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7 16:09: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据史料记载,今日胶州,夏、商时期,胶州为莱夷之地。周初至春秋,胶州东为莒国,西为介国之属地。秦置琅琊郡黔陬县。隋以胶水取名置胶西县,汉置祓国及计亓、柜、?、黔陬等县,晋置城阳郡,北齐置平昌郡,隋置胶西县,唐改板桥镇,北宋重置胶西县,元至清设胶州。1913年撤胶州改为胶县,1945年析置胶南县。
几千年来不仅胶州境内的行政名称、区划有所变化,而且山川地理、气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胶州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大庄遗址、赵家庄遗址、三里河文化遗址等。从赵家庄遗址与三里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来看,当时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在赵家庄遗址的窖穴中发现了370粒炭化稻米。虽然年代久远,但稻米纹理清晰,大小不一,有的残存稻壳。另外,还发现了可能与稻作有关的遗迹,如蓄水坑、纵横交错的水沟等。在高纬度地区发现几千年前的水稻,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大量炭化稻米和稻作遗存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胶州地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并食用水稻。
直到20世纪40年代,胶州西南的丘陵地区还种植?_子这种喜湿作物,这说明即便是70年前的胶州地区降水较多。另外,胶州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因为雨水太多,多种植高粱;因高粱桔长、耐涝,浸在水中也可生存。与胶州北部相邻的高密东北乡,因雨水多,地势低洼而遍植高粱,这也为莫言的写作提供了乡土素材。随着降水的减少,胶州除了海边滩涂上近些年作为稀罕物种有水稻之外,其他地方无论水稻还是?_子早已不见踪迹,高粱也日渐稀少。
在县城南郊的三里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贝壳、鱼鳞及鱼骨,并在胶州西南三十里的杜村丘陵地区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海蛎子皮,这都说明当时海产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考古发掘以及地质考察说明,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近得多,所以人们方便到海边捕捞和采集。可以推测出,进行近海采集与捕捞应该是胶州先人当时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如今,随着海岸线的不断后退,除了直接临海的乡镇之外,胶州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海关系不大,食用海鲜的数量也不太多,只能算作日常餐饮的点缀而已。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历史上胶州的气候变化与当地农业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的变迁对胶州经济社会影响可谓大矣。
关键词: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前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黔东南自治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生态力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城镇带州、科教兴州”的后发赶超战略,使全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州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十年来,全州总产值由2002年的93.6亿元增加到383.6亿元;人均生产总量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比全省同期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1亿元,10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8亿元,是上个10年10.4倍。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3.14亿,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5.29亿元增加到45.27亿元,比全省同期年均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从2002年的23.4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4.71元,比全省同期年均支出增速高出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6198元增加到2011年的164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389元增加到2011年的3949元。2002年到2011年共投入400亿元民生保障资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学有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212.6亿元,是前十年的118倍,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累计投入公共卫生资金100亿元,是前10年的10倍,使人均寿命由67岁提高到71.6岁。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1.87%和95.14%。建成高速公路393公里,在建408公里;建成旅游公路1230公里,通乡油路2234公里,通村公路1.5万公里,贵广、沪昆高速铁路加快推进,黎平机场建成通航,凯里黄平机场开工建设。三次产业实现了“两升一降”,第二产业由15.8%上升到32.2%,第三产业由25.9%上升到46.7%,第二产业由58.3%降到21.5%。民营经济的占比由33.65%提高到44%,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18.5%提高到2011年的28.2%。十年来累计利用外省资金780.59%亿元,争取州外企业进驻1153个,省级开发区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11年的8个,扩大开放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加速期。实践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建设全局,又好又快推动自治州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缩小差距,确保自治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
黔东南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少数民族占80%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贫困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发展质量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社会利益关系处理难度大,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可见,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难。
二、建议
十政治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从自治州过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现实矛盾出发,在新时期里,发展自治州经济社会应当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下工夫。
1.着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首先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规范和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其次,着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有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要大力扶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国有企业改革制等领域,从财政、税收等个方面加大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第四是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经济争取发行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探索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
2.着力科技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是自治州发展的核心位置。要围绕黔东南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科技新型团队,以国内外的大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采取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对东、中部地区部分产业进行转移帮扶,围绕凯里经济开发区、炉壁产业园区等8个产业园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起自治州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全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3.着力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以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难发展
首先,要立足国内外市场,把握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黔东南能源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特色轻工业,着力培养发展可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其次,要以优惠的政策,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再次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加大民族乡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凯里麻江、丹寨问核心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经济发展区;建立榕江、从江、黎平南部农林产品加工,民族旅游发展区,建立天柱、三穗、施秉、黄平化工、特色轻工业,建设雷山、剑河、台江生态功能区,争取凯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开发区,加大民族行政区的改革力度,资源整合利用力度,加大对民族乡的投入,壮大民族乡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4.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们缩小城乡差别,解决民族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大农惠农富政策的力度,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每年实现扶持农民工创业0.2万人以上;实施现代农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及促进创业就业扶贫,农林消防安居减灾扶贫等扶贫工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和农产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林危112房改造;加大对人口较少的仡佬族扶贫开发力度;完成生态脆弱地区50万生态移民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百亿元果蔬、百亿元森工、百亿元水产、百亿元畜牧、百亿元肉禽、百亿元药材、百亿元烤烟、百亿元油茶等“百亿元”工程;整合森业资源,实施林下种植基地、林下养殖基地建设。再次,要深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发展小城镇,做好村庄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改革;实施村寨整治工程,开发“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的创建活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
