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7 15:09: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文明的感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 巧妙点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
教材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语汇积累、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等方面入手,适时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级语汇积累教学应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渗透其中。我们常见的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熊等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它们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家园里?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文明,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面对教材中无数纵横交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契机,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 相机熏陶,让学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第一,欣赏“插图”,直观形象。小学语文插图多达几百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例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清澈的湖水,翠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的山影、树影。美丽的景色在学生心头唤起的感觉,会产生愉悦之情,并慢慢沉淀,使之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这就强化了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欣赏朗诵,感知形象。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如《三亚落日》《草原》《黄果树瀑布》等,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文。教学时,可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通过声音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只有生态文明保护得当,自然的美丽才能得以永恒,使学生在熏陶中深刻感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朗读,内悟形象。加强朗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会收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如教学《长城与运河》《迷人的张家界》这类课文,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提升他们保护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 有意运用,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养成
课上,在课堂练习中运用。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有意设计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其中。如第八册有个看图讨论练习,除了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青山,绿水,嫩草,舒坡;沙滩野餐,水里游泳;试飞航模;海鸥低旋。要求学生再造一句,勾画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来。这样的训练多次反复进行后,学生必然会得到生态文明教育,形成重视生态文明的意识,养成注意生态文明的习惯。课后,在拓展延伸中运用。一方面,可通过写作练习有意训练。另一方面,可通过活动安排反复实践。小学语文虽有不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需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补充。可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有意安排在活动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现品生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使课堂成为师生共赢共生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教学中应该如何凸显“生态性”呢?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1课《讲文明 懂礼貌》为例,来谈谈自己浅显的思考。
一、确定教学内容自然生态化,回归生命生活
生态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力高扬的课堂,是生动、富有生机的课堂,更应该是回归生活、融通生活的课堂。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标准也这样说:“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这些都说明教育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是要根据教材的主题联系学生生活,进行大胆取舍。
《讲文明 懂礼貌》一课,教材上只安排了一个故事“熊小弟丢了什么”,一幅图及图上的“请”“谢谢”“对不起”等几个礼貌用语,还有三张情境图:“在楼廊里把同学撞倒了”“在办公室里打扰老师谈话”“在教室里问同伴借橡皮”。面对如此简单的教材,教者应该引领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探究些什么内容呢?
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对运用礼貌用语已经做得不错,只有少部分孩子缺乏礼貌,但也存在少数孩子虽然知道要讲礼貌,却因害羞等原因不能践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者把教学内容的重点确定在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延伸到讲文明的其他方面,拓展了教学内容,真正践行了生态课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二、创设活动情境类生态化,立足生命现实
所谓类生态是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一切生态因子之间有机组合与协调运动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者可构建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有效的类生态环境融于活动之中。
《讲文明 懂礼貌》一课的学习主体是二年级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活动”才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因此,教者把整堂课创设成一个“畅游文明王国”的大情境,由学生特别喜爱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当导游,带领孩子们一路玩、感悟,一路体验、践行,从竞技场到故事屋再到哑剧院最后到魔法城,这些城堡中的小情境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再现,让学生去认知、体验、评判并践行。学生在一个个充满奇趣的小情境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言行和更好地进行内心感悟,显得具体而又真实。
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亲历和回归所创设的“生活”,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来体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这是有别于接受学习和灌输的重要特征,更是体现生态课堂“生态性”的杀手锏。
三、诱发心灵感动内生态化,激发生命情感
内生态是指人生命安顿的心灵之地,它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情感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关注情感上的学习才能描绘出人类认知的性能和局限。”因此,品生生态课堂除了道德知识的交流外,更应该关注道德情感、道德实践、人生价值观等的交流与探究,使得课堂教学成为诱发心灵感动、激发生命情感的过程。
生态文明集中反映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三单元以《敬畏自然》为代表的一组课文,以不同视角和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人文资源,属于较典型的反映人与自然方面生态文明的教育素材,对于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素养,教育学生一切以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智慧、生态道德、生态原则做事”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敬畏自然》一文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属于富于理性的议论散文,对这一类科学文艺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并加以渗透的。由于八年级学生心智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一般只能从生活实践中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还处于形象化、表象化阶段,对自然、对宇宙没有进行过较系统、宏观的思考,而且对文章中立论、论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限,譬如他们对课文中所述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可能就比较难以接受。因此,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方面,教师应用这类议论性很强也兼有学理性的科学文艺作品,发掘课文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他们对天地自然等与生态相关的内容产生一定深度的思索,并将生态意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科学思维、可接受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爱护环境,这是我们对于这类课文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教材人文性思想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与以往的“征服自然”的观念不同,《敬畏自然》站在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视角,重新进行诠释、理解与思考,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课文中体现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因此,本课教学中,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把课文中隐含的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中的生态文明意识显现出来,是学生对于文章的思想性的感知、领悟的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思考,要以课文为本,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是理解思想内涵的基础和关键。教学导入阶段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人类科技、自然风光、浩瀚的宇宙图片、视频短片,创设引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课文进行整体研读,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探究活动,以分析、比较、探究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只有深刻理解文本,才能领会作者深邃的自然观和忧患意识,体会文中所隐含的生态文明意识。
