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7 15:09:06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1篇

新闻评论定义外延之辨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闻评论的定义出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表述,笔者现搜罗展示于其下:

(1)“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①――林大椿

(2)“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②

――范荣康

(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③――丁法章

(4)“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赵振宇

(5)“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⑤

――马少华

(6)“新闻评论,顾名思义是相关新闻的评述、议论。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它是针对新闻报道中重要事实或社会现象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言论,是新闻传播媒体的各种言论的统称。”⑥

――薛中军

要想下定义,首先要找准它的属概念。从逻辑上讲,下定义就是要明确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外延),同时揭示被定义概念与其同一属概念之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内涵)。因此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所下的定义,无非也就是从新闻评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来加以概括把握,引申得之的。根据观察,学者们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概括不外乎这样几种表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新闻文体、新闻体裁。我们把它们分为两组:1.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2.新闻文体、新闻体裁。然后逐组来进行分析。首先,第一组外延,根据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评论文章”、“论说文”、“论说形式”、“言论”这些表述除了语词形式和语义范畴的一些差别外,实际语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论说形式”和“言论”的语义范畴明显大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换言之,“评论文章”、“论说文”一定属于“论说形式”和“言论”,但“论说形式”、“言论”不一定都属于“评论文章”和“论说文”。胡乔木同志曾经指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⑦既然是评论“文章”、论说“文”,自然具有内在的文体结构。而“论说形式”和“言论”语义则比较宽泛,它们可以仅仅只是一些零星的观点碎片,不必言之成文。因此,从概念限定的精确性方面来考量,“评论文章”、“论说文”更适合于作为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

其次,再来分析第二组外延。“新闻文体”和“新闻体裁”仅仅只是所适用的语境不同,语义也是基本相通的。在中外新闻史上,学者专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各自对报纸的定义,其中大多关涉新闻评论。比如,1818年英国的《报纸法》就指出:“报纸系指揭载公报新闻事件、注释及观察之纸片,因贩卖而印刷……”就把极富评论成分的“注释”与对事件的“观察”记载并列提出,初步表示了报纸两大基本文体样式的端倪。中国著名报业史专家戈公振为报纸所下的定义也很具代表性:“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⑧中国著名新闻学家甘惜分也表示:“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⑨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早就是学者们公认的一种新闻体裁。而“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是新闻内容最常用的分类方式,它往往依据新闻内容的基本性质对新闻进行分类,有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⑩通过以上对历史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得知,把新闻评论归属于一种特定的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也符合当代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因而以新闻体裁或新闻文体来定义新闻评论概念的外延同样也是可行的。

再次,为了确保对新闻评论概念外延的精确限定,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评论文章”和“新闻体裁”之间的语义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包含关系,相交领地就是: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因此,从新闻评论定义外延的层面上来考量,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具备新闻文体特征的语录形式或碎片形式的言论意见拒之于新闻评论概念的门外。

新闻评论定义内涵之辨析

在这个限定的外延区域内,我们还能否对新闻评论概念的内涵做出更加精准的概括呢?为了便于具体分析,我们把学者们对新闻评论定义的内涵限定浓缩为这样几组关键词:

第二组评论客体:新闻事件、紧迫问题、社会现象、思想倾向

第三组表达形式:阐述观点立场、发议论讲道理、判断思考

第四组性质特征:政治倾向性、针对性、引导性

第五组传播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第六组服务对象:广大读者、广大受众

对于第一组、第五组、第六组关键词,学者们的观点比较统一,从学者们各自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他们所达成的共识。但是在第四组关键词“政治倾向性”的揭示上,就可以听到来自学界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倾向性应该属于政论文的特点,现代的新闻评论不必都具有政治倾向性。而且,随着当今新闻评论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专业评论基于从可读性方面考虑而自觉摒弃了政治性话语,如果我们再三强调以政治倾向性来统率新闻评论的话,就会画地为牢,扭曲新闻评论概念的本身,因此政治倾向性不应该成为拘囿现代新闻评论发展的枷锁。

分歧最大的当数第二组:评论客体。范荣康、丁法章、赵振宇先生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马少华先生则认为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讨论至此,相关问题也就浮出水面。既然“一切刊载在新闻媒体上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评论文章”是成为“新闻评论”的一个要件,可以推导出,任何的“新闻评论”都必须刊载在媒体上,而且还须具有新闻价值。由此派生出来的问题是:在长期的新闻评论业务实践中,那些刊载在媒体上的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的评论文章,究竟具不具有新闻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学术界对“新闻”定义的探讨。“新闻”定义在20世纪末经过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后,目前被学界一致认可的有三种说法,即“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语用学范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者董天策经过分析后提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信息才是新闻的属概念,也只有信息概念才能整合‘事实说’和‘报道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完整的新闻定义应当是‘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1)如果以此认识基础来思考分析问题,那么“当前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都应该属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范畴,或者说它们都是从“新近变动事实信息”的认识基础上推导或提炼出来的,因此也就天然地具备了新闻价值的某种要素,如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具备了新闻品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新闻评论客体当应包含“新闻事件”、“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这些包含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元素。

当然,学者们的观点产生分歧的还有第四组关键词,那就是“判断”是不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我们知道,作为评论必须阐述观点、发议论讲道理、表达意见。但是,仅仅这几种表达形式还不能够揭示出新闻评论的本质规律。因为它们只是反映了论说文的一般规律,并没有揭示出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和特殊要求。任何一种显在的表达形式都对应着一种内在的思考路径,因而表达形式也是一个思考方式的问题。逻辑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最有效的向度就是认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应该也是一个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因此我们也就可以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来把握新闻评论的特殊规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判断”这种表达形式,是否揭示了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呢?关于这一点,港台和大陆的不少学者都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比如郭步陶先生在讲到新闻评论的性质时说:“判断,‘这是评论最重要的部分’。”(12)台湾《联合报》的主笔王民先生写的《新闻评论写作》第七章的标准就是:“最重要的一课――判断。”他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问题。”(13)另一位台湾新闻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把新闻评论的性能分为五种,其中第三种即为判断性,他说:“新闻评论对一切问题作评断,是一种最要紧的工作。”(1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评论学者马少华也认为:“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15)既然新闻评论不同于任何宽泛意义上的公民言说,那么它就必须符合一种“内在的文体自觉”,而“判断”正好是新闻评论文体表达形式上的一个特殊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认识需求,任何新闻评论都必须表达判断。对于那些评价具体新闻事件的评论,不但需要作者做出有力的价值判断,还需要作者做出及时的事实判断;而对于那些评价社会现象、思想倾向、社会问题等宽泛意义上的评论,如果不能做出事实判断,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而“判断”应该是新闻评论的立身之本。认准了这个基点,我们就可以把新闻评论和其他的边缘文体(如杂文)区分开来。新闻评论的结构遵循着严格的逻辑程序,有概念、有判断、有推理,有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而杂文的结构沿袭着形象思维的脉络,它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需要完整清晰的论证过程。因此,在新闻评论定义内涵的层面上来考量,有无判断、有无内在论证结构则可以成为新闻评论和杂文等边缘文体的分水岭。

通过上述甄别分析,我们可以把在媒体上发表的这两种类型的评论文章纳入到新闻评论概念的范畴:1.针对具体新闻事件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新闻时评、新闻述评)。2.针对当前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思想倾向表达判断的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评论文章(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结语

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结合本文的语义学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新闻评论的定义概括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表达判断、阐述自己观点、立场,具有内在论证结构的一种新闻体裁。

注释:

①③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范荣康:《新闻评论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④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新闻大学》,2006(1)。

⑤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⑥⑦⑧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⑨⑩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2)(13)(14)(15)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2(73)。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2篇

【摘 要】“新闻真实”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传统的“新闻真实观”研究具有形而上学的色彩。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形而上学不足以揭示“真实”的本质含义,主张“回到事实本身”。本文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新闻真实”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让“新闻真实”回归到“真实”本身,这种新阐释的核心就是让“新闻事实”自己言说。现象学“新闻真实观”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学理论研究方式,同时也彰显了新闻学人文科学的价值本性。

关键词 新闻真实;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

一、“新闻真实”的现象学涵义

任何一门学问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之上。在我国新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建国之前,我国的新闻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上处于一种比较朴素的发展状态,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闻学才真正走上学科自律的发展道路。新闻学之所以能够在当代中国获得迅猛发展,与整个社会对新闻的普遍需求有关,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面对着这种情况,国家制定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相关新闻法律法规,以此来大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今天,新闻事业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较20世纪80年代之前有了大的发展,但是相关的新闻理论却始终徘徊不前,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势头。陈力丹在谈到当代的新闻理论发展时说: “深化新闻理论的研究,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和新现象外,对基本范畴的研究应该重新赋予较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一个地做全面的考察,能够提出许多深入的思考。例如,已有研究人员分别就新闻事实、新闻价值写出了专题研究著作。可惜这种深入的研究尚限于学界的个别人。”笔者认为陈力丹对当代新闻理论整体状况的把握和认识是十分深刻而且全面的,当代的新闻理论不能只局限于对单纯的新闻现象的描述,更要对新时代所出现的新的新闻现象做出合理的理论阐释,这种阐释工作并不能仅仅以传统的理论做假大空式的臆测分析,真正的理论创新必须要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借助于新的理论武器对新时代、新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定位这种新问题所出现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这样的工作才是以新瓶装新酒,才会有真正的研究价值。

