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考改革的利弊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2 14:43: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考改革的利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考改革的利弊

第1篇

【关键词】边际收益市场供给需求博弈论

中国的高考是典型的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是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一个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高考制度如不能及时跟进,将会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还会阻碍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探讨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问题,旨在有助与决策者正视高考现状,以及时找到改革之路。

一、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边际收益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现行的高考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其社会的发展。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理性人考虑边际。随着高考的参考人数不断扩大,也就加大了考试的成本(机会成本)。首先是每年为高考投入的经费的成本,还有考生为准备高考的时间成本,为高考而放弃的其它一切事物的成本。边际成本的不断扩大,边际收益递减,这就体现在高考制度在现在社会的不适应。经济学考虑是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是利润最大化,而现实是成本的不断加大,这不合经济学思维,故要改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二、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供给需求原理

假设高考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政府作为这个市场的供给方,提供改革,考生作为这个市场的需求者,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任一方的变动都要影响整个市场。而有下面三种情况的变动,其一是供给者的变动(假设需求不变),其二是需求者的变动(假设供给不变),其三是双方都变动。

从供给方而言:近年来高考模式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考试科目设置上推广“3+X”部分省市实行自主命题,有些地方还开始实行春季高考;高校被赋予一定的招生自,大规模扩招且实行收费制度,还取消了对考生年龄的限制……在这些变革中,尽管高考权还统一集中于中央政府,但命题权、考试科目设置权正在逐步下放给地方政府,招生权也适度移交给高校,可是高考体制没有根本变革,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路上,没有新的突破。相对而言,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权力扩大,为了自身利益,不希望改革,就会少提供改革,这就使成本加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易知:政府权力扩大,就必然促使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尽可能的减少改革。供给曲线由S1向左上方移到S2,高考改革减少,成本增加。因而,从政府角度而言,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话,对社会最优的选择就的改革。

从需求方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

中国2002-2006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

年份报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

200252732160.91%

200361338262.32%

200472344761.83%

200586750458.13%

200695054056.84%

从表中数据易知历年的参考人数不断增多,虽录取人数也不断上升,但是录取率还是趋于下降趋势的。调查显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很有意见。在新课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联合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有85.4%的学生和7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这就促使考生对改革高考制度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考虑政府这个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改革的需求增加,在下图中易知:需求曲线由D1向右上方移到D2,产生一个新的最优点,在新的最优点上,虽加大了改革,但同时成本也增加了。因而就考生角度而言,不能只是他们需求,而还需要政府来提供这种改革,以降低成本。

如下图所示:

就双方都变动而言: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但是需求增加的幅度必然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因为政府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不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他们也要为考生着想,即使没有完全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们的宗旨。而考生就是单独的个人,考生可以是完全的理性的经济人,考生可以首先从自身利益着想,来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故最后结果是要选择改革。如下图所示:

高考的改革

三、改革高考制度的必要性----博弈论

其实这也可以从博弈论的思维来理解,改革高考制度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考生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结果。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几乎是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权的唯一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对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的提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成为市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企业给他们的报酬也相应提高。社会上激发了争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然而,高考制度把考分当作唯一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一次考试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而且这给考生带去很大的压力。而“人才选拔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又因素质教育而难以界定且存在太多的歧义,高考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先前设立的标准则更难以衡量。于是,那些对现存高考制度持有异议的人自然会寻找渠道表达不满,以增进自身的利益,这就使他们要去发动更多的力量劝行改革高考制度。

对于政府而言,在现存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统揽一切,决策者的偏好主宰了高考政策的导向,假设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他就不一定是广大考生利益的代表者,它所追求的可能是自身权力的最大化。

这样就形成考生与政府间的博弈,最终结果取决于他们间的博弈。但为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考虑到政府的职能,改革是考生、政府的最优策略。

由此知道,改革高考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自主招生;内涵特点;利弊焦点;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4-0103-06

2001年,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到今年已有10年光阴。自主招生已由原先的高校招生的补充形式变为现在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高招形式、人才选拔的制度,自主招生已经大踏步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的研讨焦点。值此自主招生10周年之际,本文试从其内涵、利弊进行分析,结合新时期的焦点问题,提出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 我国自主招生现状

2001年,自主招生模式开始试点并迅速展开。经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学校首先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尝试,之后试点院校不断增加。

