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48: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疗改革的具体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医院财务往来账户处理中的问题,医院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等。
1.医院财务往来账户处理中的问题
当前医院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医院财务往来账户的处理效果较差。由于当前医保机构没有及时进行核算,而且一些患者的支付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医疗往来账户时常出现一些没有清理的财务细则,这些问题的长时间存在就会直接影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医院投资与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院是公益性的卫生单位,当时当前大部分医院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这种问题下,使得医院的融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而且在融资的过程当中,如果采用不合理的融资方式,就会使医院面临一定的威胁,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和医院的发展均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3.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了解程度较差。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结合当前新医疗体制改革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从而直接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
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创新,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
1.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定位和规划
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当前新医疗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新医疗体制改革内容的学习,明确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心和任务。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管理理念,结合当前医院发展中的每一项要求和每一个细节,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对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医院财务往来账户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了解医院财务往来账户不明确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医院财务往来账户长期搁置为整个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强化预算管理,注重投资前的全面规划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医院经营活动长期开展的有力保障。医院的各项投资活动能够直接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旦产生投资不利的情况,就会造成医院资金的浪费。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执行某项活动之前,首先要写出详细的投资和预算报告,对各项预算进行记录,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分析和讨论,最终决定是否实施活动。
比如医院在需要购置新的医疗器械之前,首先要对所需要的经费进行全面预算,其次结合医院的发展写出可行性报告。医院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要经过层层审批,并通过讨论会等方式决议预算报告的可行性,最大限度的避免财务浪费问题。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医院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指导,真正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院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新医疗改革的相关知识讲座,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新医疗改革的认识,同时可以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多学习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水平。医院可以借助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积极学习,营造良好的医院财务管理学习氛围,展现职工主观能动性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医院 经济效益 措施
医院的经济管理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经济效益来体现,在长期的实践中,在医疗改革之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套经济管理模式。而医改政策实行后,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医院的经济效益与之休戚相关,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通过完善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手段,努力促进医院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讨论和研究了医院生存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对新医改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政策进行研究,将新医改的影响表现介绍明晰,从而提出具体的改良医院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新医改的主要内容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初步建立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在药物遴选方面建立完整的体系,完善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报销的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晚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医院的领导作用,用三年的时间内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逐步的均等化,进一步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以及补偿机制的改革,加大政府的投入,最终完善经济补偿政策。
二、医院生存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补偿有限
近年来,公立医院在发展中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诸多财政补偿,然而补偿的数量十分有限,经济效益并不能从补偿中直接获取,尽管补偿仍然在增加,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却帮助有限,有些医院甚至基本的生存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此,医院应当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不能把政府补贴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应该拓展经营手段,加强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医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医保支付造成的影响
医疗保险的支付作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医院经济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新医改中,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使得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简单说,就是保险金获得滞后。由于我国采用的后付方式,使得在治疗前期绝大部分的费用需要医院垫付,后续层层审批才能逐渐的获得这笔费用,这个滞后期就比较容易造成医院的资金周转问题。并且在实际支付过程中,由于事先合同的具体规定不同,也会造成最后获得的保险金数量和前期医院投入有所出入。
