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4:53: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院药学学科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 基于中医药学科背景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探讨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 谈中医药学与数学的学科融合 传统中医药学未来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基于文献标引词频统计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选词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机制研究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实施策略浅析 对文化传承理念的筑建是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之重 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建立蒙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的构想 《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类主题词修订选词研究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医药学科的负面影响探微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并与建设 试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EB/OL]. [2016-07-14].http:///info/1021/3978.htm.
[3] 黎燕明.基于学科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33(3):67-70.
[4] 孙秀菊.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基于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24-29.
[5] 陈茂华.网络环境下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 2005(4):64-66.
[6] 李刚.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体系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 24(1):64-67.
[7] 钟国琴.基于重点学科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7):15-17.
[8] 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2):10-13.
[关键词]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2-02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科建设在综合医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创新特色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新的课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建设,以“创、促、培、合”的工作思路,引领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主要做法如下:
1 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支撑力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瑰宝,历来受到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1]。尤其是总后卫生部《关于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医院党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将其作为医院优先发展的十大学科群之一。为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需要,医院创新性地成立“三级中医药学科推动模式”,即院有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任组长,机关职能科室、中医药科室负责同志及部分技术三级以上专家为成员,对中医药工作的方向、政策和重点进行决策、指导;机关有中医药工作办公室,由医务部副主任牵头,组织全院27个科室的业务骨干作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具体落实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技术协作,共同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各科室均有中医药工作联络员,由住院总医师担任,负责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科学研究、预防保健等工作的落实。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提出了“打破均衡,有主有次,优质优先”的建设方针,从资金、人才、床位、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大量投入,中医药优势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大投入,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科展开床位将达到60张,中西医结合床位、康复床位达到120张,中药自制制剂160余种,特色诊疗项目26项,医疗用房面积上万平方米,拥有双管氦氖激光治疗机、三维立体牵引床、磁疗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等一大批高新诊疗设备,良好的支撑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2 促进特色形成,强化学科建设主攻方向
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2]。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学科,尤其要注重特色形成和方向明确,以规避院内无序竞争,引导患者向中医药临床学科合理分流,保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坚持走品牌道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医学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按照“疗效就是优势,疗效就是特色”的原则,逐步形成中医药的五大学科特色: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肾病治疗、肿瘤防治、训练伤防治。目前,开展的主要特色项目有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痰软坚散治疗恶性肿瘤,清肠扶脾法治疗结肠炎,清热化湿凉血法治疗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清利化瘀健脾益肾治疗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均形成品牌优势。另外,根据军队医院服务宗旨要求,我们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和任务需求,把训练伤防治及战创伤救治作为重点,加强了针药结合和补肾通络治疗股骨头坏死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同时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专方专药研究、面神经麻痹,中医对亚健康保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和完成各级各类中医药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课题2项,全军课题6项,军区课题8项;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篇,主编专著11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3 培育“四有”人才,打造学科建设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3]。医院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科班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一是积极培育“四有”人才。采取传统理论、临床技能、科研技能、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西学中”、“中学西”途径,争取人人达到“有精深理论,有精湛技术,有科研思路,有文化内涵”,使人才队伍更加贴近学科建设需要。在培养方式上,临床技能主要采取住院轮转、专科定科、专业分组三个步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主要利用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培养科研思维。二是把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关。学科建设好坏与快慢,学科带头人领头羊作用发挥如何非常重要。医院采取内举外引、竞争上岗、学术擂台等方式,为中医药学科进行科主任选拔。我院推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给予学科带头人充分的自,由其承担起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的规划和发展的任务。因此,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善于发挥全科医务人员的团队作用。三是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作为重点学科有利的临床、科研环境,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学科接班人的人才储备,选送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行多形式、多方面的进修学习和交流,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医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主系列技术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22人,硕士以上学历49名,有军区专业主委1名,省副主委3名,全军援古巴军医专家组组长1名,学术梯队层次良好完备。
