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数学习感悟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1 15:04: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数学习感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数学习感悟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30-02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总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产生或多或少的质疑,甚至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些误区长期发展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本文将对一些高中生常见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析。

一、漠视重复倾听

在数学学习中,自学好还是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好?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倾向后者。但是,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有一定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跟课本差不多,自己看也能懂,听不听都不要紧。根据一些问卷调查和笔者的了解,这种观点是存在的。它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学生容易养成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坏习惯。这种做法不论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没有好处的。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课堂观,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

观察一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发现,这些学生对教师讲课内容不管是易点的还是难点,都能认真听。跟着教师的讲课思路,积极思考。教师安排的练习能规范的完成。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风格没有太多的苛求,哪一位教师教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对教师讲课内容进行有选择性听课,容易的地方不听或不专心听,难点才会专注听。这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比较“挑剔”,一旦对教师的教法不太适应,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通过对比可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有愿意重复的习惯,而“图”新鲜,不太愿意重复的学生学习成绩则差很多。数学课,特别是新授课,教学内容是新旧知识的结合,是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旧知识就是重复。认真听课,就是一次复习,就是不断“品味”“咀嚼”这些旧知识。这样,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理解就非常深刻,记忆不断得到巩固。当解决问题用到旧知识时,很快就能联想到。同时,重复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充分的准备。

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指导原则。在正常情况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大纲要求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并教授数学方法,对数学思维过程进行“充分的暴露”或“充分的展开”,使得认真听者更容易理解新知识,大大地缩短了掌握新知识的时间。学习经验也表明,通过听课所获得的知识会记得更牢固、更长久。随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推进,认真听课的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巩固旧知识。这也是一个数学知识不断积累,数学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忽视重复记忆

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实验还充分地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速度就越慢。因此,在数学课堂上,一个有认真听课习惯的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较好,记忆的效果较好,遗忘的速度也较慢。课后(一般是当天)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之前,正确的方法是先复习,这是新课后一天之内对当天新课内容的一次有效复习。到第二天上新课时,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新课内容在24小时之内至少复习了2次。学校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它符合艾宾浩斯曲线的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规律。有不少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已经十分清晰,学生凭借着脑海中对当天上课的印象去做作业,不重视课后复习,久而久之,旧知识将会被快速遗忘。数学的知识结构将会形成断层,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数学是一门新旧知识联系性非常强的学科,不重视重复记忆,巩固旧知识,新知识也不会学好,根基不稳固,数学城堡就不会建好,学好数学就成了纸上谈兵。

三、轻视课堂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利用已知求未知,是解决问题的主体通过联想,把相关的已知知识拿出来解决未知的过程。如果一个学生长期不认真听课,轻视课堂,当他碰到难题时,他就会对一些相关数学知识点理解模糊,甚至曲解,由于联想不起这些知识或联想中断导致思维过程负担过重,就会给学习带来压力。因此,轻视课堂的学生必须转变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其中的关键是克服自以为是和偏激的思想。一直以来,这两种思想都是数学学习的大敌。现代教育理论已证明,合作学习是立足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它能有效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人。因此,在课堂上与教师的合作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基本的合作。能认真听课就是与教师的合作,在有经验的教师地指导下合作学习成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按照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已成为共识。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而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凯洛夫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觉地、牢固地掌握和利用前人所发现和整理的知识,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这一观点至今还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因此,学生应自觉地、牢固地树立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与老师配合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资源(教师的指导)。对教师来说,随着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虽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教师的讲授也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抓住当代学生的特点,把握教学时机(指适合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重课外,轻课内

在学校有限的教育条件下,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只有对学习方式有正确的观念,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学习,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偏重于自学,轻视课堂听课的观点错误在于把课堂学习和自学割裂开来。因此,学生正确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55-02

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九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大赛。大赛要求以说课的形式,从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为什么要用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取得什么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课例展示。我参赛的课例“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得到了评审组专家及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下面就以此课为例,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方面的实践和感悟。

