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华文化的基础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6 16:21: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华文化的基础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华文化的基础

第1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最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速。要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文化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对中华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不断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通过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逐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这其中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应该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当代文化。以往传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中国气功、中国的戏剧、书法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极度匮乏。甚至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质匮乏、社会保守动荡的年代。一些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见。中国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走出去”不能仅仅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广泛、主题深刻、风格新颖、技法多样、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

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只有让外国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有效地与中国合作;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促使中华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层面掌握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企业、民间并举的新格局。从政策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整合、支持民间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四、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国内通道和平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企业化运作的文化贸易中心,就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易发展的综合平台,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为一条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举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归国留学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传播还要借助于国际渠道。通过文化市场和渠道建设,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尤其是让外国人来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宣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在增强,具有很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国外人士来加盟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大潮,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国外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一个文化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要举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价值走出去。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通过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积累创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但不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动优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适应当代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的要求。通过文化产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带到国际上去。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走出去相辅相成。要推动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充分体现中国当代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达到既要输出文化产品、又要实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独立的、繁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化“走出去”直接关系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必将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认同,必将促进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请进来”。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眼光,将本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对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从而为自身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从而为文化外交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凤琦,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04)

[2]吴金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04-02

第2篇

摘 要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色。武术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如今中华武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武术文化,就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形态结构 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界定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以及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活动过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以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世界。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分支文化,武术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母体下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华武术文化有着完整的体系和足够的文化承载能力,透过武术文化可以完整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态结构

(一)武术文化的本质

“武”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之中,是指人手中拿着武器;在《说文解字》中,“术”主要指技艺、方法、手段等。因此,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执武器进行格斗的方法技能,其本质特征就是格斗中的方式方法。武术有着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自卫格杀、竞技运动等多种功能。武术不仅仅是人们在争斗中的击打动作、舞枪弄棒等格斗技巧,还体现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用为特点的人体文化。武术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包含奋发进取、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仁爱、伦理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精神,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精神。

(二)武术文化的组成结构

通常可以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解读武术文化。物质文化是指社会发展中留下的物质形态,如建筑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发展形成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社会关系等;心理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积淀于人们心理深处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1]。其中心理价值层是武术文化的内核,反映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等,表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

三、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解析

(一)武术文化中的道家文化思想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其中隐藏着中华文化最核心、最稳定的内核。《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中的“太极”一词就出现于《易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里的太极是宇宙万物最本源、最初的形态。“道”是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道”则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以道为出发点来考察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认为道产生了自然万物、推动世界发展,道也是自然万物运动的总规律[2]。道家认为,人是阴阳二气运行变化的产物,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内在表现。这种生命观与健康观深刻影响了古代武术,使中国武术形成了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识,通过手法、步法、身法等运用形成了神随形转、形随意动的境界,显示出逼人的威势和脱俗的神韵。

(二)武术文化中儒家文化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仁爱”,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社会,这种道德约束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仁爱思想直接影响着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道德就是从“仁爱”出发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武德中的仁爱思想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德强调技击应以制服对方为主,禁止随意使用武术伤人,正是儒家的道德约束限制了武术的破坏性。

“礼”也是儒家文化重要内容,儒家认为如果人们都按照“礼”去做事,遵循既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就会变得和谐而有秩序。在武术文化中的拜师仪式、比赛仪式等就是儒家“礼”文化的具体表现,这种仪式对维护师道尊严、保持武术的神圣尊严有着积极意义。宗法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伦理纲常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这种宗法制度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门派意识极强,按照技术风格可以分为少林拳、太极拳、蛇形拳等,按照地理位置的差异可以分为少林派、峨眉派、武当派等,这些武术门派多以门、宗、派命名,这充分说明武术与宗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三)武术技击中的谋略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种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典型的谋略文化。中国谋略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是谋略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谋略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3]。武术文化就是一种竞技性的谋略文化,它讲求斗智不斗力,注重智取巧取、以术制胜、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等,这与西方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武术文化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结晶。武术是一种浸润了美、智、刚的健身艺术,它是速度、力量、气势的统一,正是载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下,才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毅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道德失范、精神无根、进取乏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将武术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88.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宗教型文化;文化复兴

