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48: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世界贸易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F75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27-02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已日益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正确把握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将有利于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逐渐提高服务的外包和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再加上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1980年―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值已经从3 600亿美元扩大到24 150亿美元,其间增长了6.7倍(见表1)。
2.进一步优化了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
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3.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仍为发达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断上升
从服务贸易地区构成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性,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再从国别构成来看,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占据国际服务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约占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服务贸易整体规模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05年名列国际服务贸易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且它们占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很小。
4.服务业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通过外国投资实现的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占不到一半,而2002年已上升到约占60%,估计为4.4万亿美元。再从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最来分析,1989―1991年服务业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为54%,2001―2002年这一比重则上升到67%,价值约5 000亿美元。
5.国际服务贸易中全球化、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
[JP3]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必将不断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由于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都很大,因此在服务业具有较强垄断竞争力或相对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会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贸易组织,积极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
二、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仍偏小
考核一个国家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例。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0.6%上升到2001年的34.1%,再到2002年的34.3%。尽管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服务业所创造的GDP比重对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望尘莫及。
2.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
服务贸易总体状况处于比较劣势。虽然有部分行业体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它们多为传统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行业,而目前国际上这些行业的技术和资本含量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增长也很快,我国的传统优势能否继续保持困难重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金融、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劣势明显,国际竞争力还很低,反映出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知识含量的欠缺,这些行业在中国服务业全面开放后面临着巨大挑战。
3.服务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我国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重价格竞争、忽视服务质量的倾向。在国际承包市场上,我国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一向极为惨烈:旅游业的境内超范围经营、境外办事机构变相非法经营出境旅游的比较多;至于更加依赖声誉的会计咨询等行业,信用低下,造假行为屡见不鲜,难以赢得国际客户的信赖。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些情况虽有所改善,但要加强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目前仍缺乏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
4.政府管理与立法局限
[JP3]2003年以前,我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均由外经贸部负责。这种管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着许多缺陷。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性,服务行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外经贸部管理多头、交叉力量分散,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立足我国的比较优势,优化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服务贸易在旅游、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国内政策可以适当向旅游、运输等优势行业倾斜,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改善旅游环境,提高劳务输出素质,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一国要确定自身的对外贸易优势,仅仅靠比较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竞争优势。为此,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重点发展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服务。与此同时,应大力实施服务品牌战略,提升各种服务的内在价值。
2.重视企业组织与战略的重构,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产业或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说到底要落实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上,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施战略管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目前在企业组织方面,国际企业组织结构普遍趋向扁平化、柔性化;在企业战略上,国际企业重视竞争战略,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向西方学习,逐步重构自身企业组织和战略,以促进竞争为手段,不断增强活力。还要不断致力于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
3.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增加政策的透明度
我们应迅速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组织、管理、协调好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加快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增加政策透明度。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关国家及国内服务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都要予以公开,以便国外的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我国的服务市场的情况,寻求合作的机会。
4.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
我国必须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服务贸易法》 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疏而不漏的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这样,在我国服务贸易遭到重大损害或有损害威胁时。就能按照《服务贸易法》的相关规定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景岩.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思考[J].国际贸易论坛,2006,(6).
[2]程南洋,余金花.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变动的相关性检验[J].亚太经济―服务贸易,2007,(1).
[3]吴靖.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世界经济调整
金融危机将迎来一轮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世界经济可能将经历3-5年的调整期,在此期间世界经济贸易难以迅速恢复繁荣;如果不发生第二波、第三波金融海啸的话,世界经济贸易可能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
(一)世界经济将经历重大调整
综合各方面分析,世界实体经济将在以下方面出现重大调整:一是美国过度借贷和超前消费的模式会出现局部调整,家庭储蓄率上升,私人消费会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会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在再制造业化方面做出种种努力,世界制造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由于全球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去产能化会持续较长时间,一些行业的大洗牌、大重组在所难免;四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在局部范围内经历一些调整;五是受美欧日经济低迷的影响,尽管世界贸易投资自由落体式坠落接近尾声,但未来3-5年难以恢复以前的高速增长,将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六是东亚等出口依存度较高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将会致力于扩大内需、鼓励私人消费,将为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新的需求空间;七是未来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跨国公司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为了创造新的利润空间,生产和服务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全球产业链的优化重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八是绿色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亮点,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世界经济重大调整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这与以下几个方面重要原因有关:一是二战后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产业链,国际分工日益变成部门内分工、产品内分工,要彻底改变这种分工格局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这是谁也不愿意的,美欧“再制造业化”的努力也同样改变不了大的格局;二是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金融体制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在国际协调上仍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多边贸易体制总体上维持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大势,从危机以来的情况看这种势头不会发生根本逆转;三是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确实已经把当今的世界变成地球村,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危机前还是危机中,都已经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互利共赢关系,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利益攸关者,终结全球化总的看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危机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经历一些局部调整和挫折,但长期来看难以发生根本逆转。战后历次经济金融危机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旦危机过去经济全球化进程就将重新启动,世界经济贸易的一些长期趋势仍将保持下去。
二、后危机时代世界贸易的八个长期趋势不会根本改变