5.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
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一要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大力推动与铜仁、黔南、湘西、遵义、柳州的区域合作;二要积极推进外向型经济建设。要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积极依托黔中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北部湾经济区,着力打造有助于改进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特色型,主业集群,吸引周边城市的要素资源投向自治州,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外优惠货款,拓展对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缺乏;防治;对策
Abstract: The water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 material base of all creatures’ structure and the major life activity.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he reasons that causing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ountermeasures discusse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to ensur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ortance.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 deficiency;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TV213文献标识码:A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生活所依赖的环境也离不开水。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广,水资源总量是很大的。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13亿人口都依靠这仅有的水资源生存,并且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这导致了我国很多城市严重缺水。再加上人们节水意识不强,觉得我国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使得我国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我们21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1.我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的1/4,且分布不平衡,东南多,西北少。
1.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很少。
1.2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
1.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我国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年内雨季又比较集中,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枯水年和枯水季节的缺水矛盾更为突出。干旱的严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干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洪涝受灾面积。其次,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再次,干旱灾害是影响农业产量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1.4水污染日趋严重。自7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开展了水资源保护工作。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废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全国水环境总体上呈恶化趋势。
1.5水土流失严重,河湖库泥沙淤积问题突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
1.6河道功能退化,湖泊面积缩小自1972年到1997年间,黄河下游共有20年发生断流。海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缺乏,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由于无天然径流,城镇排出的污水形成污水河。
1.7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在一些集中用水区,开采量超过补给量,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2.造成水资源缺乏严重的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2.1.1人口众多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首要原因。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2.1.2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6.5%、36%和54.4%,但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人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亩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2.3倍;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面积为全国的18.7%(相当于南方的一半),水资源总量却只为南方4片的10%;北方耕地占全国的45.2%,人口占全国的38.4%,水资源总量更少,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2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
2.2.1农业污染源引起水资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我国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的农药、化肥流入江河湖泊,随之流失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使很多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2.2.2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资源污染
我国有很多工厂的工业废水和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这使得绝大部分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许多河段的鱼虾也绝迹了。污染同时也渗透到了地下水和近海域的海水。人类可以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中减少,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2.2.3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污水、垃圾等。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进一步加剧水的污染。
2.2.4环境管理薄弱,环保意识淡薄
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严也是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一大原因。我国一直没能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再加上地方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因此,无制约地、不加处理地随意排放废污水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
2.2.5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我国气候也明显变暖,北方地区降雨量很少,季节性缺水很严重,使地表水径流量大幅度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环境的恶化。
3.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完善相关法律,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
防治水资源污染,保护水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水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充分发挥执法者和监督者的作用,依法管理、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以划定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组织制定全国城市和农村水源地保护规划,特别是要加快广大农村集中式水源地的划定工作,防治乡镇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水源地。
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一级保护区内,应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旅游和水产养殖等活动。
3.2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依法实行排污许可,严肃查处超标和超总量排污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维护和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加快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从根本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的问题。
3.3实行生态系统管理,重振生命之河。
水坝建设直接关系水环境安全,流域开发规划和水坝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析利弊得失,对严重影响水环境安全的项目坚决不准上。经过环评可以建设的,也要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实施环保措施。
3.4做好水环境质量信息的公开工作,落实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对重大流域开发规划和重大涉水项目,要举行听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落实群众环境监督权,坚决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3.5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生态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还会增加,因此必须发展生态工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绿色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在农村,应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做到科学地施用农药和化肥等。推行生态消费,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一次性生活制品的使用,加大可回收垃圾的回收使用力度。
