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9 16:27: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2.2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
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其植被基础、立地环境都有差异,所以,设计生态景观时,应该对公园展开整体的植被景观规划,利用统筹规划来促进湿地公园景观的整体发展。不同类型景观植被覆盖率、骨干树种、特有植物等,应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区、分级控制。第一,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该区景观规划以保持原有景观特色为主,维护原生种群与区系,以原生乡土植物为主。第二,退化湿地恢复区。该区景观设计应该以恢复湿地生态效应为主,按照原有湿地植被景观进行恢复,发挥湿地生态功能。第三,湿地缓冲区。该区景观以生态景观效应为主,将生态效应的体现作为前提条件,培育特有植物群落和地带性树种,适当引进生态与景观效应俱佳的植物。第四,户外游憩区。该区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以农作物、景观林为主要特色的景观效果。第五,建筑与服务设施区。该区以丰富的植被空间塑造为主,并保持一定面积的高绿地率,充分体现湿地景观的乡土性特点。
关键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S342.2 文献标识码:A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湿地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湿地公园的建设,将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所以应该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我国,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差不多有两百多个,面积基本上达到了一百万顷。虽然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果比较好,可是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还比较初浅,所以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容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河、岛等地处的湿地容易缺失,以致湿地公园里面不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湿地的自然因素;对于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全面的进行,使得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降低。而湿地公园对于自然环境,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洪减灾,保住水分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能够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居所,避免了物种基因消失的作用;在自然资源方面能够保存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于人类可以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给人们提供游玩、休息的场所,并能够给人们带去一定的经济与文化效益。所以,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湿地公园的各种作用。下面就具体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以提高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水平。[2]
一、对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公园景观的简单介绍
(一)对湿地公园的介绍。湿地公园主要就是指以湿地比较优秀的生态系统以及比较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来作为相应的基础,以科普宣传教育湿地的知识、对湿地的功能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对湿地的文化进行弘扬等作为相应的主题,同时还修建有一定的休闲设施,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休闲娱乐以及旅游观光的生态型的主题公园。只有当具备有下面这几个要素之后,一个公园才能够被称之为是湿地公园:首先应该要具有比较有代表和典型的湿地自然景观;其次就是湿地的范围应该要比较的明显;第三在对湿地公园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部门机构来负责;最后休闲娱乐的设施应该要建设的比较完善。
(二)对湿地公园的景观介绍。湿地公园的景观主要就是指景观的形式主要是以湿地来作为相应的对象,主要采用现代景观的建设以及生态学的原理作为基础,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生态系统,让湿地的自然景观能够再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群众提供一个比较亲切、体验以及感受自然的地方,在现代的风景园林学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湿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以及对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所以人们现在更加的重视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3]
(三)构成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要素分析。文化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生物景观构成了湿地公园的景观,它们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和影响。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水体景观的设计,在湿地公园景观当中,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以水体景观为主的;生物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生物景观时,应该要考虑到当地的湿地环境;文化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和生物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文化景观时,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保护原有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来完成。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湿地的主要构成形式以及表现的形式如下表所示。[4]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
(一)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因为湿地公园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比较的特殊,还有就是湿地公园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保护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相比设计其他的景观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首先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场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其他的一些景观设计对象不一样,湿地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以水体为主要的对象,而陆地则是作为辅助对象存在,在湿地公园当中很多的景观基本上都是在水面或者是沼泽滩涂当中设计出来的。其次湿地公园在设计硬质景观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需要对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比较充分的考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要尽量不去破坏,这样就让硬质景观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湿地生态系统比较的脆弱,建设湿地公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但是如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在引进外来物种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考虑,那么可能就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尽量的去保证让动植物的食物链保持平衡。