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4:45: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农业文明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再农业化 必然性 发展理念
一、再农业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古代东方传统农业长足发展和局限
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东方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农业发展成就突出,因此率先进入古代文明。它们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其次,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产生。再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二)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化及局限
十八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大大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发展,典型标志就是农业工业化。十九世纪,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十世纪,化学生的巨大成就,促进了农业长足发展。恰恰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为标志,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但由于高能耗和化学品的污染也带来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困扰着社会社会发展,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新型现代农业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其它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的面貌将为之一新。在新科学技术革命中,产生了一批新的技术群,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等。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正不同程度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
正是由于传统农业局限和近代农业工业化导致农业的异化,现代新型农业则要求在深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有必要对“再农业化”进行深刻的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工业化推进到现代农业生态化。
二、再农业化发展理念及特点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角度分析来看,再农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内涵,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再农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而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现代农业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了化学(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环保化、循环化、标准化等特点。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及变迁
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不同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范式。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历史阶段,与之分别对应的是3类不同的文明,即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文明状态不同,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增长范式也不尽相同。农业经济增长范式,就不同发展阶段而言,表现也不同的道路[1]。从依靠简单生产工具获取赖以生存的植物果实,到拥有大型机械,农产品的产量有了极大增长,人类的社会生产历经了“黄色道路”和“黑色道路”的过程。就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世界农业还未走出“黑色道路”的范式。在农业社会,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土地和农业劳动力,所以农业社会又被称为“黄色道路”阶段。“黄色道路”阶段的农业,工具简陋,以使用人力和畜力为主,人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收获的丰欠还在相当程度上受“老天”左右。
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石油农业”,又被称作“黑色道路”,具有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农药化等特点。由于它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生产发展,因为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由于它建立在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和驾驭基础上,过分依赖于消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和投入大量化学品,致使土质、水源和气候恶化,污染严重,农作物甚至因带有残留有害物质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隐患,其负面效应和权限已日益暴露。它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自身的发展,还危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安定。
农业增长的“绿色道路”方兴未艾。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异常,以及地球表土流失、沙化和地力下降等问题。仅靠扩大“石油农业”外延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非常危险。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告诫:“通过无节制地开发土地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只能使自然资源更加贫乏,环境更加污染。”世界农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探索时期。人们开始呼唤“第二次绿色革命”,要求进行“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生态色彩的革命”。人类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注重自然的协调,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走“绿色道路”。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发展迈上“绿色道路”的理想模式。
2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迭
2.1传统农业模式
传统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即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基本特征: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目前传统农业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
2.2现代农业模式
关于现代农业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代农业有几个标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在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是现代农业。西方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的人口密度大、耕地资源短缺型;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国家统计局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仅走了1/3。但从长远看,我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我国农业必将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2.3后现代农业模式
后现代农业是相对现代农业而言,是以时间为标识,按农业发展时序而划分和确定的一种农业经济和技术形态。作为一个农业全新概念,是指以动植物的开发、培育及其产品生产为轴心,将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范畴中不同层次及环节和分属于不同产业部门与动植物培育及其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农业产前、产后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融合或复合形成的一个超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或系统。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后现代农业主要的并不是它所使用的生产手段、工具及技术有别于现代农业,而在于其活动的内涵与形态结构不同于现代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在领域上,它是广义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农用高新技术投入品制造与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在部门上,除传统的农、林、牧、渔产品生产部门外,还包括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教育示范农业、体验农业、海洋农业等部门。在形态与功能上,它将众多当代已经形成并存在和未来不断涌现的全新农业形态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精准精确农业、无土农业、知识农业等有效地集合在一起,融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与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外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方式进行的,而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又是由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容和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据此,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主要是看经济增长是依靠哪些因素得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2种经营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
粗放和集约的划分是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起先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后来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指出,在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中,“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2]据此,苏联经济学家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根据增长的来源不同,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2种:第1种是靠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的增加实现的增长,即粗放增长(ExtensiveGrowth,或外延增长);第2种是靠提高效率实现的增长,即集约增长(IntensiveGrowth,或内涵增长)。具体而言,粗放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的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以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为主的农业增长。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并非完全是一个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方面,社会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太少,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其投入数量,而此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很多,劳动力也较丰富,价格低廉;另一方面,科技水平不高,管理落后,要素使用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粗放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资源变得稀缺,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跳过粗放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为集约型增长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追求外延式数量扩张,不讲成本,否定利润,忽视经济效益。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追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和利润,由此必然促使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伴随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采用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张玉香强调,弘扬传统农耕文化,首先传统农耕文化要为培育新型农民服务,在“育农”上发挥作用。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发挥好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道德精华、传统农业科技的优良遗产以及传统农商的职业操守在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塑造农民高尚道德情操,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同时要注重我国优良农业传统,如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的用地养地理念、“种必杂五种”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理念、传统农商“诚信为本、童叟无欺”及“扶困济贫、乐善好施”道德操守在“育农”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次,传统农耕文化要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在“乐农”上发挥作用。