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碳经济的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12 10:58: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低碳经济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低碳经济的概念

第1篇

内容摘要:狭义的低碳经济关注于如何避免温室空气的排放,广义的低碳经济则着眼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文章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只关注于资源利用问题,还在深层次上涉及平等、正义、民主问题和人类思想观念上的再定位。然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面对低碳经济进行考察都不能脱离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线。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内涵 研究难点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1988成立以来,在其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4次评估报告中先后指出:近百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0.3℃-0.6℃;当前出现的全球变暖不太可能全部是自然界内部造成的,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限制,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 3.5℃;从1861年开始,地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变暖,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 0.6℃。在全球范围内20世纪90年代是最热的十年,原因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目前地球上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比过去一万年中任何一段时间都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去 6.5 万年中任何时间都高,比工业化革命前高 35%。温室效应使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过去100年(1906-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0.74℃;过去50年中,平均气温是过去500年和1300年中的最高值。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并由此初步得出:人类活动引起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温暖气候相关的疾病蔓延以及极端气候等灾难性影响,其变化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基于IPCC报告中的结论,为避免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1992年5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稳定在一定浓度水平上。在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 为各缔约方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在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上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尽管协议没有在所有缔约方中达成一致,但在发达国家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行动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长期目标、资金和行动透明度问题上达成重要共识。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改变目前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本文试图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什么、涉及哪些问题和如何评判等方面对低碳经济进行介绍、分析,为理解低碳经济提供帮助。

低碳经济的概念

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在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产出)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尽管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的主旨是降低碳排放量和保障其能源安全,但其对低碳经济的定义显然并没有仅局限于这一目标。

国内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鲍健强等指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金涌等(2008)认为全球性化石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成为重要的焦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刘传江(2009)等指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冯之浚(2009)等指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为了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其基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段红霞(2010)认为低碳经济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化排放的发展,是一种高能效、低资源消耗和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模式。

在上述阐释基础上,本文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共同之处在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其不同之处在于狭义的概念集中于“碳”本身,广义的概念则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中所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狭义低碳经济要实现的目标是短期目标,广义的则是长远目标。某种程度上,狭义的低碳经济是广义低碳经济中最迫切实现的部分目标。

低碳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第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从低碳经济狭义的概念看: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从能源使用入手,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建立一种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地球继续变暖现象,从而避免人类遭受由此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这就要求各国致力于如何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高碳能源,扩大低碳能源的使用,促进产品的低碳生产开发和消费、控制全球的碳排放量。从广义的低碳经济来看,其要求是利用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减低资源的消耗,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推动低能耗产业发展,限制、缩减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同时促进高能耗产业向低能耗产业转型,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第二,低碳经济是经济制度变革的方向。需要在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应该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减少燃烧的副产物向大气中排放”。这涉及到建立各种能耗要求标准和减排规章制度(如对于汽车排放进行限制的“欧3、欧4”标准)、有利于低碳经济的税收和财政政策(如国内对符合低排放标准的减免消费税规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如英国的能源白皮书)和国家间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和政策(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其关键是制度创新。

第三,低碳经济是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面对地球环境的恶化,在更深层面上,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不仅要从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基本权利角度资源利用问题,还要将个人自身世界观、价值观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再调适,为低碳经济建立意识形态上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自觉、理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行为和关系,这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一种前瞻性和预警性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和个人间资源利用的权力问题,不仅是如何处理全球范围内的负外部性问题,触及到民主、公平与正义等人类最根本的诉求,包括对民主的重新认识和包括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的正义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和人之间的公平生存与发展权。如果世界观、价值观不能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就不能建立起相应的意识形态,也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够在制度和技术上有所创新,新的制度和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成本也会大幅升高,难以获得理想的绩效。

低碳经济的研究难点

以现代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社会发展,作为人类主动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追求财富与效率的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从自然规定性中的解放和主体性的提升。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进行,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却再次面临着来自自然的严峻困境与挑战。地球存在几十亿年以来,其气候环境也经历了漫长复杂的演变,但真正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甚至消失的是其上的物种而不是地球。今天的低碳经济出现不是要拯救地球,而是要拯救人类。如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遇到来自自然的威胁,低碳经济也不会面对如此迫切的需求。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面对自然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一种解答,其理论体系也应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相协调的目标,如果背离了这一基本目标,低碳经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现有自然资源能够在当代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跨代选择。

如何处理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和自然的关系无疑贯穿于低碳经济的始终,对低碳经济选择和评判的基础也是生存发展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但目前对于生存与发展问题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可量化的理论体系。首先,对于生存和发展根本的价值判断就存在不同看法。其次,对于自然环境中人类生存问题主要考察内容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仍不成熟,作为研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探讨。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资源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较为缺乏。时至今日,这些基本理论的不完善意味着关于低碳经济有大量的基础工作亟待深入,其发展面临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结论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影响低碳经济的因素不仅局限于经济一个范畴,在涉及到政治、外交、哲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同时,还依赖于物理、地理、工程等诸多自然科学的支持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同时其自身的演进也有待于跨学科研究的融合与碰撞。但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仅限于地球,就此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在面对任重道远的现实的同时也具有紧迫性。但无论怎样,发展低碳经济都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气候变化权威报告―IPCC[J].中国水利,2008(2)

