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8 14:48: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50-03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①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自经济发展起点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真实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

中国目前主要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中国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其核心指标是GDP。但是经济总量并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内涵,因而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GDP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内涵出发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更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通过对2008年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各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以评价得分为依据,对中国31个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进行分类,并从中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为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方法主要依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对决策进行量化描述,较多应用于结构复杂且指标不易量化的评价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内容广泛且不易从单一指标度量,因此本文将应用此方法,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包含这一指标。这里度量经济总量沿用现在国际主流标准,即地区生产总值(GDP)。

2.根据经济增长结构理论,经济结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比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业结构用来说明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小,消费结构用来体现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分配结构则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制度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有效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自1978年,中国的经济制度在所有制、市场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与制度联系起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

4.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并且根据Krugerman(1993) 和Young (1995)的研究,技术进步恰恰是很多新型产业国家经济发展和能否持续获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为了衡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我们将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指标,而创新能力的获得恰恰源于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科研的投入。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对于评价体系的理论描述,主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目标层A: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逐层构架系统的,有层次、有逻辑的评价体系。

子目标层B(4个):是在整体上把握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方面,即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从定性角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整体的把握。

过渡层C(11个):在四大准则的基础上,对各个准则进行扩展,更详细的概括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全面和系统,连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指标层D(15个):以11个要素为基准,指标层采用具体化可测的指标数据,使指标体系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使评价体系更具有说服力。

(三)评价结果的形成

形成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构建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15个指标层指标权重、无量纲化31个省份2008年原始数据以及利用公式得出评价结果。

1.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别矩阵。层次分析法的判别矩阵是根据九级标度①将本层次要素Ai和Aj相对于上一层次的要素Ck(k=1…m)按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而成。同时,判别矩阵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② 即CI0.1,则说明判别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必须调整判别矩阵的标度。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别矩阵,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得出指标层15个指标的权重。

3.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评价结果。由于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和特征,因此指标体系中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绝对指标(数额)和相对指标(比率)。为了能够在指标间建立起统一的计算、比较准则,需要将所有的指标进行转化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标转变为与权重表达相同的以百分数表示的无量纲的相对指标,进而进行加总处理。

具体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是标准化方法,即处理后的各指标的标准差为1,均值为0,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与指标权重产生重叠。应用公式③得出最终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中国2008年31个地区15个指标层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注释①中的公式得到中国31个地区(除港、澳、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9》、《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9》、《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

(一)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人均GDP一般被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本部分为了评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将人均GDP和此评分结果做相关性检验,若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且P值小于0.01,则说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是有效的。

运用SAS对此评价体系的评价分数和人均GDP数据的标准化后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R=0.5842,P值=

0.000559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得分结果,可简单的将中国31个地区分为五部分:①第一部分(得分1~1.5)为广东、江苏;第二部分(得分0.5~1)为山东、浙江、上海;第三部分(得分0~0.5)为福建、北京、河南、河北、辽宁、湖南;第四部分(得分-0.5~0)为湖北、天津、四川、广西、安徽、云南、重庆、山西、江西、贵州、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吉林、山西、甘肃、宁夏、海南;第五部分(-1~-0.5)为青海、。

从分类结果上看,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最强的广州和最差的之间相差了2.5分。同时,经济较发达(得分大于0.5)地区仅占全国的16.13%,经济不发达地区得分小于-0.5)仅有两个,占总数的6.5%。中国60%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评分结果介于-0.5~0之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结论与讨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使定性的问题定量化,过渡自然。建立该评价体系的数学方法为运筹学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该分析方法是将难于选择的定性问题,通过建立较主观的判别矩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即重要程度,再与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得出评价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判别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不同单位级的无量纲化(标准化)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评价体系从四大方面,15个指标对经济发展整体进行描述,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再者,可以通过对15个指标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进而扬长避短,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基础是较为主观的判别矩阵,所以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达到完全的客观。若想该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说服力,就必须使得判别矩阵的主观性削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构造判别矩阵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若能克服掉主观性对于指标权重的影响,那么该评价体系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的应用到各省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的设计,投资方向的选择和对各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

参考文献:

[1]胡运权,等.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2-18.

[3]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麦强盛.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2,(2):91-94.

[5]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6]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7]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8]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34.

[9]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10]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63-70.

[1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家,2005,(6):96-102.

[12]胡大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2):17-25.

