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2 16:45: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业模式的本质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作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微笑曲线”变成了“苦笑曲线”。201 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不少央企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迫在眉睫,不仅仅是转变经营机制,更多的是要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深化国企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目的。近期,我们连续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研究中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题研究,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价值创造的动态性体现在价值主张的变化中,这一变化会受到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影响。而时间与空间本身也会产生交叉效应,从而演变出千变万化的商业模式。
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本质过程中,我们头脑中总盘桓着苏轼的那首诗《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发现,商业模式外在各种形态的变化与观察者角度的变化以及内心观念变化呈现一种对应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互动的关系。我们只有整体、系统地把握住关于商业模式观察的角度和观念变化的不同方面,才能把握住商业模式的本质。同时,人们的商业模式的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体现为商业模式的动态递进状态,直至趋于内在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统一状态。
理论上说,商业模式的主导观念划分为四种:盈利观、运营观、战略观和协同观。其中前三种主导观念,是企业视角;第四种观念,是企业与外在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系统的观念视角。同时,每种观念,又呈现出基于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状态。本文试图描述这四种主导观念及每种观念之下的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发展的规律性,以期对企业管理者以启发。
对商业模式动态性关注不足
商业模式被首次提出实在1958年,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被广泛研究则在1999年以后。对于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则起到了基础性和开创性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及不足
原磊(2010)将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归纳为商业模式本质、商业模式体系构成、商业模式评估手段三个方面。其中,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也经过了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整合类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递进,整合类的阶段包含了企业内部的分销渠道、成本结构,也包含企业外部目标顾客、伙伴网络。这一概括较为全面,相较其他几个阶段解释力度更强。
然而,这些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都存在忽略商业模式动态变化的问题,即忽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钟根深(2006)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虽然包含有变革模式的研究,但这种动态性“大多局限于现象描述阶段,侧重于对某些特定的假设情形的静态分析”。
基于此,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逐渐转向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罗珉(2005)结合租金理论解释了商业模式创新,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通过创新“打破现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经济租金。王琴(2010)则结合价值网络重构探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通过组合价值让渡、附加产品、顾客分类和第三方市场增加等方式重塑价值网络,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商业模式为何创新及如何创新,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但这些研究显然没有与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很好地整合起来。与其说商业模式创新解决了商业模式动态变化的问题,不如说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或思路。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仍然无法回避商业模式始终处于变化的这一事实。
动态的商业模式既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连,也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特点有关。动态性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并不是不同的商业模式罗列,而是找到一组变量,能够解释商业模式是依据什么发生变化的。
对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关注不足,就导致了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对实践的关照不够。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是在对实践的解释上存在较长的滞后性,往往当实践高度发展后,相关理论才深入研究;第二是缺乏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由于相关理论往往停留在对实践的解释层面难以在实践发展的同时指导实践,更遑论对实践加以引领。
2.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研究及不足
商业模式本质往往与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紧密相连。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是对商业模式本质更具体的描述。因此,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是研究商业模式本质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研究中,上述缺乏动态描述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目前商业模式体系构成也较为庞杂。原磊(2010)整理了1996-2005年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描述,描述中构成因素涉及的数量少则三个、多则八个乃至九个。其中,对商业模式本质解释较为全面的整合类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也最多。
这种过于庞大的系统容易造成与其他领域中概念的重叠;不断扩展的外延也容易使得对商业模式的描述流于宽泛。事实上,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描述需要以商业模式本质作为指导,在商业模式本质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就难以形成全面而系统的商业模式体系构成。
商业模式本质
1.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价值的方法和方式,因此商业模式的变化直接体现为价值的变化。具体而言即价值主张的变化和价值实现的变化。
价值主张的变化即企业对于价值的认识,回答什么是有价值这一问题。例如企业通过劳动力,将简单的原件加工为成品,期间耗费的劳动即是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价值主张便是通过更多更有效率的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再例如便利店,通过更靠近顾客的选址为顾客带来便利,企业的价值主张便是通过合理的选址为顾客创造价值。价值主张实质上是商业模式的内涵。
2.商业模式的时间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本身所处阶段的不同,商业模式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此外,随着企业本身的产品不同,商业模式也会有所变化。也即商业模式本身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与空间上的动态性。
从时间动态性的角度而言,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价值主张都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市场营销观念的变革即可较为鲜明地看出,例如在工业化初期和二次大战后一段历史时期,企业奉行“生产观念”,即以增加生产为目的;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企业开始奉行“产品观念”,即提高产品质量,这是由于产品供应开始增加,社会产品稍有富余。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价值主张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对利润的追求程度较高,这与其初期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紧密相关。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改善产品质量,完善内部流程控制成为了企业追求的核心。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会有一种主导价值主张,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对这种主导的价值主张进行一定的修正,或是有一定降低,或是有一定提高。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价值主张也就不断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某种价值主张,这时也就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的主导价值主张。可以说,宏观的历史时期和微观的企业相互影响也相互发展。
如果我们聚焦于某一较短时间内的商业模式的研究,不妨将历史时期视为外生变量。我们甚至可以不必归纳这一时期普遍的价值主张,而只需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纳入企业发展阶段的考虑之中,从而以企业发展阶段为主要方式,考察商业模式在时间上的动态性。
3.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
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指的是企业产品的不同,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时间相对应,我们称其为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
例如对于标准化快销品而言,提高产量是企业的核心追求。因为产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小,企业只需要做到基本的质量控制,而产品销售较快,营业周转率高,从而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带来较大的收益。对于奢侈品而言,完善产品本身的工艺和顾客关系管理较之提高产量而言更为重要,从而企业的价值主张即为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4.商业模式动态性的进一步探讨
商业模式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但这一变化不意味着对此前商业模式的完全否定。这种发展类似于辩证法中的扬弃思想,总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使得商业模式更加适应时代和产品的需要。
显然,在某一时期存在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也提供着不同的产品。因此,不同商业模式在时空上都可能并存,这也为我们研究商业模式的动态性提供了便捷。
对企业而言,商业模式不存在严格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同商业模式创造的价值有高低,商业模式也因此有了高下之分。因此,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时总是包含着价值判断。价值主张
我们以最近二十年为时间点,考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情况,也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提供不同产品企业的价值主张,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二十年问,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分为盈利观、运营观、战略观、协同观等四种价值主张的种划分,这一点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同,也与实践相对应。
1.盈利观
以盈利观为主导的企业将利润作为主要的追求,并且其利润获取的途径主要通过扩大销售规模与提高销售量来达到。企业执着追求的是稳定而充足的收益,因此尽力扩大销售量便成为了其主要的目标。
从时间上来看,持有盈利观的企业主要是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这部分企业难以从银行贷得充分的资金,因此需要依靠自身的利润留存作为资本进行再投资,并不断扩大规模,因此处于初期的企业大多实行盈利观的商业模式。
从空间上来看,持有盈利观的企业大多是一些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其标准化的性质,因此企业不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部分企业大多是生产l生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较大,规模报酬递增,需要具备足够的生产量才能享有规模经济性。
在现实中,这种类型企业并不少见。众多的中小企业就是盈利观的代表,这些企业雇员不多,规模不大,处于扩张的初期,需要充分的留存利润以实现企业的成长;而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例如富士康,也处于盈利观主导。富士康主要通过不断扩张、在各个地方设立工厂,以实现产量的增加和销售的增加。富士康虽然并没有忽视管理等环节,但毫无疑问,生产量的提高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
2.运营观
以运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强调企业需要进行合适的流程、业务设计,各职能部门也需要紧密配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形成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一竞争力可以是卓有成效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强大的研发环节。我们可以从波特的价值链来理解这种商业模式,企业通过强化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几个环节,以实现价值的创造。
从时间上来看,持有运营观的企业主要是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这些企业度过了创业期,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也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储备,具有一定的规模。此时,企业扩展市场的规模经济l生减弱,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难度大大加大。企业便开始通过“质”而不是通过“量”来进行价值创造。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内部价值链的重塑,明确企业自身的资源,并强化价值链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以实现价值的创造。由于企业此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能够通过债务资本进行更为有效的融资,因此也具备进行相关改造的资本。
从空间上来看,持有运营观的企业大多是一些品牌商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产品提供商。产品的高度异质性也体现在价值链环节的异质性,对于某些产品而言,设计是产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强化设计这一环节,提高了产品的价值。
针对商业模式的研究逐渐以企业运营为核心,强调企业需要进行合适的流程、业务设计,各职能部门问也需要紧密配合等。这一阶段中,企业是否盈利并不是主要考量要点,而如何构建更为合理、高效的运营结构成为了企业的价值主张。
良好的运营模式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运营观事实上并未完全否定盈利观。但较之盈利观,运营观非但强调企业可以通过扩大销售获得利润,也强调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运营的改进获得利润。这种观点是对盈利观的发展。
在现实中,持有运营观商业模式的企业以许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代表。许多PE与VC资本投资的公司都处于运营观主导的商业模式中,这些企业度过了成长初期,有了市场的生存能力,而PE、VC资本除了进行资金方面的投资,也往往具有一些咨询性质的增值服务,希望通过改进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强化企业价值链环节;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些运动品牌商也属于运营观主导,他们强化了研发环节,为顾客提供了高度异质化的产品(例如耐克具有运动、生活、跑鞋、篮球鞋等不同种类的运动鞋),从而实现了价值的创造。
