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护历史遗迹的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2 14:45: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保护历史遗迹的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保护历史遗迹的措施

第1篇

1.矿产地的地质环境及治理现状

矿产资源被过度的开采利用,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矿山的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主要分为四种:过度的占用非矿区,使得土地资源得到破坏;矿产地遭遇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地质问题;过度的矿产开采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流失;水土遭到严重的污染。其中最严重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就是矿产地的地质灾害,还有就是由于矿产地废弃物的随便排放而造成的水土污染问题。

矿山在开产矿资源时会大量的排放污染水,使得附近水源遭到破坏,并且这些污染水会随着水循环流到地下,对附近的地下水的均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出现井口干涸、地下水明显下降以及地表水严重流失等问题,人畜的饮水和农田的灌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矿产地排出的含泥矿等污染水,能够阻塞池塘与水库等公共设施,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地质环境的保护与防范措施

2.1 土地的保护

矿产地的建设工程不应该没有限制的扩大土地的使用范围,要尽大的提高对占有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占有土地的破坏,维持矿产地的土质平衡性。矿产地的临时推土场、产品堆场以及生产设备的摆放场都应该得到规范的管理,要充分的利用现有占有土地的使用平台,最大效益的发挥出土地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减少对其他土地的破坏与侵占。做到合理的、规范的、科学的利用土地资源,有序的摆放渣土,杜绝一切乱堆乱放的混乱现象,而且为了员工的人身安全,摆放矿石场的斜坡度不应该大于40度。整个矿石开采过程中,要尽量的利用好表层废土,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率,当整个矿产资源要枯萎时,要及时的封闭好矿井口,并用那些原来的废土填平好整个内采场,使得环境污染的源泉得到遏制。

2.2 植被的保护

矿产地的各种工程都不应该对林木砍伐区进行扩大,避免因为过度的破坏绿色植而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在矿产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要懂得对那些比较大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栽培和异地移植,而不是见木就伐,遇树则砍,这样只能给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出现更大的灾害问题。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还要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扩大矿产地的绿色用地,改变其脆弱的绿色问题。

2.3 水资源的保护

矿产地的水资源无疑是及其宝贵的,但是由于受到污染或者采矿的影响,使得矿产地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位严重降低。所以在采矿的过程中,那些废水不要直接让其流入到附近河流中去,而是要将废水先处理一遍然后再让其流入,极大的降低了河流被污染的风险。

2.4 对矿山露采场的处理

(1)、清除露采场边缘的岩石,并且对两侧进行加固,采用绿色植物等进行露采场进行绿化。

(2)、在露采场的山顶上修筑截水沟,尽量减少外来水进入到采场内。

(3)、尽可能的积蓄地皮表面的雨水,为植被的后期培养提供水源。

2.5 制度的保障

(1)对有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法律法规要进行系统性的完善,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去保护矿山的可持续性。

当前要加快推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结合我国环境的实际情况,尽早的制定出一部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律法,去监督和管理有关矿山土质环境的保护及治理问题,为阻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法律保障。

(2)、当地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实施高效、严格的矿产地地质环境的管理措施。实行苛刻的矿业准入条件,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保护要加大执法力度,要想严格的将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搞好,就需要一个公平、公共以及客观的评价制度,并且需要时刻的完善好评价制度,评价人员每一次对矿山进行考察时,必须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去对矿产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考核,考核人员要及时的将考核的结果送到相关管路部门去。对管理方式进行切实的转变和改进:

一、依据矿产地的地质环境来划分,实行对地质环境的分类管理。

二、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将被动式管理转变成主动式管理。

三、负责到底、监督到底、管理到底,对治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肃对待,所以管理部门要实行全过程管理。

(3)、利用矿产地的经济手段,大力的发展环保与循环经济,逐步的改变经营模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引导当地企业部门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的去完善经济环境,扩展矿产地地区的融资渠道,吸收外来资金的投入,使得矿产地地区的循环经济能够实现有序化和产业化的运作机制。

2.6 技术措施

矿山企业都应该遵循“无废矿山”、“绿色矿山”的相关环境标准,对矿山开采区内的废渣等污染物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有序的规范,实现矿山开采区内的技术的科学化、废物排放的无害化、作业的清洁化、复垦环境的优良化,对矿产区的废弃矿物加以加工,使得其可以综合利用。保护矿区周边环境的平衡性。

2.6.1 无废开采

矿产区内的无废开采,一般指的是矿床在回收、开发及资源利用的过程,尽可能的减少无用之物的产出,同时对矿产区的所有资源加以整合,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而不用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无废开采需要遵循的这些细节和原则:

(1)提高综合利用的原则。

(2)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

(3)就地利用、就地处理的原则。

(4)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统一性的原则。

(5)无用之物尽量减少产出和尽量利用的原则。

(6)依靠政策引导和依靠科学技术的原则。

2.6.2 矿区的复垦

矿区的复垦应当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执行,依照大家共同制定的复垦方法、复垦目标以及复垦程序,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物措施或者工程措施,使得本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第2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 保守治疗 ; 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20%~30%。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药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其治疗方法已由早期手术引流、腹腔开放式手术演化至现在的非手术治疗和重症监护为主的治疗措施。

1 护理措施

1.1休息与 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降低代谢率及胰脏、胃肠分泌,以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改善病情。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可取斜坡位或半卧位,利于呼吸,便于腹腔渗液引流至盆腔。

1.2营养支持护理 初期以全胃肠外营养为主,入院后经2~5天补液等措施使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开始行全胃肠外营养,由糖和脂肪乳剂供给热量,由复方氨基酸溶液供给氮,并加维生素、胰岛素、适量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配制于3L袋中,经静脉导管输入。注意输注速度不宜过快,一般40~60滴/分,保证营养均衡供给。经肠外营养2周左右,待肠功能恢复,压痛消失,无明显腹胀,肠鸣音恢复,排气后开始向口服饮食过渡,特别强调忌脂。PN可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1.3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 严格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按医嘱给予中药大黄煎水,加入芒硝,胃管内注入,夹管30~60分钟,每日2次,大黄煎水加入芒硝保留灌肠,每日两次。另外,中药(冰片25g、硭硝50g碾末)外敷胰腺体表投影区和(或)局部炎性包块处,每日1次亦能迅速缓解患者腹痛、腹胀及腹肌紧张,改善胰腺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止和治疗腹腔炎性包块和假性囊肿等并发症。观察大便的性质、量,腹部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腹部超短波理疗可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增加粘膜血流量,改善吸收和分泌功能,从而促使炎症因子被吸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1.4心理护理 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且医疗费用昂贵,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机体整体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我们注意沟通,多观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做每项操作、检查时,主动解释,以稳定心态,配合治疗。