4 合成优势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强力团队
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医院其他学科的帮助与支持,要注重发挥合作机制,优化院内资源配置。为了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竞争力,有足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圆满完成重大科研和创新项目,必须加强团结协作[4]。包括院内技术与科研合作,鼓励中医药学科依托医院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协调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也鼓励其他学科依托中医药学科开展临床技术应用,建立优势学科群,系统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科的低成本快速发展;也可促进院外多渠道协作,通过技术上的结合,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科的良性循环与快速发展。如心内科联合中医科研制的中药自制制剂“复方葛根片”(曾用名冠舒片),临床应用已38年,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在汉防己甲素、冬虫夏草抗肝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以汉防己、葛根、丹参等组成的复方汉防己合剂,临床治疗肝硬化疗效确切;参考明朝龚廷贤编著的《寿世保元》中的“无价金丹”古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几味消炎、解痉、镇痛的中药生产出的胃得安片,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疗效显著。军区血液病诊疗中心所开展的“羊藿苷抗放射损伤和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军队、省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应用方面,中医药治疗费用低,疗效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如乳腺外科结合辨证分型,应用乳癖消、逍遥丸、小金丹临床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血管外科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加强活血化瘀治疗,应用血塞通、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凝、溶栓、祛聚等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医院作为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中医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军内专家授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临床应用水平。医院自制的益龄降压流浸膏、温阳通络活窦饮、五参饮、芪菊饮、苦菊液、芪草地黄汤等经验方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几点体会
5.1 理清发展思路是抓好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提
中医药学科作为综合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临床,面向军地患者,根据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理清明确的发展思路,以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相结合、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人才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制定符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力支持、重点扶持,力争早见成效。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根本
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着眼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科人才队伍,对中医药学科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要按照中医药学科建设特点,以临床应用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中西医结合,对现有学科人才优化重组,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在系统教育、培训、培养、选拔的条件下,确保中医药学科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5.3 中西并重资源共享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必须树立“中西医并重”的理念,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予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推动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相互结合。要求中医药相关学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依托医院的整体实力,对患者人群、先进设备、科技平台等资源实现共享,打破界限,优势互补,交叉共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品牌和知名度的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共同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27):966-968.
[2]胡捷,彭世喜,郭立新,等.新形势下军队医院中医科建设发展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874.
[3]马玉琛.浅议军队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的原则[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76-77.
科学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医院团队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医院文化建设的始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职工的人格,重视职工的文化需求,把激发职工积极性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动力。首先,要尊重人才。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是富有思想情感的,尤其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更有着鲜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对是非好恶有着很强的分辨趋避原则,这不仅是医务人员修身立业的思想基础,也是影响医院发展的人文因素。要尊重人才,必须在医院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医疗学科发展中主动征求专家的意见,以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以极大的热情促进医院卫生事业发展。其次,要培养人才。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要认真落实人才观的衡量标准、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形成科学的育人机制,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建设学习型医院培养人才,要围绕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科学管理等内容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系统学习,以加强道德修养、陶冶文化情操、增长业务知识、熟悉业务技能,提高人文价值。再次,要重用人才。坚持靠事业、靠感情、靠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环境和搭建平台,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渗透到医院管理中,使职工的人文精神在医疗服务中得到体现,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