最后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及延续性,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除了要对自身的生态系统进行考虑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到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连带关系。[5]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湿地公园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突出湿地的景观,还需要让湿地区域的自然风貌尽量的保持不变,这样社会群众才能够更好的去感受和享受自然。所以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应该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首先是生态优先的原则;其次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后还需要坚持的就是美学的原则。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
湿地公园按照功能区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四个区域: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和功能展示区。其中,湿地保育区基本上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少的进行人为因素的改造,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主要在于其他三个区域。首先对于体验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地理特针进行改造,建设出浅滩、瀑布、河流等湿地的景观特征。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湿地公园内享受到自然的水体景观,体会湿地的捕鱼、耕作等生产生活,提高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其次对于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休憩一些园桥、景亭等,这样能够方便人们的游玩,为人们提供服务。湿地公园的功能主要是对水质进行净化,维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在对功能展示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栽种一些乡土物种,招引湿地鸟类昆虫等在湿地公园居住,这样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或者可以修建表面流湿地或者是垂直潜流湿地等景观,栽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休憩人们出入的亲水栈道,从而为人类展示湿地的净化功能和提供优美的景观欣赏;或者是修建能够展示污水在流过湿地前后,水质的不同视觉效果的景观;通过这些,将能够很好的为人们展示湿地公园的净化功能,提高人们对湿地公园的认识,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湿地公园建设将能够有效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所以必须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必须通过对地理区域、生态地理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科学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适合湿地自然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景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湿地公园建设,提高对湿地的保护水平,促进人类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7]
参考文献:
[1]李茜.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杨阳. 我国现代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色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
[3]石磊.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奉艳萍.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郑重. 基于生态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人工手段对原有的自然湿地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以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并且同时兼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和示范功能。其整体规划蕴含了文化和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研、游玩、休憩的一块特殊保护区域。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213处(试点),面积达到100万hm2以上。全国各类湿地公园更是不计其数,遍布我国31个省(区、市)。
但是由于湿地在我国属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湿地认识还不够成熟,湿地科学理论不够完整,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相脱节等原因,导致目前仍没有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园内本身的湿地自然景观不明显,如河、岛、浅滩等湿地地貌特征受季节性影响会缺失;湿地景观设计未考虑当地的文化元素,与当地的文化脱节;植物景观设计单调导致生物多样性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景观。本文以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相关内容,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供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帮助。
二、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1、湿地的分类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我们经常提到人工湿地是由一种非自然环境形成,即有人工修建或人工操作与控制的湿地。
2、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它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与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面为主体,以陆地为辅助,大部分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硬质景观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环境,这就限制了硬质景观的出现,使之带有很强的造景局限性。
(3)湿地生态的脆弱性
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以人为本的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湿地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得到便利,而不是针对少数人,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四、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问题
