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16:32: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视觉艺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现实中普通人的可以眼见的特征很少显露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更不用说需要特意去观察、感受、体会和创造的视觉之外的感官经验。由科学发展带动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还是严格地描绘着视觉经验,即使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盛行、热切注视着现世生活经验的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美学中“审美无功利”的观点也将可见的“美”的对象仅限于视觉观察到的“合目的”的形式,此外的各种感官感受因为与欲望相关都被予以排除。黑格尔则采取一种变相的,然而实质上却是与康德无异的审美感官分级论:“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触的性质,例如嗅觉只涉及空气中飞扬的物质……艺术品应该保持它的实际独立存在,不能与主体只发生单纯的感官关系。”[4(]p48-49)黑格尔还是坚持将与生理欲望联系紧密的感官排除在审美和艺术作品的表现之外。在东方,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与西方审美感官分级论截然不同,那就是“气”。“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在道家那里指世间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在儒家那里是象征着圣人人格的“浩然之气”;在艺术家那里则汇聚了上述两种主要特征而发展成为对艺术作品“气韵生动”的要求,以及对艺术家自身修养中的高雅精神气质和高尚品格的培育。“气”流通于包括五官的身体各处之中,视、味、听、嗅都通向“气”。但这一思想并没有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体现,即味觉、听觉、嗅觉等并没有被用类似于甲骨文中的表现符号绘于平面上。即使是表现“气”也是通过其他角度,例如人物画着重塑造人物的整体精神气度,山水画则在意于自然景观的万千气象与作画者的气态心胸相对应。
印度艺术因为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上了漫长的象征之路。在佛教艺术中,程式化的象征手法与佛教故事联系在一起,虽然也有很多绘画、雕塑作品类似于现在的连环画,但是,并不见有任何符号暗示除视觉经验外的其他感官经验,因为大部分作品都在利用固定的一套暗语(如、莲花、脚印等)来表现、塑造神秘的佛。即使是正常的视觉经验也几乎被忽视或者变相表现,更别说把非视觉感官表现所代表的丰富的人性体验描绘出来。这样的艺术所带来的普通的“人气”根本就不会也不应该出现在要所有人来参拜的神灵或者佛陀上(中世纪基督教艺术也是如此)。而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地区偏爱繁复华丽的装饰艺术,各种编织形式的图案搭配缤纷色彩遍布于他们的建筑上。比起对视觉经验的复制,他们更加沉迷于自己头脑中的关于图案排列组合的设计。显然,单有故事性的追求并不足以产生现代漫画中对非视觉感官的表现手法,印度艺术就可以证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艺术创作的部分偏差也说明,单有理论的铺垫,也难以按部就班地将非视觉感官经验的内容引入艺术中。更何况这样的结论是建立在主流文化思想与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假设之上,而这两者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追根究底,这也许还是一个类似于在对儿童艺术与原始艺术的研究中追寻艺术起源的问题,要从人类心底隐藏的秘密里找原因。
贡布里希由漫画引出的对艺术的看法为我们探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参考。他在《艺术与错觉》中说:“所有艺术发现都不是对于相似性的发现,而是对于等效性的发现;这种等效性使我们能按照一个物像去看现实,而且能按照现实去看一个物像。与其说这种等效性的基础在于成分的相似性,不如说在于对于某些关系所产生的反应的同一性。”[5(]p252)在阅读漫画时,包括儿童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能毫不费力地补充画面中由非视觉感官表现符号所带来的信息,从而增进对漫画中文学性内容的获取和趣味性的感受。这种“反应的同一性”恰恰说明了“对于某些关系”的“等效性的发现”,即对于把现实中或想象中要表现对象的整体状态尽可能完善地描绘出来,精雕细琢的模仿与概括生动的漫画只是两种可供选择的不同途径而已,就表现的“等效性”而言并无高下之分。如要描绘一位发出刺耳大笑的人,可以选择逼真地再现一位正在大笑的人,然后再在其身旁添上几位蹙着眉头的同伴;也可以简练概括地勾画出正在笑的人,再将因笑声而产生的空气波动用波浪线之类的符号表现出来,这样看画的人也能体会出此人笑声之刺耳。这就是说,对于“等效性”的追求促使我们发明了漫画艺术中的非视觉感官表现符号。在西方,相对于传统的视觉艺术而言,漫画的历史实在是短了许多。
东方的日本则由于文化环境影响下的艺术不着重追求视觉复制的特质,漫画的萌芽比西方早了将近四百年。漫画中丰富、活泼的表现手法直到20世纪才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以来思想流派与艺术研究方法的丰富将艺术从美学的手中一点点解放了出来,也只有将艺术从由柏拉图、黑格尔、格林伯格等人的“美”的艺术的钳制下解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打破过去固定的审美感官分级,进而在画面上自由地描绘一切可以表现的感官经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审美感受总是多面的,不仅限于视觉的,之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将现实审美感受中的丰富经验带入艺术创作中,正是因为“在过去世纪里曾使美的图式维持一体的比例和风格的一些定律……阻碍着过多的生气进入艺术家的创作之中”[5(]p249)。现代哲学家杜威就主张将我们不同的感官联合起来,“说明一个共同而完整的故事”。他举赫德森回忆童年时的情景(“我因色彩、气味,因品尝和触摸而感到欣喜”)为例,说:“由于它没有受到康德以来某些论述者对嗅、尝和触摸所采取的傲慢态度的影响,因而就更值得重视。……在这里,‘颜色、气味、品尝和触摸’并不是孤立的”。[6(]p145-156)20世纪以来,正因为有着一批如杜威一般的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艺术进行研究,艺术的定义也像漫画表现手法一样逐渐丰富起来,艺术的世界也逐渐开阔起来。正如视觉与嗅觉、听觉等非视觉感官表现手段在漫画家手中运用自如,艺术也不再如以前一般只被锁在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场所中,不只局限于再现和表现中,不会只囿于眼睛“静观”的审美欣赏中。如今,漫画可以是艺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物体做成装置也可以是艺术,人的一种行为也可以是艺术……当什么都可能是艺术时,“你做什么都不再有什么关系……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都好时,方向概念就不再适用了”。
