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培训机构培训流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3 10:55: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培训机构培训流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培训机构培训流程

第1篇

摘 要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走访江苏省健美操协会、健美操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江苏省健美操培训机构的实际情况。并对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内部流程进行了初探。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完成对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内部流程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 青少年 健美操培训机构 内部流程

健美操培训机构是指具有健美操培训资质的机构,并对健美操爱好者进行健美操相关理论知识、技术技巧等作为培训内容组织机构。在内部流程中,首先教练员是机构内部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练员的满意度是培训机构内部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员的情况能直接反应培训机构实际的运转状态,也是培训机构内部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教练员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练员普遍工作年限都在6年以上,这些教练都具备有丰富的经验,完全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而且全职教练员工作年限几乎都在6年以上,只有兼职的教练员工作的年限比较短。从工作的时间上看,兼职的教练员是按照每周来上课,每周的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十小时以下,全职教练员都是根据一般工人的作息时间,一周的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四十小时左右。从工作性质来看,大部分教练员都是兼职,调查发现兼职的教练员达到74%,而只有26%的教练员是全职的。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教练员对硬件设施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在机构发展的投入上看,机构的管理者已经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有了一定的投入。首先在机构的场地设施的投入上,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每年机构都会有设备资金的投入,从投入资金和总收入之间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投入的比例也越来越多,说明机构的管理者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场地设备的更新在培训机构的发展上的重要性。场地设备的好坏能让学员最直观的了解培新机构运营状况,好的场地设施能够更好的吸引学员的眼球,为机构带来更多的学员,同时也能为机构带来更高的利润。通过调查教练员对于机构的硬件设施还是比较满意的。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教练员对工作待遇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机构对员工都有一定的考核制度,主要反映在员工工作的时间,学员比赛的获奖,而对于员工的教科研,创新工作,以及员工自我提高情况都没有统一的考核体制。这对员工的要求就比较的低,只要求员工能照步就搬,能完成目前的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员工的发展也没有要求,这就会让员工产生极大的惰性。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实际培训情的调查分析。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分析。健美操学员年龄结构是指所培训的健美操学员系统内各年龄段的比例,健美操学员在年龄上合理的组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培训机构管理的成熟度,它关系到培训机构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健美操学员的年龄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培训机构学员的年龄结构组成虽说是一个梯队,但年龄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江苏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总体的年龄分布为,6-8岁的学员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4.39%;9-11的人数为53人,占总人数的25.85%;12-14的人数为56人,占总人数的27.31%;15-17岁的人数为87人占总人数的42.43%。从目前的形势看,低年龄的健美操学员数量明显比较少,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院的数量也在增加,这主要与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的训练动机有着明显的联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培训机构学员主要是为了获得运动员等级而进行的突击训练。真正从小开始训练的学员毕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着可以丛学院训练的年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学员只有3-5年的训练周期。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性别特征的调查结果分析。人们对健美操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美操项目的性别比例,通过调查发现健美操性别比例最大的是出现在9-11岁,这个阶段,学员其实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主要是学员父母的意识,而到了15-17岁,学员的自我意识逐渐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员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员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在这部分学员中,为了获得运动员等级的学员也越来越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员也正面临着高考,为了获得加分和体育特长生招生的机会,他们才积极的参加到健美操培训的机构中来。正因为这个年龄阶段学员对运动员等级的要求不存在性别的差异,所以这个阶段学员的性别比例在降低。

对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年龄的调查,发现学员各个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和学员对自己的训练动机决定的,但各个培训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随着学员年龄的变大,学员的数量也在变多。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师生比例的调查结果分析。培训机构教练和学员的比例对培训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比例越大,教学的质量也就越好,反之则不然。江苏教练跟学员的比例一般在1∶15左右,也有一部分的培训机构这个比值过小,这对机构的培训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人均训练面积的调查结果分析。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人均训练面积是培训机构实际训练的面积跟每节课学员的数量的比值。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人均训练面积是5M2/人。大多数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的人均训练面积都在这个范围之间,只有少数培训机构的人均训练面积过大或者过小,人均训练面积过大会影响培训机构的利润,而人均训练面积过小则会影响训练效果和质量。

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周训练时间的调查结果分析。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青少年健美操学员要掌握和提高健美操运动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具备一定的健美操运动技能,必须参加系统的训练,有足够的训练时间。从目前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培训的时间看,大部分学生培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周6-8小时,健美操培训机构就要根据学员的练习时间,适时的调整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抓住学员的心理,开展适合学员要求的培训课程,以达到快速完成每一阶段的培训课程,为机构创造更多的利润。通过了解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每周训练的次数和学员实际希望的训练时间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学员的训练时间基本上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要求,也就是说健美操培训机构目前所设置的课程跟学员要求的训练时间比较吻合。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更好的满足学员的需求,学员对机构的满意度在这个方面也得到了体现。

结合上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根据调查分析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的内部流程,目前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对工作设施、环境等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培训机构对教练员的再学习和再培训的待遇,目前做的还不够完善。

二、通过对江苏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内部流程的的分析,学员对机构提供的条件比较满意。目前江苏青少年健美操培训机构学员年龄、性别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这将影响培训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l] 江山.江苏省青少年健美操培训管理现状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9(2).

[2] 刘永峰.对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76-78.

第2篇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的开展,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内容不是典型工作任务,实训过程不能够对接工作过程、实训指导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实训基地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职业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流技能大赛;储配实训;课程构建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的精神,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经贸委联合决定,山东省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代表队参加了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届大赛,虽然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但是我们发现,大赛中大多数选手的表现与大赛的操作要求差距较大,这就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要求。因此,《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导向的储配实训课程构建》是物流管理专业课改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物流技能大赛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中的问题

1.1 高职教育的本科化倾向严重

1999年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学校教学管理要“按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1.2 技能培训人为分割,不成体系

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设计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储存方案设计、配送线路优化和成本分析,但是这些知识又分散在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三门课程里面,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学生使用起来比较困难。

1.3 指导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严重不符,由于物流是新兴学科,很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过来的,只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开始教学,知识体系不完备,动手操作技能更谈不上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之后直接就到学校当老师,由于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实训课程,实践技能在学校就没有办法培养。企业里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大部分学历达不到学校的教师任职要求,也没有办法到学校来任教。最后造成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

1.4 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十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这就明确指出来,实训环节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训的开展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内实训室实训,一种是企业顶岗实训。但是,校内实训室受制于资金的问题,很多实训室都是流于形式,实训室的生产不足,没有办法开展企业实践性实训活动。校外实训基地也面临着问题,企业出于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和实训学生安全两方面考虑,不愿意接受大批量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最终导致,实训基地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建设起来。

