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导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2 15:22: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导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第1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教学 实践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就是将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合作和思考分析,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知识能够一改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明确教学和学习中的重难点,为学生搭建学习脉络,提高学生对于相似知识点的辨别分析能力,提升地理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进行,传统灌输式、口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就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提取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建立思维导图。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逻辑分析能力。同时,思维导图模式也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学当中,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讨论,绘制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碎,而且分布在书的各个部分,章与章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预习阶段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书中的相似概念和不容易区分的概念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后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大气运动”一章时,学生可以将“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分别做一个思维导图,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匀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大气环流则是指全球性、规律性的大气运动。同时在这两个解释下配备相应的图形或者题目进行补充完善,在后期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既便于学生理解和回忆,又能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印象。除了区分相似知识点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预习地理教材后的收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预习完“地球上的大气”这一课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影响天气运动的因素,不少学生能够从温度、气压等方面思考,既能够查漏补缺,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完成好预习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自己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再运用思维导图,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授课。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而思维导图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加快记笔记的效率,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可知,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记笔记、记教师所提到的重难点,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大大拖慢教学讲课的速度,更加不利于后期的复习和整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记笔记,首先认真听教师所讲的内容,提取其中的重难点和关键词,并且使其在内容上形成关联性,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点联想,以提升学生逻辑分析和信息整理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对自己预习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删减和添加,补充知识点使之更加完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紧扣思维导图的特点,仅在白板或者ppt上展示一级标题以及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将后面的二级标题和内容补充完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绘制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头脑中形成了立体化、形象化的知识网状导图结构,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以《地球上的大气》一课为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从“热力环流”“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的变化”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四方面整理预习过程中绘制的思维导图,并且将其中的常见的天气系统详细分为“锋与天气”“气旋与反气旋”,而“锋与天气”有分为“准静止锋”“冷锋”与“暖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且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可知,在学习过程中,复习是与学习、预习同等重要的学习过程,而及时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但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点的遗忘,不知道从何开始复习;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得分不全的情况,尤其表现在综合运用题目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紧抓课后复习,同时一改传统的习题式、背诵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联系多个知识点。例如教师帮助学生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水循环”过程以及水循环的意义,其次再思考海水运动的相关分类、运动规律和影响,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对于人类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复习和记忆水运动的相关知识,并且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搭建起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思维逻辑结构。

第2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学 应用研究

1.引言

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主要应用于各种教育行业,以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最多。高中地理学科的内部知识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采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地理,有助于把分散复杂的地理知识点紧密地结合起来。思维导图的引导者是教师,所以,在教研教改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做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快捷高效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首次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要求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各个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1]思维导图具有以下特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大脑左半部分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右半部分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把创造力调动起来;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思维交流。

3.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主要有两种,即软件制作和手工制作。其制作软件主要有:Inspiration7.5、MindMapper、ActivitypMap、Personalbrain、Brainstorm、ThinkingExpress和MindManager等,根据需要可以很方便地选用这些软件。手工制作的工具主要有:白纸、黑或蓝色笔一支、彩色笔和发散思维。文中思维导图是我用ThinkingExpress制作的,研究思维导图的主要制作步骤及注意要点如下:选取绘图工具,准备纸张;明确达到目标,放置主题;想好思维模块,画出分支;寻找逻辑理据,标明节点;修改完善草图,枝繁叶茂;冲破精神障碍,形成个人风格。

4.应用思维导图

4.1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

4.1.1有效地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貌。

课程标准是每个教师的第一手教学指导资料,要深入挖掘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时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我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将一本书的内容融为一张图,参考时更方便快捷,如《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如图1所示。

图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4.1.2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与质量。

利用思维导图来做教学设计可将若干知识点相互融合,如在图2中将一节的教学内容整理在一张纸上,简洁清晰,知识间的联系紧密可见。教师可根据中心主题先设计出第一层次的主干知识,每个主干知识都会衍生第二层次的知识点,以此类推,将整节课的内容制作若干模块,再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在几分钟内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高效复习。

