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0:32: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院节能减排措施和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医院;供热系统;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9(b)-0153-04
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频频发生,空气质量已经成为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绿色环境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也将节能工作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医院业务量增长的同时,医院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医院作为重点用能单位,日常的能源消耗量很大,如何长期经济运行,保障冬季供暖质量是确保医疗工作正常安全供热所必需[1],因此加强经济管理,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将是医院后勤管理部门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作为占地面积占地53 07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7 660平方米,开放床位750张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节能降耗工作如何开展,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日常的运营成本,也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因此医院的节能工作势在必行。
1 医院主要能源消耗种类
我院的日常能源消耗种类主要有电力、天然气和汽柴油,电力和天然气主要用于医院建筑环境系统、生产服务系统、综合服务系统的使用。汽油和柴油全部用于车辆燃油消耗使用。
电力用于建筑环境能源系统主要为内部照明系统、供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各种电机、风机、水泵等机电设备使用;用于生产服务系统主要为各类医疗设备消耗使用。用于综合服务系统消耗主要为电梯设备用电、污水处理站用电、以及室内设备用电等使用;医院电力供应均由北京市电力公司供应。
天然气用于建筑环境能源系统主要为院区提供冬季采暖热源等使用,用于生产服务系统主要为医院蒸汽消毒使用,用于综合服务系统消耗主要为院区提供生活热水等使用。
2 能源消耗分析
2.1 主要能源消耗分析
通过对我院近几年电力、天然气、汽柴油主要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气所占医院能源消耗比例最高。见表1。
我院的天然气主要被医院的供热系统使用,当前佑安医院的供热系统均采用自供方式,设有燃气蒸汽锅炉房1座,由4台每小时产出蒸汽量6吨的燃气蒸汽锅炉组成,供暖面积近7万平方米。锅炉房的4台燃气蒸汽锅炉冬季全部开放24 h运行,高低区用户分别各有2台,夏季则采取2用2备,每天运行15 h。产出的蒸汽通过分气缸进行分流,负责为全院的生活热水、蒸汽消毒、冬季采暖等提供热源。见图1。
2.2 天然气消耗分析
我院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考虑到医院的特殊性质,医院工作人员、患者对洗浴要求较高,一年四季洗浴频次没有明显变化,生活热水用量变化不大。蒸汽主要用于供应室消毒、洗衣房消毒干燥、食堂炊事,各月消耗量变化并不大。在进入冬季供暖时,医院工作区需要提前进行供暖15~25 d,由锅炉房的蒸汽锅炉供暖。第二年停止供暖时间需要比法定供暖截止时间3月15日延长15~25 d,由此导致天然气使用量骤增。所以医院消耗天然气用量具有1~3月份较高,12月份最高,其它各月耗天然气量基本一致的变化特点。以冬季为例,在对生活热水、蒸汽消毒、冬季供暖对天然气的使用量统计中,冬季供暖所消耗的天然气量最大。
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作
3.1 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锅炉房是一个能量转换的场所,它既是产能中心又是能耗大户[2],由于冬季供暖所消耗的天然气量最大,因此针对为医院供暖提供支撑的锅炉房供热系统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改造工作,从而降低天然气使用量,必将对医院整体的降耗节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造前的供热系统存在缺少基本的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无法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热源,造成了能源的损失;日常需手工进行温度调节,司炉工人工作量较大等问题。我院的在建设“绿色医院”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工作,通过对供热系统应用气候补偿调控系统、进行自动化监控、采取分时分温控制技术等措施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的供热系统节能效果明显。
3.2 气候补偿调控系统
气候补偿调控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从供热源头――锅炉房对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每时每刻进行自动、有效的调整来控制出水温度、室外温度变化[3],始终保证锅炉房的供热量、散热器的放热量和建筑物的需热量一致,防止用户室内发生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当室外温度降低时,为了维持原有的室内温度,二次供水温度应适当提高,气候补偿器将自动加大锅炉供应的热水供应量,提高二次供水温度;当室外温度上升时,二次供水温度应适当降低,气候补偿器将自动减小锅炉供应的热水供应量,降低二次供水温度,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4]。
通过应用气候补偿调控系统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与外部环境变化不匹配、人工手动调节温度、依靠工作经验节能、资源浪费等问题,可以分别控制和调节各区域的温度,真正做到了按需供热,按需取热,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在不影响供暖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能耗损失,达到了节能效果[5]。
3.3 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是根据我院供热系统的特点,采用现场总线型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把整个供热系统内的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统一引入到中央监控计算机进行监测。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总线对各台锅炉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故障报警,实时数据检测,自动记录分析每台锅炉的工作情况,连续运行时间及状态,控制每台锅炉开启顺序和运行台数等功能。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界面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操作[6]。
通过应用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供热系统内的锅炉、电动阀、水泵等设备和管网数据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有效解决了以往锅炉房的管理人员无法对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网状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无法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前防范、无法对供给热源进行实时调节等问题。
3.4 分时分温控制技术
分时分温控制技术是以干管形式从锅炉房输出,再以支线的方式连接不同的建筑物的系统。在每个支线的入口处,安装电动三通阀门和多功能智能型锅炉系统控制装置[7],从而可分别对不同的区域(如:办公楼、门诊楼、图书馆等)针对性地设置供暖温度曲线,编制一周的供暖时间程序,在不同时段按照不同要求合理运行,达到按需供暖,实现分时分温控制的供暖管线人性化管理方式[8]。
3.5 烟气余热回收
在锅炉尾部安装烟气余热冷凝器回收装置[9],通过该装置提高锅炉的软化水箱水温,有效收集烟气冷凝水,杜绝冷凝水倒灌锅炉,把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最大程度回收,通过回收利用水蒸气潜热,有效降低排烟温度和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轻高温烟气造成的热污染,达到在同样室外温度下减少燃气用量节约燃料的目的[10]。
4 改造后的成效
4.1 经济效益
由于冬季采暖消耗天然气量最大,以我院近几年在采暖季消耗天然气的数据统计为例,如表2所示,在实际采暖期内,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供热面积不断增加,我院通过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后,以2010年供暖季为基准,2011~2013年供暖季期间累计减少天然气消耗量约13.5万吨,节约经费约3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自我院对供热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后,统计对比分析2010~2013年的每年供暖季天然气消耗量,2010年天然气消耗量占30%,2011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3%,2012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5%,2013年天然气消耗量占22%,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2012年属寒冬,温度低于往年平均气温,故供热季消耗天然气较其他年份略高。同比分析2010~2013年的每月供暖季天然气消耗量,以11月和12月统计为例,2010年的11、12月天然气消耗量与2011、2012、2013同期比较也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供热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后,每月在原有基础上节约能耗10%左右,从而有效实现了节约天燃气及降低能耗的目的。
4.2 管理效益
对供热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后,不但可以使从操作人员全面及时了解整个供热系统的管网状况,及时检测系统参数调节热网,提高设备燃烧效率改善供暖质量,减少能耗与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实现了集中管理,有效减少了供热管理的环节和操作人员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人员成本支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11]。制订一系列能源使用管理制度、操作标准、工作手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确保各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维修、操作进行细致的规定,使得各用能系统得以较好的运行。有效提高全院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医院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4.3 安全效益
供热系统实现计算机集中控制后,通过实时调节供给热源,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保障,减少了对司炉工作人员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并可对故障进行实时报警和预测,防范于未然。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在保证资质有效、管理规范、制度齐全、责任明确、安全操作的情况下,不出现安全问题。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 意见和建议
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通过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对供热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节能改造,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逐步提高了医院后勤工作的精益化、现代化、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对建设现代化的医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对医院在今后的节能工作中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5.1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
5.1.1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与责任制 参照国家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适合医院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科学化的能源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定,设定科学合理的节能目标,加大监管考核力度,建立可操作、可执行、可考核的节约奖励制度和浪费处罚制度,充分体现出“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有效落实责任制[13]。
5.1.2 加大监督管理与考核 医院成立专门部门对各单位节能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节能管理岗位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岗位责任不清、工作开展不力、能耗指标不达标、能耗超过定额、浪费能源的单位,将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单位进行月度考核。
5.1.3 开展合理化建议 结合各部门日常实际工作,充分利用并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开展节能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定期收集各个部门对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报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进行研讨,对采纳的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和在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经济奖励,持续改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5.2 积极开展宣传培训
5.2.1 积极宣传,对标学习 节能工作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参与,应充分利用医院的门户网站、宣传栏、报刊、微信等媒介,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学习等工作,不断创造良好的节能工作氛围,逐步提升医院的节能工作文化建设。对标管理,借鉴其他医院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节能工作的管理水平。积极组织能源管理负责人参加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术水平[12]。
5.2.2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医院能源管理部门负责对能源管理人员开展国家关于能源的法律法规、节能专题、知识讲座等的培训,逐步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各部门负责开展对本部门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节能管理精细化,设备操作规范化,以获取能源效率最大化[14]。
5.3 整体优化耗能系统和设备
5.3.1 技术引领,整体优化 定期开展医院能源的计量、统计、分析工作,为医院的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建立“绿色医院,低碳医院”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引领,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仪器和设备,定期对医院的耗能系统和设备不断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造。
5.3.2 建立健全台账,保证可追溯性 医院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台账,及时、准确、全面填报统计报表,按时上报统计资料,并对报表的填写和上报方式进行明确要求,及时建立能源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确保能源统计数据完整准确。
5.3.3 开展统计分析,有效利用数据 开展能源消耗动态统计分析,对医院及各部门按月、季度、年度统计和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并进行动态跟踪,以预防为主,有效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杜绝能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赵唯萍.医院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作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设备,2010,(10):67-70.
[2] 徐飞.关于锅炉房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32.
[3] 王宇清,汤延庆.供热系统的自动调节设备――气候补偿器[J].科技咨询导报,2006,(9):63.
