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5:04: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从论和时间的视角,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针对如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新型工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
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我国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十分迅速,但是在信息化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化提升作用不明显,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信息化不到位。
因此要尽快促进人的信息化。一是采用组织手段,提高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加深他们对信息化作用、如何发挥信息化效能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决策能力。二是提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增强他们把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能力。三是提高全社会对信息手段、工具、设备的利用能力,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管理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2002-11-8
2.十七大报告2007-10-15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普适性、扩散性、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无处不在,信息化能够持续地、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并不断深化对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因此,信息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并且成为现代经济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和关键要素。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明工业化的方向。新型工业化必须在信息化的框架内进行,以信息化为方向,不能脱离信息化的思路。二是促进工业产业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引入,带动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增加制造能力、丰富产品、适应个性化需要,扩大工业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带动整个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三是促进结构调整。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有效、结构合理。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通过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五是节约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缩短交易时间,减少交易成本。六是扩大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创造需求、创造市场,带动工业化的更大发展。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着力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技术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效率低、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上,并以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
1、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加速制造业信息化
产业升级是个渐进的有序流动过程,传统产业正在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向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这种产业的转入国。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需要。只要大力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以优化改造,就能够大大节约传统工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和成本,后来居上,发展出先进的工业生产力。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制造业最具有革命性作用是导致了制造系统智能化。现代智能化的企业并不全是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大量的智能企业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消减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生产传统产品如奶制品、家具、金属制品,甚至水泥等的企业。
要采用各种措施,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一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在生产、制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工业生产智能化、柔性化、高速、高效的要求。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工业流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三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品的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价值链,延长传统产品生命周期。2、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信息技术作为管理的工具加入到了管理领域,导致了管理由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实现了管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使一些过去无法实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得以实现。现代的信息管理革命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几方面:一是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递、处理的电子化,导致了管理结构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管理方式柔性化。大量规范化、日常管理被模块化的电子信息系统替代,能够很容易地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调整,以适应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三是管理过程民主化。信息化打破了信息的少数人垄断,使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成为可能。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尚处在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时期,进入到信息管理层次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这说明在我省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渠道,提高交易效率
现代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所创造新的商务模式。一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交易活动中的产品搜寻和价格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二是信息网络与传统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和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交易活动中的物流成本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的时间。中小企业与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通道难以建立,交易成本巨大,大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解决这类企业市场通道的最佳选择,也是成功之路。
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的信息化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型
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而新经营主体则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2012 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它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目前,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指出,“新型农业(含林业、渔业,下同)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
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特征:(1)规模上是适度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多局限于家庭,规模较小,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具有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高。(2)经营方式上是集约化经营,传统家庭经营方式多停留在“靠天吃饭”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意识,能够实现对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都比较高。(3)价值取向上,传统经营主体,虽然也面向了市场,但因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多是被动地受市场行情影响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高,能主动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绝大部分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能够和市场实现有效衔接,商品化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农户。(4)劳动素质上,尽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农民,但前者素质过低,而后者则职业化。
二、现阶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必然性
(一)顺应了农村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确立了农户在农业经营中作为微观主体的基础地位,激发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自给自足,从总量基本平衡到多年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传统的小规模、自给半自给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很难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也很难从宏观上进行干预和治理。因此,农业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从当前情况看,我国业已具备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和条件。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填补传统农户分化造成的缺失,构建包含多元化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看,中国农业将向规模化趋势发展。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2006年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户每户经营9.1亩耕地,每个农民只经营5.2亩地。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农业,净收入很低。这样的收入没有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办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正在加快,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1. 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业发展乏力问题。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需要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迫切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组织程度,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循环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对未来的工业化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工业化路径创新。因为,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之间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国在今后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逐步突破“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探索一条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互动共进、良性循环。本文试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中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寄希望于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一、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
1.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加速,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人们开始重新检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并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主题。
“宇宙飞船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认为循环经济是指:“人类合理的发展模式应是对自然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使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的相关论述也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这些思想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论的较早雏形。
循环经济的现代定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对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讲,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t。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例如,2003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尤其是最近几年,汽车、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等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产业链条的过度延伸,使资源需求呈现为一种全面性、爆炸式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局面。此外,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向发展中国家采购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也接受了发达国家对一些非环保产业的转移。这种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在改善我国经济状况的同时,却为生态环境保护蒙上一层阴影。
基于上述分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新型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理论和众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认为“工业化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主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最能体现工业化的本质,不仅工业化本身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且工业化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评价体系应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仅从资本和劳动资源约束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还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都对经济增长中资本和劳动二要素的循环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自然资源要素循环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和不可再造性的足够认识。因此,早期的工业化必然是那种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换取国民财富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即传统工业化战略。
