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3 20:36: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论文

第1篇

河南省发展(成长)最快高校

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高校

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黄淮学院简介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交通极为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连通东西。占地2460亩,校舍面积57.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师生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经形成了集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园区,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亿元,图书馆藏书265万册。设有15个教学院系,5个公共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304人,博士硕士7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7人,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91名兼职教授,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19名。依托学科专业,建有26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18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3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近3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32项,其中奖项98项,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优秀团队,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 。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影像、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一)、招贴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二)、广告策划、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专业设计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祯设计、印刷品设计、网页设计等各类高级人才。

环境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表现、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设计与工程管理、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新闻出版、各大建筑设计院、环境规划局、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建筑设计、房产策划、城市环境规划、展览会场设计、室内设计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类高级人才。

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造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基础、装饰雕塑、材料工艺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从事美术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报刊、宣传媒体等从事美编、美术设计工作。

动画(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游戏概论、视听语言、动画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游戏道具与场景设计、游戏美术创作、数字合成、特效制作、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文化宣传部门、文化创意类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电视台、动漫杂志编辑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制作、影视特效、后期合成、虚拟空间表现、动画应用、动画推广、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设计、游戏美工和游戏制作、动画创意与策划、编剧与导演等工作。

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和声、音乐教学法、声乐基础、钢琴基础、中外乐器、歌曲编配与弹唱、音乐论文写作、合唱指挥、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语言基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大、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也适合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宣传、群众文化等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表演、钢琴演奏、舞蹈、舞蹈编导、中外乐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与台词、合唱指挥、小乐队编配、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应用和声、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表演艺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编导及教学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在地方广播电视系统、宣传和文化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策划、编导、摄录、制作及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广告创作、信息传播等方面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新闻网等新兴媒体行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传媒公司从事商业策划、礼仪主持、拍摄制作等工作;在平面媒体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策划等工作。

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 设计基础、造型基础、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户研究方法、商业摄影、着色与色彩表现(Painting And Colour-based Representation)、绘画表现(Graphic Representation)、视觉基础(Basic Visual)、版画(Printmaking)、雕塑(Sculpture)、制陶(Ceramics)、材料方法(Materials and Technique)、产品设计表现技法(sketchbook)、插画(Illustration)、产品设计专业项目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公司、美术馆、各类媒体、策划公司、各地方中小学校等单位从事产品视觉设计、艺术活动策划与管理、中小学美术教学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进一步深造。

广播电视编导(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戏剧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媒体研究(Studying Media)、电影研究(Studying Film )、媒体制作(Media Production Workshop )、电视制作(Television Production)、媒体粉丝学(Media Fandom)、短剧形象设计(Imagining The Short)、儿童与媒体(Children And The Media )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传媒公司、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等工作。

招生计划

我校2016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拟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新生1210人。其中包括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

艺术类(计划1210人)面向全国招生计划如下表: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计划

美术学

4

100

视觉传达设计

4

200

环境设计

4

100

动画

4

180

广播电视编导

4

150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80

音乐学

4

70

音乐表演

4

80

美术学(合作办学)

4

150

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

4

100

注:各省、市自冶区分专业招生计划详情,届时请参阅本省、市招生办公布的我校艺术类招生计划。

录取原则

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联考(统考)本科控制分数线。高考后根据文化分和专业分参照以下录取原则报考专业志愿:

(1)音乐学、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2)美术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按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3)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按文化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填报志愿

专业成绩合格,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报名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的招生办公室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参加美术类校考的考生可根据专业分与高考文化成绩参照录取原则综合考虑同时兼报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由于我校多年来艺术类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热忱欢迎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第一志愿。

学费标准

第2篇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设计学专业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支撑,设有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将科技与美学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瞄准都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方向,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以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设计史论课程为主,重在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二年级全面开展设计必修课程,为三年级的实践课题设计打下基础。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命题设计为主,或假设命题,或进行实践课题设计,在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设计方向。四年级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用一年时间进行毕业创作。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能培养学生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但缺少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能够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院改善课程结构的需求。