1、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强调的是湿地公园中的各个元素统一,形成有机体系,相互促进性发展。它要求的是从各个点到各个面的完美系统性的体现,是系统中的元素,如点层次的植物群落点、动物栖息点、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有自己的内涵,同时与整个系统性设计相融合。要求湿地公园中的各个节点,如大型功能性场地、湿地性水域、块状植物群落,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体现,同时与整个设计风格相统一。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能够使我们的主体更鲜明、设计目标更明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2、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是在尽量保护湿地公园景观不受城市发展的破坏和影响为基本原则,在考虑自然环境的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种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关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主要由以下几点:(1)尊重自然,尊重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环境,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乡土植物、保护当地的物种,从而从整体上,涵养水源、改善空气、增加湿度,使景观自然发展。(2)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观,能反映出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自然生态的指标直接体现生态价值观。(3)我们要对湿地公园及整个城市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地理、气候、水文、动植物地表轨迹、景观变化规律等方面深入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景观整体。在对湿地的植物配置上,首先要针对本地植物适宜生长的特点,所以首选是本地植物,同时还要适度的增加易于成活的新种类,以便于植物之间良好的搭配能对水体污染起到更好的效果。然后在植物的选择上还要有多样性,这样植物在视觉上才会有好的效果。
3、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对湿地公园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人们对景观的旅游性,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肩负的使命:(1)保护湿地公园景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改善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供就业,以一种健康和谐的方式来维护当地的景观环境。(3)为湿地公园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创造资金。(4)以保护型的旅游,宣传湿地公园的保护知识。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建立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基础上的,使湿地公园景观更好的发展。
4、水体植物景观
依据水体面积大小而言,针对不同面积的水面,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在水面较大处,应种植大而连续的植物,从而在量上给人以壮观的感觉,同时这些植物在配置时要分清主次,体形、特点等要相似,不能给人以杂乱的感觉,要适宜远观。但如果水面面积较小时,则对植物的高度则有更高的要求,较小的水面不适宜远观,所以在近景的情况下,对于植物的要求,则需要种类少、个体矮些,这样就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协调感,同时还能映衬出水面镜面的感觉。
水体的深浅对植物的选择也不同,水深的地方,如果离岸还较远,面积分应选择有净水作用的植物,但在数量上要控制好,以免其生长过快而影响水体的质量。同时对于浅水的地方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观赏为主,所以可栽植挺水、漂浮类植物。
5、湿地公园陆生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中的岛屿并不少见,在岛屿植物的配置上要注意所栽种的陆生植物要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这样才能适当岛屿上水湿性强的特点,所以各种陆生植物在配置上不仅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还需要有一定的观赏性,这样才能使岛屿上的植物群落和谐、优美。同时在植物的栽种上不能太单一,需要成群、成片的效果,要针对不同的风景地貌特征来选择植物的种类,这样所形成的景观才会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形成景观的良好的群落结构。
五、结束语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复杂、综合、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 刘芳宏:《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探析》,《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2] 许婷 简敏菲:《城市湿地公园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关键词:水生植物;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8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水生植物的各类非常繁多,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城市的园林水景布置中,它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起到美化作用。现代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环境持续恶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景观改善来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优化,让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增加。近年来,城市景观研究不断深入,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城为现代景观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植物可以充分应用于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让居民更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2.水生植物特点
水生植物主要是指常年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目前我国的高等水生植物有三百多种,按照生活方式可以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与沉水型等。挺水类主要是将茎与叶露在水面之上,根系较为发达,尺寸较大的植株适水能力强,浮水类的植物叶片漂浮于水面上,一般浮水类的植物叶片海绵组织相对发达,有着大量的空气,浮叶植物相对于挺水类植物的适应水特性更强,菱的适应水深可以达到3米,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生存,而不再受到根的限制。漂浮类植物的根会直接漂浮到水中,叶在水外,可以随着水体的流动而不断移动,可以对水中的矿物质进行吸收,如浮萍、凤眼莲等。[1]沉水类植物的根在泥中,而茎怀叶都隐藏于水体中,可以有效阻止水上层的动力对湿地底部进行扰乱,有效保持底泥营养,可以净化水质,在白天生成足够的氧气,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如苦草等。
3.公园湿地景观设计概述
湿地公园是一种以规模化的湿地景观为主体,通过对其他生态系统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原有湿地进行适当开发,形成可以供人们观赏、发展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与人工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以自然湿地为基础,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需要把湿地尽可能地打造成接近自然状态,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有所不同。[2]
公园湿地景观与其他的公园景观有所不同,湿地公园中绿色元素更多,可以纳入绿地系统规范的范畴。公园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首先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丰富与完善。湿地景观中要在原有自然湿地风貌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各类与数量的引进不断完善,在对植物的选择时,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居民的喜好、当地的特色等综合地考虑设计。