笔者认为新闻理论的创新必须要对传统的新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新形势下的全新反思,因为在一种理论体系当中,核心概念阐释不清,所谓的理论创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什么是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呢?鲍勃·富兰克林等人主编的《新闻学关键概念》中收入了236个新闻学关键概念,当然他也没有穷尽所有新闻学核心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闻学核心命题形成,这也是新闻学不断发展的表现。虽然新闻学的相关核心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必须形成本门知识所特有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不能随意转化成为其他知识的核心,否则该种知识的可靠性与独特性就无法保证。笔者认为在新闻学理论中,像“新闻真实”“新闻价值”“媒介”等等都是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从知识的体系上看,一定有一些概念在某种程度形构和规定着新闻学的基本思想,其中“新闻真实”就是这样的一个核心概念。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在建国以来的多次关于“新闻真实”的讨论中,主要形成了“本质真实观”与“现象真实观”,“宏观真实观”与“微观真实观”以及调和这两组互相对立观点的“新闻真实三层观”。笔者认为对“新闻真实”的正确理解不能将眼光只局限于“本质”“真实”“微观”“宏观”这些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之上,而要突破旧有观念的限制,对“新闻真实”概念中的“真实”合理理解才能形成正确的“新闻真实观”。

“真实”按照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就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实存状态,“新闻真实”就是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按照客观的实际情况,不参与任何主体的判断,将事情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近代以来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的“新闻真实观”都是以此思想为基础。但是笔者发现这种貌似纯粹客观的“新闻真实观”实际上仅仅只是人的一种观念构造的结果,这样的一种观念有着十分强烈的主观因素作为基础,因为新闻活动总是一种人的活动,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总会形成他认识事物的一个角度,对事物的观照实际上并不是现实的。按照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看法,任何事物对人的显现都只仅仅是一种“侧显”,因为人受生理条件的限制,知觉总有一定的阈限,所以那种超越于客观事物之上的纯粹的观看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纯粹的观看”只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构造的结果。这样人们看到所谓纯粹客观的“新闻真实”,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纯粹客观的真实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到真实,现象学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著名的现象学口号“回到实事本身”,“回到实事本身”不是完全排除任何人与历史的因素,而是要让事实本身自己显现,在这个显现的过程中“悬置”一切自然主义态度,即将任何未经反思的观念与判断都以加括号的形式置之不论,而让人能够在和现象照面的过程中直观到事物的本质。

对于新闻活动而言,新闻报道者并不是在报道之先,从主观上将新闻对象对象化,从而确立自己的一种先人为主的观念,而是要“悬置”新闻活动中的主观判断,让新闻事实自己表达。以2014年11月10日《新京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该报道题目为《河南××学院一男生表白被学校开除》,在今天这样一个爱情自由甚至爱情泛滥的时代,这样的报道的确是具有强烈吸引眼球的效果的,但是能说这是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吗?很明显,根据报道,这个刚上大一的学生的的确确被开除了,但是因为“爱情表白”吗?不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一所高等教育学校的管理者绝对不会因为学生的爱情表白而开除学生,人们看到导致该生被开除的原因是该学生在学校管理者劝阻该生的过程中以及该生父母到达之后,该生的一些过激行为才直接导致学校开除该生。但是《新京报》在报道的过程中,并非让事实说话,而是将自己的一些意念例如引起新闻受众的惊异、提升该则报道影响力的观念已先行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进而影响了真正的“新闻真实”。这无疑就是失实的报道。究其原因,就是对“新闻真实”的“真实”理解出现了偏差。

总之,根据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观念,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要“悬置”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任何先人为主的观念,让新闻事实自己说话,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新闻真实”。但是必须要区分清楚现象学的“新闻真实观”不同于“零度写作”中的主体消亡观念主导下的客观报道,在现象学“新闻真实观”中,十分强烈地存在着一种主体间性,即让新闻事实自己表达,这里新闻事实不再是冷冰冰的抽掉了人的存在处境的简单的社会事实,而是让新闻事实通过现象学意义上的具有无限生机的和表达可能性的“现象”自己对人言说,此时新闻活动中的受众也不再是置身于新闻事件之外的单纯的聆听者,而是和通过切身的体验,同新闻事实一道进入对新闻存在的感悟活动中,这样的真实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

二、现象学“新闻真实观”的理论价值

首先,现象学“新闻真实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为当代的新闻学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视野。

新闻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将研究的客体对象化,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必须将自身的一切主观因素排除在研究活动之外,从而揭示对象的客观规律,达到对真理的揭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包括自然科学)是对存在者的研究,存在者可以大到天体宇宙,小到人的情感心理,关键是这些“存在者”都是可以以实体的形式而存在的“存在者”,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中,这些“存在者”是异于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人的存在者,它们的关系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在认识活动中,“真实”就是主体的认识与认识对象完全符合,这种认识活动的结果就是真理。

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的是,在人文科学研究活动中,活生生的人的要素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始终。活生生的人是指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世界不再是外在于人的认识对象,而是随时随地都将人的历史、人的现在与人的未来串联起来的境遇式的存在环境。但是在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活动中,由于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原本是活生生的人的体验都转化成了认识对象,例如情感、想象力、道德伦理、审美体验也都转化成了实体性的存在者,都成了与人相异的一种东西,这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的敞现。

在新闻学研究中,任何新闻实际上都是关于活生生的人的新闻,所以“新闻的真实”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客观真实,而是一种渗透融合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的真实,以上文所举的新闻报道为例,如果报道者能够以境遇化的方式去理解“表白事件”的话,则从性质上它就转化成为一个“开除事件”,所谓境遇化的理解就是“悬置”任何现成的观念,设身处地地了解该事件。这样“事件”对于报道者而言就转化成一个内在于自己的“事件”,该事件的真理也就在事件自身的显现中完成了“揭蔽”。

胡塞尔说现象学首先是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新闻学研究时,人们也不再将新闻事件看作是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通过理解与诠释,使新闻事件的本质得以自身显现的过程。这种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研究来说无异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其次,现象学“新闻真实观”揭示了新闻学的价值本性。

传统的“新闻真实观”不管是“本质的真实”还是“现象的真实”,或者是“微观的真实”和“宏观的真实”以及它们的统一,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闻学研究基础即新闻的价值本性。价值就是对人的有用性、对人的意义。如果在新闻活动中,只追求客观的真实,而忽略它对人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纯粹客观就如康德所说的在“真空中飞翔的鸽子”一般。现象学的“真实观”总是有关于人的“真实”,海德格尔通过一把锤子说明了真正的真实总是不离人的一种真实状况。他说,一把锤子,在没有使用它时,它就已经在那儿了,但是此时锤子与其他的物件,例如没有生命的石头一样自然的存在,它们本性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当人们使用锤子的时候,锤子就明显与没有生命的石头区别开来了,锤子的本性正是在这种人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对于“新闻真实”而言,所谓的“真实”也就是在对人的有用性的基础之上,它的意义才显示出来。任何与人的存在无关的“新闻真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3篇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 教材体系建构 问题意识

《新闻学概论》(又称为《新闻学原理》、《新闻理论》等)是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属于理论新闻学范畴。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新闻素养与新闻观念的课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规范、专业操守等方面的熏陶和影响。着重阐述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使学生了解新闻的本质特征及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质、功能作用,从而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提供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如果把整个新闻学科体系比喻成一个金字塔,《新闻学概论》就相当于金字塔的顶层,既能为新闻史课程提供理论视野和史观,又能为新闻业务课程提供理论支撑。

《新闻学概论》在我国传统新闻学教育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也是长期以来难题最多、发展历程最坎坷的。从上世纪50年代王中的《新闻理论大纲》被批判起,新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长期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至于到今天,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课堂上,仍然没有相对统一的口径。随着传播学的引进,新闻学理论同传播学理论之间又产生了复杂的关系。目前各校新闻理论课程因此而呈现出形态各异、内容明显差异的状态。同为一门课程,各校学生掌握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而教学中存在着新闻传播理论无用,学不学都能干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新闻传播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滞后新闻传播现实的发展,如报团、媒体经营管理、新闻体制改革等;其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经常受到不正常的政治干扰。当前新闻界各种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规范的缺失,进一步凸显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新闻学基础理论究竟应是怎样的框架并无定论,除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事业概述和新闻真实性等最基本的理论之外,不同的作者所添加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目前新闻理论教材出版已有五十种以上,这些书中有少数属于研究性的论著,但不适宜做教材,多数教材则存在明显的问题:观念陈旧,套话较多,无法说明现实传媒的发展。新闻理论是一种应用性理论,作为教材应让实际新闻工作者看了以后,对照自己的工作,感到若有所思,这样的教材才是成功的。新闻理念的任务应提出一种工作标准,让学子有一个努力的方向。许多教材虽称“教程”,但与实际授课之间都有一定距离。许多教材中的章节,是只能看,不能讲。也就是说,作为教材,不能没有体例。但在实际讲课中,这一部分就被忽略了,因为它的抽象、沉闷使得讲课者和听课者都难以忍受。

