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经济政策的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4 10:53: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经济政策的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经济政策的特征

第1篇

Abstract: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society enters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dically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Environment we live is always showing a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atures.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lso change with a digit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 is showing new features. In this contex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more and more draws people’s attention. We should explore the new design strategy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people's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关键词:信息社会;环境心理;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Key word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25-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以其迅猛发展、广泛影响、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环境心理和环境行为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1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分析

1.1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1.1.1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做的工作,应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营造一种蕴含美感和舒适的环境,洞悉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规律,把环境设计的各要素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同需求相吻合的空间环境。

1.1.2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因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因而环境艺术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设计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变化。人类从农业时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展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理应反映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适应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1.2 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与环境行为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泛深度渗透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各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距离、个人的空间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与特征表现出了信息化、高效化、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1.2.1 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环境构成来看,分为四个层次:人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环境;再一层次是社会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中渗透着社会环境因素;最外层是自然环境,它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一切环境因素。信息社会的环境也包含这四个层次,但各层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并逐渐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达到空前的发达;人工环境是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内涵,逐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人类高智能、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更多的影响,有限的能源、资源和空间环境与人类无限的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和主体。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就是环境对人给与刺激的过程,人受到环境因子的刺激,就要产生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心理,从而表现出环境设计的行为,这就是效应。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传递方式比以往的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速度要快的多、数量要大的多变化更迅速快捷,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随时随地都给人提供着刺激,人们不得不应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空前的活跃,城市的不断扩张、不断建起的高层楼房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另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从而也影响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变化。

1.2.2 信息社会的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交通与通信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但在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构成新的破坏。长达半个世纪信息革命,致使电脑网络覆盖全球,电子货币、电子图像、电子声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信息革命使人们到郊外或家里工作而通过网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使城市的建设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全球村庄”,“城市解体”引起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重大变化,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人际工作关系,但人们更盼望共享空间、交往场合、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成为新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为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与流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频繁复杂,不管在家庭、饭店、办公室还是广场、公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因此,从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看,人际距离应当是趋于缩短。但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通讯手段又使得信息的传递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网络、多媒体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远距离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3 信息社会的行为方式特征环境心理学要求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烙印。农业时代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缓慢、悠闲、工作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而工业时代则表现为快节奏、忙碌、高效率、开放等特征。到了信息时代因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与共享日益剧增,人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焦虑、恐惧等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诗意”在“速度”中丧失,“空间”在“繁忙”中消失,因此环境的设计应当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最大限度满足信息的交流作为首要的内容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艺术性与文化性。

2信息社会环境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景观的时代特征和属性

2.1.1 景观的时代特征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时代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炸,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和物质能量消耗成倍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症候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今天,进入新世纪和步入信息时代,人类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谋求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以图重建已遭破坏的家园;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和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

2.1.2 景观的社会属性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其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功能,能够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映,诸如移情、情感、联想以及意境等引发出来,也就是所说的景观效应。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2.1 生态化设计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设计”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生态环境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生态化设计中,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其次,应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环境健康运行。第三,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第五应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材料选用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第六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第七多学科综合,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质量的景观。

2.2.2 人性化设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首要展现物理层次的关怀,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物理层次的需要,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最为主要的是让使用人员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其会大幅度地迁就人们的行动方式,体谅人们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舒适,并不是使使用人员去理解并适应它。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与文化层次的人在活动时的特点,应有鲜明的功能分区,形成一种开敞和封闭相结合、动静有序的空间结构,表现在设计细节方面,以实现各层次人群的需求。其次要体现心理层次的关怀,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直观,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在景观设计中,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结晶,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3信息社会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

3.1 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策略设计材料是文明大厦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迅猛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给室内外环境带来好处和美感。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进一步保证了安全。呈现出了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新特色。如可视对讲、防盗系统,包括像电话远程关闭家中的水煤气、照明电,本地声光报警,远程查询家中情况等人性化服务,科学技术的人文思想、高科技产品也正在成为景观走进各种设计中。信息社会发达的通讯和咨询方式能够保证人们时刻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锐觉察能力提高,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