(三)政策变化对医院的影响
我国的公立医院的具体医疗服务内容和项目,费用都有一定的规定,因此不能随便的更改,从而影响到了医院对于收入的灵活控制。在以往,医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时期,有的医院通过不合理的刻意选取昂贵药品,提供没有必要的昂贵医疗服务和医学手段治疗患者,尽管医疗效果相差无几,但是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此外还有捆绑消费的现象,让患者不得不接受一些与所患病无关的医疗服务。在新医改之后,这些现象被大大抑制住,方便患者的同时,也造成医院机构一定程度的效益损失。另外,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也是受到了政策的限定,医院自有限,这也限制了医院自身根据市场调节经济结构的能力。然而医院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市场定价的环节,即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医疗器械和药品等价格是受到市场的影响的,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优惠的空间。因此,公立医院的运营和生存就受到的影响和限制。
三、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于医院的影响
(一)改变了医院经济收入形式
在新医改政策推行之前,医院在制定具体医疗费用方面有比较大的自,高收费,乱收费现象广泛存在。尽管这样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然而对于患者的利益却不能保证。在新的医疗改革政策实行以后,国家对于医疗服务的具体费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减少在看病过程中的支出从而保障病人的利益。另外国家又采用定额限制的手段具体约束每种情况的定额结算方法。因此,新医改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收入。
(二)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力度
医院具有和其他组织结构所不同的独特性,病人实际上和医院的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下。具体说来,这是由于病人对于医院的绝对依赖所引起的。这种依赖性使得医院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容易出现灰色收入,而作为病人,无论从信息上不能够及时的甄别,还是从治疗上没有反抗的能力,都使得病人在与医院的关系中出于被动。在新的医疗改革中,国家提高了对于医院的监管力度。尽量减少医院自主独断的治疗方案提供权利,增加了病人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权力。在这种新规的影响下,灰色收入大大减少。另外,新的医疗改革政策也改变了医院传统的监管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多层次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完善医院经济管理制度
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医院的收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障收入,必须要尽快完善医院的各项制度,尤其是经济管理制度。只有在保障医院效益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医院生存下去。在收入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医院想要提高收益,最有效地手段便是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显然不应该以降低医疗效果为代价,应当以保障医疗效果不变为前提。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医疗器材的选择上,不能够以牺牲质量来追求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方式应当从不必要的开销处削减入手,这就要求经济管理制度必须创新。在这方面,医院应当首先做到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最大化的削减流程,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另外要提高对于医疗器材,器械的管理能力,优化管理制度。合理的安排医疗设备,优化和改善器材的使用过程,尽量的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医疗设备采购部门,应当改变经济核算的方式,采用成本合算的方法,把医院里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的费用支出归纳到成本之中,从而有效的控制医疗成本。
(二)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
新医改的关注对象更多是中低收入的普通群体,以保证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医院的效益不可避免的会遭受损失。为了保障医院的效益,就必须改革医院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能力,增加市场竞争力。医院要加大力度引进人才,提高科研投入,挖掘自身优势,建立特色学科。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良好口碑。
另外医院应当对于员工有定期的培训,不仅仅在专业水平上对于医疗工作者严格要求,在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上也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放松了在服务患者方面对于自身的要求。
(三)提高医院的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医院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服务能力的体现。新医改一方面限制了医院的盈利能力,但另一方面也督促医院提高服务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应当在这一方面加大关注,重视细节,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使消费者满意。提高医疗能力和医疗水平,提高消费者的口碑,才是医院得以生存下去的关键。
(四)零差价的医药销售背景下的盈利对策
近年来尽管全国药品差价不断缩小,并且逐渐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在任何商业行为中,都遵循低买高卖原则,即尽量以低的价格买入商品,以高的价格卖出。然而国家药品零差价规定限制了这一点。因此,医院可以在医疗器材和医疗设备方面提高进购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利用国家对于医疗器材产品未做零差价规定,在诸如输液瓶,滞血带,输液器等医疗器材上加大采购产品的成本和质量,从而在这些环节的销售中获取利润。
另外,医院也可以利用国家在药品销售环节上的财政补贴政策。国家对于销售药品的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医院补贴。因此,医院可以在药品采购上尽量选择质量上乘,成本较高的医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补贴提高收入。医院也可以在医疗服务上提高质量,以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患者,也可以适当提高服务价格,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获取利益。
(五)加强医院的内部审计
所谓内部审计,就是在医院内部加强经济管理,做好自我约束。要成立专门机构对于医院的各项收支进行仔细的审查,避免资金外流,严格规范费用使用情况。
五、结束语
新医改的实行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医院的利益。但是在新医改推行时期,如果能够有效地探索出一条新路,不仅有助于推进医改,也不会使医院机构效益折损太多。因此,医院的改革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兰茜.加强公立医院管理适应医疗改革需要[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45
[2]张运洋.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3,54
[3]金家鑫.新医改对医院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4,6
关键词:医改政策 现金流量日报表 编制及应用
医疗改革在全国推行多年,打破了医疗机构以往的诸多制度,很多医院在医改的大形势下,被迫调整医院的管理制度,通过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提升竞争力。现金流量日报表是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医院财务报表的新成员,除了能够完善医院的财务体系,更有利于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法,是医疗改革形势下必要的财务统计手段之一。
一、现金流量日报表编制的应用意义
