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简述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9 17:14: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简述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简述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第1篇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区环保局把工业园区的东龙拉链厂确定为循环经济的试点之一。8月初,单位正式启动了对东龙拉链厂厂内循环经济的审计,成立了专门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通过宣传使得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对循环经济审计工作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取得了企业领导层的认可和支持,在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协助下完成的对东龙拉链厂厂内循环经济的审计工作,提出和筛选了多项循环经济方案,并且对各个已筛选出的方案的可行性做出了完整的分析。

(1)企业排污评价

东龙拉链厂的主要污染物有工艺废水(主要来源于漂染车间)、生活污水、锅炉产生的污染气体和废渣以及经压滤机压滤含重金属的污泥。年排放污水量约13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4t,污泥480t,炉渣方。企业非常重视环保设施的建设,已有比较完善的环保设施。公司在废水治理方面

较为突出,排放废水达到国家综合废水排放一级标准。监测结果表明,公司排放污水水质较好,回用潜力大。能耗分析显示,公司在节能降耗方面亦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2)已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成果

东龙公司拥有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ycc”牌尼龙、塑钢、金属等高品质拉链系列产品,拥有英国ukas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ycc品牌拉链,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大大超出规定标准,并处于稳定状态,是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和英国ukas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了东龙产品的信誉,由此,公司获得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上海市计量合格确认证书(—),现在正全面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公司发展为契机,该厂在循环经济方面已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成果简述如下:

l原料煤分区集中贮存,管理有序,基本无流失和混杂现象;

l厂房布局整齐合理,机器设备运转率有所提高,维修保养及时,基本做到无生产设备事故发生;

l污染治理设施较齐全,运行良好,废气和废渣均可达标排放;

l车间各工序操作规章制度齐全,员工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规准进行生产操作;

l全厂实行“无泄漏岗位”管理和工艺指标考核制度,同时进行清洁生产评比活动;

l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大大超出规定标准;

l公司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充分利用漂染废水的余热加热漂染工艺用水,在降低工艺用水加热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废水的降温,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在节能降耗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利于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

l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铁屑用于漂染废水的处理,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在开展以废治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持续开展循环经济

公司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开展循环经济的潜力非常巨大。循环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取得极大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企业一直将节能降耗作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头等大事考虑,目前正酝酿锅炉的改造与污水回用方案的制定。本次审计工作的实施,为企业在该方面的努力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在节能降耗工作方面的开展进程,利于企业持续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污水回用方案已基本成形,深度处理工艺已确立;

l锅炉改造方案已经经过论证,筛选出了最佳改造方案;

l企业计划开展排放污水回用工艺用水的研究,实现生产废水的零排放。

l企业计划开展应用炉渣进行烟气脱硫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炉渣的利用效率;

总之,东龙公司已节能降耗方面已经做了相关的努力,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在巩固己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公司以本次审计工作为契机,保证按计划继续实施本轮审计提出的方案;以节能降耗为核心,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为手段,开展污水的回用与锅炉的改造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而努力。

(4)开展本次审计工作的意义

本次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立了东龙公司作为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模范作用。节能降耗减污的核心思想决定了开展循环经济审计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能源消耗与污水排放两方面。东龙公司是一家既燃煤又排放污水的大企业,这使得本次审计工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利于向其它企事业推广,利于循环经济从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层次向工业园区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以及工业园区之间的大循环层次的渐进式开展。

循环经济审计小组

第2篇

关键词:矿渣微粉;矿渣粉磨;立式矿渣磨机

近几年,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拉动下,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铁产能急剧扩张。矿渣是黑色冶金工业影响环境负荷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根据钢铁行业2008年运行基本情况分析数据,2008年我国产粗钢50049万吨,生铁47067万吨,钢材58177万吨,冶炼废渣产生33100万吨,(其中钢渣约为14300万吨,高炉矿渣约18800万吨),综合利用16700万吨,加上历年累积,总贮存量为3.8亿吨,占地6万亩,这些露天储存的冶炼废渣堆存侵占土地,污染毒化土壤、水体和大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造成明显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据估算以每吨冶炼废渣堆存的经济损失12.5元计,每年造成经济损失47.5亿元。所以,冶炼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焦点,也是我们推进循环经济的中心内容之一。

