息拿出来让大家分享?是谁拿出来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渠道或载体?谁在分享?信息制造者是谁?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和场合以这种方式显示出来?能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对这些从传播学原理出发所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使我们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文学传播语境上。人们常常用“后现代”或“后新时期”等概念来为当今社会转型命名。这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时代,伴随着资本的流通以及商业广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鼓噪,人们的消费欲望被点燃起来,在市场流通过程中逐渐衍生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那些以守护灵魂家园为文化使命的文人敏锐地意识到“今天时代的热点不在精神而在物质,不在追求完善而在追求舒适。形而上的道远水救不了近火。形而下的器则有益于生存……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世俗的、浅表的、消费文化繁荣的时期”。(2)这正是当代文学生存的处境和传播语境,一切都在消费当中,物质的欲求、观念的更新、信息的分享等,最终都可以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消费现象。大众传播媒介多声道、立体声的传播,不仅刺激起消费的欲望,而且正是通过媒体消费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与这种“后现代”的消费主义与文化相联系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消解一切。在消费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着消解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消解着传统的中心意识。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当今中国文学已从结构的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滑落。身处这样一个消费与消解的时代,正如马尔库塞所洞察的那样,它们“限制着升华的领域,同时也降低了对升华的需要”。(3)受制于时代的语境的变迁,文学的价值被重新定位,现今中国文学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文稿竞卖、作家签约、媒体炒作、自由撰稿人、快餐读物、小说百强等等,一一映证了这种文学生态环境和价值趋向正在发生改变。
既然有新的要素注入文学领域,对文学的认识把握就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传播业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文学不仅不可能置身于传播环境之外,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定性还促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文学要满足社会对它的需要首先得表明自己的存在,需要有媒介来负载它们,使其能往来穿梭于社会大众之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文学与大众媒介传播之间有着精神文化和物质利益双重密切联系。进入市场后的文学,同样也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着。其实只要我们掌握媒介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种种文学现象是能够把握其脉络并加以解读的。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市场化背景下的运作,一种新的文学关系出现了,即“作家——传播者——受众”,以及与之对应耦合的“文本生产——媒介传播——文本消费”这样一种结构功能关系。.
1.1文学作品的译入和译出数量和比例严重失衡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就开始重视外国文学的译介。从数量上看,有一大批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译介成中文,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出也呈现出显着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加快了增长的数量。但相比于德、法、美、日本等被译介的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则不均衡现象非常显着[4]。
1.2主要外国语种的翻译分布不平衡
纵观语种分布状况,中国当代文学的分布是最为广泛的,翻译的语言达到了25种,但在各个语种之间,却存在着显着的不均衡分布。排前三位的译介语种为日文、法文学和英文。占首位的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译介,数量少儿又少的是英文翻译,主要是因为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而中国当代作品在法国译介数量庞大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国家的文化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同时法国政府对于文化的多样性大力倡导,一方面鼓励法兰西作品的外译,另一方面也鼓励在法国出版和翻译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而中国当代作品在英国,有着数量较少的译介,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5]。
1.3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渠道不畅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译介数量。但纵观图书译介的发行量和产生的影响,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在中国文学作品的推广和译介工程中,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参与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由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品,这样中国文学始终没有走出专业化和学术化。和其他语言翻译及英语原版作品相比,出版商仅仅花费了很少的精力来监控和编辑文体质量。除了主流机构有较低的参与度外,在国外市场上,中国文学作品也不具备较为通畅的流通渠道。虽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和翻译,国外小的出版机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因此很难实施系统的、大的出版计划,很少去开拓发行计划,必须由我国资助才能完成出版和译介。若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在我国对外的译介中,市场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6]。
1.4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若要在国际文坛上,使中国作品产生一种日久弥新的深刻的影响力,首先就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世人。正如俄罗斯翻译家罗季奥诺夫所说,只有两个因素发挥作用,才会使中国作品在西方发挥一种深刻的影响力。即为中国文学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性。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很难发挥影响力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中,国外的主流社会往往将文学的非价值因素看得很重要,这样就导致了在西方文学中,中国的文学作品无法产生文学意义上的影响,甚至在国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遭受了损害;二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翻译的质量。目前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中,很随意的进行转译,这样就难以保证和忠实传达原着的意蕴和精神;三是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主要是满足读者的口味,不尊重原着,对原着进行严重的删改和删节,使原着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影响[7]。
2.解决中国文学译介翻译障碍的措施
中国文学译介如何才能实现和国外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呢?应以发展的眼光,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正视,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普遍关注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翻译研究界、翻译界和文学界,应对翻译活动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并重视与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活动处于文化多样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语境中,应采取何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2.2高度重视海外汉语的教育和发展