3.6抓好污水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变为集约型,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重点污染企业要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改造,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应筹集资金,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7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无论是从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还是历史性跨越的时代要求,甚至于群众的心理期待,这个数据对贵州来说,原本具有非凡意义。但很显然,全省上下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克制,善于营造话题的媒体保持了高度的缄默。
令人想起2000年奥运会赛场上非洲赤道几内亚的100米自由泳选手莫桑巴尼,在其他选手都已完成赛程后,他犹在艰难而顽强地向终点发起冲刺。
这就是贵州当前的方位。高速发展国家内的“欠发达、欠开发”区域,以后发者的身份追逐着――自己逾越需要较长过程、别人无法代劳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差距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30年千帆竞上、百舸争流,中国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发展完成一轮大的变动和调整。对比和总结回到原点,这一切的背后,是30年来“解放思想”闸门的打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始终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先导,始终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开一条缝还是敞敞亮亮,午后开张还是晨起迎客,叶公好龙还是求真务实,效果不言自明。
站在30年进程的位次席上,强烈的对比激起我们的痛苦反思:对贵州来说,思想上的障碍是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省同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省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只有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如果我们不能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中与时俱进,就不可能立于时代的潮头,就会继续滞后于人。
对贵州来说,解放思想这一永恒主题的新内蕴,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围绕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能不能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如何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重大问题,统一认识、各显其能、众志成城。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社会经济影响;北方地区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一直都是国家进行战略投资、干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过去,我们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评价主要是就工程本身论工程,强调的是其宏大的建设规模所展现出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巨大的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工程建设的直接影响,而忽视了工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应,工程对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影响以及作为长久存在的人工项目的间接和持续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被视为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和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综合效应的最大化,并促进社会经济公平、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方面,北方地区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受水区;北方地区也是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工程的重要经过地。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地区环境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南水北调工程时间跨度长,规划工期自2002 年起至2050 年结束;投资规模大,预计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4 616 亿元(以2000 年价格计) ;影响地域范围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将直接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从而对我国尤其是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制于水资源的状况将得到解决,为该区域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和新突破。第一,北方地区人口众多,河北、北京、天津都是我国人口稠密的省市;第二,河北、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缺水严重,干旱少雨不仅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削弱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容量支撑;第三,北方地区的山西、陕西、宁夏等省份经济社会总体上被“边缘化”,表现在经济总量、居民收入等全面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的工农业发展则受制于水资源短缺。
2 相关研究进展
大型水利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良性运行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引发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李善同建立了南水北调的宏观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该体系主要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制度四个领域[1];刘善等、张力威等、李瑞等、张建全对南水北调工程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论证[2] [3] [4] [5];何晓光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期对促进我国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就业规模扩大、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影响[6]。现有研究一般认为,国家建设调水工程的经济社会效应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即期经济效应;二是工程建设的滞后经济效应;三是生态与社会效应。
1、即期经济效应。国家建设大型调水工程主要目的是调节水资源在地域上的配置。国家启动调水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需要机械、电器、设备和钢材、水泥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相关产品和人力的投入;从而促进工程技术、教育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相关人才的涌现。
2、工程建设的后续经济效应。调水工程的实施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使受水区摆脱缺水的束缚,华北和西北地区日益严重的旱情灾害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可浇灌耕地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可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创造条件。
3、社会生态效应。首先,调水工程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促进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气象条件,缓解生态缺水。其次,调水工程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调水灌溉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入渗、下渗和毛管上升、潜流排泄等循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
3 分析框架
综合过去我们对调水工程的研究,一般比较注重工程技术研究,忽视经济社会综合研究;在经济效应评价中,又注重经济效应,忽视社会效应;注重短期效应,忽视长期和综合效应;在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注重工程建设,忽视运行管理;在决策过程中,重行政和精英主导,缺乏公共参与,反映在工程评价和移民安置中,就是单向的、城市偏向主导的价值观。近年来,中央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为我们研究重大项目建设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有必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对调水区、受水区以及其他重点影响区域的利益相关方展开系统的实证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促进北方重点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概括而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设应当使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经济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护产权、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等制度的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在社会领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制度更为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体主动创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法制建设应当有利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利益关系的平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兼顾公平正义,是制度建设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比较重视体现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比如,教育和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与农村、城市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乡收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应当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谐,秩序井然,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境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便捷、及时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出利益性、群体性、危害性强等特点。