3.战略观
以战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强调企业除了应该完善内部价值链的强化,也应该注重外部价值链的整合。除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条,不同企业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条,这种价值链条才是产品价值的真正分解。例如,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条,处于各个链条的企业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也需要关注上下游的企业并在适当的时候结成联盟。此时,企业主要通过外部资源与自身能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
从时间上来看,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内部价值链环节的塑造,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此时通过企业自身已经较难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企业就需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以帮助自己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以生产商为例,他需要通过与供应商的有效合作,为自己提供更为低价的原料,也需要通过与批发商的合作,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以相对高的价格卖出,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从空间上来看,一些规模化定制性产品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种企业大多是一些电脑企业和技术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具有标准化特点,但其产品系列和业务组合则具有高度的异厨性和差异化。其标准化的特点使得企业需要通过外部资源以实现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而异质性的特点则决定了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时必须结合自身的能力。
无疑,战略观的商业模式也是对运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包含并超越。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创造价值。
现实中的大部分知名企业都以战略观主导其商业模式。例如,沃尔玛就充分整合了上游供应商的资源,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运营商的自动补货,这种联合使得企业关系既有竞争又存在合作。其合作主要产生于价值链问的企业,而竞争则是整个价值链条的竞争。而一些技术型企业,比如苹果,其不同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异化,因此苹果占据价值链条最后端的研发,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整合前端的制造型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4.协同观
基于协同观的商业模式以系统的视角将许多企业视为一个商业系统,此时企业并不是从自身,而是从整个商业系统出发思考企业的运转。企业并不是将外部的资源纳入企业内部,进行价值创造,而是许多企业自身的资源不断向外溢流,以实现整个商业系统的价值创造。
从时间上看,高度成熟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已经达到了顶峰,企业吸收再多的资源也只能形成数量上的成长,而难以得到突破。此时企业就将自身纳入整个商业系统中,通过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使得整个商业系统的价值创造最大化。此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并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价值链条,而是相互之间紧密联合的价值网络,每个企业不是孤立地进行价值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身也创造了价值。
从空间上来看,一些咨询性质和提供用户解决方案的企业便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些企业本身并不吸收外部资源,而是将自身的资源不断贡献到外部,实现了整个商业系统价值的提升,为商业系统创造了价值。
协同观的商业模式涵盖了战略观,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进行紧密的联系,所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不是单独地进行价值创造活动,而是组成一个整体进行价值创造。
现实中,协同观主导的商业模式相对较少,因为较少有企业能够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世界500强中有部分企业实行的就是协同观主导的商业模式,例如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等,他们通过帮助运营商建立分销网点,以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但这种协同观中仍然包含着不少战略观的组成成分,并非纯粹的协同观。而一些咨询公司、顾客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则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例如麦肯锡、IBM等机构,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帮助其他企业改善自身的运营管理,将自身的资源不断外溢到其他的企业,以实现更高的价值创造。
5.对于四种观念的进一步探讨
在这四种商业模式中,企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起步,无论企业提供何种产品,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最初都实行以盈利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而在此之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分化,商业模式也开始分化。而产品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能够到达的高度。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矩阵来说明这一点:
6.对中国企业的借鉴
首先,中国的许多企业的价值主张大多不清晰,始终在各种观念间摇摆,或是对价值主张的阐述与实际执行时发生偏差。因此,确定的价值主张,一以贯之的执行力是商业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一些中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与自身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相匹配。一些国有企业在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后,依然仅仅将创收当成其主要的目标,这极大地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如果这些大型企业能够在价值主张上往前迈进一步,便能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
最后,一些中国企业难以实现从战略观到协同观的跨越。企业总是不遗余力地从外界争取更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则得不到保障,恰如一个只吃不吐的“貔貅”。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只有先予后取,共创共享,才可以使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 aoo4 y号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好局面。对熟悉经贸知识、了解国际惯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世后有7种人才走俏,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目前,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大量人才。人事部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本世纪初我国急需的人才中,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对外经济往来非常频繁,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广东的外贸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国际服务意识、工作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沟通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必须是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既通晓外语又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商务英语课
程体系
2. 1课程设置模块化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社会未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复合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英语模块,后经专门用途英语过渡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本专业全部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
1)语言类课程模块。这是本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模块,通过英语听说、综合英语、写作及翻译等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2)商务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强调通过一系列涉外商务、贸易、金融、营销、管理、商法等课程的学习及校外实习,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商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本模块是学生赖以实现其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及日后从事商务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电脑从事涉外商务活动及使用其他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4)公共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本模块课程主要是选修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拓展专业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以上五个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2.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
1)针对语言类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英语语音强化训练、英语口语强化训练、英语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2)针对商务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缮制、商务见习、商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针对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办公软件操作及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
2.3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过渡”
周济部长在2002年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 为此,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场所、提供真实的就业演练舞台,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实现学校一就业的“零过渡期”。
2. 4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3构建“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它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现代社会的岗位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3. 1第一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素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商务英语专业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对外交往等及时了解和洞悉社会一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教学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调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辩论和项目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商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分别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案例,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及网上图书馆以及相关项目的企业与社会调查进行口头汇报,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训课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办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网络和现代办公设备,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商务运作和文秘业务的能力。
3. 2第二课堂活动锻造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
1)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本专业定期邀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到校内,就相关专题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较全面及正确的认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重视在学生中开展高品味、高水准的第二课堂活动,坚持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浸润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如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开口讲英语等及系内组织的英语广场、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与教学工作联系紧密,有效地把语言技能、英语知识和相关知识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学工作有较好的反拨作用。
3)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①通过新生人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契机,灌输职业使命感。
②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③开设就业指导课,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大一开设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大二开设社会调查、择业观和择业心理等专题;大三开设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分析、求职技巧等课程,增强了指导的实效性。
④为了使毕业生能顺利踏进职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开办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作为应用型学科特征较为明显的酒店管理专业,只有在充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因此,深入探究酒店管理专业新的培养模式,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和酒店业发展的深度适应和融合,已经成为了酒店管理专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林林总总的培养模式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国内较能适应酒店管理专业深度发展的培养模式之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首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出现了诸如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等许多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这些模式对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提升影响巨大。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教育的设立与发展,这种模式又被许多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借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进行简单的移植、造成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定位缺失,培养错位,最终出现本科教育高职化现象。所以,在借鉴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怎样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对酒店专业本科人才就业市场进行细分,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建立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教学计划体系,是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细分酒店行业就业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才进行科学定位