[4] 陈亮.气候补偿器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0,26(10):43-46.
[5] 陈章政.气候补偿器自动调节性能研究[J].仪表技术,2013,(1):35-38.
[6] 庞庆春.关于供热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化改进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5):34.
[7] 云树艳.锅炉房节能改造[J].可持续发展,2009,(2):57-59.
[8] 刘江彩,耿惊涛.高职院校供热节能改造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09,28(10):162-163.
[9] 王建国,宋玉梅.燃气供热锅炉房节能措施分析[J].区域供热,2008,(1):41-43.
[10] 袁星.浅析燃气锅炉房节能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11.
[11] 郝建东.医院燃煤锅炉与燃气锅炉运行成本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4):63-64.
[12] 朱传标.锅炉房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J].上海节能,2010, 26(11):35-36.
[13] 鞠国栋.医院供热系统节能管理措施浅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6):57.
关键字:节能减排;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
中图分类号:TF51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2007年7月9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家应对气侯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此之前,建设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通知的实施方案中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要实现节约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因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1/3左右,热水供应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1/3左右。所以,要完成上述能耗指标,必须解决好建筑节能的优化设计,所以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热水供应系统”节能的角度进行探讨。
太阳能是不计任何成本的天然能源。我国对太阳能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但是,目前除国家重点工程外,一般城镇住宅小区、写字楼、宾馆饭店、游泳馆等大部分建筑,热水供应是经燃煤(燃油)锅炉至换热器,经循环水泵和自来水水压力至各热水用水点,太阳能在热水供应系统中的应用还很薄弱。因此,强化太阳能利用,将其运用到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当中,是实施建筑节能,完成节能指标的关健。
2小区多层住宅楼(檐口高度≤24m)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功能性、舒适性,观赏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调查发现,对于一般城镇的小区多层住宅楼,都设计安装了热水供应系统,它的热源来自中心换热站高温水换热系统110℃/60℃。使用时间是当地的采暖期,采暖期以外的多数时间无热源可送。以华北北部京、津、唐地区为例,冬季采暖期是从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结束,至次年下一个采暖期开始,有8个月的时间,无热源时间占全年时间的2/3,人们只能利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做为热水供应的热源。天津市宝坻城区从2003年至2007年初,4年间住宅楼竣工总面积达到120万m2,年竣工总面积30万m2,年增加居民4000余户,每户电热水器按每台1.5kW计算,热水供应系统热源用电负荷就增加0.6×104kW。那么,如果这4000余户居民都设计并安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这0.6×104kW的用电负荷就可以全部节省下来。全国按目前2100余个区县计算,仅区县范围内,全国可节省用电负荷126×104kW。如果全国各大中城市,计划单列市新建住宅都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按每年增加新建住宅2亿m2计算,年增加居民户近260万户,那么全国各大中城市、计划单列市,可节省用电负荷3900×104kW。加上区县范围,全国节省用电负荷总数将达到5160×104kW,按火力发电0.35kg标准煤/用电负荷1kW计算,全国可节约标准煤18060t/h,年可节约标准煤18060(t)/h×5(h/d)×30(d)×8(m)=2167.2万t,占年节约1亿t标准煤的国务院节能减排目标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对于小区多层住宅楼及写字楼太阳能安装设计方案,分为单户式系统和集中式系统两种。对于单户式系统将太阳能集热板和热水贮水箱安装在屋面上,应固定牢固,宜选用1500×1200的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板,不锈缸热水贮水箱及外套,夹层用聚氨脂保温。连接管道宜选用PP-R管材,口径宜选用DN25,另外必须考虑冬季将水泄空的防冻措施。单户式系统用水量,直接用该户的自来水总冷水表计量。对于集中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在计算太阳能集热板面积和水箱容积时,必须满足该住宅楼或写字楼内热水用水量的全部要求,用水量计量应设计考虑分装单户热水表。
小区高层住宅楼的特点是屋顶面积小,用水户多且热水用量较大。单层建筑面积小,一般每层4~6户,位置比较复杂,有的住户在东侧,有的住户在西侧,有的住户则完全在北侧,所以对于高层住宅楼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应设计单层系统模式,既在东、南、西方向上外窗下实墙、阳台外窗下实墙及有效实墙安装高效太阳能集热板,每层设计1个热水贮水箱,该热水贮水箱的容积必须保证该层居民热水用量要求,且必须承压。还应安装安全阀、温度计等。水箱进水管不许装止回阀,且阀门开启,以容纳膨胀水。每户安装热水表计量。室外太阳能集热板下进水口最低处应安装泄水龙头,系统管网宜选用PP-R管材,口径不宜过小,要求管内壁光滑且水头损失小。
3办公楼和大中小型商场
办公楼、大中小型商场等,应按其建筑等级的不同强化设计安装热水供应系统,必须保证热水供应,除安装不受天气影响的热水供应系统外,一般办公楼、大中小型商场都应设计安装集中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以保证各类人员的用水要求。没有必要考虑其它热水供应方式,因为此类建筑物人员固定,不受其它商业因素影响,洗浴的时间可以任意调节,天气的原因影响不大。
4宾馆、餐饮服务业及医院住院部
宾馆、餐饮服务业也应按服务星级的不同来考虑其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四星级以上(包括四星)宾馆、饭店等重要接待场所,必须保证热水供应,可以不设计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三星级以下宾馆、餐饮娱乐服务业、医院住院部等,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在计算集热器面积和热水箱容积时,应按100%住宿率计算。因受天气原因的影响,还应采取其它热水供应方式与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并联安装,以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满足住宿人员的用水要求。
5工厂、企事业单位生活间
各企事业单位都建有生活间,它的节能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同样不受商业因素,只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不考虑其它热源。另外,各单位都设有开水供应系统,大多采用电开水柜,单个输入功率大多在5kW以上,进水管是常温下补给的自来水。如果考虑将常温补给改成经太阳能加热后再补给,节电的空间也很大的。工厂生活间与企事业单位生活间不同,它服务的对象是工作环境很差的一线职工,所以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同时,必须同步安装其它热水供应系统,保证一线人员的用水要求。
6结论与建议
需求侧节能服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专业性
玉溪供电局按照南方电网公司一体化要求,成立节约用电服务中心,并设有专业岗位从事节约用电服务相关工作,在云南电网公司节约用电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为客户提供节能告知、节能咨询、节能诊断、节能宣传等服务,同时可以依托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可研编制、融资、设备采购、监造管理、设备安装调试等服务。通过专业的节能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
高效性
需求侧节能服务所专注于国内外最先进、最成熟的节能资讯,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同时,所推广的项目都是经过市场检验及专业认可的节能产品和技术,节电效益较高,据统计节电效率一般为10%~40%。
低价性
需求侧节能服务为客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者融资,向客户提供一系列节电服务,从客户节电效益及政府补贴中收回成本,再用于其他项目建设。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风险,并且可以更快地降低能源成本,并获得实施节能后带来的相关收益。
需求侧节能服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关口前移,主动告知客户节能
从源头上控制,做到节能从用电报装开始,用电报装是供电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一环节,工作人员从接到新投资兴建的用电客户的用电申请开始,深入了解新客户的用电需求、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设施的技术性能,宣传“绿色环保”用电,为客户用电所想,建议用电客户采用节能型的配电变压器及其他节能用电设备。
提高科技运用水平,助推节能服务
加大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100 kVA及以上直供客户专变负控覆盖率达100%,负荷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95%,并不断完善相关功能,充分发挥其对行业用电的分析预测作用;利用计量自动化管理系统监控客户负荷,对专用配变功率因数在0.9以下的客户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力调电费促使客户合理安排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升级改造;通过需求侧管理监测系统的应用,将客户节能诊断及节能改造信息及时录入系统,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实现节能业务的在线管理。
差异化服务,引导客户节能
结合实际用电情况,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开展节能服务。利用流动营业厅和宣传展板在广场、社区开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展示,建设“电气化示范小区”引领社会节能;走进中、小学校以及高校开展以“小手牵大手”“节约用电,做生活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系列节能活动;乡镇供电所服务三农,制订农排设备检查计划,对农排设备,农村用户配电室、变压器、抽水机等进行检查并为当地农民讲解科学用电知识,倡导公众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把节能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制订大客户走访计划,定期开展客户走访,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搜集客户需求,同时为大客户免费开展节能诊断,举办客户节能交流培训,积极促成客户节能项目建设。
闭环管理,全过程开展节能服务
以往节能减排的需求侧管理模式,多为宣传加诊断,管理模式为单方向、不循环的运作模式,很难将节能服务效果落实到实处。玉溪供电局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前期调研―节能诊断―项目跟踪―项目支持―项目落地”的工作模式,通过与客户沟通交流、加强项目跟踪、加大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等节能服务工作,全过程开展节能服务。
前期调研分为客户沟通筛选、制订工作计划、告知客户三个方面的工作。
客户筛选和前期沟通:节能诊断的大客户选择的依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是在节能咨询、节能培训、节能宣传等节能服务过程中发现的生产情况稳定,用电负荷稳定的目标客户;二是国家、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或设备所涉及的客户;三是主动提出有相关需求的客户。
初步确定节能诊断客户的范围后,由大客户经理采用现场走访或者电话回访的方式,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节能技术需求,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确定最终节能诊断客户名单,为客户开展节能诊断。
制订节能诊断计划:确定节能诊断客户名单后,通过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调取客户电费、电量信息,联系方式等,确定玉溪供电局以及八县公司节能诊断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时限,配合节能诊断小组开展节能诊断工作,协调工作中的相关问题,确保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告知客户:在制订出节能诊断工作计划后,提前告知客户,并按计划开展诊断工作,如遇客户停产、检修等情况,及时滚动修编工作计划,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开展节能诊断服务
2012年以来组织筛选玉溪电网内有节能意愿及潜力的,共涉有色金属、普通工业、化工、水泥、黑色金属、酒店、医院、学校等行业的70家客户,制订节能诊断工作计划和安排,为客户免费实施节能诊断工作。
涉及行业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煤矿、普通工业企业、水泥、医院、酒店、学校、商超、数据中心等。按照各个行业“分区实施、区域统筹、逐区完成”的原则进行诊断工作部署,每户平均诊断时间为两天,主要诊断内容包括企业合理用电评价(无功与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变压器节能、电机节能、照明节能、变频节能等)、合理用热评价、资源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利用、新能源利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和产品用电单耗评价等,报告编写和审核、意见反馈、行业数据汇总等工作。(分布统计情况见下图)
70家客户每年总用电量为33.17亿千瓦时,若客户采用节能措施的建议,可实现年节约电量2.97亿千瓦时,年节约费用约为1.52亿元,项目总投资约为3.66亿元,主要节能潜力见下图:
最终经过层层审核后形成统一、规范的节能诊断报告。
传递诊断结果,跟踪实施情况
通过举办“客户节能交流培训会议”,现场向客户交付了节电测试报告,并结合玉溪片区的节能测试报告内容,有针对性地向节能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大客户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及目前较为常用的节能技术和方式。同时,玉溪供电局根据节能诊断报告的节能建议,积极与客户沟通交流、加强项目跟踪、加大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等节能服务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客户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
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在节能测试的基础上,选取节能潜力较好、投资回收周期较短的项目申报云南电网公司节约用电服务中心。待研究分析和批复后,针对节电项目内容与客户进行沟通和谈判,取得客户认可后,签订节能项目合同,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启动节电示范项目。
政企联动,推动节能项目落地
对于客户采纳节电建议后自主建设的节能项目,玉溪供电局还积极配合市工信委等主管部门参与可研评审工作,在项目取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备案后,按照相关规定尽快为客户办理并网批复、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引导和帮助客户节能。
需求侧节能服务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企业管理取得效益
在办公区域的电源和用水点张贴节能宣传标牌,在机关各部室坚决执行“限塑令”,推广和使用高效节能灯具和办公设备。针对新购置设备情况,考虑设备功能的同时,必须强调节能功耗。如空调购置节能空调、生产及办公区电灯使用节能灯等。电梯使用严格按规定时间停运,上下班关闭电脑、电灯等电源,形成良好的节能氛围。同时,对本单位办公楼宇实施了绿色照明改造,通过实施项目可实现年节约电量44.95万千瓦时和年节约电费40.64万元。
完成国家需求侧考核指标
2012年,玉溪供电局完成节约电量3 328.8万千瓦时,节约电力0.796万千瓦;2013年完成需求侧节约电量3 253.407万千瓦时,节约电力0.876万千瓦,均达到云南电网公司分解下达的需求侧节约电力电量两个“千分之三”指标要求。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实施了“玉溪汇溪金属铸造制品有限公司节能改造”项目,年节电量约为324万千瓦时;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云南澄江龙凤磷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1×2MW余热发电项目合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正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待项目验收正式运行后,年节约电量约为1 200万千瓦时。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目标管理,加强动态跟踪,及时预警预测,确保完成全县年度和"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特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12号)、《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磐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和处置全县阶段性节能降耗工作。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据节能降耗目标完成进度,适时启动调控措施,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2.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县节能办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确定的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3.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建立节能目标完成进度通报制度,以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为跟踪监测和预警调控目标,按照各领域和企业的年度节能目标,确定年度能耗总量,及时预警、及时调控。
二、组织领导体系及县节能办职责
(一)领导机构
磐安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是节能降耗工作领导机构,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县委宣传部、经贸局、监察局、统计局、建设局、交通局、供电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县节能降耗工作。
(二)县节能办职责
1.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有关工作建议;
