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困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3 09:03: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困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困难

第1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工作机制 分类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多集中在政府部门、国企等单位,涉及高校的并不多,并且主要以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研究。陈晓芳、桂珍若(2006)区分高校不同部门、不同性质单位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作了明确阐述。张晓红(2009)分析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原因,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框架。王亚荣、冯民柱(2011)认为应当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入手,分析其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最后确定详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石莎莎、杨明亮(2012)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分析了将社会责任纳入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必要性。贾明春、张鲜华(2013)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影响高校科研绩效的各项因素,提出应当强化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科研绩效的评价。胡萍(2015)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分为“共性责任”和“特性责任”,并详细列出了“共性责任”和“特性责任”的内容。

(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王奇杰、陈悦东(2008),朱莹、 杨柏冬(2010)将层次分析法用于解决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问题。王奇杰等(2008)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构建了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吴秋生(2012)认为,经济责任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对积极经济责任应当采用指标分析评价法,消极经济责任应当采取问题责任界定法。耿彦军(2013)分析了高校不同财权配置模式下,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张凯(2015)设计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共性指标,还设计并详细解读了高校不同职能部门、教学部门负责人的个性指标。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其他方面研究。孙宝厚(2008)认为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成反比。刘更新(2012)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框架。杨玉新(2012)分析了审计各个阶段的流程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完善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杨从印、刘琴(2015)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调查了以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

高校中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规模、组织结构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决定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实施、评价、成果运用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首先,财务管理模式方面,与本科院校多实行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小,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大多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学校只设一级财务部门,统一进行整个学校的所有财务管理、经费收支、预算及决算。校内所有二级单位均无权设置财务机构,也无任何财权。在这种模式下,二级学院(系部)及不同职能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就与本科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本科院校大多设置了独立的内审机构,设置不同专业领域的专职内审人员。相比之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内审机构尚未独立设置,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也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多以本科院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潜在对象,并没有区分本科与高职院校的现实差别。而且在目前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也没有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作为参考,实施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学校不同做法的普遍现象。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工作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障机制。

1.加强内部审计组织领导。(1)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对于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当把内部审计的开展情况列入学校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内容之一。在对高职院校负责人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作为审计的侧重点,以此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2)要求高职院校校长参加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会议。(3)保证学校审计部门的知情权。学校审计部门作为高职院校的内部监控机构,应当充分享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校长办公会议纪要应及时抄送内审部门,必要时学校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列席校长办公会议,便于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4)组织校内审计培训。在校内积极举办内部审计以及财务规范培训,要求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通过相关法规与案例的学习,加强其对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的了解,充分认识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内部审计将防范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领导的财务风险,也能提高整个学校的资产使用效益。(5)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走访调研。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实地走访督查或调研,与学校党政领导进行深度交流。对专职审计人员配备、内审经费、经济责任审计轮审情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高职院校领导意识到内审工作的必要性。

2.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直接领导内审工作。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审计校领导、分管财务校领导为副组长,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议事规则,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将审计结果在联席会议上通报,以制度促进审计信息的公开,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有关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的专题联席会议,应该要求基建后勤部门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年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应纳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范围,在会上传达新形势下教育厅、审计厅等上级部门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提高学校领导的审计意识。把审计结果作为学校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2)确保高职院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3)建立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学校内审规章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最新出台的相关审计法规和会议、文件精神,针对学校实际和审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及时制定、修订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各类专项资金审计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的立项程序和操作规程,做到学校内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属于内控制度缺失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不定期地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属于人员操作层面的,要加强人员管理,对流程不规范不清晰的要加强过程管理。学校要加强资金监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实行全过程信用记录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加强资金预算和项目论证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办法及财务制度执行,以控制业务活动的真实性为重点,加强经费支出的报销审核,规范报销流程,提高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不能以审计监督来代替内控机制,协调发挥各类监督综合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机制。

1.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将凡是负有经济责任的部门、单位“正职”及主持工作一年以上或者实际主持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全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形成全覆盖格局。在高职院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同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审计原则、审计程序及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根据被审计人员的不同类别有所侧重,以确保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内无论是什么部门,其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都存在着共性。主要是(1)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2)预算执行情况,包括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4)任期内遵守廉洁规定情况。在这些共性的责任之外,各部门由于工作岗位性质、部门职责不同及经济活动复杂程度等因素,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据此将经济责任被审计人员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校下属经营活动频繁、实行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其经济责任除了共性责任之外,还在于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第二类是承担着重要经济管理职能、管理使用学校资金数额大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财务、基建后勤、资产设备、网络中心等。这些部门管理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工程、设备采购、实验室网络及设备使用等,由于其部门职能所致而使得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重大。第三类是承担着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管理使用学院资金数额大的系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这些部门管理使用着大量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帮困资金、奖助学金等专项资金,除了共性的经济责任外,其责任重点还在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效益性。第四类是其他职能部门、科研单位、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这些部门由于岗位性质其经济责任较小,管理资金也少。

2.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不同,相应的经济责任也有所区别。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针对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遵照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被审计人员经济责任的分类,对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分类管理。对于第一类独立经营核算的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采用对单位财务审计或主要负责人任中审计加离任审计方式,至少每年对单位开展一次财务审计或者任期内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任中审计,离任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第二类经济责任重大、承担重要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任中审计加离任审计,一个任期内必审一次,离任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第三类管理着各种专项资金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宜采用专项资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以离任审计为主,加以必要的任中专项审计。对于第四类其他职能部门、科研单位、群众团体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般实行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必要时开展审计调查或抽审。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经济责任运行机制就是处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信息使用人之间关系以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各项程序和制度。具体来看,主要有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的委托机制,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执行机制,信息使用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成果运用机制。