现代酒店有不同的星级和层次,在一个酒店的内部,也具有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不同星级和同一星级不同组织结构层次上的岗位,需要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技能的人才。对一个领班来说,他的作用是组织和带领员工完成主管交待的日常工作,因此他必须熟练掌握各岗位的技术技能。而对总监、部门经理和主管来说,他们的作用是组织本部门员工来实施完成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因此,主要需要督导、沟通、控制等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总裁和总经理的作用是决策和规划,所以,他们主要需要掌握创新和构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专业能力”的技艺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基层和中层的操作管理人员。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理论、重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因此,酒店管理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应该不同于酒店管理职业教育人才。随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引入,他们不但要具有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能把各种构思和设想变为现实,能把理论和知识转为实际应用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能做到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的更好。真正做到“实践一思考―创新”层层推进的学校模式。在和职业院校学生的竞争过程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二、建立系统的校企联合教学培养体系
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需要相应教学计划体系的支撑。本科层次教育根据自身的定位,需要在以下课程体系上进行加强和创新。
1.外语能力的强化和训练。随着队伍交流范围的扩大,宾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场所,流畅而标准的外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高星级酒店招聘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前本科教育要求学士水平必须具有相应的国家英语级别证书,这从评估制度方面已经和高职的培养要求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与培养目标相适应,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还应该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继续以课程的形式强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酒店商务英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酒店的外事接待资源,在实际的应用中强化口语能力。
2.校企联合过程中的实训时间弹性制度。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除过要在酒店就业外,还有一部分会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状况转向其他的发展路径,诸如直接考研究生和考国家公务员,而高职层次在这些方面会受到限制。所以,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培养机构对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不应当像高职一样对实训时间进行强制性统一,而应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行弹性实训时间制度,在保证这些同学具备基本的实践技能外,根据不同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其实训时间进行统筹安排。
3.编写与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相适应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训手册。根据培养定位,在编写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层次的实训手册时,要做到在高职实训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高职教育校企联合实训手册主要以技能的操作为主,内容主要停留在前厅礼仪、餐饮和客房等模块服务技能的训练上,在管理方面的训练和强化较少。在校企联合实训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酒店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只是按照内部的培训内容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就开始使用,缺乏后续的培训和考评监督机制。从而出现了许多酒店当高职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不匹配,学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初衷与现实落差太大。这种情形,很难让学生真正融入的酒店当中,真正了解酒店的管理体系,最终让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产生抵触。所以,本科层次的校企联合培养手册在内容上,除过要有详细的技能训练模块,还要设计各级管理技能训练模块。诸如通过让学生轮流给酒店基层领班和中层主管担任助理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应具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通过选拔部分同学给高层经理担任助理的方式,让那些具有较强管理潜质的学生感受高层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管理素质。
三、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严格的考评监督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虽然脱胎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国内教育管理体制与德国教育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机制的不同,出现了许多怪胎。往往是好看好听不好用。这当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酒店、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的协调出现了问题。在校企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的目的基本一致,通过酒店这个实践的平台,锻炼操作技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而酒店的目的为怎么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减少人力成本。所以为了保证酒店的服务质量,会在服务技能方面给予培训,但对管理能力的培训方面热情不高。所以,怎样在校企联合过程中建立共赢而严格的双向考评监督机制对保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学生的考评。在校企联合培养实训体系中,除过酒店各个技能操作实训模块外,还应该有后期的考评鉴定模块。由酒店和学院组织人员按照考评鉴定表对每个学生的掌握状况进行打分评定,并与实训的成绩相联系。
2.对酒店培训人员的考评。监督考评机制除过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对培训老师的考评机制。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如果缺乏对酒店培训人员的考评,整个培训就会名存实亡。酒店和学校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利益分享机制,合力推动对培训人员的有效考评,并按照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才会真正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校企联合培养的效果。
结束语
【关键词】商业模式;战略;价值创造;竞争优势
随着国内外对商业模式研究的深入,商业模式与竞争战略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李东,2010)。二者关系的模糊,使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对使用战略还是使用商业模式感到困惑。有的管理者撇开战略,在没有任何战略意图的情况下单独使用商业模式,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危险(Mansfield and Fourie,2003)。所以厘清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的深刻揭示也有助于对商业模式本质及其相关理论的理解。文章借助已有的理论或研究结论,在对商业模式形成过程进行案例说明的基础上,分析和揭示了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具体关系。
一、文献回顾与总结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通过对30个商业模式定义的归纳,认为,商业模式的定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经济(盈利)层面、运营层面、战略层面。经济层定义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经济模式或盈利模式,其本质内涵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运营层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重点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战略层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不同企业战略方向的总体考察,涉及市场主张、组织行为、增长机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模式应该揭示经营系统如何协调凝聚起来的本质,于是Morris, Schindehutteb and Allen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商业模式是一种简洁的表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企业战略、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使用Morris等的整合性定义,不过为使该定义表述得更全面和确切,对运营结构的描述应从内部流程扩展到外部,包括与外部的交易和合作流程,并将运营结构改称为“运营逻辑”。从战略层面的定义和变量可以看出,战略层包含了运营逻辑甚至经济逻辑。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本文用“战略方向”来表达战略层面的内容,并规定它仅包含战略原则(包括使命、战略目标、定位、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等),这并不影响商业模式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完整性。所以,商业模式包括三个层面的逻辑,即经济逻辑、运营逻辑、战略方向。
(二)战略的概念
希特等(2009)认为,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关系的文献较少,且仅限于浅层次的探讨,尚未对两者的关系本质和结构进行深入揭示。
1.商业模式与战略是高度一致的。梁晓雅、陆雄文(2009)通过系统分析中国本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指出商业模式是对战略的具体化,两者高度一致。
2.商业模式和战略是相近和互补的。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非常接近,但战略的很多内容是商业模式所缺少的,两者必须结合使用。商业模式描写价值创造的逻辑,而战略内容中也包含了对价值的创造的策略,比如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就是对价值创造过程的描述,同时他们认为战略的资源基础观点也非常接近于商业模式的概念,资源基础观点认为企业通过内部资源和能力创造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Casadesus-Masanell and Ricart(2010)通过研究发现,在简单的竞争环境中,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一一对应和难以区分的概念,环境变化时,变革战略是商业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研究
很多文献在研究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时,将战略理论等同于战略内容,或将战略原则等同于全部战略内容,与商业模式相比较,于是得出了片面的或错位的结论。所以,有必要将战略理论和战略内容区分开,本文也将从理论和内容两个层次上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案例说明与模型构建
本部分,首先通过案例说明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由此提出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并构建关系模型。在商业模式概念出现之前,企业主要依据战略安排所有的价值活动。当商业模式概念出现后,研究人员开始对成功企业的价值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并归纳成某种所谓的商业模式。具体商业模式形成过程通过图1和案例来说明。
从图1可以看出,首先,企业按照战略理论制定出具体战略内容;然后,研究者通过对企业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的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三种商业模式(只针对前六家企业),即商业模式A、B、C。
图1商业模式形成过程
在商业模式概念尚未应用于企业管理,以及国美电器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之前,我们从未提及国美具有某种商业模式,而国美自身也从未依据商业模式构建自己的价值活动,它只是运用战略工具规划、安排自己的活动。可以审视一下国美的战略制定过程。第一步,制定战略目标,即国美在家电销售零售行业的领导地位以及为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预期利益或收益。第二步,国美通过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增加消费者对电器的需求。八、九十年代,家电主要由百货大楼销售,购物缺乏便利性。国美电器于是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始自建连锁商店,方便顾客购买,由此给顾客带来更高的价值,国美的战略定位是家用电器的便捷传递者和服务者。第三步,选择业务竞争战略。通过对家电产品特点的分析,发现家电产品的差异性很小,零售经营过程也很难实施可持久的差异化,而且自身的经营成本比百货大楼低,所以业务竞争战略必须采取低成本战略。第四步,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发现核心竞争力来源,并构建竞争优势。国美认识到零售行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终端(渠道)控制,于是,国美通过密布的连锁卖场建立起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使其在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五步,围绕业务战略和竞争优势构建具体的职能战略。采购和供应上,它采用信息化和整合的供应链,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合作,这些都降低了经营成本;销售上,采用低价策略、标准化的服务;财务上,将收入来源定位于场位费、销售返利、房产增值等,并高效利用对供应商的延迟付款带来的财务资源(案例来源:根据作者长期对零售业的考察并结合参考文献[7]整理而成)。以上战略措施经过实施,构成了国美电器价值活动方式。当国美发展成行业领导者时,人们开始关注国美的经营模式,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这些具有可视性的价值活动方式即职能战略措施体系,归纳出其所包含的经济逻辑、运营逻辑及其所体现的战略方向等,并把这些内容称为国美模式。实际上,我们往往简单地把以上战略措施称为国美模式。
因为只有(职能)战略措施直接表现为企业的价值活动方式,使命、战略目标、定位、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等只是指导战略措施的构建,并不直接表现为价值活动方式,所以,本文将这些战略内容归为战略原则。因此,战略内容包括战略原则和战略措施体系两部分。
图2 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模型
(二)商业模式与战略的联