(一) 自主招生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至今已有80多所高校开展了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名额控制在当年本科招生计划的5%以内。试点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自主录取选拔方案。纵观2011年的各自主招生院校简章,报名手段上主要采取个人自荐与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方式上基本采用笔试加面试;在录取上,除了上海的个别高校在江浙沪地区只是把高考成绩作为参考以外,其他的高校基本上都要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达到本一线;优惠政策基本呈现一种趋势,就是把通过自主选拔的学生分类,一类是加分选专业,优惠分值5—10分,另一类是加分录取,分值优惠20—30分不等。

(二) 自主招生特点

十年来自主招生主要发展状况可概括为四点:一是试点范围越来越广,从江苏一个省发展到全国各地,从江苏自行试点发展到由教育部在全国推行试点;二是试点高校越来越多,从当初的3所发展到80多所;三是报考条件越来越宽,从几年前对考生分数、条件严格控制到现在宽松报考,高校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意图已明确;四是自主录取新生人数越来越多,自主录取改革为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和特殊人才。

从总体上看,自主招生的改革是积极的,实施步骤是谨慎的,基本上都维持了“笔试+面试+高考”的模式,并且几乎都要求达到高考本一线。相对而言,上海地区个别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步伐较大,高考成绩(限江浙沪地区)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对本地生源只采用面试考核,特色较为鲜明。

自主招生本身就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总体上是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改革原则\[1\],选拔具有创新素质,实践能力的人才,选拔具备特长同时综合素质达标的考生。

二、 自主招生利弊分析

纵观近十年的文献资料,专家学者对于自主招生的分析大都把焦点放在了自主招生的利弊、改革完善等方面的探讨上。

(一) 自主招生的优点

从宏观上说,自主招生促进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扩大了高校办学自,推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从微观上说,自主招生有利于弥补高考的不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多样化人才的选拔途径;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多元选拔人才,于教、于学、于科研都有利。

从制度上说,创造了以“统一高考为主,自主招生为辅”的招生体系,深化了招考模式的改革,推动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促进了高教体制的转轨,发展和建立了全面评审的选拔和选才机制\[2\]。

从理念上说,转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对于择优的“优”有了新的诠释,不以高分论英雄,不凭高考论成败,评价方式从一次评价、终结性评价开始向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转变\[3\]。

(二) 自主招生的不足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说,自主招生的“本地化”倾向影响了机会公平,对于乡镇、农村生源不公;自主招考重在考察学生知识面、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对于城乡和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教育弱势区域和群体也造成了新的不公。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投入和产出的不均衡,招生成本的过高和成效过低的不和谐。

从程序上来说,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手段的不完善,监管的不到位和不健全,对正常高中教学秩序造成了冲击\[4\]。部分院校透明度不高,监督制度和诚信体系的完善也是当前亟须修补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部分试题的设计,笔试、面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尚不完善,容易演变成学科竞赛,增加考生学业负担。

三、 当前自主招生焦点问题

(一) 自主招生的理念与定位

自主招生的理念决定了自主招生的目标与目的。目标是方向性的问题,如果目标不明确,势必达不到自主招生的真正目的,所以在对自主招生的认识和定位上一定要厘清。如果认为自主招生的招生目的是在招“高分生”、“特优生”,则显然是对自主招生内涵的一种误解;如果只是把自主招生作为提前争取生源的一种途径,即会造成目标不明,特色也不明显,学生和学校都不能双赢。因此必须明确高校各自的自主招生理念,从而准确定位。

鉴于此,各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理念,准确定位,转变观念,研究检测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学生的能力、特点和潜质的方法,达到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及时更正对自主招生定位的偏差,不推崇高分,不以分数取人,从而选拔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学生。

第3篇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

第4篇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

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以来,相关高校不断探索自主招生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利弊共存。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完全否定高校自主招生的举措显得过于武断。高校自主招生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就到了对这一举措进行盘点、权衡利弊得失的时候了。为此,我们不妨把支持和反对,甚至否定高校自主招生正反两方的诸种理由作一梳理和归纳。

赞成和支持高校自主招生,其主要理由有:

1.高校自主招生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加强高校选拔人才的自主性,体现各类大学人才选拔的独特性,与高考“一卷定前途”形成区别,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2.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优等生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3.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积极主动求发展的举措,是为了与国外大学争抢好生源。因此针对批评高校自主招生是“拉生源”的指责,有位大学副校长明确地说:“国内高校不主动争取,拔尖人才就被国外高校争取过去了!”