科学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必须挖掘医院文化长期发展积累的资源,继承传统的文化精神,从历史医学人文遗产中吸取精华,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发扬光大的思路。医院文化具有“救死扶伤”的卫生行业性、“精益求精”的医药科技性、“仁爱为怀”的公共服务性、“悬壶济世”的社会保障性。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是古今医者所信守的医德准则和医学的基本原则,要求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成为仁人之士,对患者有同情心、侧隐之心,爱惜、重视患者的生命,成为掌握“仁术”的良医。
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道德形式,包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作用于医疗活动各个环节。“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对医德医风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社会责任、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效益第一、患者至上”。首先,倡导高尚的医德医风,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的人文理念。要通过医务人员对人民群众奉献仁爱之心,使之升华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在医疗服务中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以充分的尊重和维护,对患者的健康给以关心和爱护,对遭遇不幸和灾难的人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体现在医疗服务实践中。其次,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医院文化建设寓于依法行政和廉洁行医的实践中。要强化医务人员法律、道德意识,做到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自觉纠正在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商业贿赂,拒绝红包、开单提成、收受钱物、接受宴请,树立白衣天使的廉洁形象。再次,践行高尚的医德医风,必须体现在人文服务的成效上。要求医务人员关爱病人、特别对弱势群体要有怜悯之心,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消费能力,在医疗服务中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努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以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明显成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科学发展观要求医院文化建设,必须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提高医院文化竟争力。
关键词:《外科学》;试题库;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4-0081-02
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它一方面能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考试题目,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考试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为专业课程设立试题库。试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衡量标准,使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的某科目考试题的集合,试题库内的试题可以按照题型、难度、知识点等相关因素进行整理组织[1]。试题库可以把不同的试题进行归纳分类,为各个知识点的测验提供备选考题。试题库完成后,每学年考试时均可从中随机选取一定量的题目组成高质量的考卷。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主干课程。建设《外科学》试题库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进行《外科学》试题库建设,可以实现教考分离(教学和考试分开),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是实行教考分离,而建立相关专业课程的试题库是实现教考分离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考分离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以往《外科学》的考试方法为教考合一,即由授课教师负责课程的考试命题。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随意性,例如不同教师对大纲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某些偏差,讲课时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讲课内容可能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难以掌握相关知识。
2.《外科学》试题库具有题量多、题型广、试题客观规范、知识点全面的优点,具有傳统人工命题无法比拟的优势。题库是试题的有序集合,但非简单集合,它是经过一定处理的、具有较大信息量的考试题目的科学组合。试题库是为经常举行的大规模考试储备题目,以保证考试的质量[3]。目前《外科学》考试一般由教学秘书出题,出题时要考虑各个章节的分值权重、题量多少、考题难易程度、知识点以及题型考查等一系列问题,并附上答案,再由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审核校对,最后打印。在没有题库的情况下,每学期都需要出题。一方面每一年的题目不可能保持同一难度和标准,试题的主观性强,具有不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出题过程耗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3.使用《外科学》试题库可以增强保密性,防止泄题,防止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考试纪律和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尽管目前外科学从出题到试卷印刷的过程环节较多,但每个环节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但也不能排除泄题的可能。环节越多,涉及的人越多,泄题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任课教师可能存在心软、同情学生的心理,担心学生考不及格,于是在授课时有意无意地透漏一些与考试相关的内容,或者给学生进行所谓的划重点。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错误的认为平时不需要好好学习,最后考试前老师会划重点。另外,有些学生可能在考试过程中抄袭他人的试卷,甚至有雷同卷的出现。《外科学》试题库具有强大的保密功能,它可以设置不同权限的账号,使用人员依据权限在不同层面上对试题库进行管理、使用、抽题、改卷等操作[4],甚至可以在不需要看到真正题目的情况下,抽调题目,组卷,从而借助计算机程序随机打乱试题的题号顺序,打乱选择题的选项顺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每次考试均由指定人员从题库里随机抽取一套试题或者抽调题目组成一套试卷,直接进行打印并封存,这样可以减少试卷运行的环节,明显减少了接触试卷的人员,大大降低了泄题的风险,做到真正的试题保密。另外,由于可以做到同一套试卷的题目顺序不同、选择题选项顺序也不同,将抄袭的可能降到最低。《外科学》试题库的建设,可以创造客观、公平的考试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持考试纪律和促进学风考风建设[5]。
关键词: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05-02
前言:
临床药学 ( Clinical Pharmacy ) 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 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重点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临床药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实现合理用药与提高临床用药质量的目的。通俗地说,临床药学侧重于药物和人的关系,整个过程直接涉及到药物本身,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因此临床药学直接涉及到医疗质量。对各大高等院校来说,应当结合临床药学的上述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完善的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的医药人才,使他们能够胜任临床药学的工作。
1 相关概念
1.1 学科与专业。临床药学学科与临床药学专业不同,临床药学学科促进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是其基础所在,而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为其实践提供了可能。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及授课内容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1.2 学科建设不同于专业建设,它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管理工作的提高等,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又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形成稳定的学科群,发挥系统功能。