为了能更好的将文学中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就需要对海外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高度结合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工作[8]。
2.3加强研究中国文学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推广工作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文化的传播途径往往是伴随着国家体制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必须逐步渗透和融入对方的世界中,熟悉、掌握国外出版发行的惯性体制和操作流程。
2.4建立中国作家和出版社、经纪人和译者的合作关系
为了能更深入的进行交流,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各方稳定的关系,加强研究与合作,掌握图书的推广方式、翻译策略和图书选题的交流。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对向国外读者介绍什么样的中国作品,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5组织作品研讨会,深化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
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将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因此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在国外着名大学的汉学系,开展中国作家的作品研讨会,让评论家和作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对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进行深化。尤其是要持积极的态度,高度重视国外汉学家的观点和批评意见。
2.6加强文学翻译与经济、社会和政治间的联系
文学作品的译介并非是一项孤立的运动,需要加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使读者能和作家更多的接触,让中国文学更深入的走入外国民众的生活中。
2.7发挥外国翻译家的作用
我国的作家和图书出版部门,不仅需要重视和关注译者的翻译水平,同时还要对翻译动机和译者的文化立场高度重视,和各个国家的翻译家,建立和取得密切的联系。对他们在各个层面遭遇的翻译困境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支援。定期组织翻译家的交流活动,对翻译经验进行借鉴[9]。
引言
英国文学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学体系尤其是世界英语文学体系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从18世纪至今,英国当代文学的崛起十分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但代表了文学体系的变迁,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变化。当代英国文学在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并且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英国文学在14世纪之后就开始繁荣发展,尤其在16世纪之后,英国自身的国力与经济逐渐增强,国家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因此让社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局面。从18世纪开始,各界人士纷纷开展了文学活动,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当代英国文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如今,英国文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将社会变化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且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因此我们需要梳理与归纳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类别发展概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1 发展背景概述
在19世纪,英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意识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巨大变化,英国文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19世纪的英国文学开始不断在发展中汲取养料,作家们也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创作的突破点,而现实主义就是在英国社会剧烈碰撞与矛盾冲击中产生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可以说已经被现实主义所涵盖,人们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关注社会与人生,对群众个体产生的思想意识要多去关注。
2 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可以说英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于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在全欧洲范围的流行。而当时英国带领王朝复辟的德莱顿就是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德莱顿在自己作品中阐述了对于新古典主义提出的思考,他提倡压抑情感,抒发理性的情绪,并且对文学作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职能。他反对僵化的创作思路,这使得英国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潮并不会死板单一,并且也被后人所接受与继承,促进了当代英国文学体系的发展。
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当时的英国散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以约翰逊为代表的散文家与笛福、菲尔丁等人为代表的小说创作者,同时这一时期的杂志报刊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许多当时的散文名家都曾经给报刊杂志社写过作品,尤其是散文家艾迪生首创的《旁观者》报,对于后期的英国报刊文学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相比其他报刊只是单一地报道新闻事件,《旁观者》更多地是对社会文化艺术进行鉴赏,提倡人们提高个人修养等内容,能够提高英国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报纸中,艾迪生会用华丽优雅的笔法来描写形形的人物关系,加上一些温柔的讽刺,让这份报纸在当时大受欢迎。
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趋势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引领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并且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用真实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生活,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要认真关注,并且以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
我们从分类上来归纳,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三种特征:第一是讲究作品细节的真实性描写,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要求还原真实历史,用具体的人生场景来反映出英国当代社会生活。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用真实形象与具体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所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例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就贯穿在部分作品中,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出英国妇女的权利,如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就描写了英国中产阶级真实的日常生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将妇女与婚姻的关系表述出来。第二就是作品形象中的具有的典型性特征,能够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高度概括生活中现象的本质,并且会对不同人物性格刻画出真善美的人性。这种表达风格与自然主义相比,让人物有了生动的性格,使故事不会再单一空洞,而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第三就是对作品的客观性描写,许多文学作品融合了作者自身对于客观生活的感悟,加上具体的语言文字描写,使得不同读者群体都能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