2 课程实施体系的构建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实训内容

在职业教育中,不能把形式化的知识看作必须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因为这些形式化的知识缺乏内在的一致性、相互依赖性,也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课程实训要坚持“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的原则来组织实训内容,结合山东省高职院校“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的竞赛要求,储配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货位优化及入库作业。这个实训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动量ABC分析、货物组托设计、储位的选择、编制条码。

二是订单处理。该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订单有效性分析、客户优先权分析、库存分配、拣选单的设计和月台码放设计等。

三是配送方案设计。该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配送线路的优化、车辆配载方案的设计和配送预案的制定等。

2.2 优化教师结构,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双师”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懂理论、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学生。鉴于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我们有三种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学校给教师完整的时间或者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的生产活动操作,来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二是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训活动。但是,在聘请企业能手到学校兼职的时候,需要和企业协调好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不能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三是,学校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比赛的平台和大赛的组织或者赞助企业进行交流,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加强沟通,对平时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3 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

针对目前实训条件建设所面临的两个尴尬局面,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进行“校中企”模式改革,学校提供场地,建设厂房和车间,引进资金雄厚企业的设备、项目和技术,企业利用实习学生进行生产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技能。学校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了学生实训的大问题,企业也利用了学校的资源扩大了生产规模,双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赢”。那物流专业来说,学校可以建设仓库,利用区位优势吸引快递物流企业入驻,也可以作为工科类校办企业的仓储中心。

2.4 开启校企共育人才模式

开展“校中企”实训模式,在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计划、共同评价人才质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目标。从而使实训课程真正基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来自于企业工作实际,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另外,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到相应企业工作真正实现零转换,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大大提高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山东省物流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逐步推动职业院校发现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实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今后,我们要注意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通过技能大赛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储配实训课程实训内容的合理选取,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中企”实训模式的开展,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21-23.

第3篇

此次对会计实操班进行市场调查是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会计实操环境,能够学习到一套完善的会计实操流程,提升学生在各行业中对会计业务的认知,最终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入公司开展会计事务。

二、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信息,明确我们所要调查的会计培训机构的地址、电话及概况;其次,整理所问问题,以便准确获取信息;最后,将所得信息及培训机构材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

三、调查过程

初期,我们在网站和报纸上找到10余家会计培训机构,并逐一上官网了解机构概况及记录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去往这些会计培训机构之前列出所要提的问题,并得到机构的一一解答。

1.会计实操涉及行业领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50%的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会计实操为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和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另外的50%的机构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除了有工业和商业真账还有广告业真账、施工企业真账、房地产企业真账、物流企业真账、餐饮企业真账、小额贷款企业真账、中介服务企业真账等。

2.即将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的会计实操课程。针对有会计专业基础的学生,培训机构建议直接选择较为复杂的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选择较为简单的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

3.会计实操的具体流程。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具体流程大都是差不多的,以下是其中一家机构的具体流程:

(1)数字实训、会计书写规范;(2)了解企业、写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3)了解税务局、写出税务的机构及职能;(4)抄税、报税、零申报;(5)计算机的使用:软盘、U盘 Word/Excel/增值税票开具;(6)网络知识: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QQ、网上下载;(7)虚拟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8)真实账务处理(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税系列申报表);(9)按顺序背写小企业一级科目(60个)、学会建新的总账;(10)登记明细账,结余额与总账核对(账账相符);(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帐表相符);(12)独立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和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的申报。

4.教材及工具。通过调查,会计实操的教材主要用在税法这门课程上,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所用教材,有个别机构自己编书形成商业真账和工业真账。实操的工具则是提供各类账本、帐表等。

5.课时及费用。

实操学期一般都是3—6个月,学期结束可以免费继续教育并咨询有关会计业务。学费在800—1500之间,若所学的行业真账实操多,则费用就高。

6.师资力量。

所调查的培训机构中,其中一家的培训师都是中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并有多年从事公司会计工作经验。而其他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相应职称,甚至没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四、调查结论分析及建议

1.会计培训机构繁多,无固定规格,管理杂乱。

此次所搜集到的信息中,呼和浩特市的培训机构有20余家。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机构未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目前,由于很多培训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原培训机构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人,就开始自己经办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形成很多培训和管理上的漏洞。随着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机构之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培训的价格高低不均,误导了学生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审查力度,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训形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2.多数会计培训内容繁杂不精

对于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行业实操真账多而不精,还有一部分机构用的是高校会计实训教材。在繁杂的账务中,学生会轻易的将各行业账务处理搞混,不易形成完整体系。培训班需设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真账,在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时,机构须详细解释各行业账务特点,结合学生在会计实训上的学习程度建议实训方向。

3.多数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综合能力较低。

通过对会计培训机构的走访调查,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还是很少的,更有年轻且没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给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师有职称证明,但从业经验却很少,这样就对学员们造成了不好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上岗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计培训机构需要提升入门门槛,不仅是在职称证书上要严格把关,还要在从业经历上多加注意,必要时在进入机构任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从而加强师资力量,有利于学员高效高质的学习到实操业务。

4.会计实操研发力量不足,培训产品传统。

第4篇

关键词: 县级教师 培训机构 标准化建设

所谓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就是使机构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标准。

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享受进修或培训的权利和履行业务提高的义务,促进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推进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当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把教师培训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指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笔者通过调研和评估发现,不少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今仍不能适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甚至仍有部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举步维艰,处在生存的困境之中。

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重视不够,经费筹措不力。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由于部分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修学校的地位和功能认识模糊,没有把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放在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战略位置上;没有在教师教育的事业规划、经营投入、基础建设、技术装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按照先一步、高一筹、优一等的需要,切实给予优先考虑,重点予以保证,导致统筹无力,经费不足,运转困难。

(二)硬件建设滞后,办学条件薄弱。

目前,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等,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远远滞后于中小学。部分培训机构缺少合格的教师培训场所,缺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活动室、图书室等,教师培训主要靠借用城区部分学校教室,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地点不确定,给教师培训期间的食宿带来了诸多不便,加重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同时对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三)软件建设乏力,师资素质偏低。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部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仍存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及工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结构比例等,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甚至是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从年龄结构来看,中老年教师偏多,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偏少;从学历和职称结构来看,本科学历、中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很少,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有待提高;从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来看,有的学科没有专任教师,有的学科只有一两名专任教师,有的学科则较多。有的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比例过大,专任教师人数比例偏小。

二是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目前许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中小学调入,二是从高校新毕业生聘用。由于许多调入者未经过统一选聘、考核等程序,专业水平、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无法保证,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接地气”的教学很难受参训教师欢迎。

三是专业素质偏低。不论是机构的专职教师还是来自一线和教研机构的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实际,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学科培训很少,培训缺乏针对性。

