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金融营销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8 17:44: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网络金融营销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网络金融营销

第1篇

一、网络营销与网络金融营销的含义

所谓的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于互联网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它是传统的营销活动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而金融网络营销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外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

二、网络营销的特点与优势

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加,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和企业经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网络营销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出现的新兴的营销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有着它自己特点:(一)它能够提供全球性,全天候的在线营销。(二)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实现全程营销。(三)它能够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实现个性化的服务。(四)它使消费者的购物更加方便,提高了购物的效率。网络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有着它的优势:它可以为企业打开新的营销空间,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减少中间环节,并且网络化的服务减少了人工费用的支出,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很多业务是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电子化网络化使得商业银行从传统的人力密集型企业变成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更适合采用虚拟的网络营销方式,其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也是其他的营销方式所不具备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网络营销企业的作用与影响会越来越大。

三、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和金融电子化的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到2007年12月,我国网民数为2.1亿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一年增加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互联网的应用也向各个阶层开始扩展。面对如此庞大的上网人群和潜在的客户群,为传统金融服务的网络营销开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人们对予网络支付和网络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对于专门的网络金融服务的营销也显得日益重要,网络金融营销的客户群也会日益壮大。自1996年中国银行开始推出自己的网页开始,其他各大商业银行如工行、建行、农行、交行和招商银行等也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2005年中国网上银行用户规模为3500万户,2006年增长为7100万户.年增长率为103%。开展网上金融服务和网络金融营销已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网络品牌形象的保护程度不够,合理域名被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网络营销中,各个银行之间,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网络营销各自为政,未能发挥总体营销优势;网络营销中没能利用好信息收集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有的网站上找不到电子邮箱服务热线等相关的联系方式;网络金融产品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产品雷同,产品比较单一,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无法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来吸引并留住高端客户;缺乏专门的网络营销人才,网络营销发展的人才储备不足等。

四、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策略分析

如上所述,商业银行开展网络金融营销已经成为其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在现阶段还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那么,如何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营销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利用不断更新提高的网络系统.以一种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的营销方式.来提高效率,有效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一)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要从思想上对网络营销加以重视.转变营销理念

这是商业银行开展网络金融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而国内商业银行,仍然沿袭传统的以业务为对象的营销理念,经营的中心是“业务”而不是“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网络金融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二)要注意网络品牌的建设和保护,保证商业银行网站域名的独占性和统一性.省略”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同时,有的商业银行还注册了与自己域名相类似的其他相关域名,对于网络品牌的保护起到很好的作用;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银行服务的品牌化,要从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营销和推荐做起,以企业cls来使客户了解自己。

(三)利用网络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进行客户需求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

性,这两点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如利用网络进行在线问卷和在线调查等。可以比较快速全面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还可以利用客户信息系统数据库来存储和分析管理客户的需求,能够比较真实反应客户的需求动向;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之后,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由技术人员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对于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能够彰显其身份的产品服务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应高端客户的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对于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其中使用“查询”功能的网民比例最高,达82.7%;其次是“交易汇款”,用户使用比例达67.5%。使用投资理财功能的网民比例为18.4%。以查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为代表的基本业务是目前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主流,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最后,利用网络上与客户能够“面对面”的交互式的特点,多为客户创造产品体验的机会。网络金融产品是一种可以在网上传递的服务,极易让顾客试用和体验,可以让顾客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产品的好处;而且网络金融产品的试用成本很低。产品体验即加强了商业银行与顾客沟通,也同时使商业银行可以了解到客户对产品使用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产品。

(四)实行联合合作.多渠道多手段的复合式营销并用的策略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比如,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价格营销和服务营销相结合,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成本低和高效率。因此,网络银行产品和服务可以在价格上给予客户较多优惠,实行价格营销。目前,我国银行普遍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采取促销吸引客户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就体现在服务过程中。网络金融营销中,客户直接接触的是银行的网页,能否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成为判断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商业银行还可以和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合作:客户的需求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和其他机构和企业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网站链接,建立综合金融服务网站,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的网站可以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网站相链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等。

第2篇

[关键词] 网络营销 玩具企业 金融危机

一、引言

1.江苏玩具企业概况

江苏玩具企业总数近500家,直接从业人员20多万,其中生产型玩具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2008年江苏口岸累计出口玩具2.4亿美元,居全国第四位。玩具生产企业集中分布在扬州、盐城、南通、苏州和南京等地,在一些地区特别是苏北一些乡镇,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江苏玩具企业99.7%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资金相对薄弱,外贸依存度很高,85%以上的玩具销往欧美等地,内销所占比重很小。同时,企业主要是“贴牌生产,代客加工”。“好孩子”是唯一的省级名牌。江苏玩具企业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价值链末端,利润主要来源于微薄的加工费。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压力陡增。

2.金融危机困局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2008年10月15日倒闭,江苏玩具企业感受到了危机的严酷性。国际市场需求急剧减弱,据海关统计,2009年1至2月我国出口玩具金额为8.5亿美元,同比下降17.1%。据《江苏省玩具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江苏玩具企业订单普遍下降20%以上,极少数企业已经停业、倒闭。

二、网络营销破解金融危机困局

1.网络营销对玩具企业的重要性

玩具企业利用网络营销能够开拓市场;能够减少订单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及时得到消费者的反馈;网络营销所需的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减少市场壁垒;能为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供平等的机会;网络营销有助于企业建立品牌。江苏好孩子集团平均每年会投入大约400万左右的费用来实施网络营销战略,注册了20多个与企业、产品相关的词汇,在互联网上编织了一张无形的营销大网。