英国文学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而它最初发展的时候并不是书面的,它是通过人们口头来传述的。当文学中的故事传播实现了发展,才开始被人们创作。当代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自己形成的那刻起,就开始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文学体系。
1 戏剧文学创作的突破
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局面,让长期难以得到发展的戏剧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巧妙地结合了欧洲传统古典戏剧的形式,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了辩驳,给当代英国群众带来较高的艺术审美。而英国戏剧创作是在50年代后期,通过具有新鲜活力元素的剧本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出来,如《愤怒的回顾》、《卖艺人》等。这些戏剧都通过有限的对话来展现英国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况,并且配合英国当代戏剧演员的演出直接描绘出当代戏剧的深刻内涵。
2 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在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战争文学,虽然世界大战之前产生了具有细微动机的当代作家,但是在战争之后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却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乔伊斯撰写的《尤利西斯》就是以深入的角度来描绘英国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用大胆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的面貌,将群众的庸俗与猥亵都刻画了出来。这些战后产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语言攻击力,在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战后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产生了许多青年作家,他们并不是展现人们心理的阴暗之处,而是对人性的丑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以描写,尤其将当代英国各个阶层的人们的争斗描绘出来,如《蝇王》就能够将这些内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愤怒的青年,他们多数出生在工党领导的社会中,接受了高等教育。当时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依然具有明显的阶层观念,因此出现的作家具有新的含义,如西利托写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就是用隐喻的方式表现出社会底层青年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愤怒。另外,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婚姻、爱情、职业等问题,这也表示了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英国文学的进步,如女作家多丽斯·莱辛创作的《屋顶上的女人》等。
3 诗歌与戏剧创作为文学奠定了基础
当代英国诗歌主要通过特殊的形象与变化的韵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对比来展现西方当代文明,这一时期的诗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等,都是当代文学的典型作品,对历史与生命都有着深深的思考。在二战之后,英国诗人们的创作开始变得质朴,用一些比较强烈的语句来刻画出群众内心渴望和平的情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二战结束之后,诗人们创作的诗句都呈现出朴素的特点,用较为敏感的语言来刻画当时社会群众的内心。
三 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思考
当代英国文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意识的冲击,以独特的面貌走进了新的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体现出一种坚强勇敢的态度,体现出自身的英伦特色与创作者的特征,尤其是新时期的英国文学,不只是历史的传承者,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发展规律与文学艺术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英国文学依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英国戏剧与小说方面,都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而不同时期的作家也会不断创新,保持着创作的特色。创新也增强了当代英国文学的内涵,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个文学传统。它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独领。
随着当代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学体系内容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动,而文学不只是对于语言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具有承载历史的内涵。对于当代英国文学来说,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与格局,而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手法与语言形式是符合现代社会旋律的,更加适应当代英国国情与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形式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不断移动,并且建立起的新的秩序是符合历史与时展的。创作者的意识形态与美学价值的提高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传统的各阶段的英国文学效应已经被打破,所有的文学特征也不只是作用在自身时代的范围,而是聚合在一起,共同为世人呈现出当代英国的国情与社会现实。
英国当代文学蕴含的前卫性质就本质来说,是一种精英文学,不能排斥以现代派为主的其他派别,更不能拒绝现实主义文学的结论,而是应当更具有文学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如果一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而忽略了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性,那么英国当代文学就会呈现出许多缺陷。我们要对所有文学形式与派别都一视同仁,才能让英国当代文学长久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德语文学 主体性 研究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中出现了主体性原则。在这个阶段,笛卡尔是近代西方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的奠基者。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社会变动,这个哲学原则在启蒙运动后期和法国大革命前后得以确立。从最终目的来看,以康德哲学为标志的主体性原则是从哲学上证明理性和自由是人的最高本质。在对这一最高本质的追求和获得的过程中,主体能动地对客体进行认识、构造甚至变革。与此对应,文学研究当中,往往避不开主体性问题。主体性是文学批评的一种基本的精神品格和应有的价值诉求。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问题,对于它的确认和追求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文学的主体性主要涉及到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的主体性、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的主体性及作为接受主体的批评者的主体性。
一、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的主体性
文学批评当中,是否对作家本身及其创作背景进行探究,具有争议性。一些批评者认为文本是需要集中分析的对象,而作者是退居文本之后的。但随着对主体性的不断关注和研究,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也慢慢进入批评者的视野,并成为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角度。在这个方面,卡夫卡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不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就无法全面深刻地解读他的作品,对其做出进一步的批评。
