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4 17:33: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视新闻报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主要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的同质化问题。电视新闻的同质化主要是指新闻报道事件相同、内容雷同、观点相似等现象,新闻的同质化还包括新闻栏目的定位相似。新闻的同质化问题导致节目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扼杀,受众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质化新闻内容,使各台在竞争中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有失偏颇,导致电视新闻中各种血腥、纷争、鸡鸣狗盗内容越来越多,与党和国家的和谐社会定位失之偏颇。
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问题。新闻报道娱乐化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新闻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内容上“软化”新闻,其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要素,其三是强调形式上的吸引力。而这样的做法通常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挖掘新闻事件中的娱乐部分而忽略了新闻的事实本身;因为新闻被“娱乐”使新闻更多关注在娱乐圈与娱乐人士的身上与生活中,使新闻娱乐化与娱乐新闻界限不分;因为要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挖掘其具有的娱乐性而过分夸大新闻事件的一个部分而忽略掉其他大部分,使新闻报道有失客观和公正。
电视新闻报道的虚构化问题。新闻报道故事化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的手法,使新闻报道带有故事性的叙事。新闻报道故事化本意为通过故事化的表述增加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有些新闻为了强调故事化,人为地在新闻中插入悬念,使新闻事件看上去“跌宕起伏”实则是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有的新闻报道为了提高收视率,将新闻事件过分“感情”化,从而博得一部分受众群体的眼泪,将感情介入新闻报道使新闻的舆论导向因为编导的意志而改变。更有一些新闻报道为了故事化而故事化,总是选取一些新闻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着力展现冲突的一面。
电视新闻报道的民生化问题。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栏目发展困难重重。为了满足电视新闻受众群体日益增长的传播信息需求,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栏目呈现出大扩容,新闻题材大贴近和新闻形态不断创新的新状态、新格局、新走向。在这种情形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民生新闻要求新闻报道及时、新闻点准确,并且新闻播出之后能真正反映和解决广大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民生栏目组不仅仅要具备普通新闻栏目组的一切特性,还需要在新闻采访中能深入群众,在新闻事件的解决中起到广大人民群众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而这些是很多电视台尤其是市、县级电视台力所不能及的问题。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问题的
原因分析
电视新闻行业体制相对落后。虽然近些年来,网络等新媒体崛起分流了部分受众,但从普及率和接触人群来看,广播电视依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是大众文化最强大的传播者。正是鉴于这种影响力,无论是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广电从业人员,也包括作为使用者的广大受众,都希望广播电视能够给社会提供可口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多元的文化需求。然而,好节目的评价办法却各说各话,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节目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建构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收视率为主的电视节目评估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就要求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当中,不能一味注重收视率,要真正去评估新闻价值,建立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评估体系。
纵观我国的电视行业,普遍存在着管理过于集约化、功利化等问题,造成了电视行业改制困难、工作懒散、作品水平低下、播出运行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受众需求。部分电视台管理机制不健全,从业者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影响电视新闻正常报道的一个因素。在广播电视的立法方面也有等级偏低、有空白点等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按规程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加强自律,可以提高电视管理的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
电视新闻从业者政治观念淡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是以新闻观为指导的,新闻从业者应该时刻谨记新闻报道应以新闻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公正地、客观地在电视上对新闻事件进行展现,在新闻的评述中要谨记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是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存在的。这就要求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对重要的时事政治和全局性新闻信息的及传播影响上,尽量进行准确的先期估测。
我国目前的电视新闻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再到地、市、县电视台,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表现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不能真正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表现和评论。例如,某台在2012年2月22日播出的《“北京华联超市”强迫员工买枣》新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记者在随机采访超市普通员工时,镜头由被采访人腿部为起幅,到被采访人工作胸牌为落幅,没有注意对采访对象进行保护。再如在2012年4月11日的《深圳停电》中,出镜记者在医院采访相关当事人时问,停电是否对当时正在打点滴的病人造成妨碍,明显没有把握住主要方面。因为对医院的停电影响,大家更关心的是危重病人的安危,如ICU病房的病人情况,当时是否有正在进行的急救手术,情况如何等。
电视新闻行业非理性跟风。娱乐化、故事化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创造性开创出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只是表面模仿,就会造成电视新闻的同质化、娱乐化、故事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来源于电视新闻行业的非良性竞争。
电视新闻报道的两种基本想象
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两种基本想象:“一是‘思维方式的想象’;二是物化在或者凝聚在新闻作品中的想象,即所谓‘新闻作品中的想象成份’。”①其实这两种想象体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创作手法,一种是对报道叙事逻辑的建构,主要通过新闻议题的设置、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叙事的结构性安排来实现;一种是对场景的选取,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选择,主要通过一些修辞策略来实现,如以小见大。我们这里所说的想象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新闻报道为载体,既能反映现实情况,又能顺利引导观众领会报道意图,从而使观众获得一种审美或是情感的体验。它有别于失实报道或虚假报道中的主观臆想。
结合走转改活动,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开始以遵照群众日常生活逻辑,包括聚焦群众面临的问题,从观众的视角切入进行报道以及按照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化叙述方式呈现整个报道。对场景的选取也是尊重观众的需求,抓住一些极具说服力的细节进行突出,让观众感同身受。
通常人们习惯于城市孩子衣装齐整,由家长接送上学的情景。但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中,人们这种常规的思维方式被打破,皮里村孩子的艰难上学之路成为整个报道力图阐释的主线。报道聚焦在劝学与上学路上的艰险,通过故事性的叙事手法呈现了一次艰难的历险,从而突出了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这一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问题。而在路途中几个险要地点的选取以及诸如背孩子过悬崖等细节的深描,更是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感动,而这种同情之理解,感动之体验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成功之处。
改变电视报道的文风:喜闻乐见的故事
电视报道尽管有时设想很好,但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电视报道的意图怎样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贯彻呢?此次“走转改”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即深入基层平凡而又伟大的生活中去,让普普通通的观众成为电视的主角,演绎他们的故事,用朴实的话语激起百姓共鸣,体味他们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报道才能真正实现既告诉人们想什么,又引导人们怎么想。
《皮里村蹲点日记》作为电视系列报道,是以新疆马尔洋乡皮里村孩子上学难这一事实为素材精心编排的系列故事,每个部分都有一个议题,各部分的议题又共同构成了整个报道的主题。因此,在电视系列报道中主要存在两组对应的关系:一是议题与场景设置;二是框架与主题设置。