2.组织、协调全县节能降耗目标预警预测工作,及时实施调控措施,组织节能降耗目标完成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3.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精神,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4.组织修订和完善预案,指导、协调各工业区块、镇乡、县机关有关部门制订节能降耗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
5.与各工业园区、镇乡和县机关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及时收集、分析、研究有关节能降耗目标完成进度信息,提出预案建议。
三、预警预测主要内容
1.全县单位GDP能耗情况(按季度统计,由县统计局负责落实);
2.全县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情况(按季度统计,由县统计局负责落实);
3.全社会总用电、工业用电及高能耗企业用电情况(按月度统计,由县供电局、经贸局负责落实);
4.重点企业能耗(电耗)、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情况(按月度统计,由县统计局负责落实)。
四、预警等级
按全县GDP能耗下降率的情况设置四个等级:
一级:下降率达到年度节能目标以上(绿色);
二级:下降率为年度节能目标的0%以上(黄色);
三级:下降率为年度节能目标的60%以上,但达不到0%(橙色);
四级:下降率为年度节能目标的60%以下(红色)。
五、主要措施
(一)县节能办
根据节能降耗的形势由县节能办提出预警建议,报县政府批准后确定预警等级,并组织实施。
(二)各工业区块、镇乡政府
各工业区块、镇乡政府根据预警等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报县节能办备案。
(三)主要用能领域主管部门
制订重要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方案,对机关、宾馆、商场、学校、医院、交通、建设等主要用能单位进行节能降耗大检查,表彰节能降耗先进单位,曝光、处罚浪费能源单位。
(四)调控措施
1.媒体公告。每季度将能源利用状况和消费情况在媒体上公告,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接受社会监督。
2.实施限电停电措施。按照"总能耗"、"总电耗"、"可比产值能耗"的升降情况和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情况,按照控制"用电总量"制订有序用电方案,实施限电措施。
(1)工业领域
第一类:年上半年用电量15万度以上、税收10万元以下的规下企业,以年-月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三分之一总量控制。
第二类:年上半年用电量15万度以上、税收在10万元以上的规下企业;用电量10-15万度,税收10万元以下的规下企业,以年-月份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二分之一总量控制。
第三类:年上半年每度电耗产值低于10元的规上企业,以年-月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三分之二总量控制;年上半年每度电耗产值为10-20元的规上企业,以年1-6月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月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0%总量控制。
第四类:年上半年能耗水平高于全县平均能耗水平的规上企业,以年-月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0%总量控制。
第五类:年上半年用电量10万度以下的规下企业,以年-月平均月耗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0%总量控制。
第六类:现有粘土砖瓦企业,以年下半年月平均耗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二分之一总量控制。
第七类:现有采石、采砂场,以年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为基数,-月份每月供电量按基数的三分之二总量控制。
以上分类中如有重复的企业,按照从严控制供电量的原则确定类别。上述被限电的单位,要在供电的限量内妥善安排好生活和生产,单月超过限电额度的一律实施停电措施。第四季度的工业领域限电停电措施另行明确。
(2)非工业领域
①机关、交通、建设、商场、宾馆、学校等重点领域,以年-月份耗能量为基数,下半年耗能量按基数下降10%以上。
②除遇重大节假日和上级重要领导来磐外,所有景观灯一律关停;路灯等公共场所照明灯光根据所处的地段、人流等情况,采取减少用电照明灯数量、调减照明时间等办法节约用电。
③商场、宾馆要求空调温度夏天控制在26℃以上、冬天控制在20℃以下,否则查实一次,空调停用电一天,查实三次及以上的,全面停电一天。
④提倡城乡居民节约用电。城乡居民要提高对节约用电的认识,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约用电、节约用能的习惯。
3.限电停电措施实施的原则
(1)预警等级为红色的,工业领域和非工业领域全面实施限电措施;预警等级为橙色、黄色的,另行明确限电方案。
(2)高能耗在建项目,原则上至少推迟一个季度投产。
(3)执行应急调控措施企业仍然要执行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控制用电措施和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针对性措施,强化目标责任,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重点整治,完善监管机制,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圆满完成了“”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总的来说,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制约仍然较多。具体来讲:
(一)四点主要成绩值得肯定。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2.49吨标煤下降到1.97吨标煤,比年下降4.72%,累计下降20.85%,超省下达目标任务4.2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6.01吨标准煤下降到3.62吨标准煤,累计下降39.63%,完成目标的123.86%。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7310.13吨,比2005年下降5.24%,削减二氧化硫79106.35吨,比2005年下降43.2%,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发展方式有所转变。近年来,我们始终注意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先后淘汰机立窑水泥等落后生产线19条,关闭煤矿矿井8对,全面完成107户重点污染企业治理任务。特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60万千万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西南再生资源基地等循环经济项目,正式列入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三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沱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达到Ⅲ类标准,年有8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城区大气环境达标天数从2005年的230天提升到365天,其中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四是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市、县(区)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职责,建立了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督查、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实施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二)五个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节能减排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责任不明确。虽然已逐级下达了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指标,但不少企业没有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具体岗位,有的没有将新建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不够。二是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年度节能减排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名单至今尚未公布,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尚未形成共识;一部分单位对所辖区域企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楚,节能减排没有在该地区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还有一些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节能减排设施,却因种种原因长期闲置一边,故意不予运行,这种行为极其恶劣,是对人民的犯罪。三是能耗降低不明显。全市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有的地方和企业万元GDP能耗、电耗一直居高不下,个别企业甚至继续上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能力和力度很低。四是奖惩机制不完善。有的地方考核体系、奖惩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尚未真正落实,还没有走出一条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新路子。五是自觉意识不够强。普通居民仍然存在浪费水电等现象,一些机关不管有没有必要都开着空调,没被挂牌督办的企业随意排污,血铅中毒等环保事件仍有发生,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待提高。
(三)四大挑战需要积极应对。一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在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要完成1750亿元。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转型、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很多项目要上马,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必然会相应增加。如何在保障发展速度的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实现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大家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二是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我市现有的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中,耗能高、污染高的企业依然较多,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并且在调整过程中仍然会带来新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之“”期间,我们着重抓了一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留下的都是中小企业、服务业、农业和生活领域,不仅面广量大,对象复杂,而且基础单薄,单体潜力较小,节能减排空间相对有限,任务更加艰巨。三是扩大消费需求对节能减排的挑战。当前,既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家用电器日益普及,汽车数量日益增加,城乡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等等,必将带来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增加。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节能减排的挑战。经测算,三产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可以下降1.5%左右。但在“”时期,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23.2∶43.9∶32.9调整到年16.3∶60.8∶22.9,三产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二产业比重却上升了16.9个百分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能减排的有效推进。
总之,节能减排工作成绩较好、问题较多、挑战较大,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硬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围绕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内容繁多,任务繁重,工作繁杂。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为:到2015年,实现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在年的基础上累计降低17%,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5%。根据这一总体目标,今年各县(区)要在消化当年节能减排增量的基础上,将GDP综合能耗下降3.92%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存量分别削减1.5%、1.6%、2.1%、1.3%。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难度很大,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以优化结构为抓手,通过建立节约环保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节约环保型产业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优化发展第一产业,全力突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产业整体质量。一是要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等生态能源利用。水资源非常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六分之一,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要加强用水计量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系数,抓好耗水工业大户和城市居民节水工作,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二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我市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企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技术积淀深的优势,大力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压利用、电机系统等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高端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来抓,把发展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特别要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进一步改造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以重点企业为突破,通过强化项目监控,坚决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重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为集中,抓住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就抓住了节能减排的“牛鼻子”。一要继续抓好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突出抓好3户国家“千家节能企业”、13户“省百家重点用能企业”和50户市级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依法整治、关闭一批“小煤窑、小水泥、小化工”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要加强企业节能减排考核,强化企业节能减排责任意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对领导不重视,管理不严格,措施不到位,以及统计、计量基础严重滞后的企业,要及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落实。三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市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能评、环评和安评管理,对未经节能评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不得开工建设;对经评估审查,预期万元增加值能耗高于区域内当年度万元GDP能耗水平的,一律不得审批;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和地方停止审批新增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四要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建设的项目,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其单位和所在地主要负责人,要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总之,要通过改造提升、关闭淘汰、控制新上三项措施并举,推进我市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企业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向现实节能减排能力转化。二是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将节能环保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纳入科技开发计划和产业发展计划,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并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三是要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绿色照明、变频调速、智能控制等节电技术,推广热电联产、综合利用发电、干除尘、干除灰、连铸、连轧等节能减排技术,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节能减排水平的大力提升。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编制各领域和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通过重点支持,试点示范,尽快形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点、线、面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重点抓好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西南再生资源基地、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砖、粉煤灰生产建材及洗煤废水、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四)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动全社会厉行节约。节约就是要点点滴滴做起,机关节能的潜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做好示范,带动全社会的节能行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厉行节约。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要率先垂范,尽快制定用电标准,制定奖惩措施,引领机关事业单位以节电、节油、节水、节纸为重点,下决心减少会议,压缩文件,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机关能源、资源消耗量,杜绝办公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节约用电、用水、用油的管理制度,夏季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节能减排仅仅依靠机关带动是不够的,全市各方面都要共同行动。要鼓励学校、医院、工厂、娱乐场所、城市照明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运用市场的手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搞好建筑物以及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兴建节能减排设施,达到杜绝浪费、减少能耗的目的。