贯穿于卡夫卡作品的最明显的主题是人的压抑、惶恐、痛苦和绝望的情绪,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即用比喻、象征或图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现实的认识,把很深的寓意隐藏在平淡的故事和荒诞的情节之后,用怪诞的形式来反映怪诞的社会。分析这类作品时,无法不考虑到他的人生经历。卡夫卡自小处于家里的暴君――父亲的严酷家长制统治之下,必须对其惟命是从。这让他愤恨父亲,也养成了郁郁寡欢、孤独内向的极其压抑的性格。而严重的肺结核使他无奈地停工修养,健康问题也使他三次订婚全都解约。一个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变形记》,其中父亲对“甲虫”非常残忍。他以此对自己的父亲的凶暴进行控诉。另外,若知晓他出生于当时还在奥匈帝国统治之下的布拉格的犹太人区,哈布斯堡王朝的对外扩张和对内专制统治使他感到窒息,便能把握到他的作品在表达个人绝望情绪的同时,直指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现实,即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的非人性化和蜕变。比如主题明确的长篇小说《美国》中流露了对工人的同情,对资本主义剥削和贫富两级分化的批判。
在考虑到作家的主体性的同时,不容忽略的问题是,若只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注释、说明,单纯地解释作品,还达不到研究
主体性的问题,甚至会阻碍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的实现。尤其是把作家的文学创作当作第一性的,把批评家的批评实践当作第二性的,这种观念会导致对作家作品的依赖,影响文学批评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的主体性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德语文学界从60年代倾向于激进、批判的政治立场,转向试图回归自身范畴,追寻“真实与自我”的表达方式,出现了“新内向性”和“新主体性”等新的趋势。此外,虽然文学反映现实生活,但它应是文学的背景。文学以人为对象和中心,以一个完整的形象展现出文学创作的主体――人。主体的追寻和幻灭是德语文学中深受喜爱的主题之一,它具有多样追寻方式和表现形式,集中塑造对象,并充分地表达出人存在的意义。作家着眼于生活和内心世界,甚至出于个体映照情节而进行自我主体经验的内省。一些杰出作家的作品着力于对主体性的探求,成为表达和探讨对象的重要主题。
歌德是德语文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非常反对德国浪漫主义者的神秘主义、宗教情绪和对现世生活的仇恨态度,反对封建制度,希望德国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的作品反映出以人道主义精神通向美好未来这一理想,勾画未来世界的理想景象,并塑造未来世界里理想人的形象。尤其是在结束意大利之行后,摆脱掉狂飙突进时期的气魄和热烈情感,转而追求淳朴、宁静与和谐,从热情奔放的反抗趋向于感情的自我克制。《陶里岛上的依菲几妮》是歌德唯一一部取材于古希腊文学的著名戏剧,这个剧本已从放荡不羁的狂飙突进风格转向描写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斗争的稳健风格。中心人物依菲几妮孤独、敏感、富有同情心和爱心,争取结束祭杀误登陶里岛的异乡人的制度。在不愿杀死弟弟作祭品,还要使他免受复仇女神的威胁的同时,她不愿欺骗父亲般的国王托阿斯。在此矛盾和挣扎之下,她相信真诚、善良、坦率是有力量的,于是跟托阿斯坦白了逃离陶里岛的计划。托阿斯虽然早已被激怒――依菲几妮几次拒绝了他的求婚,但是被她的高贵的品质所打动,允许她和弟弟返回希腊。这意味着,在真诚和人道的精神感化之下,蛮性转化为人性。由此,一个极具人道主义精神而又充M神性的丰满形象由此清晰地竖立起来了。
对主体的探寻也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英格博格?巴赫曼是一位涉猎多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型作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巴赫曼已感受到世界末日的悲凉,这成为了她的诗歌的鲜明主题。德国纳粹兴盛时期,她正处于少年和青年阶段,战争、死亡和失去自由促使这位女诗人对人类世界的进行哲学思考。发表于1961年的短篇小说集《三十岁》见证着巴赫曼的创作向小说领域的扩展。其中的小说《一个维尔德穆特》展现了主人公维尔德穆特对“真实”进行苦苦思考和自我追问的过程。因为对真实的执着追求,让他连对生活中最亲密的人――看重自我娱乐和外表美的母亲和对真实情况任意描述的妻子格尔达也感到排斥,甚至愤怒。这一切让他无法自拔地陷入了极其痛苦的境地。在审判跟自己同姓的疑犯的过程中,对“真实”的把握使他把自己与被告“维尔德穆特”一体化,导致在审判过程中遭遇挫折,并最终在法庭上崩溃大叫。之前对于真实的领悟遭到冲击,让他失去了自我认定的确定感,也开始对自身和自己的追求产生怀疑。在审视和反思自己以往秉持的信念同时,爆发了自我认同感的危机。
三、作为接受主体的批评者的主体性
批评者的主体性建设在文学批评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决定了文学批评的走向和发展,这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观念的创新发展。缺乏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诉求,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的实现,也会反过来影响文学创造的发展、繁s。广泛意义上而言,当代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强调在当代视域中文学批评的能动性、自主性与统一性的实现。这些对文学批评者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批评者的强烈的主体意识至关重要,文学批评的主体性的关键点是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在批评实践中的具体化。这种主体性建设以确立根本性的现代性价值立场为前提,也就意味着追求和确立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也是在确立当代文学批评的根本性价值指向。确立这个价值诉求方向是文学批评建设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当中,尤其是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主体意识、认同感、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等主导性价值体现出现代性。以此为出发点,文学批评之路才会有章可循、越走越宽。
在此基础上,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还要进行其它重要方面的考量。当代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它具有一种自主的品格,它的存在不应该也不需依附于其它对象,从而表现出一种文学批评的自为性。文学批评需摆脱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政治因素的限制,在关注批评的具体情境的基础上,开展自觉的文学批评实践。这也要求批评家注重自身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塑造,拒绝程序化的、封闭的批评。这种文学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的构建,要求批评者具有明确且深刻的关注现实和问题意识。与此同时,批评主体与批评力量缺一不可,文学批评者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离不开主观性、创造性和自主性,避免群体性地做出一种趋于浅表性的同质化的批评。文学批评要走出这种内质性的困境,也要求独立的、批判的、在深层意义上有利于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价值立场的有效确立,以及文学批评学界的学科意识的明朗化。以此为基础,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才有合理的批评方向和自觉性,文学批评才会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建构产生积极价值与意义。
四、结束语
虽然不能取缔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的功用,但反映现实不能成为文学的直接和首要的任务,以致于把描写人用为反映现实的工具,现实生活只能是文学创作的背景而非对象。文学所描写的是人类的情感、精神及灵魂,这是文学创作的目的,即创作主题的主体性。与此同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也一度被忽视。它是在确立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价值指向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或世界性的文学批评中,中国的文学批评更应看重主体性,并确立和发展其独立性与自主性,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贺绍俊. 当代文学批评主体建构的姿态和立场问题[J]. 艺术学院学报. 2012(02)
[2]毕文君. 在言说与沉默之间――论当代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主体性问题[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1).