具体就危机后世界贸易发展趋势而言,它总体上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决定的,危机之后世界贸易向基本面回归是必然的。综观战后世界贸易的长期趋势和特点,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世界贸易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作用不会改变,世界贸易的长期趋势在以下八个方面不会根本改变:
一是部门内和产品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不会改变。二战后,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部门间的上下游产业垂直分工模式日益被部门内的水平分工所取代,部门内和产品内贸易也随之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与此相伴随的是投资品和中间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亚太地区中间品贸易比重占将近70%。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超过一半以上。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制造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贸易链条从美、欧向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中国、中东欧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延伸,形成了各国制造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局面,成为拉动世界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加工贸易就是这种部门内分工的典型例子。
二是跨国投资与贸易融合互动的趋势不会改变。战后跨国直接投资从60年代开始迅速起步,到90年代大幅加快,2008年达到18694亿美元,成为推动跨国贸易的重要动力。以外资占东道国资本形成总额比重来看,1980年全球平均仅为2.17%,到1990年升至4.2%,2000年最高时曾达22%,2003年降至7.47%,但2006年又升至11.83%。跨国投资带动的不仅是资金,还伴随着大规模的技术、知识、人员和管理模式的跨国转移,形成了跨国投资与贸易的良性互动。
三是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战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公司内贸易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据联合国跨国公司数据,200
7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78817家,共有海外分支机构794894家,在全球贸易、投资、研发中占有日益重要的支配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70%。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1/2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占美进出口总额的近40%。波音飞机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外包基地,30%多零部件在国外加工生产;在IT领域,公司内贸易所占比重更为惊人,如戴尔公司计算机90%以上零部件在中国生产,半导体行业80%以上的组装工作在国外完成;美国轿车25%的部件由其海外子公司供应。
四是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潮流不会根本改变。战后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历史一再证明,危机期间各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都会抬头甚至贸易摩擦空前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阻力,贸易自由化步伐会暂时停顿甚至局部倒退;但危机一旦过去,经济全球化进程就会再次启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也会走上新的里程。1929-1933年的大萧条和二战期间贸易保护的巨大代价给了各国以深刻的教训,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贸易保护损人损已,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这是战后多边贸易体系总体上得以生存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影响可能将超过战后历次危机,形形的保护主义在危机期间会不断冒出来,局部贸易战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理性地掀起全面的贸易战,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崩溃的可能性极小。同样,危机过去之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航船也将重新启程。
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内贸易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两大趋势。目前区域内贸易已接近世界贸易的50%,其中东亚区域内贸易比重超过50%。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对区域内贸易带来关联影响,但同时区域一体化也面临新机遇:一是危机时期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往往会遇到种种阻碍和压力,各国推动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动机反而会趋于加强,以达到规避外部危机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目的;二是危机时期稳定和恢复经济成为共同的任务,区域内成员之间加强合作的矛盾和分歧会减少,有助于破解困扰区域合作的一些长期障碍;三是危机后为了寻求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防范外部冲击,区域经济合作会率先蓬勃发展。因此,此轮危机发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没有停止,而且还呈现出许多新动向,东亚金融货币领域合作和拉美区域合作等都出现新的亮点。危机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可能迎来新的,带动区域内双向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六是服务全球化推动服务贸易和外包加快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近十多年来,在现代化信息化基础上服务业全球化蓬勃兴起,已成为全球化的新兴力量,带动了服务业跨国投资、贸易和离岸外包的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跨国投资占全球投资的近2/3,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升至20%,服务外包呈爆炸性增长,目前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约占10%。金融危机短期内对服务业跨国投资和贸易也带来一定影响,但基本情况明显好于制造业。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显著上升,其服务外包的意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更进一步强化,服务外包业务仍保持发展势头,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进一步增加。可以预见,危机之后服务全球化肯定将加速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也将掀起新的。
七是科技全球化推动技术贸易和跨国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伴随着科技革命和整体全球化步伐,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知识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技术贸易和跨国合作不断拓展,科技全球化成为重要新趋势。在此趋势下,各国能否通过开放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成为决定该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技术创新的周期日益加快、技术系统复杂性日益增加、同行业之间的研发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跨越国界最大程度上利用全球技术、智力和研发资源,研发国际化水平迅速提升;同时,信息技术不仅使跨国研发活动成为可能,而且大大降低了跨国研发的成本。因此,未来随着全球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更广泛应用,科技全球化还将不断向前推进。金融危机期间,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兴贸易方式不跌反涨也说明了,信息技术未来应用空间仍然巨大,技术贸易和跨国转移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八是全球整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不会改变。目前,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全球化的推进,逐步形成了覆盖生产服务全过程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跨国公司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工制造是整体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其他6个环节都是在交易和服务环节,形成了“6+1”的完整链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搭建了覆盖全过程的产业链,特别是牢牢占据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占领了微笑曲线的制高点。跨国公司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和成本,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局部的调整与优化重组在危机中不可避免,但整体生产服务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不会崩溃;更重要的是,各国都成为这种全球化链条的参与者,不同程度获得了“全球化红利”,谁都不愿意彻底放弃。因此,危机后全球整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在优化重组之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并成为带动双向贸易和投资复苏与发展的源动力。
一、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过去十年(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整体走势的变化而波动。在经历新世纪初短暂而轻微衰退后,2002-2008年七年间,世界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频繁,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猛,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出口额(不包括政府服务,下同)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扩大至2.13万亿美元,2007年突破3万亿美元增加到3.29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3.78万亿美元的最高历史水平。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使2009年世界服务贸易形势出现逆转,服务出口下降12%(而2008年为增长13%),是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服务出口额回落至3.35万亿美元。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世界货物贸易强劲反弹,世界服务贸易逐步好转,出口增长率恢复到8%,与2005-2010年的年均增长水平持平,服务出口额增加到3.67万亿美元。2000-2010年,世界服务进出口额从2.87万亿美元增加到7.17万亿美元,增长了1.5倍。2010年世界服务出口额约是2000年的2.55倍。
从较长时期考察,在过去十年,世界服务贸易与世界货物贸易并驾齐驱,基本保持同步增长。2000-2009年间,世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和8%。其中,2000-2005年二者年均增长率均为10%;2005-2010年二者年均增长率均为8%。由于世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保持同步增长,世界服务出口额占全球贸易总额(货物加服务)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0%的水平(见表1)。
从各年度考察,世界服务出口和世界货物出口的增长率存在着差异,但总体走势保持一致(见图1)。在经济持续增长期间,服务贸易增速略低于货物贸易。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受燃料及原料性商品价格上涨和美元贬值的影响十分明显,以美元计价的世界货物贸易名义增长率更高。而在经济危机期间,服务贸易受冲击程度略好于货物贸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货物贸易一度直线下滑,服务贸易因其特殊性相对而言跌幅小于货物贸易,表明其更具有一定的抵御危机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服务业的国际化和跨国转移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离不开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支撑。服务业在全球经济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能帮助产品更多地融入国际供应链,在各国产出和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是各国全面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国际贸易水平的战略选择。过去十余年里,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国际投资更加倾向于服务业,服务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2/3,推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活跃。但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潜能仍然远远没能释放出来。今天,服务业几乎占全球经济活动的2/3,但服务贸易还只占世界贸易的1/5。由于在国际贸易统计数据中并不包括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定义下的所有服务贸易,因此世界服务贸易的实际规模是被低估的。