1.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机制。经济责任的产生起源于财产、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财产、资源的所有者将其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无所有权的人,由此而产生关系。为了降低成本,所有者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人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中,校内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通常是组织人事部门。虽然这些部门不是公共财产的所有人,但是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对他们的管理一般是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的,所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在操作中,高职院校组织人事部门向内部审计联席会议提出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议,经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后,报校党委或校长办公会议批准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向审计部门发函,由审计部门具体实施。

2.经济责任审计执行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执行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1)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部门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书面委托书,对被审计部门进行审前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单独立项,也可将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等联合立项,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组成审计工作组,向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开展审计。(2)在审计实施阶段,现场审计正式开始前,应当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工作组全体人员、被审计对象、所在部门或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分管校领导出席,通报审计工作具体安排和要求,听取被审计人员介绍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在实施审计时,应当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类别,明确相应的经济责任,侧重不同的审计重点。除了查阅会计凭证、文件记录等原始资料、实地盘点以及对一些疑问进行询证之外,还可以通过与被审计干部谈话,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其他干部、教职员工代表分别座谈,多渠道了解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纪律、“三重一大”、廉政从业等方面的情况。(3)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在充分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和询证单的基础上,编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对象,充分征求其及所在部门的意见。如果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持有异议,审计人员则需要进一步核实。根据最终无异议的征求意见稿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并做好文件归档。正式审计报告应送达委托审计的组织人事部门,被审计人员本人及其分管校领导。对审计报告提出的有关整改事项,被审计部门现任领导干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自收到审计报告2个月内提交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已离任干部应予配合。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应对有关审计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必要时审计部门可开展回头看检查整改情况。后一轮审计时要将前一轮审计提出的整改事项作为审计内容。

3.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两办《规定》中虽然已提出应当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但缺乏强制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率仍然不高。干部管理监督部门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不够重视,审计结果还未真正成为干部使用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考核中的具体作用,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分析运用,健全与经济责任审计相配套的组织人事工作制度。此外,还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整改;加强对科研项目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专项的审计整改,进一步规范科研及专项经费使用;加强对财务的审计整改,确保资金运用安全规范高效。

(四)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人才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保障力度。学校内审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应当单独进行,根据内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工作业绩,由内审部门负责人与分管审计的校领导直接考核评价,切实保护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提升内审工作的效度。鉴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高职院校同类岗位经济责任的同质性和可比性,可探索实行同类岗位附近高职院校内部联合审计,尤其是经济责任较重的岗位,增强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保障力度。

3.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应当出台政策为高职院校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学历进修和职称晋升等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重视实践对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为高职院校内审人员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各个高校之间内部审计工作的交流,研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耿彦军.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1)

第2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企业内部审计 管理体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必要。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审计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给注册会计师执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审计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此能够为中小民营企业审计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一、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小民营企业有许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如温州的低压电器业中已涌现了象中国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温州康奈鞋亚、红蜻蜓鞋业等5家制鞋企业年产值超过6个亿;绍兴的轻纺企业已尼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其规模越来越大,集纺织、印染、设计、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越来越多。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家族式管理是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一大特色,并在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往往因为经济责任关系不清而引发利益冲突,一旦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亲缘的维系力,企业就会分裂甚至破产。

二、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时间不长,主要受制于投资者和企业主,再加之缺乏有效的行业交流和政府部门指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内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及政策法规支持

我国《审计法》中只规定对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并进行内部审计,而对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内审机构和内审行为等没有相应规定,致使中小民营企业只能参照国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进行,而明显带有国家审计的痕迹。有的中小民营企业审计部门甚至提出内部审计外部化,将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对立面”,形成并加剧了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对立。

(二)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审计方式僵化

据相关部门调查的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其内部审计仍然采用的是手工方式下顺查、逆查等方法,根本没有意识到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常常采用绕过计算机审计,根本无法真正高效率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三)审计范围只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而未向经济效益方向拓展

目前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基本上都停留在财务审计上,主要进行查错防弊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投资主体、经营规模、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都在发生变化,内部审计如何将工作重点由财务审计逐步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就成为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一大难题。

三、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扶持和指导工作

虽然国家审计部门没有强调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建议国家审计机关将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纳入国家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范围,对中小民营企业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和准则、内部审计程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指导工作,统一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二)创造中小民营企业独立审计环境

虽然中小民营企业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停滞不前,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只有在企业所有者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才有利于内部审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也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可以直接代替企业所有者通过服务间接地参与企业管理,通过独立、客观的审计工作迅速发现和反映问题,规避企业风险,促使内部审计影响和服务于企业高层决策。

(三)构筑电算化方式下内部审计监督新模式、新方法

构建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现在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已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致使原手工方式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审计人员应通过全程参与的形式与财务部门一起制定适应电算化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检查财务人员是否根据不相容职责分离原则进行必要明确的职责分工,查明内部控制制度中可能发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加强对财务软件日志文件和上机操作记录的审计,确保会计核算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为企业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

(四)内部审计重点从财务审计转向管理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得账务表面的错弊越来越少,内审职能也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到管理效益审计中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工作,从而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

综上所述,在当前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扶持,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和补充既懂财会审计知识又懂计算机、建筑工程、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整体素质,才能加强经济合同审计、内控制度审计、资产重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进一步降低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促使中小民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波、沈培强,2006年:中小民营企业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审计月刊。

[2]汪红健、张忠德;,2005: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

[3]陈淑芳、马过清,2000:关于小规模企业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西安金融。

第3篇

关键词:运输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必要性

一、加强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近几年发现我局大部分运输企业都存在很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建全造成的隐性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财务审计很容易发现。如有些单位随意虚报成本费用,任意调节利润,弱化会计监督,放松会计执法,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利润。由于监控不力,导致资金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例如有些单位随意挪用票款,现金流向不明现象严重。因此我认为,必须通过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手段来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样既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也可以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运行。