4.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的选择,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以此来选择人才。

5.解决了部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主招生使那些凭借高考竞争很难有机会的学生多了一次进入高校的机会。

6.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解决了高等教育中多年来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等弊端。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文化课较弱,这样就往往错失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机会。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要避免这样的遗憾,由学校自主命题选拔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能否录取的关键。

反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理由则是:

1.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2.对考生总体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不均等的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这是在高考之外给某些人开了“一扇后门”,毕竟我们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人情的社会,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甚完善的状态下,谁也不敢保证在有些招生环节不会滋生腐败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单招,命题、保密、阅卷、录取等环节都有可能有失公平竞争的原则。

3.各个高校之间互出奇招“抢生源”,有些大学自主招生宣传上声称给“偏才”开绿灯,有的以出偏题吸引眼球等等,这些均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4.两大联考同盟,把考试放在同一天进行,这种排他性的竞争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一种垄断竞争的味道。

5.“自主招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试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门槛。因此,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完善现有的统考制度,并实行平行志愿,增加统考次数,规范学校面试。

6.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业录取的并非都是优秀学生。由于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几乎相同,生源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确切地说,我国现阶段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是“伪自主招生”:

一是现在的自主招生,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联接,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后仍须参加高考,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必须把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那么这意味着,自主招生并非学生和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而是某些高校“抢生源”的一种手段。

二是自主招生演变成自主考试,结果考生要参加好几所学校的自主招生,对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中学教学来说,这无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考生所在的学校、教师和考生普遍对自主招生有反感情绪,便不足为奇。

第5篇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学业规划

学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身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学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统筹和安排[1]。有效的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合理定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成才的主动性[2]。然而目前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局限于部分职业技术学校[3]和本科院校[4],在高中却鲜有涉及[5]。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未来规划快速发展、分化和拓展的重要时期[6]。个体经历着从生理、认知到社会角色的新变化,需要在学业、职业等领域做出更多抉择,以便为进入成人期做好准备[7]。在这一心理发展需求下,高中生有必要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为切入点,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合学生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程度,就如何有效地在高中开展相关学业规划指导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学业规划现状

1.对自我认识明确但对环境评估不足

一个有效的学业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对新高考改革这一大环境的认识和评估情况。

(1)自我认识较明确。通过对自我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人格特质、处事风格和职业倾向的认识程度研究发现,高中生各方面的自我认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反映出高中生的自身认识与定位较明确,该结论与埃里克森提出的高中阶段需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任务(12~18岁)这一理论一致,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定位,以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

(2)环境(新高考改革)认识不足。学业规划要求能充分认识当前环境,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己学业发展的影响[1]。对于将参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是他们所处环境中最突出的内容。而53.8%的学生对新高考的认知水平为中等程度,仅有2.8%的学生对新高考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对新高考认识不太清晰或根本不了解的占到总体的12.6%,这表明高中生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存在不足。

(3)对新高考利弊持中立态度。有关新高考对个人的影响,11.6%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和长远发展,26.4%的学生认为弊多于利,而高达57.2%的学生视新高考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这表明学生对于新高考的利弊评估较为中立。

(4)兴趣成为选考和专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在选考方面,高中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分别是备选科目成绩优劣(42.1%)、个人的科目兴趣(30.8%)、科目与高校专业相关性(24.8%),而较少考虑该科目的师资力量(0.9%)。在未来高校专业选择方面,64.2%的高中生将兴趣作为高校专业选择的最重要依据,另外性格特点和专业热门程度的影响分别占到了16.0%和8.8%。由此我们发现,兴趣不论是在选考或是专业选择上均占据重要地位。

2.对学业规划认知缺乏,行为缺失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2%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比较了解,而对学业规划认识不足或认识程度一般的高中生则占到84.8%。在学业规划行为层面,仅有7.8%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做过较详细、系统的规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40.1%的学生只做了近期规划,而高达44.8%的学生想过做规划但未付诸行动,还有6.3%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要做规划。

面临新高考,仅18.6%的高中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即愿意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并自信能够应对;而高达81.5%的高中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采取消极或被动的应对方式,其中包括对新高考改革未作考虑并幻想到时候总会解决(49.4%),以及对新改革所引发的不确定影响而感到焦虑(14.8%)或茫然(17.3%)。

由此我们认为高中生的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对学业规划了解不足,同时自我学业规划行为缺乏主动性,很少制定详细的学业计划。面对新高考的到来,相当一部分学生采取较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焦虑、茫然等负性情绪。