《敬畏自然》一课中,作者的自然观、生态观并未显现于文字中,而是蕴含在文章的缜密科学思维和富于哲理的科学表达中,由于初中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大多是从课堂学习中间接获取的,每位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对现实的大自然带有个体色彩的理解和诠释,源自于学生自身阅读经历和生活经验积累的感知和体验,这是我们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的心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从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层面,要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一方面从课文中感知课文中对自然、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生活体验和初步思考,通过朗读、揣摩课文中具体的、文学化的语句,进行科学理性的思维训练,在阅读与思考的活动中,感悟、把握作者的观点,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有效防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脱离课文主题的空洞讨论和无关争辩。
笔者认为,生态化作为一种方法论性质的工具,对语文美育大有裨益,它把语文教学放置于学生生命发展的广泛关联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为学生营造诗意的心灵“栖居”。
一、关于生态化语文美育原则界定的探讨
生态化是前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美育,用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美育,“就是探索语文教师如何运用美学理论于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施用美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情,使学生具有美的创造力,以此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生态化语文美育原则是以人的生命发展理念为指导,把生态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生态性、和谐等基本理念运用到语文美育之中,建构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准则。
二、关于语文美育定位的探讨
1、语文美育的本质是学生的生命发展
当前,现代人的身心承载着太多的控制与强迫,显出了越来越多的“无能感”,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加厉害!人常常成了科技“座架”上的忙忙碌碌的小虫;人的心灵深处往往形成“精神污染”,造成关系紧张,精神颓废,心理生态严重失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学生成了“知识容器”,心理生态损伤最为严重。当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语文美育担负着学生的心灵舒张和生命发展的使命,
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语文美育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教育。然而,传统的语文美育更多关注美育客体的探讨,而审美经验论告诉我们:美感的发生“不能仅仅看作是对某一具体的直接反映,而是要借助审美主体的一定心理结构作为中介”,审美心理的生态性对审美效性至关重要。语文美育必须重构学生的生态自我,和谐学生的生命发展,让他们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所以,语文美育的范式必须革新,美育视角必须着眼于学生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语文美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活艺术家”
语文美育是培养“生活艺术家”,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需要,
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提出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程总目标”中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语文新课标有关语文美育的要求主要有: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在“基本理念”部分,规定:“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部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总体而言,语文美育的重点目标是“审美能力”的建构。
语文教育承载语文美育目标,它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它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首先,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正是形成阶段,所以语文美育必须关注他们审美趣味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自信心,热爱生活。
其次,初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小,语文教育没有必要拘泥于教材,学生的美育发展空间较大,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指导他们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指导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总之,语文美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紧箍咒的束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培养的是“生活艺术家”。
三、关于生态化语文美育应用原则的探讨
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是生态化语文美育的和谐境界。生态性是语文美育的基础。 转贴于
生态性原则是指语文美育的手段和工具必须具有生态性,为缓解学生的心理创伤,提高他们审美感悟和审美创造服务。
教育的本质即人的生命发展,而“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意味着成长的个体在种种不同的活动领域中愈益自主、自觉和自信,亦即意味着主体……心理构成要素的发展”,而心理构成要素的发展与心理生态性密切相关。相对教育生态学而言,“应试”教育“实际上是片面地把人作为劳动力资源加以开发,说到底是把人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加以开发,以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工业文明观指导下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片面的开发和利用了人的自身”。同样,“应试教育”的语文美育,其指导思想、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及其模式等,都是或多或少是为工业文明进行中的人服务的,忽视了人类肌体和心理的生态性。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育必然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生态性需求。然而“人类肌体和心理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文明对人自身自然的片面要求,教育又片面地参与其中,所以往往也导致人们自身的‘生态危机’”。生态化语文美育方法正是为了缓解学生“心理危机”而提出的,生态性原则理应是生态化语文美育方法的首要原则。学生只有具备心理上的生态性,才能在愉快中审美,才能进入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生态性原则主要表现为:(1)手段和工具生态性。作为语文美育的方式,不管是情境法、美读法,还是作文法,其载体的本身——也就是情境、朗读、作文的本身,必须具有生态性,符合学生心理生态和心理和谐,否则便会产生负反馈效应,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2)宗旨和目的的生态性。生态化语文美育是美的教育,是人的生命教育,它是建立在生命发展观的基础上,寻求生命的和谐、人生的愉快与激赏、生活的乐趣与美的感悟、美的创造。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生态化语文美育的外在形式。形象性是语文美育重要手段。
生态化语文美育必须以形象说话,形象是语文美育的外在手段,“语文美育的显著特征即在于它审美观照上的形象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形象说话,让学生在形象之中体悟美,切记空洞说教,那样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
生态化语文美育必须符合美育的一般性原则,因为“美育的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人”。在生态化语文美育之中,形象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是由师生共同创设的,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良好的形象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正反馈,是一种和谐之美;反之,不良形象只能产生负反馈。在生态化情境美育法中,形象具体表现为:物质情境的形象性、多媒体创设音像情境的形象性、精神情境的形象性等。同样在生态化朗读美育中,形象具体表现为:节奏和停顿的形象性、语音和语速的形象性、语调和语气的形象性以及配乐的形象性等。
3、情感性原则