三、精心组织、统筹兼顾,不断开创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节能减排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兼顾。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企业法定代表是本地区、本系统、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把“十二五”和今年的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的办法再细化、再分解、再落实,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增强合力,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各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要依法依规开展企业生产,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建立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
(二)加强统计,强化监控。市、县统计局要按照《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要求,研究建立能源消费季报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节能减排指标和能源资源数据的跟踪分析。要健全能源资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统计体系和分地域能源消费核算制度和评估制度,构建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使用等一体化的统计信息系统。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能源统计,增强市、县两级政府能源统计、监测的自,形成自下而上的节能统计体系。市、县质监局要完善能源一级计量,健全二三级计量,推进能源计量在线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能源监测质量。
(三)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市目标督查室要牵头组织发改、经信、环保、统计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形成工作倒逼机制。各地要超前进行自查,时刻掌握家底,及时查缺补漏,县(区)必须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要强化行政问责,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县(区)、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要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县(区)、部门和企业,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发展思路
Abstract:The green building is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ed architecture and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to the architecture developing in future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building in ChangSha was introduc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in ChangSha were analysed from current policys, technology standard, projects application and so on.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were tak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angSha.
Keywords:green building;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thought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61-02
1 前言
长沙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能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业能否做到节能减排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而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给长沙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长沙是典型的能源匮乏城市,如何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的过渡消耗、生态环境的过渡破坏,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绿色建筑,则是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推动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核心是“四节”和环保,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共生;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扩展和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
2 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长沙市自2005年开始,按照国家关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在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2.1 组织机构
从2009年自今,长沙市先后成立“长沙市绿色建筑技术委员会”;调整更名“长沙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领导小组”为“长沙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李军副市长为组长,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咨询、评估单位中介机构库,遴选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等入库单位,承担本市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咨询、评估技术工作;2011年,长沙市被选定为国家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并于同年7月成立了长沙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长沙市建筑绿色化工作领导小组,为长沙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2 政策法规
长沙市一直把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规定》、《长沙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加快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2011年下发的《2011年长沙市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思路,2011年7月出台了《长沙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同年8月印发《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建筑绿色化工作方案》,以全面推进长沙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工作。
2011年,长沙市还编制了《长沙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十二五”规划》,拟定了《关于促进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更好的指导长沙市“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促进长沙市建设领域发展方式转变。
2.3 技术标准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2月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要求,2008年,长沙市启动了以“绿色”为核心的《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研究》,研究制订了《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试行)、《长沙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长沙市绿色施工导则》(试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长沙市实施细则》(试行)等28项技术规范,逐步建立起了具有长沙特色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4 项目推广
十一五以来,长沙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点―线―面”的示范原则,逐步推广绿色建筑在长沙市的示范效用,以试点示范项目的经验带动长沙市绿色建筑成片、成地区发展。2009年,长沙保利・麓谷林语、太阳星城获批国家住建部和市级绿色建筑试点示范,2010年,保利・国际广场、华远・金外滩、梅溪湖中学等8个项目获批长沙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2011年,长沙绿地中央广场、长沙开福万达广场、绿地公馆等10个项目获批国家住建部、长沙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截止到2011年12月,长沙市获批的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共计21个,总建筑示范面积约495万m2。
2.5 宣传教育
为提高全社会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长沙市通过展览、现场观摩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了大量绿色建筑的宣传工作。2009年6月至7月,长沙市举办“建筑节能宣传月活动暨绿色建筑推广活动”;2010年4月,“长沙市绿色建筑专题展览”在2010年长株潭房地产春交会上成功举办;2010年5月,长沙市开展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地现场观摩会,全市二级资质以上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参观了以保利・麓谷林语和太阳星城等为代表的长沙绿色建筑项目,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和设计管理理念;2010年6月,长沙市举办《“我心中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园、绿色校园、绿色建筑・低碳生活创想大赛》,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实践;2011年5月,以“绿色建筑・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绿色建筑展览在长沙市第31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上成功举办;2011年10月,长沙市通过举办以“绿色人居,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第32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搭建政府、企业、市民之间的交流平台,以倡导绿色建筑,树立绿色开发理念,并举办“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座谈会,畅谈绿色人居“长沙模式”,探寻长沙绿色建筑发展之道。
同时,长沙市定期组织对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以满足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2010年5月,长沙市针对本地勘查设计、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节能产品生产等行业单位,举办了《长沙市绿色建筑技术讲座》,以加强长沙市绿色建筑技术交流学习;2011年7月,长沙市举办《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本地各级行政部门、绿色建筑咨询机构及开发、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或机构,拟全面提升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在全社会的认识度和执行力;2011年8月,长沙市住建委针对委系统组织开展了绿色建筑知识培训,旨在提升全委各干部职工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水平,强化对绿色建设标准的执行能力。
3 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在中国是近几年才被人熟知,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标准、监督等基础工作薄弱成为长沙发展绿色建筑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3.1 激励机制不健全
长沙市发展绿色建筑,除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明确规定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资金支持外,尚未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开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性不高,而绿色建筑开发周期流程较普通建筑复杂,使得本地绿色建筑仍处于被动式发展。
3.2 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
长沙市目前仅颁布了《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试行)、《长沙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长沙市绿色施工导则》(试行)等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相应的政策法规仍未出台,关键技术标准欠缺,对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指导性不足。
3.3 绿色建筑标准暂不是强制性标准
目前,考虑到绿色建筑发展在国内还处于初期阶段,国家、各省市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采用的是鼓励措施,尚未作强制要求,开发企业选择余地较大,绿色建筑得不到全面推广。
3.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无法启动
按照住建部的规定,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由住建部负责,同时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权限授予了部分省市,但长沙市不在此列。长沙市市正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其建设项目数量逐渐增加,若按照现行标识管理模式,则周期长,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也不利于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长沙市要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还需要争取住建部、湖南省住建厅授权开展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工作。
3.5 全民认识有待加强
长沙市虽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大量绿色建筑的宣传工作,但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市民对绿色建筑概念仍比较模糊,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仅限于节能的、有植被绿化的建筑,全民认知度不高,其宣传方式有待完善。
4 展望与建议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推广。长沙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自十一五以来,长沙一直在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发展绿色建筑则成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选择。长沙市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1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尽快出台《长沙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关于促进长沙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政策,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全面指导和推动本市绿色建筑发展。
4.2 加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结合长沙市总体规划,编制长沙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制定适宜本地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目录和研究目标,指导本市绿色建筑持续发展。
4.3 全面贯彻执行现有技术标准
定期组织开展《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体系研究》成果的培训工作,增强开发、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建设主体的绿色建筑理念,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技能。
4.4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
政府投资新建的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医院、学校等建筑、梅溪湖片区、洋湖垸片区、滨江新城片区、黎托新城片区中的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全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并加强项目建设监管,以试点示范经验带动全市绿色建筑发展;同时,推动旧城区建筑绿色改造,实现城区建筑绿色更新。
4.5 优化绿色建筑宣传方式
实施能让民众亲身体验绿色建筑的宣传方式,如合理建设汽车站候车厅、公共卫生间等绿色公共建筑,努力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感受和认识,普及绿色生活理念,促进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提高社会需求度。
构建生态宜居长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才能打造真正健康、舒适、高效的人居环境,将建筑与城市生态、人文、生活互联起来,而这一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长沙定会在中国的版图上,凸显一颗耀眼的绿心。
参考文献:
[1]长沙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长沙市建设委员会.2010.