4.1.3有利于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图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导图作为教研活动的交流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教学设计,本身是一个全新的教改过程。思维导图在协助小组教师共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非常方便和实用的优势。例如地理教师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可将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做记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再把每位教师的观点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整理总结后形成一幅综合性的思维导图,打印成册,人手一份,使大家共享教研教改的创新成果。如几位教师最终形成的人教版必修I中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4.1.4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粉笔颜色已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师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大量彩色粉笔的使用,将白色粉笔占据黑板的局面彻底打破。思维导图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成彩色、容易记忆、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边讲边展示在黑板上,最终学生以知识模块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它与人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既提高板书速度,又便于学生参考、记忆和复习。传统的板书要占去课堂不少时间,因为有些无关的文字需要反复书写,而“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只需写出关键字和词,所以节省了许多时间。在实践应用中,思维导图用于创意和构思时是自由、发散和随意的,但板书体现时必须工整、美观,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既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要有助于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2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的好处

4.2.1改变传统笔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学生在传统笔记中,通常是单一线性的重叠冗长的知识记忆,一般情况下一堂课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做笔记,从而分散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课后学生还要按照笔记内容重新复习,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由于只记关键词,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色彩绚烂、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笔记,给学生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和学习兴趣,传统笔记则无法替代。

4.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是用来激活思维而不是阻挡大脑自由思考,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3]它把零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若干知识思维模块。学生按每个模块关键词完成相应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按发散思维模式,将知识模块间联系起来,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图。特别在复习时,看到思维导图中的中心主题,就能联想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好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4.2.3有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

在小结和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加深理解和增强识记效果。思维导图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将不同的学习内容构成知识框架图,在书本上很多页的内容构成一幅思维导图学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2.4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整理知识要点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应用知识的相互关联,最终制作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可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综合评价,最终学生能养成绘制并利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如图3所示。

图3 《荒漠化》思维导图(学生作品)

5.结语

我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制作研究,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对师生的帮助:教师在把握新课标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板书,减轻教师负担;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做笔记,可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在频繁应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既能凸显新课程自主学习理念,又能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3]Buzan B..The Mind Map Book[M].BBC Books,1995:320,98.

第3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 教学

一、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的优势

(一)能够锻炼初中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教学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转变成较为容易理解的图片形式,以此来将简单直观的图片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初中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地理知识点。另外,由于该教学方法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所以该教学法的使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地理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感到吃力,从而不会引起初中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反感。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地理的思维,从而帮助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模糊的地理知识点转变成简单直观的图片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在图片内使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的字体来将课堂的重点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课堂重点。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以小组的形式来构建本节地理课的思维导图,从而通过在地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可以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点更加印象深刻。由于人类对图片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使用应用导图教学法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通过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回忆,这样就帮助初中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点的印象,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点,以便在课下更高效的温习。

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与思维导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是否可以提升课堂效率?经过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的证明,该教学法对初中地理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要想将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到有效的预习,在课上进行认真的听讲,以及在课后温故而知新。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使得他们更加积极的去预习、听讲以及复习。初中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的疑难问题,在这时候,教室就要提醒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整理起来,然后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就可以将这些疑点难点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现。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做笔记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而笔记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经过本人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的初中生在做笔记的时候都是将笔记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很少有学生将笔记整理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在初中地理课堂上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将笔记整理的更加简单明了,从而更加方便的帮助学生在课后通过笔记进行复习。由于初中生对思维导图不熟悉,从而使得他们在做导图笔记的时候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导图笔记进行指导,以更加完善学生的导图笔记,帮助学生在课后更高效的利用导图笔记进行复习。在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课堂记录。另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内容的一部分整理成思维导图,另外一部分交由学生进行整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整理思维导图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实际课堂案例展示

在本章节中,本人就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图”这一章节进行讲解,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展示该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是如何应用的。

(一)导图展示

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本人将一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所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展示。该导图的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如下图1所示:

在将该学生通过预习所做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后,本人又引导全体学生对该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分析,并邀请同学举手回答该思维导图所具有的的优点与缺点。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本人就紧接着针对该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已完善学生对其的讨论分析,从而帮助学生锻炼创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地理教学;具体应用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三阶段的地理教学主要以复习为主,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系统梳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加以剖析,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为地理复习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增强复习实效,为学生在高考阶段取得良好的地理成绩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作为最终目的,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思维导图教学主要以对学生实施引导和象征教育为主,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形成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养成一定的地理素养,进而构建相应的地理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地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

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一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促使信息向图表转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也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归纳,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思维导图具有对学生大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的功能,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的掌握大量的学习信息。