3.2 以人为本的策略设计景观设计,应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人是核心。从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不仅要确保人们在活动时具有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且应使人们在环境中可以通畅地取得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日趋疏远同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大之间的矛盾要利用良好的空间设计进行解决。换句话来说,就是在空间的安排过程中,应合理把握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的尺度,若有必要,则适当减小人际交往的距离,进而加大人们间更多当面聚会与交流的机会。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一面。目前,信息社会的审美观念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多种形式的空间形态设计。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需要不同风格的景观设计,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必须以人为本。

3.3 以环境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信息社会环境构成的层次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似乎离我们人这个中心较远,但它是制约一切环境因素的力量。

景观设计应当从宏观方面来统筹,从长远观念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设计,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环境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节约型设计的理念来完成设计。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

4结束语

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特征分析及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探索。

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时代特征、环境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尊重人文历史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陈六汀,梁梅.景观艺术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第2篇

一、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

1.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多数不成熟。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2015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国际竞争力排行主要根据经济表现、政府效能、经营效率及基础设施等来进行评分排名,四大项目又细分为331个分项标准。中国在参评的59个国家中,总体竞争力排在第22位,如图一中所示,我国从2010到2015年的竞争力排行情况汇总,经济表现强劲,一直保持在前五的名次。但是经营效率徘徊在中下游,政府效率甚至到过第41位,基础设施也差强人意,导致综合排名始终在20左右。这说明中国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较弱。

2.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8%左右。从图二可以看出,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趋势是平稳上升。但就全球层面而言,虽然数额客观,但只占美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0%,并且中国在高收入国家总存量也不足。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含香港、台湾)占据100席。最大席位拥有者依然是美国,占了128席。虽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已经非常接近美国,但在科技含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企业大多是垄断国企以及大型商业银行,主这次排行主要是在数量上取胜,占据核心的科技含量并不高,而且银行业相对较弱,暂且不要盲目乐观。

3.中国工业基础依然较差。制造业代表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2000年本该迎来制造业转型的大好时机,却被房地产行业率先夺去。结果是有目共睹的,房地产行业讯起,而中国的制造业却被釜底抽薪,耽搁了本该水到渠成创新和升级的制造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虽然中国工业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条,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相比,还是停留在低利润的代加工阶段。缺少核心技术,没有耐心进行创新和研发。更甚是表现出急功近利的一面,企业收购不乏失败的案例,并且,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制造业的一线从业人员素质和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适合机械化低技术含量的生产。

二、国际市场竞争立体化新特点

1.竞争格局提升,情形更加复杂。其一,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迅速推广和发展,各国(地区)经济迅速与国际接轨。经济大国之间的协作加强,但其他国家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美国依然在经济上保持首要地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欧、日、中、俄在已具有的优势下,发展信息技术进入世界市场竞争。其二,区域经济竞争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各国际(地区)早已明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备发言权,必须通过参与区域性组织或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来增强本国实力。

2.竞争优势升级。其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主要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绝大多数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进程。后两者具有国际竞争力强和广阔市场的特点,在21世纪将成为主导产业。同时发达国家将其成熟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二,传统比价成本优势意义削减,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信息化是直接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主要变现为运输或存储成本降低,分销渠道更加合理导致的成本降低、要素成本的降低。

3.要素流动更加自如,新兴大规模市场的日渐兴旺,规模经济增加。要素流动表现在:其一,资本的流动性加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便利的争取外资和利用资本,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资本流动性大大增强;其二,技术流动更加自如。之前的全球化竞争战略市场一直是美国,但是这种趋势在逐渐减弱,新型的大规模市场中国、印度、俄罗斯逐渐浮出水面。

三、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1.企业层面。(1)创新和研发竞争策略。一是制定发展战略。国际市场的开拓远比国内市场要复杂艰难得多,比如它的周期会更长,资源投入会更多,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以应对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二是开创新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升起,我国逐渐丧失了此方面的优势,面临市场份额被瓜分的局面。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要与时俱进,开拓新的竞争优势,比保证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国际市场。三是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厂商合作、自身更新企业制度、资产重组等方式增强本身的竞争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内家电巨头格力就具有做产品的专注精神,正如它的广告语一样 “掌握核心科技”。(2)寻找新的市场进入方式。一是应进一步放开出口经营权,推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私营企业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则应积极探索境外加工、当地生产、许可贸易等市场开拓新方式。二是创新国际市场开拓方式。用境外加工或投资生产等方式来代替单一的产品出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认可度,增加产品的出口数量,还可以免遭反倾销的限制。(3)尝试从雇佣制度到“股份”或合伙人制度的转型。传统按部就班的公司会失去对市场的敏感反应能力。要想笼络住真正能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最宝贵的人才,就要对一线员工实行“合伙人制度”,即将个人工薪与自己的付出挂钩,使其真正的处于主人翁地位。

