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0:45: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兴趣;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192-0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探究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数学知识呢?
一、提供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手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如在我上《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时,新授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自己去量一量活动表中三角形的每一个角,并把量得的结果填写在表格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张表。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组内交流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们小组发现图①和⑥都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有的说:“图③和⑤都有2个锐角和1个钝角,图②和④三个全都是锐角。” 有的说:“我们小组发现锐角最少有2个,钝角和直角最多有1个。”最后让学生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再给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让他们在操作中感知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三类。果然,学生一谈到动手分一分,兴致高、劲头足,完全消除了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压力;更使他们身心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创设一种愉悦、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这种气氛一直延伸在整堂课中。在整堂课中,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由听者变成了实际参与者,在自己说的同时又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每位同学都参加了学习,还至少得到了二至三次的发言机会,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了,大班教学中这一合作学习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新课改中“生生参与”的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得到了发展。这样使学生对所经历的教学事情有了深层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新华字典的厚度。学生学过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量它的厚度是多少。这一下学生们都呆住了――它不满1厘米,怎么量呀!究竟是多少呢?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三、利用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数学意识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把学生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是他们思维过程的体现。动手操作,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向抽象思维过渡。在《三角形的分类》本节课中,我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动起手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有没有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就让每个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去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画完后,有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对我说:“老师,不可能有2个直角,那样有2条边就不相交了。”一个三角形里也不可能有两个钝角。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既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组织有效操作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能力
操作活动不仅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和内部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可以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有效参与能力。操作与思雄同步,把外在的操作程序,转化为学生的内部智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讨论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好问是人的天性,幼儿是提问题的专家,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会引起注意而感到好奇,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幼儿看到落叶就会问: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 听到汽车的喇叭声就会想:为什么汽车会叫?看到乌龟一动不动就会说:它们为什么要冬眠等。下雪了,幼儿会伸出手接住雪花想观察雪花的形状,看到路上有水坑会上前故意踩一脚,看到蚂蚁搬家会静静地观察很长时间……好奇心可以给幼儿探索新知识的动力,是将来创造的种子。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对于幼儿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我们要充满耐心和爱心加以回答,不要流露出厌烦之意和不快之情。哪怕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一时回答不了,也决不能匆匆敷衍了事,更不能责备孩子多嘴,以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孩子的为什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幼儿的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引导,那就会自生自灭。因此,我们应做有心人,收集大量能引起幼儿好奇心的物质材料,让幼儿不断接触新玩意。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提出问题,这就是一个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给出答案,只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不断地对不同事物产生新奇感,这种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为幼儿具有科学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幼儿科学探究习惯
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究的材料,营造科学探究的氛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而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形式,孩子们乐于参与游戏。感知游戏、排列游戏、分类游戏、实验游戏、棋类游戏等都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培养探究习惯。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内容,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发现各类不同的现象,获得全面的科学知识。我们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探究氛围,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比如教师与幼儿举行“一对多”挑战、比赛的方式跟孩子们互动,引导孩子在比赛竞争中探究奥秘。在游戏“吹泡泡”中,幼儿通过观察泡泡的飘动情况,知道空气流动的特点。在进行科学游戏“形状配对鸡蛋”中,根据一半的形状、颜色去找另一半鸡蛋,合在一起成为一只鸡蛋。玩小型益智棋游戏,享受你追我赶的同时,又努力地探索怎样能巧妙地取胜。
在游戏中,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积极探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多途径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1.在科学集体教学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开展五大领域教学,科学领域无疑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也特别要注意科学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幼儿的认知水平外,应十分重视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教师则成为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如教学《溶解》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水、杯子、面粉、盐、糖、洗衣粉、洗发水、黄沙、小石子等,教师抛出问题:这些物品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之后让幼儿分组操作,孩子们通过亲自实验、观察、比较,知道了哪些物品在水中消失了,哪些物品无法在水中消失,此时教师趁机解释溶解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在自主操作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关溶解的科学知识,主动地寻找其它物品进行实验,判断是否溶解,为进一步了解溶解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又如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发动幼儿、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课堂上,教师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甚至用放大镜照一照叶脉,再组织幼儿将探究到的树叶的特点进行交流验证,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厚薄、叶脉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幼儿学习兴趣极增,想不到大自然中的树叶竟如此神奇,孩子们有了课堂上的初步探究后,课后主动地去收集、观察各种树叶,探究其中的奥秘。