议题与场景设置: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问题或问题的特定方面,让我们在特定的方向上展开思考?对于电视报道而言,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决定了必须要对叙述的议题与拍摄的场景进行精心选择,要根据报道意图进行编排。例如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之六――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中,议题主要是反映艰险上学路上大人们如何护送孩子们,报道中分别选取了顶烈日、冒酷暑、走悬崖、涉险滩等场景,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构成主题鲜明的感人故事。从《皮里村蹲点日记》的系列报道议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注重亲民可信、真挚感人,要真正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认同与共鸣。场景选取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基层百姓生活的真切反映,解说则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更多的是让观众自己去体验和感悟。
框架与主题设置:以往的电视系列报道习惯于瞄准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但“走转改”活动指向了一个容易被新闻报道忽略的角落,即基层不为人知的普通百姓生活,但往往这种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可以发掘出穿透人们心灵的力量。就选取报道主题而言,首要的前提是要能以小见大,化腐朽为神奇;其次是要能从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内涵,给人们以思考或共鸣的空间;第三是要有一个观众感兴趣的故事。《皮里村蹲点日记》将主题锁定在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上,以皮里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并由一次进村劝学、护送孩子上学的全过程为基本线索搭建故事,最终抓住了观众的心,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与好评。
主题与报道框架紧密相关,主题要统筹框架的设置,框架的设置要能突出主题。框架的设置最关键的是要使各部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浑然一体。《皮里村蹲点日记》共八部分,八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均体现出皮里村孩子上学难的主题,而且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以时间先后统摄的逻辑关系,观众的情绪和感触会沿着时间轴延续、累积并爆发。
改变电视报道的文风:挖掘细节的力量
并非所有的细节都能进入观众的视野,必须要经过一定筛选。对电视报道的细节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与表达主题直接相关;二是对观众而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三是细节与环境相协调,有助于观众形成整体把握。对细节的处理与情节密切相关,细节处理既要有助于形成演进的过程与起伏的情节,又要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同感与共鸣。对细节的处理主要从具象化、组合、模拟、联想这四方面展开。
具象化:所谓具象化就是通过“以小见大”,从最普通、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中提取典型的细节进行剖析、深描,以使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本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原本平淡的问题生发出新意。《皮里村蹲点日记》中对许多细节进行了深描和放大,如皮里村小姑娘光着脚后跟、小姑娘悬崖边滑落被拽起的惊险一幕以及悬崖边小女孩的哭声等等。整个报道中都凸显出这种细节的力量,给人以心灵震撼。皮里村孩子们的艰险上学路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述,使人们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形象的认知和体会。
组合:所谓组合是指按照协调、有序、平衡、合理的原则对细节所做的编排。组合的目的一是为了突出人物或事件的特定方面,以引起观众对其特性的重视;二是为了实现整体叙述的连贯性,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皮里村蹲点日记――大手牵小手 共闯上学路》为例,骑骆驼过河、滑索道过河、涉险滩、过悬崖、大石头下乘凉、喝浑浊的河水等细节的描写,构成了一次艰险的上学历程。而这些途中的关键点都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艰难”。组合是一种暗语,通过架起细节与主题之间的桥梁,鼓励观众感知报道所要表达的意义。
模拟:“‘模拟’是根据两个(类)属性相同或相似之事物、现象,从而推知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能力。”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点带面,这种手法在电视报道中运用比较广泛,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报道的普遍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意义。如通过皮里村孩子之口所表达的愿望,即“一双磨不破的鞋,一条好走的路”,可以推知这也是那个地区,乃至所有偏远落后地区孩子的共同心声。
联想:观众往往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有时很难越过自己的经验范围来思考问题。因此,电视报道就得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细节来揭示鲜为人知的事实,并以此帮助人们跨越惯性思维的障碍,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中缘由。《皮里村蹲点日记》中所记录的事实,与很多观众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那里学生上学的艰险难以想象。报道通过对上学途中涉险滩、攀悬崖等细节的描述,使观众能真切感受,从而对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产生“一叶知秋”的效果。
总之,“走转改”活动所倡导的群众路线不仅从专业意识层面对电视新闻报道给予了指导,还渗透到了具体业务操作层面,使电视新闻报道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从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皮里村蹲点日记》就是明证。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民生”二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可当做百姓生活生产的意思。关于民生新闻的内涵目前业界与学界尚没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源于基层生活观察与体验,二是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闻互动传播活动;另外,民生新闻发展离不开个体话语与媒体结合,民生新闻是民生话语在传播中的体现,即老百姓在新闻传播中拥有了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新闻具有专业性与一定的门槛性,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负责接受,可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可以通过例如手机等媒体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的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了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节目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迅速得到市民的关注与好评,被认为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大潮中,这种立足民生的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因而既能保证收视率又能保证媒体口碑的新闻节目迅速得到扩散,全国上下纷纷模仿并主推民生新闻,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媒体发展焦点落在民生新闻。
二、从“走转改”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2011年8月以来,、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要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其实是当前对社会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正面要求。近年来,由于民生新闻受众反馈效果很好,电视民生新闻保证了电视的高收视率,报纸民生新闻也保证了受众的购买频率。笔者从电视民生新闻人手,总结了最近几年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表现。
(一)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星、腥、性新闻——基层内容缺失新闻传播中过分追求星、腥、性新闻,热衷于追踪明星大腕、炒作花边新闻,娱乐受众眼球,民生新闻节目中大量充斥着交通事故等血腥新闻,媒体传播只关注眼球,对普通群众的生活没有兴趣,缺少基层生活,缺少对基层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关注,至少在比例分配有失衡,关注度不够。
2.报道模式化——基层形式缺失报道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式,一是内容上的模式化,二是新闻报道方式八股化,没有创新,由于各民生新闻定位基本雷同,所以呈现出来的新闻也大同小异,几乎每天充斥时间段或版面的多数是城市中的负面新闻,报道远离正常生活,民生新闻一大特点就是正面新闻让步于负面新闻;如纵观陕西西安几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第一新闻》、《直播西安》和《西安零距离》,在内容上几乎一样,而在报道方式上也没有太多差异,几档节目看不出栏目特色。
3.表象新闻——基层深度缺失关注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更多是将老百姓身边事进行罗列,缺少对表象性新闻的调查与深入。如在记者走基层新闻实践中,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都市快报》过于基层表象化,只是报道城市中收入不高人群的生活现状,而缺少对基层生活的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生活不是通过旁观就可以得到,不参与其中怎知基层百姓生活辛酸。新闻过于表象描述,缺少报道的深度,进而也就没力度。
(二)民生新闻问题引出的危机
