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4:43: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roposal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ao-ran
Abstract: Recently,the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 som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ev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ortance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迅速发展。1978-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增长到52.57%,年均增长1.0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危机意识的上升和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追求,生态文明开始纳入城镇化考量。
1、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城镇化很多是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和投资驱动的,且延续了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镇化质量远远落后于城镇化速度。过度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不仅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文化与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文化、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生态文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2、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以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为目标,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城镇化的最终目的以 “人”为中心,谋求民生改善,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使群众生活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中不断得到提高。这与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以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符合城镇化的本质发展要求,是实现方便、和谐、宜居、低碳目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是构建科学城镇空间格局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的空间格局,概括而言就是要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显然,新型城镇空间格局的理念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生活的发展质量为着眼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并且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手段。
二、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我国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较差,关键是生态文明在意识上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真正重视。唯有在认识层面达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才能形成社会互动,才能有力的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因此各级单位必须深入贯彻学习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要求,加强对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需要、发展手段的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政绩观,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提高社会生态素养,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转变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城镇化观念。
2、突出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生态城镇规划。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学的城镇生态化建设规划。从总体来看,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加强城市群建设。加快培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城市群周边卫星城市的建设,完善内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次中心和经济强镇,实现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协调发展。对小城镇来说,发展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应本着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和方便宜居为原则,对产业园区、居民区、基础设施、城镇景观等有一个包括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结构、顺序等统筹的科学安排。
生态文明型城镇还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为城镇发展预留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千姿百态的城镇。尤其是像山东省这样的文化大省,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充分彰显齐鲁文化特征,结合地方文化底蕴,建设一批如剪纸之乡荣成、曲艺之乡莱州等文化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城镇,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提高城镇的文化影响力、产业吸引力、经济带动力。
3、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定适度的城镇规模。我国大城市普遍承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动导致的。各地应结合实际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对于城市超载问题,首先,合理引导人口流动。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产业转移和合理化产业分布,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其次,提高城镇承载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以适应逐渐扩张的城镇人口。对于承载力较大的新兴城市,应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人口转移,扩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逐步扩大城镇规模。一方面为中心城市分散土地、人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4、发展城镇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生态产业是突破地区经济瓶颈,实现经济腾飞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其生态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各地应结合地区优势,建设一批生态化特色工业园区,采用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提升生态产业聚集效能。对于典型的工业城市来说,在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的同时,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打破“一业独大”的格局,延伸产业链,逐渐向技术先进、生产清洁、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
5、治理污染,建设宜居城镇环境。建设优良宜居的城镇生态环境要以低碳、节能、无污染为指导。首先要加大环境治理。重点治理空气、水、土壤污染,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机制,重还城市碧水蓝天;二要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达到垃圾无污染、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为导向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产品,开展各项节能降耗活动;四要加大城镇绿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为载体,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继续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气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优美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景观功能;原则
城市水景观主要是视觉水域及与其连接的植被、岛屿及建筑等构成的水域景象。水景观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想实现科学合理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必须对现阶段我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方法优化与改善。
一、我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很多城市对水域自然景观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很多滨水区的自然要素更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强烈干扰,破坏现象可谓越来越严重。
1、掠夺化侵蚀。过度开发的城市建设使得水滨绿地占据的空间受到严重压迫,许许多多的自然水滨环境被人工铺装环境所取代,这无疑严重破坏了水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人为侵蚀造成城市水土的严重流失,从而加剧了城市身边态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问题。掠夺化侵蚀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要有河流湖泊、水库工程的淤塞,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生态失衡以及地质灾害频发。
