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市场体系的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30 17:43: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市场体系的含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市场体系的含义

第1篇

虽则历时数年没能孵出“二板”,只是克隆了一个“小号主板”,此前关于“新板新机制”的预期全部落空,但新板本身仍算得上一针兴奋剂。最兴奋的当然是深交所以及深圳市:苦撑数年未发新股,深交所融资功能丧失殆尽,深圳市金融中心梦想也渐行渐远,此次设中小企业板而恢复新股发行,既扩张了市场资源,又实现了重新定位,里子面子都有了。投资者与投机者――或许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也有看好新板的理由:上交所门外的长队迟早得消化吧?从中分流一些小盘股单辟一个板块,虽然同是扩容,但总算有所缓冲,尤其在大市上行的形势下,新板或可带动深市的次新股、本地股及两市袖珍小盘股上涨,大行情加上新题材,无论价值投资还是坐庄买壳,均大有可为。

几家欢乐几家愁,企业界对新板难免失望。企业融资难,直接融资难上加难,盼二板如雪中盼寒衣,据说“创业板”市场风险太大、“高科技板”容易鱼目混珠,最后盼来的是“中小企业板”,可这寒衣华丽名贵,越是急需御寒的,偏偏越是穿不起它,单说尺码,就没几家撑得起来,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做到数千万盘子的并不多见,大部分还是徘徊在百万级,只好望新板而兴叹。况且,经过“抓大放小”、“摘红帽子”,中小企业已经以民营为主了,为何还分设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呢?这究竟算是政策连续性还是体制滞后性,只有见仁见智了。

据说中小企业板乃是走向创业板的第一步,第二步将逐步取消上市企业必须三年盈利的限制,转而专注于公司的成长性,并在时机成熟时启动股份的全流通。或许在某些理论家看来,上述“两步走”体现了渐进改革、平稳过渡的思想,但问题在于这第一步其实只是原地踏步:中小企业板出笼后,将出现沪市大盘股、深市大盘股、深市小盘股三足鼎立之势,三者完全同质,却与创业板毫不搭界。

第2篇

(一)影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水平因素之市场内部因素

1.众所周知,市场因素是指在相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本条件下,其实质是指企业市场体系发育程度和企业市场机制实际发育程度以及相应企业市场供求状况等市场发展趋势。当企业市场体系逐渐成熟且企业市场机制逐渐完善时,企业市场公平竞争与对应企业产品生产诚信交易原则二者都会拥有一定发展空间。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企业市场成供大于求趋势发展时,此时的企业产品市场的竞争就会日渐激烈,企业产品竞争行为就会收到同行相关企业关注和消费者制约。此时若企业市场因素得到合理优化就会为我国企业市场影响道德基本建设提供较为良好的市场环境。

2.反而言之,企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企业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等状况也是市场因素中的重点要素之一,产品等价交换和企业公平竞争逐渐被进行含义扭曲和实质颠倒转换。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企业市场成供不应求趋势发展时,企业所生产处的产品都具有销路,此时市场竞争日渐下降,此种劣质企业市场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一些企业会通过产品垄断进行非道德市场产品竞争,其并未考虑到同行经济效益和消费者利益。

(二)影响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水平因素之文化因素

应该了解到,我们在进行企业市场营销道德建设时要以文化培训和提高企业生产文化素质重点环节。无论何种企业,其在会在具体社会文化生存和发展中都会在一定程度受到相关社会文化制约和社会文化影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些企业文化素质较高且能有效识别美丑、道德非道德和文明腐朽等,其能够对较为腐朽的文化进行有效抵制和制约,其会在吸纳优秀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塑造出优秀文化以致达到提高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主要目的。

二、提高企业市场营销道德基本水平的主要对策分析和探讨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监督机构和检查机构以及执法机构。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增强消费者自我消费保护意识,并要加强广大消费者结构团体体系构建力度。因为当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薄弱,同时其产品消费意识也较为缺乏,消费者并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所以我们应该加大消费者消费权益保护意识宣传力度,使其在保护自身群戏的同时使得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在此消费过程中发挥出其基本作用。