民生新闻的角色应该是“邮递员”,一是将老百姓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全社会来关注基层生活难题进而解决难题,二是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实现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平台。可是由于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一味注重眼球效应娱乐大众,基层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关注与围观,民生新闻的民本思想只停留于形式,加之民生新闻对负面新闻的加重比例报道,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1.新闻负面化使受众对社会认知呈现负面化负面新闻过多报道,脱离了社会现实,往往会使受众在社会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偏差,会激发受众对社会生活的恐惧与不安,社会和谐因素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缺失,加之民生新闻中过多报道家长里短,真正的基层民生问题得不到媒体传播,下情得不到上传,基层民众与上层管理者的沟通平台缺失,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累积,进而使得部分群众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极端化发展。
2.基层角色沟通缺失使社会矛盾冲突化发展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基层角色得不到媒体传播,各基层角色沟通存在缺失,表现为各社会角色不理解,每个角色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别人,因为他不了解别人,所以谈不上理解别人,这种沟通缺失,将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在非正式沟通渠道下扩散传播。将会使新闻传播无基础、政党宣传无基础,社会矛盾常态化、升级化发展。
三、民生新闻中基层意识缺失分析
民生新闻从某种意思上讲,是将民生意识带进了新闻传播领域,更多基层百姓的生存与生活进入了媒体传播的视野,可随着各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在市场化发展模式下,民生新闻的发展呈现出“有收视(基层表象)无基层(基层本质)”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片面追求市场收视率媒体市场化发展,每档节目都在追求收视率,在“活着才有话语权”的媒体发展体制下,民生新闻类节目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切为了提升收视率,新闻内容出现现象化罗列,所以每天出现的多数是交通车祸,多数是火灾,多数是家长里短,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来保证收视。
2.市场化的成本效应新闻强调时效性,所以民生新闻市场出现了“抢”新闻,抢新闻的时效性,只要让受众第一次听闻,新闻才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抢新闻,所以大量民生新闻出现“少调查或不调查”的局面。另外,星、腥、性新闻最能吸引眼球,一条明星新闻或凶杀新闻不允许太多的成本包装,新闻本身就是热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眼球,成本效应较好。基层新闻往往比较冷,需要记者去调查,这样的新闻成本大,时效性也不能保证,新闻眼球不是很高,成本效应不高。
3.民生新闻传播者培养体系缺少民生新闻关注街头巷议,媒体经营者只关注新闻量的保证,而忽视对新闻质的提升,记者编辑每天忙于跑新闻赶稿子,而忽视对自身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媒体管理者只关注每天有新闻播,在跑民生新闻的记者中很少有时间去培训业务与理论认知能力,导致民生新闻的记者流动性较强,而新进记者往往又缺少应有系统性新闻素养训练,在这种认识体系下产生的民生新闻必然缺失对新闻深度的把握。
四、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
基层应该反映社会内在的本质问题。较好的收视率反映电视新闻有很多受众看,这只能是一种基层表象,有区别于基层本质。笔者认为,真正的民生新闻不仅好看,更应该有用,也就是能让受众行动的新闻,能让人捐款,能让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能让欲违法者守法。民生新闻的从业者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信息、呈现事件,而应该在报道的过程中让受众关注事件,提高受众的行动能力,促进社会角色间的互动,从而通过新闻传播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众的基础性支持,所以民生新闻的发展应该更多关注基层民生,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可以从基层新闻报道层面与民生新闻的基础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一)基层新闻报道层面
1.基层新闻常态化报道常态化有两个方面:一是日常报道的量比例体现常态化,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的比例。城市民生问题与农村民生问题的呈现比例。在民生新闻发展之始,基本上所有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定位于都市市民生活,对于农村新闻的挖掘基本没有,以致长时间以来,民生新闻中农民形象缺失,农民在新闻中的话语缺失。所以基层常态化,应该让各种基层角色实现真实比例化,各类题材新闻实现真实化,只有这样,新闻才能贴近真实,贴近生活。二是报道形式基层百姓化。民生新闻在报道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以普通基层大众能接受或喜爱接受的方式展开新闻互动,如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论新闻甚至可以让新闻以活动实现。传播方式不拘一格,更多元化,如都市拍客,让受众参与进来,让传播成为一种互动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另外,名主播也可以进基层借助名人让新闻传播具有扩张力,进而让新闻有影响力。
2.基层新闻可看性与有用性并重在市场竞争下,强化民生新闻的基层意识应该正确处理好新闻好看与新闻有用两者的关系。市场化发展,媒体发展就应该遵守市场发展规律,吸引眼球占领市场,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基层新闻可看性是保证有用性的前提,但可看性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有用性的手段。所以说,新闻媒体记者走基层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改善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让新闻有用。这一点,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公共新闻的方向转变。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事实上,在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之初也是借鉴了美国公共新闻的思想,如2Oo4年江苏卫视的《186嘶闻眼》全程直播了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的干部,但是这种公共新闻的思想也只是停留于尝试,没有形成规模与制度。在具体操作层面,笔者认为应做到:“内容安排上旨在实现有用性,形式上旨在实现可看性,形式一定为内容服务”,民生新闻应该注重新闻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上进行探索。
(二)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
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让百姓走进传播世界,二是让新闻传播者走进基层的世界,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制度。
故事性指的是用镜头声画兼备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出版的《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1000万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可以写成悲剧。”如果换一个角度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应关注人,特别是应关注具体人的具体命运,学会讲故事。
记者要学会用电视镜头讲故事,这是新闻报道和电视媒体本性相结合的要求。
电视的声音和画面是以时间为顺序传播信息的,电视的画面和广播一样,在时间上是不能间断的。它传播的是活动图像,内容具有直观性和逼真性。它声像结合、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会给观众带来较强的情绪体验。
适应媒体特点去采访,最重要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改变媒体本身的弱点,而是如何扬长“补”短。想要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优势,就应用镜头把对事件的调查过程完整地展现给观众,挖掘揭示出具有深度的主题。电视深度报道尤其如此。深入新闻现场,观察、捕捉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记录现场的重要情节、关键细节、现场环境、氛围、音响等,充分调动画面语言和细节的表现力,用典型的现场画面和同期采访强化电视的现场性。通过这一过程,理清思路,让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用过程本身引起观众的思考,在表现过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这样的节目才既具备好看的因素,又有很强的说服力。
故事性还是由电视受众的特点决定的。电视深度报道要运用声音和图像等直观符号,吸引观众,需要在电视与受众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讲故事就是一个好方法。有故事性才有讲述的可能,才有吸引老百姓的可能,才有让普通百姓理解的可能。以曾获得亚广联大奖的《婚礼后的诉讼》为例,这期节目就很典型地利用矛盾冲突表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新娘认为其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结婚,并在暴力下被迫与新郎发生了性关系,新郎的行为足以构成。法院也认为两人并没领取结婚证,其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认定新郎罪名成立。与此同时,新郎及其家人、多数村民却认为在农村婚礼举行过后两人就是夫妻了,就要有正常的夫妻生活,登记与否无关紧要,所以新郎被判有罪是冤枉的。三方的观点共同构筑了一个话语空间,受众亦可介入其中作出评判。片子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熟练的故事叙述,悬念设置和自如巧妙的叙述安排。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评论类王牌节目《60分钟》,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长盛不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最主要的经验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讲故事”。