2.江苏玩具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分析

江苏玩具企业的决策者们还没有充分清晰认识开展网络营销的紧迫性和现实性,金融危机的来临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机遇。

(1)条件分析。我国目前有2亿8千多万名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江苏网民数为2084万人,具有巨大的消费群体。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建设了“校校通”工程,使全国9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网络本身的娱乐特性也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寓教于乐,利用网络驾驭玩具进行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

(2)营销关注点分析。网络营销不仅仅是建一个网站,在百度竞价排名和在阿里巴巴投广告。从战略角度来看,企业必须要从理解网络营销环境、确定网上目标客户、选择恰当的网上产品、做好网上产品的定价开始,建立并推广企业自身的网络营销平台。

①细分网上市场,确定目标消费者。网上市场可以依照玩具类别来划分,如婴幼儿玩具、学龄前玩具、儿童玩具、成人玩具、益智玩具、教育玩具、家居饰品等,进而对于每一类玩具的细分市场进行消费者定位。嘉裕玩具有限公司的“飘飘龙玩具”在投放网络市场前进行了准确的市场细分,将客户群定位在网络消费的主力军――20岁左右的女性,销售业绩说明其市场定位是准确的。

②网上玩具功能定位。网络上出售的玩具产品其功能要在充分调查消费者的基础上来确定,这是企业拓宽网络市场的基础。“飘飘龙玩具”定位于玩具和家居的结合处,在玩具中它是家居化的,在家居产品中它是玩具化的,该玩具自投放市场以来获得了年轻女性消费者的青睐。

③网上玩具定价。玩具企业在目前产能过剩、确保工厂继续开工、维持生存的条件下进军网络营销,玩具的定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玩具价格的低价位是网络营销对抗传统营销的压倒性优势,定价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竞争、促销等。

④网络营销平台。玩具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有两种途径:在第三方平台上建自己的网上商店;建立企业独立的网站。

第三方平台如淘宝网个人商铺不收费,淘宝商城用户按店铺等级收费,费用最高为每个季度1800元。尤其适合于资金、技术实力比较弱的江苏中小玩具企业。但这类网站没有独立的域名、空间,公司、产品的信息量少,网上商店缺乏个性。企业独立的网站需要企业有较强的人才和资金实力,初步投资大。

⑤网站推广。玩具企业网站建好后要不断推广,推广方式如购买关键字和竞价排名。搜索引擎能让企业网站获取最优的排名,使营销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更适合资金薄弱的中小玩具企业采用。

三、建立玩具业网络营销新对策

1.建立玩具业网络营销情报系统

江苏省玩具协会应当考虑建立玩具业网络营销情报系统,从行业协会的角度不断地及时收集各种关于营销环境日常发展情况的信息。从而为本省玩具厂家提供准确的营销信息,使它们掌握新情况,取得市场营销的主动权。

2.开展一对一对营销、满足国外用户个性化需求

江苏玩具业厂家应该将网络营销的中心放在实现一对一营销上,为每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Web 挖掘技术,企业能够分清拥有相似属性的每类客户,给每类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3.交叉营销分析

江苏玩具厂家要通过交叉营销来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实现销售其他多种服务或商品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网站要根据客户现有购物篮中所选的玩具,挖掘出客户可能感兴趣的其他玩具,并主动推荐给客户,从而实现交叉营销,提高企业销售额。

4.积极开展网络团购

江苏玩具生产厂商或分销商通过网络团购主动提供价格优惠和优质服务,能够取得大宗合同的订单,使玩具购买者的弱势地位变为主动,进而调动企业自身的活力。

5.玩具供应商制定一个合理的退货价格

总之,玩具业供应商自身对抗金融危机风险要着重以下几点:(1)转向国内市场销售,但我国缺乏完善的玩具产品认证制度;(2)自主创新出品牌为主,贴牌为辅;(3)发展职能、广电等附加值高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4)开发系列玩具,如成人玩具、高科技电动玩具、智力开发类、教育玩具类等;(5)增强产品配套能力;(6)出口产品紧盯所在国的法令门槛;(7)政府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下江苏玩具企业的困境和开展网络营销的条件,剖析玩具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对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借鉴。相应提出五点新对策,即:建立营销情报系统;个性化营销;交叉营销;网络团购业务的开展;主动制定退货价格。这些对策的有效实施将会使江苏玩具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高寿凯:《江苏省玩具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C].2009年

[2]戴跃强:《江苏玩具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M].2005年

[3]海关总署:《2009年02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C].customs.省略/publish/portal0/tab400/module15677/info161564.htm

[4]肖 伟:《中小型服装企业B2C网络营销模式应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6期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 民间金融 P2P

引言

P2P网络金融业务是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张宏光、谢勇模,2011)。民间金融以互联网为依托,以P2P式网络营销为手段,有效扩张其在金融市场中所占比例。民间金融机构掀起的以P2P网络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创新浪潮给传统金融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P2P网络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内生性技术优势和交易模式创新优势。与线下传统金融机构相比较,P2P网络金融业务主要以线上操作为主,其产品交易费用相对较低,民间金融机构借助成本优势来获取在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夹缝中生存的能力。再者,P2P网络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相关金融监管措施尚不健全,这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业务可以获取金融制度套利机会,从而增进其借助制度监管缺位机会而获取盈利的能力。故此,民间金融机构应当充分结合P2P网络金融业务的金融创新特点来深入剖析该业务的实施风险,并据此制定其开展P2P网络金融业务的具体发展策略,以有效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活力。