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简介[J].中国水利,2008(2)

3.解振华.哥本哈根会议取得两大重要成果[J].创新科技,2010(1)

4.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nergy, Feb,2003[EB/OL]. Http://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

5.黄卫华,曹荣湘.气候变化:发展与减排的困局―国外气候变化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6.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7.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8.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9.金涌,王,胡山鹰,朱兵.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

10.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5)

1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12.段红霞.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2)

13. 肯尼思•J•阿罗.全球气候变化:对现有政策的一项挑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焦化化工 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则必须基础的满足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加工条件,在低碳化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能源技术的创新,不断的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的改革清洁能源的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有着基本的保护,同样也能够间接的降低社会经济成本,是近代资源利用方式的主流经济方式。而针对于高碳加工的焦化行业来说,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影响下,必须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路线,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交换过程中以及分配过程和消费等过程中,必须实现低排放的工作需求。

一、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发展指标

走低碳经济的发展路线,则必须扩大资源的供给,不断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要从工作流程中出发,做到节能减排等优秀工艺,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产品的质量也要做到基本的保障。

(一)焦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要达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首先从焦炉的清洁生产出发,在进行焦炉生产的过程中焦炭需保持最基本的清洁生产,其次要从资源的利用方面出发,在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在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做出相应的成绩。在当前时期,炼焦的低碳运行目标也做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吨焦耗水不得超过每吨1千克水,生产能耗不得超过每吨90千克油当量,污染物的排放最基本要降低百分之十五,吨焦减排起码达到50千克油当量。2.从炼焦煤的资源下手,可以将高挥发分弱粘煤比例调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力图研发非炼焦煤的利用科学技术。3.从焦炭质量的评价体系上出发,按照不同高炉级别的焦炭质量相应的制定新的质量评级体系。

(二)焦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我国焦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焦化行业的地位得到了最基本的确立,出现了各种性质、各种规模、各种装备以及各类管理水平的焦化企业,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新生产技术和新工艺流程的要求,及节能减排、低污染控制等方面上,出现了共同一致的发展目标,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要从企业的政策以及企业的生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

首先要从政策出发,严格的执行国家给予焦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力度,使焦化行业能够得到稳定、科学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在进行政策的推行中,加大企业的发展监控手段,使得企业生产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以及长效化。其次要从企业的生产技术下手,对焦化技术中的低能耗、低污染、高利用方面做出相应的成绩,当然也要对炼焦煤的资源利用、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炼焦生产的节能新技术等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三)焦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导向

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开发节约能约、实行低污染、实行低能耗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技术是当今世界焦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趋势,在此世界各国也相应的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德国为首的欧洲焦化产业研发出了巨型炼焦反应器,日本焦化产业研发了高效率、低污染的炼焦新工艺。同样在我国,针对于我国焦化产业的基本情况,我国应该从捣固炼焦出发,从炼焦新能源出发,从焦化清洁生产出发,研发出新型的焦化工艺流程、工艺技术。

二、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调整方向

(一)大容积焦炉的开发利用

在进行焦化过程中,如果焦炉碳化室的容积能够增大,吨焦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减少,所以说大容积焦炉的开发利用是低碳经济下焦化产业的一大亮点。我国的6米焦炉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63米的焦炉在太钢、马钢、首钢等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此我们还是要加大对大型、特大型焦炉的配煤结构、使用寿命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争取做到低成本、低能耗的生产要求。

(二)产品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规范调整

在对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我们也不能够忽略焦化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效益研究,在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相应的调整:1.致力于大型高炉冶炼与焦炭质量相关关系的研究,按照焦炭的产品质量相应的制定合理的要求。2.致力于捣固配煤基本原则的研究,使得捣固焦应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3.致力于焦化产业规范化以及产业集群化方向的研究,加大产业的竞争力。

(三)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利用

随着我国区域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焦化生产工程中的影响,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事宜。煤气流程再造首先可以对我国一些独立的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放散的富余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其次可以对我国的煤气回收、脱硫、脱氮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第三可以加大对焦炉中优质碳、氢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第四可以促进焦化多联产技术等的开发利用,第五可以促进我国焦化煤洁净、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焦化生产等,所以说,煤气流程再造的研究迫在眉睫。