(四)机构职能交叉,培训资源浪费。

县域内职能接近的机构交叉培训现象较多,如教师进修校、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科等,它们基本上都是服务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却多年来一直分设,各自开展听课、评课、聘请专家讲座、教科研成果评比、课题申报等活动。有些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即使合并了,也是各做各的事,根本没有实质性地整合各类资源,造成重复培训,浪费有限的师资资源,严重地干扰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正常工作。

(五)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培训大多自上而下,很少考虑一线教师的需要与意愿,形式基本是“你讲我听式”的专题讲座,辅导教师基本是单一色的培训机构自己的师资,地点基本是在培训机构内,或把参训者集中在所在乡镇的某一所学校内,还没有形成县、乡、校的培训网络。培训内容统一,形式单一,培训者面孔经年不变,培训效益微乎其微。

二、加快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的举措

自“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把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抓手。

2011年11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2011〕26号),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提出了新标准。2013年5月6日,《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要求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改进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强化培训自主性、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培训管理八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结合现阶段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笔者认为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前提条件。

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本体职能,是当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政府对教师培训所持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师培训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所以,各级行政部门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职能作用的认识应与国家要求一致,明确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促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省有关部门应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教师培训业绩纳入教育乃至地方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指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政府统筹,力求办学条件标准化。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必须有与教师培训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例如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微机房等都应该俱全。努力打造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雅,集学习、食宿、娱乐于一体的教师培训基地,为实现高质量的培训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县级政府要加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统筹力度,特别是在教师培训基地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理顺、教师教育经费的进一步落实、教师培训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政策、经费保障力度,真正落实教师培训和基地建设的政府责任。

2.培训机构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寻求内涵式发展,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实用的课程。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到有为,从而提升机构在当地中小学校、幼儿园指导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作用。

3.构建开放的办学机制,促进优势互补。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培训对象需求的多样性、结构的多层次化需要,培训机构可通过树立开放的、合作沟通与资源共享的理念,完善“上挂、中联、下辐射”的教师继续教育格局,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教师培训网络。所谓“上挂、中联、下辐射”,指的是在继续教育过程中,重组资源,实施上下联动、左右相助的办学策略。对“上”,借助有关高等院校、省市教研部门等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后盾作用和指导功能;对“中”,整合同级的有关师资培训机构、教研机构、电教机构和重点中小学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协作功能和资源优势;对“下”,开放各下属乡中心校师训点及城乡各学校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基地作用和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二)培训团队优良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关键所在。

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培训机构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培训者队伍,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当前,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对培训者提出了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一位合格的教师培训者应该是培训理论的研究者,是培训资源的开发者,是培训课程的设计者,是培训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并将这些角色融为一体。为此,教师培训机构要把对培训者的培训放在培训工作的先导地位。

一方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选派培训者到高校进修,提高学历层次;选派培训者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观摩学习等开阔视野;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组织培训者开展校本研修,提高专业能力;构建激励机制,把培训者参加培训作为评聘、晋升职务的重要条件,等等。

另一方面,推行教师质量标准化管理。根据教师年龄结构、知识层级水平,为每名教师制定岗位标准,并将此纳入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加大科研引领力度,针对培训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确定科研课题,促进教师边培训边研究,并躬身指导联系学校开展课题研究。

培训者队伍结构要合理、数量须足够。一般县域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队伍中老、中、青教师比例结构应达到1∶2∶1;特级教师或省、市级名师应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建立起以老带新的校本研训机制,才能促进县域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培训实效性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重点。

教师培训机构,其主业是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性的专职服务机构。因此,培训机构要根据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加强培训调研,创新培训思路,打造培训亮点。

在培训模式上要注重“三突出”,即从传统的讲座式培训向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探讨交流式培训拓展,突出学员的主体性。以教师的内在需要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以需求为根本、问题为核心、案例为载体、理论为支撑、互动为方式,突出方式的灵活性。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培训过程与实效考核相结合,使培训成为教师学习与交流、反思与总结、研究与发展、锻炼与提高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要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培训基地,探索出“人网”、“地网”、“天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达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的培训效果。

(四)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功能是培训机构发展的不竭动力。

逐步建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培训为基础,以电教为支撑”的运行机制,实践和完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模式,教研和科研结合、研究和培训结合、指导和管理结合、管理与评价结合,把培训机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与指导中心,教师与干部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技术开发与推行中心,教育政策咨询与研究中心,社区教育与服务中心,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推进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培训机构的发展,必须注重两个方面:

1.注重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2.注重精细化的培训细节管理。

第5篇

[关键词]角色权限;企业级;在线报名系统;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3

依据云南省委组织部每年对干部要进行专题研修培训的要求,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作为培训报名工作的承办方,依照组织部的报名要求,要保证全省参训干部报名个人信息及参训信息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培训机构,还要在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录入的成绩,方便以后参训单位随时查看和留档。普通的纸质报名是无法完成解决这些功能要求的,必须设计一个针对参训单位和培训机构统一管理的智能系统,这个系统能够衔接和统一管理整个报名流程的每一个关键步骤,第一时间同步、接收报名情况,最终保证培训机构能够顺利开班培训。

1 企业级在线报名系统需求

干部专题研修工作在线报名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供高效、稳定、可扩展的在线报名及培训服务,并且能够对突发型用户访问(例如,报名截止前可能产生的用户访问峰值)进行响应和处理。

1.1 系统角色

整个系统的角色包括:培训用户、参培单位管理员、培训机构管理员及系统超级管理员。对应的系统需要提供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 对于培训用户

①需要能够注册和认证身份;②查看培训机构及培训课程相关文档;③申请专题研修菜单报名。

1.1.2 对于参培单位管理员

①查看本单位人员报名信息、处理学员报名请求,并对本单位报名学员进行审核;②导出本单位报名表;③培训结束后,查看学员对应的课程学习成绩;④导出本单位学员成绩总表。

1.1.3 对于培训机构管理员

①专题研修课程、培训事项相关文档;②培训结束后录入学员成绩;③导出参学人员成绩详细表。

1.1.4 对于超级管理员

①需要能够添加和管理各类用户角色(包括超级管理员、参培单位管理员和培训机构管理员)及相关权限;②需要能够管理查看和修改系统报名流程进度关键节点及资源的状态;③用户数据管理及批量导出数据表格。

为了实现上述基本系统需求,需要一个以权限管理为核心,高度模块化并且易于维护的系统架构。

1.2 报名系统流程

培训机构管理员把培训资料上传到平台,学员登录报名网址,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自我修养发展查看选择专题菜单。在线学习用户已有账号,可以直接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报名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弹出个人信息。如果非在线用户填写相关个人信息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参培单位管理员对本单位的学员进行报名审核,审核通过的人员详细报名信息会在培训机构端显现。培训机构依据最终报名审核通过人数安排教室地点,策划开班。学习结束后,培训机构管理员登录后台管理,录入成绩,导出成绩,分发到参培单位组织人事处。同时,参培单位管理员也能查询本单位学员的成绩,见图1。