2.行业层面。在行业层面上,有很多战略可以选择,其中主要有三种基本战略。(1)总成本战略优势。总成本战略优势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销售额,不断占据市场份额,前期投资较高,并承担启动损失,一旦获得低成本优势,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在整个生产销售的整个流程中,企业要高度关注和控制成本。企业要获得总成本优势,就要有较高市场份额作支撑,或者有原材料的竞争优势。(2)差异化战略。这里首先需要申明的是,强调差异化并不说明企业可以不管成本,只是在这里差异化战略是主要目标。产品的差异化包括独特的设计或者产品形象、技术实力、独特的功能、客户服务、经销商渠道。 (3)产能扩张,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一大战略决策。可以从设计的资本数量或者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两个方面来衡量。产能扩张是产品行业的核心战略。产能扩张的战略问题是如何增加产能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借此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或者市场份额,同时避免行业的产能过剩。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特色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吴炜(1975- ),女,江苏建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117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83-02

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蓄积力量、培养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就业市场找到位置的关键。综观在就业市场笑傲江湖的高校毕业生,可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本领和优势。因此,对于迫切需要提升其“产品”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而言,凝练出人才特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其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诠释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大学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特异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生所特有的就业优势和能力,应该是不同的成长背景、环境塑造、学校培养模式以及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所形成的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异性表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越突出就越难以效仿,其优势就越明显、越持久。

2.整合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不同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总合,是通过同化、顺应、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程度越高,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过程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气质品性、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度,其培育取决于知识、经验、理念的不断学习、长期探索和逐步积淀,必须经过一个长期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短期内难以被模仿和复制。过程性保证了拥有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4.发展性。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核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走势。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使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提升之中,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虽然人们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经过有机的协调整合,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大学生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定核心要素是前提。大学生要具备就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要素所形成的合力:专业理论的积累养成理论能力,广博知识的拓展表现个人魅力,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全面培养的综合素质挖掘发展潜力(如图1所示)。

二、人才特色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高校一旦培育出自身的人才特色,势必在培育竞争壁垒、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htel,HP,Nli-cxoraa}ft等)都把10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计了如何推动我国“新经济”的建立,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幺?新的经济理论叉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究竟“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信息产业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 工业 、农业、商业、全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桂·0产业,在采用信息植术进行改造后,将健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 企业 所重视:人们在从 网络 、 电子 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 计算 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 总结 。1}j 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 --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 }’}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 金融 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 自然 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 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

    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 经济 “环境下, 企业 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 网络 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 发展 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 法律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 . uom. . net, . 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会议中心城市;产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85-06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跨国、跨区域的经贸会议、展览活动日益频繁。据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2007年的统计,全球每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中,参加国超过4个、参加人数超过50人的国际会议有40万个,其市场价值超过2800亿美元。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会议在中国召开(王春雷等,2006)。同时,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类型的国壬堂郴嵋椤⒄估阑疃也日益繁荣。2006年全国举办的3000多个各类展会,带动交通、酒店、通信等lO多个相关产业的收入高达1260亿元人民币(马勇,2007)。

在中国的旅游学研究领域中,虽然理论界对推动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战略建议(鞠航等,2006),但是对于会议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没有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将运用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如下问题:(1)导致中国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经济地理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因素;(2)这些因素在中国会议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3)为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建议。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文献回顾: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的视角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空间现象,由于这种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使得自马歇尔开创了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先河之后,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国际贸易等多种学科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地理现象,因为它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因此,研究产业集聚问题自然成为经济地理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克斯(Perroux,1955)运用“增长极”的概念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所谓“增长极”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新产业区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7年意大利的社会学者巴格那斯科(Bagnasco,1977)通过对意大利东北部(第三意大利)地区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并将“新产业区”界定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之后,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主要有皮埃尔和塞伯(Piore和Sabel,1984)、哈里逊(Harrison,1992)等。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产业区的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