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社会经济数据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时序立体数据表,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并对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时序立体数据表 全局主成分分析 雷达图

在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三峡库区被称为“渝东北翼”,它包括11个区县,幅员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1%;2007年末常住人口847.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01%(重庆统计年鉴2008),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多,投入产出偏低,贫困人口集中,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短板”, 因此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状况,对破解发展失衡,搞好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张婕、苏维词,2009;冯维波、彭丽,2009)。本文应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变量、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选取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和特点,本文选取12个指标作为变量来刻画,它们是: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X8: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X9: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个);X1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1: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12:人口城镇化率。

(二)样本的选取

变量确定后,选取2003年、2005年、2007年三峡库区所包括的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个区县的12个指标值的动态数据为样本(重庆统计年鉴2008、2006、2004),构成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时序立体数据表。

(三)研究方法

对已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子空间,该子空间保证了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进而对整个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估,解决了采用横截面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弥补了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分析问题,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缺陷。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全局主成分分析,然后用雷达图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给以更直观、更清楚的刻画。

实证分析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

对上述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多个指标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公因子,提取立体表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价。

1.多重共线性检验。调用SPSS的“Data Reduction”中的“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张文彤,2002),计算出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对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2.主成分分析。以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0%为原则提取主成分,在SPSS软件中计算结果为提取前三个主成

分Z1,Z2,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65%,分析过程从略;其中Z1贡献率是66.04%,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Z2贡献率是11.72%,是从人均经济占有量方面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Z3贡献率是9.90%,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卫生因子;这样用三个主成分就能反映原始变量的87.65。

由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构成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各区县的主成分得分(略),它们从三个方面综合反映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区县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本文以Z1,Z2,Z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求和构成衡量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Y=0.6604Z1+0.1172Z2+0.0990Z3并计算Y值,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到:2003、2005、2007年综合得分排在前3名的是:万州区、开县和垫江县,其中万州区领先优势明显,各项指标也排在前列,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90亿元以上,是三峡库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忠县的名次发生了位次变化,由2003年的第8名到2005年的第7名再上升到2007年的第4名,这是由于该县从承接“一圈”,传递“两翼”,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核心产业带出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与“一圈”全方位对接,借“一圈”发展之势,实施工业强县,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在三峡库区率先加快发展。 相反2007年综合得分排第7名的云阳,在2003年和2005年都排在第3名,是由于这几年别的区县抓住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原来基础较好的云阳落后了。

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综合得分排在最后,这几个县都属于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成分较大,综合经济实力弱,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对GDP贡献较小。

(二)雷达图分析

1.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在综合得分值的基础上,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其步骤如下:首先作一个圆,并把圆周分为11等分;其次,连结圆心和各分点得到11条辐射状的半径,即为11个区县的坐标轴。然后,将各区县2007年的综合得分值映射到相应坐标轴上,再把坐标轴上对应的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11边形,即为平面表示的11维雷达图(见图1)(付、方德英,2007)。它清楚地反映出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姿态”。

2.雷达图分析。从雷达图1看到,闭环上点的位置越靠外,则该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靠内,则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样雷达图清晰地给出了各个区县在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对比中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图1中,万州区相应点的位置最靠外,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它在三峡库区的中心地位突出,其综合得分值遥遥领先,与其它区县形成较大的落差;其次是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它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本区域的万州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最靠内的是巫溪县、巫山县两个县,其经济发展落后,需要高度关注,加以积极的帮扶,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结论

第一,三峡库区区域经济近年来得到了稳步发展,特别是万州区、忠县等区县发展更快,他们在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助推”的作用。

第二,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的统筹性,要加快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的发展,缩小与万州区及主城各区的差距,逐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并且把三峡库区的发展与“一圈”建设统筹协调起来,通过优先发展“一圈”,增强对三峡库区的反哺能力,并加强对三峡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依据三峡库区的自身特色,充分发挥长江水道大通道优势,增强要素聚散能力,发展通道经济,发展壮大现代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这样在重庆市“一圈”“火车头”的带动下,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提速提档”、“做特做优”,尽快达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实现重庆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婕,苏维词.基于产业集群的万州区产业专型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

2.冯维波,彭丽.后发优势与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第3篇

【关键词】黄河经济带 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变异系数 因子分析

一、黄河经济带发展概况

黄河经济带在中国的经济地理研究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且是多门学科及经济发展的研究热点[1]。黄河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地带,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产业带,具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水能、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畜产品、奶产品等的重要产地。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因子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全面了解黄河经济带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黄河经济带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根据客观性和可获取性原则,分别从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经济总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共选取了九个指标,构建了黄河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运用SPSS21.0软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标准化数据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主因子,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即为主因子,在本文中主要选择了2个主因子,这2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534%,这对于原始的各个指标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以反映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量,我们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转换,则主因子和旋转后的因子特征值和贡献率如表一:

将原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矩阵(表二),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示抽取的主因子与原始指标因子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大,则主因子对原始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强。

分析旋转后的主因子,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对七个原指标因子的载荷都超过了0.9,这七个原指标因子分别是城市人口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说明第一主因子对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指标的代表性很强。第二主因子对2个原指标因子的载荷超过了0.9,这两个原始指标因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说明第二主因子在经济总量的代表性很强。

通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法抽取主因子,将各正交旋转因子的贡献率占主因子总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根据旋转后的主因子的贡献率和各个地区主因子的得分,可计算得出各个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得出表三: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黄河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且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因而必须尽快地对黄河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进行整顿:首先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更加完善其基础设施,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不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其他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这是减小区域差异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次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再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发展落后地区起带头作用。最后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实施有差别的梯度区域税收政策。需要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小龙.黄河经济带经济与人口时空格局演变及空间耦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4.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主成分分析 不平衡