二、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及不足

(一)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制度,即下属局和专业化公司的领导层都是由铁道部直接任命,他们既是决策人又是执行人,这就导致权、责、利三者界定不明显,无疑会对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产生不良影响。铁道部作为整个运输企业唯一的最高行政主管部门,却同时扮演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发展的进度和质量日益受这种特殊的管理结构的束缚,影响了内部控制效果的实施。股东权和行政管理权,本应是内部股东和外部机构以不同身份和不同方式行使的,却被铁道部独享了。这样,铁道部不仅对内行使行业管理职能,而且对外将股东权化于企业,企业产权残缺的怪象便在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下出现了。

(二)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审计不独立。在我国,审计部门与被审单位是同一企业内的平行部门,这就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破坏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其二,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目前,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源于其对管理和效率等领域还不够重视,而仍主要集中在对财务领域的审计。其三,经济责任审计效果不理想。原因有两点: 一是任职期间碍于人际关系,导致经济责任划分困难,经济责任难以界定,想做出准确的审计评价是很难的。二是“事后审计,审任脱节”,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一般是在相关人员离任后才进行审计,未经审计,照样升迁的现象频发。工作缺乏主动性,审计结论得不到落实,审计部门越来越成为摆设。

(二)人力资源政策缺乏科学性

其一,人员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素质偏低的劳务工大量充斥在脏、苦、累、危险的岗位上,而技术性较高的工种却严重缺员。同时招聘机制不科学,以致行政人员严重超标,机关部门臃肿不堪,造成工资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双重浪费。其二,培训机制不健全。尽管运输企业一直比较重视开展职工培训,但培训效果与目前企业发展要求却相距甚远。其原因在于企业培训方案和方式存在问题,他们往往只重形式,不重效率,只重理论,不重实际,员工心理素质得不到训练。另外培训后的员工使用、待遇缺乏有机统一。

三、改善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一)完善运输企业治理结构 ,明晰产权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能否有效的基础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合理的治理结构。董事会要明确其在内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他们独立于管理层,能够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对管理层的决定进行推断并提出质疑;科学选择经理层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制定企业的经营方针,负责企业的各种重大决策,必要时可采取适当行动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为避免重叠及权责不清现象,加强制衡力度,董事会应杜绝高层管理人员身兼二职。采取有效措施,赋予企业更多的生产经营自,激发他们的内在活力。

(二)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为构筑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需强化审计监督,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就要求 内审部门应充分享有追查异常情况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在被审计委员会授予适当的权力后能独立履行职责。另外,保证与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沟通畅通也是很有必要的。为促进企业在国家政策、法律的指导下能健康发展,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部门应督促运输企业负责人建立经济责任评议制度,明确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三)形成一体化的多方位人力资源政策

建立健全完善的招聘机制。为选拨合适的人才,可以适当调整包括招聘 、培训 、考核 、薪酬 、职务晋升等制度在内的人力资源政策,同时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使之能够有效地支持运输企业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应将培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增强职工对培训的认同感, 让他们明白培训既是运输企业的义务,也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力, 同时使职工认识到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他们的待遇和晋升速度。激励职工自觉参加培训,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

四、结束语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必要性,对运输企业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运输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缺乏科学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制约运输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运输企业需要从完善运输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形成一体化的多方位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出发,以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巧莉.对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

[2]李玉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第4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管理审计;财务审计

一、引言

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工业顾问罗斯在他的著作《管理审计》一书中最早提出:要实施以职能部门评价和成绩评价为核心的管理审计。管理审计,即管理型内部审计,是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的延伸,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或CPA为了维护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委托人的利益,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或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及组织结构等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评价或分项研究,以帮助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委托人对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或者就委托人对委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发表评判性意见,并对外报告。

管理审计的产生源于受托责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民智的开发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受托责任逐渐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贵任,而管理审计就是这种受托责任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王光远)。

二、我国开展管理审计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自身建设的需要

现代内部审计按审计的内容可以划分为财务审计、基建审计和管理审计。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指财务审计,基建审计和管理审计是在新的经济时期对于内部审计的拓延。而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又因为审计领域的重叠,容易混淆。

财务审计,以评价财务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专业的审计人员遵照有关法律法规测试检查会计资料、会计程序和会计控制,以评价财务报表是否真实,企业资产是否完整,组织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和保障,进而确定受托人是否完成了应履行的财务责任。财务审计一直以来都是内部审计的中心。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企业规模成倍扩大,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公司对于企业人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管理当局为了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效利用资源,将受托责任层层分解,在企业内部设置了各种责任中心、分厂、分公司。组织复杂化的结果导致信息内容、信息制作过程以及信息传递过程的复杂化。为了控制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就必须将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的财务审计业务延伸到非财务领域,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有效利用资源。这样,多层负责的组织管理体制促使管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逐渐由传统的行政性走向经济性。企业集团化、股份制、证券化以及资产并购过程中引入外国资本等多种经济形式,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客观、公正、行之有效的内部监控系统。这就对我国传统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审计作为对于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评价方式便应运而生。

(三)加入WTO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世界,给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内审工作经验的极好机遇,为建立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利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创造了条件。

三、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管理审计代表了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国内的管理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管理科学的要求,许多企业将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在内容和方式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深化。不仅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评价。而且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

主要以控制测试来评价控制系统,找出薄弱环节及至失控部位,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隐患,达到健全系统、改善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该项审计的对象虽然涉及了管理和控制活动,但目前主要限于合规性、遵循性目标评价,较少进行内部控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深层次综合研究。

(三)绩效审计

有些企业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扭亏为盈等为主要目的审查生产力各要素的运用情况,以改进生产经营工作,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潜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着眼干对企业现实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审查,对提高经济效益能起到切实作用。但它较少对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管理措施的效果等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只是初步的经济效益审计。