矿渣在水泥工业中的综合利用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在1995年以前,粒化高炉矿渣主要是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粉磨方式以熟料、石膏、矿渣按比例在一起混合粉磨为主。矿渣由于难磨,在水泥中的掺量有限,一般不超过30%。

第二阶段是1995~2000年,国外磨细矿渣粉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和效仿。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的高掺合料,在建筑工程中逐步推广使用。但由于要求矿渣微粉比表面积要达到600㎡/kg以上,国内仅有几家生产。主要原因是:当时,年产30万吨规模的矿渣微粉生产厂,几乎全是进口国外的立磨生产线。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生产线投资相当大。以年产3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为例,一次性投资至少在5000万元左右。

第三阶段是在2000年之后,粉磨设备节能技术和矿渣微粉应用经济技术研究的深入,使广大水泥及混凝土搅拌站企业认识到,矿渣微粉最经济的粉磨细度应控制在450㎡/kg左右。各种粉磨设备都能够生产出市场不同需求的矿渣微粉,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随着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力度的加大,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推动下,矿渣微粉的产量年年翻番,目前已接近3000万吨/年,建材行业内一个新兴产业正逐步在形成。

国内某大型钢铁公司(简称S)对现有的高炉矿渣处理方法是:除一部分销售给当地的水泥企业,绝大部分不能利用的矿渣,由S公司购买废渣填埋场地,对废弃的高炉矿渣进行填埋,公司每年用于购置填埋场地及处理废弃的高炉矿渣的资金多达上百万元。一是浪费了国家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对社会带来环境危害;二是对填埋掉的高炉矿渣资源是一种浪费,使高炉矿渣对社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国策;三是公司用于高炉矿渣填埋的专项环保资金会逐年上升,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对高炉矿渣综合治理,是关系到公司按照国家循环经济国策发展生产,保障国家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于是S钢铁公司委托我院设计一条矿渣粉粉磨站生产线,该项目设计情况如下:

1 主要技术方案

1.1 建设规模

年产矿渣粉240万吨。建设四条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生产线,烘干热源用高炉煤气作为预热式燃气炉热源。矿渣粉主要用于水泥厂及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做混合材,外销至水泥厂或周边地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1.2 生产方法

矿渣粉生产线采用四台MTP4600.4立式矿渣磨机粉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工作制度,确定磨细矿渣粉全年工作10个月,每月工作28天,年生产磨细矿渣粉240万吨。

2 工艺流程简述

原矿渣及脱硫石膏由汽车运入矿渣联合堆棚中,由铲车送入喂料仓,经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入计量仓,计量仓经计量内的矿渣及脱硫石膏,按照一定配合比由电子皮带秤、皮带输送机、三道锁风阀喂入立式辊磨,在辊磨中物料随着磨盘的旋转从其中心向边缘运动,同时受到磨辊的挤压而被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盘边缘处被从风环进入的热气体带起,粗颗粒落到磨盘再粉磨,较细颗粒被带到选粉机进行分选,粗粉也返回到磨盘再粉磨,合格细粉被带入袋式收尘器收集作为成品,成品细度可通过改变选粉机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部分难磨的大颗粒物料(包括铁渣)落入风环,通过吐渣口进入外循环系统,并经过除铁后再次进入辊磨与新喂物料一起粉磨。出收尘器的成品通过空气输送斜槽、提升机等设备送入到成品库中。

烘干用热风由预热式高炉煤气热风炉提供。炼铁产生的高炉煤气经过较长的管道引至磨旁的热风炉系统,燃烧产生的热气体进入磨机,实施对入磨物料的烘干和输送作用,入炉煤气量可以根据要求的风温进行调节,出磨气体通过收尘器净化后由系统风机排入大气,其中一部分循环入磨。采用高炉煤气作为烘干热源,具有调节简便、清洁环境、占地面积少和节约能源的特点。

系统中设计了三道除铁装置:计量秤后的第一条皮带设有带式除铁器,物料循环系统中设有二台精细除铁器,这三道除铁装置可以有效地除去矿渣中的铁渣,降低设备的磨损。

系统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监测全部的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并实施连锁保护。控制室还装备工业电视,可对现场关键部位进行监控,降低事故率