(四)焦化管理的规范合理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对管理创新也有着促进的作用,焦化管理的合理规范对焦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笔者在此对焦化产业的管理层面有着以下几点建议:1.从焦化生产的工序关系下手,对设备进行高效的利用,降低工序能耗,提高经济效益。2.致力与粉、渣、水等副产物的循环利用,真确做到资源的百分百利用,得到最高的经济受益。3.大力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研究新能源,同时也要大力的研究弱粘煤的合理利用等,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成为当前焦化产业的主流发展核心,希望焦化企业在此能够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不断的研发出新的技术,使我国的焦化生产达到低碳经济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型景观设计,园林景观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开始重视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人类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于是便提出了低碳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在政府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作出了明确承诺。低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建设、景观设计中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成为一种趋势。

二、低碳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低碳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生活,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低碳城市的主要思路包括减排和碳汇(既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而城市绿色园林景观系统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碳汇必然成为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色园林景观具有固碳释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等作用,同时又可作为为重要的低碳教育与展示基地。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低碳效应,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从目前现状来看,城市建设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性正逐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景观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也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确认和肯定,低碳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设计师对项目的设计及材料运用也非常重视,而城市市民也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绿色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建设宜居的生态低碳城市是当前景观设计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三、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1、城市雨洪管理

我国城市的雨洪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雨水多直排入排水管网,这对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许多城市一下大雨便是泽国一片。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雨水资源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在缺水的城市,大量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出,而雨水过后又会出现城市大量缺水的情况。城市中的园林景观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水、储水、净水和补充地下水源的作用。例如城市园林中的绿地系统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调蓄和净化,并使之通过自然渗透补充地下水源。这样不仅可缓解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的巨大压力,减少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减小,建筑和硬地增加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气温的升高会使城市的耗电量加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园林绿地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遮荫可以降低城市的地面和空气温度,形成明显的城市“冷岛”。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园林的“冷岛”穿插于城市“热岛”之间,可有效地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大量减少城市耗能,并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

3、生产性景观的应用

生产性景观通常既可以起到可以提供能源,又能起到装饰性景观的效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家庭园艺园、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这些景观多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既显人工之美又显自然之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通常可以看做一个大地景观的作品,其设备优雅的外形和有序列的排列可以成为城市中富有标志性的景观。同时它们提供的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也可提供城市能源的消耗,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城市农业景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参与、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也有一定的产出功能,提供满足部分城市农产品的需求,减小产品的运输成本、运输路程,从而减少碳排放。

四、城市风景园林的低碳措施

下文在微观层面列举几个具体的低碳措施。

1、森林城市建设

碳排放量和吸收量,与当地的自然地貌、自然资源和生态效应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森林不单只停留在美化城市的功能,城市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打造低碳城市过程中,显现出它的作用。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万亿的二氧化碳,其中1.15万亿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所以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此外,森林城市在降低城市温度和热岛效应方面效果明显,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城市景观照明系统

随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应的景观照明耗电量也激增。LED灯以“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灯,适合一些功率较低的景观灯。此外,广泛应用于发达城市的太阳能景观照明也是很好的低碳措施。

3、鼓励公共交通

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轨道交通和公交交通成为市民乐意实用的出行工具。此外,自行车的公用化,将是实现低碳城市重要的推动力。如果能推广到城市范围,能够极大的降低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率,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

4、清洁能源与风景园林

低碳城市将逐步摆脱对与石油的依赖,革新城市的能源供应系统。风能、太阳能和水里发电将被广泛使用。相关能源收集设施,如风车和太阳能将可以与结合景观设施造景,风车和太阳能板的放置场地既可以作为发电场地,也可以作为绿地,供人游玩和观赏。

5、生态措施与水

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沙漠化防治都与景观息息相关。屋顶花园将加大雨水收集的绿地;生态湿地将净化工业和生活产生的污水;沙漠化的防治与风沙抵御将依赖更多的防护绿地。

五、低碳概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

在对园林景观的低碳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之后,并总结实际项目操作,得出以下几点低碳设计原则:

1、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认真全面的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民俗民情。不同地域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与居住习惯,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就要充分的了解他们,并结合项目所在具体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研究,不能盲目的设计规划。

2、遵循项目所在地块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对其加以保护

例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公布了年度专业奖项,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获本年度最高设计奖――杰出奖。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倡导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3、生态景观、低碳设计

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才是我们未来完美生活的追求目标。

4、合理控制成本,合理低碳化。

合理控制项目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因此,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景观成本控制概念。

六、现状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被打上了低碳城市的标签,但是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实践,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

现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有悖于低碳原则的设计值得警惕。过分追求精致化的园林导致园林景观的高维护率,植物种植时过于追求其观赏性而忽略其生态性;大量兴起湿地公园的建设,却只关注于其游览观赏性而忽略其真正的生态价值;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导致现在的园林使用年限远低于设计预期。这些无疑都降低城市园林绿地作为“碳汇”的功能,有时甚至使其成为“碳源”。希望通过更多的关于低碳设计的探索,使低碳的概念成为每个设计师设计时的一把标尺,真正地将低碳落实到实际设计中。