作者:张钰莹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全系媒体形式的出现,代表着全新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数字媒体语境的出现给当代视觉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正在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击着视觉艺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也解除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障碍传播模式,视觉艺术发展到了数字媒体语境时代,已经突破了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各种禁忌与束缚,真正体现出了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艺术与创新特征。现代艺术的传播很多都是建立在高新数字媒体的基础上,视觉艺术也不例外。数字化媒体语境下,未来视觉艺术将主要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交互式传播作为主要载体与形式进行传播。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艺术创新与改革的出发点转变到以人类的视觉本能需求和视觉欲望上来。事实上来说,视觉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审美认知方式,新媒体环境下,视觉艺术被赋予了娱乐性、商业性、复制性等等特征,现代视觉艺术发展正在使得传统的审美理念发生着扭曲,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概念,视觉艺术正经历着改革和创新。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想要实现创新,就必须改变视觉艺术的创造思维和表达方式,用新的形式给人强烈的震撼和视觉冲击力,以此满足人们对现代视觉艺术的追求。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新视觉艺术,首先,应该把传统的视觉艺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化概念,改变其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数字媒体语境为视觉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传播工具。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新可以考虑加入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从图像艺术创造发展到视觉3D艺术世界,给人们带来直观和多维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加强对计算机的利用,通过计算机来创造思维艺术,让人们感受一种虚拟的数字化艺术冲击,并且通过对计算机的利用能够实现构建起一种互动的艺术。例如,建立起一个视觉艺术传播的网站,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创造上传到网站上分享给人们,不仅实现了视觉艺术广泛传播,更促进了国内视觉艺术的发展。
三、结论
影视场景规划工作较为复杂,包括人物、装饰器具等物质要素,和颜色、光线等效果元素在内,需要后者予以前者更加精准、艺术的衬托能效,主动构建场景直接化视觉效应。场景是凸显角色性格、情景动作的支持工具,其中的视觉审美集中功效便联合绘画造型模式映衬,尤其在幻想、象征空间下,设计主体会使用夸张等技艺将个人意念传达完毕。经过系统化思考,自然景物被成功转换成为另一种形态,方便与受众人流,此时情感共鸣与艺术渲染语言无限传播。上述任何细节都直接决定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和环境风貌,这通常会透过不同角度将创造动机彰显完全。
二、动画场景的合理创造措施分析
视觉艺术作为影视动画作品设计内部规划思想的外部表现手段,需要借助规划主体对现实事物的形象性改造,以及特殊图形语言交流技能加以梳理的。这部分造型语言具备一定的叙述性、抒情,所以,经过不同渠道空间设定,人们幻想需要也便得到现场观赏气氛的支撑。
第一,我国动画场景设置工作应该联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内涵提取,特别是在民族文化造型和风格特征管制范围之下,加上时代气息渲染,后期造型形态也就变化万千了。装饰手法能够体现创作主体的情感表现动机,赋予画面更加强烈的艺术美感,使得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千丝万缕般交缠。例如:我国传统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便将水墨技艺传扬。另一方面,涉及多元文化思想体系的开放也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千与千寻》就是在类似教堂的室内,包括彩绘玻璃等都饱含某种神秘气息,使得故事情节自然且波动;奇特的建筑风格与东方特有神秘场景,在极致强烈的主观色彩范围之下,将千寻性格特征暴露无遗。由此不难发现,日本动漫事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将当地传统习俗、艺术造型工艺与三维转换技术交接起来,使得各类场景富有亲切感且鲜活无比,观众视线便也不能轻易摆动。
第二,开创多元艺术表现格局。动画背景能够有机衬托角色的存在价值,尤其在空间深度与情调主线交错过程中,叙事内容便也如行云流水般延展。这种场景设计模式繁多,包括幻灯、搭建以及电脑合成等,所以将上述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有机融合,便可充分彰显情节的波动状况,令观众不时称赞连绵。在设计艺术场景过程中,具体可以应用以下方式加以疏导,包括自然形态、色彩梳理以及角色动作特写等,都会令场景富有双重意义,最终贯彻借景抒情之动机指标;再就是透过合理想象,协调艺术形式特有功效,同时针对神话、未来等非现实场景进行创造,强化人的主观意图,塑造空间悬念效果。
第三,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动画场景设计。目前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了全面发挥动画作品的艺术特性,赋予其中角色高端的形象气质,设计主体有必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思路拓宽处理。运用三维软件制作背景与特效,使得空间体积感、纵深感广泛交接,同时不乏自然生活韵味的传承,具体来说,可以展现某种超现实的神奇感官效应。
三、结语