科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给孩子思考、操作的空间,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如吃玉米棒时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排列有什么规律。幼儿自主到保温桶前取水时提醒幼儿怎样控制水龙头不让水溅到地板上。户外活动时,带孩子赤脚在鹅卵石上、水泥路上、青石板上走一走,为什么脚底的感觉不一样。春天,带领幼儿观赏校园里的桃花,观察桃花的花瓣有什么特点,桃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启发幼儿观察自然,研究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机性的教育,教师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如看到蚂蚁搬苍蝇,教师就和孩子一起观察。下雪了,和孩子们一起玩雪,看到饲养的小动物吃得少了,提醒幼儿为什么。教师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去关注周围的世界,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思考去研究,帮助幼儿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在自然角的养殖过程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种植和饲养是幼儿 学科学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班级阳台、走廊上安放桌子或放置分层木架,收集、养殖动植物,有秩序地布置在上面,供幼儿观察、探索和学习。
自然角中可以放置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动物可以有:漂亮的金鱼,生命力强的乌龟,鸣叫的小鸟,昆虫盒里的蚂蚁等等;也可以放各式各样的植物:仙人掌、水仙、吊兰等盆栽,还可以在密封的培养皿里培养一些无毒无害的微生物,方便孩子们进行观察。教师每天给孩子们适当的时间段,让孩子们观察自然角里发生的变化。
在动物方面,顾及到孩子们的年龄、能力上的限制,饲养的动物主要以小、温顺、适应力较强的动物为主。水生陆生,水陆两栖,飞行类的小动物都尽量涉及到,以便孩子们全面地进行探究学习。植物方面,幼儿在尝试中学会将同类植物放在不同环境里,观察生长状态,从而得出种植物较好的方法。
自然角显然是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与孩子们在自然角频繁互动,最终使孩子们产生正确共识,达到科学探究目的,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4.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科学性区角是幼儿开展科学实践探索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进入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操作、摆弄教师事先投放的材料,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判断,感知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如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水果,在科学区角中投放多种实物水果,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切一切、品一品,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水果的不同形状、颜色、滋味、种子。在区角中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进行水果拼盘,幼儿独立或合作完成,整个过程也是幼儿积极思维的过程,其间需要幼儿不断地调整拼盘,保证拼盘美观、水果合理搭配,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操作,也培养了幼儿审美和创新能力。在科探区,我们可以更多地让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如“沉浮实验”,提供水、脸盆、积木、铁钉、乒乓球、泡沫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玩耍,幼儿在一次次的实验后初步得出判断:什么样的物体沉入水中,什么样的物体浮在水面。又如教师投放电线、电池、小灯泡,让幼儿玩一玩、试一试,探索出小灯泡如何才能发亮。当然,科学小实验有很多,磁铁、镜子、传声筒等都是实验的好材料。科学区角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创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的一大目标,我们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张俊. 《幼儿园科学教育》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关键词:饲养角;价值;问题;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大自然是幼儿探究的生动内容,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饲养角又是自然角的一页。如何让幼儿在饲养角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是我们教师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饲养角具有动态性和变化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发现并捕捉到其中隐含的、一闪即逝的“闪亮的资源”,并能够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又一层次。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会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题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探究能力也随之增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适时的引导孩子,引导孩子进行探究,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如能有效的把握这一契机,能发挥是不同的效果。
一、饲养角创设价值
(一)在饲养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坚持性
饲养角是孩子们认识自然,关注动植物的窗口。从每天的观察,饲养中不仅培养了幼儿对生活的乐趣,亲近自然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意识,对幼儿做事的坚持性和责任感也是一种初步养成。自从饲养角的创设以来,孩子们每天到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小金鱼换水,看看蜗牛有没有吃东西,看看乌龟的是否还缩在身体里…他们会因为小鸡宝宝的不进食而担忧一整天,他们会想办法让乌龟吃到可口的食物,逐步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和坚持性。
(二)在观察中提高孩子的探究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特点。饲养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它通过让孩子们喂养、照料等直接体验过程,学习探究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生命循环的特点和价值。在饲养角中,孩子们通过喂养动物,观察动物喜欢吃什么,动物是怎么吃食,怎么睡觉的,还知道了原来有些动物冬天冬眠是什么样子的。
(三)在探究中发展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动手能力
饲养角作为孩子们探索的小天地,通过共同的喂养,孩子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饲养蜗牛中,孩子们一起寻找探索蜗牛最爱吃的食物,发现蜗牛喜欢的环境,在饲养金鱼中,大家一起做鱼鳍作用的小实验,在每个孩子饲养蚕宝宝时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竞争谁的蚕宝宝更早长大。在各种饲养中孩子们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了孩子动手能力。
二、饲养角中孩子探究的点滴问题
(一)观察时“走马观花”让观察不够深入
幼儿的观察比较随意性,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不深入,常常只看到局部,把握不了事物的整体,纸看到事物的外部特征,看不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观察不够全面。如一早到园发现饲养角的全部东西都被打翻,地上满是血迹时。孩子们只容易发现眼前乱糟糟的现象,只能猜测原因。而无法从半条鱼的尸体上,满地的猫脚印上找出事情的根源。
(二)观察中“缺乏支持”使孩子失去探究兴趣
为幼儿创造他们需求的探究环境,支持、肯定他们的探究行为。在以往饲养角的探究中,幼儿在热情探究中,往往出现弄脏弄乱物品等看似“破坏性”的行为,冬天在为鱼儿换水时,可能会弄湿了袖子。成人往往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阻止了孩子探究的行为。
(三)观察后“无问可答”让探究停滞不前
孩子们在观察到事物的现象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如在给乌龟喂食时只看到乌龟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而往往忽略了问题:乌龟为什么不喜欢吃?只看到鱼缸里小鱼的死亡,而无法提出探究的问题:小鱼为什么会死亡?