四、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管理审计发展受到影响。

(二)管理审计没有形成自己的审计体系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制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新颁布的审计署第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15项具体准则出台不久。尚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造成管理审计工作仍难以有效地开展。我国目前缺乏公认的管理审计准则,管理审计人员各行其是,管理审计只能在不规范、低水平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管理审计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管理审计方法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审计日益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渐延展到事前、事中的审计,全程审计成为可能。面对网络审计,需要产生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审计的方式及新的管理审计方法。目前,在国内由于管理审计刚起步,所运用的一些审计方法还是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

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对审计工作的需求。这也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无法适应这种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要求。

(四)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及审计程序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管理控制链。除需要掌握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五、改进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审计的宣传力度

管理审计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人们对于他的认识还很朦胧,而且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开展管理审计往往受到管理层人为的阻碍,特别是管理层的业绩审计、资格审计等涉及直接高层的审计工作开展非常困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审计的认识不清,往往把管理审计看成个人问题调查,“审查谁,谁就有问题”。观念上的错误认识是阻碍目前我国管理审计发展的首要原因。

(二)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审计方法体系,明确管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离开了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就无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部管理审计机构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抓紧制订管理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管理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进一步明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不断拓宽管理审计的领域

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部门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而且应成为改革的推动者,要从管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构改革、业务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当前可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应用管理审计的理念,逐步拓展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尝试开展比较全面的任期管理责任审计评价等。

(四)创新管理审计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为使审计事项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就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手工操作还存在着审计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计算结果不够精准、信息提供不够及时等缺陷。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第5篇

关键词 银行审计 管理模式 探讨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实体运作的多元化趋向,促进了社会经济管理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审计管理是由相关专业审计管理人员针对本部门以及分支机构的资金、运转等核心能力的组织与经营管理,促进健全高效的研究分析活动。在我国银行内部管理活动中,运用管理审计手段不仅是强化银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银行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银行审计管理的认识,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审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阐述了银行审计管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银行审计管理的内涵

银行审计是指在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财政、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本系统的准则,独立地对本系统及其分支机构的各基础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及财务活动的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所进行的综合监督活动。

银行审计管理的作用是用于改善金融机构的运作并提升其经济效益,通过引入一种科学系统的、高效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金融风险管理、控制和监管程序的有效性协调的行为总和。

2 银行审计管理的意义

2.1强化银行审计管理,有利于资金运行和效益提高

通过审计活动,及时发现银行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推动银行业务经营机制和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有利于银行自身规避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2.2强化银行审计管理,有利于维护财经法规约束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银行审计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推动金融部门经济活动按照国家财经法规正常运行、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利于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及时发现违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

2.3强化银行审计管理,有利于防范控制金融投资风险

银行审计管理具有时空优越性,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审计活动,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能够有效地规避、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

2.4强化银行审计管理,有利于推进金融系统廉政建设

认真开展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增强责任服务意识,强化审计管理与控制,有利于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查办经济案件,有利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

2.5强化银行审计管理,有利于维护内部员工合法权益

维护金融系统的合法权益,是银行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强化银行审计管理与控制,对业务经营活动中的重大事项实行及时审鉴,有利于避免固有资金流失,减少经济纠纷发生,保障员工切身合法权益。

3 当前我国银行审计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指导思想偏失错位,审计管理意识定位失衡

受传统管理因素影响,部分银行审计人员存在思想认识的简单、片面性现象,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对政策界限把握模糊,对各项业务的审计意识严重偏失,缺乏主观能动性,造成银行审计工作不能务实。

3.2综合素质能力落差,审计管理严重措施缺失

银行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严格,当前部分银行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电脑知识,业务知识面较窄,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银行审计工作需求。

3.3审计管理体系滞后,缺乏科学责任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环境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手段或方式,有利于审计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发展,当前部分金融审计管理,缺乏必要的精神物质激励措施,极大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3.4审计标准尚待统一,审计方案操作落实困难

目前来看,银行审计工作内容局限于查错防弊,多数银行缺乏信贷资产质量、经济效益、风险责任审计的关注。审计标准不够统一,可行性审计方案的操作实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3.5审计行为不够规范,法律监控保障措施弱化

现代经济管理形势下,构建科学完整地审计管理体系,完善法制化、规范化的审计监督机制,是规范银行审计行为的重要保障。当前银行审计管理监督保障机制严重缺失,造成了审计行为的不规范。

4 当前我国银行审计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4.1解放思想转变意识,明确银行审计的基本职能

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工作思路,端正指导思想,是提高银行审计工作水平的前提。要科学树立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积极转变服务意识,要找准银行审计工作的定位点,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具体职能,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2完善审计法律保障,坚持金融审计的依法实施

健全银行审计法律保障制度,坚持依法审计是银行实施审计监督的基本方针,也是提高审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必须依据审计法规实施审计,规范审计内容程序、方法要求,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确保审计规范科学。

4.3明确责任审计体系,完善审计报告与质量考核

银行内部审计,应建立分期分类审计制度,明确审计责任规划,把内部审计列入各项业务整体运转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审计报告制度,要坚持及时反馈汇报原则,坚持实行专项审计报告措施,建立金融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促进银行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4.4协调内外工作关系,加强金融审计沟通建议

银行内部审计责任重大,涉及面广,银行内部审计,必须把握审计监督的主要功能,突出工作重点,协调好本部门领导、各业务部门以及被审计部门的关系,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注意审计方法,加强沟通交流,虚心听取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实现审计管理的人文性特点。

4.5创新审计方式手段,实现金融审计科学统一

新形势下,银行审计管理工作要适应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应在保证运行质量、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改变银行审计传统方式,采取合规性与风险性方式统一、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方式统一,完善审计内控管理机制,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审计方式的灵活多样统一。

4.6拓展社会监督平台,落实民主法治监控审计

银行审计管理工作,要与有关职能部门管理监督相融合。审计机构既要认真履行职责,又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内控机制和拓展经济责任审计形式等,使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形成监督的合力,真正落实银行审计的民主法制管理。