三、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方案

文化创意课程是配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与指示所做的课程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创意的基础理论、服务体验、知识经济、体验设计、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理念,重视思维和观念的提升,最终整合设计相关知识。据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初步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表1、表2)。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四大类。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从本科一年级开始。首先,在低年级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增设平面设计表达、立面设计表达、符号与形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和创意思维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能帮助两个专业的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基础素养,使其对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级课程在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中增设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与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对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进行尝试与实践。最后,三年级课程的建构从文化创意整合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素质训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判断、理解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穿插文化资源考察、绿色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沟通与传达、行销导论和创业规划六门课程。这六门专业选修课程各具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考察课程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绿色设计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策划与管理课程聚焦于分析产业市场定位策略、行销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管理问题等;设计沟通与传达课程使学生透过设计进行表达、沟通和说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设计传达的各种方法、技术与步骤;行销导论课程一方面介绍行销的概念与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规划与执行、统计和解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创业规划课程是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而开设。这六门选修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准备。以上课程的重新建构,反映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更新设计学专业教学时所做的努力。

文化创意课程建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整体课程设置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设计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层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创意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地穿插于设计课程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二是突出文化创意课程在设计学专业背景下的特色与发展方向,丰富了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文化创意课程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新体系。

作者:夏丽君 陈梦雪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学源流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

[2]杨先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3(2).

[4]陈楠.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J].装饰,2016(4).

第3篇

论文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实践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以科学的发展观践行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给了景观设计以理论的指导。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2]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第4篇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 志愿服务 传播 审美 教育 文化

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发挥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研究探讨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作用,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就此进行阐述,以做引玉之砖。

具体而言,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有以下3个层面。

一、艺术传播作用

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第一种独特作用是艺术传播作用。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①。艺术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等)、表情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曲艺艺术等)、民间艺术(皮影艺术、木偶艺术等)、综合艺术(戏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等),此外,还有杂技艺术、魔术艺术等。

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首先就是直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艺术带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使其得到传播。

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把音乐艺术(声乐、器乐)的表演(演唱、演奏)带到社会上的群众中间,通过音乐表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实现感情互动与艺术对接。音乐是最易接近群众的艺术,也是群众最喜爱、最欢迎的艺术。这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可以通过流行歌曲演唱、革命歌曲演唱、红歌翻唱、合唱,以及小提琴独奏、二胡独奏、古琴独奏、古筝独奏、竹笛独奏、琵琶独奏、唢呐独奏等表演形式,把各种音乐艺术直接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与他们共同分享音乐艺术的快乐。

又如舞蹈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把舞蹈艺术(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国际舞等)的表演带到社会上的群众之中。特别是最受群众喜爱与欢迎的东北大秧歌、迪斯科、街舞等舞蹈表演,也可以同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舞蹈艺术的快乐。

再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同样可以把工艺美术作品、绘画作品、雕塑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现代设计作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作品)带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帮助他们装饰、美化环境,共同分享美术的快乐。

如此等等,不再赘举。可见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传播的重要作用。

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第二种独特作用是审美教育作用。

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正因如此,艺术就成为美育的核心。所谓“美育”,即美的教育或审美教育,其“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于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③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把自己所学专业的艺术美与群众中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的“大美”格局,并通过艺术所独有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加人民群众的艺术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完善人们的人格、健全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在互动中的审美教育。

这种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为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早在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席勒就明确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④

由此可见,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审美教育作用也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三、文化凝聚作用

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的第三种独特作用是文化凝聚作用。

艺术的上线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过一个有名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⑤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独特形态与现象,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艺术类学生在志愿服务社会中,以其艺术形式与广大群众形成亲和力、凝聚力,并与科学、体育等共同结合,形成共同的文化亲和力和凝聚力。

因此,艺术文化作为文化的要素,起着独有的文化凝聚作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背后,也都有丰富的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戏剧文化、美术文化的内涵。

(注:本文为国家基金项目《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2BKS053)

注释:

①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674:2311.

②陈兆金.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195.

④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0.

