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09 14:42: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提出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辉煌成就”的取得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损,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水平;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4亿亩,受涝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这一系列令人惊心的数字正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博弈中寻求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一追寻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这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得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的人们还沉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梦幻中时,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繁荣背后人与自然的冲突,标志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新觉醒。从此之后,一系列有关生态思想、生态伦理、发展模式的探索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拉开了人们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因为这次会议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变为各国人们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里约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解决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

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水平不高、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致使自然资源、能源浪费,甚至枯竭等等。凡此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自然进行利用或者改造,从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反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类便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发展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互补、共同发展,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三、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也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教育,树立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要借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使人们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而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靠把资源变废物排放来实现。这是一种“搞投入、高消耗、搞排放”的不协调的生产方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形成循环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用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优势生态保护的有力屏障。为此,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四)全民总动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需要他们从我国生态状况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高屋建瓴,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和调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合理有效的规划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发挥人民群众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为荣,挥霍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书俊: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4-5.

[3]洪向华.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新华出版社.2008.

第2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理论界兴起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潮,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对反思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意图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视角剖析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仅治污成本巨大,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解决好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避免生态灾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发展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席卷欧美大陆并波及整个世界的思想文化运动,从文化和社会政治批判意义上而言,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所谓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就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分析、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阅读”和“解构”,将隐藏在背后的文化机制暴露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其中权力的运用,促使人们对结构产生怀疑和批判进而颠覆它的合法性,[1]其代表人物有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而言,它完成了历史使命,毫不留情地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一套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改革的方案。

到20世纪80年代,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便屡遭质疑,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后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这便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科布教授以及他的学生格里芬教授。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指导现实才有生命力。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吸收和批判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方案。这是一种对于自身,对于整个世界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它的出现,对于现代主义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冲击。

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实现了工业化,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他的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的悲惨图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证明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危机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增长不同于发展,单纯强调经济指标以及利润而忽视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仅仅囿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和谐共生”。多年以来,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线性的,把现代化简单的理解成了工业化,过高的估计了工业文明对改变世界的积极作用,对工业化的副作用认识不足。在解放初期,甚至把东北工业基地的烟筒林立,浓烟滚滚视为现代化的标志。

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思路,其结果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掠夺和不计后果的开发。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危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音污染困扰着现代生活,极端气候事件、沙漠化、地质灾害的频发,已经让人类领受了大自然的报复,也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

如前所述,现代化带给人类的并非只是福音,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怎样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避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课题。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生态后现代主义,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用《生态文明与》一书的编者的话说就是:“如果说工业文明之后是生态文明,现代之后是后现代的话,那么,生态文明与后现代本来就应该是同一个话题。”[2]既然称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拒斥无疑构成了“生态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斯普瑞特奈克看来,“在许多深层意义上,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它所许诺的更好的生活。”它既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和平的世界”,也没像它所许诺的那样带来一个“自由的世界”。长久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人民都相信物质生产的持续增长会给人民带来不断增进的福利,也会解决一切由此而生的社会问题。这种“经济增长万能论”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被愈来愈多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关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现代机械世界观,倡导有机整体观,不仅要实现由“征服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而且要实现由“我保护自然”向“自然保护我”的转变,从而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疑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它的“托管人”,是大自然的朋友。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恩赐,要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和尖锐。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先前政策的纠偏措施也已经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以及工业文明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从先前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彰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种和谐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开发、利用、改造自然,又要保护、尊重、爱惜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每一个人而言,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提高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矿山、森林和海洋,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倡导一种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筑我们人类的未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体制创新 改革试验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83-03

一、推进体制创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报告,又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即未来我国将形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从理论探索,进入实践和逐步推广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将从侧重环境保护的较低层次。向探索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较高层次迈进。