2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学科建设依据
“十二五”计划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核心”的强校理念,并详细规划了相关内容。这一理念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学位点、重点学科、学科梯队、科研平台的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创新等多个方面,为广大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
2.2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的障碍
目前我国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困惑和障碍主要包括:1)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整体研究水平相对较低;2)国家研究基金中未设立专门的临床药学项目,申请课题资金比较困难;3)学科地位尚未确定,目前仅作为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地位并未收到肯定;4)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顶尖级领军人物。其他学科经过多年发展,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临床药学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一般从业人员尚且大量不足,顶尖级的领军人物更是少而又少。5)不同区域和等级的医院发展不平衡;6)学科带头人地位得不到保障。
3 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根据前文提出的几项困惑和障碍,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3.1 优化科学研究,构建特色学科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优化科学研究的方向则是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能够形成“特色”的学科,必然应有其独特性,先进性,也要有学科和社会影响度。而要达到独特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必须不断对科学研究进行优化,才能发展出更加先进、完备的技术,同时累积一定的学科影响度。
对临床药学来说,目前学科的地位不够稳固,学科特色也就相对逊色。要想使更多的人开始注意临床药学,就必然药通过不断优化科学研究,例如在药物研究方面、给药方式方面以及最终的用药效果方面,形成本学科独有的学科特色。科学研究促进了特色学科的构建,而特色学科的发展也将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的是临床药学学科甚至临床药学专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3.2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人力资源和人才结构是学科发展的资源性要素,而“十二五”计划中也提到了学科梯队建设。只有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学科带头人除了学术上的权威性以外,还应当具有带领、指导和组织团队进行研究,获得研究成果的能力。只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够将高等医科院校中有能力、有兴趣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利用团队的力量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也才能够促进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就应当为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土壤,只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足够充裕,才有利于培养、选拔优秀的兼顾组织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3.3 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平台
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研条件,而科研条件的优劣也使也是科研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扶持下,我国的高等医科院校都逐渐开始重视科研条件的改善,学科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的条件都有所提升。同时各高校还注重为各学科提供科学研究和资源、技术共享平台。但是,对高等医科院校来说,拥有资源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技术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对医学高等院校和医院均十分重要。对临床药学学科来说,要想使其可持续地不断发展,必须要从科学研究的大方向上不断优化,培养能够组织和领导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高等院校和医院应尽可能地提供促进可续发展的平台,几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地推动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蒋学华等,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药事管理,2008年第19卷第13期,965-968页
参考文献:
[1] 蒋学华等,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药事管理,2008年第19卷第13期,965-968页
[2] 于德华,李建刚,杨震,等.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策略与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2011,27(9):661-663.
摘要:在技能竞赛引领下,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助推“中药调剂技术”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以期在教学应用中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关键词 :高职;中药调剂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技能竞赛;调配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技能竞赛引领下‘中药调剂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改革”(项目编号:XHDY2015055);常州卫生高职校课题“技能竞赛引领下‘中药调剂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改革”(项目编号:CW201508);2014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申海进,男,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学技能;李勇,男,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药技术管理系主任,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刘新新,男,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教育中心主任,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72-03
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1]而与此相对应,“中药调剂技术”是高职药学专业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难题,有研究者指出,课程资源库开发是课程改革的要求[2],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一、课程背景
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及竞赛标准对专业教学的内涵进行了极大的丰富,[3]因此,按照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整体要求,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中医药理论”、“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五项内容,分别被项目化,形成“中医药学概论”、“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四门课程。其中,除基础课程“中医药学概论”外,其余各门课程分别对应“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等工种的培训内容。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全部课程成绩优秀者,可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各门课程成绩合格者,可参加对应等级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其中,“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对应技能竞赛“中职组”竞赛要求,“高级工”(三级)对应“高职组”要求。
二、传统教学难题
职业院校较大的师生比,加上课程自身的特点,使传统教学中常存在一些难题,如:不同老师间评判标准不一致;教师需多次重复演示同一动作,指导顾此失彼;学生掌握动作不规范,实施操作不到位;部分学生学习倦怠等。