传统的大部分教材大同小异:开头给新闻下个定义,然后简略回顾新闻事业的从邸报到便士报再到现在公共新闻的发展历史,然后将新闻与其他相近领域如宣传、舆论逐一对比,接着条分缕析地对照中外三种新闻媒介体制。从对比中批判地介绍外国的先进经验,然后分析我们新闻媒介的种种优势长处。五性一统双重体制等,对重要概念如新闻自由及新闻价值等作梳理。最后以新闻改革为契机展望新时期新闻发展的前景。这类教材以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已出至第三版)为代表。在各大高校中,该书也是使用最普遍的。该书主要分三大块:新闻学原理,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新闻媒介和社会系统的关系。著者20年来先后写过五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每次出版根据不断发展的新闻实践都针对一些内容、观点进行了补充、更新。

有论者认为此书大多只是传播学的内容。如“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新闻媒介的性质”、“新闻媒介的功能与效果”、“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受众”、“新技术与新媒体”,多是传播学内容,不过只是加上了“新闻”两字。全书如果说有新闻学内容的话,第十三章的“新闻选择”才是新闻学所研究的对象。…

这种说法自然有偏颇之处,笔者倒是认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章在整个体例中有些突兀,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的安排让人费解,真实是新闻本体论范畴的内容,党性、指导性、群众性严格来说不能算基本原理。很多学生都迷惑:《新闻学概论》到底是一门什么学科?理论吗?从字面理解是这样的。但是中间又有很多新闻史,乃至业务方面的知识,看上去内容很驳杂无章,实际上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把这些有关的新闻学知识串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学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不少学者尝试以传播学框架来建构新闻学理论。以传播学构建新闻学理论的主要有黄旦的《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和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和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童兵的著作是部级重点教材,出版时间较早,相对而言在高校影响更大。该书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原理,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有教师以此书作为新闻理论教材,笔者认为这并不合适。

在众多的新闻理论教科书中,笔者认为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教材。该书在结构和体例上实现了真正的创新,完全以新闻理论的关键词作为章名,对新闻、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宣传学及舆论学等内容进行深入阐述。最重要的是,此书吸收了新闻实践和理论的前沿成果,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在内容和观点上颇具新意,对于中国新闻实践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学界对陈力丹的著作有不少好评,如陈秀云指出该书具有“明辨”(即通过讲述理论或概念的来龙去脉来辨别理论和概念)、“致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超功利”(新闻专业理想的追求)的特点。

笔者认为该书的问题意识很强,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我们都认为没问题的现象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对新闻理论的诸多观点进行了深入、宏观的探究。

在分析造成新闻不真空的诸多具体原因时,除了学界常提到的体制性失实、文学想象造成的失实、采写编导致的失实等原因外,作者独到地提出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现象,如新闻联播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 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更尖锐地指出还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即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特别是我国国家领导人外访接受记者采访,文字报道有意删除我方不满意的提问和回答;或外国元首来访问,到大学做报告,有意删除我方不愿意听到的话。作者对此进行了简短的评价:现在是信息时代了,这样的做法显得很拙劣。

在论述新闻价值受意识形态限制时,作者指出,一旦某种新闻的编排得到认可,往往就形成一种工作上的惰性,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思维,其实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强制要求这样,而是我们自己为了“保险”起见,习惯于按照某种套路来选择和表达对事实的价值认识。接下来,陈力丹饶有趣味地列举了《新闻联播》的节目套路:

――×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与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出访×××,会见了×××,高度赞扬两国关系,对×××表示欢迎,支持×××的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就×××发表声明,对×××表示遗憾,提出抗议,继续关注。

――“×五”期间,我国×××重点工程,突破×××课题,创造效益×××,实现利税×××。

――××省××市××县××村加强学习“×××”的重要精神,切实为农民解决实事。

――×××海关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件,查获×××共×××件,价值人民币×××元。

―今天是×××纪念日,我国各地群众、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普及×××知识,加强×××教育。

――×××事件的原因已经查明,有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今天是×××诞辰×××周年纪念日,×××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缅怀这位×××家。

××国群众不满×××,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国议会以××票支持、××票反对、××票弃权通过一项×决议。

――×××,×××,请看今晚19:38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事实客观性与新闻真实性的密切关联角度,通过对已有新闻真实性的若干论述剖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现实新闻事例,阐释了“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一命题。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界学界对此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人们对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并无异议,均认为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一旦失实,也就不是新闻了;但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各自的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事实上,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新闻真实观”。①其实,无论以何种概念诠释新闻的真实性,都不能否认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一命题。新闻真实性的讨论源于具体的新闻实践,归结于新闻专业理念的认识。

一、新闻真实性的主要观点及其剖析

1.“现象真实论”与“本质真实论”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真实指陈述与被陈述的对象必须一致。

“现象真实论”指新闻报道要据实反映客观事实显现的外在特征和相互联系,要求对直接观察和了解的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细节报道准确无误。

“本质真实论”认为现象只是本质的外在显现,本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新闻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的描写,而是事物本质的报道。”②新闻报道只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反映带规律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现象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同时认为“新闻学中‘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③另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本质,即对事实的本质反映真实才算做到新闻真实,对现象反映真实不一定真实;再种则认为新闻报道既存在现象真实问题,也存在本质真实问题,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性不同层次的要求。

上述观点是基于把客观事实作了现象与本质上的二维层次划分,所以出现了三种新闻真实性的标准。

2.“微观真实论”与“宏观真实论”

“微观真实论”指新闻报道的每一个具体的基本元素都要做到真实准确。这一论述与“现象真实论”颇为近似,是从报道者观察事实的角度和程度上来要求的,表述上比从表象、现象上做到真实准确更加严谨些。

“宏观真实论”则指新闻报道能够从总体和整体上去观察事实、反映事实和报道事实。这一论述更多地是要求记者及新闻媒体注意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尽可能从事实的总体和联系上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宏观真实”涵括了“总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等概念,与“本质真实论”有相通之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微观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一种认为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

3.“浅层真实论”与“深层真实论”

“浅层真实论”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元素必须准确无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包括数字、史实和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所反映的事实过程、细节、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新闻中所涉及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深层真实论”指新闻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实外,很多时候还要对大量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概括与分析,这种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辨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这一论述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结合的问题,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提出的要求。

笔者以为,无论是“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还是“浅层深层真实论”,基本上都是对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是真实的”或者“怎样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做到真实”的一种探讨。它们的区别只是所提出的新闻真实与客观事实达到一致的标准略有不同而已。“现象真实”、“微观真实”与“浅层真实”等概念,实际上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的、普适性的要求。而“本质真实”、“宏观真实”及“深层真实”等论述,则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种高层次的要求须视具体的新闻实践及表现文本来定,不可一概而论。至于怎样才算做到“本质真实”,更多地体现在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认识程度,属于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层面;“宏观真实”要宏观到多大的范畴,也是难以把握的标准;“深层真实”中的深度达到何种程度才符合真实要求,也很难有一个界定的标准。这些探讨理论上很容易陷入一种形而上的无谓争论中,新闻实践也难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倒不如换个角度阐述更明确顺畅些。

二、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

1、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④艾丰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无论他怎样判断,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过程一旦结束,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包子是否为“纸做的”,真相一查便知,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便为众人所瞩目,后被证实为假新闻,令人震惊和愤怒,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长期以来,国内新闻界在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基本以新闻报道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作为标准,认为“新闻真实可以定义为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真相相一致。”⑤有的甚至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⑥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等同于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解说,有其合理性,如对一些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做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甚至涉及的人物、有关数字等等,完全可以客观地如实记录下来,如同前面提到的“现象真实”、“微观真实”、“浅层真实”,这些普遍性的事实元素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易于认定。但对于一些非事件性新闻,诸如解释性新闻的报道,把新闻的真实性理解为新闻报道与客观实际和客观现实完全相符,其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想要求而已,因为这里面有记者及新闻媒体对客观事实的主体认识问题。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并不是所有的客观真实和事实真相都能够被记者甚至人类所把握和认识,如何获得事实的真相,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虽然能够认识世界,但这种认识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正如前面所言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一样,“根本属性、本来面目、事物的本质等等是无形的,它们是由人的认识反映出来的,而人的认识本身又受到很多限制。”⑦因此,界定新闻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与客观真实完全相符的尺度有时很难把握,况且真理也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记者和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任务就是报道事实,传递信息,进行社会舆论监督,一些人类暂时无法认识或者很难一时弄清楚的事物和问题,记者当然也没有能力去认清。比如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它本身的真伪问题,只有待权威机构科学检测以后才能尘埃落定,记者和媒体的能力一时是无法认定的,在真相大白之前,只要随时跟踪报道各种现实说法并据实引用信息来源,就算做到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是以现实世界的现象为报道对象的,新闻真实性在于用事实来描述事实,即便事实是暂时的、偶然的、片段的。新闻界应从“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浅层深层真实论”等无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事实的客观性及客观真实性制约着新闻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种说法理论上更为科学,也符合具体的新闻实践。