关键词:雷雨;读;练;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76-02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与诗歌、小说、散文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教学价值,积极探究有效的戏剧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戏剧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雷雨》是剧作家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是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在1934年时,巴金先生曾感动地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他说:“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之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他将《雷雨》剧本全文发表在了《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从此之后,年轻的一夜成名,《雷雨》也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成为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在中国话剧史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是说不尽的,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欣赏与解读。
在以往的《雷雨》戏剧教学中,通常有几种教学模式:一是把戏剧按照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解读,往往按照分析生平、分析创作背景、分析舞台布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分析戏剧冲突等教学内容来讲授,而且形式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文本解读,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样的讲授偏离了戏剧的本质,忽视了戏剧的表演性和舞台艺术性,忽视了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教学规律;这样的教授也是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鉴赏和分析,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和鉴赏,抹杀了戏剧的趣味性。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采用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一般会采用图像清晰、演员为学生所熟知的视频资料,比如选取由潘虹主演的明星版《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片段,让学生对情节、人物有最直观的了解和欣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在课堂上难以把握视频资料的播放时间和尺度,播放时间太短,学生意犹未尽,难以有个全面的认知和欣赏;播放时间太长或者过于频繁,戏剧课就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观赏课,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观赏疲劳。三是在课堂上加入学生片段表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谈判的片段,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内容,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两个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但只停留于片段的阅读与表演,缺乏对戏剧作品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由此在戏剧《雷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即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作品《雷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排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品。
一、读《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戏剧冲突、语言对白上无不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成功戏剧的特征。由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雷雨》进行通篇阅读。再者《雷雨》作为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它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文本意义阐释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周朴园。因此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建构文本意义。通过阅读学生首先对作品的情节有所了解,对人物性格有大体的认知,对戏剧冲突有初步的把握。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建构出丰富多彩的文本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再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之上,有个体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一翻开《雷雨》就将就将周朴园定格为一个阴险残忍、无情无义、利益至上的无良资本家。自我阅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陌生化的戏剧语境中,然后在多次的阅读体验和理性分析之后,上升为一种相对熟悉并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上升为普遍经验和共通情感。
通篇阅读需要学生有足够自觉的阅读习惯,当然教师也会采用抽查阅读情况、小组内互查、小组汇报、撰写阅读心得或者读书笔记等方式保证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阅读。
二、练《雷雨》
我们都知道,戏剧作为表演性最强的文学样式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剧语言,在《雷雨》中人物之间的对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都精彩无比,耐人寻味。剧中人物对白的动作性、人性化等特征,更使《雷雨》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值得耐心品味和欣赏。由此选取戏剧的经典台词,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让学生分角色模练。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那场中,人物对白是非常精彩的。在这场中鲁侍萍几次表达“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的意思,通过模练体会她此时的心情。通过周朴园“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哦,侍萍!(低声)是你?”等语言的变化,揣摩每一句台词的语气,体会他在认出侍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走进戏剧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加强学生在角色模练、赏析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和互评,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比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等,在对作品熟知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构更多的文本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幕,对《雷雨》进行排练,各组分配好角色,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等等。然后各组进行分角色练习或者自行编排,在此过程学生能在进一步熟悉、揣摩台词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又能体现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也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演《雷雨》
戏剧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供读者阅读和欣赏,而且最终将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戏剧教学应该体现戏剧的舞台艺术特点。由此在平时排练的基础上,四组分别在班级表演,然后各组互评,选出每组最佳表演等,在表演中,能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品味《雷雨》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人物的复杂情感及人生遭遇,从而感触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互评中,也检验了学生对戏剧语言与人物理解的深刻程度。