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中,世界服务贸易大跌大涨,但危机只是暂时减缓了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全球产业升级、国际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世界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今后世界服务贸易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不仅是抵御经济震荡的“缓冲器”,也是经济复苏的“催化剂”。金融和经济危机促使各国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服务业的跨国转移。可以预计,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服务业国际转移加速,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全球服务价值链,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还会不断上升,世界服务贸易规模还将不断扩大,服务贸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
在世界服务贸易发展中,贸易结构呈现出由传统服务贸易逐渐向现代服务贸易倾斜的趋势。这表现为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下降,而以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和其他商业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增长强劲,所占比重提升。在过去十年中,服务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他商业服务已成为世界服务贸易中贸易额最大、增长最快的类别,年贸易额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WTO统计显示,2000-2009年间,其他商业服务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2%,高于同期世界服务贸易整体9%的平均增幅,比年均增长8%的运输服务、年均增长7%的旅游服务分别高出4个和5个百分点。2005-2010年间,世界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8%,其中运输服务增长7%,旅游服务增长6%,其他商业服务增长9%(见表2)。
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2000-2010年间,运输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为23.4%,2009年略降到20.9%,2010年回升到21.4%;旅游服务所占比重呈下降之势,由2000年的32.1%下降到2005年的27.7%,2010年为25.5%;而其他商业服务所占份额显著提升,2000年为44.5%,2006年占比首次超过50%,2009和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53.1%(见表3)。
上世纪90年代,运输服务增速略慢于旅游服务,但在过去十年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自2000年以来运输服务增速超过了旅游服务。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世界货物贸易强劲增长和运输成本大幅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货物贸易增长往往是运输、保险、金融等生产增长的引擎。不过2009年情况除外。在国际金融危
机中,各国经济活动收缩以及货物贸易规模萎缩,使与之密切相关的运输服务需求受到明显抑制。2009年,全球运输服务跌幅最大,下降23%,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下降9%和8%。在2010年,随着世界货物贸易强劲反弹(出口量增长14.5%,出口额增长22%),全球运输市场回暖,运价回升,运输服务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幅达到14%,成为世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的类别。
世界服务贸易之所以越来越向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其他商业服务聚集,主要在于世界经济结构不断向服务经济转型,从而加快了服务贸易发展与升级。由于在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强势,发达国家已成功实现了从制造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型。目前在经合组织(OECD)经济体中,服务业贡献了超过70%的就业和增加值,服务业对提高生产率也做出很大贡献。诸如电讯、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和各种商务服务的快速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促进了使用这些服务的行业(如制造业)的增长。随着生产者服务逐步从“封闭化”走向“市场化”,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更快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贸易结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他商业服务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加速生产率增长的技术,如信息通讯技术。因自身的特性,服务贸易发展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使金融、保险、专有权利及特许费等现代服务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和附加值;而旅游、运输、建筑服务的知识、技术含量虽然也在提升,但相对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也纷纷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进行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使其服务技术含量明显增加。由于技术进步和服务的可贸易性日益增强,国际跨境贸易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可以预计,随着服务创新活动的日益活跃,服务产品、服务种类、服务方式等都会有大幅度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将继续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持续存在
由于科技、经济及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及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相差悬殊,服务贸易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突出,预计这种不平衡性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从地区结构看,世界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三大地区。目前,世界服务贸易的85%左右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欧洲则保持服务贸易额最犬的地位。2010年,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88.8%,其中欧洲占47%;同年三大地区服务进口占世界服务进口总额的83.8%,其中欧洲占42.9%(见表4)。
2010年,亚洲服务出口和进口增长接近,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运输服务是最具活力的部门,进、出口均增长26%;旅游出口增长迅速,达到25%;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增长17%,占据亚洲服务出口的半壁江山。
从国别构成看,自2003年以来,美国、英国和德国一直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服务出口国和进口国。美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居绝对主导地位,服务出口和进口均雄居世界榜首,与其巨额的货物贸易逆差相比,美国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德国和英国是欧洲两个最重要的服务贸易国家,长期位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2010年英国被中国取代退居世界服务进口的第四位。日本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服务贸易国家。2010年,在世界服务贸易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印度、新加坡是发展中国家,但它们在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仍较小,合计占比低于美国(见表5)。
发达国家依然占据世界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2000-2005年,发达国家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服务进出口增长最快,而旅游、建筑、通讯等服务进出口增长相对缓慢。不过,即使在传统服务项目上,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欧盟、美国和日本一直是世界运输服务出口的三巨头,2000年它们合计占世界运输服务出口总额的64.4%,2009年这一比重仍保持在60.1%。
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在过去十年里,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上升。在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出口范围不断拓宽,南南服务贸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其服务出口市场的近70%,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服务提供方式是境外消费以及自然人流动。随着服务外包发展为新的服务贸易方式,印度、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与离岸服务贸易的能力迅速提高,使世界服务贸易的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变化和调整。
在过去十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猛增长,经济实力加速提升,其中“金砖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表现引人注目,这些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也十分突出。从服务出口额及增长速度看,2000-2010年间,世界服务出口额增长了1.55倍,同期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服务出口分别扩大了5.25倍、4.65倍、3.58倍和2.4倍。金砖国家是世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2005-2010年,世界服务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而中国、俄罗斯和巴西分别为18%、12%和15%,南非增长5%,同期美国服务出口增长8%,德国为7%,英国为2%,日本为6%。
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地位的提升幅度超过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少有的服务贸易顺差国。运输、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是印度的主要服务出口项目,约占其服务出口总额的75%左右。印度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迅猛。2008年,印度计算机服务出口360亿美元,仅次于欧盟居世界第二位,占亚洲地区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总额的71%。2010年,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位次上升较快,出口从上年的第12位升至第10位(占世界的3.0%),进口从第12位升至第7位(占世界的3.3%)。
加入WTO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人快速发展期,增长迅速,贸易规模稳步扩大,贸易结构渐趋优化,国际竞争力在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之一。中国服务贸易基本形成了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与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现代服务全面发展的格局。中国在世界服务出口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四位,在世界服务进口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三位,均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俄罗斯也是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较快的国家。2005-2010年,俄罗斯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2%;
服务进口年均增长13%。作为中南美洲地区最大的服务贸易国,巴西服务贸易发展活跃,2005-2010年,巴西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5%,进口年均增长22%,均高于本地区和世界平均增速。巴西的服务进口增速快于服务出口,运输、旅游、金融、其他商业服务是重要的服务贸易项目。由于巴西货币坚挺,2010年巴西进口增长最快的是运输服务(增长42%)和旅游服务(增长51%)。受举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刺激,2010年南非的旅游收入增长24%,服务出口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服务进口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整体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在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等方面还有相当大差距,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相对劣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远低于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水平。“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实力与其经济规模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并不相称。在多数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其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就是其他商业服务。
四、贸易壁垒仍繁多复杂