关键词:经济管理;节能量交易;节能考核;节能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TK-9 文献编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3.06.009
1 关于推行节能量交易问题
党的十报告提出,“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多年来,山东省节能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较弱,推进节能工作的难度加大。改变过去依靠行政手段一条腿走路的方式,主动适应当前节能工作新变化,积极推行节能市场机制建设,把用能企业、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起均衡持续推进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深化节能改革的重要内容。
1.1 山东省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情况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市场化机制建设。省政府《“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支持开展能源环境交易试点。从2011年开始,全省组织开展节能市场化机制研究,进行节能量交易试点,建立完善节能量交易和管理制度,推进节能市场化机制建设。
1.1.1 开展节能量交易制度研究
研究国内外节能量交易情况,对照山东经济和节能工作发展现状,提出开展节能量交易的思路。一是学习国内外节能市场化机制经验。重点了解节能量交易的基本情况,包括交易主体的范围和交易制度的设定;节能目标的确定、节能量分配与核定等关键因素;政府对节能交易监管的有关要求,以及节能交易的现状和发展经验等。二是分析全省节能量交易的基础。研究开展节能量交易的政策基础、市场基础、监管基础等,进行节能量交易可行性分析。三是确定推进节能量交易工作思路。提出了突出重点、由易到难、逐步扩大的工作思路,即先开展节能量交易,再逐步扩大到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先抓千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再逐步扩展到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改造项目等领域,总结经验,逐步推进。
1.1.2 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
2011年,山东省率先进行了节能量区域之间的交易试点。烟台市组织节能压力大、潜力小、成本高的县(市、区)与节能任务已完成且节能潜力大、成本低的县(市、区)开展节能量交易,招远市和栖霞市实现了首次交易。其中,招远市卖出的节能量5万吨标准煤是通过6户企业节能改造产生的,栖霞市买入5万吨能耗指标,年增加产值11亿元。通过节能量交易,既保证了区域节能目标实现,又减少了社会综合节能成本,为实现区域节能调控提供了市场化手段。
1.1.3 设立能源环境管理平台
自2011年我省开始筹建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当年8月份,起草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了机构的建制与功能,规划了服务方向与服务方式,设计了主要的服务产品类型。2011年10月份,省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了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简称省能管中心)。省能管中心逐步建立了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配备了专业人才和专用设备,建设了能源环境交易大厅,上线运行了山东省能源环境交易网,对全省1188家重点用能企业“十二五”和年度节能量目标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登记制度,构建了能源环境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和电子商城,承担了省节能办委托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直报任务,具备了开展正常交易服务的软硬件条件,基本构建起全省节能量交易平台。2013年9月,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山东省能源环境交易中心的复函》,拟将省能管中心整建制变更为山东省能源环境交易中心(简称省能交中心),充实完善经营范围,进一步明确能源环境交易的有关内容。目前,已向省政府上报《关于申请设立山东省能源环境交易中心的请示》。
1.1.4 制定节能量交易管理办法
近期,出台了《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鲁经信资字[2013]569号),制定了交易原则、主体、方式和地点等,明确了交易程序和监管办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则部分。主要明确节能量和节能量交易内容。二是交易原则、主体、方式和地点等。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服务公司和银行、投资机构等作为交易主体,按照交易主体自愿、政府引导、逐步推进的原则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确定省能交中心作为全省节能量交易授权服务平台。三是交易程序。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交易,从双方协商交易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竞价交易。2013年至2014年,按照双方协商交易的方式进行;2015年起,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竞价交易。合同能源管理或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交易程序待条件成熟后另行制定。四是监督管理。明确省、市节能主管部门和省能交中心的分工和职责,共同推动工作开展。
1.1.5 开展节能量试交易
10月31日,山东省节能办组织开展了节能量试交易。交易节能量23吨标准煤,交易单价240元/吨标准煤,交易额5520元。出让方、受让方和受托方的委托人分别在节能量交易合同上签了字。其中,出让方2011-2012年节能量目标为20000吨标准煤,实际完成65150吨标准煤;受让方节能量目标为608吨标准煤,实际完成585.93吨标准煤,与目标任务差22.07吨标准煤。本次交易后,出让方2011-2012年累计实现节能量核减为65127吨标准煤,仍超额完成节能量目标;受让方累计实现节能量增加到608.93吨标准煤,也超额完成节能量目标。此次交易严格执行《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是一次交易预演,主要是积累经验、查找问题,为正式开展节能量交易打好基础。
1.1.6 完善节能量交易保障措施
山东省节能量交易将从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量交易,逐步扩大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碳排放权、排污权等领域,有关保障措施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近期,正在起草《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节能主体的交易行为,保障节能量交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运行。同时,筹备设立山东省节能减排基金,针对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问题,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节能减排领域, 利用现代金融手段,为节能改造提供系列化支持,活跃节能环保产业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推动实现全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1.2 下一步工作重点
结合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节能量交易的研究,扩大节能量交易范围,实现能耗量的资本化运营。一是开展落后产能淘汰后减少的能耗量交易研究。企业按照国家政策淘汰落后产能,腾出能耗空间,将这部分能耗量进行挂牌交易。二是建立企业新上项目能耗申购制度。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扩大产能等,能耗总量不足时,要从有余量的企业购买,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大产能。三是加强高耗能企业能耗存量管理。对高耗能企业主动压缩产能减少的能耗量进行交易,推动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扩大节能量交易主体。从用能企业、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等,逐步扩展到投资、保险等机构,以及自然人。
1.3 几点建议
1.3.1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推动开展节能量交易的扶持政策
加强顶层设计,将节能量交易平台建设纳入节能能力建设扶持范围,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地方节能量交易平台建设,为开展节能量交易提供软硬件支撑。进一步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补贴和节能技改项目奖励标准,为节能量交易试点提供保障。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地区和企业,通过购买节能量达到节能目标要求的,国家应承认完成节能目标。
1.3.2充分利用国际能效合作项目支持节能量交易研究
支持开展节能量交易机制、标准、规范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的研究,解决节能量交易相关课题研究方面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我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经验和智力。
1.3.3进一步完善能耗统计制度
建立节能量认证制度,加快产品能耗指标计算标准建设,统一计算口径,且出售企业节能量须有技术改造等项目作为支撑,为节能量交易打好基础。
1.3.4 建立完善节能量交易财税制度。节能量收入所得涉及到财会和税收等制度规定,要进一步明确财会和税收制度,鼓励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
2 关于完善节能考核体系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省政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等指标的权重”。完善节能目标考核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构建起完整的、符合实际的政府节能政绩评价考核制度,是今后一个时期节能工作的重要任务。
2.1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2006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鲁政办发[2006]117号),明确了考核内容、方法、奖惩措施等,并据此组织了考核,国家对山东的考核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08年,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08]55号),制定了《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和健全了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2013年,根据“十二五”节能工作的新形势,对考核办法再次进行修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13]22号),增加了考核内容,细化了评分标准,使考核程序更加严密,更具有可操作性。
2.2 节能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内容
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考核由省统计局提供数据,省节能办根据完成情况评分,满分40分;定性考核指标由省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落实情况评分,满分60分。
2.2.1 节能目标情况
117号和55号文确定了各市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十二五”,对考核目标适当进行了修改,突出了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两个对节能工作有重要作用,且关联性较大的指标,去掉了受居民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万元GDP电耗指标。
2.2.2 节能目标分解情况
2006年,国家确定“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后,给山东省分配了下降22%的任务。山东对各市按照鼓励低能耗、约束高能耗原则进行了分配,其中,7个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2%,9个市降低23%,1个市降低25%。“十二五”,国家确定山东省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17%,为充分调动各市节能工作积极性,省政府确定按照统一比例分解,不再区别对待的原则,各市都按17%下达节能目标任务。
2.2.3 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逐步完善指标体系,着力推进全社会节能工作,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力求全面反映各项工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重点领域、执行法律法规、节能宣传等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推动节能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开展。
2.3 考核结果和评价方法
2.3.1 考核结果的确定
3个考核文件都对各市政府节能目标考核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奖惩等作了规定,并附有考核计分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情况。考核结果分为超额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未完成4个等级。考核突出万元GDP能耗,将其列为否决性指标,完不成的,视为没有完成节能目标。为做好考核工作,会同统计部门建立了万元GDP能耗等指标的统计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市节能指标完成情况。
2.3.2 采用实绩分析的方法进行考核
通过审查各市自查报告,对照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有关部门掌握的工作情况,结合现场考核,确定考核结果。这种方法量化、直观、客观,各市都能够接受。针对“十一五”节能目标考核“年终一次性考核”出现的问题,在制定“十二五”考核方案时,加强了考核全过程管理,采用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跟踪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确保目标落实到位。同时,还实行了节能“双目标”责任考核,省政府与20个省直部门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落实目标任务,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推进节能工作全面开展。
2.4 节能目标考核效果明显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各市节能目标考核,节能约束性指标的作用逐步显现。一是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各市都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都成立了节能办公室和节能执法监察队伍,形成了健全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二是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各市将节能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实行节能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市政府与县(市、区)、有关部门分别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节能目标责任体系。三是工作措施深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重点领域、执法检查等工作扎实开展,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服务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业转型升级、节能投入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5 完善节能考核体系的建议
2.5.1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这是政府政绩考核的重大转变。从节能目标考核情况看,应就经济发展质量、民生改善情况、生态文明建设等分别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当前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分别设立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更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级政府绩效情况,也有利于各指标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2.5.2 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重在抓好落实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事物在不断的发展,随着工作的开展,有的措施已实施,并且形成了制度,有的已不符合形势需要,而工作实践中不断涌现出一些创新性工作。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考核评价体系应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二是建立目标反馈修正制度。应尊重客观事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对年度目标进行修订。三是指标要体现差异化。对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生态环境、发展方向等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目标,推动各地因地制宜谋发展。
