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4:45: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煤炭产业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Abstract: The co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industr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s placed the first in all industries.Fine processing of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are formed in Jixi, Hegang, Qitaihe and Shuangyashan.This paper applied LQ theory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on research the coal industry clus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Heilongjiang coal;industry cluster;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17-02
0引言
产业集群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普遍和成熟,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具大的加速作用。在我国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后也相继出现,在一些沿海、沿江地区已初具规模。以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四大煤城为主的煤炭精深加工和煤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煤炭产业集群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煤炭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集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从而煤炭产业集群可以定义为因煤炭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壮大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积聚,也指在地理上集中分布的相互依赖的企业且煤炭相关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集群。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区域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黑龙江省在煤炭产业发展方面速度很快,但是,是否已经形成集群还需要科学的判断,尤其要从定量的角度来作出科学的解释,其中区位商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1.1 运用区位商理论分析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集群的集聚状况区位商是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区位商(LQ)又称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和集中程度的。区位商这种方法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识别出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它也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1]LQ计算公式如下:
LQ=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当LQij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是优势产业,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集聚能力。LQ值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
我们以黑龙江省煤炭总产值作为计算依据得出2001年至2008年以来的区位商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8年各年份的区位商均大于1,表明煤炭行业是黑龙江省的基础部门,对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从纵向来看,在结果中可以发现2001-2008年黑龙江省煤炭业区位商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1.62下降到了2008年的1.02,说明近年来黑龙江省煤炭行业竞争优势呈下降趋势。在大多数集群辨认研究里,如果LQ大于1.12,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从2006年至2008年区位商仅仅超过几个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的煤炭行业仅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煤炭总产值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全国煤炭总产值上升的速度更快,因此要想黑龙江省煤炭行业的发展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必须充分利用煤炭产业集群所能够带来的创新优势、低成本优势、品牌优势等加快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计划,从政府政策方面给予了支持,国家给东北地区一定的宏观指导和优惠政策,并能够引导人们的预期,这对加快黑龙江省的煤炭产业集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煤炭产业集群尚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之所以发展缓慢,与企业之间配套不强,产业链过短有着很大的关系。
1.2 利用回归模型分析煤炭产业集群与人均GDP之间关系的发展现状
1.2.1 模型构建令Yt为区域产出水平,xi为影响区域产出水平的产业集聚因素,在不考虑区域之间贸易及资本要素流动情况下,可以写出特定区域产出与产业集聚因素之间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t=f(x1,x2,...,xk,W)。其中,Yt为第t时期的区域产出,xi(i=1,...k)表示第t时期区域某产业集群第i项相对指标;W表示区域经济政策和技术进步。[3]对上式求全微分,两边同除以Yt整理得:
=+•+•+…+•
由上式可得产业集群第i项因素对区域产出的弹性为
=b1该值也表明第i项集聚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令=b0则上式可以改写为=b0+b1x1+b2x2+……+bkxk对上式进行对数处理得到计量模型:
LnYt=b0+b1x1+b2x2+……+bkxk+μ
关键词:传统煤化工;现代煤化工;产能过剩;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现状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简称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煤焦油加工和乙炔化工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正逐渐从以焦炭、电石、合成氨为主的传统煤化工向石油替代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这有利于推动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多样化,促进后石油时代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我国煤化工过热的突出表现就是"逢煤必化"。为谋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几乎所有煤产地甚至煤炭调入地区都要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势头正在不断谋划。其中,晋蒙宁陕疆等资源型省区甚至纷纷出台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国家发改委曾经在2006年7月、9月,2008年10月三次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但国内煤化工产能仍然增长迅速。规划将煤化工打造成支柱产业的省份接近20个,其中不乏一些煤炭资源调入大省和一些已被国务院确立为"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的地区。2009年9月底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十部委上报的 《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然而,仅仅相隔十几天,国内煤化工规模就被刷新。
