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1 16:17: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

第1篇

一、总体原则

为贯彻落实州委宣传部对2014年宣传工作的部署,按照我州科技工作要点,组织和动员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各部门联系,突出宣传科学技术在州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工作的地位,为完成我州科技工作总体目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2014年科技工作宣传要始终贯彻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宣传科技服务这条主线,突出宣传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和灾后恢复重建科技行动。

1、宣传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

加强对人口与健康领域,如大骨节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宣传,加强对生态保护方面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项目宣传,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宣传。

2、灾后恢复重建科技行动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技术培训,编印科普资料、图书、音像资料等,帮助灾区群众树立科学应对金融危机、灾后重建的信心,提高科学生产、科学生活能力。

三、活动内容

1、围绕我州灾后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开展综合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2、围绕全州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面向农民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和科技培训活动。加强宣传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和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情况。

四、活动形式及具体安排

(一)开展“三下乡”活动

1、举办时间:2014年1月

2、活动地点:县威州中学、理县薛城乡和茂县大河坝村

3、牵头单位:州委宣传部

4、主要内容:以“温暖过冬”为主题,动员全社会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把先进适用的农牧业技术送到广大农村,为群众发放抗震救灾科普知识手册和科技惠农兴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

(二)开展灾后产业重建农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

1、举办时间:2014年3月11日至3月14日,

2、活动地点:理县朴头乡四南达村,通化乡通化村、甘溪村、卡子村,县克枯乡大寺村、周达村。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在重灾区设立了以“发展养兔业和特色水果结合产业重建示范村”科技专项,引进华西生态养殖公司在、理县部分村农户先行示范带动,针对这一专项技术需求,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养殖肉兔、土鸡和栽培甜樱桃、青脆李等技术为主。

(三)开展“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

1、举办时间:2014年3月

2、活动地点:全州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州委宣传部、州科协

3、主要内容:以“城乡统筹科技行”为主题,以农村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转移,广泛组织动员各级科技人员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在农村大力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依靠科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开展牧民定居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培训

1、举办时间:2014年4月20日

2、活动地点:县贾洛乡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3、主要内容:以“科技兴牧,改善民生”为主题,为定居点牧民集中提供科普常识、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宣传服务。

(五)州“两会”期间开展科普宣传

1、举办时间:2014年4月23日

2、活动地点: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借着“两会”的春风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浓厚氛围,宣传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群众“科技促发展”的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大力宣传疾病预防、食品卫生、应急避险、环境保护、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六)“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

1、举办时间:2014年5月12日

2、活动地点:

3、牵头单位:州科技局

4、主要内容:为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以“关注地震灾害,提高防震意识”为主题,联合州防震减灾局组织城区内中小学生进行“青少年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加强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

(七)大骨节病区科普宣传

1、举办时间:2014年9月10日

2、活动地点:大骨节重病县

第2篇

1期刊读者利用的层次结构

图书馆的期刊读者,根据他们的需求可以归纳为一般性利用和参考性利用两大类型。一般性利用是指读者对期刊内容上没有专深的要求,主要利用的是新闻热点、文化休闲、保健娱乐一类的普通刊物;而参考性利用是指读者对期刊的内容有特指的需求,主要利用的是专业知识信息,财经数据,科研动态等方面的专业性期刊。从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来看,一般性利用是求新求快,参考性利用是求准求全。期刊分层次优化管理模式,就是从读者的这两大需求层次着手,使一般性期刊能够短平快地第一时间为读者利用,使参考性期刊准而全地被读者完整利用。

2期刊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

对于普通纸质期刊的管理,图书馆传统的模式是通过待现刊到馆的期数累计到一定数量时,才把期刊装订成册,再外借流通的模式来进行管理的。这样一来,新刊仅供阅览不能够及时外借是常态。利用时间差大,是这种管理的最大局限。期刊的出版周期性众所周知,按图书馆纸质期刊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周刊为例,一般是等某刊累积到4期再装订成一册才能够让读者外借,从下架到装订成册供读者利用流通,中位时间差在30-35天左右。这种明显的时间差短板,是存在着结构性的不足和明显缺陷的。纸质期刊不能及时发挥独有的便携性质,不能让读者第一时间自由外借,是这种落后管理模式的结果。此外,对于专业纸质期刊的管理来说,如何保证读者完整利用,使满足读者参考性需求达到准和全的标准,还是有要改进的空间的。

3期刊分层优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分层次优化管理纸质期刊的模式,就是在缩短读者利用的时间差上加以突破,让一般性利用的求新求快得以满足。同时,在保障特指期刊的整体利用上,以先提供及时的阅览,待一定周期后再提供多集成册的外借的过度性阶梯管理,就可满足参考性利用的求准求全的整体利用。