一、中国文化并非一种宗教型文化

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严格的仪式方法,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是当代典型的宗教。而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当然也有其他的定义,如一些政治学家把文化视为某种主观的东西,意味着信仰、价值观、态度、取向、假定、哲学,即一个特定群体的世界观。

在关于文化或者文明的理论中,国外许多大思想家都断定: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塞缪尔·亨廷顿在《再论文明的冲突》中通过比较区分了八种文化类型,并指出唯有中国文化属非宗教型文化。有许多国家的文明先是有宗教而后才有其成熟的文化,我们把以宗教为精神内核的文化称为宗教型文化,这种类型的文化是一种先有宗教并以宗教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文化,而且处处都浸透着的作用和影响。以此来看中国文化(本文特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确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宗教并不是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宗教也没有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别说是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寄托了。中国也有宗教,比如佛教、道教、本土宗教等,可是这些宗教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或者其他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或起到过类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犹太教在以色列文化中以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看作是宗教型文化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就绝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我们的问题也正由此而来,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像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文化那样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中国文化为何会有如此特殊性呢?

在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宗教的斗争是以宗教的胜利为结果的,西方文化内部传统的社会政治秩序不是以哲学而是以宗教所提供的价值伦理秩序为基础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只是充当着宗教神学蝉女的角色。然而在中国,哲学与宗教的斗争则是以哲学的胜利为结果的。哲学通过把远古时代盛行的巫术信仰理性化、哲学化,并最终战胜了宗教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从而取代了在其他文化类型中宗教所占据的或应当占据的位置。这种分析是以李泽厚先生在其新著《历史本体论》中对巫史传统的考察为参考的。也正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哲学以及以哲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学说便不可避免地承担起了宗教型文化里宗教所应起的作用。

二、没有将宗教作为文化核心的中国文化延续几千年的缘由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将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内核却也能够上下绵延几千年而没有枯萎或者中断,而且在作为中国文化主要载体的汉族社会屡被不同文化类型的异族征服统治的情况下能够同化异族文化进而同化异族。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虽不是宗教文化,但儒家学说及其伦理思想却代替宗教并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这说明中国文化精神之中包含有一定成分的宗教性内涵,这种成分笔者称之为类宗教成分。这种中国文化的综合性造就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没有本质变化的生活方式。

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再论文明的冲突》中说,“文化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其中宗教更是文化的灵魂,一种文化必然有其精神内核,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作为凝聚一个民族力量的精神枢纽,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易于被异族征服和同化。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以宗教为基础却一样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长盛不衰几千年呢?答案就在于中国文化拥有自己特殊的性质,儒释道三家合一铸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把政治、宗教、哲学、伦理等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东西融为一体,这就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虽然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型文化,但在其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性也是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其广博内涵的一部分。因此,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型文化,但我们却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即中国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内涵、宗教作用。在中国人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领域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起到了宗教该起的作用,并且已经完全取代了宗教。这种独特性甚至被西方学者误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宗教形态并称之为儒教。因此,他们把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误解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儒教与道教》中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是一种典型的误会,儒家不仅不是一种宗教派别,而且正是因为儒家的学说才使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成为一种宗教型文化。

三、中国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儒家学说为我国历朝历代所提倡但却没有成为一种宗教,其自身也不是一种宗教,并不是因为它没有成为一种国家认同的大众宗教的机会,而是因为它自身就缺乏成为一种大众宗教的超越精神,它是现世的、世俗的,不关心生死问题,不承诺彼岸世界,不追求终极价值,拒绝承认所有超验的至上神观念。总之,它缺乏一种宗教品质。《论语》之中记载的孔子学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那种把儒家当作儒教的说法是一种典型的错误。

然而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儒学虽不是宗教,但是它的教诲却起到了规范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作用,在政治上也起到了类似于宗教在其他宗教型文化的国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和佛教与儒家相比,它们拥有自己的僧侣或者说是神职人员,但是道教和佛教的作用却只有通过渗透进儒家思想或被儒家思想吸收之后才能起到它们的作用。此外,作为宗教,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次要的或者说是补充性的。到宋代的时候,儒家学说吸纳释道二家学说形成新儒学才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类型塑造,从此宗教在中国再也没有机会占居统治地位了。

但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延续几千年并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立性达几千年,重要的还在于不是宗教型文化的中国文化,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却又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现在有大量的伊斯兰教徒,同时也有大量的基督教教徒和天主教信徒。这些外来宗教与中国传统的作为次要角色和处于补充地位的宗教完全不一样,那么这种外来的未经中国传统文化同化过的宗教会不会改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质,使中国文化也在将来变为宗教文化而失去中国性质呢?