一、我的设计

通过分析“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重点是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难点是抛物线的定义。教学流程图如下: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地方有四处:在情景引入环节,以一段中国男篮亚锦赛的视频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出满足条件的动点M,使得点M到定点F的距离等于点M到定直线的距离;在解难答疑环节,利用课件让学生区别抛物线是不是双曲线的一支,以及本节课所学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与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不同。

二、我的思考

1.信息技术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有效工具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节奏加快,从而引起了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师教的工具,也是学生学的工具,是改变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工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一般都是由教师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与归纳,这个过程基本上还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根据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练习来进行教学,24小时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率达50%以上,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有能力自己制作课件吗?数学内容中的“尺规作图”就能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软件,按自己所思所想进行操作与验证。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能实现“以生为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对抛物线定义的理解是个难点,也是个重点。对于满足“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这个条件的点,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纸上(黑板上)只能画出一两个,而无法画出无数多个点。另外,传统教学画这些点时是利用直尺、三角板、绳子来画图,操作要求高,难度大,动作慢,画出的图象不准确。此时若是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图象。即使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按步骤作图,体验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参与度高,在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能轻松地理解抛物线的定义。

2.信息技术是促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有力工具

(1)运用信息技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感觉,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丰富、直观、生动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助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我设计了“中国男篮亚锦赛”的视频片段作为情境引入,让学生讨论投三分球时篮球运动的最佳路线,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媒体的运用和接近生活、饶有趣味的讨论话题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为学生所喜爱,从而为上好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运用信息技术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来讲课,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往往无能为力。信息技术的支持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学生常会有“抛物线是不是双曲线的一支”的疑问。从静态图象上看,抛物线与双曲线形状相同,无法直接看出二者的区别,传统教学又无法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只能进行口头叙述,学生只好死记硬背。而借助信息技术,能改变离心率的范围,呈现抛物线的图象转变为双曲线的图象。它们的离心率不同,双曲线会无限地接近两条渐近线,而抛物线没有这样的性质,从而能使学生轻易地作出它们是不同曲线的正确判断。

(3)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收集整理数据,处理复杂的运算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听课时常会出现由于计算不对而算不出来的情况,这时学生会很纠结,总想算清了再说,因而影响了后面的学习,使他们对整节课的关注点落在计算上,而不是落在对知识整体的把握上。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对图形的观察,往往比较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时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做到快捷、准确、直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例中,学生学习了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它与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式?如果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变形,然后再找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仅从式子的变形来对比,学生不容易理解。此处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通过平移就能让学生明白,它们仅仅是位置不同。

三、我的感悟

1.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喧宾夺主

数学课的核心是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课的任务是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不能把数学课上成信息技术课,不能为了运用信息技术而忽略数学课的主题,忽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正如赛课后专家点评的,信息技术为数学知识的探究搭建了一个支架,沿着这个支架学生能一步一步地探索到知识;一节课中,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在非用不可,精在学生也能用,精在使用效果好;一节课中,不能用华丽的课件代替教师的讲述,代替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不能忽略学科的特点,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不是黑板搬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课件容量太大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课件翻页过快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有限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课件不留痕与学生暂时无法深入理解之间的矛盾。运用信息技术时,我们需要考虑为什么要在此处运用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用了会有什么效果,需要什么技术支持。

2.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教师需加强学习,改变观念

第3篇

1 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

1.1 按水平的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这种分层教学受很多条件制约,实施起来不方便。这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内容而进行的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比较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1.2 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堂上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水平要求。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组织教学。

1)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2)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来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探究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3)小组互助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2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及水平状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源点。教师要把自己的个体生命价值追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于教学工作中。课标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成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追求,那么信息技术教学必然会被赋予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展现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品质,以此感染与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人生感悟、道德感等情感因素不断融入教学专业活动中,让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充满生命关怀、人生顿悟、心灵启迪,从而最大限度地陶冶学生心灵、激荡学生情感、引导及内化学生的态度价值观。