国内新型煤化工产品的规划产能更是已达天文数字。据悉,目前煤基二甲醚的在建以及规划产能达到4000万吨/年,大约是2008年全年二甲醚表观消费量的20倍;虽然国内尚无煤制烯烃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行经验,但是国内煤制烯烃的在建及规划产能也已经达到2000万吨/年。在国家紧急叫停煤制油之后,不少企业转而发展风险更大的煤制天然气,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不过4个,产能110亿立方米/年左右,但是跟风而建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达到14个,产能接近550亿立方米/年。于是,2010年6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地方先前的煤制气及配套项目的审批权上收。据了解,目前现代煤化工拟建投资加预算,已经超过了1万亿,且投资还在呈逐步增加的态势。而煤化工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目前其经济性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和认可,国内当前正在运营的项目,较大部分处于试点阶段。 虽然国家屡屡警示,但以央企阵营为代表的各大企业近年来一直没有放慢投资煤化工的脚步,而地方政府也充分"迎合"了央企"跑马圈地"的诉求,"拿央企作为地方发展煤化工的挡箭牌"。
二、我国煤化工产业该如何发展
我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原油和煤炭之间的比价逐步被拉大的情形下,利用国内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部分替代石化产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现代煤化工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和密集型的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新形势下我国煤化工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保护和经济效益两方面是否都能过关。现代煤化工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序推进现代煤化工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同时在具备煤资源、水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等条件的地区,适当合理布局以煤气化为基础的煤化工多联产系统示范工程,如煤基甲醇-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煤基多联产IGCC系统)加二氧化碳捕集系统(CCS)等,试点能源-化工-环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模式。通过集成优化,使能量流、物质流、火用流梯级利用,而且煤基热电化多联产这一集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系统,显然优于生产某种单一产品的煤化工发展思路,被专家认为是"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方案"。如果将这一认识拓宽至从煤的开采洗选,通过焦化、气化、液化等组成的化工产品链,与发电、供热、污水处理、建材等集成优化,就可以形成循环经济型的煤炭能源化工,将全面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也就是说,科学发展煤化工必须要以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前提,而不是不顾代价地去获取终端产品与石油化工产品简单比价上的盈利性。在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均十分脆弱的西部富煤地区发展煤化工,尤其应遏制住攫取利润的原始冲动。
中央政府各部门近期在多个场合表态,"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政策的闸门将关的更紧。2011年4月12日,发改委公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对几乎所有煤化工领域内的细分行业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都将被禁止。 这意味着一度炒得火热的煤化工投资热潮将得到遏制,大唐一位煤化工专家称,发改委的此项政策更加量化,而不像以往那样"模糊"。 发改委此次之所以明令叫停不符合要求的煤化工项目,是因为国内的煤化工项目投资过热,导致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业界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提高煤化工行业门槛,对中小煤化工企业以及后来者将树立更高的门槛和更严格的环境,而对已具备规模、资源与技术优势的煤化工企业则是利好。
业内专家称解决我国煤化工过热现象必须从三方面考虑:一要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改变唯GDP论成败的政绩观,并平衡好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了,地方政府就没有发展煤化工的冲动和热情了;二要严格煤炭资源配置,不能将属于全国人民的煤炭资源让少数企业独享,只要不给煤炭资源,相信不会有多少企业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向"钱景"不明的煤化工项目;三要加大技术创新、加快工业化示范,如果我们能成功开发出更多类似于低碳甲醇制烯烃这样的技术,企业就有更多的选择,就不会"一窝蜂",煤化工产业自然就会健康发展。另外,还应明确煤化工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步骤,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其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再配套实施细则,指导其发展。
三、结语
现代煤化工产业在人类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虽然当前现代煤化工产业出现了一些无序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但是只要有关方面在国家对煤化工产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能够统一认识,稳妥推进,有序发展,科学发展,并且随着石油巅峰的到来,煤化工产业在我国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罗蓉.关于产能过剩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6,(5).
[2]张楠."低碳"时代:新型煤化工可行性较高[J].化工管理,2010,(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Jining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contribute to make up deficits and increase surpluses for coal industry, aiming at the industrial policy of coal and markt demand, view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ning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ombining with current sitation.