三、资源建设思路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和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4-5]全国职业院校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明确指出,竞赛的举办旨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然而,无论是中职组还是高职组的赛项规程都只说了“引领”,并没有明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也就是说,大赛仅仅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至于如何进行改革,则需要我们勇于尝试,认真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技能竞赛“中药调剂”项目的比赛方案表明,竞赛不但对参赛选手的着装、衣帽、卫生等方面有较详细的要求,更对审方、调配(操作过程、剂量误差、时间)、复核装袋、发药清场等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其中,“调配”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药物治疗的效果。其余三个竞赛评分表中的占分大项,“单剂量误差”及“总剂量误差”的多少、“调配时间”的快慢,均取决于调配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所以,“调配”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环节,[6]并且也是难点内容。
为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具实效性,我们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环境和岗位技能的实际需要,针对传统教学中的难题,特别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顶层原则,在技能竞赛引领下,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契机,遵循“有趣、有理、有用”的目标,基于平台互联及数据挖掘开发了多款软件,所有资源均碎片化处理,并提供检索功能。这里,所有教学资源均为辅教辅学而开发,资源建设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便于教师教,二是为了便于学生学。
四、资源建设
(一)资源的碎片化处理
在教学实践中,为方便学习,以技能竞赛的评分细则及扣分标准为蓝本,进一步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清理戥秤与桌面”、“审慎压方”、“铺纸”、“持戥”、“校戥”、“识戥”、“抓药”、“分戥称量”、“按序调配”、“特殊处理药物”、“复核”、“单包注明”等12个操作单元。
(二)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首先,拍摄了完整的真人演示视频,再经碎片化处理形成了12段相对独立的真人演示视频。由于真人演示难以尽善尽美,我们还以真人视频为基础制作了3D仿真动画,再整合动作要领的文字说明及操作细节的演示图片等,制作成“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软件”,并配备软件使用说明。
“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软件”不仅解决了教师重复演示的问题,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以往教师可能要一遍遍地给每个同学演示动作规范、讲解操作要领,现在学生只要正确输入学号与密码,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可以是完整的操作流程,也可以是单个操作单元)进行反复观摩、强化学习,这样的处理将教师从原先的重复说教中彻底解放了出来。当同时有很多学生出现问题想要请教时,教师有可能来不及解答,这时,软件的使用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师指导中顾此失彼及指导不及时的问题。视频与动画均有快进、慢放、倒退、暂停等功能,可反复观看,以利于学生学习规范化的动作。为了适应职业学校的学情特点,每一个操作单元都控制在1分钟以内,从而方便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我们还制作了“中药调配操作要领语音识别”、“中药调配操作规范视频纠错”等交互性质的软件。
(三)动态捕捉技术的应用
“动态捕捉技术”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测量、跟踪、计算等方法捕捉运动物体的真实运动数据,在计算机上生成动作文件,然后利用动作文件控制计算机运动角色,生成人体画面。基于“动态捕捉技术”,以学生为软件制作素材的原型,自主开发设计了“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训练软件”,附流程。
当学生进入“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训练软件”进行操作练习或考核时,可以自由选择完整操作流程或单个操作单元,软件会对练习者每一步的操作进行动作判断。在训练模式下,软件设定的误操作提醒,可随时提醒学生所犯错误,以便于学生对正确操作方式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软件还会对错误操作进行截屏与记录。在考核模式下,软件会依照事先设定好的评分标准对考核者的操作进行评分,同时,进行动态排名。无论练习模式或考核模式,软件后台都会自动进行数据统计,当同一错误高频率发生时,软件会经由网络学习平台向教师端报告,以便于教师及时干预,加以指导。
“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训练软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按需学习。学生学习时,既可以选择完整操作进行练习,也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薄弱的单元操作进行练习;既可以在课上练习,也可课后自行选择时间开展学习。(2)标准客观。“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训练软件”可提供绝对客观的判断,解决了不同教师评判标准不一致等问题。(3)高效运行。传统教学中,训练学生较多时,教师巡查指导难免顾此失彼,软件的使用可保障多人同时操作。(4)即时评价。练习过程中,系统能即时反馈动作是否规范,并即时提醒纠正。这种即时评价机制,还有效避免了部分学生学业倦怠的问题。(5)数据统计。后台自动收集学生的操作评分及排名、误操作及频率统计,以利于教师及时跟踪指导。
(四)学习效果评判
技能大赛的赛项设计与评价标准,是职业院校教学设计改革的直接依据,[5]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判采用了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分项的要求。所有12个单元操作的评判标准与分值安排均已事先植入网络学习平台及相关软件,无论课上或者课下,对于所有学生的练习或考核成绩,系统都会如实记录,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所有教学资源均上传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tsyl.fy.chaoxing.com),并适应多种操作系统(Windows、NetWare、Unix、Linux、Mac),支持多种终端机登录(PC、iPhone、iPad、Android)。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改变了原有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限制,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不但可按体系进行顺序学习,还可借助平台提供的智能搜索功能进行跳跃式学习。
五、反思与结论
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7]本课程依据技能竞赛建设的教学资源库,既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软件”再现了最真实、最生动的调配操作环境,学生可以反复观摩学习动作操作规范;并可运用“中药调配操作要领语音识别软件”与“中药调配操作规范视频纠错软件”检验学习效果;最后,在体感摄像头前应用“中药调配动作规范训练软件”反复训练和考核;另外,网络平台还提供了检索和统计功能。这些教学资源的联合运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互相支持的良好的学习体验。
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做到了教学内容碎片化与数字化、教学软件可视化与交互化、教学环境智能化,所建资源在满足教学的同时,还能反辅竞赛。虽然,目前还存在体感摄像头的使用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但我们将努力通过各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裴慧荣,黄欣碧.中药调剂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
[2]孙翰英.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开发设计研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8-10.
[3]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8):33-35.
[4]吴健.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3(4):75-76.
[5]杨理连,刘晓梅.现代职业教育下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协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1):4-9.
[6]王裴芳,许保海.我院药房中药调剂差错原因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6(18):232.