注释

①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②彭慎:《新闻报道的政策思想》,《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

③孙旭培:《“本质真实论”剖析》,《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④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版,第78页。

⑤张达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5篇

关键词 新闻 事实 真实性 客观性

新闻真实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界学界对此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人们对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并无异议,均认为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新闻一旦失实,也就不是新闻了;但对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外延又有各自的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事实上,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也“实际存在着不同的新闻真实观”。①其实,无论以何种概念诠释新闻的真实性,都不能否认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一命题。新闻真实性的讨论源于具体的新闻实践,归结于新闻专业理念的认识。

一、新闻真实性的主要观点及其剖析

1.“现象真实论”与“本质真实论”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真实指陈述与被陈述的对象必须一致。

“现象真实论”指新闻报道要据实反映客观事实显现的外在特征和相互联系,要求对直接观察和了解的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细节报道准确无误。

“本质真实论”认为现象只是本质的外在显现,本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新闻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的描写,而是事物本质的报道。”②新闻报道只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反映带规律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现象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同时认为“新闻学中‘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③另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本质,即对事实的本质反映真实才算做到新闻真实,对现象反映真实不一定真实;再种则认为新闻报道既存在现象真实问题,也存在本质真实问题,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性不同层次的要求。

上述观点是基于把客观事实作了现象与本质上的二维层次划分,所以出现了三种新闻真实性的标准。

2.“微观真实论”与“宏观真实论”

“微观真实论”指新闻报道的每一个具体的基本元素都要做到真实准确。这一论述与“现象真实论”颇为近似,是从报道者观察事实的角度和程度上来要求的,表述上比从表象、现象上做到真实准确更加严谨些。

“宏观真实论”则指新闻报道能够从总体和整体上去观察事实、反映事实和报道事实。这一论述更多地是要求记者及新闻媒体注意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尽可能从事实的总体和联系上去反映和报道事实。“宏观真实”涵括了“总体真实”和“整体真实”等概念,与“本质真实论”有相通之处。

围绕这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对事实的微观反映真实就做到了新闻真实;一种认为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二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

3.“浅层真实论”与“深层真实论”

“浅层真实论”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元素必须准确无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包括数字、史实和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无误,新闻所反映的事实过程、细节、环境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新闻中所涉及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深层真实论”指新闻除了报道某一具体事实外,很多时候还要对大量相关材料进行综合、概括与分析,这种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辨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这一论述实际上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相结合的问题,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新闻真实性提出的要求。

笔者以为,无论是“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还是“浅层深层真实论”,基本上都是对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是真实的”或者“怎样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做到真实”的一种探讨。它们的区别只是所提出的新闻真实与客观事实达到一致的标准略有不同而已。“现象真实”、“微观真实”与“浅层真实”等概念,实际上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的、普适性的要求。而“本质真实”、“宏观真实”及“深层真实”等论述,则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种高层次的要求须视具体的新闻实践及表现文本来定,不可一概而论。至于怎样才算做到“本质真实”,更多地体现在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认识程度,属于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层面;“宏观真实”要宏观到多大的范畴,也是难以把握的标准;“深层真实”中的深度达到何种程度才符合真实要求,也很难有一个界定的标准。这些探讨理论上很容易陷入一种形而上的无谓争论中,新闻实践也难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倒不如换个角度阐述更明确顺畅些。

二、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

1、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事实作为物质存在的客观范畴,无疑具有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特质,能否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则取决于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以及发现、挖掘这种新闻价值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事实的存在是客观的,能否被反映则是主观的,事实的存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更移。“事实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过程。”④艾丰这个定义就明确了事实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定性。任何事实都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主观事实。无论什么人,无论他怎样判断,事实就是事实。事实既不因人判断它不存在而消失,也不因人对它加工改造作判断而改变其本来面目。事实一旦发生,过程一旦结束,它就不可更改和移易。正如曾轰动一时的《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看到两个事实:包子是否为“纸做的”,真相一查便知,事实本身并不因新闻报道而改变;《纸做的包子》一经播出,便为众人所瞩目,后被证实为假新闻,令人震惊和愤怒,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是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存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观,再次得以印证。事实作为客观存在,不是任人捏搓的面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而且是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唯一尺度。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2.事实的客观性制约着新闻的真实性

长期以来,国内新闻界在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上基本以新闻报道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作为标准,认为“新闻真实可以定义为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真相相一致。”⑤有的甚至认为新闻报道“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⑥也就是说新闻的真实性等同于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种对新闻真实性的解说,有其合理性,如对一些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做到,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甚至涉及的人物、有关数字等等,完全可以客观地如实记录下来,如同前面提到的“现象真实”、“微观真实”、“浅层真实”,这些普遍性的事实元素是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易于认定。但对于一些非事件性新闻,诸如解释性新闻的报道,把新闻的真实性理解为新闻报道与客观实际和客观现实完全相符,其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想要求而已,因为这里面有记者及新闻媒体对客观事实的主体认识问题。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并不是所有的客观真实和事实真相都能够被记者甚至人类所把握和认识,如何获得事实的真相,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从哲学认识论来看,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虽然能够认识世界,但这种认识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正如前面所言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一样,“根本属性、本来面目、事物的本质等等是无形的,它们是由人的认识反映出来的,而人的认识本身又受到很多限制。”⑦因此,界定新闻的“本质真实”、“宏观真实”、“深层真实”与客观真实完全相符的尺度有时很难把握,况且真理也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记者和媒体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任务就是报道事实,传递信息,进行社会舆论监督,一些人类暂时无法认识或者很难一时弄清楚的事物和问题,记者当然也没有能力去认清。比如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它本身的真伪问题,只有待权威机构科学检测以后才能尘埃落定,记者和媒体的能力一时是无法认定的,在真相大白之前,只要随时跟踪报道各种现实说法并据实引用信息来源,就算做到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是以现实世界的现象为报道对象的,新闻真实性在于用事实来描述事实,即便事实是暂时的、偶然的、片段的。新闻界应从“现象本质真实论”、“微观宏观真实论”、“浅层深层真实论”等无谓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事实的客观性及客观真实性制约着新闻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种说法理论上更为科学,也符合具体的新闻实践。

注释

①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②彭慎:《新闻报道的政策思想》,《新闻业务》,1953年第20期。

③孙旭培:《“本质真实论”剖析》,《新闻学新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④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版,第78页。

⑤张达芝:《新闻理论基本问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6篇

记者吴华也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真相大白后,事件制造者由于故意造假行为,不仅遭到了舆论谴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不过,这里要假设,如果记者吴华不是这一事件的合谋者、制造者,而是他确实偶然拍到了这样的镜头,并且把它作为新闻传播出去,这时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或者虚假性)?老虎在山里真实地出现过,这是事实,这是实际存在过的现象。记者看见了,并且真实地拍了下来,这样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不是真实的新闻,在什么意义上不是真实的新闻?如此假设,并不是纯粹的想象,在实际采访中,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那里采访,记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报道出来,可事后却证实所报道的现象、所记录的话语,是被采访者预先专门为记者设计的、准备的、制造的,并不是某个单位、某个地方、某个人的实际情况。于是,人们说记者的新闻报道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这里要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不真实?什么样的虚假?记者当初亲眼看到的事实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事实?当初所谓的真实报道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在理论上讲清这一系列问题,要费很大工夫,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但无论如何,首先需要认真厘清“事实、真相、真实”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笔者在这里的解释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衷心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三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1.事实。这里所说的事实,当然是指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或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一定是事实,新闻性、新闻价值不过是从新闻学角度对事实的范畴化或分类限定①。

什么是事实?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严格地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②,这足以说明人们在事实概念理解上面临的困境。但是难理解,并不意味着不能理解。如果放在具体学科范围内来界定事实,会更容易一些。

新闻学科所说的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就是指实际发生和实际存在的事物状态或状况。这里的“事物”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物质性的事物,也包括精神性的事物。就是说,我们把人们的思想活动、言说活动,也叫做事实,因为它们都是实际发生的情况。新闻报道的对象就包括这样的事实,某人说了某话,某人说他/她怎么想或怎么想过,在原则上都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事实对象。因此,新闻学或新闻实践视野中的事实概念,是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和我们在唯物主义哲学意义上严格界定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的作为真实判断的事实都有一定的差别,不能完全等同。