2 企业级在线报名系统架构

如图2所示,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模块化性、扩展性及可维护性,整个报名系统架构解决方案被划分成3个层:界面交互/可视化层、逻辑业务层和数据库层。

2.1 可视化层

负责提供交互接口及界面,提供方便清晰的用户交互及数据可视化功能。

2.2 逻辑业务层

实现系统功能的各个模块及模块间的交互功能;根据功能划分的业务逻辑层又包含10个基本模块:权限管理、系统应用管理、用户管理、文档管理、菜单管理、报名管理、成绩管理、培训机构管理、报表管理和监控及日志模块。业务逻辑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笔者将在下文详细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和设计。

2.3 数据库层

提供整个系统的数据持久化并对上层系统模块提供简单可靠的数据访问及管理接口。

3 企业级在线报名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整个系统中,前端界面展现层及页面交互采用框架进行实现;核心业务层采用C#进行模块实现;数据层采用SQL Server 2008进行数据库实现并封装成数据访问对象(DAO)接口。笔者将着重介绍系统核心层:业务逻辑层的各个系统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实现。

3.1 权限管理

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包含了用户权限管理和模块权限管理的基本功能。

3.1.1 用户权限管理

通过权限管理模块的接口,超级管理员能够创建和修改用户、参培单位管理员及培训机构管理员等3种不同的用户角色,并赋予相对应的数据和模块访问权限。例如:一个普通用户具有访问文档模块下相对应的培训课程相关的所有文档的“可读”权限;参训单位还拥有用户管理模块下自己用户信息的“读/写”权限;培训机构角色具有该培训机构所属所有文档的“读/写”权限。

3.1.2 模块权限管理

由于后台管理系统可能涉及很多私有和高敏感度的个人及机构信息,为了系统安全考虑,在系统中添加了模块访问权限管理,模块与模块之间同样具备类似于用户的读/写权限映射关系。例如:用户模块只对文档和报表管理具有“读”权限;培训机构模块具有对文档和报表模块的“读/写”权限;监控及日志模块具有对所有模块“读”权限;权限管理和应用管理模块对于所有模块具有“读/写”权限。

权限管理模块提供的权限隔离和划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非正常用户对系统核心模块的错误和恶意访问,从而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系统应用管理

系统应用管理模块负责创建和修改各个模块的运行状态。系统的核心业务层中,除权限管理模块以外的所有模块都由系统应用管理模块创建并管理。在系统应用管理中,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新的模块并激活/关闭其运行状态。默认情况下所有的模块都是被激活的。系统模块的激活和关闭主要用于系统的部署、扩展、更新、调试,以及特殊突况的应对(如安全攻击)。权限管理模块是唯一独立于系统应用管理的模块,因为系统应用管理模块依赖于权限管理模块来判断一个用户或者操作是否具有相对应的权限。默认情况下只有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拥有使用系统应用管理模块的权限。

3.3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修改和验证平台普通用户信息。普通用户报名成功后,参培单位管理员通过管理后台可以对相关的本单位用户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用户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培训资格。超级管理员可以在用户管理界面中的用户列表中查看和管理(添加、修改、验证及废弃)所有的用户记录。培训机构管理员只能进行查看请求了该机构培训资源的用户数据,并且只能进行验证操作。

3.4 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模块基本上是一个小型的订阅模块,培训机构可以自由创建和培训文档或者培训课程资源。这些文档和资源一旦审核通过便会自动被推送到前端界面可视化模块,普通用户可以在网页上自由浏览各个培训机构的文档及课程资源。文档或者课程资源在后培训机构可以在有效期内(报名开始前)自由修改文档或者课程资源的信息,这些修改在验证成功后会自动被推送和更新到前端界面方便用户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

3.5 菜单管理

菜单管理模块承载了整个报名过程关键时间点的逻辑管理,并且只有超级管理员才能对报名关键事件点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关键时间点。

(1)报名开始之前,培训机构登录后台上传菜单培训信息,上传完成后可以修改。等报名正式开始,超级管理关闭“菜单按钮”。培训机构就不能再进行上传和修改菜单。这样保证报名过程菜单的完整统一性。

(2)报名时间结束,按照报名培训计划里留出一段时间给参培单位管理员审核本单位的学员报名情况。审核时间结束,超级管理员在后台关闭“审核按钮”,这时培训机构才能看到详细的学员报名信息。“审核按钮”打开的状态默认培训机构只能看到报名人数和审核通过人数。

(3)培训时间结束后,培训机构登录后台对学员进行成绩录入。成绩录入必须等到培训时间结束,否则无法完成录入工作。录入完毕后,超级管理员关闭“成绩按钮”,培训机构才能导出成绩详细表分发至各参培单位。与此同时,参培单位管理员可以登录后台查看学员的成绩。“成绩按钮”打开状态默认参培单位看不到成绩。

3.6 报名管理

报名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参培单位管理员对本单位报名成功的学员进行培训资格审核。与此同时,超级管理员可以在此模块帮助已报名成功学员调整菜单。由于每个培训菜单开班时间不一样,有时学员因为突发客观情况无法按照报名的菜单培训时间学习,只要还在规定的审核时间段内,学员就能重新另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菜单,以不耽误每年一次的培训。

3.7 成绩管理

成绩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培训时间结束,培训机构为参学人员录入成绩、核实成绩、导出成绩详细表。成绩详细表的模板已在后台系统中创建,严格按照培训机构毕业证书格式要求,具有严谨统一性。培训机构只需导出详细表,加盖培训机构公章,就可以分发到各参培单位。与此同时,参培单位也可以在此模块查看了解本单位人员的成绩汇总表。

3.8 培训机构管理

系统应用管理模块负责创建、修改和验证相关的培训机构记录ID,只有超级管理员可以在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创建培训机构角色。当培训机构ID和角色创建成功后,培训机构管理员可以登录后台和管理自己培训机构下的文档资源及课程供用户访问和报名。

3.9 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批量的数据访问、查询和数据报表生成功能。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批量查询生成对应的报表数据。各角色管理员可以查询和导出报表任务产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处理,比如:基于菜单查询的报名汇总表、基于参培单位查询的报名汇总表、基于培训机构查询的报名汇总表等,成绩汇总表也同理可以依据不同的查询条件生成相对应的报表。

报表管理模块在当前数据为中心的大趋势下,可以作为数据分析和管理的核心模块进行进一步扩展和开发。

3.10 监控及日志模块

监控及日志模块负责监控和记录所有业务核心模块中的系统(模块开/关、更新、创建等)、用户操作(创建、访问、修改任意数据记录)以及产生的影响(成功或者失败)。所有的监控数据以日志记录的方式呈现并支持输出打印。