2.5.3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绩效考核不仅对结果进行管理,更要对过程进行管理,督促各级政府始终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改变年底一次性考核的不足。二是加大对问题的跟踪和落实力度。发现了问题要确定整改时限,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落实。三是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量化民意指标,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考核的公信度和准确性。
3 关于发展节能服务业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创新工作思路,狠抓政策落实,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业,全省节能服务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3.1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1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通过调研、座谈、召开会议等形式,分析形势、解读政策、交流信息、部署工作,形成了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用能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鼓励用能单位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绿色信贷产品,支持节能服务业发展。培育了78家能源审计机构,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积极宣传国家、省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业的政策,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对节能服务业的认同感。
3.1.2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鼓励省千家重点用能企业带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项目改造,鼓励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带头实现产业规模化、服务专业化、领域多样化。鲁信能源成功收购山东泓奥电力科技节能服务公司,实现转亏为盈,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5.73%、33.24%和710.03%。
3.1.3 强化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山东省能源环境管理中心,加强用能单位、节能服务公司、担保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实施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为节能产品制造商提供畅通的销售渠道,为用能单位提供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为金融、担保机构提供企业实施项目的合作机会,为节能服务机构提供投融资支持。
3.1.4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宣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推广典型。重点在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等行业,实施了36个余热利用、电机变频、锅炉改造等示范项目;在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院校、医院、商场等机构,实施了42个电梯、空调、照明系统优化、供热计量改造等示范项目;在城市交通、海陆运输等领域,实施了17个高效节能电机改造、燃油(气)节能装置配备、油改电(气)等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全面发展。
3.1.5 加强数据调度分析
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服务业调度分析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节能服务业调度系统,指导企业及时、准确的填报数据,加强对节能数据、节能形势的研究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组织省经信、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围绕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3.2 存在的突出问题
3.2.1 资金短缺制约节能服务业发展
近期,对200家节能服务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61.8%的公司反映,资金短缺制约企业发展。多数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和实力不强,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导致节能服务公司难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节能改造。52.1%的节能服务公司反映,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对用户进行节能改造,但改造主体的所有权属于用户,节能服务公司、设备供应商和用户三方对抵押物都没有独立所有权,从而无法通过抵押贷款获得银行支持。
3.2.2 节能服务行业整体能力有待提升
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掌握先进节能技术少,专业人才缺乏,实施项目经验不足。据调查,全省仅有27%的节能服务公司拥有技术研发团队,自主开发了专利节能技术和产品,73%的公司均为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技术、产品受制于人,市场竞争力较弱。
3.2.3节能服务投资下降幅度明显
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工不足,节能服务类投资项目难以实现预期收益,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积极性大大削弱。27.3%的公司反映,找不到合适的节能项目,近期不准备再投资。某节能服务公司投资钢铁企业的电机变频改造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预期年收益可达到26%,但因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今年还没有分享收益,严重影响了公司再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
3.2.4 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17市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济南、潍坊、东营、青岛和烟台5市节能服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75.1%;济宁、枣庄、菏泽占比均不到2%。各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项目实施数量不平衡,并且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不利于全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意见及建议
3.3.1 建立完善节能服务信用、融资体系
节能服务公司作为投资方对用户进行节能诊断、咨询、改造,尤其在实施项目改造中,服务公司承担70%以上的投资,其收益是通过与用户分享节省的能源费用来实现。但在实际操作中,项目实施后用户违约事件较多,不及时分享收益、违规中断合同等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国家建立节能服务信用体系,经核实的违约事件,与用户的银行贷款、项目审批等工作挂钩,增加用户违约成本。同时,加大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支持力度,缓解融资难题。
3.3.2 出台节能服务公司税收优惠实施细则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号),提出了减免节能服务公司营业税、所得税等意见,随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但通知没有明确减免税收的具体流程,基层税务机关在受理申请时操作依据不充分,导致节能服务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困难。要结合营改增改革试点,尽快出台节能服务公司税收优惠实施细则,切实将推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3.3.3 加快节能服务产业奖励资金拨付
国家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奖励,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家核定项目节能量后可享受资金补贴。但在实际执行中,奖励资金拨付周期过长,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建议国家缩短项目审核、资金下达周期。同时,加大奖励资金补贴标准,加大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
[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1]47号).
[5]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山东省节能量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鲁经信资字[2013]569号).
A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ergy:Conserv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Yugang,WANG Jun,PANG Songtao
(Offic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jinan 250011)
摘要:低碳经济是目前国内和全球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在对广州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广州市与国外低碳市场的差距。同时,提出应该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低碳生活、植树造林、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低碳技术的研发等措施发展广州的低碳经济建设。
关键词:低碳经济;广州;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7-0067-06 收稿日期:2010-04-17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它涉及到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a Low Carbon Economy)中出现,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金乐琴,2009)。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庄贵阳,2005)。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还将不断得到拓展,人们将从不同角度提出更多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
这些年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努力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0-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夕,我国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二、广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城市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也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英国将低碳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暂时还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责任,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和社会压力,同时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广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进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发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世界上无不是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近几年来广州市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现列举如下:
1 节能减排。《广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目标修订方案》、《广州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工程任务》、《广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市小火电关停方案》、《广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广州市2007年能源及减排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计划》、《广州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2006~2010年)》、《区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萝岗中心区能源综合利用规划和建筑节能规划》、《节能中长期规划》、《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办法》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广州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等。
2 循环经济。近年来,广州市结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将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工作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先后制定了《广州21世纪议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案》、《广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国际生物岛循环经济技术规划》、《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等政策法规文件,为广州市开展循环经济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广州市按照生态城市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先后制定了《资源节约与利用方案》、《广州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广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政策,发改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询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工业实际,也制定了《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
(二)广州市节能减排的现状
广州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注重运用财政税收的杠杆撬动市场大门,设立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对开展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优先给予补贴和补助等方式鼓励与促进企业进行节能降耗,2003~2004年共有123家企业进行了508项与节电相关的技术改造。广州市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企业层面上,加强了清洁生产的推进工作,全市已有7家企业荣获广东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37家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12家通过了广东省环保局主持的验收。有了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节能减排作为提高能效的重要手段,不遗余力的进行技术改革。
2 区域循环层面上,已投资55亿元,在增城新塘镇建立了环保工业园区,园区企业实行资源共享,污染物集中处理,废物综合利用。
3 工业结构方面,通过整治、淘汰能耗大、产出低、污染严重、生产力落后企业,将汽车、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能效比大幅度提高,工业对环境的压力已明显减小。广州市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2005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却比1998年减少了22.4%,工业粉尘排放量下降了97.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67.2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0年的0.91吨标准煤下降为2005年的0.78吨。2008年广州开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4%,万元GDP综合能耗降至0.43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为6.3吨左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5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3.8%(国家统计局,2008)。