及时化解纠纷、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在内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但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过大,其他矛盾调处方式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成本很高。三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也逐渐增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缺乏明确规定,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确的法律救济渠道,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工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说,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法制建设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责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并不意味着要自己建学校、办医院,而是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扶持(花钱买服务)等手段,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事业主体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一些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原则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 自主解决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尽可能留给社会自律解决;应当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发挥社会自律的作用,彻底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充分考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力口强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和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科技制度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加快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完善社团、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强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补偿、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或者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我国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应当在明确各类社会矛盾解决方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它们在整个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保证整个机制有效运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解决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其他民间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次,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政机关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关于行政裁决,在完善有关行政裁决组织、行政裁决程序等制度的同时,要重点研究行政裁决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要切实做到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在经济领域,要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领域,要切实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共利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医疗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现象,
二是,活力与有序的关系。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序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缺乏活力的社会必然停滞不前,而没有秩序的社会则会陷入混乱。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活力与有序的平衡。要放松对社会主体的规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不断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同时,要特别注意到,转变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因此,发展社会事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秩序。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不但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挖掘地方的潜在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路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做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够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加消费或投资需求,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1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里程和等级显著提高,公路通车量始终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公路交通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截止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9%。其中农村公路里程400.9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10.2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城市覆盖率高达97%,国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6328辆。随着公路里程、技术和等级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落后面貌,使区域公路运输发展差距大幅缩小,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地方就业机会,促进了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公路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地方产业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沿线会增加大量产业,从而拉动沿线产业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区域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还能够改善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公路交通现状改善后,能够使招商引资变得更容易些,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降低运输成本,方便产品的加工与运输,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公路交通建设。在改善区域经济和公路状况时,当地的医疗水平和人才交流得到改善,公共娱乐和文明建设有效提高。另外,便利的交通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从而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通过取长补短来科学制定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通过出行的变化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3公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1)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公路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运输协调能力,提升社会财富水平。在公路交通建设时,需要对耗能结构、资源占有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改善运输状况,减少交易费用,对物质、信息、商品以及人员进行高效的输送。公路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还能够使企业花费的仓储成本大幅降低,从而确保企业可以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使生产有效率得到提高。(2)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提高交通的通达性,使工业、农业、商业等单位的运输费用有效节省,周转资金得到流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货物损耗大量减少,不断提高的产业流通效率能够满足区域运输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能够适应运输频繁、附加值高、运输条件严格的高新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因此良好的道路条件可以吸引高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而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3)带动了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公路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后,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使货物和人员运输更加便捷,大量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产业被带动,其中以物流、客运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以后,休闲旅游等产业也会逐渐兴起,从而带动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农产品销售、停车管理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解决了当地闲置人员的工作岗位问题,而且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意义重大。(4)提升了沿线土地的价值。公路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对资源的“盘活”作用也极其明显。公路交通建设会转变当地区域区位,而区域的相对位置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地价值。一般在改善交通状况以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资源难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从而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旅游资源浪费,自然资源荒废,无法实现脱贫攻坚。当公路交通畅通后,能够使区域空间内的闲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显著提升资源的市场价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5)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劳务价值的增长能够体现出经济容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作为一条重要纽带,能够紧密联系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沿海地区发展、市场宏观调控。另外,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能够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获得利润后,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使商品质量更好、品种更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公路交通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发展规模化”的目标。