科学而完善的现金流量日报表编制能够清楚的表示出医院每天业务活动中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管理人员根据当天的现金流动趋势,及时了解医院目前的财务状况,并发现是否存在财务风险,是否需要缩减支出,或者可以根据日流量表发现医院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增加了财务收入,以及哪些特殊日子医院的现金流动性比较大等实际问题。但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过程却并不简单,要涉及到医院事物的方方面面,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一旦因为疏忽大意而出现差错将会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给医院的经济收益带来损失。
二、现金流量日报表在医院的具体应用
(一)现金流量日报表编制的具体内容
医院的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三大部分:医疗业务、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其中医疗业务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病人支付的医疗费,药物费等。投资活动是医院资金流出的主要途径,在上海的很多大型医院都会利用医院的部分资金进行一些医疗项目的投资,比如医疗器械的开发,医疗项目的研究以及其他与医疗行业相关或不相关的投资。而筹资活动也是医院收入来源的一小部分,来自政府的扶持,社会的捐助(包括现金和财务)等都是筹资收入的来源。明确了这三类现金流动方向,就有助于财务人员在编制现金流量日报表的过程中理清思路,减小错误发生的概率。
(二)现金流量日报表编制的借助工具
对每天的现金流量表进行详细的编制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如果只靠人工很难高效率的完成。因此编制人员可以借助财务软件来设计编制流程,不仅能大大的减少工作量,也提高编制效率和编制的准确性。医院可以请软件工程师为医院设计现金流量管理程序,并与其他的财务管理模块相结合,能够实现数据的导入等功能。同时借助企业在网上银行系统里留下的现金交易信息,因为网络上所显示的数据信息不仅客观而且不易丢失,能够随时核对,是进行流量报表编制的有力工具。
(三)保证流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现金流量表的核算范围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有不同的要求,明确核算范围是保证流量日报表编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医院需要计入编制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医院现有库存的现金,医院在银行的存款,以及通过其它货币方式进行的业务活动中的资金流动量(具体根据医院当天的业务情况而计算)。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资金流动都要计入医院的现金流量日报表中的,比如医院的银行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来回转换,医院固有现金存入银行账户,因为网银业务而产生的票务数据信息等,虽然产生了资金流动,但是并没有让医院的总资产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将这部分资产作为现金流入计入编制表中,将不利于管理人员客观的分析医院的资产情况,甚至会忽略已经存在的资产风险。
(四)及时发现财务风险
医院的财务状况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稍不留神,就可能演变成财务危机,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整体形象。管理者应该及时关注每天的现金流量报表,一方面是对编制人员工作的尊重,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通过分析近期内医院现金的流动情况,发现是否出现财务问题,一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也能及时作出调整安排,以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通常情况下,如果医院当天的现金流量表出现异常波动,比如现金的流出量远大于流入量,或者流出量比平时增加很多,流入量却突然减少,这些都是不正常的财务情况,需要找出波动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五)帮助建立现金流量预算
虽然医院的编制预算主要依靠的是当天业务活动的主要收入以及支出还有医院当日的收入与支出结余而定的,但是除去这三大项,还有其它方面的的因素。因为收支结余只是一个计算出来的数据,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医院当天所有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现金流量预算来防止因为计算数据与实际现金流量相差过大而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很明显,现金流量日报表已经能够为流量预算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大概了解医院当前的收入水平,以及现金流出的大概范围,即医院在哪些方面花销比较大,哪些花销是必须的甚至可以增加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或者可以减少的。了解这些信息之后,能够及时对医院的采购制度作出调整。
三、结束语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更加科学化的方法,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通过现金流量日报表编制的深入运用,医院的财务系统将更加完善,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能得到强化,并有效规避风险,防止出现扰乱医院正常营运的财务危机出现,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医院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川.基于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194
关键词:新医改 医务绩效管理 问题 建议
绩效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不断的对员工的执行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提高和改善的一种管理活动。绩效管理首先应用在企事业中,获得巨大成功,近年来,随着新型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进入市场直接参与竞争,使得医院开始重视绩效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绩效管理逐渐被引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规划、绩效评估以及绩效的反馈和改进等过程,是为实现医院战略目标而对绩效实现的各种要素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通过对医院目标的建立以及医院各单位和员工的绩效考核,将绩效成绩公布,应用到医院的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最终实现医院整体战略目标。不断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可以有效的不断完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的竞争力。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员工与医院的沟通、交流,有效的反映了医院的具体管理思想和医院文化。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医务绩效管理模式,成为各所医院管理者研究的重点,对提高医院的效益,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缓和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设高效的医院绩效管理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一、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绩效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医院开始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医院纷纷开始进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改革,医院领导给与充足的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也花了很大力气,但是,由于医院机构设置复杂,部门众多,部门主管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同,导致医院的绩效管理改革进展缓慢。有些部门主管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部门主管不愿意花时间去参与到其下属的业绩考核中,认为填写相关表格会浪费本就有限的时间,将业绩考核完全寄托给人事部门。在这种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各个部门的主管对于绩效管理抱着应付的态度去执行,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导致绩效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不够,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在很多的医院的管理者当中,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常严重。我国医院的管理者往往是一些医学专家即院领导担任,他们往往身兼数职,精力很难集中在绩效管理上。此外,这些医学专家往往不具备绩效管理的知识,对于医院的绩效管理,很多管理者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忽视了绩效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缺乏现代的医院绩效管理观念,导致了绩效管理失去了它原本的地位和对医院的重要作用。