三、饲养角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资源利用,引导幼儿发现解决问题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探究过程中的引领者、支持者、帮助者。要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积极有效的教。在饲养角中,幼儿发现和提出问题时科学探索的起点,教师要以多种方式给予幼儿提出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鼓励幼儿进行猜想与假设,并积极的观察和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布置管理,让饲养角“活”起来
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幼儿自己做,凡是幼儿能自己想的,就让幼儿自己想,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世界。在以往饲养角的布置往往都是由老师包办代替的,有时怕孩子们打翻了,怕孩子们布置的不够美观等,其实成人布置的就是再美,幼儿感觉那不是自己的饲养角,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参与布置就能激发孩子对饲养角的充分关注。首先,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收集有关的动物资料,共同讨论饲养的小动物,利用收集的机会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其次,让孩子把饲养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并和孩子们共同饲养,在饲养中,孩子们发现冬天到了小仓鼠容易受冻,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棉花,有的孩子从家里拿来了旧衣服为仓鼠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孩子们的参与,饲养角变得“活”起来了。它虽然没有老师布置的美观,可是它却成为了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三)观察记录,提升孩子多元经验
记录不但及时的把孩子的发现呈现出来,还能帮助提升孩子的经验。如在蚕宝宝的饲养中,孩子们每天记录着它的变化,使孩子们自己总结发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卵――毛毛虫――成虫――蛹――蝴蝶。
(四)家园配合,使探究活动深入进行
现代的教育理念也使很多家长都认识到在很多活动中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旁观者,更多的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孩子的支持者,活动的引导者。
(1)在饲养活动中,我们充分的利用家长资源,给孩子们提供饲养角的动物及用品。吸引家长参与,使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在物质上得到理解和支持,使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2)当饲养角遇到不懂得问题时,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上网查找答案,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到书店查看一些图书寻找答案。不仅增强了相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品质,也对动物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饲养角对于幼儿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通过对饲养角的科学创设和充分的利用,我们引导孩子们与动物的接触富有探究与发现,这是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建构知识,从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在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科学思维的品质,让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在与动物的接触中,他们还用自己的双手、双眼和智慧发现了自然界的奥秘,目睹了自然界的奇妙,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参考文献:
一、抓住预习环节,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是在自学实践中养成的,刚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预习,更不会预习,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帮孩子设定一些简单的容易达到的预习目标,这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对孩子的自学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又会让他们收获一点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一点一点地适应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后,我们再帮孩子制定一些稍难的自学目标,这样在阶梯式预习自学目标的引导下,孩子不断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培养着孩子的自学习惯,这也为课堂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奠定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随波逐流的基础。让孩子自主学习,重要的是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比任何命令都好,尽量鼓励、表扬,少批评,让孩子的自信心亮出来。
二、以教材为基础,创设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
孩子始终是孩子,与其让他们枯燥地学习,还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只有让孩子能够掌握自主合作学习,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快乐的主体。课程改革让语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及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又兼具形式美,丰富多样,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如,小学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放手让孩子在小组里自主确立识字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的方式完成互学。小组间还可以比一比哪组的识字方法多,识字方法妙,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创编顺口溜、小儿歌等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也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教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让孩子懂得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功是与同伴的付出分不开的,成功的喜悦与人分享时自己也是快乐的,从而使孩子生出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喜爱之情。当这样的体验积累得多了,孩子就不会排斥合作学习。另外,小学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针对这一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自己亲身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
三、尝试灵活多样的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与创新