2 护理观察

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警惕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出现。及时将情况报告给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2严密观察腹部情况急性胰腺炎主要以腹部症状为主。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应注意观察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和进展情况。

2.3肾功能检测 SAP并发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早期低血容量休克和血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痉挛,加上胰蛋白酶的凝血作用促使纤维蛋白在肾小球中沉积,使肾功能受损,导致少尿或无尿,多在发病的前5天,因而在1周内给予留置导尿,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尿比重,以判断肾脏微循环功能,每4小时检测血尿素氮、肌酐、CO2结合力及电解质。如尿量:每小时

3 用药护理

3.1解痉止痛药 患者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肌内注射654-2等解痉止痛药物,以通畅胰胆管,减轻胰管内压。

3.2抑制胰腺分泌 除禁饮、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的分泌外,同时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等。护理过程中应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

3.3控制感染 急性胰腺炎虽然是化学性炎症,但因急性胰腺炎有40%~70%有继发感染,且有报道重症胰腺炎的死亡原因中80%是感染,液体复苏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成为非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血容量和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者要充分认识到液体复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力求在24小时内给予纠正,所以控制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发病初期多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果继发感染或合并胆道疾病,则应常规、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护理中应确保抗生素现用现配,且按时定量的使用。

4 讨论

急性胰腺炎对机体影响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高。所以在护理中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做好用药护理,保证患者能及时正确的用上药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做好基础护理,使患者舒适。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好周密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倪国华,江娩南.成人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石 健,刘 红,杨云生,等.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护理[J].康艺・医学资讯,2004,7

第3篇

1防止静电耦合干扰的措施

抑制静电耦合产生的干扰,可以采用增大耦合阻抗,对二次回路及保护装置进行屏蔽,合理选择二次设备元器件参数等方法进行一致。我们知道二次回路干扰电压表达式为:

(式1)

(1)从式1可以看出,在相同干扰源电压Us情况下,当耦合阻抗Z1增大时,二次回路的干扰电压UT将下降。耦合阻抗Z1主要是干扰源与扰回路间的分布电容C1的容抗。适当合理布置干扰源与扰回路的相对位置,可以减小分布电容C1,可以增加耦合阻抗,从而降低干扰电压UT。

(2)在二次回路适当地点增加抗干扰电容,如在保护装置的电源入口处及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入保护装置前,可以将式1中的Z2减小。图1是采用抗干扰电容后的静电干扰的简化电路图,图中C1为漏电容,对应为式1中的Z1; C3为增加的抗干扰电容,其容量一般为几分之1μF~60μF,等效阻抗为Z3;C2为二次回路与大地间的分布电容。此时加到二次回路上的耦合电压由下式表达。

图1电容对干扰信号的抑制

(式2)

式2中Z2’为考虑抗干扰电容后的阻抗,由于一般C4的值比C2值大很多,所以Z2’与Z2相比将小很多,对照式1,干扰电压UT也将下降很多。

采用抗干扰电容不但可以防止静电感应的干扰,对无线电干扰及二次回路产生的高频干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该抗干扰电容对二次回路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果容量太大,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图2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抗干扰电容对控制回路的影响。

图2抗干扰电容对二次回路的影响

在图2电路中,由于直流绝缘监察系统的存在,并假定控制母线的额定电压为Ue,正负控制母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相等,则正常运行时+WC对地的电压为+50%Ue,-WC对地的电压为-50%Ue。可以看出,这时在抗干扰电容上的充电电压为50%Ue,如果在出口继电器KC的正电源侧接地,接于负电源侧的抗干扰电容C3将通过两个接地点沿着虚线对KC放电,当C3的容量足够大并KC的动作电压小于50%Ue时,KC将动作跳闸。这也是规程中要求直接用于跳闸的出口继电器其动作电压不能低于50%Ue的原因。

采用屏蔽电缆并将屏蔽层可靠与地网连接,可以有效抑制静电干扰。使用屏蔽电缆的抗干扰原理可以用图3来表示。

图3电缆屏蔽的抗干扰图

图3中由耦合电容C1传递给二次回路的干扰信号被电缆的屏蔽层屏蔽并通过接地点传入地网。试验表明,采用屏蔽电缆能将干扰电压降低95%以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当然采用屏蔽电缆的抗干扰效果与屏蔽层使用的材料、制作工艺、接地方式等有关。表1是在现场试验中测得的各种电缆在操作500kV隔离开关时的干扰电压,试验中采用的平行于500kV母线的电缆长度为80m,母线长度为250m。

表1 屏蔽电缆抗干扰效果试验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干扰电压很大,当使用无屏蔽的塑料电缆时,其干扰电压最大达9000V;当使用屏蔽电缆时,对干扰电压的抑制效果很好,其干扰电压的幅值被抑制到5%以下;不同的屏蔽层材料抑制干扰效果很接近。屏蔽电缆除了对静电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外,对电磁干扰和高频干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屏蔽电缆在变电所二次回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充分利用变电所中的自然屏蔽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抗静电干扰的效果。在控制电缆敷设的路径上或二次设备的安装现场,有很多自然的屏蔽物,例如,电缆隧道和电缆沟盖板中的钢筋,各种金属构件,建筑物中的钢筋等,都是良好的自然屏蔽物。只要在施工中注意将它们与变电所的接地网连接起来就能形成良好的静电屏蔽。

2防止电磁感应干扰的措施

(1)减少干扰源与二次回路间的互感能减小由于电磁感应在二次回路产生的干扰电压。从式2可知(???应是式3,列出式3公式),互感M与控制电缆及一次导线的长度L、相互的平行度有关,还受同一回路的两根电缆芯与一次导线的距离之比b/a影响,所以在电缆沟道的布置时应尽可能与一次载流导体成直角,减少平行段的长度。为此,应尽可能使同一回路的电缆芯安排在一根电缆内,尽量避免同一回路的“+”“-”极电缆芯或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的ABCN四芯不在同一电缆内。这是降低感应电压最为有效的措施,并且对任何频率的干扰电压都是有效的。

(2)电磁干扰需要磁性材料来进行屏蔽。在干扰源与二次环路之间设置电磁屏蔽物,使感应磁通不能进入二次环路,即可消除二次回路的感应电压。工程中常用的措施就是使用带电磁屏蔽的控制电缆,其屏蔽效果与屏蔽层材料的导磁系数、高频时的集肤效应、屏蔽层的电阻等因素有关。屏蔽层采用高导磁材料时,外部磁力线大部分偏移到屏蔽层中,而不与屏蔽层内导线相关链,因而不会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势。高导磁材料的屏蔽层对各种频率的外磁场都有屏蔽作用。我们常用的钢带铠装电缆,钢板做成的保护柜,就具有较好的磁屏蔽作用。

