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语文教资要求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3 10:55: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语文教资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语文教资要求

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探讨分析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高中运读本是一大创新举措。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学习的是课堂上的语文教材,然而,教学计划中的可是十分有限,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因此,教材中的内容和教材中课文的数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1]。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课堂时间以外的课余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功课。高中语文读本是在学生大量课外阅读的需求之下诞生的,因此,它的产生可以说是教育事业发展创新的必然产物。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高中语文读本具有补充功能

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知识点可以填补教科书中未出现的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通常会遇到某一个词语的空白,这时便可以通过语文读本来进行查询[2]。比如,“让”在古代汉语中除了有“谦让”的意思之外,还有“责备”的意思,而在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到这一知识点,语文读本中则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补充。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苏武牧羊》这一课程当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语文读本就进行了补充。又如“差”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通假字,是“理解”的意思,而教科书上也没有进行说明,语文读本上却进行了补充―“病者言已到,应便拔开,病亦型差。”再如,在古义中“中国”一词是“中原地区”的意思,它在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赤壁之战》中进行了补充说明―“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高中语文读本具有强化功能

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知识点,可以把重点篇目作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练习、古今异义词等等。对这些重点篇目进行有效的课内外知识点迁移,学生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强化,这也是高中语文读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3]。例如,可以将《赤壁之战》作为文言句式的集中训练课,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比较全面的文言句式类型,如,判断句:此乃天也;刘备,天下枭雄;此帝王之资也等等,这几句基本上包含了判断句式的所有类型。定语后置句: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荆州之民附操者。在试题中通常会出现这两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豫州今欲何至?何以言之?卿欲何言?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这些都是文言文中出现的宾语前置句。另外,还有被动句:赢兵为人马所蹈藉;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恐为操所先;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这几句包含了被动句式的所有内容。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以量为基础,在不断的学生中积累,从而达到质的突变。为了使学生能够纯熟地进行知识点迁移,教师应该重点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鼓励学生研读教科书中的经典文章,并引导学生在语文读本中寻求例证,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点与课外的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高中语文读本具有铺垫功能

高中语文读本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具有铺垫功能,可以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高中语文读本中出现文言文知识点比教科书要更早,主要体现在文言句式、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文言虚词、文言实词[4]。例如,在 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与子俨等疏》中――“每以药石见救”,出现了重点实词之一:“见”,在这里是放在动词之前,是“对自己怎样”的意思。而教科书则是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中才出现――“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另外,在文言句式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例如,在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赤壁之战》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一句是没有任何标识的被动句,而高中教科书则是在第三册《五人墓碑记》中才出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在高一阶段,这些内容通常被当作考试设题中的例句出现,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高中语文读本的这种铺垫功能,也可以称为预热,它不经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同时可以使学生预先了解更多的知识点,从而为今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予以重视。然而,在高中文言文的实际教学中,语文读本通常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知识与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它们的相互呼应之下,使学生的文言文知识可以得到更好地巩固与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晗志,翟素梅.浅析文言文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55(11):23-25.

[2]程永超.将文言文教学进行到底――浅谈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困境[J].基础教育研究,2012,69(01):56-57.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探究

前言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是人的变革。”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迫切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思想、身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或者说,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好坏,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密切相关。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以及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以及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1、语文知识素养

如果对于一个士兵来说,枪是他的武器,那么,对教师来说,专业知识就是教师上讲台的必备武器。教师要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自然会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也增加了教师在学生眼中的魅力。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带着很强的愉悦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好。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学科的特点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师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文史不分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还要懂得经济、法律、民族习俗、风土人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语文教师要做到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语文教师虽不会去传授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但语文教师恰恰不能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们可能会遇到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在不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将这样的文章给学生讲解分析呢?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课堂上我们才有可能天南地北,无不知晓,从而做到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堂,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在教师的侃侃而谈、学生的饶有兴趣中快乐地进行。

二、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掌握了全新教育理念,就不仅在理念上,更会在行动中去践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新课改目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培育学生,塑造他们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育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