现在,涂鸦也逐渐艺术化和商业化,亦然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来798工厂的兴起,聚集了世界众多艺术家,涂鸦成为了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这里的涂鸦风格多样,更新很快,且经常与其它艺术形式搭配在一起展示。也成为了众多艺术展品中的一员,在其发展变化中涂鸦也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的图形语言。涂鸦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在不断变换和进步,使得涂鸦被国内外众多人士所接受,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种种表现证明涂鸦也越来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已经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视觉艺术图形语言。
二、街头艺术
街头艺术是在街头巷尾展示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包括街头涂鸦艺术以及街头行为艺术。在国外的街头,有一些艺术爱好者会把自己装扮成雕像,摆出各种姿势,在游客的注视下静静的站立着,还有的会在地面上创作,而他们所需的只是一盒粉笔和每个人的目光,那些地上的画作充满了立体感,给人们一种在视觉上的震撼。这些人的创作往往让人看不出真或假。街头艺术是反映了群众生活的外在表现。街头艺术主要是以街头为主要场所,主要以群众参与为主,年龄不受限制,风格呈多样化,其作品能带来一定的影响力。
三、涂鸦艺术的存在价值和图形语言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对枯燥乏味的文字艺术感到厌烦,人们想追求更简单、醒目的视觉感受,图形这个时候就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图形语言是图形与色彩的结合,传达传播信息。涂鸦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独特的视觉语言特征,并且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发展。目前,涂鸦被应用于众多设计领域,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创新、自由、夸张的特点迎合众多年轻人的需求。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涂鸦,这些涂鸦通常是在墙壁上,涂鸦不仅装扮了城市,也为枯燥的市井马龙都市节奏增添一抹缤纷的色彩。涂鸦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图形语言。涂鸦讲究视觉冲击力,无论从色彩、线条以及造型上都极富有特点,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这些都是涂鸦艺术的一种独特的图形语言。特别是最近在大连流行的一种涂鸦艺术延伸作品—一树洞画。沿着正仁街,原本丑陋的树洞和电线杆现在已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街边涂鸦形式不同的是树洞里的每一幅涂鸦作品都是按照树洞的形状和大小量身打造的绘画内容,这些涂鸦和周围的景色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树洞画里的涂鸦起到了装饰效果,让涂鸦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自然。这让涂鸦艺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原始破坏式画法受到人们的诟病,人们为此争论了几个世纪,一直排斥这种“污染环境”的艺术。但是,现在看来,涂鸦不仅不是一个环境的“破坏者”,反而是个环境的美化师。
四、总结
在中国文字艺术中占重要地位的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汉字本身既表音又表意的特征,决定了设计者会考虑在设计中用到汉字,因为这解决了平面设计中要求一形多义的问题。由于书法的形式多样,不同的书法体呈现不同的式样,同样也彰显不同的内在意蕴,那么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实则是用有中国韵味和文化气息的文字元素与现代结合,结合现代的观念以及集合现代信息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
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一个是象,“象”可作“形象”之“象”解,亦可作“象征”之意解,形和意义的问题也是平面创意中所强调的。杰出的创意需要简洁精准的手法表现,怎样把众多的概念集中到一个简洁的形中,需要我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书法本身的形以及作为汉字其独特的表意特点使之成为可能。另一个是墨,借助传统书法中运用的材料墨和宣纸,体现其独特的笔画层次和笔势特征,借以表达汉民族的历史属性以及传递文化信息。这种手法在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我们说任何一种视觉艺术的革命,都不可能离开古典传统的规范,离开了其传统的历史属性,就如同人类没有了灵魂。
既是视觉转换,就涉及如何转的问题,如何转也是我们平面设计中表现方法的探索。既然是转化就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原封不动地照搬只会使创意陈旧、老套、毫无新意。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是书法艺术向现代设计转化的核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平面设计中对形的要求。转换的手段多种多样。第一,同构。可以对文字进行同构手法的处理,也就是将不同的文形、不同的文字种类进行组合、拼接,所书写的文字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手法在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新英文书法入门》中得到充分体现,作者用标准的楷书笔画对应英文字母,采用汉字的方块字型和间架结构书写成新型“文字”,这是一种新语义的转化,也是对传统文字样式的颠覆。
在平面设计中所不同的是我们还强调文字的可读性,在可识别性的基础上进行语义的转化,来达到平面创意中所要求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第二,求异。可以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新材料、新工具来达到新的视觉效果,借用现代表现手法改变传统的工具表现,保留书法体本身的字形特点。传统的书法材料是毛笔、墨、宣纸,那么在平面设计中的书法可以是除毛笔之外的任何工具,木棍、塑料,甚至是电脑都可以与书法来结合,这也是运用新材料、新工具与传统书法的结合。既传承了书法本身的文化属性,又结合现代手法,这也是平面设计中所提倡的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达到求异的效果。第三,借用。
运用书法体本身运笔特点,借用局部书法笔画来结合现代图形,借用的是书法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属性以及书法笔画潇洒恣意的形态。结合其他有现代感的形来产生鲜明的对比关系,这种手法在一些标志设计和包装设计中都有很好的表现。第四,意象。用书法本身具有的气韵体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注重的是“势”,势有形势、姿势、态势之别,就其整体形来说关注的是整体形的精神面貌。是厚重少文的稳势?是典则俊雅的雅势?是质而不野的拙势?