作为新闻报道对象的事实,更像哲学意义上的“存在”概念,即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就是事实,但可能性的存在不属于事实。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事实具有充分的实证主义的事实特征,即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可以直接经历的事实,是可以为人们直接知觉到的事实,是可以依据一定的证据证明存在过或存在着的事实。

无法证明的所谓事实,只能是推测或想象,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有必要出现,必须加以说明。

强调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认识的内在要求,这样的内在诉求决定了新闻报道不可能关注所有的事实,而是主要关注特殊的、个别的某些事实,关注在新闻认识观念中认为有意义的事实。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报道往往不能呈现社会现实的整体面貌,新闻传播也承担不起呈现社会整体面貌的重担。这是我们理解作为新闻事实的事实概念时必须注意的。

2.真相。“真相”在直接意义上是与“假相”

相对应的概念;真相、假相都是针对事物的现象而言的,而现象是针对本质而言的,真相、假相都是以现象概念为上一级概念的二级概念。

真相是指真实地表现了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因此,真相和本质是一致的;假相则是指没有真实地表现一定对象的实际情况或本质的现象,相反,假相是那种遮蔽了、掩盖了一定对象实际情况的现象,因此,假相是和本质不一致的。

但是,不管是真相还是假相,都是存在的,都是人们可以感觉、知觉到的事实现象,都具有客观性。如果说真相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那就可以说,假相也是一种事实性的存在。但如上所说,相对事实的本质来说,它们必定不是同样性质的客观存在。

一种现象到底是事物的真相还是假相,只有经过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得到区分和认定,这正是新闻采访、报道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突出的难题。新闻采访中,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那些现象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现象(是真相还是假相),不是一下子就能观察出来、访问出来的。因此,总是存在着这样的可能:记者把真相当成了假相,或者把假相当成了真相。

一旦真假不分或者真假不辨,就会造成诸多迷惑,甚至引起某种混乱。非故意制造的假新闻,其认识论根源就是记者没有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分开来。

假相也是事实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些说法与人们在生活层面的通常理解不太一样。假相中的“假”,是对事物表现出的一种外在现象性质的界定。说它是假相,就是因为这种现象不能反映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反映事实的本质状态,并不是否认这种“相”本身不是事实或不存在。正因为假相是一种特殊的事实性的存在,所以才有可能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甚至被当作真相去报道,从而引发一些特殊的新闻虚假问题。如果假相不具有事实性,也就很难直接被当作新闻事实去报道了。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看到,一些人会故意制造假相,把事物本来没有的东西、没有的现象故意制造出来,然后再“附加、粘贴”到事物身上,让人们觉得事物本来就有的,这就是制造现象、制造假相。比如,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把马戏团里的老虎“放虎归山”,制造了山里有老虎的现象。这一现象自然是假相,它不仅没有呈现出山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掩盖了山里的实际情况。如果再通过记者、媒介加以报道,这就是典型的制造假相、制造新闻。显然,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蒙骗、欺骗社会大众的不道德的(甚至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由此看来,说新闻传播者只要报道事实的现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追求事实本质的观点,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但是,不管假相是怎样生成的,假相本身的存在是客观的。有人把马戏团的老虎放入山里,只要这样做了,这个事实就是不可否认的。一旦制造了假相,这个假相性的事实就确实发生过、真实存在过或仍然存在着。因而,我们可以说,事实也有“真事实”和“假事实”之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假事实”和人们平常所说的“虚构事实”不能完全等同。假事实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把它称为事实;但虚构事实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是纯粹主观性的存在,是纯粹主观性的构想、想象和捏造③。

因而,对“假事实”的报道是有所谓的事实根据的,而对虚构事实的报道,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正因为这样,前一种情况下形成的新闻报道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社会影响更加恶劣。

3.真实。真实是个认识论概念,是指认识结果与认识对象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作为结果的认识与认识的对象符合,就说认识是真实的,如果不符合,就说认识是不真实的。新闻真实也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因为从认识论角度看,新闻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认识活动,是人类以认识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具体形式。按照这样的逻辑,新闻真实的具体所指就是:“新闻作品(报道)”如果与“所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

相符合,就说新闻是真实的,相反,就说新闻是不真实的。由于在新闻报道与对象实际情况之间往往存在着符合程度的高低问题,于是,也就有了新闻真实的程度或失实的程度问题,相应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概念,诸如基本真实、部分真实,或基本失实、部分失实等④。

由于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所报道对象的符合性及其符合程度,因而什么是“实际情况”,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其实就是指事物的真相。我们不能把假相叫做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假相遮蔽、掩盖了事实的实际情况。山里本来没有老虎,有人故意放一只马戏团的老虎进去,使山里有了老虎,这就等于掩盖或遮蔽了山里本来(事实上)没有老虎这个真相,同时,却制造了一个有老虎的假相。因而,新闻真实的确切所指是: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的符合。如果新闻报道只是与事实的假相符合,尽管也是一种与事实的符合,但却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笔者曾经用“真相真实”和“假相真实”这对概念反映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情况⑤。由此也可以说明,仅仅用“现象真实”反映新闻真实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因为现象包含真相与假相,而只有真相才能够反映事实的本质,只有真相真实才是事实的本质真实。

三个概念间的关系

1.事实与真实。在新闻认识论或新闻真实论的视野中,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事实针对的是新闻的本原,真实针对的是传播状态的新闻。新闻的真实与否,只能通过相应的事实去衡量,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唯一的和最终的标准。事实以外的任何标准作为衡量新闻真实的尺度都是绝对错误的。

新闻真实首先是相对具体事实的真实,因而新闻真实在本质上属于事实性真实。新闻中的其他非事实性信息,比如传播者或者媒介组织的意图信息(倾向性信息、情感信息、意见信息),都不属于新闻真实范围内的信息,也不是事实能够检验或证明其真实性的信息。这是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之间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关系。

在事实与真实之间,新闻的真实与否,在逻辑上受制于事实。因为,事实是源,新闻是流。超越事实的新闻,不再是新闻。但是,新闻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在逻辑上无法左右的,因为事实总是先于新闻而存在,事实是自在的。当然,新闻可以再现也可能建构新闻事实的形象,并且,研究已经证明(比如框架理论),新闻对事实的呈现总是再现与建构的共同结果,即不管事实如何,新闻对事实的面目呈现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相对事实来说真实总是有限度的真实⑥。

尽管新闻真实不能左右事实的本真面目但新闻所呈现的真实却能影响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想象。新闻真实的完整实现,不只是报道真实的问题,而是贯穿新闻传收整个过程的问题:事实真实是源头(本真),再现真实是中介(媒介真实),收受真实是归结(理解真实)⑦。

2.事实与真相。事实与真相,在本体论意义上是统一的存在。相对事实来说,真相是事实实际情况的感性显现。存在过的和存在着的都是事实,但并不一定都是事实的真相。真相是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真相都是事实,但事实并不都是真相,事实中可能会有假相。可以说,在现象层面上,事实是由真相性事实和假相性事实共同构成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事实都必然包含真相和假相,而是说,在有些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就是事实的真相,它们是完全同一的;有些极端情况下,事实的现象完全是假相,与事实的本质是彻底背离的;在更多情况下,事实的现象中可能既有真相,又有假相。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认识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复杂的新闻事实来说,新闻报道只能在过程中实现真实报道,逐步呈现事实的真实面目。

一则新闻报道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必然呈现了一件事实的真相。人们看到的是事实,但未必是真相。比如,你看到一个被抢劫的现场,但这个现场到底是否由抢劫造成的,即它是否真实呈现了抢劫的实际情况,还难以判断。如果这个现场是真实发生的抢劫造成的,事实就是真相;如果这个现场不过是有人故意制造来迷惑人的,那它就只是事实,而不是抢劫的现场真相。我们想反复说明的是,事实与真相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却是含义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新闻报道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3.真相与真实。真相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新闻的使命首先是走向事实本身,让事实通过新闻报道显现出自身的面目,呈现出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新闻就实现了基本目的,而新闻真实则达到了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

呈现事实的实际情况、本来面目,需要记者直面事实,以对事实负责的原则或态度面对事实。报道新闻事实,首先是尊重事实,为事实负责,需要的是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客观精神⑧,而不是为某群体或某个人负责,这才是新闻认识中的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记者在呈现事实时必须去追求这样的境界,因为它是确保揭露事实真相必须有的基本主体条件。

真相呈现的是一件事实的整体的实际情况,而不只是某一事实要素的实际情况,也不只是构成整体事实的某个事项的实际情况。因而,新闻真实如果只要求新闻中呈现出来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还远远不够。最为关键的是新闻必须呈现出报道对象整体的实际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说新闻报道了事实,揭示了真相。