3.1期刊分层次优化管理模式

期刊分层次优化管理模式,就是依据读者需求层的区别,分别将图书馆所有期刊分为快速流通本现刊和阶梯式流通合订本过刊两条线来集中管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方法是:(1)把本馆定位为快速流通品种的所有的纸质现刊,每到馆一期新刊(含复本),就第一时间即到即编,及时按期录入馆藏系统单册给号,供读者单册流通利用。(2)把定位为本馆阶梯式流通品种的所有纸质过刊,先将每种期刊按出版时顺的卷期号集中排架,供闭架阅览,待约定的闭架阅览周期到期后,再下架装订成册为合订本过刊,而后合订本过刊按册录入馆藏系统,一册一号,最后提供多集整册的外借。

3.2期刊分层次优化管理模式的依据

分层次优化管理纸质期刊,就是本着以人为本,藏为人用,用户至上的现代图书馆精神,以后台管理为前台服务的理念,来拓展图书馆纸质期刊的管理的。这个优化管理模式,突破性地以每期新刊为单位,即到即编,单册处理,及时上架流通的优化过程,就是依据读者一般性利用求新求快的特点来实现期刊的时效价值的。而相对于读者参考性的利用来说,为保证文献知识的传承和完整,采取先及时阅览后累积多期成册再外借的阶梯式管理模式,是依据满足读者参考性利用求准求全的特征来实现期刊的整体利用价值的。

3.3期刊分层优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向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技素养,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实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状况,为今后创造性地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县情,增强爱国情怀。

二、主要目标

以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感兴趣,初步形成科技意识,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的信念。

2、通过各种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4、通过参观博物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强学生文物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及规模

1、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2日——11月16日

2、活动地点:

xxxxx科技馆      博物馆

3、活动对象及规模

县直各学校学生

五、活动内容和方式

活动主要以 “参观科技活动室”、 “科技实践”和“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开展。(内容见表1)

1表1   科技探究实验

序号

名称

主要内容

1

光琴

演示用光信号的变化实现乐曲演奏。

2

驻波

演示驻波的存在。

3

共振鼓(共振环)

演示声音的共振或共鸣。

4

龙卷风

模拟龙卷风的形成。

5

排箫

通过多根不同高度空气柱固有频率与某一环境的杂音频率产生的共振,实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6

动画转盘

演示视觉暂留现象,模拟动画原理。

7

离心力

通过转轴速度的变化,演示离心力的大小。

8

物体上滚

利用物体重力和重心的关系,实现物体向上滚动。

9

漩涡

通过产生漏斗形旋转面,演示漩涡的现象。

10

雅各布天梯

演示电弧产生和消失的过程。

11

辉光球

演示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电弧。

12

电子技术组合包

搭建实物模型,通过编程,模拟其工作过程,了解现实中的工作原理。

13

机械与结构原理组合包

14

智能搭建式工程创新套件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参观科技活动室

通过展示和讲解各种模型现象,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知能力。

第二阶段 面向生活——科技实践活动

学生动手搭建我们生活中常见事物模型(路灯、路障、自动门等),通过简单编程,模拟它们的工作过程,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生态文化 主要内容 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Enterprise Eco-cul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Horiz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NG Huanli, ZHENG Junlei

(School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ight,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tire socio-economic interests, social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n based on this, proposed building a corporate culture ecology the basic elements,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achieving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Key words enterprise eco-cultural construction; main content; basic path

1 企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立足于生态公正,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生态有限性的瓶颈出发,是人类关于最优化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态公正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积淀。是人类为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总和。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明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应该担负的环境责任,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成为新型企业的标尺之一。

2 企业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之一。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必须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

2.1 以企业生态伦理建设为核心

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立足于整体生态公正的新型企业文化,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国家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多位一体的企业生态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战略、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企业生态伦理为核心,首先要将生态伦理建设的过程融入解决企业自身发展问题过程之中,注意生态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有机性,和谐性以及长久性,增强企业生态文化在企业自身运行中的生命力。其次要注重发挥企业生态文化的的功能,形成具有核心文化价值的文旅商一体化产业链,充分体现企业新的经营特色,用新的“生态伦理”取代旧的道德观念,倡导一种简朴、合理、健康、和谐、自然的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营特色。

最后,要以企业生态文化为核心,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企业社会生态责任感。企业要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2.2 以准确定位企业的主体角色为基础

企业应准确定位,加强自律,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生态效益,牢固树立新型的企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转变传统角色,努力创建企业综合性的盈利模式,将体现企业生态文化成果的产品,节能环保科技投入到企业产品的销售、使用环节,降低企业消耗。其次,要率先在企业中培养资源节约意识,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优化配置,培养人人节约资源的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意识里形成节约认识,养成节约习惯。最后,要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准确定位企业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在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社会信度、企业伦理的重要尺度。