3.获得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迫切

从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经历(包括团体或个体指导性质的)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1.3%的高中生接受过相关的指导服务,而高达73.0%的高中生对学业规划指导接触少,甚至从未接触过。在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上,有68.4%的学生表示需要或非常需要获得学业规划指导。可见高中生较少有接受学业规划指导的经历,同时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的自主选择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强烈。

4.学业规划课程指导成高中生的首选

关于高中生对学校层面提供的学业规划指导方式的喜好调查发现:开设相关的学业规划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指导方式(42.7%),此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及为学生提供个体指导也较受学生欢迎(分别占到22.2%和17.1%)。

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及对新高考大环境的认识、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意识与行为以及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随着新高考改革从试点逐渐到全国普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高校选拔的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1.开设学业规划课程,强化学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多数学生无具体学业规划。学校应开设相关学业规划课程,将其作为高中生学业规划的主渠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规划,并增强自主开展学业规划的意识和技能。

2.课程指导,突出选考

为实现科学选考及合理选择高校专业,科目任课教师应加强课程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性质,介绍学科最佳学习方法、科目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潜在职业发展方向等。从学科角度出发,帮助高中生对该科目进行学业规划,为学生选考提供重要依据。

3.科学评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自我了解程度处于中上水平,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是学生认识自己的主要途径[8],而这两种自我认识方法的缺陷在于简单、片面,易产生认知偏差。学校指导人员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

4.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指导

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尊重,个性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是学业规划指导的更高要求。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咨询服务。指导人员借助科学评估手段,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技术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业规划蓝图。

5.加强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了解职业

高中生生活圈的狭隘性及高中阶段对知识学习的过分强调,导致其实践活动缺乏,进而限制了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社团活动、社区调查以及职业技能类培训,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直接体验,以便为其开展学业规划提供直接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恒亮.学业规划:筹划未来[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训兵,李晓波,王飞.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3] 郑昌辉,张景书.浅析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4] 李小红.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5] 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 Nurmi,J.E..Socializ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channeling,selection,adjustment and reflection.In R.M.Lerner & L.Steinberg,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4.

第6篇

关键词: 高考多元评价 考试科目 命题主体 考试方式 录取方式

自以来,我国针对高考存在的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等问题,曾对高考评价进行过多种改革及探索,即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多元评价是指在高考中运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测试、评价学生的素质,并在招生时采用多种指标录取学生的一种评价制度。本文尝试从考试科目、命题主体、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四个方面评述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1]

一、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科目方面的实践探索

考试科目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是一种教育导向。自以来,全国曾实行过“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①和“3+X+1”②等多种方案,下面就主要的几次改革展开论述。

(一)文理分科

自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来,沿用以往的文理分科的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医农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由于考试科目较多,造成了基础教育应试现象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严重偏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因而受到社会抨击,于1995年被彻底取消。

(二)“3+1”模式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于1987年宣布开始试行“3+1”模式[2]。该方案首先在上海实行,“3”是指语、数、外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1”是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从其余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作为考试科目。1989年,在总结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在湖南、海南、云南等地进行“3+1”模式的语外历政、语数外物、数外化生、语数外地四个科目组考试试点。

(三)“3+2”模式

1993年,原国家教委在“3+1”模式的基础上在部分省试行“3+2”模式[3],其后逐步形成了“3+2”考试模式,即语、数、外3科是文理必考科目,“2”是按文、理两类各加两门高等学校选择的新生最需要的科目,文史类加试政治和历史,理工类加试物理和化学。1995年,除上海外,这种模式正式推行于全国。

(四)“3+X”模式

1995年,上海在“3+1”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试行“3+X”模式[4],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教育部认同。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教育部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出高考科目改革的“3+X”模式。“3”是指语、数、外作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自身水平、特点、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中自行确定1门或者几门考试科目。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高考中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广东省率先进行了这项试验。到2002年,我国除港、澳、台之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推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

从文理分科到“3+1”模式再到“3+2”模式,可以看出考试科目的改革一直是不断发展的。由于语数外三科中,语文、数学是基本工具课程,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另外把外语作为必考科目,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在改革中,语数外这三科一直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但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只是在高考中加入2门相关科目,忽视了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容易产生知识残缺不全现象,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于是,“3+X”模式应运而生。