从图1中可以看到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整个广州的万元GDP能耗虽然逐年下降但还达不到全国
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作为广州的近邻深圳2005年的万元单位GDP能耗为0.59,达到了新加坡和韩国水平。所以为了实现“十一五”的单位GDP能耗减排20%目标(即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66吨标煤/万元)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
广州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占广州市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还较低,产业规模较小。目前广州市太阳能利用主要是光热利用,在工厂、医院等公共建筑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约40万平方米,普及率约5%。完成了一批新能源的应用示范,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交通信号灯等一批新能源的示范项目。广东商学院、爱群大酒店等开展了热泵空调和制热水节能工程示范,番禺中心区医院将采用太阳能节能一体化技术和热泵制热水系统,南沙区安装了风光转换电三位一体的示范性路灯等。环保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饮食服务业“油改气”,交通部门推广使用LPG清洁能源,现已建成29座LPG加气站,市内85%的公交车和100%出租车使用LPG。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生产及装备方面:南沙久泰能源公司年产15万吨二甲醚项目已经投产;广日集团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装备、迪森公司的生物质颗粒和生物质油项目试点初步成功;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核岛关键设备)在核电装备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兴的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如迪森能源集团(生物质油装备、生物燃料锅炉)、广东同益电气有限公司(热泵)、广州市雅图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小型风电机组、太阳能风电互补机组)、久泰能源(广州)有限公司(二甲醚)、广东中科天元再生资源工程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料)等一批企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材料、热泵、输水储水装置等方面的装备业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交易方式有三种,即联合执行机制(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前两者主要针对缔约国的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体,而唯一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就是清洁发展机制,简称(DMf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履行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限排或减排义务,鼓励企业通过cDM项目履行自身减排职责。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参与CDM项目的企业还很少(见表1),截至2010年2月,我国共批准了2411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且同期广东省获批的CDM项目也达到60项。因而广州在这一方面的发展还是很落后的。
(五)广州市与国外低碳城市的差距
广州市低碳经济虽然取得了一点的发展,节能环保理念也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来看,其中使用低碳或无碳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但从广州的能源结构来看,广州市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在50%左右,原油消费比例为40%左右,液化石油气的消费不足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煤炭消费一般小于30%),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但造成能源利用率低、能耗指数高,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这样非常不利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全球最环保城市”的韦克舍市,2005年的能源供应中已有50.7%来自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统更是有高达88%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仅占能源供应的37%,所以在二氧化碳排放中,从1993年到2005年,它的人均排放量年均减少24%。作为世界太阳能之都的德国弗莱堡,电力来源更是有65%来自于太阳能和热点材料,并且热点材料80%来自于碎木料、20%采用天然气,这就使得二氧化碳减排大约60%。
从图2可知,2000~2008年,广州市GDP上升了3.44倍,电力消耗也上升了2.45倍,此期间广州市的电力消耗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国外发达城市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果把能源结构考虑进去,在节能减排方面,广州与国外这些低碳城市的差距就更加显得遥远了。
三、对广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一)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广州地区2005年至2006年太阳年辐射总量为4GJ/m2;每年日照时数超过6小时的天数为107天,广州太阳能日变化不大,只要有太阳直射辐射,则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其利用效率均比较稳定。热泵技术推广应用条件好,2007年广州市年平均气温已超过23℃,最低气温为5℃,湿度在50%-95%,非常适合利用空气源热泵生产生活热水。此外,广州市水资源较为丰富,从化市东北部的流溪河及增城市北部增江,河流的纵坡较陡,有一定的水力蕴藏量,珠江水和一些较大的地表水库也可为附近建筑的地源热泵应用提供水源。虽然广州土壤与环境温差不大,但地质条件较好(粘土层较深)的地方,也可以适度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南沙、万倾沙沿海一带的风能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水力资源有限(广州市新闻中心,2010)。
生活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广州市10区2市每天生活垃圾产量已达11000吨,每年垃圾产生量高达4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每天13000吨,每年垃圾产生量近500万吨。广州市地处亚热带,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木屑、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较丰富且未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应在规模化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地)热能、水电、沼气、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二甲醚等新型替代能源,提高广州市能源结构中的新能源比例;加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屋顶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热)与建筑节能一体化等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拓展和营造新能源利用的市场上下大力气。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在产业结构中,真正消耗大量能源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而第三产业单位消耗的能源非常有限,表2为2000年到2008年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到,广州市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都有些下降,这符合近年来广州市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方向,但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德国、日本、法国第三产业比重2002年分别为69.2%、68.1%和72.4%,而美国2001年就已达75.2%(毕伟玉,2007)。2007年新加坡比重为66.1%、台北为90%和首尔73%,2008年的香港,第三产业(服
务业)占GDP比重更是高达92.3%。因此,未来广州市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对工业增长的依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现代会展业以及文化产业,抓住广交会这个有利的平台,努力打造科技广州,使其成为未来广州的一颗明星产业。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
培养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这要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广播等,对广大民众进行节能、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以召开第16届亚运会为契机,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发放宣传手册提倡市民环保意识,倡导市民从我做起、从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点滴着手,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或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衣食住行,倡导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少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广州作为我国先进城市的代表,节能减排也不能落在全国的后面,努力完成绿色亚运的承诺,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绿色行动。
(四)保护和增加广州市的森林和绿地,增加碳汇
“碳汇”通俗的讲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有资料显示,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森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有资料显示森林每生长1m3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TC02(朱广菁,2007)。截止到2009年,广州市(10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139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3%: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9万公顷,广州森林覆盖率为44.4%,在广州东北部山丘地区,有15.93万公顷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城郊农村和东南部平原水网地带,有1.16万公顷乡村风水林、农田林网和沿海防护林;在城市中心区,白云山、越秀山、海珠生态果园,以及绿树成荫、星罗棋布的191个城市公园、1000多个城市绿岛,构成了市域范围30多万公顷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广州应充分利用山水环抱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森林绿地的“碳汇”功能,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绿化隔离带,对低效林、低产林进行改造,实施“森林围城”和“山水城市”建设战略,构成“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广州建设成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型城市。
(五)加快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广州市政府对交通行业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责任提出考核目标,近年来,市交委大力推进以城市公交使用清洁能源民心工程、营运车辆排气污染整治、水路运输降耗为重点的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全市6759辆公交车和16700辆出租车使用液化石油气清洁能源,成为世界上公交车使用液化石油气清洁能源最多、最成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使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HC)和氮氧化物(NOX)总量分别减少45%、40%和20%;严格依法查处营运车辆尾气排放,使城区内营运车辆尾气排放抽检合格率从2005年初的6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水路运输单位能耗从2000年的5.17吨标煤/万吨吞吐量下降到2007年的3.51吨标煤/万吨吞吐量,下降了32.1%。广州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广州市目前的个人汽车拥有量在国内排在前列,家用汽车的每百户拥有量由2005年的6辆增加到2009年的19辆,这给城市交通出了很大一道难题,在节能减排方面是很不利的,虽然目前的交通工具都是以节能为发展方向,但随总量的增长,污染物的单车排放量是在降低,可总量却一直在上升,随着2009年国家开始征收燃油税,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过多使用个人汽车的措施。广州市应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规进一步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鼓励市民换乘公共交通。
进一步推广液化石油气(LPG)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实现公共交通全部使用LPG,鼓励更多的私家车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向发达国家绿色车辆的技术的引进,加大自己的绿色燃油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关键技术投入的力度,努力实现全城绿色交通。
医院建筑运行能耗若按能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电、天然气、油、煤、水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医院的用能以电和天然气为主,因此,节电和节气工作是医院节能的重点。此外,医院建筑运行能耗还可按用能子系统进行划分,如:采暖空调系统、卫生热水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办公设备、医疗设备、洗衣房、食堂等。调查表明,医院主要用能系统为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其能耗占医院总能耗的比例高达60%~75%,是医院节能的重点。根据医院用能的特点,节能改造的范围包括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主机设备、输配系统、末端系统)、卫生热水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洗衣房、食堂等。在节能改造过程中,除了建筑、设施设备等“硬改造”外,还应注重进行能源管理体系的“软改造”,如楼宇自动化系统、能源管理工具等。
概括而言,医院节能改造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六个环节,即:测试诊断方案评审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管理效果评估。此模式既适用于医院自行组织的节能改造项目,又适用于节能公司参与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能够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地挖掘节能潜力、科学合理地降低改造费用,从而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现状与问题
*规划与政策
我国没有常设的统一的节能主管部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属于非常设机构,国家能源局不承担节能监管职责),而是将节能监管职能分解到相关部委,各部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医院节能工作,但很多停留在定期收集医院能耗数据报表的层面上。在医院节能的整体规划、节能标准制定方面,湖南做了很多工作;在医院节能监管和服务、改造项目推动方面,上海走在前面。
基于我国医院的现状,做好节能工作,依然要靠政府主导,大力推动。