目前,在我国,当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处于有史以来处境较艰难的时刻,它已经不可能再如同历史上那样通过同化外来宗教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变了。中国人要想使现代中国文化保持其中国性质不变,就必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但一些文化民族主义提倡者主张把儒学宗教化,并且认为国家宗教能够把中国人统一于一个信仰之下,能够把中国人凝聚起来,从而完成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学者康晓光就持此种主张,他提倡通过社会运动,动用国家力量,建立一种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族宗教—新儒教。笔者认为,在中国大陆采取这种做法来振兴中国文化是不可行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宗教型文化却拥有比宗教型文化更优越之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宗教从来就没有长期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占居统治地位。我们看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广大,以此支撑起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文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深层危机,那么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又在何方?当代全球化进程的浪潮汹涌,大有席卷一切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是敞开怀抱、积极接纳现代精髓,还是回归传统、消极固守,实际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阿拉伯国家为了复兴传统而固守传统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反面例证,他们不仅没有能够实现复兴的目标,甚至连固守都已经无法做到,而且现在正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这些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因此,我们要实现复兴中国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完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任务。

现代化是相对于前现代或古代传统而言的,它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承认多元现代性为前提。西方国家有着他们自己的前现代传统即中世纪传统,因而就有了他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前现代传统,当然也就有我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同时,现代化也并非全部是前现代文化的现代化,不是不加选择、毫无保留的现代化,而是全部优秀传统的现代化,是那些依然有利于我们的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并从根本上保持我们民族特性的传统的现代化。现代化当然不是西化,我们借鉴和吸纳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现代精髓也不是西化,我们的传统是支持这些东西的,只要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借鉴和吸收,更何况这也是我们前现代政治伦理传统能不能完成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借鉴和吸收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的观念并不是说就要照搬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前现代政治伦理传统能不能完成现代化,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借鉴和吸纳现代政治思想的精髓,从而建立和健全我们中国式的现代政治法律制度。实际上我们应该有信心,因为我们的文化吸纳并消化了现代政治思想的精髓,在完成了我们前现代传统的现代化之后,我们可能比西方国家做得更成功,我们的文化不仅不会因此而西化,而且会因此而振兴。中国前现代文化的力量一直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我们的人伦日常之中,一旦现代化了,它的力量不仅不会因此而削弱,而且必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第4篇

【关键词】道德根文化;创新教育;灵感;思维;智慧

1 人类最初的思维模式

人类思维方式的基础是慧性思维方式。慧性思维是最具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慧性思维方式代表着人类2500年前整个历史阶段中的思维方式。而且,慧性思维方式,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过程,并非只是中国所特有,只是中国道德根文化对慧性思维方式的保存最为全面而且系统性最强。

在人类最初的慧性思维方式中,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与中国道德根文化中伏羲、黄帝、老子的思维方式相似,都是以运用慧性思维,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求法的思维方式。

2 思维模式的变革

西方古希腊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演绎法的诞生,是人类智能思维与慧性思维的分水岭。亚里士多德在雅典跟随柏拉图学习了二十年,亚里士多德同专注于内求法的柏拉图不同,他努力地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向智能思维的外求法方向专向发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慧性内求法。

归纳法是在发现演绎法的大量不足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思维方法。培根激烈地批评了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演绎至上论,认为演绎逻辑推理“并不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培根的归纳法思维方式,虽然弥补了亚力士多德演绎法思维方式的一部份缺陷,使人类的智能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但是由于仍然抛弃人类固有的慧性思维系统,因此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真理和客观规律。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断寻找新的出路,进行自我完善,在综合了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方式进行运用,仍然不能解决的前提下,再次发生变革也就是必然的过程。

演绎思维方式和归纳思维方式代表着人类后天智能思维系统中思维方式的一种展开与汇合,但是因为人类慧性思维主动运用的缺失,必然使其创造性不足。爱因斯坦从自己的亲自体验中,发现了直觉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巨大力量和作用。灵感与直觉全部都隶属于人类的慧性思维系统。