(3)非磁性材料的屏蔽层,其导磁率与空气的导磁率相近,故干扰磁通仍可达到电缆芯线。但在高频干扰磁场的情况下,干扰磁场会在屏蔽层上感应出涡流,建立起反磁通与干扰磁场抵消,使芯线不受影响。此种屏蔽的有效频率与屏蔽层的电导率、厚度和电缆外径成反比,有效频率一般在10-100kHz之间。

(4)在较低频率时,涡流产生反磁通的效应小,因而对外面干扰磁通场的抵御作用也小,为增强对低频干扰磁场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两端或多点接地,使电缆的屏蔽层与接地网构成闭合回路。干扰磁通在这一闭合回路中感应出的电流可产生反向磁通,减弱干扰磁通对芯线的影响。减少屏蔽层和地环路的阻抗,可增强屏蔽效果。所以,在变电所要敷设100mm2铜排,该铜排最好连接所有屏蔽电缆的两端接地点,这样可以提高屏蔽电缆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3防止地电位差产生干扰的措施

防止电位差干扰对二次回路的影响,首先要确保变电所有一个完善的地网,有条件时可以补充铜排连接,将各点可能产生的电位差降到最低。其次要保证各二次回路对地绝缘良好,确保在地电网产生较大电位差时,不致损坏二次回路绝缘,影响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对于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要求严格按照一个电气连接中只能有一个接地点。如果一个电气回路中存在两个接地点,电位差产生的地网电流会穿入该回路,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

4结束

为了进一步降低干扰信号信号进入保护装置的可能性,除了上述装置本身采取措施之外,还需要在外回路即二次回路中采用专门措施进行抗干扰,主要有:

1.控制电缆采用屏蔽电缆且对于进入控制室或保护室的电缆屏蔽层需要进行两端接地

2.保护装置用直流电源在保护装置入口处经抗干扰电容吸收高频干扰信号

3.正确选择合理的二次电缆敷设方式和路线,尽量远离高频信号的入地点

4.敷设专用的铜排接地网,减少地网的接地电阻,以防止地电位上升造成的干扰

【1】王洪新,贺景亮“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5

【2】李乐乐,谢志远,李娜“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抗干扰性研究 ” 电测与仪表2008年第02期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国家电力通信中心。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0

第4篇

关键词:110kV及以下 继电保护 故障分析

前言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发展和稳定运行的重要防线,在防止电力运行故障和扰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工作正常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故障所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操作缜密、技术性强的工作,它具有很强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因此,进一步了解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故障,逐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话题。

1 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分析

1.1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问题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电压回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出现故障是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电压互感器是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测量设备的开端,而电压互感器对于二次系统的正常运作时十分重要的。PT二次同路设备并不多,接线的线路也不是很复杂,但是在PT二次回路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情况很常见。通过实验结果表明:PT二次电压回路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PT的开口三角电压回路运行不稳定。PT开口三角电压回路的故障问题主要是由电力机械上的原因所造成的,由于某些习惯的做法从而造成了短路的情况。如果当变电站出口接地出现故障的时候,零序电压就会变得较大,回路中的电流量较大,进而解决了回路的短路问题。其次是PT二次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对。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与地网之间相联系就会产生电压,这个电压是由各相的不平衡电压和接触电阻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最后,这个电压叠加到保护设备的电压上,引起了电压的相位变化,从而导致了阻抗元件和方向元件的误差。二次接地没有成功一般除了变电站接地网的原因,还有接地工艺的原因。

1.2 电流互感器故障问题

电流互感器是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流互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而成的,对继电保护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电流互感器在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中的基本要求就是电流互感器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一次电流的运动波形。当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出现故障时,电流互感器不但会要求反映故障电流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能反映出电流的波形和相位。电流互感器的故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严重失真。如果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很大,也别是一次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出现了严重的饱和状态,电流以几十倍、几百倍的速度增加,最终造成了二次电流的严重失真。其次是电流互感器的严重饱和。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严重饱和,使得传变特性输出为零,这样就导致了断路器保护的拒动状态,进而不利于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有序运行,引起了变压器的越级跳闸。

1.3 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设备逐步由传统的继电电器控制转变为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和以往的继电设备相比有着更大的优越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原因,也造成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问题。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常见的设备异常有几下几种:首先,干扰和绝缘因素也是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转的重要原因,由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再加上设备自身的绝缘性,当其附近有干扰器或者无线电设备使用时,会引起内部元件运行出错,进而威胁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其次,电源问题是影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能否正常运行的极为关键的因素,例如,由于设备元件老化、逆变电源等原因,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不满足要求时,输出电压也就相应降低,当其值下降过多时,会导致电路的基准值起伏不定以及电路充电时间缩短等不断的问题,比较电路基准线发生相应变化,这样一来,会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配合能力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逻辑功能的判断失误。最后,静电作用也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制作工艺的精进使得设备元件导线和焊点间的间距很小,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较长时间运转之后会逐渐聚集大量的静电尘埃,当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会形成导电通道引起短路的发生,继而造成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故障。

2 解决11O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问题所采取的方法

2.1 直观法

利用直观法,直接测试继电保护的问题故障。直观法是解决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直观法主要是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处理一些无法用电子仪器进行测试的故障;某一个插件出现的故障一时没有备用的产品更换,并且还想将继电保护的故障排除掉。110kV开关拒分和拒合是直观法的重要处理方法。比如说:在操作命令下,处理者观察到合闸接触器还能够正常运行,就是说明电气回路十分正常,继电保护的故障肯定在电力系统的内部。如果我们观察到110kV及以下继电器出现黄色或者是有烧焦的气味,那就说明元件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换。

2.2 电路依次拆除法

拆除电路,排除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把电路逐项的拆除,也是排除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一个重要方法。首先,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按照先前的顺序解开,然后就按照顺序依次放回,如果故障在这个时候出现,就能够清楚的找到故障的所在。其次就是从更小的分路人手,查找故障。从小分路查找这个方法主要是用于检查直流接地等方面的故障问题。开始先通过拉路的方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拉开直流屏所提供的直流负荷回路,进而查找回路中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切断时间要短。如果切除某一个回路的时候故障突然消失,就说明故障就在此处,以此类推,找出其他故障所在。