“3+X”方案本身是在“3+2”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这次改革是高考制度实施以来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的科目设置都由高校自主掌握。但是这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本质,考试本身的竞争性使考生把高考当做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从而力图把能力发挥到极致,考生的压力、焦虑等并没有随科目的变化而减少。

二、高考多元评价在命题主体方面的实践探索

命题主体改革的重要实践探索体现在试行分省自主命题。分省自主命题是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实行多元评价的有效方法。从出题的组织者来看,命题主体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自主命题两种形式。全国统一命题为现行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其命题主体是教育部学生司考试中心。自主命题是国家把命题权下放,由命题省对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进行自行组织命题和阅卷。该项工作首先于1985年在上海试点。2004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命题工作。到2008年已有18个省市试行高考自主命题。

在各省高考改革的趋势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自主命题的利弊日益突出。因为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实质是国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所以可以在命题中很好地体现各省市的地方特色,从而使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但是高考分省命题的分散性会使高考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而且,就我国国情来说,我国中东西部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于教育落后地区,命题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5]因此,在以后的多元评价探索中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从而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多年以来,高考一直被认为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为了改变这种格局,就应该从考试方式的改革入手,使其作为多元评价探索的主要内容。这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增加考试次数几个方面。

(一)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高中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价形式,其作用是对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上海率先兴起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试验,1993年,全国范围普遍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以此推行高考考试方式的改革。

高中毕业会考是据以划分高中毕业生成绩等级和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国家检测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双重功能。但是,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高中毕业会考是分三次进行的,从而使时间安排和教学进度存在严重矛盾;会考是水平考试,考试题目的难易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因此试题难度难以把握。另外会考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客观上加重了学校师生的负担;形成了学校工作围绕考试转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近年来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正在逐步被学业水平测试所取代。

(二)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由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2010年起,全国有山东、江苏、江西等16个省实行新课改,各地新课改的高考方案都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包括学生选修和必修的科目,组成一份试卷,在高二或高三进行测试,考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以此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学业水平测试比起以往的会考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考试更加人性化,如在重庆的改革中,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二是其强化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并作为高考录取参考。2009年,山东省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增加考试次数

增加考试次数的重大试点是二次高考,又称春季高考,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上海、安徽三地在2000年春季进行了1999年的第二次高考。春季招生给一些考生带来了第二次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入学机会,但是试验也带来了教学管理与就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试点并不成功,不久就被取消了。但是增加考试次数的新方案不断被提起,刘海峰教授提出两次考试统分结合方案,即在统考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各高校再进行一次单独招考,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这一改革方案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统分结合考试模式,也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较高的实践探索价值。

考试方式是高考最主要的载体,所以考试方式的改革在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是至关重要的,从会考制度到学业水平测试及同时进行的增加考试次数,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改的政策。但是,改革同时带来的管理复杂化、工作量加大等问题,在以后的高考多元评价探索中也亟待解决。

四、高考多元评价在录取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高考多元评价归根到底是为高校多样录取服务的,而多样录取的关键是不断扩大高校的招生自。因此,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扩大高校招生自是多元评价探索的关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多样化招生、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发展,现以高校自主招生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为例进行评述。

(一)高校自主招生

从2003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选拔录取,第一年批准参加改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赋予它们5%的自主招生权。2013年试点高校已增至90所。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试行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统招体制的改革,但自主招生改革除了践踏教育公平之外,仍然没有脱离统一考试的“羁绊”,有限的规模与数量使自主招生改革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无力。[6]有的教育界人士指出,自主招生考试已沦为了若干场的“小高考”,日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自主招生考题的高考化倾向,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选拔特长生的作用。但是,在2010年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研讨会”上,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公布了近几年来学校对大一新生水平测试的结果,其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入校的。这样也用事实说明了,自主招生在选拔优秀、拔尖、特殊和创新的优秀人员方面的优势是单纯的高考无法比拟的。所以高校招生需要不断寻求自主与统一的平衡点,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并不断完善其体系。

(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

“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优秀的中学,其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这些改革表明:多样化的高校招生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中,高度集中的单一评价模式正在被多元评价模式所取代。

总之,我国高考评价制度实践探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历程。在多元评价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比如,深化高考命题内容改革,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扩大高考自主招生的高校范围等,从而使我国高考评价真正实现多元化。

注释:

①此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由考生任选一门。

②此处“1”为基本能力测试。

参考文献:

[1]朱卫国.多元评价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J].阅江学刊,2010(4):5-11.