点简要的结论

1.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与事实符合,是新闻真实的起码要求,凡是报道的,都是存在的,但存在的,并不必然是事实的真实情况,并不必然是真相。因而,与事实符合并不必然保证新闻是真实的新闻,只能说是与相关存在相符合的新闻。至于存在是什么样的存在,还是需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

2.弄清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事实与真相的关系,是新闻实践面临的真正难题。可以说,记者碰到的都是事实,但并不都是真相。如何在事实中把真相鉴别出来,这才是新闻采访的关键,也是实现真实报道的核心。记者的鉴别力、发现力、洞察力,首先表现在判断事实是否是新闻事实的能力上。而新闻事实能否转换成真正的新闻,就表现在他/她能否把事实与真相区别开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把表征事实的真相与假相区别开来。找到了、发现了真相,才算找到了、发现了真正的新闻。

3.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从上面两点得出的一个自然结论是:与真相符合是新闻真实的最高境界。与真相符合,要求新闻是对报道对象实际情况的反映、呈现既是全面的、客观的,同时也是正确的。这不仅是对具体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新闻报道的一种价值诉求。对任何一个新闻媒体来说,努力通过自己拥有的新闻媒介,将报道领域的整体实际情况呈现出来,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理论新闻学系列专论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0314。)

注释:

①对于什么样的事实,才是有新闻性或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通行的看法表现为新闻价值要素学说,即当一个事实对于社会、一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显著的、接近的、有趣的时,它才有可能是新闻事实。需要人们注意的是,关于这些价值要素的内涵,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会有差异性的解释,并且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哪个或哪几个要素更重要,都会随传播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②这是罗素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所写的导论中说的。参见[奥]维特根斯坦著,郭英译:《逻辑哲学论》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③杨保军:《新闻事实论》第7-9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④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二章相关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相真实》,《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6期

⑥杨保军:《新闻真实论》第三章中关于新闻真实限度的论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7篇

关键词:新闻英语听力;认知语言学;图式;基本范畴词

新闻英语听力理解在《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2004年版)基础阶段四级中有明确要求:能听懂VOA正常语速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同时高级阶段八级要求:能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问答并能听懂电视事实报道,因此新闻英语听力理解是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必考的内容[1]。同时,由于英语新闻不同于一般的英文听力材料,它不但要求听者能够迅速地捕捉语音信息,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再现,而且要求听者熟悉新闻背后的相关信息,英语新闻由于其与时俱进特色,包罗万象的内容,简洁准确的语言风格,成为英语学习者重要的信息来源的同时也是学生普遍反应最难提高的部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年将其理论应用与英语语言与其教学的研究论述也成上升趋势,但对认知科学在英语新闻习得方面的研究还尚属少数。本文试以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为依据,深层次探讨新闻英语的词汇、语篇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的图式构建。

一.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相结合所构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中的作用,同时语言对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帮助人更好地思维和认知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2]。

语言认知的研究首先是从认知心理学开始的,而认知心理学对智能的来源问题提出了建构论,其中以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为代表。皮亚杰深受古典经验主义论的影响,在儿童实验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最初取决于遗传,一经和外界接触,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向环境学习,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图式也可以认为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就是人的认知结构连续地建构和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从建构初级图式到高级图式的实践过程(袁毓林,2004)。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3]。

二、新闻英语的图式构建

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言语信息解码的过程,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建构想结合的过程。 这种结合是积极的,互动的,创造性的,听者要根据语言材料提供的线索,结合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即头脑中存储的图式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英语新闻听力的内容。因此,不断丰富学生的图式,并尽力激活其头脑中的已有图式, 对英语新闻听力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欲就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建构的三大图式――结构图示,背景图示,和词汇句法图式加以具体论述。

1. 词汇图式。

(1) 基本范畴词多

以往语言学界多从传统词性的角度对英语新闻词汇进行划分,而忽视了认知在英语词汇划分中的意义。本节从认知角度探讨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汇基本等级理论为语言教学中的词的运用频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频率高的词多是基本等级范畴词或在某一语言集团中较熟悉的词汇,它们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对词汇及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

由于英语新闻具有时新性、文风简洁准确,它所包含的词汇量大,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用词大多比较简短,生动,富有表现力。英语新闻中频率使用最高的词大多是基本等级范畴词或在某一语言集团中较熟悉的词汇基本范畴词汇是事物最早获得的名称,多为词性简单、音节较少的不可分析的本族语词,其组成有较大的任意性,因此,基本范畴词属于中性词,使用频率也最高,而且基本范畴词的构词能力最强。基本词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大体上已经固定,但在它们的基础上用合成法和派生法组合的非基本等级词可以说是无限的[4]。所以英语新闻一般避免私用抽象,空泛的大词,而偏好通俗、表现力强的基本等级范畴词、短语,例如以下BBC的这则新闻:

Goodbye to British Empire

The recent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discovery that the British taxpayer is footing the bill for a family of former asylum seekers from Somalia who are living in a luxury town house in London reminds me that it's exactly 50 years since the colony of British Somaliland became independent. As such, it was by no means the earliest imperial territory to gain its freedom: India, Pakistan, Burma, Ceylon and Malaya had already preceded it in Asia; and so, too, had the Sudan and the Gold Coast in Africa.

单看本则新闻标题中goodbye一词,其构词结构简单,音节较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接触的与人有直接关系的表达告别的语言符号,用在此标语中一目了然,可以让读者在对这一最基本的告别原型概念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联想和概念建构的认知能力,迅速在大脑中将goodbye和各英殖民地纷纷脱离英殖民帝国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幅生动的英帝国体系崩溃的概念图式

不仅goodbye这一词具有基本等级词的特征,said、foot、remind、gain等等很多词都属于基本等级词汇,它们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表现力强。

另外,笔者认为新闻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缩略词等专有名词,也应该属于基本范畴词汇,因为它们通常是大写字母的组合,构词简短,且通常特指现实世界中的某一特定事物,比如某一国际性、区域性组织或条约,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和特定机构名称等, 既简化了新闻的长度,节省了时间,又便于听者更快地理解新闻的内容[5] ,如:UNPKF(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国际劳工组织),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英语新闻中出现的这些专有名词指代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听者理解的难度。

(2) 一词多义现象多

由于新闻报道的时间紧迫性,使得记者须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篇幅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不可能向文学家那样对语言仔细推敲,反复琢磨,因此新闻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一词多义即同一词具有多种义项,吉拉尔茨和德克(Geeraerts &Dirk, 1994)研究了词汇变化的结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并总结了词汇变化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第一项即一词多义。例如, “gate”这个词原意是为人们提供进出并保护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新闻里却经常看到它的引申义,Nixon’s watergate、Clinton’s zipgate、Reagan’s Irangate、Chinese milkgated 等等,这些词语中的gate已经不再是门的原型概念了,而是人们的联想义“丑闻”(scandal)或者“事件”(affair), 所以新闻作者在此用gate来映射哪些政治丑闻或具有新闻效应的热门事件[6]。再比如summary这个词,词性是名词时指概括、总结,而作形容词词性时有即刻的,即决的概念,所以英语新闻里常常出现带summary的短语,例如,a summary expulsion(立即驱逐), summary execution(立即处决), summary proceeding(即决诉讼)等等[7]。

(3) 一物多词现象多

在英语新闻中更是不乏一物多词现象,一物多词即指不同等级的词可以指相同的事物,也被称为形式变化,涉及不同的语言形式,同一词场内的词具有不同程度的一物多词突显,凸显程度最高的词是基本范畴词,而其下属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原型性,而语境变化也会影响范畴等级的一物多词的突显性。在新闻英语中,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选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例如,BBC对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的英语新闻报道中对“胜利”这一概念的表达,除了succeed, win 之外,还用了be unbeaten, take the lead, find no way past, win a World Cup, dominate possession in the opening minutes, outplay, beat, victory,demolish …with a clinical attacking display, be seen as potential dark horses, knockout, defeat , triumph, be unrivalled, be invincible, be top of the Fifa rankings等各种词性的语言表达。而“失败”概念的语言符号,除了fail之外,还有lose, be frustrated, gift Slovenia victory, be eliminated, pushover, flop等等。在上述词语中,不同的语境选用的词语也是不同的。

2. 语篇结构图式

从英语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来看, 其通常属于叙述语体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情节发展的顺序安排新闻材料所构成的纵式结构(张寿康、杨振道、韩玉奎,1984)[8], 一般用于报道体育赛事或犯罪经过等;另一种是按照事件的基本要素排列铺陈的“倒金字塔结构”,是英语新闻中最常见的综括式结构,这一结构主要包括新闻导语和主体,通常新闻的第一句话就是导语,是整条新闻的精髓所在,它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地概括了新闻的主题,回答“新闻六要素”中的几个或全部核心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方式。随之而来的新闻主体会对导语内容作具体的阐述和解释,提供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信息。例如下面这则BBC的新闻报道:

Colombia’s new President Juan Manuel Santos and Venezuelan President Hugo Chavez are to meet Colombia for talks on Tuesday. The two Leaders are to discuss their countries’ diplomatic rift, Colombia’s foreign ministry said.