2、景观功能单一。以往的城市雨水排放规模较小,水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循环利用。然而现在的城市水泥地面与屋面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使得雨水径流系数不断增大,加上 雨水汇流与流程的周期很短,从而导致城市排水流量急剧增大。所以,城市每年遭逢特大暴雨之后,就会产生严重的积水现象。同时,硬质路面与屋面的不断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城市水体面源污染。城市建设中为了提高人造景观效果与水库泄洪能力,强行拉直河道,从而导致河道景观过于呆板,并且很多自然景观的土壤截污功能也逐渐弱化。
3、过度硬化问题。虚假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建设数目不断增多,城市附近河流湖泊逐渐被固定的建筑取代。很多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兴起,不但减少了绿地面积,还是水环境遭到进一步恶化,甚至生物多样性也在此过程中迅速减少。而在城市内部建设过程中,由于植被与绿地面积的缩减,以及自然环境与居民需求之间矛盾的恶化,政府又不得不被迫将旧建筑拆除进行绿地建设。
4、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城市硬质地面的增加,降落的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土层中,只能通过城市排水管道进入地表水源系统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下水循环,对雨水利用也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很多城区河道周围都采用堤岸加固的方法,这使得河岸植被与河道的水汽循环减弱,造成很多植物生存空间消失,从而使水环境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所需把握的原则与方法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所需把握的原则
首先,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生态设计的原则。随着景观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将景观艺术性的传统观念过渡到景观生态价值观念,生态设计思想也由此产生。对城市水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应当坚持水资源创造性保护原则。对水景观的创造性保护主要是指对地域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尊重城市水环境中物种多样性。在设计时要充分保证水与影响的有效循环,进一步降低资源剥夺,全面维持动物栖息地与植物生存环境的质量,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质量。再者,还要坚持重视人本理念的亲水原则。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水景观工程,并进一步减少污染问题的发生,提高生态环境的总体质量。最后,应当充分坚持功能对尺度的决定原则。城市水景观不仅是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更是为外来游客与其他迁移人口共同使用与欣赏的。因此,在进行水生态文明中水景观的设计时,要始终坚持超常规与超大尺度的原则,并充分重视自然空间与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如此广阔的空间中进行设计,自然要令尺度空间设计比局部空间的设计优先进行。与此同时,水景观设计时还要对传统的城市文化精神与园林风格进行保存,可以在整体上采纳传统的园林格调与布局规划,从而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在城市水生态景观设计时,尽量提取城市人文精神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现代化设计,做到现代化水景观设计与建设时,时刻透露出城市历史的气息与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所需把握的方法
1、合理布局滨水空间。城市中较为开敞的地带就是滨水区域,对滨水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首先要对视觉通透性进行保障,全面利用城市滨水地带的空气环流效应。同时,合理降低滨水地带各种建筑物的分布密度,尽可能使城市内部空间与滨水空间达到一种通透和谐的地步。设计者可以对自然地形优势进行深入挖掘,科学引导水陆风,以此实现城市通风自然的目的。同时,还要对河流沿岸的湿地与溪流进行保护,充分开放植物群落于水面资源,最后构建出一个郊野连接城区的带状空间,从而充分利用这个空间将凉风与自然空气引入市区,以滨水空间的合理布局改善城市整体的大气环境。
2、硬质规划与改造。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显著标志就是原有的自然植被逐渐被建筑与水泥路面所取代,这改变了土壤含水层与土地植被景观之间的水分渗透性,不利于城市的水循环。传统的广场硬质路面与城市道路的设计主要追求其美观与耐久性,所以在铺装结构中广泛使用一些透水性能一般的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具有一定的生态缺陷 ,并且产生的生态效益也不高 。因此要使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以此来实现硬质路面与建筑的规划改造。和一般材料相比,透水材料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城市水体与绿化建设的综合生态效益,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
3、软质改造与设计。一方面,设计者要进行生态驳岸设计。生态驳岸不仅具有良好的渗透功能,还有存进生物过程与水文过程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人工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且出水水质好、成本较低以及抗冲击能力较强等优点。该系统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还有效节约了资源。人工湿地系统是水生生物与人类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首先对城市水景观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采取正确措施,对水生态景观进行正确的建设与发展。此外,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还可以对城市水景观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合理开展水景观建设工程,并且借助城市水资源的独特优势,借水造景,从而全面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詹卫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景观建设应把握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水利,2013(15)
[2] 朱洪,孙伟丽,王子金等.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探[J].山东水利,2013(6)
[3] 游洋.我省四个市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J].江苏水利 ,2013(8)
摘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重点解决观念、规划、科技创新、发展与保护、机制和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
关键词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一、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党的十精神也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的土地超过90%分布于县域,县域人口又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自然资源也大都分布于县域,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
我国县域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相关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态观念、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总体上不强,生态文化、生态教育发展较为落后,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步伐相对于城市较慢,又由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分布较分散,致使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等问题感受不是那么强烈,还存在较为依赖政府的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眼前利益,短期效应还在左右着许多人的决策,随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旧屡禁不止,对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县域生态文明及道德观念还很淡薄。
2.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 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3.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4.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
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十报告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条。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应从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等等,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加大投入、科技引领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课题编号:
L13BZZ007。
参考文献:
[1]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钟明春.生态文明研究述评[J].前沿,2008(8).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改善
中图分类号 TV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13-01