第5篇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07-03

A Study of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Settings//Hou Dongqing, Liu Zhibin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discipline, since long has debated unceasingly about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different, so i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not clear, the curriculum start will be very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and curriculum, it proposed that my own opinion,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technique theory developmen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graduate get employ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uthor’s address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China 712000

1 引言

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涉及电子工程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长期以来关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一直争论不休,如果专业定位不明确,开设的课程就很庞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就不知所措,没有方向,就业时更不知道该从事什么职业。

2 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

当前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于教育技术包括了教育与技术两个层面,因而在高校里面一般有两种定位:一种是定位于教育(师范类专业),另一种是定位于技术(非师范类专业)[1]。

2.1 定位于教育(师范类)

这种定位主要把教育技术学专业放在师范院校的教育系里面,偏重的是教育技术在教育学层面上的应用,强调教学系统的设计、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强调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教学,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2.2 定位于技术(非师范类专业)

它主要把教育技术学专业放在物理系和计算机科学系。放在物理系强调学生对教学设备的应用维护,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教学上的物理器具,服务于教学。而放在计算机科学系大多强调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因此,教育技术专业除了在师范院校开设,也有不少工科院校开设,充分利用工科学校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

2.3 对比两种定位

无论哪种专业定位,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获得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少数人获得的是理学学士学位。通过对两种定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认为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的学者,却都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都认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在教育技术学科里都是为了教育而服务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应该是定位于教育,而非定位于技术,这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借助技术的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教育技术学只是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相关的技术,倘若离开了教育,技术可能就是其他方面应用的技术了,而不是应用于教育的技术[2]。

教育技术学若定位在教育上,那么学生毕业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将面临各专业学生的竞争压力,而且几乎所有学校对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倘若定位在技术上,大多数学校都默认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认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总之,教育技术无形中被人们误认为是不入流的专业。所以无论教育技术学定位在教育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不合适的,都不利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3]。

2.4 重新定位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技术,遵循的是教育的规律,采用的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它既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只是纯工艺性的技术手段。它所研究的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整个技术领域,而是教育与技术交叉部分的理论与实践。而且教育技术学也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求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说明,它既不属于传统的理科,也不属于传统的文科,是教育学科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以只有找到教育与技术的结合点才能体现教育技术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可与接受,才能体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坚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科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应该注重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和应用研究。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门类中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由于其逻辑起点(借助技术的教育)的双重性,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技术属性。所以给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颁发教育技术学学士学位是最合适也是最恰当的,这样既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又有助于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3 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问题

课程是人类认识成果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所有学科的总和,课程设置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程设置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设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理论结构和技能结构服务。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可以看出该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3.1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涉及电子工程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考虑到这一特点,一些高校在规划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时就尽量多地开设了庞杂的课程阵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宽口径”的要求,但却忽视了“厚基础”的需要。

3.2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教育技术需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优势,克服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盲目性、从众性,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然而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却存在不足,在有关教育理论的课程中,内容较为空洞,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也有重复,甚至还有相冲突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它的作用,不能指导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联系实际指导教学实践,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3.3 对人文艺术课程重视不够

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然而现代教学媒体是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不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网络课程的开发,画面的设计、颜色的配置、背景音乐的选择等都需要一定的人文和艺术基础,从而使作品人性化,才能使开发的作品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获得读者的喜欢。而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却很少专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一般只开设几个讲座而已,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4],在课程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中突显其艺术性不强。

3.4 实践单一,没有形成立体的实践体系,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

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能力极强的应用学科,但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很少,大多是演示型的、试验性的,实践时间比较少,实践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3.5 我国的教育技术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企业培训方面

国外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企业培训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多年来最大的缺陷或称之为空白,就是企业培训这一块,且从事与企业培训有关的绩效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极少。

4 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合理,对该学科及学生的发展至为重要。根据目前大多数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以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概括。

4.1 教育理论基础课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对于教育理论课,采取必修课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打下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可开设师范学校教育公共课、教育技术的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数学、摄影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等课程。

4.2 专业基础课

使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为以后专业深入学习及专业方向的学习打下基础。可开设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哲学、教育传播学、视听心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与教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教育信息学、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课程。

4.3 人文艺术理论基础课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对于人文艺术理论课,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并以选修课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理论和实践并重,要求每一名学生修完每一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因为选修课受人数的限制,有的学校变选修课为必修课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这个问题可以和其他专业合作来解决,即相近课程可以跨专业修读,把和本专业相近的课程合并进行跨专业修读,为选修课的广泛开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可开设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视听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方向性课程

按专业方向设立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可设立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模块、多媒体影视技术模块、教学设计师模块、职业教育技术与管理模块。

1)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模块,可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编程语言、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电脑音乐与动画、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等。

2)多媒体影视技术模块,可设置多媒体技术、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数字电视、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影视作品赏析、影视写作等。