第4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 低碳经济 节能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由于早期对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仅以有用为主,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更好的开发新能源、挖掘节电潜力,有效减少电力损耗,早已成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1、强化对电力系统的宏观调控

1.1 加强对小火电的管理力度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拥有众多的小火电机组,这种小火电机组的缺陷就是效率低、能耗大且污染较为严重。例如大型的火电机组的耗煤290至340克/千瓦时,而中小机组则需要耗煤380至500克/千瓦时,而5万千瓦的大型供电机组耗煤为每千瓦时400克。从中可见容量不同的机组间的巨大差异,同时小火电机组向空气中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碳在电力行业的总排放量上所占比例也较大,其污染较为明显。在当今社会逐渐节约化发展的情况下,部分小火电机组已经相继关停,仅有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的狭隘思想,地域保护较强,致使其实施不到位,这明显与国家经济发展相悖。

1.2 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通常我们将常规能源以外,具有环保、节能、并能够循环再利用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以及氢能等称之为可再生新能源。针对当前我国的能源发展现状,我国不断增加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近年来,我国的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发展逐渐加快。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还应做好能源发生电网与再生能源电源间的影响,进行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强化电网调度,以减少新能源的入网后造成的负面影响。

2、促进管理节能力度

电网的优化运行,应当通过分析计算系统关键节点数据技术,并制定优化运行方式,据此进行电网的运行调度。

利用错峰方式进行负荷安排,进一步提升负荷率。负荷率越大的电力系统,供电期的负荷波动也就越小,电能耗损也就越低。因此,应当保证系统内负荷的时间均衡,尤其是针对大型负荷供电区,要尽量采取错峰使用,实现供电时段总体平衡。进一步实现系统负荷的总体平衡,保证电网运行三相、电网运行环节间负荷、变压器等主要等负荷平衡,促使设备与系统维持在经济运行状态,减少设备与电网耗损。

3、降低电网耗损,增加技术改造力度

除去发电机与其动力部分的电力系统,可将其归属为电力网的范畴之内,电力网所涉及的范围囊括了绝大部分电力系统,降低电网耗损有利于达到电力系统节能的目的。可利用高电压等级进行供电,在同等电量的输送情况下,电流越小、电压越高,线损也会越低。为了降低耗损,可进行电网的多环节技术改造。利用多回线路与环形线路供电,缩短线路迂回供电,部分电路在不使用时要断开电源,降低耗损,提升导线的绝缘水平,降低漏电与传输损失。实施无功补偿,利用发电机来提供电力系统无功,或同时采用补偿的方式来补充系统无功需求,并对一般变电站母线进行集中补偿,以提升电力设备利用率。

4、提高对电力变压器的节能的重视程度

合理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尤为重要,一般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时,其负载率一般保持在60%左右。一旦容量过大,就会出现明显的空载损耗增加;而容量过小,又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加重损耗,不但增加了投资,还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可调容的变压器,根据负荷大小来调节容量档位,借此实现降低空载耗损。或者选择节能型变压器,利用新型铁心材料,改变传统叠片设计结构,降低噪音与磁阻损耗。虽然该种变压器的一次性价格投入较高,但其经济效益极为明显。

5、节能的其他途径

普及全民节电意识,加强节约用电宣传。并采取管理和技术的相应节电措施,对厂区、宿舍区和住宅等实行单独计量,并针对大范围供电系统采用分表分摊和总表控制等管理措施,以减少由偷漏电而造成的电能浪费。在照明器上采取容器并联,以降低电压与电能损耗。并就此实施负荷终端无功补偿。

对于照明灯的使用过程中,应普及节电装置或节电开关的应用,按照照明工具的具体使用情况,例如:照明亮度要求、时段等适当设置照明开关,避免长时间无间休用电,缩短用电耗损。而公共场所或是室外照明灯采用光电控制或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装置,使其既可保证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也能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6、推动新节能技术的积极开发

使用燃料电池,并将其逐渐推广开来,这种燃料电池与一般电池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它是利用天然气、煤气和氢气等向负极的连续输入来实现的,并且燃料电池可连续输出电能,实现50%的电能转换,起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利用超导技术进行新技术的积极开发,电力超导技术主要利用金属导体电阻的特性,它随着电阻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小,并在其温度处于极低值时,电阻为零,这也就是常说的超导现象。由于超导体具有良好传导性能,一般工程上的输电损失约在10%,为了降低输电损失,可使用超导电缆进行输电供应,这种电缆在电力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7、结语

总之,挖掘我国电力系统的节电潜能、将电力系统损耗降至最低,进一步提升供电效能,早已成为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稳步提高的关键。本文笔者主要从降低电力系统能源损耗入手,并就电力系统的技术改造、宏观调控和调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5篇