4.水生植物在公园湿也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4.1景观效果
水生植物可以观叶、赏花,人们能够欣赏到水生植物映照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一种清新、舒适之感。水体宽广,给人以一种平静的感觉。通过亭、桥等一些建筑体对水体进行隔开,根据不同的质地地面与围合空间进行植物的生长与欣赏。整体会显现出一幅掩映、幽静的景观效果。整个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提升城市品味、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工作、生活。
4.2生态效果
现代城市的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噪音污染、垃圾污染与大气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例也在多个城市中频繁出现。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中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与元素,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避免底泥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利于生态平衡。大部分的水生植物都具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为鱼类呼吸,而水生植物的枝叶可以为鱼类与水栖动物提供庇护场所,水生植物与湿地中的水生动物、鸟类的栖息地形成生物多样性,促进公园湿地景观生态的自我调节。另外水生植物可以为人类或动物提供食物,或者成为人工饮料,作用非常大。[3]
4.3经济效应
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公园的环境形象,结合其他的建设、景观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公园湿地景观都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水体中加入水生植物已经成为设计者的共识。公园的建设在现代城市中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已经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也对公园建设投入了更大的支持。
5.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体现之一。[4]水生植物的湿地景观设计要坚持多样性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多种类的植物类型,建立更多的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沼泽环境,建立多种生存环境,对物种进行保护;坚持功能性原则,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参与者,对染污环境进行改善;适应性原则,选择本地植物为佳,尽量避免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有可能存在性差,也有可能会对其他的物种造成毁灭性打击影响,避免过度繁殖的水生植物;美观性原则,水生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要注重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水深浅,依次种植各种类型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特性,进行环境满足。
5.2水生植物的选择
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应用中,要选择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如红线草、水芹等挺水植物,二是要选择对城市污水有美化作用的水生植物,根据相关实验,在不同的湿地景观中不同的植物美化作用有所不同,如在滇池公园湿地景观中,香浦、水芹对水中的TN、TP有着良好的净化作用,可以达到高达50%的去除率。[5]
5.3水生植物的配置
在水体的植物的搭配上,要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原理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植物的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最为和谐的配置是对水生植物进行高低错落,在岸边进行点植,实现植物的色彩与线条多变,避免种植一些裙边式的种植方法。一些规则式的水体需要在围合规则的种植槽,其中的水生植物不需要太多,避免生长蔓延后对整体的景观起到破坏作用。目前曲折溪流的配置手法相对特别一些,对于品质与色彩的要求都比较高。[6]在水生植物的种植时,还要充分考虑卵石的排放次序,一般选择在点植植物之前,充分缓解水流对水生植物的冲击作用。在品种搭配上,要充分体现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相呼应的特点,保持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相协调配置。同时水生植物还要注意与耐水湿的乔灌木和色叶树种的配置。尽可能地将水生植物的配置与环境达到和谐、自然、舒适,充分体现出现代湿地公园景观之美。
5.4新技术应用
生物浮岛是通过植物的栽培基盘与固定系统构成,它的作用类似于水体中的植物带,通过植物的生长直接将水中的营养物输出,通过根系形成一个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生物浮岛技术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的作用,目前已经在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一道水上风景线。[7]
6.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案例
位于珠海高栏港装备制造区的南虎湖园林绿化工程(已建成),总面积为71万平方米,水体面积60万平方米,平均水深为2米,投资约2000万元。项目规划充分根据现有地形特点,结合项目制约条件,遵循生态原则、开发与维护原则,以水体、植被、园路为主,打造自然、野趣同时具有一定休闲功能的开放性滨海生态湿地项目。在水体周边主要与南水大道及装备二路的衔接地带,生长着芦苇、香蒲、微甘菊等野生植物,在绿化设计时要充分与道路绿化相衔接处理。项目绿化工程总体可概括为“一湖三带多景点”,本次南虎湖公园规划适合咸水生长的植物种类主要有秋茄、桐花树、拉关木、海漆、芦苇等。
图一 高栏港南虎湖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总平面图
图二 高栏港南虎湖项目园林绿化工程苗木表
6.结语
水生植物对于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与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水生植物的类型选择、合理搭配,创造出适当审美需求的水上风景线。把水生植物的良好净化环境作用与景观设计特性充分结合,实现景观多样性,满足欣赏需求,促进城市公园环境更加美好和谐,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的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连芳.东营市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2]王玉琳.武汉综合公园中湿地景观营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3]钟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3.
[4]刘妍.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和景观创意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5]陶冶.黑龙江省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2013.
一、南京传统地域文化之提炼
南京地处历史与人文的交汇处,从历史来看,身为六朝古都以及民国都城所在,“古城墙”及“清水砖”成为南京的象征;从自然地理来看,盛产“雨花石”的南京城自古就有“石头城”的美誉,“第一梅花山”也让梅花成为南京不可或缺的旅游景观;从人文方面来看,“云锦”的成就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南京的精神象征,南京人的骄傲。由此,“城墙”“清水砖”“石头”“雨花石”“梅花”“云锦”等成为南京地域文化的基础元素,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中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造型创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南京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中的传统地域文化之体现
1.区域指示系统