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步性和跨国界的特点。与货物贸易通过关税壁垒实施保护不同,服务业没有关税,壁垒也很难量化。服务贸易保护表现为国内法规限制性规定,如资格资质要求、参股比例限制、经营范围和地域要求、行政管理的复杂度及透明度等等,因此服务贸易壁垒也更加隐蔽。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模式,即跨境交易、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些贸易模式均可受到政策和规则的影响。由于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和非数量性,服务贸易自由化远比货物贸易自由化复杂的多,消除服务贸易壁垒的进展十分困难和缓慢。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限制、针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的限制、贸易政策的普遍适用问题、行业限制等壁垒措施仍普遍存在。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中,面对国内生产与就业遭受重创,服务贸易领域也出现保护主义倾向,服务贸易壁垒有所增加。比如,有些国家出台“购买本地服务”,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本国市场和在境内的服务活动设置障碍,减少服务外包,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的补贴等等。
在经济全球化下,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全球及各国逐渐削减服务贸易壁垒,将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环境。1995年达成的GATS为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一个多边法律框架和制度平台,成为各国发展服务贸易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近年来,各种区域经济合作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都加强了对服务贸易有关问题的关注,将其列为主要议题。目前,讨论重点涉及如何评价有关服务贸易的多边规则,如何监督各国服务业开放承诺的履行,如何确认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经济效应的衡量等。
在WTO多哈贸易谈判中,服务贸易是关键领域之一。其核心任务是进一步制定一些规则,以确保国内规章能够推动、而不是阻碍服务市场对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市场准入谈判和规则谈判是服务贸易谈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市场准入谈判依然采取了传统的出价/要价的谈判模式,在双边和诸边展开,各成员或成员集团可就任何服务部门和提供模式向其他成员提出要价或集体要价,表明其在该部门或提供方式上的谈判目标。规则谈判则主要涉及国内规制、紧急保障措施(ESM)、政府采购与补贴等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世界贸易组织 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然而,“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是近年才出现的。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动因
与全球性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兴起有着深刻的内在动因――各类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设定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都要高于WTO谈判的目标,各成员从中获得的自由化利益也必将高于参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效果,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原因。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削弱或消除贸易壁垒,形成了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 T O的促进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区域经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根据WTO测算,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与GATT时期年均通报3个的速度相比,向WTO通报的新区域贸易协定以年均11个的速度增加,十年来间新通报增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共计有196个,其中仍然生效的有132个。从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国家和地区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至少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这样世界上有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的“双重成员资格”。从这点看,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但密不可分,而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构成双方相互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从长远和总体来看,集团化趋势所产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能阻止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相反,由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水平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合作水平要高,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梯或中间环节。换句话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WTO健康良性发展的助推力,可以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具体如下。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目标一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协调各成员之间的立场和利益,消除成员间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以实现区域内各国福利的最大化,促进自由贸易。这一目标与多边贸易体制――消减贸易壁垒,促使贸易尽可能自由流动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强化了目标的一致性,突出表现在:一是以APEC为代表的新兴区域经贸集团公开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强调以亚太区域为基础推动全球经贸自由化。二是RTAs(区域贸易安排)与WTO共同应对非关税壁垒。目前,RTAs的迅猛发展,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和经济全球化一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截至2007年7月,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并已生效的区域或双边贸易安排达到205个,一定程度上实现了“RTAs驱动下的贸易措施自主自由化”,这本身促进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动一致性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RTAs构建基础的拓展和深化使得更多的国家在诸多方面都有了共同利益。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多为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涉及成员的数量要远远小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各成员之间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一致的难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小范围内更快地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如果世界各国首先在小范围内达成一致,那么坐在WTO谈判桌前的代表的数量就可以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反之,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规模较大,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程度的进展必然会有很大难度。而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组织由于参与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的成本较低,可以相对顺利地启动实质性的合作进程。这实质上也是一种降低广义的交易费用的过程。这种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多边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以迂回推进多边贸易谈判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NAFTA和APEC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加、日、欧在关税和市场准入等议题的谈判,使得历时近10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在1993年得以圆满结束。
3.区域经济作为多边贸易的先行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奉行“最惠国待遇原则”,而实行“非互惠原则”,并体现“授权条款”的精神,这样的理念使得经济合作组织内的国家更易于达成协议,开展自由化贸易,从而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发展。当前,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难度较大,前进步伐缓慢,因此,越来越多的WTO成员国开始尝试通过RTAS来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应该说,在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方面,RTAs是WTO的先导。区域安排可以为全球行动提供准备和经验,同时容易协调各参加方的立场和利益,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予以实现,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有益的经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漓高,郑昭阳,齐俊妍.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吴朝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张莫,王云.多边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良性互动[N].经济参考报,2009-07-06.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经贸大省广东面临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深入研究广东对外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并探寻应对策略,促进广东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为我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借鉴,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技术驱动贸易模式超越了劳动力要素驱动贸易模式的限制,具有垄断力强、附加值高的特点,创造了新型贸易的双赢。文章指出,广东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方法就是要通过开展产业差异化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及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等途径实现贸易模式从劳动力要素驱动向技术要素驱动转型。
关键词:广东 贸易模式 技术驱动 贸易摩擦
我国2009年下半年遭遇各类贸易救济调查60起,涉案金额82.76亿美元,超过2008年全年62亿美元的总额,而广东是全国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总数的1/3,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如鞋、玩具、铝制品、建筑陶瓷、纺织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发起的不同贸易壁垒的调查,而且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广东对外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并探寻应对策略,促进广东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为我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借鉴,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技术驱动型贸易模式对化解广东对外贸易摩擦的效应分析
所谓技术要素驱动型贸易模式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企业利用动态的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垄断力强、附加值高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形成互利共赢、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效应。下文运用博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
假设国际上有两个从事激光器生产的厂商a和b,它们分别位于中国的广东和美国的加州,并且世界市场上只有美国和中国对此类产品有需求,这暗示厂商a的部分产品将出口到美国,厂商b的部分产品将出口到中国。在厂商的经营过程中,a和b双方都有两种方案选择,一种是建立技术驱动贸易模式(创新),一种是守旧。
如果双方都守旧不建立技术驱动贸易模式的话,支付都为零,处于负和博弈双输状态,因为厂商都不继续进行创新的话,那么其产品可能很快被其它企业迅速低成本模仿,这时厂商的收益会随着模仿企业的增加逐渐耗散。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一项先进技术一旦扩散成为许多企业采用的通用技术,创新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也就完结,全部企业又重新回复到完全竞争的零利润状态。模仿企业由于只需支付较低的模仿成本,同时也不需要承担任何创新的费用和失败的风险,其收益甚至可能超过创新企业。
如果一方创新,一方守旧,那么,创新方的新技术发明应用使产品质量和性能提高,成本降低,于是厂商在非价格竞争和价格竞争方面较之守旧方都具有竞争优势。这样创新方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随之,利润也将逐渐增加,最终创新方将守旧方完全驱逐出市场,这时,创新方之所得将是守旧方之所失,双方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将引发国际贸易摩擦。本文用以下模型来说明:
假定在美国有一个消费者群体,用θ表示消费者的质量偏好参数,其中θ连续均匀地分布在区间[θ0,θ1]中,定义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式中qi为产品质量,pi为出口价格(i=a,b)。假定两厂商能够以单位成本c生产质量为qa的产品,且厂商b花费成本ci=ei2进行技术创新使产品质量提高ei,厂商b的质量水平为qb=qa+ei,且设pb>pa。
当且θqa>pa时,即单位货币的质量b不低于单位货币的质量a。这时,所有的消费者都会购买产品b,这是因为(θqb-pb)-(θqa-pa)>0,从而,ub>ua。故消费者偏好于质量高的b厂商产品。这时厂商b因技术创新把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厂商a排挤出市场,厂商a为了挽回失去的市场,会实施低价销售,结果引发美国对广东a厂商的反倾销调查。
再考虑的情况:设当消费者的质量偏好为θ时,购买高质量的产品和低质量的产品无差异。从而有:θqb-pb=θqa-pa,即。
则消费者对于厂商a和厂商b的需求函数为:da=θ-θ0,db=θ1-θ。
厂商a、b的利润函数为:πa=(pa-c)da,πb=(pb-c-ei2)db。
用逆推法求解一阶条件,联立后得均衡价格为:
将均衡价格代入利润函数为:
因为θ0
显然,πb*>πa*。厂商b由于进行了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争夺了厂商a的消费者,从而使市场占有量增加,利润增加,高额的利润推动厂商b不断地创新,于是产品的技术标准越来越高,而广东厂商a的产品即因守旧遭遇美国的技术贸易壁垒。
如果双方都建立技术驱动贸易模式的话,将形成互利双赢的均衡局面,从而自然而然地避免了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这是因为:
双方的创新对彼此都构成了技术壁垒。这种壁垒将形成不同的消费偏好和市场需求强度,厂商各自就拥有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力。技术壁垒越强,市场垄断力就越强,厂商就越难挤占对方的出口市场份额。均衡时,市场份额的差异就越少,均衡价格的差异就愈大,这样就不会形成市场价格的激烈竞争,避免了反倾销的贸易摩擦。
双方创新导致技术水平接近,就会相互承认各自的产品标准。相互承认对避免国际贸易摩擦的作用是,出口国不会因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环保标准、技术标准等而遭到禁止和产品的退回,也没有必要支付为达到对方国家的规制标准而带来的额外成本,从而实现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促进贸易自由化的结果。
双方创新都会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盗版、假冒产品、商标侵权、专利侵犯等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大大减少知识产权争端。
双方创新意味着需求结构越接近,有利于发展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 彼此作出市场的让渡越多,则该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越好,技术创新产品的经济效益趋于最大化,因而双边贸易产生的摩擦张力就越小。
广东建立技术驱动贸易模式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路径选择
(一)开展产业差异化自主创新,避免国外对粤进行反倾销
中国加入WTO后,反倾销在国外对广东贸易救济措施中使用频率最高,自入世到2008年底,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广东启动了15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又以遭受反倾销案为重,占比78.6%。广东仅仅是中国的一个省,7年间遭遇反倾销案件居然达到平均每月近1.5宗,这样的密度在世界上少有,涉案产品主要以农产品、钢铁产品、纺织品、鞋、家用电器和电子计算器等为主,这些产品历来为各国所关注,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很高,国际市场竞争甚为激烈,是反倾销的多发领域。而广东出口这些商品往往具有数量多、价格低的特征,在全球经济低迷、失业人数高起的当今世界,极易招致进口国的反倾销。
那么,如何避免国外进行反倾销呢?主要措施是实施产业转移和进行产业自主创新。一方面,将附加值较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避免在国际市场与其它国家展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围绕国际市场发展的需求,重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多样化异质性产品,基本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
(二)建立和完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近几年来广东在高新技术、家电、纺织、农产品、玩具、食品和家具等行业中,约有2/3出口企业的产品频遭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涉范围从产品性能、质量标准到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标签、运输等全过程,这导致广东出口贸易损失巨大。广东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本质上是广东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异的具体体现。而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提高广东科技水平,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较好的路径。因为如果只引进而不能实现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广东出口行业的技术能达到技术先进国转让技术的水平,可以暂时跨越技术贸易壁垒,但是永远摆脱不了技术依赖,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广东出口会不断地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如果有很强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愿望,企业将可能开发出处在国际最前沿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实现技术贸易壁垒的彻底跨越,这时广东出口行业的技术标准高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对广东出口行业构成不了壁垒。
由上可见,加大技术引进,增强对外来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是广东跨越技术壁垒的重要方法。为此,政府和企业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增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广东对外来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政府通过减免科研设备和技术进口关税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资;第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东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指数越高,引进的技术就越先进,消化创新能力就越强,广东的技术进步也就越快,越容易跨越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
(三)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避知识产权争端
广东出口产品之所以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知识产权壁垒,其根本原因就是广东尚未建立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广东要建立技术驱动贸易模式,战胜知识产权壁垒,必须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第一,广东省政府要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对申报、发明专利的单位个人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必须给予一定的惩罚;第二,广东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果广东企业能够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就不可能侵犯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这是解决广东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贸易纠纷的根本途径;第三,广东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技术和专利等要实施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既可因高的进入壁垒使得企业在出口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增强获利能力,也可以避免被外企钻空子索要专利费;第四,广东企业应承担起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的义务,严格遵循TRIPS协议中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最低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从贸易模式的角度研究了广东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广东长期形成的劳动力要素驱动贸易模式存在着内生的摩擦因素;第二,技术驱动贸易模式超越了劳动力要素驱动贸易模式的限制,具有垄断力强、附加值高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创造新型贸易的双赢,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第三,广东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方法就是要通过开展产业差异化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及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等途径实现贸易模式从劳动力要素驱动向技术要素驱动转型;第四,实现互利共赢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目标。要达到该目标,建议我国在外贸发展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实现“贸易―技术创新―互利共赢―新一轮贸易”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毅儿.我国半年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超去年总和[EB/OL].news.省略,2009-7-15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
引言
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严格履行加入WTO的农业贸易承诺,采取了“单一关税”的进口体制;取消了非关税措施;逐步削减了关税水平,在过渡期内农产品的算术平均关税水平由21%降低到了15%(比承诺的17%低两个百分点);削减国内支持;取消出口补贴等。以此形成了农业的全面对外开放,促进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这十来年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了快速增长(见表1),增长速度终保持在15%—25%之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增长速度放缓至10%以下,甚至在2009年出现了-2.5%的负增长,而2010年实现了强劲反弹,达到了24.7%的增长速度。我国是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了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形成了大出大进的格局,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与国际环境。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受到国内的产业体系、农产品供需矛盾、生产的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加上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的谈判难以达成共识,发达国家农产品的高补贴、高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甚嚣尘上,争取公平的农业国际竞争环境难度较大。这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恶化、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国际竞争力被削弱,而全球农业经营高度集中化的趋势,使得想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及变化趋势,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农产品出口的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相比较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于中澳羊毛国际竞争力与比较优势的分析(刘李峰、刘合光,2006);有关于入世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回顾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李岳云、吴滢滢、赵明,2007);有仅仅是对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进行泛泛的研究(宗睿,2009);对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的分析(杨军、杨文倩等,2012)。而对我国及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农产品贸易的前四大市场的优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很少。金融危机及我国加入WTO十年以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总贸易的70%(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计算)左右,因此分析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比较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对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变动趋势