4.7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综合审计人员专业培训

加强审计队伍的自我完善,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银行审计水平,发挥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根本保证。银行内部部门和审计机构应加大重视力度,强化审计队伍组织建设,配备审计高尖人才,开拓各种有利渠道,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市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11101

1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1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不够规范

(1)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尚未出台综合性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制度、偿债准备金制度等;尚未明确债务归口管理部门,政府性债务举借仍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自主确定,多头管理,对新增债务未进行有效控制和审批,债务规模缺乏有效控制,债务资金使用未得到有效监督管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违规出具承诺函、宽慰函,违规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或其他方式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违规集资形成的债务时有发生。

(2)平台公司经营不规范。一是未严格按照国务院19号文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二是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规范。三是大部分都存在着工程超概算的问题,导致大部分工程拖欠工程款,形成政府性债务。

1.2 债务总额大,债务偿还包袱沉重

市级城司作为融资平台,承担着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融资工作,自成立以来主要工作是市本级重点项目建设和作为政府融资平台支持县(区)域经济发展,并无经营收入,无力支付贷款本息。但为维护政府信用和城司在资本市场的信用等级,确保市级开发性金融合作工作正常进行,以贷还贷和以贷还息总量大,矛盾后移。加之多数在建项目超预算及建设资金来源不足,造成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在行业上主要表现为市政建设、交通运输行业。

1.3 融资成本增大,增加了偿债压力

通过融资租赁、回购(BT)、垫资施工、延期付款和集资等方式形成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大、融资成本较高,增加了偿债压力。

这些融资方式隐蔽性强,不易监管,且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如回购资金空挂问题,城司在发行企业债券时,为满足债券发行对发行人财务指标中主营业务收入及经营性现金流的要求,与市政府签订了BT回购协议。协议签订后,由于财政资金无法到位,城司形成巨额“长期应收款”挂账,以此又带来了资金空挂问题。

1.4 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薄弱

在资本结构中,特别是在以非货币资产出资存在问题较多,作为出资的相关实物及土地使用权大部分均未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而且还存在政府机关办公设施等一些不能作为出资的非经营性资产。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一方面,政府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未能完全分开、企业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受限;另一方面,县级融资平台公司基本未有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未能合理设置公司战略、薪酬与考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内部职能机构。

1.5 良性偿债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债务资金投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行业,公益性项目投资缺乏“造血功能”,偿债资金来源单一。加之土地收益迟迟难以兑现,导致偿债资金缺乏保障,增大了到期清偿债务的风险。同时,没有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以自身盈利来偿债的良性工作机制还在探索阶段。

究其原因:一是资产质量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城司资产规模虽大,但多为公益性资产,缺乏经营性资产。二是融资渠道单一。依赖于银行中长期贷款等负债方式,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缺乏持续融资的顺畅通道。三是缺乏持续经营模式。城司仅仅承担了以投资项目为中心的融资及建设的全部职能,完全按照政府要求实施项目。因没有赋予经营性资源,而缺乏经营动力和持续经营的运作模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缺乏自身造血功能和产出效益。

2 审计建议

2.1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树立政府性债务的偿债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提高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水平,实现举借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指标体系,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对所有债务实施全程监督,对政府性债务的总量、期限及结构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二是加强对政府性债务举借和融资市场的研究和监控,有效的防止债务风险。三是政府性债务的融资和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保证财政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产生的财政风险。

2.2 加强和完善政府性债务决策机制、监控预警机制

加强和完善政府性债务的决策机制。应建立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对政府性债务监督与管理,理顺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要定期对政府性债务进行检查监督,规范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审批程序,严禁违反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基层单位举借债务,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受益,谁偿还的原则,防止新增不良债务。

2.3 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检查

政府应建立领导负责制,严格考核,把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采取可行措施,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定期统计和动态监控,加强对政府性债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对资金和项目实行全程控制,禁止政府各部门单位直接举借政府性债务。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遵守投标制度,加强竣工决算审计。计划、财政、审计及监督检查部门应加强协调与合作,严格项目的审批,加大对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财经法规、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从严惩处,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把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举债、偿债情况纳入审计评价范围,坚决杜绝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行为及盲目举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问题。

第7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模式 企业内部绩效审计

一、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定义及特点

企业内部审计下的风险导向审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借鉴民间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将风险导向审计定义为: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从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出发,并以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的一种审计方法。其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特点。“自上而下”即从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经营战略风险入手,预期财务报表可能的发生,然后确定审计重点,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审计资源到不同风险的领域。对“自上而下”确定的审计重点采取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根据得出的结果再向上追查,然后再对风险评估进行修正,即是风险导向审计“自下而上”的特点。

(二)绩效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根据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绩效审计的规定,绩效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绩效审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结合型”绩效审计占多数。目前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是进行绩效审计的方式。在进行的绩效审计项目中,很多的审计项目是有综合目标的,即在一个绩效审计项目中,同时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绩效标准。

二是绩效审计是以立足于服务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为目标的。

三是绩效审计的审计成果具有不同形式的特点。在我国绩效审计报告可能是绩效审计成果的一种体现,但是,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满足各类审计项目对审计结果信息的需要,专题审计报告可能对这类需求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大。

二、开展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意义

(一)开展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开展风险导向绩效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可能涉及的方面进行审查,把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找出来,寻找提高管理工作效益的路子,从改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运作机制、规范决策程序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能较好地促进企业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开展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多是所有者和管理者相分离的一种契约模式。企业审计监督的职责是由企业内部审计负责,在稽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与企业质量绩效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和完善机制,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开展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是完善审计职能的需要

审计具有监督、鉴证、评价三个基本职能,然而,这些基本职能是不足以应对社会的房展和企业的需要的,因此,积开展风险导向绩效审计,不仅能扩展审计的范围,加宽审计领域,而且能在财务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审计的职能。