2.树立广大人民权重群体社会营销实际观念,以此为前提注重营造良好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氛围。此条中宗旨是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科学合理社会营销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氛围。现代社会营销基本观念认为,我们要在进行企业市场营销道德建设过程中将消费者主要需求和长远利益以及相关企业利益等进行权衡考虑,主要包括人性观念培养和消费者消费观念树立以及对应生态强制观念输入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我国企业市场营销道德实质就是协调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基本利益以及对应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综上所述,企业应该遵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营销道德标准,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以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为主要生产目标和营销目标。

三、结语

第3篇

一、文化的基本含义

1.文化的概念和分类。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难以给出一个确切严格准确的定义。一般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文化的核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思维模式,人们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也学会了各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式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得以流传;二是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选择生活的方式和认识生活的价值观念。文化一般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下,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风俗信仰、价值理念。这层含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可以称之为是形而上的哲学,指向了精神层面。因为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起源不同,在社会的进程中必然出现各色各样的形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例如最为典型的代表,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代埃及,分布在非洲东北部及亚洲西部;古代巴比伦,分布在亚洲西部;古代印度,分布在亚洲南部;古代中国,分布在亚洲东部。第二层含义:文化是指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下所产生的实物,指向物质层面。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具体表达。例如,语言符号、物品、商品、书籍、影视、绘画、艺术等。

2.文化的分类。文化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照文化的涵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包含了人类一切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更为细致地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2]。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各种物质,包括生活用品、生活工具等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日常的生活习惯、行为规则以及衣食住行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是互相联系,彼此融合的。按照文化的认知程度分为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这种分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质。高雅文化一般是指比较高端的认知层次,比如哲学、艺术、文学等,一般受众群体较小。通俗文化是指与大众紧密相连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这种分类在财富上有所区别,接触高雅文化的人一般都比较富裕,接触通俗文化的人生活水平一般。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

文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积极宣传,不断打造更符合现实的文化产品,并且不断开拓文化市场,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不会被时代淘汰。文化市场的开拓,就是为实现文化商品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与文化市场的开发、占有和扩大密切联系的活动。文化市场的开拓,包括对已有的文化市场的挖掘、利用和扩大,对新的文化市场的开发两个方面。文化市场体系包含了各个不同类型的文化市场,这就需要各个文化市场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文化市场体系的繁荣发展。文化市场也受制于经济的发展状况,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较为强盛时,文化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文化市场非常发到,设置完备,人才济济,而在亚种和非洲,因为经济相对落后,使得文化市场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文化市场体系一般包括文化人才市场、文化培训市场、文化信息市场、文化资金市场和文化中介市场。

1.文化人才市场。人才最为关键,也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文化人才市场中,需要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这也需要国家的政策,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文化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同时高等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人才市场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也就可以得到有效发展,一方面扩大了社会的就业,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的文化生活得以丰富,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和谐发展。

2.文化培训市场。这体现在市场中的各个文化产品企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文化产品的时候,必须先要培训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得以有效的传递之后,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从而最终也充实了文化培训市场。企业文化是文化培训市场的载体,只有当企业文化得以有效的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水平,才能更快的提高文化培训市场的水平。

3.文化信息市场。信息产业是属于第四产业范畴,它包括电讯、电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部门和新兴的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通讯卫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文化信息市场也得以高效的发展。文化信息市场是引导文化产业面向市场的重要条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文化信息市场并不完善,甚至还未建立。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一切资源,建立完善的文化信息市场。

4.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市场接轨的市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文化发展基金会和其他一些转向资金,但资金力量十分薄弱,有些地方之间还没有力量建立这些基金和资金[3]。资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如果资金实力有限,是无法承载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文化资金市场,确保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和财富也得以不断提高,用于文化产业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这都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了发展的基础,在未来,一定会建立更为完善的文化资金市场。

5.文化中介市场。市场中介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在生产型企业之间、生产型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消费服务的服务型企业,以及在最终消费者之间从事信息沟通和获取、产品传递、资金流转以及辅助决策,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的一类企业或组织。在文化中介市场,主要包括文化商、文化经纪机构、文化经济人以及文化公关机构和龚文华策划创意部门。如果一个市场的中介机构相对落后,那么这个市场也难以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在过去,中国受制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中介机构的发展上面投入不足,难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高效的运行以及财富能力和世界话语权的提高,我们也在积极建立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市场。