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结构来看,“入世”十年间我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见表1),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2年的304.3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739.5亿美元,增长了接近5倍,但是农产品出口的增长落后于农产品进口的增长。虽然农产品出口额由2002年的180.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25.0亿美元,增长近2.5倍;但进口额由2002年的124.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114.4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比出口增长快得多,多数年份的进口增长率比出口增长率高很多。从而造成了自2004年开始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且逆差额由2004年的48.9亿美元不断增大到2012年的489.4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这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发展是不平衡的,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下降,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
根据表4计算可以看出在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大农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中,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0的有美国和东盟,说明美国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保持着贸易顺差,农业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特别是东盟,农产品贸易TC值始终维持在0.3左右,其农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最强。中国、日本、欧盟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
图12003—2011年中日欧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指数的变化趋势,其中日本、欧盟和东盟的TC值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上,说明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十年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保持着原有的竞争力,弱者仍弱、强者恒强,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及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和美国的TC值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产生后出现的,但两国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美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上升,且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到2011年已经接近东盟的水平。这说明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在提升。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自金融危机开始,由2007年的-0.0561下降到2012年的-0.2813,下降了4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TC值一路走低,且下降幅度比较大。这说明中国农业行业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弱,当贸易环境发生变化时,贸易的逆差加大,农产品对进口的依存度变大,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根据表5计算可以看出在中国、日本、欧盟、美国、东盟这五大农产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当中,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高,其RCA值始终大于2.5,说明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高,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在五个国家和地区中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极强。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其RCA值在1.0到1.5之间,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比较高,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很低,日本最低,两国的RCA值一直都小于0.8,说明中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绩效都很低,出口竞争力最弱。
显性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可以用动态比较优势指数(Cr)来衡量。Cr值是指一时段内的RCA指数与上一时段的RCA指数之比,即图中的折线是上升还是下降,Cr值能较好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自身的显性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如果Cr值小于1,即图中的折线是下降的,表明其比较优势在弱化,如果Cr值大于1,即图中的折线是上升的,表明其比较优势在优化。从图2可以看出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五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这十年间变化不大。欧盟的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一直保持着强势,虽有波动,但也只是偶尔稍微的弱化。美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保持并有优化的趋势,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两国的RCA值开始大于1.25,且Cr值开始大于1,这表明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由原来的中度竞争力提升为有较强的竞争力,且比较优势在不断优化。日本农产品贸易始终处于弱势,可其Cr值接近1,没有出现弱化,不过也没能改变其比较弱势。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小,都在0.5以下,而且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RCA值逐渐减小,Cr值小于1,如图2中所示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我国的折线是微微下降的。这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弱化,本来就比较弱势,现在则更弱了。
图22003—2011年中、日、欧、美、东盟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分析,利用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从农产品贸易的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大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和市场的集中度都比较高,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一旦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与我国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调整贸易策略,采用贸易保护措施或贸易壁垒,就会达不到贸易伙伴的要求,贸易成本升高,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下降。
(2) 通过对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东盟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在占世界农产品贸易量70%的这五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美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强,我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很低,仅仅比农产品生产资源极其贫乏的日本好一些,这说明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处于比较弱势,缺乏国际竞争力。
(3) 从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比较来看,我国农产品贸易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就出现了两个指标数值变小,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下降和比较优势在弱化。这不仅仅表示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低,处于比较弱势,而且比较脆弱,极其容易受到贸易环境的影响。
基于上述的结论,获得以下的启示:
启示一,调整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与市场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内生比较优势。我国农产品生产资源不是很丰富,特别是我们的土地资源没有欧美丰裕。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特征,调整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业经营规模化的步伐,以科技实力推动农业专业化模式,扩大农业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应对农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减少对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依赖性。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由原来紧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转变为开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量连连攀升,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出口地区,这是我们调整国际市场结构的成果,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这一成果,促进“金砖国家”、非洲及其他新兴经体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开发,从而规避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的风险。
启示二,利用我国农产品与贸易国或地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创造农产品贸易优势。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与我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所以当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起来时,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国际竞争力开始下降。关注我国农产品与贸易国或地区的相似度,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因资源禀赋带来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强化农产品出口的差异化程度,扩大与贸易国或地区农产品的互补性。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相比在农产品的加工上有比较优势,应加大出口农产品深加工的力度,逐步增加加工类农产品的出口份额;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互补性,应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创造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启示三,提升农产品贸易的管理能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有外部及自身两方面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贸易摩擦频发等外部因素影响,又有人民币持续升值,农业产业重新布局,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行业都实施了开放,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农产品成本上升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风险。因此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控制水平,使市场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农产品贸易的抗风险能力。加大农产品安全质量和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农产品贸易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等方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启示四,积极开展区域及双边、多边贸易的谈判,争取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目前,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贸易都实施着高保护政策。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自由贸易谈判的进程非常缓慢,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及农业标准的制定,加快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的进程。加强与贸易伙伴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营造农产品贸易有利、宽松而公平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话语权,争取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莹.增强江苏果蔬对外贸易优势的实证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增.
[2] 李岳云,吴滢滢,赵明.入世5周年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8).
[3] 程国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2(3).
[4] 杨军,杨文倩,李明,王晓兵.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3).
[5] 张莹.基于预警信息对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12(12).