在学期末时,组织学生采用汇报演出或专场展演的方式进行,优秀的表演作品和场景可以成为大学生艺术活动的节目之一,从这点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结合起来。
在读、练、演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了学生对《雷雨》乃至戏剧文学的热情。无论是个性化的阅读,还是演练实践,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这种积极性付诸行动,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戏剧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困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
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不仅充分体现戏剧的教学特点,而且加深学生对《雷雨》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张晶.《雷雨》的文学解读与教学研究[J].中国知网,2014,(5).
摘 要:18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化艺术让我们嗔目结舌。从毕加索到莎士比亚,中世纪到今的艺术家不停地刷新艺术记录。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欣赏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遗产?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产物。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角度分析法国的音乐历史?它的价值和经验何在?本文主要按照法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分期为界限进行论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文化
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抽象概念,内涵深广,绝不能简单概括。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繁荣。故而把音乐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音乐艺术脉络的了解,更可以为文化价值的探讨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任何一类文化研究,首先我们须以一个固定,特别的身份进入,因为不同的身份及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本文便是选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法国文化中的音乐历史。
跨文化交际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及人际交往的需求。该学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社会结构造成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及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这些研究不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需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下的分析音乐文化,不仅需要了解音乐的表面层次,还需建立自身的音乐审美性,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拥有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吕利、柏辽兹、古诺、比才、德彪西等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法国音乐家们曾经创作出许多流放百世的音乐经典作品,为丰富人类的音乐遗产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故而对其艺术的研究极具价值。
一、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现在音乐方面便是宗教音乐的绝对统治地位。法国的宗教音乐始于公元5世纪,5世纪至7世纪是它的全盛时期。从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出现了以莱奥南和佩罗丹为代表的狄斯康特乐派。14世纪至15世纪初,欧洲经济繁荣,王权势力巩固,于是,音乐领域出现了预示着文艺复兴时期到来的“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是马绍。
然而除主导地位的宗教音乐外,法国的世俗音乐也不断气发展。流浪艺人和吟唱诗人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包括了田园歌、晨歌、史诗歌、对唱游戏歌等。譬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吟唱诗人的汇集地。再如代表作品《罗班和马里瓮》。
面对如此磅礴辉煌的中世纪音乐,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应该立足于一个宏观角度,不仅从我们自身所属的文化价值观出发,更应带着辩证分析的眼光看待艺术价值。建立在巨大文化背景差异上的法国音乐艺术,需要一种融合中西,分析综合的眼光去审视。
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音乐空前繁荣。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并驾齐驱,人文主义思想激起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音乐冲破了中世纪音乐理论的束缚,音乐范围不断扩大,音乐的表现力度大大提高,复调音乐达到全盛。这种发展不仅是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是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产物。宗教音乐其实,西方世界只有上帝,唯上帝存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仍然停留在外在层次,音乐多维宗教政治服务。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极大地填补了上帝论的局限。人的创造力为艺术的实质性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讲艺术的发展拉回正轨。而我们在看待这一时期艺术发展时,更倾向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价值,譬如国内对于该时期作家作品的大量研究。这个共同认知便是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切合点。
二、革命时期的音乐
法国18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喜剧传入法国。喜剧以其题材幽默,亲民性极大地影响了音乐艺术产生了“严肃喜歌剧”,“拯救歌剧”等形式。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和时代密切相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宣扬人的贵贱不取决与出身,而取决于人的品质。出现了优秀的代表人物凯鲁比尼和勒絮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对后来的法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看待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变化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巨大的时代背景,这是分析艺当时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核心点。正如我们在分析我国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一样,我们应当立足与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这样得到的体会才能真实可靠,经得起推敲。一般而言,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必然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视角,但是其中相通的地方使我们更应该注意的。
三、独特的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是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最具影响和表现力的便是歌剧艺术。它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后来在罗马,威尼斯等地得到极大的发展。法国的歌剧的奠基人是吕利。最早的歌剧创作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历史英雄故事。到18世纪中叶,拉莫牧歌式风格的歌剧问世,法国歌剧艺术得意振兴。拉莫是继吕利去世后法国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
从整体将18世纪前的法国音乐文化在不断发展进步。为现代法国音乐文化奠定基础。在分析层次,我们不能采用分析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眼光去看待,要置身与法国悠久的历史中,带着我们自己的观点去审视法国的音乐文化,这才能正确地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去理解。不仅看到它在当时的进步作用,而且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从两方面全面的把握这种音乐文化。