其次,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心理学知识。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平时与人的交往毕竟有限。他们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父母,可学生很少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自己的父母交流。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心理有时会向不太健康的方面发展。教师如果懂得心理学,就会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做出判断,并找出合适恰当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再次,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组能力。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师如果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他的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学者未必是良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爱心。教师的爱与尊重往往能在学生心里引起极大的共鸣。这种爱,是教师关注学生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学生的好老师。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较难的问题或过于简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的耐心。我们对学生的错误需要耐心,我们对学生的成长需要耐心。有些学生很喜欢找语文教师谈心,因为觉得语文教师细腻,这时,你就绝不能辜负学生对你的期望,要耐心地为他们解决困难,他们才会更加信任你。

任何一件工作,如果没有你对它的热爱,想要做好它是比较困难的。对工作的热情,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人,会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从而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承担责任。“教师要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从内心激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同人民的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

语文教师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自己的内在精神品质,那就是教师的德行:真和善、公正和责任感。“真”是教师对任何事情的诚信,“善”是教师对待学习、工作的良知,“公正”是教师处理事情时不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教师的德行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责任感。“真正的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责任感意味着教师可以并准备着对学生的需要采取行动。”

总而言之,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相应地,教学水平自然会提高,学生也将受益无穷,我们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3篇

关键词:研究式;高中语文;成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研究式方法是我们在所有课程学习中需要采用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对所学知识不断思索、不断认知的过程。特别是要以所学书本也就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并结合自己以往所学的知识、以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体验过的这样的经历,通过自己的思索发现问题。把这种方式方法引入高中语文成语学习中,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学成语并学出问题,可以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也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使其对成语学习更加的广泛和实用,也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研究写一些关于成语的小文章。将研究式学习引入成语学习中,有利于突出学生个性、有利于对学生创造力培养,在高中语文成语教学中如何引入研究式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和探索。

一、加强对成语学习中背景的灌输

近十几年,我国对中学特别是对高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试图不断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单靠考试来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我们的考试,已经由原来的单一的高考,变成了多种形式的选拔,这也为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平台。可以这样说改革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层次的,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以考试为主要选拔途径的大的背景没有变,大多数学生还是要靠好好地学习知识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深造机会。这样,给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大的压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怎样提高学习效果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成语学习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一个方面,也是一个比较重点的点,现在的高中学生由于平时学业压力依然较重,所以对成语学习就容易忽视,特别是平时的阅读时间比较少,造成了阅读面狭窄,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不能深刻理解其背景而使得对成语原本意思和引申意思一知半解。这样就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不能正确的把握成语用法,导致考试时成语题出错率高,得分率低的现象。而教师也常常在教学中忽视成语背景的重要性。对于成语的学习,教师呢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成语背景灌输,通过对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自觉的引发对成语意思的思考,让他们在成语的背景中思索着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比如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二、注重对成语教学中多学科的引入

这里探讨的把研究式方法引入高中语文成语学习,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思索来达到对语文成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式方法要求教师在教授成语知识的过程中,还要讲授隐含其他学科知识的信息。在文科里,一般来说文、史、政本是一家,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呢,是语言文字的传承,它不仅是文化载体,而且也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载体。历史呢,对于任何学问而言又都离不开它。我们常说知识仅仅是一种工具,只有从不同角度运用它,它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对于高中语文的成语教学而言,更需要重视文、史、政各科知识的积累,想法设法地设置知识运用的情境,将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调动起来,使之在组合运动的撞击中喷发出智慧的火花,发挥知识整体功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研究式方法就是要把文、史、政相结合,在学习中学习其丰富的内涵。比如:可以通过学习古典文学,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追溯文学作品的历史印记;还可以多看些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结合书本不断完善其对历史价值、史资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还可以通过利用人文资源,如古代建筑、历史遗址、革命遗址等,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解读。对于成语“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等成语的学习和理解,要多学习他们的历史和背景,从多学科角度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

三、引导对成语理解中学会创新

从本质上讲,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尤其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以人类语言为载体,承载着人类思维的火花,所以说语文是千变万化的,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其见解都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就往往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创见性和独特性。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模糊性较强的语言学科,课堂中应更多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体会”“做出你的评价,提出你的见解”,适时适度地暗示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标准答案”“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只有优劣没有对错”等等,尽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成语学习情境。研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学生若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不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及终身学习的技能,也让他们通过内化、整合和主体建构,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转知识为智能,转智能为德行。比如:可以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姚振强.成语教学点滴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文丽.成语教学浅探[J].文学教育(上),2011(7)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探究性;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组织好探究活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合作学习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切身体会。