日志记录主要包括两部分:①监控模块产生的核心监控日志;②各个模块内部的系统完整日志。核心监控日志和模块内部日志分别采用不同的日志路径进行存储,方便错误的排查和维护。

4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库表的设计

基于系统需求和系统模块设计,数据库层主要包括7种数据对象,分别为:用户、培训机构、模块/资源、文档、课程、成绩和权限映射。对应的系统数据库包含6张核心表。其中用户表及权限表的主要设计,见表1、表2。

用户表(见表1)主要保存了用户的类型、状态、所属单位以及其他个人相关信息,由于个人信息字段较多,未在表1中一一列举。

权限映射表(见表2)提供了整个系统用户/模块对各类资源(用户、模块、文档以及数据)的权限映射关系。管理员通过权限管理结构对该表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来实现灵活全面的权限配置。

4.2 数据库接口设计

整个系统的数据层采用了SQL Server 2008进行实现。为了方便上层业务模块对数据层的访问和管理,所有的数据表操作都被封装成为“数据访问对象”(DAO)接口的方式被业务层的模块调用。通过利用DAO的接口设计,每个数据库表中的数据被具体化为标准的C#集合对象来进行操作,并且提供方便快捷的增、删、改、查方法作为接口。部分常用表格更提供一系列的高级查询接口以支持复杂的查询操作。整个数据库层的DAO设计和实现很大程度减少了业务层模块访问访问数据库的操作的复杂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

5 结 语

干部专题研修报名系统已投入运行了5年,针对每年学员报名的各种突况都能够快速、高效、安全地顺利解决,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学员报名―审核―成绩管理这个流程所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对于各级管理员都是一个复杂而且耗费精力的事情。该报名系统设计和实现有效地转变了传统的报名模式,提供了可靠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性,减少信息在登记过程中的出错率,提升了工作效率。系统的另一核心是智能衔接报名流程逻辑时间关键点,对于每个时间关键点都瞬时完成,第一时间对各级角色传递正确信息,已达到信息传递瞬时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这是传统报名无法比拟的。并且,企业级在线报名系统设计有效提高了报名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报名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及信息化。该系统功能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将在以后报名系统更新和升级中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第6篇

(一)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凝聚力

税务培训机构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也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人才是税务培训机构最宝贵的资源,是单位勃发生机的有生力量。培训机构的稳步健康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和创新能力。培训机构为了降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源和提高管理水平,因而,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是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要想营造一个全体职工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要想较好地培养职工对自己单位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必须依靠管理创新。

(二)有利于推进培训机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税务培训机构作为承担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培训环境。培训机构的软环境建设反映了培训机构的内在品质和发展境界,是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管理创新,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学员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推进培训机构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培训机制有序运行

公开公平的培训机构运行机制是培训机构成长壮大的制度基础,也是其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它包括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不可否认,初期的培训机构制度建设比较落后、简单,造成人对制度管理的心理抗拒力,造成员工的职业倦怠,这显然不利于培训机构的稳步健康发展。因此,高效有序的培训项目运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制度创新。

二、税务培训机构管理创新的探索

(一)明确两个管理模式

一是以目标分解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二是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的“项目组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所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是指按照税务培训机构的内部管理脉络,把教师管理、行政管理、工勤服务人员的管理统一于一个发展目标之下,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和谐共存的有序环境。所谓“项目组负责制”管理模式,是指把每个培训班视为一个项目,成立项目组负责运行。通过“项目组负责制”,可以整合培训机构的各种培训资源,从学员培训需求分析、入校报到、听课学习、文体活动、餐饮住宿、接送站等等细节入手,规范培训机构的内部运行,保证培训项目顺利实现培训目标。在以上两个管理模式下实现管理创新,应该加强对教师、行政、工勤岗位岗位职责完成情况的分类考核,以及对其工作指标的量化考核,并采取竞争上岗的管理机制,结合奖励、晋升、学习的激励机制进行管理。

(二)管理创新的组织实施

实现管理创新不是一个口号、一份文件、一通说教,而是要经历一系列繁复的流程才有所成就的过程。第一,设定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过程中,首先应将培训机构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每个职位被赋予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只有当教职员工努力的方向与单位战略目标一致时,整体绩效才可能提高。第二,绩效辅导。绩效辅导是顺利完成绩效计划的保障。学校教师绩效辅导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绩效沟通,对员工提供支持与帮助。以对教师辅导为例:在计划制订阶段,教学主管部门需要与教师就目标设定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使目标成为部门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部门主管随时与教师保持动态的沟通,及时进行业务辅导。同时,教师也需要就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以反馈,获取必要的支持。二是收集绩效数据,为下一步对教职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第三,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借鉴绩效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培训的工作特点创设的,体现出与原有考评制度截然不同的鲜明特点,是对学校效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一是考核对象的分类化。把分类评价作为评价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分别对各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规定不同的指标权重,兼顾各类部门、各类职位的特点。二是绩效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从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评价,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考核指标的标准化。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评价对象,采取对应统一的评价标准。四是考核过程的动态化。绩效评价要将年终一次性评价与年中不定期评价结合起来,从而保证评价的准确性。第四,绩效反馈。教师的绩效反馈,就是将绩效考核阶段形成的综合评价意见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给本人。及时、具体地反馈能帮助个人保持良好的绩效水准并改进绩效,以达到培训机构的要求。第五,调整改进。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是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绩效考核结果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其结果作为学校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促进个人对组织的信心和对绩效管理的重视,使个人的行动自觉地朝向绩效提高的方向发展;对于组织来说,可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调整学校管理的方向。

(三)管理创新的更高目标

第7篇

关键词: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影响因素;构建策略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转型战略的推进,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清华、北大、浙大等开展教育培训较早的重点高校,近几年教育培训人次每年都超过十亿。与时同时,为了实现更有品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高校开始重视教育培训品牌培育,希望通过品牌建设,增强学员对自己教育培训品牌的信任,带动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内涵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形成了多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包括各类学校、咨询机构、培训公司、行业协会等,教育培训机构总数已超过十万家。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品牌战略。1.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自我修炼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高校的教育培训还处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教育培训机构的关注点只是在培训人数和培训产值上,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实施品牌战略,就意味着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更加注重诚信、品牌形象以及专业化办学能力,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来进行自我审视、持续改进并追求卓越。2.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创建和维护品牌,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进行持续的创新,不仅要持续推动原有品牌的内涵、内容、特色和优势创新,留住老学员,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带动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发展。3.品牌战略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占领竞争制高点的有力武器。品牌是无形资产,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一旦拥有了自己强势的教育培训品牌后,就会形成强大的品牌壁垒,提高准入门槛,通过与学员建立良好的品牌信任,积极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享受品牌溢价,同时通过强势品牌竞争力,扩大竞争优势,有效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二、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品牌信任的因素