(三)绩效目标与员工想法脱钩
医院管理者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员工的想法,单纯的追求医院的利益最大化。在绩效管理中,制定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过严、过高,导致员工出现厌烦心理,不但不能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反而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减弱了绩效管理的作用。
二、建设科学的医务绩效管理模式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院绩效管理机构
推进医院绩效管理的改革,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构。要在全院上下形成绩效管理的意识,尤其是各部门的主管,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应该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对下属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医院各个部门的执行能力,响应医院领导号召,积极推进医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医院各个部门和员工坏从中获得益处,将自愿的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执行。
(二)合理制定管理目标,实现医院和员工的共惠
在制定医院战略目标时,不能只从医院的角度考虑而忽视了员工的想法,科学制定医院的战略目标,才能为以后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动力。管理者应该将医院的战略目标向各个部门主管和员工进行详细解释,这样可以有利于各个部门和员工将自己的绩效计划和医院目标挂钩,当目标实现时,也会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各个科室要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小组,专门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实施,及时组织科室管理者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将医院的总体战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通过部门目标的实现来逐步完成医院整体目标的达成。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实现科学考核,合理奖惩。
(三)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绩效管理
PDCA 循环又称质量管理循环,是由著名的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PDCA 循环应用范围很大,将其应用到医院的绩效管理工作中,更显示出了他的优越性。其中P、D、C、A 这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1、P(Plan)――计划。计划是指在工作实施之前制定的方针政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的预期效果;
2、D(DO)――执行。执行就是指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根据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和目标完成管理工作;
3、C(Check)――检查。检查意为着对计划中输出结果进行总结检查,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明确项目的最终效果,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
4、A(Action)――行动。行动即对所检查的效果进行处理,然后对绩效管理的效果进行评测,对其进行认可或否定。
通过PDCA循环后,我们可以吸取成功的经验,并通过模式化、标准化处理,以适当的方式推广运用;同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趋利避害,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针对这一轮尚未解决的问题,应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再次处理,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这种循环的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并做出正确的考核,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药价格;医疗改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4.067
1 引言
从2015年10月31日开始,江苏省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包括三甲医院)全面推行医药价格改革,具体内容包括不再实行药品加成、重新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府在财政上的投入、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制定出符合医疗改革要求的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院监督和考核以及强化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管理等八个方面。医药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行,目的在于使公立医院回归其公益性,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公立医院医药价格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医院以及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医疗卫生资源和技术手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提供检查,疾病\疗、手术,以及术后护理和用药等服务的价格,二是由医生开出处方,患者在医院药房购买的药品的价格。两者并称为医药价格。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医药价格改革措施中取消药品加成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两项措施的实施现状,对我国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策略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通过调整和改进目前现有医疗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及时了解就医市民对于改革的反馈可以更好的推进改革,由此,此次调研选取了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以及江苏省中医院三家三甲城市公立医院作为调研地点,对前来问诊的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随机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100份,并与其中部分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此次调研主要围绕此次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取消药品加成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两项措施,了解市民目前的就医情况及对于改革后医药价格的满意程度。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目前医药改革的效果以及患者在就医时真实的需求。