一、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创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抛弃传统教学模式,采取能够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掌握基础知识,提供探究空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没有充分的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要想展开启发教学诱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只能是空想。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和生活感受的积累,熟练运用多样的启发方式,使学生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形成。

(二)灵活启发思维,诱发学生探究

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灵活设计导入形式。如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媒体器材多方面、多角度地诱发学生,激发学生对课文理解与对生活的感悟,使学生品味作品中的人生情感与人物的喜欢悲离,加深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与人生情感的探究欲望。

(三)把握启发时机,引导学生探究

启发时机的选择是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关键要素。能抓住启发学生探究活动的良好时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问题不仅是教师对问题提出顺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探究思维深度与广度的把握。教师要注重“留白”在探究启发中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同时也拓宽了思维的范围与深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最稳定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学习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认识到学习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一)调动学生体验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常有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情节描述了不同于常人的壮举。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人物事迹与现实生活相比较,从而探究其差异性。进一步加深对主人翁思想的理解,也调动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体验的教学情境。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其中,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思维发展有利的,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对象。而这种由学生自身进行的探究目标筛选,可以让学生切身参与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的探究体验。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探究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思维发育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挖掘教材内容,依据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提炼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与思想时,教师可以提供多种答案让学生选择,从而间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一些以物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再出示被选答案,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其问题答案。

三、结合实现生活,拓展探究渠道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课堂,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来开拓学生的探究视野,拓展学生探究渠道。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学生对其座位关系不理解。为此,教师就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宴席上座位情况。学生通过生活探究活动后发现:中国人宴饮时,对座位安排是十分讲究,通常以面对门的座位为上座,此座为长辈或德高望重之人。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他们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知道了宴饮必定要论资排辈,以别尊卑长幼。古人在堂上以向南为尊,在室内以向东为尊。至此,学生也就理解了《鸿门宴》上座次的关系: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侍从差不多。通过古今座次的比较,学生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座次礼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想法设计运用探究学习,就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感以及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增运用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修课很好,但现已变成“第二必修”课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适应时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此次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其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操作性、都渴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标志性的意义,被认为进入了“课程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时期”,标志着中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这样评价:改革内涵赋予多,课程设计借鉴多,行政管理声势大,方案推行挑战大,教育行为影响小,课改实施力度小。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红头文件将选修课变成了“第二必修课”,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能否让选修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这次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多元化,多层次培养学生个性形成已成为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发展仍然让位于应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指出:(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但现在应试教育仍然是压在一线教师,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座大山,选修课的推行仍然举步维艰

(三)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不到位,心理准备不够,面临不少困惑。

面对新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说实话,一线的大量教师至今仍然心理准备不足。主要有两种非常态心理:

一种是对选修课持反对意见,习惯于既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将选修变必修,轻车熟路,不愿意改变,美其名曰“强化课堂教学”;甚至干脆以高考为拒绝选修课的理由,仍然把选修课当必修课来讲,还美其名曰“对学生负责”。以为高考不改,一切改革则无从谈起。这显然是极不明智的态度。

第二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人为地树立起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靶子,好像一搞新课程,就什么都要新,现在有些地方甚至把“学生占领课堂”当作一种新课程改革的时髦样板大力推广,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个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在几块黑板上眉飞色舞的讲,大多数学生在下面茫然四顾,不知所云。这里的课堂,看不到教师“导”的身影,听不到学生的“读”;我曾私下问一位教师,你认为这是新课改吗?这位老师笑一笑,很是无奈。

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了话,就要扣工资,表现出一种十足的“课霸”嘴脸和浮躁心态,急功近利的肆意歪曲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还有些所谓的“名师”,到处招摇撞骗“一年360天,300天在外讲学,而他的学生居然还坐得住,每天还要写500字的文章,素质很好云云……”这样的昏话居然还有人捧场。有人问我:这是真的吗?我只好一笑:权当是“皇帝的新装”吧!这些少数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干着害人子女,危及民族发展勾当的人和事,也是应该警惕的。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带给人们的困惑多多,相当具有普遍性。

二、要处理好语文选修课程中,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人们习惯上将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同时,课程专家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而不能归为同类、同级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

在这次新课改实践中,我们看到,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处于原始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的实力。学校所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基本服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结果选修成了第二必修,所选模块也尽可能地围绕高考来设置。