三、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现状

由于风险导向绩效审计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行情、管理层的态度,甚至企业所处行业整体的风险率和市场环境等因素都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所以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对企业所处的行业总体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正确评价企业所处行业及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我国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只进行财务方面的审计,对风险导向的绩效审计接触的较少,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少,且风险意识不强,对绩效审计也不重视,加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份完善的普遍适用的风险导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审人员在实务中多是依靠个人经验来进行的,这就可能造成审计过程的随意性和审计结果不可靠的结果,这些给风险导向绩效审计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风险导向模式下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风险意识淡薄,不重视绩效审计。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职责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阶段,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甚至都很少有成体系的制度,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而绩效审计在我国也是仅处于初步试点阶段,应用最多的也仅是政府审计方面,在企业内部审计上很少能得到重视。风险导向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模式还没有被广泛的接受,其理论及实务体系还有待完善。

二是风险导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健全。我国与审计相关的制度只指出审计要达到的目的,没有对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进行规定,也就是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由于风险导向绩效审计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衡量审计对象标准也就各式各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对相同的审计项目,也会有各种类型的审计标准来衡量,对于不同的衡量标准,结论也是各有不同,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怎么选择合适的指标评价标准不是很容易。

三是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技术落后。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是对企业的一种综合评价,需广泛运用管理评审技术、经营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法。由于我国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对风险导向绩效审计业务操作流程和技术方法的标准文件,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够丰富和过硬,大多数内部审计部门在进行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时往往只是以查账为主要手段,再辅以财务分析和简单的经营分析,对审计项目及其所涉及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等缺乏系统性,造成问题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为公司提供有价值的成果,使得风险导向绩效审计的作用远没有发挥。

四、促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企业绩效审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风险意识,重视绩效审计

风险导向企业内部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管理层对其自身应该负的责任如何去履行,一般包括审查评价经营活动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要顺应市场经济,就不能逃避风险,对企业来说就需要确定风险范围、建立风险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而风险导向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就是一条化解风险之路。因此风险的防范就需要企业的所有人员而不仅是领导,都要加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方面的预警,对已露出苗头的风险知道如何应对,对已存在的风险知道如何处理,将风险降到最低,争取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到最好。另外,企业的领导也应该兼顾绩效审计,注重绩效与风险的结合。

(二)不断完善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标准体系

实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企业绩效审计全面开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审计对象绩效的高低、优劣是由绩效审计标准来衡量、考核的,同时,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的得出也是依据绩效审计标准的。因此,选择好的评价标准和建立合适的参照物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如何确定绩效审计标准,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参考现在正在使用的行业标准,由于每个行业的模式和特点都不相同,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不现实;二是内部审计部门自己制定的一些控制制度、管理办法等;三是国家制定和的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发展目标、指标,有关专业部门的规范、技术标准等。

(三)改进风险导向绩效审计技术

企业内审人员除了运用常规审计方法外,应根据具体审计目标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第一,建立一套质量控制流程,并进行不断地改进,让部门所有人员尽可能多的采用。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程序,培训合适的内部审计人员使用工具、标准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第三,定期评价审计工具、标准、技术和方法,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进以提高内审的效率。此外,企业内审绩效审计在审计工具、标准技术和审计方法方面也应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重视。

(四)树立风险导向绩效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应当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明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有一定的地位和职权,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可充分值得信赖,树立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的独立性。首先是审计人员要做到的,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审计人员要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二是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要想成为一名有胜任能力的的内审人员,对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只要是与内部审计项目有关的知识也要熟悉,后续教育的加强也需要重视,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企业方面,尤其是企业领导应该更新观念,把那种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摆设、是自找麻烦的错误思想摒弃掉,正确认识到风险导向企业绩效审计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参考文献:

[1]文娜.浅谈风险导向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1.

[2]黄艳蕾.浅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D].企业技术开发,2013.

[3]邓娇艳.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第8篇

关键词:水利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内审机构8.2万个,从业人员22.8万人,团体会员190个,行业协(分)会15个。全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60万个左右,通过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约1 000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水利行业看,伴随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空前加大,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付诸实施,这对水利内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审视水利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为水利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成为当前水利内审工作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水利行业的内部审计谈几点看法。

一、水利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不准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的产生却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片面强调外向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政府审计的延伸)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实际上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这导致水利审计在指导思想上的定位侧重于“监督”,属于“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不适应内部审计本身的需求,且不易得到单位领导及被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从实践看,由于水利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较晚,内审服务功能不突出,忽略了水利行业特点而需要开展的专项审计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审计,进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一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审计内容、审计实施方式较为单一

从组织机构上看,水利事业单位类型多、专业性强,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性的企业单位,以及二者混合于一体的事业单位;从水利生产特点来说,下属单位多、人员多、水利建设工程多,生产经营收入是其重要的来源之一。由于水利事业单位执行的财务制度各异,财务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各不相同,会计核算复杂,财务管理困难。而在审计实践中,长期以来,内部审计内容基本上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层次较为浮浅,基本上停留在微观的查错防弊上,对错误事项停留在调账、纠正错误上,尚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

从审计实施方式看,基本上偏重于事后监督,属于“马后炮”性质,对如何加强经济活动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的不够,办法也不多。审计结果反映具有滞后性,使审计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

(三)个别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缺失,审计设置独立性不强

由于水利系统机构改革,出现了有的单位将原来的审计机构的被并入其他部门,如附属于财务部门,原配有专职人员的改由相关人员兼任;甚至个别单位撤销审计机构,也没有配置任何审计人员。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又使审计工作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四)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审计发展的新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总体不高。现代审计的发展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要熟练掌握审计、财务方面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又要熟悉水利工程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熟悉工程管理、工程设计、概(预)算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出身于财务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基本建设审计、投融资审计等知之甚少。从审计方式看,审计手段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深层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专用软件审计的开展还有一定难度。