关键词: 煤化工;现状;建议
Key words: coal chenical industry; status;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056-02
0 引言
党的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煤化工发展瓶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国家对煤化工发展的重视。“十三五”将成为新型煤化工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新常态下,体量巨大的煤化工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发改委《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力挺新型煤化工。国家《煤炭深加工“十三五”规划》已经完成初稿,基于量水而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节能高效、科学布局、自主创新等原则,煤化工项目将继续推进[1-2]。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新型煤化工是济宁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能再走粗放型道路,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换挡期的“间隙”,加快推动全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充分发挥济宁市煤炭资源优势,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加快我市煤化工产业“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步伐,鲁南煤化工研究院科研人员通过到企业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参加第二届全国煤化工水处理与应用创新研讨会及2016中国煤化工产业“怎么办”研讨交流大会、组织召开济宁市煤化工产业发展座谈会及承办2016年山东省煤化工技术和煤炭清洁利用高级研修班等方式对济宁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煤化工产业面临的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以及煤化工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的相关政策与要求进行了考察与调研。
1 济宁市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济宁市煤化工发展现状
济宁市是国家规划发展的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鲁西亿吨级煤炭基地的主产区,境内含煤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6.7%。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0亿吨,现保有储量120亿吨、经济可采储量30亿吨。济宁市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以气煤、肥煤为主的烟煤占81.6%、其他煤种占18.4%,主要用作动力煤和炼焦配煤。煤炭年登记生产能力9410万吨,占山东省的63%。
2015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煤化工生产企业30家,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利税67亿元、利润40亿元,已形成年产焦炭840万吨、甲醇120万吨、焦油加工70万吨、预焙阳极80万吨、粗苯加工20万吨、萘系列产品10万吨、针状焦15万吨、碳纤维100吨的能力,其中焦炭、甲醇、焦油加工产能在山东省均排名第一。煤化工产业是济宁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产品链条延伸加长,主要产品形成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成效显著。如济宁碳素集团下属企业济宁晨光杰克特煤化有限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新型阳离子电极材料,开启余热发电对周边企业供热供电模式,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既延伸了产业链条,又开发了新的供热模式,解决了相关企业的需求。
1.2 存在问题
关键词: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思考;探索
前言
近几年,随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为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煤炭资源终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即使将来再有新的探明储量,也总有挖完的一天。目前,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的现状,围绕着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提出了要立足资源优势、与时俱进、理清发展思路、打开发展视野、提升发展境界,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制定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是实现富源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是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充分把握当前煤炭行业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后续产业的发展接替,以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乡煤炭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随着煤矿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条件不相匹配,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二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培训、利用不尽合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采煤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不高;三是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和综合加工利用步履迟缓,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四是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经营市场混乱,对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稳定调节作用不强。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行为没有渗透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资源纠纷和因开采引发的山、水、林、地、房屋等矛盾突出。六是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发展的意识不强。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措施
针对富源县煤炭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与时俱进,立足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坚持抓整合、强技改、建大矿、育强矿,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煤炭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滇东电厂建设的良好机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不断提高煤炭产业的综合生产力。
(一)加快推进资源整合,走规模发展之路。
煤炭资源整合是实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措施。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加大对国家、省、市有关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的宣传力度。三是按照分类实施原则、一个法人主体一证一井一套生产系统原则、整合主体与被整合对象签订整合协议原则和适当援助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四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煤炭资源整合政策,以煤炭整合工作为契机淘汰安全水平差、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的小煤矿,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走规模发展之路。