调查中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性市民共52人,女性市民48人。年龄主要集中在40至59岁,其次为60岁以上的市民,占22%。大部分参与此次调查的市民都购买了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总数占到86%。基本情况如下图。本文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归类,由此对目前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情况做出评价,分析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讨论如何能够更好的推进改革工作的开展。
3 研究结果
3.1 就医流向的改变加重“看病难”,诊疗服务满意度较低
随着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措施的推进,就医患者存在从基层医院上涌的现象。实地调研中有部分患者表示,在医院开药比在药房买药更加实惠,调查结果中,只有28%的患者表示药品价格较高。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64%的人表示在生病时会选择公立医院进行就医,其中大部分都购买了医疗保险。同时,在被问到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有84%的市民认为是在医院排队的时间过长,就医患者太多(见表1)。根据调查结果,目前患者对公立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仅有28%,还有38%患者表示对目前的诊疗服务质量不太满意。由此可见,药品价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在药品支出上的负担,但与此同时也加重了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营的情况,导致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较低,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3.2 设定药占比标准,医生存在增加检查项目的行为
为了降低医院药品成本的支出,许多公立医院都将药占比和门诊处方金额作为考核的项目,不仅将其与当月绩效奖金联系起来,还要对照医院的目标值,对科室或者医生超过部分按比例进行扣除。于是,临床科室的医生将会十分注重药占比,甚至将此作为第一考虑因素。但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总收入,有的医生可能会增加医疗服务检查项目,而不从检查的必要性和患者的经济性上全面的考虑。在此次调查中,有48%的患者感觉在以往的就医过程中医生存在开大处方(见表1)、使用高价药和增加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的行为。但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医生与患者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3 总体诊疗费用没有明显下降
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之后,药费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依然无法有效遏制总体的医疗费用上涨的趋势。目前医疗费用仍然是市民生活中较重的负担之一。在此次调查结果中,只有34%的患者认为当前能够负担自己的医疗费用,其中大部分都购买了医疗保险,在这部分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中,有50%到70%不等的费用是能够得到报销的,实际支出的费用相对而言能够负担。还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当前的医疗负担较重,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已购买医疗保险的患者,但是仍然感觉医疗负担较重。在对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时,虽然有接近40%的患者认为药占比有所下降,但只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医疗费用有所降低,可见单一的控制药品费用并不能够完全达到医药价格改革的效果。
一、创新财务预算管理,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预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要做好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医院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认可度,认识到财务预算工作在医院运行中发挥的作用。
要优化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要关注医院内部财务预算工作体系的建立。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是医院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因素,对医院的收支进行合理预算,需要明确前提。其一,财务预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医疗部门的规定去确定医院内部的收费细节;其二,财务预算工人员要做好财务业务的计算工作,提高财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其三,将财务预算工作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联系在一起。
二、加强财务管理认知,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t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影响着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以及工作质量。医院,不是公益单位,其经营情况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供需关系不尽稳定的环境中,各家医院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不尽相同。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今天,医院管理者应当将财务管理工作提到重要的地位。
在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关注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专项培训,让财务工作人员丰富个人会计知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医院的规定明确自己在医院内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控制自身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实践,从市场环境的特点出发分析风险因素,对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加以处理,预测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才能让医院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水平,标志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意味着医院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了解市场对于医院发展的影响。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今天,社会大众能够应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走进医院。
在诸多城市都存在着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的不平衡问题。社会地位与医疗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影响以及患者青睐程度。不同的发展情况需要得到不同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去弥补医院发展的薄弱环节,才能让财务管理制度服务于医院的全面发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医院管理者与财务管理者、工作人员相互协调,通过开会讨论一起商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细则。