3 主要生产设备

矿渣粉磨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磨机,我们设计采用了MTP4600.4立式矿渣磨机。在矿渣微粉质量均达到GB/T18046-2000要求的前提下,立磨技术有以下优势

⑴立磨的电耗节省50%以上;

⑵立磨技术耐磨材料的消耗比球磨系统低130倍以上;

第3篇

【关键词】 物质变换 人与自然 中国生态环境

是近千年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其理论内容包罗万象。研究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学批评大纲》、《资本论》还是《自然辨证法》、《反杜林论》,其中涉及“物质变换”的思想不胜枚举。研究物质变换思想,可以助益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时至今日才出现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每况愈下。同志在党的十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到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这也彰显出在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改善中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应该在物质变换思想的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变“征服自然”为“善待自然”,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探寻改变物质变换断裂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物质变换的来源与内涵简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广泛地使用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但它并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独创。“物质变换”源于德语Stoffwechsel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勒,原为新陈代谢的意思。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质变换”的概念不容置喙,但学术界对“物质变换”的来源并未达成一致。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为代表,他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来自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以及谢林的自然哲学;而以美国学者福斯特及日本农学家棰名重明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的“物质变换”概念源于与马克思处于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也有人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以上双方思想的共同影响而来。总体看来,第二种观点较为大多数学者认可,他们认为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了李比希的“归还定律”的影响,使马克思在级差地租、人与自然、商品交换等理论中彰显出物质变换的思想。

的物质变换思想主要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认为是自然界内部单纯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是发生在无人类干预的自然系统内部,属生物学上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如马克思认为“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破坏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第二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作为有机生命体,为了生存要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即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而且也是联系人和自然物质变换的纽带,正是劳动才得以让人类维持自身有机的物质循环,让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命继续存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第三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商品流通。马克思指出“交换使商品从把它们当做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923)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同时,人的各种生活资料及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源于自然界,人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由此看来,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这一中介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尊重伟大的自然规律,物质变换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物质变换受阻。

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革新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依据物质变换的思想,只有正常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人类才能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马克思在使用物质变换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的物质变换被扰乱的现实,但那时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可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首先要革新观念,让人与自然界之间合理物质变换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属“人”的自然,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与生活,所以两者是统一的,而并非是对立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物质变换的历史。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既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人所处的位置。恩格斯也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19)这说明我们应该和自然界进行和解,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物质变换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以最无愧、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调节国内经济物质变换,助益于生态环境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起飞比较晚,生产和消费方式也较落后,经济复苏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了严重破坏。回顾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等现象,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另外,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显得比较粗放,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却很低,从而导致污染排放严重,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

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崛起不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崛起,而且也包括生态上的崛起即绿色世界的崛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就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根据物质变换的思想,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相对于产业内部而言,绿色经济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内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也不能忽视产业间的物质变换。只有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的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三)改善国际经济物质变换,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

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调节国内经济的物质变换,还要重视改善国际间经济的物质变换,维护国际间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中国一直追求“经济增长至上”,长期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科技开发率低,总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但很大一部分“中国制造”却也严重危害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要改变一味重视经济增长而实行的外发式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取得短暂的、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利欲熏心、不顾一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众所周知,工业文明的能源基础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可持续的,从大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能源无法归还给大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目前,在信息时代,各个国家推崇的是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中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为物质变换顺畅。

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发达国家借助于中国要发展经济的时机,向其转移资源消耗多的工业,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改善国际经济的物质变换,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刺激内需,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才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国际经济间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总而言之,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合理调节国内及国际经济间的物质变换。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共存共荣。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能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受阻则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会出现生态危机。所以,一旦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不顺畅,就应该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致力于建设更适合我们生存、生活的生态环境。因此,的物质变换思想,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中国无疑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4篇

关键词: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由于综合利用水平还不高,这些固体废弃物没有得到更好的回收利用与处理,利用率很低。这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很低下,而且对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因此,怎么去加强和完善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利用,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使固体废弃物更好的被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去解决的问题。

1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地点与时间无法利用而被人类丢弃的固体或者半固体物质。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有机废物与无机废物2大类;根据不同的危害状况可以将其分为有害废物与一般废物2个大类;为了更好的管理固体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的不同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1]。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成分繁杂,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 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状况