3)教学设计师模块,可开设教育技术写作、教育研究方法、教学设计基础与教学开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产品与课件开发、绩效技术、远程教学、教室中网络应用中的设计与开发、需求评估与分析、教学设计实验概论、交互技术、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学习环境设计、信息设计和呈现音频媒体导论、远程学习的无线电通讯和交互等。

4)职业教育管理模块,可设置职业教育管理学、企业培训管理、绩效技术、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需求评估与分析、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在任何一个专业方向课程中不能混有大量的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否则会造成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在庞杂的课程体系面前迷失自己。专业方向课程体现了各办学单位的特点,办学单位可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和本单位的办学优势而设定专业方向,进而选定开设的课程。

4.5 实验实践课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于综合型应用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因此,实验实践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按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实验和实践且成绩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实验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一般随相应的课程一起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开设;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单独安排时间进行。

5 结束语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相当庞大,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定位的论述进而得出合理的定位结论,提出目前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希望能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少昌,尹以璋.游走于教育与技术之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98-102.

[2]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5-10.

第6篇

论文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

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发达国家的使用后评价[1]

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著发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著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著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这些著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著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 StatesGreen Building 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荷兰的ECO 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

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

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

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

2.现场踏勘与测量

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

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

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

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

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

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

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

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

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

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

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W.F.E.Preiser et al,“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NRCompany.New 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建华,吴硕贤.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园林.2002.(5):48-50.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交往规划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即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地做事,总之,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干,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然而,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在空虚或迷茫中度过大学时代的学长说,在毕业前往往感到非常后悔,认为大学四年没有学习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大学时期是青年期,是专业理论学习集中期,因此是读研或工作的基础阶段,可谓人生的黄金期,但又是经验不足、理论有待集中提高的感性期。缓解这一矛盾的是理性。尽管计划不如变化,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与就业能力为目的,以扎实四个学年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学习为目标,以做事与做人双完善而非完美为内容,及时发现――简化分析――有效解决问题,是大学生涯的主要矛盾,因此是大学生涯规划的主体。

成功度过大学时代的基础,是理性处理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而理性处理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对于没有大学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来说,非常需要理性的指导,包括来自老师基于经验的理性指导,尽管有些大学生未必主观上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产生强烈的渴望。

老师基于经验的理性指导,可以在班会演讲中完成,但是更好的办法当然是面对面交流,因为面对面交流是一对一的更直接、更私密的交流;面对面交流中自然会涉及每个人大学生活中不同的具体问题,但是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关系无疑是具体问题的基础,而且结合具体问题谈基本关系,效果更好。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寻找机会,能够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聆听老师的理性指导。

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关系,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学业规划、交往规划等三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包括诸多基本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

1.大学四年与一生的关系

大学时期是一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规划一生的科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大学四年的智力投资性质,一生的科学发展,应着手于科学的大学生活。

而如何正确把握大学生活,则需要从一生的整体规划来着眼。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明天是今天的方向,方向是方案的灵魂,因此从结果开始倒推,是规划大学生活的基本逻辑与角度。

2.学业与就业的关系

学业是就业的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直接对应职位要求的就业培训为主要任务,在专业不对口的就业职位上仍能够尽快胜任的大学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更持久的竞争力。这种基于理论、经验与个性的胜任能力,首先需要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培养。

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无论是考研究生、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或自主创业,以及其它方式就业,就业的考量已经成为学业的悖力,是对正常学业的直接干扰。但是,直接对应就业职位要求的急功近利的学业观,以快速掌握具体技巧而非扎实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目标,反过来恰恰不利于就业与长期发展。

3.享受与刻苦的关系

享受生活是人的正常追求。但是,没有一味的享受,艰苦奋斗是享受生活的基础。先期基础性投入,是后期收获的倍数。舒尔茨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智力投资是回报最大的投资。因此,大学生应该以艰苦奋斗为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才能为自己美好的未来以及奉献社会提供才智基础。因此,需要正确对待扎实与创新的关系、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大事与小事的关系、难事与易事的关系。

扎实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进步发展的灵魂。青年人富有闯劲,敢于创新,但是扎实是创新的基础,吃苦才能找到捷径。不下真功夫,仅仅考考试前的冲刺做法,难以增加实力,是没有长久发展后劲的。