新经济地理的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克拉格曼(Krugman,1991)引入了收益递增假定,在分析工业集聚现象中取得了成功。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由于经济力量的收益递增作用,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工业的集聚。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以下被认为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1)一个地区企业的数量;(2)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3)地区经济水平;(4)交通运输条件等。

2.2 会议产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理论和实践界的专家和学者们都认为会议产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Crouch和Ritchie,1998;Rutherford和Kreck,1994)。会议产业不仅通过乘数效应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与会者的口碑和重复访问,推动旅游业的进步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会议产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因而很多城市把会议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部门(Kim,Chon和Chung,2003)。

根据ICCA 2007年的统计数据,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举办了147次国际会议,位居2006年世界10大会议城市之首。亚洲城市中,新加坡和韩国首尔分列第3、第7位。

为什么某些城市对于会议主办方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在国外,协会组织者和会议策划者是会议选址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会议目的地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议的规格,进而影响到会议的成败。对于目的地城市来说,理解协会组织的会址选择过程能够帮助他们在会议市场营销、宣传、服务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进而赢得协会组织的青睐(Lee和Back,2005)。因此,对于会议选址偏好的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研究,会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状况;(2)合适的场馆;(3)高质量的服务;(4)资金保证;(5)目的地形象;(6)旅游休闲设施;(7)安全等(Weber和Chon,2002;Crouch和Ritchie,1998;Oppermann,1996)此外,一些学者还发现价格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进而建议目的地城市运用价格战略在竞争激烈的会议市场中取得优势(Hu和Hiemstra,1996)。还有学者认为,不同目的地城市之间会议设施和服务的差异性均不显著,而休闲设施的差异性是区别目的地城市特征的关键因素(Bonn等,1994)。

关于会址选择影响因素的评价,学术界比较广泛地采用了IPA分析方法(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即设定量表,请被调查者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和表现做出评价。由于IPA使用和分析都比较方便,并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被研究者广泛使用(Baloglu和Love,2003)。

本文并不否认目的地发掘自身特色、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等是会议选址决策和与会者做出参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Co和Govers,1999)。但是此外是否还有更基本的要素导致会议 产业的集聚?

通过ICCA 2007年的会议城市排名发现,国际上排名靠前的会议城市在城市特色上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点:(1)政治或经济中心城市;(2)旅游资源丰富。中国会议城市的排名也显示了同样的特征。旅游与会议的关系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并已经有很多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是协会组织选择会议地址以及个人做出与会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Fenich,1998)。然而,对于另外一个特点,即为什么政治或经济中心城市更容易产生会议产业集聚?仅仅从旅游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会议选址过程以及采用调查表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很难得到可靠的结论。

本研究借鉴了经济学中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导致会议产业集聚的因素。在传统的经济地理理论里,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大港口附近通常会成为产业集聚的中心地区。对于会展产业而言,经济比较开放的地区,经济文化活动相对频繁,市场信息交流平台的影响力比较广,会展业的确得到较快的发展优势。但是,对于造成会展产业集聚的其他因素,经济地理并没有给出解释。本研究进而将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对会展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在肯定经济地理因素会对地区会展产业初始的集聚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新经济地理的因素通过收益递增的影响对产业集聚具有增强效果。在指标设计上,本研究引入了城市级别(直辖市与非直辖市)和城市区位(沿海城市与非沿海城市)两个指标反映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引入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地区消费者需求、信息传播等因素衡量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会议产业集聚的影响;此外还引入了对外开放程度指标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通过对10个会议中心城市的实证检验得出会议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3 数据来源

在样本数据选择上,本文选取10个城市作为分析对象,采集了近5年各城市面板数据,对导致会议产业集聚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为会议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

所选取的1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青岛、大连、天津。在这10个城市中,既包括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省会城市(杭州、成都、广州),也包括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深圳、青岛、大连);既包括沿海城市(青岛、大连、天津等),也包括内陆城市(成都、重庆等),因此,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统计数据限制,本研究选取了上述城市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会展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尽管由于中国会议产业发展时间不长,对于会议产业的统计和调研比较有限,因此在计量分析上本研究只能选用5年的数据,但不可否认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深入研究会议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不断创造有利于会议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实现会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理论和会议中心城市聚集的影响因素,可以根据面板数据的特征,将会议中心的城市集聚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设为如下形式:

Yit=α0 +α01X1i+α2X2i,t-1+α3X3i,t-i+εit (1)

其中,Yit表示的是各年各个地区会议产业年收入,这是度量会议中心城市集聚的变量。为了便于计量,本研究采用了某地区会议产业年收入与 10个城市的年收入均值之比。一个地区的会议产业收入份额上升了,就说明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会议产业的集聚。由于中国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对于Yit不统一的数据本研究采取了标准化处理。X1表示经济地理因素的向量,X2表示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向量,X3表示经济政策因素的向量。对于随着时间变化的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本研究对相应变量作了滞后一期的处理,使这些解释变量成为被解释变量被观察到之前已经被决定的变量,以减少模型的联立性偏误。其他希腊字母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

X1――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本研究选取了“沿海地区”和“直辖市”两个哑变量作为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1)沿海地区哑变量(coast)

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沿海或内地的虚拟变量,由于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但另一方面会议产业对城市经济发达的要求并非绝对,因此,本研究预期沿海地区的虚拟变量对于会展业向沿海地区集聚有正的影响。

(2)直辖市哑变量(city)

中国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的功能与一般的省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更多地承担着政治中心、航运中心或者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大都市经济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会议产业的进入,所以本研究估计这一变量的影响是正的、

X2――新经济地理因素变量

选取了5个新经济地理因素变量,分别如下:

(3)第三产业比重(service industry)

会议产业需要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配套和支持,同时也拉动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本研究采用了第三产业GDP占当地GDP比重与10个城市历年第三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数的比值,衡量会议产业外部性。

(4)城市化水平(urban)

考察城市化因素对会议中心城市形成集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非农人口比重与全国均值之比宋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并取其与各年10个城市均值之比作为一个地区的相对城市化水平。

(5)城市交通状况(road)

考察城市交通因素对于会议中心城市形成集聚的相关性。本研究用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与10个城市均值之比来代表相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6)人均GDP(pergdp)

本研究使用人均GDP对数值与各年10个城市的均值之比来度量一个地区消费者的相对购买力,从而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和市场规模。

(7)信息传播能力(internet)

本研究使用该城市当年互联网用户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与10个城市的均值之比来度量该城市的信息传播能力水平。

X3――经济政策因素变量

第7篇

关键词:新经济;营销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基本特征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所说:“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长足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再也不是奢侈,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了。

(3)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集中表现在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配置效率;竞争规则的国际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认和运用它的竞争规则。

(4)资源更加匮乏,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5)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广泛关注的焦点。

新经济时代的出现,既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历次经济技术革命无一不在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及效率上产生了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的表现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还需要说明的是,能否最终实现营销目标,不是衡量营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新经济条件对营销创新的影响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第二,市场多变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同时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另外比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虚拟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瞬间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三、新经济条件下营销创新应用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第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创造时空效应,产生 “购物方便”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的物流价廉的享受感。

第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潜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

第三,引导营销网络化。据资料反映。我国传统企业比重70%以上,而科技贡献率比重在30%以下,难与西方强势企业相比,技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所谓知识经济,即知识加经济,就是在传统中增加知识比重。而谓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网络化为其重要表现。因此,传统企业进入新经济就要完成两大技改任务。即一方面完成技术改造以实现工业化目标;另一方面,要完成信息技术改造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围绕双技改构成企业间的立体竞争—网络化营销空间拓宽。当然,两个任务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完成技改在于提升企业品位,丰富产品知识或科技内含,为增强竞争力打基础。而完成信息工程,企业产品在网上的形象公诸于市、布信于市。不管同步或异步营销网络化,都将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第8篇

新周期的启动,意味着中期内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将从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投资,逐步转移到私人部门的投资。我们同意过去两个多月国内需求走弱的观察和判断,但认为这应该是短期和临时性的,主要受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民工荒、节能限产结束等因素的扰动。

从3月下旬以来的一些迹象看,民工荒的影响可能已经基本消除,紧缩政策和甩库行为的影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导向仍然立足于控制通胀的紧缩性政策;由于盈利改善与估值压力的纠结,资本市场将继续维持箱体震荡的局面。

