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产养殖学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9 14:46: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水产养殖学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产养殖学前景

第1篇

关键词:专业导论课;水产学;转学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42-02

一、引言

水产学主要是研究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并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学科,也是我国的一级学科。水产产业为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中水产学科的开设始于1952年,其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二级学科先后历经多次调整,至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水产一级学科下设置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和捕捞学三个二级学科以及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批准试办)三个本科专业。另外,在生物学和海洋学一级学科下,还设置了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1]。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前身为淡水渔业专业,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正式招生,1988年增设淡水渔业师资专业,1997年面向全国招生,1999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产养殖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科研、生产、教育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增养殖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007年获教育部批准新增设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并面向全国招生,成为目前具有该专业招生资格的5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是以培养行业急需的具有观赏水族动物育种、水族景观规划设计、水域环境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和培养机制的改革,基于农学学科的水产专业的生源和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各类大专、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水产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湖南农业大学一度出现水产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湖南农业大学一方面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生源;另一方面,近两年我专业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了水产专业导论课,加强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稳定生源,这也是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积极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2-4]。

二、开设水产专业导论课程的背景

1.水产行业工作环境普遍比较艰苦,生源少。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虽然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但一直以来以本省生源居多。虽然近几年来,生源结构越来越合理,但整体志愿填报水产专业的生源不多,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呈下滑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在湖南农业大学2010级至2013级四个年级水产生源(入校报到人数共计308人)中,第一志愿填报农科专业的只有2%,在所有志愿中填报了水产专业的只有53%,其余均为调剂生源。

2.报到生源中转专业需求比较大。近年来,各大高校大一新生转专业需求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在填报志愿时有的听从家长意见,有的是调剂到所学专业的,有的选择转专业时盲目跟风想选择热门专业,还有的是到校后,发现所学专业体系课程难度大,从而在入校后要求转换专业。调查统计表明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近四年308名学生转出37名,转学率达12%。

3.学生对水产专业及课程体系了解不够,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前景担忧[5]。大学新生入学前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对专业、对未来职业和就业的认知很少。对水产专业近四年的学生进行统计发现,虽然有94%的人听说过水产专业,但80%的人对专业不了解,仅有20%的人表示对本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目前,新生在入学后都会接受入学教育,在入学教育环节中会简单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但多数学生对课程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专业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因此,在大学学习阶段缺乏系统的学业安排。另外,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范围、工作性质和潜在发展方向,只简单的认为水产专业是艰苦的行业,对职业缺乏规划意识,对未来就业前景担忧。

三、水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

目前针对水产专业大一新生已连续开展两届水产专业导论课程,以学科带头人、系主任、专业资深教学人员、企业老总和年轻高学历人才相结合的教师团队,采用专题式报告的教学方式,指导新生认识水产专业,了解水产行业发展,行业人才的需求量、明确职业前景等。水产专业导论课程共设置20学时,包括七大部分内容:专业介绍、水产业与水产学科的发展、现代渔业发展现状、水产品安全和渔业环境、水产教育与就业形势、观赏水族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参观。每部分设置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一个教师主讲。

四、水产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效果

湖南农业大学已连续两年开设水产专业导论课程,为调查分析导论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专业认知和认同、职业规划等的影响,同时为导论课程的改革提供依据,对两届学生学习完专业导论课程后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012级和2013级水产专业新生,调查人数共计157人,发放调查问卷157份,收回问卷134份,经核实获得131份有效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学习专业导论课程后,4%的人对专业已非常了解,93%的人对专业有些了解,仅3%的人仍对本专业不了解。与他们未接受导论课程教育之前相比,学生对专业了解的比例提高了73%。另外,93%的人表示通过导论课程学习后,认为水产行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和就业表现乐观态度,81%的人喜欢上了本专业。以上结果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专业认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调查表明,83%的人认为导论课程内容丰富充实,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新形势;72%的人认为教师课件内容详略得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93%的人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这些结果表明,目前我们开设的导论课程内容比较合理,符合学生对专业认知的要求,但在内容详略、充实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学生对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课时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不要局限于报告;课程内容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可以邀请本专业优秀代表、行业精英开展讲座;适当增加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的内容。另外,通过统计2010级至2013级专业转出率,我们发现,2010级转出率为13.0%、2011级为15.3%、2012级为9.6%、2013级为10.8%(表1),四年平均转出率为12.0%,其中2012和2013级两届学生接受了导论课程学习。以上结果说明开展专业导论课后,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学生要求转出水产专业的比例下降,尤其是2012级,也就是首届开设导论课程的年级效果非常显著,在入学人数增加的情况下,转出人数反而较少,2013级转出率也低于四年平均转出率,更低于2010和2011级的转出率。这一结果初步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能够降低本专业的转出率,有利于稳定生源。

通过以上实践证明,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专业导论课是非常必要的。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其水产专业导论课程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分类概括,并辅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较全面的认识,可以为生源提供全面而清晰的专业认知平台。同时,还要优化调查内容、扩展统计方法以充分挖掘开展水产专业导论课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加强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为水产专业新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新军,周应祺,许柳雄,杨红.我国水产类学科调整的几点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24-127.

[2]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3):110-112.

[3]黄莉静,闫佳,张光华,仇晶.大类招生背景下信息类“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1-53.

[4]李锋,田雨波.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4):99-100.

[5]郭宇星.高校大一新生专业导论课的开设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49):40-41.

第2篇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