(二)注重人才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牢固树立人才强煤的思想,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聘,创新选人和用人机制,着力营造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环境。一是从专业院校中选拔;二是从大中型企业高薪聘请骨干管理人员和专技人员;三是政府牵头组建无烟煤技术服务组,专项向社会招聘专家,定期对全乡的各煤矿搞好服务;四是实践培养乡土人才,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五是从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接纳一部分较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用适当的事业留人、用适当的感情留人,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管理出安全、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的理念,注重创新管理方法,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是要打破传统的“家族氏”管理,革除一切不适宜煤炭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改变那些粗暴、随意的管理方法,尝试“职业矿长”等新的管理模式,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诸多手段,强化安全和效益意识,做到效益与安全挂钩,效益与效率结合。二是要加强行业管理,做好各种业务指导,适时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特别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抓好安全检查和开展好各种安全活动。三是要把打造企业文化作为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层次的重头戏来抓。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炼企业精神,创新企业理念,用人才优势、产品优势和文化优势挑战市场的的竞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煤化工;发展现状;影响
[DOI]10.13939/ki.zgsc.2016.24.061
1 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
1.1 传统煤化工总体呈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我国煤化工发展现状的一大特点就是总体上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我国对于焦炭的消费总量约为3.4亿吨,但是产能总量却达到了约3.8亿吨/年,较实际需求量多出了11%,而且装置的平均开工率约为91%。电石的过剩情况更为严重,在2009年,电石消费量约1500万吨,总产能约2200万吨/年,较实际需求多出了47%,将近一半,而装置平均开工率低于70%。最为严重的是甲醇,其一年的需求量约1660万吨,但是总产能高达3000万吨/年左右,过剩情况已经超过了100%,装置平均开工率仅37.4%。
1.2 新型煤化工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近年来,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上急需低价的燃料来替代,以节省生产成本。我国也不例外,在高油价的推动下,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一是在煤直接液化方面。我国在2008年,建立并投入生产了国内的第一条产量超过百万吨级的煤直接液化产装置。除此之外,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也已经成功建成,此技术是由山西、内蒙古和神华集团共同开发研究的,目前已经相继投产,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二是在煤制烯烃方面。在20世纪,我国的煤制烯烃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现在已经在大连完成了中试,并计划建厂运行。三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这标志着我国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上前进了一大步,这也表明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2 煤化工发展对石油化工的影响
煤化工如今已经和石油化工处于密不可分的状态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工艺相结合,可以充分提高煤化工的资源利用率,提升两者在工业产业链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两者之间相互连接还可以促进工艺的进步,进一步发挥两者的优势。
2.1 煤化工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石油化工的原料、燃料结构多元化
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常用于形容我国国情的一句话,而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资源拥有率中占据前列。如今新型的煤化工呈快速发展,为优化石化工业原料和燃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我国多样性的资源,造成了我国原料丰富、燃料多样性的情况,这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局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第一,发展煤化工,对于生产石油产品等具有积极意义,如成品油、石脑油和LPG产品等,而且对于其他石化产品的生产也有影响,其工艺可用于生产乙烯和丙烯。煤化工所合成的天然气被作为重要燃料用在炼厂和石化厂,在为实现我国原料和燃料提供多样化的途径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对于现今原油市场呈走高态势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煤基原料在燃料市场上的优势。
第二,对于采用煤制氢工艺的石化企业来说,可以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在降低原油成本方面,提高低质量原油的加工生产量,为炼厂降低油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导致市场上对于氢气的需求大幅提高。在此情况下,炼厂自身增加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点发生了变化,导致廉价氢的获取成为其关键。由计算结果可知,如果原油价格是60美元/桶时,采用炼厂干气制氢,每吨氢气的成本仅在16000元左右。相同情况下,石脑油制氢的1吨氢气的成本将高达20000元左右。当煤炭价格为700元/吨时,每吨氢气的成本仅约12000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油价下廉价氢对于油价的影响。
第三,煤炭在目前所有燃料中,属于价格较为低廉的一种,对其使用IGCC联产化工产品的方式进行加工,会使得煤炭具备其他能源不能比拟的优势。首先,在为石化厂进行供热方面,能够保证能源清洁,以及能源利用率高。其次,还可以生产出其他有用的副产品,如氧气、氮气和氢气,对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故此,在国内外新建的大型炼厂中,大多会选择IGCC为核心技术来进行煤化工的加工,已达到更好的加工效果。
2.2 煤化工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丰富产品品种
煤合成技术中,会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气,给甲醇、醋酸、乙二醇、丁辛醇等含氧化合物的生产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助益的环境。这些含氧化合物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和生产条件等问题,国内自产的生产量并没有达到国内需求量。因此,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对于含氧化合物的生产带来了新的转机,可以为补充石化产业对于此类含氧化合物的需求提供帮助,有利于实现我国石化产品的多样性,促进石化产业的发展。
2.3 发展煤化工有利于促进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煤化工技术愈加的成熟与发展,高油价的市场会为低廉的煤化工产品的推广提供帮助。在此技术帮助下生产出来的石化产品,其生产成本较之以往有了下降,其产品价格势必比现在的石化产品低廉。目前,煤化工技术在我国发展运行的较为完善的地区当属南京,以金陵、扬子、南化为核心,出现了一批以油、煤、天然气一体化发展的大型石化企业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金陵公司,该公司现已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实现了由煤制氢来完成公司内部的氢气需求自给自足。该公司凭借此技术在中国石化工业行业,在劣质原油加工方面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赞同。
除上述之外,金陵公司的氢气在供给公司内部需求外,还能满足扬子公司对于氢气的一部分需求量。相比较而言,通过管道运输至扬子公司的氢气总量,扬子公司自行生产同样量的氢气成本会有所提高。故此行为减少了扬子公司的制氢成本,同时也顶替出了扬子公司将大量的石脑油用作乙烯原料。由上述例子可见,不断促进煤化工技术的成熟,对于加快煤化工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的有机结合具有正面意义。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我国的石化产业的结构势必会带来影响,促进整个产业的换代与升级,调整与优化,最终必定会促进我国石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4 煤化工技术对于我国石化产业的其他影响
