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9 17:14: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环境的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GDP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1990年到2001年,钢增长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2亿人口,每年要消耗4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1.1生态环境监测的类型
1.1.1宏观生态监测
宏观的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大的生态监测类型,一般以一个区域作为监测的整体,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等。宏观的生态监测主要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为监测的对象,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制图技术等,还包含生态统计和生态调查等手段。宏观生态监测的结构大多以图件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与自然底图和专业图件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对宏观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1.1.2微观生态监测
微观生态监测是指监测范围较窄,其主要内容为监测生态因子在人类活动下的影响变化情况。微观的生态监测按照具体监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以农药和工业污水、重金属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其在食物链循环中的传递;二是干扰性监测,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情况作为监测对象,如草场的过度放牧与草原沙漠化,生产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树木砍伐对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湿地过度开发对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三是治理性生态监测,主要是以人类对以遭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治理的过程为监测对象,如退耕还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
1.2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因为生态监测工作涉及到很多学科,监测的对象包含有农林牧副渔等;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生态环境自身的平衡调节也是潜移默化进行的,因此,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也需要长期性,需要在长期的监测结果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典型的例子为北美酸雨的发现;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生态环境监测又包含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因此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分散性,生态环境监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导致其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表现在监测站点分布广泛,间隔较大和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大,有时需要周期性的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指标和技术方法
2.1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确定指标确定的原则,主要的原则包括有:代表性原则,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敏感性,选择在生态环境内部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可操作性,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监测简单的因素作为监测指标;选择性原则,根据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具有自身特点的选择性指标进行监测。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设置,首先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选取能够代表生态系统基本现状和变化特征的因素作为生态系统监测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陆地生态系统,选择气象、土壤、水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要素;对于水文生态系统,选择水文、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质、游泳动物、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作为监测的因素。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根据特点进行监测指标的选择。
2.2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既是指通过现代仪器等对生态系统中的检测指标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对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生态监测技术和方案的制定,大致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监测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的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周期的确定,数据的整理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整理主要包含有观测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实验分析数据、图形及图像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行数据输出。
三、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较晚,在理论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科技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2003年,江苏省率先建立生态监测部,对省内环境进行监测;2010年,安徽成立全国首个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级实验室,对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研究;2012年,山东建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生态监测工作,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进行监测。我国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生态环境监测站,为微观生态监测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和流失等问题进行监测;利用资源卫星技术,对全面重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森林农牧的产量等进行监测,为宏观生态监测奠定基础。3S监测技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此外,相关的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和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结束语
1.1生态资源优势
1.1.1土地资源由于喀斯特山区地貌特殊,形成了多种土地类型和多样性土壤资源。贵州喀斯特山区有耕地330.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8%;林地153.4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宜林山地733.3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26%;宜牧草山坡375.3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68%[5]。尽管大部分土地坡度大、土层薄,但是,由于气候温湿,四季常青,已成为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由于人多地少、山多田少,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不能以数量扩张和大规模经营获得现代农业效益,也不能在全国农业发展中产生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独有性和差异性生产品质和效益好的农产品取得竞争优势,是贵州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1.1.2气候资源贵州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250~300d;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4~6℃,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0~23℃,年均气温在14~18℃,为典型夏凉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属丰产型气候,是国内降水最稳定的地区,一般年降水1000~1300mm,且雨日多降水强度小,水分有效性高,日照时数1200~1600h,是全国低日照区,春秋夏半年热量多,降水丰沛,7-8月辐射丰富,对大秋作物生长有利,秋冬春半年日照和辐射相对少。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具有立体气候特点。贵州生态环境良好,山色葱茏,满目苍翠,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繁衍生长,而且适宜人居住,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和避暑胜地。
1.1.3生物资源贵州多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光、热和水等条件结合,繁衍出丰富的生物资源。全省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全省有维管束植物9982种(包括亚种、变种,下同)。其中,可食用植物7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抗污染和改善环境植物2000多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梵净山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贵州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有药用植物4419种、药用动物301种,享誉国内外的道地药材有50种,已开发利用的中草药资源有350余种,天麻、杜仲、黄连、吴萸和石斛是贵州五大名药[6]。这些生物资源是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1.1.4矿产资源贵州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已发现矿种(含亚矿种)127种,发现矿床、矿点3000余处。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74种,矿区3233处,其中能源矿产772处,金属矿产924处,非金属矿产1537处,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煤、磷、铝土、锑、金、锰、重晶石、稀土、水泥原料、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石灰岩、砂岩和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其中,磷矿资源储量30.45亿t,居第3位;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5.97亿t,居全国第4位,铝土矿中伴生的可供回收利用的镓资源储量3.54万t,居全国第3位;稀土矿资源储量92.09万t,居全国第2位;锰矿保有资源储量1.12亿t,居全国第3位;锑矿保有资源储量24.63万t,居全国第4位;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0.92亿t,居全国第1位,是中国重晶石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的钡业生产基地。贵州是黄金资源大省,保有储量260.02t,占全国总量的3.78%。目前,矿业经济占工业经济的64%,成为全省的经济支柱[6]。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贵州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1.1.5能源一是水力资源,贵州河网密度高,自然落差大,全省水资源总量达680.4亿m3,水力资源蕴藏量18745MW,居全国第6位,可开发量为1683万kW。二是煤炭资源,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t,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被誉为“江南煤海”。贵州是中国新型洁净能源煤层气的主要产区,煤层中蕴藏有丰富的煤层气,埋深小于2000m的资源量达3.15万亿m3,仅次于山西,列全国第2位。三是风能资源。据监测数据显示,贵州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超过300万kW。四是生物能源。由于贵州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物质能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1.1.6生态旅游贵州有“公园省”之美誉,岩溶地貌区占73%,具有优美的喀斯特风光和茂密的森林,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古朴的农耕文化,六盘水市有中国凉都之称。全国第一批7个绿化先进城市,贵州就有2个(贵阳市和遵义市)。贵州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全省建成风景名胜区53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40个,已建成森林公园4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省级森林公园21个,县级森林公园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7.96万hm2,风景名胜区面积88.34万hm2,森林公园17.35万hm2,3项面积总计193.65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0.99%[7]。