我们国家在对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方面做得比较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现在对在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处理与利用技术上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目前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综合利用的技术来看,我国在对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方面都停留在较低的一些层次上,比如用在回填、筑路、生产建材等方面。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就是在固废处理处置技术配套上面的缺乏,很多的固体废弃物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话题被提上日程,全球各个国家都很注重生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使资源更合理更高效的被利用,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因此,应该着力与固体废物的循环应用研究,找到更多的固废的利用途径[2]。

3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

在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遵循“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前,主要通过化学手段来处理固体废弃物,通过物化手段来处理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手段来处理固体废弃物,通过生物手段来处理固体废弃物,让这些固体废弃物更好的被运输、储存和利用。目前,我国废弃物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固体废弃物来提取各种有用的金属物质,对金属物质的提取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的重要途径;把固体废弃物生产成建筑材料:把一些冶金矿渣这类的固体废弃物生产成碎石,这些碎石可以用作混凝土的骨料、道路材料、铁路道砖等;可以把一些与水泥的化学成分相近且具有水硬性的这类固体废弃物生产成水泥;可以用粉煤灰、赤泥、煤矸石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来生产建筑制品;生产铸石和微品玻璃,用某些工业固体废弃物可生产铸石和微品玻璃;可以用高炉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这些固体废弃物来生产矿渣棉或者是轻骨料;回收一些具有潜在能源的固体废弃物。如可以通过筛选粉煤灰,将其中的煤筛选出来进行发电。以上这些针对固体废弃物的利用途径都将为社会节约很多资源,意义重大。

4 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对策

随着我国在针对固体废弃物方面的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我国一些落后工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规划,完善和改进了很多关于固体废弃物方面的投资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将一些能耗高、低品质,污染重的落后(低效)产品淘汰,将生产能力低下的企业、生产运行费高的企业、生产效益差的企业都关闭,或者让这些企业改进工艺,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固废的产生。为了进一步加快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应该做到以下5点[3]:

4.1 建立健全当前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

让这些管理体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并且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运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不同行业广泛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固体弃物最大程度的资源化。进一步实现对固废处理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4.2 加快与地方性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的配套建设

尽快完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法律、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法规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标准。还要为企业提供关于废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的有效政策保障体系。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不断改进和完善针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的有效激励机制,让国家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鼓励倡导和扶持作用,引导企业更加合理化的生产,逐步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模式。

4.3 努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用新技术的研究,并且使这些新技术能广泛的应用于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上面。可以在一些重点行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将一些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做得好的一些重点企业树立为先进典型,以此来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先进适用技术的得到很好的推广,对我国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4.4 在源头削减方面下足功夫

就是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做好工艺的改进,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制度的完善,这样就可以是企业在生产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让企业更早的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加强固体废弃物利用方面的宣传,阐明利害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经济手段,按照谁污染就谁来承担相关责任的原则,合理征收固体废弃物排污费。尽可能的实现清沽生产,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就尽可能的消除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4.5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围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人人参与,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奉献自己的力量,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5 结语

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环境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们要加强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根本目的。因此,大力发展固体废弃物回收体系已经成为众多优秀企业的竞争利器,尤其在那些以服务营销为主导思想的全球性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发展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已经成为了他们发展的大方向。因此,更加应该学习、研究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以此来增加我国企业的效益,改善环境,节约社会资源,更好的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文虎.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科学情报开发与科技,2007 (33):93-94.

[2] 王静斌,李艳玲,张玉峰,等.控制我国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9):2-5.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基本的生活元素,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的获得。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

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它的这种环保的概念完全适用于蒸蒸日上发展的旅游业当中去。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

(一)古镇旅游的定义

古镇旅游是指在古镇地区开展的,以古镇文化景观、古镇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是从地域出发进行概念界定,也就是说,所有发生在古镇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古镇旅游范畴。

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购、娱、游、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都会无形或是有形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游客们进出带进的尘土、排出的二氧化碳,都会破坏了古建筑文化的和谐而且对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垃圾也是古镇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初步统计数字,周庄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8kg,那么260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给古镇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了精神污染,影响了古镇的旅游质量。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向低碳经济型转变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古镇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性+生态性’,是旅游者走向和体验自然气息和感受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其发展也必然要求最大的生态化、低碳化,以此达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三赢效益。