四、提升财务管理网络化程度,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前,虽然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与普及,但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者仍然利用手工方式管理财务信息,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医保使用范围的扩大与患者信息的共享。医院的收费工作信息化程度增高,财务信息复杂度提升,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要创新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就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性、科学性与精准性,关注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化程度,建立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平台,能够简化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个人工作,更能方便患者。作为现代化的医院,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与技术,建立网络财务平台。利用网络平台结算医院内的医疗服务与药品,借助计算机设备统计医院内部产生的财务数据。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统计出的病床数量以及每一个床位的收费情况,医院床位的使用量等。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将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预防手术室危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式,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些年来,各类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安全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创设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1整体性原则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集中场所,每日进出患者流量较大,工作人员数量与类别较多,比如麻醉医师、护士、外科医师以及医疗辅助人员等等[1]。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安全风险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手术患者安全目标视为一个整体性目标,将术前访视、防护、用药核查等等内容均纳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通过各个单因素的分析,各因素的联合作用分析等,构建完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1.2分级性原则
基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空间范畴等,可以针对于手术室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罗列相关风险因素[2]。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中明确清点各类手术应用器材、药品数量等等,关注患者安全。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常规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分级性原则,罗列相关的等级结构,将所涉及的各项护理安全内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当中,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相互关系等等。1.3动态性原则手术护理干预中,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以及外部环境等,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3]。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结合手术护理的特殊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结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通过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等方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分级性原则,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进行充分规划与设计[4]。同时,还需要结合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要求等,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使各项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降低各类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全面的规划基础上,明确各个层次级目标,每一个项目对应的即为标准的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比如感染风险控制,则可以细致划分为感染风险评估流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环境的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子文件体系。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方式,将各类可能会出现的患者安全隐患纳入到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2.2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特点,有助于规避各类风险,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将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融入管理活动中,基于循证医学的方式,设计手术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类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可以构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表等相关内容,构建手术室风险事件分析与完全制度,借助风险评估的方式,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构建安全预防评估体系。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反馈、工作反思的重要价值,分析问题,并且寻求新的解决对策,保证体系、制度的不断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增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
手术室日常进出人员数量比较多,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手术室护理中各项器材的管理效果、药品的管理效果等等,均会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优化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并且坚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精神。各项工作分配到人的方式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提升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各类手术室风险问题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排班方式。传统的排班方式多是根据日常手术需求,手术当日下午与晚上安排接班,护士长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手术患者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还需要被动加班,不但影响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且由于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失误发生率显著增加,护理配合连续性较差。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以专科分组,明确时间节点,基于各手术专业,将护理人员分为各个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各个手术时间,并且使护理人员清晰自己的手术室配合任务[6]。护士长需要明确安排手术室各个时间段,具体内容可以由各个专科护士组长进行安排。上、下午班自由掌握,原则是保证手术配合直至结束。交班的时间节点原则是用于连台手术。分组固定手术间,有助于手术室综合性管理,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专业性的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工作下造成的各类不良问题发生。
3小结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为手术患者带来更加专业性、全面的护理服务,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柯胜男 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莘,韩斌如,应波,等.基于信息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平台构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5,01(21):10-13.
