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时政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29 07:06: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时政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时政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主体 政治素质

人类文明是一个大系统,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所有的积极的政治成果,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要求

1.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

对于人的现代化,有学者提出了12种意识或观念:⑴自主意识;⑵民主意识;⑶参与意识;⑷竞争意识;⑸改革意识;⑹超前意识;⑺集体观念;⑻科学观念;⑼法制观念;⑽时间观念;⑾价值观念;⑿效益观念。[1]具体政治意识领域,我们认为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等。下面简单谈谈前三种意识。

首先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促是公民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公共生活当中,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或者并未真正理解主体意识,一方面受到臣民意识的束缚,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主人意识,依据自己不成熟政治认识,对政治现实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往往是只“破”不“立”。

二是权利意识。大学生不仅应当知晓自己享有权利、如何行使权利,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事实上,我国大学生并不缺乏权利意识,缺乏的是正确行使权利、正确主张权利的意识。我们知道,主张自身权利,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说,主张权利的精神是衡量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标准。

三是责任意识。大学生应意识到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参加政治生活时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目前我们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体制建设不完善有关,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意识的缺失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现阶段政治素养与现代政治理性之间的差距。

2.大学生政治知识的全面化

政治知识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规范和准则的掌握情况,以及接受有关政治生活方面信息的程度。我们这里的政治知识既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也包括政治参与的技能知识。

首先,政治认同感依赖于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大学生来说,如果拥有较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兴趣就不会随形势变化而多变,也避免了对政治问题认识的迟钝和肤浅。大学生基于对国家政治活动价值理念的深刻理解,才会产生较强的政治认同感。

其次,政治参与技能有赖于对政治程序的熟悉。大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和方法,可能也对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较低且目的性参与少和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参与知识、规则和技能,于是,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与低下的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而这种冲突和矛盾又往往会给社会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逐步将政治世俗化、理性化、大众化,传统政治运作过程由过度经验化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为适应政治文明这一发展趋势,大学生应掌握较全面的政治知识。

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学生渴望运用手中的权利表达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借以影响国家政治运行尤其是政治决策。毫无疑问,这种趋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整个政治文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偏差行为,这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盲目性和行为方式的不规范性。这两种偏差严重阻碍了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等消极因素。因此,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应强调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和行为方式的理性化。

首先,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应是处于对某一政治问题真正关心的目的、运用扎实的政治知识对政治现实作出正确判断后,自愿、主动的政治行为,而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大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社会的最高利益,没有理解政治改革的最终目的,盲目地或以消极的心态进行政治参与,只会对民主造成破坏。

其次,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政治活动是项理性的活动,只有激情和冲动无济于事。因此,大学生应使自己的政治行为符合法律、制度和程序的要求,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如何,政治行为是否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政治行为的效能如何,与预期的效果、宗旨是否统一,这些综合性指标便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乃至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现状及消极影响

1.经济弱势群体经济压力大,易自卑失落。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即所谓高校贫困学生。大部分贫困生生活费和学费的压力比较大,在理性消费、节俭开支的状况下更多的是捉襟见肘。但有时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经常穿名牌服装、不断购买和变换越来越贵的手机和电脑,贫困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2.身心弱势群体敏感脆弱,易诱发诸多心理疾病。身体残疾大学生自尊心、自卑感较强。心理“弱势”引发的各种危机更是层出不穷,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大学时期的压力来自学业、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高校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走上极端的案例也很多。3.地位弱势群体适应能力不强,易患得患失。大学生地位“弱势”群体指由于学习知识、专业技能其他素质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参加各类比赛,例如体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社团活动比赛等方面没有突出表现,和同学们相处不容易。他们受到的关注度较弱,在获得各种奖项和担任班干部方面竞争力都不大。这些学生常常存在失落感,自信心严重缺乏,导致他们的能力难以施展。他们不善于参加集体活动,做事又容易盲目从众。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促使其自我教育。首先,父母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交不起学费、住宿费的经济弱势群体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不能正确看待困难,情绪消沉。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带来的心理变化。其次,大力倡导“教育关怀”的理念。经济、心理、生理弱势大学生,有的人自尊心极强,拒绝他人帮助;有的人依赖性太强,自己不愿做一点努力;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典型案例的宣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方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充实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1)注重诚实守信教育。个别学生造假、骗贷,不及时还贷等行为都是失去诚信的行为。诚实守信是弱势群体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建立诚信档案,或者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体系。在奖励方面要倾向于重诚信、守承诺的大学生。(2)进行挫折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可能遇到挫折和困难,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克服浮躁紧张的心理状态,用挫折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创建一个逼真的环境让他们进行心理训练,从而锻炼其抵抗挫折的能力。(3)推进创业教育。首先,要激励和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其次,要指导他们认真选择创业形式、创业项目,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创业计划书,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全国的创业计划大赛,既锻炼了创业能力,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4)感恩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感恩,一是感恩父母,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要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在自己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能够主动帮助他人。三是对生活的感恩。只有对生活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保持对生命与生活的激情。(5)成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一是自我设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劣势、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一个合理职业发展目标。二是自我行动。走上社会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岗位的要求灵活地调整目标。三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包括检验、控制、纠偏等环节,并以此来约束自己,以保证具体目标的实现。4.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用心去关爱弱势群体大学生,走到他们中间,深入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能力。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激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指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三要不断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新的教育方法,为弱势群体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作者:曾昆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