爱因斯坦考察了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到培根的归纳推理,再到牛顿的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法。他一方面看到了牛顿的推理发现逻辑所获得的辉煌成功,另一方面也看出牛顿对概念发现逻辑完全是一个陌生人。这就暴露出牛顿的思维方法在自然科学新的认识水平上出现的破绽。因为,拉马克的进化论思想、拉瓦锡的氧化理论、康德的“星云假说”等新思想的提出,都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出的,而是通过创立新概念、变革旧概念,来反映和把握事物本质和内部的联系。因此,爱因斯坦得出结论:“为了科学,就必须反反复复地批判这些基本概念”,要能够大胆地对演绎法和归纳法的思维方式进行质疑,既要运用它们也要能超越它们,才能产生科学创造性。

因此,他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他本人将它称之为“直觉演绎思维方法”。他说:“理论越向前发展,以下情况就越清楚:从经验事实中是不能归纳出基本规律来的”。爱因斯坦还指出,单纯的演绎推理也发现不了重大科学原理:“狭义相对论这一发现决不是逻辑思维的成就,尽管最终的结果同逻辑形式有关。”只有直觉和灵感才能帮助人类产生科学创造力,使人类的智能日臻完善。

所以说爱因斯坦的直觉法,是一种人类思维方式的理性回归。因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研究已突破了归纳、演绎轮流统治思维方式的格局,而爱因斯坦的“直觉思维”(灵感、直觉、想象)或称“灵感思维”在重大科学发现中的功能,已经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

3 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

在直觉与灵感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验证伪”可以称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两件法宝,并在此基础上使整个西方世界在近几百年超越中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虽然人类智能思维发展变革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上典型性地出现,但是,古代中国却在科学上、在社会文明发展上曾经铸就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使用何种方法,在比较低下的生产力环境下,诞生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科学成果。我们必须寻根探源,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从尘封之中重新喷发出清泉,滋养整个民族的未来。

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可称之为“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一元即是德和道,是古代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纲领,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德和道与《周易》的象、数、理、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元四素。她就是中国古代文明论证和认识万物的金钥匙,是双向同步开发智与慧的科学方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明长盛不衰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能够超前发展的法宝,是令整个西方科学界瞩目的东方思维方式。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在一元的基础上,而由浅入深的、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的、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摇篮”,并将《周易》称之为“万有概念宝库”。他曾经总结出古代中国有26种重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指出:“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对人类慧性思维与智能思维系统的研究全面而且细致,是一部完整的系统学说。在明朝以前是一个自然应用的过程,因此宋代以前的汉唐时期,我们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极为辉煌,发明与科学创造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但是在明朝以后,由于自然形成的一元四素系统型的教育理念被,国家教育纲要中仅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理学”,而且并不象西方那样高度重视直觉和灵感。对慧性思维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完全被窒息,科学创造力能量的源泉被人为地尘封。因而近八百年间,我们不具备培育科学创造力的教育形态,招致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展的速度。

4 总结

总结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过程,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人才培养中慧性思维能力的启迪又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根文化加强培养慧性灵感思维及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TS974

前言:在艺术设计当中,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总会有各自的特点出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日本的能面,英国的骑士文化,意大利的面具狂欢节等,这些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而能否将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指的是在深入分析表个人外形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设计。这一设计现阶段可以将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物的妆容、衣着以及发型等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特征,在考虑客户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促使客户同出出席的场合以及环境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为其量身打造可以选用的最优解。在符合社会常识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强调客户的个人外貌形象和气质主张。