情感性是生态化语文教育的心理基础。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民族传统特色去完善适宜的教育内容。首先,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哲学根基。一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思想渊源。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相吻合,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思想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完整的系统,不能分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目标层面,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面对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遵从自然法则是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二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的方法论。道家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主张人类社会实践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基础。其次,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人为一体,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天人”共存发展的境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与永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一体”思想对矫正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过度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资源节约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传统生态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系统观,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与资源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第三,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仁爱万物”,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美德,这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在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力,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作为自然界的关键成员,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和我国传统生态文化提倡的生态道德观是一致的。因此,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既要以现代生态观念为指导,更要在全民中积极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道德观,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渠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传播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的冲击,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认知不足,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障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理念障碍。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学生理念的培育者,肩负着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历史使命。然而,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导入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着理念障碍。一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内容设计时是以考研重点、政策热点为导向,而对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讲解重视相对不足;二是部分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对孔、孟、荀等儒家思想和道家、墨家、法家生态文化思想的系统学习不足,缺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的现代价值辨识能力,难以将传统生态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评价观念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回答缺少充实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交流中的评价性语言难以起到反馈、诊断与激励作用。传统优秀生态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传统生态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难以做到全面和系统,只是点缀和陪衬,不能充分发挥现代生态文明的引导作用。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障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传统生态文化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需要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象生动和富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相长”“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学方法。而现阶段,基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进行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仅有极少数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图片、故事短片和现代化多媒体声、光、影教学设备,或者采用课堂小组辩论、课外信息收集等生动形象、富有乐趣的形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启发性教学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丰富而优秀的生态智慧,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偶然的课堂提问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网络环境因素。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存在方式、社会互动与精神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与沟通渠道,大学生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大学生开阔视野、探究新知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联网是继课堂教学和家长教育之外对大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造成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遭遇障碍。第四,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生态文化学习既需要教师主动在课堂上推动,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且多数父母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大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教育观念的陈旧与错误,导致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无知与幼稚,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家庭教育的误区加大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功利化趋势,注重个人利益忽略社会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利轻义的思想严重。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传统生态文化导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生态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在培育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生态文化素养与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生态文化素养、职业责任感的教师对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积极学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知识,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在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树立生态文明思维和创新精神,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价值多元化,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新内容、新形式进行讲授、讨论,提升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接受、学习和内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共生理念,使学生“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共建和谐世界。其次,鼓励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整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兴趣和提升大学生传统生态文化素养的先决条件,可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形成完善的生态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益于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甚至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反感等负面影响。针对追求新奇、思想多元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教师在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选择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兴趣。孔子曾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愤”与“悱”对学生进行传统生态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启迪、引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学习目的。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层面,要让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感受传统生态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如在讲授“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仁爱万物”等传统生态文化内容时,可通过图片对比,或者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测,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会真正领悟传统生态文化的现实价值,赋予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内涵,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第三,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82-02
在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断的历史中,民歌以其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滋养着5000年的文明。作为一种民族的和民间的艺术形式,民歌与它赖以生存的其他条件,除了最重要的地域条件之外,还有如艺术、文化、经济、政治、人文环境等等条件,也构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当外部条件起了变化的时候,这个生态系统怎么能够不被破坏呢?