3 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好的情感活动教学情境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及内化发展的需要,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感活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境是引起人的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营造一种和谐、富于情感活动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学“海报制作”单元时,整个单元以2008奥运为主题,其中“制作海报背景”设计则是通过5分钟的奥运火炬传递画面播放引入,学生的整个神经点就兴奋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了解火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认为对农村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目标。当学生看到火炬登珠峰时,笔者发现学生兴奋了,他们激动了,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笔者从他们的目光中知道,这节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接下来学生不一定都会操作,但情感的培养成功了。当笔者问到学生是否想为火炬传递制作一张宣传海报时,学生就非常积极了,有了主动去学的心态。接着整堂课的氛围就非常地热烈。

就个人经验而言,一般教学情景设计笔者都会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了解国家的时事、重要节日,让学生成为人格完全的人、富有爱心的人,这是笔者当这个老师的目的。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

4 运用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从而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

比如,Windows系统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倒立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采用这种形象比拟法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可能仅在某一方面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如易产生误导作用则宁可不用。

5 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讲解操作方法、命令的功能等,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甚至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但如果结合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例子来讲解,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例子中,这样就会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实用。这样就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导结合;当堂达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作用的重要性。

我校实行了“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是:前测激趣――定标导学――学生自学――顺学善导――达标测试――当堂练习”。在整个导学过程中,“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交织在一起的,是一根贯穿课堂始终的线,只不过在不同的环节所占的分量不同。因此,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不然学生的活动就是一片茫然。

一、让学生明确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像醒目的路标,为教学了方向,不但老师知道,而且学生也应当非常明确。这就要求老师应及时、明确地把它交给学生,激发出学生目标追求的强烈欲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自我检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当然学习目标的给出应因课而定,有的目标可由学生当堂提出、教师补充,有的目标可以由教师提出直接告诉学生,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先让学生拟定目标,教师再作补充,然后出示学习目标:①让学生用转换的思想来推导出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注重推导的过程;②能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有的目标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整理归纳得出。

二、让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标志。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解放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发现,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提供最佳的环境。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采用分组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学生在学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是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推导到这儿时,可以让学生质疑,能否用一个三角形来转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然后进行推导。大胆质疑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动性、思维的灵活与创造性,语言表达个性等都得到发展。

三、让学生剖析疑难

教材中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学生理解比较吃力,这要求教师除必要的精读点拨以外,应辅之以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去理解吸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时机和分寸,因势利导,如激发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认真剖析,做到去伪存真、把握重点,及时攻克疑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先出示一组分数:,,,,,,,,。让学生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并分类,学生立即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分类?”“这里面有什么奥秘?”然后设问:①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它与分数的什么有关?②当分母是什么样的数时,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教师在旁适时点拨点评,确定其结论。

四、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道的认识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过程教学,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的研究,摸索的足迹再走一次,重复实践,再现这些知识被认知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除了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外,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把握“导”的分寸。先直观感知,然后推理抽象。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时,可以设计如下程序:①动手操作,用很多长宽高都是1cm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弄清基本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的什么?每层排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的什么有关系?②想象操作,弄清过渡关系: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③借助表象,弄清抽象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就是长、宽、高的乘积。学生主动参与,有的学生大概猜想出体积计算公式,从而找到自己探索和推理的思路。

五、让学生探索思路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变更观念,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用尽量少的时间把知识的重难点讲明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他们自己对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思路,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为了让学生弄清理,我采用先让学生自学教材,放手让学生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法则的教学思路。

六、让学生进行反思

第5篇

高考承载着学生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校和老师的希望,全区人民的希望。那么,怎样使我们的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更有效,使学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一些高考常见的问题和失误,就成为了我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求教,学习与讨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任教年级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总结了一点想法和感悟如下: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复习备考首先要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要求要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变化的内容和要求更要细心地研讨,根据新课标的变化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度,把握住考什么,怎么考。再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对《考试说明》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试题的变化规律。要注意回归教材,从根本上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