三、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一)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大部分古镇旅游属于人口密集型的目的地旅游,与传统自然景区大相径庭的是古镇旅游更加注重人文历史、宗教文化的体验,比如,不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注重的是乡村的民俗、民风,但古镇旅游往往注重的是生态环境上。因此,古镇旅游在生态、绿化等方面做的往往还很不到位。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是可以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与真正意义的“获取经济利益”二者间的平衡点,国内古镇旅游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寻求古镇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古镇旅游开发、发展与古镇保护的双赢目标。

(二)低碳旅游是新要求

在倡导低碳概念、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今天,现有古镇这种非低碳的旅游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和人们对于各行业的要求。以低碳概念做前提是对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低碳旅游是新途经

低碳旅游的行为直接表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消除二氧化碳对人类环境的巨大危害,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是旅游业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它不仅仅使该行业发展逐步绿色和可持续化,也对其上下游产业向低碳产业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四、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一)古镇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性

大部分古镇中仍使用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使用现代化上,不是采用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更多的使用传统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排放能源。古镇中的某些燃煤商家和店铺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经过任何有效处理。然而,处理技术引进的巨大成本使低碳技术要想在古镇旅游发展甚至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分困难,而在古镇旅游中要实现低碳化,除了要求游客低碳消费以外,更多的需要依赖古镇旅游开发中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古镇旅游的人群低碳意识薄弱

在不少古镇旅游中,各种群体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不强,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和环保意识“掠夺性的开发”,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忽视自然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并且,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低碳意识也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某些古镇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中就很少积极考虑低碳发展和采用低碳措施。为此,在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普及旅游中的低碳旅游是相当必要的。

(三)古镇资金的缺乏和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内古镇旅游当中,部分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营运商追求高利润的同时,都不重视投入资金对旅游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致使低碳旅游设施投入明显缺少。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低碳服务设施不完善、低碳旅游综合接待水平低等。

五、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

以下,简述了低碳旅游与社会发展和古镇旅游的发展的模式。(见图1)

六、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碳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讲,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合理利用新媒体科技的各种形式,制作古镇低碳旅游推广宣传内容,制定符合当地古镇文化的低碳旅游宣传口号。从微观角度而言,古镇当地主动介绍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的益处的义务,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传播有关低碳旅游的知识,在古镇各个景点全景图、游览图中增加有关古镇的低碳信息,通过这样的多种方式表现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决心和力度。例如:旅游者对古镇活动、交通方式、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等上的选择,实现通过合理引导,减少旅游者在旅游行为发生中的旅游碳足迹。

(二)推广低碳技术,改善古镇能源结构

发展古镇低碳旅游,首要就是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是关键。由于当前低碳技术的运用成本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中抽取一部分,采用政府补贴或者奖励等手段推广运用,对古镇和当地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等污染物采用技术处理,有效发挥低碳先进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以达到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三)建立低碳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在发展低碳旅游当中,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和引领旅游企业、古镇游客、古镇居民的行动方向。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合理的政策引导,确保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快低碳旅游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步伐,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使低碳节能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建设

城市文化只有创新发展,文化个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才能魅力无穷。丧失了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城市将失去记忆;不能跟上时代不断创新,城市文化将迷失发展路径。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模式的解析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强调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活动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和良性循环。

(2)城市规划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指城市发展要充分考虑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使每位居民都应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展,扩大就业容量;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缓冲区。指生态保护区与建设开发区之间的过渡性质的地区,是土地争夺的热点。应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综合考虑开发与保护,局部与整体,近远期结合的关系,严格控制建设开发用地的供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生态恢复区。指已受到干扰而质量下降的敏感区及景观破碎区,以及建设发展区或是生态缓冲区中受到强烈干扰而功能丧失的地区,如空气、河流严重污染区。此类地区须严格限制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对于现有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或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并制定保护控制专项规划。

(3)确定生态规划的远景目标,中短期规划结合。对生态城市的远景发展提出设想,确立各个阶段的建设目标;中期规划以五年为周期,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并作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应当依据生态规划的远景目标及本阶段的建设目标,明确五年内规划的重点和发展时序,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短期规划以2~3年为周期,以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为重点内容,明境。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人工环境,城市发展就是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之一。