我们知道,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民歌就以两大类形态而进入史册,一类是宫廷的、文人的,另一类是民间的、平民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土壤。诗经三百,风、雅、颂,学者们已指出《风》当属第二类,因而更有艺术价值。“诗三百”经过孔子(代表的是一个文人阶层)删改,相对于虽然同属文人,但被放逐于湘水楚山之间的屈原,他的楚辞《九歌》,明显的艺术价值更高,因为,后者更靠近地面,他所记录下来的民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生态”。
“原生态民歌”就是这样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掩藏着已经逝去或即将要逝去的无比厚重的历史,引领着世世代代匍匐劳作的默默无名的草民,记录着他们的情感变迁和劳动生活。那些声音在历史的风中飘拂不定,如果偶然地飘过了你的耳畔,你是怦然心动呢,还是双耳失聪?
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在人类还没有记录声音的技术能力之前,那些声音已经永远消逝在历史的黑洞之中了,只有在古籍充栋的暗室角落,翻拣着古老的诗集乐谱,才能依稀嗅出几丝微弱的气息。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下,有许多文艺工作者下去“采风”,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的民间民歌,但是囿于“左”的思潮影响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收集十分有限,更何况能下去采风的在偌大的中国又能有几人呢?
那些不能被文字记录下来的歌声,经过了世世代代的口头传唱和研磨,它飘呀飘,终于飘进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十一世纪,终于使那些“生态”之外的人们怦然心动了,因而被隆重请进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号演播大厅,这就成了《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以下简称为《盛典》)的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凡是有原始先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他的民歌,但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民歌能比得上中国的丰富而多样。《盛典》的演播现场,请来了民间歌手乐手就多达千人,连播七场,犹不能涵盖中国生态歌舞的万一。但从《盛典》播出的整体效果来看,无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那么,三年后的今天,作为这次《盛典》的参与人员之一,笔者从电视文艺研究的角度出发 ,对此又有了一些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感悟之一,要有敬畏之心、之情。中国的民歌,特别是那种原生态的民歌,是中华文化中无比珍贵的艺术瑰宝,而且是那种摈弃了任何商业浸染金钱气味的瑰宝,因为它直面的是人生,倾诉的是心灵。有真实乃有真情,有真情方有民歌。民歌属于大众,所以大众本能地就能够知道,什么是真民歌,什么是假民歌,走形变样的民歌在大众那儿是通不过去的。这一点,在对《盛典》各场的优劣评判以及对少数歌舞组合的观众微词中已可见端倪。
感悟之二,向民歌借鉴编导模式。在文学史和音乐史当中,民歌有自己非常独特的一点,那就是用最简单的艺术结构,却能够反映最丰富最淳厚的生活,塑造最直观最生动的音乐形象。前后重复、彼此呼应、相互对比、起承转合,这些艺术手段应用得是那么自然贴切,那么简洁生动,真的没有别的艺术形式能出乎其右。但耐人琢磨的是,《盛典》各场的节目编导,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濡染所致,整台节目的编导模式竟与民歌(尤其是山歌)形式那么相象。随意拈一场来举例吧,比如第一场,开场就象山歌的引子,高亢牵情,风格突显。接下来,几组节目相互对比呼应,展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体味彼此之间的相似相异,内容上则有跌宕起伏,疏缓交织。至于挑战环节,则成了“起承转合”的“转”的环节,掀起全场的。然后就是“合”的收尾了,气氛浓烈,兴犹未止。这种编导模式,与欣赏一首山歌的艺术感受何其相似!