这则新闻导语直截了当地介绍了新闻的几大核心要素. 时间: Tuesday; 地点:Colombia; 人物: Colombia’s new President Juan Manuel Santos and Venezuelan President Hugo Chavez; 事件:to meet Colombia for talks。随之又用一句话简短地对事件内容作了进一步说明:…to discuss their countries’ diplomatic rift…” 可见, 导语在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听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具体细节。因此,帮助学习者建构英语新闻的宏观结构,有利于他们对新闻内容进行积极地、创造性地接受、解码、重组到存储,顺利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3. 背景图式

根据斯柏伯和威尔逊的相关理论,人们对新信息进行处理时必须使其与已有的旧信息发生关联,即寻找关联,以取得进一步的新信息(Sperber &Wilson, 1986)[9]。由此看来,要想提高新闻英语理解,必须在听某条新闻前对其相关的旧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新闻所要传递的信息。正如安德逊所说的,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每一次理解都需要个人背景知识的参与”[10] 。在英语新闻听力理解中,背景知识同样是语篇解码的基础,“听者已具备的背景知识就像一幅地图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听者把接收到的新信息与这幅地图进行比较、分析,看两者是否吻合,以便正确理解篇章的意义,做出相应的反应”(Carrel,1983)[11]。英语新闻不同于日常交际英语,前者涵盖面广, 从政治到体育涉及各个领域,所以,背景图式的建构在理解包罗万象的英语新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Spain's victorious World Cup squad return to Madrid amid scenes of joyous celebration in the capital city. ”这是一句BBC报道西班牙球队获得2010年足球世界杯冠军凯旋班师的新闻导语,如果事先在大脑中建立起对世界杯的历史起源,和自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以来历届奖杯得主和举办国、吉祥物和主题歌,以及各参赛国家队境况和足球术语等背景知识的图式构建,听懂该系列报道易如反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新闻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提高相关的听力水平,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精听和泛听,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词汇量,对积累的词汇进行分类归纳,以增强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建构并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新闻词汇语篇图式。其次,教师可以在播放某一系列新闻之前,向学生介绍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相关背景图式;在听的时候就能有效地激活大脑中的信息,积极预测新闻内容,加速语篇解码的速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新闻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质的飞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12],应坚持不懈地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言语输入,并定期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完善英语新闻的语言图式建构,以提高其整体听力水平和综合言语技能。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文珍. 论图式理论对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影响[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 5), 530-533.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袁毓林. 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 [J] 国外语言学, 1996(2).

[4]Geeraer, Dirk. Structure of Lexical Variation: meaning, naming and context[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

[5]黄贤文. 试议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2) 144-145.

[6]唐婷, 贾德江. 从隐喻看新闻标题中 “门”的英语表达[J], 新西部,2010(4), 108-109.

[7]林梅. 新闻英语分类词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8]张寿康、杨振道、韩玉奎. 文章学概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4.

[9]Sperber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d Cognition[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6.

[10]洪丹. 英语新闻听力的图式构建[J]. 文教资料, 2006(8),141-142.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8篇

在我国舆论研究中,“舆论”与“新闻舆论”是两大常见概念。由于研究者判断角度、考量标准、研究方向等的差异,从不同视野出发,同一概念往往呈现出纷繁多样、彼此互异的阐释状态。笔者认为,在这种多样化界定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界及业界对上述概念存在的认识含混与理解歧乱。定义未准所带来的随意表达甚至错误运用,较大地干扰了舆论研究及其相关实践的规范展开。本文试对此粗加辨厘,冀望有助于推动我国舆论研究的深化。

“舆论”:防止局部截取,静态考量

在中国古代汉语里,舆论意为“舆人之论”①,舆人指普通百姓。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我国学者对其概念的阐释堪称众说纷纭②。如: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③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④

“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⑤

粗略总结学界对于“舆论”的诸多定义,笔者认为,该概念至少被附加了如下两大非本质含义:第一、认为舆论具有共同“一致性”;第二、将舆论视为“多数人”的意见。

首先,一致性并非舆论固有的内在要素。法国的A・吉拉尔在《公共舆论》中认为:公共舆论不是其总数,而是个人意见的混合物。它从来就不是一致的,更不是同质的。⑥吉拉尔对舆论显微镜般的观察或许失之绝对,但它却揭示了舆论概念的原初状态。笔者认为,舆论概念自身不天然内含一致性要素,也就是说它并非自一开始便具备了某种一致性特点(无论在多数意义上还是少数意义上),一致性是在其不断运动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所谓“共同意见”,准确来说只是舆论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相对成熟的状态,“当舆论处于初级阶段时,各种意见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特点。”⑦当运动发展到各种意见彼此无法继续整合时,舆论趋于稳定,这时舆论才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因此,一致性只是其阶段性特征。抹杀舆论演进过程的阶段性,以阶段性特征代替整体特征,的确存在以偏概全的逻辑缺陷。

其次,舆论并不一定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一点已有学者给予敏锐探察:“说舆论是‘众人之论’,并不等于说舆论是‘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当然,舆论研究理应重视多数人的一致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又不应因此撇开与此相联系的少数人的意见,因为少数人的意见同样隶属于舆论的范围之内……因此,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既是舆论民主思想的一种体现,又是一种科学态度的表现。”⑧“客观存在的真实的舆论必然是充斥着各种扰攘之音、歧见纷呈的公众意见之流……把大多数人的相似或共同的意见称作舆论,而把与上述意见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排斥在舆论范畴之外,实际上犯了用部分舆论代替全体舆论、用人为的标准对社会意见作出等级安排的价值判断的错误。”⑨因此,放弃单一的“共同意见”观念而包容各种主导性意见,才是正确理解舆论概念的必然思路。

实际上,无论是舆论的一致性还是多数性,均是截取成熟的舆论阶段,并把它作为一种静态模型来描述的。这种局部截取虽然有利于阶段性的描摹,但无助于深入地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编写的著名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指出:“舆论不仅仅是各种意见的总和,而是在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比较和对比一些意见的一种连续的过程。”⑩从横向看,作为众人的议论,舆论是对无数单个意见的整体描述,是单个意见的集合,其中既有多数人的意见,也有少数人的意见;从纵向看,舆论是一个发生、演进并逐渐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问题的显现――舆论开始出现(众多意见发表)――舆论逐步整合――舆论走向一致(这种一致可能表现为多数,也可能表现为少数。即可能同时表现为多个意见互异的舆论群体并存,这时舆论运动趋于稳定)。

笔者认为,对舆论的截流式考量不仅过滤了真实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为地压缩了研究的视野,而且削减了舆论研究对舆论引导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清除附加于舆论概念上的诸多规定性,将其还原为最基本的几大要素,以有助于舆论研究从肇始于观念上的静态模型回归到其生动、复杂的运动演化过程。

由此,对舆论的理解应该是――具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对于同一社会现象的公开意见。它包括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舆论的主体是(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

2.舆论的客体是(同一)社会现象。

3.舆论在表现形式上是(公开的)意见。

“相当数量”与“较多”或“很多”等模糊性概念一样,是相对于意义上而言,为不确定性概念。有学者认为是“可以指成千上万人,也可指十几人、几十人”。{11}也有学者认为“按照感知事物比例的思维习惯,四分之一的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底数。”{12}这种还原,实际上将“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一附加的规定性从人们习以为常的舆论定义里剥离出来,“相当数量”概括了舆论发展各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当有相当数量的人就某一社会现象公开表达意见,此时舆论即告产生。

补充说明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就某件事提到的“舆论认为……”,大多指的是多数人认为如何如何,或是“当事人认同的某种意见”{13},属于口头习惯性用法。

学界经常使用的另一个概念“社会舆论”,如无特别语境说明,一般情况下可被视为是对舆论外延的进一步准确定位,舆论为社会舆论的缩略用语。

“新闻舆论”:警惕与“社会舆论”相混淆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同样有多种,如“群众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14},“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15}。还有意见认为,新闻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媒体表达的意见”,广义指“通过或经由媒体表达的社会意见”。{16}

笔者认为,新闻舆论这一概念是据舆论主体提出的概念,由于“新闻”本身是信息的一种,无法发出意见信号,因而可将其理解为新闻机构,即传媒界,其上位概念为“社会界别”,(尽管传媒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天然是舆论表达的最佳舞台)。依此类推,与新闻舆论相对应的还有教育界舆论、医疗界舆论。新闻舆论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其概念才具有存在合理性,其定义遂为“新闻媒体自身表达的对社会事物的意见和评价”,接近于以上对新闻舆论的狭义定义。

