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 10:19: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采购管理相关课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 财务管理课程 实践教学
一、引言
财务管理自从被引入到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来,关于其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得到了理论界和教学界的广泛关注。实践教学不仅是检验理论教学环节“教”与“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从以往理论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多集中于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与方法,而鲜有学者针对多科性大学这一特殊主体进行教学探讨。所谓多科性大学,主要是指以理、工、医、农等学科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优势学科或主干学科,以其他相关学科作为支撑学科,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并能不断衍生出新分支学科的大学。对于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是否合理?能否复制与照搬其他类型高校的模式?其建设的原则又包括哪些方面?实践教学的构想如何落地实施?关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从理论研究角度和教学实践角度都具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二、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却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足的现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未能得到有效认识。以理工科为主干的多科性大学,经管专业作为其支撑学科,专业的建设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导致经管专业的学校配套资源与实践教学需求不匹配,学院与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执行动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实践课程课时安排不足、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性、财务管理模拟专项实训被忽视等,使学生对财务理论的理解仅限于书本认知,无法真正解决实务问题。同时,实践教学的重心从校外企业实习向校内实践模拟训练转移已成为必然,如果学院对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培养重视不够,必然导致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缺失,专业问题的处理能力欠缺。因此,要真正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多科性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或学科骨干必须重新审视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价值,主导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执行的有效监督。
(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未能突出自身优势。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往往是照搬综合性大学或财经类院校,而未能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科性大学与其他类型院校的师资力量、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多科性大学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少借鉴自身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既熟悉“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基本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目前,多科性大学未能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与其优势理工专业相互挂钩,忽视了细分财务领域、特色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方式。导致多科性大学在专业发展和实践教学创新方面目标不够清晰、特色不够明显、执行动力不够强。
(三)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对于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大多是为了让学生强化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未能结合财会类人才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需求的财务管理人才主要是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熟练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商业人沟通技巧和掌握第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前多科性大学的实践教学过程无非是教师讲授实践方法,学生按照实践要求“依样画葫芦”,简单的重复操作程序而已,至于其中的逻辑与原因,并不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科研任务繁重,同时缺乏必要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任课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精力投入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市场需求相互脱节。
三、多科性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设构想
多科性大学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自身,改变以往的实践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其具体的建设构想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学科骨干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多科性大学应将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作为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原则。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每年毕业的财会类专业学生数量都在扩大,对于多科性大学而言,如何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差异化优势明显的人才,是每位学院领导和教师都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目前多科性大学的教学管理体制,赋予了学院领导和系主任在教学内容安排和监督上的有效职权;同时,管理专业的学科骨干一般也是财务领域的专家,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很好的认识。因此,学科骨干是实践教学方案制定的最佳决策者和有效监督者。
(二)以培养学生“工管交叉”的应用性能力为导向。相对于综合性大学与财经类院校,多科性大学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工管交叉”的应用性能力为导向。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考察发现,相比于传统财经专业,应用性较强的“工管交叉”性学科毕业生,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因此,多科性大学在实践教学的建设中,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其建设思路应为:依托理工优势学科,以应用性为导向,将培养具有文理渗透、工管结合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作为导向。这种实践教学的培养思路,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细分、特色更为明显,而且打破了传统财会类人才培养的专业局限性,弥补了管理类学生对理工科基础概念的认知,为经管人才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行“挂牌选聘制”,建立“双师型”授课结构。实践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授人技能,而授人技能的主体就是教师。以往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工作经历相对欠缺,这种单一的教学主体结构,致使以往普遍对实践教学有所偏废。所谓“挂牌选聘制”是指对于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聘请企业财务总监、银行理财经理和政府部门官员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采用挂牌选聘机制安排实践课程教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期末安排下学期实践教学课程所有授课教师面对学生各讲授2-4节课,然后由学生投票选择课程授课教师。将校内教师主讲理论与校外教师辅助实践教学相结合,达到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开创“移动课堂”,仿真岗前模拟。对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创新,可以鼓励理工专业与经管专业合作,开设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训“移动课堂”,理工科学生负责生产、建设,经管类学生负责管理、营销,分工合作组建团队,分组竞赛。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经管类学生对理工科的工作环境、生产工序等有基本认知,拓宽其学科视野,而且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可以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此外,可以把企业的财务处搬进大学实践课堂,即通过对企业财务处的系统模拟,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财务管理岗前实训,认知并熟悉现代财务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学生从事资金筹集、投资决策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全局意识和财务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2.刘悦.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8):158-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5