二.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多年的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上述规划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于对城市开放性——城市的发展与更新永无完结的认识,城市规划界提出了“持续规划”和“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即主要着眼于近期的发展与建设,对远景目标则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抛弃了把城市规划当作城市“未来终极状态”的旧观念。

三、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文化个性和城市特色怎么确立,每座城市都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景观、形象、空间以及氛围、气质、灵魂,从而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济南称“泉城”,景德镇称“瓷都”,杭州称“人间天堂”,维也纳称“音乐之都”等等,都是特有文化使之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城市特色。比如,长春可以从历史文化、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等独特文化优势出发确立文化特色,集安可以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彰显文化魅力,延边、前郭、伊通等可以立足民族文化生发个性特色。各地确立城市文化特色,第一步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做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第三步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把文化个性忠实地反映在城市建设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形成良好的城市品格。制度性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活的体现,也决定着城市的物质空间的风格和品位。每个城镇都应该从有利于城市特色生长、城市品位提升出发,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制度体系和行为习惯给予深入反思和积极改善,对市民生产生活中蕴含的传统性、地域性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民间文艺等给予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让优良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和健康、积极、先进的社会风尚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要不断丰富发展这种个性鲜明的城市主流文化,让城市文化品格特色日益鲜明、品位不断提升。

结束语

城市文化经营是城市经营的一种模式,城市文化经营的目标在于促进城市文化的综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独有的个性特色。城市文化经营不是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单独运作的一种手段和程序,而是一种思想观念,渗透到城市规划的全部过程。它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相对建筑而言,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最容易渗透,渗透也最多的领域”。城市文化经营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规划利用其综合的观点和整合的能力,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就有助于防止城市文化经营中某些不顾大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而城市文化经营是贯彻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促进规划方法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秀娟,赵淑玲. 论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09,(06) .

【2】 杨军,何邕健. 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再思考[J] 城市, 2009,(10) .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足迹模型,碳足迹产值,碳足迹效率,对策,岩溶地区,贵州省

0前言

全球的气候和温室效应发生的变化已经严重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应对方式,而提高碳足迹效率是重要的环节。贵州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碳效率动态变化如何,如何提高碳效率,减少其环境压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该项研究从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碳足迹产值的历史过程分析研究,把握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的变化规律,提出提高碳效率的对策,对贵州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基础简述

1.1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简称EF) 分析法是加拿大生物经济学家William Rees 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 于1992 年提出的一种用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1]。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项目管理论文,它是人类对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占用量。生态足迹的定义为“生产人们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2]。生态足迹的单位是“全球性公顷”。一个单位的“全球性公顷”相当于1hm2具有全球平均产量的生产力空间[3]。也就是说,生态足迹主要用于计算在一定区域一定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 维持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足迹可以分为资源生态足迹和能源生态足迹两部分,前者指生产所消费资源而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包括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水域足迹、建筑用地足迹;后者指吸纳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评价自然资源消耗的方法[4]。

1.2 碳足迹与碳足迹效率

碳足迹的概念来源生态足迹;但是,对于“碳足迹”的准确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各国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5]。Global Footprint Network(2007)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一部分,可看作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6]。由此可见,碳足迹指的是生态足迹中的化石能源足迹;Grub & Ellis(2007)指出,碳足迹是指化石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的CO2总量;另外,有的学者指出,碳足迹是排放的CO2以及其他温室气体转化的CO2 等价物。自2001 年以来,国外一些学者陆续以生态足迹的方法对碳足迹进行研究,但国内对能源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多见[4]。总体来说,国外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内的碳足迹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5]。而关于化石能源足迹方面国内已有少数学者的研究。但是对西南岩溶地区的碳足迹研究还是空白。由于用能是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排放源[7],本研究以生态足迹中的化石能源生态足迹作为碳足迹加以研究。

就碳足迹,也就是能源足迹而言,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8]。也就是将化石能源消费转化为吸收其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所需的森林面积[9]。具体来说,是将各类能源的消费实物量转化为标煤量,再将各类能源的标煤量转化为相应的热量,再通过热量与CO2吸收率的比值计算出各类能源消费所占用的足迹。所以,用于CO2的林地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就可以得到CO2用地生态足迹(碳足迹)。区域能源(碳足迹)生态足迹具体计算公式:

EF =ΣrjAj =Σrj ( Pj+Ij-Ej )(2)( j =1 ,2 ,3 ,4 ,5 ,6)

式中: EF为区域能源生态足迹(hm2 ) ; rj为均衡因子; Aj为各类土地的生态足迹。

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ef = EF/ N (3)

式中: ef 为人均能源生态足迹( hm2/人) ; N为总人口数[9] ; Pj为第j项消费项目的总生产量;Ij、Ej为第i项消费项目的进口和出口量。

由于贸易的影响项目管理论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可以跨越地区界限,所以需要进行贸易调整。贸易调整是考虑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而对当前的消费额进行调整,出口为负值,进口为正值。能源的贸易调整计算采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Ni=Mi×(Hi/Gi)×Wi

式中,Wi为中国第i种商品贸易的净价值量,Hi、Gi为中国该类商品的净贸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Mi为该类商品的能源密度,Ni为第i种商品的能源携带量[10]。

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计, 目前生态足迹效率的计算方法, 主要有生态足迹产值与生态足迹强度。能源生态足迹产值(Value of Energy footprint , VEF) 体现单位能源生态足迹产生的经济价值, 定义为人均GDP 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的比值。通过VEF 分析, 可将某一国家(区域) 经济与能源、生态环境发展定量化处理, 探索其能源效益与发展趋势。当VEF 较高时, 对分析区域的意义为: 经济发展较良好; 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较高;单位能源生态足迹创造的经济价值较高等[9]。所以,碳足迹产值(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 VEF)计算公式:VCF=GDP/EF=gdp/cf

式中,VCF 为碳足迹产值;GDP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f为人均碳足迹。

1.3 数据处理与说明

运用贵州省的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县份的统计年鉴等。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计算煤、石油、天然气、电力和焦碳等几种能源的足迹,计算时将能源消耗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本研究采用Wack-ernagel 等所确定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 55GJ / hm2 、71GJ / hm2 、93GJ /hm2 、l000GJ / hm2 。

2.贵州岩溶地区碳生态足迹产值的动态变化分析

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看,贵州岩溶地区1978-2009年的碳足迹产值呈逐年递增趋势(图1),由1978年的0.1008万元GDP/ hm2上升到2009年的0.2434万元GDP/hm2,净增加0.1326万元GDP/ hm2,年平均净增加0.0041万元GDP/hm2。进一步分析认为,贵州岩溶地区1978-2009年的碳足迹产值可分为3个演化阶段(图1):1978-1987年为第一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1008万元GDP/hm2增加到0.1296元GDP/hm2,平均每年增加0.0009万元GDP/hm2,属效率平缓增长阶段;1988-2002年为第二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1585万元GDP/hm2到0.4786万元GDP/hm2,平均每年增加0.010万元GDP/hm2,是第一阶段增长量的11倍,属碳足迹产值的过渡阶段;2005-2009年为第三阶段,碳足迹产值从0.4332万元GDP/hm2增加到0.845万元GDP/hm2项目管理论文,年平均增长约0.0129元GDP/hm2,是第二阶段增长量的1.3倍,第三阶段属于碳足迹产值的快速增长阶段。

上述的研究结果, 它说明贵州岩溶地区碳效率逐年提高,充分表明了32年间贵州岩溶地区能源的利用向着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逐步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也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1 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的动态变化(单位: 万元GDP/hm2)

Tab.1 Dynamic change of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GuiZhou karst area