各地区经济发展受该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人口素质,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从贫困、落后的状态向经济及社会生活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战略。为了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成立多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功能和任务。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地方政府不断努力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基数大,相比其他地区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到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应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照指标能客观、系统、全面反映地区经发展水平的原则,结合具体研究的问题,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如下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地区工业总产值(亿元);X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X6-地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1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评价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lling于1933提出的,该方法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新指标变量数量较少并且相互无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一是消除了评价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提取的主成分保持了原指标的主要信息,减少工作量;三是分析过程客观生成指标权重,能够区分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评价过程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指标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特征值的贡献率,最终得到方差贡献分析表,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3.95%,这表明前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出全部信息的93.95%以上,因此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得分系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主成分系数,见表3:

根据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

F1=0.057ZX1+0.055ZX2+0.046ZX3+0.057ZX4+0.058ZX5+0.053ZX6+0.045ZX7+0.042ZX8-0.034ZX9-0.03ZX10

F2=0.135ZX1+0.165ZX2+0.215ZX3+0.121ZX4+0.033ZX5-0.025ZX6-0.19ZX7-0.178ZX8+0.277ZX9+0.286ZX10

F3=-0.1ZX1-0.057ZX2-0.202ZX3-0.101ZX4+0.115ZX5+0.141ZX6+0.388ZX7+0.425ZX8+0.374ZX9+0.431ZX10

根据个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4、结论及建议

从计算得到的得分及最终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直辖市,而西部地区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地区。这个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情况,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势。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还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仍在拉大;很多地区高增长速度是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达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发展模式,而是被动的依赖国家支持、政策倾斜,这种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平。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更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应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三,加大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及地方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西部地区从卫生、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各个方面有较大提高,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教育是影响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应该做到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和谐共享。其次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双重集中之势:一是高校向东部沿海集中分布;二是高校向中心城市集中分布。高校布局失衡制约教育公平。再次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各高等学校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向人口大省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利于不同群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和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

[3] 唐晓东.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7

[4] 胡少维.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第5篇

关键词:因子分析;指标;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70-0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的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近几年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更是不可避免的,浙江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性,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东西部差异明显。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方向,对提高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子分析法是通过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从而达到降维效果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2 因子分析方法原理介绍

2.1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时,往往要收集多个变量,而这些变量之间常常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直接使用它们进行分析,不仅麻烦,而且会由于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而引起较大的误差。因此,人们希望尽可能地用较少的变量同时又不失分析的全面性,进行降维处理。因子分析法是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并通过公共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而简化研究的一种统计技术,是两种分析形式的统一体,即验证性分析和纯粹的探索性分析[1]。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核心因子,从而进行降维和简化处理。

2.2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设原始的p个变量为 x1、x2、x3…,xp,假设p个变量可以由k(k

3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2012年统计年鉴。

选取的指标:X1-年末总人口;X2-人均生产总值;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X5-财政总收入;X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X8-出口总额;X9-电信业务收入。这些指标都能一定水平地反应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选取的11个地区市的11个指标数据见表1。

3.2 检验所选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得进行数据检验,看是否适合。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符合因子分析主要是对变量数据进行KMO and Bartlett检验。KMO统计量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进行因子分析效果就很好了。

从SPSS操作中可以得出表2。从表2可看出本文所用变量数据的KMO统计量为0.621,接近0.7。Bartlett’s检验的Sig=O,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3.3 因子提取

此过程可利用SPSS软件完成,因子提取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前2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而且累积方差贡献率到达89.815%,说明前两个因子总共解释了原始变量89.815%的信息。因而可以提取前2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表4是根据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的结果。旋转后,各变量在某个公共因子上都有具有较大载荷。从表中可以看出,X1(年末总人口)、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X5(财政总收入)、X8(出口总额)在因子1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个因子较多的解释了这几个变量的信息。从实际意义上看,这几个变量主要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以尝试把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发展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与X2(人均生产总值)、X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农村居民人均村收入)的载荷系数大,主要解释了这3个变量。从现实意义看,这3个变量可以反映出地区的潜在消费能力,因而可以命名为“消费能力”因子。

3.4 计算因子得分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表5,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386x1-0.115x2+…+0.123x8

f2=0.26x1+0.353x2+…+0.104x8

注意:上式中的已不是原始变量,而是标准化变量。

根据上表达式可以计算出每个地区对应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因子的得分,然后可以用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做权数,对每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得到每个地区的总因子得分。

SPSS会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得分。最后得到的各地区两个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6。

3.5 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表6,可以将浙江11个地级市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大于2,包括杭州、宁波;第二类为较发达的地区,综合得分小于2大于0,包括绍兴、嘉兴、温州;第三类为欠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包括台州、金华、舟山、湖州、衢州、丽水。