1.商业模式与战略具有相同的本质。Elliot(2002),Magretta(2002)和Chesbrough(2010)等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商业模式是“价值创造”导向,战略是“建立竞争优势”导向。然而,从商业模式概念的递进过程可以看出,这两种导向应是相互依存和不分割的。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认为,从经济层面到运营层面再到战略层面,定义的综合性是递进的。目前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大部分属于战略层面(原磊,2007)。
“价值创造”导向是基于经济层面和运营层面的定义而对商业模式的定位,其中经济层面描述的是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包括成本控制和收入来源),运营层面描述的是对顾客价值的创造。这两个层面的定义未强调所创造的价值必须具有独特性、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由于缺乏这三个特点的价值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商业模式无法持久(Mansfield and Fourie ,2003),是不值得研究的。所以商业模式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战略层面的商业模式定义,即商业模式是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的价值创造逻辑,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可见,战略层面的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对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描述(经济逻辑、运营逻辑、战略方向分别描述了价值活动开展方式及其所遵循的战略原则)。尽管Mansfield and Fourie后来又提出了整合性定义,但其与战略层定义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在内容描述上显得更饱满些。战略是通过对企业行为的谋划获取竞争优势(希特,2009),而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波特,1985),这些环节能够创造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模仿的价值,可以看出,战略的本质是通过对符合以上三个特点的价值创造活动的规划,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由以上分析可知,商业模式和战略的本质是相同的,从价值活动实施前的角度定义,它们都是对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规划或设计;从实施后的角度,它们就成了对带来了竞争优势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描述。
2.商业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与战略在内容上高度一致。商业模式的内容可以通过其构成要素或三个逻辑层面来描述,构成要素和三个逻辑层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可以归入不同的逻辑层面。
(1)商业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我们将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方式作为中介(中间变量),来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价值活动方式包含了价值创造过程中所有的价值活动、结构及价值琏中的伙伴关系。首先,经济逻辑和运营逻辑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描述,它们是等价的。价值链各环节由企业的各种职能构成,职能战略是对价值链上所有价值活动的具体规划,实施后的(职能)战略措施体系直接表现为企业价值琏上的价值活动方式。根据商业模式的定义,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对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所以它们实际上就是对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描述。正如前面案例和图1所示,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从已实施的战略措施体系(价值活动方式)中归纳而来,是战略措施体系本身所具有的。需要说明的是,经济逻辑描述了企业在价值琏环节上的盈利方式,而盈利实际上是对企业价值的体现或回报,所以经济逻辑可以看做是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经济逻辑和运营逻辑包含了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创造方式,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全面描述,所以它们是等价的。其次,(商业模式中的)战略方向描述了战略原则。因为商业模式来自于对价值活动方式的描述和分析,商业模式中的战略方向必然从价值活动方式中得到。尽管价值链活动方式是对战略措施体系的直接体现,但企业战略、业务战略、核心竞争力又体现在战略措施体系上,所以可以通过可视的价值链活动来察觉这些战略原则。通过对价值活动的分析可能无法察觉所有战略原则,但这并不影响战略方向与战略原则的高度一致性。
(2)商业模式和战略在内容上高度一致。因为商业模式是对战略的描述,两者在内容上必然一致。下面结合案例进行说明。Morris,Schindehutte and Allen(2003)经过对19个文献中提到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汇总分析,认为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八个要素:价值定位(产品或服务内容、目标顾客、基本市场竞争战略);价值创造和传递系统(资源和能力、价值创造过程、价值链中的定位);价值获取(收入来源、企业经济)。根据前面的案例,国美电器的采购、供应、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战略措施,都属于价值活动方式,它们构成了“价值创造过程”。国美在“价值链中的定位”是通过控制终端而占据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产品和服务内容、目标顾客、基本市场竞争战略、资源和能力”等要素可在国美的战略定位、低成本战略、核心竞争力等战略内容中完全体现;“收入来源、企业经济”指国美在财务上的收入和运作方式。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战略内容一一对应且高度一致。
3.商业模式理论属于战略理论范畴。既然商业模式与战略在本质和内容上是一致的,商业模式理论必然属于战略理论范畴。明茨伯格等(2002)将战略理论归为十大学派。其中学习学派将战略视为一种模式,模式是对已实施的战略的描述。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无法提前设计,只有根据变化的环境及不断的试错,即经历持续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一个有效的模式。这些观点,将商业模式理论与学习学派联系了起来。由于竞争的强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为了建立有效或更好的商业模式,不断的试错或学习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随着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更多的战略理论,如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等被其吸纳了进来,这些都是为了设计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的需要,在直观的经济逻辑、运营逻辑基础上增加的。这使得商业模式理论与设计和定位学派等更多的学派产生了联系,并逐渐显示出与这些学派的理论的趋同。总之,所有商业模式理论内容均可从战略理论中寻踪溯源。
(三)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区别
1.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由于新技术(如互联网)、新观念(如价值网络)的不断涌现,企业在制定战略措施体系时可以有更多选择,于是很多别具特色的(职能)战略措施体系出现了。这引起了人们对战略措施体系及其所呈现的商业模式的研究的兴趣,商业模式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或侧重点就是这些别具特色的战略措施体系。从图1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理论从战略制定的结果处开始研究,着重于对特定(属于某个企业的)战略措施体系的分析,归纳出其包含的各种内在逻辑特别是价值创造逻辑,不同的逻辑呈现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所包含的逻辑关系对企业构建具体的战略措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战略理论所欠缺的。战略理论从战略制定的源头开始研究,主要研究战略制定方法及形成过程,缺少对具体战略措施的研究。因为战略理论缺少对具体战略措施体系内在逻辑的研究,人们并没意识到运营逻辑和经济逻辑是战略措施体系本身所包含或应该包含的,所以往往认为商业模式和战略是两回事。
2.商业模式和战略在概念表述上不同。由于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造成它们在概念表述上不同。商业模式从战略措施层面着手研究,所以在概念表述上,除了战略方向,还包含从战略措施体系中得到的经济、运营逻辑,这与战略的概念表述区别很大。特别是经济层面或运营层面的商业模式定义,不包含战略方向,让人觉得商业模式无任何战略意图。
3.商业模式理论拥有战略理论所不具备的特点。由于难以归类,商业模式常常通过案例来描述,比如国美模式、京东模式等,这赋予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商业模式理论对管理者更具指导性,更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企业可以借鉴这些具体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战略措施。另外,由于商业模式的直观性,基于对商业模式的分析和创新可以更好地寻找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
4.战略理论的很多重要内容是商业模式理论所不具备的。比如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等分析工具,并未出现在商业模式理论中,另外很多战略学派的重要战略理论或观点也是商业模式理论所未涉足的。由于以上区别,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相结合。理论侧重点的不同,并不影响商业模式与战略在内容上的一致,只是内容的形成方法不同而已。
本文使用理论研究方法并结合案例对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揭示,所形成的各种结论或观点对于战略理论和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尽管本文是以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成过程为基础展开的论述,但所得结论在商业模式重塑或创新情况下也是适用的。这是因为,商业模式的重塑或创新可以视为新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构建,这基本重复了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成过程,唯一不同的是,新的战略措施体系的构建需要商业模式理论与战略理论相结合,但这并不影响本文中所得出的各种结论。
参考 文 献
[1]李东,王翔,张晓玲,周晨.基于规则的商业模式研究――功能、结构与构建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10(9):101~111
[2]G. M. Mansfield and L.C.H.Fourie.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strange bedfellows?A case for convergence and its evolution into strategic architecture[J].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03,35(1):35~44
[3]Morris M,Schindehutte M and Allen 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8(1):726~735
[4]迈克尔 A. 希特,R. 杜安・爱尔兰,罗伯特 E. 霍斯基森.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吕巍译[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梁晓雅,陆雄文.中国民营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权变资源观的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9(3):67~73
[6]Casadesus-Masanell R and Enric Ricart J.From strategy to business models and onto tactic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195~215
[7]张新.国美电器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8]Elliot S.Electronic commerce:B2C strategies and models[M].Chichester, U.K: John Wiley,2002
[9]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3): 3~8
[10]Chesbrough H.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J].Long Range Planing,2010(43):354~363
[11]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5
随着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的变迁以及通讯技术、研发、物流、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变化,商业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企业之间不再只是先进技术、产品差异化、低成本等传统方面的角逐,亦或说高明的企业会通过构造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来获得以上方面的优势,因此好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或消除成长瓶颈的利器。
一方面,虽然至今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尚存在争议,但确实也取得了许多关于商业模式的定义、构成要素及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商业模式”如何转化为“财务绩效”这一复杂过程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而深入到两者之间的传导过程并揭示这一复杂过程的规律和本质,将会对我们更好的把握商业模式的本质及推进商业模式的运行、演化和重构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以利益相关者理论、“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博弈论、共生理论的原理,以揭示作为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如何产生预期的财务绩效。
二、商业模式: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人是社会人,同样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细胞”,它的存在和发展也会涉及一系列的主体,这些主体之间凭借自身的资源能力禀赋进行交易,获得各自赖以生存发展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如果想让这一交易成为常规则需要结构和合约的支撑,因此,我们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要研究商业模式对财务绩效的传导机理,首先要明确何为商业模式,在“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型”中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并包含以下要素: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每个要素都反映了交易结构的一个侧面。对于交易结构中的角色即利益相关者他们具有独立的利益诉求,有相对独立的资源和利益的输入与输出,可具体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类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一个企业想作为焦点企业为自身打造一个商业模式,首先需要确定包含哪些利益相关者,然后设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业务系统,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及预期实现的企业价值,完成商业模式的设计。商业模式的设计则需要进行机会识别,例如企业经营累积形成的资源和能力的变化会使得自身的相对实力和利益诉求随之变化,亦或是创新、进取、承担风险、机会敏感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形成调整甚至是重构商业模式以谋求更大利益的内生力量。企业价值获取的前提是价值满足,即通过准确的把握客户的价值主张,并成功的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企业才能实现价值的获取。因此,客户需求的变化亦或是企业主动引领需求都会促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商业模式。经济社会的实践已表明需求、技术、竞争环境、经济、政策等因素都可能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商业模式演化或重构的外生力量。在短期内,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构成框架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商业模式不仅具有静态表现,更是一种动态形式,即商业模式同时反映了某种构成框架和过程机制,因此在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作用下会引起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其实就是机会识别的过程,企业通过机会识别可以掌握什么时候进行、从哪里进行、朝什么方向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或重构?