三、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完善文化产业链条。从国家层面上布局文化产业,根据各个地区的优势发展和生产相应的文化产业。例如,有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可以把自然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风光旅游景区,既能欣赏自然风光,又能学习文化知识。

2.积极建立完善的文化产权和知识产权体系,使得文化的发展有法可依。在中国,国家文化版权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文化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都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文化服务、文化贸易、文化产业认证体系。

第4篇

从三中全会的公报措辞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节点是2020年。显而易见,新班子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一方面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方面中央集权充满自信。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段话的亮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管是宏观调控也好,还是国进民退也好,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过去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强,市场主体的意义处于被动的弱势状态,政府有形的手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市场无形的手在企业的怀里摸来摸去,临时性的调控变成了长期的干预,加剧了市场波动的刚性和幅度,宏观调控一旦变成制度安排和计划经济就没有两样。

谈到企业,中国特色就是区分国有和民营。全会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长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段话的新意在于两个“都是”,两个“都是”意味着不分上下、轻重贵贱,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历史也是现实,所以所谓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并不可能全面铺开,但是非公经济地位提高带来的更多的是活力和创造力,是中国经济的增量希望,未来没有理由不看好。

当然,政府调控方式的调整,恢复市场主体的地位,并非改革的全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那么,这样的全国统一市场如何建立,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司法实践又如何公平?公报中另有一段话大家不可不察,“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听话听音,“独立”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非同一般,如果出现体制性调整的话,那么,大家也就能理解什么叫作国家治理体制的现代化了,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不说大家也知道。

第5篇

【关键词】 农业风险;规避机制;现代农业

一、农业风险和规避农业风险机制的含义

农业风险是指由于农业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农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而导致的农业经营活动受损的可能性。具体是指农业走向市场之后,所要冒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来自自然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灾害性因素;市场风险则是来自市场的供求失衡与价格剧烈波动所造成的收益上的风险。

农业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终归是可以通过某些形式进行控制、分散和转移的。农业风险规避机制就是通过各级政府、保险公司、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户等建立农业风险的事前预测、事后共同承担的风险机制,对农业种植、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市场行情以及生产成本等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农产品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程度,实施先兆预警,提前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防范和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同时在风险发生后,有效解决农产品受灾减产和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给农户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稳步发展。

二、建立规避风险机制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的风险规避机制很不健全

(1)地方政府未能充分发挥规避风险的作用。在农业投入方面,力度不足,投入增长非常缓慢;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快速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考虑,不愿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见效慢的农业,而是过分依赖中央对农业的投入,对防范农业风险投入的资金更少。在信息服务方面,为领导服务的信息多,而直接为农民、为市场服务的信息少,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生产、科技、供求等信息的需求;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准确性低,渠道少,可操作性差;缺乏农业信息人才,农民的接受能力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才负责信息服务,但是目前缺乏此方面的人才。

(2)农业保险机制受到限制。现行农业保护制度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实行的是以直接的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为主的保护政策,发生自然灾害时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很少;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风险大,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缺位,至今缺乏一套完善的有关农业风险保护方面的立法予以保障。

(3)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市场控制风险的能力。我国目前市场体系极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尚未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市场运行效率低,其发育带有很强的自发性;现货市场发展不足,流通体制不畅;农产品期货市场运作不当,市场主体缺位,交易品种少、规模小,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难以应付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4)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研发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科技不能与生产紧密结合,重大创新性成果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的优良品种不能及时研发出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能满足规避风险的需要。合作组织由于数量太少,规模较小,组织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故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目前的合作组织主要服务于生产加工和供销运输方面,缺乏产前和产后的合作组织,故单一、功能不全,不能更好地为规避农业风险服务。