1 《生产与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1 《生产与采购管理》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
《生产与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是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为其提供基础知识。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车间布局、采购计划制定和供应商管理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与《生产与采购管理》匹配的工作岗位多
通过《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学习,为很多工作岗位提供适配能力,例如生产计划员、生产助理、生产调度员、采购专员、招标采购主管、供应链专员等。而且这些岗位相对物流同等级别的其他岗位来说,薪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要好,学生对这些岗位更有兴趣。
2 《生产与采购管理》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仍注重生产和采购的理论知识,用大量的课时讲生产理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例如在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时,只讲制定计划的方法,但是并不叫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真正的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这样学生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甚至不知道计划长什么样子。
2.2 课程实训场地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中很多实训任务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生产现场,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有限,大多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中常用的仓储、配送等方面。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所授知识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学生毕业后适岗能力差。
2.3 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的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
3.1 课程改革的思路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根据适配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以公司实际的工作案例作为情景,让学习融入其中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本课程根据生产和采购各设置一个情景,生产情景为某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业务遍布全??,员工总数2670人。工厂分布在长沙、珠海和哈尔滨3个城市,2017年公司准备在重庆新开分厂,该公司销量一直不错,现需要就公司其中的两种产品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设计车间和库房布局、编制生产计划等工作。其中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的BOM表见表1。在实际授课时,通过销售计划来启动生产计划的制定。
采购情景为某校委托系学生会负责采购教师用文具(书、打印机、墨盒、笔、剪刀、笔记本、计算器,封笔,U盘,电脑,托盘),学生会需要根据学校的日常消耗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期间的采购方法选择、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都由学生会完成。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再详细给出其他情况,课程选择两个情景的主要原因在于,让学生直接去采购生产座椅要用的安全气囊、调角器等难度大,因此重新设置学生经常接触,较为了解的文具。另外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实际地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让弥补了学校没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不足。
3.2 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行业调研和行业人事经理访谈确定与《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分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归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形成项目。本文将《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划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车间设计、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车间设计包括车间布局、库房布局、生产过程组织和流水线设计四个任务,共8课时。生产计划制定包括认识物流需求计划(包含ERP)、认识能力需求计划、制作BOM表、生产计划制定步骤和生产计划制定五个任务,共14课时。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调查、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维护五个任务,共14个课时。采购计划包括认识采购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两个任务,共6课时。
3.3 课程考核
本课程摒弃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采用过程化考核,每个项目结束后设置考核任务,每个任务根据重要程度给定比重。学生的课程成绩计算方式为每个任务的得分乘以任务比重后求和。本课程生产车间设计比重为0.2,生产计划制定比重为0.3,供应商管理比重为0.2,采购计划制定比重为0.3。
Abstract: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urchase management practice”course status and go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deas, leading to curriculum reform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the suc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地位和目标
1.1 课程地位
随着采购对企业贡献的不断增加,企业对采购管理越来越重视。所以在采购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对采购人员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实用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企业补充现代采购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理所当然对《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采购与供应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具备对采购与供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业采购的流程,具备从事采购员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
1.2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包括:会准确地填写采购申请单;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能正确选择预算方法编制采购预算;能分析采购环境的各种因素;能够对采购市场进行划分;能运用供应商开发与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能够做好采购谈判准备并进行谈判;能够正确评估采购合同的风险;能够进行采购合同审核;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设计采购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标。
(2)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掌握价格分析相关原理;理解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了解采购价格确定的方式;掌握采购申请单编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计划编制的流程;熟悉采购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场结构的构成;掌握供应商考评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购谈判收集资料的范围及内容;了解谈判步骤及谈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购合同审核措施;掌握采购评估的各项指标;掌握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质目标包括:通过实战演练、现场体验、案例分析等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实训项目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组分工合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具备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通过设置项目中的出错、意外、突境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变通力和灵活性。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