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开设的选修课程,具有共性,便于高考的统一操作,却少了个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要求高中课程内容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教师要想在选修课教学上有所作为,关键是自己要静下心来多阅读,多思考,切实弄清选修课的目的、任务及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措施。

第6篇

传统的母语教学,一般只关注教师教得如何,因而教学的有效性常受影响。教学是教者与学者两方面的事,只重一方面,效果当然不会很好。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弊端,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他要学、乐学,才能学有成效。这已成为共识。但人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关注了学的一方,往往又忽视了教的一方。比如,有人提出,既然学生是主人,索性就把课堂交给学生,因此,他一堂课只讲四五分钟;既然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生成,于是课上任凭学生东拉西扯。如此等等,美其名曰:语文教学就该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教与学各有主体。为了区别,于是有人把教的主体说成“教师主导”,把学的主体说成“学生主体”,这样说,也很好。教与学两方面主体作用形成合力,教学才能有高效。

就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而言,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生主体在恰当的教学活动方式引导下,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主动接受外部作用、内化生成的结果。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运作,无论多么科学的教学环境,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技艺,也只能“良辰好景虚设”,因为学生主体不愿“投资”。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自主投入,再动听的音乐、再迷人的画面、再优美的诗文,“更与何人说”?因为学生主体缺少音乐的耳朵、美术的眼光、诗文的性情。语文学习,需要积累,需要顿悟,需要表达……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践履,任何人无法越俎代庖。所以,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一定是主体作用发挥到位的学生,即使他的天资平平。

就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言,教师的主体作用却是首位的,特别是在班级授课形式下的教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计划的安排与执行、级段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如果缺少教师的主体作用,那是无法完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学养、课堂教学的机智、规范的教学用语、认真的教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些主体作用,那真正的语文课也就不复存在。再说,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基本知识的接受、语文基本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如果没有语文教师的导引,那也难以实现,可见,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也得益于教师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要发挥教的主体性,学生的学要发挥学的主体性。从教与学的角色看,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被组织者、被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主体作用又多了一个元素:不但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保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可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是教师主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与学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它们的完美统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

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在自己的改革过程中,吸收了现代思维科学、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正逐步在各省实施新课程。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遵循教学基本规律,既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互动的合作意识、探究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发挥他们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第7篇

一、音韵是古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学、词汇、语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言文中有些问题,必须从音韵的角度去剖析,才会对其理解的更透彻。所以,掌握音韵知识,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掌握音韵知识,可以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这样可以清除朗诵过程中的文字读音障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教材必修三第3单元中,荀子《劝学》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其中“生”通“性”。此二字的古今意义相差甚远,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准确顺利地辨别二者的通假关系呢?这涉及到古音韵的问题。而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是根据文章课文的大意以及句子与其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来推测“生”的意思,从中明了它应该通“性”,取“天性、资赋”之意。但从音韵学上看,尽管“生sheng”、“性xing”今天读音完全不同,但古时候两个字的读音却是相同或相近的。“性 x-”是从“生s-”得声,x为腭化音,来自s或h,所以知s为齿头音,正齿音后来读为sh,?故知“性”(x)是生(s)齿音流变的结果,古人用“生”代替“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目前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音韵部分已不是重点讲授内容,如果系统地去告知学生所有音韵,可能在学生的接受方面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学无定法,教师可以把常见通假字的音韵学方面的某些要领加以传播,这样既轻松学生接受,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再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4单元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其中有句子“奉璧西入秦”。目前对此字学术界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此字应读为“peng”,通“捧”,有“捧着”之意。有人认为此字应该读为“feng”,因为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此字的音为“feng”,也有“用双手捧着”的意思。抛开争议,我们暂时当它读为“peng”,通“捧”,这从音韵学上看,也是有据可考的。今天的“奉”字没有“捧”的意思,文言文中怎么能把两个字相通呢?其实“奉”的“承接”之意,后来由“捧(P-)”表示,是因为古代没有轻唇,上古时无f-v-读音,“f-”、“p-”为同一声符,“奉”为古字,加一个与“奉”本义相关的偏旁“ 扌 ”作义符,就构成了今字“捧”,“奉”、“捧”为古今字。