刘燕(1993.10-),女,江苏镇江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学。

肖沛景(1995.08-),女,江苏无锡人,本科,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努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展开论述。首先,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几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引导树立低碳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关键词:我国;低碳经济;低碳理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

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人类必须要探寻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至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很多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

何谓低碳经济呢?目前学术界并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2010)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全球共同愿景。”陈诗一(2012)在《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中指出:“低碳经济为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既考虑发展又考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上述概念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影响下,所实施的一种低污染、低能耗的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策略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在各方面始终积极作出不断的努力。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树立低碳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要树立低碳理念,低碳理念的树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无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有效的对低碳理念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更多的低碳知识,最终树立低碳理念。唯有人民群众普遍树立低碳理念之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建立低碳理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引导广大的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低碳生活方式,诸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电、节气,要积极的购买低碳产品等。各地在建筑设计方面也应该积极提倡进行节能建设,通过安装节能控制装备等方式实施建筑节能等。

2.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不适于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要想发展低碳经济,让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持续下去,必须要尽快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可以说,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必须要积极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应大力发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在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应积极鼓励人们投资低碳产业,对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应积极引入节能和污染处理设备,尽可能的降低传统工作生产方式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拥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所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粗放型、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尽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含量的提高有效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无数次的实践中均得以有效的证明。在未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有效的运用于生产当中,以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完善制度以及政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政策。例如,尽快与世界接轨,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制度。对于那些超出碳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要予以严厉的处罚,而对于那些严格控制碳排放的企业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企业,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也需要予以一定的照顾。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实施免税或减税政策。通过相关制度及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在未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不断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要在很多方面继续作出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措施积极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以更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1.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2.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

[2] 陈诗一.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经济研究.2012(08)

第6篇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升级、清洁能源的应用等手段和措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最初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中,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后被各国逐渐重视和采纳。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

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宏观调控关系所有法律规范的统称。其主要反馈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包括了财税法、计划法、金融法三个方面;其调整对象的地位一般是不平等的,其一般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有的时候也有相互合作的关系。

(三)低碳经济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是在减少碳排放量,优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保护我们共同居住家园的目标。在其实行的初期,由于经验和技术的局限,有的甚至由于利益的问题会导致出现阻力,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稳定、长期的手段和措施加以保护,宏观调控法就是保障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的有力措施之一。首先,宏观调控法,对低碳经济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法的指引作用包含了确定性指引和不确定性指引,宏观调控法对低碳经济的实现也有着指引作用。其通过规定低碳经济实现应该具备的模式和条件,指引经济发展,引导经济向着低碳经济的目标迈进。其次,宏观调控法,对低碳经济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保障实施作用。宏观调控法,通过规定适合低碳经济的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通过规定必须做的事项,规范未达到甚至破坏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惩罚措施,保证宏观调控法中低碳经济相关规定的实现。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宏观调控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亟待解决,接下来将分析低碳经济视角下,宏观调控法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现行的宏观调控法对于低碳经济实现的激励和支持力度较小,不能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只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现行的税收制度,虽然有对于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激励需求。其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适用范围小,并且比较分散,对于低碳经济实现的激励效果不明显。比如说消费税中与环境有关的课税税种只有、个,与低碳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和税目就更少,不能起到对低碳经济的激励和扶持作用。其次,现行的宏观调控法对于低碳经济的规定可操作性较低,缺乏强制性规定,导致违法成本较低,对企业的约束力度不够。现行的立法虽然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有的甚至在法律出台的时间方面早于国际水平,但是这些的规定大多数限于原则性要求,实际的执行性和操作性较弱,对企业的强制和约束不够。第一,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规定,其规定多限于节能方面的规定,而对于减排的具体数目就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比如说对于温室气体的具体排放量就没有进行规定,导致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降低。第二,关于节能减排、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约定的违法成本较低,未能有效的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最后,缺乏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制度性规定。比如说对于碳税制度,这在国际上已经成为趋势和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还有关于碳金融制度、碳交易制度等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涉及,但是在国际上特别是发到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并且成为阻止我们进行交易的贸易壁垒。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宏观调控法的完善建议

第7篇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经济效益;九寨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概念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低碳经济概念的影响。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关于“走向低碳的旅行与旅游业”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2010年国务院推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表明了政府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对旅游业进行调整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虽然旅游业作为三大产业中的“无烟工业”,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旅游者与旅行社的不规范行为使得碳排放超标,严重破坏了原始森林、旅游景区等环境。本文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名录之一的九寨沟为例,分析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对九寨沟的经济效益影响,探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现状