新周期启动需传统行业“复辟”

针对新周期的启动,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新经济周期启动的条件和机制。

新产能周期的启动需要传统行业的“复辟”。我们所讲的传统行业复辟,是指传统行业去产能化基本结束,供需平衡绷得较紧,在这种条件下需求的较小扰动,就可以刺激传统行业盈利的较大改善和投资的较大扩张,这种诱致需求(induced demand)不断的自我强化,会推动经济进入2~3年左右的产能扩张阶段。

为什么传统行业的复辟如此重要?事实上每轮产能周期的经济增长点都有很大的差异。处于经济新增长点的行业和企业增速高、盈利能力至少会在一段时间内较强,但其特征是初始占比很小,很难独力推动经济走上周期的上升过程(例如中国在1990年代后期电信行业的快速上升并没有带动新经济周期的展开)。

因此,新周期启动需要新经济增长点和传统行业的合力。如果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复辟”的条件不充分,那么即使有新的产业在崛起,也不能使传统行业感受到新周期的热度,经济整体很难启动。

新经济增长点意味着盈利较高,市场前景广阔,新周期启动需要盈利在不同部门间的有效扩散,盈利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扩散需要传统行业去产能化基本结束。因此,传统行业的复辟对于新产能周期启动至关重要。

2003年与2009年的比较

2003年~2004年与2009年的经济形势具有鲜明的差异。两段时间的共同点是汽车、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很好,景气很高。但汽车和房地产行业作为需求面的重要动力,对经济增速的拉动效果却是如此不同。

无论是在2003年~2004年还是在2009年,汽车和商品房的销售实物量增长速度均处于高位,2009年的增速高峰甚至高于2003~2004年的增速高峰。

但二者对GDP的拉动效果却较2003~2004年有明显下降。2003年~2004年经济增速处于爬升阶段,2009年经济增速却处于周期的最低点。

我们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差异可能来自“诱致投资”的存在与否。2003~2004年之前已经经历了持续数年的去产能化,贸易盈余占GDP的比例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显示经济去产能化过程已经基本结束。

因此来自房地产和汽车需求的刺激引发了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的产能紧张、盈利上升,驱动了“诱致投资”的兴起,最终造就了经济周期的全面上升。而2009年处于产能周期的末端,启动诱致投资的条件显然匮乏。

新经济周期的三种前途

总的看来,新周期启动伴随着增长动力的切换和通货膨胀的高位波动。增长动力的切换是指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此前的公共开支、地产投资逐步切换到私人部门投资。这一过程的实现机制就是偏紧的货币环境中持续不断的“挤出”效应。这一机制不仅会造成增长动力的切换,还会使得经济总需求的扩张力度相对温和,并在短期内跌跌撞撞,充满波动。

中国的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也许正在迎来这一“跌跌撞撞、波动上升”的时期,因此监测短期内的经济冲击和数据的重要性将日益提升。

在新周期启动的前提下,考虑到通胀、调控和投资回落等层面的风险。新周期在年内可能有三种走势:

1. 经济增速波动上升,总体维持在10%~11%这一较高平台上;通货膨胀高企,但总体可控;经济周期在“跌跌撞撞”的试探中启动。

2. 经济增速上升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的上行,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快速上升,引发更加严厉的调控。

第9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27-02

1 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新经济时代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基于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市场表现形式。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的统一,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有五个明显不同的特征:

(1)经济主体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

(2)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

(3)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

(4)增长动力不同,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

(5)资源是共享的,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

新经济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较传统交通运输业的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稳定发展是展现国家实力的最为明显的体现,所以各国将经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4)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集中表现在:①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②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在选择配置资源时,再也不是只局限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而是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配置效率;③竞争规则的国际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认和运用它的竞争规则,从而达到互惠互赢。

2 策略重点转变

2.1 由短期考虑变长远规划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仅需要及时推出有力的短期措施,也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把短期应对举措与中长期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由短期考虑变长远规划。传统市场营销理念往往以短期的“销售业绩”作为核心营销理念,只重视商品一时的畅销,不注重维护、创造企业的经营特色,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特征明显。而在新经济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更强调可持续发展,表现在:首先,营销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即以扩大市场或推销商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注重培育和扩大长期客户群,形成如“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等新营销理念;其次,营销过程的可持续发展,即以竞争为中心转变为以合作为中心,注重各类营销资源的整合和营销关系的培养,如同竞争对手、分销渠道等交易伙伴建立“合作”和“双赢”的营销战略联盟理念,以及重视营销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知识资本积累等营销理念。