对于异体字也有很多例子,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3单元《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中的“俯”是“免 ”的异体字,从字形上看,两字根本毫无共同的特点,毫无任何关系。但如果用“古无轻唇”的理论,就可以解释了:两字的声符“府(f-)”、“免(m-)”,前一个是轻唇音,后一个是重唇音,在上古时候,没有“俯fu”这一读音,“ f-”读若“m-”。

2.掌握音韵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在朗诵时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一句中的“脱”,有些人把它理解为“逃脱”、“摆脱”,“与”解释为“和”。从现代汉语的词意来看,好像解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不符合古人的意思,因为古代d、t同属舌头音,用同声相训的方法可知:这里的“脱”是“单”,有“一个人、单独、独身”之意。“与”在这里并不是简单的连词词性,而是动词“率领、带领”的意思,因为刘邦和其它四个人在地位关系上并不是平等的,但“与”翻译成“率领”,似乎不多见。其实这里的“与”通“以”,两者在文言文中相通的时候还是比较多见的, 例如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中的“与”就和“以”相通,有“率领”之意。明白这个,就能准确判断“与”在句中的正确意思了。

还有《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中的“乃”很多人解释为“于是”,很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但如果根据文章的前后语境分析,翻译成“于是”还不足以突出“项伯”和“张良”的亲密关系。根据音韵学方面的知识,“乃夜”翻译成“当夜”,才能体现出项伯对张良的关心。“乃”、“当”在古时候是同音,因为上古端(d)泥(n)互转。

虽然在目前高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关于音韵部分已经不是重点教授的内容,但是,适时地给学生渗透一些音韵学方面的内容,对帮助其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二、断句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朗诵能力

文言文断句,传统说法就是我们在韩愈《师说》中所见的“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断句的前提在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上,朗诵就显得很重要。而断句断得明白,也能提高文言文朗诵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碰到断句语段,通过诵读,了解整个片段;再通过语感,初步断句,缩小断句范围;然后,应用断句技巧,进一步断句。

1.找虚词。注意句首的发语词、句尾的语气词、出现在句中的虚词和一些复音虚词。

文言文中常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通“欤”)、焉、邪(通“耶”)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主要有于、为、则、而、以等。还有一些复音副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它们多放在句子的开头,在它们之前往往需要断句。例如:且夫、若夫、乃夫、至若、已而、于是、虽然、至于、是以、是故、向使、纵使等。

在高中课文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关于虚词断句方面的例子。例如,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盖”为发语词,两个“则”都是出现在句中的虚词,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韩愈《师说》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中的“也”“乎”为句末的语气助词,“夫”是出现在句首的发语词,“是故”则为出现在句首的关联词语。但是,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介词“于”时就不能从其后断开,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乎”相当于介词“于”,有“对”之意,就不能从其后断句。“也”有时放句中表停顿,可断可不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是说也,人常疑之。”连词“而”有时放在句中用于连接词或者短语,表示并列关系,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非常紧密,这时一般不在它的前面断开。例如,“吾常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如果“而”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它的前面断开,例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夫”除了作发语词外,有时可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作指示代词,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以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断开。例如:“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看对话。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云”“曰”作标志,“云”“曰”后可以断开。例如,在《鸿门宴》中,“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3.观修辞。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也是运用修辞的。对称、排比、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的另一个特点。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的这两大特点进行。

对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顶针: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几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有利于断句。

4.辨句式。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断句。

例如,表示判断的“……者,……也”“ ……者也” “……,……也”“……者,……”句式。表示反问的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的固定结构“为……所……”“受……于……”“见……于……”等。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句式,它们对于断句都有很好的帮助。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臣诚恐见欺于王”等等。

总之,掌握了断句的技巧,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朗诵能力。

三、典型案例

第8篇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运用比较法来学习语文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学常识中有很多需要比较来掌握的知识

1.作品作者的比较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多位名字相近或相关联的容易混淆的作家,这类作家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或练习中容易出错。其中最容易出错的莫过于司马迁与司马光及其作品《史记》与《资治通鉴》了。每当教学遇到其中一个时,我总是要提到另一个,进行一番比较。为了更方便记忆,我特别编了一句话:宋光资大便(编)通,意即北宋的作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这样重点记住其中一个,那么,剩下的就是另一个了。