小学数学的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树立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服务、奠定数学素养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交流与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形式不断走进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和讲解者,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我们要完成课堂角色的转变,就要更新教学理念,着眼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尽量给每个孩子同等的展现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热爱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动力,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孩子们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孩子们置身于乐学的情境中,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孩子们的质疑兴趣,使孩子们的思维更加主动和积极。
二、积极自学,动手实践,体验成功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中心,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数学课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让孩子们围绕数学课题展开自学、探究与实践,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自主创新性,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孩子们在活动实践中感悟数学,发现数学,形成能力。鼓励孩子们探索自学的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体现孩子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有利于孩子们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有效的自主学习氛围,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创新空间。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动脑、动手和动口,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了孩子们积极思考的王国。这不仅能够深化课堂教学,还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创新与自学的乐趣,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把孩子们的学生兴趣推向。教学思维真正做到了开放与发散,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有探究新知的“金钥匙”。这样孩子们就有了长期的自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扬长补短,让孩子们在互助中学习
孩子们之间存在差异,这就使孩子们之间数学学习差异表现得更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有效利用这种差异积极的一面,培养小标兵、小能手,发挥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张扬他们的个性。
1.发挥小助手的传、帮、带功能。
小学数学学科,在课堂练习时如果要兼顾每一个孩子,只靠老师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孩子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让已经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充当小助手,帮助我们辅导那些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的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显然,小助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越的辅助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数学小比赛、问题大比拼等方式挖掘小助手和发现小助手的,并着重加以培养,让他们帮助我进行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在座次的安排上,我也做到了强弱结合,互帮互助。由于孩子间易于交流,使得孩子们能在短时间内学得很好。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探究新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安排,使之更高效。
2.协助学习,互帮互利。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孩子们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教为辅,以自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孩子们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小学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技能课,数学是一个大的概念,细化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建而成的,很适于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当然,在合作学习的中,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他们不论在构思上还是应用上,都会表现得大胆积极,这样更有利于探究新知。合作学习还能帮助孩子们缩小差距,对于那些解题思路较低的孩子来说,受益更大。实践证明,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并不是坏事,我们要尊重事实,有效利用,从而让他们更亮,更有光。
四、完善课堂教学评价
关键词:巧用七巧板 探究兴趣 审美素养 合作能力
现代智力七巧板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通过七个板块的巧妙拼搭,创造出无限的趣味形象,能够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开发和训练越早越好。因此在幼儿园巧用七巧板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对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启迪创造意识、提高综合素养意义重大。
一、巧用七巧板,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
现在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时代的宠爱,造就了他们多元化的个性。引导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适应以后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培养持久的探究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探究习惯,对以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现代智力七巧板的组合奥妙无穷、创意无限,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在幼儿园的各项探究活动中,这项活动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对于小班的孩子,可以尝试“单幅七巧板的分解与组合”实践探究,进行简单地入门探究活动;中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开始灵活,想象相对丰富,可以进行“多幅板的造型探究”活动;对于大班、学前班的孩子,重点培养他们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进行“多人组合、共同创造”的探究活动,让他们尽快的融入集体生活,适应以后的学习。几年来的活动实践让我们发现,参加过七巧科技活动的儿童智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素养提高都很大。我们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其变量仅是设置参与七巧科技活动的时间减少一个月,然后进行相关的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班的上述几项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孩子。可见,这种智力七巧板的科技探究活动有着非凡的育人魅力。
二、巧用七巧板,提高儿童的审美素养
幼儿园的审美教学是每一个幼儿教师面临的难题。成人和儿童的年龄差异造成审美观和造型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孩子审美素养的发展影响很大。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涂鸦期,各方面发育尚不完全,不能进行严格的造型的训练,审美教学重点应放在审美想象的培养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即使有意的模仿儿童绘画,也会带有一定的成人因素,缺少儿童那种天真开放、天马行空的思维特点,这种示范往往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巧用七巧板进行审美教学就能避免这种现象。现代智力七巧板的拼搭造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面对孩子异想天开的想象,帮助孩子借助七巧板,概括各种造型形象,克服了成人与儿童年龄因素造成的差异,使师生活动在同一层面上,共同享受探究过程的快乐。