[2]刘梅芳,刘婕婷,潘丽莹,等.胸外科手术中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6(11):889-891.
[3]陈素兰,陈丽媛,李瑞刚,等.应用系统论构建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1,14(15):66-69.
[4]徐宏坤,周红霞,李华.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22(23):8-10.
关键词:医院 财务制度 成本核算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修订亮点
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革现行的医疗体制,而与这对应的医院的财务制度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医院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2012年元旦起开始实施的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正是配合医疗改革的发展脚步,大幅度改进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期有效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水平。新医院财务制度以医院公益性为出发点,对医院成本核算进行强化,体现了一系列新亮点。
改变了医院旧有的收付实现制成本核算基础,转变成以权责发生制辅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
把医院会计要素中的“支出”以“费用”替代,即强调医院有收入就就必定有费用产生,强调成本、费用与收入间的对应关系。收入与费用实施配比,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更符合谨慎性要求。
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强调根据医院财会改革的成果加强成本控制并设立医疗成本的具体核算内容。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改变原来的医院会计科目和核算内容不完整、确认计量不明确的现状。
确定通过补偿机制来实现医院长期资产的摊销:“固定基金”科目被取消,增设了“累计折旧”,新财务会计制度提出,必须以成本补偿的模式实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无形资产,既与企业会计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接轨,强调固定与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价值流失程度,凸显其真实价值。
将谨慎原则应用于医院的成本核算中,医院必须根据有关规定,除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无形资产外,还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负债和或有事项。
取消旧体制中的药品加成核算,强调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药品成本,以实际成本进行会计核算,提升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财务制度强调必须完善医院财务报表,向企业财务报告体系靠拢,主要的报表有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收入费用、预算收支和基建投资等相应报表及对应附表。增加的现金流量表主要表现医院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动态变化,通过这个变化可以有效地判断企业是否合理利用资金,对资金的管理是否正确。
新医院财务制度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要求注册会计师须对医院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内的医院的收入、费用和现金流动情况并出具审计报告,以独立角度提高医院公开披露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完善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体系
新财务制度有效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高度,加大了管理医院成本的力度,目的是降低医疗成本,高效控制医疗成本;充实了原来医院的成本核算不明确的内容,明确了成本如何核算、归集和控制的具体方法。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不局限在成本核算上,应包含多个核算层,医院层、科室层和医疗项目层。三个层次互动,共同为医院成本核算服务。
(一)完善医院层的成本核算
医院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医院成本核算可以综合评价医院效益,促进医院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降低成本和合理利用资源。医院要重视对其他医疗服务对手的竞争力的分析,比较自身与其他对手的优劣势,吸收对方成功经验,改善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全院一起动员加强医疗服务水平,严格控制医疗成本,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对于在开展服务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成本的使用力度,既要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又要严格制止浪费,节约不必要的支出。
(二)完善科室层的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层面上的成本控制程度直接影响着全院的成本。对于完善其成本核算要做到:把全院的成本控制内容分解到各个科室,由各级科室对其成本专项负责并充分公开,借以加强全院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科学层的成本核算要以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量化和配比为基本原则,重点考核科室的医疗服务效率和工作量;以各个科室的利润为基点,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完全成本或是责任成本制度进行成本核算;要准确、真实地分析、核算科室成本并适当采取激励机制与之结合,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三)完善医疗项目层的成本核算
医疗项目指对某个服务项目发生的劳动消耗,核算医疗项目的成本是医院成本核算中最细化的成本核算内容,通过分析医疗项目的成本可以检测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其中引进大型医疗器械的资金投入更要实施必要的成本控制。有的医院对现有的服务资源进行再造后产生新的收益和服务,对于这样有创建性的做法要充分肯定,毕竟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为了达到资源和效益的最佳配置状态。
三、结束语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开展成本核算,必须依照制度规定设计适合自身的成本核算体系,并保证其能高效运转。只有这样,医院成本核算才能为医院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更好地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世飞,于润吉. 《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
[2]韩斌斌.《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
关键词 医院人事档案 管理机制 途径