2.3 检修更新元件法

检修、更新元件,解决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故障。检修、更新电力系统的元件是解决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故障的基本方法。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检修人员要频繁的对变电系统的电力元件进行必要的检修,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陈旧的元件和出现故障的元件。用质量好的相同元件替换有故障的元件,这样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减轻或者消除由于系统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并解决故障,从而保证了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4参照法

通过正常与非正常的技术设备的参数对照,可以从不同的地方找出不正常设备的故障点。此方法主要用于查找被认为是接线错误,在定值校验过程中发现测试值与期望值有着较大的出入但是技术人员又无法断定原因之类的故障。

在进行回路改造和设备更换后二次接线不能正确恢复时,可以参照同类设备的接线进行检验。在继电器的定值校验时,如果发现某一只继电器测试值与其的整体校定值相差太远,此时不能轻易判断这个继电器特性的好坏,或者立刻去调整继电器上的刻度值,可用同样的表计去测最其他相同回路的同类继电器进行定值的比较。

3 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安全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继电保护方面,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准确性和稳定性,减少必要的损失,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故障并针对性的解决。因此,更加全面的了解继电保护故障以及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损失,从而保证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工作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佳琪.110kV继电保护故障分析

[2]李登茂.对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的探讨

第5篇

摘要:文章对于城市建设中对于历史地段保护保存的应用做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其次从提高经济效应、增强环境效应、增加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了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然后从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完善立法并且提供法律保障、保护性开发并且建设性发展三个方面对加强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保护措施做了分析,最后总结。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很多历史遗迹都已经销声匿迹,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极其珍贵文化价值的珍宝,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古老文化的精华,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文化以及智慧方面的骄傲。历史遗迹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屹立几千年的精神力量,是繁荣强盛的历史见证,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历史文化保护是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也是使命。

1城市历史地段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脚步更是加快。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很多历史遗迹已经变成了灯红酒绿的街市。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一个成长的黄金阶段,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忽略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导致如今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屈指可数,所以增强对于城市建设中历史地段的保护意识,增强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措施,是迫在眉睫的事。直到近些年来,历史地段的保护才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像一个被遗弃的了婴孩从新有回到母亲身边,开始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并且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2加强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必要性

2.1提高经济效应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力度,对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极其重视。历史地段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淀,是一个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审美能力,提高我国的历史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并且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效应。

2.2增强环境效应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保护历史地段,同时也能为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历史地段那种淳朴、自然、舒适的感觉能够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想,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意义,从而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2.3增加社会效益

历史地段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古老文化的象征——这就是历史文化的社会价值。保护历史地段,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命力,也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增加当地的文化气氛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自豪感,是人们精神上宝贵财富。同时历史地段为人们传递了我国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的所有信息,历史地段就像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闪闪发光的珍珠,仿佛在为不断发展中的社会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的根源,时时刻刻在为中华民族增加着一种国富民强的信心。历史文化遗迹不仅能增加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同时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团结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3加强城市建设历史地段保护措施

3.1规划设计,历史文化地段与城市发展全面结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增强历史文化保护理念,使得历史地段在城市的过程中能够完整保留下来。首先,为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倡导低碳理念,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需求,又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于历史地段加强保护措施,对已经发生破坏的历史地段及时修补,保持原滋原味历史地段风格。

3.2完善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体系是对历史地段保护的基础,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将发展的核心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对于及时地段缺乏保护意识,同时相关的法律也不够健全,使得很多历史遗迹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销声匿迹。法律是保护历史地段的有力武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不仅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还要因地制宜,对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历史地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治理,并且根据实际概况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同时在保护历史地段的过程中要加强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合作力度,灵活的采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历史地段的完整。

3.3保护性开发,建设性发展

历史地段的保护并不是意味着停止城市建设的步伐,并不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包袱,而是一种和谐发展、合理规划、让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齐肩并行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手段,是既要发展城市建设又要发挥历史文化价值的科学发展策略。历史地段凝聚着浓厚的风土人情,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一方面可以继续使其发挥着原始的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应该针对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博物馆,或者在对历史文化地段保护的同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价值,在当地发展旅游业,将历史文化遗产变成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国之珍宝,从而不仅使得历史地段的保护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4结束语

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我国历史中摧残的明珠,为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价值传承,民族自豪以及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意义非常之大,它不仅可以使得我国的古老文化源源不断的传播,并且散发着浓厚的生命气息以及表现着古人高深的智慧,同时历史文化遗迹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并且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瑛.城市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的产权体系构建与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2.

[2]邓晟辉,姚亦锋.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明故宫地段为例[J].城市问题,2005,(5):38-42.

第6篇

关键词:世界遗产;修复;保护;圣米歇尔山

Abstract:First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ree major reasons result in historic sites to suffer from various bad conditions, then the description of French Mount-Saint-Miche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consider the sel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 restor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the exhibition of the historic soul after the restor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historic site security and historic phenomenon creation.

Key words: world heritage site;restoration;protection;Mount-Saint-Michel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4-18(3)

作者简介:米歇尔法国国家总建筑师规划师

法国圣米歇尔山遗产地管理者

很多不同的原因都能导致历史遗迹出现各种问题和不良状态,但是大多数原因都是:一、缺乏维护;二、不恰当的维护技术;三、改变历史遗迹的用途,对其进行改造。

本文将通过对圣米歇尔山的保护修复历史作简要描述,从一些例子中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自从708年开始,圣米歇尔山便不断发展,从罗马时代的一个小教堂变成了我们在19世纪所看到的这座歌德式寺院(见图1)。 正是一个接一个时代建造的古建筑,和各个时代不断地维护,使我们能够了解今天的历史遗迹。

在遗产圣米歇尔山上居住着修道士,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祷告活动。他们对历史遗迹的维护采用了建造之时使用的技术方法。这种建筑技术将石头与沙子和白垩土垒在一起,将重量尽可能垂直地压到岩石上去(见图2)。

曾经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事故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建筑材料成分的缘故,而不是因为使用了不恰当的技术。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12个世纪中,对于这些合理的建筑系统,用于维护这些历史遗迹的技术与曾用于建造它的技术是一样的。

19世纪时,这座寺院变成了一座监狱。这是它经历的第一场用途上的革命。现有的空间曾被改动过,用以具备与这处历史遗迹被建造时的功能完全不同的新功用。由于使用了与墙体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并且遗迹内的空气循环被改变,这座建筑物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种问题就出现了。

监狱管理部门采取了不同的维护措施,而他们注重的主要是效率而非美观。所以,我们发现,当时,人们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去修缮视力所能见的建筑物上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去纠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见图3)。