1.2生态环境劣势
1.2.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喀斯特岩溶地质成土缓慢、土层浅薄和生态脆弱,且山多地少,山体极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据贵州省2000年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3179.0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1.54%。水土流失的发生使得地表土壤大量流失,基岩逐渐,最终导致土地石漠化。据2000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遥感调查,全省石漠化面积3592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39%。加上非农业占地逐年增加,相应耕地逐年减少,导致土地资源匮乏,成为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的制约因素。
1.2.2地质灾害多,缺水严重贵州喀斯特山区虽有良好的水、热条件,但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差异甚大,土层较薄,植被结构相对较简单,一旦遭受破坏,即使环境恶化,恢复困难,重新整治恢复耗资费力,周期甚长。且由于裂隙、暗河、漏斗和落水坑等较多,致使岩溶皱褶区地层易漏水、保水力差。在雨季时,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若长期不下雨,又容易形成旱灾,加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常出现农业生产性缺水,严重影响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1.2.3环境承载能力低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山多地少,土壤瘠薄,单位面积产量低,环境可提供的食物少,部分山区一个山头几户人家,有的甚至几个山头1户人家。且喀斯特山区山峦叠嶂、连绵起伏,山谷深邃、沟壑纵横,峡谷众多。因此,在该地区修建公路、铁路、水利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难度大、代价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城相对缓慢、滞后。
2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喀斯特山区的生态实际,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角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喀斯特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1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是贵州喀斯特山区具有的比较优势。90%以上的名特优农产品产自贵州国土面积40%的地区,10%的名特优农产品产自60%的碳酸盐岩地质环境背景区。加快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物质基础的特色产业,是喀斯特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然要求,把特色农产品作为主导优势产业,按照“要素聚集、力量集中、节约资源、规模发展”的思路,在易于形成产业规模的区域,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扶贫特色的产业园区和产业示范园区,培育生产高端特色农产品。建立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和农科教一体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把特色农产品向深加工延伸,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战略把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具有喀斯特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2.2立体农业立体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按照“多功能农业、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和循环利用”的原则[9],建立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山里山外、山上山下、田间水库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和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生态建设与保护,可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及旅游资源,是喀斯特山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客观要求。
2.3观光农业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观光农业,是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以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旅游,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在喀斯特山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自然村寨,由于地处偏远、山水相隔,信息交通闭塞,使其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得以保留,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区域。在这些民族村寨中,原生状态的文化遗产与乡村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在这些区域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可以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既可带给游客对原始广阔、尚未城镇化的乡村生活体验,还可欣赏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又可满足部分游客对民族文化探秘的需求。
2.4城郊型农业城郊型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主要目标,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集生态、循环、精品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根据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要求,一要大力开发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的绿色农产品。二要探索发展具有稀缺性(产量小)、独有性(喀斯特山区生长)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如山区野菜类、六盘水的红心猕猴桃、优质名贵药材(天麻、杜仲)、优质茶叶、从江香猪、侗家小香乌鸡、平坝灰鹅和三穗鸭等,以满足城市不同消费层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要使之成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
2.5循环农业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农业资源稀缺,耕地破碎,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人均有效灌溉农田仅0.034hm2(0.51亩);自然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发展循环农业是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客观要求。发展循环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对策建议
3.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贵州的自然生态特征,重点保护岩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大石漠化的治理力度,提高减灾抗灾的能力;加强中低产田土的改造,增强保土保肥、抗旱排涝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条件,建立以发展林、牧产品为主,农、林、牧、工结合的新型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建立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推进“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生态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喀斯特山区尽管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当或过度开发资源,极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退化。因此,要处理好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保障。一要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生态建设,发展林果、畜禽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农业的转变,培育发展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的产业,开发相应的绿色产品。二要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基础。
3.3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围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和比较优势,培育园区重点产业,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一要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二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保障道路、灌溉、用电和信息畅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要重视园区农产品市场开拓,运用传统和现代流通方式,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4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经济生态化道路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特点,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小流域综合治理、复合型立体农林、节水农业和生态农庄等。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和环境优美”的思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把贵州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的道路。牢固树立生产与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