光是设计师有力的表现工具,也是室内环境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良好的光环境设计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够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还能产生不同的光线效果,从而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应。比如说,阴影与暗部是光的组成部分,亮部、阴影、暗部共同构成了光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仿佛给空间赋予了生命,并烘托出建筑及环境的气氛。首先,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光照。光照具有十分明显的实用功能。一般而言,设计师会将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光线区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环境照明,二是局部照明。在设计时,环境照明区可以暗一些,而局部照明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当然,环境照明与局部照明的差距不能太大,否则会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产生混乱的视觉效果。
除了实用功能,建筑室内环境中的光还具有明显的美学功能以及精神功能。众所周知,室内视觉环境的质量好坏与室内的空间环境、材料质感以及色彩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相互配合,一起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在现代建筑室内环境内,光的美学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视觉环境的空间感、色彩感以及材料质感,这是光照的独特功能。比如直接光的光影可以凸显室内环境空间的层次感,使室内环境变得更加丰富,给人以充实感和满足感。侧墙面或天花板通过反射光的照射,可以产生向发光的墙面一侧扩展的趋势,或者产生向上的空间感。总之,合理适度的光线照射可以成为室内环境中的视觉中心,也可以表达室内环境的导向感。由光线明暗所造成的视觉效果差,可以强调室内环境的体面转折关系。反之,如果光线够亮,就会使室内环境的空间限定边界消失,使空间形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要通过光线强弱来体现室内环境的材料质感美,就要依托于光线的投射方向。光线的投射角度不正确,或者光线过强、过弱,都会对表现空间材料的质感美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曲解材料质感的真正意思。视觉环境中的色彩效果与光线的光源色的色性和冷热倾向密切相关,不同色温的冷暖光源,照在同一固有色的物体上,会有明显的差别和不同的色彩效果。所以,在建筑环境视觉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光的美学功能,通过光照营造适合不同使用空间的环境气氛,以符合各种环境中人们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如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私密性的心理需求等等),以达到提高视觉环境质量和具有整体统一及赏心悦目视觉效果的目的。
其次,选择合适的人工装饰照明。由于照明的实用功能及在光照设计中所特有的表达功能,它已经同空间环境的形态、色彩、采光、形式、通风等因素一起,成为室内环境整体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种类、灯泡功率、灯具数量、形式、光色与灯光控制器,使光照氛围能体现设计意图,创造良好的光环境,达到良好的环境艺术氛围。人工装饰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经济、美观。安全是指装饰照明设计必须首先考虑装饰照明设施安装、维护和检修的方便,以及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防止火灾和电器事故的发生。经济是指在确定设施时,权衡价值取向,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照明设施的实际效益,尽量以较少的费用获得较好的照明效果。美观是照明的重要因素,是指照明装饰的空间层次,既要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要充分显示被照明物体的轮廓美与材质美。
二、材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材质是构成空间形式美必不可少的要素,充分发挥材质美感属性,对材质进行有规律的构图及重组,不仅能为空间氛围增添独特的色彩和情趣,进而完善空间形式美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心理感受价值。
首先,材质要与空间形态相结合。材质作为室内空间艺术的载体,同色彩和灯光等元素一道共同参与着室内空间环境气氛的塑造过程,不仅能够借助其视觉表面的刚柔、精细、深浅、明暗或其以线、面、体构成变化的美感联系来刺激人们心灵的感动,而且在空间环境设计中材质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保护围合空间的承重构架系统,充分发挥围护体界面的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来拓展空间的使用功能,强化空间的审美功能。
材质不仅要建构室内空间的实体,其内部空间的再划分也需要材质的支持。为表现轻盈、自然、通透、现代的氛围,许多展览中心、大型会馆、商业中心和大型建筑的中庭空间经常运用玻璃和金属构架来界定与烘托。而传统的木材、素材、纤维等却常常是电影院、歌剧院等观演空间的主要材质,具有改进空间音响效果和美观的作用。这些材质独有的特性,及其带给人的真实感受和无尽的艺术魅力,是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空间又归属于生命本体的。
其次,借助材质烘托环境气氛。在空间的功能和流线的组织过程中,空间的主题通常以空间形体变化来实现,但大多时候还要借助材质,即充分运用肌理、色彩、质感差别较大的材质,可以获得空间跳跃性的生动感,使组成空间形态的各界面之间表现出不同特征,让观者产生视觉动感,也可以利用材质的曲直、刚柔、宽窄、锐钝、虚实、明暗、方向、大小等来强调空间各界面的对比。