区域指示系统指公园入口处或公园内分区入口的导游图和游园细则。玄武湖公园为开放式公园,人流量来往不断,所以设置的入口比较多,根据不同入口处的环境特点,入口标牌的设计也不尽相同,以此来与环境相协调。如玄武门入口采用的是以休憩为主的半围合式设计,四周设有游园导视细则。整体标识采用铁艺宣传架的形式,四周以镂空装饰,仔细观察则会发现,虽是铁艺,却用类似清水砖拼接的方式,中间“勾缝”清晰可见,显示出南京民国文化,简洁大方,可识别性强。公园内分区区域性指示牌则用梯形组合的亚克力板外贴磨砂玻璃制成,整体置于约20cm厚条石之上,石材表面粗犷的肌理与亚克力及玻璃的光洁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两个梯形则分别为浅灰色与黑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典雅,其上印制“玄武”图案,既呼应公园主题,又增添地域文化特色。
2.导向性标识
导向性标识用于标示园区内主要景点以及建筑、设施的方位,以便游人能够迅速识别园区内环境,顺利到达各个景点。玄武湖公园内的导向性标识采用与区域指示系统相似的设计手法,但改为仿锤形柱体,上面印“云纹”图样,下设抱鼓石,石上刻“玄武”图样,地域性十足。
3.景点标识
景点标识是标注公园景点名称,呼应公园主题诗词意境的题名性标语。玄武湖公园内景点标识有很多,有的直接以传统匾额的形式存在,有的依附导向性标识设计为一体,如“翠洲”景点标识采用约80厘米高的亚克力板嵌于抱鼓石中,方与圆的结合,更显简洁并不失文化性。
4.解说性标识
解说性标识是景点的具体介绍与解释,是对该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精神加以详细解说的标识,使游人能够深入了解景观文化渊源。玄武湖公园内解说性标识有的采用粗犷的置石,正面刻诗文,侧面阴刻梅花图案,形象地体现了南京城特有的地域特色;有的则用抱鼓石、木材及玻璃相结合,木材的古朴中又透出玻璃的现代质感,抱鼓石上依然刻“玄武”图案,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5.管理性标识
管理性标识是指对游人进行安全、管理、使用上的指导,提醒人们有序、文明的游园,主要包括停车标识、警示标识等。玄武湖公园管理性标识与其他的标识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色彩上都是以黑色为主,灰色为辅,并不离“玄武”图案的直接应用,点明公园主题。一些管理性标识则绘有形象的卡通图案,传达警示用意并彰显趣味性。
三、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标识系统中运用的总体思路
1.题材的直接运用
通过上述对玄武湖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公园标识系统题材的直接运用是最能直观表达出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的。如梅花是南京的一大象征,将它雕刻于石头之上或绘于石壁景墙之上,清晰明了地传达了地域特色。本公园内多处运用玄武图案或刻于抱鼓石,或印制于亚克力板,均是对传统图案的直接运用方式。直接运用能更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表现地域特色,容易被大众理解与接受,但同时也给人以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没有特色之嫌。拓展开来,在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以直接运用为基本手法,辅以其他创新性设计,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造型的提炼与重组
标识系统的设计元素大多为代表传统的一些形象题材或图案、或材质特征,直接运用的限制性较强,因此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构成手法进行提炼和重组,使之不仅有传统的韵味,更有现代时尚感。任何公园景观标识系统都有其设计的主题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化繁为简并不是一味的删减,而是要在删减基础上,去其糟粕,留其神韵,通过对各种复杂的设计元素进行几何形分割,或拆分重新组合,这才是“少就是多”真正表达的思想。
3.意境的营造
意境的营造是相对于人来讲的,环境本身并没有意境,好的景观标识都是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的。意境不仅能被人感知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人深思、抒感。需要注意的是,意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通过环境及人的感受加以表达。景观标识对意境内涵的体现可以通过色彩、形态、材质多个方面展现出来。如色彩意境的营造可以在尊重传统、延续文脉的基础上,找到这个地域的代表色确定为主色调,更好体现地域神韵。形态也是城市标识的张力所在,能有效地吸引视线,达到其传达标识内容的功能,是标识设计的核心。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各种公园标识实体的基本条件,是公园标识系统的实物载体。材料要根据设计目的、标识结构进行选择,通过不同的材质营造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并和色彩、形态一起完成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营造良好的景观意境。除此之外,植物与标识系统的协调也能对意境的营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传统的梅、兰、竹、菊的应用会增强标识本身的文化性。
四、结语
关键词:埋管式地源热泵,煤矿,设计,理论模拟
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可大量降低运行费用,比传统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少30%,比电采暖少70%。能效比一般为4~6。在我国低碳节能的政策引导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民用建筑小区的应用已经日渐广泛,但是在煤矿等生产厂区使用该技术的并不多。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该技术在煤炭上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
1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应用的优点
(1)系统不燃油、不燃气、不燃煤,以便使煤矿本身节省能源,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煤。(2)系统可建造在煤矿的厂区,安装在绿地、停车场下,无燃烧,无排烟,也无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3)热泵既可供暖,又可制冷,制冷时产生的余热还可提供生活生产热水或为游泳池加热,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能源。对于煤矿这种建筑类型较复杂的地方比较实用。(4)埋管式地源热泵的水系统采用全封闭循环,借助于地下土壤源温度场取冷或散热,不蒸发、不补水、循环往复,对于偏远缺水的煤矿来说较实用。(5)系统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无需专业人员操控。(6)系统不用冷却塔,从根本上杜绝了军团菌的滋生,对于煤矿工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地上的非工作时间可以得到舒适的温湿度洁净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7)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使用寿命可长达五十年,在煤矿的正常使用年限中无需更换。(8)系统无易燃、易爆隐患,在煤矿的特殊环境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使用这种系统更实用、放心。(9)系统不需要锅炉房、冷却塔及其它室外设备,不需要集中占地,为煤矿节省了地皮,产生附加经济效益[1]。
2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中应用带来的长期效益
对于煤矿来说地下水资源尤其不能破坏,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就具备这种优势,以土地为热源,不破坏地下水资源、低噪音,而且不排放废气和废弃物,具备零污染的良好环保品质。
2.1弥补地下水资源短缺
我国地下淡水资源量为694km3,仅占世界地下淡水资源的0.6/10000。论文参考网。同时,由于我国地形、降水分布的地域性差异,使我国地下水资源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地下水分布的不均匀性,为普遍地推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2.2缓解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进入21世纪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的部门和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地下水的双重性,它不仅是地下水源热泵优良的源与汇,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之一。