P2P网络营销模式下民间金融存在风险分析

(一)监管风险

第一,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对P2P网络金融业务监管的意识准备和能力建设。在传统金融业务框架下,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通常通过事前的行政命令指挥和事后制定补救性制度措施等方式来行使其金融监管职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业态创新,传统金融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网络新时代的金融监管需求。民间金融机构的迅速崛起开启了以P2P网络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业态模式的持续性创新,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采取有力的变革措施来革新金融监管理念和金融监管方法,形成一种依托高技术的高度灵便的系统化金融监管新体系,以提升金融监管机构对复杂化金融业态的监管能力。

第二,民间金融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这使得民间金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化金融危机仍在深化和蔓延,这给包括民间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系统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以低于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宏观经济结构从投资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型的成败。消费导向型宏观经济结构将直接刺激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及其他个人消费信贷活动,这为民间金融业务拓宽业务规模提供发展契机。但当前宏观经济转型进展不畅及个人住房消费比例过重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居民在非住宅消费领域的消费意愿,从而降低民间金融业务的拓展空间。

(二)技术风险

第一,P2P网络金融业务模式下的民间金融机构面临网络技术安全性问题有待解决。从P2P交易的安全风险角度分析,民间金融机构在借助网络渠道展开金融业务营销的过程中,其金融业务的相关单据的数据信息均以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格式在进行传输。全流程使用互联网渠道传输的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数据存在如下风险隐患。由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其金融数据难以处于绝对保密状态。在涉及重要财务资料的内部安保措施缺位的情形下,由民间金融机构经办员工掌握客户的存款资料及贷款资料的制度安排为将来的安全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第二,P2P网络金融业务模式下的民间金融机构面临着网络信息安全性问题有待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制约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业务实施的关键障碍。在民间金融机构借助高新信息技术来拓展其P2P业务的同时,入侵民间金融机构的P2P业务平台数据库的黑客的技术力量也随之进化。通过伪造个人信用资料以骗取贷款的非法金融行为屡禁不绝,通过篡改个人信用信息或盗取数据库管理员帐号的形式来入侵民间金融机构数据库的非法行径亦有大规模爆发的风险。

第三,在跨地域推进P2P网络金融业务的同时,民间金融机构并未做好与跨区域业务风险控制相匹配的金融风控技术准备。P2P式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拓展使得金融机构摆脱了地域限制,但是民间金融机构却并未做好与之匹配的P2P网络金融风险控制对策。

(三)信用风险

第一,信息不透明是导致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威胁。由于民间金融机构通过网络借贷平台来获取的借款人的必要信用信息量相对较少,从而使得民间金融机构难以精确判断借款人的真实信用水平。虽然民间金融机构可以获取借款人在认证阶段提供的征信报告、财务报表及银行流水证明等信息,但却缺乏权威机构来核实上述信用信息,从而在一定水平上影响民间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评估结果的精确度。

第二,金融风险暴露后的风险控制措施不足制约民间金融机构P2P网络金融业务信用水平度的提升。P2P业务中实际借款人因经营不善或蓄意欺诈等行为所诱发的P2P网络金融业务风险增加了借款人对放贷行为的担忧,从而遏制了P2P网络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张。由于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团队的风控能力相对薄弱,风险抵御能力相对不足,从而难以有效应对P2P网络金融风险。部分民间金融机构通过外借注册资本金的方式来应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稽核,在通过稽核后即行撤资。这使得部分民间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实际到位规模远小于其实收资本申报规模,从而难以有效应对P2P网络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

基于P2P网络营销模式的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一)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策略

第一,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健全针对民间金融机构P2P网络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P2P网络金融的借贷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网络平台,由此诱发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故将网络借贷纳入政府部门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显得尤为迫切(何晓玲,2013)。金融监管部门应当顺应时展和网络技术进步的要求,积极转变传统金融监管理念,在支持民间金融依法开展以P2P网络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提下,建构适合网络化时代金融监管特色的金融监管新体系。

第二,民间金融行业协会应当强化行业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联手建立针对P2P网络营销金融业务的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体系。面向P2P网络营销金融业务的金融风险监测与防控体系应当将目标客户的借贷款项所投资的项目内容、借贷成本与期限及客户偿债能力作为金融风险监管重点,从而为民间金融机构建立全时空和立体化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客观的量化依据。民间金融机构的P2P网络金融业务的分散交易和高频交易特点为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监管难题,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利用P2P网络金融业务的交易特征,充分发动民间金融行业协会的力量,以扩大监管主体数量的方式来增强对P2P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力度。

第三,为防范P2P网络金融业务所衍生的系统性风险对既有金融风控体系的冲击,民间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准备金账户。P2P网络金融业务风险准备金账户是以维护P2P网络金融业务中资金借出方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其资金来自民间金融机构依契约向借款人所收取的服务费。通常该服务费的收取比例与贷款产品的品种及期限等信息相挂钩。民间金融机构应当对风险准备金账户实施专户管理,并对风险准备金账户的资金收支状况进行及时和全面的披露,以有效降低所暴露风险对民间金融机构运营秩序的冲击。