尽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让世界也为之称道,但是许多大学生并理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精神,而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另外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由各级党团组织负责组织,这种行政化管理方式对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是一种束缚,也导致大学生社会志愿精神的缺乏。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4、建立学校、社会与家庭为一体的多途径帮促模式

第4篇

1、修改。在文章的初稿完成后,应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共同的工作者与指导者。然后加以反复 推敲并作细致的修改。文章全部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行修改。温故而知新便可发现重要问题,因而需要多次修改。

2、写作。在提纲拟定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妥当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 在写作初稿时,不妨内容写的全一些,面宽一些,避免有重要内容遗漏。而且,能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使文章一气呵成。

3、提纲。在反映思考,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目后,写出提纲。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有了提纲,作者写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通。提纲的内容主要是按题题目、前言(文章的宗旨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讨论与结论的顺序进行。

4、构思。构思是撰写论文的准备,也是开始。它是作者对文章整体布局、要说明的论点以及依据进行 阐明、安排和设计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文章如何开头,如何进一步引深,首尾如何相呼应 ,论据论证如何有效的说明主题以及各段落层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第5篇

1)社会实践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突破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到社会的大舞台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对自我的人格进行重新塑造。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种师资力量、学生所学习的系统知识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社会中得到社会身份的强化,培养学生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不断地接受来自社会的一手知识,认识到自身某方面的不足,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的视角不断对教育方式做出调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所以,高校应该努力鼓励学生多去进行实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2)社会实践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整合学工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校办、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师资力量,实现学校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可以有效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环境[2]。通过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形成合力,不仅能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能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使社会实践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与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会不断加强硬件与软件环境建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3)社会实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社会实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目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让社会共同参与,这不但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还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多元化,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不仅能把学生送到校外实习,还可以把社会上相应成功人士邀请到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2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困境

尽管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仍不够理想,存在着以下问题:

1)全体参与性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任何教育行为的落实都需要以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否则难以可持续发展,社会实践也是如此。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度设计不够,对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相对缺乏应有的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实践经费与激励评价机制等,因此,整体的实践效果缺乏制度性保障。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单独完成的事情,更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与全面参与,目前高校缺乏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协调机制。根据调查,部分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一个额外任务,对社会实践缺乏整体性认识,实际表现为缺乏主动性。他们认为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人看,只要能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甚至有的学生弄虚作假,随便找个单位盖章了事。还有,部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高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2)社会实践的参与面窄,参与程度较低