当圣米歇尔山再次被变成一座寺院的时候,在它首次对公众开放时,很多人前来游玩,那时,它的状态已经很糟糕了,并且还有人居住在里面。对这些建筑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由于它们被修补过而被掩盖,因而,对有关问题进行诊断并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很困难的。

这些都是历史建筑学家Marie Froideveaux先生说的,他是Corroyer先生的继承者之一。这位大师曾三次带领学生们参观全国各处的历史遗迹,特别是圣米歇尔山这处他所钟爱的遗迹。他说:“修复一处历史遗迹就是将它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我们不仅仅要保留建筑方面的东西,还要保存其灵魂。”在那里,他也谈到了“传统建筑中的无形遗产。”

Marie Froideveaux先生在二战结束时介入了遗迹保护这一课题,由于法国、特别是 “La Manche”地区的冲突,造成了新“环境”灾难,使大多数遗迹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修复。

历史遗迹的维护需要采用与建造该遗迹时同样的技术。但在改变历史遗迹用途的过程中,人们自然要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材料对其进行建造和维护。人们有一个成见,那就是,在出现一系列问题之后,在对历史遗迹进行修复方面,想使它既具有不同的用途,又能恢复传统建筑的灵魂及其感觉。

人们另一个成见是:使用快速、现实的重建技术,而不是再现历史遗迹的灵魂。人们使用了混凝土和金属这些曾经没有的材料来重建历史遗迹。 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和方法。1975年,Marie Froideveaux先生也曾对这些行为作出了负面的评价。

使用不同于以前用来建造这处遗迹时的材料来进行重修,这看起来似乎是50年前就有的进步。但,仅仅满足于“看起来像”,则会丢失历史遗迹中的灵魂和文化。用混凝土和水泥代替白垩土也就停止了历史遗迹进行自燥的功能。用混凝土或金属代替建筑结构中的木头就改变了这座历史遗迹的结构。我们在每个地方都能发现使用不恰当技术的例子。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会损坏历史遗迹中原先技术上的同质性以及丧失其排水功能,还会造成其他的不便。另一方面,很多专家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松懈以及古老技术文化的消失在法国确实是个问题。

第7篇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奇异独特甚至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质遗迹。包括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岸、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在东北,黑龙江五大连池有“中国火山博物馆”之称,吉林长白山火山地貌景观,内蒙古克什克腾不仅有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神奇的地质地貌景观,美丽的湖泊河流和火山遗迹;在华北,发育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产地,如天津蓟县的前寒武纪地质剖面,蓟北、辽西中生代热河动物群、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遗迹、山东山旺中新世化石群、二连的恐龙化石群,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还有著名的中岳嵩山,不仅文化遗产丰厚,而且在地质学上是世界上典型的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和地层遗迹等;在西南,云南路南石林以千姿百态的岩溶峰林引人入胜,澄江动物群以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展现了寒武纪早期地球生命大爆发的过程,还有贵州织金溶洞,川西北龙门山的飞来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高大挺拔的喜马拉雅山等;在西北,有秦岭北麓的翠华山的山崩地貌奇观,秦岭地区的高山峡谷、独特的风蚀地貌和冰蚀地貌,雄伟的西岳华山,还有著名的矿产地如白云鄂博、甘肃白银、金川等;在东南,湖南张家界以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独娇天下,旅游胜地江西庐山有著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广东仁化以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福建漳州有以“火山盆景”著称的滨海火山景观,福建和浙江独特的沿海海蚀地貌,还有大型矿产地紫金山、西华山等。这些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它们在生物演化及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地质遗迹的保护

1.1国际地质遗迹的保护概况

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十分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地质遗产工作组,专门负责全球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其中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地质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领先,它们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国际上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通行做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4月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目标是每年建立20个,全球共创建500个,并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

1872年美国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为了保护间歇性喷泉和美丽地质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并逐渐制定了利于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后又陆续建立起大峡谷,夏威夷火山、猛犸洞和大沼泽地等380处国家公园。随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建起了国家公园,如加拿大的阿尔波特恐龙国家公园、冰川国际和平公园等,日本的拜神山地和屋久岛国家公园,英国的吉安特考斯威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印度的恒河三角洲,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等。现今,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1.2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世界自然宝库中享有盛名。我国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地质遗迹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1987年,出台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我国开始建立了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5年出台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2000年8月25日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2000年10月,对全国18个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材料和单位的答辩进行了评审,最后同意石林、张家界、庐山等11个申报单位为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国土资源部又继续审定批准了第二批33个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7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2004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河南王屋山、四川九寨沟、浙江雁荡山等41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至此,我国的国家地质公园已增至85处,分布在30个省(区、市)。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是四川、河南、福建、安徽、云南、河北等。2005年6月开始申报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01-2010)》,从2001-2010的10年时间里,我国将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310处,并力争使5至8处纳入世界地质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经有12处(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33个)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推进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职能逐步向基层延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钟乳石资源条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与海关配合,查处了大批走私古生物化石及钟乳石案件。各省积极编写地质遗迹保护建设规划,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地质遗迹保护。一些省还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价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县(市)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426个,其中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形迹46处、古生物化石36处、地质地貌景观344处。近年来,保护区及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主要有如下保护形式:(1)国家地质公园。它是指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珍奇或秀丽景观特征的自然保护区。这些特征是该地区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的典型代表;(2)独立的地质遗迹保护区;(3)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4)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地质遗迹;(5)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地质遗迹;(6)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猿和古人类遗迹;(7)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等特定空间地域。今年6月,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开始申报并建立。

1.3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国民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比较模糊,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被人为地破坏,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地质遗迹保护法规不健全,现有法规执法力度不够,滥采滥挖,甚至到保护区内非法采集生物化石进行非法买卖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地质遗迹保护经费严重不足,有效的保护设施和保护工程不能及时上马,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遗迹破坏仍然很严重;三是对地质遗迹保护认识程度不够,重开发轻保护,造成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内地质遗迹不断破坏;四是地质遗迹资源的基本状况不清,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的基础资料;五是地质遗迹保护区数量过少,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六是相关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责不到位,管理权属不明确,管理涉及林业、旅游、文物、卫生、海洋等多个部门,出现政出多门和相互推诿现象;七是宣传力度不够。

1.4地质遗迹保护对策和措施

(1)开展全国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估。摸清家底,建立资料档案和地质遗迹数据库,统筹规划,实行合理分级保护。