正是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角度,打消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迷惑。理解性地面对此类文化现象。更加公正的解读。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化的缝隙方式必然会带来理性的思辨理解。但是,我们需注意:有时候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所以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所以我们更加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提高在一个宽广的层面上去应用。不仅仅是用于文化研究,语言交流,社会现象的分析等等。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无所不在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更好地适应丰富多样的新时期。(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苏旭,世界各国文化概览,法国文化[M]文化艺术出版社
全球化,一词在本世纪倍受关注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然而学者们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人对:全球化,的众多定义中我最赞同的是下面的观点:里斯本小组,世纪年代后期欧洲委员会建立了由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里斯本小组集中进行全球化问题研究并于。年出版了-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的学者对此有这样的权威界说-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全球化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于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因此全球化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即作用范围或扩大和强烈程度或者深化它包括空间范围的内容和彼此交往交换横向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进一步加强但是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完成了一体化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恰恰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十分矛盾的过程无论就它的影响范围还是它的多种多样的结果而言。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很全面更具有合理性。
从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出:全球化,既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地域上的概念它自身也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强调世界各地之间的广泛联系性同时又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和文化上的同质化而是有着多样性的结果。多样性的结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表现的是最明显的这一点的指出也是此定义区别于别的定义的关键之处。
二、文学全球化的到来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运用在经济领域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学全球化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词产生前全球化这一进程就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悠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家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里的。世界文学也就是全球化的结果是文学的全球化)文学的世界化和文学的全球化是一个意思指代相同的内容在文章的后面部分若是二者共用时就不再作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由于市场经济的世界化必然带来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的世界化民族的文学将向世界文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世界各民族文化:文学广泛交汇的时代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是从经济)物质方面影响精神文化方面的角度来谈的由此看到文学的全球化的时代的到来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歌德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文学全球化时代将要到来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在言情小说中算不上经典之作可是"年月日歌德读后却对其秘书爱克曼发表了这样的议论.。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0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没有强烈的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的,赫尔曼与窦绿台-以及英国查理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00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从中国传奇,风月好逑传-中了解到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与德国人一样都是同类人1认为中国的文学与他的小说以及英国查理生的小说有很多类似之处他找到了世界文学形成必然的另一基础并由此发出世界文学早日到来的呼唤文学的世界化:全球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单是从马恩和歌德的话语中看到还有一个必然的原因这就是人类在精神文化方面有很多趋同性由此导致了文学的趋同化和全球化有相同的2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3生存与困境战争与和平幸福与灾难理性与反理性孤独与焦虑绝望与希望富有与贫困生与死爱与恨男女老幼等等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类的趋同性的精神文化导致文学的趋同性才使文学能够从民族走向世界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为别国或别的民族所认可与接受从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文学全球化的特殊性
文学全球化虽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到来的但是它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简单的说经济全球化就是要求经济的一体化这已经为大家所认同1而文学全球化却远远地比这复杂想强制文学全球化也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形成文学的一体化这是万万不行的也是万万不可能的文学的全球化包括两个方面.趋同化和趋异化这两个方面就是文学全球化的方向2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阐明的看似奇特实际统一的两个现象.一旦民族本土化进入全球多元化:多层次:多中心的文化格局就会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地面向世界形成一种全球意识1另一方面促使人们自觉保持自身文化特点形成一种寻根意识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有两个结果即文化的全球意识和文化的寻根意识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也会产生这两方面的结果文学全球化中产生了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为了迎合这个潮流一些界限被模糊了表现出了很强的世界意识这就是趋同性1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它的协世界化和协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又激发了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寻根意识使文学表现出了趋异化在这个文学全球化的时代由于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它的双面性只关注文学表现出的趋同性:世界化倾向但文学全球化中的趋异化:民族性则往往被忽视了一些学者认为在世界文学的时代就应该强调文学的趋同性而模糊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性针对当前这种情况为了使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就更应该强调和突显出民族文学的趋异性:民族性的地位因此我呼唤.