从2007年开始,我国在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部共批准4批共53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三部委相继批准13个市和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由于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限制,已经开展的试点,基本上着重于环境保护,而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之中,破解其协调发展中的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需要探索一条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这条新的生态型发展道路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都需要对旧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扬弃和超越,需要制度创新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创新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形成完整的体制创新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融合,必须进行系统的体制创新。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经济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体制创新,即通过深化财政体制、税制改革,完善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口是解决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经济补偿问题。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对区域因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在我国,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的生态区主要位于边远的高原、山区、草原、深海区等生态薄弱地带,经济和公共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因为需要承担生态屏障功能,其开发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老百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等,客观上都需要通过经济补偿来解决。根据国际经验,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对于实施政府特定政策目标、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地方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使用方向明确、见效快、便于监督等特点。我国可在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成熟做法,创新财政体制,建立以生态发展为基本导向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长效机制,通过对生态区外溢受益区财政资金向生态区的转移,确保生态功能区能够在保证日常运转的基础上。增强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进而使区域达到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创新区域税制体制,探讨生态保护区与优化开发区的税收分成和税收转移规模及其比例。

(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探索生态型区域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的改革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可通过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进行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等进行创新。对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区域或领域设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是国内外管理体制设计的共性。这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避免按照传统行政程序而耽误重大战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解决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发展不同于常规工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突破落后的行政体制束缚。针对生态区管理人口少、经济总量少等特征,可探讨实施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创新;设立独立的生态保护管理局,强化生态保护和管理的职能;整合现有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管理资源,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在考核体制创新中,避免将GDP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约束下选择和设计新的地方经济和当地干部的考核指标。应将生态保护的成效,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绿色产业发展增加值作为考核的重点。

(三)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即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态区土地开发价值,探索灵活的土地管理、调控机制体制。可在城市更新方面积极探索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路径。“容积率奖励”是指土地开发管理部门为取得开发商的合作,在开发商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间或为保护特定公益性设施(如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奖励开发商一定的建筑面积。“开发权转移”作为容积率应用的补充和深化,将奖励范围扩大化,在土地开发价值得到规划管理部门肯定的前提下,以转让开发权为条件,换取对生态及历史环境的保护或经济补偿,同时将换取的开发权转移到更具有开发价值的地方。容积率奖励和开发权转移政策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协调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即可以优化行政手段规定的容积率,从而使土地开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平衡。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政策在土地私有化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根据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实际,建议我国可在生态功能区对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或城市更新时,探索使用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政策:即以政府为主导,引进社会资本。对能够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商或开发主体,采取额外建筑容积率补偿的政策。

其次,可对部分生态用地进行委托管理,提高生态用地的资产价值。对生态用地采取委托管理,即在不改变生态用地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将生态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能够承担生态区生态保护职责的法人去有偿经营、管理的土地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在不改变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生态区土地等资产要素进行重组,加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及土地资产增值的目的。委托管理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在景区、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主题公园等方面。建议生态功能区将部分适合开发的生态区域划为景区,吸引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开发条件的专业团队进行委托管理,为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将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立法

健全的立法将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法律保障。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规范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我国的生态保护立法也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两层体系,特别是地方根据发展实际,由地方人大通过区域性生态立法。对推动地方生态长效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保障作用。201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颁布并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建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设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漓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划定保护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对影响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活动行政执法力度等内容都纳入了法律条例,为流域生态保护及长效机制的创新确立了法律保障。

建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和科学发展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对生态功能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考核及其相关经济、管理、土地等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法律条例。

第4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第5篇

一、环境史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及二者关系探究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皆以全面反思与试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追求人类社会持续永恒发展为终极目标,然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深入挖掘与日益完善,这也是当下环境史学界与此次论坛所面临的基本而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不同视域情境下环境史基础理论解读

环境史研究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而逐渐推进的,国内环境史研究专家王利华、梅雪芹、韩茂莉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对环境史理论加以解读。王利华以“生命中心论”为出发点,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和“家庭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对土地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环境史的核心内容、基本范畴和价值功效等,廓清了中国古代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梅雪芹以世界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生态反弹和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论述了其对我国环境史研究的影响及可资借鉴之处。此外,她还对当前国外环境史界的多部重要研究论著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实现对包括环境史研究的起源(“富困”问题)、历史研究的视角(上下左右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跨界别与实践)、评介标准(以自然为镜)、考评、分析与功能(回溯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理论的“生态史学”(家园史学)的构建。韩茂莉以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为切入点,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与“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证思考,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人类生活、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动之间关系分析,厘清了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不同学科维度下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解析