煤化工产业发展不仅会为石化工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还会给我国石化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首先煤化工产品在占据石化产品市场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原有石化产业占有市场份额的缩小,对于其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运行。其次,高油价下,低成本的煤化工产品将给传统的石油石化产品带来成本冲击。虽然煤化工的发展会对现有产业带来冲击,但是从总体情况上看,对于行业的整体更新换代、优化调整,还是利大于弊,应该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格省,李振宇,王建明.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5(34).
[2]王楠.探讨我国煤化工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6).
[3]刘晓丽.中国煤化工发展的现状与趋势[C].第六届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11-19.
[4]李赞,江泽,龙张冰.浅谈我国煤化工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石油化工的影响[J].化工管理,2013(3).
关键词:霍林郭勒;电力消费;经济发展
能源作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物品。能源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企业生存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或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步增多,而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当前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电力,而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工业用电指数已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经济发展良好,工厂开工率较高,会导致企业生产性用电量的增加;而经济状况较差,工厂开工率较低,会导致企业用电量的下滑。同时,电力的来源构成,也会影响到当地经济。当地电力来源多源于火力发电的方式,则会导致当地环境受到影响,且当地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容易出现严重依赖于当地资源的产业布局。
一、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与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霍林郭勒市由于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霍林郭勒成为蒙古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并大力依托煤炭资源发展煤炭相关产业,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冶金为主的产业格局,城市发展目标也是注重发展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其中电力行业已经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它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前霍林郭勒的电力行业主要是以火力发电的方式进行发电,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生产生活用电。将煤炭等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电力生产原料,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中包括煤炭开采、运输等都会出现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当地经济结构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与煤炭相关的产业链条,而在这种产业结构下所造成的污染将是成倍的增加。
再者,由于霍林郭勒煤炭资源丰富,大多用于生产电力的煤炭资源取自本地,所以电价相对较低,吸引了较多高耗能企业进入。而在这种状况下,由于高耗能企业参与本地经济,由其产生的引致需求大力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这将严重影响当地环境的同时导致当地产业结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形成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同时,在煤炭能源日益枯竭的时候,面临着艰难的转变。
二、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情况表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
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总量近几年下降明显,主要是受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由于煤炭等行业国内出现严重的产业过剩,大量产能闲置,导致煤炭产品的价格下滑,企业利润率降至很低的水平。由于产品滞销,这些产业的企业缺乏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力,导致工厂生产下降,从而使得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量下滑。从霍林郭勒市电力消费总量下降可以看出,当前霍林郭勒市的经济受到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严重,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受阻,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主要是由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所产生,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了产品生产能耗大。这样的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的产业发展结构,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容易面临严峻的问题。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急需改变当前的产业结构,通过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生产的利润率,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从而摆脱经济困境。而此时霍林郭勒市的电力消费结构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过多的使用煤炭等能源,容易出现由于能源资源枯竭而导致产业衰败,从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在以火力发电作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大量的开采煤炭等矿产导致地表被严重破坏,而露天洗煤等生产方式将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并严重污染附近水源和地下水,导致居民日常用水困难。在煤炭发电过程中,由于大量煤炭的燃烧,以及除尘滤气的设备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粉尘、污染气体排入空气中,容易使得雾霾等空气污染状况的出现。这对当地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三、调整霍林郭勒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扶植新兴产业
对于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中,从而改变当前企业发展注重扩大规模而忽视技术提升的现状,导致企业发展成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方面要使企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有效处理余热、废弃物及粉尘等副产品,从而对周围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植,要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产业发展核心的状况,开发当地的地方特色,使得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发展地方旅游业,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特色、草原风光及冰川遗迹等,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发展光伏、风力发电产业,从而改变原来只以煤炭作为发电原料的状态,既能增强发电量,也能改善当地环境。