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律是他律的基础,自律是主动的。如果弱化自律意识,遇事不不自觉,他律自然就会强化。因此,应该强化自律,以自律为主。

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天下大事作于细,“勿以善小而不为”,都是讲的重视小事的道理。微观是宏观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至少直接影响成败。因此,应该从小事做起,抓大做小,着眼于大处而着手于小处。

难事与易事的关系。易事是难事的基础,天下难事做于易。只要有心登攀,从易事做起,世上没有难事。

二、学业规划

一个人,除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才能,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来自于天赋,也来自于后天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更是学生的天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论大家对于现状满意还是不满意,不论对于学习兴趣有多少,为了自身长远利益与家庭、社会责任,都应该不满足现状,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进取。

1.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

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对于社会实践非常重要。

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实践是最重要的内容,提高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大学期间,是一生中专门以理论学习为最重要任务的智力投资阶段,其本质是读书,即读书是最重要的内容,而提高理论分析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要理解老师的严格管理。负责而严格的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化友为“敌”,如教考内容分离,如禁止逃课;而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就应该是化“敌”为友,多理解老师的严格管理,不要盲目地喜欢宽松。因为大学学习阶段少些顺利而多些积累,步入社会的工作阶段就会多些挫折少些困难。

由上可知,读大学最大的失误是,少读书而多做事,即以做事为最重要的内容,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目标,这是颠倒大学与社会两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本质与相应的目标。而这种现象,却相当普遍。一是在艺术设计等应用性强的若干专业中,一部分同学容易误读专业的应用性特征,片面错时地以为“实践出真知”,二是在担任干部的一些大学生中,又人混淆其学生与干部的身份,常常因为做事而放松学习甚至课堂学习,其实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干部,应该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本职、以服务为兼职的基本原则。

社会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而干中学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实践出真知,多干事,会办事。一个担任干部的学生,除了能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外,在当干部时他会懂得应该怎样依靠同学,在他不当干部时懂得如何支持干部的工作,体谅他们的困难,而且提高自信力、工作魄力、民主思想、为他人服务精神。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有一次以上当干部的机会。但是,不要过多参加一般社会实践活动。大学课余时间多,也许有些学长会告诉你,在大学里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勤工俭学、做兼职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应适可而止,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让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占据主要位置。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首先也不应是挣钱,而应是通过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以及节约开支。

2.年度主要目标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把握好大一的学习,是大学四年的良好基础。大一以英语四级考试为主,主要需要克服的是对于从高中到大学不同的学习方式的适应过程中的迷茫、懈怠。大二以集中时间博览群书为主,主要需要注意的是忙于实践。大三应集中进行专业学习,特别需要避免的是逃课习惯。大四则主要是开始为参加各种考试做准备,格外需要防止的是完全离校的提前“工作”。

3.博览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博览以广度为追求目标,专业学习以深度为追求目标。重博览而轻专业与重专业轻博览,都会影响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相比来说,博览是基础,专业学习是深化,重视博览、强化基础是发展方向。因此,应该重视选修课程的学习与课外阅读。比如,用心学好哲学,因为它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选修《政府管理案例分析》、阅读《报刊文摘》等,既提高对政府行政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的理解,又在此基础上敏锐自己把握机遇的眼光;学好《形式逻辑》,提高自己表达的严谨性;坚持阅读《演讲与口才》,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社交礼仪》,学会在交往中尊重人的方式;阅读《细节决定成败》等类书籍,养成在做事中着手于小事的习惯。

4.身体与学习的关系

身体是学习的基础。合理饮食、正常休息、适当锻炼,才能身体好。身体好,精力才能充沛,学习效率才可能提高。因此,为了抓紧学习而以身体透资为代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生活没有规律的那种休息、锻炼不足与锻炼过渡,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

5.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但未必是最正确的方向,因此未必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交友不能一味地仅凭兴趣。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本质,对自己的学习有利才是根本标准。具体而言,不应沉迷于网络,不应盲目恋爱。

通过网络查阅与学习有关的新闻和论文、考研咨讯和资料外,如果整天把很多时间用于出入网吧、聊天、盲目会见网友,甚至“省吃俭用”而去包夜玩游戏,第二天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上课时间睡大觉,这是丧志,荒废学业,迷失自我,有负父母。