故事性缩小了深度报道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能够激起人们的收看欲,否则,后面的内容再精彩,也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甚至可能影响这档节目以后的收视率。可以说,一个好的切入点不仅决定着节目是否好看,还决定着节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对于篇幅相对比较长的深度报道更是如此。很多成功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都是用故事来说明一个很抽象的政策、理论、观点,把大问题化成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情,甚至就是一个人的个人经历,而不是泛泛的每个人的共性体验。以美国的《60分钟》为例,《60分钟》多以某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开始,抓住观众,逐渐展开,最后找出共性存在的问题。讲故事的方式仿佛是在叙述邻家遭遇,缩小了切入点,使观众感到这确是与我们有关的,能引起老百姓的关注和接受,进一步接受和理解节目背后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电视深度报道采访选择小角度,相对比较容易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运用声音、图像符号和相应的表现手段,做到既深入、中肯,又具体、生动的论述。如果切入角度大、论述范围广,做起来恐怕就会力不从心。
一档电视深度报道往往会有10到30分钟,这么长的节目要想好看,不能仅靠开始切入点的精彩,还要有兴奋点、悬念、情节。故事性赋予节目以张弛有序的节奏。
央视《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这期曾获1998年蒙特卡罗电视节女神银质奖的节目就使观众始终处于悬念之中。基层干部直选,大官村也要换了,那么谁能当选呢?村民心中都有目标。海选撒大网,不承想杀出一匹黑马;大家票数都不过半,一次没有选出来,过些日子要再选;老村长从不屑到紧张,“黑马”自信定能当选,最后演讲分胜负。悬念使长达半个小时的节目非常好看,观众生怕漏掉一个情节而不愿离开电视。节目在悬念中有张有弛,一层层由表及里,让情节本身说话,在节目的进程中自然亮出观点。
镜头前的采访还需要提前考虑后期制作的因素,把握后期制作时电视新闻表现的需要。
电视新闻表现就是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再现。电视新闻表现的内容有生动的画面、现场同期声和拍摄技法等,记者可以加强镜头前的采访,从而获得新闻内容的强烈表现力。
现场同期声是在新闻现场中与新闻内容相关且共同存在的声音。在央视“5・12”地震直播报道中大量使用现场同期声,配合片头或节目中时而出现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音乐,产生出的或紧张或肃穆或悲壮的效果极易唤起观众心理和感情上的共鸣。总书记鼓舞救灾部队时全场响彻云霄的口号声,总理慰问受灾群众时沙哑的声音所透出的无限关切和挚爱,以及现场记者、死难者家属等人的声音,其真实感、感染力是无可比拟的,而且,这样的信息来源更为直接和权威。当人们听到温总理饱含深情、声音哽咽地说:“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的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活下去。”如果把这些人物同期声改用解说词,让播音员配音,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人物同期声未经任何转述或加工,其真实性和说服力自然强烈。
新闻特写《129小时汶川映秀镇救出一男子》,同期声贯穿始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传递了强烈的现场感。节目中有一个镜头,当救援人员抬着刚刚被救出的伤员赶着送去救护车时,救援人员喊着:“快点,活着的,快点,活着的……”现场的叫喊声代替了一切解说词,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强烈地感染着观众,让人心情久久难平。“只要有一线活的希望,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这是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的信念。”片子结束,演播室的主持人文静又一次提到了这几句同期声,万分感慨地说出了上一段结束语。
同期声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感觉如同与现场救援队员和家属一同紧张、一同庆幸。如果没有同期声,这种种感觉将荡然无存,如果增加一句解说词,都是多余的,就像画蛇添足,会削弱现场的真实感。
适当而生动的长镜头拍摄技法能将事实更完整、更透明地表现出来,发挥电视的最佳传播魅力。
“5・12”地震直播报道中的新闻特写《新建小学救援现场》,采访都江堰市市委常委陈杨杰,当他讲到“5・12”凌晨,成都市两千辆出租车自发来都江堰拉伤员时,这位神色威严的领导忍不住背过身去,不停地擦拭脸庞。镜头近景对着他,没有追问、没有停拍,一直持续了十多秒钟。采访对象转回身后,近景镜头中他神色凝重地望着远处处于抢救重地的废墟。整个采访镜头持续了43秒,画面内容紧凑、表意流畅,恰当地把握了镜头的情绪、节奏。
1986年1月29日凌晨,随着“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空中的一声巨响,世界惊呆了。责任编辑首先打破新闻要短的惯例,充分利用现场画面和资料,把这条新闻编了5分钟:导语过后,航天飞机升高、爆炸、碎片坠落在大西洋中……这个长镜头足有1分钟半,其间一句解说词都没有,完全是现场同期声,使观众在震惊之余品味着这场悲剧的全过程。接着是在发射现场家属惊呆的表情;学生的惊叫;里根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尤其是关于女教师麦考利的介绍一幕唤起了观众的无限惋惜……
长镜头又被称作“段落镜头”或“多构图镜头”,它是指在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式,多层次、多景别地表现同一景物,它有利于保证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由于写实的需要,在新闻类节目中,纪实性长镜头得到了较之以前更多的运用。但是,很少有完全用一个全景或一个长镜头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播出的一条《永野被刺》的新闻:诈骗集团的头目永野骗取了大量钱财,罪行败露后躲在家中闭门不出,永野家门前人群杂乱。突然,出现了两名凶手,打碎玻璃跳窗入内。一声惨叫之后,两人跳窗而出。警察把两人押入警车,警车驶去。整个新闻全长近6分钟,几乎是用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的。观众好似身临其境,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从头看到了尾。长镜头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连贯地使用现场图像和声音,把亲身介入转为心理介入,将观众带到新闻现场。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所带来的现场感,完全来源于现实,并比现实更集中、更细腻、更深刻。合理地运用长镜头,是增强电视新闻现场感最有效的手法之一。
关键词 新闻报道;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24-02
1 电视新闻写作要求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就像一条流水线一样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电视
新闻
制作过程一般都会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虽然说应该在后期才会有文字稿的具体写作,但是,在采访构思和前期制作的选题,也会有文字写作的。因而,在电视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文字稿的写作要求是起到贯穿作用的。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有以下3个方面:
1)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声画合一”的,因此,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就必须声画对应。
2)内容上的要求——5个W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要报道好事实,就要注意“用事实说话”。怎样“用事实说话”?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5个W”,即:Who(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在交代清楚“5个W”时,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不限于真人真事,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只讲本质的真实,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
(2)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新闻要以 “新”夺人,以“新”取胜。而“新”与 “快”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快了,才能新鲜。新闻贵新,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
(3)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通过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价值才能实现。
(4)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5)形象的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传播,这是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一幅幅实实在在的活动画面,配以生动流畅的报道词,以及现场同期声讲话和音响,使新闻现场的情景一览无遗,同时也使观众一目了然。
3)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Clear(清楚);Concise(简洁);Correct(准确);Conversational(口语)。
2 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广播电视在时效性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
2)线性传播。广播电视按时间顺序播发节目内容,在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
3)受众广泛。广播电视直接诉诸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较少受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受众范围广泛。为适应这一特点,广播电视写作中应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
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广播电视可以运用声音或图像再现人物和事物现场,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应注意运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
5)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广播电视的信息符号是声音和活动图像,稍纵即逝,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应扬长避短,便于受众掌握。