二、高三地理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学的重点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相应的强化。高三地理教学以知识点的复习为主,在初期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在后期主要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而我国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系统相对复杂,知识点众多,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很难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理解,学习具有片面性,复习效果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增强复习实效,十分有必要将思维导图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对地理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并合理把握复习重点和难点,攻克复习难关,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也为学生地理成绩的强化创造条件。即是说,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教师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

三、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课堂上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图片和动画的展示,能够极大的促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在高三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实施思维导图教学。将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能够以更加清晰明确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体系,并且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形成系统的认识,为学习效果的强化奠定基础。

例如在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教材用大量的内容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阐述,学生一般难以把握复习重点,复习效果相对较差。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需求针对这部分知识设计如下思维导图,将考点和考察角度都进行明确的标记,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本部分知识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最大限度的提升复习效果,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在学生自主复习方面的应用

高三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控制时间是保证复习效率的根本点,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有限,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复习效果,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就应该加强对课后实践的重视,引导和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实践进行自主复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内化,取得较好的复习成效。在此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复习效果,教师可以适当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训练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把握。

(三)思维导图在地理知识整合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高考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面相对较为宽泛,一个考点的呈现可能与地理教材中多个教学内容相关,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加强对各部分教材知识整合工作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思维导图设置,让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深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合理的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的重视,积极将其应用到复习教学中,促使学生地理复习能力得到相应的强化,为学生获得更好的地理成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高立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97-98

[2]徐云.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255

第5篇

一、整体把握教材,树立全局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只有树立了全局性的概念,才能有条不紊,厚积薄发。高中地理教学切勿将关注点仅仅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组织架构,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主动性,关注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理清知识脉络,达到学以致用。思维导图正是吻合了高中教学的这种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梳理知识体系,灌输全局理念,理清知识架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将地理教材具体化,充分发挥地理教材的指导性,从全局出发,挖掘学生潜力与其对知识的渴望,寓学于乐,学有所成。

二、制定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

高中地理教学中,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规划合理的教学进度是地理教学成功与否的直接因素。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认真研读地理教材,仔细分析学生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地理教学水平和效率,才能走向正确的地理教学方向。进行教学计划时,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课程内容及相关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梳理和整合,这是树立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这样的教学计划才会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教学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备课与授课水平与效率。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是整体的方向和目标,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学计划的明晰,有助于让老师和学生深切地了解到整体的教学进度,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步骤,这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三、设计教学流程,明朗教学步骤

高中地理教学中,还需要注意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教学步骤的规划,在讲授地理课程的时候,有效利用思维导图,简明扼要地提取主要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有助于师生加深印象,重点记忆。明朗教学步骤,不仅有助于老师有条不紊地展现自己所学,还能够让学生接受起来多而不乱,更容易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此外,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板书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精设简洁课堂板书,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点、线、面有序进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调动起学生课堂上的整体关注度和认真度,在互动中求发展,在平等中求进步。

四、促进角色转换,建立和谐平等

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间的角色平等,不仅重视教师知识传授的水平,更关注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的地理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老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指导,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学习者,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并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整体缺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简化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第6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

G633.55

思维导图也叫做心智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具体来说,即是确定“中心信息”,然后利用线条、图像、关键词等向四周发散,形成层次清晰,便于理解,高效记忆的图画。思维导图具备如下几个特点:其一,中心信息是核心、主题。其二,分支具有放射性。其三,分支上下具有关联性。

一、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教学设计。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教材文本设计为“中心”,教材中的每一章作为一级分支,每一节作为二级分支。如此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即显得条缕清晰、一目了然,然后再对每一分支“标注”(如分成重点内容、非重点内容)。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整合多种资料(如网上搜集的图片、补充教材的知识点等),将整合的资料对应的“放置”于每一章节。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教学活动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其次,学生高效学习。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当混乱。学生掌握、记忆了大量知识,但知识不具备连贯性、灵活性。实际运用中(作业或者考试),学生只是盲目的、随机的运用知识。对于分析类题目,缺乏宏观上的掌控。答题时容易出现漏洞,致使成绩不够理想。此外,长期的“知识混乱”,学生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做不到高效的查缺补漏。低效学习方法,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1.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地理学习,需要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过程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而不至于“天马行空”。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能坚持课前预习,但预习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预习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的浏览教材文本,对于相关的知识点零星记录。遇到重点问题,也只是简单的勾画。如此预习方法,不具备系统性、逻辑性,效果自然不好。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提升预习效率。例如,教学“气候”之前,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在圆圈内写上核心词“气候”,之后引申出许多线条,在各个线条的末端画圆圈,圆圈内分别写上“形成”、“要素”、“类型”、“影响”、“其他”。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框图,这就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预习的时候,要参照老师所给出的框图,分门别类的寻找相关知识点,填上关键词。”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预习目的性强,方向明确,对后来的教学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1]。