(2)加强各级领导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责任,明确各部门管理权属。必须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其次,理顺各级各层次间的领导体制以及明确其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职能。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法规。结合地质遗迹发育的特点深入探讨、拟定法律法规。力求做到依法行政管理,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拟定新的法规及有关新的管理规定。进行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在内的地质环境综合评价,遏制重要地质遗迹的破坏。

(4)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地质遗迹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重要地质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财政计划。建立示范保护区,带动其他保护区的建设。积极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进行地质遗迹保护。

(5)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把我国的独特的地质遗迹和有关的管理经验推向国际。

(6)大力开展地质遗迹科普宣传工作。由于地质遗迹保护的公益性,应广泛开展地质遗迹保护的宣传。在宣传工作中加强地质遗迹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全体公民自觉保护地质遗迹的意识。

(7)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监督,加大古生物化石出入境的管理。

(8)加快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设。许多地质公园不仅是地质遗迹研究基地,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广大旅游者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地质遗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并不排斥对其的合理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境内的一些地质遗迹资源区,由于成功地执行了保护与利用、学术与科研、旅游与开发一体化的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要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护好地质遗迹才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和前提,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就失去了作为旅游资源的条件。我国的地质遗迹,有很多都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还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先予以保护而后逐步开发,始终把保护放在首位。

开发是目的,不开发资源,社会经济就无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地质遗迹资源必须通过开发利用,才能招揽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能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促进旅游资源价值充分体现的手段。地质遗迹保护是需要投入资金的,有的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中央财政是一种负担,资金不足导致保护工作难以有效进行。将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既发展了地方经济,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同时,开发地质遗迹资源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地质公园,用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有助于地质遗迹的保护。

(2)地质遗迹资源开发,要实行总体规划。在开发之前,要制定科学的地质遗迹开发利用方案,以防止出现公园建设城市化的倾向,防止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性和优美性遭受破坏;在开发利用阶段,监管部门要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破坏地质遗迹的行为,避免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地质生态旅游的新概念,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尊重、热爱,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关注、重视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我国许多地质遗迹区已经先行开发成旅游区、旅游景点或疗养基地等,对已经开辟成旅游区的地质遗迹区,应把旅游开发与遗迹保护合理地统筹规划,对未开发旅游点的保护区应考虑制订旅游开发规划。

(3)生态保护和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并举。随着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进而可以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因此,在论证与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同时,应进行生物资源的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规划。在建立保护区后,应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研究示范区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区。

(4)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地质遗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自然遗迹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5)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开发要科学普及到位。在游客中心、博物馆、展示厅、标本陈列室有标本和科研专著、科普读物、科普小册子、画册、照片、幻灯片、光盘、纪念品、工艺品展示与出售。这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公民的参与和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大有裨益。结合实地参观和光电或多媒体演示,使游人在欣赏游览的同时,获得不少地学知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科技咨询等活动是地质遗迹资源科技开发的重要内容。在缓冲区和试验区建立教学实习、实验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是充分发挥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第8篇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1]它们占地广、面积大,除却具有一般文化遗产所赋存的文物属性以外,还具有其所在区域自然与社会特征的区域属性。近年来,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城乡建设使得我国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大遗址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统筹遗址保护与遗址地土地利用、人口调控、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业已成为大遗址可持续保护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大遗址保护规划属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新兴科技门类“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的一个主要类型,是我国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大型考古遗址整体保护的综合性科技手段,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2]大遗址特有的区域属性使其保护规划较之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划,在本体保护、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资源保护、城乡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早也在业界形成共识。[3]因此,正视大遗址的区域复杂特性,尊重遗址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探求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是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拟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4]为例,从规划编制的视角探索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之道,以期能对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理论的发展有所助益。

1项目背景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面积约为75.02km2。①(图1)它是西汉王朝和新莽王朝的首都,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建制布局完整的统一帝国都城遗址。1961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在我国近几十年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一方面,囿于长年来文物保护政策限制,遗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西安市城市化的外延作用引致遗址区内非法圈地以及违章企业进驻现象层出不穷,而遗址区数万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活动更对遗址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诸多专家和学者均充分意识到编制综合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要性。早于1997年,以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为主的规划项目组,便启动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研究》和《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以陕西为例》两项规划前期研究,并于2000年受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委托,着手编制《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然而,由于汉长安城规模巨大,遗址保护面临问题复杂,方案前两次申报并未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原委除却规划编制中的一些技术因素之外,主要症结在于文物保护专家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难于协调。为此,受西安市文物局委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于2005年重启《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结合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的最新要求和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前沿理论,以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框架与内容上对原规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改与补充。规划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通过西安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市长办公会审查。2008年12月,在第三次关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会上,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规划,并提出九条审批意见(内容详见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09]41号)。根据意见,规划项目组与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和主管市领导就方案修改和完善多次协商,2010年7月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并启动了汉长安城遗址整体保护和利用工作。结合近年来参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与规划协调的实践,笔者试图在总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着力介绍规划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调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2规划技术路线

2.1现场调查,系统评估为提升规划的科学性,项目组先后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现场调查。调查不仅包括对各个遗迹范围、坐标、形状、面积和保存现状等文物信息的核实与厘定,亦涵盖对遗址区聚落分布、居民生活、产业结构、用地类型、基础设施等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以上基础数据和一手资料的支撑下,项目组基于遗址与区域相关联的视角,对遗址的价值、保存与展示现状以及遗址区的人口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和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估,进而廓清了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2学科集成,科研支撑针对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涉及遗址保护且关乎区域发展的复杂性特征,项目组分别吸收考古、规划、社会、旅游、管理等多个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加入规划团队。面对汉长安城保护与发展所衍生的保护区划、展示利用、产业模式选择,居民生计安排等一系列规划难题,各科专家以提升规划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指向,从自身专业视角进行理论探索与规划创新,各专项方案均是在科研成果和课题项目的支撑下,经过适应修改、反复论证与意见集成之后最终形成。

2.3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大遗址保护涉猎文物保护、遗址管理、土地调控、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为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项目组在资料收集与方案编制阶段,与考古、园林、规划、土地、环境等各部门进行了全面沟通;在方案修订与成果讨论过程中,对各部门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更进行了统筹与集成。此外,为确保规划的公平性,规划编制充分考虑到居民这一遗址区重要利益群体的发展诉求,不仅对各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保护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②,对动迁居民的搬迁意愿和生活