本门课程设计思路应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采购管理和工作任务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凸现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采用:“任务/案例引入――学生团队成员分配工作/讨论任务――学生分头准备、老师指导监督――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课后反思深化”的方式进行。
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在内容选取上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单元模块化教学,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采购认知、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编制、交易条件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操作、采购风险控制和采购成本与绩效管理九个单元任务。在每个单元之后都配套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分阶段或集中完成。
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依托物流师、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选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模块和经典案例,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困难与改进建议
(1)在小班教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只对采购方向的学生就本门课开设小班教学,其他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合班上课。这样既重点保证了采购方向学生学习的质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师资教学条件的压力。
(2)针对企业采购岗位人员有限,实践课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实行轮岗制,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有采购现场经验的学生以现身说法,来帮助其他学生获得现场体验和模拟技能的提升。
(3)针对在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集中教学和考核问题,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模块,将考核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描述两种大的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3.1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符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而很多教材已经陈旧过时,教师面临没有合适的可选用教材的压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自发编写教材。但是,编写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们缺少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所以,笔者认为要选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选,就要必须从教材的编写抓起,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编写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人员参与进来,编写最新的实用案例。同时,对整个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和简明实用性做好把关和审核。
3.2 在教学方式上科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理论课教学当中,要求老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组织课堂内容,以情景教学、视频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要选在实训室或就在企业现场进行,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单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购要涉及到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签订合同,不可能做到现场有较多学生的参与。所以可以请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购事例编写成经典的采购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终获得采购岗位上的相关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录取采购谈判现场、招标采购过程相关视频,供师生观摩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现场经历和相关能力水平的提升。当然,这其中会涉及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一些机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到实处
一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这门课的学习,在每年暑假会有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正常学期内被派出去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在企业内进行现场学习1~3个月。校方要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并同步派老师跟踪做好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沟通和协商,安排好学生在此期间的调查任务和学习任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企业对基层人员的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企业合作的程度。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商学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标、定模式、定规章、定学生数量、定学生去向,与“好又多”的合作,为其培养门店店长。双方约定以工学交替为课程计划,以过程性、多元评价为评估标准,以企业承担全部学费和奖学金为管理和激励措施,以择优录用为岗位就业原则,来达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实质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密切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联系,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应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或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尤其在实训环节。这个措施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经常以节约教学成本或师资不足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学,所以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从长远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来看,这个措施迟早会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密切联系,高度配合。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实习学生,淡季可能一个实习生都不要。所以学校理应要先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理解企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灵活安排和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
第三、签订科学严谨的校企合作协议,包括对学校、学生、教师及企业的利益问题。校企合作应当以“双赢”为合作目的,校方应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经费又从哪里来?同样企业也应清楚地明白自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利润从哪里来?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互相了解合作单位的类型与目的,具有彼此合作的利益点,具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有“双师型”的教学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资金保障,具有与培养目标一致的首次就业岗位。明确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一、《采购管理》课程来源及地位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单位等,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管理、服务和经营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采购管理》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市场调研,工商管理专业岗位群有人力资源部门、财务管理岗位、销售部门、供应部门、公关部门、计划部门、生产车间和采购部门。其中的采购部门具有如下职责:各部门需求下原料订购单及时进行原料进料跟催、根据物管需求和供应商排程及时调整采购原料到货状况表、统计每月各家实订量和实到量、每周协助财务申请L/C和汇票的开立、编制采购计划、供应商管理、缮制采购订单、招标与投标、采购合同管理、检验与验收采购商品、评价采购绩效。