当前高校运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英实践”模式。主要以高校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学生等为主体开展社会实践,这种模式有专门的实践场所与组织者,有专项实践经费,是学校或者院系统一安排的假期社会实践。这种模式由于学校重视、经费有保障等原因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能参加这种模式社会实践的学生非常有限。在当前学生参与意识逐步增强、重视个体发展的今天,这种组织模式正不断地暴露出局限性。因为社会实践本来应是普遍性的,是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的,而这种模式仅仅把实践的机会集中在小部分学生身上,在大众化教育模式下,这种“精英实践”的模式忽略了普通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3]。另一种是“大众实践”模式,这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由高校团委和院系学工部门在学生寒暑假前所确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假期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参加的社会实践,学校仅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这种实践模式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但在实际运行中,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3)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部分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任务来执行,对社会实践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消极被动。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设计的规划笼统,实践活动的形式缺乏创新,实践的内容相对单调,实践的实施仅仅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采取社会实践的内容仅仅是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形式,而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很多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多年不变,没有特色,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样使社会实践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吸引力,无法实现社会实践应有的效果,更别说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了。社会实践活动要想取得真正的成效,就要结合社会现实,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的特长,积极为多数学生提供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4)缺乏有效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当前的困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高校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有的高校考虑的只是实践的计划能不能顺利完成,学生能否得到实际锻炼,而对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需要缺乏应有的考虑,结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失去了外部支持的动力。由于没有了稳定的校内外社会实践平台,很多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关系联系实践单位,实践地点比较分散,难以管理,这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或仅仅是敷衍应对,实践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使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3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对策

面对现实的困境,教育者必须考虑如何健全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以确保高校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与高校在实践制度建设、师资力量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与考核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努力,也需要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大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

3.1加强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制度建设

在组织领导上,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及院系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为成员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建设与组织开展等问题,高校要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研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学校要建立学工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校办、团委、宣传部等部门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通力合作,共同处理在社会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另外政府与高校要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并逐步加大投入,高校要把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列入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专款专用。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教育者与大学生也可以想办法通过企业赞助,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金。

3.2强化社会实践的师资力量建设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指导教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强化实践的师资力量建设。实践指导教师应在学校的统筹下,各部门通力合作,主要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政治辅导员、团委教师为主体,也可聘任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也可聘请社会实践基地的校外专家担任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师。高校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不断加强培训与指导,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按照“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原则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同时把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和成绩与教师自身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课题立项、外出考察、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3.3构建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

专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应以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为依托,强调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社会实践平台要加强制度化建设,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断加强,同时应注意加强各部门的协作。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专业课结合的平台建设。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以思想教育与服务社会为主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借助产学研相结合,以具体科研项目为内容,建立“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度。

②建立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平台建设。通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党支部共建、社团共建等形式开展活动,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员等,选择心智相对成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的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等。

③以专业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与公益社团的平台建设。建立与专业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的公益社团,并加强与其他院系与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公益社团能长期优化发展。

④建立与暑期社会实践结合的平台建设,并形成专业特色的实践品牌。根据调查,“志愿服务”是学生希望参加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高校可形成志愿服务优化的联动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打造社会实践的品牌。

3.4积极拓展校外社会实践

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社会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这需要地方政府、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其次,高校要积极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助社会资源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事业单位实现共赢。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地把社会实践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与技术管理创新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最后,企事业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转变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成长期的就业实习等机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

3.5建立科学的实践评估体系

第6篇

(一)“服务型”模式是纠正“管理型”模式存在弊端的需要“管理型”模式片面强调教育者的管理权力或权威,强调以“问题管理”为重点,以纠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为工作目标,以“强制灌输”为教育方式,以大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工作的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一模式严重违背了双向互动的教育规律,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宗旨,造成了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脱节,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上述诸多弊端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由“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型。

(二)“服务型”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人思想行为的多样化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变“说教、训斥和管理”为“倾听、关怀和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进而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使大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最终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教育目标。