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实施品牌战略,不仅要采取有效途径来创建和维护品牌,还要树立学员对自己品牌的信心,形成品牌信任,提高品牌的忠诚度和参与学习行为。通过综合以往研究和从事高校教育培训实际经验,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主要会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四个因素的影响。1.高校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的感知会转移到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感知,对高校的信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到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的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等都会影响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高校声誉好、学术地位高的学校更值得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产生信赖,培养出卓越人才的高校也会增加学员对其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2.品牌特征因素。品牌特征因素包括品牌声誉、履约能力、品牌竞争力、品牌心理效应。品牌声誉不仅反映品牌的专业能力,也会反映他人的信任特征,良好的品牌声誉会使学员快速建立起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信任。研究表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履约能力与品牌信任呈正相关,有能力履行承诺是学员产生信任的前提。品牌竞争力是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强势品牌竞争力强,具有高知晓度和忠诚度,更容易获得学员的认可和信任。品牌心理效应指在学员认知中,教育培训机构所代表的个性、情感、品味等综合文化因素的总和,能满足学员情感需求和社会认可的品牌更能获得学员的信任。3.学员特征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受到学员特征的影响,包括品牌喜好、品牌经验、风险承受能力、个性需求等。学员选择教育培训机构会受到心中既有的品味和偏好的影响,品牌的独特偏好会影响他对教育培训机构品牌的信任,学员具有的品牌经验会影响其判断品牌的可靠性及可信赖性,不同风险偏好的学员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也会有所不同,风险偏好程度高的学员更容易产生品牌信任。另外,学员的不同个性需求差异也会影响品牌信任,学员更容易对能满足自己情感、交往需求的教育培训品牌产生信任。4.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因素。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除了静态的高校、品牌、学员特征因素外,还会受到品牌—学员互动特征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牌体验、学员满意、培训后的持续服务等。品牌体验可以实现品牌对学员的体验性价值,给学员留下品牌印象,愉悦的体验会使学员加深对品牌的正面印象,提升品牌信任。满意度是对学员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自身及其性能的评价,学员满意程度越高,则学员会更信赖该教育培训机构,大量研究表明,学员对品牌的信任度会随着满意度的提高而增加。培训结束后,教育培训机构对学员的跟踪和增值服务,以及由此建立的品牌与学员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也会增加学员的品牌信任。

三、高校教育培训品牌信任的构建策略

学员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信任受到高校特征、品牌特征、学员特征以及品牌—学员互动关系特征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应该着眼于这四个方面来构建教育培训品牌信任,增强学员的忠诚度和品牌选择行为。1.诚心营销,树立良好的品牌声誉。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品牌信任,必须长期坚持诚信营销。在招生营销时,不夸大其词,不许兑现不了的承诺,以事实和履约能力为依据进行适度宣传和推广。为谋取短期利益而进行虚假宣传来误导学员,会使学员对已有的品牌信任感知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的感知风险增加,消费后悔增强,必将会给高校教育培训品牌形象和声誉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2.精准定位,实施差异化定向服务。学员特征因素会影响品牌信任,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面向受训学员群体,开展差异化服务。明确市场细分,做好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据此开发个性化的教育培训项目,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摒弃模板化的单一式培训,针对特定客户,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方式、实践基地、学员参与、增值服务等各个环节实施差异化的安排。3.修炼内功,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包含了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在资源、能力、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也是增强客户品牌信任的因素。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从打造先进的硬件设备、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提升品牌竞争力。另外,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重视教育培训品牌文化引领和传播,高端论坛、专家推介、公益活动、媒体正面宣传、良好口碑传播等都是获取学员信任的重要砝码。4.真诚以待,形成良好的品牌关系管理。品牌关系是指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与学员之间持续联结的强度和发展能力,它的形成是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首先学员获得足够的信息充分了解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其次学员通过参加项目,对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获取品牌正面形象,并建立起友谊关系,最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赢得学员的信任,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学员和品牌之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的品牌关系会降低学员的风险感知,推动品牌信任的建立。5.超值服务,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品牌体验对品牌信任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针对培训学员和委托单位确定体验价值,分别从产品功能、服务流程和关系建设三个环节来实现体验价值。从培训项目功能上,要对接委托方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能解决受训方的实际问题;从服务流程上,要从吃、住、教与学等各个环节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体现专业化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从关系建设上,要与学员培养感情,建立友谊关系,培训结束后,对委托单位进行追踪回访委托,提供后续服务,包括举办各类校友活动,不定期邀请学员参加各类活动,主动提供培训动态信息等。6.预案应对,开展品牌信任危机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市场竞争激烈,客户群体和需求复杂多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会面临品牌信任危机。危机处理是否得当,会影响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和声誉,甚至会导致高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成败,因此,高校教育培训机构要树立危机意识,制定应对预案,加强危机预防和管理。危机发生后,要把学员利益放在首位,以真诚、善意的态度,赢得学员的理解,努力把危机转为契机,展现积极品牌形象,重塑品牌信任。

作者:韩建立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晞,刘洁.培训机构的品牌战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0-32.

[2]袁登华.品牌信任研究脉络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434-437.

[3]陈延.基于生命周期理念的教育培训品牌维护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3,(35):102-105.

[4]汪月琴.职教师资教育培训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2014,(2):31-32.

[5]唐小飞.消费者品牌信任瓦解与重塑对策研究[J].预测,2010,(6):6-12.

[6]倪万玉.消费者品牌信任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

第8篇

品牌是生存之本,品牌效应体现了竞争力。如果说,国内培训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是杂牌混战的时代;那么,进入21世纪,则是名牌对杂牌的淘汰战。从我国大大小小10000多家培训机构发展情况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持续发展的培训机构,是那些真正树立品牌、真正做到诚信、真正为广大学习者(消费者)服务的机构。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各大培训机构在实施晶牌化发展战略中,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式:

(一)用个性化的培训理念打造品牌

理念主要体现为思想、精神、观念、信念等。理念识别系统是教育培训机构一切活动的基础和灵魂,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培训品牌的理念提炼既基于对教育理念的共性认识,如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教育基本职能的认识,又要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现实情况。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既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又重点突出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个性特征,提出“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高质量、高效益、高层次”的办学指导原则,以中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主要培训对象,强调继续教育要“面向国家人才队伍建设、面向高层次人才职业能力的提升、面向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这些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较好地体现了清华教育培训品牌独具特色的理念识别体系。

(二)以自己的精品培训项目为核心,滚动发展,形成特色明显的自有培训项目品牌。

(三)把国外培训品牌移植到国内

对于国外的培训品牌,除了课程的汉化以外,课程体系一般不作较大的改动,因为考虑到这些课程比较成熟,师资上也要经过总部的培训和考核,从而保持国际化的培训质量。这类品牌往往在金融、IT类等认证培训项目居多。