从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市和宁波市属于第一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杭州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有它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而宁波市则是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是计划单列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在评价指标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也在情理之中[3]。杭州因子1得分排名第一,说明杭州经济发展能力强,经济总量大;但因子2得分排名仅第5,说明杭州地区的消费能力较为一般,需要加强。

在第二类地区中,温州因子1得分排名第二,说明温州经济发展能力强,但因子2得分排名后,说明消费能力较差,因而温州的发展因把注意力多放在拉动消费方面。嘉兴和绍兴情况相反,经济发展能力较弱,而消费水平排名较高,因而两地的发展重点因在发展经济上。

第三类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和消费能力都相对落后,需全方面的发展。

4 浙江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浙江虽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总体较发达,但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是不可避免得。各地区由于区位、历史、发展条件不一,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地区差距依然明显。如何控制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缓解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各市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促进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机遇下,浙江经济的发展应当先确定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杭州、宁波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两极,应当充分利用其具有的突出的优势,需要不断的强化其中心地位,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嘉兴、绍兴、温州,都有各自的优势。嘉兴靠近杭州、上海,地理优势极佳;温州,民营经济极为发达;绍兴,我国重要历史和旅游名城。这三个地区应积极发展为浙江的二级中心。金华、丽水、衢州,位于浙江的中西部,应该利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台州、舟山,应利用其对外贸易方便的优势,积极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第6篇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开放规模; 开放结构; 开放效益

中图分类号: D5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4.024

对外开放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开放发展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和产业重构的的脚步也在进一步加深。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带动下,较好地实现了要素和产品服务在全球的配置,使地方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化,接受来自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党的十以来,中国经济乃至地方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呈现“经济新常态”,站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应积极主动实行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实现互利共赢。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国家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应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因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东部沿海地方已具备了量的积累,理应在提升开放发展的质量上多做有益的探索,在开放发展的量与质之间实现均衡发展,进而形成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站在新的起点上,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梳理,并对其内在的关联性进行探索,将有益于我们发现并分析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问题,找出进一步深入开放发展的短板,为补齐短板提供对策参考,实现以开发促发展质量提升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重在揭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维度: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探究在开放发展的量与质之间的均衡发展的问题。所以论文摈弃了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这类研究国内外已经如数家珍,而是探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选择江浙地区的城市为例经实证分析可以探讨开放发展量大质低的问题,尤其是在广义的开放环境中,越来越大的内贸市场促使产品从量到质的必然转变,从价格优势到品牌优势的必然追求,这在当前棉铃开放型经济新形势下,更具有咨政价值。

一、文献综述

(一)开放型经济内涵及水平测度

国外对于开放型经济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对其内涵的界定也有比较成熟的观点:认为开放型经济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贸易、投资、金融等环节的对外开放,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经济交流、国际技术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共建等方面的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国外学者在开放型经济体发展水平测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很多,小岛清(1987)[1] ,Sebastin(1998)[2] 利用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额比与GDP的比值)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程度。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切口越来越小,但基本选择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指标的高低来研究。例如Katrin Rabitsch(2012)[3] 在研究开放型经济中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结构和贸易的作用、Philippe Bacchetta(2014)[4]在研究一个不断增长的半开放型经济的最优汇率政策(中国)时,选择了上述指标来反映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国内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研究起步较晚,并倾向于基础性的研究。对于开放型经济的内涵有多种表述,李贯歧(1995)[5] 提出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性经济而言。刘桂斌(1998)[6] 则将开放型经济表述为自主选择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体制。郑吉昌(2003)[7] 认为开放型经济是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一类是运用计量模型对省市、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例如谢守红(2003)[8]通过洛伦兹曲线对比分析了广东省21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傅钧文(2005)[9] 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上海市的开放发展水平,何悦(2013)[10]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重庆与内陆8省的开放发展水平,王晓亮和王英(2013)[11] 通过熵值法比较分析了沿海7个省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认为应考虑开放的结构和效益。另一类文献的研究是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行不断地拓展,例如曾海鹰和任登鸿(2007)[12]建立了对内开放度、对外开放度和旅游开放度三个层面的指标体系。肖俊夫等(2009)[13] 构建了开放程度、开放结构和开放支撑三个层面的22个指标体系。陈子曦(2010)[14] 建立了开放基础、开放程度和开放潜力三个层面的13个指标体系。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通过采用各种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值。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时期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许多学者在开放的效益方面有了不少突破,使得指标体系更加丰满。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会发现,有些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指标有明显的倾斜性,例如外贸依存度很高但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偏低,而计算得到的综合得分没有体现这样的特点。因此本文研究的角度在于开放型经济内各个层面发展的均衡性,通过各个相关指标的关联性研究来反映,而这类文献研究比较少。

(二)研究对象的指标选择与机理分析

笔者认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的潜力,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实现资源、要素、产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从而带动本国或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在这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存在对本国或地区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的影响,以及规模效应递减等瓶颈,如何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开放发展过程中的量与质的均衡关系能更为合理的评价区域经济的开放发展水平。