(二)民间金融新渠道拓展策略

第一,民间金融机构应采取差异化渠道战略来建设P2P网络金融业务渠道。传统银行通常采取增加营业网点的方式来拓展其营销渠道,增加其金融服务业务覆盖范围。民间金融的资本实力和金融业务运营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通过增设营业网点的方式与大型金融机构展开正面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民间金融应当建构P2P式金融业务网络营销新渠道,与大型金融机构展开迂回式市场竞争。具体而言,民间金融应当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对其P2P网络金融营销重新定位,以满足城镇地区中产阶级和底层普通居民的终端消费作为本机构的长期发展战略起点,从而确保民间金融的P2P网络金融业务覆盖的客户群与大型金融机构的主流客户群无本质冲突。这要求民间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P2P网络金融业务优势,通过互联网渠道来提升其对目标客户群的市场覆盖率,进而实现民间金融机构的市场差异化战略目标。再者,通过设计单位交易成本相对低廉的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吸引中低收入群体客户的小额资金,民间金融机构可有效达到积少成多的资本金积累效果,从而开辟与大型金融机构不同的目标市场。

第二,民间金融机构应以普惠金融理念为指导来建立P2P网络金融业务渠道。2006年联合国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蓝皮书中指出,各国应当通过健全政策和法律的方式来发展可服务各阶层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各阶层提供适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由于普惠金融体系服务对象的总量庞大,其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内容庞杂,这使得大型金融机构缺乏为普惠金融体系下的客户提供价格适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民间金融机构应当本着普惠金融的理念,将其P2P网络金融业务渠道建设的重点放于被大型金融机构所忽视的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以合理价格为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而有效满足在传统金融体系下受到金融抑制的社会阶层的金融需求。

(三)民间金融的产品策略

第一,民间金融应当通过积极推进P2P网络金融业务的方式来拓展自身业务规模。当前金融监管部门对大型和小型金融机构分别提出了11.5%和10.5%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虽然对小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低于对大型金融机构的要求,但多数民间金融机构难以企及该指标。民间金融机构不可通过营业网点总量建设的方式与大型金融机构展开正面竞争,而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与大型金融机构展开非对称性市场竞争。为此,民间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是通过改造其业务运营模式的方式来改造其资产结构。通过推进P2P网络金融业务的方式可以确保民间金融机构能扩张其金融业务规模,实现民间金融机构达成自身发展目标与满足金融风险监管目标的双重要求。

第二,民间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轻资产型金融产品开发策略。民间金融机构需着力规避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与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展开正面竞争,转而以创新战略为指导理念,以P2P网络营销技术为切入口,在现有金融生态系统外部培育网络型金融生态新系统。民间金融机构应当摆脱传统金融机构所奉行的大规模布局营业网点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转而将企业的投资与运营重心放在以互联网络为支撑的P2P式网络金融业务领域拓展项目上,形成以网络资产等轻型资产为特色的精细化金融经营新模式。这要求民间金融机构应当与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网络技术服务公司等机构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变革金融业务运营流程的方式来约减传统金融业务运营流程,形成与网络金融技术有效融合的新型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以充分满足网络金融业务客户对便利化金融产品的切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宏光,谢勇模. 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内生金融发展[J].银行家,2011(3)

第4篇

最早对租值耗散问题进行分析的学者是庇古。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用公路的例子对租值耗散现象进行了描述。庇古分析了两条公路的情况,一条路较宽但是路况不佳,一条路较窄但是路况良好,由于人们大多选择路况好的公路,最终导致塞车现象。按照庇古的观点,政府应该对使用好路的车辆征税,这样部分车辆就会改用不太拥挤的差路,使整个社会的整体福利增加。这个例子中好路的产权由于公有被竞相使用,各个车辆在拥堵中通过等待等方式获取处于公共领域的好路的租值,而车主们付出的时间等代价没有被另一方获取,租值被耗散掉了。1924年,奈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明确指出是由于公共产权导致了好路的租值耗散。1954年,戈登正式使用了租值耗散的概念,他在分析公海渔业的例子时指出,公共产权会因为竞争使用者过多而增加捕鱼劳动的总成本,使应有的租值下降为零。

奈特和戈登的分析似乎意味着明确界定产权不会导致租值耗散。对于产权能否精确界定的问题,巴泽尔和张五常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巴泽尔认为,产权能否清晰界定与交易成本大小关系密切。一项资产有多种属性,而全面测量这些属性费用极大,因此不可能完全精确地界定这一资产的产权。对于一项产权未被精确界定的资产,总是有一些属性或财富处于公共领域,其他人在竞相攫取这些公共财富时,通常需要耗费相应的资源,如排队等候的时间等,导致租值的耗散。巴泽尔在分析美国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管制的案例时指出,价格管制导致部分汽油产权处于公共领域,而排队就被用来获取未被拥有的权利,由于花费在排队上的资源不能被别人获取,致使租值耗散掉了。

巴泽尔和张五常还进一步分析认为,由于隐性价格机制的作用,并非所有处于公共领域的租值都会耗散,例如在价格管制时,加油站可以减少其他额外服务以节省开支,购油者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加价的商品以减少排队时间等方式来减少租值耗散,所以所谓的租值耗散是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值。对于非价格机制导致的租值耗散,张五常指出,以市价为准则,出价的人拿出来的是代表曾经提供的生产或服务的收入,钱的来源对社会有贡献,收钱的人也获利。如果竞争的准则是排队等候,排队的时间成本是社会资源的支付,但没有对社会有益的产出。排队的时间所值代替了物价,这部分就是租值的耗散。他认为在各种准则当中,只有价格准则没有浪费,其他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引起租值的耗散。