然而,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后,伴随着信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传统工业技术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的经济指导思想下开发出来的技术。因此,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往往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对于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的中国来说,这种工业化道路不仅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和环境,会直接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12.7%,德国年均增幅更是高达25%。这种遵循“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成本是巨大的。第二,传统工业化理论中的“发达国家就是工业国家”的基本规律已经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事实相违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正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多数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单纯地推行高投入、高能耗的传统工业化而忽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会在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中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所以,当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影响。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工业化浪潮,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老路。
从上述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进人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更为今后的工业化战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走上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循环经济范式下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趋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做出了简洁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可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我国工业化路径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更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从定义上看,它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相辅相成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循环经济范式”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为支撑,遵循“循环经济范式”要求,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一条集约型、开放式道路。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省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工业化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在较短时期迅速提升,是国内外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一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7%左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49.5%,第二产业占GDP总量的41.8%。
纵向比,成绩显著,横向比,差距明显。全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我省工业化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分析,2005年贵州工业化综合指数为13,比西部地区低1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为各省区市倒数第二。
当前,我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实施,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aO美元,意味着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同时又面临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意味着我省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保护好青山绿水,又创造金山银山,实现贵州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春色满园关不住,非公有制经济是加速我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工业化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经济、资源、环境、城乡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非公有制经济植根于市场经济、发展于市场经济,又作用于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省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推动自主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工业化进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为我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基础支柱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长为竞争性行业的主力军;造就了一大批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军人物和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我省城镇化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所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9%,比200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占全部社会投资额的49.8%,比2005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生力军。
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倍增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坚持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是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省私营企业已达6.38万户,占全省工商注册企业总数的62%以上,绝大多数从事煤炭、食品、医药、旅游商品、装备制造业、化工、建材、商贸流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这些行业是我省传统工业的主体,同时也涉及大量为工业配套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要达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需要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改造并提升这些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如此就能迅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全省工业企业的综合素质。同时,制定、贯彻、落实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方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我省的能源和资源等基础、支柱产业,为以国有资本投资为主体的大项目、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对促进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必须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天然微观主体,能自觉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调整。因此,在资源日益紧缺、价格日益提升的市场环境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依靠自身灵活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会成为通过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来降低成本、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如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利用黄磷尾气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利用煤粉灰、矿渣等工业废渣加工新型建材和提取矿产品,都是非公有制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
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靠。
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2008年我省城镇化水平为29.1%,是全国唯一低于30%的省份。全省人口已接近4000万,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约40万农村人口、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全部人口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学习、就业。要实现我省城镇化率2012年提高到35%以上的发展目标,就意味着有近300万的农村人口要进城就业、进城消费。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实施小城镇战略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是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力军,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而且同时是刺激消费需求的主要提供者和消费者。因此,提高城镇化水平,离不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离不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就业水平,离不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水平。就我省而言,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依靠是非公有制经济,城镇化提速也主要依靠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出路。
传统工业化最不合理之处,就是存在由巨大交易费用构成的暴利。10元成本的酒卖到800元,损害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互联网商务变革的最大动力,就是对暴利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图书网售,是活跃在传统改造前沿的生力军。正当网上书店憋足了干劲,要通过打折销售打击暴利,推动传统图书行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图书新规”问世了!
本期封面故事《当当、卓越说不》,代表了新兴电子商务的从业者对“图书新规”的反应。“图书新规”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图书行业的范围,当传统零售业逐渐转向互联网上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传统行业与线上行业的矛盾冲突,面对大势所趋的互联网新经济,传统行业、资本市场该做何选择?传统行业在面对新经济的挑战时,又该如何调整并适应?我们做出了独立的判断。
刘佳《谁在挑战传统书店?》以图书新规为切入点,分析以当当、卓越亚马逊为代表的网络零售的崛起,传统书店如新华书店等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在新的游戏规则面前,传统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这一新经济的挑战?如何规范新的市场竞争?通过对图书行业、商业模式等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传统零售业的潜在趋势和未来方向。童妮燕《出版的资本流与产业梦》,反映了风险投资人对图书行业商业模式合理性、稳健性和产业链良性运转的关注。孙泠《进步是一种舒适的病》指出,以图书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业态的转变,固守传统批发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作者更进一步思考,从未来出版业的增值服务等多元化服务与产品双边市场发展角度分析出版业未来的出路,推而广之,在越来越多行业进入互联网后,传统行业应该如何应对?
传统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经营粗放,大量不合理的交易费用沉淀在流通中间环节之中,滋生暴利的土壤。流通环节中的某些商业利益,如五级批发形成的商业利润,在传统条件下看并非暴利,但互联网存在的当下,某些五级批发本可压缩为一级时,相对而言就构成暴利。由于流通渠道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电子商务方式销售,可能六七折、甚至四五折仍有利可图,打折就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如果每个行业都脱离《价格法》关于“低于成本竞争”这个尺度界定市场秩序,对电子商务出台各行各业限制打折保护暴利的“行规”,得到保护的可能将是传统工业化的利益结构,延误的可能是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一)**工业历史概况
从建国开始,**传统工业体系可分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涉及20余种,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大类一是采掘、冶金工业;二是能源工业;三是建材工业;四是机械工业;五是食品工业;六是轻、化、纺织工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成熟,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推行,在大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传统工业体系基本坍塌,众多的工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淘汰、关闭、倒闭。其中一些工业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体系的基础和支撑,象**啤酒、**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和乳制品生产等企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力军。
从五十多年来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工业发展既有政策和市场方面的得失经验教训,也有执政能力和判断形势以及把握时机方面教训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二)**工业发展历史的启示评价
回顾历史,总结归纳**工业化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给我们今天发展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思考
**工业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里三个阶段。
一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这个时期,在计划经济的绝对主导下,构建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以轻纺、食品、煤炭电力、建材为主工业体系,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六大类涉及三十七个具体行业,企业达2000多家,产值达1.6亿元。主要特征是平均分配,充分就业,社会稳定,工业增长以资源大量投入、能源大量消耗为动力的增长点。
二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2002年党的**。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法制化的过程,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减员增效,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工业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传统工业体系坍塌,大量的企业破产关闭或改制为私企,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工业发展停止并略有倒退。比如1995年即“八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903亿元,到2000年即“九五”末实现工业产值7899亿元,工业产值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三是2002年党的**大——至今。这个时期是深刻落实党的**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时期,尤其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时期。这个阶段,**党委和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抓住机遇,很好的把市场导向与国家产业政策想结合,初步建立起以煤炭石油、棉纺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现有企业846家。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九五”末工业产值7899亿元,到2005年即“十五”末实现工业产值13亿元。工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人为本,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和环保理念等.