《采购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它以企业管理方法为基础,其前面分别开设的课程有:生产作业管理、公共关系、商务谈判、销售管理。它后面陆续开的课程有:仓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这些课程分别培养学生不同的专业技能,最后一个阶段通过沙盘训练、顶岗实习等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有:熟悉采购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熟悉采购流程、掌握商品采购计划的编制、掌握供应商选择、审核与考评方法、掌握招标方法、掌握采购合同订立、跟踪、掌握商品采购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技能目标有:能辨别采购部门结构、能正确计算与确定商品的采购数量、能运用考评表对供应商进行审核与考评、初步能进行采购谈判、能运用各种方法对采购合同进行跟踪、能运用不同方法对采购绩效进行评价。素质目标有:依法采购的法制观念、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善于沟通与表达的职业能力。
三、《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学时安排
1.《采购管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见表1)
2.《采购管理》教学情境设计及课时分配(见表2)
四、《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
1.《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整个课程教学模拟湖北南黄股份有限公司的采购业务,以学生操作为主,以企业真实业务、真实的工作岗位和真实流程进行操作训练。这门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工作任务为主源、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观来组织进行的,是坚持融技能培养、知识传授、价值观形成三位一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1)运用仿真模拟法、分组讨论法教学
具体步骤为:提出任务或目标、介绍与实际工作中基本相同的背景资料、根据实训指导要求来指导学生操作、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演示并点评讲解,进行疑难解答、分析错误、再让学生完善操作、检查、评价、总结、布置相关项目作业。
(2)教学反馈
实行多级反馈:小组反馈、班长反馈、辅导员反馈等;实行多途径反馈:当面反馈、网络反馈、电话反馈等。
3.《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保障设计
第一,条件保障:充分运用好ERP实验室和沙盘实验室,与黄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冈中商百货有限公司、黄冈格林制衣有限公司和江苏松上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基地,与浙江义乌锦都酒店签订订单教育合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阅读校内图书馆资料,浏览中国采购经理人论坛,采购师考试网,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第二,队伍保障:有专业师资从事课堂教学,聘请企业高级经理人、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参与教学、实训指导、实习指导。
第三,质量保障:将高职教材与专业资格培训教材组合使用,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坚持教师集体备课,鼓励教研室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学校教师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协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培训,虚心向企业实践人员学习,以提高教师动手能力,确保教学的效果;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坚持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技能比赛,实施对证施教,以国家标准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职业岗位;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90-03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与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相比较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更适合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含中职与高职)。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取自我构建的过程性知识,强调工作过程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获取专业知识、积累经验、获取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抽取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本专业学习知识领域,最后在各知识领域中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莱职院(全称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2012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审定为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为莱芜市及山东省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营销人才。在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下,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通过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把采购管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典型任务,设计相应教学情景,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企业管理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采购管理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课程以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实际采购业务为载体,教、学、做合一,理、实、训一体;以W生的适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以采购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培养为核心,设计项目训练;以企业真实的任务或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构建单元教学内容。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模拟谈判、情景教学、流程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训练手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设计以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式与成本管理、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绩效管理等模块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如表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的确定
进行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职业教育直接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所以,要注意学生向上的职业发展空间;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第三,教学的组织要围绕采购工作过程进行,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设计过程中,课题组首先对《采购管理实务》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双师型教师的配备、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以及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表2。
三、采购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每一个学习情境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工作内容,设计工作环境,融合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于工作过程中。按照这个总体思路我们课题组对《采购管理实务》的学习情境进行了设计,部分内容如表3所示。
结语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只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先导课,要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采购人才,需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包括各门课程教学情境设计合理、教学领域分析准确、契合职业能力需求,才能使学生对从事采购工作的各岗位充满浓厚的兴趣等,才能真正体现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梦,葛宏翔.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
[2] 刘晓博.浅谈企业强化采购管理之途径[J].中国外资,2013,(3).