当前广大农民的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既要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增加适应“三农”需要的文化书籍出版发行,同时也要注重弘扬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通过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产品,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激励农民的自强精神,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境界,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传统农耕文化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在“富农”上发挥作用。各地发展一村一品,“一品”不能只局限在农产品,也不能局限在加工品,还应包括农民艺术产品、农业旅游产品以及农村传统技艺产品等,有条件的乡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或拳头产品,努力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创意,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从而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传统农业文化要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在“强农”上发挥作用。我国传统农业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是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摆正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要大力倡导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认同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尤显重要。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而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土地的肥沃。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就是告诉我们在用地的同时要注意养地。通过休耕或施肥,保护与提升耕地的质量。我国农业持续生产数千年而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地力常新壮”。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计划地进行“轮作休耕”试点,目的就是让过劳的耕地得以休息,实现藏粮于地。
(四)种养三宜的作物布局选择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必须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的生长地区,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人们将顺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方式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生物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引种。“橘逾淮北而为枳”反映的就是这个现象。
(五)变废为宝的物质循环利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我们的祖先将城乡百姓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人粪、畜粪、 渣粪、草木灰、青苗、骨蛤粉、灶土、塘泥等)变成肥料施入田地中,变废为宝,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六)御欲尚俭的治国理家态度
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一是强调努力生产,积粮备荒。二是提醒百姓控制欲望,节制消费。同时,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
古代的节用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牢记“节用御欲”的古训,树立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风尚。
二、农耕技术的完整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农耕技术,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先产生于北方。由于人多地少,决定了土地连作的耕作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地力终会衰退。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沟垄互换的方式,实现连年种植基础上的土地休闲;又因为黄河流域春天播种时风沙大,种子发芽时水分不足,需要保墒而发明了耕、耙、耱技术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耕、耙、耱、压、锄等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宋代,南方水田耕、耙、耖、耘、耥精耕细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在日益完善的同时,南北耕作体系交汇融合,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共同构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既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对亚、欧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创制革新的生产工具
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劳动生产率等特征
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般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农业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但是,原始农业的技术和产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停滞,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生产率很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第二,机械化,现代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第三,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第四,专业化,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区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和生产工序分工。第五,社会化,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由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第六,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农外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环境优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或消逝。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所谓“化”就是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运作和推进这个过程。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可见,本质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一致的,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建设现代农业旨在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怎样标识?由于没有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力图既符合国际一般规范,又能反映本国和本地区的特色。例如1999年广东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广东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那些方面或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理解为终极任务,那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构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前任务。这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根据2006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何理解?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生产发展是首位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关键词] 农具变迁;农业发展;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纵观人类发展史,农业的开始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随着社会的变迁、农业生产的发展,农具也相应有了进步,农具的进步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农具变迁是农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农业发展是农具变迁的内在动力。
1 中国古代农具概述
古代大多数的农具用于粮食的生产,如耕田的犁、耙,浇灌用的水车,收割用的镰刀、木推车等,这些农具不仅提高了农民的耕作效率,也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比如犁耙用于翻土与碎土,不仅便于农作物的种植,也为农作物提供一定的肥料(之前的杂草被翻埋后分解成为肥料)。
水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干旱的条件下将农田外的水通过人力排入农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粮食储存的容器有陶仓、土瓮、缸等,通过对容器的收集及研究,发现各容器的优劣,以此作为粮仓建设的基础,保障粮食储存安全,以防粮食受潮腐烂。
陶仓模型出土时内盛鲜黄稻穗让我们为之惊叹,西汉的陶仓1975年出土,稻穗并未因此腐烂,可见,粮食文化遗产的发现对储粮事业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米缸则可以防止大米受潮,并有防鼠的功能,此功效用于粮仓设计,对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
2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2.1 保护的必要性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代表着一个时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化发展水平。我国古代的传统农耕技术所使用的动力几乎全部源于自然,基本可以做到前期无投资经营。传统农业在满足古代农产品加工业、灌溉业的同时,不存在任何污染与能源耗费。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它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也不应简单地任由它被现代文明替代,我们应积极担负起保护它的任务。
2.2 保护的方式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一般分以下几个层次:保护、研究和发展。
首先,保护为基本方式。通过兴办粮食或者农具博物馆,将传统农具保护起来。类似于这种专题博物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搜集容易的特点。粮食生产储存及加工过程所用的农具不一而足,有1 700余年的水车,有2 000余年的石磨,这些农具可谓是粮食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中国粮食博物馆的建立对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设中国粮食博物馆,能够更加合理地了解中国传统粮食的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用具的产生、发展、演变和完善过程以及对粮食作物驯化、种植的影响,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农业文明。
其次,研究为内在动力。通过对古代农具的研究,从中深入挖掘出中国粮食生产管理、粮食仓储与储备制度、粮食的分配状况、粮食加工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最后,发展是最终目的。粮食博物馆,能够把散落各地的相关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研究和展示,更好地传承优秀的粮食文化,能够给后人更多的思想启迪。粮食博物馆的建设有助于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中国古代的粮食种植以及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进而加深对中国粮食科学技术史的整体认识。
2.3 开发利用
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成为重中之重。曹幸穗研究员在题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报告中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极其特殊的资源,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增进世界各族人民的友谊和交流。
在开发时妥善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不仅能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3 保护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和危机。其中农具为主的农业文化遗产,囊括了历史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积淀产物和可贵的文化遗产。身为农业大省,河南被历史赋予了重要责任,从传承与发展到现在,丝毫没有被动摇。
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的建立,对于河南农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契机,粮食文化与现代粮食加工紧密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对巩固河南作为全国粮食大省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长足发展,是党的十提出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里特.关于传统主食工业化问题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05(3).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M].郑州:河南人民版社,1994(6).