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的现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九寨沟在旅游景区与旅游业中强大的影响力来说:九寨沟处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有着“童话世界”的誉称;而且作为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在国外友人心目中也有着美好的形象。例如:澳大利亚青年大使发展项目的志愿者艾米与蒂姆每年都要到九寨沟为游客讲述环境保护课程,这足以可见九寨沟的世界地位。且从九寨沟每年的游客量数据来看,九寨沟1984年的游客量只有仅仅的27529人,到了2010已达1700297人,年均增幅达17.19%,这足以看出九寨沟对全球各地游客的吸引力。

第二,九寨沟景区管理局高瞻远瞩的措施使得旅游景区与景点都保持完好。1999年,九寨沟旅游景区开始实施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保证了九寨沟的空气质量;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九寨沟的汽油与柴油年使用量在2007年达到高点后,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的降幅分别为6.47%与37.48%;同时,九寨沟每年在交通道路与工具分别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从2001到2010年已分别累计投入2105万与21045万。同年,九寨沟管理局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完成退耕还林(草)6000亩;2001年,九寨沟管理局关闭了景区内所有宾馆,实行“沟内游、沟外住”,减少了游客食宿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措施使得九寨沟的各景区与景点都保留着最原始的面貌,环境依然优美,生态依然平衡与和谐。

三、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对九寨沟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影响

(一)低碳旅游概念符合当前九寨沟的管理理念

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自身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碳排放量,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如前所述,九寨沟景区管理局早在1999年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景区与景点的环境与秩序;例如: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统一采用绿色环保观光车的措施,有效控制了汽车尾气排放、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培养植物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与制造氧气的功能,创造二氧化碳的自然吸收器与净化器、对游客住宿采取“沟内游、沟外住”的措施,且控制景区游客数量,降低人呼吸与其他行为的碳排放量、对垃圾采取打包运往外面处理等措施。九寨沟的这些措施与低碳旅游的本质意义不谋而合,因此,在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完全符合当地的经营理念,降低了沟通与磨合成本,有利于低碳概念更快、更深、更好地渗透于理念中。

(二)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沟的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用的资源远远少于其他行业,并且旅游业的许多资源都是可以循环与永续利用的,因此,发展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将使得九寨地区的经济更健康、更好地发展。第二,无数次的实践证明:低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低碳旅游概念有利于促进景区与景点环境的改善,而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将有利于九寨沟旅游业的循环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且也大大降低了景区与景点的环境维护与修复成本,形成更深层次的利益机制。第三,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附属概念,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将大大推动九寨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三)低碳旅游有利于催生与带动九寨沟景区其他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行业链条,旅游业的发展将深深影响与带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景区的住宿与餐饮业、拍摄业、游乐场等等。而低碳旅游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提出将会催生一部分与低碳旅游概念相关的行业,而这部分行业的发展与九寨沟的低碳旅游业形成良性与循环的产业链条,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景区一些行业也会因为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对原先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形成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更快地带动景区经济的发展。

(四)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九寨地区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创新,形成新的经济热点与发展点

低碳旅游在九寨沟的全面推广与普及会大大改变景区及周边地区的衣食住行模式,例如:交通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碳排放量较大的汽车、摩托车等方式转变为电动车、三轮车及其他交通方式;住宿上由原来的水泥建筑变换为竹房、草房等;餐饮方面由大鱼大肉变为清淡的习惯;而这些方面的创新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点,促进九寨沟旅游业往更高层次进步。

(五)低碳旅游有利于带动景区的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与概念,其发展不仅仅带动其他行业与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另一部分人的就业,特别是当地大学生。因为低碳旅游相对于平常的旅游模式,其含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含量,所以,其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将带动景区的新一轮就业潮,继而提高生活质量与水平。

四、目前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然,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并不是一帆风顺,就目前的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游客与当地居民素质不足以推动低碳旅游概念的全面普及。虽然管理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低碳控制措施,然而由于四川九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全面,环保意识也比较薄弱。例如: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游客的选择出发点不是因为环保,更多的是因为舒适、方便与价格;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上,游客几乎都是出于居住条件的舒适、空调及电视等设备是否健全,完全忽略了低碳与环保的概念。同时,在短途旅游中,大部分旅客为了方便,选择了会带来更多碳排放的自驾出游模式。游客与居民素质和环保概念的低下使得九寨沟推动低碳旅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第二,九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与水平。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先有低碳经济,再有低碳旅游。因此,在低碳旅游大力推广于九寨沟景区前,首先要发展九寨地区的经济与低碳经济水平,这将极大关系九寨沟低碳旅游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九寨沟地处四川地区,经济基础与实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而技术创新也不如东部地区;为此,其阻碍了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

第三,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加强。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广需要配套设施的加强与完善,而从目前九寨沟的设施现状看,对低碳旅游的准备有待加强,例如:交通、住宿、污染处理等方面。这其中有当地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完善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是当务之急。