[2][3][4]万冬根.大学评价和本科招生相关性分析研究[D].硕士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6:10-11.

[5]孙锦明.谈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5(4):74-75.

第7篇

【关键词】户籍为限 学籍为限 新标准

中国当前拥有2700万随迁子女和4800万的留守儿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的异地高考问题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以户籍为限制的区域性高考制度,此制度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发展,为此,打破户籍为限,实行异地高考是时代之需,众之所望。不少专家据此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改革问题,“到底以‘户籍’为标尺还是以‘学籍’为标尺来实行高考”就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从争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种制度都有其利弊,在现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们刚性需求的现实背景下,任意一种方式的单独推行都会让高考学生伤不起。

一、以户籍为限:高考孩子伤不起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格局下,中国一贯推行以户籍为标准的区域高考制度,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不可在只有居住权而无户籍的区域高考,此举措在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今天受到了许多的质疑,给随迁高考子女的教育带来诸多不便,不仅有损教育公平,还影响到农民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问题。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一方面,在户籍受限的情况下,父母外出打工,只好无奈地将孩子留在家乡上高中,大多由隔辈照顾,监护人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都偏低,祖辈们的溺爱易将孩子惯成骄横性格,不利于孩子优秀社会品性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孩子长期远离父母,不利于家庭情感的培养,家庭伦理的维系,易造成孩子心理负担的加重,性格的孤僻,人际交往的受阻,这对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不健全无疑增加了他们青春期的负担。

第二,突变环境的适应问题。出于亲情的牵挂,许多家长在外出时会将年幼的孩子带到打工地入学,上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父母对国家政策了解较少,在孩子即将就读高中时才意识到孩子的高考问题,匆忙将孩子送回家乡户籍地读高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家长会忽视孩子新环境的适应问题。由于孩子从小在外,家乡概念模糊,文化意识淡薄,无法适应新环境,包括家乡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气候状况等,进而可能产生排斥心理。这个时期孩子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稍有不慎,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第三,不同区域高考差异问题。由于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人才需求的差异,国家允许部分地区自命高考试题,造成不同地区高考录取标准的差异。外出读书的孩子在外地无法踏进高考大门,只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两地相隔甚远,教材内容和高考要求差异巨大,易造成考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无法安心进入复习状态,更有甚者,将会放弃学习机会,从此颓废。这样的情况给孩子及其家庭都可能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第四,异地高考通行证获取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有些区域的地方政府开始推行一些变革办法,让高考孩子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这些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在国家政策不明朗的大背景下,考生在努力进行高考程序转移时,易受到转出方和接纳方的不作为和推脱,耽搁了时间,增加了高考成本,容易成为区域高考改革的牺牲品,给考生造成心理重创。

当然,以户籍为限的高考制度不仅使高考孩子受限,同样不利于全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由于大学招生指标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分配的,名额有限,本行政区内参与高考的考生越多,每位考生实际获得的入学机会也就越少。从地方利益保护的角度来讲,禁止随迁子女在本地高考是一种可以获得本地居民支持的理性选择。但是,如果将这种理性放到全国来考虑,这种地方保护不仅不利于提高当地考生的学习竞争能力,而且会劣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剧教育的不公平,不利于各地区教育资源的交流。所以以户籍为限的高考制度将会对地方、个人和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以学籍为限:高考孩子也伤不起

推出以学籍为标准的高考制度假设,倡导考生的高考标准为在读学籍,不以户籍为限制。此制度虽然避免了由户籍造成的部分不良影响,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学籍制度可能成为强势群体独享的资源。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三大差距”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社会功利化严重、精神道德滑坡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一部分官员或富有群体将会利用权势和钱势将孩子学籍以“高考移民”的形式转入国家高考优惠地区(如或青海等西部省份),这样将会夺去当地部分考生的高考录取机会,造成高考不公平。

第二,学籍制度会造成小范围内教育消费的拥挤。我国高校大多建立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西安和南京等地高校,名校密集,考生若在这些地区参加高考会增加录取机会,如果放开户籍限制,考生将会以学籍为由迁入这些地区进行高考,造成优质教育区域内高考人员拥挤,教育消费过度,学校教育、管理和安全压力陡增,既不利于当地考生也不利于外来考生。