3 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传播优势
3.1 文字语言在典型性新闻报道中最能凸显优势
前段时间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电视新闻报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和感慨。如果这个新闻事件单纯用报纸的传播特点来报道,其震撼力度不会有这样的强烈。电视新闻所表现的内容虽然与报纸新闻一样,都是对特定时空中现实存在的再现,但前者给受众看到的是活动逼真的画面,因而它带给受众的是一种真实的现状,或者说是一种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生活的真实。
3.2 文字语言能有效克服新闻画面叙事的多义性
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来解说,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时会对画面产生多种感受和感观,这是由于画面叙事的多义性特征。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画面的游移、模糊,即多义性是怎样通过文字和语言的介入而变得清晰和准确的——第一组镜头: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流量很大,撞到张老师的汽车一瞬间将张老师碾压…… (记者画外音):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张丽莉老师出事当晚, 校门口的监控录像我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部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借教室上课的第十九中学生结束晚课后......很显然,画面是活动的,现场感很强。学生们正放学回家。如果没有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和记者的语言解说,观众是不会知道那一瞬间张丽莉老师已经被碾压在车轮下。
3.3 电视中的声音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相当密切
在整个电视符号体系中声音系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的作用是显然的。从而也可以体现出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电视新闻写作的话,播音员就会面临无源之水的口播语言,并且,再优美感人的同期声,现场音乐,都会感觉到苍白物理,更不用说棚外配音了,一样会显得单薄。
3.4 播音语言是凭借文字稿的基础而施展其魅力的
众所周知,新闻的五大要素光靠声音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重任的。必须通过播音功能才可以完成。所有新闻内容都是通过播音功能进行诠释的,在专题报道中很重要,在电视播出大量的短讯中更重要。总之,播音功能和画面语言在电视新闻中是同样分量的重要,同样的最具有活力的。
4 结论
目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文字备受电视传媒和接受者的喜欢,已经成为——“流动的风景”,在声音系统、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的相互配合下,使的电视新闻的优点发挥的特别的好,同时呢,也为今天的电新闻写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新闻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3-0051-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也给传统媒体的运营带来了威胁。传统的电视媒体只有找准定位,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传统媒体产生时间较长,已经拥有特定的用户,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准时收看电视节目。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报道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民众无法参与互动及时反馈,也势必会流失一些
用户。
新媒体覆盖的资讯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民众可以及时评价反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新媒体报道涉及的内容众多,管理复杂,也会使得一些资讯并不确切,大众信服度低[1]。
可见,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各有千秋,只有取长补短,才能适应时展,满足用户需求。
2 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2.1 收看电视需要特定的接收环境
电视观众接收信息,需要特定的环境,除了要拥有一台电视机外,还需要固定的接收场所、机顶盒,人工开通安装设备。只有在特定的接收环境下,才可收看电视[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更倾向于手机上网,利用网络信号,随时随地查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资讯,这些优势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无法比拟的。
2.2 无法与民众及时交流,用户互动性差
电视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体系,却无法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性差。传统的电视媒体是单向性的传播,媒体工作者负责把新闻资讯传达给观众,却不能听到观众的声音,不能及时接收民众对事态的反馈信息。这一点新媒体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不断改革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2.3 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新闻资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民众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态的发展。而事实上,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的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很多事件发生很久才可以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这就满足不了大众追求新、快的需求。新媒体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热点事件的报道,普通大众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收看到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报道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接收方式也受到制约,这就使得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3 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策略
3.1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
新媒体和电视媒体之间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电视报道传播速度较慢,网络媒体传播时间快,电视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增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电视媒体起步早,但却一直未能与普通大众互动,听取大众的意见。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接受民众的监督,及时听取信息反馈。此外,网络媒体也可利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各种准确信息,增强民众的信服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赢。
3.2 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新,这点值得传统电视媒体学习。电视新闻的报道需要特定的采集、编辑、机制和相当大的制作费用,这必然会耽误新闻传播的速度。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去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不愿等慢半拍的电视新闻。电视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机制,节省资源,有效整合新闻资讯的利用率,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3]。
3.3 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的可看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使得传统媒体失去了一定的用户群。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多是照本宣科,朗读背诵准备好的稿件,长此以往,人民大众开始不再倾向于电视媒体单一、说教性的方式,而是更趋向于选择新媒体获取资讯。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要不断创新,改革过去单一的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吸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新闻资讯,对其加以筛选整合,摆脱过去说教的形式,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人民大众。
此外,要增加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版块,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多研究整合。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认真参考网络微博、论坛的评论,收集民众的意见,寻找大众感兴趣的事件,在整合之后把大量综合的资讯呈现给电视
用户[4]。
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改变单一的传播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一定挑战,电视媒体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发展受限的难题。新媒体语境下对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新媒体报道的优势,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凤.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2]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8):164-165.