以江浙地区的城市作为对象来研究是基于江苏、浙江两省是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也是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开放发展的经济基础、政策基础以及已经积累的开放基础,即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积累。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浙江外向型经济在遭遇滑坡后,对国内开放(内贸市场)的规模和效益水平均较低,与江苏相比有不小的差距,浙江产品在外贸缩水的情况下,还无法以品牌产品的优势保持国外和国内市场的份额,这需要在更多的研究中找到对策。

笔者选择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这三个层面来比较分析。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参考了王洪庆(2015)[15] 、何计文(2016)[16] 、谢婷婷(2016)[17] 等的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一性,使用的指标详见表1。

其中第一个层面开放规模可以由以下指标来反映:外贸依存度可以用来反映区域经济对国际商品市场的依赖程度;用内贸依存度来反映区域经济对国内商品市场的规模;用外资依存度来考察区域经济外资利用规模。第二个层面开放结构可以用来表征的指标有: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来反映高端产品出口结构;用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来衡量外商投资结构。第三个层面开放效益可以用来衡量开放发展的成果和质量的指标:用内外贸易占地区产值比值来反映贸易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用外资企业的利润贡献度来反映外资的经济效益。

二、实证分析――绍兴、嘉兴、常州三地的比较分析

(一)对象解释

选择绍兴、嘉兴、常州三个地市,一是三个城市人均GDP比较接近在10000元上下,经济基础差不多;二是三个城市东部沿海开放型经济相对较发达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已经积累了基础,如今面临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和质的提升;三是三者地理位置与环境较为相似,没有港口城市的特殊优势,又靠近周边大城市;四是三个城市都有各自在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有工业经济的基础和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因此,在三个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在区域层面上剖析如何由外向主导向开放型质量提升进行转变。

(二)开放规模的比较分析

1. 内外贸规模

从绍兴、嘉兴、常州三地的外贸规模来看,嘉兴外贸依存度较高61.8%,常州最低仅为36%,也就是常州的出口额对地区GDP的比重为三分之一左右。从图1来看,2001年加入WTO之后外贸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尤其是绍兴增长幅度较大。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贸缩水的现象比较明显,各地都有所下滑,绍兴的外贸依存度也由75%下降到不足50%。因此,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贸规模都有显著缩小,而且有继续缓慢缩小的趋势。

(数据来源:绍兴、嘉兴、常州历年统计年鉴)(下同)

注释:指标单位涉及美元统计的均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平均价格进行转换。(下同)

而内贸规模则相反,绍兴、嘉兴、常州内贸规模在2009年以后都有不同幅度的扩大。做为开放型经济区域,与本地市场和国内其他区域的额市场贸易往来增多,效益提高,也是开放发展的重要方面。由于国外市场的缩水和不确定因素增加,更多依赖国内市场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补足,更是未来开放发展的主要支撑市场。 总的来看,嘉兴的内外贸规模较绍兴和常州大,绍兴的内贸规模较小,潜力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图2)

从三个地区各自内外贸依存度的比较来看,(图3-图5) 外贸规模也不断地缩小,内贸规模在缓慢的增加,绍兴外贸规模略高于内贸规模,嘉兴由于外贸依存度较高2015年仍有55%所以高于内贸12个百分点,而常州2014年内贸规模已经超越了外贸。所以,相对绍兴和常州而言,嘉兴的内外贸规模较高(内外贸依存之和为97.54%),绍兴和常州比较接近在70%到80%之间。

2. 外商投资规模

绍兴和嘉兴在外商投资规模上的变化基本同步,由于浙江和江苏两地在对外吸引资本政策上的差异,2007年之前常州与嘉绍在入世之后外商投资规模上走势有所不同,但自2007年后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符合金融危机前国外资本和热钱总是先于市场反应流动的规律。2012年后嘉兴的外资依存度有缓慢回升,2014年为4.57%,而绍兴的外资依存仍在缓慢下降,2014年不足1%,与嘉兴和常州差距比较大。(图6)

从上述比较分析中可以发现,嘉兴的开放规模相对较高,绍兴在外商投资规模上是短板,同时内贸的规模也有待提高。

(三)开放结构的比较分析

开放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方面,而结构的优化一般认为是产品结构的高端化、产业结构的高端化等方面。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开放结构时,选择用出口产品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出口产品的结构。从绍兴和常州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来看,差距比较大,常州自2010年以来下降了10%左右但仍然高于绍兴12个百分点。(图7)由于两地主导产业的不同,绍兴的出口商品以轻纺产品、化纤原料为主,常州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尖端人才,实行创新创业弯道超车的战略,提前绍兴进入产业的转型期,因此开放经济的结构优化比较明显。绍兴出口产品上的结构性劣势,正式代表了浙江开放经济的痛点,在量到质的转型中,尤其是部分经济主体由外贸转战内贸市场的时候,遇到了贴牌到品牌的考验,品牌品质是占领内贸市场的主要利器。