二、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形成自己的反思与感悟

对高三备考来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回顾,重要的是深化认识,从本质上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块、知识网. 教师在复习题目的选取上,起点要低,避免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堆砌,人为地设置陷阱,人为地设置技巧和过分关注细枝末节,特别是只有一种解法的问题,应尽量不选;在题目的讲解上,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利用数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解题实践,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恰当的方法,应避免一些技巧性强的方法,选择通性通法。

三、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我发现“会而不对”是高考别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中的老大难问题。我觉得就是平时学生做题题型化严重,基本思路通了,但是总是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能做出来,不就是一个计算过程么,实则不然。从来不算的话,高考也是算不对的,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计算问题”。2009和2010年高考数学辽宁卷都考查了统计的问题,而且计算量非常大,得分率却不高,还有三角函数化简题,解析几何的联立解方程问题都存在计算化简失分的问题。在高三刚刚开始的几个月,应该要求学生放低姿态,一定要“亲自”做习题,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计算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a)-003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with Pulmicort aerosol inhalation in prevention pulmonary infection at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ulmicort in prevention pulmonary infection.Methods 128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ho needed to craniotomy for removal of hematoma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8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used Pulmicort 2 mg combined with Ambroxol Hydrochloride 30 mg aerosol inhalation for 3 times a day from hospitalized to 10 days after operation,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sed Ambroxol Hydrochloride 30 mg aerosol inhalation for 3 times a day.The level of PaCO2,PaO2,OI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situation at 1st,5th and 10th days postoperativ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level of PaCO2,PaO2 and OI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t 5th and 10th days after operation were improved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Pulmicort;Aerosol inhalation;Pulmonary infection

高血压脑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往往起病急骤、危重,致死、致残率极高。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的日益加重,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带给患者、家庭及社会越碓酱蟮母旱[1-2]。因为起病后长时间昏迷、老年人肺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肺部感染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高达48~72%,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3],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及预防肺部感染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的重点。普米克令舒因有较强的抗炎、抗渗出、减轻支气管痉挛等作用[4],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的治疗,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用仍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普米克令舒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需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52~78岁;幕上出血65例,幕下出血13例;术前患者均呈昏迷状态,GCS评分5~8分。入选标准:①均经临床及CT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 ml或幕下出血量>10 ml,颅内占位效应明显,均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②发病前除高血压外,无其他明显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③术后生存期>10 d。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脑出血,如肿瘤卒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脑AVM破裂出血等;②起病时有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病及术前GC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1 d内行开颅清除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脱水、抗感染、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从入院开始直至术后10 d,治疗组使用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有限公司,批号:H20140515)2 mg+盐酸氨溴索(上海柏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130327)30 mg雾化吸入,3次/d。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30 mg雾化吸入,3次/d。雾化时间约15 min。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1、5、10天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并在10 d后对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肺部感染进行比较。肺部感染诊断标准:①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症状,体温>38℃,查体双肺有实变或可闻及干、湿性音;②血常规白细胞增多或减少;③胸部CT或胸片有炎症性改变;④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符合以上4项中的2项就可诊断为肺部感染[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