(三)“服务型”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缴费上学、就业分配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服务”的职能得以凸显。同时,大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自主意识、教育消费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等内容的教育外,还应当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其他能力素质拓展等具有“服务”特征的教育内容。“管理型”模式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服务型”模式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管理型”模式下,由于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新变化的影响,高校出现学生知与行的不和谐、学生干群关系的不和谐、不同学生群体关系的不和谐、学生身体与心理的不和谐以及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等问题,这些不和谐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解决或者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必然滋长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和同学的不满情绪,给和谐校园建设造成极大隐患[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各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充分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历史、认清现实、消解内在和外在冲突,进而达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构建“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服务型”模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请记住我站域名/]本的“服务型”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管理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尊重大学生为服务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思想感情、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性和现实性的享有独立人格的人,教育者必须对他们的价值观、人格、权益、言行举止、个性、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在教育服务过程中,教育者应深入了解和关心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积极回应大学生的利益诉求,虚心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坦诚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2.以大学生主体地位为服务的立足点。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大学生视为服务过程的主体,让大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主确立组织方式、活动程序,并付之于行动,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探究和体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思维、自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以大学生需要为服务的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组织设计、开展教育服务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从“有针对性地满足、疏导大学生的生理需要;缓解心理压力、保障校园安全,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要;创造交往机会、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满足大学生的归属和爱需要;变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满足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引导大学生成才、成人,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6]从这五个方面满足大学生需要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服务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素质、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高校应当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最终归宿。

(二)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1.领导制度。各高校应当建立

党委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委员会制度。该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重要工作,讨论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全方位服务格局。2.保障制度。新时期,高校必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系两级组织领导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办公场所、服务设施、服务活动基地和服务经费投入等的资金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等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大学生接受服务的权利,从而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障制度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3.监督制度。各高校应当通过设立监督电话、设立监督意见箱、组建监督员队伍、成立服务申诉处理委员会等常态化监督措施,以及听取服务情况汇报、现场服务检查、接受服务对象个别访问、服务部门或人员警示提醒谈话、服务存在问题质询和投诉受理等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4.评价制度。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评价制度存在的不足以及服务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目标,从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过程、服务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评价细则,运用服务材料查阅法、服务成果汇报法、服务对象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参与服务活动法和抽样调查法等评价方法,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服务真实情况的立体评价制度。 (三)《重要讲话》和《意见》精神明确指出高校的教育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一教育目标的视角分析,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平台:

1.教学服务平台教学服务平台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效果的好坏。为了打造一个科学的教学服务平台,高校应抓好四个工作:

(1)以“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高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主线、以教材为参考、以大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为前提、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标,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本文认为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法治思想等为主的知识传授型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态道德、网络伦理和生命观教育等为主的品格塑造型时代内容;以就业观和创业观教育、人际交往与自我调试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闲暇能力的闲暇教育等为主的能力培养型具体内容[8]。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当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水平、法律意识、学习、生活、家庭和个性特征等实际情况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化为依据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心理疏导教育法、网络教育法、思政沙龙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榜样激励教育法等。

(3)建设高素质的教学服务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服务队伍应当抓好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培育和高超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能够始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帮助学生”的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4)建立良好的教学服务实践基地。高校不但应当抓好革命遗址、文化遗址等传统基地建设,而且应当着重抓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基地、竞争力拓展教育基地、大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成才服务基地、创业教育基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企业文化培训基地、社会生活适应训练基地等基地建设。

(5)构建高效的教学服务网络。网络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新颖性、隐蔽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利用教学服务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大学生热衷网络生活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当着力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页、电子邮件、微博、QQ群、BBS论坛、飞信等载体为主的教学服务网络,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增强教学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素质拓展教育服务平台。通过成立素质拓展教育领导机构、设立素质拓展教育基金、设置素质拓展教育学分、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实验基地、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科技竞赛和成立覆盖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学风建设、文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品牌社团等手段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有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第7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69-02

大众消费型社会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指现代社会越来越困绕消费来加以组织与运作。本文所讲的消费文化是指在消费社会中的所形成的大众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时间活动的重新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示陈列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1]这里面就有一个从实际需要与激发现来的欲望之间的漂移过程。鲍德里亚早在1968年出版的名著《物体系》一书中指出:“消费的对象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我们过去只是在购买、拥有、享受、花费……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被满足,皆不是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如果消费这个字眼要有意义,那么它便是一种记号的系统化的操控活动。”[2]鲍德里亚深刻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涉及又是缺席的,既被包换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人与物品的关系,也是人与他人、集体、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活动和全面性回应,当然应该有文化认同的问题。[3]