由于各市对出口产品的种类统计有所差异,嘉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未列入统计项目,而绍兴和常州对实际利用外资中三次产业没有列入统计项目,因此考察嘉兴开放结构可以从实际利用外资中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加反映出开放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升级,2014年嘉兴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30%以上。(图8)

(四)开放效益的比较分析

1. 贸易经济贡献度

一个地区的贸易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体现了该地区开放发展的效益,从内外贸对经济的贡献来看绍兴的贸易经济效益较高尤其是2009年之后一直高于嘉兴和常州,2014年达到70.6%,嘉兴的贸易规模大于绍兴和常州,但贸易效益不及绍兴,常州贸易效益低于绍兴15个百分点。(图9) 这与绍兴第三产业占比较常州低有关,常州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接近50%,2014年也高于绍兴4.4%。(2014年常州第三产业占比48%,绍兴43.6%)同时绍兴的贸易效益较高也反映了绍兴对贸易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收贸易环境的影响也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绍兴贸易经济的质量(含金量)将较大程度影响地方经济的质量。

2. 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

考察开放经济效益还可以用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益来反映,外资企业经营效益直接体现在企业的利润上,通过绍兴、嘉兴、常州三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比较可以发现,绍兴的外资企业利润贡献较低,基本维持在20%的水平,嘉兴和常州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有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嘉兴下降幅度较大为20%,但嘉兴和常州仍然高于绍兴13个百分点。绍兴外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在统计规模以上(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时,占比较大的中小型外资企业并未统计在内,同时,绍兴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的稳定性也说明绍兴规模以上的工业外企业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抗风险能力较强。2012年,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绍兴、常州外资效益增长乏力,嘉兴略有下降。(图10)

(五)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关联性分析

1. 分析方法

为了考察某一区域开放型经济中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笔者选择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由邓聚龙①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是计算产业与产业间关联性度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研究一个多层次复杂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关联程度的有效工具。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根据参考序列曲线与比较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两个序列关联性的大小。如果曲线越相似,则关联度就越高,序列发展趋势越同步。一般以0.6作为临界值来判断。

2. 开放规模与效益的关联分析

(1)数据选择与设定

设定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或贸易经济贡献率)为参考序列Xa(t)(或Xb(t),t为时间2006-2014。外贸依存度、内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比较序列X1(t),X2(t),X3(t)。

(2)无量刚化处理

为了使不同的数据序列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采用初值化算子对参考序列数据和比较序列数据进行无量刚化处理,即每个序列的数据均除以序列的第一个数据。得到标准化序列ya,yb,y1,……,y3。

(3)绝对差值计算

将每个时间点标准化后的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的数据的绝对差计算出来得到yφi(t)=|yφ(t)-yi(t)|(φ=a,b;i=1,2,3),并计算绝对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关联系数计算

rφi(t)=[ωmaxyφi(t)+minyφi(t)]/[yφi(t)+ωmaxyφi(t)](通常令ω=0.5)

关联度Rφi(t)=关联系数rφi(t)的均值

(5)结果分析

从结果来看,绍兴的开放规模与开放效益之间的关联性较低,除了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与内贸依存度关联度达到0.6,其他开放规模各指标序列与效益指标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均低于临界值0.6,说明贸易经济贡献率与开放规模各指标的曲线拟合度较低,也就是说开放规模的大小并没有与开放效益的高低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

嘉兴内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外贸依存度与贸易经济贡献率关联度均大于0.6,所以嘉兴的开放规模与效益之间呈现一定的同步变化特征。常州的开放规模与效益关联度较高,尤其是外资和外贸依存度与贸易经济关联度大于0.7,呈现了较好的同步性。因此总来看,外资依存度与外资企业利润贡献率三个城市都低于临界值,说明外资规模与外资的效益关联性较低,外资规模扩大的同时效益并没有同步提高,而外资规模缩小时,效益也没有同步下降。

3. 开放规模与结构的关联性分析

设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为参考序列Xc(t),用上述相同的计量过程获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与外贸、内贸、外资依存度之间的关联度。(表4)

从关联分析结果来看,内贸依存度与开放结构有较好的同步变化特征,但内贸的规模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与本应联系较为密切的外贸、外资规模却关联度都低于临界值,所以出口产品的高端化水平与开放的规模大小并无同步变化的特征。但是反过来,也说明出口产品的结构高端化,不仅有利于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提升,也有利于发展内贸市场,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或者风险较大时,外贸与内贸之间的转换与互补将得以实现,地区的综合开放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论

笔者旨在阐述区域层面开放型经济的规模与结构、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对绍兴、嘉兴、常州三个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分别从规模、结构和效益三个方面对三个地区做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发现绍兴的开放规模低于嘉兴、常州,开放结构与常州也存在较大差距;绍兴的贸易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较大,但外资经济的效益却较低,与嘉兴和常州差距较大。