两组术后第1天的PaCO2、PaO2、O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PaCO2、PaO2、OI在术后第5天和第10天均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10 d内,治疗组出现肺部感染26例(38%),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5例(58%),治疗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在术后1~7 d内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差,术后机体又处于负氮平衡,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②术后多数患者长时间昏迷,昏迷时间常超过1周,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使分泌物容易滞留气管,导致不能及时清除出呼吸道分泌物,形成坠积性肺炎[6];③颅内血肿及手术可能引起下丘脑损伤,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早期肺水肿,导致呼吸衰竭;④菌群失调,这主要是术后反复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所致;⑤手术后患者处于脱水状态,痰液黏稠,易堵塞小气管,导致肺不张,引起感染;⑥对于术后昏迷时间长且不能自主咳嗽、咳痰的患者,由于进行了气管切开使气道开放,让外界空气未经过上呼吸道的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使气道黏膜变得干燥,纤毛运动受到影响,分泌物不容易排出[7]。另外,术后大剂量补液也会造成肺间质性水肿和小气道塌陷导致肺不张[8]。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以后,由于肺泡的炎性渗出,导致肺的换气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的炎性反应也会使基础代谢增加,脑供氧负平衡,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导致出现神经损伤、脑缺氧、脑氧合障碍,然后脑微血管壁损伤出现脑水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出现二次脑损伤[9],因此肺部感染会与高血压脑出血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加重其痛苦及经济负担,因此,在围术期进行适当的呼吸道管理,及r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及疗效。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有两种形式:①静脉滴注化痰解痉药物;②雾化吸入化痰药物。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围术期中应用激素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10],但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也会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有研究显示,长期全身应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可能会超过激素带来的益处[11],因此,一般对于围术期患者常规采用短期冲击疗法。普米克令舒是至今为止唯一批准的用于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具有细胞膜激素受体特性,抗炎效果强,疗效快,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900倍,比二丙酸倍氯米松强2倍[12],能有效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轻局部充血和渗出,同时下调气道黏膜炎症因子的分泌表达,不仅可减轻气道黏膜的水肿,还能抑制支气管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从而避免了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13]。除此之外,雾化吸入的普米克令舒只有10%~15%被全身吸收,大部分药物会被肝脏首次效应清除,不会有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这一点优于其他的糖皮质激素[14]。雾化吸入不仅能湿化气道,而且药物随气流进入气道深部及肺组织病变部位,迅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发挥抗菌、消炎、稀释痰液的作用,使痰液更容易排出,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且使用雾化药物很少进入血液,有效地避免了全身性的副作用,而普米克令舒雾化更是仅需10~20 min即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因此本研究权衡激素治疗的利弊,选择最佳的给药方式――局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雾化吸入治疗后第10天的PaCO2、PaO2、OI水平均较第1天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在围术期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组织器官的氧合情况和肺换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Krafft PR,Bailey EL,Lekic T,et al.Etiology of stroke and choice of models[J].Int J Stroke,2012,7(5):398-406.

[2]Ulm L,Ohlraun S,Harms H,et al.Stroke adverse outcome is associated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s(STRAWINSKI):procalcitonin ultrasensitive-guided antibacterial therapy in severe ischaemic stroke patients-rationale and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 J Stroke,2013,8(7):598-603.

[3]Thilo F,Suess O,Liu Y,et al.Decreased expression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in cerebral vascular tissue from patients afte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lin Exp Hypertens,2011,33(8):533-537.

[4]Rajanandh MG,Nageswari AD,Ilango K.Assessment of various second-line medications in addition to indaled corticosteroid in asthma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4,41(7):509-513.

[5]Niederman MS,Mandell LA,Anzueto A,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Diagnosis,assessment of severity,antimicrobial therapy,and preven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7):1730-1754.

[6]贾娜,韩杰.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5):611-613.

[7]姬卫东,方岩,王经忠,等.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30-31.

[8]Yeh SJ,Huang KY,Wang TG,et al.Dysphagia screening decreases pneumonia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stroke intensive care unit[J].J Neurol Sci,2011,30(6):38-41.

[9]R国胜,彭彩丽.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多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3,5(5):540-541.

[10]李焕琼.不同剂量普米克令舒炼化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血管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85-86.

[11]Woods JA,Wheeler JS,Finch CK,et al.Cortico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y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4, 9(1):421-430.

[12]陈霞,林星宇,刘沫.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应用普米克令舒及沐舒坦雾化吸入的临床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5):594-598.

[13]Kollef MH.Ventilator-associated tracheobronchitis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truth vs myth[J].Chest,2013,144(1):3-5.

第7篇

关键词: 职高数学课堂教学 现状 课改意义 课改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数学能力和掌握的数学知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我国教育部不断提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包括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院校肩负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重任。新课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经验也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的蓝本。那么,如何改革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增长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呢?