学者们立足于各自学科视野与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积累并提供了诸多学术文献与研究平台,本次论坛就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生态文明实践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他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关于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贾卫列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内涉三层含义:其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其二是社会进步新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其三是一场席卷全球的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现代化运动――生态文明建设。尹绍亭基于人类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不同时代人类认知自然、适应和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知识、技术、教育、伦理、道德、信仰、法制的综合文化生态体系。吴兆录基于生态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应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文明意识,利用人类的生态智慧促进“环境―生物―人类”的整体协调演进。刘少航立足于生态危机与文明发展关联之视角,认为深生态学提出生态危机源于文化危机,需要生态智慧去解决。李静基于参与者角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关键作用,社会的合力影响。田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用新思维,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走向中国政治生活和谐领域的前提是政府、社会、民众之间必要的思维转换。汪庆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认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天人合一”等值得借鉴的生态思想并加以诠释。

其次是生态文明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张修玉指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大指导理念;“两山理论”的两树实践模型;生态优势区、经济优势区、均衡发展区等三种分区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大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条路径;构建与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六大体系;组织、制度、机制、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七大系统保障;区域、行业、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台港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数据管理、工程实践、政策战略等任务;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六大建设体系、科学发展、新常态、中国梦、人类福祉、一带一路、传统哲学、后现代主义之间等十大关系。

最后是生态文明建设及研究的相关事项。生态文明研究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出现了对生态文明滥用、随意使用的情况。鉴于此,周琼对生态文明研究中存在的“泛化”问题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认为在当下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具体实践与建设中都存有对生态文明“泛化”使用现象,着重警予在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中,应注意树立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高度警惕生态文明不同形式的泛化现象,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跟踪调查研究,避免生态文明泛化使其成为无所不包的杂容所。

(三)当下情景环境史与生态文明之深层关联解说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层面关系阐释。韩茂莉认为,环境历史研究的关键点在于人类对其所经历过的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进行原因追溯与全面反省,她以全球变暖导致绿洲农业发展水源短缺、冻土层解冻等对已修建青藏铁路的破坏性影响为例,深层剖析了环境史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王利华以中国环境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为阐述基点,认为环境史是一种强烈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梳理环境发展变迁史与系统反思各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史。梅雪芹指出,环境史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意识自觉,有助于理解生态文明理论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是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尝试。崔新婷比较了北京市的两种绿化标准,一种是以频繁拔天然草、浇水、修剪、清除落叶等精细管理为主;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要求乡土植物不少于70%且落叶覆盖土壤的粗放管理。认为这两种标准存在相互矛盾。并以单一植物马唐草和天然植物群落为例,指出杂草具有浇水少、消减雾霾、吸收金属污染、修复土壤等生B价值。建议城市绿化应转变观念,回归传统生态文化自信。刘凯运用综合指数计算2014年中国的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指出,地级以上城市绿化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城市空间的绿色化予以关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曾P等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建设中产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论述。指出,协调这一冲突应建立冲突协调、公众参与、生态补偿与法律保障等机制。如唐山,王瓒玮指出,大地震后的唐山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及凸显的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指出,人类面临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只能用向自然俯拾身躯的姿态来重新整肃社会系统的发展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相关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而言,罗艺指出,创建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全国各地虽然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亟须法制保障。从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专门化的环境执法机构、执法严格、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等开展。王璐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件为视角,对光绪初年吐鲁番地区的多起民事案件加清代地方府州、吐鲁番同知,以及乡约、阿訇、台吉、伯克等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影响等做了分析,这对于民族地区的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结语

第6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党的十明确定位“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以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4%,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的水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谷树忠等,201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随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众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逐渐明显。公众作为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公众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自身权利。大力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深度和广度,对于当前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原因