水是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在改善国家整体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党的十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归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希望借助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地区都应该保持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希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进行解读,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要素,加强水资源管理,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水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支撑和实现保证,只有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水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离开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将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水资源管理由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出来,在促进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同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为了促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认识,明确水资源管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能够促进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改善,有效推动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促使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也能够取得相应的发展成效。从这一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制度体系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2 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由于水资源管理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借助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逐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2]。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践中要想借助水资源管理的力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1 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
基于水资源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的重要内容,在提高水资源管理成效的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的内容,将水资源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借助水资源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推进创造有利条件。此外,针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也应该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工作的开展,促进水资源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3]。
2.2 全面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和配置能力
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指导,在加强水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并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工作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进行新的优化,因地制宜的加强对配置制度的构建,保证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唯有如此,水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开展。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生态的修复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要想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还应该将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生态的修复作为重点工作[4]。通过制定水资源强化论证措施、有偿使用措施以及水功能区管理措施等,增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推动节能节水型社会的构建。在水生态环境修复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保持高度重视,通过积极探索河流健康评估工作和河流环境修复工作等,加强对水环境和水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在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4 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水生态文明创建思想的提出是贯彻落实十以来一系列会议精神的结果,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水资源管理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就应该深入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工作,并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希望能够构建人与水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水利体系,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逐步推进提供有效支撑[5]。首先,基于全面统筹思想的指导和因地制宜原则的支持应该科学合理的建设湖水联通系统,促进现代湖水网体系的构建,争取在社会上形成完成的水生态体系,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其次,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水生态文化的宣传,让社会大众和社会上的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组织能够认识到水生态环境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相应的水生态环境维护措施,争取实现对水资源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双赢,促进生态环保工作的优化开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国家建设过程中要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而在此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工作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借助水资源管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新时期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⒖嘉南
[1]王芳.浅析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6):293.
[2]吴美霖,李美臻,金辉,等.探究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5).
[3]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15-02
1 引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方面之一,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我国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来看,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性问题丞待解决,水生态明文建设还需加快脚步。因此,为了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实为必要之举。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解是该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现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已有实践管理,目前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解是:通过采取工程性(技术、机械设备、水处理工艺等)和非工程性手段(政策、方针、制度等)措施,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使其在满足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一种完善的、可自我更替的、良性演化水生态系统过程。从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可以理解到,水生态系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而形成良性演化的水生态系统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多学科交叉性。水生态文明建设囊括了一切水生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城市水生生态系统、与水力相关的陆地生态系统等,是所有水生生态系统一个治理、改造、建设和适应的过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多种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经济学等,具有非常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特征。②主观意愿性。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造,再到适应与主动相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2]。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其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主观意愿性,人类希望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良性改造,通过人类活动来完善水生态系统建设,希望水生态系统生生不息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些都是对人类主观意愿直观充分的体现。③符合全球未来水资源管理理念与发展趋势。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下,世界各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水资源管理越来越强调文明和谐,许多国家开展的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超前,与未来全球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整体发展趋势一致。
3 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顶层设计不明确、不科学