一、职高数学课堂现状分析

职业高中不同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数学基础较差,数学能力相对不高,这就给职高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赋予了教育价值的多样性。(1)数学教育应该具有实践性。数学作为实用科学,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的计算功能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到科研项目,小到居家生活都有数学计算的影子。(2)数学教育具有认识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能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联想、类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3)数学教育具有德育价值。数学因其严密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认真、仔细、缜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迁移到今后的工作中,形成务实求真、严谨刻苦的价值观。

其次,职高数学课堂以培养技能为主。职高数学和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区别,职高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不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

再次,职业高中数学课时较少,授课任务重。职业高中因为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且有一定的实习期,这就相应地减少了数学的授课时间,增加了讲课任务。一般情况下,职业高中需要用2年的时间结束3年的课程,这就使得职业高中数学的授课任务变得格外繁重。

最后,职业高中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职业高中的生源大都是不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普遍较低,这对职高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1]。

二、职高数学课程改的意义

首先,职高数学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高中教师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创新、具有合作意识和执行力的人才,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普通高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课改相比,职高的课改显得平淡得多。职业高中的教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要想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只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成为促进职高教学发展的关键。

其次,科技的发展,需要培养个性鲜明的人才。科学的进步及知识周期的缩短,使得学生面临更大的失业压力,学生迫切希望获得知识与能力。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张扬个性,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职高数学课改的途径和策略

首先,立足生活实际,注重实用知识[2]。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立足职业高中的特点,所教的数学知识要立足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取那些生活中学生接触过的数学知识,选取学生感兴趣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探究、解决,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在生活中渗透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知识具体而鲜明,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悟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其次,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个性教学。职业高中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大量学习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把数学课程进行分块教学。这些知识块灵活多变,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机械类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重点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电子类专业重点学习函数思想,如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需要测绘专业的学生就重点学习有关测绘的数学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自己讲课的知识板块,从而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现代社会需要有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利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层次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让小组成员共同解决,教师根据小组的共同表现对小组进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此外,职高数学课堂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职高数学课改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职高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课改虽然不是解决职高学生就业压力的关键性因素,但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第8篇

1、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胸中有“数”,认真地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数学的训练,使学生知道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了解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了解和领会由实际需要出发,到建立数学模型,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3、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使数学具备某种数学上的知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可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得出可能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

以上列举的三条均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出数学训练与提高数学技能之间的关系,训练是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必要途径。中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合理安排训练,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 合理安排训练的“量”与“度”

如何训练,已经成为新课改后教师们需要考虑的新问题。数学教育研究人员普遍的看法是大量强化训练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发展,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控制技能训练的“量”与“度”,这是中学教师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数学知识浩如烟海,数学题目不计其数,仅仅以为多做题就可以提高能力,这种做法必将把学生淹没在题海中。也不能不作题或作题太少,而是数学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选遍适量例题,再按训练要求分成几套题。尽量用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启发学生思维,从而能一题向多题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里数学教师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也是对数学教师的一种新要求,对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帮助。

2、 提高训练的“质”

数学训练的“质”即训练的质量,应从练习的效率来衡量,教师可以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质”。

首先,可以按从简单到复杂来安排练习题。练习题的复杂程度是由完成练习所需的技能的复杂程度来衡量的。这样安排练习有利于学生有序地联结各步骤的操作。

其次,技能学习要经理由“会”到“熟”的过程,期间要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练习。为了使学生的练习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对需要形成的技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第三,及时矫正错误,注意总结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3、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般说来,数学思想指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观念与意向,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放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对主体的思想策略水平有较大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这种感悟,却值得商榷。这种高层次的认知策略与操作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不能仅凭一两节课或几个例题的讲解就能使使学生完全接受和掌握,也不能依靠生硬的说教或学生大题量的训练。实践表明,不少学生尽管知道“特殊化法”、“平移法”、“化归法”等名词,尽管会用这些方法解一些题,但并不理解其实质。事实上,数学思想的形成必须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体验、感悟、提炼等理性思考,是长期的。且根据个性差异,思维观念可能会不同。因此数学中渗透数学方法不能直接灌输,而应当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数学内容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进行,以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 在训练中引导学生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复杂,每一个知识点如“网的结点”,与横向、纵向都紧密相连。学生只有掌握纵向“衔接”的技能,才能解决“环环相扣”的数学问题;同时,联系横向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在解决数学中“得心应手”地运行。