现阶段,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整个行业距离成熟化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能作为国内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一味迎合国外审美品位,缺乏本民族文化传统底蕴,不重视本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借口,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艺术精华进行充分的融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以及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物形象设计这一服务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可为不同的阶层人士提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设计服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外在形象设计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还要合理地设计以及搭配服饰色彩、发型等。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难形成本民族的风格。随着全球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推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获得,闪烁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经过5000年的历史文化洗礼,历朝历代的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化妆风格和妆容造型特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近些年,我国的艺术家和造型设计师也在开始试图以古代中国美人的装束来应用到现代人物艺术造型之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师活用中国敦煌画壁上美人舞蹈的装束,将现代人物设计成古代丝绸之路地区的风格,与舞蹈演员的精湛演出和灯光舞美的设计互相融合,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舞台错觉,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魅力,这是一次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标志的载体,我国古代服饰多以图案和颜色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而一些经典的图形例如祥云、龙纹、凤纹、山水等,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如果将其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进行整理与融合,再加上象征中华文化的金色、红色等颜色元素合理搭配,很容易便能够得到世界文化设计界的认同与追捧。事实上这样创作方式并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林志玲身着一款青花瓷旗袍,将十我国古代文明的色彩体系与现代时尚潮流融为一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瓷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型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种类繁多,从远古的披发到之后发展成梳辫、盘髻,其中髻式变化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柔美和内敛的气质,同时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女子对头发的重视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各朝各代女子对于发型的设计都极为重视的重视。尤其是古代女子,发型变化种类极其繁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再加上中国传统女性多喜好在发型上装饰各类材质的饰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珍珠等贵重物品,发饰的造型进一步推进了女子发型的复杂程度与美感。而由于我国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妇女常用的鸾风髻,抛云髻,反绾髻,交心髻等等发型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先进艺术设计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张名片。例如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威尼斯电影节的李小璐、章子怡等明显,他们有的是反绾髻,有的是堕马髻,在加上设计师用心搭配的合理装饰,使人物整体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余,又与当下最流行的潮流相匹配,设计师巧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经典,给人中西合璧的美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之问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状态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希望对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熊娟.谈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7).

[3]刘晓阳,许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设计与学生学习探究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对于课堂中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在恰当的问题下,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进行讨论探究,最后进行总结归纳,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本文就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分析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希望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者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已知。”因此问题设计要按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认知体验为原则,同时遵循问题的适度性。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设立问题,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学生稍微努力就可以回答,不仅参与探索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体会成功的喜悦,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案例1】高中必修一物质的量的教学。(鲁科版)

对于如何引出“物质的量”这一名词的探讨。

本节较抽象,若引入不恰当,或引入太深,易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笔者设计以下导入方式:之前学生已学过氯气的性质,通过H2与Cl2反应生成HCl,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3种分子的个数比是多少?质量比是多少?

问题2:若2 g H2参与反应,且反应完全,则消耗Cl2的质量是多少?可生成HCl的质量又是多少?

问题3:2 g H2含有多少个氢分子?71 g Cl2含有多少个氯分子?73 g氯化氢又含有多少个氯化氢分子?

对于问题3为引入新课问题,学生从上述问题中知道物质的反应实质是按照一定分子数进行反应的,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但在实验和实际生产中,我们称物质的质量进行反应,而不能用微粒数进行反应。那么,2克氢分子有多重呢?把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功臣”,即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本节重点及难点为物质的量理解,为后面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作铺垫。但物质的量摸不着看不到,让学生感觉陌生,不知所措。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较熟悉的内容物质的质量入手,指出物质的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即引出物质的量。

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巧设问题,挖掘知识的内涵

问题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逐步挖掘知识的内涵。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并不是脑袋一片空白,因此思维上易产生矛盾,教师利用这种认知冲突,巧设问题,解决矛盾,更能擦出思维的火花,抓住知识的本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案例2】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中盐类的水解是重要的内容,但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书本表格所列出的一系列物质进行pH测试。

问题1:碳酸钠的pH为多少?纯碱属于盐类物质,为什么叫纯碱呢?

问题2:NH4Cl盐溶液中有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这些离子间可能发生的反应是什么?

问题4:离子发生反应后,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5:离子相互作用后溶液中的[H+]和[OH-]如何变化?

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平衡、水的电离及溶液酸碱性的知识,盐类的水解是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盐类的水解重难点为盐类水解的实质及水解规律,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通过酸碱性的学习,学生知道酸显酸性,碱显碱性,那么盐一定显中性吗?因此本节课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与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从而层层深入,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知识。

三、问题设计兼顾整体性与层次性

设计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使教学内容能够落实,单一的问题已不能达到要求,因此问题链的设计要整体呈现。在一个班集体,学生个体的差异,认知水平的不同,又要求问题能够有不同层次,使每个学生都乐于探究。并提供多方案进行评价,一般学生通过努力找到答案,优秀学生感觉到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案例3】在进行“电解的原理及应用”的内容教学时,如果直接让学生书写出电极反应式?大多数学生将找不到线索,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实践证明,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并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分组实验:电解氯化铜溶液。观察现象,并讨论以下问题。

(1)电源的正负极如何判断?电流如何流向?电子如何流向?