一、消费文化:颠覆生产范式的意识形态控制

消费社会的诞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实质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解决长期困扰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产物,是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商品如何消耗消费的必然结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一,西方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找到足够的市场,大生产要求大消费。其二,消费市场的扩张首先采取了地理扩张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殖民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其三,随着市场的地理扩张的结束,西方必须寻找到了新的市场扩张的途径:社会扩张,即通过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不但把劳动者看做是生产力要素,而且把劳动者当作消费者来培养,从而增加国民的总体购买力与消费倾向,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而达到了消费从外向内的一个转型。消费社会的形成,按笔者理解,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大众传媒的促进作用,二是商品的符号象征性,三是欲望的被开发。消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分配与交换,颠覆了传统“生产决定消费”的经典范式。

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执行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职能, 它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手段。消费不再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经济活动领域, 而是一个实施社会控制的政治领域。物对人的控制、人的非人化都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消费使人沉浸在满足需求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从而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对现有体制产生认同, 革命性的反抗被消解。物品符号化是消费意识形态得以施展的基础。一方面,符号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物品的符号化使得人和作为消费对象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消费者―物品”转向了“消费者―物品―消费者”,消费不再是作为个体的活动由主体直接指向对象,而是通过物品这个中介,指向其他的消费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物品这个中介也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来,离开了消费人就无所归依。只有通过消费,人才能寻找自己的社会归属与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消费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划分,而划分的依据就是对符号的消费。消费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交流,另一个是区隔。在通过消费寻找社会归属感的过程中,消费者不断向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靠拢、汇集,也就自动与其他的社会团体划清了界限。跟需求无关的消费,不断地制造出消费范例,自上而下地灌输给消费者。以消费范例为中心,消费者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团体。这就是消费过程中的社会区分。它成为取代旧的社会区分的新的社会分层。社会区分功能作为消费社会的法定过程,每个人都要通过它归属于社会,并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区分建立起一个有差别次序的社会整体结构,每个个体都通过符号消费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确立一个位置。[4]通过符号消费实现的区分没有任何强制性,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在自我或他人的身份认同中实现的。人们察觉不到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对它非但没有质疑,而且人们还主动选择进入这个分层结构,并在其中自觉寻找自己的位置。消费意识形态就是在个体的无意识中实施社会控制,表面上看,消费只是个混乱的领域,实质上“它是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5]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判断消费主义思潮是否进入大学校园。从高校大学生的象征性品牌的消费就可以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象征性品牌消费从其性质入手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示同性与示异性。示同性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自己是从属于所认同的某个社会阶层或组织,示同性的时尚消费让青少年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 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示异性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以此拉开差距,达到社会地位的上升。时尚消费中的“示同”或“示异”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对于自己达不到的消费水平不惜透支以达到,是谓“攀比”;对于消费品无休止的革新换代,总要站在时尚的潮头,是谓“炫耀”。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大学生是否以符号消费为追求对象;其次,这种符号消费是否能实现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崇尚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实践。消费者开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费者”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模式的转变,消费者不再像木偶一样亦步亦趋了。[6]首先表现为以自我为核心,一味满足自我需要,不顾及这种需要的外部效应。其次表现为崇物主义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奢华;时尚主义至上,对流行文化产品趋之若鹜。最后忽视商品实际效用,追求商品符号资本,以达到区隔的目的。凡事一定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是否超过本人、家庭或组织的支付能力;是否属于理性化消费;是否超标准消费;是否危及到他人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正常理性的消费必须支持,过度消费才是消费思潮,必须予以反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当下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就大学生来说更注重自我方面的展示。现在的大学生主流群体注重的是个性,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企业而言,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当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有价值符合其审美观消费者才会愿意花钱购买,倡导 “自我消费” 。[7]

第二,崇物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细胞,现在的市场已经由以往的物资缺乏转入物质丰富的阶段。为了消费而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比富斗阔”的行列中,消费的目的已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证明自己。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会导致消费品的浪费。

第三,享乐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后物欲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单纯的只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进而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出现了享乐主义的消费思潮。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挂钩。物质资源是舒适的基本条件,也是炫耀的最初手段。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无限追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消费者刻意展现自己拥有的奢侈品,从而暗示自己的地位、个性和身份。