第9篇

[关键词]基础知识 解题方法 数学规律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解题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几年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力求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打破以往传统的、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还是热衷于解题,认为多做题,就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实不然。其根本原因是:一方面,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很多概念性的知识点模糊,不理解,做题的时候概念不清或根本就不会运用;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只重视解题的数量,关心的是解题的答案是否正确,做完题后很少感悟、反思一下解题的思路、解题过程中所应用的理论依据,也没有很好地总结各类型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做了很多题,解题水平与技巧并未提高,因而事倍功半。下面本文将对怎样提高数学成绩谈点肤浅的见解。

一、重视概念、性质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和起点,是逻辑思维的基石和依据,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概念不清,数学学习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恶性循环,以致“寸步难行”。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只见其晦涩难懂而不见其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的时候,要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增加概念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可以通过“概念与图形结合”、“概念与符号结合”把数学概念形象化、数量化,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思维过程简约化、明确化。由于学生平时学习中,总认为数学概念不用识记,往往不像背诵语文诗词那样“重视”,更忽略了对数学概念的深刻感悟,在平时解题只是想当然地凭直觉去解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把(x+2)(x+3)+x24分解因式,在9年级学生的试卷中,大多数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果:(x+2)(x+3)+x24=2x2+5x+2,还全然不知道答案是错误的,追究其原因是学生概念不清,8年级老师讲解分解因式概念的时候,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只是单纯地模仿例题,形成了模式化地做题形式,机械地去做,没有把概念当成解题的理论依据。结果时间久了,就不知道因式分解需要化成“因式乘积”的形式了。再如,学生学完分式方程后,再去做分式运算的题目,就会出现把分式的分母去掉的严重错误,其原因是忘记了“等式的性质”是去分母的理论依据,把分式运算与解分式方程混淆在一起了。因此,对于数学概念、性质要做到:认识上记得牢,表达上讲得清,理解上悟得透,运用上用的活。

二、解题后要反思解题过程,总结数学方法、规律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他的解题能力。在很多时候,很多题老师讲了,而且讲了多遍,巩固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解后的感悟与反思。解完一道题目后,对题目的特点进行反思,加深对解题规律的总结,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回头望”的过程中,知其“所以然”。比如:老师在讲解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代数式x22x+3的值是1,求代数式2x24x+6的值”时,给同学们总结了“代数式求值问题,有时可以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如果学生真正领悟了使用这种方法的类型题的特点,就应该顺理成章地运用到解决下面这个问题了:“已知二次函数y=x2x1与x轴相交于点(m,0),求代数式m2m+2008的值”。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照思考过程进行反思,抓住特征进行总结,明晰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规律,探求共性,再用共性指导、解决碰到的此类问题。事实上,解题后的感悟与反思是一个知识的小结、方法的提炼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对一道题如果仅仅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解题过程的反思与感悟,缺少对隐藏在解题过程中的思想方法的探究,最终只是“入宝山而空返”!另外,解题后的感悟与反思,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己探究学习。总之,做解题后的感悟与反思、方法的归纳、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大有裨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一题多解,提高解题能力

成绩的好坏与做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做作业,切忌完成任务式的,应该在老师精心选留的题目中寻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思考多种解法中的通法,感悟某些题的特殊解法。例如:“已知点A(1,y1),B(2,y2)是双曲线y=1/x的同一分支上的两点,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在解答此题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通过求得y1、y2的值的方法来比较y1、y2的大小,也可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来比较。如果我们只局限在掌握了“通过求值比较大小”这个方法,那么我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变为y=a2/x (a≠0),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了。因此努力探求一题多解有时候显得非常必要。有些同学习惯探究一道题的多种求解方法,而有的同学只满足把题解对就可以了,时间久了,善于一题多解的同学就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解题思路就会比较开阔,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能提高,成绩当然就会提高很快。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实践创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