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石墨极分别叫什么电极?

(2)CuCl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当通电时,这些离子分别向哪极移动?

(3)这些离子在电极上可能发生什么反应?

(4)如果把CuCl2溶液换成熔融的CuCl2,会有什么改变?

(5)如果把CuCl2溶液换成NaOH溶液,结果又如何?

(6)如果把阳极的石墨电极换成Fe电极,又当如何?

问题(1)(2)(3)属于基础性问题,通过预习课文,大部分学生可得出答案。通过问题(5)(6),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资料,自主探究,最终亦可顺利得出结果。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总结,为后面电解原理的应用做铺垫。

综上所述,若要增强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问题的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设计既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问题应不断深入,使知识能够扩展和延伸,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本质及内涵,而后能灵活应用。在课堂中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龙凤文化 陶艺 设计

人们对传统陶瓷的观念,往往认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瓷器的品种和发展也在不断适应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郭沫若曾说:“中国古瓷器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每一件古瓷器中都凝聚着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现代陶瓷艺术不仅仅是传统陶瓷的延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当今的陶瓷艺术所反映的,是现代审美和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一、楚风俗中的龙凤文化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关于区域性文化的研究已形成了楚文化、秦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几种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中,被称为“楚学”的楚文化研究最为瞩目。楚文化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在先秦文化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在许多出土文物的考究或文献记载中,都证明了在楚人的风俗文化中,尊凤崇龙的风俗表现得非常突出。并且,楚人的尊凤崇龙是以尊凤为主。而楚人尊凤崇龙的原因,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地域和思想认识的因素。从出土文物的发现和最新考证来看,楚公族墓头向东,即表明楚先民源于东方,这一推论与传统的楚族“东来说”相一致。

除历史渊源外,楚风俗尊凤崇龙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精神追求方面:1.楚人以凤为图腾,是因为楚族源于东方鸟图腾集团,来源于楚人最初固有的信仰。凤在楚人心目中是神圣的、美丽的,是和平生活的象征。楚人崇龙是因为受中原和南方龙图腾民族的影响,由地域关系所形成的龙崇拜。2.楚人尊凤崇龙还在于历代远祖与龙凤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楚人继承民族传统的一种具体表现。3.在楚人思想观念中,凤以善与美的形象,体现了楚民族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崇龙则是把龙作为王权的象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楚器“王命传龙节”,展示出“龙”作为王权的象征。4.楚人尊凤崇龙的原因还基于精神上的追求,祈望死后龙凤能指引灵魂升天。

楚风俗中的尊凤崇龙表现在楚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在物质文化方面,从兵器与祭器上看,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出土的铜戈尊、铁剑等兵器上均雕刻或绘制有精美的凤鸟纹和龙纹,由此可见楚国从君王到国人,都好以龙凤为饰。从衣食住行上看,出土并保存完好的丝质刺绣衣物、饮食器皿、楚宫殿建筑遗址等,均有大量形制神异、纹饰巧丽的龙凤图形,充分表现出楚人在日常生活中尊凤崇龙的习俗。楚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更能体现他们尊凤崇龙的风尚。主要集中体现在哲学法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方面,其中老庄哲学中谈论哲理时,以龙凤为例的例子有很多,如 “一若龙一若虎”等。

战国楚艺术的重要成就有很多体现在马山丝绸中的飞凤和蟠龙艺术形象上。马山刺绣上的各种凤纹、龙纹、动植物纹与其他编织物上的几何纹样相比,更为自由活跃、生动流畅。这些活跃的线性造型富于动势和韵律感,使画面充满了生气与活力。运用红棕、土黄、浅黄、黄绿等富于想象力的色彩配置,凸显出楚人艺术的浪漫气质,使龙凤形象更加神采奕奕、飞扬灵动。