现代智力七巧板的拼图游戏能激发起学生广泛的兴趣,特别是我们结合七巧板和儿童绘画的特点策划了一系列的审美活动课程,建构起一整套七巧科技校本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和兴趣。作为初次接触七巧科技活动的孩子,我们通过单幅板的变换造型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譬如:摆好一个“T”字形,通过移动一块板能变成一个“稻草人”形状,继续移动两个半圆,给“稻草人”头上扎两个小辫,就变成了“小女孩”的形象等等,诸如此类的变化丰富多彩,能让孩子很直观的看见形象的变化,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尝试的欲望。作为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用两幅或者三幅进行一些复杂图形的拼图活动,譬如拼“树下读书的小女孩”“鸟巢”“水立方”等,也可以让他们创造一个活动场景,像“足球场上、跳绳活动、植树活动”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巧用七巧板,提高儿童的合作能力
学前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尽快适应群体生活。七巧板的合作探究活动具有多变性、趣味性的特点,可以组织中小班的儿童进行“七巧小擂台”的竞赛活动,通过单幅板的板块移动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趣味形象,同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的创意,享受成功的快乐。也可以组织大班、学前班的同学进行多幅板的合作拼图活动,通过合理的分工,譬如:有的策划总体构图、有的设计个体形象、有的绘制画面、有的涂染颜色等等,合作完成一件作品,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说出自己融入群体的想法和做法,对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帮助很大。
一、感受乐趣,让幼儿乐于探究
农村的孩子虽然经常看见绿豆、红豆以及小麦等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种子。但孩子们对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实物,其实了解得并不多,甚至常常混淆不清。于是我们便利用小麦、玉米等等这些农作物精心设计了“批发种子”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扮演种子批发商,幼儿扮演来批发回去卖的小老板。通过买卖这一灵活的手段和语言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了不少的经验,如:南瓜籽、丝瓜籽可以通过形状、大小的不同来区分,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的种子可以从颜色、形状的不同来区分等等。在比较这些种子的不同之处时,孩子们对它们的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们还生成了《种子的聚会》这一课,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种子的外面贴上标签,布置成一个“种子的聚会”。放置在科学角,孩子们在活动之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让幼儿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比较得出了结果。就这样让幼儿在玩中总结了经验,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探究的主动性,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二、把握好奇心,让幼儿易于探究
记得在一次中班的活动区,我投放了一些种子让孩子们去观察。谁知班上的张可抓了一把黄豆就放进了水里,随即就有孩子来报告。于是我就问张可:“你为什么要把黄豆放进水里呢?”张可说:“我想让它长大,结很多黄豆。”“哦!是吗?那放在水里能让它长大结黄豆吗?”我的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孩子们这个时候都变得很好奇,于是我就提议让他们去做实验。经过分析有的孩子跟张可一样将黄豆放进了水里,也有的用杯子到外面挖了泥土回来放在自然角,将黄豆种在里面,还有的直接将黄豆丢在了外面的泥土里。没几天孩子们就兴奋地发现:丢在外面的黄豆长得最快最好,水里的黄豆才发了芽,自然角杯子里的黄豆还没有动静。接着我又提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发现,最后得出了结论:外面的黄豆有土有水还有阳光,所以才能长得又快又好!这里我抓住这个突发的“黄豆发芽”事件,让个体的探究行为变成群体探讨的热点,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发现,幼儿之间的这种互动探究更加扩大了,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究的动力,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树立自信,让幼儿敢于探究
对幼儿来说,年龄小更依赖于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人物,如老师、父母。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以关爱的态度、赏识的手段保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鼓励幼儿有各种想法、做法。幼儿在活动中刚开始的想法往往是很稚嫩的,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创造力。我们要给幼儿充分的自。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让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不急于介入,即使需要教,也尽量不作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稍加点拨,给幼儿自己探究的机会,让幼儿敢于探究。
通过这种制作活动不但能发展其注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其兴趣,让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教师须注意,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而应以孩子的制作为主,教师只能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适时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其探究问题的热情。幼儿教师还可在玩的过程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能力。因为孩子们都喜欢玩,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通过各种玩具去表现活动的内容和自身的情感。譬如当孩子们在玩一根小棒子时,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们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例如把棍棒当作孙悟空的金箍棒、当作钓鱼竿以及小船的船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把棍棒一物多用,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更能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2以问题为媒介激发孩子兴趣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曾说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可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寻找各种教育契机,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譬如通过提问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一个有效方法。”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情。