(四)实施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打造机构品牌

规章制度是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理念共识的一种规范化、制度化体现,是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和保证。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制度体系,有助于规范机构成员行为,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目前,北大青鸟等国内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纷纷引进ISO9000质量认证,借此完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明确教育培训质量标准,规范教育培训实施流程,形成教育培训机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相对明晰的管理机制,按国际标准建立起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并最终塑造教育培训品牌。

二、培训项目综合化

与高校专业院系以行业精英人士为对象,以自身学科发展为导向,面向相关行业中高层人士开展高品位、相对专一的教育培训相比,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所从事的培训项目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旨在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升能力,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服务,其培训对象为大众型、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其培训项目更加注意知识的整合,学科的融合,视角的新颖和理念的前沿,体现了鲜明的复合型、综合化特征。

三、培训课程个性化

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培训机构普遍觉得生存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另辟蹊径,谁就能争取到新的商机。于是,个性化培训渐成主流。英语培训市场出现了金融英语、猎头英语、行业英语等“专业户”,IT培训市场开始分化为“白领培训”和“蓝领培训”两大阵营,CEO培训则出现了针对女性CEO、CEO太太的培训项目,企业内训里分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销售培训、技术培训,等等。培训项目、课程越来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预示:差异化竞争态势已经开始形成,培训市场细分天下的时代已经来临。

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观之,差异化竞争之路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等手段来实现。以个性化课程的逐渐完善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逐渐打破培训机构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格局。突出实战性,从课程的设计到培训过程,都尽量让其具有良好实用价值和针对性,更符合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四、培训范围国际化

根据WTO协议,中国的教育市场要到2005年后才全面放开,但随着中国培训市场“金矿”效应的日益凸现,境外培训机构纷纷提前行动,争抢中国培训市场这块大“蛋糕”。这导致了中国培训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

(一)国外培训机构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

近几年,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培训市场的步伐加快。特别是2004年,由于距离我国全面开放教育市场的时间越来越近,境外培训机构更是加快了进入中国培训市场的步伐。据2004年在北京召开的科技博览会第二届教育峰会论坛的消息,身价高达50亿美元的超级教育机构――美国阿波罗集团专门派人进入中国进行前期市场调查,并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美国最大的私立教育集团K-12的董事长Jack Clegg则亲自出马,寻找合作对象,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教育机构也都派出代表洽谈合作项目;而一些已经尝到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甜头”的,如新加坡英华美教育集团、印度APTECH集团、美国修文公司等,则纷纷表示将扩大招生规模。

国外培训机构之所以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看中的是中国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据教育专家、北京世纪教育集团总裁马玉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元,其中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如果这部分储蓄有一半用于教育投资,那么,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份额就已高达数千亿元。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放开教育市场,对境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式、审批程序、投资回报仍有诸多限制,但一旦2005年我国教育市场全面“解禁”后,国外培训机构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办学途径更为通畅,预计培训市场的“洋军团”的规模将进一步壮大。

(二)教育培训国际化给培训市场带来的变革

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数额虽然还不多,但是,涉及面却很广。据统计,在上海的1400家非学历办学机构中,洋机构的比例不足10%,但其项目的市场占有率却相当高,几乎占了上海市非学历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外培训机构的进入,促进了教育培训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也引发了教育培训市场的深层次变革:一是带来了先进的办学方式:二是带来了国际化的培训内容;三是营造了超一流的培训环境。

(三)国际教育培训合作的领域及亮点

近几年,国外培训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涉足的领域也日益宽广,涉及到学历学位教育、幼儿教育、IT教育、外语、金融、管理、市场类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面对五花八门的洋培训,国内的求学者如何选择?对此,行内人士认为,洋培训具有以下四大亮点:一是外语培训;二是 IT培训;三是管理培训;四是职业培训。

五、培训模式多元化

(一)培训内容体系从以课程培训为核心向咨询、培训服务一体化转变

目前,在继续教育培训市场上,一般是以课程为中心开展培训活动。往往是某一培训机构或某几个人,预计到某一培训项目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就攒出几门课程,然后进行招生,组织培训。由于这些课程往往是大众化课程,没有针对性,因而难以持续发展,只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其弊端显而易见。为克服这种情况,一些有实力的培训机构开始探索改变这种以单纯的培训产品(课程)为中心的培训模式,而采取一种集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培训模式――咨询式培训模式。

所谓咨询式培训,就是培训机构应协助客户(企业)培训主管,理清客户(企业)未来的重点业务方向,形成中长期工作计划,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长期计划重点在企业诊断基础上有效地建立起完整的培训规划体系,长期推进企业业务发展,短期内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快速推动业务发展的目的;它与一般培训业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培训业短期内可能根本看不出培训的效果来,而咨询式培训中的短期计划一般奉行“百天计划”,即在通过业务诊断后,有针对性地给出培训计划,直接而快速促进公司短期业务。客户不再接受培训机构照猫画虎、东拼西凑地攒出来的课程,而要求其要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与专业人员,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前提下,为客户(企业)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并有始有终地执行与实施它。传统的服务流程与承诺面临挑战,培训公司与顾问公司的概念与界线越来越模糊。培训公司必须从过去守着几门课程的产品路线或中介公司逐渐转型为客户带来增值的咨询式培训,有效地发现客户需求,提供满足企业整体培训的解决方案是培训公司未来的生存之道。

(二)培训运行机制由产品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

企业的营销发展史是从最初的产品时代,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时代,其区别在于产品时代只提供企业所能够生产的产品;营销时代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发现客户需求来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培训作为一种产品目前正处于产品时代向营销时代转型期,这也造成培训市场比较混乱,目前的市场表现为:

―初级的产品提供者。培训公司的培训产品,就是讲师所提供的培训课程。在许多培训公司中,培训讲师就是企业的总经理或合伙人。他们利用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专业培训课程向客户(企业)提供擅长的一门或几门课程,由于业务量及生存空间有限,因此讲的课程多是大众类课程,没有针对性,但由于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客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冲着讲师的知名度去邀请他们。

―虚假营销的中介公司。目前许多培训公司都号称培训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必须要针对客户(企业)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门的个性化服务。其实这些培训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培训讲师,只是在与客户(企业)进行访谈后,根据客户(企业)提出的指明性课程,然后充当经纪人去联系相应的讲师,‘他们所赚取的利润也只是中介费用。

―品牌营销的咨询培训公司。这是培训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高级阶段,这种类型的公司已开始跳出培训产品本身,开始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虽然注重讲师,但他们更注重的是培训的价值流程(包括售前的客户需求咨询,售中的课程客户化提供,售后的跟踪服务),而不仅仅注重某一点。这类培训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咨询式培训,通过各种咨询手段及现代管理体系进行客户(企业)诊断,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与业务需要,然后出具咨询报告,向客户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从而使培训有针对性地系统解决客户(企业)的业务问题。这种咨询式培训的思路是打造培训公司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向客户提供的也许不是最好的产品(某些知名讲师的课程),但一定是客户最适合的(根据客户量身定制)。