二、陶瓷设计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中国几千年所形成的含蓄内在性格密不可分。纵观陶艺发展史,陶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纯实用功能到实用与审美并重,其不只拘泥于外在形式的“器”,还蕴含有意识和精神。这种“道器并重”的中和思想,形成了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风格。陶瓷艺术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不同的年代和历史时期都在陶器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可以说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演化史。陶瓷最初作为实用器皿和图腾崇拜存在,其朴素、简约的陶器装饰纹样,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至秦汉时期的陶器,则传达出古朴雄壮的特点。宋、元时期的瓷器,则体现了儒、佛、道三教之大成而形成的清静雅逸、返璞归真的意蕴。明清的瓷器繁缛轻巧,正是当时社会经济萎缩、国家元气丧失的缩影。近代,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国陶艺设计开始冲破常规,大胆创新,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艺术的精髓,并将其与本土情感、观念相结合,不断探索一条紧随时代脉搏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陶艺之路。

三、楚风俗中龙凤文化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世界艺术的不断发展,陶瓷艺术呈现出自由化、多元化、综合性的艺术风格。而当代中国所进行的文化大融合,可以说是当代世界新型文明的大综合,其综合越广,创新越大。

楚风俗中龙凤艺术形象作为战国楚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成就,生动流畅、艳丽繁复的龙凤图式反映了楚人对生命运动形式的喜爱。活跃的动物造型体现在各种穿插、富于动感的线形构成上,综合运用色彩丰富微妙的搭配关系和密集线条有条不紊的运动感,体现了楚人的精神风貌与对理想的追求,飞凤蟠龙则是对自由生命形象的美好象征。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视造物的教化作用,强调物用的感官愉悦与审美的情感满足,在器物造型中往往借助色彩和纹饰来象征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因此,将楚风俗中龙凤文化融入现代陶艺设计,有利于陶艺设计师在学习借鉴传统艺术与世界交流的同时,能够保持独特的个性特点,创作出综合多元文化既有民族特色,又具地方特点的优秀陶艺作品。

结语

当代陶艺在多元化社会文化背景下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实践,既不是简单地复制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也不是盲目地抄袭西方的工业化文明,而是在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本民族优秀的陶瓷艺术。楚风俗中的龙凤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和造型意识,能帮助我们探索新的陶艺表述语言,使之包含的表述性、装饰性得到更大意义上的发挥。现代陶艺作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必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注:本文为201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楚风俗中龙凤文化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g477)

参考文献:

[1]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皮道坚.楚文艺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张尧.现代陶艺研究[M].武汉:湖南大学美术出版社,2006.

第8篇

贾钢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丰富而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和向导性的作用。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核心,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

多年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中,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仅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之间缺少相互联系,就连某个课程之中也少见有计划的系统的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可以更好地保障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中华基因”的传承,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质与人文素养,促进课程的融合和交流,突出课程、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贾钢成:多年来,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始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变化的需求,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尽职尽责地传承着中华文化经典。

尝试在不同的地区、时间、课程、学段等进行传统经典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改革研究或探索试验会在某种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调整传统篇目的位置,或者是一定程度削弱或降低传统经典内容的地位,这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流方向,不会动摇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在现行课程教材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过分焦虑与担忧。

“很不赞成”的明确态度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必将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充分发展的空间,使之得以借此机会进入发展的时空隧道,为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贾钢成: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第一主角,是中流砥柱。

首先,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工具,没有语文这一工具,文化传承很难进行下去。简单地说,语文的基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文学习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天成,构成一体,根本不能割裂。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课程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没有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就截断了根脉,就是无源之水。

其次,语文课程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学校师生俯仰之间,手到拈来,方便快捷,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与消化。

再次,语文课程是多样性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学习理解世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

贾钢成: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全部。当前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选用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大概是10%~15%,但课程和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人文故事、时代变迁等,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会传递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如古今词语的语义发展变化、成语故事、民俗谚语等,还有课外活动、实践活动及综合学习活动等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比较多。整体而言,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会少于一半。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支撑起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片天空。