(二)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流入新兴产业建设
霍林郭勒市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而资金的来源需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这是由政府资金的有限性决定的。在加强引入社会资本时,需要加强金融制度的调整和改革。由于这些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经营能力不足,在利润率的把控上能力略显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不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而缺乏经营资金的这些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经营困难。金融制度的改革要更加注重政策向这些新兴产业倾斜,使这些企业更加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三)加强环境执法监督队伍的建设
霍林郭勒市由于原有的产业发展注重将煤炭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导致了当地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组建一支能力较强的环保执法队伍,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将当地企业的污染行为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从而保护一方水土不受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晓磊. 霍林郭勒市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论文的选题要注意什么呢?首先选题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还实践经验,还有论文的选题宜大不宜小,再次就是论文选题时多查看文献资料。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煤化工论文选题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影响
2.实现我国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
3.中国石化煤化工技术最新进展
4.煤化工反渗透浓水浓缩的研究现状
5.煤化工中焦化废水的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应用
6.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
7.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
8.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
9.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
10.理性发展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思考——基于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视角
11.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
12.煤化工大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
13.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及其氢储能子系统的EMR建模
14.中国煤化工现状与发展思考——写在“十三五”之前
15.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制约性问题
16.煤化工含盐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探讨
17.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煤炭消费的影响
18.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19.我国煤化工的产业格局以及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
20.影响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22.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
23.我国煤化工发展主要问题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24.中国西北某煤化工区土壤中砷的人体健康风险及其安全阈值
25.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思路探讨
26.新型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问题与解决思路
27.煤化工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8.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思考
29.浅谈煤化工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与实例分析
31.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32.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
33.试论我国煤化工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34.对我国现代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发展的思考
35.煤化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系数研究
36.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
37.国内外新型煤化工及煤气化技术发展动态分析
38.论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与运行
39.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及产业链研究
40.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41.利用蒸发塘处置煤化工浓盐水技术
42.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机遇分析
43.世界煤化工发展趋势
44.煤化工行业CO_2的排放及减排分析
45.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
46.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47.煤化工发展中的水质污染及处理
48.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 产业结构调整 淮南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日益突显。城市发展中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即“三危现象”和矿山、矿业、矿产、矿工即“四矿问题”频频出现。淮南作为开发煤炭资源而兴起的城市之一,不例外会遇到种种发展问题。因此在资源未枯竭之前城市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关于淮南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探讨,对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改造和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一、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特点。煤炭资源型城市其发展与一般性城市明显不同。大多是“大企业、小政府",“大国有、小民营",“大工业、小市政”;以资源立市,靠资源兴市,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城市建设以资源开发为核心,城市发展对资源型产业具有高度依赖性,两两互为依托、兴衰与共;城市化水平的低层次性和城市社会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交通运输设施相对完善;企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高度混合。