医院进行自主招聘是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而展开的编外人员的招聘,因为只有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然而医院在对这些人员的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基于此种情况,笔者以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优势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优势
(一)促进医院职位结构的合理化
众所周知,每个事业单位的编制名额都是有限的。但是有时候有限的名额不能满足医院对人才的需要。而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就打破了编制对医院人才纳入的限制,不仅促进医院职位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让医院纳入了大批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的同时,也使医院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简化招聘流程,促进医院用人机制的良性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打破了编制对医院人才招聘的限制,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招聘人才。我们都知道,正式编制人员的调动,过程非常复杂,手续相当烦琐。而医院在进行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鉴定劳动合同,这样就简化了招聘流程,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非常便捷,医院要严格对招聘人员进行考核,施行优胜劣汰的政策,从而促进医院用人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可以有效解决医院工作人员不在其岗位却占其编制的问题
随着各国的频繁交往,使得各个单位出国学习的人数逐渐增多,在这些人中不乏编制的人员。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就会对出国学习不归的人员进行清理,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批,就可以空出编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档分离”的情况导致无法快速开展工作
我们知道,当职工遇到晋升职称、函调政审、党团关系等问题时,是需要查阅该职工的档案的。而由于人员的人事档案都是存放在人事机构的,所以,当职工需要对档案进行查阅时,先要和人事机构联系,要不就是认识机构去查档案,要不就是将档案接回来在进行查阅,这样不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导致工作无法快速地展开。
(二)人事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医院和人事机构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目前来看,人事机构对医院人员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保管的层面,致使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完善人事制度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三)加大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医院把人员的人事档案都是放在人事机构的。所以,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办理人员在人事机构的档案移送、查档等工作。这样就加大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四)人事机构的人事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
人档分离,直接导致人事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因为人事机构保存的所有档案都是最初的原始资料档案,但是我们知道职工的职位、职称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的滞后。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路径
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加速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仅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更为医院的高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可以说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他们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速度,更使在资料的收集和传递的方式上,实现和人事机构的快速连接。
(二)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众所周知,制度是约束行为的准绳,要想对人事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这也是能够顺利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这样就可以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速推进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三)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医院应紧跟形势,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首先,积极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其次,建立人事档案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档案材料传递、接收的数据库。再次,建立政审证明材料数据库。最后,就是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法制化监督力度。这样就加速了医院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四)对人员的业绩记录在案
医院想要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对这些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这个群体的情况要有一个全局的把握。比如,医院可以对人员的业绩记录在案,具体内容就是他们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研究成果等。我们知道,人事机构的档案信息是否完整取决于医院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是否到位和及时。因此,医院应加大人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以保证对人事人员的资料收集、传递的及时。
四、结束语
完善医院人事档案袋里管理机制,对医院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想要实现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
(作者单位为安仁县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刘,安仁县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学教师、机关干部、乡镇领导。]
参考文献
[1] 许安庆,徐道喜.医院人事制度现状与完善[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