摄影艺术是广阔的视觉艺术中的一名新成员,在审美特征方面摄影与绘画等其他视觉艺术具有很多共同之处。美,几乎是所有艺术的共通之处。但并不能说所有美的事物都是艺术品一样,有很多照片,只是具备了我们对美的一些要求。人们珍藏一些照片并不是因为它是艺术品或是很美,更多的是为了怀念某个人或事,是人们的情感和记忆促使他们珍藏一些照片,但这些照片并不能称之为艺术品。正如我们普遍认为的生命是美的,但并不是我们看到所有有生命特征的东西时都会产生美感。即便是产生了美感,也未必会成为艺术品。因此,摄影作品若要成为摄影艺术品,必须要满足艺术的审美特征。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一部分是作为视觉艺术所共有的特征,即形象性、人文性、情感性和形式美。另一部分是由摄影的本质属性所产生的,包括纪实性、科技性和瞬间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是指通过摄影独有的技术手段,逼真地再现镜头前的客观景物,形成画面影像外观和细节的真实,使摄影艺术独特的美感展现出来。科技性是摄影的基础,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建立在光学、化学、机械学、电子学和数码科技等许多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科技手段。高科技不仅能把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真实影像固定为可视画面,同时还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各种新的科技成果使摄影创造出与人眼视觉感不同的空间透视、形态结构、光色效果,既有真实的现实影像,也可虚拟出想象中的美好形象。瞬间性是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从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层面来讲,摄影艺术既属于空间艺术又是具有时间艺术的特点。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一个变化过程,那么这个瞬间要如何界定呢?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一秒钟,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百年都可以视为一个瞬间,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摄影来讲,这个瞬间是相对的。因此我认为摄影艺术也是选择艺术。我们不仅要选择拍摄的场景、拍摄的对象、拍摄的主题,还要选择事物运动的瞬间,而这一瞬间的选择对于摄影艺术来讲又是至关重要的。也就要求摄影师在拍摄时抓住“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相统一的那个决定性瞬间。
二、摄影中的美感表现语言
自摄影术诞生之日起,摄影就具备了它技术上的基本技巧,即对客观事物的复制功能。但这种复制并不是简单的对事物的复原,它具有更丰富的外延和深远的内涵。这也是使众多艺术家和理论家为摄影而痴迷的重要原因。从造型语言角度讲,摄影艺术主要通过光线、影调、色调、线条和拍摄角度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从表现内容来讲,摄影的被摄对象是客观的存在物,或是对客观存在的再现、再造和加工。以寻求真实的美,瞬间的美。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希望在其中寻求美,体验审美的愉悦。这种美即包含了形式的美,也包括内容的美。
1.现当代摄影中的美感表现语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于1918—1959之间出现抽象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被称为现代摄影。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器材和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电子全自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相继问世,开创了数字视像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必然会出现纠缠、碰撞、磨察。有些陷入了认识危机之中表现为滞后、不解、困惑、反感等;有些则积极奋然反思,适应时代潮流,去寻求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两种思潮也将当代艺术家推向了探索自已新的思想情感,反映和表达的新的方式。从摄影的基本风格来看即表现为在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的进一步发展,超现实主义摄影也应运诞生。
2.超现实主义摄影的美感表现
时代性特质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最为直接的是题材内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了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一定社会的政治特征决定了艺术创作的方向与内容,对艺术创作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欧洲中世纪在政治上表现为神权统治,是封建社会形成、巩固繁荣的时期,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也决定了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艺术家们用先辈们的程式化处理方法去描绘各种宗教形象与故事。中国的艺术创作经历了“红光亮”“高大全”的特殊阶段,是典型的“艺术为政治服务”,其创作内容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翻新并往社论语式上靠。一定社会的经济对艺术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内容。始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与12、13世纪意大利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很大关系———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新兴阶级对文化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艺术作品内容转向世俗化、审美倾向于理想化。
19世纪中叶以来,工业文明给西方人们在物质生活与生活方式上带来了质的改变,艺术创作转向了主观认知和表现方面。比如象征主义开始注重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向神秘的精神世界寻求灵感。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得艺术创作的主体在面对蒸汽时代带来的社会环境等的变化下引发全新的意识。一定的社会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体现出的理性与科学的时代性特质,就与当时新的时代精神,即人文主义思想有着直接关系。“新时代的艺术家不再满足于继承前人的创作模式,他们开始对周围的现实生活发生兴趣,以一种新的、求实的眼光努力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开始描绘有血有肉的人……”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开始反映艺术家周遭的社会生活、反映人生。流行文化对艺术创作中的物象造型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美国商业社会与商业生活方式造就了波普艺术,都市环境与流行文化给艺术创作的物象造型提供了大量的参照,日常生活物品如商品、广告、杂志、明星影响等都成为了艺术品创作的要素。如安迪•沃霍尔的作品《玛丽莲•梦露》,就是运用明星肖像进行重复、复制,从而诞生新的图像意味。
二、视觉趣味时代性特质的视觉趣味主要体现在对物象的造型和形式语言上的趣味探究。
