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11 16:11: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第1篇

一、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目前,我省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省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省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制约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

2、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

3、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

4、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5、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

6、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2)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1)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对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第3篇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 。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就是这样紧缺的农业资源,由于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它们日趋减少。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农业,在这种模式下的农业,环境被农业生产者当作资源自由获取和废弃物自由排放的载体,其结果导致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制滞后: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公众的热情支持,而恰恰是在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

1.政府推动机制紊乱。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表明,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和驱动力量,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靠的是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第二,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第三,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第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第五,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第六,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并不大,与我们的期望值相比差之甚远。  2.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者内在动力不足,对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第二,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力量不足。第三,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

3.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参与的权利、责任以及具体程序的规定不明确。第二,由于信息闭塞,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造成他们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淡薄。第三,中国缺乏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非官方的绿色环保组织,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少了一些必需的中间环节,极大地影响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除了认真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已有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同时,还应注意立法的质量,使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强,用它来规范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合理规划,整体协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可“一刀切”,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本地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转贴于 (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农业生产者的成本——效益驱动机制和公众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3)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农业生产者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明确三者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三者互动的参与机制,这是十分重要的。

(1)规范政府参与职责。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各个部门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管理体制和制度,搞好规划,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和社会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各个部门应彼此协调合作,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使农业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行清洁生产。

(2)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3)增强公众的参与责任意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广大公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定期有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通过参与,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使公众能把环境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公众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第4篇

据《赣南日报》2012年11月2日二版刊载的《山村竞开产业花》消息称:多年来产业单一、致富路子不宽、生活较为贫困的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今年在市委组织部“三送”工作组带领下,根据上期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措施,即组建水稻、养猪、养鸭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取得好成效。村民黄昭福家的养鸭场出栏3840羽麻鸭,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大坪乡上期村在“三送”干部帮助下,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取得了村强民富的可喜成效,这也再次证明,振兴赣南苏区,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就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地方仍然种植品种单一,养殖模式老套,难于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节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就期盼各地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当作“三送”工作和苏区振兴的重头戏来唱,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的理想目标。

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理想目标,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兄的的迫切愿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必须首先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培植绿色财源。一方面要坚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再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紧紧依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拉长加工链条、扩大市场辐射,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丰富多彩、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5篇

这次农机化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农机安全监理会议精神,对过去一年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市农机局和县区农机局签订了2012年各项工作目标责任书,伯瑛局长做了很好的报告,总结经验客观实在,安排工作务实可行,常主任从农业产业化方面对农机化工作提出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客观分析,准确把握,认清我市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机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形势,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当前我市农机化工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农业机械化作保障。实现不了农业机械化,就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在我市“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新时期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面临着难得的有利机遇。一是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今年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省委、省政府将加快发展农机化作为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内容,列入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二是法规政策相继实施。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三是财政支持继续加大。购机补贴资金逐年增多。今年首批购机补贴资金就达到了5150万元。四是项目投入更加有力。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机富民提升行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以及农机作业补贴等一大批高含金量农机化项目启动实施。五是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务农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这五个方面就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难得的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机遇,找准国家政策与我市实际的结合点,切实把工作谋划落到实处,把扶持政策,把各项举措,把各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加大技术推广,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服务组织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抓好农机安全监管,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我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谋划,扎实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要科学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机遇,精心谋划“十二五”农机化发展任务,农机化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建设“百亿斤粮仓”,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亩蔬菜基地,要将农业机械化发展贯穿到全市农业发展全过程中。农业机械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产能,生产效益。要谋划发展粮食、药材、蔬菜作物机械化。在发展力度上要有新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未来几年我市农业机械发展,必须在以下四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我市是农机大市,农业机械拥有量大,但结构不合理,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简单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粮食作物机械多,经济作物机械少。各级农机部门要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功率、高效率的复式作业机械,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二是要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进步、提高农机手综合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队伍是第一资源。“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我市农机从业人员较多,但综合素质偏低。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提高农机化科技含量。要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机作业、维修、经营能手,为建设现代农业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三是要大力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机服务组织,能有效实现农机户优势互补,降低农机经营成本,扩大农机作业规模,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近年来,我市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建设标准较低、社员素质偏低等问题。各级农机部门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政策、投入给予倾斜。培养出更多运作规范的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否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形成共赢体,互补、互赢、互利,相互促进发展,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否也要合理布局,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四是要大力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资金支持,鼓励报废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旧机械,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发展还要重点围绕小麦亩产千斤市创建工程和玉米振兴计划,推广先进复式机械和一体化技术。以农业机械现代化,为我市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6篇