又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诸子散文作品和作者很容易混淆,也须细心比较出其中的异同。(1)诸子生活的时代不同:孔子是春秋末期人,孟子、庄子、荀子则是战国人;(2)诸子的称谓不同:孔子、孟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庄子、荀子则是思想家;(3)学派不同:孔子、孟子、荀子属儒家学派,而庄子是道家学派;(4)作品的作者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所记,《孟子》是孟子本人及门徒所著,《庄子》是庄子本人和他的门人,以及后来学者的著作,《荀子》是荀子本人所著。

2.文化知识的比较

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积淀着丰富的古文化知识,很多东西需要学生了解或掌握的。同样,其中不乏有一些容易混同的知识,

如:古代兄弟从大到小的排行依次为伯、仲、叔、季,而一年四季,每季三个月,古人称每季的三个月为孟、仲、季。还有许多这类知识,在此我不再一一列举。

二、词语的音形义需要在比较中掌握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这类词语基本上每次都要考到,而真正能完全把握的同学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原因是这类词较多,而且很容易混淆,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先归类,后比较的方法来辨别掌握。

1.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比较

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语。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从感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2)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3)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战役”与“战斗”,三者的范围由大到小。

(4)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

(5)从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6)从普通话和方言来辨别。如“讨饭”与“乞丐”,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爸爸”与“父亲”,分别是新词与旧词。

(7)从词语搭配进行辨别。如“发挥”与“发扬”。

2.同音字的比较

同音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语。

大量同音词的存在有它积极的一面,它使得汉语的表达多了同音双关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好,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涵义丰富。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同音词的存在,也给汉语的应用带来了很多障碍。同音词的大量存在使得许多人在汉字的书写上出现众多的别字。例如将“唉声叹气”写成“哀声叹气”,将“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鸦雀无声”写成“雅鹊无声”,把“部署”写成“布署”,等等,这自然与书写者对词语语义的理解不明有关,所以,我们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要细心辨别比较。

3.形似字的比较

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提等笔画构成的,一个字一个样子。但有些字,形体相近,差别很细微。我们称这些字为形似字。形似字即形体相近而意义不同。有的形似字笔画数目不同,如“乌”和“鸟”、“免”和“兔”;有的是个别笔形不同,如“戌”“戎”和“戍”、“母”和“毋”、;有的则是构字部件有差异,如“蓝”和“篮”、“辩”“辨”和“辫”;有的形似字差别很小,如“巳”“已”和“己”、“失”和“矢”,等等,只是笔画的高低、长短有区别。

学生们在读或写时常常把一个字读错或写错,往往是由于字形相近造成的。如把“悼(dào)念”读成“掉(diào)念”,把“棘(jí)手”读成“辣(là)手”,把“舂(chōng)米”错写、错念成“春(chūn)米”等,就是由于形体相近。

对于成语中一些字的意思如果了解不透彻,使用时也会出错,比如把形容旺盛的“如火如荼(tú,原意是茅草上的白花)”误读或误写为“如火如茶”等。

三、内容相近体裁相同的课文的比较

高中语文的课文有一些文体相同内容也相近,学生们学习起来也很容易弄错。例如:徐刚的《森林写意》与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

1.相同点有:(1)文体一样,都是散文;(2)主题一样,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2.不同点有:(1)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森林写意》是全景式地来呈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即发散式的思维方式,而《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开掘,即聚集式的思维方式;(2)取材的着眼点不同:《森林写意》是从森林的外部写到内部、过去写到现状再写到未来、森林的巨大贡献写到人类的荒谬行为,辐射面很宽,《离太阳最近的树》则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的视觉感受,讲述了一个令人心悸的故事;(3)语言风格不同:《森林写意》是用简洁而凝重的文字传递知识,发表议论,《离太阳最近的树》则是用严峻而具有穿透力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4)结构不同:《森林写意》是平行发展的结构,而《离太阳最近的树》是层层推进的结构等。

四、修辞方法的比较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大约有十二种,其中有几种学生经常弄错。

借喻和借代,二者有相近的地方,但通过仔细比较就可发现它们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2)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举个实例,“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国际歌》),这句是借喻,用“毒蛇猛兽”来比喻不劳而获奴隶主们,相似性是狠毒、凶残,本句改为明喻是“最可恨那些像毒蛇猛兽一样的奴隶主,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先生,给现钱,,不行么?”(《多收了三五斗》)是借代,“”代银元,二者的关系是银元上面有的图像,本句就不能变成明喻。