2.2 由“资本”做主转变为“知本”做主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本质上,资本就是财富,通常形式是金钱或者实物财产。而“知本”就是指以知识为主体的、参与直销企业经营活动并为直销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本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是知识型直销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是直销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是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的合成。由资本做主转变为知本做主,专注于市场营销领域,从战略规划到战术组合做营销问题的“终结者”。倡导实效整合主义,是我们接下来应对新经济时代所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 社会环境的变化

3.1 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电子化普及,二者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包括: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率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意识维权意识的进步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在过去,由于供应短缺、消费者很难顾及到商品质量,对服务状态也无法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实际上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反映。如今消费者通过保护自身权利,能够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就是一种质的提高。所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鼓励公平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在维权的道路上有法可依,有理可说。

3.3 消费者需求差异化而引起的市场细分

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不确定的,需要我们去分析和引导,很少有客户尤其是消费品的购买者对自己要购买的消费品形成非常精确的描述。也就是说,当一位客户站在我们的面前时,他对我们的产品有了极大的兴趣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将要买回去的是什么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强与客户的沟通,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定义判断。就是说通过买卖双方的长期沟通,对客户购买产品的欲望、用途、功能、款式进行逐渐发掘,将客户心里模糊的认识以精确的方式描述并展示出来,即所谓的市场细分。而新经济时代区别于传统经济时代,市场细分策略的制定不可生搬硬套,要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在实际的制定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全面性:对于任何已被列入客户范畴的消费者,我们要全面的定义其几乎所有的需求,全面掌握客户在生活中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强度和满足状况;

(2)突出性:要突出产品和客户需求的结合点,清晰的定义出客户的需求,必要的时刻要给客户对本产品的需求形成一个特有的含义;

(3)深入性:沟通不能肤浅,否则只能是空谈。只有深入的了解客户的生活、工作、交往的各个环节,你才会发现他对同一种产品拥有的真正需求;

(4)广泛性:要求销售人员要了解所有客户的需求状况,学会对比分析,差异化的准备自己的相关工具和说服方法;

(5)建议性:客户所认同的观念跟我们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对客户的需求要进行定义只能是“我们认为您的需求是……”、“您认同吗?”等诸如此类的建议性语气。

以上几点的有机结合,方能够为制定正确的市场细分策略提供充分的支持。否则,策略的可执行性会大打折扣。

4 新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分析及应对措施

将市场营销、新经济时代同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市场营销新机制融入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的全部流程管理是调整和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关键。只有通过建立与新经济时代相匹配的组织管理制度,才能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性、可控性、实施进度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评估,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应对新经济时展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点:

(1)信息管理策略:企业必须加强信息的管理工作,应建立起相关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使营销人员增强营销创新工作的清晰度、准确度和超前度。

(2)信息反馈策略:企业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的向消费者及潜在客户提供企业全面、详尽和及时的产品、营销及服务介绍,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信息共享策略:这其中的共享是指企业内部相关联的部门形成消费者信息、产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走势等资源的共享,保证企业内部高效率工作,避免因共享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从而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实施营销战略。

(4)信息利用策略:企业营销团队是企业的灵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和分析市场供求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者信息等,进而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分析和利用。

(5)信息再生策略:利用已有的信息来产生信息的过程,即由客观信息转变为主观信息,扩大已有信息内容,发挥团队个体能动性,创新机制,应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6)信息合作策略: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注重的更多的是双方或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局面,这样才

能摆脱旧时代的传统枷锁,打开新的市场之路。

5 结 论

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是社会经济水平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企业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复制照搬旧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这样只会使企业的经济水平不能与正常的经济发展轨道平衡。新趋势固然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性,但是企业也应该注意新趋势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自己的发展需求,要避免新旧冲击的副作用。只有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需求,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创新,方能使企业持续不断的获得发展的动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袁炎清,范爱理.物流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