[3]高志成.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0):7-8.
[4]刘博微.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2015(2):31.
[5]周勇.路径与抉择:主流电视媒体网络视听信息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一、人文关怀是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人文关怀是当前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长很大,面对这样的压力人们需要适当的缓解,而作为有强烈传播作用的新闻报道就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表现出人文关怀。例如2001年,海峡两岸曾有一场“生命20小时”的跨海捐髓事件。江苏台、苏州台、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四台共同推出“生命的回程―大陆跨越海峡捐赠骨髓”全程直播。这样多栏目、多时段的电视直播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使很多美好的东西在受众心中被唤醒、被催生,也使人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正义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当事人的正气和美好的心灵,唤起了大家对于人间真善美的共鸣。
其次,人文关怀是塑造新闻报道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在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竞争中,为了更好地突出节目的优势,提升其自身文化品位,塑造良好的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节目中加大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再次,人文关怀是中国电视步入平民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所以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平民的时代,这就是“受众本位”的回归和提升。平民化趋势的加强也使得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接受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人们爱以自己角度看待问题,而人文关怀正是体现人的关注和人的尊严为基础的。比如黑龙江电视台的王牌节目《新闻夜航》,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报道理念,让平凡普通的人成为节目的主角,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深深的共鸣。《新闻夜航》报道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事情找夜航”成为了黑龙江地区老百姓的口头禅。
二、电视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在报道内容方面应更加趋向于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格,弘扬“人”的精神。电视媒体都要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严格把关,确定发什么电视新闻,什么时候发,那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容易引起不良甚至恶劣影响的电视新闻,即使是真实的,也不能编发播出。有这样一则实例:某电视台一位记者得到一条新闻线索,一位少女小的时候被父亲,从此对父亲有着双重心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少女请来专家进行心理疏导,少女和家人十分感激。这条电视新闻无疑是真实的,但要不要做成片子呢?记者经过慎重思考认为,如果播出,肯定有较高的收视率,但因此可能毁掉少女的一生。为了保护少女和她的家庭,记者选择了放弃,这体现了媒体人一种“人文关怀”的胸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电视新闻稿件编写、画面编辑方面也要注意。一个具有美学修养的电视工作者,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灾难事故报道中不把血腥的镜头暴露给观众,不渲染恐怖细节,也不把肮脏的、零乱的、有缺陷的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而是鼓励强调尊重生命,从同情和关怀的角度在悲剧中寻找善和美,捕捉人间真情。如果某新闻人物左脸上有一块明显的缺陷,一个在审美方面有追求的摄像记者绝不会从左脸拍过去,把这个新闻人物的缺陷凸显在画面上公之于众。因为他这样做会损害这个人物的形象,也会使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蒙上阴影。二是对一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称谓,不使用歧视、恶意的字眼,尊重对方的应有权利,尊重对方的内心感受。如对有身体残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瞎子”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等词语。三是在报道中不应使用俚语、脏话等。
三、人文关怀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首先,人文精神使新闻节目更好地发挥了电视的导向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文关怀在新闻节目中的增强同时也帮助普通人在面对问题和矛盾时有了更好的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很大程度的达到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作用。其实,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宽容是最好的办法。当节目作出了这样的结论时,就可以很好地引发受众思考和改正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真正的自己生活的和谐,这就是电视节目最大的社会责任。
其次,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好地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是大众最容易也是最多接受信息的媒介之一。为了更好地团结人民,形成自己民族所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新闻报道的传播不可或缺。新闻节目这种较好接受的媒介加之人文关怀的参与,可以提高受众的文化价值观甚至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好的节目需要人文精神的加入,人文精神的加入又增强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可传播性,可接受性。
再次,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功能定位和社会责任,也是受众的期待需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接触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创造力、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落实中央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路线方针政策。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策划;存在误区;科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25-02
新闻是靠记者像蜜蜂采蜜一样去采集来的,还是靠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策划”出来的?这应该是常识,无需多问。可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已把“策划”当成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一般来说,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其实就是有计划地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和编排。就电视新闻而言,就是通过策划,使新闻节目的质量更高,更能吸引观众。策划实际上是在已有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如何去做好报道的行为,如果只强调“策划”而轻视现场采集,那么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难以保证。
笔者认为,对电视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必须进行正确的理解,避免走进“策划”的误区。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
(一)设置圈套,造假做假
现在,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总是想方设法去“策划”一些另类题材。
如雇一个老太,让她背一个大包,假装刚下火车,走在路上向行人求助。记者拿着摄像机躲在车内偷偷地跟拍,把一些看似很真实的长镜头自然地展示给电视观众;有的则在过往行人多的马路上扔几枚硬币,看谁会来捡,让捡钱的人在电视屏幕上出出丑,并在片子后面再发一通“现在的市民素质不高”之类的议论。如果把记者当作行为主体,那么采访对象和受众就是客体。靠设置圈套、造假做假“策划”出来的“新闻”,伤害了两个客体,一是愚弄了当事人,二是欺骗了受众。
(二)小题大作,变相广告
“有偿新闻”是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错误的“策划”理念为搞有偿新闻的人大开了方便之门。如一些小店开业,店主想做广告又出不起钱,于是就请那些热衷于搞“有偿新闻”的媒体人士去“策划”一些“活动”,花几百元小钱买点水果什么的,到一些福利院或敬老院去“送温暖”,同时叫上一些媒体的记者朋友来为店名亮相。有一家保健品商店做变相广告的“策划”可高明了,该店新进了一些“海马强肾”保健品,急需做广告,但没钱,于是叫上媒体人士“策划”。他们请来了一个老太太做托儿,装作买药时营业员错给了她“海马强肾”保健品。