五、解决对策

(一)加大低碳保护宣传力度,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环保观念与意识的薄弱是九寨沟发展低碳旅游的障碍之一;而如何解决该问题,提高剧名与游客的环保与低碳意识,就需要政府、媒体以及企业加大对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让践行低碳旅游不仅成为公民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一种责任,更让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在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之前,九寨沟便在低碳交通设施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在景区内强制推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绿色环保观光巴士、修建徒步栈道、推广自行车骑游项目;这些行为既丰富了景区内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且又增加了低碳旅游的乐趣与低碳旅游的环保性。与此同时,九寨沟旅游管理局在编制《智慧九寨专项计划》过程中,又在九寨沟景区内先后举办智慧景区研讨会、发展低碳旅游和如何进行低碳管理的专题讲座以及发展低碳旅游国际论坛,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研究探讨了低碳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对低碳旅游知识进行了宣传普及。

(二)创新与发展低碳旅游的衣食住行方式

衣食住行方式的选择是旅游的重要支撑,也是低碳旅游能否成果推行的关键。据相关数据显示:衣食住行在旅游业总能量需求中占50%的比重;因此,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低碳节能,对九寨沟低碳旅游业的节能空间很大。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差别很大;不同环境水平的基础设施和景区、不同类型的食物以及不同环境标准的酒店等各种旅游消费方式,其所产生碳的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建议旅游者尽量以短距离目的地来代替长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尽可能选择以火车等地面交通方式代替航空交通工具;在旅游目的地,可多采取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同时,游客在住宿的时候,尽量选择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多考虑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并且节制欲望,学会节约,尽可能的不浪费能源,不制造太多的垃圾,为旅游生活做减法。

(三)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九寨沟低碳旅游的发展制约因素很大部分就是经济因素;可以说,九寨地区经济的落后极大地阻碍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推广。因此,发挥特色产业,吸引外资,促进当地的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低碳旅游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焦瑞,陈秋宇.九寨沟对我国全面推行低碳旅游发展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1.

第9篇

“低碳经济”的热潮,似乎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然后贯穿了整个2010年宏观经济转型的语境。

现象

千树万树“低碳”开

“低碳经济”的热潮,似乎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然后贯穿了整个2010年宏观经济转型的语境。

在地方政府层面,低碳经济首先得到了大力追捧。在低碳概念风行的热潮中,低碳示范区、低碳产业园、节能环保园,甚至零排放示范区遍地开花。

不少省、市、县各级政府争建低碳园区,此起彼伏。低碳产业园,俨然已成为很多城市期望以产业撬动整体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然而,正如所有新事物的实施初始,其间无序开发与方向探索兼而有之。

有媒体报道表示,如果仔细盘查各地“低碳园区”中入驻的企业,就会发现不少“低碳园区”不过是以往“工业园区”的“新瓶装旧酒”。比如,山东某个“低碳产业园”,首批落户企业分别是精密滚动体项目以及汽车转向器项目,园区发展的定位则为“重点发展有色金融加工和汽车零部件加工”。

另外,很多地区对于低碳技术的概念还未厘清,导致“低碳”名号往往名不副实。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争建“太阳城”,无论太阳能在当地所使用的能源总量中所占比例是否达到国际标准,不管城市是否聚集了一定数量、规模以上的企业,就开始自冠“太阳城”名号。

此前还有消息称,多个省市正在加紧步伐,集中上报“低碳经济示范区”。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此前确定的研究试点地区是12个,目前仅仅批准了一部分,目的是为下一步低碳经济试点的研究做铺垫。

作为能耗量第一行业的房地产行业,也掀起一场高调的变革,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房价问题的时候,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启动企业转型战略进军低碳地产。2010年以来,万科、恒大、保利、招商、远洋、金地等房地产企业开始高调竖起绿色低碳的旗帜,将低碳房产设立为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不仅房地产行业,短短时间之内,各行各业的产品都挂上了低碳的标签,“低碳食品”、“低碳服装”、“低碳住宅”、“低碳装修”等林林总总产品“忽如一夜春风来”。

同样,资本市场对于低碳概念的热情也丝毫不减。2010年“两会”开始之前的一个月里,低碳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之后开始了持续的上涨步伐。

背景

炒作行为已引起争议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9年12月,经过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增温发酵,低碳伴随着中国颁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排40%到45%的指标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2010年“两会”初期,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进行小组讨论,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成为“一号提案”,备受热议。

不过,在中国,早在低碳经济概念出现之前,近年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概念已陆续兴起。和“低碳经济”概念一样,它们更多的是被一些行政官员将低碳当成拉动地方经济的法宝。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口号层出不穷。然而,这个人人都能说上两句的概念经过媒体的放大后反而显得有些空乏。

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认为,低碳经济已上升到经济模式的高度,它来源于西方,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行为的一种反思。这种经济模式,将极大打压工业经济,在发达国家可行性比较强,但在发展中国家则不然。我国不主动提“低碳经济”,而是说“发展低碳技术”,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可让我国在国际磋商中争取主动。