第9篇

关键词:语文 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意识 多元化解读

语文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门能够很好地兼顾“授业”与“传道”双重功能的学科,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与教育工作水融、合二为一地开展。由此,笔者尝试着结合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内容,进行教学探索。结果发现,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素材,对其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兼顾多种教育需要,并不会因为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化而影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现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列举如下:

一、《氓》与女性职业意识教育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怨妇诗用赋、比、兴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形象。跟学生讲解完诗的音、义、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后,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时,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女主人公那么坚强而刚烈地与丈夫分手后,她往后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学生们有的说再嫁,有的说回娘家。教师进一步假设,再嫁可能再次遇人不淑,回娘家可能由“兄弟其笑矣”发展到被扫地出门,如果真是这样,她又靠什么办法活下去?学生有些语塞。教师话锋一转,提出女主人公如果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是不是就不难答了?学生都点头同意,认为女主人公完全可以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不必依赖丈夫与兄弟的施舍过活。教师更深入地引导学生领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意义不仅仅是拿一份工资,更是一名女性在经济独立基础上得以接触社会、立足社会、维护尊严的保证。至此学生们经过古今对比后即可提炼出作品的主旨,通过女主人公的悲剧婚姻向我们描述古代女子的生活遭遇与社会地位,揭示古代社会在婚姻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在当今社会做一名职业女性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认识正是对当今社会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点的一次反拨。

二、《祝福》与女性学习意识教育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学生在读完作品,看过影像资料后,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并且认为祥林嫂的死因在于鲁镇人的冷漠无情,而当时社会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残害却看不出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能理解夫权、族权对女性的桎梏,却不太理解神权的作用。甚至有学生笑言,祥林嫂命硬,克夫,所以才这么苦。在仔细分析了对捐门槛事件,柳妈的虔诚和鲁四老爷、四婶的不屑态度后,学生意识到神权确实是用来蒙蔽、残害底层百姓的。于是,教师又用了更多时间请学生讨论,如何摆脱神权的束缚?学生答,靠知识、靠学习,祥林嫂的无知不是她自己造成的,当时的她是无法学习到“无神论”的。接下来,就有学生真诚地说,现在能在学校念书可比祥林嫂幸福多了啊!于是教师更进一步引导,学习不仅是青少年时期的事儿,而是应该持续终身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光是学知识,还要与时进地更新观念,有时候观念是否转变得了还真能决定一个人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样的重大问题,这就叫“知识改变命运”。祥林嫂如果不是被神权压迫着,至少可以安祥地死去,去另一个世界与儿子阿毛团圆,可神权却把她推入了一种生不如死,却又不敢死的惨境,成为一个永不安息的灵魂!学生听完频频点头,对祥林嫂的死因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也对“学习”的概念、重要性与持续性有了别样的领悟。

三、《雷雨》与女情观教育

《雷雨》是我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先生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艺术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其中对周朴园这一角色的塑造格外复杂而深刻。语文课本中节选的是《雷雨》第二幕,包含周鲁重逢、鲁大海被开除这两部分戏,展示了周朴园作为旧情人、资本家与未相认的父亲等多张面孔。教师分析周鲁重逢时,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回答周朴园爱鲁侍萍吗?学生一开始只会依据周朴园所说台词理解这一人物,三十多年保留着侍萍当初的起居习惯等等,很自然就得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念念不忘,情深意重,当年的抛弃行为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结论;但很快就有学生修正观点,说是年轻时爱过,现在不能再爱,因为有现在的妻子蘩漪,对侍萍只是怀念。接下来,学生的观点就会有分歧了,有的问,对于妻子蘩漪来说,周朴园不顾活着的妻子的感受,日日惦念一个死去的情人三十多年,这种行为合理吗?有的说,怀念就是爱吗?他的怀念是因为问心有愧!于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会想得渐渐深入,但无法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怎样做才是爱一个人的表现?学生们会更热烈地讨论,相爱的双方要舍得为对方付出而不求回报,不能只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她们就能读出课文中的潜台词,得出周朴园更爱自己,会不择手段地牺牲他人维护自己的名利,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有学生直接说出,“人品比金钱、门第更重要”、“爱一个人首先要肯为对方付出不求回报,而不是吃好吃的,买漂亮衣服”这样的答案来,借理解《雷雨》人物形象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情观的教育。下课了,学生还会三五成群地讨论周鲁爱情。在教师看来,这是因为关于爱情的话题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热衷思考的,讨论语文课文的同时他们也在构筑自己的爱情观和生活态度。这样一次讨论可能改变不了太多的东西,但至少可以在他们遭遇实际问题的时候,头脑中有一个正确观念的痕迹,或许也能提供给他们一种参考。