年份

碳足迹产值

年份

碳足迹产值

1978

0.1008

1995

0.2736

1979

0.1016

1996

0.3305

1980

0.1039

1997

0.3293

1981

0.1097

1998

0.3251

1982

0.1167

1999

0.3533

1983

0.1201

2000

0.3922

1984

0.128

2001

0.414

1985

0.1295

2002

0.4562

1986

0.1299

2003

0.4152

1987

0.1296

2004

0.4283

1988

0.1585

2005

0.4786

1989

0.1506

2006

0.4332

1990

0.1607

2007

0.6017

1991

0.1595

2008

0.7281

1992

0.1736

2009

0.8457

1993

0.2213

1994

0.2434

平均值

0.2888

Fig.1 Dynamic change of value of carbon footprint in GuiZhou ksrst area

3.贵州岩溶地区与全国的碳足迹产值的比较分析

将贵州岩溶地区的碳足迹产值与全国的进行动态比较研究,其中全国的碳足迹产值主要来邹艳芬[9]的研究成果, 其余的通过相关计算得出。1978-2009年,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一直低于全国(见图2),多年平均碳足迹产值为0.2888万元GDP/hm2,年平均增长率为23%,而全国多年平均碳足迹产值为0.6947万元GDP/hm2,年平均增长率为56%。可见,贵州岩溶地区多年平均的碳足迹产值只有全国的2/5,增长比较缓慢。与全国差距在1978-2006年之间逐年加大,差距从1978的0.0012万元GDP/hm2上升到2006年的1.1368万元GDP/hm2,年平均增加量0.0355万元GDP/hm2,2006年达峰值后,差距呈现减少趋势,到2009年降为1.0743万元/hm2 。可见,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比较低,提高比较缓慢。

Fig.2 Comparison of value corban footprintbetween GuiZhou karst area with that in China

4.提高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效率的对策

根据上述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贵州岩溶地区的碳生态效率呈递增趋势;但是,与全国相比,一直低于全国项目管理论文,并且差距比较大。如果继续保持此势头,与全国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然而,贵州岩溶地区本身的生态环境就十分脆弱,而碳足迹效率较低,严重地制约贵州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贵州岩溶地区的碳生态效率?特别提出如下对策。

4.1建立节能型的社会经济消费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从研究结果表明,贵州岩溶地区碳足迹产值比较低。贵州岩溶地区除了生产性能源消费外,生活性能源消费2005年占总消耗能源的15.6%[11]。生活排放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提高贵州碳足迹效率,必须从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各方面进行,需要建立有完善的生活和产业节能、节约资源型、低碳型和低污染型等环境友好型的消费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活生态化。同时,必须有制度的保证,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强有力的管理体系。

4.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型和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贵州长期以来,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一直是我省的支柱产业,2003 年度我省电力、燃气等生产和供应、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采矿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约62 %[12]。由于高能耗的产业比重大,到2005年生产性能源消耗占总消耗的84%,能源消费仍以工业为主, 工业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7.7 %[11]。所以,应该积极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型和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向高效益和低碳的产业方向发展。

4.3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水电等的比例,发展新型的低碳能源

贵州能源消费品主要为原煤、电力和天然气,2005年分别占49.60 %、35.30 %、1.20 %[11],而电力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然而项目管理论文,贵州水能资源总蕴藏量1874.5万KW,居于全国第六位。可开发水能资源1324.95万千瓦,居全国第七位[13]。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 拥有106KW/平方千米, 是我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居第三位。贵州水能可开发量1683万KW, 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4.4%[11]。目前开发程度不高,开发潜力很大,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水力资源潜力,发展水电。所以,应该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资源开发和利用,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原油等)比重,加大水电等的比例份额。

4.4 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低碳产品,并且加强碳回收

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低碳产品,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例如用能耗低、污染轻、经济效益高的先进工艺设备替代高能耗、重污染、经济效益低的工艺设备。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用“绿色”生产工艺重组,最终达到治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物的回收利用。同时,在接纳吸收东部地区所转移来的企业时,应该把环境利益放在首位,保证低碳性。

参考文献

[1]陈中景、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23(2):164-169.

[2]陈东景、李培英,基于生态足迹和人文发展指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5):96-102.

[3]温晓霞、魏俊、杨改河,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55-59.

[4]李智,鞠美庭,刘伟,邵超峰,中国1996年~2005年能源生态足迹与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资源科学,2007,29(6):54-60。

[5]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71-78.

[6]GFN. Eco logical Footprint Glossary [R].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Oakland,CA,USA,2007.

[8]李来龙,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J],能源与环境,2010(2):23-24.

[9]王亭娜,董平,陆玉麒,南京市生态足迹实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3):12-14.

[10]邹艳芬,中国能源生态足迹效率估计[J],中国矿业,2009,18(8):57-64.

[11]赵先贵,高利峰,马彩虹等,中国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49-152.

[12]韦艳,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理论与当代,2007(5):22-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