租值耗散理论是当代产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该理论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检视社会成本,其核心思想是原本有价值的资源,由于产权不清而被竞争性地使用,导致其价值即租金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非价格机制资源配置之所以会导致租值耗散,一方面是由于资源没有被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用户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竞相获取资源的过程中耗费了其他真实的资源。租值耗散理论为正确理解并解决稀缺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的租值耗散

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贷款难的问题,部分原因是银行所实施的信贷配给政策。所谓的信贷配给,是指在利率固定的条件下,针对超额的信贷资金需求,银行不是提高利率,而是采用利率以外其他的贷款条件,使部分信贷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利率管制。中小企业实际愿出的价格和管制价格的差额是被置于公共领域的租值,中小企业、相关机构及其员工都有攫取这些租值的冲动。最终,租值的分割与耗散通过如下途径进行:首先是通过额外的贷款条件要求及服务质量的降低在银行与企业间分割租值,其次是通过融资腐败在银行员工与企业之间分割,第三是在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分割,第四是企业以排队资源的付出作为获得贷款的一部分出价,而这一部分出价没有任何人能得到。银行实际上从前述分割与耗散中得到收益有限,之所以要进行利率管制,是为了降低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高昂的交易费用。

利率管制首先可以节约信息费用,包括搜寻与了解企业的成本和对企业了解不足引起的贷款损失。利率管制造成了信贷市场的供求失衡,使更多的企业进入信贷市场,便于银行根据优质企业的特征对企业进行选择。其次可以节约监督费用,即对贷款企业与银行员工的监督费用。利率管制导致贷款供应不足,企业须排队等候资金,于是排队的企业对取得贷款的企业形成压力,也对银行员工的工作效率形成压力,节约了银行两方面的监督费用。

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不透明,银行了解和搜寻企业信息的费用太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体系发展滞后,无法起到降低信息费用的作用。通过利率管制增加排队企业,银行在贷款时可择优录取,降低贷款的信息费用。另外,银行放贷后需要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利率管制节约了大量的监督费用。也正是由于难以克服的信息费用与监督费用的存在,才使得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不得不通过向下管制利率,来节约交易费用,并力求在使部分财富进入公共领域而被分割及耗散同时求得与交易费用节约之间的平衡。

三、网络金融对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租值耗散的影响

网络金融不是互联网业务和金融业务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实现了安全性、移动性等要求的网络技术平台上,在用户熟悉并接受这种平台和技术之后,为适应新的金融需求而创建的新模式与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观念相结合的一个新领域。网络金融在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运行,具有传统金融机构不具备的信息收集优势与数据挖掘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移动通信、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网络金融迅猛发展。新的网络金融运行模式层出不穷,如电商平台金融模式、网上金融超市模式、P2P模式、从筹模式、虚拟货币、第三方支付模式等。

信贷配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由于有强大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及行为追踪能力,互联网平台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网络金融能够帮助银行筛选、鉴别目标客户,调查并监督客户的还款意愿与能力,随时监测借款人的异常情况并自动报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贷款风险的可控性,也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网络金融提供融资服务时主要关注资产负债表以外的软信息。与资产负债表之类的硬信息不同的是,这些信息难以量化、检验与传递。传统的银行信贷很难收集软信息,而网络金融则可借助大数据优势,准确快速地处理信息,进而对中小企业的借款风险进行判断。利用搜索引擎可以获取中小企业日常活动的各种交易数据和社交数据,例如通常在哪里消费、月平均消费金额是多少、支出分布情况、微博微信之类的社交圈子与活跃程度等。单独看某条信息价值不高,但经过整合分析之后,就可从中找到许多的个人特征与生活习惯,从而可以对其财务状况与风险情况进行判断。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与大数据处理手段,网络金融公司可跟踪中小企业贷款流向及经营者消费状况的变化,并准确判断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提醒借款者按时归还贷款。例如,阿里小贷公司为了控制贷款资产的质量,建立了多层次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对每笔贷款都实行全过程的监控。在贷款之前,利用淘宝和阿里交易平台搜集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分析评级,并通过第三方数据认证获得客户的海关、税务验证数据。与此同时阿里还利用心理测试系统对业主们进行性格等特征测试,再结合客户的软信息与上下游评价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价。贷款期内,相关系统会监控贷款使用情况,如果贷款使用没有发生偏离,客户平台流量与营业利润会相应上涨;相反的话评价结果会变差,将提前收回贷款。贷款后期阶段,利用平台监控企业经营状况,随时对影响履约的行为进行预警。利用网店关停机制提高违约成本,降低贷款风险。对逾期还款进行高额罚息,对恶意拖欠行为定期公布客户不良信用记录。