第5篇

挖掘教材资源渗透STSE理念教学

下表是有关STS栏目主要内容:(新人教版为例),其实,教材中除了STS栏目外,“科学漫步”,“做一做”,“问题与练习”也有相关内容.(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速度与现代社会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生活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潮汐现象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大面积停电引发的思考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章节)汽车和能源如何提高煤气灶的烧水效率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从量子力学的诞生看科学技术与社会贫铀弹原子弹与科学家的责任研究建筑石材的放射性桥梁的研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必修一第二章 第6节),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删除本节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事实上,多年以前,教材也没有将此部分内容独立设为一节内容.正因为如此,不少老师对本节内容直接跳过处理,或者很快的浏览一遍.笔者认为:本节主要内容是强调“逻辑的力量”、“猜想和假说”、“实验验证”以及课后的STS《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旨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的漫长和科学家的艰辛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注前沿科技渗透STSE综合训练

我国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进入太空,“蛟龙号”潜入水下7000米左右.展示了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实力.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家科研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发展.

①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②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未检测出电流变化.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ΔI的电流变化,其中ΔII,当电流的变化小于ΔI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

③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解答过程略)

本题涉及高中物理主要知识规律.

(1)楞次定律(较容易);

(2)电流的微观表达形式和能量守恒的思想等(难度较大);

第6篇

【摘要】科学技术对伦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风险,通过系统的伦理教育,形成对他人和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激活伦理教育的功能,形成对后代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伦理世界观。科技视野与伦理教育视野亟待对接,伦理教育既要应对现代科技风险带来的伦理难题,也要及时的调整教育向度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3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要及时应对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第7篇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鉴于局领导分工的调整和工作变动,我局随即下发了关于调整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组长由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党组会专门听取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工作不脱节。

5月初,党组书记、局长同志召开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我局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市信息发[2011]10号文件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了信息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对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查。清查报告已于5月26日上报市信息办。

二、组织学习宣传《条例》

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门召开了宣传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使全体干部职工掌握《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公开的相关常识,提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有明确的了解,增强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对照要求狠抓落实

1、完善自动化办公系统平台建设。在市信息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今年我局自动化办公系统平台建设顺利完成。10月27日下午,信息办、三位同志来到我局,为全体机关干部做了题为“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和OA系统操作使用”的讲座,为大家下部正确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

2、编制完善了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办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3项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的通知》和《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市信息化建设绩效考评细则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们组织人员,编制下发了《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办法》、《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暂行办法》、《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科学技术局行政复议工作程序暂行规定》、《市科学技术局依申请公开受理制度》和《市科学技术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8项保障制度。

第8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国家市场经济形势、强化医院内部管理能力、促进医院整体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而近年来互联网络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将就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体探讨,结合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中的不足,从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医院这两个层面出发,提出了医院未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主要策略与方式。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互联网络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了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作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医院,其也应顺应这一潮流趋势实现院内的信息化建设以为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从现实的层面来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包含以下的两方面内容,首先,信息的获取。这一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利用互联网络对医院所需的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并通过有效的处理对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行传递;其次,信息的共享。这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互联网络建立医院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是要在医院内部进行患者信息的共享,保证各医疗工作之间能做到有效的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在公众平台进行医护人员信息及相关医疗知识的共享,以此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各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现状来看,其中普遍存在以下的几点问题:首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系统多为单一系统,这就造成了医院信息化使用的单一性,而使得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能实现标准的规范统一;其次,由于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无法得到规范。就目前我国医院来看,其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都是网络信息工程的技术人员,这类人员尽管在信息建设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但往往对医药等内容却知之甚少,而医院对医药知识熟知的人才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又不足以支撑信息化建设,这也就导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无法得到规范;最后,资金投入的不充足。我国有多数医院仍未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而导致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无法充足的投入建设资金。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医院仍认为医院应当以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为主,因此,在资金的投入中更多的是用于购入医疗设备,或者是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培训提升等。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基于政府层面给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充分的政策支持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切实有效的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就要求我国政府部门能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以此来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并做好日常建设管理中的宏观调控。除此之外,在相应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也应针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的统筹与规划,以此来加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范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充分发挥卫生部所具备的监督功能以充分的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监督,并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与完善充分纳入到医疗事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进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基于医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基于医院层面其信息化发展建设应针对医院现阶段在信息化建设发展方面的现状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方针:1、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范标准。针对现阶段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系统质量层次不一的现状,往往要求医院能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等为目标,来对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范。这往往也就要求医院能以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制定的相关政策方针与依据,来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制定统一标准,进而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根据针对性与规范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来实现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的提升。2、加强院内综合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建设。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了市场的必然趋势,但医院信息化建设综合性技术型人才的缺失也导致的其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这对这一现状,就要求我国的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能强化院内综合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建设,针对网络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知识等方面缺失的问题对其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进而保证医院的信息建设人员在具备专业的信息建设技能的同时,也具备充足的医疗知识等来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加以完善。3、加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就医院的运营是指来看,其往往也以实现其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医院会用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医疗设备的购入或医护人员的培训的原因。然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尽管在表面上无法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但其实质上却能给医院带来隐性的回报,这主要是因为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因此,针对信息化建设医院也应给予其充足的建设资金,以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以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发展优化已然成了我国医院日常管理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也就要求我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医院能给予院内的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给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充足的政策鼓励,以为其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另一方面,要求医院能对其建设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通过综合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及建设资金的充足投入来切实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昕.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3(06).