1.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缺乏

随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消费者逐渐意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消费方式,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表明,近几年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活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主要重视应试教育,强调智力水平发育。当时对于基础的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非常缺乏。大多数普通公众不了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生产方式和损害生态的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了解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这是我国公众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加强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并注重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刘建伟,2008)。

2.公众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相对于发达国家各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及各种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的渠道,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非常缺乏。一方面,各种基础社会建设项目中的环评公示,形同虚设,公众意见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民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无法付诸行动。楚晓宁(2008)认为在公众参与机制中,环境保护NGO的力量不可忽视,它转移了政府部分公共服务及管理职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实践证明,环境保护NG0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家内部,其在环保领域的作用是显著的.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NGO在发展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信任机制、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在生态丈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环境保护NG0自身都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环境保护NG0的发展。

3.公众对生态标识产品缺乏信任,阻碍了公众的生态消费行为

公众选择生态标识产品,以达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目前发达国家公众主要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公众通过生态消费行为,可以实现激励企业选择生态生产方式,督促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标准的目的。然而,我国生态产品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不符合生态安全标准的产品贴上生态安全标签,最后导致消费者不再信任生态安全标签。同时,公众在购买产品时,不再关注该产品的生态属性,从而使我国公众的生态生活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

三、发达国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经历了以行政规制为主导、市场为主导,到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过程。过去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行政手段,规制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来确保生态安全。然而,由于政府缺乏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而且掌握这些信息要耗费大量资源。同时,企业具有激励采取行动规避政府监管。所以,以政府行政规制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收效甚微。随之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市场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征收污染税、资源税等手段。市场手段的好处是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政府只要计算本区域生态承受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税负。由于各种生态补偿税的征收,使企业和个人考虑到制造生态损害的外部性,从而使企业和个人选择符合生态发展的行为。然而,政府往往不了解公众的生态需求及不同时期的转变,政策往往有滞后性。同时,很多生态问题缺乏重视。目前,发达国家更多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生态文明规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生态产品标识,让每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是,通过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让公众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主动选择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励企业提供符合生态文明的产品和产品生产方式。

1.日本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经验20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日本人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越发的重要。所以,日本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垃圾分类与处理,从根本上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尽可能做到高效利用能源。以一个塑料材质的瓶子为例,日本横滨地方政府就这个瓶子的不同成分的材料的分类就有几百条的规定。日本各个地方都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另外,日本政府还有制定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和管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如《家电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食品回收法》等。同时,日本的生态文明教育也非常到位,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告诉学生垃圾如何分类,并经常带领小朋友去相应的废弃物处理企业参观,让人们从小就了解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各级政府在报纸网址等媒体也有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以及相关法规的介绍。还有就是日本很多地区实行垃圾收费管理,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这一点也是日本垃圾分类能够做的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提高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经验

公众参与在伦敦雾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对于环境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如《环境信息条例》让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环境信息,《城镇和乡村规划法》让公众有权利参与相关的环境项目的开发,这些提高了公众对环境决策的监督水平。因此,国家层面打造的一个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为环境保护的行为和策略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为相关环境项目的开展更好提供了保障。同时,英国教育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力度,使民众在学校就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到更多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幅提高。

3.以生态标识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为了减少生活所需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欧盟于1992年制定新的环保标章制度,并与2000年予以修订,经由欧洲委员会及理事会通过EC1980/2000号法规,将产品范围扩及所有消防产品以及服务业。以期通过该项标章之认证鼓励生产者设计出具有更优环保理念的产品,并同时让消费者认知其消费产品。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因该标签呈一朵绿色小花图样,获得生态标签的产品也常被称为“贴花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贴花产品”已在欧洲市场上享有了很高的声誉。此外,各种相关生态标签不断出现,例如有机食品认证、产地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环保认证等。这些生态标签信息,越来越多的影响目前消费者选择。政府通过生态标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将生态信息供给给消费者,从而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篇

>> 强化环境法,建设生态文明 浅论生态文明中的环境法伦理 论环境执法建设与环境法的信用 生态文明建设中利益协调的法律分析 生态文明理念在环境法中的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改进建议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本”原则的哲学底蕴与当代价值 论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对策 论环境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警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伪生态文明” 论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环境运动和环境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论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 论环境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地质环境管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为 环境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环境美学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7]蔡守秋.环境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8]李希慧,董文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修改研究[J].法学杂志,2011(9):8-11.