三、利益相关者对商业模式认同及参与的形成机理
商业模式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并与引发资源能力的投入,当一个企业完成商业模式的设计后,接下来的关键是获得利益相关者对这一交易结构的认同,达成交易契约,并受交易契约的约束。商业模式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的达成其实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一个以自身的资源能力禀赋为资本,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博弈。博弈的过程中不论是拟加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已经存在的利益相关者都会有自身所面临的交易价值、交易成本及交易风险的考量,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达成各自在商业模式中的定位、盈利模式、现金流结构和对整体利益划分方案的契约。商业模式的价值与焦点企业的价值具有不一致性,两者并不一定相等,若焦点企业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企业价值而调整商业模式,对于现有的利益相关来说利益很可能被剥夺,选择退出还是接受,最终结果就要取决于双方资源能力禀赋在交易结构上的博弈。
四、多元资本支持进而影响财务绩效的形成机理
共生理论最早是1879年由德国的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他认为共生是指不同的属种生活在一起,那么,从共生角度看,商业模式实质是交易结构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所代表的多元资源能力的共生。利益相关者认同商业模式所赋予的在业务系统中的角色及关系、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方式、收支来源和收支方式、时间序列上的现金流后,便引发多元资本的投入,而多元资本的投入是否会转化为财务绩效,有赖于多元资本是否为商业模式所需,是否可产生共生能量,因此将多元资本支持划分为质量支持和共生支持。
多元资本的质量指关键资源能力的水平,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可得出商业模式代表了多元资本的集合体,多元资本是商业模式运行的基础,资源的异质性无疑会成为商业模式具有竞争力的背后支撑力量。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有独立的利益诉求,他们投入的资本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存在差异。投入的每一项资本作为一个共生单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共处于一个共生环境中,不同的共生单元能否都以共生系统的原则管理自己的行为,提高利益一致性,这样共生关系才会稳定,共生能量才会产生,企业价值才会提高,商业模式的最终目标才会实现。在应用木桶原理,多元资本的质量支持好比构成木桶的木板,否则若有一个环节的资本质量不够高,都会成为商业模式运行的短板,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商业模式会因关键资源能力的异质性产生业绩差异。当木板已经具备,怎样很好的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发挥木桶的作用,与焦点企业怎样实现内外协调,多元资本怎样实现共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多元资本共生需要商业模式具有动态管理机制,具有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外部网络、资源整合能力,实现要素协同、组织协同和价值协同。因此多元资本的质量支持和共生支持才会使多元资本的合作产生合作绩效。需要注意的是,商业模式影响财务绩效,不是指影响某一主体或焦点企业的财务绩效。而是商业模式的运作会产生整个交易结构的整体绩效,然后各利益相关者通过之前博弈达成的方案进行利益的划分,进而商业模式影响了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商业模式;价值链;企业
近年来,有关商业模式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在新经济时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明星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戴尔、雅虎等之所以能够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创造和运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商业模式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由此,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企业创业和创新中最具经济潜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所追捧。与之相应的是,在国外的学术界中已有大量的学者开始对商业模式的本质及其构成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出那些成功商业模式的“基因密码”以供其他企业所参考。但遗憾的是,这种努力收效甚微。迄今为止,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甚至连“什么是商业模式”这一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有取得共识,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在国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在理论基础和研究重点上还没有形成聚焦。
一、商业模式的本质与衡量维度
虽然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和整合类四种类型;但是,从根本上讲,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在一项对现有商业模式构成研究文献的考察中,Shafer等人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类整理,发现主要集中在战略选择、价值网络、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四个方面,由此他们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是企业为了从价值网络中创造和获取价值而进行的战略选择以及核心逻辑的体现。我们认为,Shafer等人的表述抓住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内涵――商业模式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以此作为商业模式的定义。
既然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那么要想让该逻辑得以实现和延续,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来说,它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也即是说,我们可以用之来衡量和反映商业模式本质的维度变量有哪些?
Schweizer指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企业如何在价值网络中进行定位以创造价值?第二,企业在价值网络中维护其创造的利润不被其他企业所侵占的竞争优势来自何处?第三,企业能够最终获取的利润是否足够大?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乃至产业价值网络中的战略定位。企业价值链同时与上游的供应商价值链、下游的渠道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相连,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而与企业有紧密联系的各利益相关者所在的产业价值链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处于产业价值链上不同位置和具有某种专用资产的相对固化的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值是由网络成员创造并经整合而成,每一个成员创造的价值都是最终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波特看来,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价值链上定位”,因为处在产业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的不同环节企业所能够创造和获取的利润是不同的。李海舰和原磊就曾指出利润会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发生转移。所以,从最大化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目的出发,成功的商业模式要求企业在产业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进行合理的定位。
根据战略管理学者的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二是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竞争位势。具体到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如果这种定位有利于企业接近和获取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其他企业难以得到的有价值、稀缺、不易模仿、难以移动的互补性资源,那么企业维护其所创造的利润不被侵占的竞争优势就将建立在对这些战略性资产的拥有上。如果这种定位使得企业在整个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其他企业很难与之相竞争,那么企业维护其所创造的利润不被侵占的竞争优势就将建立在这种天然的竞争隔绝机制的基础之上。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通过创新在原有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并且定位于此,由此就具有了先动优势,再通过合理的建立进入壁垒从而使自己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是有利于其获取战略性的互补性资源还是有利于其建立较高的进入壁垒:如果是前者,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对核心资源的掌握;而如果是后者,则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竞争位势。
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最终能够获得的价值大小是与前面所说的定位以及由这种定位所决定的竞争优势来源息息相关的。企业要想最大化其最终利润,一是要确保自身创造的价值不被其他企业所侵占和挪用,即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二是要在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够从价值链或价值网络的其他价值创造环节中挪用和占有别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而能否做到后一点就取决于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是否具有核心和关键的地位、是否对其他的价值创造环节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以上我们从商业模式的本质出发,运用价值链理论总结出了反映商业模式价值创造逻辑的三个衡量维度,分别是:(1)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定位,通过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位置和形态来表示;(2)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的竞争优势,通过企业是具备互补性的战略资产还是创新性的竞争位势来表示;(3)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能够获得的潜在利润,通过企业在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中可以直接影响到的所有价值创造环节来表示。
二、商业模式的类型
(一)聚焦型商业模式
1、定位。聚焦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经营业务定位于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价值创造环节上,或者是企业通过价值链创新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上增加了一个或几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并将自己定位于此(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条ABc上,企业创新性地增加了新的价值创造环节D和E,并且将自己的经营业务全部聚焦于D和E,从而使原有的产业价值链条发生了改变。
2、竞争优势。采用聚焦型商业模式的企业主要是通过从事新的价值创造环节进入原有的产业价值链的,在其进入之前该产业价值链本身就处于有效运转状态,因此新价值创造环节的加入对该产业价值链而言主要是增加了最终能够创造总价值的数量,并不会极大地改变原有的价值流动方向和方式。也即是说,新增的价值创造环节不具有影响整条价值链良性运转所需的互补性战略资产,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也就不能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建立在对核心资源的掌控上,而只能建立在通过价值创新而具备了先动优势和难以模仿的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
的独特竞争位势上。
3、潜在利润。由于新增的价值创造环节并不会极大地改变原有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流动方向和方式,所以它对原有的价值创造环节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就很小,也就很难挪用和占有其他价值创造环节所产生的利润。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最终利润只能来源于它本身所创造的最大价值(即图1中D和E所产生的价值),因此潜在利润相对较少。
(二)一体化型商业模式
1、定位。一体化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从事的经营业务覆盖了整条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由ABCDE五个价值创造环节构成,而企业所开展的经营业务则刚好包含了这五个环节,从而覆盖了整条产业价值链。
2、竞争优势。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经营业务涵盖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导致其面对的竞争环境最为激烈,从事该产业价值链中任何一个价值创造环节经营业务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它的直接竞争对手。而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唯一能够支撑其竞争优势的是实现该产业一个完整的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较之竞争对手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互补性更强的战略性资产。
3、潜在利润。由于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经营业务涵盖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以它所能够创造和最终获取整个产业活动价值增值的全部份额。与聚焦型商业模式相比,这种商业模式潜在利润较大。
(三)协调型商业模式
1、定位。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有些类似,协调型商业模式也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经营业务覆盖多个价值创造环节,但是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不同的是,协调型商业模式所覆盖的价值环节不单单属于一条产业价值链,而是属于分别包含有该价值创造环节的数条有所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产业价值链所构成的价值网络(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价值网络是由三条产业价值链所构成(A1-E1、A2-E2、A3-E3),而一个企业所开展的经营业务刚好包含有每条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价值创造环节(C1、C2、C3)。因此,该企业的经营不仅会影响每一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和流动过程,而且会影响到作为整体的价值网络的价值创造和流动过程。
2、竞争优势。采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它所涉及的各个产业中与其从事相同价值创造环节的企业。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该企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只能将竞争优势建立在内部所拥有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上。由于采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跨越了单个产业的范围,通过对内部互补性资源和能力的充分开发和使用以支持各项经营业务的有效开展,能够起到协调整个价值网络良性运转的作用。而这一点则是其竞争对手所无法做到的。
3、潜在利润。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相比,协调型商业模式的利润不仅仅来自于一条产业价值链,而是来源于整个价值网络。并且,该模式所包含的每一个价值环节都会对其各自所在的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价值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还有可能侵占其上游环节创造的价值。与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相比,协调型商业模式的潜在利润更大。
(四)核心型商业模式
1、定位。核心型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价值创新在由数条产业价值链构成的价值网络中增加了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所增加的这个价值环节不仅对于整个价值网络来说是一个新的增值环节,而且对于价值网络中的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增值环节。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由三条产业价值链构成的价值网络中,最核心的价值创造环节是C,它不仅是保证整个价值网络价值顺畅流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保证每条产业价值链价值顺畅流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价值环节c不同于三条产业价值链中原有的环节C1、C2和C3,它是通过对原有的这三个价值环节进行创新整合而来,因此对任何一条产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价值网络而言都是一个新的价值创造环节。由此可见,核心型商业模式是在协调型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价值创新而产生的。