首先是政策及规划的制定。专家认为,医院节能政策要激发起相关单位的内在动力,必须深入分析两个“利益链”:一是医院节能的各个相关单位的利益链,即节能对每个单位有什么“好处”;二是落后技术迟迟不被淘汰的利益链,因为一些落后技术的长期存在,“养活”了相当一批人。这两条“利益链”,前者建立不起来,后者不被切断,就会导致很多节能措施无法广泛实施,以致医院节能工作进展缓慢。医院节能政策,应当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导向,强化能耗审计与监管,实行能效公示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建筑能耗定额和能源阶梯定价(超定额加价)制度。
其次是政策执行。长沙某三级医院使用电锅炉采暖,多年来一直未做改造,调查发现,该医院距离天然气管道不足20m远,完全可以改用燃气采暖,且改造的初期投资不大。而实际情况是该医院能耗很高,仅电锅炉的年耗电量,按火电发电标准煤耗折算,就超过3000吨标煤。因此,关键在于政策执行到位,否则,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管理、最好的机制都不管用。
最后是监管与服务。做好节能监管与服务,目前有两项基础工作要做。对于医院,急需安装能源分项计量装置和监控系统,只有掌握分项能耗数据、了解设备实际用能工况,医院节能工作才会“心中有数”。对于主管部门,亟须建立能源监测平台,该平台与医院能源监控系统联网,有利于动态监管、有效监管,有利于及时调整政策、改善服务。
*方案评估与决策
通过对湖南“3+5”城市群18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用能调查发现:12家医院或多或少做了节能改造,占总数的67%;仅有1家医院对各能源子系统安装了单独计量装置,有完善的能耗分项计量和监控系统;有3家医院做过全面的节能诊断,仅占总数的8%;全部为单一项目,没有一家采用全面的、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
节能项目总计42个,其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有8个,占总数的19%,其余为医院自行组织改造项目;改造投资均不大,有30个项目的初期投资少于15万元,占总数的71%;技术方案单一,有23个项目采用照明改造或空调水系统变频改造,占总数的55%。
另外,大多数医院无整体的节能规划,短期行为较多,同一项目多次或重复改造;改造方案对充分利用现场条件考虑不够,对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不够;不注重改造后的运行管理,维护成本较高;对减少医院整体能耗的效果不显著,或者没有评估过改造的效果。
经分析,大部分医院对于方案评估环节不重视或者节能诊断工作缺失,以至于决策不科学、主观随意性大,直接导致节能改造效果不够理想。
为此,建议各医院在进行方案评估时遵循以下原则:
改造方案考虑节能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的平衡。一般而言,节能,也意味着省钱、减排。实际工作中,节能不等于省钱,节能不等于减排。例如:燃煤锅炉改用燃气锅炉,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节能(减排)而不一定省钱;空调系统采用冰蓄冷技术改造,充分利用了较低的分时电价、冰蓄冷电价,省钱但不一定节能;污水处理系统改造,由于环保标准的提高,减排但不一定节能。
改造方案既要考虑节能,还要考虑用能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我国的电力生产以燃煤发电为主,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从本质上说,电绝对不是清洁的能源。因此,减少用电量,是优化医院用能结构的必然要求。不少地区对医院综合电耗提出了限额标准,例如:对二级医院的综合电耗,湖南要求≤60kWh/(m2・a),浙江要求≤70kWh/(m2・a)。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用能补充(如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条件许可时,尽量利用废能(如锅炉废热),可进一步降低医院的整体能耗,优化医院用能结构。
改造方案既要考虑用能总量的控制,还要考虑用能系统效率的提高。建筑节能的目标是在满足建筑运行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建筑用能总量,降低单位面积综合能耗,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考虑系统节能,提高用能系统的整体效率。用能系统效率指一次能源利用率,所有二次能源 (如电、蒸汽等)和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等)均折算成一次能源,特别是电,要按火电发电标准煤耗折算(等价值)。医院应当对不同的用能需求作精细分析,以寻求用哪种能源、在哪个“梯级”加以合理利用;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使用合适的能源,尽可能消除能源转化和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按照系统最优原则,对医院运营过程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充分集成与优化,使其效率最高。
另外,改造方案应考虑初投资、运行成本、回收周期等因素,考虑医院运营近况与长远计划、能源供应与价格、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节能政策与监管、医院管理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化。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而言,节能公司还要考虑财务成本和各类风险。
*技术与管理
医院节能改造,首先应满足医疗与卫生要求。随着专业设计院、节能公司的参与,技术和管理方面完全能够满足医院节能的特殊要求。
现有的成熟节能技术很多,涉及到能源、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计算机和网络、医学工程等多个专业,关键是如何整合,技术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更大的浪费。对节能公司而言,技术整合能力的强弱,关乎节能改造项目的成败。
通过走访吉林、北京、郑州、西安、成都、武汉、长沙、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医院,我们发现大多数医院对于节能改造认识片面,普遍存在重视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忽视项目管理和运行维护,重视“硬改造”,忽视“软改造”的问题。调查表明,建筑用能系统产生能源浪费的原因,人为的操作及保养所发生之浪费约占55%~58%,设备设施效率差导致的浪费约占42%~45%。因此,要实现节能改造效果,技术和管理这二者不可偏废。
这些医院采用了很多的节能技术,但有两个方面存在缺位:一是围护结构的改造基本上没有。进行围护结构改造,能有效减少医院建筑的冷负荷,大幅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能耗。事实上,这方面的技术也很成熟,典型措施有:外墙隔热保温、三层玻璃窗户改造、外置遮阳板。二是对于医疗设备的节能大多数医院没有考虑,个别医院仅仅对需要预热的设备做一些管理,没有其他措施。调查表明,医疗设备装机功率占医院用电设备的15%~22%(空调主机为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的情况除外),其节能潜力不可忽视。
不少医院的节能管理工作,缺少正确的财务控制。湖南益阳某县医院,燃煤锅炉改用燃气锅炉后,发现采暖季的能源费用居高不下,于是决定停机 “节能”,此事将对医院声誉及服务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实际上,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医院能源管理,从成本、绩效等方面,及时分析、评价医院能源消耗状况,与节能部门一起,找出节能管理薄弱环节,使医院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节能管理内控体系,促进医院管理层正确组织与管理,降低用能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此外,对于节能公司,除了改善售后服务外,还可针对大多数医院缺乏能源技术和节能管理专才的现状,编制一些常识性、普及性的技术手册或者开发一些辅助软件,指导医院的节能管理。
*工作考核与评价
现代医院建筑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及安全性等多重特征,在空间构造、用能状况、环境控制等方面与一般公共建筑存在很大差异这增加了医院节能工作考核与评价的难度。
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医院能耗评价指标,各地做法不一。
浙江规定: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面积综合电耗为主要指标,并按三级医院、二级及以下医院两个档次分别规定。
湖南规定: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面积综合电耗为主要指标,并按一级、二级、三级医院3个档次分别规定。另外,还根据年门诊人数制定了修正系数。
上海规定:床日能耗量为主要指标,床日能耗量=年能源总消耗量/(年床日数+年门急诊量/3)。
武汉提出:单位床位能耗量为主要指标,并根据年床位利用率制定修正办法。
经分析,仅用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无法反映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门急诊量的增长、住院天数的缩短、治愈率的提高等因素;仅用单位床位能耗量(或床日能耗量)指标,又无法反映医院面积规模、功能任务、设施条件、医疗服务质量等因素。研究表明,医院能耗与床位数存在线性关系;医院能耗与床位数、年床日数、建筑面积、年门急诊量的相关性依次为:床位数>年床日数>建筑面积>年门急诊量。
建议在制定医院能耗评价指标时,可采用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面积综合电耗、床日能耗量为主要指标,并按医院等级、床位数分别规定。其中,床日能耗量=年能源总消耗量/ (年床日数+年门急诊量/3)。
另外,为了强调节能工作的经济效益,还可把“万元业务收入能耗支出”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医院节能产业发展
节能改造,对于医院而言,面临建设资金投入大、节能人才稀缺、工程经验不足等困难,存在不少资金和技术风险。如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由节能公司与医院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医院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医院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风险,也就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院的节能改造以医院自行组织的方式为主,存在局部改造、单一项目、投资少等特点,全面、系统、多项目整合的医院节能改造案例寥寥无几。医院合同能源管理,多数项目不大,年节能量超过500吨标煤或年节能效益超过100万元的项目为数不多。我国医院节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医院节能产业的壮大依赖于节能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起步晚,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后,节能服务产业才得以迅速发展。一段时期来,无论是政府、用能单位,还是设计院、设备制造商、施工企业、节能公司、中介机构、银行等参与各方,均偏好工业节能,工业节能潜力大、效果好、回报快。相对而言,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发展较慢。
从医院发展的角度来看,医院节能产业的壮大依赖于医院管理方式的变革。首先,医院用能系统主要承担医疗服务的保障功能,属后勤服务工作,不是业务重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医院未把节能工作列入到医院管理的重要日程上来。其次,医院缺乏实施节能改造的动力。调查表明,大多数医院的能耗支出占总支出的2%~3.5%,占后勤管理支出的12%~18%,能源占医院的运行成本不是太高,医院没有节能的积极性。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方式,坚持节能降耗、科学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医院节能改造的潜在需求才能显现出来。
此外,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进行节能改造也会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医院节能改造项目的赢利性弱,使得节能公司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现阶段节能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节能改造项目融资,因资金不足,大量好的节能改造项目无法实施;节能公司按照工业节能项目的方式运作医院节能改造项目,由于缺乏运行管理队伍和医院服务经验,出现了缺平台、落地难、过程管理“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
发展与创新
医院节能改造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基于创新思维,我们认为,现阶段医院节能改造需要使用“组合拳”,即:宏观方面,采取规划、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微观方面,采取设备、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策略。
*探索“两型”医院建设
近年来,在探索医院发展模式方面,山东、湖南等地提出了“两型”医院的发展模式。
根据湖南的“两型”医院建设标准,“两型”医院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医疗技术和绿色医院人文关怀为基石,以打造良好医疗环境、畅通急救通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医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医院。
“两型”医院建设指标体系框架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服务质量与效率、管理素质与发展潜力4个分指标体系。
对医院而言,节能工作必须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两型”医院建设的指标体系中,有很多是节能指标。
对政府主管部门而言,需要进一步拟定规划,推动示范工程,制定配套政策,加强行政指导,培育医院节能市场等。
对于市场参与各方而言,要看到医院节能改造的商务需求,还要研究医院节能改造的特点与规律,更要着重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共同促进医院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分布在用户侧的能源梯级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具有灵活的变负荷、较低的初始投资、供电的高可靠性、很小的输电损失和极高的一次能源利用率等特点。上海黄埔中心医院建设了分布式能源系统。
我国主要推广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经过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左右,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各项终端供能的经济直供范围为:电,10kV,1km~2km;空调冷水,1km~1.6km;1MPa蒸汽,1km~2km;60℃左右采暖和生活热水,4~5km。所对应的最大经济供应范围为6~12km2。按照此经济供能半径,应发展50~100MW左右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站。
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复杂、技术多样,对后期管理的要求高,仅仅适用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节能改造。国外的研究表明,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减少建筑运营成本达到21%以上。
*构建建筑EPC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与建筑相关的能源管理系统很多,如楼宇自动化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等。一般,这些系统均是针对某个项目定制设计,不能现场组态。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策略较专业,需要专门培训才能掌握,其造价较高,使大多数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望而却步”。能耗监测系统具备能源计量监测、统计分析等功能,不能控制用能设备。
建筑EPC项目管理信息系统(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BEPC-PMIS),是将高效用能设备、节能控制技术与专家管理经验整合在一起的应用平台,运用现场网络技术、智能设备、无线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融合成本分析、绩效管理、盈亏平衡分析、线性规划等管理工具,按照“精细化、模块化、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思路,为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的运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BEPC-PMIS为运行监控软件、现场网络、自控单元三级结构组成。在第一级,可同时与远程监控终端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监测系统接口;在第二级,可通过无线联网技术来连接智能设备。
运行监控软件采用工业组态软件设计,共分为管理范围、项目交接、运行管理、能源及成本管理、维护及安全管理5大功能模块,根据用能系统运营管理要求,五大模块又细分为38个子模块。
现场网络为分散分布式结构,自控单元根据监测、控制对象而定,均可自由组合。
*推进物业能源管理
物业能源管理(property energy management,简称PEM),是在建筑节能领域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一种创新性节能服务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利用传统的物业管理平台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主要特征是在物业管理服务中融入节能服务,达到为业主节能减排、为物业管理公司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
物业管理公司与节能公司相结合,一方面,使得节能公司有了一支项目管理队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了一个“当地托管方”;另一方面,使得物业管理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