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网络金融能够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网络金融搜集大量软信息的成本非常低。新技术使客户的隐私保护与交易支付活动顺利开展,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生活服务网站、搜索引擎等工具累积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如生活服务网站储存了庞大的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电话、网络费、物业费等数据信息,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累积了大量的交易支付数据信息,这些软信息的搜集成本几乎为零。网络金融处理数据的成本也非常低,能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关键信息,以准确测算贷款的定价与违约概率。网络金融可让借贷双方直接对接,不需要过多的营销环节,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例如阿里小贷经理通过简单的在线调查,就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小企业的交易数据与信用信息,其单笔信贷业务的操作成本仅几元钱,几分钟就能完成贷款审批,每个人管理的客户数达到上千家,不良贷款率不到百分之一,与传统银行相比优势非常明显。由于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网络金融可以大大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搜寻费用与监督费用,这样银行就不需要实行利率管制,也不需要避开市场价格机制来对信贷资源进行分配。银行可以根据网络平台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风险定价,这样客户愿意出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一致,与管制价格的差距消失或者大幅度减少,进而使溢入公共领域的租值消失或大幅度减少。其结果是,中小企业信贷资产的租值耗散或者消失,或者被大幅度压缩,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租值的分割也通过供求机制的作用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大大减少了信贷领域的腐败现象。网络金融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交易安全边界,可以满足数以亿计的中小客户的投资与融资需求,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5篇

关键词:网络直播;广告;金融营销宣传

一、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情况概述

(一)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网络直播营销,又称“互联网直播营销”,顾名思义,是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的营销活动,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信息传播媒介和范围,即互联网,信息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等平台,同时必须面向社会公众。二是表现形式,即直播,结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网信办”)《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须是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内容不限于视频,音频、图文等亦可,且必须是持续、实时,与传统的录播、平面广告营销相区别。三是商业营销目的,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作为网络直播的主要目标。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商业营销目的,原则上应限于其经营许可范围,即“金融营销宣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所述,专指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二)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根据具体分工,网络直播营销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网络直播营销平台,指在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中提供直播技术服务的各类社会营销平台;二是商家,是在网络直播营销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商业主体;三是直播营销人员,是指在直播时与社会公众直接互动交流,介绍、推销商品或服务(品牌)的自然人,俗称“主播”;四是网络直播营销服务机构,指专为前述三类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策划、运营、经纪、主播培训等服务的商业机构。(三)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的主要模式。商业银行参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模式:1.“直播+销售”模式。该模式是指为销售推广金融产品或服务所开展的网络视频直播营销活动,可支持客户在线即时成交下单,俗称“直播带货”。2020年上半年以来,许多商业银行基于电商业务所开展的网络直播卖货活动,虽然形式上与前述“直播带货”并无不同,但因所带之“货”,大多都是电商平台商户经营的非金融商品或服务,未指向金融产品或服务,故不属于本文论述的商业银行网络直播营销行为。2.“直播+宣介”模式。商业银行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开辟线上获客新途径,在线举办的知识讲座、产品会、财经类论坛等直播活动,本文称之为“直播宣介”。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此种模式一般不设置线上即时成交环节,也较“直播带货”更为常见。根据营销手段的不同,“直播宣介”可再分为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两种,前者在直播活动中直接嵌入金融产品及服务介绍推广内容;后者则是线上知识讲座、论坛等主题直播,内容广泛,可包括健康、文化、生活、财经以及投资者教育等,主要是为契合客户多方位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间接起到品牌营销的效果。

二、网络直播营销的法律性质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直播营销”是一类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持续实时信息的活动,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实行许可制,后者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仅实行备案制。而商业银行参与的“网络直播营销”,虽有商业营销目的,但提供信息的过程一般符合无偿、公开、共享的特性,故应视为“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二)与互联网直播相关的特定服务。网络直播广泛应用于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表演或网络视听节目等服务中,故还需进一步分析网络直播营销与前述几类特定直播服务的关系。一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商业银行“直播带货”与新闻信息服务并无明显关联,但“直播宣介”中的一些论坛、讲座直播活动,如内容涉及经济等社会公共事务或社会突发事件的评论,则很可能构成新闻信息服务。二是“互联网视听节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从上述规定以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来看,此类服务涵盖的范围极为宽泛,前述两类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均可纳入其中。三是“网络表演”。《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第二条将网络表演界定为“以现场进行的文艺表演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实时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载传播而形成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即网络表演首先应当属于“文化产品”,2020年3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在其官网提示,明确称电商类、教育类、医疗类、培训类、金融类、旅游类、美食类、体育类、聊天类等直播不属于网络表演。综上,商业银行目前参与的直播带货与直播宣介活动,因可归于“金融类”直播的范畴,除非包含文艺表演,不应视为“网络表演”。(三)商业广告。广告有商业与非商业之分,我国《广告法》规范和调整的广告仅指“商业广告”。一般而言,商业广告应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商业推广之目的;二是广而告之的形式;三是指向特定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同时,《广告法》并不限定广告所采用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因此,尽管网络直播采用的网络传播媒介和“直播”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的平面或录播广告,但只要满足前述三项构成要件,即构成商业广告。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直播带货”构成商业广告无疑,但“直播宣介”却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再重点确定直播内容是否涉及金融产品及服务(品牌)的推介宣传,否则不构成商业广告。此外,商业广告既可按行业划分,亦可按照传播媒体分类,网络直播营销行为如构成广告,应进一步认定为“互联网广告”,若由商业银行开展,还应划入“金融广告”的范畴。因此,除需遵守《广告法》等基础法律规定外,还要落实互联网广告与金融营销宣传的特殊监管要求。

三、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法律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金融营销;网络金融;“黄金搭档”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54-03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也改变和影响着银行的营销观念和经营方式。网络经济、网络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资金基础,消费结构日益多样化,金融活动日益频繁,金融服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商业银行作为赢利性的企业,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IT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空前巨大的选择空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外国金融机构的金融管制,大批跨国金融机构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因此,确立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借助网络技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尤其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意义极其重大。