2、近年来发生的大量受灾事件要求尽快健全规避风险机制

(1)农业自然风险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多发性。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时有发生,而且往往波及面积广,受灾面积大。例如2010年初西南地区五省发生特大干旱,导致200万人因灾返贫,直接经济损失300亿元。因此全面启动自然灾害风险预测,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新观念,培育和扶持减灾产业,更多运用科学预防手段,分散灾害风险,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2)农业市场风险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小至一个县乡,大至一个省份,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农产品价格浮动带来的巨大损失。2010年夏,陕西渭南地区的西瓜主产区遭遇了西瓜丰产不丰收的灾难。以合阳县为例,仅县南部的三个乡镇共种植西瓜10万亩,产量可达5亿斤。但是西瓜的售价跌到了每公斤0.2元,远远不够农民的投资。所以,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把现在的小农业变成大农业,加强市场风险预测,帮助农户抵抗市场风险是发展现代农业急需解决的另一道难题。

3、建立规避风险机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建立规避风险机制是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现代农业由于技术水平先进、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容量大和经济效益好等特征,其抵抗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要强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本身的高投入、高技术、高产业化和高市场化率的特点,又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规避风险机制,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以转移和分担等多种方式化解出去,可以对现代农业和农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

三、建立规避风险机制的途径

根据我国农业风险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规避机制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政府、市场、企业、集体、农户自助的多元复合结构模式。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规避农业风险中的作用

增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规避农业风险提供各种服务,包括资金投入、政策保护、基础设施、气象预测、农业科研、市场信息、农户培训和推广咨询等。

(1)建立稳定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政府的稳定投入是规避农业风险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的发展较为重视,投资也每年有所增长。但是对农业风险的重视和补偿程度还远远不够,表现出很大的临时性和随意性。针对农业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政府的防范风险投入应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中,应预留和拨付稳定增长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规避农业风险的计划中去。各级财政都要对农业有政策倾斜,逐步提高支持农业的投入。对农村的水利、防洪、电力、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逐步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及预警体系,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领域,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的群体。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努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御气象灾害风险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信息网络、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

2、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险体系

(1)增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各级政府要落实财政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直接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由政府承担农业保险的部分业务费用和亏损,并制定适当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以提高商业性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减少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风险。

(2)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由于农业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巨灾损失时有发生。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才能保持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当前主要的途径有:一是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把农业保险中大宗的农业风险在社会范围内分散,弱化原保险人的农业风险,让广大农民切切实实地得到实惠。二是建立省级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由各级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积累巨灾风险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偿,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3、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规避市场风险

(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信息的建设和加强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投入来完成。各级政府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增强对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预测预报能力,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要按照“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

(2)发展订单农业。订单农业通过合同形式将现代农业中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转嫁出去,是克服盲目生产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农民按订单种植,企业负责销售,既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可维护和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要着重加快培育订单主体,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扶持专业大户和培育中介组织,扩大订单规模。

(3)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步伐,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建设新型农产品销售网络。要继续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4、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有效规避农业风险

科技进步是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当前,建设现代农业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1)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

(2)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人才是关键。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新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好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技直通车等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5、完善和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金融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金融总量;金融发展;微观审慎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完善全球金融治理、重构国际金融秩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融业也由高速增长期逐步过渡到局部风险暴露的深度调整期。面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党的十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那么,立足于“金融治理”的内涵,构建完善的评估框架,准确评估金融治理能力,有助于金融治理的自我完善,能够为金融改革提供方向性指引,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治理能力的评估框架应基于“金融治理”的内涵进行构建。对于“治理”,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将其定义为: “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务,制定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和规则,调和各种利益主体并促成联合行动”。因此,治理体现为相关各方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主张政府简政放权,培育社会组织,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多主体、多中心共同治理(宋军,2015)。那么,“金融治理”就可以定义为:“各类金融主体共同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推动金融发展的一系列制度规则,以及各主体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处理金融事务的过程”。其中,金融主体包括相关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从经济金融体系运转的全局来看,金融治理应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宏观层面,金融治理致力于维护物价和经济稳定,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予以实现;中观层面,金融治理着眼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具体体现为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组织体系发育程度及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程度三个方面;微观层面,金融治理强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主要体现为基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微观审慎监管。