为此考虑在水源稀缺的地方尽量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这种形式,高效环保,对地下水层也无破坏,可以保护人类的宝贵水资源,而且土壤热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事在当代,功在千秋。
3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几大要点
3.1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与常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相同,参考有关空调系统设计手册,不再详细说明。
夏季地下换热量=夏季设计总冷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冬季地下换热量=冬季设计总热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
3.2确定地下换热器设计参数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一般采用垂直或水平布置方式。水平布置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且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垂直埋管有3种形式: U型管、套管型、单管型。套管型的内、外管中流体热交换时存在热损失;单管型的使用范围受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一般选择U型管[2]。地下换热器设计是关键,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理论研究,主要是数值模拟。论文参考网。通过模拟确定几大参数。
U型管理论推导过程一般为:(1)某地区土壤初始温度模拟;(2)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3)建模假设:在不影响工程精确度要求的前提下做合理的加设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4)建立物理模型:因为土壤各个层面的传热特性不一致,将土壤分为三层:地表活动层、中层区和深层区进行处理[3];(5)建立数学模型:在这个阶段要进行热传递方程的推导、对流、导热的分析以及对土壤的固态、液态以及气态并存的状态分别进行考虑;(6)输入实地测得的初始数据通过集成分析活应用大型集成软件进行分析求解[4]。
通过以上的理论模型得出比较合适的地下换热器参数,如:管材(综合考虑其传热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经济性)、管径、钻井深度(既考虑热效率也要考虑经济实用性)、U型管间距、钻井间距(考虑其热干扰)、管内流速、管长等。同时,竖井个数的确定可参照下式:
竖井总数的确定按下式计算:竖井总数=0.5×竖井埋管总长/竖井深度
3.3水泵的选择
同程系统中,选择压力损失最大的热泵机组所在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进行阻力计算。可采用当量长度法,将局部阻力件转换成当量长度,和管道实际长度相加得到各不同管径管段的总当量长度,再乘以单位压降,得出总阻力[5]。计算所得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再加上热泵机组、平衡阀和其他设备元件的压力损失,确定水泵的扬程,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
4小结
由以上所述可得,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在煤矿中应用是有其适用性的而且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而且通过理论模拟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提高热效率。论文参考网。在煤矿的综合楼及办公楼、宿舍楼系统中,系统的供冷量远大于供热量,导致地下热交换器十分庞大,价格昂贵,为节约投资或受可用地面积限制,地下埋管可以按照设计供热工况下最大吸热量来设计,同时增加辅助换热装置(如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主要是使建筑物内环路可以独立于冷却塔运行)承担供冷工况下超过地下埋管换热能力的那部分散热量。
[1]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
[2]谢汝镛.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现代空调,2001.3:33~74
[3] Giorgio boni et al. Sampling Strategiesand Assimilation of Ground Temperature for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EnergyBalance Compon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1.1.
[4]王勇.地源热泵研究(1)——地下换热器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1997
[5]肖益民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法及应用实例.现代空调,2001.3:88~100
【关键词】温泉渡假村;景观效果;设计;施工
1、温泉渡假村房地产环境景观的规划理念
对于一个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来讲,理念是灵魂,文化是特色,温泉度假产品是根本。建园理念需根据市场定位和需求特点来确定,强调“环境景观生态化、产品特色差异化、功能配套多样化、文化内涵主题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的五化特征”与可持久经济效益。
2、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结合市场和经营,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温泉度假村的景观对一个度假村的重要性质犹如眼睛在人类中占据的作用。景观设计应在突出“温泉水文化”的主题下,充分考虑主体建筑风格、周围自然环境及游客人文要素,营造远离尘嚣、温馨和谐、修生养息、轻松自然的高端生态休闲景观环境。
2.2 设计原则
(1)创新原则
创新是设计之灵魂,善于将“水”这自然与现代休闲时尚元素巧妙的融合,将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提升到雅、真、趣的至高层次,景观设计师们需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
(2)生态原则
崇尚“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突出温馨、柔和、典雅的特点。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变化,设计丰富的视线景观,运用传统借景手法,力求建筑与生态的相互呼应,营造景观序列感,创造舒适的休闲体验氛围。
(3)超前原则
以前瞻性的长远眼光,充分考虑项目今后的发展趋势,根据预测做出超前设计,避免今后的重复投入。
(4)成本原则
善于就地取材,着重选择和运用地方本土化自然、生态型低成本的建筑和装修材料,通过先进工艺和粗料精做的方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休闲度假氛围,有效的控制成本,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3、主要景观节点的营造要素
结合参予过的温泉渡假村房地产景观设计方案评审,简述主要景观节点营造要素:
(1)各入口广场
各入口广场是体现温泉度假村房地产主题景观的重要位置,是景观形象的代言人,是一个集合交流、休闲娱乐、观看演出的一个重要开放空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去体现温泉度假村的文化内函。主入口广场的设计不能拘谨,布局应避免“碎”,整体景观效果需有较强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力,体现丰富的空间层次,从而给游客带来兴奋感。
(2)表演舞台
温泉渡假村景区的表演舞台是表现地域文化内涵、注重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演出,主要分主题演出、街头即兴演出、节庆演出等。表演舞台应大胆创新、建筑风格独特、元素丰富多变,能赋予景观灵魂与生机,舞台周围应通过景观小品和植物软景的营造增加多层次的空间感。
(3)商业街游人集散区
该位置是游人的主要集散和休闲区域,此处景观节点也是体现主题内涵的重要位置,在此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来体现,如亭、廊、观景平台、雕塑等。采用自然布局的造园手法,通过艺术性强的景观小品和丰富的植物自然搭配群落去营造一种热烈与幽静的多种园林空间格局。
4、注重园林植物配置效果
(1)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
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
在主要节点景观线上宜多布置些大规格乔木,以提升景观品质,使得整体景观大气、有重量感并保证短期内的即时效果。
(2)注重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
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3)充分考虑植物的色彩因素及叶丛类型