2.课堂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直观趣味性。众所周知,高中地理需要涉及大量的“图像表达”(或者是根据图像获取信息,或者是根据信息描绘图像)。而思维导图,同样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除了拥有以图像的形式传递信息之外,还包含“关键词”、“符号”等信息载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字、图、符”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了理解范围,深化了知识程度。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思维导图色彩更加丰富,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更容易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思维导图还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色彩的不同、分支的不同,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点的主次性。其次,交流互动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出一个“核心主题”。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各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最终构建出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教师根据学生构建的“知识框架”开展教学,能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地理学习,需要强化课后复习。阅读文本或者是课后习题,都是复习的有效途径。复习的关键因素,在于抓住重点,主次分明。以重点内容为核心,复习过程可做到有序、有理、有节。通过建立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明确复习方向。目前的题型模式,已从原先的“教材知识”,转变为对题目的“原理分析”。如“区域地理”即是其中的典型。分析区域地理,头脑中应当立刻出现主要的分析原理。具体为:农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城市区位选择、交通区位选择以及热力环流。其次,地理基本规律。具体为:地球的运动规律、地壳的活动规律、大气的运动规律、水文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域的分异规律。最后,当地区域的地理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当地水循环过程、人口的迁移/增长过程、城市化过程、工业化过程、产业跨区域过程等。总之,利用思维导图,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三条主线入手,即能有效的复习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并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总结、消化[2]。

三、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言而喻,高中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长期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调整教学模式,以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奉献到教学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6).

[2]张党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第7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91-1

一、引言

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高中地理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点多、难于记忆、易混淆等特点。采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地理,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此,笔者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以下探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记忆

高中地理的教学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理解,而是要将课程当做一个系统来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理清知识脉络深刻理解,思维导图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会用自己认知的图示来进行学习思考。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与以前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熟练掌握学习内容,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不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等,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主题,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以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能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2.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

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它呈现出来的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思维导图可以把大量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更利于我们学习掌握。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所讲内容的思路和含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使学生把精力放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和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老师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对讲课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忽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使知识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例如通过使用关键字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使我们可以积极地倾听老师所讲内容。关键知识点的联系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再比如在进行“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环节的讲授时,教师将思维导图与所讲课的内容进行结合,找出本节的层次结构。先总体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具体分节介绍内力作用形成山地,外力作用形成河流地貌。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知识框架,使学生明白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讲课过程中老师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思路简单明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由此看来,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框架,从而能有效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式的思考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运用点线面体的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即学生所关注的中心、焦点、目标等,导图运用的核心就是归纳集中。线,对于学生关注的中心可以分为多层来描述,导图运用的核心就是演绎发散。面,检验自己的点与线是否一致、有无遗漏、是否重叠。导图运用的核心就是检查反思。体,对点线面进行修饰美化,便于自己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颜色、线条、气味、符号等方式进行美化,导图运用的核心就是提升。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进行“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环节的学习时,学生所关注的点就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所关注的线就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可以分为两层来描述,分别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学生所关注的面就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否只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无重复。学生所关注的体就是通过以上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刻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记忆力有莫大帮助。所以,对老师而言,应切实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要求,与时俱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思维导图熟练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身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已在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地理知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

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工具,它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高中地理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因此,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 思维导图 课堂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新加坡甚至将思维导图列入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思维导图是英国头脑资金会的总裁、“心智文化概念”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创建的。我们国家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才开始引入,最开始只是为了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一些学习障碍,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将思维导图引申为“学科思维导图”才在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广泛的应用。高中地理重点难点比较多,再加上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联性比较强,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很好的将教学任务中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串联,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把握教材大纲