教师专业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取向,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成熟,强调了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来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认知、追求的和谐以及成长环境的和谐,因此,教育生态学提供的新视角,可以说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完善和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选择。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思想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就其本意而言,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ekel,E.)为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就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了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堪萨斯大学的巴克(Parker,R.)和赖特(Wright,H.)、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Bron―ferbrenner,U.)、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E.)、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等都为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入较为兴旺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在此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生态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也开始向纵深发展。我国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研究先于大陆,可以说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何确定教育生态学独特的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主要侧重于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利用多门学科的优势,超越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目前教育生态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人们的研究分属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既有微观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也有宏观的关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遵循着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系统、平衡、联系。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就要坚持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思想,既要保证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又要体现真实有效性、自主独立性,从而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职业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为大家注目,随后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引发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全面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体现为教师具体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等。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一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应看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要求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实践学校等模式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国内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落实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要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首先要引导教师思考共同体何以存在的目的,清晰共同体的使命,即共同体存在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是那些可以当做口号的笼统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行动目标;其次要组织教师共同创造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愿景,以形成教师参与到共同体中来的动力,由此可以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更好地支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注重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这样才可以真正营造一个能够滋养教师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的专业共同体。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课例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寻求校本培训的内在动力,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合作、创新培训形式等途径的运用,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制度、规范、教育、榜样等手段,施以职业效能感、幸福感的提升等策略,努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形成教师共同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通过变革既有的同事关系、评价体系、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学习与反思,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形成教师自觉钻研业务共同提高的风气;关注教师生活状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专业权利,加强教师心理保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宽松的人性空间等,都将有利于在教师生态群体中建立真诚、和谐、合作、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反馈调节环节。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测验能够把握其特点、属性和现实水平,掌握其动态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多元和尊重差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而生态学的生态位分化的观点认为,竞争使得竞争个体各自从其部分潜在的生存和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实现稳定的共存,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教师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所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理应存在差异,而不应用单一的标准。显然,发展性教师评价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采用的教师评价方式。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延寿县太平川林业站,黑龙江 延寿 150700)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抓造林绿化,森林就不能恢复,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不抓造林绿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难以巩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就得不到保证;不抓造林绿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进一步建设自然、改善自然、完善自然,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强调的发展,应是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应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旋律上升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把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建设任务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走一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与自然,与自然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的历史。从使用自然的棍棒到自己制造石器,从发明使用火、弓箭、陶器到驯养家畜,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到手工业、商品及城市经济的出现,直到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到今天,体现了人类高度的智慧,彰显了科学技术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影响。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不但影响甚至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亮出了红牌。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的城市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牵制和压抑,因为这样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可能吸引投资商和大量的消费群体。可以说,自然用它必然的规律和铁的事实,在提醒人类,疯狂发展经济的结局将会使人类与自然玉石俱焚。要使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说,通过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一)新能源是经济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根本保证纵观2016年新能源领域十大创新关注点,归纳起来,新能源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的能源管理观念,像能源互联网智能技术,就是新观念新技术背景下的能源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电子新技术,实现能源分布使用等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科学的选择控制;二是新的能源利用系统,像智能户用分布式光伏系统、光伏应用终端、大规模风电消纳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这些新的利用系统将促进能源的科学利用;三是新的能源来源,像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太阳能薄膜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锂—氧电池等,这些环保性能高的新能源将逐渐取代旧能源;四是新的能源回收系统,像动力电池的系统管理技术,能源回收将从另一端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不难看出,新能源中的这些创新热点对环保的重视。
(二)新材料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与自然相协调新材料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可见新材料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材料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生态环境材料”是新经济形势下产生的新提法,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它主要是针对旧的材料使用过程提出的。旧的材料使用过程,就是“将大量的资源提取出来,又将大量的废弃物排回到自然环境”,这种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已经吃到了苦头。
(三)新工艺将节省能源并减少污染提倡绿色新工艺,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不但可以改善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的状况,还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所以说,新工艺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和单位花大力气进行改造。