二、完善与发展水利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内部审计既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不仅是审计的监督、保证作用,更拓展到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使其价值增值的服务作用。

(一)拓展内部审计领域,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对重点审计工作要进行全面审计,原则上每年至少要审计一次,审计面达100%,审计内容要仔细全面。同时还要注意审计对象在时间上的连续,做到不漏不断。对财务计划或预算的执行和决算要审核:年初的计划或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年终的决算是否真实;执行过程是否符合预算项目的规定和要求等。对经营性收支审计,除及时、准确地向管理层报告有关查错揭弊和资产保护信息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企业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对水利专项资金和重点建设项目审计要紧紧抓住资金流程这个主线,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报告等环节进行检查,防止和纠正挪用、侵占水利资金等问题,确保水利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和运作。

(二)拓宽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与方式

1、水利内部审计要从只注重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

内部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在本单位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本单位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防护作用。在今后的内部审计工作中,要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展管理审计、效益审计,逐步过渡到以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为主,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推动本单位的健康发展。

2、从单一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

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具有防范性、互促性、指导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为此,水利审计要做到提前介入,主动跟进,注重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结合,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认真研究跟踪审计的工作思路、介入时间和具体流程,强化审计质量和成本控制,创新审计方法,整合审计资源,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确保投资项目符合政策要求,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确保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将内部审计工作打造成本单位坚强的 “免疫系统”。

(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各单位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务必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直接对单位最高领导负责。同时在人员上,将内审人员与财会人员分离开来,实现人员独立,同时保证一定的办公经费,保证审计活动的正常开展。对因机构改革合并的个别单位,要积极争取,千方百计的配备专业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

(四)拓展内部审计领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伴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等新事物不断出现,对内部审计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内部审计应在有效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向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审计、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管理舞弊审计、环境审计等等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审的服务。

从内部审计人员看,要加强审计力量,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放在核心地位,要采取一系列提升内审人员素质的措施:采取上岗资格培训、CIA培训、后续教育等。同时要特别注意引进具有工程、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努力造就高素质、跨专业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建议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已由过去单一的教学、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各项活动并举的法人单位。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正在从以政府拨款为主,向政策性收费、生产经营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转变。

受1999年高校扩招的影响,高校生源迅速增加,并且每年都以一定比例增长,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仅200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达1179.85万人,比上年增加75.63万人,增长了6.85%,研究生115.86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增长了10.7%。随着高校中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建设,要求各参评高校教学要达标,在扩招及评估的双重压力下,各大高校都广泛筹资,大兴土木,但资金从何来?国家的财政拨款是有限的,高校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借助银行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给高校带来了巨大财政的压力,也产生了相应的财务风险。

高等学校作为准公共组织,具有准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一旦出现财务风险,严重的社会影响迫使政府不得不帮助高校走出财务困境,从而决定了他不会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着,最后的风险只能由政府买单。如果不能控制和解决好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将会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还会使国家公共财政承受风险。

可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核心工作之一,对高校的经济费用有很大的影响。对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予以分析,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在我国属于薄弱环节,相关财务管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财务管理在企业得到重视,投入产出分析得以大力推广。但在高校鲜为实施。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及分配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与分析、财务监督等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制在逐渐改革,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现阶段高校的财务逐渐承担起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和合理安排使用各种资金的重任。高校的财务管理已逐渐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像理论界与实务界主要从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重视教育成本核算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高校的师生比例、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生均占用量,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占有量、图书生均占有量等数据进行研究对比,从而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原理,确定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办学规模。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及成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从原来的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模式正向由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模式过渡及转变。逐步建立了依靠法律、政策、经济、服务和监督等方式管理学校的运行机制。高等教育也从“教育福利”转变为“教育产业”。高校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成为以教育资金为主渠道,以从属于教育资金的生产经营资金为辅的两种资金运动。筹资渠道的多元化,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也由原来的“重核算,轻管理”转变为“重核算,重管理”。国家明确规定高等教育是非国民义务教育,实行了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新体制,各高等院校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逐渐提高收费标准,同时国家为了确保少数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实施了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等配套政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赋予高等院校能以独立的法人地位,依法多种渠道筹集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在使用资金方面拥有更大的自,充分调动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使得高校能够把提高办学效益同其自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挖掘潜力,合理组织收入,努力节约开支,加强财务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

2.1.1预算管理不科学

* 编制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论证过程

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增量调整预算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时只是简单地按上年基数再加一定的比例调整。这种方法虽简便易行,可以保证各项事业的基本维持,但年年基数加增长,使校内各单位基数大的多得,基数小的少得,而且实际执行中只能增不能减,导致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又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

* 预算效力缺乏权威性,约束力不强

追加预算一般是依据单位报告、领导批示等方法来确定。至于项目的必要性、轻重缓急、经济效益等,缺乏必要的论证,哪儿要得急就往哪儿安排,年度的实际支出数往往高出年初预算数很多。由于预算约束力不强,很多单位在预算指标执行过程中,千方百计找理由、立项目、递报告、找领导,使预算在执行中追加频繁,导致学校财力无法负担。

* 预算基数缺乏必要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各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是变动的,而预算编制者不能及时地根据各院系的招生计划数的变化而调整预算基数,往往造成该花钱的地方没钱花,不需花钱的地方经费有结余,不少单位为保基数,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较为普遍。

2.1.2轻视成本核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院校经费由财政全口径拨款,政府给多少钱,办多少事,钱不够伸手要,不用考虑财务状况,不用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无法将成本费用与收入进行配比,学校财务部门等同于政府的钱匣子,成了单纯的记账室,不讲投入,不说成本核算,不讲投入效益。由于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各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现象十分严重,使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却要超负荷承担学校的各项开支,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负担。

2.1.3财务人员能力不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队伍普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包括理财观念滞后、方法陈旧,出现了新型理财知识的“饥渴症”;有些财务人员缺乏掌握和运用新型知识的主动性,疏于知识的更新与补充,造成了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种现状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化、信息化的要求相去甚远。