把保护文学的民族性当成各个民族文学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对待吧4文学的全球化不仅给文学带来积极的影响还应看到它的否定的负面影响全球化过程中对某些民族文学的民族性的压抑与解构)一方面强势民族文学对弱势民族文学的绝对同化表现为文化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同时剥夺弱势民族的文学话语权1另一方面弱势民族文学对强势民族文学的一味欣赏与趋鹜和对本土文学的一味自我贬低削弱他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就会导致强势民族文学由于对自我的绝对欣赏其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对弱势民族文学的侵蚀污染并且还会使弱势民族文学中优秀进步的东西被弃置被消解如果弱势民族的文学民族性被完全的同化掉了特别是其中优秀的东西被消解掉了这不仅是民族的损失更是全世界的损失世界文学就会因此失去很多东西减少了其繁荣的程度了各民族是平等的当然各民族的文学也应该是平等的为了使世界文学是各个民族文学的世界文学不至于被一些强势民族的文学所独霸成为一枝独秀或几枝独秀我们应该加强文学的民族性提高民族文学的竞争力使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学都在世界文学这个大花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世界文学的大花园将是一个盛开着万紫千红的大花园
四、文学民族性的涵义及存在的必然性
到"世纪"年代基本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看法认为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它包括主客观两个因素客观因素指民族生活主观因素指作家的民族意识。文学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作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民族文学成熟的标志。文学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所喜爱)文学作品具有民族性才能获得世界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不矛盾的
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保持文学的民族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是对某个民族国家的文学有重要意义就是对整个世界文学也是不可缺少的时下有一句流行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很好地说明了民族性对文学的重要性民族性是文学的生命力的体现文学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价值的共享和相互影响但不可能形成全球的同一化或一体化这是由文化文学的本性决定的。首先文化文学总是一定区域和民族的文化文学成为该区域该民族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精神家园具有长久的历史传统和很强的稳定性其个性特色是很难消除的即使是信息社会也无法完全办到其次语言是某些文化形成的载体更是文学的生命语言本身鲜明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必将顽强地存在下去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实现同一化再次文学是独特的审美创造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不仅一部作品有其独特性一位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有其独特性这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无不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正是这样文学才能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从而满足着人们多样的文化需要进一步说文学艺术对于人类共同共通的东西还得通过作家和作品人物由他们所表述的感悟感情思想和掌握的技巧来表现的这个作家必然是一定民族国家的成员如荒诞剧使用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人类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生存处境的荒诞感但读者仍然从作品中体味到一种法国的或者是英国民族文学的韵味因为别的国家没有这样的哲学文化与这种如此深刻的文化生存的体验如果文学失去了个性化表现为同一化从而也就失去了文学自身何来的文学全球化:中国当代文学就走了弯路先是完全学习苏联后又是学习西方一直到"年代谈论的还是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西方文学话语当代文学在全球化的冲突中过分淡化了自己文学民族性不知不觉中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学话语对西方的学习与模仿虽然革新了他们的创作方法观念及艺术形式但是追随西方模仿得再好也不是独创仍存在别人的影子因为各民族的生活本身有其固有的特征各民族作家又都带有一定的民族气质因此反映各民族生活的文学也就有了独特的民族烙印西方作家描写的文学具有西方各民族生活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特征中国作家也应写出有自己民族性的作品来马克思认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它民族
歌德也称赞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比欧洲人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因而中国的文学作品特别注重主人公在道德和礼仪上的修养整个中国艺术都是在追求一种整洁雅致的风格歌德称赞的也就是中国文学的民族性这是应该发扬的作家进行真正的创作总是以其民族文化精神为指导的就是他要描写国外现象为此也应该了解其它国家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精神是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价值体系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诗性智慧道德品格思想风貌进取求新的处世原则它在不同的人群身上表现各异但综合起来却是整体精神的体现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气度面貌而民族性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如果一种文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民族立足点描写的没有具体的民族的人物的生存处境和价值观念那么全人类世界性以及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是无从得以体现的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他是既不属于哪个国家也不属于哪个民族在文学史上凡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杰作无一例外的都是立足于本土。描写那时本国社会现实的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法国社会的卓越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对俄国社会的描述,鲁迅的阿正传:对当时中国封建礼教对人的迫害的刻画以及福克纳的喧华与骚动:中对美国南部生活的立体透视无不浸透着浓烈的民族特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泰戈尔和马尔克斯等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是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国作家为何没能获此殊荣是应该好好反思的用不着怨天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