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园林设计的季节交替关系,以及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色彩因素,从而营造出一种富有活力的景观效果。
(4)注重多层次植物景观的营造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在大中乔木的品种及规格确定后,在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也要尽量使用球类等中层植物使整个软景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对的稳定,营造出多层次、丰富饱满的植物景观效果。
5、施工单位专家在设计阶段参与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施工单位专家在设计阶段的参与对园林景观营造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设计的扩初和施工图阶段,建设单位可以邀请数名有经验的园林施工专家参与方案评审。“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因此对于有丰富经验的园林施工专家可以为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让成功的设计主题和构思通过合理的手法去加以体现。让设计与施工提前切入与沟通,施工专家的建议可以更好的推动设计作品的完成。施工专家根据其丰富的现场实战经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设计方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在设计阶段就能很好的解决大部分问题。
6、注重设计方与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成功案例的学习考察
对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而言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通过组织设计方与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成功案例的考察,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并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实地考察和学习,让施工方主要管理人员对该项目的设计与定位有个很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并从成功案例中去学习经验,同时也提高和拓展了设计师和施工专业工程师的业务知识水平。通过考察参观开阔了眼界,对同类项目的成功产品进行学习和借鉴,从而有助于项目园林景观的建设。
7、加强项目实施阶段设计与施工的沟通交流
一个有创意成功的设计,需要一支精良的施工队伍去完成,在项目实施阶段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是景观效果的有力保证。园林设计是贯穿于园林施工的一条主线,是施工的依据,而园林施工则是园林设计实施与实现的途径。
现将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住宅电气设计标准的补充通知》(〔97〕首规委办规字235号)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住宅电气设计标准的补充通知
(97)首规委办规字第235号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各有关单位: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于1996年8月颁布了“住宅电气设计通用标准”,其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基本适用。为适应住宅发展需要,满足居民家用电器增多对用户需求的增加,经首规委办、市供电局和市建筑设计院共同研究决定对北京市“住宅电气设计通用标准”作以下补充,请遵照执行。
一、电度表的选用
每户户用电度表的有前线应采用不小于6平方毫米的绝缘铜芯导线。
二、户内电路应按照明、空调及其它电器用插座分三路以上设计,各支路线均采用BV?2.5平方毫米的绝缘铜芯导线。
三、其它
【关键词】湿地公园 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湿地(英文:wetland)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无数的动物,植物都是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独有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湿地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就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的重要环节,建设湿地公园是发挥湿地功能与效益的重要途径[2]。
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认识的局限以及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相脱节,而且湿地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科学理论还不够完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园内自然形成的堤、岛、浅滩等湿地地貌景观特征不明显甚至缺失[4],景观硬质化导致水陆过渡空间的缺失;植物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5];湿地公园景观没有考虑区域文化元素,与区域湿地文化脱节[6]。因此,在接下来我们要以可持续设计为原则,以湿地为主题,建立不同功能、风格及性质的景观设施,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有机结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及构成要素
1.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弘扬湿地文化、湿地功能利用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是指以湿地为对象的景观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建设与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人们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方式,湿地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1.2.1 城市湿地水体景观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是最重要的,湿地中近60%的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体。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湿地水域景观、湿地岸带景观及近岸路域景观三部分构成。水域景观主要通过水深、流速、水质等水体性质来表现水体或静或动、或缓或急、或碧波粼粼或汹涌澎湃的特点,形成如滩涂、沙洲、池塘、亲水栈道、园桥等静景以及溪涧、喷泉、飞瀑等动景。岸带景观是受水位、潮汐等影响形成的浅滩、沙洲和滩涂等景观,以及不同的驳岸类型,如块石驳岸、砾石缓坡驳岸、沙滩岸带、植物岸带等,展示或凹或凸、或曲或直、或虚或实、或连续或间断的线性岸带景观[8-9]。近岸陆域景观主要是指为方便游人观赏的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组织游览路线的近岸道路景观(如汀步、园桥)和提升湿地意境的人造景观小品等[3]。
1.2.2 城市湿地生物景观
湿地公园内可展示的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景观和湿地动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是通过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配置来表现。根据湿地植物的形、干、枝、叶、花、果等观赏要素,塑造不同季相特征的湿地植被景观。如春赏鸢尾、荇菜花;夏观荷花、凤眼莲;秋游香蒲、芦苇荡等。利用湿地植被的簇生、丛生、片生等分布特点,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法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景观形态,例如湿地植物迷宫、植物景观雕塑等[6]。湿地动物景观的主体主要由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观赏鱼类等组成。动物是湿地公园的可移动景观,为湿地公园增添生机。根据湿地水鸟的生活规律,动观其放飞、归巢等场面,静赏潜水的游禽、觅食的涉禽以及不同水鸟的环志特点。湿地中蝴蝶、蜜蜂、蜻蜓等昆虫,能够满足游人对富有自然野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1.2.3 城市湿地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就是在湿地原有的生态特征下,体现区域的民俗传统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体现湿地环境有的场景、意境[8]。湿地公园的人文景观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类利用湿地的各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受此影响而形成的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等。(2)人类改造湿地所留下的印迹,如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古运河、古桥梁、堤坝、古建筑等水利工程和临水建筑等硬质景观。(3)与其他文化相交融形成的文化结晶,如与文学艺术交融形成的历代文人墨客、王侯将相赞美湿地的诗词歌赋,描绘湿地风情的书法字画,受区域文化影响形成的母亲河文化,山歌、舞蹈等民族文化和纪念凭吊的习俗文化,以及见证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等。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点及原则