第三,学籍制度可能成为教育官员寻租的温床。放开户籍限制,名义上来讲,无论城乡的孩子,还是东西部的孩子都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高考,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但是,现阶段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人们的需求总是有限的,在优质资源竞争的过程中,作为资源主管部门的官员就可能滋生腐败,以手中拥有的资源和权力寻租,这既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也不利于弱势群体孩子公平参加高考。

第8篇

【关键词】美术高考 现状 改革设想

一、当前美术高考现状

(一)高考热,考生数量一路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美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待遇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好一些,这促使很多家长和考生把目标瞄向美术专业;在录取上,美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生低得多,这也促使很多在文化课成绩方面不理想的学生转向美术专业。

(二)扩招迅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全面扩招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专业。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不多的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美术系科招收美术类学生。自扩招政策始,高校美术类专业开始持续的膨胀。

各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院系,并且招生领域逐渐拓宽、招生专业越来越细。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有约至少80%的学校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并且打破传统的绘画类、史论类、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分类法,尤其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细化,如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演设计、装饰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家居设计、文化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动漫插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等等。

(三)美术高考制度及考试方式不合理

现时的统考模式,使那些思维活、点子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失去了进艺术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艺术院校也更难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随着美术高考日益机械化、简单化,美术考试方式也越来越走向简单。为了追求升学,学校和教师们都会搜集和研究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的评分倾向,指导学生死记硬背,忽视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和文化素养。

二、美术高考改革的思路

(一)基于社会需求衡量美术高考的利弊

考生经由美术高考,从基础教育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这个教育环节中接受教育,成长为成熟的、有综合素质的、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社会人,这是一个活态的有机体。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看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要看就业前景,同样,高校配置某一专业的时候,也要看高中的生源和社会上的就业前景,这是相互影响的;站在社会的角度,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是由高校人数或高考人数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决定的。

抽象的谈论美术高考的利与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当考生数量、高校录取数量、社会需求量三者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时候,美术高考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美术高考的改革要基于社会的需求,衡量其利与弊以及背后的成因,才能提出可行的方案。

(二)基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调整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部分,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收入微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领导不重视,等等。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好转,基础教育改革了,高等教育很快也会迎来改革的新契机,美术高考亦如此。事实上目前的美术高考热给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其中出现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会推动我们努力办好美术教育。关键的问题是为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在推进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调适其中的环节,引导这股美术热潮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文化的视角审视考试机制

美术作为文化的子体,渗透着文化的血脉。学生学习美术,事实上是在学习美术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多样性、美术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认识社会的丰富性、人的差异性、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化观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比较好,但是美术高考、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系统尚未及时地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美术高考的研究一定要基于大文化的视角。只有考试机制调整了思路,将美术学习真正纳入到文化学习的范畴,与考试相关的一系列教育环节才会真正改变,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美术人才的质量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三、美术高考改革的建议

(一)国家政策的导向

要注重思想、舆论导向,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媒体舆论导向进行管理,做到对高校专业情况、高校就业情况、学生报考与录取情况等的客观报道,一味地说“热”、呼吁降温是没有用的,媒体应该在社会、社区群体增加宣传,尽量让群众明白美术高考、美术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高校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制订相关的政策。做好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能够保证就业,进而保证职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必要准备

高考美术学习与普通中学美术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为培养比较专业的美术人才做准备,而后者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中学普通美术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结构的基础的建立,而高考美术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求得知识结构在广度方面的拓展、深度方面的挖掘,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三)考试内容和评价的调整

美术高考要探索多元、多样的选拔录取方式,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由选拔性考试向选拔性与适应性综合的方式转变,由单一考试向因材施考转变,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考试录取制度,注重个性特长评价。

【参考文献】

第9篇

【内容摘要】当前,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主题之一。随着我国的高考改革呈现更注重公平性、强调专业性、追求诚信的原则,学生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自主招生也逐渐成为高校招生工作研究的重点。由于高考的特殊地位,高考改革以及高校招生方式的变革,必然会给中学教学带来深刻影响。因此,中学需要作出相应改革,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日常教学侧重点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加适应高考改革带来的教育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考改革;发展趋势;教育改革

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公平和公正的高考制度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追求建立的标准。经过5次重大变革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框架。虽然我国高考变革一直在稳步发展,但在经济体制转变和社会发展变革的环境下,国家大力推行创新型发展的需求下,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推进,现行高考制度仍然在持续改革之中。因此,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深入对高考制度变革的探索研究,切实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广大中学生能够接受更具专业化的教育成果的同时,更能从容地应对持续的高考改革趋势。