[ 9]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3.

[ 10]焦艳鹏.可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N].检察日报,2014-66-04.

[ 11]焦艳鹏.我国环境污染刑事判决阙如的成因与反思――基于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J].法学,2013(6):74-83.

[ 12]赵秉志,陈璐.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完善研究[J].现代法学,2011(6):90-98.

第8篇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素质研究概述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而目前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创造性成果。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概念,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本文采用的是俞可平教授的定义:“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2.关于生态文明素质的研究鲍宗豪认为:“市民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城区能否形成良好的发展‘软环境’的关键,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市民文明素质是民族文明素质的主导和标志,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民族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一大难题。黄艳等认为:“大学生素质生态水平是衡量大学生作为‘大学人’和‘社会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呈现正成长性的综合发展趋势。只有国民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要融入实践行动中,处于“象牙塔”里的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塑造,既是一种理想型的,也是一种实践型的。高校的生态教育课会使学生激情澎湃,但走出校园,社会大众的实际行动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从众心理和不坚定的决心会令他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生态行为的这种不稳定性,是影响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重要原因。

二、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本研究组织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了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素质、生态责任、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因素的自我认知4个方面,能够全方位了解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调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调查方法和研究对象本调查正式始于2013年11月,历时1个月。选取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中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样本,选取的研究对象限于公办高校的硕士学生和本科大学生。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8所高校共发放650份问卷,收回558份,有效率为85.84%。从表2可看出,性别分布:男生占50.54%,女生占49.46%。年级分布:大一占6.63%,大二占21.33%,大三占20.97%,大四占6.09%,研一占24.91%,研二占12.90%,研三占7.17%。学科分布:工科占37.81%,理科占32.26%,文科占29.93%。3.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各种因素。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高校学生生态知识分析在分析高校学生生态知识方面,笔者选择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单选题“1‘生态文明’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并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二是单选题2“‘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其中,单选题1(正确答案为“十七大”)回答正确的有207人,正确率为37.10%,选择“不知道”或选择错误的高达62.90%。单选题2(正确答案是“6月5日”)回答正确率为51.61%,仅过半数,选择错误的占48.39%。从回答状况可看出,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设置的生态教学课程比较少,学生系统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较少;二是在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日趋增大的境况下,高校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东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补充与前途“无关”的知识,会疏忽对生态知识的关注,影响着自身生态知识水平的提高。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生态知识方面,男生回答正确的比例要高于女生。这是因为,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政策、时事政治紧密相连,男生相比于女生而言,对时事政策关注更多,导致生态知识掌握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高校学生生态行为分析生态行为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外化和集中体现,是一种表现生态文明素质最直接的方式。高校学生生态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生态恶化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在政府、社会、学校、大众传媒等各方主体宣传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了责任感,并将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技能转化为一种保护生态的情感和责任;另外,学生将自身的生态责任和生态意识逐渐外化成生态行为。从表4、表5可看出,高校学生已逐渐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并付诸实践,杜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自觉使用可循环物品,参与绿色环保宣传活动等。但是,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交付的试卷并不十分满意。这说明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未完全转化为文明的生态行为,在知与行、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以上两项生态文明行为之外,高校学生作为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公德意识的群体,也有其他的生态文明行为。问卷统计显示:超过76%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超过62.5%的被调查者能够做到购物自带购物袋;超过50%的被调查者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排放污水的行为。根据调查数据,现实生活中多数高校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愿意参与有组织的生态保护活动,并身体力行通过多种途径做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事情。但是,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保和生态发展的责任感不强。一节生态教育课或者演讲后,学生的热情被激发,热情澎湃地要投身于生态环保建设中,但离开那个特定的环境,激情褪去,“随大流”的本性就会显露无疑。对于这种情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摆脱不了责任:幼时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入学后教师的教导、学校环保活动的组织,接触社会后社会风气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学生自身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行为的重要因素。