目前,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政策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标准方面都研究的比较多,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有关具体的实践探索和建设实施研究却相对较少,缺少实践性指导经验与方法[3]。即使一些地区、区域流域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付诸了实践,但也多为当地自发开展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依据当地实际需要所进行的活动,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作指导,导致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在顶层设计上,还不够科学明确,现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标准与政策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
3.2 监督工作不到位
诚然,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理论与技术水平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这表明技术、管理手段仍旧是制约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管理手段的限制,加之工作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监督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给一些工厂污水、废液的排放提供了便捷通道,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增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
3.3 思想认识不统一
长期以来,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注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顾虑自然有限承载能力的人始终大有人在,并且这种思想观念影响着每一代人,使得水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遭到持续性破坏,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破坏程度在不断扩大。受这种思想观念支配的人们,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战略指导思想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未能形成这种执政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阻碍作用[4]。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之下,一些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低碳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升,但整体上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
4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水利工程规划、施工、设计、运行、管理理论与技术日益成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且不管是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不断向着更先进、更和谐、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以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作为民生水利的主线,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为基础,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更快发展,提高了水利技术水平。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水生态系统文明建设,解决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将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理论指导,运用先进技术,相信可以进一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4.1 依据各种先进理论指导水生态文明建设
4.1.1 统筹兼顾理论
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为了保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种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各方面建设整体协调统一,遵照统筹兼顾理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统筹兼顾理论的指导下,建设人员需要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学科知识,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分级,将水生态系统改造工程进行项目分解,保持建设人员所学专业与其所负责项目相一致[5]。在此前提下,加强各专业队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相互之间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提高整体工作的协调性与同步性,做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分工明确、步调统一、整体协调。
4.1.2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作为自然与人类发展和活动驱动的必然结果,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典型的“自然-人工”二元特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与生态系统紧密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受太阳辐射、地势能及其他能量的共同作用,流域水分一直处于不断的转化和运移状态,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水分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自然的一元特性。而人类活动的加入,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影响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扩大,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全球水生态系统循环方式,流域水循环内在驱动力从自然状态的一元特性逐渐转变为“自然-人工”状态的二元循环结构,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这种影响和改变更加巨大[6]。二元水循环结构含有水量、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耦合的伴生过程,这一伴生过程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巨大深远。
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作用,对流域的布局、结构和功能进行人工改造,提高流域布局与结构合理性,强化水生态系统功能。
4.2 综合运用各种关键技术
适用范围广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变革性意义,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则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智能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云技术、3S技术、物联网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度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评估补偿技术、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等等。依据二元水循环理论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水网,构建无线网络,让水生态系统工程覆盖在无线移动网络之下,对水系统进行在线监测、远程监测[7]。利用基于低碳模式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复杂水利工程群联合调度技术等多种调度技术,对水网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加强水网内各水生态工程之间的联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利用除藻技术、水污染处理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富营养化处理技术等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污染水源水域进行处理,降低水源污染程度,减少水中污染物含量。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所开发的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技术,包括流域分布式产沙模拟技术、多源复合水污染模拟技术、水文生态耦合模拟技术、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等。利用这些模拟技术开展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水循环最佳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度。利用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生态评估与补偿技术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工作成果进行评估评价,找出当前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不足,为区域水生态目标的合理设定,生态服务功能需水和水生态系统需水的精确核算,流域、区域生态需水的有效整合等提供所需数据支持。
5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水利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水生态文明具体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所需支撑技术不可或缺。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前提下,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强对其中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统筹规划,努力加快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 宇. 生态保护与修复视域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罗增良,左其亭,赵钟楠,等. 水生态文明建设判别标准及差距分析[J]. 生态经济,2015(12):159~163.
[3]吴兆丹,王张琪,赵 敏. 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2015(6):40~44.
[4]张 诚,严登华,秦天玲. 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 中国水利,2014(12):17~18.