20世纪90年代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促使关于金融治理能力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实践迅速发展。受金融危机推动,宏观层面的评估实践发展迅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IMF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联合启动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并于2006年公布了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金融稳健性指标编制指南》,成为其对各成员国金融体系评估的重要指标;我国于1999年接受了FSAP的首次评估,并于2015年启动了更新评估程序。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初步形成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工具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于2015年构建了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观层面,有关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外方面,传统基金会、弗雷泽研究所分别从1995年和1996年开始连续公开经济自由度指数,其中均涉及了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度量;Laeven(2000)、Bandiera(2000)则利用多个国家的数据对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了专门测度。国内方面,樊纲、王小鲁、朱恒鹏自2001年起连续中国市场化指数,其中将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项指标;黄金老(2001)、周业安等(2005)针对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了专门测度。微观层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当前国际银行业最为权威的监管标准,迄今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修订。2010年最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III之后,各成员国陆续开始实施,而BCBS也依据该协议对成员经济体进行同步评估,并根据实施效果和评估结论对协议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尽管国内外有关金融治理能力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大多仅从金融治理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混合的侧面入手进行指标设计,并未全面体现金融治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内涵。此外,成果中有关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测度均采用人工赋值和简单算术平均法进行指标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正是考虑到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拟基于金融治理的丰富内涵,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克服评估的主观性,本文将选取可度量且能够取得客观数据的指标,并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计算,最终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基于计算结果,结合现实情况,本文将对中国金融治理能力进行具体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具体安排如下:除第一部分引言外,第二部分基于金融治理三个层次内涵,搭建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框架;第三部分选取我国数据,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估计我国金融治理指数,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第四部分结合现实情况对我国金融治理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完善的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估金融治理能力的前提,对于金融治理的自我完善、金融改革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金融治理总指数,即对我国金融治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第二层次是金融治理各分项指数,即立足于金融治理的丰富内涵,参照Blinder(2010)搭建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治理框架,从宏观层面的物价和经济稳定、中观层面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微观层面的个体金融风险防范等几个方面出发,全面考察评价我国的金融治理能力;第三层次是基于第二层次的若干个具体评价指标。

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一)宏观层面――物价和经济稳定

在宏观层面,金融治理首先着眼于维护物价的稳定,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周小川,201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平滑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也成为各国金融治理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正在探索和建立当中,已经公布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指标体系多有重合,因此暂不予以体现。

物价和经济的稳定状况主要通过一些宏观指标来体现。我们用CPI增长率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用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此外,由于宏观层面的金融治理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予以实现,保持市场流动性水平的合理适度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物价和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指标体系中加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并用M2增长率来具体衡量。

(二)中观层面――金融发展水平

金融发展水平不但是中观层面金融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下一阶段金融治理的有效开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其归纳为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三方面内容。

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化通常被国外学者称为金融自由化,它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周业安、赵坚毅,2005)。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经验普遍证明,金融市场化程度对于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利率市场化程度、资本自由流动水平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一指标,并分别用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贷款中基准利率贷款占比、对外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程度。金融组织体系(又称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及金融制度下,由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但能够将金融资源配置到高增长的重点领域,还能够支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从金融部门的市场集中度、金融机构经营的多样性、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集中度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一指标,并分别用大型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非主要贷款类资金运用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总和之比、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与人民币贷款余额之比来衡量。

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金融市场体系是指金融市场的构成形式,对我国而言特指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和市场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发展(Allen和Gale,2000)。两种金融体系各有所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本文从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直接融资占比、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发展的广度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一指标,并分别用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占比、货币化率(M2/GDP)、资本化率(股票基金累计成交额/GDP)来衡量。

(三)微观层面――个体金融风险防范

微观层面的金融治理强调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监管标准,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巴塞尔资本协议是当前国际银行业最为权威的监管标准,微观金融治理就体现为基于巴塞尔协议的微观审慎监管过程。对于微观审慎监管,国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指标体系,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来考察微观层面的金融治理能力。

根据框架及选取的具体指标,本文构建了中国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从表中第4列可以看出,为克服评估的主观性,本文选取的具体指标均是可度量的,而且数据是能够实际取得的。