二、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放生产力,有条件和精力正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一)创新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下的劳动生产,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彻底解放劳动者,为劳动者创造培训、提高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劳动者总是疲于奔命,根本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提高素质,而素质低下的劳动者,不可能关注生态环境。
(二)改进和创新生产工具,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对生产工具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改造,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完成的新课题。那些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旧生产工具,必须从生产活动中退出,新一轮生产工具的变革,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
(三)重新认识劳动对象,能够使劳动者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充分表现在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上。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劳动对象从陆地、海洋、天空一直扩展到了外太空,这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也是人类盲目扩张的结果。人类必须重新科学地认识劳动对象,强化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思想观念,才能进一步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三、只有创新驱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引导世界经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健康发展
(一)创新强国,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新经济常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引导新的方向。要想在国际经济生活中有发言权,就要创新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
(二)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产能合作中,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全球。“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寻求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和平、发展、互信、融合、包容”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发展中,必然会把这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推向世界范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点上,在经济合作中更容易达成共识。
(三)创新观念,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引领世界经济的新潮流。旧的经济发展观念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片面强调GDP的高速增长,忽视了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损害,这种损害直接表现在破坏环境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威胁。因此,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回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健康经济的新常态,也是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科技日报社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全面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解决这个问题,是发展“以人为本”的经济新常态的首要问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从根本上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洪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创新驱动”———基于青海的典型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1):62-66.
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和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资源的质量比其数量更加重要。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l益突出,受污染河长比例由1980年的21%增加到一999年的38%,其中受污染较重的淮河、海河、滦河、松花江、辽河和黄河流域忍002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51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1亿t,生活污水排放量194亿t。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12亿t,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巧%,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806万t,其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6万t,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6.17%。这些污水都不同程度地直接造成广大农区的水体污染。
2、耕地污染
我国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污染问题,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利用效率低,残留严重。2003年我国单位面积耕地化肥施用水平为357k妙耐,是美国的4倍,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设置的225k咖,限制,受到农药污染。目前我闰受下业“一下废”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耕地面积达587万hl矿;据2(Xx〕年对30万h耐基本农田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有3.16万h而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12.11%‘另据国家环保总局对23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2以洲〕年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川410万hmZ,直接经济损失达212亿元,弓!用污水灌溉过程中,大量污水达不到灌溉水质标准,也会对耕地造成严重污染。
3、水土流失
我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2年.我国有4200万m,耕地存在水蚀问题,667万卜而存在风蚀危害,二者合计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5%以[,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较为集中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我国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祯失总计达267万hm,,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以L,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层土壤流失量为30亿一150亿t.平均每年至少50亿t.占世界的1/3以上。
4、农产品污染
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产品的污染,并直接危害人畜健康据农业部对6个省26个基地县抽样调查.粮食中农药检出率为60.18%,残留超标率达1.12%。一些大城市郊区蔬菜农药检出率超过50%以卜。每年我国都发生大量农药中毒事件,据26个省市几年不完全统计,共报告247340例农药中毒,致死24612人,年均死亡率为9月5飞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方面有很大差距。这不仅影响我国农业自身的质量和健康,而且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品种和数量,有许多产品就是由于农药残留超标而被外商拒绝进门。
二旧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农村地区丧失资源开发的机会
“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已经成为人们对昔日农村的怀念。而当今的中国农村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污染和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村的环境却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居住环境脏、乱、差,饮用水体水质恶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新华网报道,我国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农村现在有3.6亿的人门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同时废、污水的排放,农药、化肥、塑料等的滥用乱弃,造成严重的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重了自然灾害。森林乱砍滥伐、草场乱挖和过度放牧、荒地滥垦、矿藏私用开乱采等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山体滑坡。于是,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泥石流、酸雨、洪涝等灾害频频肆虐)可以说,如今的中国农村生态环境已经到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卜天赐予了农村秀丽的自然景色,农民本可以得天独厚地引资招商、开发利用,发展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提供农产品和服务,增加收人〔。但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断送了这条上好的发展之路。
2、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人均耕地、水等资源数量严重不足,且质量下降;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污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由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未能资源化利用,导致部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部分农产品污染加剧,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威胁着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草地退化、沙化、碱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平衡失调造成农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化化建设和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也要求农业生产无论从环境控制、生产资料供应、生产过程控制,还是最终产品质量要求,都要求环境的无害化和生态的合理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3、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障碍
环境恶化对农产品生产数量、品种、质量的影响必将波及农产品的加「-和销售环节,使受污染的农产品丧失加工价值和销售。此外,就农产品市场的更大范围的扩展而言,农产品的出口意义日益凸显,而当今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越筑越高,各国对进口产品竞相制定越来越复杂而又严格的环保标准,其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环境标准是最高的。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标准的规定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由此使我国生产的受污染的或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在出口贸易中连连受挫,丢失了大片市场,农民和相关企业遭受不少的经济损失这当然也影响到了我国整个对贸易的发展。