一、中国金融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金融业涵盖范围很广,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外汇、租赁、担保、财务、投资、基金、支付等,以及衍生的软件、培训等细分行业,其中部分行业比较特殊,垄断性较强,而部分行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中,产品服务优势和营销能力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前景。近年来,中国的金融企业已经在积极开展金融网络营销,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企业大多没有真正树立起营销意识,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市场营销工作,缺乏协同一致、高效率的营销运作机制。目前,许多金融企业没有真正意识到营销和销售的内涵上的差别,没有设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大多将其归入其他部门,而且其主要职能仅仅涉及到金融营销中的部分内容,而不能执行其他的营销职能,如新产品开发、渠道设计、广告宣传等过程。营销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员工也就没有积极性来开展各项营销活动。

2.营销目标模糊,定位严重同化。一个准确的市场营销目标代表着一家金融企业明确的市场定位。目前,部分金融企业营销非常盲目,为了取得所谓的竞争优势,在几乎所有的市场机会上都使出浑身的解数,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从经营种类多种化、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但却没有一个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确切的市场目标、客户目标和产品目标。目标市场不明确,使金融企业的竞争策略针对性不强,个性不足。反观国外银行,以美洲银行专业金融服务为例,共有8种产品,包括个人银行、基础金融服务、学生金融服务、电子钱包、军事银行、专业非洲裔美国人银行、美国亚洲理财、社区发展金融服务。军事银行主要定位于专门为美国在职或者退休的军人、国防部工作人员和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开设的金融服务产品。美洲银行在美军全球驻防的地区设立了25个军事银行中心,专门为驻防地区的美军提供服务。亚洲美国理财主要是定位于在美国及香港都需要理财的客户。美洲银行系列化的个人金融品种,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目标市场。

3.产品开发不规范,产品策略主要表现为无差别化的竞争策略,新的金融产品虽然不断涌现,但模仿的多、趋同的多、有特色的少、形成品牌的少。比如,中国推出的对公网络银行产品大部分是定位于中、大型企业,而针对中小企业的很少。因为根据80/20的原则,虽然20%的客户可以带来80%的利润,这些大客户都是处于垄断行业的客户,争夺激烈,而一些优质的小客户往往得不到市场的关注,备受冷落,不论是在“水泥”式的银行还是在“鼠标”式的银行,他们的需求往往都得不到满足。

4.在引导客户进行消费方面重视不够。一种产品究竟有没有市场,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有效的营销工作,使客户了解、喜欢和接受。随着现代金融业的逐步发展,每一家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地研究自己的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为创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却往往忽略产品的营销。许多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脱节,以致新产品,新服务“养在深闺人不识”。

5.国内营销技术支持相对落后,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不如人意。数据仓库技术有四大作用:资产负债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利润贡献度分析、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的建立,是银行实现个性化产品营销、实时营销的基础。中国银行这几年在IT行业投资巨大,每家银行几乎都把所有的利润投入到网络的建设、数据的整理。2011年,中国银行业IT方面的投入规模达到113亿美元,到2006年全国银行数据大集中和网络改造也将基本完成。建设银行目前全国有28个数据中心,工商银行也将全国的数据集中到上海、北京两大数据中心。现在的问题是国内不是没有源数据,也不是没有对数据的整理,同时在转移到业务系统的开发和数据分析、挖掘方面还严重滞后。

6.如何更加贴近客户、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困扰银行的一个重要问题。金融产品本质是一种服务。越来越繁多的金融产品说明书让客户选择时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需要专业人员给予协助,而一对一的服务成本又太高。美国西北银行、第一银行等银行使用的自动业务终端系统——SBS(Strategic Banking System),可以使顾客、银行柜员同时边看画面边对话,大大加强了顾客与银行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亲切感,做出了贴近客户、提高服务质量的表率。

7.电子化风险控制滞后,中国金融电子化服务普遍存在安全隐患。(1)软件设计、开发中技术安全措施少;(2)硬件自身安全性能低,在硬件选型上很少考虑安全性能,更多注重硬件功能和价格;(3)机房安全隐患多,有的地方没有专用的计算机房和场地;(4)网络安全问题突出;(5)应用系统及使用中的安全问题;(6)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7)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二、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几个误区

金融网络营销在互联网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大金融机构都紧紧抓住网络这一媒介,都想试图在网络金融领域成为领导者。而对于银行的客户来说,金融网络营销还是一个新兴的活动,大多数客户还都不甚了解。在此,有必要针对大众对网络营销的几点认识误区做一下简要说明。

第一,网络营销不是网上销售。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网络营销是为实现网上销售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等于网上销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因为网络营销的效果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等等。作为一种对外信息的工具,网络营销活动并不一定能实现网上直接销售的目的,但是却可能有利于增加总的销售额;(2)网上销售的推广手段也不仅仅靠网络营销,往往还要采取许多传统的方式,如传统媒体广告、新闻、印发宣传册等。

第二,网络营销不仅限于网上。这样说也许有些费解,不在网上怎么叫网络营销?这是因为互联网本身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上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小。对于已经上网的人来说,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在互联网上通过一些常规的检索办法,也一定能顺利找到所需信息。何况,对于许多初级用户来说,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查询信息。因此,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除了在网上做推广之外,还很有必要利用传统营销方法进行网下推广。这可以理解为关于网络营销本身的营销,正如关于广告的广告。