“如果热炒低碳经济,甚至让它上升到国策高度,将带来严重问题。”费维扬以多晶硅为例说,太阳能技术的一个关键就是多晶硅。前几年由于热炒多晶硅,国内涌现出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多晶硅项目的热潮,最终导致出现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恶果。费维扬再度警醒人们,低碳虽热,但不要盲目跟风。

然而,对此现象,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经常有人问我,因为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概念提出来是不是在被西方人利用?大家对气侯变化问题的关注都在被炒作?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炒作,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这是我们未来必须选择的道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梅凤乔这样表示。

在复旦大学的一次讲演中,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的发起人和学术委员会主席、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则直白地说:“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炒作。”

在他看来,炒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一,低碳经济的理念需要普及,很多人还没有弄懂什么是真正的低碳经济,有些地方喊得很凶,去了一看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第二,这也是理论研究的需要。

焦点

“伪低碳”鱼目混珠手法

现在,“低碳”一夜风行,“低碳经济”光芒万丈,但其理念也在喧嚣之中面目模糊。本刊曾制作相关专题,仔细分析过那些“伪低碳”行为。

这其中,首先是假借“低碳”之名营销贴金行为。比如,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建筑”一夜风行,敏感的商人总是能在一瞬间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卖点。低碳概念,成为一些公司进行产品营销时的贴金手段,以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也希望博取相应的政策支持。

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谈着“低碳”,“低碳建筑”概念的泛滥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一哄而上的局面向来喜欢在这个社会频频上演。

其次,“伪低碳”表现为令“碳排放关系链”失衡的顾此失彼行动。任何产品都拥有一个“碳排放关系链”,那么在对其进行低碳测评时,就必须将整个链条纳入,如果只看在其某一个环节,或者为了某个环节的低碳,需要其他环节的高碳得以交换,这种低碳也不属于真正的“低碳经济”。

比如,目前被视为新能源的生物质能领域,国外发达国家以粮食生产生物质能(如玉米乙醇、大豆柴油等)的行为就饱受质疑。再比如,太阳能发电是低碳行为,但其设备多晶硅材料的生产过程却被质疑为高污染高耗能的。

第三,低碳式“唯GDP论”也以一种“伪低碳”形式而存在。从经济层面来说,实际上这几年,所谓的低碳、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等,概念丛生,口号泛滥,但所说的大致都是彼此交叉。中国人喜欢一哄而上,这期间,出于政治、经济等因素,总是政府提倡什么,社会就跟踪什么。而政策一出,一些地方政府就能马上总结出一批“成绩”。

当然,一些企业也乐于逢迎上级领导的喜好,政府提倡什么,企业也能马上“偷换概念”摆出什么。

除上述“营销贴金”、“顾此失彼”和“表面文章”之外,还有一些“政治博弈”、“附庸风雅”、“人云亦云”类型,这些“伪低碳”元素,可能属于某个阶段性必然遭遇的困惑,可能属于好心办坏事的过失性误区,也可能是搭便车似的附庸风雅。它们夹杂在真正的低碳行动之中,或有所求,或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转头即忘。

业内专家指出,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不能仅仅把低碳视为一个卖点“忽悠”,尤其是对企业而言,更要脚踏实地落实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并通过技术创新占据新形势下的制高点。

这方面,比亚迪是个正面典型。2010年3月,这家“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与“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订立合作备忘录,并计划联合推出新品牌电动车。它被全球汽车业“大佬”看中的正是其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低碳技术”。

启示

正视目标和差异

媒体评论人李丽平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是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

英国是最早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条件: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以及原始积累,具有雄厚的资金保障;英国是欧洲风能潜力最大的国家,风能资源约占整个欧洲的40%,并拥有丰富的潮汐能和波浪能资源;英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水平,海上风能、海藻能源等的开发利用已居世界前列,在集热器制造、测试、安装、培训和咨询等领域具有专长,在光伏发电材料研发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即便如此,英国提出的目标是“2050年基本实现低碳经济”,并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发展计划促进低碳转型,到2020年只在几个领域“低碳”。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中国追求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也会有差异。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上述“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将承担下列具体任务: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过度炒作与鱼龙混杂的现象令人深思,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对各地扎堆上报“示范区”表示担忧。

史炜说,下面的基层都还没有把低碳经济搞明白,是为了要向国家要钱、要形象工程。我觉得国家应该制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叫低碳经济,它的投资门槛、技术门槛,包括企业的产业类别的门槛,这些要制定清楚了,才可能具体做。否则就变成大包工,和风电项目一样。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二是为自身能源安全考虑;三是为占领未来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提高经济和贸易竞争力;四是赢得国际政治主动权并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毫无疑问,后两者是主要驱动因素。发达国家的低碳环保产业需求已近饱和,因此不得不寻求海外市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