3.高校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通过周围的生活环境就能体现出来。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状况评价的调查结果为:3.9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好”,29.0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1.0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9.40%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差”,6.6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差”。这说明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改善生态环境,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久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3%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是“非常好”,20.61%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好”,49.2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一般”,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仍占21.33%和5.55%(见表6)。同时,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T检验值为2.108;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描述性数据,是应用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one-wayANOVA)得出P值为0.356。这两组数据均表示,针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学生有理性的认识,对其评价是相对客观的。而且这两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学生认为周围环境状况好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会高;认为周围环境状况不尽人意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自然就会降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达73.70%的被调查者归责为“政府缺乏相关监督政策,行动不到位”,这又验证了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高的结论。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采取的改进生态环境措施正在实施中,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在应付上级政府和公众,未真正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我国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面对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应全面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听取各方意见,明确各方责任,制定可行性措施。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要做到爱护保护生态,让社会群体切实感受到政府实际行动的效果。

4.高校学生自评生态文明素质状况分析图2显示:10.21%的高校学生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非常好;45.70%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好;36.38%认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为一般;剩余7.7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比较差或非常差。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自评还是不错的。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在影响因素中选择“家庭”、“成长环境”和“朋友”的比例是较高的,尤其是“家庭”这一项,比例高达82.3%。这说明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亲属尤其是父母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子女的一生;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在生态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形式化,缺少专业的教师任教,生态宣传及专业活动组织不足,无论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亟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84.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现状是“不重视,这方面工作较少”。就高校的生态教育工作而言,81.7%的被调查者表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及其践行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成立生态环保社团组织。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校生态教育工作已做得很成熟,我国高校可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学校生态教育,设置相关生态课程,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组织并带领学生参与环保活动,逐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及参与生态行为的机会与能力。根据调查数据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见表7),T值为1.60。这份数据表明,高校学生个人生态文明素质与性别关联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相上下,生态文明素质不会因为性别之差而有明显差异。

5.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本次调查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请谈谈您对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特有的角色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者,其态度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2)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责任,企业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其核心价值体系中,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盈利的同时,也要对生态保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3)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社会组织要利用其“人员多、涵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组织环保活动,传递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提高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4)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因此,大众传媒应利用自身优势传播正能量,呼吁公众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此次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高校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现状有客观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但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实践行为表现得却不尽如人意,总体水平尚待提高。(1)高校学生的生态保护知识水平不高、认知不明确,对基本的生态知识和政策缺乏关注和了解。(2)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虽已觉醒,但生态责任感不强,不能主动将自身纳入保护生态的角色中。(3)高校学生的生态行为虽已养成,但明显滞后。日常生活中,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与其掌握的生态知识、生态责任往往是脱轨的,不能很好地将生态道德情感、意识、准则等应用到实际的生态行为中。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logistic回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9702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同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把其思想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是对中国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提升国家治国理念的的长久之计,大学生需从自身和点滴做起。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数据来源塔里木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的“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Scheeffer抽样公式,确定300份调查问卷,涉及到6个学院学生,其中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7%。

1.2 变量说明

本文将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归纳为3类共18个,分别为个人基本特征、生态文明建设认知情况及意识行为情况。具体变量的选取与赋值如表1所示。

2 调查描述性分析

本次调查考虑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会有所不同所反映出的意识行为也会成为影响因素,故调查共涉及6个学院三个学科(工科、农科、文科),其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汉族占616%,少数名族占38.3%。从概念情况和认为与大学生的关系来看,分别有36.3%和33.3%的同学对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知道一些,说明当前学校对这部分的