三、网络金融制胜法宝——黄金搭档

面对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来自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压力,以及大众对金融网络营销的认识误区,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想获得金融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取得可观的利润收益,必须做出一些积极的举措。本文提出网络营销的黄金搭档组合,将有助于金融机构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其制胜的法宝。

(一)产品设计的“双引擎”——目标市场搭档和银证保搭档

从金融产品的本身发展及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角度来看,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提供的产品应该更加注重差别化、系列化和配套化。

第一,目标市场搭档:银行应该首先细分市场,然后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个人金融产品可以借鉴日本朝日银行,依据年龄段来设置产品;对公金融产品依据企业的规模,可以分为大客户、中客户、小客户。2011CFCA网上银行调查报告表明:目前私营企业不但现有用户多,而且在潜在用户的比例也最高,应该成为开发网上银行客户的首选目标。所以,国内的网络银行应有针对性的开发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如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网上贷款、网上缴税、电子商务服务、养老金服务等。对大企业提供全程式的网络支持如对大企业客户提供网上总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转账与查核等,为大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及服务,为其提供全国或者跨国服务如网上信用证审核、国际融资等服务。

第二,银、证、保搭档:混业与创新在改变着金融服务的形态。为了适应竞争性需要,有些银行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举措:(1)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2)银保合作产品:利用IT技术,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全部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3)在网上出售基金,与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在网上销售基金产品;(4)资金清算产品,如与期货公司合作,以银行的信息科技手段作为支撑,搭建银行与市场互联的网络平台,推出“银期转账”、“银基转账”等产品。

(二)营销上的“双动力”——硬营销和软营销搭档

金融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产品网络营销方式类似,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广告、搜索引擎排名、网站联盟广告、软件弹窗广告、内文广告、窄告等等手段来实现。营销界内称这类直接推广广告为网络“硬广告”。网络软文营销,则是指由企业的市场公关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一般形式是新闻资讯、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技术、技巧文档、评论、包含文字元素的游戏等一些文字资源。软文营销宗旨是制造信任,关键要求是把产品卖点说得明白透彻,着力点是激起客户兴趣和共鸣,重要特性是利用互联网的口碑传播性。

太多网络广告强制充斥眼球了,即便制作再精美再奢华,网民也早已出现“审美疲劳”。同时,这类广告成本随着网民人群的扩大,成本也急剧上升,这也令很多中小规模银行望而止步。而软文营销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再结合互联网的易于传播的方式,好似绵里藏针,收而不露,克敌于无形。软文广告的素材一般来源于产品、领军人物、行业地位、事件、活动、企业管理方法。硬广告和软广告联手出击,相互呼应,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

(三)运营上的“双保障”——服务营销和形象塑造搭档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银行效益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客户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决定银行必须“抓名牌、抓特色、抓创新”服务。不求大而全,而是求精尖、求规模优势,应成为金融企业在服务战略上的理性选择。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客户,对最大附加值产品的追求总是乐此不疲。对于以服务为本的金融企业来讲,以客户为中心,正逐渐成为他们商业运作活动的“信仰”。如何借助网络技术,用好服务将好产品这坛“陈酒”带出深深的巷子,是值得每个银行深思的课题。

(四)金融业呼唤数据库营销

金融行业应该通过收集和积累会员(用户或消费者的信息,经过分析筛选后针对性的使用网上营销、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客户深度挖掘与关系维护的营销方式。或者,与有金融业务需求的顾客建立一对一的互动沟通关系为目标,并依赖庞大的顾客信息库进行长期促销活动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手段。是一套内容涵盖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可以随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金融业数据库营销的核心就是数据挖掘。

知识营销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随着高新技术手段在金融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客户也越来越感到迷茫而不知如何使用这些产品。因此金融企业在努力开发出知识含量高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客户进行使用。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必须采取知识营销,通过提供知识服务来加强与客户的知识交流,使客户了解并懂得如何使用金融产品以及使用所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使客户成为本企业的忠诚客户。

商业银行之间在金融品种、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只有通过实施企业形象战略,重塑银行整体形象,进行自我包装自我推销,才能不断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增强公众信任度。随着金融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越来越高,使用也越来越复杂,客户的认购风险相对增大,在今天多元化的环境中无论如何不是能够用传统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所能奏效的。广大客户认购金融产品的决策,更多地是建立在知识、信息、信任、关系、他人赞扬等基础上。制定品牌策略,突出服务特色,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应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形象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企业文化、传统和现状、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等方面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经营理念。行业规范等文化要素,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规划,逐步实现银行既定的品牌形象目标。

总之,在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的今天,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产品做引擎,以运营作保障,以营销作动力,双引擎、双动力、双保障的“黄金搭档”组合。金融业应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传统的金融组织要能适应网上营销环境的变化,要不断提供相适应的虚拟金融产品。另外以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新的金融组织正在通过新的营销技术、营销模式不断地推动着金融营销创新。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互联网金融营销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晓志.网络金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2] 陈浪南,丰翔.国内外网络银行经营策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4).

第7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abstract:e-finance combin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finance. 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e-finance and discusses the e-finance’s character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inance. on this basis,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commercial banks’competiveness in e-finance situ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marketing,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s,etc.

key words:financial service innovation,e-finance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64-04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3.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第9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 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

品牌形象。

3. 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 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 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

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 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人才策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