即使是整个《盛典》的全部场次的编排,也类似这样的结构。因为,《盛典》并不是纯粹原生态歌舞的展示,它还有其它生态条件下存在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甚至已经明显成了表演化、商品化的艺术产品,也在《盛典》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较为明显的在第三场)。编导们隐藏在大幕的后面,不动声色地让观众通过不同的节目、不同的主持风格、不同的歌舞特点以及场内外的互动,从对比呼应中感受到不同的美感,咀嚼着民歌发展史的苦涩却又甘美的滋味,而在最后一场即第七场中将这种大对比凸显出来,将原生态的歌舞艺术之美凸显出来,将民歌与人与自然的美妙关系凸显出来,这样的一个大“合”,如同百丈悬瀑,轰然砸向人们的内心深处,那种震撼效果真是难以形容。
由此引出第三点感悟:充分把握和调动人的情感活动,这是电视文艺编导的艺术之魂。艺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都只能是站立在历史某一个点上的具体的人,艺术运动的过程说到底都是人的情感活动的过程。《盛典》所要展现的,既包括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在当前这个历史之点上的全貌,也要承载民族民间歌舞在历史纵向上的深刻内涵。恰如那些民间歌手在自己家乡的奇山丽水之间载歌载舞那样(《盛典》的大屏幕上能见到这样的场景),这种展现当然要摒弃寻鲜猎奇的商业俗套,保护民歌本真率性的艺术特色,用真情实感来把握和表现民歌的自然之美。所以,编导的艺术化成了浸透情感的细节安排,如舞台设计,主持人安排,民族服饰,绿色天穹投射的灯光,大屏幕上的画面,甚至精细到大榕树(这也是可圈可点的舞美设计)上的啁啁鸟鸣,都在努力营造一个舞台上的民歌生态环境,精心呵护着这些可能从未离开过大山怀抱的民间歌手的艺术感觉。这是何等的用心和用情!在什么舞台上,我们曾见过小到三四岁、大到七十多岁的歌手同台表演?曾见过在舞台上真的要喝米酒抽烟杆才能歌唱的演员?曾见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却能用民歌来融会贯通、神魂相依的场景?编导的用情至深,才能展现出这视听的华美境界、艺术的纯粹享受。艺术是人类情感活动的产物,电视艺术亦当如此。
前文中提到了舞台两侧的大榕树,它的舞美作用暂且不论,它的象征意义除了民族、文化等等以外似乎还可以延伸得更远,比如处于多种艺术形式“共生圈”内的电视艺术。这就是感悟的第四点:作为综合艺术的电视文艺,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瞄准全新业态,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的直播间里,总书记说:“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总书记对电商这种新鲜事物、新销售模式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被很多网友评为“史上最强带货官”,这带的是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业态,“小木耳,大产业!”基层党员干部要结合本地特点,挖掘本地特色,瞄准全新业态,拿出全新举措,努力推动产业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突出乡土特色,推动文化全面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文化之魂。各地要加强“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文化载体。要突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结合本地乡土文体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底蕴,订好乡村文明公约,建好文化特色村标。要抓好乡村文艺队伍建设,以接地气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弘扬正能量的文娱节目,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阵地;要抓好文化下乡,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宣教作用。要通过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彰显本地特色,努力推动文化全面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提升发展动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各地要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大力缩小城乡教育的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要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来教育激励下一愤读书,强身健体,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爱才之心,既要重视本土人才作用的发挥,又要注重引进人才,把“会念经”的和尚请进来,为本地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注重培育农村后备干部、复转军人、年轻党员、大学生村官等后备人才,鼓励高学历者回乡就业、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选调生扎根基层。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提升发展动力,努力推动人才全面振兴。
生态意识薄弱,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问题。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埋头书本,与实际生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态教学 教育意识 策略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传达情感社会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转变教师思维与文本解读法
在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意识教育,教师应该率先树立生态意识,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教师渗透生态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换一种思维,从逆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自学生字,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寻找重点段落,《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绍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说明里面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 但是,教师利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了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很多生活在西双版纳森林红濒临绝种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到现如今西双版纳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原始森林被破坏的现状。在同学的心灵深处埋下保护环境的火种,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态文学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可以在教师结束课程的时候,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问题,展现自我思考的思路;再来,教师引导学生写关于环保的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环保思维方法,去探究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学习了课文以后,知道大熊猫除了体态可爱”这一特点外,还有数量稀少这一特点,学生能从课文第15小节的“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句话知道大熊猫数量稀少。而且还是“活化石”。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收集关于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这就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久而久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有铺垫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比闭门造车更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首先得让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那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开展环境保护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第四章节《动物世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动物品种,开展了一次《保护动物,热爱地球》的知识讲座。教师在讲座开始之前就学生关于动物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后向大家介绍这些动物。让学生收集关于濒危动物灭绝的原因,进行交流。讲一讲你家的小动物,或者你跟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等。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讲座活动中,从自身对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交流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感悟,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4.实现生态意识从身边事做起