同时,**工业发展的历史,也为今天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化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一是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一定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五种执政能力。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路线确立了,关是领导干部。三是结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有**特色的工业发展体制和以及机制管理模式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新疆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牛文元(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朱有志(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却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即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涉及到能源利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等多方面内容。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进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即将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低碳经济逐渐优化,表现为CO2排放增长速度放缓、CO2排放量减少、空气中CO2含量降低。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征:(1)以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发展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使用结构,降低碳强度,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装备制造业为重要载体,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特征明显,而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耗能效率。(3)以技术创新和交流为动力,降低碳排放量。以低碳技术促进制造业、电热、交通、建筑等部门实现低排放目标,开发和推广能源技术和CCS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终端用能设备效率。(4)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原则,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与现实问题
(一)历史条件: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能源产生强劲的需求。2008年,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表明,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翻一番多:2005年为17.42亿吨标准油,而2030年将达到38.19亿吨标准油,年均增长率为3.2%。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2010年之后不久,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①
2.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主体是工业,而低技术水平发展的工业又增加了高碳经济特征。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万亿元,出口规模处于世界第一,制造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低下,对资源和能源的依存度逐年增高,原料和原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因此,经济发展不仅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而且造成了环境恶化。
3.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碳排放降低难度。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一次性能源煤炭消费为主的国家。五十多年来,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消费的绝对消费量不断上升,其所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到2007年煤炭仍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69.5%。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这使得“高碳”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增加了碳排放降低的难度。
4.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资金、技术作为强有力支撑。新兴的低碳经济的重点是依靠能源技术创新与资金支持,推动强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利用清洁低碳能源,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要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碳排量降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始终面临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挑战。
(二)现实基础:资源、环境与人口
1.资源短缺时代下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对各种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能源和大宗矿产的需求压力尤为突出。
2.我国面临着是“消除”还是“优化”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压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现代化进程的迟滞与延缓更加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城乡关系由正常到失衡和不协调发展,以致城乡经济流通渠道狭窄、滞塞,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力。中国积极加入一体化进程,引进外资,促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和享受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利益,为世界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就在中国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这些国家摒弃了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目标,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人类生存环境、能源问题、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并且支持和发展绿色贸易,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市场。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国别问题,碳排放量正在急剧增加,见图1。低碳经济已影响到世界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国际间经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三)变化趋势:低碳经济下的工业化道路
1.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过许多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过程,而是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时再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转向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2.中国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从工业化进程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们收入及财富增加的过程,在人们分享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碳排放量也在增加。例如,英国、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后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与韩国。如果仅从年均排放量看,英国、美国碳排放量则低于日本与韩国,故人均碳排放量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碳排放情况。
3.中国工业化的技术创新要求。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依靠信息化和技术进步来推动工业化。通过技术进步,使工业化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上档次,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要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内,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分工的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②
(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路径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资金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的选择存在差异,见表1。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国家综合实力强,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以替代为主要手段实施碳减排战略;而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差异较大,民众低碳意识、认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目前其碳排放也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的上升通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选择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建立在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偏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较低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资金与技术障碍,但也具有后发优势。中国应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以“低碳装备”为主要实现路径,调整发展过程和发展内容,优化经济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走文明发展之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虽然目前低碳经济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但以往研究往往都是从各个领域多角度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主要从居民、工业、交通、热电、其他(商业、公共服务、其他能源)几个方面分析碳排放量,从碳源部门角度显示其评价思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从能源需求角度探讨了碳排放情景,涉及到工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朱有志(2009)依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从碳排放、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碳交易与合作五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林香娣(2010)、付加锋等(2010)初步探讨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如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探讨了指标无量纲方法,但并没有进行实证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2011)。本文在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装备”(装备制造业和装备思想)为低碳经济主要实现路径,参考学习其它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维度(本质维度)、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维度(目标维度)和低碳经济发展贡献维度(关联维度)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指标体系,在每个维度下按照一定的准则,分别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④,具体见表2—表4。上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设计,对于各指标的具体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