关键词:采购 职业 发展 规律 三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的作用日益明显,有效的进行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对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均具有极大作用,每个企业都需要采购一定的物资来维持生产或者企业的日常运作。目前,企业越来越关注采购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越来越需要能够进行采购合理化的专门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去指导、改善和实施货物采购与库存控制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持久发展提供动力。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开设了《采购实务》课程,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使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1 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分析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助理物流师有明确的职业标准,其中对于采购人员的职业标准是从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两个方面来明确的,知识要求是了解并掌握采购物流与供应物流知识、采购与供应计划管理方面知识;技能要求是能够填写采购与供应订单、能够实施采购与供应计划。
2 企业采购人员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都在努力建立一个高效精干的采购部门,该部门能够对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每个采购人员都能够做好本职工作,注意这里要强调是做好,而不是做了。所以,企业都会对其采购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其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就是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表1 企业采购人员培训标准
表2 企业采购人员考核指标
职业院校的相关教师一定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对采购人员的需求,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3 基于职业发展规律的《采购实务》课程三阶段教学模式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加工厂;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国际采购巨头纷纷将中国地区作为自己跨国采购业的基地。采购人才是中国地区最缺行业之一。国家采购、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快速催生采购管理队的迅猛成长,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采购迈进。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它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也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冲击。因此,对专业采购人员的争夺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之一。那些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采购人员,已成为我国目前非常紧缺的人才。为了做好采购物流,针对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培养优秀的采购人员,基于职业发展规律的《采购实务》课程三阶段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3.1 采购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律分析
任何工作都是从入门到操作到管理,采购工作也不例外,所以企业的采购人员的职业发展一般是从采购入门者开始,先去认识所在企业的采购工作,包括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与职责等;再作为基层采购作业者,去从事采购管理流程操作,包括做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供应商管理等;最后作为管理者去监控采购管理。
3.2 基于职业发展规律开发三阶段课程教学模式
采购人员的职业发展是从入门到操作到管理三阶段,那么针对职业发展规律开发三阶段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的三阶段分别是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看一看阶段针对入门者,在这阶段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感兴趣;做一做阶段针对操作者,在这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想一想阶段针对管理者,在这阶段要让学生感受到有挑战,所以在每个阶段都要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习过程与职业发展的对接。分别举例来说,看一看阶段的一个任务是认识某个企业的采购组织类型与采购人员岗位设置;做一做阶段的一个任务是以一个企业为背景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方案;做一做的一个任务是作为采购负责人建立采购质量管理体系。
表3 基于职业发展规律开发三阶段课程教学模式
3.3 基于工学结合原则组织教学
在《采购实务》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有真正的职业感受,一方面我们基于职业发展规律开发三阶段课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真实的采购环境开展技能训练项目,可以利用身边的可以尝试的业务,如借助学校中的超市开展一些技能训练项目;可以寻找直接的可参照、可分析的对象,如学院物资的采购;可以建立快速更新、海量的学习素材库,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实施“全过程、双渗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为两个渗透源,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交相融合、循序渐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总之,采购岗位对于每一个企业都很重要,毕竟他关系到企业生产和日常运作,一旦出现资源短缺,生产和运作都会出现问题。职业院校要培养合格的采购人员,要不断的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基于职业发展规律开发三阶段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职业导入流程化,从看一看到做一做到想一想;实现了技能训练系列化,从有趣到有用到有挑战;实现了素养培养实务化,从体验到实战到再升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职业生涯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著.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22-565.
[2]皮连生著.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5-210.
[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8:85-115.
关键词:MOOC;采购管理;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introducing MOOC teaching concept, discusses the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course: finding the course orientation, emphasizing“flipped classroom”in cours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ng course resources based on knowledge module, building good interactive platform, enri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evaluation diversification.