第四,时尚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形式、服装、审美判断、人类表达自我的整体流行风格藉时尚而不断变异。一旦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挪用上层的风格,即越过较高社会阶层已经划定的界限并且毁坏他们在这种时尚中转移而去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从而形成区隔。时尚主义消费,把人自身品牌化。

[注释]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2]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时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3]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4]韩玉霞:《鲍德里亚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4页。

[5]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第8篇

论文摘要:高校环境的新变化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探寻其实现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价值体现

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文关怀关注人自身的命运与价值,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文关怀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则和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的现实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着眼于培养人们树立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庄严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鲜明的个性意识与集体主义风格,健康开放的文化心态与精神风貌。从现实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发展,追问人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因此,人文关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本质的内容,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把人文关怀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展开。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人,充分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精神解放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中,追求和谐统一,目的是使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和谐、自由和具有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种不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而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来束缚人的传统做法,改变原来那种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以及人在社会道德规范面前只能是被动服从者的不良现象。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向对话式转变,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对话式教育会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基本方式。对话式教育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2.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这也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特色。在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普遍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一般的学校都配有学生活动指导员,并设有咨询处、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部、纪律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服务机构。同时,学校还聘请一些顾问,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病治疗专家等,来诊断和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在解决学生具体困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觉到国家的存在和社会的温暖,其公民的主体人格和爱国情怀也由此得以萌生。这种人文关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原有的强制化和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主旨精神。

3.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培育高品质价值观

学者周围平认为,人之为人,一个更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越性。超越性是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的寻求。与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质。超越性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这是心灵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对生命的爱,因为这种爱,不愿生命流逝,便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发展丰富的内心生活;也因为这种爱,不愿虚度生命,便要寻求生命的意义,对人生进行思考。二是灵魂的认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必然会引向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追问。三是在精神上与某种宇宙精神本质建立联系的渴望。上述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其实质是对个人内在的心灵生活的无比关注,周国平认为,这比外在的生活更重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采取学习、体验等各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精神品质。

总之,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体现了人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包含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人文关怀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审视、把握和阐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第9篇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处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剧烈变化的时期,在大学时期的受教育者,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很强。因此,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做好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发展欠平衡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较多,各高校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上认识深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收到的效果甚微。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发展欠平衡,在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展的专业化人才上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不能很清楚的表现出来。另外,高校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教学和管理有时脱节,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相联系,例如,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重视,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很少开设或基本没有,心理辅导机构不够健全,手段较为落后,方法较为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要求,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发展有待完善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发展较为缓慢,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不能及时、准确的回答,在某些方面所给出的现有回答说服力不强,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产生了模糊不清的认识,不能够充分理解问题的实质。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靠机械的说教方式,填鸭式教育,而不能使其对象得到启发,学生纷纷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理论单调乏味,在指导实践方面,作用也不是太明显。而学生们所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进步和环境形势的瞬息万变,以最新最快的速度反映的中国化成果,致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所降低。

(三)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欠佳,相应配套设施有待改善

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常常在以下两方面表现欠佳,一方面是在学校的内部组织上,大学校园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平台,然而,当下大学校园虽然很重视活动的举行,却常常忽视了活动的质量,出现了能参加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展现,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能参加的学生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外部运作上,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不能有效的发掘校外资源,外联工作力度较小,例如邀请名家讲座,邀请知名校友给在校学生作报告等类似活动。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不足,硬件和软件建设不能适应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发展程度而实现相得益彰,主要表现在下拨学生工作经费方面不能及时有效,预算费用也较低,不能很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推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国家、社会、高校更加紧密协调,发挥更大作用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事关为国家民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伟大工程,使命重大,任重道远。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高校应高度重视,三者通力协调,形成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谋划策,献智献力,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真正让当代大学生受到教育,受到启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线,创造良好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高校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场所,对大学生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精神的优良作风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管理者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上教育,课下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的形式,例如让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

(三)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水平

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育队伍,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教育水平。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引导政工干部队伍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提供给辅导员应有的进修和提升机会,以便其增长本领,增加才干,更好的满足学生对更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满足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提高和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富于创新的采取相应对策,为培养出一流的社会有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诉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2] 李长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政治教育,201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