恋爱的基础是爱情。大学生不仅有权利恋爱,也有权利结婚。但是,如果想通过恋爱消磨自己的空余时间,打发自己的寂寞,或者是因为看别人恋爱而感到自己没面子,下决心找个情侣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为了恋爱而倾家荡产,用钱经营着爱情,成了全职恋人,那么,就不仅不会从这种盲目的恋爱中获得激励,发奋学习,积极进取,反而会荒废学业。“有些低年级学生,大学的学习生活尚未适应,就匆匆忙忙地谈上了恋爱,把学业、事业置之脑后。”[1]

6.真才实学与表达能力的关系

真才实学是大学学习追求的基本目标。但是,缺乏表达、交流能力,真才实学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就会降低。表达、交流能力,是真才实学服务于社会的桥梁。所以,应专门阅读《形式逻辑》、《演讲与口才》等书刊,提高自己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交往规划

1.正义与安全的关系

正义是人类的第一要义,正直是人生的第一品格,做好人是做人的灵魂,善以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热血青年大多富有正义感,但是,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具有正义感,更应该认清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富有独立、真诚、宽容、自由、纠错精神,成为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想主义者,具有正义理性,对社会现实具有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为了社会的更加完善而积极反思,着力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合理化建议甚至解决办法。但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保护驱动以及人际交往合作取向的误解,都会对于正直者构成压力甚至伤害。因此,着力培养自己的正义理性,而不是一味地凭借正义感行事,学会内方外圆,冷静思考,量力而行而非盲目激情,注意自我安全,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2.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大学生大多没有在经济上独立,仍然依靠父母的支持,因此一是要节约,二是好好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而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三是对父母表示孝心,回家常给父母买点小礼物,假期多在家陪陪父母。没有钱没有时间,不是孝敬父母的障碍,关键是有孝心,而孝心就在一些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里。一位经理一次陪着母亲用他在公司可以创造数万元财富的四个小时买了一次鸡蛋,总共只节省了六元钱,因为母亲一整天脸上笑容都是满满的,他认为这四个小时所省下的六元钱与他在公司里创造的数万元财富是等值的[2]。

3.自己与老师的关系

大学生与老师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其中,老师是先生,有自己的专业积累,有比大学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因此显然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科研任务较重,居住离学生一般较远,加上大学生应试的压力较小,大学老师一般比中学老师与大学生主动接触的要少,大学生尤其应该主动与老师接触,进行一般的或者专业的交流,并经常帮助老师做一些其工作中的事情,既减轻老师的杂务负担,又对自己具有锻炼、学习意义。实践出真知,干中学,这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

另外,对老师的化友为敌即严格管理,要化敌为友即理解老师的善意――严师出高徒,因此有意见要先对老师本人直接说或无记名书面交流,而不是随意散步或在评教中给老师恶意打低分,请假要先跟老师说。

4.自己与同学的关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15%的业务技能,85%的人际关系技能,就是100%的成功。而弗雷德.卢森斯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了450多名管理人员后发现,社会交往对于职务晋升的贡献最大。可见,一个人的发展,与其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周围的同伴、朋友直接相关,交往、交流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走向成功的阶梯。比如宿舍聊天,就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交往、交流中要注意培养好人缘,即提高自己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培养好人缘,一要和谐谦让,遇事少个性多理性,能宽容愿吃亏,二要互相帮助,比如积极帮助同学学习,并从中获得成长与快乐,实现个人与大家的良性互动和双赢。

和谐互助的实现,前提是需要分清深度与浅度交往的类别,并且在利益上分割清晰,即先分后合,亲兄弟明算帐。

5.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也是多数尊重少数的关系。作为个人,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与习惯。集体与集体活动,是个人成长的平台与机制。

要善待自己,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纪律,服务集体,在集体中成长。吃好睡好锻炼好,健康身体;第二注意安全,尊重生命,对自己负责;第三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主动反思错误与挫折,使乐观成为心态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处理大学生活中各种关系与问题,大学生缺乏经验与理性,因此应与学长交流、与同班同学交流、与在外校就读的高中同学交流,同样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业规划、交往规划,在力求做到休息好、锻炼好、营养好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学习好、实践好、交际好。

参考文献

[1]邹放鸣,宋学锋.大学生涯导论[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孝心”[J].报刊文摘,2010,1:29.

作者简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