2、竞争优势。采用核心型商业模式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建立在整个价值网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上,又可以建立在内部所拥有的支撑其经营业务有效开展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上。由于企业所在的价值环节是通过创新整合而来,因此具有先动优势,可以借此建立较高的进入壁垒;又由于该价值环节无论是对整个价值网络还是单一的一条产业价值链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还居于最为关键的地位,因此保证该环节良性运行的互补性战略资产也是整个价值网络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3、潜在利润。在所有类型的商业模式中,核心型商业模式的潜在利润最为巨大。一方面是因为它自身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就足够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在整个价值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由此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其上游或者是下游价值环节那里侵占和挪用它们所创造的价值。
三、商业模式的演化规律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它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类型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创新,从而使其采用的商业模式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因此可以这样说,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就是这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动态演化的过程。商业模式演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对经济租金的最大化追求。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利润会沿着价值链甚至是价值网络在各个价值环节之间发生转移,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由此而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追寻价值的流动,从而导致在商业模式层面上出现动态的演化。
在一个产业刚刚创立的初期,进入该产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不是很多,它们为消费者提供还不为大众所完全熟悉的新产品或服务。因此这一时期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在产业价值链中利润最为丰厚的是生产和销售环节。企业也倾向于采用聚焦型商业模式将自身的业务主要集中于生产和销售上从而获取较多的价值。
随着该产业的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竞争开始加剧,市场容量也不断增大。由于大多数企业都将业务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这些环节所创造的利润被逐渐摊薄。在产业价值链中丰厚的价值由中间环节(生产和销售)开始向上、下游环节(研发和售后服务)发生转移。于是,众多企业纷纷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战略进入这些新的丰厚价值环节。由此,商业模式也相应地从聚焦型占主导演化为一体化型占主导。
产业进一步发展,由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这一时期市场竞争已非常激烈,产业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采用一体化型商业模式的企业越来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发现只有集中优势资源和能力注重专精才是取胜的唯一途径。于是,这些企业开始采用逆向一体化战略对其经营业务进行分拆,将那些不擅长的和没有优势的业务纷纷剥离或外包出去,只保留一些核心的业务。这就造成了在原有的产业价值链周围出现了多条与之相配套、环节有交叉
的衍生产业价值链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网络。丰厚的利润也从该产业价值链向新出现的衍生产业价值链转移,在整个价值网络中流动。而企业所保留的这些核心业务中有的是原产业价值链不可或缺的环节,有的则是新出现的衍生产业价值流动的必经之路,此时企业已不再将其经营重点集中在原有的单一产业,而是为整个价值网络提品和服务,商业模式也相应地从面向单一产业价值链的一体化型演变为面向价值网络的协调型。
新兴衍生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使得步入成熟期后的原产业与新兴衍生产业在发展态势上相比呈现出此消彼长之势,原产业也逐渐进入到了生命的尽头――衰退期。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最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基本上都采用相近的战略在获取最后的价值。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在考虑如何撤离该产业转而进入到利润正不断增加的新兴衍生产业中去。那些保留了新兴产业价值链所需、整个价值网络必不可少的核心业务的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对经营业务进行整合和创新,为原来的价值网络增加了新的价值环节,使得自己在新的价值网络中占据了更为核心的地位。由于其所在的价值环节对新的价值网络至关重要,所以丰厚的利润也沿着价值网络从其他的环节向该环节转移。此时,在新的价值网络中占主导的商业模式类型已由协调型演化为核心型。
一个产业的衰亡,意味着另一个产业的新生。同样会有新的企业采用最初的聚焦型商业模式进入这个新生的产业,重复着相同的商业模式演变之路。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四种类型商业模式之间的演化规律(见图5)。
四、结论
(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13;3.江西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伴随着对云计算的深入研究发现,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束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能够让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对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选择研究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云计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83-02
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种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或者某种营销创新思路,而是一种经营创新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一套经营机制,是企业如何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机联系而最后落实到如何运作的价值创造模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企业高层次的创新行为。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有很多的不同,商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再设计的过程,是企业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从内到外的一种高层次的资源、制度、模式等的整合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
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理论回顾与展望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的不二选择,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还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展开研究,主要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途径、实施、阻力等方面。
1.动力。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基于一定的动力驱动而开展的一项创新活动。众多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是企业选择商业模式创新时机和途径的前提,本文认为主要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其中外部动力包括新技术推动、企业竞争驱动、客户需求拉动等,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高管和组织系统的双重支持。Timmers (1998)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Faber (2003)研究发现,在更广泛的IT 和ICT 领域,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发到国家相关企业创新,而且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严艳红(2008)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企业家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且企业家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黄谦明(2009)对于一个新创商业模式,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家创意价值、精神、人格魅力、能力的不可让渡性,决定了商业模式创新必定通过企业家自身来完成。Mirabent( 2012)认为,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和现有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现有商业模式的价值趋于减小,从而要求运用新技术或利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去实施创造价值的新策略,其结果就是商业模式创新。
2.途径。商业模式创新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创新者视角不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各不相同。根据文献研究,本文发现,早期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企业创新程度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创新而展开的。随着学者们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的不断深入,Cantrell (2000)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四种类型:挖掘型、调整型、扩展型、全新型。Mahadevan (2004)根据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和可持续性,把企业分为当前领导者、趋势创造者、新进入者、模仿者和跟随者。Johnson(2008)认为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命题(CVP)、盈利模型、关键资源、关键过程四个要素组成。Zott(2009)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活动所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越过了企业的边界,并使企业和它的商业伙伴能够创造价值,企业从中分享一部分价值。Pigneur ( 2010)把商业模式设计过程划分为动员、理解、设计、执行和管理五个阶段。Hansen ( 2011)把商业模式创新分为商业模式的调整、商业模式的采用、商业模式的改进和商业模式的再设计四个阶段。
3.实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施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环节,卓有成效的实施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研究,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展开研究。Tekie (2004)则把创新实施研究的重点放在商业模式创新规划上,构建基于客户测试、技术测试、企业基础设施测试和财务测试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循环框架。Chesbrough (2006)则从商业模式升级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企业优化其商业模式的方法和步骤。Osterwalder (2007)把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分为环境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组织规划和商业模式执行四个阶段。Sosna等(2010)认为,商业模式发展是一个最初的试验过程,这个过程是以不间断的试错学习作为基础的,认同组织和个人学习在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4.阻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有来自组织内外的多种动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会遇到组织内外部的诸多阻力的羁绊。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常常与更多传统的企业资产配置相矛盾,企业经理们更倾向于阻止商业模式创新试验,因为这些试验威胁到了他们在企业内贯彻的价值观。Sosna(2010)指出,当新的商业模式刚被概念化时,经理层面对的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快速变化的市场,这对经理们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带来阻力。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在现有市场细分中发现顾客新的需求,或者发掘出全新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消费群体,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运作方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本文基于价值创造这一根本目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划分,将商业模式创新分为基于产品服务、基于资源能力、基于盈利模式、基于价值链和基于价值网络共五类。总的来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必须的,只是基于不同的考量,可以选择的角度和方法可能不太一样,所以才有不同的实施路径。但不论如何,商业模式实施路径还是要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选择
要想实现从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向真正地云计算企业创新的商业模式转型,摆在云计算企业面前有三条路径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完善企业原有商业模式,最后实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改良性商业模式,在原有商业模式上作一定程度的革新,对原有商业模式有所保留但也有所破坏;通过完全的破坏性创新方式,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最后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些路径是依据企业创新的程度有所差别。也就是说这三条路径都可供选择,主要还是看企业创新的风险和企业变革的压力的大小而定。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如下:
1.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企业原有商业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类似于我们之前提及到的维持性创新,渐进性完善企业现有产品,向市场提供更具需求性的产品,逐步抢占更多消费人群以及销量。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其本质就是一种维持性、渐进性的商业模式创新。维持性创新本身也是一种渐进性创新。大量的小创新不断地改善着企业的技术状态,并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质变的大创新。渐进性创新注重对原有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由量变到质变,进而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2.云计算企业改良性商业模式创新。改良性商业模式创新,是介于完善性商业模式创新和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而又与之有所区别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形式。改良性商业模式强调的是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上有所完善,同时又在某些方面又有一定的破坏性和颠覆性的创新,从而形成一种集完善与颠覆相互结合的创新。在创新的程度上来说,改良性商业模式创新对原有商业模式有所变革,同时变革的力度也还是有限。所以对原有商业模式有所改良,但又缺乏革命性。改良性商业模式创新,我们一般可理解为构成要素的创新。就是通过改变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一般而言,我们认为企业产品服务(或价值主张)、目标客户、供应链(或伙伴关系)以及成本与收益模式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构成要素。对于云计算企业而言,也是在探讨如何对原有商业模式要素进行有效组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很多云计算企业,要想实现价值创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盈利模式方面,而且还要考虑资本运作、考虑组织能力、考虑资源整合能力等,通过对云计算企业主要涉及的六大主要构成要素,来实现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改良性的商业模式创新。
3.云计算企业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颠覆性创新是对原有的商业模式实现破坏性毁灭的同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是使企业显著改变传统竞争规则,并改变现有市场需求的创新。颠覆性创新源自于熊彼得的破坏性创新,也就是对企业进行完全颠覆性或者破坏性创新。可以说,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本身是一种破坏性商业模式,是对原有商业模式的完全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创新,即重新定义顾客价值、改变提品或服务的路径、改变收入模式等方式实现。如何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运用,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败的关键。
综上,本文认为云计算企业应该选择的实施路径必然是基于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必须是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完全颠覆,并重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云计算企业商业模式根据其服务的特性,运用云计算平台,提供云服务,满足企业需要,确保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卢加元.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创新的取向与路径:基于云计算的分析[J].江海学刊,2012,(6).