2.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他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它同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为主体,以陆地为辅,绝大部分的观赏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湿地生态的脆弱性。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3)湿地景观设计的延伸性和连贯性。湿地公园景观的建立不仅需要考虑其本身的生态过程, 还必须考虑湿地与集水区域毗邻海岸及陆地的复杂连带关系。
2.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重点突出湿地景观,同时还要尽量维持湿地的自然风貌, 为公众创造一个零距离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应从湿地的蓄洪防旱、净化污水和提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出发,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资源,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尽量做对环境破坏及影响最小的设计。
(2)以人为本原则 园内景观应满足人的亲水特性,提供多种可直接欣赏水景的途径,创造足够的可参与、体验的场所和机会,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全面感受水的魅力,应针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不可达性和湿地植物多以草本为主的局限性,注重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接性以及适当配置乔木使游廊达到遮荫的效果。
(3)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造美的享受、实现美的审美追求。湿地公园景观要体现出立体美感,就要求设计师在空间比例、审美节奏、建筑色彩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营造出形式美,形成富有特色艺术性的体系,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物质材料的本质属性,让人们在情感上和身心上与景观产生共鸣感。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景观美学创造形式美,既注重整体设计的共通感,又要着眼于局部;在周围的建筑群、雕塑等设计上要体现出时代质感和传统意境,既要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敢于对现代西方艺术进行大胆尝试,以营造融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形式美感。
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大致分为:湿地保育区、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以及服务管理区等[9]。湿地保育区属于原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景观建设内容较少。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湿地体验区和功能展示区以及服务管理区。
3.1 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主要是公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集中的区域,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地形改造、联通水文等工程,来营造出浅滩、沼泽、溪流、喷泉、瀑布、河流片段等湿地景观形态[10-11],从而让人们体验湿地独特的水体景观、湿地农耕文化、渔事等生产活动以及示范湿地合理利用。
3.2 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湿地生态功能多样、生态效益显著[14],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的生态功能主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水质环境等功能。因此在功能展示区可以通过构建表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通过配置具有净化能力的植物,设置供游人出入的亲水栈道,来达到维持湿地功能和为人类提供优美景观的双重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污水经过湿地前后的水质视觉效果,来展示湿地公园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多样展示的景观设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配置乡土物种,通过招引湿地鸟类、昆虫来维持湿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3.3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属于硬质景观,是为了方便游人而设计的能够烘托湿地自然景观的建筑物、景观小品等,便于游人能够更好地组织游览路线。主要有景亭、水榭、舫、园桥、游廊、木栅道以及景观小品等[15-16]。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城市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错综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参考文献:
[1]崔心红.建设湿地园林,改善生态环境―――上海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探索[J].中国园林,2002,11(6):15-17.
[2]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3]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38(2):17-20.
[4]王薇,李传奇.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J].水利学报,2003,34(8):117-121.
[5]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18-23.
[6]周建东,黄永高.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31(10):63-68.
[7]王思元,牛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7):137-140.
[8]但新球,骆林川.湿地公园规划新理念及应用――以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3):4-7.
[9]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10]Mark T S, Heather C V, Steve W. Exploiting the attributes of regional ecosystems for landscape design: 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7,30(3): 201-205.
[11]吕咏,陈克林.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J].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12]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2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