预期进行了现场咨询,并通过入户访谈、专题座谈、邀请村民代表参与规划论证等多元方式将居民意见充分纳入方案,切实践行了规划的公众参与。2.4央地博弈,多边沟通为协调国家文物局保护要求与地方政府发展需求间的矛盾,项目组认真总结过往规划编制与申报的偏误,在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借鉴并运用了沟通规划的工作方法。面对一些涉及各利益群体核心利益的关键课题(保护区划、土地调控、居民搬迁等),项目组一方会同地方文物部门与国家文物局进行沟通,一方与地方规划委员会进行协调。这一复杂的央地博弈中,规划方案历经多次变更,保护范围更是反复调整。规划最终通过专业部门审核并争得地方政府认可,不仅是规划师、地方政府、文物部门及专家学者反复座谈、争辩、沟通、协调过程中多极利益主体形成合意的结果,更为规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3规划目标与原则

针对汉长安城遗址面临的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矛盾问题,规划目标与基本原则在保护遗址及其环境的基础上,注重了遗址在区域中经济、社会与环境等价值的实现。(1)规划目标完整保护汉长安城遗址的遗迹本体、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逐步把汉长安城遗址建设成为具有“真实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园区;通过遗址区环境整治和景观绿化,使汉长安城遗址成为西安市区面积最大的生态环境优化区和区域文化功能区,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基本原则①依法保护。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安市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等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实行依法保护。②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十六字方针,协调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考古科学研究与遗址展示利用的关系。③系统保护和动态保护。坚持遗迹本体保护与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考古勘探、发掘与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近期保护与远期保护相结合。④以人为本。在消除遗址人为破坏因素的前提下,妥善安排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将居民搬迁安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民俗文化展示区建设结合,将居民生计与遗址相关产业结合。⑤遗址保护与环境改善相结合。对遗址进行整体保护,保存并恢复遗址历史环境和自然风貌,营造与大遗址相协调的生态景观环境。

4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4.1保护区划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区划采用以“圈层式”为基础的弹性区划策略,规划区被划分为重点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与遗址景观协调区四级保护区域(图2)。首先,为有效保护遗迹本体和历史环境风貌,区划采用“圈层式”划定技法。将遗迹本体及其外延50m范围划定为重要保护范围,制定最严格的保护管理规定;将遗址集中、格局完整的城址区,划定为保护范围,制定次一级的保护管理规定;将构成遗址空间格局和景观环境的遗址区周边缓冲区域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制定相应的控制性管理规定;将位于遗址周边,对遗址景观视觉通道和环境背景产生影响的城市建成区域划定为遗址景观协调区,制定相应的引导性管理规定。在此基础上,为统筹区域发展并提升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案结合保护要求与区域实际做了适应性调整。一方面,对于遗址众多并分布密集的重要遗址集中区域(例如近期作为丝绸之路申遗重要节点的未央宫遗址区),方案将其全域划入重点保护范围,进行整体保护与控制;另一方面,对于因历史原因已成为城市建成区,地下遗址损毁严重的遗址区域,方案也采取适应性修正。例如,将已被城市占压的建章宫与礼制建筑的大部区域划入建设控制地带,充分利用规划的滚动性,先进行整体控制,再力图结合城市更新,进行远期保护;又如,明光路与朱宏路之间的遗址周边区域对遗址环境风貌影响显著,但已被纳入西安市最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建设区域,方案将其划入遗址景观协调区,要求建筑物形式、色调与遗址景观相协调。以上弹性举措在对城市开发建设实施引导与规范的前提下,为地方经济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4.2保护措施保护措施从宏观遗址区管理和微观遗迹本体保护两个层面入手。在遗址整体管理层面。为保证遗址安全,规定在保护范围内,征收遗迹本体范围土地,对其实施有效保护;设立永久性保护界桩以界定各级保护范围;加强安防措施,并配备管理人员和通讯设施,实施动态监管。为保证遗址历史环境不受影响,要求在建控地带与景观协调区加强建设项目监控,防止破坏遗址及其景观的事件发生;建筑物形式与色调应与遗址景观相协调。在遗迹本体保护层面。规划遵循最小干预、可逆、环境协调等原则,依据各类遗迹现有的存在状况与受扰动程度,分别实施加固保护、覆盖保护、馆场保护、隔离保护、植被保护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图3)。

4.3考古工作规划汉长安城的考古工作虽展开较早,但其勘探和发掘工作尚未完成。该种窘况对遗址保护和利用均带来诸多不利。为此,根据汉长安城遗址考古进程和保护展示需要,考古工作规划实行“全面勘探,重点发掘”的方针。首先,为纾缓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矛盾。考古工作近期要求做到全面勘探,并建立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测绘坐标系统,以准确厘定遗迹的分布与范围,及早廓清遗址区和非遗址区域,为保护区划、人口调控、土地利用导控等专项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为使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产生协同。考古工作要求对未央宫、长乐宫等考古勘探已探明区域的宫墙、宫门、宫内建筑、手工业作坊、道路、给排水管道等重点遗迹展开发掘,以厘清遗址布局、形制和特点,为遗址展示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基础与创意之源,进而促发区域勃兴。4.4展示规划为实现遗址保护与利用并举,展示规划严格遵循“全面保护、体现格局、重点展示③”的基本方针。在展示对象选择上,规划不仅展示了包括城墙、城壕、城门、宫殿官署建筑、手工业作坊、池沼、渠道等汉代各类遗迹及出土文物,也展示了其他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不仅展示了遗址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隐匿于遗址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节庆活动、鼓乐、杂技、饮食、建筑艺术、手工艺品制作等)。在具体遗迹展示上,规划结合遗址现时的考古进程、保存状况和自身特性,采取差别化的展示方式。对于考古发掘完善,布局结构清楚,保存状况较好的遗迹,选择露天原状展示、原状复原展示、馆场展示等直观方式进行展示,以体现遗址的真实感;对于经过发掘或勘探,布局结构较清楚或破坏严重的遗迹,选择基址复原展示、标识展示等保险性展示方式,以保证遗址的安全性。此外,为提升遗迹的观赏性与可读性,方案设计了利用光电技术与三维模拟影像的虚拟和模拟展示;针对部分考古工作尚未完成的遗迹,方案更设计了与考古过程有效结合的“考古发掘现场展示”这一动态性的展示方式。在展示功能分区上,规划依据汉长安城的历史空间格局,将遗址区分为宫殿官署遗址展示区、东西市遗址展示区、环城遗址展示区、汉代丝绸之路起点展示区和历史民俗文化展示区5个功能区域。在此基础上,为提升展示效果,以八街九陌这一汉代道路网结构为骨架,设计了合理的展示线路与多功能标识解说系统(图4)。