三、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为计算我国金融治理能力评价指数,本文选取了2007―2015年的相关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WIND或CEIC。我们首先采取国内外常用的算术平均打分法,通过对金融治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具体指标的分值进行算术平均(计算权重见表1),从而得到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的量化评估指标。一方面,由于算术平均打分的方法对于指标权重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有关金融治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一级指标评价中又包含大量分项指标,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评价中国金融治理能力的共同因素,这样既能够减少分析变量的维度,又能通过因子模型更为合理地对中国金融治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价。而且,我们还将分别采取算术平均打分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说明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一)算术平均法数据处理与计算结果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市场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359-01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会计的基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一个有效的会计市场,然而什么是会计市场,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信息市场,是会计信息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有的认为会计市场是指注册会计师市场,是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场所。我认为,从认识现代会计和现代市场着手,探讨会计市场涵义,更有利于把握会计市场本质。

一、对现代会计的认识

虽然理论界对会计的精确含义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对会计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亦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从目前会计实践和近几年来会计权威机构给会计所下的定义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具有以下意义则是可以肯定的。

(一)会计已成为具有一定会计能力的专职会计人员从事的专业性的活动。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技术迅速发展,资本大规模集聚和集中,通货膨胀加剧,会计业务与会计方法越来越复杂化,使得会计成为一项专门的技术。会计工作的专业化、独立化已经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项必要分工。

(二)会计的行为结果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经济决策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个人经验和会计信息。经济越发展,经济活动越复杂,个人经验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小,会计信息的作用越大。一项科学的经济决策,离不开必要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对经济决策的重要性,使得会计信息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二、对现代市场的认识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那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实践来看,市场具有以下经济含义:

(一)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产品只有处在市场上才成为商品,有了市场产品才转化为商品。因此,处在市场上的交换物要有商品的一般特征,即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生产的扩大;社会分工越细,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范围也就越大,从而带来市场的范围和容量扩大。商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什么样的商品,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商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分工环境下,商品的范围不同。目前不仅人力、财力和物力成为商品,而且技术、信息服务也已经成为商品。

(二)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那么在市场上必然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经济主体,即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必然在市场上反映出来。

(三)市场是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机制,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两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计划机制是以计划为基础,由政府机构给经济单位配置经济资源;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由经济单位自行配置经济资源。

三、对会计市场的认识

基于上述对现代会计与现代市场的认识。我们不难推论,会计市场是指会计资源市场。是对会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资源的流动、流向、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做是会计资源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一)会计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会计资源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会计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不同的会计资源,其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不同。会计人才的使用价值是加工处理、验证和传递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为它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会计人才的价值包括本人及其家属生活资料的价值和教育训练的费用。而会计信息的价值则包括其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剩余价值和风险价值。会计资源所具有的一般商品属性为其进入市场交换配置提供了可能性,并成为前提条件。

第8篇

虽然多层次资本市场是金融改革中的高频词汇,但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含义。不搞清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含义,便无法在同一概念基础之上进行建设性的对话。那么到底什么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呢?实际上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巴曙松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应当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即OTC市场、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市场等几个层次。王国刚认为,多层次是指资本市场应由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无形市场等多个层次的市场构成。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指能够为满足不同投融资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有层次性的配置资本性资源的市场。虽然如此,但可以归纳出这些观点背后的一些共性:多层次性、针对性、协调性、结构性。目前,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重要问题在于,市场层次不够丰富,各层次之间的协调性差,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从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和发展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也正在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从萌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特别是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突出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存在结构性缺陷:一方面是A、B股分割、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分割;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缺乏一个安全、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要有证券交易市场,还应该包括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本交易,而证券交易所内部又细分为包括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非流通股转让等资本运营的平台。

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活力的源泉。中国经济呈二元经济状态,一方面是存在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是茁壮成长的个人创业企业,不同企业对资本市场需求不一样,上市门槛也不一样。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包括中小企业、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这些企业正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为这些活跃的市场群体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就是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改变金融领域的二元结构,推动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相当明显,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仅仅只有一个单一标准的行政管制下的市场,那么,这个标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中小企业往往会形成事实上的制约。

从融资结构上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调节的手段。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上,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间接融资中商业银行则是主导性的,银行贷款偏重国有大中型企业、偏向大中城市。结构合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带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调整,对于改变过多依赖以银行贷款主导的间接融资的融资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国民经济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层次决定了我国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主板市场,而必须依赖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完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然推动融资结构的调整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出现资金相对过剩和相对短缺相并存的格局。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金融体系过于依赖银行体系、过于倾向大型企业,而忽视了直接融资、忽视了中小企业。