关键词 药学学科建设 教育结构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Pharmac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ANG Xing, MA Chaoying, YAN Zhiy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on China's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social needs, such as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 pharmacy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harmac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tructure; social needs
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状态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在我国药学学科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药学学科的建设,以适应我国医药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学科基本概况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药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药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经济学、数学、基因组学等和药学学科进行交叉和发展,对药学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①
2 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特点
2.1 药学类院校逐渐增多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大体上经历起始(1906-1949年)、调整(1950-1970)和发展(1970至今)三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办药学类专业培养药学人才的任务主要是医药院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就业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药学类专业。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校269所(不包括部队院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所。
目前大多数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设置专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方面存在着定义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强。②
2.2 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精英化”为主,注重培养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对具备生产、质量控制和研发等实践能力的人才等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手段和方法等较为侧重,但对具体动手能力如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培养力度不够,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脱节。③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各药学类高等院校都在认真思考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学校中,以1999年大学扩招后的院校为转型主体。经过上述调整,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这也为今后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药学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做出选择和调整。如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可以侧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其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而一些新办院校或条件不成熟的院校可借此机会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2.3 高层次药学人才培养规模增大
我国药学硕士、博士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几乎所有院校都把硕博招生的专业数量、招生规模、科研项目、论文等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特别是新药研发飞速发展,对高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规模逐渐增大,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我国医药行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药学人才。因此,按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同时也为高层次药学人才的就业和继续发展带来问题,因为需要高层次药学的岗位毕竟不是主流方向。
药学类毕业生中选择从事研究工作的是少数,绝大部分制药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的是本科实用性人才。高校不断扩大硕博规模,主要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考虑,对社会需求方面考虑较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3 药学学科建设发展思路
3.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对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⑤高等院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从学科及专业发展的角度科学选择主干课程,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时应配备结构合理、创新性强的专职教师队伍,课程优化、课题教学和实验比例的分配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很多高等院校主要是相互参考来制定课程目录,没有经过完善细致的调研。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体系难免会大同小异,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很多院校学生也反映参加工作后,原来在学校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为理论知识,用到的地方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尚需从新学习。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时,可邀请用人单位如科研机构、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以及医院药剂科等单位,从用人的角度联合探讨制定方案,这样可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需重新学量实践知识的尴尬局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与渗透的趋势不断增强,交叉学科型课程在很多院校也有开设,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方面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置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⑥⑦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可选择与药学相关的学科,如材料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为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打下基础。
3.2 大力推进药学职业教育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药学学科专业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应用型和服务性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我国药学类专业多年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不足,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多样化和高质量需要。⑧