(一)物象造型上的视觉趣味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决定了艺术创作物象造型的主流趋势。在古希腊,强健、俊美、光荣、人体优雅匀称的男人与女人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来选拔勇猛斗士、展示人体魅力。所以在古希腊的艺术创作中,人们在物象造型上倾向于优美、和谐、典雅。如雕像《赫尔美斯和幼年酒神》,神的使者赫尔美斯在造型上很好地反映了这些特质。唐朝以胖为美,在唐朝的诗词、书画、雕塑、陶俑等艺术作品中都能找到印证。白居易一句短短的“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让人体会到杨贵妃的丰腴。被称作“唐代女子符号”的《簪花仕女图》很好地体现了唐朝女子的丰硕与壮美。思想流派的美学特征决定了物象造型上的视觉趣味。新古典主义艺术在强调客观描写的基础上,强调将对象完美化、理想化。安格尔在这一美学思想的导向下,在其画面中强调永恒的、纯粹的美,带圆弧形的形体是最美的形体,其艺术创作中物象的造型倾向于描绘圆润饱满且具有曲线美的女,如作品《大宫女》。立体派是科学技术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例证之一,它促成了人们去突破单一视点观看物象的方式:以多视点、多角度观察和表现对象,在造型上追求几何形体的美。如勃拉克的《小提琴和陶罐》。针对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未来主义,在视觉趣味上强调表现移动中物体的并置、叠影的时空概念。如波丘尼的雕塑《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塞弗里尼的油画《塔巴林舞会有动态的象形文字》呈现了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动感。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卡通一代”是在卡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艺术创作中的物象造型上,不但吸收与效仿漫画的造型特征,而且汲取了商业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的视觉样式以及消费社会图像的资源。艺术家江衡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以画广告、卡通的视觉叙述方式切入人们社会生活的艺术表达趣味。
(二)形式语言上的视觉趣味在绘画中,视觉趣味表现在形式语言上主要指向对物象造型上的解放,是在具象转向抽象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个转化过程很好地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特征,从塞尚到毕加索再到蒙德里安再到波丘尼再到后来波洛克的绘画艺术创作,物象造型得到解放,形式语言的重要性被彰显出来。在绘画创作中,形式语言主要通过色彩、点、线、面和肌理、构成、组合来体现,它注重其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对艺术形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曲线是最美的线条,其艺术创作中对线做了大量的研究。19世纪物理科学的发展和摄影术的产生,促成了艺术家们放弃了照片式的古典画法,转而对光与色的研究表现,这也加快了艺术家对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究步伐。印象派画家们除了注重光色之外,在画面上还注重笔触的疏密、长短等。新印象主义大师修拉开创了点彩的先河,纯粹的色点成为构成画面的唯一方法。凡•高在其作品中用笔触来传递其情感的冲动,用色彩来揭示精神。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可以看出大师们在形式语言上的探究。蒙德里安作品以直线、直角、矩形为形式要素,展现了以“真”为判断标准的时代性特质。在贾科梅蒂的《迪亚哥》素描作品中,用碎线和粉质颜料反复涂抹交织来塑造人物与空间,以此彰显人文主义思潮与现代的自由哲学相结合的时代性特征。波洛克运用线条和色彩泼洒来展现其无定形抽象绘画概念,其艺术创作很好地体现了主体内心的真实是其唯一的真实。
三、艺术观念
艺术观念体现在艺术创作的时代性上,除了纯粹的观念之外,还包括艺术表现的媒介、材质和呈现方式。艺术家的观念直接决定艺术表现的媒质与呈现方式,也最能体现艺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达达派在美学观念上反对传统的艺术价值体系,否定模仿自然的一切艺术形式。这种全新的艺术态度决定了他们在艺术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大不同:他们摒弃在画布上进行风格、语言、形式的探究,而在艺术创作中采用抽象的手法,利用现成品或废弃物。杜尚在其创作中,从开始的视觉形象转向思维,开始强调艺术的本质问题,他认为一件艺术品不只是供人观赏,更重要的是让人去思考,创作中的偶然性比社会性的艺术更有意义。其作品《泉》将现成品变成了艺术,开启了人类艺术创作新的理念和模式。行动绘画受超现实主义自动化的艺术理论启发,提倡任意的、自发的个人表现。在波洛克的艺术创作中,强调无意识的自动绘画。“绘画的‘现实’不依赖于任何对现象世界的指涉,而是依赖于无意识的真实。”在其作品中分解开空间中的物体幻象,形成了“满幅”构图,带来了总体绘画的概念。伊夫•克莱因用观念行为来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并创建了许多新的艺术手法。“活动画笔”画用人体代替了画笔,在艺术家的指挥下,肉体自身把色彩涂在画布上。开创了行为艺术、偶发艺术、即兴艺术的先河。从杜尚“反艺术”观念的提出,再到波伊斯“社会雕塑”观念的提出,终结了现代艺术。现成物成为艺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成为艺术,在艺术创作的表现上更倾向于观念的表达,艺术创作在艺术呈现方式上转向多元化。
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借用现代媒体与媒质,跨媒介艺术成为艺术创作的时代性特质。集成艺术、装置艺术、视像艺术、照相艺术、观念艺术、地景艺术、习俗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出现。集成艺术采用物体并置的手法,并以此来反映主体对社会价值的感受。达明安•赫斯特的艺术创作围绕科学与艺术的联系、生物生命的有限性等展开。其作品《人们心里不灭的物质》用玻璃缸、福尔马林液体、一条死鲨鱼来表现自己的艺术观念与感悟。视像艺术体现了新的人文导向的时代性特质,它将不同文化形式、现成品、音箱、雕塑等综合运用进行再创造,成为主体社会生活的镜像。照相艺术家辛迪•舍曼把摄影理解为一种观念艺术,自己充当作品中的各种角色,其作品体现了个人特性和女权运动的观念。波伊斯《7000棵橡树》是其导演的一件群体行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干预社会生活的体现。
四、结语
教育部《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课题,是一个鼓励传统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向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与创新的实验性课题。在这个课题里,数字1代表不同系科的本科一年级实施通识造型教学的时段;数字3代表不同系科本科专业课程时段。因此,如何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如何在一年级通识造型课程里寻求出与专业造型课程相匹配的对接方式,如何让不同教学观念下的课程计划实现对接等等,已经积聚为1+3课题争议及其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的核心问题。近8年来,基础部在行政化、指标化的教学框架下,一方面要剥离“应试美术”的惯性思维,关心学生个性成长。另一方面,又要为不同专业的终端办学方向,输送符合专业路径的、具备一定造型能力的优质学生,其难度之大,实难想象。从某种层面上看,我校基础部的成立和冠名为“视觉艺术基础部”的通识策略,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基础部。