关键词:经营方式;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已被推进到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目标已从过去的追求产量、保障区域供给转为追求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已从过去的市场需求决定转为市场竞争决定,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了农业兴衰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农业经营方式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现行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经营方式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定义:1、农业经营方式指农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如手工生产、半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等。2、农业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如在体制改革前,中国的农业经营实行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在体制改革后,实行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自主经营。3、农业经营方式是农业经济单位经营的具体形式,如长年经营或季节经营等。

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就是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改变或变革

1978年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来的体制下的农业集体经营转变为现行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这一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势逐渐递减,问题开始产生。

1、不利于规模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则,现行农业经营方式不能实现这一原则。

2、不利于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家庭分散经营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3、不利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很低,经营方式落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4、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变农业产业弱质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而分散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格格不入的。

5、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在现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下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路径分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从“统”和“分”两个层次提出了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两个转变”的政策要求。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1、稳妥推进规模化经营,促进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技术、信息服务及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这些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使其成为带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

2、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粗加工向现代精深加工转变。首先,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培育和建立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辐射范围较广、带动能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致富农民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其次,把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生产,实行保护价收购、垫付生产周转金、赊销生产资料等多种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关系,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不断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延伸。

3、优化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促进分散经营农业向合作经营农业转变。在项目建设、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全方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引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同时,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实施科学技术的载体,为实现大面积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农机与农艺脱节的矛盾显得愈加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二者之间的衔接和适应问题,许多先进的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实施,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4]。要使先进的农艺与农机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便于实施的农业技术,必须正视以下几个问题,充分发挥二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充分认识二者在实际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农艺技术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是生物学理能与实践的结合,农机技术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的结合。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并且紧密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离不开机械化,同时对农机化的技术要求也愈加苛刻,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和根本出路。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和技术载体,最大限度取代了手工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生产借助农业机械化技术完成农艺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可以抢抓农时,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正确协调二者关系,使之在生产中相互适应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途径;结束语

一、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实现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农业综合开发是综合性的,在农田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大,在项目区核心农户培育上缺少应有的奖金扶持。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把造就农业生产第一线专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意识和无公害生产意识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农民种植素质。

参考文献:

[1] 徐世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10):31―33.

第9篇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途经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途经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7月6日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益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增加农民收入绝不是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抓,要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点,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着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农”观念的不自觉作祟。虽然我们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处理城乡关系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长期存在的“重城轻农”观念根深蒂固,就无意识地向城市倾斜,城市被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而农村的发展往往受到忽视;二是城乡统筹发展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统筹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消极坐等思想严重。观念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果不能够彻底打破这些传统观念和错误认识的羁绊,在制定政策上就会重新陷入城乡分割发展的老框框中去,原有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就不可能根除,城乡统筹发展就无从谈起。

统筹兼顾是典型的政府行为,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为彻底解决农民收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给予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关注,就像发展城市、发展工业一样发展农业,用经营城市、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下决心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仅要追求GDP的增长,更要关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政府要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注重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努力建设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农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同时,要在WTO框架下,有效抗衡外来农业冲击,支持和保护好河南农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提升河南农业的竞争力。

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产生规模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小规模家庭经营弊端日益凸现,不仅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率低、粮食商品率低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弱和缺乏吸纳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在动力等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形成对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天然排斥,因为分散的小块土地经营不可能带来规模效益,农民在土地上投入越多亏损越大,成本与效益、投入与产出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农民在选择技术投入型或劳动投入型时往往偏重于劳动投入型,这极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延缓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由此可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总面积为9,719.4万亩,土地流转面积为36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土地流转涉及农产约106.7万户,占总农产的5.5%。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反租倒包、委托经营等8种。其中,转包最为流行,全省有118.6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2.9%,占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反租倒包和委托经营,均占15%;占比例最小的是土地入股,仅为1%。

当前,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突出问题是流转期限大部分较短且不确定,5年以下的占了大头,有243.6万亩,占到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7.5%,5~10年的占19.3%,两项合计占86.8%。10~15年的占4.7%,15~20年的占3.1%,20~30年的占5.4%,三项合计仅为13.2%。这些数字反映出土地流转缺乏长期性,从而影响了受让方的长期投资和长远生产规划。除此之外,多数流转后的农产土地经营规模仍然偏小,分布仍较分散,还不能起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尽管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将其推进下去,从已有的成果看,农地流转显示出了它诱人的前景。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