一、高考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教育公平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的重要原则,机会均等是未来高考改革的重要趋势。一方面,政策层面会不断强化宏观调控,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少边区倾斜,为教育落后地区的考生创造更多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持续推进“阳光工程”,切实通过有效措施,维护高校招生选拔工作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性未来必然成为高考改革持续深化的重点[1]。

(二)专业化原则。高校招生管理科学化是提高招生考试管理效率的重要原则,要设置专门的考试机构,强化招生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不断提高招录人员的专业素质。招生考试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心理上成熟稳定的特点,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包括招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生理素质、业务文化素质以及智能素质等。专业化的高考改革能让教育改革下的高考作用落到实处,让高考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承担更加高效的现实作用。

(三)诚信原则。在未来的高校招生考试过程中,高校对考生的招手录取方式将发生更大转变,其中,高校将获得更大的自。然而,自主招生权利实行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教育诚信的担当。唯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才能有效推进高教招生考试的改革和录取方式的转变,能让每一位考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我国高考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多样化的考试制度。

1.命题更科学。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招生系统,考试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注重命题和考试的科学化是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通过设置专门的教育服务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源优势开展考试研究,开发出更加科学、全面、可靠的测试试题,测试技术和系统标准也具有非常高的水平。我国高考改革未来的方向,也必然朝着科学化的命题推进。通过命题改革,创新命题方式,使高考试题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题,而且更加体现地域特色,命题形式更加丰富,提高高考试题的科学性、代表性、区分度和信效度,让试题难度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

2.实行分类考试。我国社会经济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滞后,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这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务实做法。大众教育不同于过往高校精英教育,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众化高校教育也更讲求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未来,不同教育类型的高校必然将逐步实施不用类型的考试方法[2]。分类考试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实用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改革要点。

3.尝试多次考试制度。自20世纪后期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都是一年一考的高考模式,这种模式的利弊也十分明显。一年一考有利于高考的公平性,也能减少考试和录取工作的体量,节约高考成本。然而,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显得过于“惨烈”。因此,当前高考改革不断呈显著新局面,考试不再局限于一年一考的模式,部分科目可以一年多试,或一个阶段多次考试机会,择优选取考试成绩,让考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综合评价制度。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招生评价机制都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综合评价的制度。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就采取三结合的考试模式,除了高考成绩,还注重高中平时成绩以及社会活动、学术活动以及文体、公益活动等多方面考察。我国高考改革中,除了对高考分数重视之外,未来还会建立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这是对考生素质的全面考查。待教育发展更加成熟之后,推行综合评价必然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话题。

(三)多样化的录取制度。所谓多样化的录取制度,是指在择优录取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高考成绩、中学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的综合考量。同时,不断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比例,有的放矢地尝试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等方式,为高校招收更多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具有特殊才艺的学生,破除现有高招制度的局限性。

(四)建立自主招生监督机制。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之后,高校的招生制度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高招的社会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考试招生管理机构要发掘群众监督的热情,对高校招生过程进行监督。尤其是在高校自主招生范围越来越大的时期,对权力的监督是让权力能更好服务于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自主招生监督机制,能让真正具备高素质的考生进入专业的高校深造,是确保高校和招考机构代表广大考生利益的重要因素。

三、高考改革趋势下学校的应对策略

(一)实行教学改革。在最新的高考改革形势下,考试内容更加科学化,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更加注重,因此,中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继续狠抓基础性教学,对基础学科的教学要更加重视[3]。另外,又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掘。教育评价方式也要从原先单一的唯分数论,转变到综合考查上来,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高考改革的气息,让中学阶段的教学与高等教育无缝衔接。

(二)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管理层要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要优化课程设置,以高考改革和招生选拔方式作为立足点,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高考改革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中渗透高考改革思路,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打下坚实基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发掘潜能,彻底摒弃唯分数论英雄的旧思想,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创造高效的平台。

(三)注重德育的发展。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学校教改的重点是大力突出教学生“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三观端正、善于学习和思考、拥有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学习和兴趣特长平衡发展的全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考改革和高校招生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极具挑战性的事业,基础教育更需脚踏实地的同时,要仰望星空,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去开展教学改革。当前,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变革,高考改革的大门业已打开,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社会欢迎的一分子,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的共同努力,充分认识新形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才培养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涛,景安磊.新高考改革助推教育升级[J].教育研究,2015,8:91~9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