在培养视觉艺术人才的课程改革计划里,强调“通识艺术基础”的课程方案及其教学理念的内涵所指,就是要不断地把传统定义中的“美术”概念,纳入到更为宽泛“视觉艺术”领域里进行研究,因而,建立在“通识”教学理念的课程改革计划与各系部之间始终强调专业属性的培养模式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并存在着教学理念上的冲突。目前,在各专业方向强调技术型或职业型的办学理念和形同各自为政的专业办学过程中,1+3课题的交互计划似有搁浅在“造型争议”的滩头。据抽样调研的报告显示,各系部专业针对基础部教学提出的、权重于造型的意见及建议各有侧重。有系部认为,基础课程应侧重速写训练,素描课程应根据专业偏重不同造型需求,如线性造型等。有的要求课程回归理性,认为《图式语言》不能遮蔽其他的课程需求;有的要求课程重视结构性造型等等。面对各系部的意见及要求,基础部教师认为,基础部无法在一年的有限教学时段和课程计划里,逐个对应12个不同专业系部的专业侧重及其固有的造型理念。其中,“加强基础造型训练”一说,是一种单一于技能教学的说辞,与现代大学制度下的教育理念及其艺术人才培养的目的不相适应。基础教育或造型基础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有持续发展能力、有创造性潜能的人才,课程理念不应该只注重培养有些审美意趣或应对将来能够应付工作、有个手艺那么简单的需求。通识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启悟和引导,应该通过“学习心理”的研究,帮助学生进入主动求知的状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依据教学大纲指导,独立按其编制的教案实施教学,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基础造型训练是一辈子的事,我们的教学既要讲百花齐放,也要讲统一共识,一枝独秀不行,各支孤秀也不行。我们应该把造型基础的定位搞清楚,然后再谈教学方略等等。概统言之,1与3之间的教学争议,主要集中在通识与专识造型的理念层面。站在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学术视角,彼此所言均自成道理。专业系部考虑的是专业属性的继承与发展。基础部考虑的如何剔除“应试美术”影响和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总体培养目标相对错位的前提下,彼此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呈现断裂,课题对接难以达成共识。
二、基于通识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俗称“通才教育”。与当下大学教育强调系属分科(专业性或职业技术性分科)的高等教育方式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关注学生独立思考或在注重不同学科、涉猎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中,促进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具有非功利性目的、能使人终生受益,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才教育模式,于1978年之后,被哥伦比亚、芝加哥、伯克利等许多一流研究型大学所接受。迄今为止,这种创建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计划,被认为是在理念上最完满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一种实施方式,深得各国高等教育界人士的推崇。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博克认为:“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应该深度及广度兼备。一方面应该通过专业课程,对某一知识体系作深入研究,一方面应该对其他领域作广泛涉猎”。2001年,北京大学按“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实施自由选课学分制”的改革思路,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其中,元培班的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低年级重点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的基础课程。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了一定了解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选择专业。其次,北京大学通选课手册注明,通识课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的新体系。课程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最基本的领域获取广泛知识,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进而,为能力、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
三、不同的教学理念需要达成共识
在2013年我校基础部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基础部全体教师针对长达8年的教学实践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其中,教师们针对通识艺术基础的教学理念、执行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论证。他们认为,进入美院的学生既是文、理高考的“牺牲品”,又是美术生中的幸运儿。这类被应试教育长期挤压的学生,不仅存在着被歧视、被灌输、被高考和被塑造等不同心理阴影,而且,受中考分流影响,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常常受制于高考美术观念的影响。他们常常以得过且过的学习方式,继续着心理阴影的延伸——即放弃个性成长和塑造自我的进取意识。在造型教学中,很多学生因兴趣迷失和缺乏独立思考,只能照本宣科地描摹对象。虽然,这些早年“不听话”的学子们在内心深处仍然潜藏着各自的叛逆个性,但他们一旦处在被动的学习语境,就会再一次地显得无法自拔。为什么通识艺术基础中的《图式语言》课程能够突破传统僵化、沉闷的教学局面?为什么因袭传统教学思维的《素描》《色彩》等教学手段不能解决大家所期待的造型要求?为什么将大家认可的《图式语言》教学策略放在《素描》《色彩》课程里,就会呈现模版化的成果效应?为什么我们基于通识的教学策略不能与已经有所拓展的专业系部之间实施造型口径上的对接?1+3的课题是基础部的课题还是链接所有专业系部的共同课题?那种各专业系部各说各话的造型观念及理由是否能够满足?造型训练的内容及手段有必要细分吗?这些一线教师们的设问,一方面让“学术”这个长期陷入行政泥潭中的“名词”变得鲜活起来,另一方面,针对“通识”与“专识”的理念碰撞,已然成为新一轮、基于1+3课题教学改革深度关切的核心问题。据深入相关专业系部的抽样调研显示,基础部当下采用的通识教学及其课程理念(成果形式)与各专业口径下的课程细分及其教学理念失衡,培养目标不尽一致。其中,专业系部认为《图式语言》的课程创新,不能替代素描(速写)和色彩课程,不能让一年级把三、四年级的事情都做完了,基础部的教学应着重体现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等等。