现如今的社会、学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物,滥捕滥杀等行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一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环保小卫士。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笔者在学习完《江山多娇》这一单元的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组织了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各处进行考察,用笔去记录,写下观察到校园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记录,真实的发现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让后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捡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树木花草,树立公示牌,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来爱护学校的环境。回到课堂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或者写一份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并且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在师生之间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自身成为保护社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摘要:草原文明遵守一套环境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
关键词: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千百年来,甘孜州草原生态系统,丰美的水草养育了藏民族,并孕育了藏民族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但随着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今,在草原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应当汲取草原文化中有益的精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现代、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西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人和草原文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思想内涵与草原生态文明的构建措施作详细阐述。
一、草原生态文明及其涵义
(一)草原生态文明
草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反映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
(二)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
草原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人与草原之间互相尊重与平等
草原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人类又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有机体,因此,人类在一切活动中,都要从认知和行动上承认草原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承认它的创造性价值,承认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就没有人类自己的价值。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所以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草原造物主的尊重。
2.人与草原是合作关系
近代以来,人类与草原之间的矛盾却从原有的和谐变得日益尖锐。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草原的改造和胜利,而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滥垦、滥牧、滥采等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人与草原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无疑是甘孜州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之一。
3.人、草原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当前大力提倡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最终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草原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倡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人们不仅要注重尊重和敬畏草原,而且也应当科学和合理开发草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人与草原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不可能有草原生态文明的出现。
二、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藏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环境思想
藏民族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已经认识和感悟到人与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共生共荣,草原生态共同体是生命的摇篮。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中,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
1.对自然的尊重
在生产生活中,藏族禁止挖掘草地、蓄意破坏草场,禁止在草地上遗留火种,禁止在河流中泼撒脏水、洗涤污物。在上,藏民族信奉的藏传佛教主张万物有灵,它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和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人们必须予以尊重。
2.对生命的敬畏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但不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在宰杀时,也表现出对它们的感恩和怜悯。藏族在宰杀牛羊时,都有虔诚地诵读佛经,以示感念。
藏族禁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狩猎,以促进它们生命的延续,并主张有节制地狩猎,禁止盗猎。
(二)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思想
多年以来,藏民族与草原的和谐共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了诸多生态思想。游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益于牲畜防疫、长膘,还有益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游牧可以避免牲畜长期在同一草场放养而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又能使牧民在草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牲畜与草场的和谐。在草场畜载量过大,草原破坏严重的今天,这种思想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三)朴素生活与适度消费
藏民族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草原上,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有节制地消费也就成为他们的美德之一。
藏民族历来知道有限的草场只能养育有限的牲畜,为了使牲畜可持续的繁衍,只能有节制的宰杀牲畜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绝对不会强行地增加养畜量以满足食肉的欲望。
三、草原生态文明的建构
如何在草原上创建绿色的发展道路,构建生态文明是重中之重。在构建草原生态文明中,建立生态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蕴含在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思想,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今的理念、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足,为我们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方法论。
1.在认识上,要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尊重与敬畏作为我们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树立对草原生态系统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只注重其工具价值的错误做法。
必须把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切实地创造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哪怕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还是部分人经济利益的损失。
2.在行动上,要将人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草原生态文明行为的目标。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合理地发展牧业,采用符合草原生态规律的养殖方式才能被生态文明所欢迎。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放弃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实行退耕还草进行单一的牧业生产,注意对草场的保持。这样做,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又可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符合草原生态的规律。
3.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宏扬藏民族传统的简朴、节约之风,避免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4.草原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依靠人类无尽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但特别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对草原的情感和热爱。
参考文献:
[1]薛晓源.生态文明 研究 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