2.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单一型、超重型、稳态型。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比重大,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加工工业比重小,且大都处于产业链的前端,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高科技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比重偏低。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1.产业演变―转型理论。在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中,最著名是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提出的“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趋势。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侧重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库兹涅茨法则”。其后,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对工业化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分析了消费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2.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消费需求周期规律,即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其储量和产量会日渐减少,开发成本将不断上升,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发生转变。因此,各资源型产业也都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被新的产业所取代的产业生命周期。
三、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1.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上图显示的是1990年以来淮南市产业结构基本情况及变化特征。从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由于其比较优势差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18.8%下降到2008年8.7%,18年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是,淮南市的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居高不下,经过略微的波动过程后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1990年的55.4%上升为2008年的61.1%。第三产业在经过短期增长之后缓慢下降,由1990年的25.9%上升到2000年40%,然后下降到2008年的30.2%。可以看出,淮南市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1)产业布局分散,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淮南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淮南市多数企业沿着淮南铁路及淮河流域分布,形成了线状和带状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上,受煤矿区逐步扩展、矿井彼此分离以及主要工业企业分散布点等因素的影响,淮南市形成了典型的分散型城市布局,分成了南部、北部和西部三大片区。(2)区域经济二元结构明显,矿区型企业与周边地区融合度差。淮南市遵循的是“煤炭资源优势资源初级开发和重工业企业形成城镇的形成”这一发展模式。管理上,也是先有企业后有政府,而且企业的形成是国家在人、财、物上强力投入的产物,这种以国家“植入”的方式建成的“飞地”与“孤岛”与地方经济的协调性差、相关度较低,有的甚至是完全脱节。(3)其他问题。如基础性产业地位不牢固;支柱产业过于集中,调整缓慢;产业的外向程度低,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等都亟待解决。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以低碳社会倡导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原则的“低碳经济”成为主流思潮,而新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成为进军低碳经济的捷径。尤其是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目前在我国正迅速崛起,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新型能源已经越来越多的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基础较为薄弱,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政策指引
由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完善的政策指引。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是普遍以传统能源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基础还较为薄弱,技术手段也相对国外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处在实验阶段的较多,而实际应用的很少。
新能源市场把握不足导致经营欠佳
现今时期,我国的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大多是以研究开发为主,而真正做成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畅销的却很少。其原因就是对新能源市场的把握不够,不了解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能根据新能源的长处和消费者的需求,将新能源技术转化成市场产品,导致新能源企业经济收益低下,普遍经营不佳,仅是出于新能源、高科技等一些市场“广告词”的利益驱使,而投身其中。
新能源技术人才匮乏,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新能源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业内普遍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此外,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技术更是缺乏认识。而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企业普遍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很少注重对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宣传,致使市场消费有限,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政策,正确指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而良好的经济环境依赖于完善的经济调控政策。作为对建设低碳经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新能源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加以指引,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比如减免税费,或是提供项目扶持资金,可以通过政策的指引,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实现我国的低碳经济。
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提高新能源技术的转化率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同时,提高新能源技术向市场产品的转化率,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落后,和经营欠佳的状况。可以设立对外交流部,和产品开发部,定期举行新能源技术的各种交流工作,以及新能源技术向产品转化的各种研讨会议,从而实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优化技术向产品的转化方案,提高技术的经济价值。
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宣传
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和国内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另外,还要加强对外的推广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优势的了解,引导消费者需求,刺激新能源产品市场的增长,从而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产业是建设低碳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能源产业能否快速、良好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虽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节能电动车的普及,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等,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引以重视,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依据自身的实际,积极变革,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如此,我们就可以取得新能源产业的快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中.浅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J].中国煤炭.2010.36(1).21-23.
[2]吴琼,潘光杰.浅析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