针对相关专业系部特别强调的造型能力问题,基础部老师在反复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艺术语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造型观念、造型能力已由过去所指称的狭义“写实能力”转换成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我们的教学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潜在可能,不应该搞一刀切、绝对化。应该鼓励多种造型方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明晰的评价体系,以尽可能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二、学生培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学校长远利益、惠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其中,学校办学的特色指向以及具体的办学思路,不仅涉及各教学单位培养目标的相互协调与定位,而且也直接影响着“1+3”课题对接与实施。其次,在绕不开“通识”与“专识”的学术争议中,“1+3”模式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不应该只是“1与3”的拆分,而应是“1与3”的对接。其三,在明确“共识”的基础上,同步处理对接事务,以形成新的办学特色。也就是说,在剔除“应试教育”影响和全校一年级实施“通识艺术基础”的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为寻求所谓的“最大公约数”而片面地停留在为各专业细化培养目标提供基础教学的培养计划,因为在所有课程设置中,基础部实际上承担了如何改变学生应试僵化及单一线性思维模式的责任。三、将“艺术基础”纳入“通识教育”平台,已成为激发一年级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视觉创造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与方法。如果专业系部能够在此基础上明确“专识教育”理念,那么,二年级开设的“专识”造型课,就会有效地支撑起由“通识”到“专识”的造型通道,1+3课题的对接计划就不至于成为一个伪命题。扩大招生带来生源质量、专业素质逐年下滑以及“通识”与“专识”还未实现充分对接的问题,已经成为基础部与各系部之间必须达成“共识共存”的学术问题。假定我们能够按北京大学“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来有效调整课程战略,重新规划、制订各专业系部的培养目标,那么,在“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前提下,我们就能够通过严肃的教学研究达成整体理念的共识。基础部的课程设置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满足各专业系部、不同种类的具体造型要求,专业系部也没有必要去硬性地围合一个专业细化的培养目标。我们要学会把已经僵化为某种特定概念的造型意识,激活并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能量,我们应该在相互适度改变课程设置目的、方法以及阶段性任务的基础上,主动舍弃一些过度细化的课程内容以及刻板的课程方式。我们要通过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和达成共识的教学理念,有效保护教师的教学个性,促进教师深度从事创作科研,在规范个性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学习场域,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中,将共识办学的目的转化为教学实效。如果基础部、各系部能够在1+3课题的整体要求下,达成造型观念上的“合而不同”,那么,的相互依存和客观达成学科专业面向的课程改造,就有可能全面实现1+3课题的对接。
四、视觉艺术观念下的“共识”路径
自扩大招生以来,逐渐转型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之间,不断释放出造型观念上的学术摩擦与争议。其中,不断适应行政化、指标化的办学方式,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失之表里。在所谓丰满学科建制和相互追逐短期办学效应的过程中,教与学以及创作与科研机制的相互割裂,使视觉艺术的教育、教学创新以及课程改革实践,失去了正常交互的学术空间。在教育、教学管理缺乏有效应对机制的前提下,基础部与各教学系部之间的课程对接问题,一方面显示出不同教学理念和艺术观念的对峙,另一方面,贫乏的造型理论研究使学术交互的缺位浮出水面。为改变学术交互的窘境,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试图通过“1+3”课题,进一步推进“通识艺术基础”与“专识艺术基础”的对接。这种以北京大学“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为其参照系的、以的方式来寻求补位的基本构想,一方面可使相互不同的学术观念得到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使各自不同的看法彼此相“合”,继而达成1+3课题机制的“合而不同”。从某种观点看来,高等美术院校长期依赖写生、写实为其造型基础,是一种静止于某种美术造型历史或妥协于某种造型标准的、在模式化教学理念中不断延伸的视觉造型历史。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层面,这种泊来的、作为一种文化移植的传承现象,以定格于美术造型基础的模式,作用于所有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因此,在不断产生质疑的今天,许多教师常常希望通过另类的视觉历史及造型规律,来突破现有的、造型教学框架。进入21世纪,在多种造型观念和美术形态逐渐拓展为视觉艺术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各种不同于旧有美术观念的造型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其多元化的特色教学和不断穿插另类造型观念的课程实践,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在湖北美术学院倡导“通识艺术基础”等视觉观念的指导下,基础部与各系部之间达成的“合而不同”的教学共识,一方面使《图式语言》——这一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教学实践,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试图通过1+3课题达成“通识”与“专识”共谋的教学思考,正在寻求课题对接的“共识”路径。重新审视造型历史,并不意味着抛弃历史。重新看待传统美学标准,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美学。在多元的信息时代里,教学语境及其知识系统的结构性转变,决定着基础办学理念(教学观念)的合理延伸与变化。在全球日益纷繁的视觉文化里,文化逻辑的差异性及其寻求文化路径的“合而不同”,正在以文化汇融的方式展开。新的、以文化碰撞为其视觉艺术教育的教学理念,正在各大美术学院的课程体系中持续发酵。如果在“合而不同”的共识中,湖北美术学院能够形成“通识”与“专识”的教学通道,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种基于现实境遇的合理思考及其教学实践,一定会经由一流办学信念的支撑,形成当代美术教育的新格局。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