而就幼儿的心理特点而言,以问题为媒介能大幅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但在很多时候不少幼儿教师却忽视了此点,从而令孩子们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最终钳制了他们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据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通过问题去激发孩子的兴趣: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孩子们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们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一时期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新鲜、好奇之感,随之就会提出较多的探究性问题。譬如:“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人会死亡?”“为什么黑夜很黑?白天很亮?”“人是怎样生出来的?”等单纯幼稚的问题,而且孩子们这一时期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多,有些教师会感到厌烦,但这将严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而言,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探究知识的表现,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的浓厚兴趣,也是发展其智力的最佳契机。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提问,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幼稚、如何可笑,都要给予耐心、细致地引导、开发,以此保护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以便让孩子对知识的探寻能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提问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然后再提出与他们思维特点相吻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激发其兴趣,开发其智力。
3结语
【关键词】早教;探究;观察
早教活动是目前很多年轻父母非常热衷的幼儿教育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说,在孩子生长的初期,通过教师具体的观察行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差异。在早教循序渐进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对孩子教育引导,实施必要的探究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能力,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教师对于环境把握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
一、探究活动观察思考一
实际案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针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为幼儿制作了红、黄、蓝三种识别卡,幼儿每人配备不同颜色的卡片进入到不同的区域中,根据颜色的不同进入到不同区域,需要借助卡片插入相应的卡槽内,才能实现这一过程。
在持有卡片以及没有卡片的孩子纷纷前往餐厅过程中,因为是否能进入餐厅,彼此之间开始出现争持,最终导致孩子对是否能进入餐厅具有了差异性表现,持有卡片的争先进入餐厅,没有卡片的孩子在思考后,最终选择离开了餐厅。
观察行为,是指仅仅通过观察别人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表现是真实的,由于自身经验、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在幼儿的内心世界中的活动也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幼儿在这里受到的影响是非常真实的,获得的经验在自己的内心中也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按照游戏规则,进入到目标区域内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从这一角度说,对孩子本身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发生的行为应该在一定的规则内进行,这样的养成习惯会随着渐进的过程而逐渐得到最终确认。在不同条件下,孩子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违反规则,而教师应该以实际行动与合理的标准去约束孩子,逐渐培养幼儿本身学会认识规则,能够选择适当的机会进入到属于自己权利的区域内,奖励与惩罚要分明,从根本上让幼儿明白规则本身的含义,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合理养成。
二、探究活动观察思考二
案例: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玩小板凳就会引起很多孩子共同参与,尤其是孩子们喜欢单脚站立在板凳上。有的小朋友能够非常自如站立在小板凳上,而有的孩子因为胆子小,只是尝试性的用脚搭在板凳上,希望能够借助外力帮助自己站在板凳上。这个时候老师看到站到板凳上的孩子应该去主动鼓励他,向别的孩子宣扬一种勇敢的精神,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还会主动寻找站立在板凳上的技巧,并且会不停地展示,而由于胆小和不愿意参加这样活动的孩子,也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去尝试站立在板凳上,往往会取得实际的成功。
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上去思考孩子内心活动,而是需要去观察孩子最为敏感的需要,并且让这样的需要及时表现出来,并能在一种共性范围内得到共鸣,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潜力会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挥,会逐渐关注更为复杂的事物,更加用心去思考和观察,而老师甄别积极的观察表现,可以让孩子在分析和观察能力上有更进一步的表现。因此,培养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以及他人的思维角度去感知世界,主题探究活动不在于有太多程度的复杂性,而应该以小见大,从不同层面上强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师不断反思过程中,让自我的观察能力与早教需求相适应,与孩子的需求相适应,这也印证了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的教学理论:“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三、思考性结论
早教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活动过程学会参与,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学会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让自己成熟的观察事物能力去影响孩子的观察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避免简单化操作是老师应该恪守的准则,要用自己的内心去感知孩子最为敏感的需求,这已经超越了生理需求,还是建立在情感的需求基础上的。并且让这些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得到展现。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必须具有设置环境、控制环境、分析环境和反馈环境的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早教培养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我们所强调的参与并不是独立的两个观察的前提和条件,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在探索活动中,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能很好的参与,并认真观察孩子操作情况,也能很好的倾听孩子的讲述,但是这样的参与有很多的盲目性,这样的参与也比较形式主义,所带来的观察也只能是粗浅的、表面的。观察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首先要参与,但这样的参与不是老师主观的或是活动要求的参与,而是认真倾听孩子的需要,这样参与进来观察到的孩子是最自然的、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反馈给孩子的也将是最及时的、对他的操作最有意义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陈钰.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