其次对开放规模、结构和效益之间的关联度做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一方面,开放的规模与结构之间关联性较低,当内外贸、外资规模扩大时,开放结构并没有呈现同步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开放规模与开放效益的关联度嘉兴、常州较高,说明开放规模扩大或缩小的同时,开放效益呈现同步提升和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提升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时,一是要以本地主要的产业为基础,首先使得区域内产业结构得以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开放结构的优化;二是开放经济从量变到质的提升是经历经济新常态时期必须面临的挑战,在继续扩大开放规模的同时,要以效益的增长为根本,引进优质的外资资本,落地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开放经济对地方经济质量增长的贡献度;三是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体系的关联性也不断增强,受到区域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在日渐深入,开放型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需通过提升开放质量进一步提高,才能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故要实现从依赖价格竞争到品质竞争的转变;四是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痛点,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聚焦的力量来解决三十年贴牌外贸面临的困境,从不需要自我品牌,跑量就可以达到规模效应,到现在必须以创新和品牌为核心的开放发展理念,纵深内贸市场,做精外贸市场。为此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与实践来探索出一条高水平开放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Sebastian E.Openness Productivity and Growth:What Do We Really

Know?[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2):383-398.

[3]Katrin Rabitsch.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Trade Elasticity for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ie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12,(4): 603-629.

[4]Philippe Bacchetta,Kenza Benhima,.annick Kalantzis. Optimal

Exchange Rate Policy in a Growing Semi-Open Economy[J].

IMF Economic Review, 2014,(1):48-77.

[5]李贯歧.开放经济的含义及其与相邻概念的关系[J].理论学

刊,1995,(6):46-48.

[6]刘桂斌.外向依赖性经济与自主开放型经济―――从东南亚

金融危机应吸取的教训[J].湖南经济,1998,(7):13-15.

[7]郑吉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J].技术经

济与管理研究,2003,(5):9-11.

[8]谢守红.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与对策[J].地域研究

与开发,2003,(4):41-44.

[9]傅钧文,崔大沪,吴雪明.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风险

评估[J].上海经济研究,2005,(6):44-53.

[10]何悦.重庆与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72-75.

[11]王晓亮,王英.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7-31.

[12]曾海鹰,任登鸿.区域开放度指标体系研究及测算[J].经济问

题探索,2007,(9):15-18.

[13]肖俊夫,林勇.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

与决策,2009,(9):46-48.

[14]陈子曦.中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比较研究[J].地域研

究与开发,2010,(5):5-10.

[15]王庆洪.我国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变化趋势研究

[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4):3-12.

[16]何计文,邓玲.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

平的测度与比较[J].东南学术,2016,(2):79-82.

[17]谢婷婷,郭艳芳.“一带一路”视阈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

第7篇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1)

Vt=St/Yt(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第8篇

设X和Y为随机变量,其样本分别为 和 ,其相关系数公式为

其中,0≤R≤1。当时,变量X与Y完全相等;R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越高。如果我们将各省、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设为X,报纸总印张设为Y,将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值代入公式,则有:

R=0.911R2≈0.83

由此可知,地区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之间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为自变量的样本均值,为因变量的样本均值。仍将各地区2007年的生产总值与报纸总印张数值分别代入x、y,则有:

y= -1013917.15+676.57x

其中,常数-1013917.15为回归斜线在y轴上的截距,676.57为回归系数,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印张就会增加676.57个单位,也就是当一个地区每年的GDP高于另一地区1个单位时,也就会比另一地区多出676.57个单位印张的报纸(1)。

如果以“地区生产总值”与“总印张”为变量绘制散点图,如图1(图中R-Square即R2,为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下同)。

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与一个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都有高度的相关关系,如图2、图3(因篇幅关系,以下分析不再详列公式)。

地区GDP与地区报纸的平均期印数应该是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因为一个极端值的存在,影响了相关度(R=0.644)。这个极端值是山西省2007年的平均报纸期印数。山西省之所以在“平均期印数”一项领先全国,是因为山西省的教辅类报纸大都为周报,每期的印数非常高(2007年为2439.75万份),仅英语周报期印数就在1600万份左右,但山西省的综合类报纸和日报的期发行水平并不高。如果将山西的数值忽略掉,地区GDP与平均期印数之间的相关度达到了R=0.951,是非常高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地区GDP与该地区的人均印张数和千人日报拥有量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由于总量的相关,各地的人均GDP与人均报纸拥有水平(报纸普及程度)也是相关的。我们再看人均GDP(2005)和地区千人日报拥有量(2005)的关系(如图4)。

由图4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关程度达到R=0.968,是极度相关的;而人均GDP与人均印张数(2005)的相关度也达到了R=0.926,也是高度相关的。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人均GDP与报纸的总量指标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报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报业发展水平同时也较高。但是,分析200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当年各地的千人日报拥有量、人均印张数的关系,它们的相关度并不很高,R值分别为0.880与0.870;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印张数相关度也只有0.847,也说明二者相关程度不很高。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报纸的总量指标(平均期印数、年总印数、年总印张数)更没有直接的线性相关关系。故此,可以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决定它的报业总量,而它的人均经济水平决定它的报业普及程度。仅就后者而言,人均GDP比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更能关系到报业的普及水平。(如图5)