区别:
1、一般贸易是涉外贸易,要报关交关税和增值税。国内采购就是在国内厂商间的采购,是内贸。两者交易对象不同,所涉及到法律法规和操作方法也不同;
2、一般贸易,进口商品正税,成品可销往国内,亦可出口。国内采购相对与加贸业务说的,如果保税进口一部分料件。其余部分可以国内采购,但成品必须全部出口;
3、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一般贸易货物在进口时可以按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办理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自由贸易,是走向和谐贸易,建立与发展和谐经济大成一体化发展体系的一个关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沿海地区陆续设立了15个保税区。但由于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迫切问题。从对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模式的研究,得出了我国保税区转型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保税区;转变
世界经济和谐贸易一体化发展的大成管理体系建立,关键在于从自由贸易走向和谐贸易。从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模式特点来看,自由贸易区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排尼基亚全盛时期,13~14世纪,法国、德意志的一些城市相继开辟自由贸易区。真正意义的自由贸易区是1547年意大利的热那亚湾。此后的400多年中,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和规模都是有限,主要的活动仍然停留在转口贸易,即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所属的殖民地。据资料统计,这期间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设置了75个不同类型的自由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特区,于1936年建立了美国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有很大的突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除大洋洲以外,自由贸易区分布在各大洲,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有161个,非洲14个国家有126个,欧洲17个国家有125个,美洲30个国家有217个。到了90年代,世界上已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达900多个,其中2/3分布在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自由贸易区呈现国际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管理上都有很好的前景。
几个世纪的发展,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地方经济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笔者通过美国对外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为例,来分析介绍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对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的考察比较,进一步为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借鉴。
1美国对外贸易区
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经济一直处在贸易持续顺差的位置,对外贸易区的发展相当缓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出现贸易逆差,国内经济出现低迷,就业压力紧张。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到1980年,全美自由贸易区增加到77个,到1994年底,自由贸易区达285个,总数为484个。同时,管理和功能也日趋完善。
美国《对外贸易区法》(1934年),规定美国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功能是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和仓储。1950年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市场需求剧增,为国外商品进入带来了便捷,同时允许提供商品展销和加工制造。1980年后,各个贸易区先后允许用美国零部件与外国装备为成品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对外贸易区一个很鲜明的特色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配置和完善自己的功能。纽约对外贸易区由于背靠美国国内辽阔的市场腹地,附近没有合适的转口国等原因,主要从事进口贸易和进口加工业务;迈阿密对外贸易区由于位于佛罗里达半岛的最南端,因最佳贸易服务成本半径内有多达30个国家的原因,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和为转口贸易配套的其他业务,货物转口量达65%以上。
2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科隆拥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地位,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靠近巴拿马最大的港口克里斯托帕尔港。一方面,可以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另一方面又是北美与中南美洲的连接点,属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东西南北货物集散地之一,也成为东方产品通往拉美各国市场的桥梁。
科隆自由贸易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有利地运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世界航运中转枢纽。大量的货物在此地流转,转口贸易定位为主要业务。资金的大量流动也使科隆的金融业发达,外资银行及分支机构密集。商品的展示,避免了客商远涉重洋采购,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3汉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
汉堡港是欧洲经济自由区的典型,被称为“通往世界的门户”汉堡自由港高效的管理手段值得研究,汉堡自由港对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贯穿于从货物卸船、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自由和便捷程度,在世界上所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中都是少见的。汉堡自由港转口贸易带动了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汉堡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之一,这说明自由港与城市的功能是互相促进的。
荷兰鹿特丹港是世界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鹿特丹港的最大特点是储、运、销一体化,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配送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往荷兰等欧洲国家。鹿特丹港拥有完善的海关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保税仓库区域内企业在海关允许下可进行任何层次加工。对集装箱货物的仓储和配送来说,坐落在港区和各个工业区内的物流配送基地,可以为其提供最完善的各种增值服务。
安特卫普港是世界海运网络的重要支点。按纯国际运输量计算,它是世界第四大港。安特卫普港具有领先于欧洲其他港口的货物装卸作业效率,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制与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港务局使用“安特卫普港信息控制系统(APICS)”,计划、安排船舶抵离港和掌握国际海运危险品的申报。安特卫普港还实行一种叫做临时存储(Temporarystorage)的管理方式。这种海关临时存储区,也可以不设在港区内,只需要提前作简易申报即可进行临时存储,而不必得到海关批准。经过海运到达的货物,可以在海关指定位置暂时保存45天,而以其他方式进入的货物,保存期为20天。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还存在问题。我国保税区,是我国海关管理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经济开放区域,处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最早设立的保税区,是深圳市沙头角保税区,成立于1987年12月。到1994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13家保税区。到目前为止,我国一共建立了15家保税区。
我国保税区和国外的自由贸易区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与世界优秀自由贸易区的存在差距。世界自由贸易区伴随着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而产生。我国的保税区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直到深化阶段才形成。前者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好处。我国保税区主要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建设的软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带动效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性质上,我国保税区没有明确的定性,行文规定不明,致使各部门认识不同一。没有真正开放一线,监管手续繁琐。在区域功能上,政策上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出口功能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难以发挥作用;加工功能受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货物在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进出也制约了加工功能的发展;区内贸易公司不具备进出口权,制约保税区的贸易功能;外贸经营权,进口货物不可以零售也不利于保税区的发展。世界自由贸易区通常由国家政府直接管理。机构的设立代表的是国家政府的权利,管理相当的权威,负责自由贸易区的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是一种相对弱化的管理体制。我国保税区不仅有国家的宏观管理,有存在地方政府的微观调控。两者条条框框的行政摩擦,使管理上很大的混乱和不经济现象。
我国保税区面临的机遇与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生产组织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物流、信息流、人员流动的速度加快,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国相互联系,合作与竞争的局面共存。随着国际贸易深度的加强,一方面贸易不仅存在传统模式,另一方面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合作更加重要。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其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各国通过控制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借助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将非核心业务外置,使得整个国际分工体系更加专业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欧盟—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呼声渐高,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大成管理模式。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各国经济开始转形,客观推动我国保税区寻找新的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是外界客观环境和自身发展矛盾内因共同决定的。通过对国外先进的自由贸易区优秀经验的借鉴,是我们避免走弯路或错路的一个重要途径:简单,高效。
4因地制宜,合理功能拓展与定位,提升发展空间
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区的目标选择与功能定位与所在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经济地位、政治状况等因素密切联系。美国自由贸易区的因地制宜就是相当好的典范。我国可以自己斟酌自身特点进行定位。从保税区进出口额完成的情况来看,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
深圳福田保税区已成为全国保税区开展国际贸易的主力。保税仓储功能在保税仓库内允许商品进行再包装、分级、挑选、抽样、混合、处理等商业性加工,实现商品仓储自动化,配送高效化。张家港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汕头保税区等适合都以保税仓储为主,我国政府机构可以通过进一步突出他们的优势,提供更加先进的物流系统。
5明确方向,整合资源,阶段性提升深化改革
国际自由贸易区有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自由转运区、自由贸易特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的规模不同,政策和开放程度也有差异。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在继续经营贸易的前提下,日益注重加工制造业,传统业务也开始注入新活力,加入更多的科技因素,朝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鉴于我国工业化和各项基本实际情况,可以突出加工,努力朝自由贸易区转型迈出坚定的步伐。保税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法制体制的完善日益提上日程。通过整合各个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政策,监管和法制,作到平衡互补,实现从外延扩展到内涵深化的转变。功能上确保基本的功能项目前提下,统一特殊监管区域的税收政策。统一海关的监管模式、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降低监管风险,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提高保税区的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开放程度,使投资贸易便利。改革的途径,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转型过程中注意操作的层次性,避免资源浪费。
6简化手续,积聚优势,加大执法力度
简化海关管理手续,提高作业效率,规范作业流程。充分利用、吸纳国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和积极因素,增强保税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通过扩散把保税区经济中的优势渗透到周边地区及更大区域,从而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最后,加强立法,对转型后的运行规则给予明确的界定和限制,严格打击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营造信誉高,有效的中国自由贸易区。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我国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关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对国外先进贸易区和自由港的考察和研究,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通过层次性的改革使我国逐渐在沿海、沿边地区构件有所偏重,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贸易区域,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成为真正的大成管理体系的中国自由贸易区。