若将新闻舆论视为“群众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正如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惯常使用的那样),实际上将其等同为了舆论概念本身。而“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这一定义则显得过于含糊,主体不明(如果其主体既包括传媒也包括群众,那它实际已表明自己就是社会舆论)。对新闻舆论广义上的理解“通过或经由媒体表达的社会意见”同样存在漏洞,因为传媒表达的意见是否是社会意见无从判别,并极易使人将其与“社会舆论”相混淆。

对“新闻舆论”概念理解得不准确也是导致传媒发挥舆论功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一旦将新闻舆论与社会舆论相混淆,便有可能出现前者替代后者的危险,这是已经事实证明过的。实际上,即使将新闻舆论定义为“媒体表达的意见”也十分表面,修正为“媒体掌控者通过媒体表达的意见”也许更为贴切。这一定义几乎适用于古今中外任何语境(因为我们并不能由于某一传媒或某一传媒的某个时刻所发出的意见确实代表了民众的意见,便任意将其表现扩大化、普适化、永久化)。

由于太容易陷入表达误区,且其无论对于实践或是研究均无多大实际价值,笔者不提倡使用新闻舆论这一概念,正如也很少有人需要使用“教育界舆论”、“医疗界舆论”一样。(关于新闻舆论等概念,学者陈力丹在他的著作《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有过精当的论述。笔者略有保留的是,由于对舆论概念认识的差异,作者认为媒介仅是“模拟公众”,不能作为真正的舆论主体。笔者认为,舆论是一种集合性意见,媒介虽只是“模拟公众”,但作为一种行业,其集合性特征还是符合的。)

除新闻舆论外,主流舆论也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概念,有时其口头出现频率甚至远过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无论对主流舆论如何定义,笔者认为有一种错误倾向应当竭力避免,即将主流舆论理所当然地视为代表社会前进方向、具有先进性特征的舆论。关于“主流”的解释,《辞海》为:主要指事物的本质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正如舆论并不先天具有一致性、代表多数人意见一样,“主流”也不内在地含有先进性含义。事情的本质方面及其发展方向可以完全是反动、落后,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说主流的即是先进的,往往来自于人们主观上的一厢情愿。主流舆论既可理解为人数上占优势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可理解为在价值观上是符合社会主要价值观念的,但却不一定就是先进的。

注释:

①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4页。

②据美国学者哈伍德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的研究,关于舆论的定义多至50余个。

③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④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1页。

⑤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35页,转引自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同上。

⑥转引自徐向宏:《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6月,第11页。

⑦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18页。

⑧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34页。

⑨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

⑩转引自丁柏铨、王雄等:《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214页。

{11}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31页。

{1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第17页。

{1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第28页。

{14}{15}康萌:《新闻舆论学要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页。

对新闻学概论的认识第9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 标题 隐喻 认知语言学

新闻标题被誉为报纸杂志文章的“眼睛”,一直是媒体十分重视的问题,体育新闻尤其如此。为了做到标题“抢眼”,新闻工作者不惜使用各种语言手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杀手锏就是使用隐喻。长期以来,隐喻经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格和语言的装饰品,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隐喻从修辞观发展到认知观,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做一分析,以期深化对新闻标题使用隐喻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多处论及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者从“属”到“种”,或者从“种”到“属”,或者从“种”到“种”,或者通过类比(转引自姚婵莉,2005)。隐喻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异化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段。这种传统隐喻修辞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完全打破,其标志是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从认知角度来研究和理解隐喻,从而引起隐喻研究史上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从此,隐喻的认知研究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局面。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固然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人们的思维定式总是倾向于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思考、体验和处理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隐喻是人类体验世界和思维以及生活的方式。反过来说,没有隐喻,人类就无从感知和表达世界。一般说来,隐喻的源范畴为具体范畴,而目标范畴是后认知的具体的范畴或抽象范畴,而不是相反。

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其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人的概念体系中的隐喻。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Lakoff把隐喻分为三类,其中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深浅、高低、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举例来说,“王皓心体兼虚状态低”中的“低”字,原义是表示某个实置的高低,这里用来表示竞技状态的好坏,是一种隐喻表达。但可以看出,方位隐喻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内化为语言的一部分,以至于很难再感觉到它们还是隐喻,更多时候我们将其理解为一词多义。鉴于此,本文不再讨论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方位隐喻,而主要探讨其中的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2010年3月9日和11日网易体育、新浪体育和搜狐体育。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的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用于谈论另一概念。经过对比,笔者发现体育新闻标题中最大也是最为普遍的结构隐喻是:体育比赛是战争。关于战争的方方面面的词汇都会用于隐喻来认知说明体育比赛的点点滴滴。如交战双方、战场、将帅、士兵、攻伐、防守、谋略、战术、军队、战争类型、胜负,等等。体育新闻中的战争词汇俯拾即是,请看下面这些标题(括号内是笔者加的解释,下同)。

网易体育标题:刘翔最差状态出征室内世锦赛(在多哈举行);韦伯向队友下战书;亨利已遭瓜帅(西甲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教练瓜迪奥拉)彻底弃用。新浪体育标题:易建联缺阵篮网负;火箭两大伤兵同时复出;曼联决战米兰遭遇争议主裁;当红英国脚炮轰曼城;德意志精神让橙衣军团稳定;骑士坚称詹姆斯休战跟伤病无关;河南辽宁会师WCBA总决赛。搜狐体育标题:火箭新MM组合剑指冠军;米兰选枪两4000万先生选一。

隐喻涉及两个范畴领域,即源范畴(source)和目标范畴(target),分别记为S和T。那么上面这些例子的隐喻可以依次记为:S出征T参加比赛;S战书T宣称比试;S帅T教练;S阵T比赛队形;S兵T队员;S决战T比赛;S炮轰T严厉批评;S军团T足球队;S休战T停赛;S会师T球队比赛;S剑指T努力争取;S枪T队员。

战争和比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新闻作品的作者却使用战争这个概念结构内的一切可能的词语,来表达说明比赛这个概念结构内一切可能的内容。传统认为,这是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这个修辞手段来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形有色,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认知语言学认为,事情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新闻作品的作者之所以使用这种“体育比赛即战争”结构隐喻,是因为这是作者大脑对体育比赛进行感知和认识的结果。作者看到体育比赛与战争的诸多相似点,如两者都很激烈,两者都要有胜败,队员像兵、教练像帅、场地像阵地,等等。并且,战争这个概念也极为人们所熟悉,就使用人们熟知的战争来说明报道比赛,是把战争概念投射到比赛概念,所以隐喻不仅是修辞,更是认知和思维方式。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实体隐喻。所谓实体隐喻就是人们将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成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来进行谈论、量化、交流和识别等,看下面的例子。

网易体育:德国赛鲍春来完胜湛龙成功卫冕;前国少主帅否认被警方带走,被质疑竞聘存猫腻;阿森纳5∶0屠波尔图晋级;C罗发威6场7球难救主;莱昂纳多昏庸愧对小贝(莱昂纳多是意甲AC米兰足球俱乐部教练),万人迷不该一人成配角。搜狐体育:教练第一季不完美谢幕;火箭希尔寒碜座驾遭到耻笑;王皓靠吃老本太不努力。

这些例子中隐喻的源范畴和目标范畴标记依次为:S卫冕T再次夺得第一名;S猫腻T不合法利益;S屠T胜;S发威T进球多;S主T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S昏庸T没有思路;S万人迷T贝克汉姆;S配角T贝克汉姆在欧洲冠军联赛对阵曼联比赛中没有首发,到第64分钟才被替换上场;S垫底T倒数第一;S谢幕T结束赛程;S座驾T汽车;S吃老本T依靠老技术,不学习新东西。

综上所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些实体隐喻并非单纯是修辞手段,也是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认识和感知,是对这些事和人进行思维的结果。发现源范畴与目标范畴的相似点,然后用人们更为熟悉的实体来表达。例如在“S万人迷T贝克汉姆”这个实体比喻中,贝克汉姆是英国足球运动员,曾效力过英超曼联和西甲皇马等著名的顶尖俱乐部,具有不俗的球技,如名闻遐迩的“贝氏弧线”,又拥有一张人见人爱特别是让女球迷喜欢的英俊的明星脸,所到之处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与“万人迷”共享太多的相似之处,是个彻头彻尾的“万人迷”。作者这里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万人迷”来暗指贝克汉姆,是对贝克汉姆身上特性的认知方式和思考结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隐喻与其说是一种修辞方式,不如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途径,隐喻出现在人们语言中的各个方面。这说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理解和认识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不仅是修辞,也是他们对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及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使人们对新闻标题隐喻的认识更加丰富和丰满。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外语教学》,2006(5)。

2.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05(6)。

3.冯觉华:《从修辞现象到认知现象――谈隐喻的两大类型》,《学术交流》,2006(7)。

4.姚婵莉:《三种隐喻观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