稿子是这样写的:某地一个老太,最近一段时间晚上尿频经常睡不好觉,于是她来到某地某路的一家保健品商店,营业员让她买“海马强肾”,说能治此病。于是老太花100元钱买了9盒“海马强肾”。当晚服了一粒药丸后就浑身发热,精神异常兴奋,整夜都不想睡。后来经过了解,原来,“海马强肾”是一种治疗男性障碍的药物。报道名义上看是在对这家保健品商店进行曝光,而实际上是在为该新上市的保健品做隐性广告,不但宣传了药效,还把价格也“标”了出来。
(三)主题先行,按图索骥
有人说,新闻内容的“策划”是主观新闻客观化。只要想出好的点子,就能做出好的片子。于是,少数几个自认为是“精英”的人就开始闭门造车,他们为记者定好调子,划好框框,甚至选好采访对象,让记者拿着“图纸”去“施工”。对于主题先行的报道,你要想去找些例子,世界这么大,正反两方面的都找得到。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按图索骥的做法还存在着一个以偏概全的问题,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准确反映。
报道策划的立足点应该是新闻的真实性,离开了真实,所谓的“新闻策划”就成了“策划新闻”,就是为了追求某种轰动效应,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下人为地策划一些可供报道的东西,这就走进了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商业化的竞争,使得传媒一方面表现出更加贴近读者和观众,强化对新闻的捕捉,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包装等等;而另一方面,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争夺市场已经不惜以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煽情声色,弄虚作假”[1]。
现在,经过所谓“新闻策划”而出笼的假新闻已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底线是绝对不能突破的。那种妄图通过恶意“策划”、片面报道、刻意炒作来赢得收视率的投机做法,只会把电视媒体带入死胡同。
二、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转瞬即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说明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是预料不到的。有时编辑策划出一个自己认为很不错的题材,但记者到现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策划者和实际操作者对事物认识差异所造成的。因为许多客观事实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是我们料想不到的,必须一切以实际情况为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未发生的事实,经过你的“策划”,就能成为新闻吗?“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要忠于事实,反映事实。无论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丢失了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即使策划的再好也只能称之为炒作,失去了意义。[2]”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要区别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的不同点,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绝对不能混淆报道策划与宣传策划的概念,新闻宣传可以有主观色彩,而新闻报道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新闻记者是社会公正的守望者,最讲实事求是,由于记者的职业特点,有时他们在受众的心目中甚至是正义和真理的化身。去“策划”报道内容和题材,是违背基本的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的,丧失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承担的责任。这种现象再持续下去,将导致媒体公共性、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名存实亡。
三、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
报道策划作为媒体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闻报道的事前准备、角度选择和事实提炼,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记者的职责是深入生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忠实地去记录和客观地去反映客观新闻事件,而不是先去刻意制造一个事件,然后再去加以报道。报道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是一种被动的、“第二性”的行为,策划要准确预知和估算受众的心理期待与满足的度,一旦超出了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不少媒体在策划时对度的理解和把握不当,从而成为让人反感的新闻炒作。
关于报道策划,还有一个新闻预见力的问题。新闻预见力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前瞻性,是媒体现实抓住受众的关键所在。报道策划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预见力,不但要占有当前的信息,还应该把握那些尚未充分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未来的信息,并不断挖掘和展示某一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在新闻报道时先声夺人。当然,发挥新闻预见力的作用,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你的报道就会失实,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如一些节假日报道、“两会”报道、重点项目开工或落成、大型体育运动会等等。这些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些是可以预料的,策划也不过是把这些报道做得更好而已。“别人按照惯常的思维报道,我独辟蹊径,围绕着事件、会议、活动与节日本身,在横向上拓展,在纵向上开掘,把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一展现出来,使报道呈现出一定的高度、深度和力度。[3]”
所以说,报道策划应该立足于客观新闻事实这一前提,只能对报道活动进行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层次,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同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并不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应该而且需要适应观众的需求,生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但同时又不能背弃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媒体既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社会生活的热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四、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
报道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寻找新闻中的亮点、新闻价值之所在,并且赋予这一新闻亮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以达到“令人眼睛一亮”的报道效果。这是提炼的结果,也是深刻思考的结果。因此,不赞同“策划”新闻,并不是要求编辑被动编稿,有啥编啥,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不断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来主动寻找和组织稿源,做到由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寻找信息,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积极参与信息的加工和及时反馈。报道策划的目的是追求新闻报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一方面是争取领导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追求节目的收视率。
特别是那些主题报道,为了做到位,是需要经过精心策划的,同时更要强调它的客观性和新闻性。一般是去寻找一个动态事件作为新闻由头,再选择部分典型事例加以分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由点入面,通过层层剖析来展示一个阶段的成就,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由此来阐述上级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但策划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情况,不能策划内容,策划的重点应该放在选取事例,角度切入,报道形态等方面。
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必须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先弄清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当然,对于报道策划,也有事先策划和即时策划之分。事先策划就是某一项战役性报道或主题报道的前期策划,有报道计划、报道方案、记者分工等等;即时策划则是在记者报题时,编辑与记者进行及时沟通,确定做片方向、切入角度、片子的体裁、长度、形式等。科学理解报道策划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调动各种资源;二是的利于记者深入采访;三是有利于使新闻主题鲜明;四是有利于组织最佳采访方案,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传媒操守.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新闻报道 平民化视角人文关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视角,更是各大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就是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把更多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既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监督、舆论引导的作用。