从资本市场自身建设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标志。它可以发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也能够避免由上市公司风险特征加大、风险揭示能力下降而造成的市场风险,更能满足各个层次的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整合程度,降低其分割程度,从而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监管体制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需要合理界定中央统一监管和地方政府监管的职能。而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如能对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做出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安排,监管部门相应地就能针对不同市场上企业的特点做出不同的监管安排,这样也有利于市场的协调发展。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总体上非常有限,而且将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集中在一个较高标准的主板市场上市,同时缺乏其他可供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那么,这种单一市场不仅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而且还会导致资本市场金融资源的错位配置,助长投机行为。从理论上说,资本市场只有通过面向需求的最大可能地细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才能高效率地实现供求的均衡,才可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业资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

创新无疑已经成为当下最强的音符,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必须大力进行创新,大兴创新之风。中国企业要提质增效,也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创业资本来落地,而创业资本则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创业资本的发展也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一)创业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

创业资本处在多重场环境的影响之下,创业资本的场环境包括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府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创业资本的形成、投资、增值、变现都是在一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中进行,没有相配套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环境,创业资本不可能加速发展。

资本市场结构影响创业资本循环。创业资本与天使资本、产业资本、证券资本是资本市场的四大板块,在资本市场不同分层中各自都有自身的角色分工。创业资本循环全过程置于资本市场各个层次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不同实力、不同规模、不同投资取向创业资本发展壮大的前提,包括主板、创业板和三板在内的资本市场为创业资本提供融资、投资和退出等全方位支持。

(二)资本市场还影响创业资本对创业企业的投资方式

一个流动性强的新兴资本市场的存在能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创业资本在创业企业的成长早期进入,或者在种子期介入。资本市场也能影响创业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创业投资机构而言,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能力,资本市场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规范,以上市作为企业达标的规范标准,而且创业资本也根据资本市场和创业企业的要求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创业企业的竞争力。

(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创业资本提供从所投资企业中蜕资的场所、工具和途径

创业企业利用主板、二板等已上市公司的壳上市;利用已上市挂牌的企业对创业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进行并购;许多上市公司也成立创业投资机构,它们所成立的创业资本运作机构重点可以从事成长期与成熟期的投资。

(四)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创业资本为多层次资本市场输送新的血液

金融深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贫困陷阱,要加快发展,必须以现代金融机构取代资金黑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金融机构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创业资本通常采用金融组织化的方式进行聚合、投资,创业资本提供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人才、市场、经验、金融支持和资源网络。创业资本帮助培训优质企业上市,前期规范培训企业,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安全;威胁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91-02

一、金融安全概述

(一)金融安全的内涵

以前,人们对于金融安全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自从亚洲出现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金融安全,对金融安全才有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主要指的是这个国家能够抵御内外金融风险的冲击,在出现一些突发的金融事件的时候,具有一个自我稳定的能力、一个自我修复的能力,当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将这些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它们处在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临界状态之下,最终给本国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的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金融安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狭义上来说,金融安全主要是针对金融体系说的,它主要指的是金融体系自身的一个安全性;而在广义上来说,金融安全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了,它还包括国家经济方面的安全问题。

(二)金融安全的特征

金融安全有四个主要的特征,主要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一个稳健性,金融运行方面的有序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联系的、密不可分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稳健性是一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保障,金融的运行就无从谈起;而有序性是金融运行的一个状态,它向外界展现出金融发展的一个情况;而有效性则是一个效果,主要体现出金融运行、发展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最后,可持续性是发展。一个国家的金融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四个特征,才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金融是安全的。

二、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一)国际金融体系蕴含的系统性风险

国际上的金融体系,会蕴藏着一定的风险,这种系统性的风险可能会使我国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增大。大家都知道,在金融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内生波动性,这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产生剧烈的波动,进而使得金融资产产生暴涨暴跌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因此,在国际上资本的融资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占全部金融总量的比重也在攀升。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开放起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将会改变我国以往的一个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使我国融入到金融的全球化当中,而国际上的这些金融风险将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国内金融体系原有的一些结构性的矛盾