[2] 韩耀军,孔楠.云计算环境下的商业服务模式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2).
[3] 肖洪钧,李苗苗.企业的云端商业模式选择[J].企业管理,2012,(9).
[4] 吴艳.浅析“云计算”对新型商业模式形成的推动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2).
[5] 张根明,易睿.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1).
[6] 徐天舒.基于商业平台的云计算产业构架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微博具备互联网公司商业价值的核心
根据艾瑞咨询网民网络行为连续性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2年Q2微博服务覆盖人数达到2.8亿,季度浏览时长达到7.8亿小时,在社区交友类细分服务中黏性最强。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微博推出之后,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同时由于它自身的媒体性与社交性,使得网民能够在该平台上长时间停留。微博已经具备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可观的用户黏性。在此基础上,微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庞大的流量变现。
微博本质即互联网基本商业形态的载体
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基于其媒体和渠道的本质。作为媒体,互联网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吸引用户,同时帮助企业用户营销推广以及维护公关。作为渠道,互联网搭建起数字化信息平台,成为企业用户的销售渠道。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微博以实时信息流的形态呈现,每天在微博上产生大量丰富且具有即时性的内容。一些热点话题甚至呈病毒式快速传播。微博目前已经成为满足用户日常信息需求的服务,能够承载以媒体为基础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如网络广告和企业宣传公关等。从渠道模式来说,微博作为实时信息平台,能够整合供应链资源以及目标客户资源,搭建起规模用户的销售渠道,例如微博可能成为电商平台和游戏平台。
微博的商业价值能够进一步提高与延伸
[提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在商业模式上,而商业模式的本质、成功的法宝及对产业组织产生的影响等是关键。本文以戴尔为例,通过对戴尔商业模式的研究,分析戴尔成功的经验及对产业组织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戴尔;商业模式;产业组织;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7日
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已经从战略的竞争发展到商业模式的竞争。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就是体现在了商业模式上。对于商业模式我们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比如一个商业模式的本质,商业模式如何在企业成功,以及商业模式的成功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本文也是按着这个思路展开的。
第一,探讨一种商业模式的本质,也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商业模式不是面向客户界面的表象,而是支撑企业发展的背后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比如,戴尔的经营可以表述为顾客网上订购、全球配件采购、大规模定制生产、快速的物流周转等。而戴尔模式的核心可以归结为直销模式、供应链整合与快速反应三者结合形成的综合优势。应该区分商业模式的本质与不同情况下的表面的经营方法的应用。比如,戴尔模式一个方面就是直销。大众最熟悉的直销方式就是网上订购,但网上订货的界面只是直销的一种方式,在网络发展起来以前这是通过电话直销等方式实现的,在习惯传真的德国,传真成了主要的直销方式。而对于大客户,仅仅被动地等待顾客网上订购显然不够,投标等方式同样是一种直销。
第二,要了解商业模式形成和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商业模式如何在企业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直接模仿和套用商业模式往往很难成功。比如,1998年康柏试图模仿戴尔直销模式却失败了,最终被迫与惠普合并。美国第四大pc制造商gateway也曾模仿戴尔的商业模式但是没有超越戴尔,反而被台湾的acer(宏碁)收购。究其原因,这种学习是只模仿商业模式,而没有抓住商业模式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戴尔的商业模式通过取消经销商实现低成本,而康柏把直销当作“经销商关系的旁支”,不能实现低成本反而造成了与原有渠道的冲突,自然不可能成功。这要求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要关注商业模式是如何实施成功的,具体来说是商业理念如何形成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如何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第三,要研究商业模式成功对产业组织产生的影响。商业模式的成功会造就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而新的企业组织的出现必将改变原有产业组织的格局。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新旧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随着代表着更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的出现,市场的格局会不断演变。以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为例,除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戴尔之外,还有精耕渠道的联想、品牌底蕴深厚的惠普、精美时尚的日韩品牌、性价比高的台湾品牌、低价格的本土品牌、引领时尚的苹果,等等。这些品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而商业模式的竞争改变着组织结构。
一、戴尔的商业模式
戴尔的商业模式是直销模式、供应链整合与快速反应三者结合形成的综合优势。其中,直销模式是顾客维度的,供应链的整合是供应商维度的,快速反应是基于企业本身的。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从供应商到企业到顾客的价值链的整合。在价值链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用相对低的价格满足了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给供应商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利润,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盈利与发展。下面将对戴尔商业模式核心的三方面逐一论述。
(一)直销模式。戴尔采用直销模式。直销模式的核心是用低成本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根据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生产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并节省顾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为顾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戴尔这种直接面对顾客的模式绕过了中间商。而在其他电脑公司的电脑销售成本中,渠道费用占7%~9%,而戴尔的直销模式没有渠道,节约了市场搜寻费用、广告费用、文件处理费用、库存费用等交易成本。因此,可以给顾客提供更优惠的价格。
这种模式在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顾客数据和需求信息的积累。能够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根据顾客需求变化的动向及时做出反应。顾客的回馈和改进的建议能够帮助公司完善其产品。这样做节省了市场调研与产品开发的费用。产品进入市场的一般程序是:进行市场调研、把顾客群进行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比如,通过调研把pc市场分成高端用户、家庭用户、学生用户等,然后根据不同客户群推出高端机型、主流机型、经济机型等。而戴尔把这种方式做到了极致,把市场细分到最小单位——单个消费者(包括单个个人和单个企业),然后用直销的方式直接面对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生产。这样做不但省去了市场调研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为调研、预测和市场波动的误差造成的生产与需求的不匹配。
波特认为满足每个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不能同时实现。而戴尔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与电脑业的特殊情况成功地避免了“夹在中间”的情况。消费者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当消费者数量很大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有同样的需求。当消费者数量足够大时,有相同需求的人数足够支撑一种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使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而且企业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这也驱动戴尔走向了规模扩张的道路。戴尔从各个零部件生产商那里购买配件,自己组装再卖给顾客。而不同电脑配件的种类是有限的,戴尔可以把不同订单中的相同的配件同时订制而降低成本。而且生产不同型号电脑的转换成本非常低,不需要高炉熄火、机械换模,只需要填写订单和一把螺丝刀就可以实现。
(二)供应链的整合。戴尔精心选择其主要供应商。戴尔95%的采购由50家主要的供应商提供,数量少则可以集中精力建立长期的关系,数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并不完全看重成本,更重视供应商长期竞争力,比如供货的稳定性、及时性、低错误率,等等。
戴尔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供应商整合。戴尔提出“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供应商能够及时获取与其相关的需求信息。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供应商的及时补货实现零库存。
戴尔与供应商建立了战略上的一致性。与供应商分享必要的信息、目标与战略。戴尔在爱尔兰有一个供应商,为戴尔在欧洲的中心配货。当戴尔在马来西亚建立一个新的工厂时,这个供应商同时在戴尔位于槟榔屿的工厂附近建立库房,供应商围绕戴尔来进行生产,戴尔和供应商建立利益上的一致性。建立了虚拟企业,实现了互补和双赢。
戴尔通过整合供应链实现了高速的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流动。戴尔的供应链管理也是非常灵活的。在电脑直销界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顾客提交的订单中有一个早已落伍、几乎停产的硬盘类型,戴尔的供货商都没有,如果从其他供应商中订购,要么花费高价的搜寻和物流费用,要么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而拒绝顾客的订单会有损公司的声誉。戴尔的处理十分巧妙,客服人员
马上联系顾客,说公司进行促销活动,只要加象征性的钱就可以把硬盘升级为更大容量的主流硬盘。顾客欣然接受,公司把订单中的硬盘换成库存富裕的型号,在取得顾客期望之外的满意的同时节省了远高于硬盘价格的搜寻与物流费用。