2.1.4财务管理思想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当前,高校已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高校经费来源已由政府统一拨款方式转变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局面,但我国高校在思想上、观念上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统一领导”力度不够,缺乏整体系统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统一领导”的力度不够明显。高校内部财务控制涉及到人事、国有资产、教务、建设规划、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各个部门虽然自身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与手段,但从学校整体上来看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综合控制,容易造成综合运行上的矛盾、低效率,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和优化,甚至出现失控情况,从而制约了学校的事业发展。

第二,财务参与经济决策不够。由于高校发展较快,经济决策机制尚不完善,有些高校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程度不高,学校签署的对外经济活动方面的合同或协议以及其他文件,征求财务管理部门的意见不够,不利于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1.5财务审批权过度集中

“一支笔”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的一种财务支出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忽略对票据本身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的审查,只注重支出数额的合理与否进行审批,使得经办人办理报销等手续时可能含有大量不合法的无效票据,而财会人员面对行政命令不得已而从之,结果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被动局面。虽然多年来实践证明大多数“一支笔”能够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认真履行手中职权,用好手中笔。但是确有极少数“一支笔”在利益面前禁不住诱惑,置国家法制于不顾,使“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成为空谈。

2.1.6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内部建立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加强资金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管理,以及对预算结果监督职能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前提。“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却不符合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原则。分配给下属预算单位的指标基数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其弊端在实际管理中越来越明显。在经费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因而导致资金使用超支,而使一些主要工作因缺乏资金却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1.7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现有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的指标一般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财务活动历史状况的指标、关于学校信贷价值的指标和关于影响财务活动未来因素的指标。高校财务活动历史状况的指标主要是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反映高校资金运用是否合理,是否能量力而出。虽然高校财务评价指标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很少运用这些指标对高校财务活动进行评价。

2.2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高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以往一直是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在思想上、观念上、管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没有完全认识到高校是独立的法人含义。高校领导层对于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模糊,而且高校会计制度中对学校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没有效益核算的理念,不关心投入效益比,其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学校在借款时会认为学校是国家的,与企业不同,不会破产倒闭,如果还不起贷款,政府会出面解决,对学校不会形成影响。因此,很多高校在向银行贷款时,根本不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对贷款数额和期限的长短也不进行评估和规划,任意举债,导致高校出现财务风险。因此,忽视了对高校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高校的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

2.2.2财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首先,有些高校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财务管理部门参与程度不高,学校签署的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等文件,基本不征求或很少征求财务管理部门的意见;有些高校对校办产业、总务后勤及基建等二级财务部门业务监督管理弱化,且各自为政,给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其次,我国已实施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由于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导,理论上对内部会计控制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因此,高校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2.2.3对高校财务监督缺位

各级监督部门对高校的财务监督刚刚起步,日常性的监督机制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内外监督机构对高校的财务监督没有形成体系和合力,导致监督环节缺位。在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也是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些高校财务工作中存在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力度不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而造成的假账泛滥、财务信息失真等严重问题。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3.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为保障高校各项资产的完整、安全,合理筹集、使用借款,规避财务风险,防止资产流失,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规范高校的财务工作,现提出如下建议:

3.1合理确定预算编制范围,选择科学预算编制方法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合理地确定预算编制的范围。高校预算编制范围除了传统的国家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外,还应该增加债务预算,将单位向金融机构的融资编入本预算年度使用的信贷资金收入计划,以保证高校预算编制范围的完整和真实。

其次,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该遵循政策性、稳妥性、合理性、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法与绩效预算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坚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预算资金。

3.2梳理绩效管理观念,加强成本核算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要摒弃财务工作的重点就是把好“用钱关”的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树立绩效管理理念,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观念要贯穿高校办学过程的始终,使高校理财体制、模式、方法与社会相适应,降低学校运行成本,提高竞争力,千方百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3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降低财务风险

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向商业银行的过度贷款。高校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导致贷款数额偏大,一方面给高校带来巨大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造成了高校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使高校资金流动性差,甚至使高校的资金链断裂,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为此,高校内部要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将筹集资金的成本控制在高校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验证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制订还款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把贷款资金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在信贷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信贷资金管理小组与内审部门加强对信贷资金使用的监管,规范资金的使用,降低财务风险。

3.4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的精神,高校要健全财务工作经济责任制,确定高校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相衔接的责任目标体系。高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法定代表人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总负责人;明确学校财务处是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学校二级财务部门核算的全部收入、支出必须纳入校级综合财务计划;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各级财务人员都要为本岗位的经济行为负相应的责任。各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哪个层次上出现问题,其上一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5强化内部审计机制和外部监管职能

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大经济责任考核力度对权力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做到监督与激励相结合,并把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学校经济工作良性循环。同时,外部监督部门也要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高校强化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6提高会计及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要提高实施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政策得到很好的实施。首先要培养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经受各种利益的诱惑,树立实事求是的职业观。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能应对知识快速更新和经济、金融活动灵活、多变的需要,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等多角度进行财务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理财策略。第三要能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根据变化的理财环境,及时对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管理体制和新经济业务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4.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必将牵动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在日趋复杂的办学环境下,高校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经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4.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预算管理不科学、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缺乏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等。

4.2当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高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监督控缺位等原因引起的。

4.3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具体问题,强化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策略有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确定合理筹资规模、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以及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管职能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耿淑荣.试论全面预算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6(1)

[3]北京大学财务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M].教育财会改革探索,2010(1)

[4]陈义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通讯.2008(4)

[5]李淑霞.论新时期大学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J].事业财会. 2005(2)

[6]黄祥林.关于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4)

[7]冯烟云.知识经济时代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

[8]龚建英.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

[9]刘斌.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企业经济.2009(5)

[10]胡珍.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