[5]陈 进,李伯根,许继军. 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在云南省的实践[J]. 水利发展研究,2015(1):14~18.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地方高校;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44-02
党的十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得以协调、有序地开展和实现,加强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推动相关社会实践,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2]。
目前,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以上,其在校学生人数已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地方高校服务区域主要是立足于地方,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研究以及地区社会服务等职能。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和担当[3,4]。本文重点探讨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并以吉首大学为例,讨论学校近年来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各大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二是当前工业粗放式发展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妥善的调整和转变;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区性的特点,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地方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在引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羊”的作用。
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责任心。地方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服务地方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服务地方的专业人才正是未来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和实践者。经历大学的培养,能否获得正确的生态观念,今后能否与时俱进的主动接纳正确的生态文明思想,能否拥有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是否具有强烈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心,这将直接关系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是否会取得成功[5]。因此,地方高校完全有责任在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这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地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最缺乏的是相关专业人才。地区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等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根据地方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思路,以保障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为地方提供最专业的服务,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最后,针对部分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区性的特点,积极开展生态文化、绿色发展模式、环境科学技术、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解决地区企业在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困境,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吉首大学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吉首大学位于偏僻闭塞、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八分之一的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武陵山连片特困区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薄弱的经济基础、封闭的交通使得武陵山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对于落后的武陵山地区来讲,经济发展显然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度进行着粗放式发展,由此也引发了诸多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作为武陵山片区内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已经较早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学校充分意识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地方高校发展带来的机遇。吉首大学立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和武陵山区生态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文化立校”,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库,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从而使学校成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强大推动力。
第一,目前,吉首大学已将“文化立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把生态文化作为学校的根本特色所在。在全校上下树立“生态人文精神”,把精神建设、思想建设、灵魂建设作为吉首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以期把“生态人文精神”构筑在学生的血脉中,成为吉首大学学生鲜明的人格特征。吉首大学推行“文化立校”理念,目标在于,希望通过系统的特色大学教育,不仅仅对学生们传播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生态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有丰富精神世界的、胸怀天下、勇于担当、勇于追求真理的“生态文化人”。吉首大学将生态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凸显出重要的生态特色,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二,学校以“生态学”等湖南省重点学科带动相关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积极培育交叉、新兴学科,构筑了生态学、林业工程、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以满足地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学、旅游管理、土木工程等一大批新兴优势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着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生态环保知识与技能、肯扎根武陵山区的专业人才,这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2012年,学校成功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高校,跨入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这使得学校规模与办学空间迅速拓展,办学环境和支撑条件显著改善,理工科类以“生态学”学科为龙头,相关专业和学科层次不断丰富,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显著加强。在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学校这些飞速跨越的办学条件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相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在此过程中抓住了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近三年来,以“生态学”学科为支撑学科,获得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第三,针对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困境,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依托民族学、生态学、化学化工、旅游等学科专业的雄厚实力,近年来,先后申报获得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营造重点实验室、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矿物清洁生产与绿色功能材料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以及“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这些省级平台支撑下,在武陵山区产业转型发展、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积极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以武陵山片区特色农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重点,研发了“米良一号”猕猴桃品种及深度开发,该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帮助湘西20余万农民摆脱贫困;生态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帮助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获得世界文化遗产。
三、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生活福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战略能否成功,取决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调整思路,敢于担当。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探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育人机制、培养“生态文化人”、根据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真正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智库”,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吉首大学立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需求和武陵山区生态产业发展需要,坚持“文化立校”,已经成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智库,使学校成为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强大推动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校也抓住机遇,积极调整思路,加强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核心竞争能力。当然,生态文明内涵丰富,高校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凝练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将会是吉首大学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谢中起,刘笑.论高校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97-101.
[2]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6-8.