(三)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通过信息的快速处理、高速物流和库存管理的方式缩短从顾客提交订单到顾客拿到货物的时间,提高周转速度。快速反应的结果是顾客便捷、公司存货水平低、供应链周转迅速。戴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反应速度,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提高周转率,节约了时间和库存。产品从厂家经由渠道商再到顾客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会产生大量的库存。而戴尔通过直销方式消除了产品在渠道流通中所花的时间和产生的库存。戴尔只保留可供5天的存货,而行业平均水平是4周左右。而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约了时间。根据客户需要生产所需的设计、开发、生产时间也被压缩到很短。供应链管理、高速物流和零库存则消除了原料与产品产生时间浪费的库存。
由于电子产品单位价值较高,库存会占用大量的资金,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制约企业的发展。戴尔的高速物流与快速反应旨在实现零库存,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摩尔定律,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电子产品会形成大量的技术性折旧。戴尔通过降低库存甚至零库存把技术折旧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快速反应节约的时间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同样也能提高公司利润率。杜邦分析体系把资产净利率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在不同企业产品销售单件产品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公司的资产周转率高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也就是说,如果戴尔每卖一台电脑的利润和其他公司是相同的,戴尔公司反应速度快则意味着一个商业循环的周期短,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做更多轮业务,从而实现更大的销量。
二、从商业模式到成功的公司
戴尔商业模式的成功表现在戴尔公司的迅速成长,但是戴尔成功了,模仿戴尔的康柏、gateway却没有成功,这说明研究一个商业模式还要回溯其形成的历程,寻找这种商业模式是如何产生、应用和成功的。这部分回溯了从戴尔商业理念的产生到戴尔商业模式的成熟,到戴尔公司的成功的历程。
戴尔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当时一台电脑很贵,而如果单独购买各种部件再组装成电脑,则成本会下降很多。戴尔发现了这个环节的不协调,并通过卖出第一台电脑这个意料之外的成功发现了可以创新的地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戴尔毅然放弃了学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戴尔开始购买配件组装电脑,或低价购买积压过时的电脑升级后再卖出。不久之后开始根据顾客的需求组装电脑。这是戴尔独创的商业理念,就是绕过渠道直接面对顾客,从供应商那里直接购买零配件进行组装。戴尔的商业理念很好,戴尔公司的销量也一直上升。
此时,戴尔必须解决从商业理念到商业模式的问题。商业理念是初始的、不完善的想法,而商业模式是成熟的、可行的经营模式。只有简单的想法只是在摸索中前行,随时可能走弯路,有了成熟的模式才可以指导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戴尔发现了渠道中不合理的高利润,通过绕过渠道直接接触顾客实现“套利”。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渠道中的利润率会逐步被压低,从而戴尔的优势会随之而减小。电脑销售渠道的利润率达到行业间平均水平的时候,就是戴尔面临危机的时候。戴尔必须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从戴尔理念到戴尔模式的过程是一个从“消除渠道过高利润”到“寻找第三方利润源”的过程。戴尔在坚持原有直销模式的同时加强了供应链管理和快速反应能力。而这三者构成了戴尔的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在保障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提下降低了库存,快速反应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这使戴尔在电脑行业渠道利润下降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竞争力。
戴尔还要解决从商业模式到竞争优势的问题。成功必然会引来学习和模仿,有些先行者很快被后来者赶超成为烈士,有些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戴尔显然属于后者,而戴尔成功的原因是把商业模式的长处转化成了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戴尔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新技术的应用;二是持续优化。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戴尔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只是成功的手段而不是商业模式的本质。很多模仿戴尔的企业只学习先进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抓住商业模式的本质,把网络技术“当作复杂的经销商关系的旁支而不是商业模式的延伸”,自然不能成功。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屠龙之术而只是拥有屠龙宝刀,非但不能号令江湖,反而会给自身带来危险;从另一方面来说,一旦戴尔的商业模式成熟,ict等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发挥其作用,让戴尔如虎添翼,把商业模式的优势变为其核心竞争力。ict技术的进步使戴尔可以把直销对象拓展到全世界的顾客,可以使供应链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供应商可以实时掌握必要的需求和库存信息,订货和补货的周期大大缩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据的大量处理成为可能,基于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戴尔可以大大缩短反应的时间,减少因信息处理的错误和误差产生的浪费;另一方面,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戴尔注重对公司各个环节的持续优化,尤其是细节的优化。顾客关注常常是小事情,而这些小事情对顾客来说往往是大问题。在这些小事情上的持续优化经过积累可以构成其竞争优势的来源。细节优化对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就像雨后春笋,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当其他企业想模仿时却发现戴尔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这种长期积累性使得企业竞争力不能被模仿。产品中很多细节可以优化,以usb接口为例,可以考虑个数够不够,是否有必要把其中一个换成读卡器、安装在后面不易操作是否接口都留在侧面,接口不易看到是否可以在正面标示usb位置,等等。企业经营各个方面、供应链各个环节、与顾客接触的各个流程中也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通过流程、环节、经营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绩效。持续的改进可以优化产品、优化流程,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可以看到,从戴尔商业理念到商业模式再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戴尔的企业组织模式成熟了,而企业组织模式必将影响产业组织模式,产生更为精彩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三、对产业组织的改变与商业模式竞争
戴尔从1984年正式注册,到2001年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从这个时候开始,戴尔的产业组织已经对电脑行业的产业组织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回顾2000年左右世界pc的竞争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戴尔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显示出高速的增长力,公司不断壮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接连超过竞争对手。
ibm和惠普是传统的pc巨头,ibm电脑的配置好,性能高,价格也较高,利润也较大。惠普的品牌很有影响力,以其技术的专业性和“惠普之道”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人们的认同。他们占据着电脑业数一数二的位置,但行业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苹果重新由乔布斯领导,推出imac,ibook等,开始盈利。
宏碁从代工企业变为电脑生产商,凭借其低廉的制造成本,成长十分迅速,市场份额紧随以上五大巨头。一些亚洲公司成为电脑制造商。中国大陆的联想、七喜、方正、同方等公司纷纷从品牌商转换成为电脑生产商,建立自己的
品牌,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很大份额。台湾的华硕学习宏碁开始生产电脑。日韩的很多电子生产企业,如三星、lg、索尼、东芝、富士通等开始推出电脑产品。
戴尔商业模式的成功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结构,行业的利润压的越来越低,很多行业内的企业被迫降低价格以应对激烈的竞争,眼光长远的企业开始考虑发展战略和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时期电脑行业内的各个公司选择了不同的策略。
第一,退出。以ibm为代表,认为pc行业的利润率降低使业务失去盈利能力,因此要退出pc业转向其他赢利性更高的业务。2005年ibm将pc业务卖给联想,而专注于提供企业服务。同样的还有2007年gateway将其全部股权转让给宏碁,退出电脑领域。
第二,联合。通过合并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惠普和康柏合并成立新惠普。2001年戴尔超过惠普和康柏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企业,2002年两家公司合并后,经过几年磨合,新惠普在市场占有率上重新超过惠普。同样还有1999年富士通和西门子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电脑。
第三,提高价值。走高端路线,提高电脑的附加值,满足高端顾客的需求,避免低价格的竞争。苹果执著的追求最好的技术,其推出的产品总会成为一种时尚。日韩电子生产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推出外观时尚、设计人性化、性能稳定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第四,成本优势。以大陆和台湾的厂家为主,依靠制造成本优势,提高性价比,用低价格赢得顾客。企业需要很强的成本管理能力,才能生产出比戴尔模式下成本更低的产品,否则很容易陷入低价低质的误区。
在戴尔商业模式对电脑行业的冲击下,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产业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高端奢侈品渐渐普及,原来高利润产品的利润率渐渐下降;原来的ibm、老惠普、gateway、苹果都以新面貌出现,来自亚洲的公司开始崛起;继续走高端的品牌更加注重科技、设计和内涵;选择低成本方式的公司,要么从供应链,要么从生产制造上节约成本。戴尔继续成长,而其他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成熟,不同企业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在新的产业组织中展开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1]原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