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投人计划和绿色产品开发计划,建立以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推动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途径。
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1、农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低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笔者认为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我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目_我国农村人n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旧有习俗、低质量生活惯性等,也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相联系密切,相互制约。经济效益的获取是生态环境效益共同参与的结果,经济效益的积累和增长对生态环境既提供发展动力,也带来压力。而生态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增长的物质保证,又是制约经济效益能否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明显;环境效益则具有滞后性、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重视,当某种设备或技。
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废物甚至产品都有很可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损害,因此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一些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置国家法律与他人的利益于不顾,肆意破坏和污染环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利益和当前的利益,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项月和企业大开方便之门,大行地方保护主义;有的环保单位只顾收罚款而不管实际效果,企业交了罚款之后照常生产、照旧排污。
3、环境法律意识淡薄,人治色彩浓厚
建设低碳城市社区,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低碳社区的建设不仅能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创建出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运用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环保交通技术,来推动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鼓励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生态城的应用,扩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低碳”宣传教育。在具体的操作中,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漏排水等设计理念,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在产业生产中要采用生态工艺、物料的闭路循环和多极利用的方法与“无废料化设备”,实行废物的能源化、资源化,实现三废零排放,进而形成资源加工链。建立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生态化体系,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做到生态化管理和服务。
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
对于污染比较严重,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工艺,中心城市应尽快淘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如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制约等高技术产业。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并综合利用,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扶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城市;环境;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数量以及城市的规模都在不断的加大,并且其工业规模以及产值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续的提升。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时候也同样需要面对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重新的审视,同时对传承多年的发展观、价值观以及资源观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必须要突破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社会发展方式。
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确切的说城市是一个符合的生态系统,并且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特征,同时还有属于自身的特性,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城市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出现生态危机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三个主要功能,并且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并不是双向的,而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中。不过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确实可以循环的。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主要包含有物理、化学信息以及营养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情况下来讲,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时候,在其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是可以进行自身调节并复原的,如果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多的物种数量同时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则这一生态系统就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会经历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并且还会经历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中。
城市生态系统拥有人工化的倾向,城市生态系统属于是人工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人,人起到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同时人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来讲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的因素使得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逐渐想人工化方面相靠近,并且随着人类参与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变。就城市生态系统来讲,人类已经拥有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城市生态系统极为不稳定,通常情况下来讲,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可以达到生物生存的需要,基本可以成为自给自足的系统。对于这个系统来讲,其基本功能可以进行自我的建立以及修补,从而有效的维持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2林业是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必要方式
生态环境不仅仅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如果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城市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来讲,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构建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城市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在配以相应的污染处理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第二方面是,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从而改变城市的污染情况。但是这两方面都与林业有着必要的联系。所以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林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建设污染治理的费用,城市林业的发展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的核心功能即是环境生态功能,集中表现为城市森林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及降低噪音等功能,因而能动地
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林业,林业是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林业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的大系统中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是载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核心,发展林业是途径,三者有机联系,相辅相成。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高效和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林业建设,尤其搞好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林业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主要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3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城市森林的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环境情况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城市的环境也会受到城市森林的影响。对于城市环境来讲,虽然可以通过工程施工予以改善,但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还是通过发展与城市相匹配的植物。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就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在转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吸收较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氧气。森林还具有一定净化环境的能力,这是因为森林可以减少或是吸收城市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尘埃等,并且具有杀菌以及减少噪音等情况,所以城市森林对于改变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结语
世界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终于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共同重视,因此,改变城市环境的现状以及人类居住的现状,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目标。林业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以及改善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林业是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主体因素,做好林业建设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君来.加快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内蒙古林业科技,1999,3
[2]丛日春,胡雅君等.城市林业的历史及发展方向.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