目前,我国共有医药生产企业近7000余家,医药批发企业2万多家,零售企业42万多家,医疗机构30多万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分家的实行,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随之增多。我国正在实施执业药师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配备执业药师,据目前的统计结果,全国注册的执业药师仅有24万多人,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同时,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制药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药品营销等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大。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药品原料采购、生产管理和操作的员工学历普遍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药学教育,这种现象也会直接导致药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加大。因此,社会对药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药品生产、检验、经营、流通、使用和营销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对推进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3 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
临床药学工作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老药新用也不鲜见,同时由于临床医师逐渐向专科化发展,导致其对非本科室用药也不清楚,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用药判断。目前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其中也有临床药师不足的原因,临床药学将成为未来我国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偏重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较少,临床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更无临床实习,学生仅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药学专业毕业生无法很好地承担临床药师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医疗体制下临床药师至少需要65000名以上,人才缺口较大。高等院校的药学教育可以此为契机,调整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增加相关专业,培养出真正适应医院需求的合格临床药师。⑨
我国药学学科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药学学科建设也应按照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求和社会需求等发展趋势做出调整,以适应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确保我国药学学科专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战略发展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RK13Z002);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3-167)
注释
① 高建青,应晓英,朱卡林,等.基于多学科交叉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药学教育,2013.29(5):12-14.
② 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药事管理,2007.42(21):1676-1678.
③ 徐蕴,赏后勤,高晨,等.对推进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35-36.
④ 沈雪松,阳素娥,肖湘君,等.药学学科发展视野下的西部药学生就业指导.药学教育,2010.26(1):1-4.
⑤ 辛春艳,秦向阳,王志鹏,等.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药学创新人才.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3):92-94.
⑥ 沈雪松.构建医药专业化学和生命学科跨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药学教育,2007.23(5):18-21.
⑦ 张方,孙利华,郭莹,等.药物经济学 PBL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6:54-58.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09-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 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3]。学科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学科研究的总体目标、预期研究结果以及学科的任务和发展规划等等。据此,可将中医推拿学科的科学内涵试概括为:中医推拿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推拿疗法在伤、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的治疗及其在预防、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其治病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最原始治疗方法,最早的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本能活动,多用于缓解疼痛,例如对身体某一具体疼痛部位的按揉,因此,它属于最原始的、最朴素的带有治疗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推拿按摩多用于养生保健,且其方法多为自我按摩,并常常结合导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中医推拿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科。因此,尽管中医推拿学科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体系。中医推拿学既有别于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学,又有别于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学,因此它既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和腧穴理论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作用。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主要是以伤科疾病(主要指运动系统之软组织疾病)为主,同时对部分内、外、妇、儿科疾病具有卓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推拿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也具有肯定的作用,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与《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就是一本记载养生保健按摩的推拿学巨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将膏摩疗法列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
3 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3]。学科外延是在界定内涵建设内容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它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可能受益,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与其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在充实和完善学术内涵基础上,试图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4]。由此看来,一门学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借鉴和运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营养,以充实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推拿学科外延的界定,我们理解为:凡是涉及到与中医推拿学科内容相关的其它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均是推拿学科的外延。根据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外延概括为:①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循证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等;②涉及到的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含中医与现代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同)、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等。在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建设中,必须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学科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才能产生治疗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革命,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学科的内涵。
4 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 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