(三)招生模式从面向个体的社会化招生向面向组织的会员制培训服务转变,培训走向大众化

在2004年上海培训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培训新模式――会员制。它们基本上是通过俱乐部形式,推出、“学习卡”、“会员卡”。“一卡式”培训,主要用于培训公司提供的企业内训课程。企业可以先到培训公司购买相应规格的“学习卡”,根据卡额可自主灵活安排一定的员工参加内训课程学习。“学习卡”金额从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到几十万元不等,可供几人、几十人、上百人接受培训。推出“学习卡”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帮助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常年组织内训企业的成本。公司在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固定的客户。

有专家认为,现在培训公司虽多,但超过100人的公司却屈指可数,培训公司如何持续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如何做大?价格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可以说,会员制带给培训市场另一种思路,通过强强联手的方式,搭建一个培训平台,通过规模效应,既能降低企业学员的培训成本,又能保证培训公司的利润,保证课程质量,使得培训走向大众化。

六、培训手段多样化

目前,培训方式手段的创新,一是体现在培训方式上,传统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课堂培训,后来各类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到客户现场内训,以及量身定做一些专门的培训项目。二是体现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体现在多种培训方法的整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等培训方法综合运用。

七、培训服务增值化

根据2004年培训市场的变化,可以预言,2005年培训市场上增值化服务日趋明显。

(一)培训业客户管理与服务将突显重要

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学员学习需求的旺盛,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不怕没有生源,对于如何开发客户资源,也考虑得不多,对于客户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重要客户管理也属于一个薄弱环节。但是,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加剧,培训客户管理与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有时,你不必花大价钱去打广告找客户,做好细致实在的服务就能保持住老客户。如果把重要客户牢牢握在手中,再去开发新客户,培训业务会越做越好。因此,为保持培训业务的持续发展,各培训机构对培训业务客户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重视,往往为大客户和学员们提供持续服务和增值服务,以发挥学员的活体广告效应。

(二)质量第一,价格第二

随着培训市场的发展,很多大公司选择培训合作伙伴已经逐渐形成“忠诚度”,愿意选择与其合作过的优质培训机构。尽管在选择过程中,价格因素仍具有重要影响力,但培训质量评估也越来越为企业所熟悉,企业开始重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反馈,价低质劣的培训课程会被淘汰出局。高水平的培训师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伙伴,培训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培训,企业反过来又会需要更深层次的培训帮助,慢慢的,双方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价格的因素自然就淡化了。而反之,不能创造价值的培训只能做成一回生意。

(三)培训需求将更加细化

企业对培训的要求更理性更系统,细致的培训需求调查和详实的培训计划等准备工作会突显其重要性。有专家认为,培训要求将细致到所有具体的岗位,企业对培训量身定做的需求已经出现。与之相对应,随着培训需要求的细化,培训公司也将趋于专业细分化,中小型培训公司会将精力集中在几家企业客户或是几个行业里,使得他们的服务更加有针对性、贴近性。

第9篇

1、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

根据iso10015:1999《质量管理——培训指南》要求,编制规范的培训流程、制定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效果的前提。

1.1建立规范的培训流程培训机构在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时,首先是要确定培训需求,只有培训需求明确、具体,培训目标才会明确,培训内容的方向才不会发生偏差,所以培训的第一步工作是确定培训需求。在确定培训需求时,要同时考虑组织、岗位和个人三者的需求,因此制定的需求调研方案要全面、科学。其次是设计和策划培训方案,在培训需求明确后,应设计出与培训需求相适应的培训内容、课程模块、教学方式等,设计的培训方案要突出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是组织实施,在培训方案设计好后,按照培训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为了确保培训方案得以落实,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及教学方式等必须与方案设计要求相符。第四是开展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培训座谈及到送培单位回访等方式,对培训效果开展评估,通过评估,查找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并加以落实,使培训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达到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需要。

1.2建立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活动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培训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必须有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作保障。从我中心的实践来看,与培训直接相关的管理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培训项目的开发管理。培训项目在项目立项、项目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必须有管理文件进行规范。二是培训活动的实施管理。培训实施时,对授课教师、班主任、受训学员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对培训实施流程及工作内容有规范的标准要求。三是培训活动的后勤保障管理。培训活动要得到顺利实施,相关的后勤保障必须跟上,因此,要有培训设施及设备管理、培训环境管理、培训食宿及交通管理等。四是培训活动的监视管理。要使培训活动的各项工作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必须要有监视管理,通过对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设置监视点并实施监视,才能确保执行情况与管理要求相符,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保障。

2、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

如果只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没有相关的落实保障机制,要达到提高培训质量、满足生产一线的培训需要,是不可能的。培训活动的相关工作要是不能落实,培训效果仍将得不到保证上。因此,认真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是确保培训效果的核心。如何落实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工作。

2.1制定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在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果时,不仅要细化每项工作的工作流程,还要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标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是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的依据。所以,制定的工作标准要求具体、明确、可考核。

2.2明确责任人所有的工作,只有在明确了责任人后,才可能得到较好落实,工作出问题后,也才有办法追究责任,落实整改责任人。根据培训机构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对培训活动中的每个环节的责任人要加以明确,通过明确责任人,强调责任心,进而使相关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

2.3强调检查与监督培训机构要设置对培训活动的监督检查部门,配置专人按照工作标准,对各环节的培训活动进行检查,对检查时发现的不相符事项,要督导责任人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培训各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

3、积极开展培训创新

3.1创新培训管理模式,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培训项目化管理,是指以培训项目组为单位,来实施培训项目的开发及管理。培训项目组通常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指导专家等组成;不同的培训项目,成立不同的培训项目组。项目组成员要完成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组织实施该培训项目、评估该培训项目的效果的全部工作。培训项目化管理办法,在系统开发和管理培训项目,更加充分利用相关专业人才的优势作用上有明显的效果,对培训项目的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一线合作培养培训机构如何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出的学员到生产一线就能马上发挥作用,必须改变过去与生产一线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加强与生产一线的合作培养。在同生产一线合作培养上,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方案设计时,充分听取组织、学员及专家的意见,请生产一线专家参与培训方案的设计,使培训方案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需要。二是聘请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参与培训讲义和培训案例的编写,使培训资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三是聘请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走进课堂授课,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地与学员进行交流和传授;四是尽可能地安排学员到生产一线参加实践学习,过去培训机构的实习更多是模拟操作,缺乏现场的真实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实习环节安排到现场中去,这样在学员学习结束后,便可直接上岗操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