4推进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4.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要坚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使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和网络化,有效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通过科技引导沿线产业带。各地区能够根据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在道路畅通区域建立科技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品和优势行业流动,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建设在公路交通的沿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区域产品的升级换代。
4.2加强城市资源布局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能够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不同规模的新型城镇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对公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对周边资源进行吸纳,使城市规模合理扩大,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
4.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之一。于经济增长来讲,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巨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更需要引进外界资源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符合各省市的发展规划,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大地区间的沟通能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基础设施负面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公路交通建设具有较快的运输速度、较广的覆盖范围以及较少的影响因素,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
4.4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公路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使运输成本大幅缩减,中转站大量减少,运输时间有效缩短,很大程度上提升运输效率。而旅游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对公路交通有着较高的要求,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将颠簸小路变为水泥道路或沥青公路,促进了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 研究范式 经济规律
一、经济社会学理论简述
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经济社会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至今在国际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
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定义的是,1976年的,斯梅尔瑟,他认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研究经济背后中的社会学变量同非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研究经济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群体,经济与社会分层,第二个部分: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经济行为是如何把不同的角色和集体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包括地位体系,权威关系,权利系统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获得对经济社会学这门特定学科的新发展; 二是所建构的理论必须是一种可竞争的一般性理论。新发展意味着对旧经济社会学的继承和拓展。经济社会学创立至今, 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阶段。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已为该学科确立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 然而, 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至20世纪50年代, 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 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 在古典经济社会学确立的研究范围内, 建立了一个抽象力和形式化俱强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即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然而, 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 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 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力求理论综合而漠视经验分析的倾向, 不仅在70-80年代以后的美国而且在各发展中国家也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 作为经济社会学第三阶段的新发展从其发展的脉络来看应当是一种既突破旧经济社会学的理论限制, 又能充分包容旧经济社会学的成就, 也就是说, 新经济社会学是沿着旧经济社会学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而并非是对传统的反叛或是一种研究上的背道而驰。
我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学界1985年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经济社会学研讨会,并形成了中国学者的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既要研究经济政策也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学领域发表和诸多的著作,并且以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介绍—经济社会学对于我国的市场转型的指导意义,以及我国的自身的经济社会学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学的从产生到发展。
二、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最大化的实现私利是决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纯粹的理性在于人是为了目的理性的最大化而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时候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
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股价低的主体转移到股价高的注意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这三种都是典型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诸多的小范围理论,本文暂不赘述。
对于环境法的借鉴意义:①揭示了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环境被视为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的资产,他提供了维持他们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同其他资产一样,我们要力图避免对这项资产不恰当地过低估值。环境为经济提供了可以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消费品的原材料以及使这种转化得以顺利运行的能量。最终,这些原材料和能量以废料的形式又返回给了环境。环境的资产这一经济属性根本特征是能量和物质的稀缺性。也就是可利用的极限性。也就是能量和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条定律意味着从环境流向经济系统的大量能量被积累起来或者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环境资源的分配和能量运转达成最大化的平衡。②揭示了环境资源法的效率价值。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正义的第二种含义---是效益。对于善法和恶法的概念,应当引入经济社会学中的关于效率的定义,所谓善法,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现实经济发展的规律。富有效率,能够促进和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这样,效率也是我们的一个要追求的目标。而我们在将资源分配给不同主体的时候,应该实现资源的配置功能,基于不同的权利给资源带来的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其其后所产生的效率效应。
经济学可以摒弃过去的法学的,以正义和公平作为衡量目标,可以从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指出哪种法律制度的规定更能实现机会均等。促进经济的效益。这种法的经济效率价值分析的经济实质,在于揭示法所反应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而规律作为符合事务的本质的法则,类似于“自然法”和“正义法”。③揭示环境资源法改革的均衡目标。均衡分析时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使得单个决策者能够按照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标准选择最佳行为方案,仅是实现了个体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均衡。个人不再有激励选择其他的行动方案。所谓的法律均衡是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不存在过剩,也不存短缺。通过将经济社会学引入到环境法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环境法资源分配以及代际分配之间的均衡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现代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现代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旅游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