通过验证,以上这些相关关系同样适用于2005和2007年以外的年份,篇幅关系,本文不做一一展示。

我国的报业,在地区发展上明显地存在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在报业发展水平上又存在着“三个世界”的明显差异。从报业发展水平的国内分布来看,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是高度同构的。这不但说明了传媒业对经济环境的依附性和派生性,而且说明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传媒发展的深刻影响。当然,这种对地区传媒水平的描述,是一种宏观描述和整体分析,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拥有比较优秀的媒体个例,如中部地区的湖南卫视,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报业等。如何能让这些传媒的优势进行扩散,提升本地乃至全国传媒整体水平,并促成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统一传媒市场的形成,是下一步传媒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协调地区间的传媒发展,必须打破地区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国内传媒市场。

注释: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碳减排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欲望的递增,由化石燃料过度消耗引起的日益严峻的化石能源的短缺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但什么是低碳经济?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否每个区域都适合一样的碳减排政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对于低碳经济的界定,学术界尚未有明确的共识,但低碳经济不论涵义如何,都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目标是缓解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或其他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2009年10月国际能源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约占当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1%。中国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庄严承诺将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袁富华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每年要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才能完成减排任务。以往20多年已经有很强的减排措施,未来大的减排空间已经被大量压缩,碳减排措施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影响,所以要完成减排的目标并不容易。

中国能源结构失衡,表现为“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问题。而且根据邹秀萍等的研究,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不仅体现在总量的增长方面,而且也体现在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差异方面。中国的碳排放存在显著的东南部低中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北部地区为碳排放的高值区域,东、南部沿海及西部地区为碳排放的低值区域。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解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在这方面,付加锋等做了些相应的研究,但我们认为其中有些不足之处。本文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一级指标层由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环境、碳汇、低碳技术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二级指标层在下述五个方面下使用若干评价指标。

1.低碳生产

低碳生产指标意在评价在生产领域的碳排放指标,包括碳生产力,碳强度,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和代表能源结构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指标。

碳生产力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最直观的指标,指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这一指标将温室气体排放与GDP直接联系起来,直观反应出社会经济整体碳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碳强度代表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能源的种类不同,碳强度差异很大。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石油次之。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即一次能源能源投入生产的二次能源产出,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清洁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是指清洁能源在消耗能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比越大,低碳化程度越高,反之就低。

2.低碳消费指标

低碳经济不仅要求在生产领域缩减碳排放,在消费领域也相应有要求,居民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对区域能源需求有重要影响。低碳消费指标包括人均碳排放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和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指标直观的评价地区人们消费水平等自然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则可以反映出公众对低碳经济知识的普及与接受程度。

3.低碳环境指标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人类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必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而反过来,环境保护也可以优化经济发展。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减缓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之间有协同效应,环境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是互赢的。低碳环境指标包括环保支出增长率、工业三废处理率和废弃物碳排放强度。

4.碳汇建设指标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我们主要选取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区域绿化覆盖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森林覆盖率,是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森林覆盖率越高,则森林的碳汇作用越强,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强,对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的作用也越强。区域绿化覆盖率具体计算方法为:区域绿化覆盖面积比区域土地面积,其中绿化覆盖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

5.低碳技术指标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单位GDP碳排放量的逐渐压缩,靠降低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碳排放量的潜力越来越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会遇到瓶颈,这时需要靠低碳技术的进步突破。我们主要选取低碳技术R&D投入占比、低碳产业产值占比与温室气体捕获与封存比例对区域低碳技术水平进行评价。

(二)指标的处理

1.指标的正向化与同度量化

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中,由于指标的数值与方向都不同,需要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和同度量化处理才能够进行比较。逆向指标的正向化方法可以采用商式变换来处理,如下式所示,X*表示指标正向化的数值,X表示指标原始数值,通过处理的指标数值就可以体现指标数值越大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X*=1/X

对指标的同度量化处理可以采用极差变换法:

X=(Xi-Xi0)/(Xi1-Xi0)

X为无量纲化后的指标数值,Xi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Xi1取全部参评区域该指标的最优值,Xi0取全部参评区域该指标的最差值。

2.指标权重确定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指标所包含的评价涵义或者评价信息量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评价目标与指标特点给每一指标确定其权值。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应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3.综合合成方法

指标值综合合成方法很多,这里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综合合成。

S=∑Xiwi

S表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Xi为标准化后的无量纲化指标值,wi为相应指标权重。

三、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影响人类的生产与发展,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水平等存在空间格局的差异,要实现2020年的减排承诺,需要了解各地区的碳排放现状及成因,寻找减排的技术路线和区域对策,进而实现整体的控制目标。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上述建立的评价体系只是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相对评估方法,目的在于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空间的不平衡做一个了解,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寻找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我国的碳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

[1]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杨继贤,何迎庆,张秀云,张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对策[J].中国矿业.

[3]景跃军,刁巍杨.东北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工作研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