地理这门课程是集地域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地域文化、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地理老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将整个地理学习任务的脉络理清楚,分清楚主次,不要过于强调某一个知识点,而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知识构架,然后在这个知识架构上,进行细化,将每一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就能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的体系。特别是高中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有些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差别不大,学生很容易混淆,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教材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制定计划,教学同样如此。思维导图虽然能够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掌握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并不是代表,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高一地理中,大气运动、地球运动、气候和气候变化等知识点对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而且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这一部分的内容就适合思维导向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高二地理关于地区、国家、人口、城市、文化、交通、农业等一些人文地理知识,这一部分都是理论性的东西,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不适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所以地理老师首先应该对整个教材进行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判断教材中哪一部分的教学任务适合用思维导图,哪些不适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知识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大了它的作用。否则,课堂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因此,我们的地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对整个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计划,确定哪些课程和知识点需要引入思维导向,明确教材大纲,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样不仅能提高备课的水平,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和学生了解整个教学进度,更好的规划学习步骤。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的听,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而利用思维导图,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学习的情况,反馈到老师这里,然后地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们常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电子设备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他们不再记笔记,而是利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直接将老师的思维导图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但是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的拷贝。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只是老师的一个思考,老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构建一份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方式不仅利于学生复习阶段的查漏补缺,而且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结 语】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学生不仅同时学习七门课程,还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的时间紧迫。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8)

第9篇

区域地理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庞大复杂,传统的学习方式低效无趣,关键信息和大量的背景知识混杂,不易辨识,难以构建知识间的关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促进学生科学、高效学习的工具,在高中地理区域案例研究中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地理思维的激活、发散和深化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英国记忆大师Tony Buzan在对脑神经生理科学实践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其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同时启动人类的左右脑,将思维用图画有组织地呈现出来。简单地说,就是由一个中心位置的主题,再引申出二级分支图形,且包括线条和编号,用各种颜色的彩笔勾勒出来,如此类推,可以再引申出三级、四级分支图形。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环环相连,创设雏形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了“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之初,教师需要确定这两种发展水平,然后才能搭建阶梯,让学生在可能的高度上步步前进,最后达成预设的教学目的。

在处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一重点模块时,教师可以精妙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西北地区成为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然后将自然原因用纸条的形式(见图一)呈现出来,请两位学生直接走上讲台,在白板上的左侧区域互相协助,在合适的位置贴上纸条,并在其中标注箭头以显示因果联系(见图二)。这种方式让学生很自然地以整体性的观念去认识区域地理,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图一 图二

二、妙笔点睛,深化思维

起初,学生的思考可能是线性的,简单直接。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继续深度思考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补充各个环境条件之间的箭头,丰富这些自然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学生思考不足的地方,由教师点拨提示(见图三)。

图三

三、由图又探,再看整体

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整体性是指组成某个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相互联系性和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其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具有要素含义,而且具有不同等级的地域含义,如果将这两种含义的整体性归并为“空间域”的话,对整体性的认识还应该有“时间序”,也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演变过程,即时间坐标上的先后性和因果性的角度来阐述联系。

因此,教师可从时间的角度渗透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以及与近现代荒漠化愈演愈烈的相关因素的时间变化。例如,图四是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示意图,图五是我国沙化土地不同年代面积对比图,图六是新疆地区人口变化柱形图。通过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创设的思维导图以及不同要素时间角度的认识,学生深化认识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而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人口增多则是现代荒漠化加剧的主要诱因。

图四

图五 图六

四、人地相关,丰富导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人为原因,并请学生在白板右侧区域画出人为原因的思维导图,提示学生这些不当的人类活动都是通过影响自然因子来影响整个生态环境,请学生再将人类活动和可能有直接关联的自然因子相连,最后,教师又补充了部分箭头以起到人类活动对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特征的强化作用(如图七)。

图七

思维导图的设计紧扣新课标,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把握重点内容,而每一次活动设计都是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动手环节添加箭头创设思维导图,到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绘制思维导图,不同的思维导图呈现方式,不同阶梯的探索研究,从教师帮扶到独立行进,每一步都是层层拔高,恰到好处,水到渠成。从前两次在“自然原因的思维导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体会整体性,到最后一次在整个“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因果环图”中添加箭头,藉此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中体会人地和谐发展。每一次的箭头添加,每一次的思维深化,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又重新深度理解了“最近发展区”与实际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形成和应用可以说属于生态模式。生态模式能够体现一种交互作用,构成生态的思维是活体,是变化生长的。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案例研究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地理思维的生成、涌现和繁茂,同时也让教师不再是农业时代的“园丁”,或是工业时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先生”,先生只是领先一步,却也需要和学生共生共长,渐进发展。

[参 考 文 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