关键词:传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否定,是对农业经济传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相比,循环农业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一农产品一废气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农业资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把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线性增长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近年来,双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促进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赘生物。基于这一点,农业循环经济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环保技术为手段,找到能使农业社会经济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相匹配的新途径,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最终建立理想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和运行模式。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国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原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天然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 G D 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 G D 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比如,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 G D 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如果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有机农业是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新型农业种植形式,从有机农业的定义概念上,就可以看出有机农业受欢迎的原因。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从有机农业的概念上可以看出,有机农业的生产更加自然,健康,符合现代人崇尚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再加上现在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各种农药,化工药品添加剂对农产品的污染,使得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很广阔,属于农业中的新兴朝阳产业。
2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区别
有机农业按照严格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不采用任何转基因工程,纯天然种植,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农药,催长剂,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完全遵循生物生长规律,绝不揠苗助长,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传统农业最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生产规模一般很小,而其农业部门结构较也比较单一,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尽管如此,传统农业仍不能完全摒弃,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加大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有机农业,其实是科学家们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以及近些年老百姓深受食品污染问题的困扰提出的。在原始社会,人类靠天吃饭,一切都是纯天然的,人为的干预很少,但是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人类就开始了掌控和改变自然的时代,人类大肆掠夺着地球资源能源,抛弃自然规律,试图改变自然,尤其是在农业方面,人类对土地的破坏已经非常的严重,传统农业方式似乎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发展,于是新型的有机农业形式应运而生。但是他现在还没有广泛被社会所认可。有机农业只有在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才能逐步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同。
3有机农业的生产原则
3.1尽量无公害,养分自然供应的原则
有机农业的种植中,一定建立起封闭的养分供应系统,要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要把平常生活中的各种有机肥料利用起来。比如各种有机废料,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这些原本可能是生活的垃圾,现在可以变废为宝,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内,要做到尽可能的不使用复合肥,农药,饲料等。这种循环的农业形式既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也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比如对土地的污染。并且有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更加的健康,生态环保。
3.2要培育良好的土壤的原则
有机农业的操作是很严格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对于农作物至关重要的土壤。土壤是一切农作物生长的根基,没有健康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不可能生长出好的作物的。而有机农业的生产就是要努力研究土壤肥力的提高上。这对于有机农业长远的发展尤为重要。
3.3注意保护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
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的生产就属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对生态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还耗用了大量的而不可再生资源,比如对土地的损耗。而有机农业变废为宝,最大限度的利用一些废弃资源来支持生产,这就会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有机农业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4.1基地的选择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种植模式,并不是所有的常规农业生产都叫有机农业生产,因为有机农业强调转换期,是一种通过转换恢复活力的农业生态系统,所以有机农业基地选择必须注意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土地应该是完整的,它应该也保持远离城市和工业地区的特点,基地是没有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特别是没有化工企业,水泥厂,石灰厂,炼油厂,等。空气应根据作物保护和大气污染物gb9137-88”最高允许浓度,空气质量监测量将保持。灌溉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周围的土地或是基地内都有保持土地含有丰富的有机肥料。生产、加工、储存场所及周边区域应保持清洁,坚决杜绝任何化学药品的使用等。在基地建设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然规律,然后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来进行选择种植作物品种,养殖的动物物种,还有基地类型的选择等。
4.2转换期与平行生产的问题
传统农业由于使用化肥,农药等,会在土壤中长期的存在。会对有机生产方式生产的作物又很大的影响。所以有机物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的转换期。在转换期内必须按照有机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却不能按照有机产品进行贩卖。只有度过了转换期之后的产品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有机产品。而对于平行生产的问题。在中国有机农业生产中规定有机产品要平行生产。平行生产是指在同一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的有机或常规产品相同的或难以区分的生产。有机农业标准允许生产单位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区分出有机和非有机植物来进行生产,但是单位在进行有机和非有机生产(包括土地,生产设施和工具)时应该可以从彼此完全分开,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非有机产品和混合和违禁物质污染。如果有机农场进行平行生产,有机作物品种在生产,收获,储存和运输方面应该给以确定,以明确和常规的产品分开,防止混乱,有机作物的记录系统一定要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
4.3作物品种的选择和病虫害防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