参考文献
[1]黄淑宾.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区转型[J].发展研究,2004,(08)
1.产品结构以机电产品为主
机电产品是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商品,如电脑、手机、船舶等。得益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65%提高到2012年的76.5%。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从2002年的33.7%提高到2012年的50%中,占比也逐年提升。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比例下降,纺织服装、家具、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的比例在2012年降至8.7%。
2.出口面向欧美,进口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
美国和欧盟始终是我国加工贸易重要出口市场,近十年来都分别保持在20%和15%的份额。香港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重要转口地,在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也总在20%以上。2012年,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61.8%。韩国、日本、东盟、我国台湾等经济体是我国加工贸易主要进口来源地,近十年来,在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市场所占比例保持在10%-20%,2012年达到55.8%。
3.东南沿海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加工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10省市凭借便利的物流条件、充足的人力资源以及大量的外国投资,加工贸易优势明显。从企业构成上,外资企业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在70%-85%,2012年更是达到81.7%。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一)国内劳动力成本提升,资源约束增大
大量优质而廉价的劳动力,多年来始终是我国加工贸易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但这种要素禀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可持续。一方面,我国适龄劳动力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新生劳动力对工资水平、劳动环境、个人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工资水平在过去10年间大幅增长,制造业平均工资已经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这导致我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招工成本上升,招工困难加大。与此同时,国家日益重视资源和环境保护,企业发展的资源约束开始凸现。限制了的发展,转型压力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造成加工贸易竞争激烈,利润下降,鞋、服装、箱包等低附加值的企业和“两高一资”加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二)发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制造环节回归
外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主体,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深受国际市场影响。金融危机后,缓慢复苏的美国经济和岌岌可危的欧债危机造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关系到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首当其中,出口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引发跨国公司将原本在我国进行的生产环节向我国周边低工资国家转移。同时,随着美欧等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原来外包的生产环节也有回归本国的趋势,尤其是在生物制造、金属加工、复合材料和替代工程等领域。
(三)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加工优势提升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也在大力引进外资进行经济建设,劳动力和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对外经贸易环境不断优化。2014年欧盟调整普惠关税优惠政策规定,予以越南包括鞋帽类在内多类商品普惠关税,同时取消对中国、印度的同类优惠待遇。随之,我国一些面向欧盟市场的加工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逐渐向越南、老挝等国迁移,我国许多加工贸易订单也纷纷转向这些东南亚国家。
三、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加工贸易本身并不意味着低附加值,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应该被忽视。从理论上说,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从来没有摒弃加工贸易。关键在于发展什么类型的加工贸易,和如何将加工贸易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一)加工贸易必须转型升级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根据克鲁格曼的动态竞争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会随着经济腾飞而改善升级,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的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成功进行技术进步与创新才有可能实现,否则,不仅很难保持比较优势,还可能会落入跟随式发展陷阱。规模经济和产业升级,需要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与互动,需要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这是加工贸易必须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二)日、韩注重发展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
日本在二战后曾借助加工贸易实现了经济的迅速恢复,随后又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实施技术立国战略,利用日元升值的机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加工贸易产业逐渐转移到国外,国内则集中发展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加工工业,鼓励发展出料委托加工进口,最终实现了本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韩国加工贸易情形与日本非常相似,曾凭借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利用国内廉价劳动力和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建立了后发优势。也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和本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丧失,韩国开始推进本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主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品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选择汽车、钢铁、船舶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渐实现了加工工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三)我国香港、台湾从加工贸易向服务性经济转型
香港地区转口贸易发达,其中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香港加工贸易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兴起、60-70年代的本地加工装配制造业,80年代的内地转移,以及随后的转型升级。其典型特点是形成了自身优势与内地资源结合的合作模式,即由设在内地的子公司或“三来一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制造业务,设在香港的母公司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成品,向全世界市场销售。母公司除了从事贸易外,还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管理、物流供应链、商务管理咨询培训、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生产业,孕育出众多的新兴业态、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也促进了香港成为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和世界上生产业最发达的城市。台湾海上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但自然资源不足,因此选择了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在岛内加工组装,再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发展加工贸易,其保障条件是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20世纪50年展纺织、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60年展电子、电器、塑料、金属制品等耐用消费品出口装配产业;70-80年代实行重化工业战略,逐步建立起钢铁、造船、石化、核电、电信及交通等重化工业部门;90年代着力发展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空、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21世纪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至此,台湾历经半个世纪,成功地完成了从代工到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证明了加工贸易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取向
通过调整加工贸易允许类、鼓励类和限制类目录,鼓励具有带动作用的加工贸易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等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那些带动作用不明显、但还具有一定优势的加工贸易发展,如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玩具、家具等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禁止附加值较低、资源能源消耗大、不符合我国资源要素禀赋变化趋势的加工贸易发展。
(二)促进价值链延伸的措施
将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在融入全球产品价值链,将我国加工贸易的重心由传统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拓展延伸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多种加工方式;积极支持来料加工企业向进料加工企业转变;对创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财税支持。
(三)大力促进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在统计中不属于加工贸易范畴,但它和加工贸易的联系非常密切。加工贸易企业向服务外包转型相对容易,而承接服务外包又是企业提升加工层次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本身也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价值链的重要手段,而且隶属于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同时,企业从事服务外包几乎不受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政策变动的影响,还可以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承接服务外包可以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建议鼓励高素质人才创办服务外包企业,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服务外包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方面给予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支持。
(四)逐步推进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
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便利化,有助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拓展市场,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是发达国家加工贸易发展的经验之一。但我国现有进口关税结构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建议改革进口关税制度,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时,以关税率较低的料件为基础进行征税,并简化变更内外销比例的相关手续,允许海关监管设备在补缴有关税金后可用于内销生产。
(五)合理规划加工贸易的发展区域
加工贸易转移是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但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发展阶段又有差异,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这就给加工贸易的区位转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建议出台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首先鼓励加工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投资设厂,二是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加工贸易园区,吸引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三是推动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入驻加工贸易园区,形成加工贸易产业群。同时还要改善中西部重点城市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为加工贸易转移提供便利。
(六)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