4.5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汉长安城遗址区村镇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持续多年,遗址区内外居民生活质量的悬差更早已被地方和学界所关注[5-7]。居民能否在聚落搬迁这一关乎其切身重大利益的空间行动中得到公平安置和发展机会,业已成为衡量保护规划科学性与公平性的重要标尺。为此,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坚持遗址安全和以人为本两大原则。一方面,对汉长安城遗址实行整体保护,有效控制破坏遗址的各类人为因素。遗迹本体范围和重点保护范围内居民必须逐步搬迁;保护范围内村镇近期维持现状,村落布局、建筑形式须依据遗址及其景观保护需要进行改造,远期逐步迁出。而在搬迁时序的选择上,规划要求根据国家财力,按照遗迹本体范围、重点保护范围、保护范围的先后次序实施搬迁(图5)。另一方面,为妥善安排遗址区动迁居民的生产生活。规划采取“近地安置,保护用地与宅基地功能置换”的调控措施。要求将居民搬迁安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历史民俗文化展示区建设相结合。考虑到居民未来的生计安排,规划力图通过遗址区产业结构优化,将居民就业与遗址管理和展示、环境整治和绿化、旅游服务等工作有效结合。

第9篇

地质公园建设在雁荡山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它提升了雁荡山的品位。通过申报将地质学家们几十年研究成果推向了社会。从单一的山水雁荡山走向到集科学、美学、文化于一体的雁荡,大大提高了雁荡山的品位。1996年出席第卅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专家考察后称为“雁荡山奇特优秀, 自然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属世界罕见,它与矿产资源一样应该受到重视”,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地学部主任埃德博士考察雁荡山后认为:“它是岩石、水与生命的交响曲,属世界奇迹之一”。

地质公园让人们认识雁荡山地质遗迹的重要科学价值。从雁荡山地学研究历史来看,自宋代沈括到明代徐霞客等五位地理学家都在雁荡山留下史迹与重要论断。现代地质学真正揭开雁荡山身世之谜、山水奇特的缘由,挖掘出具全球对比的科学意义。由此使我们认识雁荡山的价值,促使我们转变发展雁荡山旅游的传统观念。

地质公园建设推动科普旅游。长期以来,只知雁荡山是风景名山,在导游讲解中,讲神话多,讲山水之美的多,几乎不讲山水由来。甚至讲解中出现过许多不科学的错误说法。地质公园建设大大改变了这一状况,雁荡山正成为真正的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作为雁荡山室内解说中心,科普教育的室内基地,通过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揭示雁荡山身世之谜、雁荡山火山发生与演化、雁荡山山水形成的地质作用,雁荡山科学、文化与生态学价值、雁荡山历史与文化。特别制作时光隧道与再现火山爆发、岩浆溢流的演示厅,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

通过建立户外解说系统。过去一些鲜为人知的地质现象,成为现在游客热衷的景点,如大龙游路线上一片球泡流纹岩露头,加设围栏和解说牌,图文形式解说“球状石头”(球泡)是怎么形成的。现在是游客必到的一个景点。全区30多个景点均作科学的解说。面对不同游客需求编印、正式出版了《雁荡山旅游手册》、《雁荡山地质科学考查指南》、《大雁带你玩雁荡山》(卡通式小朋友读物)、《书画雁荡》。这些涉及旅游与科普书籍的正式出版是雁荡山发展历史上的首次。以上措施受到了良好效果,逐步改变人们只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推动了寓教于游、寓学于游的科学旅游。

地质公园建设推进了雁荡山可持续发展。地质公园的存在具有特殊科学意义,以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基础。如何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如何世世代代可利用这些珍贵地质遗迹,如何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此,我们首先举办了《雁荡山可持续发展论坛》,来自地学、旅游学、经济发展等方面专家作了报告并提交论文,对雁荡山地质公园的发展提出很多见解。《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目的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作为建设与发展雁荡山的指导性理念。

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落实公园保护功能。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抓环境的整治和生态复育,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落实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全区地质遗迹保护处于监控状态,羊角洞景区已有200多年开采石板的历史。采石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一种谋生手段,所以时有发生采石破坏山体的行为。为此公园会同国土、公安等部门对石场进行了治理,加强日常监督,保护地质景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找寻增加收入的其他出路,提高自觉的保护意识。同时,清除剪刀峰危石,维修方洞悬索桥等42处安全隐患。

加强水资源保护。对大龙湫的水源头地实施保护与涵养。在龙湫背上18户村民处迁基础上,实行全面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新建10座三星级厕所,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满足雁荡山内宾馆、饭店和当地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将作全面水文地质作调查与评估,以改善雁荡山水资源合理使用。

加强公园生态复育,进行公园内生态植被研究。首次发现世界濒危植物――盾叶半夏;培育雁荡山石斛(铁皮石斛);在西门岛新复育了200亩红树林,这是我国最北的一片红树林,也是我省唯一的海岛红树林区。红树林复育对保护海岸带净化海洋环境,减少赤潮的发生,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价值。

实施主景区三线(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入地工程及主景区入口处改造工程。这些景区内长期受到三线的视觉污染,有碍游客赏景、摄影。实施了三线入地工程还一个清爽的天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雁荡山背景站,全天候连续自动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可吸入物等多种空气质量指标,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污染的防护提供详细的数据。

雁荡山从组织上建立综合监察大队,全面负责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中的交通、市场秩序。加强管理培训,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严格各项制度,整体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

我们将加强公园教育功能,大力提升公园的科学文化品位。 雁荡山是中生代流纹质火山、火山岩典型地区,一直以来受到地质学家的重视,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申报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过程也得到了肯定。按照世界地质公园评估表的各项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雁荡山将建立多功能的地质遗迹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遗迹留下一份电子档案,作为检查地质遗迹保护状况的依据,对地质遗迹实施长效管理。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在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扩大的,包括其东的方山长屿硐天,其西的楠溪江。应该加强东西两区的研究,以发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发掘其科学价值,同时也为公园解说的正确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扩建雁荡山博物馆,馆内完善了接待厅、多功能厅、雁荡山立体地貌模型厅、雁荡山文化展厅,并新增了世界火山奇观展厅、雁荡山生态展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西园区楠溪江游客中心新建了楠溪江厅,展示了楠溪江流域地质与水系的特点,突出楠溪江水美、岩奇、村古、林秀的主题,并重点展示了楠溪江古居群落的风貌与历史文化价值。东园区在长屿硐天新建了岩洞博物馆。博物馆建设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也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曾培炎副总理曾参观雁荡山博物馆,给予充分肯定,赞扬再现火山爆发展示很生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