Key words: MOOC; purchasing management; flipped classroom
2012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发展势头迅猛,称为MOOC元年。与传统课程相比,MOOC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高校、教师、学生与投入等方面的规模化;二是学习对象、教学形式、课程内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开放性;三是随时随地、主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网络化;四是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创新性。
MOOC热潮引发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采购管理》是物流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本文引入MOOC理念,重新梳理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丰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采购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课程定位上力求准确
采购人才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紧缺性人才,对企业控制采购成本、拓展利润空间,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采购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采购专业技能,更需具备市场预测与决策、价格与成本分析、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秀应用型采购人才将成为企业人才引进和储备的重点领域。
采购人才的培养满足了现实的需求?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仅有北京物资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了采购相关专业;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推出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另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交协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等推出了“采购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和培训工作。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采购专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调整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学位与职业认证相结合。把物流管理专业划分为采购与供应管理、国际物流管理两个细分方向,其中,采购与供应管理方向的选修课程与CIPS(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认证相结合,而国际物流管理方向的选修课程则与ILT(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的认证相结合。
《采购管理》作为物流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课,将以培养应用型采购人才为目标,结合采购管理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重点掌握采购计划与预算、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谈判与合同、采购物品的验收结算与库存控制、采购方式选择等采购流程,熟悉掌握招标采购、政府采购、国际采购和现代采购等操作方法,以及理解把握供应商管理、采购成本控制、战略采购、采购绩效评价等重要内容。
2 课程组织方式上强调“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即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内外师生教与学的时间重新安排。课堂外,以前学生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即可,“翻转”为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学老师预留或者预录的教学内容,并就自学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供课堂讨论;课堂内,以前是老师讲课45分钟,向学生灌输课程基础教学内容,“翻转”为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或就学生课前自学发现的疑问进行解答。这种课程组织方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究,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建设”。
3 以知识模块为单位,重新梳理课程内容
现有MOOC课程的视频大多以知识模块为单位,将课程内容进行细分。虽然各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是系统完整的,但是在建设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制作课程视频时,完全可以根据知识模块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分,采用分立、动态的方式完成。甚至可以在学习视频之后,准备一些试题对已经学完的视频内容进行考核,这样既可以给学习者留出相应的思考和消化时间,又能强化前面视频内容的教学效果和掌握程度。这种以网络教学视频为主的课程资源,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认可,值得我国各层次大学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资源建设时思考和借鉴。
采购管理教学内容错综复杂,不同的教材编排重点也不尽相同,但依然可以根据采购流程把采购内容划分为采购概述、采购计划与预算、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采购物品验收与货款支付、采购绩效评价与善后处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重点内容见表1。在课程教学时,以这六大知识模块为单位,建设课程资源,安排教学计划。
4 利用现有通讯手段,搭建课程交互平台
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高度依赖教师和课堂,学习方法和手段单一。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各门课程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供以后终身学习与提升。活到老,学到老,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可以利用MOOC课程资源,离开学校以后对在线学习有着更加长远的潜在需求。MOOC的兴起给现在的大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宝贵机会,鼓励他们不仅要掌握学校培养方案里面要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这必然促使学生将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进行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MOOC 平台特别看重交互功能,轻松友好的课程交互界面、先进的学习辅助工具,是网络学习者的需求,也是优秀课程平台的必须要考虑问题。因此,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时,可以引入MOOC的交互理念,借用学生常用的QQ群、群邮件、微信群、学校的数字教学平台等新的交互平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和生活融入一体,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丰富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发挥课程引导作用,组织好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丰富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上,可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合作、问题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1)案例式教学
采购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案例丰富易得。在课程教学中,可利用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可以通过案例的查阅、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比如,采购管理课程中的供应商管理模块,就可以增加供应商管理的案例讨论。
(2)情景模拟
在采购管理的课堂上,可以组织采购情境模拟和采购过程模拟,比如采购谈判模拟、招投标采购模拟、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物品的验收等,通过模拟使学生有亲历感,教会学生遇到实际采购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又能锻炼随机应变、团结协作的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采购业务实训》课程 教学设计
1.引言
《采购业务实训》是继《采购管理》理论课程之后的实践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实训教学的设计必须依托真实的企业采购情景来进行。在教学改革前,我校实训的内容安排都是用企业案例来进行分析,学习案例中采购经验,但这种方法不能体现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同时,教学方式也比较呆板,和理论课堂教学差不多,不能体现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物流专业教学团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设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建立项目式教学课程,并通过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2.课程定位
《采购业务实训》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主要面向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培养能够从事物料采购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该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同时作为物流岗位重要的节点技能课程,该实训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职业岗位技能。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就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本课程通过“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工作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教学团队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并与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一起探讨、分析物料采购管理相关岗位职业需求。课程以“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为依据,围绕企业采购岗位的职业需求,以企业采购工作流程为逻辑主线,以物料采购的真实活动任务为载体,进行内容的选取与组织。课程设计突出工作过程,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做学结合”,掌握工作任务中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最终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教学设计的总体架构是:采购管理岗位群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能力目标—够建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方式—建立多主体、多指标、多样式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4.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完全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以适度够用为选取原则。在教学内容的排序上强调针对工作过程的行动顺序来安排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选取行动领域,选取若干个基本工作任务,通过设置不同学习情境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实现熟练掌握将来所从事岗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的要求,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体化。《采购业务实训》教学任务设计如图1所示。