一、平民化视角的运用
(一)记录百姓生活,选择平民话题
所谓平民化视角首先应在选题上得到体现。选题的平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突出思路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普通百姓关心什么,电视节目就集中反映什么;第二。以朴素自然为美,重点撷取不经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画面;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并将其深挖凸现出来,即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杭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力打造的《新闻夜班车》,围绕“百姓情趣,市民喜乐,人间冷暖”的宗旨,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让每一个都市人都能感到城市跳动的脉搏。
(二)追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以平等的采访视角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要做到这点,记者就必须首先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使双方情感共鸣。其次,必须尊重采访对象,用自己的真诚言行赢得对方的尊重,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些记者在拍摄采访中习惯先入为主地仰视采访对象,这样拍摄出来的新闻人物,受众很难有亲近感。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的采访风格值得借鉴。他无论采访什么人,科学家也好,政府要员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
(三)要用通俗易懂的解说词
要体现平民化视角。还需要在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中下功夫。电视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因此,解说词如果写得不通俗,生僻字多,长句复句多,观众就难以接受、理解,无法达到传播效果。
过去,主持人播报新闻正襟危坐的播报风格,现在有所改变,提高了亲和力。播报时空话大话套话少了,居高临下的口气没有了,新闻语言显得平实亲切,与观众的距离也就更近了。
(四)要有充满人性化的画面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符号。声音、画面在编辑过程中要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这也是平民化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次某电视台采访了一条小学生被离异父亲虐待的新闻,以往这样的片子会给未成年人脸部打上马赛克图案或只拍背部、后侧面,以保护他们在社会群体中不受舆论的伤害。但由于孩子被打伤的痕迹就在脸部,所以编辑没有进行任何画面处理就播出了。结果第二天,父亲带着孩子来到电视台说,电视播出后小孩怕被老师、同学耻笑,都不愿去上学了,他责怪记者太没有人道。虽然记者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编辑的失误,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二、对当前平民化报道的反思
平民化报道的浪潮,冲击了新闻媒体的传统理念,使新闻媒体更重视贴近受众,这当然是好事。但是,由于媒体从业人员和某些学者对平民化报道的误读误解,某些媒体的平民化报道栏目已经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值得警惕。
(一)新闻价值的消解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说,平民化报道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选题。有的新闻从业人员认为,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策划比较简单,只要从地理上和心理上贴近受众就行。这是一个理解误区。致使许多所谓的平民化报道就变成了无聊的家长里短。
平民化报道首先是新闻。它必须具有新闻价值。但平民化报道所面临的报道主体是普通人和普通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往往如流水般平淡,不具备显要人物引人注目的一举一动,因而不容易产生新闻价值。优秀的平民化报道却常常能在让人体会到生活原汁原味的同时,让人感到有深度,也有味道。在这个方面,《南方周末》和中央电视台的某些报道提供了范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平民化报道的选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消解新闻价值的情况,使新闻报道变为庸俗琐碎的市井新闻。
新闻价值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由多个要素组成。“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新闻价值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也有人认为新闻价值具有七要素。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或七要素中,除了新闻的时新性外,其他要素都不是新闻价值的必备要素。
现在多数人都把新闻的本体看作是一种信息。如果缺少了时新性,新闻就不是信息。因为所谓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反复重复的和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样的报道没有信息量,严格地说它不是信息,当然也就不是新闻。但最近一段时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在人们身边发生的一些琐事常常作为新闻被报道,并美其名曰平民化报道。在江苏“南京零距离”栏目也常受到人们的质疑,有许多人对一些报道是否是新闻提出了质疑。比如该栏目几乎每隔几天(甚至有时一天三次)都要报道某处路面上卡车撺下的淤泥没有得到清除这类事件,而且这类报道在形式上已经形成定势。这种做法就是对平民化报道误解的结果。
(二)煽情主义的泛滥
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伴随现代报业的诞生而出现的新闻思潮。从第一张大众化的报纸《太阳报》开始,这种思潮就与新闻业的发展如影随行。“《太阳报》‘取材大多是无足轻重的琐事,但读起来却饶有趣味’,‘人情味’新闻是《太阳报》的专长。”从新闻价值的层面来说。煽情主义新闻是一种建立在时新性基础上,追求趣味性和人情味,打动受众情感的报道方式。
在平民化报道的视野中,接近性并不等于地理的接近,也不仅仅等于趣味的接近,平民化报道的接近指的是行为方式的接近。平民化报道试图展示一个与多数受众一样普通的人在面临某一生存环境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并引起受众的共鸣。这种报道与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趣味性新
闻;这种报道对社会的普通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倾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而不是轻松幽默的黄色新闻。所以,从新闻价值观和报道旨趣的角度来看,平民化报道有着重要性的新闻价值取向。可以说,除了显著性以外,平民化报道与严肃的“硬新闻”在新闻价值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然而,在许多媒介从业人员眼中,平民化报道与迎合受众趣味的煽情新闻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在两个方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们对于平民化报道的误解:一是在内容上只关注插科打诨的社会新闻。而对于挣扎在生存困境中的人们却不闻不同。二是在形式上极尽煽情之能事。如,某大学一成人教育的校外学生宿舍着火,当地媒介在报道时,黑体通栏标题赫然写着“数百女生又冻又怕”之类的词句,刺激市民的感官。
(三)媒体职能的错位
平民化报道就其内涵来说,要求记者走近普通人的生活,用手中的采访机、摄录设备客观地反映出受众真实的生活画面。媒体是一个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目前,在进行平民化报道的过程中,许:多媒体真正深入了普遍人的生活。一些媒体一边采写新闻报道,一边热心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有时是帮助呼吁――这无可厚非,有时却是直接插手,摒弃了自己观察者、反映者和呼吁者的角色,问题随之产生。
某一平民化报道栏目曾报道了某地某个村子里发生的怪事。一天早上,某村民发现他养的鱼都死了,于是他就指责隔壁养面包虫的另一村民,说是那个村民把面包虫的粪便倾倒人他家的鱼塘,导致了鱼的死亡。于是两个村民就争执起来,并请记者到现场报道。记者到了现场,先劝说面包虫的主人说:养鱼的损失惨重,挺可怜的。你多少赔点钱。他又劝说养鱼的说:你的鱼值于把块钱,人家赔不起,你让人少赔点了事。最后,记者的调解获得了成功,养虫的赔了养鱼的400元钱。于是,记者心满意足――既解决了纠纷,又报道了新闻。
不知道面包虫的粪便是不是会导致死鱼事件的发生?而那个记者没有向专家证实,便认定死鱼事件与面包虫事件有关,这样做并不妥当。记者职业没有仲裁此事的权力和资格。
许多记者认为,平民化报道所涉及的是一些普通人,不可能出现干涉司法的问题,因此就放松了自己权利的约束。这导致他们居高临下地扮演“青天大老爷”的角色,去仲裁普遍老百姓的纠纷。其实,这样做同样有很多负面效应。从报道方式的角度来看,媒体应当成为普遍老百姓的忠实观众和听众,反映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疾苦,而不能越权做其他任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