第9篇

关键词:新时代;科技哲学;创新;发展

引言

作为对科学技术时代出现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回应, 科技哲学既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又与近代以来哲学的演变相随相伴。作为对当代哲学问题的访谈, 理应对此予以关注。科学技术哲学既属于哲学体系,也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科技哲学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其规范性正在不断增强,有着特别巨大的研究与分析价值。全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实质、门类构成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自然科技哲学均有较大的区别。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

(一)学科定位

认识科技哲学具有的学科定位,首先要认识其学科性质。20 世纪 80 年代后,大学分学者认为,科技哲学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将马克思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统一起来。部分人认为科技哲学尽管是独立学科,但并非属于哲学学科,而是综合学科或者边缘学科。认为科技哲学是处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等学科边缘的学科,体现出历史学、社会学及哲学的特点;或者认为科技哲学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种学科互相影响和渗透而出现的独立学科,其既非哲学,却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有重要联系,是体现双重性质的学科

(二)理念体系

我国学者对科技哲学的定位和学科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看法也不相同。吴国盛认为,科技哲学的内容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史、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陈其荣指出,当科学技术逐步发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会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进而建立起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即科学技术哲学,其内容包括社会与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张明国等学者将科技方法论列入到科技哲学结构中,指出其应该包括科技方法论、社会与科技、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近些年,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科技哲学不断分化,并形成专门的方向及学科,如,科学社会、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未来学等。虽然学术界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基本同意科技哲学的内容基本包括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产业工程、社会等知识体系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产业哲学、工程哲学等新兴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区分工程与技术、科学的理念,将传统的技术、科学二元理论进行拓展,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科学三元理论,指出工程活动的中心是建造,而工程哲学是区别于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新兴学科。现在工程哲学开展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案件、工程历史、工程共同体、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设计和决策等方面。

二、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ι缁岷腿死嘧龀龅墓毕祝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学。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三、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将列入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围

就科技哲学而言,其内容涉及到多种观念,如,马克思哲学论、方法统一论、

世界观等。科技哲学可以分析与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法,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然观。传统理念中,对科学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是科学哲学的正宗,自然科学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或者边缘问题,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自然科学

哲学应该是科学哲学涉及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科技哲学会逐步增加对自然界的研究。进而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和科学观。随着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的产生,可以建立起有较高合理性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为切入点来区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并为发现、解决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予全面、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科技哲学要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多元化

发展的概念就是全面融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让科技哲学的分析与探索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价值性。科学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是多元化、层次化和歉收并蓄的体系。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哲学性、方法论、规范性及逻辑性等方面,自然科学哲学重视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前者是理性升华而后是实践基础。就人文科学问题而言,重点在于对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深入思考,对人生意义进行研究。根据物质决定精神的思想理念,可以认识到洛克菲勒家族为何会贡献家产来建设学校、办慈善机构。在某种意义层面上,此行为是否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具体行为。同时该家族捐献私有财产支持学术研究,体现出人文、社会与科技哲学的有机融合。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技科学进行全面融合,可以让科技哲学具有扎实、稳定的科学基础。另外,在新学科不断出现的前提下,会出现对分支学术内容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逐步完善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

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做出的贡献,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W。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哲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着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结语

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我国要明确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以推动科技哲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科技哲学若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内,积极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要创新科学哲学、建立和发展技术哲学,丰富科技哲学的涉及领域和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高科技哲学的价值。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科技哲学30年[N].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光明日报. 2008-11-25 (011)

[2]费多益.2005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回顾[N]. 光明日报. 2006-04-11 (012)

[3]高耀彬.科技哲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N]. 中国教育报. 2004-11-12

[4]段小华,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11-18 (002)

[5]殷登祥.科技哲学的STS新方向[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06-23 (002)

[6]郑念.科学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眼睛[N]. 大众科技报. 2001-06-03 (006)

[7]尹传红,郝爽.产业哲学研究领跑和谐崛起新理论[N]. 科技日报. 2005-03-2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