教育没有很好的推广,在学生的意识中没有很好的体

表1 各变量的说明及赋值说明

自变量名称自变量定义赋值变量符号

性别男1,女2X1

民族汉族1,少数民族2X2

所属学院经管院1,水建院2,人文院3,植科院4,生科院5,研究生6X3

概念情况不了解1,知道一些2,比较了解3,非常了解4X4

与大学生的关系没关系1,离我们很遥远2,仅仅有关系3,紧密相连4X5

主要是谁的责任政府1,企业2,媒体3,每个人4X6

对学校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满意1,一般2,比较满意3,非常满意4X7

对活动的认知无意义1,意义不大2,有意义3,很有必要4X8

政府做得如何不关心1,无作为2,有效3,影响很大4X9

对社会作用的看法非常大1,较大2,较小3,无作用4X10

生活环保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1

学校垃圾处理行为随手丢弃1,先拿着,找到垃圾桶丢弃2,周围没人就随手丢掉3,扔到附近4X12

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找政府机构反应1,联系媒体曝光2,周围的人抱怨一下3,视而不见4X13

用餐环保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4

宣传行为经常1,偶尔2,很少3,从不4X15

对于学校生态文化是否愿意出资非常愿意1,比较愿意2,不太愿意3,不愿意4,X16

愿意参与形式出钱出力1,出钱2,出力3,既不出钱也不出力4X17

环保产品购买行为经常买1,不一定2,不会买3X18

现。在选择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时有42.7%的同学没有很好的选择方式,只是和周围的同学抱怨一下,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存在学校反映问题渠道不健全的情况。在是否会购买较贵但环保的产品,有59.3%的同学选择不会买,一方面说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消费情况,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其他因素反映情况较为平均。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现状

图1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水平

由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和4的数值分布比例较小。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好的从自身现有的知识去理解生态文明,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在校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知识更新以及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价值观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情况。

3.2 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6.0,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分析结果来看:

(1)个体特征中民族和学生所属学院对大学生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由描述性统计可知样本学生均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学院,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学生受教育背景不同,少数民族多受语言的限制在升入大学前多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汉族学生由于没有语言的限制,接触和接受知识的面相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宽和较快。不同学院针对专业性质对一些知识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而性别则对意识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男女学生接受的知识教育是一样的,反映出的认知不会相差很多,这与调研实际相符。

(2)认知情况中与大学生的关系、政府做的如何、学校垃圾处理行为、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用餐环保行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说明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时候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地位和在其中的作用甚至有部分同学仍有错误的观念认为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在政府作为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自己独立的看法,这种看法不单单停留在个人和身边的小事上,而是时刻关注着政府,同时也是对政府的监督。学校垃圾处理环保行为、选择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用餐环保行为,说明当代大学生校园环境道德认知参差不齐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甚至部分大学生的校园环境道德意识浅薄。

(3)意识行为情况中宣传行为对大学生意识存在显著性影响,这与环保行为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态度相一致,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持积极态度。而对于学校生态文化自己是否愿意出资、参与的形式、环保产品购买行为则不显著并且系数为负,究其原因这些都与经济因素有关,说明大学生在经济方面还是保持了相对保守的态度,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际调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状以及反映出的问题,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还是有待提高,尤其是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生态文明实践行为需进一步提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统一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不同民族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学校统一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建立健全校园生态文明的回应机制。对于大学生反馈的有关生态文明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但能够提高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无形的加大了各个层面间的互动关系。

(3)开展多形式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能够从知识层面作出对生态文明的判断,但就调查结果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所以学校更应该通过集体的主题活动,来逐渐的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实现知识到意识,意识到行动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黄平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

[2]彭秀兰.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11,(04).

[3]柳亚.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08).

[4]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

[5]张孟思,曾天宇,等.人学生内隐及外显环保态度的调查研究[J].礼会心理科学,2013,(05).

[6]郑水清,赵彦军,张静.“低碳”视域下学生文明生态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

[7]冯之浚.树立科学的生态观[N].经济参考报,20130520(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