当然,就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材而言,发现和发掘语文课程和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坚持科学系统的选择和恰当灵活的运用是重点,不能只是贴标签,简单的“一刀切”。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贾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或者说是一线的教研员,我对教材编写没有深入的思考,也只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第一,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要与语文教学的目的相融合。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当前传统文化经典中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篇目众多,意义也很丰富,但要符合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符合学段目标,适合其主题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二,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与语文教育的内容一样具有生动性和适应性。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颖、快捷、生动、精练,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有趣,精彩精练,要让教师和学生有选择的可能。因此,课程、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第三,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相一致,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一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选用苏轼的两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这是与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的,让引导发现和理解时间先后顺序到空间位置顺序的语文学习过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结合得自然密切,浑然一体。

第四,从语文素养的养成结果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语文学习过程、语文素养养成过程相一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起始于学生生活,发展于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教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依存于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一定会向学生的课外生活延伸和拓展,将语文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生业余读书学习、文化交流展示、表演创作等活动紧密关联起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积累、浸润等潜在影响作用。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贾钢成:我认为小学阶段的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的综合型课程。这些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一定要在一些综合活动中进行,可以设立传统艺术节,如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国画、国乐)、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展示。此外,也可以开展相关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古典剧目表演等,抑或是开展古今文化作品对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展示等。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进行单一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形式一定要活泼,避免强迫,尤其是要力戒轻内容、重形式,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为主开展活动。

这一方面,我认为鞍山东长甸小学就做得不错。该小学是鞍山市铁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时,会广泛征求学生与家长的建议,并将每周五下午1:30至3:20设定为校本课程学习时间,先后开设了踏歌起舞、音乐之声、乐器、国色香绣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此外,他们还会积极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组建家长助教志愿队,也得到了专家的引领与帮助,借助校本课程传播本地文化与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哪些措施?

贾钢成: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应将已经选入的传统教育经典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与上课,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利用其有效的传统教育内容,自然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此外,我们也要积极引导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具体到教学方式,我们强调语文课堂进行传统经典教育时要轻理解、重记忆,倡导快乐诵读。轻理解,就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感受和理解,不过分强调背景、意境,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体会经典文化的不同层次的内涵。我们要提倡在快乐诵读中打上烙印,在快乐活动中形成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强调要在多种学习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课 优化设计 探究能力 操作能力

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好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种问题的存在越来越不适应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

1.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老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老师为中心的理念,先给学生以化学实验的结论,然后再讲述,并得出这种结论,化学实验课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

2.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尽管大部分化学任课老师认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一部分老师仍然对这一问题不重视,他们甚至认为化学实验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使得一些学生实验之前不认真预习,对基本理论知识缺乏了解,因而实验动手能力差,缺乏对实验的探究能力,难以实验教学的目标。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策略

为了应对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优化实验课程设计。

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化学实验中,如果注重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中所发生的的细微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例如,在如何鉴别二氧化碳这一实验当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实验前教师拿出一瓶透明的液体对学生说,我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往里面吹口气,里面的液体会立即变成牛奶。这时候,学生会被老师将要表演的魔术所吸引,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操作当中。接下来老师往石灰水里吹气,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使得液体的颜色变成“牛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对这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充满了渴望。

2.注重启发讲解,模仿实验设计。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向学生传授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然后让学生模仿实验设计,更好地参与到实验当中。例如,在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实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利用浓氨水、烧碱、生石灰、必要的仪器,如何制取少量氨气。学生讨论之后,提出两种方案:将浓氨水放在烧瓶中加热;将生石灰放在烧瓶中,再用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然后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一只圆底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胶管、一粒NaOH固体、少量浓氨水、大烧杯、水,如何做成喷泉实验?由于学生学习过制取氨气和喷泉实验,具有一定的模仿基础,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模仿设计,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学会了氨气收集、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清楚实验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任课老师要对基本原理解释清楚,在实验的时候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学习铁燃烧这一基本内容后,学生知道燃烧之后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实验前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广口瓶底要加入适量的清水?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燃烧过程中会有黑色固体落到瓶底,并由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得知这是四氧化三铁,进而可以明白加水是为了防止广口瓶受热而发生爆裂现象。还可以提问:除清水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来防止广口瓶受热不均而出现破裂?通过提问,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采取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运用好教材中的开放性实验习题,强调探究途径的多样性,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层次、侧面、角度、范围得出不同结论。例如,利用三种方法鉴别KBr溶液、Na2CO3溶液、盐酸,事实上方法远远不止这三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得出最佳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除了采取上述课程优化设计策略之外,任课老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探索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也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注重对实验的探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