四、《孔雀东南飞》与母亲教育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乐府长诗,学生们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还是非常喜欢的。在分析焦母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焦母,如厉害、刻薄、专断、喜新厌旧等,因为刘兰芝那么优秀焦母却总挑她的毛病。教师于是提问,焦母挑剔兰芝动机何在?有学生说,焦母心理阴暗;有学生说焦母人品差。于是教师提示学生,要还原焦母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时有学生说,因为刘兰芝没生孩子。又有学生说刘兰芝个性太强。教师又再加了两条:其一是因为焦仲卿太爱刘兰芝。古有七出,后又加了一条:子甚怡其妻,父母不悦,出!其二是刘兰芝家的门第不够高。接下来就问学生,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女?学生答,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啊!别拆散有情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儿女们的选择。同时又让学生思考,如果父母的意见与儿女们的不同怎么办,你们自己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争吵吗?不少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教师继续指出,父母要尊重儿女的选择,儿女也要体谅父母的苦心,双方沟通好,达成一致才是皆大欢喜的事儿。焦母的做法我们肯定是不赞同的,这一做法导致的结局也太悲惨了。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只能是多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做儿女的面对父母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将来自己做家长了,面对儿女又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听完后就有学生说,放学后要给妈妈打电话道歉,因为早上向妈妈发脾气了。全班同学都善意地点头笑了。

五、《窦娥冤》与女性法律意识教育

在讲授元杂剧《窦娥冤》时,学生都为县官桃杌的昏聩枉法而愤懑,很是同情善良的窦娥,替她叫屈。教师就请学生设计一下,如果窦娥和蔡婆婆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她们能用哪些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上诉,判死刑后窦娥没有机会辩解就被拉上刑场,如果让她上诉的话,可能就会等得到窦天章回乡改判了。然后有学生想到,在法制社会里是会充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是不允许买卖人口的,窦天章就不能因为欠债用女儿抵债,窦娥就不会到蔡家当童养媳,自然也不会为保护蔡婆婆不受刑罚屈招成死囚了。在教师的进一步启发下,学生还能说出蔡婆婆也可以依据《合同法》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卢赛医还钱,就不会给张驴儿父子以可趁之机,更不会有后来的逼婚、谋划毒死蔡婆婆这些事儿了。教师在学生所想基础上,还进行了补充,如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以及所有死刑案件都要经过最高法院核准原则、错案追究制等。经过不长的十几分钟讨论与交流,学生普遍感觉对“法治”和“法制”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学法、知法才能守法,也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上五个例子出自笔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尝试过其他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角度。如,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女性形象:《氓》之女主人公的人格特点、祥林嫂的应激障碍、鲁侍萍的自我整合;引导学生用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关注课文中女性形象积极、正面、光明的因素等。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化解读女性形象的视角后,学生不仅认可这一新的教学元素,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讨论,还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与更多的关注,更乐意也更投入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其次,这种渗透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语文教学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明晰一些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与爱情观的确立。再次,能让学生的言谈举止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学生在话语中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社会上女性受歧视的现象义愤填膺,而能理性地去分析如何改变这种偏见,如何用行为去修正某些人的错误看法;学生会尝试用多种视角看待问题,不让自己陷入偏执观点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等。

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古代经典名篇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必然会妨碍当代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正确的解读方法能让这些古代女性形象帮助今日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只是,这种多元化解读对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本身具有现代化的意识和观念、具有多元化解读的习惯是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被多元化阐释的前提。这需要教师把功夫用在教材之外,丰富自己的观念、加深对教材理解的广度、深度,再结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输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解读。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性别来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王东华.母亲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罗惠兰.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4]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5]孙迪.当代女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社会科学,2006(S1教育文化版).

[6]宋娟.中学语文教材女性角色与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0.

[7]苏阿敏,陈树生.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2).

[8]冯海英.女性文化视角下的语言教材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