5.“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注重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很重要一部分。高职学生初次就业为基中层岗位,这种就业特点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要有较强的实践即动手能力,而不是掌握大量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培养学生技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既注重教又注重学,才能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开阔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反思,调动潜能,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寓教于学。只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采购业务实训》课程是在《采购管理》课程之后的实训课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更强调实践和实际操作。《采购业务实训》课程在物流专业教学团队的共同参与下,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以“任务5签订采购合同”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说明,见表2。
6.多主体、多指标、多样式的过程性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基于能力的课程,但基于能力的测试似乎是能力教育的弱点,也是我们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设计与建构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核心所在,但是能力本身是知识、技能及态度的组合体,因此能力表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过去老师通过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能力课程的需要,采用多主体、多指标、多样式的过程性考核是能力课程的考核改革方向。下表3是本课程的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多主体、多指标、多样式的过程性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具体情况,准确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由于学生全程参与,各工作过程学生都能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设计及过程式考核,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与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专业项目的实训,学生学到了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7.结语
《采购业务实训》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通过一年的实践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安排,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多主体、多指标、多样式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适合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纪雯,张云芳.基于工作过程对《物流采购管理》课程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1(04).
[3]王莉方.对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1(15).
1.1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
经企业实践总结出来的供应链采购管理理论涵盖的知识面广,且具有操作性强、交叉学科多等特点。高校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体现于该门课程在不同学校的使用名称具有差异性,如“采购与库存控制”、“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管理”等等。在企业实践中,供应链采购管理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今的企业竞争环境和过去已有天壤之别,供应链采购战略以其优势逐渐取代为库存而采购的原始采购理念。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将采购管理归入到供应链管理的讲授范围,而不是将供应链与采购区分开来,使学生对供应链采购管理有清晰的认识。
1.2教学方式陈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不注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无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导致学生认为该课理论性太强、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学校教学实验设施场所有限,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了制约,从而使学生缺乏对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的认识和体验。
1.3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考核方式通常只有闭卷考试,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优劣,个别学校还会参考课后作业表现和平时的考勤。同时,因为考核的内容一般都在课本中,且老师已划好重点,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识记以应付考试,确保六十分就觉得万事大吉了。此种考核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其不仅不能反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还打击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无法实现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2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法
为保证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校方需为该课程制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供应链采购管理这一门学科的综合性非常强。因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优化教学法,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和创新能力。
2.1基于案例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学生毕业并进入社会工作后,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学习时期,就该有意识有目标地加强训练。案例教学法即在课堂上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体验现实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对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具体案例、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教师单纯的教,因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及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该怎么选择采购模式的章节时,可给出通用汽车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见仁见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开放式、创新的思维进行有效思考,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2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高校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保证学生就业,因而可提倡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毕业生实现就业“零过渡”。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其“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死板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给学生分配工作(问题)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时和他人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评讲“供应商的选择时”,教师可先设计出预设的企业情境,然后提出贴近的具体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或分组讨论,此外还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几个供应商会选择的模式作为参考,启发学生为企业找到最匹配的供应商。
2.3基于情境教学的优化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法,它通过应用案例或情境于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该教学法可充分利用直属学校的企业资源,或者录制某个优秀企业的工作场景之一,以用于多媒体教学展示;再者可以让学生在指定场所模拟企业活动,以体验某个工作角色的真实工作情况。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内容应注意包含如下几个方面:设计情境、角色指导、情境模拟、讨论分析以及总结经验。例如,进行战略采购,可简单设计为班级春秋游物料采购最优化省钱采购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情境可设定在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各小组分派确定好采购管理员、采购人员,做好采购计划,然后进入“市场”实行采购,最后各组讨论、总结各自采购经验,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在情境教学作用下,学生们经过亲历亲为,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