国内的金融体系在结构上面来说,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中也会潜伏者一些金融风险,这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一方面,在国内的金融体系上,国有的商业银行存在着数目比较大的不良资产,而且这个不良资产的比例也比较高,还经常因为一些经营不当的企业而积累了很多的不良资产,这就导致隐藏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地升高。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的还是一些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在资金上面,又缺乏一些金融的支持。因此,导致整个结构调整的作用变得极其微弱,还有就是目前,在国内也缺乏一些资本的市场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使得很多的货币都流向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又背负着很大的债务和社会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用来搞开发的资金就变得非常的有限。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又很少能从资本市场上和金融支持上面获得收益,所以使得金融系统的结构得不到有效的调整。

三、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探讨

(一)建立中国金融安全网,培养公众信心

金融安全网包括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其中存款的保险制度、市场的推出机制以及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制度等等都是属于金融安全网的。在目前来看,我国的银行系统中有很多的坏账,这些坏账随时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此前国际上遭受金融风险的时候,国际上民众的信心一度受到打击,因此,我国民众一旦受到国际上的这个信心危机的传染,将会有极大的可能对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可能会导致一些挤兑行为的出现与泛滥。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建立一个金融安全网是十分的有必要的,而且这个金融安全网也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首先,国家可以进一步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得金融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和提高。其次,使最后贷款人制度以及存款的制度能够顺利地建立起来,这对公众对国家金融机构信心是一个很大的维护,它可以防止金融在一个大的范围之内发生波动,以此可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最后,对于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我国还应该建立一个市场的推出机制,将那些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关闭掉,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活力得到增强。

(二)渐进式进行开放,把握好开放次序、重点、时机

中国要进行金融开放,但是这个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逐渐开放起来。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开放过程中的次序、重点还有时机一定要把握好,不能颠倒次序、主次不分,也不能错失良机。在开放的次序上面来说,一般是采取“沿海+内地”方式,先对汇率的相关制度进行一个合理的、有效的调整,然后再对货币进行兑换,最后再是资本项目之下的货币兑换。一般是先进行一般业务的开放,然后再对银行、保险以及一些其他的金融业务进行开放,最后才是证券和一些短期的资本市场。在这个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对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而且要使得这些政策与国际的惯例相符合,这样,有利于在中西部引入一些外资的银行。在金融开放的重点上面,以前,人民币还没有成为国际货币或者是一些地方的区域货币的时候,一些短期资本以外的内容是金融开放的一个重点,银行和保险是一个主要的开放领域,如果不属于银行的金融,则不适宜过多地开放,但是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货币之后,则可以适当地在区域范围之内,对资本市场进行一些有选择、有限制的开放。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货币市场体系和资本的市场体系都是属于金融市场体系的一个范畴,在当前来看,我国应该重点建设的是资本的市场,根据我国现在的一个经济制度,还有我国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要想解决中国的资源优化以及配置问题,还有结构方面的调整等等,单单靠我国采取一些财政政策,或者是一些信贷的政策,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是很难真正地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我国只有走一个市场化的道路,将一些营利性的投资尽可能地做到民营化,才可以使一些实体的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采取一个直接融资的方式,对民营投资的提供一些金融支持。最终使得企业融资的渠道得以拓宽,资本的社会化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实现。

(四)逐步实现由分业管理到混业经营,提高金融机构力

目前来说,我国正处于一个法定的分业阶段,国家的一些法律对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约束力。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市场逐渐地开放起来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地受到了金融混业的影响,仔细分析一些外资的金融机构,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经营模式大都是混业经营的模式,而根据我国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条例,外资银行从事一些外币的投资业务是被允许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中资的一些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与实力可能会因为这些事实上面的不平等而被削弱,最终会进一步地将一些国有的商业银行的效益恶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进行得越严格,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就会越大,虽然它会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一个短期的稳定,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是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因此,我国应该顺应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再加上一些内外部的推动力,将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慢慢向着混业经营进行过渡,使金融系统内在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尽可能地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最终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竞争力得到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 崔锦玉.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和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李新安,熊士江.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