[3]常云秀.河南地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10-13.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加强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坚持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从满足人们这些需要出发甚至是从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出发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人和社会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发展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当物的增长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发展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明显,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生态文明抓好了,既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证,又可以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强化建设生态文明的观念并付诸于行动,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已经着;力实施建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的命题和任务,作为人类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明、政治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来建设,将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四大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基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崇高责任和人文关怀。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文明体系中,增加生态文明,这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离开高度发展的生态文明,我们实现的小康社会也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不完善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子目标的集合系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生态文明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恰是生态文明建没的实现内容和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就很难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灾难,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更是难以估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支撑,“四大文明”统一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因此,在高度重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其他三大文明建设同样的高度,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实现这些目标是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享有洁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天然权力,也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自然空间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高度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没有生态文明,人们将会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瘟疫等的袭击,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从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出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在理论上,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有机联系,互相包含,直接相通。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人一自然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在实践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中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强调要维护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民主机制和法治体系予以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片面追求经济数量增长,造成河流变黑、天空变暗、草原退化、土地荒芜,经验教训十分深刻。历史使人明智,实践使人清醒,提醒人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设秀美山川,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只有把生态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显著改善,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环境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也才能让社会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这对我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正确处理生态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结构调整,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保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生态生产、文明生产,通过生态文明发展带动促进其他文明的发展,在“四大文明”协同发展中,加快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64-01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战略眼光,擎画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发展做出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要发挥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加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战略研究。
一、着眼战略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对三个战略举措具有引领作用。“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科学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还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深化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积极承担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责任,实现共享发展。
二、涵蕴发展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和配合,因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有其必要性。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六个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原则。特别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跨越。
三、打牢制度基石,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生态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现生态良好,必须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依法治国的系统化建设。尽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和体制机制,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切实推进绿色发展;提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对环境执法司法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状加以惩戒;还要形成社会合力,加强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教育和指导,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群众基础。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007 ― 0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扩大,工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促使人类过度地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致使自然界失去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了解自然界如何为人类的生存服务。生态伦理思想明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伦理思想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综合实力素质的飞速发展,我们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党的“十七大”、“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分析
在的理论体系中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马克思把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到其它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这说明,自然界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条件,地球对于我们是惟一的,破坏地球就是破坏我们自己。他还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一个属于人的世界,人类的劳动就是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马克思提出:人们要尊重自然界,正确对待自然界,要把自然界当做人的生命一样爱戴。马克思还认为:人类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世界、改造世界。人类可以调节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来管理和控制自然界,从而改变自然界和人类本身。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能使自然界该变成一个适于人类生存的世界。马克思还认为:自然界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制度和生产方式,疯狂的追求利润,必然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及其指导意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明确了自然存在的价值。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坚持人类与自然界的高度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要优先发展,自然界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提出物质变换的对立性,倡导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指明了物质的有机发展和无机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观点,生产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物质转换唯一途径,也就是说人类在生产劳动时,超出自然界的实际承载力,必然会影响自然界顺其发展,也就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把生态学思想同唯物主义,同辩证法、同自然科学等联系起来,自然和人类相互制约的唯一条件就是人类的存在。〔2〕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现代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相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要想改变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只有熟知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推动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影响自然界发展的负面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良好生态发展背景下人类得以迅速发展。生态文明是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于一身的高度发展,是自然生态和人类和谐统一的高层次的文明。〔3〕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协调发展的理念,要坚持在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时,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树立人类与自然的平等观,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和谐发展。〔4〕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观念的更新,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就是生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体系,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好地生活,能够促进人类的进步,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生态环境能否良好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我国颁布了首部《环境保护法》,2005年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颁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下面我们就谈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方式的落后
我国的大多数工业发展,还延续着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换取产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毫无节制地、任意消耗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必将造成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区域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非常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最终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片面追求GDP
GDP的快速增长,代表着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忘却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继续生产耗能工业,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发展,直接涉及到威胁人类的生存。
(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个别企业一味追求产值,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废水到处乱排,工业垃圾随意倾倒,工业废气随意排放,造成了对自然界的严重污染,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严重危机、能源的短缺、个别生物物种的消退、流行病的增多等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四)规章制度的缺陷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规章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较多的缺陷。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环境污染的付费制度、生态破坏的补偿制度等等还不健全和完善,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子孙后展的重要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是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污染防控和生态恢复,而是创新发展工业文明,既强调和谐、循环发展,又是强调效率、发展的力度。要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以加快循环经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态文明良好的和谐发展的道路。
(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
生态文明需要从每一个公民的自身做起,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名公民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员,都成为生态公民。〔5〕要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等新闻媒体,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并及时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层面,以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使每一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意识到保护和爱护环境,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等的重要性。
(二)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必备条件,建设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农业,建设节约资源的生态工业产业链是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应重点加强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产业的战略布局,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生态产业的转型,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
(三)加强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一项消耗时间长,系统庞大的,具有长远规划的工程,各部门积极的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关停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链。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优先解决危害公民身体健康、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环境优美城市、最佳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的创建工作,继而推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
(四)建立制度创新机制
我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目标相比较,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束缚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那么我们就应该应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有效地创新机制,以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五)完善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体系
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要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只有通过相关政策的要求和法律的约束,人们才能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才能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法律意识。通过不断地完善环境经济体系政策,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政策,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3〕张旭平.“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02):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